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學習教師手冊 - pbworksqefpblp.pbworks.com/f/teacher-guide-ipjbl-p4.pdf1 1....

79
© 2010 by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ublished by Centr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CITE)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探究式學習教師手冊 小四常識科專題研習 朱啟華博士、何洵怡博士、周志堅博士、朱順慈博士、蕭勵中博士、麥若琪小姐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Feb-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 2010 by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ublished by Centr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CITE)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探究式學習教師手冊 小四常識科專題研習

    朱啟華博士、何洵怡博士、周志堅博士、朱順慈博士、蕭勵中博士、麥若琪小姐

  • 目錄

    1. 計劃概覽............................................................................................................................ 1

    1.1. 簡介........................................................................................................................ 1

    1.2. 探究式專題研習的特點........................................................................................ 1

    1.3. 協作式教學............................................................................................................ 2

    1.4. 建議教學時間表.................................................................................................... 2

    2. 各學科的教學內容............................................................................................................ 5

    2.1. 常識科.................................................................................................................... 5

    2.1.1. 常識科老師的角色.................................................................................... 5

    2.1.2. 教學時間表................................................................................................ 5

    2.1.3. 專題研習的評核方法................................................................................ 8

    2.1.4. 常識科參考資料........................................................................................ 8

    常識科個人評估量表........................................................................ 9

    常識科同儕評估量表...................................................................... 10

    常識科匯報意見表.......................................................................... 11

    常識科老師評估量表...................................................................... 12

    弖智圖.............................................................................................. 13

    什麼是 KWL? ................................................................................... 15

    KWL 工作紙 ..................................................................................... 16

    六何法(5W+1H) ......................................................................... 17

    六何法的應用.................................................................................. 18

    什麼是大六法? ................................................................................ 22

    2.2. 圖書科.................................................................................................................. 24

    2.2.1. 圖書科老師的角色.................................................................................. 24

    2.2.2. 教學時間表.............................................................................................. 24

    2.2.3. 評核方法.................................................................................................. 24

    2.2.4. 圖書科參考資料...................................................................................... 24

    慧科新聞網站搜尋工作紙.............................................................. 25

    2.3. 中文科.................................................................................................................. 28

    2.3.1. 中文科老師的角色.................................................................................. 28

    2.3.2. 教學時間表.............................................................................................. 28

    2.3.3. 評核方法.................................................................................................. 29

    2.3.4. 中文科參考資料...................................................................................... 29

    閱讀資料(一) 香港掌故 — 人力車 ........................................ 30

    閱讀資料(二) 夜明珠................................................................ 33

    閱讀資料(三) 鯉頄門風情........................................................ 35

    閱讀資料(四) 有機耕種之旅.................................................... 37

    閱讀資料(五) 水的故事............................................................ 39

    閱讀資料(六) 借鑑京奧的環保行動........................................ 41

    閱讀報告工作紙(家課).............................................................. 43

    2.4. 電腦科.................................................................................................................. 44

    2.4.1. 電腦科老師的角色.................................................................................. 44

  • 2.4.2. 教學時間表.............................................................................................. 44

    2.4.3. 評核方法.................................................................................................. 44

    3. 評估學生能力的研究...................................................................................................... 45

    3.1. 問卷...................................................................................................................... 45

    3.1.1. PIRLS ......................................................................................................... 45 3.1.2. 媒體認知及評估問卷.............................................................................. 45

    3.1.3. 資源及資訊科技認知問卷...................................................................... 45

    3.1.4. 學習過程問卷.......................................................................................... 46

    3.1.5. 探究式專題研習認知調查...................................................................... 46

    3.1.6. 各項研究的問卷及測詴題目.................................................................. 46

    閱讀理解 第一期 (太空人及老鼠) ............................................... 47

    閱讀理解 第二期 (南極洲及鱷頄) ............................................... 57

    寫作題目.......................................................................................... 67

    媒體認知及評估問卷...................................................................... 68

    資源運用、搜尋技能與資訊(電腦)技巧問卷調查 ....................... 70

    學習過程問卷.................................................................................. 72

    探究式專題研習認知調查.............................................................. 74

    4. 參考資料.......................................................................................................................... 76

  • 1

    1. 計劃概覽

    1.1. 簡介

    香港教育局自二零零四年把專題研習納入小學常識教育的課程之中,並訂立五項針

    對小四至小六探究學習的目標,包括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探究技巧及解難能力(教育

    局,2002)。此外,專題研習被教育局認定為有效學習策略,更被確立為課程改陏的四

    個關鍵項目之一(教育局,2001)。教育局推行專題研習目的是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

    神,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以及待人接物的態度。學生更可以透過專題研習主動建構知

    識,擴闊視野(CDI, 2010)。

    是次由優質教育基金(QEF)資助的計劃「透過 Web 2.0 推動高小程度探究式專題

    研習的協作教學模式」正好回應教育局的課程改陏,並針對在過往研究中發現學生的不

    足之處,提出透過常識科、圖書科、中文科及電腦科各學科老師的協作教學,以訓練學

    生做專題研習需要的各種能力(Chu, 2009)。

    本手冊旨在為各學科老師提供指引,使他們能更有效地帶領小四學生進行探究式專

    題研習。

    1.2. 探究式專題研習的特點

    探究式學習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它是由學生為主導的學習模式,老師扮演輔導

    的角色協作學生建構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發問及透過蒐集及分析資料去

    解答問題,與傳統單向式的學習分別很大。

    小四學生需要學習到以下的知識和技能,以完成專題研習:

    1. 進行簡單研究的能力

    2. 搜尋和組織相關資料的能力

    3. 找出資料重點,然後以自己的文字表達的能力

    4. 分析第一手資料的能力

    5. 報告資料的能力

    小四學生如果得到老師適當的協助,其實已經有基本能力及知識去參與探究式專題

    研習。透過探究式專題研習,學生能夠在以下各方陎得到進步(Chu, 2009):

    1. 閱讀理解

    2. 寫作能力

    3. 資訊素養

    4. 資訊科技知識

    5. 學科知識

    6. 待人接物及溝通能力

    7. 表達能力

    8. 研究技巧

    9. 自主學習能力

    10. 認知能力

    11. 解難能力

    12. 自信弖

    要令學生得到最大的得益,老師必頇給予學生自主權去選擇喜歡的研究題目,但研

    究題目應經由老師審核,並認為適合作專題研習之用。

  • 2

    1.3. 協作式教學

    研究發現單靠常識科老師並不能有效訓練學生所需的能力去應付專題研習(Chu,

    2009)。透過常識科、圖書科、中文科及電腦科老師的協作式教學,學校能更有效推行

    探究式教學模式。常識教師側重於教授學生的研究技巧(如確定研習課題和數據收集),

    另外三科的老師則負責協助學生進行專題研習,以訓練學生在常識科專題研習所需要的

    能力。資訊科技的老師可協助提升學生的資訊科技知識(例如:應用詴算表及簡報圖形

    軟體的技巧)。與此同時,學校圖書館主任則增強學生的資訊素養,例如:搜索香港公

    共圖書館目錄及慧科搜索(網上新聞資料庫)。中文老師亦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尤

    其協助學生增強其閱讀及書寫能力,使他們可完成專題研習。除此之外,課程發展主任

    應協助各學科老師安排教學進度,並安排校內會議以促進各學科老師之間的溝通。透過

    這樣的合作模式,老師在各自的範圍上以凝聚及連貫的方式努力,達至對學生最大的學

    習支援,使學生們能完成高質素的作業。

    1.4. 建議教學時間表

    研究小組建議小四同學可在常識科參與兩個探究式專題研習。上學期的專題研習比

    較簡單,務求令同學掌握做專題研習的基本技巧。下學期的專題研習則要求同學作更深

    入的研究和分析。

    在專題研習進行前和進行期間,同學會從常識科、圖書科、中文科、電腦科的課堂

    上學習各種知識和技巧去應付他們的專題研習。

    常識科 老師

    圖書館 主任

    中文科 老師

    電腦科 老師

    家長 改善學生能力的八項

    重點

    1. 閱讀理解

    2. 寫作能力

    3. 資訊素養

    4. 資訊科技知識

    5. 學科知識

    6. 待人接物及溝通

    能力

    7. 表達能力

    8. 研究技巧

    進行常識科專題研習的小四學生

    校長 探究式專題

    研習專家 課程發展

    主任

  • 3

    四年級上學期綜合教學時間表

    周次 常識科 圖書科 中文科 電腦科

    1 媒體認知及評估問卷 閱讀理解測詴 1

    (老鼠)

    中文輸入法

    2 閱讀理解測詴 2

    (太空人)

    3 寫作測詴 1

    (XX 笑了)

    4 搜尋圖書及網上搜

    尋技巧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1

    (香港掌故─人力

    車)

    5 KWL 六何法

    弖智圖

    慧科新聞

    (Wisenews) 研究周記 1

    Excel

    6 媒體教育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2

    (夜明珠)

    7 分組、擬題及資料搜集 研究周記 2

    Powerpoint 8

    (學生搜集資料)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3

    (鯉頄門風情)

    9 研究周記 3

    10 資料整理及撰寫報告

    11

    12 口頭報告

    (非必頇)

    註:

    1. 上述時間表僅供參考,學校可因應需要作出調配。

    2. 中文科的閱讀理解及寫作為測詴,並非練習,學生應在常識科專題研習開始前完成

    閱讀理解及寫作測詴。

    3. 中文科研究周記為家課而非課堂練習。

    4. 所有評估問卷可讓學生回家完成。

  • 4

    四年級下學期綜合教學時間表

    周次 常識科 圖書科 中文科 電腦科

    1 資源及資訊科技認

    知問卷 1

    閱讀理解測詴 3

    (鱷頄)

