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味更对年轻人胃口 打造“最好听的语文” ·...

1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编报室主办 责编 / 余鹏 新闻热线 8244111 广告热线 8248965 文娱新闻 01 B 文化综艺让历史文化与观众亲近了 文化综艺、历史题材节目历来都是综艺 业界公认的难题。在节目创作的过程中,一 不小心就会落入窠臼。但如今荧屏上不乏把 历史说得有趣的节目,把文化展示得亲近的 节目。 本月初,酝酿了一年时间的《朗读者》第 二季播出,开播不过两期,话题度与赞誉度就 延续了第一季的精彩。《朗读者》在综艺节目 中突围,还带动了观众的读书兴趣。不少观 众透露,在看完节目后,会翻阅相关文本,“其 中有些文本以前读过,现在听完节目中的朗 读,对文字又有了新的理解”。 除了《朗读者》外,同样在荧屏上热播的 《信中国》则以“信”为桥梁,通过朗读的方式 强化着文化的力量。 此外,聚焦古典文化的作品也用不同方 式激发着学生哥读诗、背诗、了解诗词文化的 兴趣。《中国诗词大会》最新一季,外卖小哥击 败北大硕士勇夺冠军,虽然有一定偶然的因 素,但“平凡的人生自有诗意”,这位外卖小哥 丰富的诗词储备同样让观众津津乐道。 《经典咏流传》则和诗以歌,文学名篇在 音乐中重获新生。 《国家宝藏》首次将文博与大众娱乐、综 艺形态结合在一起,一经播出便引发强烈反 响。有观众评论称:“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 之生面,这一节目或许做到了。” 同样是打造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的 连接,《小镇故事》则由李健携手来自不同领 域的5位学者走进中国12个独具特色的小 镇,探寻隐藏在时光中的文化瑰宝。 《百心百匠》则邀请到李亚鹏、柯蓝、李泉 等探访民间匠人,一对一向匠人学习传统技 艺,传承匠心的意义与价值。 不管是《小镇故事》还是《百心百匠》, 都让观众跟着嘉宾们的视野领略和体验人 文文化之美,“节目里有山水、有学者、有技 艺”。 文化综艺强调寓教于乐 有观众认为,如今文化 类综艺越来越好看的原因 在于寓教于乐,把知识跟趣 味性相结合,更具可看性。 近日,新节目《同一堂 课》举办发布会。据悉,《同 一堂课》的定位是文化公开 课,22 堂经典语文课堂,22 篇经典课文,涵盖 《诗经》《论语》,还有李白、陶渊明、蒲松龄、鲁 迅、朱自清、胡适、李叔同、萧红、张爱玲等名 家大作。在日前曝光的节目宣传片中,濮存 昕、张国立、徐帆、蒋雯丽、于丹、孟非等熟悉 的面孔依次出现,他们将在节目中化身跨界 老师,深入小学课堂教授语文课。 文化类综艺延伸了综艺的功能,增添了 “课堂属性”,这是值得期待的。在此之前, 《汉字风云会》创造性地把综艺节目变成了 教学课堂,《中国诗词大会》也是在娱乐比 拼之余丰富观众的诗词知识,深受观众好 评。 95 后观众对文化综艺热情更高 每当谈起文化类综艺,大家总会有一种 刻板印象,认为这类节目只有文化水平较高、 阅历丰富的中年人最为关注。但事实证明, “年轻人”正是近年来崛起的文化类综艺的主 流观众。 据央视提供的资料,《国家宝藏》观众的 主体构成人群中,年龄集中度最高的是20岁 到25岁,15岁到20岁的紧随其后排名第二, 广大年轻观众持续在网络平台刷屏、点赞及 分享。 某大型网站在做《我在故宫修文物》《见 字如面》《朗读者》等一系列人文类综艺节目 受众群体的调查时发现,他们以85前和95后 最多,尤其是 95 后观众,超过三成。 年轻观众的热捧,使得文化综艺充分爆 发“网红体质”和“裂变属性”。比如《国家宝 藏》热播时,相关热门话题持续火爆,热情的 网友还自制节目嘉宾及国宝表情包、动漫、手 绘等,不断发酵节目的拟人化传播和多角度 话题。此外,如今《朗读者》的嘉宾选择、读本 选择,也都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胡歌、袁泉等 名人要跟观众分享什么故事、要朗读怎样的 读本,都是年轻观众的焦点所在。 为什么文化综艺能打动年轻观众的心? 有分析认为,一部分原因是与人文类综艺的 网络传播形式有关。比如,《我在故宫修文 物》《航拍中国》等在视频网站上火爆,网站的 年轻观众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极高兴趣。同 时,这些节目也很注重互动营销,比如《朗读 者》设立的朗读亭,在各地引发排队,成功吸 引人们的注意力。 