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pku.edu.cn¼ ...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Jan-2020

5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16年秋 张清敏外交学笔记整理 1 / 100

第一章 导言

关于外交的说法

外交是热点

外交学是显学

外交无小事,大权在中央

弱国无外交

中国外交太弱

中国外交太具攻击性

外交学专业

·

一、外交的概念

1.习惯说法

Diplomacy is the art of lubricating he wheel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iplomacy is the expression of national strength in terms of gentlemanly discourse

If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diplomacy is the art of taking the possible beyond its local dimensions (Robert Moore,1985)

2. 对外交的传统理解

萨道义认为,“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有时也推广到独立国家与附庸国之间的关系,或者简单地说,是指运用和平手段来调节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一是“智力”或机智的运用,而是国家相互关系或国与国之间外交事务的处理,三是方式和手段必须是和平的。(必考)

尼科尔松转引《牛津英汉词典》解释说:“外交就是用谈判的方式来处理国际关系;是大使使节用来调整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方法;是外交官的业务和技术”([英]哈罗德-尼克尔松著,《外交学》23-24页)(必考)

外交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行为,资源充分,技巧高明的话, 将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让国家在不使用武力、宣传和法律的情况下实现对外政策的目标。因此,外交包括政府官运通过达成证实协议或隐性的调整来促进对外政策。

3.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对外交的理解(有阶级性)

维辛斯基《外交词典》:“外交是各国首脑、政府和专门的涉外机构所进行的正式活动,旨在通过谈判、文书往来和其他手段来实行由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国家对外政策方面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捍卫该国在国外的权利和利益。”

《辞海》:外交是国家为实行其对外政策,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外交代表机关等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交涉、发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对外活动,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外交”条:“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鲁毅、黄金祺等著《外交学概论》:“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突出了外交的三个特性:主权性、政治性、和平性

社会主义国家事业中的外交之主要特点

(1)外交是主权国家对外形式主权的行为,处理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外交是主权国家的标志(联邦制国家的特殊情况)

(2)外交与对外政策的联系。外交是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目标、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和维护国际秩序的手段,其主要内容是谈判。

(3)外交主要是官方对外行为,授权有限

(4)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国内政治决定对外政策,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5)外交及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顾维钧说过:“外交固不能脱离事实,尤不能脱离学理;前者为外交术,后者为外交学。无外交学则不能有外交术。学理与技术盖外交前进之双轮也。”

(6)外交是否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以阶级分析的观点认为,外交是具有阶级性。但从外交和外交政策的区别看,外交政策是具有阶级性的,而外交随外交政策性质的变化而变化。[阶级性]

(7)外交工作的对象:是主权国家还是人民?(我们的外交主要是政府的,归根结底还是人民的。)[人民性]

不同政策决定不同性质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外交、霸权主义外交、不结盟外交(政策)

由不同侧重面或使用不同手段所决定的外交,如经济外交,人权外交,强制外交,威慑外交、公共外交等。

由不同形式所决定的外交,如首脑外交,欺骗外交、穿梭外交、屈辱外交。

由不同道德标准决定的外交:信义外交、欺骗外交、正义外交和非正义外交;

由参与外交主体或设计领域划分的外交:如议会、军事、经济代表团的互访等,人民外交,如乒乓外交、体育外交。

4. 外交概念的最新发展

(1)外交的目的是建立可持续的世界和平与秩序,外交就是一个寻求利益结合点,化解分歧,建立关系的过程包括“代表”,“沟通”和“谈判”等三个主要功能。(国际上承认非国家行为体的外交)

-主权国家仍然是外交的主要行为体,国际主流的外交学已经不再将外交的行为体局限于主权国家,外交过程事实上已经不局限于主权国家之间,页发生在不同群体、民族、社会之间。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毛盾,人们也会说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那就不是借助体力,而是借助智力或机智来寻求和平解决。外交的规范、交往方式、行为体等都在发生变化。

(2)外交是一种观念,一套规范或一种文化。外交不是权力政治的补充,而是以国际法和其他基本的国际规范为基础,以和平的手段来追求国家的目标和利益,按照这些规范和文化处理国家间关系,是人类进步的一个表现,使人们摆脱了弱肉强食的野蛮时代,使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有序。

(一个国家是否依照规范,是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比如说晚清的时候,外使要跪下来磕头,我们还没有接受这样的文化和规范。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外交规范,外交才能展开。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外交是没有阶级性的。如朝鲜和其他国家搞不好关系,但是也要遵守这样的规范,哪怕装也好。)

(3)外交是一种制度。外交的本质和最显著的特点没有改变,那就是外交的过程或手段时和平与非暴力的,他通过寻求利益共同点来化解分歧,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些充分体现在不同领域的外交上,外交的范畴不断扩大, 产生了所谓的经济外交、文化外交、公共外交、军事外交等各种形式的外交。(公共外交强调的是目标,是外交的对象。现在的军事外交,是各国军队之间开始互派代表,搞联合军事演习,护航,维和。军队不是对抗的不是打仗的,放弃了暴力的方式,采用和平的方式沟通、交流、代表。我认为,外交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和平,不是和平就不称为外交)

军事力量是外交的后盾,“没有军队的外交就像没有乐器的音乐”、“战争是外交以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说法,都反映了外交与军事之间的密切联系。但是外交和军事、和平手段与战争手段是治国方略中截然不同的两种策略。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外交官是一支“文装解放军”,对外政策与外交学的区别在于:对外政策的首要功能是做出有关对外关系的决定,外交的首要任务则是恰当地、有效地执行他们。

外交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不是一项宗旨,而是一种方法。外交是落实对外政策的主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作为手段的外交是不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不同的,但因为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政策,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外交。

二、外交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联系:广义上,三者有时是可以通用的。

-国际关系史也被称为外交史,《朗文现代英语词典》认为外交学就是“有关国际关系的科学”。

-对外关系或对外政策的总和也称为外交,对外政策有时也被称为外交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用来增进和保护该国利益的,外交的职能也是进一步发展国家利益,对外政策和外交具有同一职能。

2. 外交与国际关系的区别

国际关系探讨的是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现象,并通过现象把握实质和规律,而外交和对外政策探讨重点是国家对外行为的规范、特点、本质包括目标。前者是宏观的全局的,后者是单个主题的行为;前者是行为体之间的关系(状况和过程),后者是行为体的行动;前者的行为状况既有和平的也有战争,而后者主要是和平的手段;前者探讨的是国家间关系的规律,后者既要研究规律,也要研究艺术。

首先,外交是对国际关系的处理,但外交不是国际关系。外交学比国际关系学的形成要早得多,两者具有不同的思想渊源和内涵,格劳秀斯、黎塞留、德卡利埃、维克福、萨道义、尼科尔森等,即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实践者,也是外交学领域的思想家。但不是国际关系理论家。把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学捏合在一起,把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当作外交,是外交学学科的身份错位,在学科建设上无异于自废武功。

3. 外交与对外政策的区别

(外交政策是中南海制定的,确立国家目标。可以到海牙去告,可以经济政策,可以交给军队,也可以外交部来实施,所以外交部不是唯一落实外交政策的方式,只有在通过外交方式来落实时才用外交部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处理。你不能期待外交官去南海打仗,强调对外政策的和平落实。外交部是全球化的受害者,但外交部的外交官也是在全球化中害我们的。太多太多的人把外交政策和外交混淆概念。)

外交政策的研究对象是国际政治中一个行为体处理对其它国家关系过程中的政策,是单元层次的行为,包括国家意图、国家目标、实施目标的手段、政策的制订过程以及影响政策制订的因素等。由于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含糊性,一些学者将外交政策研究的重点转向外交行为。

外交是落实对外政策的众多手段或工具中的一个,但外交(diplomacy)不是对外政策(foreign policy)。前者是“一个国家处理国际问题和对外关系,进行对外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方针和行动准则,是由各国政府中央决策机构根据国际形势和战略格局的变化而制定的。

人们所说的外交战略,实际上是国家处理国际问题和对外关系的总体指导思想或布局,属于对外政策范畴。外交则是一个国家落实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工具,外交和对外政策发生在不同的阶段,具有明显不同的研究领域。

外交学的奠基者在这个学科形成初期就特别强调外交与对外政策的区别。

外交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对外实施起外交政策的手段,是行动和对外政策实施的过程,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行为,目的在于总结其经验,并探讨这些行为的特点。