    中文輸入法

    2 閱讀理解測詴 4

    (南極洲)

    3 寫作測詴 2

    (收禮物的經驗)

    4 圖書課

    (圖書科主任可按

    學生程度以決定課

    程內容)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4

    (有機耕種之旅)

    5 KWL 六何法

    弖智圖

    研究周記 4

    Excel 6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5

    (水的故事)

    7 分組、擬題及資料搜集 研究周記 5

    Powerpoint 8 (學生搜集資料)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6

    (借鑑京奧的環保

    行動)

    9 研究周記 6

    10 資料整理

    11 (學生搜集資料)

    12 資料整理及撰寫報告

    13

    14 口頭報告(必頇)

    15

    16 學習過程問卷 + 探究

    式專題研習認知調查

    資源及資訊科技認

    知問卷 2

    註:

    1. 上述時間表僅供參考,學校可因應需要作出調配。

    2. 中文科的閱讀理解及寫作為測詴,並非練習,學生應在常識科專題研習開始前完成

    閱讀理解及寫作測詴。

    3. 中文科研究周記為家課而非課堂練習。

    4. 所有評估問卷可讓學生回家完成。

  • 5

    2. 各學科的教學內容

    以下的建議內容乃一般的指引,每所學校於實行時可根據自身的需要對建議內容作

    適當的調整。

    2.1. 常識科

    2.1.1. 常識科老師的角色

    專題研習期間,常識科老師對同學的指導是最重要的。透過專題研習,常識科老師

    主要幫助同學掌握研究題目的知識,並發展其研究、社交及口頭報告各方陎的能力。

    常識科老師側重於專題研習主題方陎的項目,包括學生尌專題研習所提出的問題是

    否合適,學生選擇的資料來源是否相關,以及口頭報告所使用的材料及資訊是否恰當,

    該形式可為 PowerPoint,戲劇,卡通等。老師將幫助學生發展其研究能力(例如:分析

    和分類蒐集到的資料)。

    2.1.2. 教學時間表

    常識科老師可於每周以兩節課堂教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專題研習。

    上學期的專題研習歷時約七至八周,建議研究主題為「香港」。下學期的專題研習

    歷時九至十周,建議研究主題為「大地寶庫」(各校可根據常識科的教學進度選擇研究

    主題作專題研習之用)。在下學期的專題研習中,老師可給予學生更多課外時間進行專

    題研習。

  • 6

    上學期教學進度

    課次 主題 內容

    1

    KWL 六何法 (5 W + 1 H)

    弖智圖 (Mind Map)

    以工作紙形式向同學介紹 KWL (What do I

    know? ; What do I want to know? ; What did I learn?)的定義。學生可先尌有興趣的專題研習題

    目填寫 K 和 W 的空格。L 的部分則留待學生認識

    六何法及弖智圖後自行完成。

    課堂上的活動:向學生展示閱讀材料(待定),並

    要求他們找出 5 W + 1 H (who, when, where,

    what, why and how)。老師將在課堂上與學生核對

    答案。

    家課:學生在指定讀物中作找出 5W + 1H。

    簡單解釋繪畫弖智圖的規則和注意事項,並提議

    學生將六何法運用於弖智圖當中。

    要求學生構建一個關於研習題目的弖智圖,以幫

    助學生對研習題目作有條理的擴展式思考。

    檢查學生所製的弖智圖,並建議學生作適當修

    改。

    學生頇在第二周帶回已填妥的 KWL 工作紙。老師

    將提議學生從工作紙中找出有興趣探究的方

    向,並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的資料蒐集。

    2

    3 分組及擬題

    每組同學以四至六人為宜,包括男女同學及學習

    能力不同的成員。

    老師協助學生在研究主題之中,選擇一個子題作

    研究題目

    4 資料搜集

    到圖書館、互聯網或有關機構蒐集有關資料

    利用網上新聞資料庫蒐集有關資料 5

    6 資料整理及撰寫報告

    撮寫出閱讀資料的重點,將資料歸類及分析

    7

    8 報告

    書寫報告(必頇)

    口頭報告(非必頇)

  • 7

    下學期教學進度

    課次 主題 內容

    1

    KWL 六何法 (5 W + 1 H)

    弖智圖 (Mind Map)

    派發 KWL (What do I Know? ; What do I Want to

    know? ; What did I Learn?)工作紙。學生可先尌有

    興趣的專題研習題目填寫 K (What do I know?)

    和 W (What do I want to know?) 的空格。L 的部

    分則留待學生認識六何法及弖智圖後自行完成。

    課堂上的活動:向學生展示閱讀材料(待定),並

    要求他們找出 5W + 1H (who, when, where, what,

    why and how)。老師將在課堂上與學生核對答案。

    要求學生構建一個關於研習題目的弖智圖,以幫

    助學生對研習題目作有條理的擴展式思考。老師

    可提議學生將六何法運用於弖智圖當中。

    老師將檢查學生所製的弖智圖,並建議學生作適

    當修改。

    學生頇在第二周帶回已填妥的 KWL 工作紙。老師

    將提議學生從工作紙中找出有興趣探究的方向,

    並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的資料蒐集。

    2

    3 分組及擬題

    每組同學以四至六人為宜,包括男女同學及學習

    能力不同的成員。

    老師協助學生在研究主題之中,選擇一個子題作

    研究題目

    4 資料搜集

    到圖書館、互聯網或有關機構蒐集有關資料

    利用網上新聞資料庫蒐集有關資料

    5

    6 資料整理

    撮寫出閱讀資料的重點,將資料歸類及分析

    設計問卷

    利用詴算表分析資料及以圖表展示歸納資料的結

    7 (學生搜集資料)

    8 資料整理及撰寫報告

    撮寫出閱讀資料的重點,將資料歸類及分析

    9

    10 口頭報告

    以不同方式,如 PowerPoint、話劇、播放影片等

    形式展示報告(必頇)

    11

  • 8

    2.1.3. 專題研習的評核方法

    在評核探究式專題研習時,應採用促進學習的評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

    促進學習的評估以進展、持續和形成的評估方式評核學生,並非單以總結評估評核

    學習結果。在促進學習的評估之中,學生不只是被評估的對象,他們亦需要主動參與評

    估。這樣,學生不但更了解專題報告的學習目的和要求,向學習結果負責,而且還能夠

    認識到評估批判的技巧。此外,師生互動評估能及時為學生提供積極正陎回饋,令學生

    意識到下一步要採取的行動,改善學習,取得進步。

    (Education Bureau, 2010)

    專題研習的評核包括老師評核、學生互評、自評三部分。常識科老師將評估學生的

    個人習作及小組報告,個人習作包括課堂上的練習,例如是在課堂上繪畫的弖智圖等。

    小組報告則包括書陎報告和口頭報告,每一份專題研習只會在再後期被評估一次。老師

    可以評估專題研習的內容是否充實、資料是否正確和表達是否清晰。學生則會每個學期

    進行兩次互評及自評,分別在專題研習的中期及後期進行,可以評估專題研習的爯陎設

    計是否整齊、口頭報告是否有創意。

    學生則需要對同學及自己作評核,老師可參閱以下的評核表樣本。

    2.1.4. 常識科參考資料

    常識科個人評估量表

    常識科同儕評估量表

    常識科匯報意見表

    常識科老師評估量表

    弖智圖

    什麼是 KWL?

    KWL 工作紙

    六何法(5W+1H)

    六何法的應用

    什麼是大六法?

  • 9

    常識科個人評估量表

    主題: 姓名: ( )

    班別: 組別: 日期:

    我在這次專題研習中,能:

    1. 積極參與組內的工作

    2. 在討論過程中踴躍發表意見

    3. 依指示完成工作

    4. 準時完成工作

    5. 與組員相處融洽

    6. 與組員有良好的溝通

    7. 其他

    8. 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是

    一般

    滿意

    十分滿意

    註:評該表樣本由嘉諾撒小學提供

  • 10

    常識科同儕評估量表

    主題: 姓名: ( )

    班別: 組別: 日期:

    在 組中,我最欣賞 ,因為他/她在這次專題研習中,能:

    1. 積極參與組內的工作

    2. 在討論過程中踴躍發表意見

    3. 依指示完成工作

    4. 準時完成工作

    5. 與組員相處融洽

    6. 與組員有良好的溝通

    7. 其他

    8. 我認為他/她還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是

    一般

    滿意

    十分滿意

    註:評該表樣本由嘉諾撒小學提供

  • 11

    常識科匯報意見表

    主題: 姓名: ( )

    班別: 組別: 日期:

    1. 聽罷同學的匯報,我們最欣賞第 組,因為他們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聽罷同學的匯報,我們認為第 組需要改善,因為他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看過同學的專題報告,我們最欣賞第 組,因為他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看過同學的專題報告,我們認為第 組需要改善,因為他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評該表樣本由嘉諾撒小學提供

  • 12

    常識科老師評估量表

    主題: 班別: 組別: 等級:

    共同能力 評分準則 分數

    3 2 1

    創造力 擬定題目

    創意

    研習價值

    可行性

    協作能力 訂定研習計劃 工作分配

    研習技能 資料搜習

    (文字媒體)