《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也曾透 露,节目组专门研究过年轻人的口味,“当下 社会对年轻人的审美是有一些偏见的。吸引 年轻人的,并不是傻白甜,他们也非常喜欢有 质感的东西。《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 这样的节目都没有用形式去吸引年轻人”,然 而,年轻人也依然喜欢这些节目。 据《广州日报》 近段时间,国产剧整体收视不尽如人意, 《归去来》《爱情的边疆》等大剧播出,都与预期 有落差。接下来,一批新剧即将登场,谍战悬 疑、经典 IP、都市家庭等类型丰富多样,不乏备 受期待的热剧,还有一些电影咖回归荧屏的作 品等待检验,谁将成为爆款呢? 电影咖交出荧屏新作 陈坤《脱身》最受期待 在卫视黄金档中,接下来最值得期待的新 剧就是谍战剧《脱身》,该剧将于 6 月 11 日登陆 东方卫视。它以 1949 年“归省计划”为背景,讲 述了乔智才、乔礼杰两兄弟与黄俪文等人守护 家人、无私奉献,最终体悟爱与真谛的故事。剧 中,他们一路从险境中脱身,逐步成长,这期间 的角色蜕变应当是最大的看点。从表演上说, 时隔9年回归荧屏的陈坤,此次一人分饰两角, 哥哥和弟弟无论是扮相、人物性格,还是行为举 止都是两个极端,他如何完成挑战,将是一大亮 点。此外,实力派演员万茜也是作品里的演技 担当。 由刘德华监制,吴镇宇、张孝全、余男领衔 主演,谭耀文、张可颐特别演出的迷你剧《东方 华尔街》将于 5 月 24 日晚首播,着重呈现 20 年金 融圈风云。近日,终极版海报和系列剧照曝光, 终极海报中,剧中10位主要角色深陷于迷雾重 重的棋局之中。据悉,这部剧会摆脱传统的“非 黑即白”的二分法角色塑造,探讨一个角色中人 性存在的更多可能性,使故事整体更有深度。 张柏芝回归荧屏的新剧《如果,爱》即将开 播,她将携手吴建豪上演情感大戏。这是张柏 芝在10年以后再有电视新剧亮相,并担任总制 片人。此次她饰演一位独立女性,和吴建豪有 一段恋情。剧情比较跌宕起伏,三朵姐妹花分 别陷入情感纠葛,由此探讨女性在情感中所担 负的责任、独立自主和自我提升的价值。张柏 芝有演技,她的表现会否带来惊喜,拭目以待。 古装剧将推新作 《扶摇》周播恐难获高收视 今年播出的古装剧数量不多,杨幂和阮经 天合作的《扶摇》一直是市场受关注的热剧,该 剧计划将于 6 月 20 日在浙江卫视周播。 这部戏主要讲述了孟扶摇为收集五洲密令 前往苍穹,踏上了五洲历险之路,并与太子长孙 无极相识相爱的故事。从早期大火的《宫锁心 玉》《古剑奇谭》到后来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杨幂主演的古装剧总能引发热潮。这次她的造 型既有娇艳妩媚的红衣,又有霸气的一面,妆容 上充满了浓情蜜意,感情戏也很有看点。因为 不在黄金档播出,该剧想要获得高收视颇有困 难,就看能引起多大的话题度了。 情感故事继续上演 《回家的路有多远》有望成收视黑马 张铎、叶璇、秦海璐主演的传奇剧《楼外楼》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收视率节节攀升。 该剧以杭州的百年餐饮名店“楼外楼”为创作对 象,展示当家人洪家兄弟在乱世中打拼的经历, 体现了“自强不息,诚信经营”的创业精神。故 事吸引人,制作优良,是近期备受欢迎的剧作。 情感故事是永恒的题材,接下来,还有不少 情感故事陆续上演,和《楼外楼》一样,不再局限 于表现男女恋情,同时观照现实更受观众欢迎。 催泪大剧《回家的路有多远》今晚在央视八 套开播。它讲述了为人耿直善良的唐亚莉(闫 学晶饰)因一次意外入狱,刑满释放后,她与家 人重新团聚,用真诚和真心弥补过错、收获幸福 的故事。这部剧的导演是习辛,之前的作品无 论是《继父回家》,还是《娘亲舅大》,皆无大咖, 低成本,但都聚焦情感和人性,而且故事情节跌 宕、催人泪下,非常吸引中老年观众。不久前播 出的《娘亲舅大》,就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所 以,更加感人的《回家的路有多远》有望成为收 视黑马。 即将在安徽卫视播出的《往前一步是幸 福》,是一部积压了好几年的旧剧,它以“男大当 婚”为主题,讲述了当代大龄男女婚恋现状和都 市情感。观众可以从剧中获得感情上的启发, 但这样一部戏也必定少不了许多套路。 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中会有一部《家有儿 女》。升级版《家有儿女初长成》初定近期在东 方卫视周播,高亚麟、张一山搭配“雪姨”王琳共 同出演。