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bot.com.tw · unep...

Post on 31-Oct-2019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

- 88 -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李陳國*、管書緯∗∗

摘 要

綠色經濟是歐美已開發國家在尋求解決自然環境與經濟增長矛盾的過程中探索出

來,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結合在一起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本文應用經濟學賽局理論

分析利用資源環境的供需賽局,肯定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運行模式,並且從激勵

角度,對政府主導的綠色經濟促進機制系統進行了架構式的構建,明確了系統的要素構

成和作用過程,作為我國有關單位的參考依據。

壹、緒論

20 世紀中期,歐美國家經歷了經濟增長所引起的許多環境問題,給環境和人民身

體健康帶來了嚴重危害。20 世紀 80 年代,污染預防活動廣泛得到了開展,重點是在污

染源進行汙染削減和廢物回收利用上。20 世紀 90 年代,不少國家認識到汙染控制應當

從末端治理轉向污染預防,這是工業污染控制策略的一個根本性轉變,意義十分重大。

2008 年 10 月和 12 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ion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r,以下簡稱 UNEP)發起了在全球開展「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的倡

議。「綠色經濟倡議」是 UNEP 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背景下,試圖通過綠色投資

等推動世界產業革命、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和減貧,從而復甦和升級世界經濟的一個倡

議性方案(UWEP,2009),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在 2009 年 2 月召開的第 25 屆

UNEP 理事會會議暨全球部長級環境論壇上,來自 147 個國家的部長級官員、40 個政府

組織、170 個非政府組織的 1,200 多名代表在「全球化與環境:邁向綠色經濟」主題

下,就當前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背景下,如何應對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推動國家和全球

綠色經濟發展展開了討論(UNEP, 2010)。

歐美綠色運動起源於對自工業革命以來或現代化進程中所出現的種種環境、經濟和

社會問題的反思(Barnett, 1979)。「綠色經濟」一詞源自英國環境經濟學家 Barrows

(1979)出版的《汙染控制經濟理論》(The Economic Theory of Pollution Control)一

* 嶺東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所專任副教授 ∗∗ 嶺東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研究所研究生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89 -

書。綠色經濟做為學術問題研究的時間並不長,其在理論界和實踐中均未形成統一的內

涵和外延。圍繞社會的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資源能源的有效利用,世

界各國都在努力地探索和尋求具體的實施方法。雖然這些實施方法表現各異,也沒有全

部冠以綠色經濟的名稱,但實質上都屬於綠色經濟的範疇,可以說,綠色經濟已經成為

實施永續發展策略的重要途徑之一。

環境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發展必須是自然環境和人類自身可以承受的,不會因為盲目

追求生產增長而造成社會分裂和生態危機,不會因為自然資源耗竭而使經濟無法持續發

展;主張從社會及其生態條件出發,建立一種「可承受的經濟」。在綠色經濟模式下,

環保技術、清潔生產製程等眾多有益於環境的技術被轉化為生產力。通過有益於環境或

環境無對抗的經濟行為,實現經濟的永續增長。綠色經濟的本質是以生態、經濟協調發

展為核心的永續發展,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與能源以及有益於人體健

康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平衡式經濟。發展綠色經濟是對工業革命以來傳統經

濟發展模式的根本否定,是 21 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綠色經濟將眾多有益於環境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並通過與環境無對抗的經濟行

為,實現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如果說傳統的產業經濟是以破壞生態平衡、大量消耗能

源與資源為特徵的一種損耗式經濟,那麼綠色經濟則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使用

能源與資源為特點的一種平衡式經濟。綠色經濟的出現及其在各個國家、各個領域的廣

泛開展,標誌著人類已經摒棄了傳統經濟發展動力─利潤最大化,轉而形成了基於綠色

經濟的嶄新的價值觀─福利最大化。通常認為,綠色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區別在於:傳統

經濟是以破壞生態平衡、大量消耗能量與資源、損害人體健康為特徵的經濟,是一種損

耗式經濟;綠色經濟則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與能源、有益於人體健康

為特徵的經濟,是一種平衡式經濟:如表 1 所示:

表 1 綠色經濟與傳統經濟比較表

項目 傳統經濟(華盛頓共識) 綠色經濟(綠色共識)

首要政策目標

更多:在傳統意義上,經濟增長以 GDP 為

衡量指標。這一認識基於增長將最終解決其

他的所有問題。更多總是意味著更好

更好:秉承改善生活品質原則,工作重點從

增長轉向發展;認識到注意增長常常帶來負

面影響,並非總是最佳之策。

主要度量指標 GDP GPI(或類似指標)

衡量/承載能力

不成問題,因為人們主觀認為:市場能通過

新技術克服任何資源侷限性,資源替代物總

是唾手可得的。

作為永續發展決定因素的首要關注方面,自

然和社會資本並不可以被無限替代,地球系

統存在實際的侷限性。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

- 90 -

表 1 綠色經濟與傳統經濟比較表(續)

項目 傳統經濟(華盛頓共識) 綠色經濟(綠色共識)

分配/貧困 被貶低為國家政策過程,滴水效應是:水漲

眾船高。

首要關注方面,因為它直接影響生活品質和

社會成本,同時在某些具體方面,其狀況常

常因注重增長而惡化。

經濟效率/分配 首要關注方面,但是通常僅包括與 GDP 相

關的產品、服務和制度。

首要關注方面,但是包括市場及非市場產

品、服務及影響。強調需要整合自然及社會

資本價值,以實現真正的分配效率。

財產權利 強調私有財產和傳統市場

強調與系統性質及規模相適應的財產權利機

制均衡,同時強調權責關係。除了私有和公

共財產之外,共有財產機構將發揮更大作

用。

治理角色 盡量減少其影響,同時在可能情況下以私有

和市場機制取而代之。

發揮關鍵作用,包括在系列公共資產機構中

擔任仲裁人、服務人和經紀人等角色。

治理原則 自由市場資本主義 里斯本永續治理原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總體而言,綠色經濟本身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但卻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在目前全球能源、糧食和金融業等多重危機背景下首次較為系統地提出,具有時機的恰