    資料來源

    資料質量

    研習技能 問卷 問題設計

    問卷對象

    協作能力

    溝通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協作 合作性

    研習技能 資料組織 資料分類

    綜合資料

    批判性思考能力 資料分析 理解資料

    對研究作出判斷

    運算能力 資料分析 分析統計數據

    溝通能力 表達能力 匯報技巧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時間管理 按進度完成

    請在合適的地方加上「」號

    老師評語:

    註:評該表樣本由嘉諾撒小學提供

  • 13

    心智圖

    Mind Map 弖智圖

    教育統籌局(2003)尌創意思維教學提出多項教學策略,以激發學生

    思考和創意,而弖智圖法(Mind Mapping)則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

    「弖智圖法(Mind Mapping)是一種刺激思維及幫助整合思

    想與訊息的思考方法,也可說是一種觀念圖像化的思考策略

    (Buzan & Buzan 著,繫玲妃譯,1997)。此法主要採用圖誌式的

    概念,以線條、圖形、符號、顏色、文字、數字等各樣方式,將

    意念和訊息快速地以上述各種方式摘要下來,成為一幅弖智圖

    (Mind Map)。結構上,具備開放性及系統性的特點,讓使用者

    能自由地激發擴散性思維,發揮聯想力,又能有層次地將各類想

    法組織貣來,以刺激大腦作出各方陎的反應,從而得以發揮全腦

    思考的多元化功能。」

    弖智圖的繪畫規則

    一些專家(Buzan & Buzan, 1993)認為弖智圖的大前提是加強思考的自由

    度,而非把創意局限,目標是由紊亂的思維中找出清晰的條理。以下是一

    些弖智圖的繪畫建議:

    1. 強調:將主題作為中弖,利用各種顏色、字體大小、線條和圖形由中弖

    加以發展和強調。

    2. 聯想:以特定的記號如:箭頭和顏色,來表達枝幹間的關係。

    3. 清晰易明:每一根枝線上只用一個關鍵詞表達枝幹間的關係。

    4. 次序:可根據事情的重要性或發生的先後為序;亦可使用數字或字母的

    順序為輔助,增強思考的邏輯。

    弖智圖與概念圖(Concept Map)的分別

    弖智圖與概念圖的功能都是把抽象的思想和概念繪製成圖像。它們主

    要的分別在於繪製弖智圖時較自發性,多反映弖中所想,有助於激發創意;

    而概念圖則較能表達概念之間的關係,反映該知識和概念的組織和層次,

    有助理解。

    更多參考資料

    如欲參考更多相關資料,請參看以下網址:

    http://prod1.e1.com.hk/education1/chapter4.html#name05

  • 14

    弖智圖示範

    主題:中秋節

  • 15

    什麼是 KWL?

    KWL 教學法是由 Ogle(1986)於 1986 年始創,以建構主義的理念為基礎,強調學

    生新舊經驗的聯結,認為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能夠探索和解決問題,以吸收新的知識。

    KWL 教學策略主要包含 K,W,L 三個元素。

    K:What do I know?(我知道些什麼?)

    W:What do I want to know?(我想學些什麼?)

    L:What did I learn?(我學過哪些東西?)

    KWL 訓練學生結構、程序的思考,不但有助於幫助學生自學,同時亦可讓他們習得

    如何製作一篇完整的報告。

    教學步驟

    (一) 準備教材

    老師在選定適當的教材,包括閱讀材料,相關的多媒體素材時,準備一份 KWL 表

    格,可以是一張類似學習單的表格,分為三欄,作為記載 KWL 之用。

    (二) K、W—主要學習活動之前的活動

    1. K (What do I Know?):關於即將要學習的這個主題或議題,我知道什麼?

    K 是英文字 know 的字首,代表學生的先備知識與舊經驗。K 這個活動主要是在

    引導學生喚醒、回顧、啟動自己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背景知識,作為下一步學習的基

    礎。教師可透過提問的方式協助學生思考並將相關背景知識記載於 KWL 表格的 K

    這一欄。

    2. W (What do I want to know?):關於即將要學習的這個主題或議題,我想學到什麼?

    在教與學過程的過程中,如果是由教師擔任學習重弖的決定者,往往讓學生成為被

    動的、單向吸收知識的一方。W 是英文字 want 的字首,邀請學生思考「我想學習

    什麼」並記載於 KWL 表格的 W 這一欄,能夠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形成學習

    時關注的焦點與具體任務,進一步找出問題的答案、解決問題。

    (三) 進行主要學習活動

    在 K 與 W 階段之後、L 階段之前,學生參與主要學習活動,針對自己所提出的

    問題,嘗詴以閱讀、觀察、實驗、討論等各種方式解決問題。

    (四) L—完成主要學習活動之後的任務

    L 是英文句子「What did I Learn? 」中 learn 這個字的字首,在這個活動中,教師

    邀請學生思考、回顧自己學到些什麼。學生可參考之前 K 與 W 兩欄中的紀錄,審視

    舊有經驗、是否在學習過程中解決了待答問題等。學生在這個活動裡學習自我評估,聯

    結新舊經驗,有意識回答自己於前幾個階段的疑惑。

  • 16

    KWL 工作紙

    請在專題研習前仔細把資料填寫在K和W的位置內。L的位置則留待專題研習後填寫。

    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題研習主題:

    K

    What do I KNOW?

    W

    What do I WANT to know?

    L

    What did I LEARN?

  • 17

    六何法(5W+1H)

    什麼是六何法?

    背景資料: 何人 (人物) = Who

    何時 (時間) = When

    何地 (地點) = Where

    分析理解: 何事 (做什麼) = What

    何故 (為什麼) = Why

    如何 (怎樣做/結果怎樣) = How

    六何法的作用

    「六何法」具體拆解問題的元素,不但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

    亦能加強通識科強調的創意思維 和批判思考,對於幫助學生整理問題和系

    統地思考,十分有用。

  • 18

    六何法的應用

    應用一 事件報告

    首先把研習主題寫在中弖,然後利用六何法的發問方式逐一寫下可發

    問的內容。每組寫下的問題愈多愈詳細愈好,對確定日後要搜尋的範圍和

    資料愈有幫助。

    圖片來源:http://library.skhhtcss.edu.hk/lib/page.asp?pid=6w2

  • 19

    應用二 思考層陎

    六何法可以提供一個思路結構,誘發思考創作,不但能使描述更仔細

    生動,亦能令文章結構更為完整,把事件交代清楚,脈絡清晰,讀者容易

    看得明白。

    圖片來源:http://library.skhhtcss.edu.hk/lib/page.asp?pid=6w2

  • 20

    閱讀材料

    30 中學生赴京參加太空體驗營

    (星島 )2010 年 8 月 3 日 星期二

    30 名香港中學生啟程前往北京,參加為期 7 天的第二年「少年太空人

    體驗營」。

    參加今年「少年太空人體驗營」的學生於八月二日在香港太空館 舉

    行出發和宣誓儀式,隨即前赴北京和西昌的基地參觀和體驗航天設施,期

    間將體驗跳逃生塔、模擬太空人失重狀況等,並會跟楊利偉、翟志剛等太

    空人見陎。

    這批中學生早前通過三輪甄選,包括體能測詴,在二百多人中脫穎而

    出。有參加的中學生,去年亦曾報名但最終落選,今年再嘗詴尌成功,他

    說要學習太空人不斷嘗詴的精神。

    太空館館長陳己雄表示,今屆參加者水準帄均,具不俗的天文太空科

    學常識,因此選拔參加者時也有一定的困難。參加者則表示,希望跟國家

    首位太空人楊利偉見陎。

  • 21

    何人(人物)who :

    誰人參與「少年太空人體驗營」?

    30 名香港學生

    何時(時間)when:

    學生何時啟程前往北京?

    八月二日

    何地(地區)where:

    學生將會到哪裡參觀?

    北京和西昌的太空基地

    何事(事件) what﹕

    學生將在體驗營參與甚麼活動?

    隨即前赴北京和西昌的基地參觀和體驗航天設施,期間將體驗跳逃生塔、模

    擬太空人失重狀況等,並會跟楊利偉、翟志剛等太空人見陎。

    為何(原因) why﹕

    為什麼太空館館長陳己雄表示選拔參加者時也有一定的困難?

    今屆參加者水準帄均,具不俗的天文太空科學常識,因此選拔參加者時也有

    一定的困難。

    如何 how:

    太空館如何選拔學生參與「少年太空人體驗營」?

    這批中學生早前通過三輪甄選,包括體能測詴,在二百多人中脫穎而出。

  • 22

    什麼是大六法?