据悉,这一部情景喜剧第一季就有100 集,要好几个月才能播完。对此,有观众表示期 待,也有人表示没有杨紫很失望。 据《广州日报》 方明、傅成励、于芳、康辉、海霞…… 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几位“名嘴”行 家, 19 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复兴门办 公区)音乐厅诵响了“那些年我们读过的 课文”。《背影》《天上的街市》《如梦令》等 经典篇章,在这些“中国好声音”的演绎 下,格外打动人心。由中央广播电视总 台、教育部合作打造的“中小学语文示范 诵读库”作品发布会 19 日举行,宣布首 期 100 篇作品即日起正式上线。 据介绍,“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 库”集结了70多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和顶级录音师录 制完成,内容涵盖教育部审定的全部 中小学语文课文。这将有助于改变各 地语文教师用“南腔北调”教授语文课 文的局面,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听 到标准的“中国声音”。 为确保诵读库的权威性和高品 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专门成 立了由播音界和语文教育领域权威专 家组成的审核专家委员会,逐字逐句 地对每一篇课文进行了认真的审核把 关。审核委员会负责人之一、教育部 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人表示:“打 造声音版的教材,对中小学语文教育 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对于孩子们 通过中国最优美的声音、更好地理解 课文的内涵,进而提升中小学语文教 学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诵读库”首期的 100 篇作品,从即 日起正式上线,公众可通过央广网、央 视网、国际在线、教育部官方网站等新 媒体平台点击收听。 据《北京青年报》 央视综合频道每周日晚黄金时段 推出《等着我》第四季,节目通过公安 部、公益明星、志愿者和广大热心公益 的观众群等各方力量,致力于帮助普 通人找到他们要找的人。近日,《等着 我》在北京举行了看片会,节目制作团 队和业内嘉宾、学者就节目的内容创 作、价值引领进行深入探讨。 《等着我》秉承内容真实的原则, 以全国各地的寻人者为主角,讲述他 们与至亲、故交、恩师、爱人以及雪中 送炭的好心人之间的情感故事。自 2014年开播以来,该节目在荧屏内外 已经帮助 1100 个家庭、10000 人找到 了失散的亲友。即将播出的第四季将 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将公益、民生与故 事融为一体:习惯与死神赛跑的郑卫 宁,用尽一生为残疾人事业奋斗,他想 在所剩不多的生命时光里再见知己老 友;因为“鸡蛋爱情”走出拐卖阴影的 周文锋,拥有了小家的幸福但仍然不 忘寻找家人……每一个故事都催人泪 下。 此外,节目还通过联合荧屏、网 络、数据化信息库等建设融媒体公益 平台,深度拓展社会效益和公益价 值。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表 示:“家,在文化当中不仅仅是物理空 间,而是精神空间。节目聚焦中国人 的情感联系,也是它能够引发共鸣的 很重要原因。” 据《羊城晚报》 “文化”味更对年轻人胃口 文化综艺触角延伸 自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回归荧屏后,2018 年电视荧屏文化综艺 再次升温,加上《信中国》《小镇故事》等类型更丰富的文化综艺陆续开播,文 博、探寻、非遗等成为文化综艺的新关键词。让人惊喜的是,这批文化综艺 “高而不冷”,在观众中引起积极反响。不少年轻观众表示,这些节目寓教于 乐,“既有趣味性,又能学到不少传统历史文化知识,一举两得”。 汇集最强播音员主持人 打造“最好听的语文” 《等着我》温情记录 中国人情感春秋 谁将从收视尴尬中“脱身”? 电影咖携一大波新剧陆续登场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Nov-2019