當性、倡議的政治性和影響的廣泛性。綠色經濟已經開始成為全球環境與發展領域新的

趨勢和浪潮,也是本文主要研究動機所在。

目前從公共資源環境供需問題角度切入綠色經濟,以及國內外學術界在政府對這一

綠色經濟的協調機制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見;因此,本文試圖應用經濟學賽局理論分析利

用資源環境的供需賽局,證明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運行模式,並且從激勵角度,

提出具體可行的機制方案,供我國有關單位參考依據。

貳、文獻探討

政府對環境的管制主要有兩種方式(李陳國、廖芳儀,2010),一種是強制性管制

方式,即命令-控制方式。命令是指預先為企業或個人規定的必須遵守的環境法律、法

規和環境標準。控制則是對環境法律、法規和環境標準的強制執行。另一種是誘導性管

制方式,即誘因一引導方式。誘因是指政府預先設置的各種能使企業或個人調整行為方

式的規定,遵守者減稅,違抗者罰款乃至判刑。引導則是使企業或個人發現遵守既利他

又自利,違抗者罰款乃至判刑。強制性管制和誘導性管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91 -

只有整合在一起,才有可能達到政府管制的預定目標。其中,強制性管制是政府管制的

基礎,並規定著誘導性管制的架構,設有強制性管制,誘導性管制的作用就會大打折

扣;誘導性管制做為政府管制不可或缺的補充,主要的功能是提高政府管制的靈活性、

降低政府管制的成本和擴大政府管制的影響力,設有誘導性管制,政府管制的內容就不

可能豐富多彩。

隨著近年來環境問題的日益顯著,經濟學家普遍接受了這一思想,即稅收可以做為

矯正資源扭曲配置的工具(張晨華,2011)。因此,近年來出現了大量探討環境稅

(Environmental Tax)解決負外部性的理論文獻,環境稅相關文獻概說如下:

自 Pigou(1920)提出外部性及其稅收矯正思想後,環境稅的理論研究沉寂了一段

時間,到了 20 世紀 60 年代,Tullock(1967)以及 Kneese and Bower(1968)等人在對

水資源研究的文章中,用了「超額收益」(excess benefit)的稱呼來闡述環境稅改革所帶

來的好處。70 年代羅馬俱樂部發布的第一份報告引起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廣泛關注,1

環境稅理論研究又一次提上了歷史舞台,Sandmo(1975)在最適(optimal)商品稅的

一般均衡分析首次考慮了商品的外部性問題,提出把根據商品徵稅的拉姆塞法則

(Ramsey rules)與根據商品的邊際環境損害(marginal environmental damage)徵稅的

庇古法則(Pigouvian rules)結合起來,從而提出了疊加性原則(additivity principle)。

在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Nichols(1984)、Terkla(1984)、Lee and Misiolek

(1986)等也分別闡述了環境稅「雙重紅利」2(double dividend)思想。但這些研究還

處於一個萌芽階段。環境稅研究還無法引起理論界的重視,實踐活動也無法廣泛開展起

來。

到了 20 世紀 90 年代,Pearce(1991)指出了收入中性的環境稅收改革是可以提高

在改善環境的同時獲得稅制效率的改進,從而正式確立了環境稅「雙重紅利」思想,減

輕了稅制改革的政治阻力,增大了政策制定者的實施環境稅的信心和決心。

90 年代中期後,環境稅理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Bovenberg and Mooij

(1994)、Bovenberg(1999)、Bovenberg and van de Ploeg(1998)、Goulder(1995)以

及 Schob(2003)等人的研究克服了前面研究中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缺陷,將外部性矯

正的經濟分析拓展到一般均衡分析架構中。分析結果表明,由於 Pigou 稅是在一個極其

1 該俱樂部的報告「增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探討了人類面臨的資源危機(Meadows 等,

1972)。 2 許多環境經濟學家提出可以用環境激勵的稅收或綠色稅來替換通常的所得稅,這樣一種收入中性的稅制

改革可能會產生「雙重紅利」(double dividend)。即一方面由於課稅改善了環境品質;另一方面將汙染

稅收收入用來支持削減哪些扭曲效應的稅收,這樣的制度安排促進了稅制效率的提高(即減少了稅收效

率損失),提高了社會經濟福利。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

- 92 -

嚴格的約束條件下才能夠成立。3考慮到現實中已存在的扭曲性稅種,4環境稅改革還會

產生一個相互作用效應(the tax-interaction effect),正是由於這個效應的存在,會使得

環境稅稅率水平低於最優的 Pigou 稅稅率水平。

本世紀初,環境稅理論探討進入了一個新階段。Schwartz and Repetto(2000)指

出:環境改善帶來的健康收益(health benefit)也同樣在已存在的扭曲性稅收下改變人

們的行為選擇,前述對「雙重紅利」假說的評判是假定在消費者效用函數和環境品質可

分離(separability)的基礎上,這是環境經濟學中使用的一個特殊假定,這樣的假定意

味著環境品質的變化對消費者商品和閒暇之間的邊際替代率沒有任何影響,從而使得環

境品質的改變無法在消費者效用中準確表現其市場價值。因此,考慮到環境品質對勞動

供給的正向效應,所以最優的環境稅率水平確定仍然可能高於 Pigou 稅率水平。

然而時隔 3 年,環境稅理論又出現了新的突破。Williams(2003)質疑了 Schwartz

and Repetto(2000)的分析,指出他們構建的效用函數中環境品質對閒暇需求的影響是

不明確的,因此,需要從兩方面闡述健康因素對勞動供給的影響。Williams(2000、

2003)認為,勞動市場上的稅收扭曲效應減少了環境品質提高帶來的經濟效率,從而決

定了最優稅率低於 Pigou 稅率。因此,即便考慮到健康收益等因素,稅收相互作用效應

(Tax Interaction Effect)也同樣提高了環境稅策略實施的成本,這和 Bovenberg

(1999)等學者早期對「雙重紅利」假說的批評是互相一致的。

近年國內學者林大侯、李涵茵(2001),朱澤民、郭逎鋒(2001),羅白英

(2001),陳鴻達(2001),周嫦娥、李繼宇(2002),周嫦娥(2002),洪東煒(2004)