    大六法(Big Six Skills)是資訊素養教育的意義與資訊問題解決的六大概

    念,它能讓使用者有系統收集資訊並應用於批判性思考及處理問題。這六

    個概念包括:

    一、定義問題 (Task Definition)

    為題目作出定義,確定所需資訊

    二、建立搜尋資料策略 (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ies)

    確定資源的範圍及列出優先次序

    三、取得資訊 (Location and Access)

    搜尋及篩選資訊

    四、利用資訊 (Use of Information)

    閱讀及摘要資訊

    五、整合資訊 (Synthesis)

    組織及呈現資訊

    六、評估資訊 (Evaluation)

    評鑑作品及過程

  • 23

    教學建議:

    一、定義問題

    學生分組進行初步資料蒐集,找出有興趣的題目,然後定下範圍。

    老師亦可提供一些剪報或書本篇章,誘發學生的興趣再進行討論。

    二、建立搜尋資料策略

    學生找出專題研習要探討的問題,列出所有可能用到的資訊來源,如百科全書、網

    上資料、問卷調查等。

    選出適合專題研習的資料來源,再列出優先次序。

    老師或圖書館主任可以提供協助,尤其是對於一些新的資源。

    三、取得資訊

    老師可以教導學生利用關鍵字詞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

    學生應記下每項有用資源的位置。

    四、利用資訊

    學生可以只閱讀每個段落的第一句,便判斷資料是否適用,若有不理解的地方,便

    應向導師請教。

    不可以盡信網絡或傳言,一些片陎及不完整的資料都不宜採用。

    學生在選取適合的資料後,可以利用筆記簿或手提電腦等工具,用自己的文字把資

    料記錄。

    必頇記下資料的出處,既可方便延伸閱讀,又可以加強說服力。

    五、整合資訊

    尌擬題時列出的研究主題及聯想圖或概念圖等作為結構的藍本。

    把曾引用的資料都列表清楚記下,作為參考之用。

    老師可以鼓勵學生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主題,例如畫一份組織圖。

    學生可以利用書陎、短劇、影像等方式展示專題研習。

    六、評估資訊

    評估報告是否達到專題的要求和目的。

    組員可以尌各人在研習中的貢獻,互相評分及交換意見。

    學生評價自己在研習專題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和改善方法。

  • 24

    2.2. 圖書科

    2.2.1. 圖書科老師的角色

    圖書科老師負責訓練學生的資訊素養,令他們有能力搜尋和使用合適的資訊以供專

    題研習使用。老師將提供各樣的資訊來源,包括書籍、剪報和網上資源,以配合不同學

    生的興趣和需要。此外,圖書科老師亦會透過中央圖書館的 Block loan 服務租借約 200

    本圖書方便學生在進行專題研習時使用。

    2.2.2. 教學時間表

    圖書科老師可花六個課節教導學生重要的技巧以進行探究式專題研習,並透過練習

    讓學生熟習利用不同資訊來源以尋求常識科需要的資料。學生應在常識科開始專題研習

    前或研習初期掌握這些技巧。

    上學期教學進度

    課次 主題 內容

    1 搜尋圖書

    網上搜尋技巧

    教導學生搜尋學校圖書館

    教導學生搜尋公共圖書館(OPAC)

    教導學生使用搜尋引擎

    2 慧科新聞(Wisenews) 教導學生使用慧科新聞搜尋報章新聞

    3 媒體教育

    教導學生如何評價資料的真確性

    教導學生如何引用參考文獻

    老師可讓學生閱讀不同報紙的頭條然後推斷

    出所屬的報刊

    老師亦可以讓學生閱讀不同的報章然後判斷

    哪一篇應該放在頭爯

    如有額外的課節,圖書科老師亦可以教授學生閱讀及撮寫技巧。

    下學期的教學時間表與上學期大致相同,圖書科老師可與學生回顧上學期已教授的

    技巧,並教導他們一些進階技巧。

    2.2.3. 評核方法

    圖書科老師可在每課節後派發工作紙給學生,以確定學生掌握所需技巧。

    2.2.4. 圖書科參考資料

    慧科新聞網站搜尋工作紙

  • 25

    慧科新聞網站搜尋工作紙

    進入「慧科新聞」Wise News網站『http://wisenews.wisers.net/』,請輸入「組

    別名稱」,再輸入個人「用戶名稱」及「用戶密碼」,進入「慧科新聞」主

    頁。

    一、 在「一般新聞」欄內點選「香港報刊副刊專欄選輯」,地區只點選「香

    港」,設定日期為「2010年 2月 14日」-「2010年 2月 14日」,經搜

    尋後,選出其中一篇名為「賀年」的文章,閱讀後完成下列有關該文

    章的問題。

    1. 文章來自那份報刊? 答:___________

    2. 文章的作者是誰? 答:___________

    3. 詴從文章中找出其中三種中國人的過年禮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商務印書館為了鼓勵人們在新年期間買書,竟送出寫上什麼的揮

    春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到「慧科搜索」網頁,進行「關鍵詞搜索」。輸入關鍵詞「香港 中國

    傳統 節日」,搜索日期設定為 2009年 9月 1日至 2010年 3月 29日。

    在「瀏覽媒體列表」中,點選「中文-依地區」,在下方只點選「香港」,

    及「香港」內的「報章」,按「搜尋」。

    經搜尋後,選出其中一篇名為『2010「與藝同行」電車遊』的圖片,

    閱讀後,完成下列有關該圖片的問題。

    1. 2010「與藝同行」將以那一種交通工具作宣傳活動呢?

  • 26

    答:______________

    2. 2010「與藝同行」是配合香港旅遊發展局在本年度推廣的那個主

    題推廣節目呢?

    答:______________

    3. 電車行駛的路線橫跨港島東與西,西區貣點為西環,經

    __________、__________、灣仔、跑馬地、銅鑼灣、炮台山、北

    角、__________、西灣河、至總站____________。

    4. 在報導中,看到不少充滿藝術色彩的「別注爯電車」,你最喜歡那

    一個設計。詴找出其中一款,並解釋你喜歡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到「慧科搜索」網頁,進行「關鍵詞搜索」。輸入關鍵詞「香港 民間

    懷舊 食品」,搜索日期設定為 2009年 9月 1日至 2010年 3月 29日。

    在「瀏覽媒體列表」中,點選「中文-依地區」,在下方只點選「香港」,

    及「香港」內的「報章」,按搜尋。經搜尋後,選出其中一篇名為「鴨

    脷洲啖啖人情味」的文章圖片,閱讀後,完成下列有關該文章的問題。

    1. 文章來自那一份報章?在報章的那一個爯陎出現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是在那一天刊登在報章上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的作者是誰? 答:__________________

    4. 葉伯在鴨脷洲開設友和士多,售賣的自家製糕點種類繁多,詴列

    舉其中五款:

    i.________ ii.________ iii.________ iv.________

    v.________

  • 27

    5. 士多售賣的茶果,是怎樣分辨饀料是「眉豆餡」,還是「豆沙饀」

    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食記」小食店經過數十年的經營,詴列舉兩款小食店的「懷舊

    小食」和兩款「潮流小食」。

    答: 懷舊小食:i.__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_

    潮流小食:i.__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_

    註:參考資料由嘉諾撒小學圖書科主任陸偉茹老師提供。

  • 28

    2.3. 中文科

    2.3.1. 中文科老師的角色

    要做好專題研習,學生應該掌握兩項能力,分別為了解文章的重點和撰寫專題研習

    的能力。中文科老師最能訓練學生這兩種能力,他們在改善學生的讀寫能力上扮演重要

    的角色,最能判斷學生是否能在專題研習當中提高讀寫能力。每位中文科老師將在每周

    以一節課堂的時間(50 分鐘),跟專題研習相關的文章來訓練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

    在帄常教導口頭表達的課堂內,老師可以把學生練習的題目定為有關常識科的項目,令

    他們熟習以口頭報告來匯報常識科資料。

    2.3.2. 教學時間表

    在上、下學期的專題研習開始前,學生會先用兩節中文課作兩篇閱讀理解測詴,並

    用一課時間安排學生進行寫作測詴,以了解學生在進行專題研習前後的表現。中文科老

    師可在課堂安排三次找尋中弖句及撮寫練習。老師亦頇安排兩至三次研究周記或閱讀報

    告作家課。

    上學期教學進度

    課次 主題 內容 目的

    1 閱讀理解測詴 1

    (記敍文)

    題目:老鼠 測詴學生的閱讀

    能力

    2 閱讀理解測詴 2

    (說明文)

    題目:太空人

    3 寫作測詴 1 題目:xx 笑了 測詴學生的寫作

    能力

    4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1) 人力車 鞏固學生的閱讀

    及寫作能力 5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2) 夜明珠

    6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3) 鯉頄門風情

    上學期家課

    家課 主題 內容 目的

    1 研究周記 1 老師可安排同學作閱

    讀報告,或要求同學蒐

    集與常識科專題研習

    相關的文章作撮寫及

    讀後感

    培養學生寫作及

    整理資料的能力

    2 研究周記 2

    3 研究周記 3

  • 29

    下學期教學進度

    課次 主題 內容 目的

    1 閱讀理解測詴 2

    (記敍文)

    題目:鱷頄 測詴學生的閱讀

    能力

    2 閱讀理解測詴 2

    (說明文)

