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 issue no3

19

Post on 11-Mar-2016

2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This is a student journal of NTU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TRANSCRIPT

Page 1: BA Issue No3
Page 2: BA Issue No3

2

DecmberEDITOR

很快的就進入了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天氣漸漸轉涼了。但是對工管系的同學來說,12月卻是一個完全「不冷」的月份:大一的管院舞會即將來臨,一個對新鮮人來說充滿歡樂與刺激的盛宴;另一件大事就是專屬於工管系的「工管之夜」也將在12月26日盛大舉行,一個展現全系合作精神的活動,也將給予我們一段共同難忘的記憶。

另外,學術部也要在此告知大家我們最後一場林之晨 (“Mr. Jamie”)【Web3.0的創業潮】的講座因為時間的問題暫時取消。未來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學期再次邀請這位網路創業大師。

最後,希望大家在這充滿人情溫暖的冬日裡,能夠過得充實又快樂。

工管系學術部

2

Page 3: BA Issue No3

3

BA NEWS

  一年一度的工管系卡於日前盛大展開!當日來到會場後,管圖已經被工作人員布置地美侖美奐。昏暗的燈光下,坐著一顆顆鼓譟的人頭,只見小大一們熱烈討論、笑鬧著;學長姊則自在地在後排悠哉閒談,大家都期待著工管系系卡的正式開幕! 評審們一一在主持人的介紹之下入座就位;而系卡最耀眼的角色──各位參賽者,則都緊張做著賽前的最後準備,或清唱練習,或冥想沉思,再不然便在後台深呼吸試圖舒緩緊張的情緒。而參賽者們的服裝造型也是系卡的一大賣點,有盛裝打扮、性感萬分者、有奇裝異服扮男扮女者,相信大家應該都印象深刻吧!

  系卡終於開始,而比賽順利照著節目表進行,就這樣一位又一位的參賽者上台、下台。接著初賽、決賽,系卡終於在大家的熱情參與之下,成功落幕了。而今年激烈的競爭之中,想當然爾!新一代的歌神、歌后又出現了!本期系刊邀請到兩位得獎者聊聊參加系卡的心得感想,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怎麼說吧!

彭睦潔(個人組第二名)  戰戰兢兢走到台上,心情緊張的無法控制四肢的顫抖。音樂一下,我便像是自然反應的唱出我想表達的情感,而結束時接受到大家的掌聲,才茫然地意會到「啊原來我剛剛在比賽呀」。總之真的感謝評審們給我的指教鼓勵跟好多好多人對我的回饋!

林英佐(團體組第二名)  從大二開始參加系卡,第三年了,對我來說,系卡是個很棒的舞台,它吸引了系上每個年級的人來,無論這些人是在台上或在台下,構成了一個熱鬧的場景而且這樣關起門來的活動,沒有管夜那般的壓力,呈現的是更隨性更想分享給大家的自己,今年一時衝動和周家緯唱了台語歌曲,得到團體組的第二名,我覺得很訝異也很開心,無論如何,真切的希望我們帶給大家的是歡樂的5分鐘。也順便熱烈的推薦大家,明年拋開顏面找出熱血一起參加系卡吧!

不可錯過的好聲音在 系卡

Page 4: BA Issue No3

4

BA NEWS

游泳賽 年度工管盛事校慶

  金風吹拂,泳池的水映著天空的藍,輕輕地起伏著,好像在催促參賽同學趕快下水,分享悠遊水中的逍遙。  嗶嗶!一陣又一陣的哨音劃破了原本沉寂的天空,參賽的選手們以優美的圓弧線跳入水中,激起了朵朵白色的浪花,奮力地划手、打水,想泳池的另一端游去。而工管系的同學們,不論是加油團或參賽者也都被那興奮的氣氛所感染,無不滿懷期待參加這個活動。  經過將近四個多小時的奮鬥,在工管系的所有老師同學們和工作人員的努力之下,終於,我們的團結所凝聚的力量,如同一面放大鏡,將閃爍的冠軍獎盃,聚焦到工管系每一個人的心中!