謝淑貞(2005),朱致雅(2005),林佩筠(2007),蕭代基、黃耀輝、王享明(2007),

曾美萍、劉錦添(2008),曾玉萍(2009),黃昭鏞(2009),李陳國、李永彬、廖芳毓

(2010),李陳國、王文蘭、邱名嬋(2010),李陳國(2010a、2010b),李陳國、劉維

溢(2010)以及張晨葦(2011)等對於環境稅制都有深入的研究。但綜觀以上文獻可

知,目前從公共資源環境供需問題角度切入綠色經濟以及國內外學術界在政府對這一問

題的協調機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見,因此本文試圖對區域內公共資源環境供需問題

的實踐進行研究,期能找到一條政府主導綠色經濟的協調機制與激勵途徑。

參、賽局理論分析

本文將以賽局理論分析方法來考察區域公共資源環境供給與需求的賽局,旨在為探

索區域資源與環境生態平衡和政府的監督與控制。

3 即通常所說的最優環境下(first-best settings) 4 即次優環境下(second-best settings)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93 -

一、區域內理性行為個體對公共資源環境需求的賽局分析

假定區域內的某種公共資源 R (空間資源、地面資源、海洋資源或地下資源等),

這種公共資源環境作為沒有排他性所有權的區域資源,在區域政府未加干預或管理部門

的監督力度不足的前提下,區域內理性行為個體( 1, 2, , ,i n i= 為居民戶或企業)對公

共資源環境 R 的需求(如對礦產資源的開採或對水資源的使用或對河道排放汙水或對空

中排放廢氣等均視為對資源環境R 的需求為 iq ),則區域內對公共資源環境的總需求:

1

n

ii

Q q=

=∑ (1)

為了簡便起見,區域內公共資源環境 R 在被消耗了Q單位後,每單位公共資源環境

對區域內各理性行為個體 i 的平均利用價值、平均獲取成本均相同,分別記為 ( )V Q 和

( )C Q ,不失一般性,可以假設 ( )V Q 隨Q的增加而遞減, ( )C Q 則隨Q的增加而大幅上

升(如水資源 R 的可利用價值 ( )V Q 隨著排污量Q的增加而遞減,其獲取成本(或治理

成本)則隨著排污量Q的增加而遞增),即:

( ) ( ) 0,0 ''' ≤≤ QVQV ,而 ( ) ( ) 0,0 ''' ≥≥ QCQC (2)

這時,行為個體 i消耗 iq 單位的公共資源的損益值 iπ 滿足:

( )1 ( )i q V Q C Qπ = −⎡ ⎤⎣ ⎦ (3)

那麼,若從個體理性出發,區域內 n 個理性行為個體消耗公共資源環境 R 的最適化

問題將轉化成區域內n 個理性行為個體的完全信息靜態賽局(Static Games of Complete

Information)問題

[ ]( ) ( )

. . 1,2, ,i

i i

q

Max q V Q C Q

s t Q i n

π = −

= = ⋅⋅⋅∑ (4)

為使 iπ 最大化,則:

0i iqπ∂ ∂ = (5)

即理性行為個體 i的最佳消耗量 *iq 應滿足下列一階條件:

( ) ( ) ( ) ( ) 0, 1, 2, ,iV Q C Q q V Q C Q i n′ ′− + − = = ⋅⋅⋅⎡ ⎤⎣ ⎦ (6)

將n 個一階條件相加,可得: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

- 94 -

( ) ( ) ( ) ( )( ) ( )

0V Q C Q Q V Q C Q

Q V Q C Q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n

ii

n V Q C Q Q V Q C Q

Q q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1

0

n

ii

QV Q C Q V Q C Qn

Q Q Q C Qπ 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若 n 個理性行為個體不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來考慮公共資源環境 R 的消耗問題,而是

從區域內整體利益的角度來考慮,這時,它們的帕累托最適化(Pareto Optimal)問題

為:

( ) ( )Q

Max Q V Q C Qπ = −⎡ ⎤⎣ ⎦ (9)

式(9)的最適化一階條件和帕累托最適損益值 **π 分別為:

(10)

(11)

因為, ( ) ( ) 0, ( ) ( ) 0V Q C Q V Q C Q′ ′ ′′ ′′− ≤ − ≤ (且均不恆等於 0),則容易證明:

Q Qπ π

∗ ∗∗

∗∗ ∗

⎧ >⎨

>⎩ (12)