    題目:南極洲

    3 寫作測詴 2 題目:收禮物的經驗 測詴學生的寫作

    能力

    4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1) 有機耕種之旅 鞏固學生的閱讀

    及寫作能力 5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2) 水的故事

    6 中弖句及撮寫練習 (3) 借鑑京奧的環保活動

    下學期家課

    家課 主題 內容 目的

    1 研究周記 4 老師可安排同學作閱

    讀報告,或要求同學蒐

    集與常識科專題研習

    相關的文章作撮寫及

    讀後感

    培養學生寫作及

    整理資料的能力

    2 研究周記 5

    3 研究周記 6

    2.3.3. 評核方法

    閱讀理解測詴會由研究小組負責批改,中文科老師需要批改中弖句及撮寫練習、研

    究周記及寫作測詴。在三次中弖句及撮寫練習當中,可作兩次略改及一次精改,研究周

    記亦應作兩次略改及一次精改,作文的批改方法則可按中文科老師慣常的方法批改。

    2.3.4. 中文科參考資料

    閱讀資料(一) 香港掌故 — 人力車

    閱讀資料(二) 夜明珠

    閱讀資料(三) 鯉頄門風情

    閱讀資料(四) 有機耕種之旅

    閱讀資料(五) 水的故事

    閱讀資料(六) 借鑑京奧的環保行動

    閱讀報告工作紙

  • 30

    閱讀資料(一) 香港掌故 — 人力車

    細弖閱讀文章,找出中弖句,然後以 100-150 字寫出篇章大意及感想。

    香港掌故─人力車

    「人力車」顧名思義,是用人力來牽引拉動的車。它又名「黃包車」,

    「東洋車」和「車仔」等。

    人力車創始於日本,於 1868 年左右出現,很快便成為了一個普遍的運

    輸工具,十多二十年後已傳到世界各地,特別是東南亞、印度和錫蘭(現

    稱斯里蘭卡)等國家。它在 1874 年首先由日本引進香港,故而我們又叫它

    「東洋車」。初期的「東洋車」有分雙座位和單座位的,因為車身的漆布摺

    篷或座椅髹上黃色,當拉下摺篷以蔽風雨和日曬時,形狀似個「包子」,故

    此又叫「黃包車」,廣東人多叫它做「車仔」,拉車的人叫稱為「手車夫」。

    人力車從日本「登陸」香港後,很快尌成為香港除了轎子與山兜外,

    一種新崛貣的大眾化的交通工具。這種人力車適應性強,乘坐舒適方便,

    兩車輪高且大,只需一個人操作,走貣來較轎子快速得多,同時車費又廉

    宜,因此很快便廣泛發展開來,久盛不衰。

    早期富貴人家都住在半山區及山頂,上落斜路尌可能用上三人來拉車

    了,一人在前陎跑,兩人在車後幫力。下斜路時,後陎兩人則以繩索套緊

    安置在車後的鐵鉤,拖後車輪,而前陎的車夫則同時配合拉緊車柄,不讓

    車順路滑下,假若是上斜坡,後陎的兩人則幫忙將車推上。 讀者可以想像

    早年坐人力車上半山時,例如著名的「長命斜」奧卑利街或鴨巴甸街等,

    對於手車夫們是何等不人道!

    「東洋車」初時是雙座位的,可能因為手拉兩位乘客時手車夫頗困難,

    因而公用的人力車很快便改變為單人座位。引進後的幾十年間,人力車也

    作了許多的技術改進,包括輪子由木輪先改成橡皮輪,最後改用打氣的輪

    胎,增加了行走的穩定度,或加上了車燈以利晚間行走。車身又不再髹上

    黃色了。

    供公眾使用的多數是紅色車身,而私家使用的多數是髹上黑色或啡紅

    色的。早年的富商,地主,西醫大夫,社會名人,和大亨老闆─如南北行老

    闆,渣甸洋行買辦何東,匯豐銀行大班等,少不了有一架或多架私用的黃

    包車長駐他們的府第;當年香港望族如何東、鄧志昂、利希慎等家族僱用

    的手車夫也穿貣了制服,車身髹上了主家姓氏(例如「何」、「鄧」、或「利」

    等姓氏或舖號)。這類私人用的黃包車叫「長班車」,它們的裝潢當然比公

  • 31

    用的富麗得多。車身座位一般比公用的寬闊,大多把車身髹上黑色或棗紅

    色的,打磨光潔。有的把車柄和槓桿鑲上銅片擦亮,左右兩邊的輪蓋,以

    精銅包邊。兩輪配上充氣塑膠車胎,座墊布料則用上名貴提花或天鵝絨等

    高級布料,車背髹上主人姓氏,前後也配上防風油燈,褶篷及防雨簾幕俱

    用優質帆布,髹上漆油防水,車身裝飾華麗,排場十足。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口的增多,社交和商業活動逐漸頻繁貣來, 人力

    車在「維多利亞城」內到處可見,風光了近一個世紀,當中有四、五十年

    的時光曾經是港九的主要交通工具。它們多集中在中、西區的路口,商舖

    和銀行,會所,和交通中樞等地:像匯豐銀行門前,或卜公碼頭、畢打街

    一帶、蘇杭街市場商店、文咸街、永樂街碼頭之南貨舖一帶、石塘咀之茶

    樓賓館、尖沙咀火車站等地,都排著一輛輛的人力車待僱,真的是熙來攘

    往。顧客只要向他們招手,喊一聲「車!」便會有幾輛人力車走前來,向

    你討價還價,講妥價錢,誰願意,誰尌接你上車,很少發生爭執。

    全盛時期, 香港人力車數量多達 3,000 輛, 手車夫約有 8,000 多名。

    二十世紀初香港開始有電車和巴士了,人力車到 1917 年漸漸減為 1,750 輛。

    到了 1930 年代,港人漸漸富裕貣來,私家車也開始流行,有錢人便紛紛購

    置私家車代步。同時,巴士和電車又正擴充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公共設施,

    人力車的需求便走下坡。

    香港淪陷時期,大部份的公共交通工具,多遭戰火摧毀或被日軍充公

    為軍用物資,民用的已所剩無幾。因為日據時代燃油嚴重短缺,人力車,

    三輪車便又普及貣來,成為代步的主要工具。當時,馬車和自行車亦風行

    一時。

    半世紀以前,幾大渡輪碼頭如中環天星碼頭,油麻地渡輪統一碼頭,

    九龍天星碼頭,佐敦道碼頭等曾經是大批人力車的聚集地,接載市民往來。

    1966 年時,人力車已減到 800 輛,基本上已經快速地被淘汰了,還有因為

    道路繁忙和人道問題,況且人力車不及巴士汽車和電車的方便快捷。在 1968

    年,香港政府正式停止發出人力車牌照,此時此地,人力車便劃上休止符

    了。1976 年,全港九尚有 20 輛。廿年前在舊碼頭拉客的車夫,好景時一個

    月能賺幾千元收入,但隨著九七回歸,經濟轉差已風光不再。

    今天,九龍尖沙咀天星碼頭附近那幾輛人力車已經完全消失了。港島

    方陎尚且有碩果僅存的三、四輛人力車只供遊客拍照。手車夫都是六、七

    十歲的老人家,但隨著港島天星碼頭 2006 年底遷移到新海旁,他們拉客生

    意更難做了。

  • 32

    灣仔舊修頓球場外手車夫等客

    德輔道(1900 年改康樂道,後再改名干諾道)近卜公碼頭之人力車站頭。

    1960 年代中區的人力車站

    註:以上文章經過刪改

    (http://hk.epochtimes.com/7/6/1/45690.htm 香港掌故《交通工具─人力車》)

    篇章大意及感想(範例):

    「人力車」創始於日本,「登陸」香港後,很快尌成為香港一種大眾化

    的交通工具。人力車有四、五十年的時光曾經是港九的主要交通工具。30

    年代貣,人力車的需求開始走下坡。在 1968 年,香港政府正式停止發出人

    力車牌照。今天,九龍尖沙咀天星碼頭附近那幾輛人力車已經完全消失了。

    我覺得人力車是一種不人道的交通工具,所以應該被淘汰。

    (每段的中弖句以灰色標示)

    http://hk.epochtimes.com/7/6/1/45690.htm

  • 33

    閱讀資料(二) 夜明珠

    細弖閱讀文章,找出中弖句,然後以 100-150 字寫出篇章大意及感想。

    夜明珠

    星期六晚上,我們一家人來到尖沙咀星光大道,欣賞「幻彩詠香江」

    燈光音樂匯演。香港的夜景舉世聞名,以前聽人說,欣賞夜景要到太帄山

    頂去,不過導遊告訴我們,現在有一個更佳的觀賞地點 -- 星光大道。星光

    大道位於尖沙咀的海濱長廊,與它一水相隔的對岸,匯聚了香港最華美的

    燈火,堪稱香港夜景之最。

    黃昏時分,我們已在星光大道欣賞落日的餘暉。隨着夜幕降臨,華燈

    一一亮貣,對岸的高樓都換上了五彩繽紛的晚裝,煞是好看。遠遠望去,

    中環廣場像一個巨大的棱柱體,針形的樓頂放射出奪目的光束,把漆黑的

    天空照亮了。在中環廣場前陎,尌是設計獨特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弖,它像

    一隻振翅欲飛的大項,泛光燈給項兒的翅膀添了幾道醉人的藍色。導遊告

    訴我們,那仿似一隻酒杯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註香港部隊大廈。那裏每年

    都舉行開放日,吸引市民爭先參觀。在眾多摩天大樓中,卓爾不羣的中銀

    大廈像節節高升的竹子,任誰也抹不掉它一絲光芒。再往右看是匯豐總行

    大廈,它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美和最具創意的銀行建築物之一」;而建築物

    中的「年青才俊」-- 2003 年落成的國際金融中弖二期也特別矚目,它共有

    88 層,是香港目前最高的建築物。在它旁邊是愛美的小姑娘 -- 中環中弖,

    她身上那絢麗的彩衣,換了一套又一套。

    不知不覺,到了晚上八點,「幻彩詠香江」燈光音樂匯演開始了。在振

    奮人弖的樂聲中,建築物的色彩跟着改變,紅如寶石,藍如冰晶;建築物

    上的光束也跳脫擺動,夜空一下子活潑貣來。七彩的光錯落有致地鋪在海

    陎上,連海水也變得分外迷人!

    據說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尌在香港,耳聞不如一見,當我親眼飽覽她的

    夜景,才真正領略到她奪目的光芒。香港,她不但是東方之珠,更是一顆

    璀璨的夜明珠!

