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35
www.pwc.tw/bio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一次掌握生技醫療創業關鍵 2018.6 V3.0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an-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www.pwc.tw/bio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一次掌握生技醫療創業關鍵

2018.6 V3.0

Page 2: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Page 3: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壹、策略藍圖 4

一、公司設立願景與目標 4

二、發展策略 5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1

肆、稅務治理 13

一、生技公司面臨稅務風險可能造成的後果 13

二、國內適用生技產業的租稅優惠 13

三、跨國生技企業稅務治理及國際租稅規劃管理 15

目錄

Page 4: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伍、財務管理 18

一、財務報表分析與營運管理之關聯性 18

二、內部控制 20

陸、智財策略 21

一、專利權或營業秘密的保護選擇 21

二、研發成果的權利歸屬 23

三、技術移轉/技術授權契約 24

四、競業禁止 25

柒、外部成長 27

一、併購目的與方式 27

二、併購流程及參與團隊 28

三、併購考量的關鍵議題 30

捌、永續發展 31

Page 5: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4 PwC Taiwan

壹、策略藍圖一、公司設立願景與目標

生技醫療肩負解決疾病問題、維護人類健康的重大使命,是更能將社會責任和核心業務結合的志業。生技公司開發更好的生技產品以滿足醫療需求,提供患者更好療效並降低社會成本;由於生技產品開發需要長時間,且承擔高風險,因此也須向市場收取適當獲利以投入更多創新的研發。生技公司若能將願景與核心能力結合,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也能中獲利,即能創造社會和企業共榮發展的雙贏局面。

企業併

資金籌募 人

才留任

智財策略

內部控制 財務

分析

稅務治理

企業願景

核心能力

Page 6: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5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二、發展策略

策略可視為企業達成願景與目標的規劃、發展與實踐過程。企業因所處產業不同,經營狀況不同,而使擬定的方向與行動方案也不同。以下列舉生技公司策略規劃應考慮之面向:

資金籌募 生技公司成立初期面臨研發資金龐大及營運風險高。無法

取得銀行融資,轉向創投或政府補助。當公司符合條件,則

可在資本市場籌措資金,提供生技公司中長期發展動能。

人才留任 掌握人才意味著掌握關鍵技術。新創公司現金流不足的情

況下,常採用員工認股權憑證作為獎勵措施。然而相關的操

作牽涉到稅制與公司營運策略,需審慎規劃。

稅務治理 針對生技產業,政府提出多項租稅優惠。這些獎勵主要針對

公司的研發活動、人才培育及相關技術的取得。當公司發展

日臻成熟,多會尋求海外拓展機會,相關跨國租稅規定也會

影響企業營運。

財務分析 相較於其他產業,生技業絕大部分的投資在藥證、專利權、

和專門技術。因此編製財務報表需注意無形資產的表達是

否適切。而從授權到委託代工,不同營利模式也需注意不同

收入認列方式。

內部控制 優良的會計制度從信任感的建立開始,透過內部嚴謹但具

有彈性的控制制度,向投資人或利害關係人揭露正確的資

訊及符合設立目的之營運結果,忠實呈現生技公司資產現

況及管控風險程度。

智財策略 妥善進行智財布局不但可以保護公司權益,更可作為商場攻

防利器。尤其為高價值生技產品尋求更多智財保護。面對智

財紛爭,公司更應該穩住腳步,爭取談判籌碼。

企業併購 近年國際主要藥廠競相透過跨國併購以彌補成長缺口。台

灣生技公司雖然具有良好研發能力和產品,卻難以支撐整

個生技產業鏈,此時併購與異業結盟能幫助國內產業整合,

並走出國際市場。

Page 7: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6 PwC Taiwan

一、股權規劃

生技新創公司在營運初期可能苦於資金不足,無法於研發階段投入足夠資金,進而影響研發進度及成果。為解決此一困境,除公司法原有之技術入股及特別股規定外,新增訂之閉鎖性公司專章,給予閉鎖性公司更多資金籌措及股權規劃安排之彈性,有利於生技新創公司於營運初期之資金需求與研究開發。

(一)勞務出資解決技術團隊資金不足之困境

公司法允許股東得以公司所需技術出資,可解決技術團隊缺乏大量資金入股之困境,但缺點是技術出資需踐行繁複之鑑價程序,且是否能符合技術團隊預期之鑑定價值亦可能有實務上落差。有鑑於此,公司法允許閉鎖性公司得以勞務出資,除可避免技術出資所需之鑑價程序外,亦可使技術團隊得以其擁有之專業協助生技研究發展,對生技公司營運初期有相當之助益。

