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之乡 - mbrb.greatwuyi.commbrb.greatwuyi.com/page/1/2014-01/27/7/201401277_pdf.pdf ·...

1
浦城人骄傲 虽是小县却自北宋以来 就出了 8 个宰相 上相之邦 之誉 浦城 人自豪 这里是出上茶好米的地方 其中就 有佳茗 醉过春 ”。 23 笔者到盘亭乡秀里村的宰相之 乡品茶 茶厂正是吴氏的后人 吴诚林 创办的浦城丹霞原生态茶场 茗品与浦城 盛名的 吴氏三贤 有深厚渊源 秀里 因山清水秀而得名 这里位于闽 浙赣三省交界绿色腹地 是武夷山脉延伸 的最北端 丹山岩赤 泉流溪清 茗茶就生 长在秀里的均溪 棠岭一带 传说是神仙撒 下茶种长成 当地茶农每年清明前后采摘 制作野生茶 饮后清香甘醇 深得小城人青 这茶就是南北朝来浦城当县令的江淹 五色笔中所指的 :“珍木灵芽 生平所爱 。” 宋淳化年间 古老的山村 有一位名士 叫吴待问 爱其山水举家迁居到这世外桃 源落籍 吴待问带着子女朝夕一杯清茶 以用功读书 俭以养德 勤勉修身 给了吴 家人敏而好学之心 宁静致远之志 这种环 境之下 待问官至礼部侍郎 其子吴育 吴方 吴京均中进士 而且吴充和吴育 居正 副宰辅 成宋代望族 显赫天下 村口接我们的吴诚林总经理直接带我 们去茶山 竹木浓荫 山花灿烂 小桥流水 小楼古屋 幕幕丽景从车窗外掠过 车沿着 蜿蜒陡峭的森林山路爬上去 不多久 我们 就仰见一块挺拔二百多米长 三十多米高 的巨大丹岩巍巍而立 当地人叫神仙墙 崖下长着一丛丛的野生茶树 接着 转到棠岭 只见座座红岩 鬼斧 神工 造就了如 半月璧 ”、“ 五佛岩 ”“ 归龙 等胜景 就在这姿态百千的奇岩神石 层层茶山向我们炫耀春芳 吴诚林说 这地方丹山环立 清泉淙淙 原始森林茂 生态环境良好 常年雨量充沛 气候温 暖湿润 云雾缭绕 日照时间短 十分有利 茶树生长 相乡有福荫 茶农把这仙境福地 产的茶始称 相乡茶 ”。 我们家宰相茶喝高了会醉人呵 !”山到了吴诚林的家 在客厅品茶 笔者翻起 秀里吴氏宗谱 谱翼 :“字春卿 少奇颖 博学 遂患心疾 后得古方和丹砂茶饵之 大醉一夕而愈 。”史传吴育庆历五年任参知 政事 即副宰辅 由于少时日夜攻书过于刻 落下心病 又忙于国事劳累而疾发 妻见他日心绪不宁 夜心神难安 就在他告 病下朝时 扶他日赏花园之春 晚则按老家 大云寺长老所开秘方 将棠峰野生茶烹煎 让相爷服下 吴育大醉一夜 第二天起床 竟病愈康复 精神依旧 丰采见人 高兴得 大呼 :“真乃上茶 醉过春 !”于是 相乡 人喜闻神奇茶事 遂将茶改叫 醉过春 ”。 巧的是为弟的吴充也陶醉于家乡茶熙宁九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即正宰 相时颈上生瘤仁宗见他便掩鼻 谕执政吴 充病可令致仕后神宗即位起用吴充日侍 左右不厌恶其瘤腥臭见此吴充七次上表 辞相未准于是他上朝伴君皇时用茶叶捣 烂为药敷病瘤 以清凉解毒 同时带上一壶 火煎的醉过春”。 神宗不见瘤臭只见茶香惊喜奇问:“卿饮何茗?”吴充如实告之皇上 品尝一口:“果然好一个醉过春’! ” 兄弟居相 辅国忧民 吴育刚正不阿 关爱民生 一日仁宗问 醉过春 可否种植 育应答茶野生断崖峭壁 天生地养 不可移 圣君点头一笑 其实 吴育心中清楚 御茶苑 ”,虽家乡有茶名 但势必给民负 故巧上言 由此 世间绝品应难识 茗茶 秘传留故乡 吴育同情百姓 诗有 九夏炎 炎草木枯 沛然甘雨下滂沱 须知一滴天飘 济得苍生利物多 。”