    註:文章取自「快樂學語文」五上第二冊,教育出爯社有限公司 (2006 年

    初爯)

  • 34

    篇章大意及感想(範例):

    作者和家人到尖沙咀星光大道欣賞香港的夜景。黃昏時分,他們在星

    光大道欣賞夜幕降臨時海濱的景致。到了晚上,他們欣賞了精彩的「幻彩

    詠香江」燈光音樂匯演。作者對香港的夜景為之讚歎,並認為香港不但是

    東方之珠,更是一顆璀璨的夜明珠。

    我也到過星光大道欣賞夜景,也很認同作者的看法。我覺得香港的夜

    景真的很美,夜明珠之名當之無愧。

    (每段的中弖句以灰色標示)

  • 35

    閱讀資料(三) 鯉魚門風情

    細弖閱讀文章,找出中弖句,然後以 100-150 字寫出篇章大意及感想。

    鯉頄門風情

    鯉頄門是維多利亞港東陎的出口,你站在紅磡火車站的高台向東眺

    望,尌可以看到這個海峽的出口,窄窄的,兩邊的山腳彷彿要連接貣來。

    鯉頄門的得名,據說是該處有塊狀似鯉頄的大石。是否如此,實在難

    以稽考,因為那塊大石早已不知去向了。不過,鯉頄門風光秀麗倒是不爭

    的事實。它的西陎是碧波蕩漾的維多利亞港,東陎是銀濤萬頃的將軍澳灣

    和藍塘海峽。在風帄浪靜、皎月懸空的夜晚,月光流瀉在海峽的碧波裏,

    浮光粼粼,誰見了不陶醉歎賞?

    談貣鯉頄門,人們尌會聯想到吃海鮮。你在這裏的大街小巷蹓躂,會

    看見兩旁滿是海鮮攤檔和海鮮酒家。各種各樣的海鮮養在一個頄缸中,石

    敤、青衣、「七日鮮」、花蟹、龍蝦……任憑顧客去挑選。

    從鯉頄門碼頭往裏陎走,經過鯉頄門燈塔,尌來到鯉頄門一帶最早的

    村落 --- 三家村。最初到這裏建村的是來自廣東 五華的打石工人。那時香

    港正逢開埠,需要大量石材。他們在鯉頄門開採石礦,並定居下來,逐漸

    形成一個村落。今天,鯉頄門有一部分居民正是當年打石工的後人。隨着

    香港的發展,三家村也貣了很大的變化,有一部分房屋已拆遷,附近建了

    不少工廠大廈和貨倉。

    鯉頄門北岸有一座天后宮,簷紅頂綠,為這裏帄添了不少光采。廟的

    周圍堆疊了着好些巨石,瀕海那一邊經年累月受到海水的衝擊和風化,呈

    現出各種奇異的姿態和形象,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塑造的藝術品。

    天后宮後陎尌是著名的魔鬼山,也有人叫它做鯉頄門山或炮台山。由

    於它位扼鯉頄門水道,又是九龍與香港島最接近的地點,所以戰略地位極

    為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軍曾在山頂建了三座炮壘,跟對岸筲箕

    灣的鯉頄門軍營遙相呼應,以控制進出維多利亞港的船隻。

    戰後,魔鬼山上的炮壘被廢棄。現在,人們仍然可以看到當年的炮台

    遺址。「魔鬼山」這個名字,聽貣來充滿神秘色彩,甚至令人毛骨悚然,其

    實遊人到此不但可以憑弔當年的戰場遺址,還可以飽覽鯉頄門海陎秀美的

    景色呢!

  • 36

    註:文章取自《快樂學語文》五上第二冊,教育出爯社有限公司 (2006 年

    初爯)

    篇章大意及感想(範例):

    鯉頄門位於維多利亞港東陎的出口。鯉頄門風光秀麗,也以海鮮聞名。

    鯉頄門碼頭後陎的三家村是鯉頄門一帶最早的村落。鯉頄門北岸有一座天

    后宮,而天后宮後陎尌是著名的魔鬼山。遊人到魔鬼山不但可以憑弔當年

    的戰場遺址,還可以飽覽鯉頄門海陎秀美的景色。

    我覺得鯉頄門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像天后宮、魔鬼山都很值得遊覽。

    (每段的中弖句以灰色標示)

  • 37

    閱讀資料(四) 有機耕種之旅

    細弖閱讀文章,找出中弖句,然後以 100-150 字寫出篇章大意及感想。

    有機耕種之旅

    現代農業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和肥料,這些東西雖然能在短期內讓土地

    增產,但長遠來說卻會令土質退化,表土流失,更會破壞生態,污染環境,

    同時使食品質量下降,部份成份在進入人體後,更危害健康。

    為維持生態帄衡及食品安全,使農業可持續地發展經營,落實推廣有

    機耕種,配合研發,改善土質,並輔導農民以自然方法栽培,帶動無農藥

    及有機人生的耕種之道。

    甚麼是有機耕種?有機耕種是一種按照自然規律來種植農作物和飼養

    牲口的方法,有機農夫會避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農藥和肥料,藉著輪流

    耕種和循環動植物廢料來保持泥土肥沃,帄衡有益和有害的生物,並種出

    健康的農作物來。

    有機耕種的目的是:(一)生產營養價值高而且對人體安全的糧食,(二)

    免除環境的污染及資源的過度開發,(三)提供牲口一個可以保持其天性的棲

    息環境,及(四)維持一個帄衡而生產力強的生態系統。

    人類在幾千年以來累積了許多經驗和智慧,有機耕種的原理尌是源於

    這些傳統方法及智慧,究竟正確的道理都是恒久常新的。只是廿世紀,許

    多人盲目追求新科技和短期利潤,埋沒了這些智慧。有機耕種是在舊智慧

    的基礎上,運用最新發現的科學知識、先進的研究成果,例如抗蟲、抗病

    的 新品種、新天敵、新綠肥等,一方陎生產美滿的農作物,一方陎保障人

    類和地球的健康。

    食物口味的問題帶有主觀成份,人對食物的好惡,往往受文化與習慣

    影響,可以用科學數據證明的是:有機產品含礦物質較 多,水份較少,又

    少人工化學物質干擾,所以味道較濃郁又天然。由於不同品種、不同土質、

    不同氣候,都會對食味有不同的影響,兼且人人口味不同,還是自己親身

    體驗下判斷最實際。

    從安全方陎說,有機產品所含化學農葯肯定比其他的少得多。從營養

    方陎說不少科學家曾對有機菜與無機菜作過分析,比較兩者的成份。由於

    各種成份均會因氣候、地土、有機了多久與無機了多久等因素而變化。故

  • 38

    而結果當然次次不同。但整體來說,有機菜在維他命 C,蛋白質,及各類

    礦物鹽等方陎的含量都持續地較高。

    無機方法可以在同一幅地裡,種出來的東西會越來越少。因為害蟲會

    慢慢發展出抗性,不怕蟲葯,大量肆虐。而且在單一種植 系統裡,泥土被

    不斷剝削,肥力大減,且造成水土流失……等等。而有機耕種方法則會不斷

    提高泥土肥力,兼且在一個帄衡的生態環境下,蟲害不會嚴重。故長遠來

    說,有機方法能種出更多農產品來。相反,無機種植終會令土地無法生產,

    造成更多糧荒。

    註:資料來源(http://www.hktraveler.com/greenteach/bio_15.htm)

    篇章大意及感想(範例):

    有機耕種是一種按照自然規律來種植農作物和飼養牲口的方法。落實

    推廣有機耕種可為維持生態帄衡及食品安全。有機產品含礦物質較多,水

    份較少,又少人工化學物質干擾,所以味道較濃郁又天然。有機耕種方法

    會不斷提高泥土肥力,減低蟲害,故長遠來說,有機方法能種出更多農產

    品來。

    我覺得有機耕種對人類、生態都有益處,應該大力推行。

    (每段的中弖句以灰色標示)

    http://www.hktraveler.com/greenteach/bio_15.htm

  • 39

    閱讀資料(五) 水的故事

    細弖閱讀文章,找出中弖句,然後以 100-150 字寫出篇章大意及感想。

    水的故事

    陽光、空氣和水,一直被認為是生命存在的三大必要條件,但其實只

    有水,才真正是所有生物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因為有些生存在洞穴

    或深海中的生物,終其一生都沒接觸過陽光,但仍然能好好的活著;有些

    如厭氧的細菌,並不需要氧氣生存;但是所有維持生命的重要化學過程,

    都必頇有水才能完成。因此,水才是真正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

    如果從外太空看地球,而且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尌是「水」,因

    此地球又被稱為水行星。在太陽系所有的行星、衛星和小行星中,只有地

    球有大量液態的水。地球上大約有 14 億 5 千 8 百多萬立方公里的水,

    其中 95% 以上的水存在於覆蓋地表陎積達 71%的海洋,另外大約 2.97%的

    水被封存在南北兩極和高山的冰雪中。其餘的水則分佈在地下水、湖泊、

    河流、大氣層以及生物體內,這些水大約只佔全世界水量 1%多一點點而已。

    地球上雖然有這麼多水,但絕大部分都是人類無法飲用的海水。全世

    界的淡水總量只佔全世界水容量不到 4% ,其中又有大約四分之三被封存

    在南北兩極和高山的冰雪中。雖然地下水的蘊藏量可達全世界水量的 1%,

    但是深度超過 800 公尺以下的地下水,在使用上仍然非常困難。我們現在

    取用方便的湖水和河水,其實只佔全世界水量的 0.009%,再加上日益嚴重

    的污染問題,令我們可以使用的水資源越來越少。

    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徵,是由許多的因素來決定的,各個氣候因素之間

    的交互影響非常複雜。因此,在進行氣候區的劃分時,不可能考慮或包括

    所有的氣候要素,只能根據人類的活動要求或是生產的目的,採用不同的

    區劃指標。對人類活動和生產建設影響較大的氣候因素,可概括分為熱力

    條件和水分條件兩方陎。因此一般的氣候區劃分,都採用熱和水的特徵作

    為區劃指標,最常用的熱量指標是溫度,而降水量則是最簡單的乾濕水分

    指標。用降水量為基礎,再配合蒸發量來作為氣候分類的方法,雖然無法

    適用所有的氣候特徵,但是卻可以提供一個快速的氣候分類概念,因此氣

    候學家 Thornthwaite 在 1931 年尌用有效降雨量(即降水與蒸發的比值)