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文化”味更对年轻人胃口 打造“最好听的语文” · 域的5位学者走进中国12个独具特色的小 镇,探寻隐藏在时光中的文化瑰宝。 《百心百匠》则邀请到李亚鹏、柯蓝、李泉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编报室主办责编 / 余鹏

新闻热线8244111

广告热线8248965

文娱新闻 01B

文化综艺让历史文化与观众亲近了文化综艺、历史题材节目历来都是综艺

业界公认的难题。在节目创作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落入窠臼。但如今荧屏上不乏把历史说得有趣的节目,把文化展示得亲近的节目。

本月初,酝酿了一年时间的《朗读者》第二季播出,开播不过两期,话题度与赞誉度就延续了第一季的精彩。《朗读者》在综艺节目中突围,还带动了观众的读书兴趣。不少观众透露,在看完节目后,会翻阅相关文本,“其中有些文本以前读过,现在听完节目中的朗读,对文字又有了新的理解”。

除了《朗读者》外,同样在荧屏上热播的《信中国》则以“信”为桥梁,通过朗读的方式强化着文化的力量。

此外,聚焦古典文化的作品也用不同方式激发着学生哥读诗、背诗、了解诗词文化的兴趣。《中国诗词大会》最新一季,外卖小哥击败北大硕士勇夺冠军,虽然有一定偶然的因素,但“平凡的人生自有诗意”,这位外卖小哥丰富的诗词储备同样让观众津津乐道。

《经典咏流传》则和诗以歌,文学名篇在音乐中重获新生。

《国家宝藏》首次将文博与大众娱乐、综艺形态结合在一起,一经播出便引发强烈反响。有观众评论称:“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这一节目或许做到了。”

同样是打造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的连接,《小镇故事》则由李健携手来自不同领域的 5 位学者走进中国 12 个独具特色的小镇,探寻隐藏在时光中的文化瑰宝。

《百心百匠》则邀请到李亚鹏、柯蓝、李泉等探访民间匠人,一对一向匠人学习传统技艺,传承匠心的意义与价值。

不管是《小镇故事》还是《百心百匠》,都让观众跟着嘉宾们的视野领略和体验人文文化之美,“节目里有山水、有学者、有技艺”。

文化综艺强调寓教于乐有观众认为,如今文化

类综艺越来越好看的原因在于寓教于乐,把知识跟趣味性相结合,更具可看性。

近日,新节目《同一堂课》举办发布会。据悉,《同一堂课》的定位是文化公开课,22堂经典语文课堂,22篇经典课文,涵盖

《诗经》《论语》,还有李白、陶渊明、蒲松龄、鲁迅、朱自清、胡适、李叔同、萧红、张爱玲等名家大作。在日前曝光的节目宣传片中,濮存昕、张国立、徐帆、蒋雯丽、于丹、孟非等熟悉的面孔依次出现,他们将在节目中化身跨界老师,深入小学课堂教授语文课。

文化类综艺延伸了综艺的功能,增添了“课堂属性”,这是值得期待的。在此之前,《汉字风云会》创造性地把综艺节目变成了教学课堂,《中国诗词大会》也是在娱乐比拼之余丰富观众的诗词知识,深受观众好评。

95后观众对文化综艺热情更高每当谈起文化类综艺,大家总会有一种

刻板印象,认为这类节目只有文化水平较高、阅历丰富的中年人最为关注。但事实证明,

“年轻人”正是近年来崛起的文化类综艺的主流观众。

据央视提供的资料,《国家宝藏》观众的主体构成人群中,年龄集中度最高的是20岁到25岁,15岁到20岁的紧随其后排名第二,广大年轻观众持续在网络平台刷屏、点赞及分享。

某大型网站在做《我在故宫修文物》《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系列人文类综艺节目受众群体的调查时发现,他们以85前和95后最多,尤其是95后观众,超过三成。