吴充任正相后 清正 廉明 他酒后品茗 岁日书事 抒怀 好景融融来破雪 和风细细欲黏人 莫言老守无心计 排比宾寮醉过春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仿佛也醉在宰相 茶的四季若春里 春风啜茗 茶烟缥渺 中茶芽翻腾舒展 如春之精灵般在水波中 轻盈舞蹈 夏日中午 缕缕茶香 化作梦幻 中的碧波莲塘 展现映日荷花 深秋夜坐 煮茗待钟声 等着桂宫嫦娥下云来 冬夜客 来茶当酒 竹炉汤火 窗前月下梅花香 …… 一片佳茗 蕴含了大自然春天的气息 一叶 知情 给了人心中的生命之春 茶香引路 草木英华 吴诚林艰苦拼 从学商经商到种茶制茶 从打工市场水 泵市场到茶叶市场 出生于 1973 年的吴诚 初中毕业后就到闽南打工 在一家服装 厂实习时结缘了台湾到大陆投资水泵生意 的商家 被聘为广州分公司经理 精明 能干的他在水泵市场名声鹊起 2008 年他出任福州海泉水泵技术研究所顾 问时 父亲病重住院 吴诚林毅然辞职 回乡 陪伴老父走完最后一程 看到家 乡原生态茶的致富商机 他于脆做起 了茶行 醉过春 是吴诚林陶醉的茶业和 创新的品牌 他生活在丹霞棠岭 成长 在浦城 万担茶县 的岁月 在村里 仙墙 五佛岩 一带 生长着上世纪 七十年代被弃的几大片老茶树 原生态自然的保护下枝繁叶茂 竟成了一 种优质的 野生茶 ”, 采下茶树上茶叶泡茶 仍然韵色犹存 甘香可口 独具慧眼的 他注册资金百万建立原生态茶场 在棠岭 村建起占地 15 亩的茶厂 这些不喷药 工采摘 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加工的野 生茶叶 投放市场就畅销国内外 春天迷人醉心 那得佳茗胜过春天使 人醉 只见盅中茶 茶色似山水常春 茶香 若春兰的芳馨 茶味好像春棠的甘醇 醉过春 ”,丹棠岩是你的神髓 秀里水是你 的灵韵 绿色腹地养你含英蕴华 甘棠育你 钟灵毓秀 吴氏三贤的人品德风 给了你醉 过春天的美丽 石是生命的顿悟 才有 女祸补天 ”,楼梦的茶活 茶是精神的升华 方有相家的 醉过春 内涵 相乡茶文化的创新 作为吴 氏宰相家的后人 吴诚林醉心相乡的茶业 也醉心相乡的社会责任 他积极带头为村 里修路补桥 捐资助学 得知福建省吴氏研 究会成立 他积极参与 尽自己一份心愿 此外 ,“醉过春 也成为首届海峡吴文化论 坛的指定用茶 同宗的台湾吴伯雄先生更 题词在他的 茶名片 (王德仁 / 采茶女向央视纪录片的体验者介绍 武夷岩茶采摘方式及要点 顺昌茶协年会品茶商大计 本报讯 16 顺昌县茶叶协会召开年会 全县 20 多家茶叶生产 销售企业共聚一堂 评出 歧公 郭岩山老枞水仙等 17 个名优茶品 并共商发展大计 顺昌境内山高 雾浓 日照足 茶叶生长品 质好 早在明清时期就是 闽北贡茶 外销的主 要基地之一 近年来 多家茶企积极参与各级茶 叶评选活动 选送的多个茶叶品种 荣获过福建 省优质茶奖 、“福建水仙寻茶之旅 2013 年斗茶 赛银奖等 10 个奖项 会议指出 顺昌茶叶由于多是近年新开茶 产量少 名气小 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这是 弱势也是竞争优势今后要围绕强内质创品牌重特色争名优”,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过加快 QS 生产认证 注重加工技术提升 建设 生态有机茶园 引种特色新品种 积极参与茶叶 评选等进一步打造茶叶品牌提升茶企竞争力如今 全县已有 2 家茶企通过 QS 生产认 其余茶企业都在积极申报中 (林峥嵘 肖雪珍) 2014.127 星期一 责任编辑:任智勇 责任校对:张玉萍 电话: 