隊長──施養欣:  「這次的全校泳賽,在王姊(王惠芳助教)的全力號召下,工管系可謂精銳盡出,參賽人數遙遙領先其他系所,一到會場大家就一同做暖身操、組成接力隊、並且互相加油打氣,充分體現”團隊”的精神,而系辦也準備了礦泉水和餐盒讓大家補充養分。經過一整天的混戰,大家都盡了全力,也如工管系願拿下系冠軍,帶著獎盃和笑容結束這次的全校泳賽。」   

No 1!

BA

Page 5: BA Issue No3

5

SPECIAL

We are all movir-lovers.Especially classic movies.

最近突然發現自己看電影有一種奇怪的模式,就是每段期間所偏好的電影類型都不太一樣。我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最愛看的是驚悚片,我們家每個周末的晚上幾乎都會看個一到兩部。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98年的《Urban Legend》,懸疑的校園連續殺人案件加上讓人出乎預料的結局,是很典型的驚悚片模式 (一直到現在,劇中兇手的樣子我都還記得)。在這之後我還迷過犯罪片和動作片,包括《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和《Die Hard 4.0》;一直到前陣子喜歡的都會電影和愛情喜劇。

我之後漸漸發現,一部電影對自己的影響,其實不應該以「好看」或「不好看」來形容,而是它能否讓你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仍然能夠記憶猶新。從小到現在看了那麼多部電影,要說「好看」的其實真的不少,只要劇情有主題、結構有條理,而且故事內容能夠完整傳達,基本上就能夠達到「好看」的標準。但是其實看過的電影中,我印象深刻的也就只有那麼幾部。其中到目前為止我最愛的電影就是Nancy Meyers指導的《The Holiday》,講述兩個分住英國和美國卻有著同樣困擾

經典電影精選

的女人,趁著假期交換房子體驗不同生活的溫馨故事。Nancy Meyers是美國非常著名的女性導演、製作人以及編劇,她的其他著名作品還包括《The Parent Trap》以及《What Women Want》,在這些電影裡她都同時身兼三種角色。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整個人吹起了復古風,突然愛上了經典老片。以下我就帶大家一同來「概略」地了解電影短短一百年的歷史吧!

撰文/彭志瑋

Page 6: BA Issue No3

6

電影發展重要事件簿

1911年 第一個電影工作室在好萊塢開業

1895年 盧米埃兄弟使用「活動電影機」首次公開放映電影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歐洲各國的電影業受到損害,但卻促成了美國電影的蓬勃發展,戰爭結束後美國電影已經建立起在歐洲的霸權地位

法國新浪潮 (1950末-1960初)此時期的電影特徵為 : 崇尚個人獨創,表現出對電影歷史傳統的高度自覺,並體現「作者論」的風格主張

1929年 第一次頒發奧斯卡金像獎

1920-1950年代,以上這些大型電影公司掌控好萊塢的製作、發行及放映。1948年的派拉蒙判決削弱了這些大型電影公司的連鎖體系

1950年代30年代末期電視開始商品化,使得1953年的電影觀眾人數和 1946年的相比,減少了一半。

黃金時代 (無聲電影時代末期~50年代)-眾多電影史代表作的時期1927年,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歌王》讓有聲電影在1930年代開始成為一股風潮。(例外: 卓別林的無聲電影《城市之光》和《摩登時代》)

當代電影(1980年代至今)許多我們現在仍然熟知的老牌影星大多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嶄露頭角,例如: Tom Hanks、Richard Gere等人

新好萊塢時代1960末-1980初在經歷了美國社會動盪、商業影片製作衰退、電視的競爭以及法國新浪潮的衝擊後,他們開始對電影的形式、主題進行反思,強調用電影講述自己的故事,並且以全新、非主流的方法。

1928年 迪士尼公司的代表人物-米老鼠的首部電影短片《汽船威利號》上映

Page 7: BA Issue No3

7

經典電影推薦

《北非諜影》(Casablanca)1942年推薦:★★★★★經典台詞:Ilsa: “What about us? “ Rick: “We’ll always have Paris.”