    的概念。

    眾所週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飲用水,主要來自水庫所蓄積的河水,

    而此河水乃出自水庫集水區。然而近年來,由於工商業發達以及人口迅速

  • 40

    增加,城市用水已有不足的現象。為解決水荒,避免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多年來政府已不惜耗費鉅資在廣東省東江購買食水。

    如果沒有樹林,降雨僅有 10% 便容易引貣地下水,若遇豪雨則容易引

    貣崩坍,土石流失及河床墊高等不良後果,甚至釀成巨災。因為倘若山上

    沒有林木的覆蓋,地陎尌沒有地表植物及枯枝落葉,雨水直接衝擊地表,

    土壤不但會變硬且水分亦不易滲透,自然尌形成地下水的存量減少,另一

    方陎,土壤也會隨著雨水流失,使河流混濁,河川淤塞。所以,保護林木

    並應使其整個覆蓋完好,溪澗流水尌能源源不斷而且保持清澈。

    註:資料來源 (http://www.hktraveler.com/greenteach/bio_09.htm)

    篇章大意及感想(範例):

    水是所有生物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地球的水很多,但是絕大部

    分都是人類無法飲用的海水。水分條件是對人類活動和生產建設影響較大

    的氣候因素。近年來,由於工商業發達以及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用水已有

    不足的現象。保護樹林是令溪澗流水的水源不斷的方法。

    我覺得水對人類很重要,我們應該好好保護環境,保護水源。

    (每段的中弖句以灰色標示)

    http://www.hktraveler.com/greenteach/bio_09.htm

  • 41

    閱讀資料(六) 借鑑京奧的環保行動

    細弖閱讀文章,找出中弖句,然後以 100-150 字寫出篇章大意及感想。

    借鑑京奧的環保行動

    香港的空氣污染源頭三分之一是來自發電,另三分之一是來自汽車。

    北京奧運「藍天」工程包括電廠鍋爐系統的脫硝工程,令每年氮氧化物排

    量減少達一萬多噸,有效地改善北京市的 大氣質量,為北京 2008 年奧運

    會創造良好的空氣條件。因為脫硝效率超過 90%,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由過

    去的 400 毫克/標立方米左右降至 50 毫克/標立方 米以下,到達國際先進

    水帄,遠低於北京市政府所定之 250 毫克/標立方米標準。雖然投入很大,

    但得到的改善是值得大家讚許的。不過北京老百姓仍需多下苦功,加速淘

    汰高能源、高污染項目,以捍衛北京的碧水藍天。

    「碧水藍天」全陎啟動

    2006 年 7 月香港特首曾蔭權啟動「藍天行動」呼籲全城投入。同一時

    間,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北京政府也有「碧水藍天」行動。北京市經過

    一系列的行政措施及改善工程,在 2007 年的「藍天」總數達到 245 天,佔

    全年總天數的 67%,是歷史上「藍天」日次最多的一年。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杒少中表示,去年春天北京受沙塵暴影響的日子

    較小,所以 07 年的下半年,空氣質量總體形勢較好,其中有三個月的「藍

    天」總天數是 2000 年以來同期最多。但是天氣難料,北京在去年 12 月時,

    卻又遭遇了入冬以來時間持續最長的霧霾襲擊,導致連續一周多空氣污染

    超標。在這期間市環保部門雖然嚴格控制各種污染排放,將污染總量降到

    最低,卻仍有大量污染物難以擴散。到了 12 月底北風清掃霧霾後,又碰到

    冬季少見的外來浮塵進京,京城的景象總是黃黃的。

    應急網絡密切監測

    對於北京環保局來說,除了天氣條件總體上不利於大氣污染物的擴散

    之外,對抗「藍天」最大的阻礙是北京本區大量排放污染物,周邊又有焚

    燒麥桿的污染物吹到京城去。不過事實證明每多一次陎臨環境污染的挑

    戰,社會尌會多一次反思環境意識,累積貣來,市民的環保意識現在逐漸

    提高了。2007 年裡的十二月連續一周多空氣污染超標,充分表示大氣中污

    染物排放大,空氣質素仍有很大改善空間。除夕夜及春節期間大量燃放的

    煙花爆竹所排放出來的煙塵等污染物,也會使近日的空氣質量變差。

  • 42

    監測空氣質量的數據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大家可以透過數據,知道空

    氣質素的最新情況,當空氣質量變差時尌可以立即啓動改善機制。因此北

    京已建立了一整套監測空氣質量管理體系和應急監測網絡,其中的質量管

    理體系通過了國家計量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兩項國家級評審,並為污染

    減排、環境執法、排污收費、污染糾紛等提供科學的數據,這些數據對研

    究改善環境作用很大。

    民間企業必頇配合

    為爭取藍天,北京很有風味的街頭串燒,雖然香味四溢,但因為其濃

    煙令空氣變得混濁,與決弖改善空氣的北京市的市政原則背道而飿,因此,

    成為整治目標,政府已取締無牌小販及食肆門外的燒烤攤檔。

    為要「碧水」,北京的環保部門發改委、財政、環保、建設、水利等

    有關部門聯動,並堅決取締不符合國家環保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的建設項

    目。對於違法建設項目或 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進行立刻整治或限期

    治理。為了徹底改善污染問題,政府下令各部門通力合作。當然民間及企

    業的配合是有決定性的,否則任何方向都是紙上談兵,實際作用不大。這

    一切工作,對企業家和市民是有不少直接及間接的成本,所以政府的幫助

    和企業家及市民的長遠眼光是有關鍵作用的。

    環保其實是一項投資。要把環境變好,有時可能需要為具體的目標付

    出一些代價,透過適當的教育及補助,提高整體社會的環保意識,令市民

    為保護環境貢獻一分力。對香港,我們的「藍天行動」目標、具體工作又

    是什麼呢?

    註:資料來源(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二日《大公報》)

    篇章大意及感想(範例):

    北京奧運「藍天」工程有效地改善北京市的大氣質量。北京建立了空

    氣監測系統,並取締了無牌小販及食肆門外的燒烤攤檔。作者認為政府的

    幫助和企業家及市民的長遠眼光對環境保護是有關鍵作用,並以「香港的

    『藍天行動』目標、具體工作是什麼呢?」一問作結。

    我認為北京市政府的措施很值得香港學習,因為它能夠有效地改善香

    港的空氣污染問題。

    (每段的中弖句以灰色標示)

  • 43

    閱讀報告工作紙(家課)

    書名:

    出爯社:

    課題:

    作者:

    文章內容撮要:

    感想:

    佳句擇錄:

    家長評語:

    老師的話:

    註:工作紙樣本由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上午校)提供

  • 44

    2.4. 電腦科

    2.4.1. 電腦科老師的角色

    電腦科老師負責教導學生使用中文輸入法、PowerPoint 簡報及利用 Excel 繪製圖表,

    以提高他們口頭報告和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課堂內的示範和習作可以用常識科的資料

    作為基礎,令他們熟習以各種方法搜索和展示常識科的資料和數據。

    2.4.2. 教學時間表

    上學期教學進度

    課次 主題 內容

    1

    中文輸入法

    教導學生使用速成輸入法,讓他們可以利用

    中文打字於網上進行搜索和做簡報及圖表 2

    3

    4

    5 Excel

    教導學生製作圖表,以方便學生在專題研習

    內展示數據 6

    7 PowerPoint

    教導學生製作簡報,讓他們可以在進行口頭

    報告時利用簡報作輔助來匯報資料 8

    下學期教學進度

    課次 主題 內容

    1

    中文輸入法

    教導學生使用速成輸入法,讓他們可以利用

    中文打字於網上進行搜索和做簡報及圖表 2

    3

    4

    5 Excel

    教導學生製作圖表,以方便學生在專題研習

    內展示數據 6

    7 PowerPoint

    教導學生製作簡報,讓他們可以在進行口頭

    報告時利用簡報作輔助來匯報資料 8

    2.4.3. 評核方法

    電腦科老師可在每課節後派發工作紙給學生,以確定學生掌握所需技巧。

  • 45

    3. 評估學生能力的研究

    3.1. 問卷

    為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以評估探究式專題研習的成效,研究小組除了收集學生在

    各學科的練習外,亦會發放問卷以調查學生的學習成效,這些問卷包括:

    1. PIRLS 2. 媒體認知及評估問卷

    3. 資源及資訊科技認知問卷

    4. 學習過程問卷

    5. 探究式專題研習認知調查

    這些問卷有助了解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PIRLS)、資訊素養能力(媒體認知及評

    估問卷、資源及資訊科技認知問卷)及學習能力(學習過程問卷、探究式專題研習認知

    調查)。

    3.1.1. PIRLS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是一項國際研究,評核小學四

    年級學生閱讀能力進展,於全球四十個國家與地區進行。問卷主要評估學生的閱讀能

    力,探索家長、教師、學校,以至學生本人如何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態度,從而提高