8820709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央视《茶叶之路》 解读 万里茶道 起点武夷山 王庆平 近日 纪录片 茶叶之路 在中央电 视台播出 该片讲述了早期我国茶叶从 武夷山 —— 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开始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段中国茶的辉煌历 在节目制作上采用了航拍 手绘动 情景再现等手段 每集片长约 40 分钟 每集从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一 个具体的人物故事引入 进而展现一个 宏大的历史画卷 其中 着力推介了 里茶道 起点武夷山 且多处浓墨重彩地 介绍了武夷山的人文亮点 该纪录片以重走 万里茶道 方式 探寻湮没在岁月中的中蒙俄茶叶贸易历 展现中国茶文化巨大魅力 特别是作 为中蒙俄万里茶道起点的武夷山 其悠 久的种茶史 制茶史 贸茶史都在纪录片 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茶叶之路在第一集一开始就介绍 ,“中俄茶叶之路运送的茶叶 出产于中 国福建的武夷山。”作为 万里茶道 的起 武夷山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 暖湿润青山翠谷自唐代开始 就是中国 重要的产茶区勤劳智慧的武夷山茶农 不仅培育出了名目繁多的茶树品种 还不 断探索新的制茶工艺创造出畅行世界的 红茶以及脍炙人口的武夷岩茶到了明末 清初这里更成为了中国茶传往西方世界 的重要源头 直到今天 这里仍然保留着 传统的茶叶制作工艺在纪录片的第二集风起下梅 集着力介绍了作为 万里茶道 武夷山的 起点下梅村当年的下梅茶商和晋商一起 缔造了辉煌茶市 利用茶叶贸易 把下梅 村发展为万里茶路的艰辛历程 片中介 :“因为位于梅溪下游故名下梅 明末清 这里曾是武夷茶外销的集散地 后来 成为了茶叶的起点数百年来这个古村与 茶产生了纠缠不清的情愫每年茶商们驮 运着产自武夷山的茶叶从下梅启程一路 向北连续穿越中国的河流与群山戈壁与 沙漠进入蒙古高原直抵俄国边境小镇恰 克图接着继续向北然后向西穿越俄罗斯 腹地到达莫斯科和波罗的海岸边圣彼得 。”这逶迤绵延了两万公里的贸易通道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茶叶之路”。 武夷山被誉为 茶的王国 ’, 三百多 年前 那条由无数兴衰荣辱所铺就的伟 大商路从这里启程 今天 当曾经看尽了 繁华的商队黯然谢幕 这里依然有人坚 持着最淳朴的梦想 碧水青山之间 茶人 们依旧用双手制作最醇厚的武夷茶 。”纪录片最后一集 茶和天下 中解读了武 夷岩茶的制茶史 茶叶之路以武夷山为起点 贯穿中 国腹地一直伸向蒙古大草原和遥远的俄 罗斯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漫长的一条陆 地贸易路线在茶叶之路两万公里的沿途 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的饮茶方式 种种不同 的饮茶方式呈现出人和茶之间的密切关 在茶香中寄托了各自的情感当一片片来自中国南方的叶子 终流淌在蒙古人和俄罗斯人的茶杯里 中俄两国之间的茶叶贸易也逐渐地繁 这不仅有力推动了中俄经济贸易关 也推动了北方草原与俄罗斯西伯利 亚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促进了俄罗 