《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1953年推薦:★★★★★經典台詞:”Rome, by all means, Rome. I will cherish my visit here in memory, as long as I live!

《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年推薦:★★★★★經典台詞:”I’m not Holly! I’m not Lula Mae either. I don’t know who I am. I’m like Cat here. We’re a couple of no-name slobs. We belong to nobody, and nobody belongs to us. We don’t even belong to each other. “

《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1993年推薦:★★★★★經典台詞:Dr. Fieldstone: Tell me what was so special about your wife? Sam: ...Well, it was a million tiny little things that, when you added them all up, they meant we were supposed to be to-gether... and I knew it. I knew it the very first time I touched her. It was like coming home... the only real home I’d ever known. I was just taking her hand to help her out of a car. It was like... magic.

Page 8: BA Issue No3

8

Ce soir, on va voir un film

  架構起電影〈初戀風暴〉的故事並不複雜,敘述北一女高中生凱恩在圖書館看見媽媽與一名陌生男子幽會,因此展開調查的過程,當中認識男子的兒子阿哲,為了不讓雙方的家庭瓦解,他們開始找尋各種證據與手段試圖阻止兩人再一起,而逐漸的,有些情愫便在兩人之中蔓生。

  在這樣的一部片當中,特殊的地方是他的意義與脈絡脫卻原本陳腔的情愛故事路線,而在故事之中寄寓親子家庭關係以及人生中年以後重新面對愛情的抉擇兩難。然而就整體而論,人物角色的塑造雖有其特色,且情感表達與轉折的面向略顯單薄,使得人物沒有層次的厚度以及個人風格的展現,這是本片略為可惜的地方,而這自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它要同時顧及的故事線較豐厚,所以不得已產生的結果。

  它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在兩人追查各自父親與母親初戀的同時,他們也從中形塑對愛情的認知,找尋通往成人愛情世界的窗口;而這對半生之後相遇,徘徊在外遇邊界的老情人,則是在這不長的時光中體認到滄海桑田都已滄海桑田之後,相互釋懷,真誠坦然面對遺憾還有重新掌握現有的幸福,這也是另外的一種成長,

坦然、微笑與淚光──淺談電影〈初戀風暴〉內容涉及劇情請謹慎考慮後閱讀 But lovers always come and lovers

always go.And no one’s really sure who’s letting go today.Walking away!  ─November Rain,Guns ‘n Roses

初戀風暴

類型:愛情、劇情導演:江豐宏演員:楊祐寧、陳妍希、湯志偉、陳孝萱發行公司:鼎立娛樂有限公司、吉光電影有限公司

撰文/林仕晉

Page 9: BA Issue No3

9

Ce soir, on va voir un film這使人聯想到網路作家藤井樹小說中曾出現的這麼一句話:「不要為再一起而在一起,會比較幸福吧!」,誠然如此,現實是嚴峻而不帶有餘地的,生命迴旋的力度會將人與人的鍵結拋懸至難以清澈明朗的地步,而在那個當下,是否該去強求?很多時候,強求所帶來的犧牲是更加難忍受的。因此珍惜目前所有,學會恆記曾有的美好,不強求,然後義無反顧地活下去,是這部片想表達的一個重要的主軸。

  另外從這一部片中還可以看到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近幾年的國片可能是因為有政府補助的緣故,影片中都會有濃烈的城市行銷特質,好比前幾年的〈一頁台北〉就在故事中置入大量台北的城市景色,又或者是〈囧男孩〉、〈有一天〉,裡頭則是滿溢高雄的港都風光,甚至在〈囧男孩〉的人物身上出現高雄女中、三信家商等在地學校的制服;而〈初戀風暴〉也具有這樣的特質,好比主角凱恩就是一名北一女中的學生。而當中也不乏北一女著名樂儀旗隊操練的場景。關於城市的部分也能發現北投馳名的木構圖書館建築、台灣大學校總區的圖書館、活動中心、椰林大道以及行政大樓等、國父紀念館、劍潭的天鵝船。