式(12)表明,在區域內公共資源環境的消耗問題上,若政府沒有採用適當的制度

安排來調整和管制理性行為個體的經濟行為,對於追求自身最適化的理性行為個體將會

尋求其公共資源環境消耗的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而不會去尋求區域整體最適化

帕累托(Optimal Pareto)均衡,從而造成了公共資源環境被過度地、低效率地消耗,即

產生了所謂「公共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Hardin, 1968)。

二、區域內理性行為個體對公共資源環境供給的賽局分析

在自由的市場經濟活動中,作為追逐個體最適化的每一個理性行為個體,他們在公

共資源環境的需求與供給兩方面的追求上,則有兩個截然不同相反的動機:他們對公共

資源的需求往往存在著過度需求的動機,而對其供給則尋求供給不足的動機。顯然,第

一的分析已證實了理性行為個體對公共資源的過度需求現象,下面將進一步證實公共資

源供給的不足現象的存在性。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95 -

假設區域內理性行為個體 i ( 1,2 , ,i n i= 為居民戶或企業)。在自覺自願的情況下

對公共資源環境 R 的供給(不失一般性,我們把理性行為個體 i 對不再生資源的節約、

可再生資源的維護、「三廢」治理等相關問題視為 i 對公共資源環境 R 的供給),並記區

域內 n 個理性行為個體 i 提供公共資源環境 R 的總量為 S ,且1

n

ii

S s=

=∑ , is 為 i 的提供

量。

進一步地,我們假設理性行為個體 i的預算收入為 iM 、消費其他物品(非公共資源

環境)的消費量為 ix ;提供單位公共資源環境的成本為 cP ,購買其他物品的平均價格

為 xP ;提供 is 單位公共資源和購買 ix 單位其他物品的效用 ( , )i iU U x S= ,且理性行為個

體關於 ix 和 S 的邊際效用和它們的邊際替代率是遞減的,即

2 2

2 20, 0i i

i

U Ux S

∂ ∂< <∂ ∂

及//i

isx

i i

U SMRSU x∂ ∂=∂ ∂ 是 S 的減函數

顯然,區域內 n 個理性行為個體提供公共資源環境 R 的個體最適化(optimal)問

題將變為區域內 n 個理性行為個體的完全信息靜態賽局問題:

( ),i i

i i i is x

Max U U x S=

1

. .i x i c i

n

ii

M P x P Ss t

S s=

= ⋅ + ⋅⎧⎪⎨ =⎪⎩

∑ (13)

那麼,理性行為個體 i 選擇自身的最適策略 ( ),i ix s 使下列的目標函數(拉式函數)

最大化:

( )

( )1

,

1, 2, ,

n

i i i i i x i c ii

L U x s M p x p s

i n

λ=

⎛ ⎞= + − − ⋅⎜ ⎟⎝ ⎠

=

∑ (14)

(14)式中,λ為拉格朗日乘數。這時,其最適化一階條件為:

( )0

1, 2, ,0

ic

ix

i

U PS i nU Px

λ

λ

∂⎧ − =⎪ ∂⎪ =⎨∂⎪ − =∂⎪⎩

(15)

因此得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

- 96 -

/ ( 1, 2, , )/i

i cSx

i i x

U S PMRS i nU x P∂ ∂= = =∂ ∂ (16)

(16)式表明:n 個理性行為個體在區域內公共資源與環境供給的賽局中,若每個

理性行為個體從自身的個體理性出發,則其納許(Nash)均衡

* * * * *1 2

1

( , , , ),n

n ii

s s s S S=

⎧ ⎫=⎨ ⎬⎩ ⎭

∑ ,滿足式(16)的恆等關係,即

( )* / ( 1,2, , )iSx c xMRS S P P i n= = (17)

若 n 個理性行為個體不是獨立決定其公共資源與環境的提供問題,而是聯合起來成

為一個整體,從整體出發來考察這一供給問題,這時整體的 pareto optimal 供給構成了

下述的最適化模型,如(18)式:

1

1 1. .

n

i ii

n n

i x i ci i

MaxU U

s t M P x P S

α=

= =

=

= +

∑ ∑ (18)

模型(18)式中的目標系數1

0, 1n

i i ii

α α α=

⎛ ⎞≥ =⎜ ⎟⎝ ⎠

∑ 為權數,若 n 個理性行為個體在這

個聯合體中的地位平等,則 ( )1 1, 2, ,i i nn

α = = ,若地位不一樣,處於較高地位(在這

個聯合體屬較重要的行為個體),則其對應的權數 iα 較大。顯然,模型(18)式中的

pareto optimal 的一階條件為:

0( 1, 2, , )

0

ii c

ii x

i

U PS i nU P

x

α λ

α λ

∂⎧ − =⎪ ∂⎪ =⎨ ∂⎪ − =∂⎪⎩

∑ (19)

從方程式(19)中消除掉 iα 和λ,易得,pareto optimal **S 滿足:

1

//

ni c

i i i x

U S PU x P=

∂ ∂ =∂ ∂∑ (20)

即//

/ /ji c

j ii i x j j

U SU S PU x P U x≠

∂ ∂∂ ∂ = −∂ ∂ ∂ ∂∑ (21)

比較(16)式與(21)式,不難發現: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97 -

( )** //i i

jc csx Sx

j ix j j x

U SP PMRS S MRSP U x P≠

∂ ∂= − < =

∂ ∂∑ (22)

由不等式(22)及邊際替代率iSxMRS 為 S 的遞減函數,從而得: ** *S S> 。即

pareto optimal 的公共資源供給將大於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的公共資源供給。這

表明對於區域內公共資源環境的提供問題,若僅從自願提供的情況下,理性行為個體將

會提供不足公共資源環境,這種不良現象將在區域內普遍存在。5

三、公共資源環境供需問題的政府監督的賽局分析

上面第一、二分析表明:區域內在缺乏各種有效的限制和監督的情況下,區域內理

性行為個體的獨立決策將造成在公共資源環境的供需(治理與排污)問題上有截然不同

的行為準則:過度的需求(排污)和不足的供給(治理投入)。這些不利於公共資源持

續利用與環境有效保護的行為若長期存在,將會使區域內資源過度耗損、環境進一步惡

化、生態嚴重失衡現象普遍存在,造成區域長期處於不可永續發展狀態。為確保區域的

永續發展,一國政府必須對每個理性行為個體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和控制。那麼,一