斯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流与了解 进入 20 世纪之后 伴随着现代商贸交通体系 的建立和中俄两国历史的风云变幻 茶叶之路 最终湮没 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那段历史 旧会被感动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也给了 我们足够宽广的观察视野 也给我们提供 了足够深入的历史呈现正如该纪录片结 尾所言 ,“也许 在不久的将来 这条曾经 繁荣一时的伟大道路会重新焕发出活力 就像紧压燥化的茶叶一旦遇到热水 重新吐露出温暖的茶香。” 他出身茶叶世家 15 岁便 开始制作茶叶 他是正山小种第 二十四代传人 继承了祖上的传 统制茶工艺 他是金骏眉首泡制 作人 创出了顶级红茶 —— 金骏 他就是资深的红茶制茶大师 梁骏德 16 , 梁骏德走进日照 席了骏德山东日照地区代理在 六艺茶馆举办的骏德金骏眉品 鉴会 接受了媒体采访 揭秘了 天价金骏眉的传奇身世 与日照 嘉宾们及红茶爱好者分享金骏 眉的由来和品鉴诀窍 金骏眉诞生于 2005 6 因其外形毫极显 似人的眉 又因制作的第一人为梁骏 德师傅 故取名骏眉 梁骏德在 品鉴会上告诉笔者 :“ 他所制作 的金骏眉原料是采自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桐木关内海拔 12001600 米高山的小种野茶 500 克大约需要 58 万颗芽头 金骏眉问世以来 就受到大 家的追捧 短短的时间里 其身 价已经过万元 金骏眉走红后 正山小种红茶市场得到了升 但也使得红茶市场显得有 些混乱 。” 走访中 笔者了解到 在日照茶叶市场里随处可见金 骏眉 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 市场混乱 怎样区分质量的好 坏呢 ? 梁骏德告诉到场的嘉宾 首先是看茶叶的外观 正山金 骏眉茶芽身骨较小 制成的干 茶外形紧结细秀 以金黄 黑四色相间 黑色居多 色较少 略带光泽度像是打过 蜡一样 又因正山小种金骏眉 全手工揉捻 外形弯曲度大 次是闻其香 品其味 正山金骏 眉可以用 100的开水冲泡 , 水清甜 蜜香幽幽 甘香清甜 沁人心脾 茶韵悠长 口感细腻 滑润 醇厚而浓稠 可冲十泡以 再者就是观其汤色 正山金 骏眉呈琥珀色 汤水清澈明亮 最后就是看叶底 正山金骏眉 叶底呈鲜活的古铜色 每一颗 芽头都非常的挺拔 因为骏德 所以骏眉 ”。 动中 六艺茶馆摆出了骏德所有 的茶品 供与会人员品鉴 。“在此 之前 我们这边的茶客对金骏眉 的认识还是一头雾水 骏德金骏 眉的这次品鉴会 不仅让我们与 这位首泡金骏眉制作人有了近 距离接触 喝了他亲手做的茶 更是让我们对正山金骏眉有了 一个新的认识 对于骏德红茶 我很认可 其上乘的品质一定会 在日照茶业界越走越好 。” 一位 与会者如是说 (傅娟 / 首泡金骏眉制作人走进日照 骏德金骏眉品鉴会 茶叶之路 在武夷山拍摄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Nov-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宰相之乡 - mbrb.greatwuyi.commbrb.greatwuyi.com/page/1/2014-01/27/7/201401277_pdf.pdf · 浦城人骄傲, 虽是小县却自北宋以来 就出了8 个宰相,有“上相之邦”之誉;浦城