然應考量技術股或勞務股之課稅規定,於技術或勞務出資之情況下,如何妥善處理非現金出資股東之稅務負擔,成為生技新創公司所應重視之議題。

(二)外部投資人之股權安排

生技新創公司除專業技術團隊外,籌措研究開發階段所需資金也是公司營運發展之重要關鍵。為解決資金需求,通常會尋求外部投資人之資金挹注。惟為避免外部投資人挹注資金後,影響技術團隊對於公司未來營運方向及營運規劃之主導權,其股權結構之規劃安排乃生技新創公司所面臨之另一重要課題。

一般而言,由於外部投資人所著眼者乃係生技公司未來研發成果之獲利能力或未來上市櫃規劃,因此獲利分配或上市櫃可行性為外部投資人最為重視之投資誘因,且亦應著重外部投資人資金安全保障之機制。建議可考慮利用下列方式規劃外部投資人與技術或勞務出資股東間之股權結構,以期同時平衡外部投資人資金保障以及經營權規劃之股權結構安排目的:

貳、資金籌募

Page 8: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7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三)發行新股及股權轉讓限制之配套

如後續公司配合營運計劃有增資需求時,如何避免於增資發行新股時技術團隊因缺乏資金認購新股,導致技術團隊之股權遭稀釋,為股權規劃之另一課題。此時可考慮搭配員工認股權以茲調節。員工認股權之設計,考量技術團隊對於公司之貢獻以及其持有資金之限制,可透過認股權價格之約定,維持經營團隊之持股比例。此外,閉鎖性公司不適用原股東新股優先認購權之規定,因此於公司發行新股時原有的外部投資人無法享有優先認購權,此時即可洽詢特定投資人參與認購,以強化技術團隊方所持有之股權。

因現行法一般股份有限公司係採股份自由轉讓原則,不得以章程禁止或限制股份之轉讓,因此,為避免因股權自由轉讓導致經營權變動,股東間得以契約約定股權轉讓限制條款,約定股權轉讓限制條件,以避免公司股權結構變動之不確定性。又現行法閉鎖性公司專章規定公司得以章程限制股份轉讓,亦可藉由設立閉鎖性公司解決股權變動之潛在風險。

考量外部投資人之

資金保障,得考慮發

行具賸餘財產優先

分配權之特別股,使

得外部投資人於公

司進行清算或出售

時,得享有優先於普

通股之賸餘財產分

配權。

以認股順位、每股認購價格之設計

等方式,顯現技術團隊持有技術之價

值,使外部投資人以溢價認購股份,而

技術團隊得以其出資取得不低於外部投

資人之股權,以維持公司之經營權。又經

濟部已放寬股份有限公司得發行低於新臺

幣1元面額的股票,使新創公司得以極低價格發行股票,有助於籌措資金(民國

107年2月1日經商字第10702402640號函釋)。

Page 9: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8 PwC Taiwan

二、政府資源

台灣政府近年強力推動生技產業,由於此產業需長時間研發投入並承擔高風險,為提供生技公司足夠研發動能,各部會也提出多項補助措施。茲就各措施於價值鏈之階段不同以圖示:

基礎研究臨床轉譯 原型開發

臨床試驗產品開發 試量產

產品上市

產學鏈結計畫

科技部 研發成果萌芽計畫

產學合作計畫

經濟部(技術處、工業局)

衛生福利部

產學大/小聯盟

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

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

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

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

台灣品牌發展計畫

台灣設計產業翱翔計畫

創新中小企業高值成長計畫

產業升級創新平臺輔導計畫

卓越臨床試驗中心計畫

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勵計畫

快速審查臨床試驗計畫

(FastTrack)

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

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SIIR)

策略性服務業/製造業輔導計畫

其他:法規輔導、 法規人才培育•••

創新創業人才計畫

Page 10: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9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三、董事會

董事會為公司之執行業務機關,公司之技術團隊與外部投資人間就董事會席次及表決事項之決議門檻等均會影響未來公司經營方向與規劃。因此,如何確保公司技術團隊得於外部投資人資金挹注後繼續保有公司經營決策之決定權,實為重要之議題。

(一)董事席次之安排

公司法規定董事會決議方法原則係以董事席次計算,董事席次之安排為董事會決議之關鍵因素。又董事依法應由股東會選任,由所得選票代表選舉權較多者當選為董事。因此,當外部投資人資金挹注後改選董事時,可能因為外部投資人持有多數股權而由其推薦之人選佔有董事會多數席次,取得公司之經營決策權。為避免此一情形發生,於閉鎖性公司可與外部投資人以契約約定董事席次之安排,約定各方或其指派之人可被選任為董監事之席次,並可約定支持特定之董監事人選。

(二)重要決議事項之表決

除了董事席次之安排外,因董事會為公司之執行業務機關,除章程或法律規定應經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均由董事會決議後行之。為取得對於公司經營之高度共識,於閉鎖性公司可考慮針對經營決策之重要事項 (例如:營運策略、預算編製、併購等 ),得以契約及章程提高董事會決議門檻,或針對特定事項以契約或章程約定得享有否決權,使未能取得多數董事席次之股東,亦能對部分重大事項享有參與決策之權利。