角色塑造:性別刻板印象的悖離與世代際遇的對照

  通篇故事的第一主角是女高中生莊凱恩(陳妍希),她在故事中是一個功課不錯、中規中矩的學生,然而她在影片中的形象卻不全然如同一個女性的刻板印樣,相反的,她則是展現出強勢、行事果斷、說話快、下命令等較男孩子氣的特質;至於男主角王一哲(楊祐寧)反而被描寫成一名宅男重考生,除了穿著打扮奇特

外,所顯露出的是多慮、優柔寡斷、陰柔的一些形象,這裡導演毋寧是做了個性別刻板印象的翻盤,並且不僅僅是在性格上,還有在劇情環節上也有這種的呈現,好比故事中不斷出現的阿哲騎機車載凱恩的場景,凱恩始終扮演一個命令的腳色,想去掌控何時直行、何時轉彎,這某種程度上反映大女人的一面;在相同的情形下,阿哲是個被動接受的角色,雖然他有數次的反抗,但最終也都還是有接受。

  而阿哲的宅男特質也有鮮明的表現出來。故事前期的阿哲是個對外界事物沒有太多關心的人,而且怕麻煩,因此當他自凱恩那得知父親外遇的消息時,他的態度是消極的,並且一直向凱恩說這件事已經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了,去找別人幫忙吧,而當他們在台大校園如實看見兩人幽會時,阿哲的反應也是要凱恩快點決定是要跟爸爸還是跟媽媽,而非盡力去阻止出軌的發生。

  在這之外,凱恩媽媽惠雯(陳孝萱)與阿哲爸爸志文(湯志偉)這對瀕臨外遇邊界的大學時代老情人可以算的上是第二主角。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電影是在用凱恩與阿哲來去側寫這一段感情,進而去傳達出電影的主軸,所以這兩個角色成為凱恩與阿哲的對照組,就好比先前所敘述到的,這是一部成長的故事,對照的用意在與可以精確的彰顯出兩位年輕人在追尋的過程中所成長的改變,所以在故事的最後,雖然這對老情人的故事是遺憾的(但也是真正的幸福),然而導演其實很仁慈,並沒有讓故事全然絕望,反而用凱恩與阿哲去對比,反映出只要努力爭取,幸福還是存在的,這樣一個積極的面向。

Page 10: BA Issue No3

10

先是賭氣不願往前的這段,與女主角拼命想加快腳步的相對反應,其實暗示出一個所謂好學生不斷有往前跑的企圖,考上好學校,找個好工作,一直加速自已的腳步,深怕被秉棄在後的恐懼。至於男主角的停滯呢?是不是對於一個重考生現狀的暗示,停頓了下來,不願再往前?旋即又有一個對話的拋出:然而好學生真的就對人生的思考較為明確嗎?較為透徹嗎?顯然並不盡然,很多時候,這些人都僅僅只是在追逐一個外在世界所賦予的道路及目標,然而當被詢問至未來的願景為何時,不見得是回答得出來的;相對的,一名宅男重考生也不見得是對未來不抱任何想法,只願平靜的過生活,只不過他們的想法與他人相較之下顯得奇特些,不被社會所認可罷了。

  從這裡可以去反思自己是否對於未來有深刻的體認,又或者僅僅只是隨波逐流而已?這樣的一個短小插曲,儘管不是故事的主軸,但我們依舊可以感受得到導演想藉由一個青春喜劇故事多去傳達一點點對現況的反思。

意象與對白的拉扯:坦然、微笑與淚光

  在北投圖書館中發現媽媽與陌生男子幽會的凱恩,回到家時正巧撞見媽媽騎在爸爸肩上,半笑鬧著修理那盞忽明忽滅的燈。閃爍的燈是一道象徵,代表了搖搖欲墜的家庭,即將破裂的關係,就如同明滅的燈火,隨時都有可能在風中散去僅有的花火;而阿哲家所用到的比喻在於床,多年來爸爸都未與媽媽共寢,總是一個人獨自的睡在客廳的沙發,理由是那張床阿哲媽媽一個人睡較舒服,若他也躺上去,床就會發出嘰嘰嘎嘎的聲響,阿哲覺得好