浦城人骄傲, 虽是小县却自北宋以来就出了 8 个宰相,有“上相之邦”之誉;浦城人自豪,这里是出上茶好米的地方,其中就有佳茗“醉过春”。

23 日,笔者到盘亭乡秀里村的宰相之乡品茶。 茶厂正是吴氏的后人———吴诚林

创办的浦城丹霞原生态茶场, 茗品与浦城盛名的“吴氏三贤”有深厚渊源。

秀里,因山清水秀而得名。这里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绿色腹地, 是武夷山脉延伸的最北端,丹山岩赤,泉流溪清。 茗茶就生长在秀里的均溪、棠岭一带,传说是神仙撒下茶种长成, 当地茶农每年清明前后采摘制作野生茶,饮后清香甘醇,深得小城人青睐。 这茶就是南北朝来浦城当县令的江淹五色笔中所指的:“珍木灵芽,生平所爱。 ”

宋淳化年间,古老的山村,有一位名士叫吴待问, 爱其山水举家迁居到这世外桃源落籍。吴待问带着子女朝夕一杯清茶,伴以用功读书,俭以养德,勤勉修身,给了吴家人敏而好学之心,宁静致远之志。这种环境之下,待问官至礼部侍郎,其子吴育、吴充、吴方、吴京均中进士,而且吴充和吴育居正、副宰辅,成宋代望族,显赫天下。

村口接我们的吴诚林总经理直接带我

们去茶山。竹木浓荫,山花灿烂,小桥流水,小楼古屋,幕幕丽景从车窗外掠过。车沿着蜿蜒陡峭的森林山路爬上去,不多久,我们就仰见一块挺拔二百多米长、 三十多米高的巨大丹岩巍巍而立,当地人叫神仙墙。山崖下长着一丛丛的野生茶树。

接着,转到棠岭,只见座座红岩,鬼斧神工,造就了如“半月璧”、“五佛岩”“归龙洞” 等胜景, 就在这姿态百千的奇岩神石下,层层茶山向我们炫耀春芳。 吴诚林说,这地方丹山环立, 清泉淙淙, 原始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良好,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云雾缭绕,日照时间短,十分有利茶树生长。相乡有福荫,茶农把这仙境福地产的茶始称“相乡茶”。

“我们家宰相茶喝高了会醉人呵! ”下山到了吴诚林的家,在客厅品茶,笔者翻起《秀里吴氏宗谱》谱翼:“育,字春卿,少奇颖博学,遂患心疾,后得古方和丹砂茶饵之,大醉一夕而愈。 ”史传吴育庆历五年任参知政事,即副宰辅,由于少时日夜攻书过于刻苦,落下心病,又忙于国事劳累而疾发。 其妻见他日心绪不宁,夜心神难安,就在他告病下朝时,扶他日赏花园之春,晚则按老家大云寺长老所开秘方, 将棠峰野生茶烹煎

让相爷服下,吴育大醉一夜,第二天起床,竟病愈康复,精神依旧,丰采见人,高兴得大呼:“真乃上茶‘醉过春’也! ”于是,相乡人喜闻神奇茶事,遂将茶改叫“醉过春”。

巧的是为弟的吴充也陶醉于家乡茶。吴充,熙宁九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正宰相时,颈上生瘤,仁宗见他便掩鼻,谕执政吴充病,可令致仕。后神宗即位,起用吴充日侍左右,不厌恶其瘤腥臭。见此,吴充七次上表辞相未准。于是,他上朝伴君皇时,用茶叶捣烂为药敷病瘤,以清凉解毒,同时带上一壶火煎的“醉过春”。神宗不见瘤臭,只见茶香,惊喜奇问:“卿饮何茗?”吴充如实告之,皇上品尝一口:“果然好一个‘醉过春’! ”