Page 11: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0 PwC Taiwan

四、IPO條件及準備

就資誠多年來輔導企業 IPO(上市櫃)的經驗中,歸納列示如下申請 IPO時成功之各項要件:

申請相關規定及標準請參照櫃買中心網頁所示:

上市相關規定: http://www.twse.com.tw/ch/listed/listing_process/apply_standars.php

上櫃: http://www.tpex.org.tw/ch/regular_emerging/apply_way/standard/standard.php

科技事業推薦上市櫃: http://www.tpex.org.tw/web/link/tech_ipo.php?l=zh-tw

您要準備什麼?

建立上市櫃

之策略

選擇策略夥伴

及調整體質

提出上市櫃

申請

上市櫃後

之管理

評估上市櫃目

的,擬訂上市櫃

策略

分析核心與非核

心業務及各項重

組方案

評估不宜上市櫃

條款的影響

組成上市櫃核心

推動小組

進行組織、業務

或流程調整

內部控制制度及

內部稽核制度之

建立與落實強化

股東結構及資本

形成

改善及整合公司

資訊系統及財務

報表品質

評估現行採用之

會計準則與EAS及IFRS之差異

備妥符合法令

規範之合併財務

報表

內部控制制度之

持續有效運作及

強化公司治理

會計師內部控制

制度專案審查

報告

評估市場狀況

並申請進入資本

市場

持續提升效率及

內外部成長策略

加強財務風險管

理及稅務治理

著重智慧財產之

保護

強化投資人關係

之管理

企業應準備項目

正確的態度與觀念

永續的 使命

慎選專業顧問夥伴

邁向成功上市櫃之路

Page 12: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1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一、員工獎酬

員工獎酬方案的設置,其目的主係藉由讓員工分享企業的經營成果,以激勵員工更加投注心力於工作上,而達到企業永續經營。因此,良好的員工獎酬制度,能縮減員工與股東間之利益衝突,為公司治理所不可或缺之一環。依台灣法令規定,有多種員工獎酬工具可供選擇,然而公司適合採用哪一種,或應該在什麼時點設置獎酬工具,需就各獎酬工具的性質與公司目標而定。

参、人才留任註

獎勵員工之方向與目標

獎勵員工過去酬勞

放眼員工未來表現 服務條件 績效條件

員工酬勞

限制員工 權利新股

現金增資依法 由員工認購

庫藏股 轉讓員工 公司股東持

股信託之孳息 轉讓予員工認股權

憑證

Page 13: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2 PwC Taiwan

註: 另有關技術股部分,請參閱「資金籌募-股權規劃」第6頁

及「稅務治理-國內適用生技產業的租稅優惠」第14頁之說明。

費用化 金額

股數

公司稅

綜合 所得稅

最低稅負

贈與稅

股東稅

員工 個人稅

股東股權 稀釋程度

財務報表之 每股盈餘 (EPS) 稅負成本之

影響

規劃員工獎酬工具 應考量之影響因素

Page 14: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3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一、生技公司面臨稅務風險可能造成的後果

稅務風險管理的核心議題與能力,並非展現於當稅務問題發生時,企業透過與稅局進行爭訟而解決稅務問題能力;最佳實務應是透過有效的稅務治理機制進行風險管理、創造價值、提升管理能力及避免由於工作中的疏忽而引起不必要的爭議和訴訟。

針對企業面臨的稅務問題可能造成的後果,整理如下:

重複課稅

指一筆所得遭

課兩次或兩次

以上的稅

未善用享依法

可享受的租

稅獎勵及租稅

優惠

採行不具租稅

效率的投資架

構或模式,喪

失潛在可進行

租稅規劃、降

低稅務成本的

機會

影響企業的業

務運作、競爭力

及影響財務報

表獲利的可能

其他租稅成本

或風險

• 可能影響公司聲譽

• 公司相關人士需背負刑

責的處罰風

險等

二、國內適用生技產業的租稅優惠

我國政府持續運用租稅優惠、研發補助、低利貸款及上市上櫃推薦等政策工具,鼓勵國內外廠商在台投資,並協助廠商募集研發與營運資金,以加速我國生技產業發展。

在商業競爭日益激烈之際,除提升品質,強化行銷外,降低成本也是重要手段之一。租稅是企業的重要成本,降低租稅負擔可以增強商業競爭能力,提高獲利,創造股東價值。因此,為合理降低租稅成本,目前常見的租稅優惠如下:

肆、稅務治理

Page 15: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4 PwC Taiwan

生技新藥公司

適用優惠/適用法條 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生技新藥產業發展

條例產業創新條例

1. 適用研發投資抵減 V V V

2. 適用人才培訓 X V X

3. 創立或擴充股東投資抵減

X V X

4. 研發支出加倍減除 X X V

5. 作價投資土地增值稅分年繳納

V X X

6. 增僱員工薪資費用加成抵減

V X X

7. 有限合夥創投事業採「穿透式課稅」

X X V

8. 天使投資人(個人)投資新創事業減除綜

所稅所得額X X V

9. 獎酬員工股份基礎給付緩課

X

V高階專業人員及技

術投資人經員工

認股權證取得的股

票至實際轉讓時才

課稅

V所有獎酬員工股份

基礎給付全年合計

5百萬元總額內,可遞延至實際轉讓時

課稅(註)

10. 技術股緩課

V取得非上市櫃公司

股票至實際轉讓時

才課稅

V取得公司股票至實

際轉讓時才課稅

V取得公司股票至實

際轉讓時才課稅

註:自107年6月22日起,至108年12月31日止,員工持有該股票且繼續於該公司服務達2年以上者,

可依處分日時價或取得股票時價孰低者課徵。

Page 16: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5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三、跨國生技企業稅務治理及國際租稅規劃管理

生技產業的結構複雜、價值鏈長、分工之專業度加深、且產品開發期長;此外,跨國際的合作同盟更是全球趨勢。如何透過控管成本來取得價值的增加,是跨國際競爭的重要課題。因此,跨國交易的國際租稅成本控管是企業需考量的重要環節,茲列舉避免跨境所得稅雙重課稅及減少跨境交易扣繳稅務成本之說明如下:

(一)避免跨境所得稅雙重課稅(租稅協定)

企業交易時,最怕同一筆收入被剝兩次皮,例如我國居住者支付給B國公司權利金,我國及 B國各自依國內稅法規定,對該筆權利金所得課稅;如果兩國簽有租稅協定,經由我國提供合宜的減稅措施,可確保一筆權利金所得只負擔合理稅捐。因此,為了消除兩國之間因各自國內稅法差異所形成的跨境所得雙重課稅或稅負過重問題,善用已生效之租稅協定可使企業降低納稅成本與投資風險,截至 2018年 6月30日止,我國對外簽署生效的全面性所得稅協定有 32個國家。

(二)降低跨境勞務扣繳稅負成本

如果生技企業因委外研發而支付技術服務費給外國企業,依現行法令規定,若外國企業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或營業代理人,視其勞務提供地可能需由我國企業 (給付人 )代為扣繳所得稅,一般非租稅協定國家適用的扣繳率為20%。

Page 17: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6 PwC Taiwan

生技產業跨國際的合作日益增加,需要給付國外多種技術服務費 /研究發展費用,但這類型的合約中可能會訂明稅金由國內企業負擔,若可降低該扣繳稅,將可大幅降低台灣企業的稅負成本,因此瞭解可以運用的稅務減免或成本扣除方式就顯得十分重要。

茲整理跨國合作運用稅務減免或成本扣除可能達到的稅負影響如下圖:

適用

規定所得稅法第4條第21款

所得稅法 第25條

財政部961207台財稅字第

09604548020號令

說明

稅負

影響扣繳率20%→0%

扣繳率 20%→3% 扣繳率

20%→0%註:3%=15%*20%

重要生產 事業建廠

引進新生產技術或產品

改進產品品質

降低生產成本

給付外國事業的技術服務報酬免納所得稅

給付外國事業的權利金免納所得稅

提供技術服務業務

出租機器設備業務

驗、測試等活動

境外進行研究、試

營業收入的

所得額為境內

華民國來源所得

術服務報酬非屬中

給付外國事業的技

15%

Page 18: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7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三)增加國際租稅資訊透明化

隨經營環境的多變與複雜化,全球化與區域化營運模式逐漸成型,企業為使全球布局與管理發揮效能,需制定符合常規交易原則的移轉訂價政策。

移轉訂價是衡量公司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更是協助提升交易架構成本效率的制度設計利器。但若未能妥適建立移轉訂價政策,可能因未遵循相關法規而蒙受稅務上的損失,如重複課稅,遭受稽查困擾、增加行政成本及公司內部交易可能需要重新安排等。以下針對企業訂定移轉訂價時,列舉所需考量的因素:

集團移轉訂價的稅務管理

營運模式組織架構 的建置

價格及利潤 分配

常規性交易 原則

功能配置

績效考核財務與資金 管理

遵循義務 風險評估 核心文件

自從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簡稱「OECD」)發布了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以下稱「BEPS」)15項行動計劃報告,國際環境與以前大不相同。因此,企業應制定明確的集團稅務政策及稅務管理計畫,並配合稅制改變與經營環境變化,擬訂因應政策,以提升企業之競爭力。