“外交无小事,大权在中央”,这里所说的外交实际上是对外政策的制定,而外交则指国家对外政策制定后,如何使用外交手段来落实这个政策。

对外政策与外交学的区别在于:对外政策的首要功能是做出有关对外关系的决定,外交的首要任务则是恰当地、有效地执行它们。

4、外交与国际法

外交学是从国际法学分离出来的,两者同出一源,在时间上,外交与调节国家关系的国际法相互依存,协同发展

外交实践是国际法的来源,国际法是外交行动的结晶和指南。

外交制度、外交学与国际法几乎是同时被引入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作为钦差大臣被派到广州办理对外交涉任务的林则徐就发现国际法中有可用之处,让人把《万国法》节译成中文,用于办理夷务。1862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被一些人看作是现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肇始。两年后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将惠顿万国法翻译成中文。近代中国外交制度形成的同时,国际法被印入中国。这一历史经验再次表明了外交与国际法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外交学主要特点

1、外交是主权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行为,处理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外交是主权国家的标志(联邦制国家的特殊情况)。

2、外交与外交政策的联系。外交是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目标、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和维护国际秩序的手段,其主要内容是谈判 。

3、外交主要是官方的对外行为,授权有限;

4、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国内政治决定对外政策,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5、外交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外交固不能脱离事实,尤不能脱离学理;前者为外交术,后者为外交学。无外交学则不能有外交术。学理与技术盖外交前进之双轮也。”

6, 、外交是否有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以阶级分析的观点认为,外交是具有阶级性的。但从外交和外交政策的区别看,外交政策是具有阶级性的,而外交随外交政策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7、外交工作的对象:是主权国家还是人民?

四、外交学的内涵和体系

应该包括国家为了实施对外政策所设计的各种专门知识和技术,同时也涉及外交理论、原则、制度、规范、历史、策略、技术等各个领域。

作为外交学的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纵向的已然:外交通史,分史,段史、政策史、思想史、进化史(中国最缺的是进化史)

-横向的现然:

一般的:一般外交学,外交机构,外交权与控制权,外交行政,领事制度,外交政策(外交部前身是领事馆的档案管,我们要设立一个部门来专门处理大使的来往信件。)

特殊的:国际关系及其背景,国际组织,国际政治,国际条约,国际会议,国际立法

-规范的应然:

国际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

外交哲学

外交学的外延:经济(金融),文化,科技,体育,语言

五、关于外交学中国化的问题

1、周恩来关于外交学中国化的指示:“抗战以来是多年我们当然是有些对外斗争的经验的,但是经过整理,使它科学化、系统化而成为一门学问,还没有开始”。“我们应当把外交学中国化,但是现在还做不到。”

2、2014年11月底,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历史上的第二次外事工作会议,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3、如何理解外交学的中国化问题?

首先,中国外交有中国的特色,外交学也应该突出自己的这些特色:独立自处、强调信义、注重面子等。

其次,作为不同地域的学者,在从事同一个问题研究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地域风格,如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等。在外交学的研究也有一些地区也有自己的风格,外交学的中国化是可以理解的。

4、如果把外交学作为落实外交政策的工具和手段,而这种工具和手段有主要是通过和平的手段进行的,在当今的国际社会又具有全球通用的规范和惯例,那么过于强调这种工具的学理研究的地域化特点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第二个我觉得是外交规范是通用的,是否符合规范是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考察

还有一个是因为理论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论是政策指导性理论,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以永远不可能有学者提出这种理论。第二种是解释性的理论,

六、思考题

1、什么是外交?比较传统的、中国的以及外交概念理念最新理解的,并阐述外交的主要属性和特点。

2、使分析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外交的区别和联系

3、请谈谈你对外交阶级性、中国化的认识。

第二讲 外交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一、相关概念

外交史与外交政策史或国际关系史是不同的概念。

“政治科学乃历史之果实,历史即政治科学之根基”:“盖政治与历史有不可分的关系,政治科学如此,外交科学也是如此。”

刘达人外交史:The histo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r diplomatic history,国家对外政策或外交政策,以及国家间关系互动的历史。

外交学史:使节的形成,外交制度和代表制度的确立,谈判的特点,对外交人员素质的要求,外交礼节的发展、外交思想等。

概念起源

词源(Origin of diplomacy)“外交”一词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如《墨子・修身》说:“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雪,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来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这里的“外交”,指与亲戚以外的人交往。

《国语》云:“彼若不敢而远逃,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报其德。”这里所说的“外交”,是指与朋友、外人的交际。

《礼记》云:“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史记・邓通传》言:邓通“不好外交”。《史记·苏秦列传》:“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偷取一时之功而不顾其后。”指与外国私相交往、勾结。

当今中文里的“外交”含义,来自于欧洲语言,如英语中的“diplomacy”、法语中的“diplomatie”,俄语中的“”,都源自于希腊语中的“diploma”,其原意是指古希腊君主或元老院派遣使节时所颁发的证明其身份的“双重折叠”的特许证书,或这种证书的“副本”。“外交”的含义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

1796年英国的伯克首先使用了diplomacy一词

现代意义的外交在中国的含义先后为:邦交—夷务—外事—外务—外交(只有中日叫邦交)

外交产生的条件

(1)史前有外交:尼克尔松:“如果把外交看作是处理一群人和另一群人之间关系的正常行为,那它早在人类有记载之前就存在了。”就外交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看,原始社会形成了一定的外交惯例:送信者享有特权和豁免,人身神圣不可侵犯等。外交的内容,形式、本质,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历史阶段不同,外交之形态自异

(2)现代意义上的外交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马克思强调的阶级)

使各国之间的交往成立必要和可能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各国共同认可的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Marxism)

外交人员的发展:信使——演说家——职业外交官

4、发展过程:

古代的近东外交(两河流域)

古希腊

古罗马外交

拜占庭外交

中世纪后期外交(14世纪:意大利北部当代外交形态)

16世纪:扩展到欧洲的大部,以法国外交为代表,法国以及扩大到俄罗斯等欧洲的边缘

18世纪:扩展到拉丁美洲,以及美国

19世纪后半期:经过最初的聚居后扩展到中国、日本、朝鲜和奥拓曼土耳其。形成了全球的外交系统。

二、中东古典外交

1、远古近东外交(Ancient Near East Diplomacy)

两河流域文明:前4000年左右,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前3000年,苏美尔人建立了众多城邦。从考古发现已经得到的史料来看,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城邦进入一个“诸国争霸”的时代。最早的外交证据是公元前2500多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王室铭文(The Royal Inscriptions of Mesopotamia),即纪录不同君王之间结盟或战争期间往来的文字

大概于公元前2500前后,闪米特人的一支——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苏美尔城邦文明进入尾声,各城邦之间斗争异常激烈。阿卡德王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地区,阿卡德王国(Akkad dynasty又称早期的亚述人)的缔造者萨尔贡(Sargon)建立了萨尔贡王朝(2334BC-2113BC)统治了中东地区,Cuneiform diplomacy得到完善,Akkadian成为此后两千多年间的外交语言。

公元前19世纪中,古巴比伦王国的兴盛,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

与汉谟拉比法典同一时期(1700BC-1670BC)的一些档案表明当时的特使已经有级别,从一般的传信者到“特命全权大使”(ambassador plenipotentiary)一些使团有数百人,其中有人称为国王的个人代表,他们有自己的圈圈证书或外交护照,已经开始享有特权。

三千多年前,在亚欧非三洲的交界处已经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外交形态,考古在尼罗河东岸Tell el Amarna村发现公元前1296年古代埃及与赫尔提(Hittite)签署的条约,以及大量的通信等资料。这个地区形成了长达持续600年多的和平被称为Amarna和平。处理力量平衡外,外交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古典外交(Classic Diplomacy)

波斯帝国(550BC-330BC):随着居鲁士大帝的兴起,亚述帝国和巴比伦王国都成为阿契美尼德的一个省。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大流士一世将实力扩充到埃及和印度北部,对希腊纷繁的政治派出总督或太守进行统治。古希腊称波斯君主为国王。虽然依靠武力,但古代近东的外交仍然保存了下来。

3、古希腊的外交(前600—前200年)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地区形成了大约200个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开展促使了外交方式的发展。

