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所大校同一个专业 双胞胎姐妹双双 被海外名校录取 ·...

Post on 06-Oct-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都市圈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主编 赵本春 责编 王文渊 视觉 胡颖 李睿 制图 朱正非 责校 陈华 蒋国敏

0404

近日,重庆外国语学校的双胞胎姐妹花——杨静雨和刘新雨,“前后脚”收到了有着“北方哈佛”之称的麦吉尔大学心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姐妹俩从小到大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她们原本计划着,高中毕业后各自申请不同的海外高校,但没想到最后还是没能分开。

从高一的茫然,到高二的坚定,再到修炼成“学霸”,两姐妹的成长有目共睹。

相关新闻

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的四六级考试时间被迫延后,将分别于7月11日和9月19日进行。这段时间,大学生应该如何复习?如何进行有效备考?昨日,记者联系上四川外国语大学三位英语学霸,就词汇、练习题、听力、阅读等方面,请他们分享经验,为你提供参考。

从茫然到坚持找到了差距也找到了学习方法

姐妹俩长相相似,身量也相仿。班主任老师王婧花了一整个学期,才基本上把两人分辨开来。“杨静雨是老大,性格稍沉稳;刘新雨是妹妹,性格更活泼些。她们跟人聊天,永远都是乐呵呵的。”

高一时,两姐妹从外校转入重庆外国语学校AP1班,经历过一段茫然期。刘新雨说,那个时候,相比班上的其他同学,她们的英语基础差很多,不过班级的学习氛围很好,她俩很认真地寻找差距,想尽办法迎头赶上。

有一次自习课,杨静雨前排座位的一名同学做化学试卷,杨静雨特意掐了时间,和那名同学同时开始做题,“那个同学成绩很好,人家很快就把卷子做完,而我做到一半,心思就有些飘了,最后花了别人双倍的时间才完成了那张卷子。”

两姐妹一交流,很快总结出一套各自适用的学习方法。刘新雨说,上课的时候,听课效率很重要,不要被动接受,而是一边思考一边听课。而杨静雨则认为,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

找到兴趣所在坚定了选择大学专业的方向

初三时,刘新雨无意中读到一本书——《24个比利》,并由此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她推荐下,姐姐杨静雨也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高一时,学校邀请一名国外留学的知名校友回来讲座,他的一句话让我们

印象深刻,大概意思是说,如果你对某一个专业感兴趣,最好能去身边的那些大学去听听课,看看你是否真的对此感兴趣。”

听完讲座,两姐妹就行动起来。杨静雨寻找西南大学和重庆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QQ群,之后,在西南大学一名热心学生帮助下,她们参加了该校的几次心理学研讨会,并参与了多次心理学实验。

最后,在一名心理学老师帮助下,她们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完成了一份“关于青少年追星的心理学问卷调查报告”。

高一、高二时,有大半年的时间,姐妹俩每周三下午,都要从石桥铺坐大巴车去北碚,虽然辛苦,但姐妹俩都觉得收获颇

丰,“很开心,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了更多了解,也更坚定了大学选择心理学专业的想法。”

杨静雨说,自己的性格稍微有点内向,但经过那段时间的磨练,“人变得外向了,也善于与人沟通了。”

默契的姐妹花说话的口吻、私下的想法都相似

因为是双胞胎姐妹,常常有人问她们是否有“心灵感应”。对此,尽管她们自己不以为然,但有意思的是,她们说话的口吻、私底下的小动作都很相似,默契得很。

拿到麦吉尔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需

要申请寝室,两人特地背着对方分开填写,结果事后一对,两人选择的竟然是同一间寝室。

杨静雨笑言,她们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但吵过之后,很快又和好如初。

回顾考取麦吉尔大学的经过,两姐妹称,其实国外知名高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考,但要想考取上,也并不是如旅行那样说走就走,“需要学生自身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在老师的帮助下,规划好每一个学期和假期,特别是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有对自己的兴趣不断挖掘的坚持。”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林祺

同一所大校 同一个专业双胞胎姐妹双双被海外名校录取

大学英语四六级该如何备考?看看3位英语学霸分享的秘笈词汇:多背、多查、多用、多积累

乌圣杰 2016级英语学院翻译方向;专四 88 分,专业课平均分 90.23 分。全国英语学术词汇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对于备考四六级没什么头绪的同学,我认为可以先从词汇入手复习。因为虽然考试题型多样,但考查的核心基础都是——词汇。在词汇没有掌握扎实的情况下复习其他无异于搭建空中楼阁,是无法取得实质性进步的。

补充词汇量的方法其实有很多,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莫过于直接背单词书了。这种记单词法贵在坚持。

还有一种我非常喜欢的补充词汇量方法,那就是从影视和书籍中积累词汇。大家在平时看书或是看剧时,可以培养一下自己的强迫症,只要看到生词就查词典,查多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对比背单词这种枯燥的方式,这种方法不仅乐趣十足,而且印象会更加深刻。

想更上一层楼的同学,在查单词时可多看相关例句,如果觉得能用进写作里

就把单词和例句都抄在笔记上,写作前先翻翻笔记,强迫自己用上这些词汇。这样多多积累下来,无论对翻译还是写作的提升都是巨大的。

听力:练听力精听比泛听更重要韦怡 2017级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

业;专四91 分。CATTI 三级笔译通过;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综合技能大赛二等奖

听力的提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练听力,精听比泛听更重要,平时我经常用到“每日英语听力”这个APP。精听可以选择BBC、AP News的新闻来进行单句听写(觉得常速难度太大时,可以调整到0.8倍速),同时一定要反思自己听不出来的原因。

每天通勤的路上就是泛听时间,CNN Student、TED都是很适合磨耳朵的听力材料。当然美剧英剧等也可以利用起来,不仅能放松娱乐,而且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地道表达,不过一定要逼自己看无字幕版。

在应试时,听懂材料大意是重中之重,

在听的过程中可以一边听一边记关键词。可以自己总结一套简洁又能看懂的笔记法,尽量简洁的笔记节约时间,避免听漏后面的部分。

练习题:只做真题,不做模拟题许孝峰 2016级英语学院教育方向;

专四 92 分,专业课平均分 91.14 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全国英语学术词汇竞赛二等奖

建议练习题只做真题,不做模拟题。真题可以来来回回做很多次,每一题都深入研究,揣测出题人的意图,总结出题规律,比如,阅读题中的主旨大意题或揣测作者情感题,再把错题归纳整理,涉及到相同或相似知识点的题归成一类,便于复习。

作文/阅读:阅读是输入,作文是输出,输入是输出的必经之路。平时可以关注一些和英语新闻有关的公众号,也可以多看英文原著。出于应试角度,最好是训练自己做限时阅读,比如限定自己五分钟之内要看完文章或文段并总结出大意。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付迪西

◀刘新雨(左)、杨静雨(右)上游新闻记者 张锦旗 摄

▲刘新雨(左)、杨静雨(右)姐妹俩旅游合影。

她们说:考取海外名校,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自己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