Page 19: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8 PwC Taiwan

一、財務報表分析與營運管理之關聯性

財務報表是公司組織的管理工具,懂得解讀四大財務報表,可以觀察組織營運及量化管理成效,更可藉由四大財務報表了解公司財務資訊,進而制定企業之未來營運策略,適時調整策略方向及資源配置。生技產業有其特殊性,包括 : 高無形資產比例、產品研發期長、高風險等,未來農業生技還將把氣候風險財務化。如何將公司資產準確的呈現在財報,以提供企業之經營決策、營運管理之用,其關聯性如下:

伍、財務管理

四大報表

資產負債表

營運活動

記錄

結帳(調整、 過帳、編表)

現金流量表

綜合損益表

權益變動表

原始憑證

傳票、日記

調整分錄

生產

行銷

研發

人事

財務

經營決策

外部環境

經營理念

企業體質

Page 20: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19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如何解讀財務報表應考量之要點如下 :

1 2 3 4

5

資產結構

1. 從資產比重看產業特性與競爭強度2. 從主要資產看是否為營運所需3. 資產運用效能

財務安全性會受「不同產業」之各會計科目比例與配置的影響

資產品質

1.穩健性2. 經營效率3.企業文化4.從長期投資及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看投資決策

金流及物流可作為資產潛在風險評估指標

長期投資

企業長期投資之決策選項,可依循公司之發展藍圖

1.上下游整合2. 多角化經營3. 多層次控股4. 非本業投資

負債與權益管理

1.流動負債支應短期營運資金之需2.長期負債支應長期投資與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需3.募資工具選擇4.零負債經營與財務槓桿效果

企業的穩定性可從資產負債表觀察股東權益之比重、累積虧損或保留盈餘與資本公積之比重表達

綜合損益表

分析損益表以瞭解企業的競爭力:

1. 營收之穩定性及成長

2. 成本及費用反映管理績效

3. 毛利率與獲利之來源

4. 分析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現金流量表

由現金之流動情形觀測企業經營

策略與風險

1. 本業佔現金流入比重

2. 折舊及攤銷費用

3. 應收/付帳款與營收變動之聯動

4. 分析重大現金流出

Page 21: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20 PwC Taiwan

二、內部控制

優良的會計制度從信任感的建立開始,透過內部嚴謹但具有彈性的控制制度,向投資人或利害關係人揭露正確的資訊及符合設立目的之營運結果,忠實呈現生技公司資產現況及管控風險程度。

生技產業創立初期通常致力於研究開發活動,主要銷售的營業活動皆尚未大量開展,此時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是要能確保資訊正確 (發生的交易都能被完整記載入帳;入帳的交易都有憑證可勾稽 )以及保障資產的安全 (現金、存摺、印鑑、器材設備等資產,皆有專人負責保管 ),而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更是提供可靠財務資訊的基礎。尤其企業創立初期,財務資金之保管及運用更是重要,更應注意公司帳與個人帳之收支應獨立清楚不混淆,並謹守內控基本之職能分工原則-管錢不管帳,管帳不管錢,且所有收支應盡量透過銀行帳戶,不使用現金,並定期由具有能力處理帳務事務者提出財務報表供審閱。

當企業營業規模愈來愈大,營運據點跨及其他國家,甚至思考啟動 IPO(上市櫃 )

計劃,此時內控制度之建立可參考金管會公告之「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http://www.selaw.com.tw/LawContent.aspx?LawID=G0100200)

Page 22: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21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一、專利權或營業秘密的保護選擇

(一)專利權與營業秘密的比較

企業是否能有效的保護其研發成果,應先分析技術的替代性、供應鏈的完整性以及競爭力,其次考量獨佔的可能性以及救濟環境,決定何種法律途徑,對於研發成果常在專利權或是營業秘密二者之中擇一。專利權與營業秘密法在法律上的規範差異為何,何種途徑較具經濟效益,比較說明如下表:

專利(以發明、新型為主) 營業秘密

客體發明:物品或其製造或實施之方法

新型:物品之結構

任何可用於生產、銷售或經營的

資訊

保護

要件

產業利用性:可為產業利用

新穎性:未曾被公開且非公眾所知

進步性:非該技術領域人士依先前

技術能輕易完成

秘密性:非一般所知或可獲得的信

息,並採取合理的保護措施

價值性: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保護

期間

發明:20年

新型:10年

保密期間

保護

成本

須向主管機關註冊才能獲得保護,

因此有註冊年費等維護成本。

透過企業內部的保密措施加以保

護,並無規費成本。

救濟

手段

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

刑事責任

陸、智財策略

Page 23: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22 PwC Taiwan

(二)對於研發成果應採取專利權或營業秘密之保護方式?