最主要的就是“同盟会议”的设立。具有共同利益的国家结合在一起,各国一律平等,每个国家选派一名正式和两名副使出席会议,每个国家有两票投票权。

公元前492、490、480年,波斯以雅典人援助米利都为由,发动了三次征服希腊的战争。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击败了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Achaemenid)的大流士三世。近东古代外交结束,外交舞台转向希腊。

伯罗奔尼撒战争与均势原则

古希腊城邦林立,外交活动频繁

在应对波斯入侵的时候雅典和斯巴达联合起来,随着波斯的失败雅典和斯巴达为了争夺爱琴海地区的霸权,在公元前431-前404年,进行了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最终雅典战败。

在实践中形成了外交一词,以及外交惯例和准则:仲裁解决争端、不宣不战、使者不犯、战俘交换和赎回、掩埋战场使者,以及国际大会的基本准则,即古代外交之雏形。

有多位大使,被称为“长老”,受尊重、有威望、55岁以上,受议会委托,待遇很低

谈判是口头进行,完全公开,每个大使都公开演讲,公开批准

领事制度开始,当地人担任,称为副大使

宣战、缔约、仲裁、保持中立、互换大使、领事的责任、战争的规则、外国人的地位、庇护、遣返、海上规则等。

古罗马外交(前510年-前476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各城邦受到了极大削弱,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征服了希腊,前330年其子亚历山大建立了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但不久即崩溃。从这时到罗马帝国的兴起,外交由国际社会的交往变成了追求权力的斗争。

罗马是通过战争崛起成为大国的,但是很快就开始通过和平手段实现其目标。在罗马共和时代(509-44BC),罗马通过战争并辅助以外交手段控制了意大利半岛,到264BC已经签署了150多个盟约,(B. Campell2001:4),帝国溥仪建立,外交就成为管理臣民的主要方式。凯撒奥古斯都(Caesar Augustus 27BC-14AD)在位期间从地方行省,附属国,甚至远及英国和埃塞俄比亚和印度等地接受了无数的大使。但是他们大多来纳贡,谋求好处,或朝贡。关键词是amicitia,即友谊,标志着对罗马的忠诚。外国的国王是“朋友”,而非兄弟。

罗马外交借鉴了古希腊的实践。罗马共和国在希腊城邦国家结盟的过程中采用了古希腊的模式,包括仲裁。希腊文是罗马帝国在东部地区管理时候使用的语言,也是罗马官方与帕提亚和萨桑波斯打交道的官方语言。

罗马帝国非常重视奢华和境遇。接待来访的大使的时候非常注意礼节。他们的行为必须得到安全保证,受到受尊重,待遇良好。公元前148年罗马的特使被Corinch受到很失礼的接待,罗马军队洗劫了这个城市,将原来处于自制的希腊置于罗马的直接管辖之下。在国事场合,外国要员受到豪华的接待,交换礼品以给友谊之轮增加润滑油。

罗马人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方式。元老院总揽国家政治和外交大权,对外宣战、媾和、缔结军事条约都由元老院来决定,由公民大会通过。罗马帝国时期由20个祭司专门分管外交,他们根据祭司法来处理有关宣战、媾和、缔约等。罗马的外交始终是服务于扩张目的。

对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战争、如何开战、战后如何处理敌人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罗马人根据本国的《市民法》制定了处理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开启了国际法实践的先河。 重视使节的国际保护 。

罗马之外交的特点:

挑拨他国之恶惑,使其鹬蚌相争;

助弱敌强;

百方用计,一网打尽;

以夷制夷,侵其领土;

干涉他国之纷争,表面助弱敌强,终则一举兼并。

三、中世纪外交

1、时间范围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列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教皇成为政治宗教上的主权者),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但是罗马之法的精神一直传到中世纪,罗马法王之代表为Legati, 即今日之(使馆)legation之字的来源。

中世纪的外交:476西罗马帝国灭亡—1648年维斯特法利亚和约的签署。

中世纪欧洲政治结构:上帝——教皇——皇帝——若干王国

2、拜占庭外交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希腊语,又称东罗马帝国。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帝国的首都为新罗马(拉丁语:Nova Roma,即君士坦丁堡)。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入君士坦丁堡而灭亡。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军事上与古罗马大相径庭,西罗马继承了古罗马的步兵方阵的战斗方式,而东罗马则开始尝试着以重骑兵代替步兵作为战斗主力。

拜占庭帝国的最大的挑战是保持对东南欧,安娜托利亚,西亚,北非的控制。漫长的边界(内部的供应线),对从亚洲到欧洲贸易线路的控制。

外交是拜占庭帝国大战路的重要内容,这促成了范围广,质量高的巨大外交机器的产生。这个外交机器的目标就是为了处理帝国与邻国的关系,通过谈判的方式化解潜在的威胁。加强和提高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文明基督教的地位,通过贸易来促进帝国的繁荣。

拜占庭外交从美索不达米亚那里继承了一个家庭王国的概念,通过皇室之间的联姻来加强联盟,高雅的礼仪和好客,通过商人-大使来发展贸易。

从希腊人那里继承了用华丽的言辞进行谈判,以及用软实力和他们对拜占庭文化的崇拜来影响地方代理人。从罗马人那里学会了分而治之的策略,用金钱雇佣同盟(为它打仗),收买麻烦制造者,用宏大和华丽的朝廷让来访者敬畏,以民间工程项目的方式向盟友提供援助。

从基督教那里坚定了自己具有至高无上合法性的信念,规划异教徒的并成功地将他们转变为君士坦丁堡的盟友。1453年奥迪曼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结束了这个维持了一千多年的帝国。

拜占庭外交特点:

拜占庭皇帝首次建立政府的一个部门来处理对外事务,训练职业的谈判者来担任大使,大使手中有明确的指示,要求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必须礼貌。

新皇帝就位派出大使向各国宣布,大使没有经费,需要自己做生意来维持自己的生计。

注重外交礼节,礼宾非常奢华,虚伪造作,给人以非常繁华、强大的影响。

3、中世纪初期外交特点

世俗政治权力软弱:欧洲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治理国家,采取了采邑(feod)制,进行领户分封,其后果就是国家的分裂。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代表,中世纪欧洲的世俗政权处在长期分裂状态,软弱无力。

私人战争和私人外交,即封建领主各霸一方,兼并战争不断,疆界不稳。

外交全集中在国王手中,外交乃从属于军事,秘密外交、外交决有欺骗、狡诈的作用,是军事手段的补充、出现领主外交和私人外交。

4、中期的教廷外交

教廷外交和王权外交二元外交,教廷权利大增,进而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和教廷的腐败,教廷内部矛盾发展,1054年罗马教廷分裂为希腊语系的东正教(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和罗马教,但罗马教廷利用神权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并向各国派出了教皇使节和教廷使节,认为只有罗马教皇加冕的皇帝才具有上帝所赋予的管理世俗社会的权利。至今在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中,教廷使节排在同级世俗使节前。

1096年十字军东征,引起欧洲社会政治的重大变革,对于欧亚文明之贯通,商业之发达,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文明之桥梁。这个时期形成了领事制度,各领主派往各自由城市之代表,名为Juges consuls,也就是商业之公断人,今天的领事官仍然使用这个词(Consuls)。

5、中世纪末期(14-15世纪)

欧洲动荡,教廷权利下降,王权兴起,教会分裂,法国和神圣的罗马帝国争夺对教廷的控制,争夺意大利半岛,结果双方两败俱伤,意大利四分五裂。

威尼斯的外交:

建立外交机构、保存外交档案

大使要耐心,清廉,容忍政府的无知和愚蠢,主要任务获得信息,大使不带夫人,带厨师,无人愿意当大使,大使被看做是间谍,驻在国的人不愿与其沟通。

谈判议定书不需要签字,撕开各拿一份现实有效性,仪式和道义比内容重要。

6、外交思想的形成——主权理论

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 1469-1527)提出了加强王权的思想,他于1513年出版的《论君主》提出了以武力统治国家的思想;将政治学与伦理学彻底分离;否定宗教道德;主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政治家应该像狮子一样勇猛,像狐狸一样狡猾;马基雅维利是旧时代的掘墓人

1577年出版《论共和国》Souverainete一词指某种最高的政治权力,从罗马到中世纪一直被人们所使用。博丹赋予了它全新的含义,主权是统治一个国家的一种永恒的、绝对权力。一个国家所具有的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权力。