兄弟居相,辅国忧民。 吴育刚正不阿,关爱民生。一日仁宗问“醉过春”可否种植?育应答茶野生断崖峭壁,天生地养,不可移植,圣君点头一笑。其实,吴育心中清楚,若建“御茶苑”,虽家乡有茶名,但势必给民负重,故巧上言。由此,世间绝品应难识,茗茶秘传留故乡。 吴育同情百姓,诗有“九夏炎炎草木枯,沛然甘雨下滂沱。须知一滴天飘水,济得苍生利物多。 ”吴充任正相后,清正廉明。 他酒后品茗,以《岁日书事》抒怀:

好景融融来破雪,和风细细欲黏人。莫言老守无心计,排比宾寮醉过春。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仿佛也醉在宰相

茶的四季若春里:春风啜茗,茶烟缥渺,杯

中茶芽翻腾舒展, 如春之精灵般在水波中轻盈舞蹈。 夏日中午,缕缕茶香,化作梦幻中的碧波莲塘,展现映日荷花。 深秋夜坐,煮茗待钟声,等着桂宫嫦娥下云来。冬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火,窗前月下梅花香……一片佳茗,蕴含了大自然春天的气息,一叶知情,给了人心中的生命之春!

茶香引路, 草木英华。 吴诚林艰苦拼博,从学商经商到种茶制茶,从打工市场水泵市场到茶叶市场。出生于 1973 年的吴诚林,初中毕业后就到闽南打工,在一家服装厂实习时结缘了台湾到大陆投资水泵生意

的商家,被聘为广州分公司经理,精明能干的他在水泵市场名声鹊起。 2008年他出任福州海泉水泵技术研究所顾

问时,父亲病重住院,吴诚林毅然辞职回乡,陪伴老父走完最后一程。看到家乡原生态茶的致富商机, 他于脆做起了茶行。

“醉过春”是吴诚林陶醉的茶业和创新的品牌。他生活在丹霞棠岭,成长在浦城“万担茶县”的岁月。在村里“神仙墙”到“五佛岩”一带,生长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弃的几大片老茶树,在

原生态自然的保护下枝繁叶茂, 竟成了一种优质的“野生茶”,采下茶树上茶叶泡茶后,仍然韵色犹存,甘香可口。 独具慧眼的他注册资金百万建立原生态茶场, 在棠岭村建起占地 15 亩的茶厂。 这些不喷药,手工采摘, 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加工的野生茶叶,投放市场就畅销国内外。

春天迷人醉心, 那得佳茗胜过春天使人醉? 只见盅中茶,茶色似山水常春,茶香若春兰的芳馨,茶味好像春棠的甘醇。 呵,“醉过春”,丹棠岩是你的神髓,秀里水是你的灵韵,绿色腹地养你含英蕴华,甘棠育你钟灵毓秀,吴氏三贤的人品德风,给了你醉过春天的美丽!

石是生命的顿悟,才有“女祸补天”,红楼梦的茶活;茶是精神的升华,方有相家的“醉过春”内涵,相乡茶文化的创新。作为吴氏宰相家的后人,吴诚林醉心相乡的茶业,也醉心相乡的社会责任。 他积极带头为村里修路补桥,捐资助学。得知福建省吴氏研究会成立,他积极参与,尽自己一份心愿。此外,“醉过春” 也成为首届海峡吴文化论坛的指定用茶, 同宗的台湾吴伯雄先生更题词在他的“茶名片”上。

(王德仁 文/摄)