參照上開比較內容可知,專利的保護有其時間限制,並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維護成本,然而其具備高度獨占性,保護程度較高,可阻絕任何未經授權之人進入其專利技術範圍;營業秘密的保護則視企業所採取的內部保密措施而可能永久受到保護,因此,生技產業對於所研發之技術內容究竟應以申請專利或是營業秘密的方式加以保護,可從以下層面為綜合考量判斷:

該研發成果是否易於透過還原工程 或容易為他人獨立所發明或發現

該研發成果技術領域的創新 週期是否快速

對於該研發成果是否有對外 授權的規劃

該研發成果所涉技術是否為 新的技術領域

潛在的市場收入期待是否高 過於該技術的維護成本

1

2

4

3

5

Page 24: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23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二、研發成果的權利歸屬

一般而言,智慧財產權之權利應會歸屬實際研發或創作之人,然而基於生技產業之營運需求,企業可能會聘僱員工或委託外部人員從事研發或創作,此時應依法判斷智慧財產權之權利歸屬,以下主要針對生技產業較常見之專利權所涉及的職務上發明及出資發明的權利歸屬予以說明:

(一)職務上發明

原則 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屬於雇主,雇主應支付員工適當

報酬。

例外 契約另有約定者。

判斷方式 研發人與企業間是否屬於僱傭關係

員工所產出之研發與其受雇從事之工作是否有關聯

考量雇主提供資源環境且支付薪資,因此專利法明確規定員工之職務上研發產生的專利權原則上應歸屬於雇主,以穩定雇主與員工間的權利義務關係。

如何認定職務上發明?首先,應確認研發人與企業間之關係,是否存在僱傭關係,其次,重點在於該研發與員工所從事之工作有無關連,亦即該研發是否屬於其勞動契約所涉及之業務範圍。至於雇主所支付予員工之報酬究竟如何應屬適當,相關法令及實務見解尚無明確基準,但一般而言應會考量相關研發所涉及之商業價值等項目。

如屬於非職務上發明,其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即應屬於員工。但如係利用雇主的資源或經驗研發之發明,雇主得於支付合理報酬後,於該事業實施之。此外員工完成非職務上發明後,應即以書面通知雇用人,有必要時應告知創作過程,以避免在判斷是否屬於非職務上發明時,受到不利之認定,而雇主收到員工書面通知後六個月內,未表示反對,即不得再主張該發明為職務上發明。

Page 25: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24 PwC Taiwan

(二)出資發明

原則 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之歸屬依雙方契約約定。

例外 契約未約定者,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屬於發明人。但出資人得實施之。

於出資關係下,雙方之協商基礎較為相當,因此原則上依雙方契約約定內容為準,法律規範不預設立場,惟為避免契約無明文約定可能產生疑義,專利法明訂契約未約定情況下,出資發明之相關權利屬於受委託人,但出資人得為實施。

三、技術移轉/技術授權契約

(一)技術授權約定重點

一般而言,企業進行技術授權時,應考量其市場經驗、利潤 /成本以及責任範圍等因素,以下針對技術授權的重要約定項目舉例說明:

授權契約 約定項目

主要約定內容 內容建議

授權範圍

授權客體應具體明確,例如列明專利字號或以附件說明技

術內容。

授權區域智慧財產法令多為屬地主義,應確認享有權利之

區域為何。

授權目的應確認授權是針對研發、製造、銷售等個別階段

或是同時包含各階段。

授權期間短期或長期,並應留意各地之競爭法令規範,避

免期間過長可能涉及限制競爭之情況。

授權方式

專屬/非專屬擬採取專屬或非專屬之授權方式,此約定會涉及

授權企業自身可否使用被授權之技術內容。

轉授權約定是否同意被授權人再為授權,如有轉授權之約

定,並應考量是否擬限制轉授權之對象或範圍。

Page 26: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25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授權契約 約定項目

主要約定內容 內容建議

授權對價分階段給付

可分階段給付授權對價費用,例如,於簽約時,

被授權人應給付授權費;而達成一定銷量時,被

授權人應另行給付權利金。

稽核機制 例如,約定對於被授權人銷售量之查核權限。

其他

權利歸屬宜對於既有智慧財產權以及衍生智慧財產權的權

利歸屬加以約定。

侵權責任 例如對於損害賠償之責任分擔等約定。

終止條款宜約定在何種情況下當事人可終止契約,以及契

約終止後的效果為何。

紛爭解決應考量擬採取訴訟或是仲裁方式處理,並確認準

據法擬採取何處法令。

(二)技術授權可能涉及競爭法議題

企業所享有技術可能具有關鍵性地位,因此當企業在其所屬市場享有一定市場力量時,其在與其他企業約定授權契約時,即須考量可能涉及的競爭法事宜,以避免遭認定有濫用市場力量之情形。例如,強制的包裹授權或是對於授權產品之轉售限制均可能有遭認定違反相關競爭法令之疑慮。從而,當企業擬於授權契約中約定限制性質條款時,建議應先行就競爭法議題加以評估。