荷兰思想家格劳秀斯(1625年出版《战争与和平法》从国际法的角度提出了国家主权的思想。

7、中世纪外交的发展和主要特点:

长驻使节及其制度的确立。最早派出使节的是教皇,有记录可查的国家(城邦国家间)派出的第一个常驻使节是1455年米兰公爵派往热纳亚的使节,逐步确立了大使工作条例,作为大使代表行为之准绳,大使不得携带眷属,烹调之事亦必须有大使亲躬,以防他人谋害,每15日一报告,详述在任期间所看到的有关国家利益之见闻。

外交与战争都是称霸之手段,权术外交,黩武需要的是金箔财货与乡土伍长,外交需要的是秘密、阴谋、侦探、诡劼。一言君主国,则呻吟于君臣的私欲专横,一言共和国,则朋党周比。当时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统治就是行诡诈”路易十一说,“假如他们撒一句谎,卿酬指二句可耳”。个果君王大都寝室梦寐,处心积虑,研究外交之方术。路易十一除了70多名外交官外,还有数不清的私人侦探,甚至派他的理发师出任大使。除了外交机构,外交书信(diplomatic couriers)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密码开始实行。

宫廷外交仍然流行。路易十四时期是宫廷外交的成年期,“权谋术数流行的时代”,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外交语言。英国外交大使Sir, H. Worton在1640年说,“An Ambassador is an Honest man, sent to lie abroad for the good of his country.”或“spies rather than ambassadors”。

一个大使说,外交官一职是虚伪欺瞒的教育所,余时感有谎言诳语之必要,然往往自己感觉也不舒服。英王伊丽莎白选择大使的资格,第一为风采仪表,其次为拉丁语流畅,善于巧言令色。

俄国之伊丽莎白女皇,以美男子为绝对的条件,在红灯绿酒之下,胭脂粉带之中,施展伎俩,男化女装,刺探消息,为大使之唯一之职能。目的是手段神圣。

8、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后于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欧洲秩序和政教分离的制度,新教旧教平等,国王的国内的最高主权(宗教和世俗),形成了近代西方的大使馆制度,均势原则也成为指导各国外交的主要原则

民族国家体系的建立——《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

条约中心原则十分明确:一块领土上的统治者可以决定该领土上的宗教。

这改变了过去一块领土上存在的多重效忠的现象,为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东方古代外交

古代印度:

印度《摩奴法典》对外交的地位、手段、世界的作用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古代印度一名臣提出治国平天下的六项原则:与将败之国力谋谅解;国将强则必战而败之;互强不敌则需维持均衡;国力超人则行扩张疆土;国弱则首重外援;仇友互争则必助其一。

中国古代

古代中国的外交(夏商周)天子与诸侯,诸侯之间的交往实践形成了中国早期外交准则:

西周:形成了初步的外交礼仪,设立了大宗伯、小宗伯、司市、司门、象胥等官职

春秋:形成系统礼仪制度。礼(公认的行为和外交准则,朝、聘、会、盟、军、戎)、信(信守诺言、遵守信义)、敬(遵守各国交往的礼节)义(公理)

使节的种类和等级(相、使、介、从)

战国时期,外交地位优于(从属)军事,产生了一系列的外交家、谋士、纵横家

中国封建社会的外交

中央集权的国家,统一为国家的主要任务,对外关系是扬国威,其次是经济上的需要。

对外关系与军事手段紧密结合,一方面是结盟、通商、和亲、送礼发展睦邻关系。张骞、班超出使西域,苏武出使匈奴,郑和下西洋,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蔡文姬出匈奴。汉唐吸收外国到中国做官。

另一方面利用军事手段保持国家统一,征服周边弱小国家,霍去病、诸葛亮七擒孟获,郑成功收复台湾等。

形成了一个天朝大国的思想“诸番入贡、华夷统一。”中华帝国思想,1792年的马格尔尼来华时是东西方第一次经历这样的碰撞。礼部—清朝理藩院—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鸦片战争后,中国宗藩体系被打破,被彻底纳入到世界体系之中。

东西国际体制关系的比较

地区

中国

西方

主体

天下观、家国观

国家观、主权观

关系

宗藩关系

平等关系

形式

理藩、贡臣(短期)

1876年郭嵩焘出使英国

外交使节

1861年在北京设立公使馆

机构

理藩院

1862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外交部

五、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外交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对外交的影响:

霍布斯的世俗主义的绝对主权概念

孟德斯鸠:主张和平

伏尔泰:人本思想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人民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主权是不可代表的。

主权观念的体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的《人权宣言》

思想:国家独立、国家主权的观念得到发展;否定了朕即国家的概念,反对把国家当作国王的似有财产;否定了教廷的外交主宰地位;否定了私人外交权;这样使主权国家之间的外交居于主导地位

自由竞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特点

两重性

外交机构完善

外交作为军事的补充

结盟外交是主要特点

帝国主义外交特点

世界一体化过程中,西方外交规范全球化

殖民地问题突出

外交作用增加,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

结盟外交发展为集团外交

秘密外交显著

外交形势多元化(金元外交)

六、一战后的“新外交”

新外交的起源

美国总统威尔逊被称为新外交之父。其14点被认为新外交提供了基础。

内容包括:公开外交,海洋自由,消除经济障碍,削减军备,对殖民地之处置需要按照殖民地居民之公意,疆界之改订需以居民之种族为根据,海峡航行自由,组织国际联盟等。

新外交的主要特点

外交民主化、民众化、以及重视舆论的监督,民众有参与外交之机会

公开外交反对秘密外交,排斥同盟协商政策

实行国际之裁军,防止战争于未然

摒弃战争为外交之主要目的

积极改进和平解决国际纷争之方法,建立国际和平机构,如国联和海法国际法庭等。

国际立法发展迅速

国际会议成为外交的一个主要手段

七、无产阶级的外交原则

1.马克思主义的外交原则

阶级分析的原则

国际主义原则

正义与非正义的原则

和平原则

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国际社会对真正的彻底的民族自决都是很慎重的)

2.列宁主义原则

革命外交原则:激进对待传统外交,认为外交不仅是不道德的,应该彻底抛弃

阶级分析的原则: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外交毫无意义,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的基本出发点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只有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才最终会“根绝一切战争”

人民外交原则:把外交部改为“外交人民委员会”,将驻外大使改称“外交人民代表”,取消外交职衔,所有外交官地位上平等,以体现外交的人民性。托洛茨基出任首任外交人民委员职务的原因是“觉得外交不会占用他很多时间”,所谓外交“无非就是发表几个声明”,而且“外交礼仪都是资产阶级虚情假意的产物,口头上的和平丝毫不改变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斗的实质”。

公开外交:“抛弃秘密外交是实施诚实的、大众的、真正民主的对外政策的首要条件” 、公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密约和外交谈判的秘密档案,并拒绝沿用传统方式与德国签订和约,甚至提议向全世界完全公开其与德国媾和谈判的过程。

民族平等与民族自决(威尔逊提出来的)

和平共处原则:(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些领导人提出不愿意用“和平共处”说法,觉得是共产主义的词汇。)

3.中国的外交原则和特点

独立自主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否定民族主义)

阶级观

主权原则(原来是强加给我们的,现在是我们主动接受的重要原则)

正义观

人民外交原则(外交官的任命,首要是忠诚)

革命外交(中国的外交实质上是党的外交,党的统一协调是中国外交的特色。)

八、问题与讨论

1、阐述古典外交形成的历史变迁过程。

2、阐释古代世界主要国家外交的特点。

3、比较中国封建时代的外交与中世纪欧洲外交特点的异同。

4、比较“旧”外交与“新外交”的区别和联系。

5、比较无产阶级(马、列、中国)外交与资本主义国家外交的区别和共同点。

第三讲 外交学思想与外交理论

一、基本概念

思想:(1)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2)想法和念头。

理论:人们有实践概括出来关于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总结。

政策:为实现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外交思想:外交实践活动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关于外交事件的想法或念头

外交理论:

关于外交知识的有系统的总结

作为解释社会现象命题的理论(外交尚不存在)

外交(对外)政策:国家领导人关于外交的思想,或外交理论,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目的的行为准则。

二、西方主要外交家的外交思想

1.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 1469-1527)思想: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冲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用人的眼光看待和研究政治、外交议题,从而把这些研究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马基雅维利没有写过外交方面的专门著作,他的外交思想主要散见于他的政治、军事和历史著作中