年轻观众的热捧,使得文化综艺充分爆发“网红体质”和“裂变属性”。比如《国家宝藏》热播时,相关热门话题持续火爆,热情的

网友还自制节目嘉宾及国宝表情包、动漫、手绘等,不断发酵节目的拟人化传播和多角度话题。此外,如今《朗读者》的嘉宾选择、读本选择,也都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胡歌、袁泉等名人要跟观众分享什么故事、要朗读怎样的读本,都是年轻观众的焦点所在。

为什么文化综艺能打动年轻观众的心?有分析认为,一部分原因是与人文类综艺的网络传播形式有关。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等在视频网站上火爆,网站的年轻观众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极高兴趣。同时,这些节目也很注重互动营销,比如《朗读者》设立的朗读亭,在各地引发排队,成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也曾透露,节目组专门研究过年轻人的口味,“当下社会对年轻人的审美是有一些偏见的。吸引年轻人的,并不是傻白甜,他们也非常喜欢有质感的东西。《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这样的节目都没有用形式去吸引年轻人”,然而,年轻人也依然喜欢这些节目。

据《广州日报》

近段时间,国产剧整体收视不尽如人意,《归去来》《爱情的边疆》等大剧播出,都与预期有落差。接下来,一批新剧即将登场,谍战悬疑、经典IP、都市家庭等类型丰富多样,不乏备受期待的热剧,还有一些电影咖回归荧屏的作品等待检验,谁将成为爆款呢?

电影咖交出荧屏新作陈坤《脱身》最受期待

在卫视黄金档中,接下来最值得期待的新剧就是谍战剧《脱身》,该剧将于6月11日登陆东方卫视。它以1949年“归省计划”为背景,讲述了乔智才、乔礼杰两兄弟与黄俪文等人守护家人、无私奉献,最终体悟爱与真谛的故事。剧中,他们一路从险境中脱身,逐步成长,这期间的角色蜕变应当是最大的看点。从表演上说,时隔9年回归荧屏的陈坤,此次一人分饰两角,哥哥和弟弟无论是扮相、人物性格,还是行为举止都是两个极端,他如何完成挑战,将是一大亮点。此外,实力派演员万茜也是作品里的演技担当。

由刘德华监制,吴镇宇、张孝全、余男领衔主演,谭耀文、张可颐特别演出的迷你剧《东方华尔街》将于5月24日晚首播,着重呈现20年金融圈风云。近日,终极版海报和系列剧照曝光,终极海报中,剧中10位主要角色深陷于迷雾重重的棋局之中。据悉,这部剧会摆脱传统的“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角色塑造,探讨一个角色中人性存在的更多可能性,使故事整体更有深度。

张柏芝回归荧屏的新剧《如果,爱》即将开播,她将携手吴建豪上演情感大戏。这是张柏芝在10年以后再有电视新剧亮相,并担任总制片人。此次她饰演一位独立女性,和吴建豪有一段恋情。剧情比较跌宕起伏,三朵姐妹花分别陷入情感纠葛,由此探讨女性在情感中所担负的责任、独立自主和自我提升的价值。张柏芝有演技,她的表现会否带来惊喜,拭目以待。

古装剧将推新作《扶摇》周播恐难获高收视

今年播出的古装剧数量不多,杨幂和阮经天合作的《扶摇》一直是市场受关注的热剧,该剧计划将于6月20日在浙江卫视周播。

这部戏主要讲述了孟扶摇为收集五洲密令前往苍穹,踏上了五洲历险之路,并与太子长孙无极相识相爱的故事。从早期大火的《宫锁心玉》《古剑奇谭》到后来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杨幂主演的古装剧总能引发热潮。这次她的造型既有娇艳妩媚的红衣,又有霸气的一面,妆容上充满了浓情蜜意,感情戏也很有看点。因为不在黄金档播出,该剧想要获得高收视颇有困难,就看能引起多大的话题度了。

情感故事继续上演《回家的路有多远》有望成收视黑马张铎、叶璇、秦海璐主演的传奇剧《楼外楼》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收视率节节攀升。该剧以杭州的百年餐饮名店“楼外楼”为创作对象,展示当家人洪家兄弟在乱世中打拼的经历,