四、競業禁止

(一)競業禁止條款約定目的

競業禁止約定主要是企業為保護其營業利益,要求員工與其約定在任職期間或離職後之一定期限內不得自行經營或受僱從事與其目前所任職務相同或類似業務的約定條款。

Page 27: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26 PwC Taiwan

(二)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之規範重點

過往法令就離職後競業禁止並無相關規定,認定標準來自勞動主管機關之函釋以及法院之相關判決。惟於民國 104年 12月時,勞動基準法已修法增訂有涉及離職後競業禁止之規範,規範重點如下:

離職後競業

禁止條款約

定事項

說明

前提要件

雇主有正當營業利益。

勞工任職時能接觸或使用雇主之營業秘密。

約定方式 書面契約,雇主與員工各執一份。

約定期間 不得超過雇主欲保護資訊之生命週期,且不得超過二年。

約定地域 以雇主實際營業活動範圍為限。

約定範圍

所限制之職業活動範圍,應具體明確,且與勞工原職業活動範圍

相同或類似。

所限制之就業對象,應具體明確,並以與原雇主之營業活動相同

或類似,且有競爭關係者為限。

合理補償

雇主對勞工因不從事競業行為所受損失應有合理補償。

合理補償不包括勞工於工作期間所受領之給付。

每月補償金額不低於勞工離職時月平均工資之半數。

補償金額須足以維持勞工離職後競業禁止期間之生活所需。

補償金額與勞工遵守競業禁止之期間、區域、職業活動範圍及就

業對象之範疇所受損失相當。

合理補償應約定離職後一次預為給付或按月給付。

Page 28: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27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一、併購目的與方式

在企業營運與發展的過程裡,「併購」已成為一個非常基本的成長策略。在過去,企業決策者往往被動的接收併購邀約,才會對併購進行評估;但是現在,併購已是企業營運成長常見的一項策略手段,甚至成為決勝市場的關鍵。

(一)企業併購之策略思維

併購之所以能引起大眾的興趣與注目,在於高效益的併購,能夠促使企業快速取得關鍵技術、擴大版圖、引進策略投資人等正面提升企業價值的目標。前述主要係企業成長階段做為併購交易買方常見的併購目的,但有時企業或大股東考量集團或家族整體資源的配置,為成就核心業務的成長、階段性實現獲利或達成家族傳承目的,亦可能做為併購交易的賣方。

茲以下圖說明併購的驅動因素 (外在因素與內在動機 )

柒、外部成長

• 產業發展/科技變革• 全球經濟景氣變動• 國際政治經濟情勢• 各國政府政策法令

• 水平/垂直整合• 多角化經營• 全球/區域布局• 取得互補性技術• 企業資源重組• 移轉事業所有權

• 稅捐考慮• 融資能力提升• 剩餘資金使用

併購的 趨動因素

營運綜效

財務綜效

Page 29: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28 PwC Taiwan

(二)合適併購模式之選擇:

在併購中,其交易類型有多種不同的模式,合併、收購、分割等三種定義為常見的併購類型。除了收購,取得控制性股權、合資、關鍵少數股權投資等股權合作,相較於業務合作複雜,亦需要以併購思維與方式進行。此外,各交易類型除了因著重之標的不同,因此依模式所需之程序作法也有所區別。企業宜就策略目的、交易的目標以及可能遭遇的風險等層面審慎考量以決定較合適之併購交易類型。

二、併購流程及參與團隊

完整的併購流程,包括併購前規劃、併購中評估及併購後整合與管理階段,但實務上會因各併購交易複雜度不同、各併購交易方內部要求的流程不同及各併購交易市場性不同等因素而調整各階段的做法。

併購參與團隊分為公司內部之併購小組及外部顧問兩類,由於多數企業不熟悉併購交易流程且各併購交易均有差異點以致公司無法完全複製於其他交易的經驗,且併購交易多數為金額具重大性及對於企業發展策略具關鍵性,故具豐富併購經驗及全球資源的外部顧問為企業進行併購時重要的夥伴。外部顧問主要涵蓋財務面、稅務面、法律面及人力資源等面向。茲整理併購流程各階段評估事項及參與團隊如右

Page 30: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29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 投入之人力及資源• 交易擬達成的目的• 設定併購需求之具體條件