書寫青春的企圖

  在故事真正表達的東西出現之前,在一些故事劇情的銜接上,我們都可以看見導演一種書寫當今年輕人集體現象的企圖。關鍵依舊是在於男女主角的設計上,男主角是具有宅男形象的重考生,這個設定的本身就是對當下這個新興年輕族群的反思,這並不涉及評判的氛圍,只是最純然的一種呈現。

  而影片當中有這樣的一個橋段,阿哲與凱恩兩人出發去找凱恩的爺爺去詢問當年的往事,而在半路上阿哲因為賭氣不願繼續往前,選擇躺在馬路上,相反的凱恩則是急於往前,催促阿哲快點起來,最後兩人都躺在馬路上進行這樣的一段對話: 「妳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阿?」 「神經病才問這種問題。」  「還有重考生。」

「想那麼多幹嘛,當學生就好好念書,長大了就好好上班,老了就好好養老啊。」

 「誰規定的啊?」 「大家都是這樣啊。」

 「如果有一天,誰尿尿尿的比較高,誰的人生就比較有意義,那我們是不是從現在開始,就要比賽看誰可以把尿尿尿得比較高?」

 「那女生怎麼辦?」 「也可以練啊。」

  看似無俚頭的對白,若與男女主角的身分一同檢視,便可以看出端倪。首

Ce soir, on va voir un film

Page 11: BA Issue No3

11

奇,為什麼不換張床呢?爸爸的回答是那張床是結婚時所買的第一張床,媽媽捨不得換。其實就如同他們婚姻一般,自一開始細微隔閡就存在(因為爸爸對於初戀情人的割捨不下),但卻沒資格、沒能力也沒有勇氣去終止這段婚姻,有捨不得,也有對家庭的責任,當一個人的生命藉由婚姻與他人共構的當下,便是背上沉重的包袱,不能隨意拋棄。就如同沮喪的夜晚中,凱恩與父親的談話一般:

 「假設,只是假設,如果有一天媽媽外遇了,你會怎麼辦?」

 「不可能啦。我信任你媽媽,不管怎麼樣,我都有義務要信任她,不然我們這個家就完了。」

  因為這是夫妻的本分,該盡的義務。所以戀愛是浪漫的,可以有情感的激盪、相互依偎的甜美以及情話綿綿在兩人內心造就的細膩漣漪;但婚姻是現實的,必須在柴米油鹽之中掙扎,而且來自於結婚誓詞的承諾會是道一身的枷鎖,昔年的那些戀愛時光僅能在記憶中封存。

  最後兩人相約在民宿「風在微笑」再見面,那是個對兩人都意義重大的地方,他們的惆悵便是從此處開始擴張,劇情中並未提及重回此處為何目的,但不論是私奔任何其他理由,在電影中的結果是凱恩媽媽提前一天來到「風在微笑」,而阿哲爸爸並沒有依約前來,只留下凱恩媽媽留下的一封信:

  ……就像是回到從前,回到最單純,最浪漫的二十歲,於是我就這麼陷下去了那是我的問題,可是就算我們重新開始,青春就會奇蹟般地回來為?……從今

以後,我們只是個父母,也當個輕鬆的朋友,好嗎?

 「風的微笑」在此扮演相當重要的位置,是當年造成兩人聯繫斷裂的起點,而在半生之後,兩人試圖在於此重繫當年失落的羈絆,卻發現那不再可能,最後學會妥協、坦然與釋懷,帶著微笑與淚光,相互祝福。而實際上並只有消極,影片中還透露出積極意義的一面,像小荳對凱恩所說的那段話:

 「凱恩,妳應該改掉這個壞習慣。」  「什麼壞習慣?」  「操控未來,你應該要更珍惜現在。」

  是的,珍惜現在,這不僅僅是以一個朋友的立場去勸告凱恩而已,這更是整部影片中兩大積極意義的其中一個。

  荒謬而惆悵的夜晚結束後,兩人都各自回到家中,阿哲爸爸選擇把床修好,儘管奇怪的噪音依舊存在,但他還是在多年之後再與妻子共眠;反觀凱恩家的燈泡,鏡頭再帶到時,是凱恩爸爸正重新修理那盞燈泡,燈泡尚未修好,卻有凱恩媽媽釋懷的擁抱。在此,兩個先前用來象徵破碎的意象,在此得以完滿。