旦政府採用相應的監督與控制措施,理性行為個體與政府之間將面臨著對公共資源環境

保護與監督的賽局。

(一)理性行為個體參與保護公共資源環境與政府監督賽局

綠色經濟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耗

竭性開採和利用,以更加少的能源和資源投入實現既定的生產目的。如何通過制度設計

來激勵過度需求或供給不足採取有利於整體利益的行為是綠色經濟順利發展的根本保

證。OECD(1996)指出,在經濟過程中,計畫經濟機制存在著資訊失靈的問題,而市

場經濟機制也存在著失靈的問題。一方面,計畫經濟機制失靈的原因在於國家對環境資

源的消費者偏好資訊缺乏,對其代理人的偏好資訊也是缺乏的,無法設計出合理的激勵

機制;另一方面,市場機制的困難在於環境的經濟價值難以測量,因此環境資源的配置

不能夠由個體根據價格信號進行自由配置。因此要在國家的主導下通過制度創新、兼用

市場的資訊優勢才能較好地實現綠色經濟。

為確保綠色經濟的順利進行和經濟的永續發展,政府必須對每個理性行為個體進行

嚴格的監督和控制,這種情況下,理性行為個體和政府之間將面臨對公共資源環境保護

與監督的賽局。

5 有關區域內公共資源環境的供給問題,限於篇幅限制,詳細分析可參閱李陳國、劉維溢(2010),「區

域經濟組織內公共資源環境的限制安排與激勵」,環境與管理研究,第 11 卷第 1 期,30-58 頁。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

- 98 -

假設區域內理性行為個體參與或不參與公共資源環境保護方面所涉及的成本分別

為:一是參與保護(如治理污染)所發生的全部成本,稱為參與保護成本 1C ;二是不

參與保護被發現後所必須承擔的處罰金或追求法律責任和社會形象受損等方面涉及的成

本,稱為處罰成本 2C 。若當政府實行監督時,不參與保護的行為個體被政府發現並受

懲罰的機率為 (0 1)P P≤ ≤ 且處罰金為 X ,則 2C PX= ,它反映了區域政府的監督效率

與執法力度。設政府的監督費用Y ,則 2C PX= ,它反映了區域政府的監督效率與執法

力度。設政府的監督費用Y ,則此問題涉及理性行為個體參與保護與政府實行監督的完

全信息靜態賽局,其相應的損益(支付)矩陣,如表 2 所示。其中, β 為理性行為個體

逃避參與保護的機率,γ 為政府實行監督的機率。

表 2 理性行為個體參與保護與政府實施監督賽局

政府

行為個體 監督 ( )γ 不監督 (1 )γ−

保護 ( )β 1C− , Y− 1C− ,0

不保護 (1 )β− PX− , PX Y− 0,0

由表 2,易得政府、理性行為個體的期望效益函數分別為:

( ) ( )( ), 1G Y PX Yπ β γ γ β β= − + − −⎡ ⎤⎣ ⎦ (23)

( ) ( ) ( )[ ]1 1, 1 1P C C PXπ β γ β γ γ β γ= − − − + − −⎡ ⎤⎣ ⎦ (24)

對(23)、(24)式求導數,分別得到政府及理性行為的最適一階條件為:

( )( )

1

1 0G

P

Y PX Y

C PX

π β βγ

π γβ

∂⎧ = − + − − =⎪ ∂⎪⎨ ∂⎪ = − +⎪ ∂⎩

從而得

1 , 1C YPX PX

γ β∗ ∗= = − (25)

式(25)為賽局模型的混合策略納許均衡(Mixed Nash Equilibrium,MNE),這個

MNE 表明:

1. 當 1 ,1CPX

γ ⎛ ⎤∈⎜ ⎥⎝ ⎦時,理性行為個體的最適選擇參與保護;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99 -

2. 當 1 ,1YPX

β ⎛ ⎤∈ −⎜ ⎥⎝ ⎦時,政府的最適選擇是不監督,而當 0,1 Y

PXβ ⎛ ⎤∈ −⎜ ⎥⎝ ⎦

時,政府

的最適選擇是實行監督;

3. 當 1CPX

γ γ ∗= = , 1 YPX

β β ∗= = − 時,政府與理性行為個體雙方達到賽局均衡。

在這個賽局中,MNE 與理性行為個體參與保護成本 1C 、處罰金 X ,政府的監督成

本Y 和監督效率P 有關。政府的監督效率越高、處罰金越大,理性行為個體不參與保護

的機率就越小;而監督成本越大,企業治理的機率就越小。為使理性行為個體能自覺地

參與公共資源與環境保護,政府的有關管理部門一方面要加大處罰力度,即要提高

X ,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效率,這個管理效率來自於其監督效率 P 的不斷提高和監督

成本Y 的不斷下降。

(二)政府承擔失職責任的監督賽局

上述的分析表明:政府部門的處罰力度和管理效率對調控理性行為個體參與公共資

源與環境保護行為起著重要作用,這是政府部門在環保執法中應充分重視的關鍵問題。

除了處罰力度和管理效率對理性行為個體的保護行為有較大的影響外,政府部門在監督

失職中若能夠承擔其經濟責任(比如排污企業逃避污染治理且政府部門未能即時監督,

則治理這部分污染的費用(理性行為個體參與保護成本)應由政府部門來承擔,即政府

應增加承擔 1C 的費用),那麼這種制度安排對進一步促進理性行為個體參與公共資源與

環境保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當把政府部門失職的責任加以考慮時,賽局模型將變為表

3 對應的賽局模型。

表 3 政府承擔失職責任的監督賽局

政府

行為個體 監督 ( )γ 不監督 (1 )γ−

保護 ( )β 1C− , Y− 1C− ,0

不保護 (1 )β− ( )1P C X− + , ( )1PX Y P C− − − 0, 1C−

解表 3 的賽局問題,易得其混合納許均衡為:

( )

( )