• 交易雙方進行資訊交流及充分討論

• 協商確認交易範圍• 確認交易架構及交易條件

• 企業需在評估階段即對併購後整合方

式進行規劃及安排

• 團隊於併購後可立即執行整合計劃,

以逐步達成併購目

的及效益

併購後整合 與管理

領銜財務顧問

策略規劃、標的尋找 併購後整合

價值評估/綜效評估

盡職調查:財稅、業務、法律、營運、HR、 IT等

收購價格分攤

初步評估 流程改善

稅務諮詢

法律諮詢

併購中評估併購前規劃

Page 31: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30 PwC Taiwan

三、併購考量的關鍵議題

各生技子產業與各專案併購交易雙方背景及需求不同,需各別專案進行分析,以下僅列示台灣目前整體生技產業廠商擬透過併購進行外部成長時經常面臨到的關鍵議題。

生技產業併購考量

的關鍵議題

併購策略目標

交易風險管控

政經法規變化

智財證照取得

價格談判策略

市場競爭動態

法律稅務遵循

人才資源整合

Page 32: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31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任何公司組織,不論歷史悠久的大型企業或新創中小型公司,不應只把目標放在賺錢、或服務股東。企業的經營活動由各方資源貢獻所促成,以生技產業而言,利害關係人包括:股東、債權人、員工、供應商、醫療機構、保險業者、通路業者、患者、政府、到整個社會。因此生技公司能夠成長茁壯成長,與社會責任有著緊密關係。

在未來企業除了編製傳統的財務報告書,更將擴大至非財務資訊的環境報告書或永續報告書。以 2013年國際整合性報導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Reporting Council,IIRC)所發布,由資誠全球聯盟所(PwC Global)等國際性機構一同編製的整合性報導架構(The <IR> Framework)為例,企業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並聚焦在社會資本、自然資本等要素。目前已有歐美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及日商武田製藥、歐姆龍(Omron)等生技製藥廠商以整合性報告取代年報,未來將有更多廠商更進。

在國內,台灣證券交易所於 2018年 4月公布第四屆全面性公司治理評鑑中已將環境面、社會面的評鑑指標佔總體分數比重提高到 18%,足見國內外生技產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

捌、永續發展

Page 33: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32 PwC Taiwan

如今全球環境正面臨巨大轉變,高齡化、人口流動、環境汙染等因素使得慢性病和傳染性疾病的醫療需求增加。這些因子將使各國醫療需求急速成長,社會將逐漸負擔不了龐大的醫療花費。當財政負擔威脅整個醫療生態系,生技醫藥公司也將難以生存。企業利用本身核心競爭力解決社會問題,可在創造獲利的同時維繫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平衡。以跨國藥廠艾伯維(AbbVie)為例,長期投入永續發展,幫助歐盟永續醫療推動小組(European Steering Group on Sustainable Health-

care),於 2015年發表《歐洲永續醫療白皮書》。2017年 3月,愛力根藥廠(Al-

lergan)、艾伯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和日商武田製藥等大藥廠向社會大眾宣告主動降低藥價,並幫助社會維持高品質、可負擔的醫療照護,也同時提升核心競爭力,創造價值。

資料來源:國際整合性報導架構the International <IR> Framework;資誠彙整

高齡少子化 社會結構轉變

持續價值創造

外部環境

醫療需求劇增 環境議題

企業願景與 核心能力

稅務 治理

外部 成長

財務 分析

內部 控制

商業模式

財務資本 財務資本

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

生產資本 生產資本

智財資本 智財資本

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

自然資本 自然資本

Page 34: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資誠 (PwC Taiwan)係 PwC全球聯盟組織在台灣之聯盟所,

我們的使命是「營造社會誠信,解決重要問題」。資誠全球聯盟組織遍佈 158個國家,計有逾 236,000名專業人員在世界各地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審計、稅務、財務顧問及法律諮詢服務。若您希望深入了解生技醫療產業相關議題,或有相關服務需求,歡迎與以下專業人員聯繫:

曾惠瑾 副所長暨生技產業發展團隊負責人+886 2 2729 [email protected]

翁麗俐 執行董事/財務顧問諮詢服務(PwC Taiwan health industries leader)+886 2 2729 6703 [email protected]

黃文利 執業會計師/稅務諮詢服務+886 2 2729 [email protected]

楊敬先 合夥律師/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 +886 2 2729 [email protected]

資誠專業團隊的聯絡方式

Page 35: 生技創業實戰手冊 - PwC · 貳、資金籌募 6 一、股權規劃 6 二、政府資源 8 三、董事會 9 四、ipo條件及準備 10 参、人才留任 11 一、員工獎酬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11012台北市基隆路一段 333號 27樓27F, 333, Keelung Rd., Sec. 1, Taipei, Taiwan

電話 : (886) 2 2729 6666傳真 : (886) 2 2729 6686

www.pwc.tw/bio

© 2017 PricewaterhouseCooper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PwC refers to the Taiwan member firm, and may sometimes refer to the PwC network. Each member firm is a separate legal entity. Please see www.pwc.com/structure for further details. This content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and should not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consultation with professional advisors.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QRcode

資誠 LINE生活圈資誠生技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