《驻外公使论集》、《通信集》、《君主论》(The Prince,1513)

(1)性恶论的外交思想

从经验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性虽有善的一面,但更有恶的一面,但就本质来说是恶的。

对于人性,他还提出君主应该知道如何把这种人性掩盖起来,“一个君主应该看起来仁慈、忠诚、人道、信仰宗教、正直,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如此。但他应该学会一旦情形需要如何向相反的方向转变。”

(2)把政治和道德或伦理区别开来

不是从《圣经》而是从人性出发,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问题,把政治学当做一门科学,把国家看作一个权力组织,提出全力争至关,政治的是指是权力政治,是一种争夺权力的斗争,权利的主要变现为武力,其核心在国际政治中是实力

在道德观念上,马基雅维利提出许多做人的原则,比如“知道运用奸诈手段而智胜别人的君主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最终他们比那些一味忠诚和诚信的人所取得的成就要大得多。”他认为君主应该有狐狸的狡猾和狮子的勇猛才能取得胜利。

(3)集权思想

赞美共和制,但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并通过强力手段结束意大利的分裂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扩张主义的外交

(4)对封建集团内部的政治和外交斗争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外交权谋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其政治权术思想包括: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君主应该独揽大权,注重实力;精通军事;君主不应该受到道德准则的束缚;不可与民为敌。

后人对马基雅维利的评价

他强调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权术政治、残暴、狡诈、伪善、谎言和背信弃义等。

莎士比亚:凶残的马基雅维利,马克思认为他是“现在罪恶的导师、政治权术的化身”

卢梭:马基雅维利自称是在给君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人民讲大课

尼克尔松:看到人们深受战争之苦,他希望能够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和强大,希望能够快速做出决策。“他并没有为未来的外交家撰写一本指南,只是写了一个符合那个时代的策略,其中他以清晰的文笔分析了意大利所受之苦。他并没有建立永久性的规则,他只是阐述在他那个时代所体验的真实生活。

2.让・布丹的外交理论(1530-1596)

(1)国家主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主权是国家最本质特征,没有主权就不成其为国家。国家主权则是一个国家“超乎公民与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在一个国家中进行指挥的……绝对的和永久的权力。”

最高性和绝对性:对外它是不受其他权力约束和支配的权力;

永久性和不可转移性,主要指国家主权在时间和任期上是不受限制的,因为国家主权依靠自己的权利而存在,所以它也是不可转移的

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它也是主权的基本特性。

(2)国家主权的来源。

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主权来源于家长的权力,国家就是合乎正义和自然法的合法政府。布丹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为君主专制政体的合法性进行了辩护。

(3)国家主权的内容。

国家权力中最重要的是立法权,因为主权者就是立法者,法律则是表示主权者一直的命令,主权者的一直高于法律。是法律的来源;国家主权还包括宣布战争和缔结条约的权力、任免国家管理的权力、最高裁判权、赦免权、对臣民提出忠洁和服从忠节和服从的权力、货币铸造和度量衡的选定权以及课税权等等。

布丹的国家主权学说,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第一次系统地论述国家主权的由来、发展和本质特征,为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近代欧洲民族国家体制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3.格劳修斯Hugo Grotius 1583-1645

荷兰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法学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自然法的创始人,国际法的鼻祖,《战争与和平法》

(1)发展了国家主权的思想

将主权划分为对内主权和对外主权:

狭义主权和广义主权;(广义属于人民,狭义是人民交于君主的)

个人主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与人民主权相对被称为国家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统一的道德能力,它的最初来源是基于社会契约,但当人民订立社会契约以后就应该绝对地服从主权者。在格劳修斯看来,国家主权属于一个人为好,因此他反对人民主权,而主张君主主权。主权是国家存在的基础,也是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的条件

(2)以自然法为基础的理论思想:

超越各种思想观念存在一个源于人类常识和理想的自然法的原则,超越于任何人和朝代,除非认识到这个自然法的规律,什么都阻止不了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

应当建立某种制度以确保这种自然法的原则得到实施,使之成为宗教冲突的解决机制(思想超前,理想主义者)

(3)系统地提出了国际法的思想:

一国的法律目的在于谋求一国的利益,国与国之间,也必然有其法律,其所谋求的非任何国家的利益,而是各国共同的利益。这种法我们称之为国际法。

坚持宣战的原则,反对不宣而战;坚持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原则,反对杀害妇女、儿童等非参战人员,反对杀害放下武器的战斗人员;坚持公海自由通行的原则

(4)使节权利论:坚持遵循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代表安全的原则,详细阐述了使节权利和待遇。

4.黎塞留(1585-1642)

路易十三的首相,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系的发明者。基辛格在《大外交》中高度评价他“现代国家之父”。

在黎塞留秉政不到20年的时间里(1624-1643)法国摆脱了奥地利王族的钳制,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其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政治遗嘱中。

(1)发展了马基雅维利和布丹关于国际利益的思想,提出了国家利益的完整概念

提出国家利益是永恒的,超越感情和意识形态,如果需要可以与魔鬼结盟,喜好不能主导需要;在关键时刻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准,而不是坚持正直。

外交谋略:黎塞留为了维护法国的国家利益,不惜采取强权政治和武力政策

(2)确立了谈判必须是一项永久的活动而不是一项草率的权宜之计。

在其《政治遗嘱》中提出,外交的目的在于不应谋求历史性的安排,而要建立持久的关系。谈判即使失败了也是有益的。因为通过谈判得到了知识。外交部是临时活动而是永久过程。

(3)国家对外政策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否则就不可能成功,十分强调谈判、宣传等和平手段的动用

(4)条约是严肃的工具,一定要小心签署。一旦签署并获得批准则必须遵守,条约的条款必须精准,大使和谈判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越权,虽然这在当时的法国也是做不到的。

(5)外交权必须集中。分散的权力不仅会让对手困惑,也可能让自己的大使困惑。针对当时各个部门都指啄外交指示驻外大使的情况,1626年他将所有外交职责集中在对外部之中,由自己单独控制。

(6)追求法国的天然疆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基本反映了是他的思想和政策。

5.卡里埃尔(Francois de Callierres,1645-1717)“谈判之父”

被认为是现代法国外交的奠基人之一,是法国外交体系的重要代表人物。

《论与君主谈判的方法》,1716年出版,被认为是18世纪外交的典范著作,是此前300多年欧洲各国国际谈判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是近代西方外交机制的教科书,是欧洲流行了300年的经国之术。萨道义称其为“政治智慧的源泉”,尼科尔松认为它是“自古以来最好的一本关于外交手段的著作。”

《大使及其职能》

(1)关于外交

外交的性质:反对外交就是为了欺诈。认为好的外交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而信任只能源于诚实,好的外交类似于好的银行

外交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外交作为一种以交换常住使节为方式的交往体系,其核心是对相互利益的承认,外交是国际政治的首要机制。(外交是寻求国际利益共同点,共同处理国际事务的手段,不是落实外交政策)

(2)关于谈判:

重要性:谈判不仅是解决冲突、避免战争的基本手段,也是获得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谈判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方法:谈判有口头谈判和书面文件;谈判艺术的一大秘密是知道怎一点一滴地将自己的利益渗入谈判对手的头脑中

(3)关于外交官:

不信任业余外交官,提出政府择优录取外交官,反对任人唯亲,军人不应该做外交官,因为外交官的要求是和平,律师也不宜做外交官,应该对外交官和谈判者进行培训,提出了谈判者的任职条件:具有机敏的头脑,高贵的灵魂、广泛的知识,对方国家能够接受,中年人等。

外交官是政府的无价之宝,政府应该信任外交官,得到驻在国的喜欢。要赞美而不要批评驻在国政府的政策,要学、在国的历史文化等。

(4)关于使节:

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使节的职能:(1)为本国事务进行磋商(2)调查发现他国的事务。

对外交使节的特权和豁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自由使用自己的住所、信仰本国宗教、并保护本国国民的权利等。特权仅在于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5)提出了法国优先的外交礼仪制度。

6.俾斯麦(Bismarck 1815-1898)

普鲁士—德意志著名的政治家和宰相

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思想。现实政治的思想。大陆政策。均势的外交思想。

7.威尔逊的外交思想

公开外交、海洋自由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全面裁军、建立国际组织、民族自决与主权平等