1

1

1

1

CP X C

YP X C

γ

β

∗∗

∗∗

=+

= −+

(26)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

- 100 -

比較式(25)與(26)得:γ γ∗∗ ∗< , β β∗∗ ∗> ,由此可見,一旦政府部門能夠承擔經濟

責任,即以法律形式簽訂契約並公諸於大眾,這樣的政府行為將帶來積極的效果:一方

面將提高區域內理性行為個體參與保護公共資源與環境的機率 ( )β β∗∗ ∗> ;另一方面它擴

大了理性行為個體參與保護的決策判斷區間(即 ( (,1 ,1γ γ∗ ∗∗⊂⎤ ⎤⎦ ⎦),這意味著,即使理性

行為個體認為政府實行監督可能性不太大時,也不敢輕易放棄參與公共資源與環境保護

的動力。

綜合以上分析,本文得到一個結論,為使經濟活動遵循綠色經濟的減量化原則,政

府通過監督的外部機制來約束理性個體的行為選擇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加大懲罰力度,

提高監督的效率,降低監督成本等措施使個體自覺合理性利用資源環境。有關監督懲罰

的外部治理機制應包括:

1. 加強綠色經濟相關法制建設

法律制度是制度中最強硬的制度,法律規則是依靠國家的力量而實施的行為

規範,具有強制性,是市場經濟制度的前提。一個缺乏有效而完整的法律體系的

市場很難說是高效率的市場,對此,美國著名經濟 Friedman(2000)曾說,『沒

有合適的法律和制度,市場就不會產生表現任何價值最大化意義上的「效率」』,

如果我們真的能談到「市場」的話,因為法律和制度包括明確受尊重和強制執行

的私有財產和保證實行契約的程序。法律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主要在於通過為

經濟活動主體制定明確的法律規則提供必要的權益保障,並規定該權益適用的範

圍。已開發國家的實踐經驗表明,一個良好的法律法規體系的構建可引導綠色經

濟得到規範化實施,使綠色經濟的發展有法可依循。因此,綠色經濟的法制環境

建設是促進機制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

2. 稅費政策

稅費治理原理是政府向有關企業或個人課以相當於其造成的生態環境邊際外

部負成本的費用或稅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關當事人的內部成本,他們在決策時

就會考慮到這些成本,從而避免效率損失。目前有關的稅費政策主要有:(1)收

費政策。例如垃圾處理收費制和汙水治理收費制。(2)徵稅政策。一是徵收新鮮

材料稅,促使少用原生材料,多進行再生利用。二是徵收生態稅。

3. 發揮行政管理的作用

政府通過建立管制調節機制,代表自己對環境問題進行行政管制,它通常採

用命令、警告、建議、希望等方法對私有部門和家庭活動施加直接的控制和限

制。具體可以採用如下方法:管制機構通過行政命令禁止高汙染低效益的企業生

產,這樣可以減少汙染的產生;對高污染的非完全競爭企業的產量組合和規模進

行嚴格限制,調整產業布局以及實行產業重組;命令採用先進的技術設備等。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101 -

人們對環境公共物品的「搭便車」行為造成的資源配置低效率毫無疑問是一種「市

場失靈」的表現,這為政府干預提供了基本依據,但是政府干預也非萬能,同樣存在著

「政府失靈」。因此,在綠色經濟的行政管制中,政府應該在市場原則的指導下有效地

進行調解。

(三)在產權明晰條件下的資源環境利用者相互制約形成的內生治理機制

產權不是指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而是指物的存在及對它們的使用所引起的人們之間

相互認可的行為關係。產權安排確定了每個人相應於物時的行為規範,每個人都必須遵

守他與其他人之間的關係,或承擔不遵守這種關係的成本。產權會產生激勵從而影響個

人的行為,這是產權的一個基本功能。產權的排他性激勵著擁有財產的人將它用於帶來

最高價值的用途,有權決定如何使用他的財產,以及有權要求侵犯他的權利的人進行賠

償。下面通過環境保護和產權的賽局例子來分析說明產權清晰是如何在產權相關者之間

形成內生治理機制。

假設:(1)環境的產權是清晰的,個體可以根據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合理的選擇;

(2)兩個理性個體 A、B 是否合理地利用資源環境,其得益矩陣(payoff matrix)如表

4 所示,每個得益組合中前者為 A 的得益,後者為 B 的得益;(3) a 最大。因為在一方

合理利用的條件下,另一方是以一方的利益損失為代價而獲得比雙方都合理利用時更高

的收益,即 ba − 提供了不合理利用的激勵,所以 dba ⟩⟩ ;(4) cd⟩ ,因為兩者都不合

理利用會兩敗俱傷,這時的得益都小於其他情況。

表 4 產權清晰時對資源環境利用的賽局

B

A 合理利用 不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 b, b d, a *

不合理利用 a, d * c, c

因為 ba⟩ , dc⟨ ,所以在一次靜態賽局中此賽局有兩個納許均衡:(合理利用,不合

理利用),(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下面分析重複賽局的均衡情況。

假設該賽局問題是一個隨著時間變化不斷進行的動態賽局,而且兩者決策是同時進

行的,也即完全信息的靜態重複賽局;雙方約定合理利用環境,而且不合理利用者需要

支付給合理利用者一個成本 e 。只要這個 e 的設定滿足 bea ⟨− ,就可以使不合理利用者

選擇合理利用。所以在產權明確的情況下,參與人無需通過外力的作用,而只是通過參

與人之間的相互制約就可以達到 pareto optimal。形成資源環境利用者相互制約的內生治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