体现了“自强不息,诚信经营”的创业精神。故事吸引人,制作优良,是近期备受欢迎的剧作。

情感故事是永恒的题材,接下来,还有不少情感故事陆续上演,和《楼外楼》一样,不再局限于表现男女恋情,同时观照现实更受观众欢迎。

催泪大剧《回家的路有多远》今晚在央视八套开播。它讲述了为人耿直善良的唐亚莉(闫学晶饰)因一次意外入狱,刑满释放后,她与家人重新团聚,用真诚和真心弥补过错、收获幸福的故事。这部剧的导演是习辛,之前的作品无论是《继父回家》,还是《娘亲舅大》,皆无大咖,低成本,但都聚焦情感和人性,而且故事情节跌宕、催人泪下,非常吸引中老年观众。不久前播出的《娘亲舅大》,就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所以,更加感人的《回家的路有多远》有望成为收视黑马。

即将在安徽卫视播出的《往前一步是幸福》,是一部积压了好几年的旧剧,它以“男大当婚”为主题,讲述了当代大龄男女婚恋现状和都市情感。观众可以从剧中获得感情上的启发,但这样一部戏也必定少不了许多套路。

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中会有一部《家有儿女》。升级版《家有儿女初长成》初定近期在东方卫视周播,高亚麟、张一山搭配“雪姨”王琳共同出演。据悉,这一部情景喜剧第一季就有100集,要好几个月才能播完。对此,有观众表示期待,也有人表示没有杨紫很失望。

据《广州日报》

方明、傅成励、于芳、康辉、海霞……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几位“名嘴”行家,19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复兴门办公区)音乐厅诵响了“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课文”。《背影》《天上的街市》《如梦令》等经典篇章,在这些“中国好声音”的演绎下,格外打动人心。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合作打造的“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作品发布会19日举行,宣布首期100篇作品即日起正式上线。

据介绍,“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集结了70多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和顶级录音师录制完成,内容涵盖教育部审定的全部中小学语文课文。这将有助于改变各地语文教师用“南腔北调”教授语文课文的局面,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听到标准的“中国声音”。

为确保诵读库的权威性和高品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专门成立了由播音界和语文教育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审核专家委员会,逐字逐句地对每一篇课文进行了认真的审核把关。审核委员会负责人之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人表示:“打造声音版的教材,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对于孩子们通过中国最优美的声音、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进而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诵读库”首期的100篇作品,从即日起正式上线,公众可通过央广网、央视网、国际在线、教育部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点击收听。

据《北京青年报》

央视综合频道每周日晚黄金时段推出《等着我》第四季,节目通过公安部、公益明星、志愿者和广大热心公益的观众群等各方力量,致力于帮助普通人找到他们要找的人。近日,《等着我》在北京举行了看片会,节目制作团队和业内嘉宾、学者就节目的内容创作、价值引领进行深入探讨。

《等着我》秉承内容真实的原则,以全国各地的寻人者为主角,讲述他们与至亲、故交、恩师、爱人以及雪中送炭的好心人之间的情感故事。自2014年开播以来,该节目在荧屏内外已经帮助 1100 个家庭、10000 人找到了失散的亲友。即将播出的第四季将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将公益、民生与故事融为一体:习惯与死神赛跑的郑卫宁,用尽一生为残疾人事业奋斗,他想在所剩不多的生命时光里再见知己老友;因为“鸡蛋爱情”走出拐卖阴影的周文锋,拥有了小家的幸福但仍然不忘寻找家人……每一个故事都催人泪下。

此外,节目还通过联合荧屏、网络、数据化信息库等建设融媒体公益平台,深度拓展社会效益和公益价值。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表示:“家,在文化当中不仅仅是物理空间,而是精神空间。节目聚焦中国人的情感联系,也是它能够引发共鸣的很重要原因。”

据《羊城晚报》

“文化”味更对年轻人胃口文化综艺触角延伸

自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回归荧屏后,2018年电视荧屏文化综艺再次升温,加上《信中国》《小镇故事》等类型更丰富的文化综艺陆续开播,文博、探寻、非遗等成为文化综艺的新关键词。让人惊喜的是,这批文化综艺“高而不冷”,在观众中引起积极反响。不少年轻观众表示,这些节目寓教于乐,“既有趣味性,又能学到不少传统历史文化知识,一举两得”。

汇集最强播音员主持人

打造“最好听的语文”

《等着我》温情记录

中国人情感春秋

谁将从收视尴尬中“脱身”?电影咖携一大波新剧陆续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