  昔日的老情人已然釋懷,而真正的體會到:往日青春的繁花都已開盡,在夕陽殘菊暮色下,猶有昔年盛開花叢的形象可供憑弔,如此,如此也就夠了。

  故事中還有第二個積極面向,這藏在兩名年輕人之間,用作為對比的若即若離、似有若無的情感。對他們而言,「

Ce soir, on va voir un film

Page 12: BA Issue No3

12

Ce soir, on va voir un film風的微笑」又扮演另外一個意義,他們在此處體會到積極追求幸福的重要,就像故事後期不斷出現的那句:「愛情是要主動爭取的。」兩人在追尋的過程中,自然也有互相摩擦的地方,肇因於兩人想法的差異,但著實的,在這場旅程之中,兩人都不自覺的逐步改變對方一點點,最終在同一個荒謬的夜晚之後,體會到追求幸福的重要,故事的終點兩人也確實做出積極的回應。這是相對於另一對老情人的對比,傳達出任何事情,在一開始就必須積極爭取,若是因為太膽怯而裹足不前,多年之後再欲追回,已是不可能的。  就整部片而言,雖然在故事的銜接上有其漏洞與不合邏輯的部分,對於角色的塑造與情感轉折的部分也有所不足,但作為一部青春悲喜劇,內容有笑有淚,結構完整,意象明確,也不失為一能以輕鬆觀之的電影。

本專欄名稱 Ce soir, on va voir un film的意思為法文中的「今晚我們一起看場電影吧」,每期將介紹總圖裡的一部電影。

End

Page 13: BA Issue No3

13

本 期 投 票 總 人 數 8 1 人 ,第 一 名 得 票 數 8 票 / 第二 名 7 票 / 第 三 名 6 票 。 由於投票人數不盡理想,此專欄將不會再推出。

RANKING

你夢想中最想去旅遊的國家是哪裡呢?

BA Top Ranking!

No.1

日本美國No.2

No.3法國

英國 瑞士

統計/彭志瑋

13

Page 14: BA Issue No3

14

FASHION

“麥”時尚是麥當勞(McDonald)與流行(Fashion)兩個詞的合體字,指異軍突起的「平價時尚」像麥當勞速食一樣,以便宜、迅速及時髦攻占流行市場;且以時效及價格搶攻的手段,吸引了追逐速食流行的中產階級與年輕消費族群。像日本的Uniqlo、西班牙的Zara、美國的Gap和Forever21、瑞典的H&M、英國的Top-shop都被歸類在麥時尚的範疇。

麥時尚品牌相當懂得運用明星或名設計師的高人氣,藉由推出聯名款商品增加買氣。如ZARA今年就與在音樂與時尚都有領導地位的LADY GAGA聯名推出Lady Gaga Born This Way”系列T恤;另一個品牌UNIQLO的合作對象更廣泛,不只與明星、設計師,甚至與電影和球團合作,推出聯名限量款,在推出時就吸引了購買熱潮,常常在短時間內就銷售一空。

而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平價品牌與國際高價品牌是流行市場中光譜的兩端,但近年來有逐漸融合的趨勢。高價品牌藉著平價品牌打入年輕市場;平價品牌則依賴高價品牌提升品牌質感。以H&M來說,去年和 Lanvin 合作推出男女裝,也和 Jimmy Choo 合作男女鞋款,接下來將與義大利品牌-Versace合作,從中獲利最多的可能就是消費者了,能夠以H&M的價格買到Versace的設計。 平價時尚正夯,除了快速跟低價之外,能與流行市場中的其它元素結合,抓住消費者對時尚的心態並滿足其需求,也是”麥時尚”能成功的原因。以前要買這些平價品牌,都必須出國或在網上請人代購,但現在這些品牌逐漸進駐台灣。2011年末,Uniqlo在台灣增設了五家店面,並希望未來在台灣拓展店面到100家。Zara也在11月於台北101開幕,一場麥時尚的熱戰即將在台灣開打。