- 102 -

理機制必須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1. 明確財產權

在很多情況下,外部性之所以導致資源配置失當,是因為財產權不明確。關

於外部性,Coase 定理也提供了一種新思路─討價還價,但是由於交易費用是正

的,討價還價的成本是高昂的。在現實中,很多權利是不能夠明確的在雙方或多

方之間界定清楚的,例如空氣的所有權就不能在全體人員中界定,某工廠汙染了

空氣,周圍的人們不可能和廠商坐下來談判,他們只能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所

以在現實中 Coase 定理應用之一─討價還價暗含這樣一種實用性:「只要產權清

晰,有關當事人不多,大家就能坐到一起來商討有效的解決方案」。當權利不好

在私人之間界定時,例如環境的所有權,Coase 定理應用之二排汙交易制度就是

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

2. 健全排汙權交易制度

排汙權交易是對汙染物排放進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種經濟手段,是一種以市場

為基礎的控制策略,它是 Coase 定理在較大外部性下的應用。政府代替所有空間

上的人們出任環境所有者,它享有環境不被汙染的權利,企業沒有汙染的權利,

所以企業要想汙染就必須同政府談判,購買它的所有權。政府作為環境所有者從

總量上確定汙染水平,然後在汙染者之間適當的分配,在這種制度下,每個廠商

只有在取得排放證後才能排放。這樣污染成本就很容易確定,廠商只有根據自己

的實際情況,購買適當數量的排放量,於是廠商有足夠的功力去改進設備、採用

先進技術等方法降低排放,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剩餘的排放權的企業和沒有排放

權的企業可以交易排放權,一個可交易的排放權市場就會發展起來。「那些減汙

邊際成本相對較低的廠商會最多地減少排放,而那些減汙邊際成本相對較高的廠

商會購買較多的許可證,並最少地減少排放」。排放權交易避免了稅收制度確定

汙染標準和最適稅率等技術操作難題,最終結果是所有廠商都會降低成本的激

勵,汙染總量減少,這時政府又可以確定新的汙染總量,重新頒發許可證。

肆、綠色經濟激勵機制的建立

為了克服在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的自利性導致的非永續利用方式所產生的負面

影響,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使與發展綠色經濟相關的利益主體都具有採取永

續利用方式的積極性。綠色經濟激勵機制從本質上說,是誘導和驅使相關的利益主體即

政府、企業和公眾為達到資源的高效率利用和綠色經濟利用投入足夠努力的機制。應從

幾個方面理解綠色經濟激勵機制的豐富內涵。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103 -

一、綠色經濟激勵機制的核心是使利益主體對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轉化為對利益最大

化的追求,以滿足其對環境利用與保護的需要,並在實際中把這種需要有機地結合

起來,在更高層次上實現統一,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

二、無論從哪個角度、哪個方面,以什麼做為切入點來闡釋綠色經濟激勵機制,都不能

離開利益主體。這裡的利益主體是指政府、企業和公眾。激勵行為的實施,使政府

在綠色經濟發展中的引導作用,企業的主導作用、公眾的參與作用充分發揮,形成

全社會發展綠色經濟的巨大熱情,共建綠色經濟型社會。

三、綠色經濟激勵機制中,任何單一激勵方式的安排都不足以達到預期效果,必須使不

同的激勵方式相互依存,才能發揮激勵的最大效用,滿足被激勵主體的需求,這是

綠色經濟激勵機制的主要特徵。

四、綠色經濟激勵機制的運行自始至終都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那就是無論人們制定什

麼激勵標準,利用什麼激勵手段,其終極目標是在獲取物質產品的同時,資源必須

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環境必須得到充分有效的保護。

五、綠色經濟激勵機制不僅需要政府的總體調控,還需要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對資

源進行自覺性、合理、有效的配置。但是由於經濟發展形勢和資源約束等方面因素

的限制,我們在政府與市場當中必須選擇一個暫時性的主體,在短期內以政府主導

的激勵機制為主,隨著資源環境的改善,政府逐漸讓位於可以自動實現資源最適配

置的市場。

綠色經濟激勵機制的核心,主要特徵和目標應是構成其含義的基本元素,也是從理

論上闡述綠色經濟激勵機制的基本出發點。做為一種新的理念,綠色經濟激勵機制需要

宣傳教育,道德意識、政策甚至法律的配合來指導、規範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最終

通過機制運行來實現蘊含其中的激勵意義。

基於以上的說明,本文構建了一個以政府為激勵主體,企業、公眾為激勵客體,以

綠色經濟本身的發展和永續發展為目標的激勵因素,以現實的綠色經濟發展為契機和出

發點,採用財政、金融、產業以及消費等四大政策手段做為激勵手段,在健全的法制體

系和公民社會的總體運行環境下促進綠色經濟的良性發展;與此同時,利用綠色

GDP、對綠色經濟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對企業和項目的外部監督評估,對綠色經濟

發展過程進行有效的激勵控制和不斷的回饋改進,如圖 1 所示: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

- 104 -

圖 1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流程圖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105 -

伍、結論及建議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市場機制可以有效率地在消費者之間配置產品,在生產者之間

配置各種生產要素,從而實現 pareto efficiency。但是要實現 pareto efficiency,隱含著一

系列嚴格的條件,如完全信息、無外部性、不存在報酬規模遞增等。但由於環境具有公

共性、外部性和整體性等特徵,因此在環境資源的配置上,上述條件往往難以滿足,從

而造成「市場失靈」,也就是本文所證明,對於一國內公共資源環境的提供問題,若僅

從自願提供的情況下,理性行為個體將會提供不只公共資源環境,這種不良現象將在一

國內普遍存在。因此,如何在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內建立一條合適激勵與制度安

排的有效途徑,本文具體研究結論如下:

一、在區域內公共資源環境的消耗問題上,若政府沒有採用適當的制度安排來調整和管

制理性行為個體的經濟行為,對於追求自身最適化的理性行為個體將會尋求其公共

資源環境消耗的 Nash Equilibrium 而不會去尋求區域整體 Optimal Pareto 均衡,從

而造成了公共資源環境被過度地、低效率地消耗,即產生了所謂「公共地悲劇」。

二、一國區域內公共資源環境的提供問題,若僅從自願提供的情況下,理性行為個體將

會提供不足公共資源環境,這種不良現象將在區域內普遍存在。

三、一國區域內在缺乏各種有效的限制和監督的情況下,區域內理性行為個體的獨立決

策將造成在公共資源環境的供需(治理與排汙)問題上有截然不同的行為準則:過

度的需求(排汙)和不足的供給(治理投入)。這些不利於公共資源持續利用與環

境有效保護的行為若長期存在,將會使區域內資源過度耗損、環境進一步惡化、生

態嚴重失衡現象普遍存在,造成區域長期處於不可永續發展狀態。為確保區域的永

續發展,一國政府必須對每個理性行為個體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和控制。

四、為使經濟活動遵循綠色經濟的減量化原則,政府通過監督處罰的外部機制來約束理

性個體的行為選擇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加大懲罰力度,提高監督的效率,降低監督

成本等措施使個體自覺合理地利用資源環境。監督懲罰的外部治理機制應包括:

(1)加快綠色經濟相關法制建設,(2)稅費政策,(3)發揮行政管理的作用。另

外,在產權明晰條件下的資源環境利用者相互制約形成的內生治理機制必須做到明

確財產權及健全排汙交易制度。

五、本文利用資源環境的供需賽局肯定了政府主導綠色經濟的促進機制運行模式;並且

從激勵的角度,對政府主導的綠色經濟促進機制系統進行了架構式的構建,明確了

系統的要素構成和作用過程,提供有關單位參考依據。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

- 106 -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李陳國、廖芳儀(2010),企業的綠色責任之賽局理論分析。環境與管理研究,第 11 卷 第 2 期,1-20。

2. 李陳國、劉維溢(2010),區域經濟組織內公共資源環境的制度安排與激勵。環境與管理研究,第 11 卷

第 1 期,30-58。

3. 李陳國、李永彬和廖芳毓(2010),環境管制限制下企業間的策略性行為之研究。嶺東學報,第 27 期,

71-84。

4. 李陳國(2010b),綠色稅制的實施對我國環保政策之影響。台灣銀行季刊,第 61 卷 第 4 期,71-91。

5. 李陳國、王文蘭、邱名嬋(2010),政府稅收政策促進節能行為之研究。嶺東學報,第 28 期,201-218。

6. 李陳國(2010a),我國激勵綠色產業永續發展的策略選擇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 61 卷 第 2 期,

282-311。

7. 曾玉萍、劉錦添(2008),「汙染庇護所」之檢定─貿易自由化與環境管制之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集

刊,第 20 卷 第 3 期,281-325。

8. 曾玉萍(2009),環境管制、貿易與生產力。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9. 張晨葦(2011)。環境保護的經濟手段之研究-以環境稅為例。,嶺東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

士論文。

10.鄒孟文和劉錦添(2002),環境管制與空汙排放量:台灣製造業廠商之實證。經濟論文叢刊,30(3),

361-382。

二、英文部分

1. Barnett, H. J. (1979). Socarity and growth revisited. In: Smith K. Scarcity and Growth Reconsidered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12-115.

2. Bovenberg, A. L. and R. A. de Mooij (1994). Environmental Levies and Distortionary Tax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 1085-1089.

3. Bovenberg, A.L. and F. vander Ploeg(1998). Environmental Policy, Public Goods and the Marginal Cost of

Public Funds, Economic Journal, 104, 444-454.

4. Bovenberg, A.L. (1999), Green Tax Reforms and the Double Dividend: An Updated Reader’s Guide,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6, 421-443.

5. Burrows (1979). The Economic The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Guildford: Billings and Sons Limited. 1-7.

6. Friedman, D. D. (2000). Law’s order. Copying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13-115.

7. Goulder, L.H. (1995). Environmental Taxation and the Double Dividend: A Reader’s Guide,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2, 157-183.

政府主導綠色經濟促進機制之研究

- 107 -

8. Hardin, G. (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in science, Science, 168:1244.

9. Kneese, A. V. and Bower, B. T. (1968). Managing Water Quality: Economics,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112-115.

10. Lee, D. R. and W. S. Misiolek (1986). Substituting Pollution Taxation for General Taxation: Some Implications

for Efficiency in Pollution Tax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3(4), 338-347.

11. Nichols, A. L. (1984). Targeting Economic Incentiv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7-21.

12. OECD (1996). Report From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o the UN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European Community’s Progress Toward Sustainability. Prepared for Fourth Session, April. 11-17.

13. Pearce, D.(1991). The Role of Carbon Taxes in Adjusting to Global Warming, Economic Journal, 101, 938-948.

14. Pigou, A.C. (1920). The Economics of Walfare, 4th Edition 1932, London: Macmillan. 7-9.

15. Sandmo, A. (1975). Optimal Tax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Externalities,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 77, 86-

98.

16. Schob, R. (2003). The Double Dividend Hypothesis of Environmental Taxes: A Survey, CESifo Working Paper,

No.946. 1-5.

17. Schwartz, J. R. and Repetto (2000). Nonseparable Utility and the Double Dividend Debate: Reconsidering the

Tax-interaction Effect.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5. 149-157.

18. Terkla, D. (1984). The Efficiency Value of Effluent Tax Revenu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1. 107-123.

19. Tullock, G. (1967): Excess Benefit,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3, 643-644.

20.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and New Energy Finance Limited, Global Trends in Sustainable

Energy Investment 2009,

http://www.unep.fr/energy/finance/pdf/Global-Trends-2009%20(July%2009)%20new%/20ISBN.pdf

21.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10). Sudan Post-Conflic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http://sudanreport.unep.ch/UNEP-Sudan.pdf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