8.萨道义(Sir Earnest Satow)

出版《外交实践指南》, 强调了外交实践与国际法,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国际条约。对国际会议和国际会的相关问题进行大量分析,在欧洲外交传统的变革、国际政治的本质以及外交作为治国术工具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深入观察

(1)明确外交定义。

外交是运用智慧在独立国家政府间处理官方关系,有时候也扩展到主权国家与附属国之间。它是“一种不通过暴力,而通过协商和条约实践国际关系的方式。维持相互关系的独立国家是“文明国家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国家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他们的关系受到国际法规则的规范,文明国家与非文明国家的区分依靠的是国际法原则。他的外交是大国外交的概念,如果他是一名效果代表,那么他可能会写出一本完全不同的《指南》。

将外交与对外政策区别开来。“外交这个词虽然在英语中存在不到两个世纪,可是它曾遭到滥用或被混淆。比如说,有时它被用作对外政策的同义词。但对外政策是政府制定的,而不是外交家们”

对外交的地位详细的描述。外交代表是一种行政职能,无论其素质和政绩如何,他们的努力都会因为缺乏总体的指导而失败,外交的成功以来于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尽管外交官对国家利益的坚定理解,对相关问题的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他们了解如何与人交往等都很重要,如顾维钧)

外交应得到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如果大使不知道本国政府对国际形势的理解和评估,那么他们就不能有效地履行大使的职能)。因此外交上的成功很难界定,因为他超越了外交官个人所能控制的范围。

(2)对外交人员的选任提出详细的要求。

蔑视“业余外交”,不相信那些一知半解的外交官的所谓“天生的才能”,“没有通过勤奋所获得的知识和关于手段技巧的实践经验”,就没有可能获得外交的成功。此外,知识、普遍规范以及实践建议当然可以被灌输进外交新手的头脑中,但他们不能代替外交官的其它必要素质,这些素质无法灌输,也不能简单地通过外交活动来学习或获取,必须“审慎、远见、机智、智慧、洞察力”。外交官应该具有这样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现象中剥离出本质,以及确定本国利益所面临的潜在威胁

关于驻外使节的职能:包括密切观察并维持与驻在国的良好关系,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以及向本国政府汇报所有的重要的事务,参与谈判,在其他随员的协助下完成具有特别意义的报告。外交官应该“受到他所代表的国家或政府荣誉的制约”

(3)对国际大会(congress)和国际会议(conference)详细的阐述,

主权国家在理论上是平等的,但在实践中则不是。国际会议是现代国际体系“等级”本质的自然结果,他揭示了国际会议中大国主导与机制之间的联系

9.尼科尔松(Harold Nicolson)

尼克尔松是英国著名的外交家和外交学家,撰写的外交学方面的著作超过百余种,欺对西方现代外交思想的影响非常巨大,是西方外交学的公认权威。他一生写了不少书,期中最有影响的是1939年出版《外交学》和1954年出版的《外交方法的演变》

(1)区别了外交与外交政策的不同。

“外交就是用谈判的方式来处理国际关系,是外交官的业务或技术”。

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是对外关系的实质,外交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为了贯彻外交政策;

对外政策是建立一个国家的总体需求之上,是一种目的;外交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宗旨,而是一种方法。它通过理性、调解和利益上的交易来防止主权国家之间发生重大冲突。

外交是一种媒介,通过这种媒介寻求通过协议,而不是战争来达到这个目的,没有外交但可以有对外政策。

(2)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外交关系;《外交学》的10章内容

(3)关于外交发展和新外交的思想: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外交—意大利外交制度—法国外交制度—从旧外交到新外教的发展

旧外交的特点包括,在观念上把欧洲看作是国际的中心:在思想上认为组成欧洲协同体的人国比小国具有更人的重要性:各国都拥有一支训练素、具有共同执业行为准则的外交人队伍;都认为外交谈判必须是旨在达到一定结果的过程;谈判的每一个阶段都保密。

新外交:公开外交,国际组织的兴起和会议外交的广泛展开,平等外交,人民外交

关于民主外交的思想。外交官作为文官—外交大臣,作为内阁的一部分—国会多数(人民的代表)—服从握有主权的人民意

公开外交的优劣点:

条约需要批准,防正秘密条约或秘密外交的有力保证,

握有主权的人们缺乏责任感,无知,程序缓,缺乏精确性。

避免民主外交的弊病的建议:

选民应当了解对外政策与外交谈判之间的区别。

加强外交职业化。

应当尽力教自公众,不一定要他们熟悉外交事里的细节,而是要他们熟悉从历代以来天才和卓越的人们丰富的见识和经验中所归纳出来的、以及世界人类分处各国必须经常用以协调楠们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

三、中国主要外交家的外交思想

1.李鸿章(1823—1901)的外交思想

新编《李鸿章全集》全书三十九,总计约二千六百余万字。

开放外交:中国近代外交的先行者,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新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

实力外交:对内倡导洋务运动,以“练兵制器”为核心,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对外强调以夷制夷

妥协外交:在战败求和谈判,主政外交30余年,参与主要不平等条约的签署。他认为中外实力对比悬殊,如果“轻言浪战”,只能“暂胜而必终败”,盲目抗战,只能导致“和局翻一回,更坏一回,求如前约之粗疏而不可得”。变法自强需要时间,需要和平环境。相信列强的对华目的不是欲占中国之土地,而是经济上的利益。认识到国际法已经成为现代国家间的重要规则,应该利用国际法维护国家利益。

2.顾维钧

从1912年到1967年,顾维钧担任过驻美、法、英、古巴、墨西哥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外交总长、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等。到了晚年,他又以十七年心血完成了长达十三卷,600万字的巨著《顾维钧回忆录》

国民主权:外交要摆脱国内政党政治和派别斗争的影响,在民族利益或“国民”利益的名义下,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

政治上的超然主义:反对政党干政,反对以党派利益和政治利益来处理对外关系。他说:我所考虑的问题是只是对中国或中国的事业有没有好处。”“即使有人说某某事件对党有利,我也可以承认,但党并不代表中国。”

外交上的相对独立:要克服党派干扰。外交机构应该有各党各派参加,才是外交的民主机制,才能促进外交行动及外交行动的有序化和合理化。

有限的国民外交;

主权原则:他以废除不平等条约、捍卫国家主权、民族自立自为自强为志

依靠美国的现实主义外交;认为美国不同于其他列强,不是帝国主义,没有帝国主义野心,在外交活动中相信和依赖美国。

依靠国际法的和平主义外交。

3.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思想

毛泽东:革命外交,独立自主,无产阶级的革命外交,统一战线,三个世界。

周恩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礼尚往来,外交授权有限,强调纪律。

邓小平:和平与发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江泽民:新秩序,民主化,多极化,多元化,多边主义

四、不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外交观

1.现实主义关系和外交观

强调尊重历史经验和教训,遵循历史规律的重要性

维护国家利益(重要的是利益,和平没那么重要)

强调实力外交(外交也是实力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外政策靠的是实力)

反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主导外交

强调国家主权和反对国际干涉等等

2..自由主义关系和外交观

主张自由贸易(出发点是人性是善的)

在外交中强调道义原则

外交目的的多元化:人权、民主、环境等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通过建立国际机制和国际规范实现人类理想。

3.马克思主义关系和外交观

阶级是分析国际关系的基本单位

国家具有阶级性

国家对外政策,从国家角度看不是理性的,从阶级的角度看也许是理性的,因为它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国际关系的实质是财富和权利的分配问题

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不公正性和不平等性

支援世界革命,特别是各国的工人运动

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相互帮助:安全、经济和政治

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有限的对外经贸关系,这种关系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主要起辅助作用

4.建构主义关系和外交观(反理性主义)

国际关系不是简单地利益关系,而是一种通过主观认知过滤的利益关系,也就是一种想象中的利益关系

国家身份、国际规范、文化以及与他国的交往对国家制定对外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国际关系是一个复杂互动的过程

作为一种新的学派,建构主义在对外政策上的态度还不明显

如果建构主义者执政,他们的外交可能会有如下特点:

对对方国家的态度理解和容忍度高

强调相互尊重和友善的对话和协商

重视交往过程

重视软实力

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

基本分析单位

国家

利益团体

阶级

国家的主要目标

国家利益

统治团体的利益

阶级利益

国际关系的主要动力

追求国家实力

利益团体间冲突与合作

阶级统治与反统治

国家关系的主要问题

国家安全

安全、发展、人权、环保等

剥削和压迫

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

外交与战争

接触与对话

斗争

最佳适用问题

安全问题(东西关系)

国际合作(西西关系)

剥削压迫(南北关系)

思考题

熟悉中西主要外交思想家,并掌握他们的代表作、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讲 当代外交的基本规范、惯例及发展趋势

一、国际规范的概念、形成条件和渊源

1、定义:

规范(Norm):Standard, model, Standard, model, or pattern regarded as typical for a specific or pattern regarded as typical for a specific group.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group.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某个群体认定的那些标准、模式或方式。

社会规范(Social norms):社会正常的行为方式和准则;

国际规范:国际社会(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community)认为正常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

规则是变化的,规范没有前置约束力

2、当代外交基本规范形成的环境

交通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世界日益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了所谓的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环境;

以国际会议为代表的多边外交的广泛展开,形成了一个各国之间共同的交流平台;

各国之间交往的一些基本做法成为国际上的基本习惯;

联合国在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国际法是由世界各国或大多数国家的意志而产生的义务效力法律,它是由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原则、规章、制度所构成的的一个总体。

3、国际法的渊源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第一款规定,“法院对于陈诉各项争端,应依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

(1)不论普通或特别国际协约,确立当事国明白承认之规则者(成文法,即国际条约)

(2)国际习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即惯例法);

(3)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各国所承认者;

(4)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者

有关外交的多边条约以及在联合国框架下通过的众多国际公约,既是国家意志的协调过程,也是国家利益的胁调过程,其形成的过程既是一个政治过程,也是一个外交的过程。例如:1648年确立主权国家原则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815年规定外交使节等级和位次的《维也纳规章》,一战后的《国联盟约》、1961年确立当代外交法律规范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1969年通过的《特别使团公约》、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罚侵害应受到国际保护人员的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

不管是双边条约还是多边条约,都是主权国家意志的体现,都是通过磋商、谈判过程达成的

二、主要的规范

1、主权与主权平等

(1)发展:原指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利,是一个西方的概念。

布丹的绝对主权(君主服从神命法)观念

格老秀斯的自然法(狭义)主权概念(不是由人为有意的选择而决定的,而是源自于具有永久和普遍性效力的正义原则,且可由人类的理性探寻获得的,对他们而言,自然法加诸于所有国家共同的权利与义务)

卢梭的人民主权的思想

(2)内涵:对内的最高和对外的独立,在国际上体现就是主权国家的平等

主权包括领土(含领空和领海)主权、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司法主权、外交主权等等

虽然国家有大小、强弱之分,但它们在主权上是平等的。这也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1款说,“本组织基于各会员国主权之平等The Organization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sovereign equality of all its Members ”。表现在联合国大会的代表权上,就是一国一票的原则。

构成国际社会成员是国家,国家群体的扩大是外交繁荣,国际法受到重视的社会条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权"逐步得到实现,更多国家获得独立,成为平等国际法主体。至今世界近200个国家都是联合国的成员,《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成为公认的指导现代国际关系和外交的国际法原则。

(3)主权的不可分割性和主权形式

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它的主权属于这个国家全体人民,是不容分割的。

联邦制:是由一些具有国家主权的政治实体组成的国家,这些政治实体在有的国家叫州,如美国和德国国内的州,在有的国家叫共和国,如前苏联国内的共和国。各州或共和国都有自己的州宪法。美国和德国实行的都是联邦制,这两国各州宪法必须与联邦的宪法的原则相一致。除此之外,各州在制定其宪法方面享有广泛的自由。理论上讲,联邦制国家的主权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享的,联邦政府行使的权利是各州通过联邦宪法让渡给联邦政府的。

(4)联邦制与分裂主义

在联邦体制下,美国的州也没有自行独立的权利。1861年3月4日,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林肯说:"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作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暴力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是不容分裂的。"

(5)一国两制

美国南北战争前实行的制度:free states和slave states中国:香港、澳门回归安排。

1997年中国,政府从英国政府手中收回了对香港的主权,从此恢复了中国对香港的全部主权,但同时又通过基本法将一部分主权对香港内部事务的管辖权移交给香港特别行政区,从而形成了今天一国两制的局面。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也准备采取类似的做法。

2、不干涉内政原则:

不干涉内政原则的由来:首见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宪法中,目的是反对欧洲封建专制国家对法国革命的干涉。《宪章》2条7款规定:Nothing contained in the present Charter shall authorize the United contained in the present Charter shall authorize the United Nations to intervene in matters which are essentially within the domestic jurisdiction of any state or shall require the Members to submit such matters to settlement under present Charter。“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这一原则是主权原则的自然延伸,联合国不能干涉别国内政,会员(主权)国家之间也不能相互干涉内政。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战争史外交和国际法发展的动因,和平则是外交和国际法的目的。一战前,特别是在18世纪以前,国家都可以任意行使战争权利,也可以任意采取任何战争方式。19世纪虽然对战争手段的使用有所限制,并没有避免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一战后。禁止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成为外交活动目标,国际法的建设也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国际联盟盟约》首次规定国际争端在提交一定程序解决之前不得诉诸战争,盟约的前言和第十一条到第十四条均宣布战争之罪恶,而且要积极改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

1928年在巴黎签署的《非战公约》在第二条郑重声明“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各国间遇有争端,不论性质如何,因何争端,只能用和平方式解决。其后围绕裁军,限制军备等议题展开的频繁外交谈判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3款规定:“ All Members shall settle their international disputes by peaceful means in such a manner that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justice, are not endangered.”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第四款规定:All Members shall refrain in thei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e threat or use of force against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or political independence of any state or in any other manner inconsistent with the Purposes of the United Nations.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侵害任何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也不得以任何其他同联合国宗旨不符之方式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

宪章第33款规定,“任何争端之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决。”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传统方法有

外交方法:谈判、斡旋(good offices)、调停(mediate)

法律解决:仲裁(arbitration)

这些方法都必须经过当事国的同意。

国际法的影响在上升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国际法院近年来在解决边界与领上争端时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有资料显示,国际法院从1947年到2003年受理的102个案件中,有13个涉及国家领上主权的属问,占法院所有案件的12%还多

国家间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一个国家可以在一定时期,或特定的问题上不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但从国家声誉、国家利等方面予以虑,大部分国家还是选择了遵守国际法·

1991年伊拉克人侵科威特后,联合国通过决议,授权多国部队将伊拉克从科威特驱逐出去,最终伊拉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最早提出(同时/共同实现社会主义,没有阶级,没有压迫)

周恩来在中印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时于1953年12月31日提出;

中国、印度和缅甸向国际社会共同倡议。

中国的贡献,为什么或凭什么被称为国际规范

5、民族自决

由来:美国的独立战争;威尔逊的十四点宣言;列宁提出的国际关系的准则。

历史意义:推动了前殖民地人民的独立和解放。

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从第三世界国家实现民族解放的手段到西方国家削弱敌对或潜在敌对国家的一种做法

内在的问题:民族的构成;确定自决的地理界限问题上的政治;自决的后果。

三、国际惯例

习惯法是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

国际条约和其它国际法渊源,往往也是通过国际习惯这个渊源而逐渐形成的。至于为文明各国所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以及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都离不开外交实践。早期研究外交学的学者指出,“按历史事实而言,与其谓国际法规为外交之准则,勿宁谓国际法规为外交作用之结果。因各种国际法之形成,均需经过一番外交手续。”因此,外交学被认为是“实用的国际法”。

1、外交承认(diplomatic recognition)。

外交承认(国际承认)是外交的基础,是认可一个政权是否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或者一个国家是否主权国家的基础,承认是外交关系展开的前提。

国家承认和政府(政权)承认

先承认与后承认,无国承认与有国不承认。例子:科索沃、美国对苏联中国、中国对巴勒斯坦、中国对科索沃

法律承认和事实承认(派大使过去)

新中国谈判建交的原则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必承认,承认不一定建交(中法建交时双方互相承认,在三个月内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与半建交,建交与建馆

2、外交机构的建立和馆长的任命

外交机构:大使馆、公使馆、代办处、代表处、总领馆、领事馆;

馆长的任命级别和任命:

任命需要国内和国外两个程序

级别根据需要确立级别,最早多为公使,现在普遍为大使(ambassador extraordinary and plenipotentiary),大使的级别也各不相同。

代办:代办,开馆代办、临时代办(charge d’affaires ad interim (a.i.))