撰文/陳諾麥時尚熱潮席捲台灣

Page 15: BA Issue No3

15

FASHION

由於台灣阪急店業績表現亮眼,今年又在台北明曜百貨、新光三越南西店、太平洋SOGO百貨天母店、微風廣場、新光三越台北站前店五家百貨開設門市。

聽到UNIQLO,一般人對它的印象都是平價且高品質。相對於H&M和ZARA重視流行感多於品質,身為UNIQLO社長的柳井正堅持「衣服是配角,人才是主角」,UNIQLO在設計上依循減法主義, 不應讓多餘的裝飾,掩蓋人原有的樣貌;在材質上則柳井正則強調提供「不論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人都能穿的衣服」,所以UNIQLO較多款式為基本款單品,以舒適為主。

UNIQLO

ZARA以快速的成衣流程聞名,從設計到上架只要兩星期,對流行度反應很快。能夠做到這樣是因為ZARA有龐大的設計師隊伍,這些設計師同時在巴黎、米蘭、紐約等時裝時尚發佈地建立了完備的情報站。通過這樣的戰略部署,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最時尚的時裝款式出來,ZARA都可以在短時間生產出產品並推向市場,這奠定了ZARA引領平價時尚的地位。而由於其推出的單品十分具有設計感,但價格相對之下是消費者較能負擔得起的,因此也十分受到年輕族群的歡迎。

11月初ZARA在台北101盛大開幕,吸引大批人潮。11月底東區的店也開幕咯! 大家快趁著期中跟期末的空檔為自己添購時尚新衣吧!

ZARA

Page 16: BA Issue No3

16

水母和烏龜在腳底按摩... 你知道為什

麼大海是藍色的嘛?

1

我不知道...

2

繪圖/駱柏蓁Just Have Fun

16

大海為什麼是藍的呢?

Page 17: BA Issue No3

17

Fun

喔因為你聽...

3

...... Bu Lu Bu Lu...

4

17

Page 18: BA Issue No3

18

AD

臺大職場手冊是由一群對文字工作以及職涯發展有熱血的編輯團隊所組成。每年由學務處學生職涯發展中心所發行的臺大人職場手冊,記錄著許多人臺大人在離開校園後堅持理想勇敢築夢的故事。

今年的編輯團隊從2011年暑假開始進行規劃、採訪、撰文,藉由團隊中每一個人的努力與付出,終於順利出刊。本期一共採訪了23位畢業的學長姐,其中有些人已經名聲響亮,有些人的事業小有成績;而他們的共通點是都很瞭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並且能夠持續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

我們知道,許多臺大同學主修的科系或許和自身的興趣並不完全相符,而且未來也不一定會從事與本科完全相關的工作,因此希望透過這些學長姐追求夢想的故事,提供大家可以參考的範本,更希望大家能在書中獲得一些勇氣和信心,放手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另外,對於職場新鮮人感到疑惑的職場適應等問題,學長姐也誠懇地分享了許多經驗談,以幫助大家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能夠更快地進入狀況。

不管現在正在翻閱本書的你,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延畢,或是研究所,年輕如我們,都還處在人生的早上七點鐘,而接下來的下午和晚上,會發生什麼事情都還很難說。景氣總是起起伏伏,但那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做好自己。小時候的夢想,你還記得嗎?往後的人生,你又希望是什麼模樣呢?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呢?希望大家能好好思考這些問題,及早確立方向,做好準備,以期讓自己在未來的日子裡可以展趐飛翔,充分發揮臺大(TAIDA)人的精神!

Page 19: BA Issue No3

19

Thanks

徵求文章 &連載專欄

不拘題材形式只要有趣都歡迎!

有任何意見或疑問

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BA Issue 第三期 2011.12.02

創刊於2011.8.13不定期發刊

發行人 工管系系學會 學術部總編輯 顧靜怡 彭志瑋美術排版 顧靜怡校正 彭志瑋封面 吳啟維採訪 陳怡文 黃德薇

特別感謝閱讀這份刊物的所有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