采茶女向央视纪录片的体验者介绍

武夷岩茶采摘方式及要点

顺昌茶协年会品茶商大计本报讯 16 日,顺昌县茶叶协会召开年会,

全县 20 多家茶叶生产、 销售企业共聚一堂,品评出“歧公”郭岩山老枞水仙等 17 个名优茶品,并共商发展大计。

顺昌境内山高、雾浓、日照足,茶叶生长品质好,早在明清时期就是“闽北贡茶”外销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年来,多家茶企积极参与各级茶叶评选活动,选送的多个茶叶品种,荣获过福建省优质茶奖、“福建水仙寻茶之旅”2013 年斗茶赛银奖等 10 个奖项。

会议指出, 顺昌茶叶由于多是近年新开茶山,产量少、名气小,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这是弱势也是竞争优势,今后要围绕“强内质创品牌、重特色争名优”,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通过加快 QS 生产认证、注重加工技术提升、建设生态有机茶园、引种特色新品种、积极参与茶叶评选等,进一步打造茶叶品牌,提升茶企竞争力。

如今, 全县已有 2 家茶企通过 QS 生产认证,其余茶企业都在积极申报中。

(林峥嵘 肖雪珍)

2014.1.27 星期一 责任编辑:任智勇 责任校对:张玉萍电话: 8820709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央视《茶叶之路》解读“万里茶道”起点武夷山

□ 王庆平

近日,纪录片《茶叶之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该片讲述了早期我国茶叶从武夷山———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开始,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段中国茶的辉煌历

程, 在节目制作上采用了航拍、 手绘动画、情景再现等手段。 每集片长约 40 余分钟, 每集从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一个具体的人物故事引入, 进而展现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 其中,着力推介了“万里茶道”起点武夷山,且多处浓墨重彩地介绍了武夷山的人文亮点。

该纪录片以重走“万里茶道”方式,探寻湮没在岁月中的中蒙俄茶叶贸易历

史,展现中国茶文化巨大魅力。特别是作为中蒙俄万里茶道起点的武夷山, 其悠久的种茶史、制茶史、贸茶史都在纪录片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茶叶之路》 在第一集一开始就介绍到,“中俄茶叶之路运送的茶叶,出产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 ”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 武夷山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温暖湿润,青山翠谷,自唐代开始,就是中国重要的产茶区, 勤劳智慧的武夷山茶农,不仅培育出了名目繁多的茶树品种,还不断探索新的制茶工艺,创造出畅行世界的红茶以及脍炙人口的武夷岩茶。到了明末清初,这里更成为了中国茶传往西方世界的重要源头,直到今天,这里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茶叶制作工艺。

在纪录片的第二集《风起下梅》中,全集着力介绍了作为“万里茶道”武夷山的起点下梅村,当年的下梅茶商和晋商一起缔造了辉煌茶市,利用茶叶贸易,把下梅村发展为万里茶路的艰辛历程。 片中介绍:“因为位于梅溪下游故名下梅,明末清初,这里曾是武夷茶外销的集散地,后来成为了茶叶的起点。 数百年来这个古村与茶产生了纠缠不清的情愫。 每年茶商们驮运着产自武夷山的茶叶,从下梅启程,一路

向北,连续穿越中国的河流与群山、戈壁与沙漠,进入蒙古高原,直抵俄国边境小镇恰克图,接着继续向北,然后向西穿越俄罗斯腹地, 到达莫斯科和波罗的海岸边圣彼得堡。 ”这逶迤绵延了两万公里的贸易通道,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茶叶之路”。

“武夷山被誉为‘茶的王国’,三百多年前, 那条由无数兴衰荣辱所铺就的伟大商路从这里启程。今天,当曾经看尽了繁华的商队黯然谢幕, 这里依然有人坚持着最淳朴的梦想,碧水青山之间,茶人们依旧用双手制作最醇厚的武夷茶。 ”在纪录片最后一集《茶和天下》中解读了武夷岩茶的制茶史。

“茶叶之路”以武夷山为起点,贯穿中国腹地,一直伸向蒙古大草原和遥远的俄罗斯,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漫长的一条陆地贸易路线,在茶叶之路两万公里的沿途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的饮茶方式,种种不同的饮茶方式呈现出人和茶之间的密切关