3、外交使团(diplomatic mission)外交团(diplomatic Corps)和位次

(1)外交使团:

一国驻在另一国的外交代表机关,即常设大使馆、公使馆或代办处。

外交使团团长则指外交代表机关的馆长,即使馆馆长。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成立后,鉴于当时其特殊情况,它与各建交国家相互派遣的外交代表均为外交使团团长,其代表机关为外交使团。直到1953年8月后改为互派大使,其外交使团改为大使馆。有时也泛指负有外交任务的驻外常设代表机构或临时出国代表团。如中美建交前的互设的联络处,以及各国派往国际机构和出席国际会议的代表团。

(2)外交团

外交团是各国驻在同一国的外交代表机关的馆长及其外交人员的总称,只包括有外交官衔的人员,不包括使馆的一般工作人员。

外交团概念的形成和特点:在外交实践中形成的,非严密性,非政治性,无法律性质的职能,不能干涉驻在国的内政,主要功能在于礼宾和礼仪方面。

外交团长(dean or doyen of diplomatic corps)的产生和作用

团长的产生:级别、到任时间顺序,(信奉天主教的国家则由梵蒂冈的教廷大使为永远的外交团长),中国采取先后顺序.

使团团长的职能:仅仅是礼仪或礼宾方面的。驻在同一国家的没有外交关系的大使之间的接触并不等于外交关系。

(3)位次

位次是外交史上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当今外交关于位次的惯例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外交代表的位次

字母顺序(如联合国)

级别顺序

到任顺序(大使)

其它顺序(亲戚关系等)

缔结国际条约时缔约各方的顺序在文件中的顺序

双边条约,用本国文字写成的文件排在前面或左方;

多边条约在并列缔约各国名字时或签字时的顺序,一般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本国文字文本中按照本国文字的字母或笔画。

4、对等原则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1)互惠对等 reciprocity and equality

一方给另一方的待遇或优惠,另一方即给以相对称的回报

双边条约和协定(中美建交公报)

有关领事条约的协定

最惠国待遇(不对等的即为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投桃报李,一般说双方相互怎么样。在中国,应该说中国什么时候承认美国,而且是互相承认)

(2)外交报复 diplomatic retaliation,即以限制对限制

报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等,保证无差别待遇。

经济报复、文化报复等。

外交报复,以外交手段报复另一国的外交侵害,如外交战、驱逐外交官报复等。(实现对等,有时要吃亏,07年英国驱逐两个俄罗斯的外交官,俄罗斯马上也驱逐俩。)

不受欢迎的人(Persona Non Grata):被接受国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九条规定,“遇此情况,派遣国应酌情况召回或终止其在使馆中之职务。”该条并规定,如派遣国拒绝或不在相关期间履行上述义务,则“接受国得拒绝承认该员为使馆人员”。接受国指责此类人员的通常说法是,该外交人员从事了与其外交人员身份不相符的活动“。实际原则多种多样。有事实凿凿者,有从事反政府活动,有蓄意恶化双边关系者,有纯粹只是为了对等报复。

5、政治庇护和“外交庇护”

(1)政治庇护(asylum):

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亡他国,要求准予居留,就是要求给予政治庇护,受要求国接受上述逃亡者的要求,不予引渡,准予居留,就是给予政治庇护。这是国际法认可。

发展和渊源:法国大革命期间,目前成为习惯做法,中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是准予居留。中国宪法是允许的政治庇护的,但目前还找不到例子。)

(2)外交庇护(diplomatic asylum)

“外交庇护”是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要求驻本国的他国使馆给予庇护,其依据是使馆馆舍享有不可侵犯权。这种状况不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国际法不认可。但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则是一种习惯(阿桑奇在尼加拉瓜使馆避了很多年)

四、当代国际规范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外交规范是复杂的,约束力是有限度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认识和把握国际行为规范时开展外交的前提。

到当代国际法和轨迹规范和外交发展过程都经历了从到欧洲的中心到欧洲的边缘,再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的过程。

外交基本规范,结束了外交在萌芽、初创时期的那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是否按照这种规范行事曾被作为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

国际规范是国家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那些成文和不成文方式和规则。没有一定的国际规范就没有外交,它是国与国之间正常相处的基础和保障。

虽然国际规范没有强制性,但外交和国际法的地位上升。所有的国际法原则都确立外交手段为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主要手段;国际法原则已经成为外交实践所遵循的普遍的规则,为所有国家所遵守。

作用在加强

尽管世界并不和平,仍然不断爆发冲突,当今国际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大国凭借实力在国家关系中以大欺小,恃强凌弱,违背《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的状况。但没有一个国家政府公然宣布不受国际法的拘束,即使有违反国际法的场合,也要从法律的角度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进行辩护,尽管这种辩护是属于掩饰性质的。

在国际关系中常见的情况是,敌对的国家常常以国际法为工具相互攻击,称对方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冷战后美国凭借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多次使用武力,但是几乎每次都要通过联合国,给自己的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一个国家可以在短期内选择违背或者不遵守特定的国际法原则或某一项条约,甚至可以退出某一项条约,但是却不能忽视作为一个总体的国家法基本原则,否则在相互依存的国际社会就不可能生存。从长远看,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还是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

e.g.美国打着维和的旗号来在各地出兵为战争行为找理由,符合国际法,如果不能得到联合国的授权,他会绕开联合国,在科索沃使用武力,利用各种理由和接口来说明自己符合国际法,是说明了国际法的地位上升,包括美国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找到了恐怖袭击等的接口。第三种就是赤裸裸的,包括越南战争,对中美洲小国干涉,就是为了冷战共产主义等原因,反映了国际法有局限性,实力政治的结果)

(1977年总共有45项国际条约,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对战俘的处理谈判也是依照维也纳和约。所有国家可能对某一项不遵守,但是国际法作为抽象,规模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

2015年,沙特和伊朗因宗教问题断绝外交关系,伊朗群众封锁和冲击沙特驻伊朗大使馆,伊朗政府在对沙特表示愤怒和抗议的同时,对于沙特驻伊朗大使馆遭到冲击表达道歉,因为保护使领馆的安全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原则,也是外交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保证

朝鲜政府可以违背联合国通过的关于对于朝鲜进行制裁的决议,也可以退出自己签署的核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时候仍然要遵守国际法。

规模在扩大

鉴于国际法地位的上升,国际法的规模在不断发展。传统国际法的主要内容是和平法、战争法、中立法等,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随着新独立国家的增加,国际组织的增多,国家之间联系的增加,现代国际法的内容日益丰富,范围更为广泛,产生来不少的新内容。如外交关系法、海洋法、国际航空法、外层空间法、国际组织法、条约法、环境法、贸易法、人权法等。

国际法的这种发展趋势从如何阻止战争发展到如何维护和平和平共处到合作共赢,国际法向和平法过渡。

中国与国际规范和国际法的关系

1949年的《共同纲领》提出的建交原则中提出的平等、互利是一个政治和外交概念,也是一个国际法的概念。

《共同纲领》第55条宣布,“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五、国际规范和习惯的发展趋势以及挑战

1、人权国际保护的突出以及人权与主权之间关系的挑战。

人权的提出及其发展

人权是否具有普遍性

人权是否具有差异

人权与主权的辨证关系

2、国际合作与主权的让渡

主权被迫让渡:如新中国成立前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五口通商、治外法权等。

多边国际机制的活跃和重要性的增加,主权的行使和让与需要新的平衡(在中国这开始于改革开放后

主权自愿让渡:如中国通过平等谈判与外国签定条约和协议允许国外一些机构对这些条约中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核查的权力,如对中国执行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协定和核不扩散协定的核查权力。区别主权让渡是被动的还是自愿的关键一个标准是这种做法是对等的还是不对等的。

主权让渡与主权侵犯:北约轰炸南联盟和国际社会向东帝汶派维和部队,前者构成对国家主权的公然侵犯,后者则是有关国家主动让渡主权的范例。

(主权比人权早得多,但是人权提出之后,一步一步受到更多的重视。联合国人权宣言,人权问题的提出到宪章里已经非常重要了。1979年人权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卡特认为西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