系,在茶香中寄托了各自的情感。当一片片来自中国南方的叶子,最

终流淌在蒙古人和俄罗斯人的茶杯里,中俄两国之间的茶叶贸易也逐渐地繁

荣, 这不仅有力推动了中俄经济贸易关系, 也推动了北方草原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促进了俄罗斯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流与了解。 进入20 世纪之后,伴随着现代商贸交通体系的建立和中俄两国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条“茶叶之路”最终湮没。

今天, 当我们再次回望那段历史,依旧会被感动,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也给了我们足够宽广的观察视野,也给我们提供了足够深入的历史呈现。正如该纪录片结尾所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条曾经繁荣一时的伟大道路会重新焕发出活力,就像紧压燥化的茶叶, 一旦遇到热水,就重新吐露出温暖的茶香。 ”

他出身茶叶世家 ,15 岁便开始制作茶叶;他是正山小种第二十四代传人,继承了祖上的传统制茶工艺;他是金骏眉首泡制作人,创出了顶级红茶———金骏

眉。他就是资深的红茶制茶大师梁骏德。

16 日, 梁骏德走进日照,出席了骏德山东日照地区代理在

六艺茶馆举办的骏德金骏眉品

鉴会,接受了媒体采访,揭秘了天价金骏眉的传奇身世,与日照嘉宾们及红茶爱好者分享金骏

眉的由来和品鉴诀窍。

金骏眉诞生于 2005 年 6月。 因其外形毫极显,似人的眉毛, 又因制作的第一人为梁骏德师傅,故取名骏眉。 梁骏德在品鉴会上告诉笔者:“他所制作的金骏眉原料是采自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桐木关内海拔 1200—1600 米高山的小种野茶,每 500克大约需要 5—8 万颗芽头。 据悉,金骏眉问世以来,就受到大家的追捧,短短的时间里,其身价已经过万元。 金骏眉走红后,正山小种红茶市场得到了升

温, 但也使得红茶市场显得有些混乱。 ”走访中,笔者了解到:在日照茶叶市场里随处可见金

骏眉,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 ,市场混乱。 怎样区分质量的好坏呢? 梁骏德告诉到场的嘉宾,首先是看茶叶的外观 , 正山金骏眉茶芽身骨较小 , 制成的干茶外形紧结细秀 ,以金黄 、褐 、银 、黑四色相间 ,黑色居多 ,金色较少, 略带光泽度像是打过蜡一样, 又因正山小种金骏眉

全手工揉捻,外形弯曲度大。 其次是闻其香、品其味,正山金骏眉可以用 100℃的开水冲泡 ,汤水清甜 ,蜜香幽幽 ,甘香清甜 、沁人心脾,茶韵悠长,口感细腻滑润,醇厚而浓稠,可冲十泡以上。 再者就是观其汤色,正山金骏眉呈琥珀色,汤水清澈明亮 。最后就是看叶底 , 正山金骏眉叶底呈鲜活的古铜色 , 每一颗芽头都非常的挺拔。

“因为骏德,所以骏眉”。 活动中,六艺茶馆摆出了骏德所有的茶品,供与会人员品鉴。 “在此之前,我们这边的茶客对金骏眉的认识还是一头雾水,骏德金骏眉的这次品鉴会,不仅让我们与这位首泡金骏眉制作人有了近

距离接触, 喝了他亲手做的茶,更是让我们对正山金骏眉有了

一个新的认识。 对于骏德红茶,我很认可,其上乘的品质一定会在日照茶业界越走越好。 ”一位与会者如是说。

(傅娟 文/摄)

征征文文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 协办

首泡金骏眉制作人走进日照

骏德金骏眉品鉴会

宰宰相相之之乡乡

盘亭原生态老茶树

棠岭峰百年野生老丛

《茶叶之路》在武夷山拍摄

版版面面协协办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