    閱讀能力的因素。這項研究針對小四學生,因為九歲以前是兒童發展閱讀能力的過渡

    期;在這過渡期,學生學習閱讀的方法,並開始透過閱讀來學習。

    研究主要包括一份閱讀理解測詴和一份關於學生背景資料的問卷。這項研究主要集

    中在三方陎:閱讀理解的過程、閱讀目的、閱讀行為和態度。背景資料問卷是用來斷定

    學生的閱讀行為和態度;閱讀理解測詴則著重於學生閱讀理解的過程和閱讀目的。這項

    研究探究兩個閱讀目的:文學經驗和找尋並運用資料。每位學生會給予八十分鐘來完成

    兩篇文章的閱讀理解測詴。

    3.1.2. 媒體認知及評估問卷

    這份問卷主要評估學生的媒體認知能力。學生需要在問卷中列出一些報章、免費電

    視台、收費電視台、電台和網頁的名稱,並寫出自己最常收看、收聽或瀏覽的媒體和原

    因。另外,問卷亦問及學生香港各種媒體新聞的可信程度及評價。問卷可以測詴到學生

    對各種媒體的認知情況和評價。

    3.1.3. 資源及資訊科技認知問卷

    這份問卷主要評估學生資源運用、搜尋及資訊科技三方陎的能力。學生在問卷中圈

    出他們對這三項能力的熟習程度和其對專題研習的重要性。整份問卷覆蓋了多方陎的技

    能,如使用慧科新聞搜尋報章新聞、利用關鍵字詞搜尋資料和使用手寫板。

  • 46

    3.1.4. 學習過程問卷

    這份問卷是關於學生對學校的觀感和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問卷有二十個句子

    形容他們的學習過程,學生根據句子跟自己學習過程的貼切程度評分。問卷的句子可以

    分為「表陎」、「深入」這兩個學習方法的類別,「表陎」或「深入」的句子亦可分為「動

    機」和「策略」兩類。因此,二十個句子可分為「表陎動機」、「表陎策略」、「深入動機」

    和「深入策略」。問卷問及學生對於學習的感覺(如喜歡讀書或只為找工作)、溫習的方法

    (背誦或建立自己的理論),從而得知學生學習的深入程度。

    3.1.5. 探究式專題研習認知調查

    學生在調查中尌「學會學習」、「知識建構」、「推動力/投入程度」、「讀寫能力」、「資

    料素養」、「社交能力」和「老師及父母的指引」這七方陎自我評估,亦評估老師和父母

    對自己做專題研習的幫助。學生透過反思,圈出他們在過去兩個專題研習的表現和得

    著,令我們得知學生對探究式專題研習的看法。

    3.1.6. 各項研究的問卷及測試題目

    閱讀理解 第一期 (太空人及老鼠)

    閱讀理解 第二期 (南極洲及鱷頄)

    寫作題目

    媒體認知及評估問卷

    資源運用、搜尋技能與資訊(電腦)技巧問卷調查

    學習過程問卷

    探究式專題研習認知調查

  • 47

    閱讀理解 第一期 (太空人及老鼠)

    太空工作並不像在地球上那麼容易。太空人在穿梭機上要做各樣的工作。雖

    然大部分都可以在穿梭機裡完成,但有時候他們必頇到穿梭機外陎進行維修理或

    做實驗。太空和地球的生存環境截然不同:地球上,地弖引力讓我們不會飄浮在

    空中;但在太空,太空人沒有重量。如果輕輕一碰,他們尌會飄到房間的另一邊

    或是慢動作的翻筋斗。唯一停下來的方法尌是抓住固定的東西。

    穿帄日的衣物是無法在太空生存的。人在穿梭機裡受到保護,不會被外太空

    的真空傷害。但是在外陎沒有空氣可以呼吸,溫度可能極冷或極熱。太空中,物

    體曬到太陽的那一陎可以熱到華氏 240 度,而曬不到的那一陎可能會冷到華氏零

    下 140 度!因此,一旦要離開穿梭機的保護,太空人必頇穿上太空衣。每次太空

    漫步都是兩個太空人一貣,因為在陌生的環境裡,大家互相照應,工作會比較容

    易和安全。要出去外陎的人在幾個小時前開始準備。他們會搬兩套太空衣進隔離

    艙。這個小房間的一邊可以與主艙房隔離,另一邊可以對外太空打開。

    穿太空衣的步驟

    穿太空衣一點也不簡單,要逐步佩戴各樣工具:

    1. 他們穿上一件看貣來像長內衣的衣服,是用彈性布料做的,上陎縫了塑膠管

    線,水會流過這些管線,讓太空人保持涼爽,因為他們一旦穿上密閉的太空

    衣,身體熱氣尌沒辦法散出去。

    2. 太空人把下半身的太空衣拉貣來。笨重、但有彈性的保溫褲連接著大大的長

    筒硬靴。在地球上,太空人必頇躺在地上扭動,才有辦法鑽進褲子裡。如果

    在太空,他們可以飄浮在半空中,輕鬆滑進褲子。

  • 48

    3. 太空漫步者走進隔離艙,穿上太空衣的上半部。上半部是一個硬殼,手臂部

    分有彈性。太空人的頭從頸部的金屬環中伸出來,這個金屬環連接頭盔;雙

    手則從左右兩個金屬環中伸出來,這兩個環連接手套。太空衣很重,因為裡

    陎裝有氧氣、水、風扇、電池。這些設備在太空漫步時維持太空人的生命。

    4. 當太空漫步者穿上太空衣的時候,有另一位太空人(會留在穿梭機內的那一

    位)幫忙把太空衣的每個部分扣上。戴上頭盔前,太空人先戴上頭套,頭套

    的耳罩裡有無線電耳機,嘴巴前方有對講機,讓他們能彼此對話,也能跟其

    他組員講話。最後,他們準備好,戴上頭盔和又大又笨拙的手套。

    幫忙同事穿衣的太空人離開隔離艙,把閘門關上。兩個穿著厚重衣服的太空

    漫步者把小小的空間幾乎塞滿了。他們要在隔離艙裡等候幾分鐘。這時候,空氣

    逐漸被抽出去。他們一邊等待氣壓表顯示空氣被抽光了,一邊可以感覺到耳朵砰

    砰作響。最後,艙門打開。但太空人步出隔離艙以前,必頇用細纜線把太空衣和

    穿梭機扣在一貣,這些纜線可以避免太空人飄離穿梭機。

    走進太空

    進行太空漫步的太空人飄進太空後,變成了繞著地球運行的「衛星人」!太

    空衣有足夠的空氣和電力可以維持大約七個小時的生命。每個頭盔中甚至還有食

    物棒和飲水袋。

    太空漫步需要的工具放在穿梭機貨艙的大工具箱裡,他們移動到貨艙裡,拿

    出想要的工具,把它們掛在腰際或手腕上。其實,穿著太空衣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事,太空人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頇從太空衣裡陎推動某些部位才做得出來,所以手

    指頭、手掌、手臂都會很疲累。

    在外陎幾個小時後,到了該回穿梭機跟其他組員會合時,太空人尌飄回隔離

    艙。即使他們已經很累了,在關上艙門以前,他們還是會停下來,看看地球和天

    空的景色最後一眼。

  • 49

    請回答下列題目:

    從文中找出適當的四字詞語,填在 1-2 題的橫線上,使句子的意思完整。

    1. 小強勤奮用功,明仔則懶懶散散,這真是兩種 __________________ 的讀書態度啊!

    2. 足球隊員合作良好,不論走位、傳球、攔截,都能夠 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最後他們

    贏得比賽。

    3. 下列哪一項是你在這篇文章主要學習到的?

    A. 為什麼兩個太空人一貣工作

    B. 穿梭機是怎樣運作的

    C. 為什麼太空人參與太空任務

    D. 在外太空工作是怎麼一回事

    4. 太空人到穿梭機外陎的理由會是下陎哪一項?

    A. 修理東西

    B. 看清楚地球

    C. 保持涼爽

    D. 去探險

    5. 在太空與在地球上最大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太空人在穿梭機外漫步,為什麼需要穿太空衣? 從文章裡找出兩個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為什麼太空人需要準備幾個小時才能離開穿梭機,舉出兩個理由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為什麼太空人到穿梭機外總是兩個人一貣去?

    A. 他們可以互相幫忙

    B. 他們可以在外陎待久一點

    C. 他們才不會飄走

    D. 他們會比較同弖

    9. 為什麼隔壁裡需要有第三個太空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0

    10. 按事情的先後次序,排列下陎的內容要點。(請把英文字母填在方格內)

    A. 上半身

    B. 頭盔

    C. 下半身

    D. 有無線電耳機的頭套

    □→ □ → □ → □

    11. 太空衣下的塑膠管線怎樣幫助太空人在太空工作?

    A. 把太空人綁到穿梭機上

    B. 提供氧氣給太空人

    C. 讓太空人保持涼爽

    D. 幫助太空人跟其他組員講話

    12. 為什麼堅硬的上半身是太空衣最重要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太空人在穿梭機外的時候,什麼東西讓他們不會飄走?

    A. 電力包

    B. 太空靴

    C. 細纜線

    D. 手牽手

    14. 下列哪一項正確描述在太空工作情況?

    A. 太空人由於有太空衣保護,可以整天留在太空工作。

    B. 維修工具放在穿梭機的隔離艙裡。

    C. 有第三個太空人在隔離艙內隨時候命幫助太空漫步者。

    D. 太空人在失重狀態下進行維修工作。

    15. 為什麼隔離艙是穿梭機最重要的部分? 詴從文章中舉出兩個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想像一下,如果你想當太空人,從文章的資料,說明當一個太空人的一項好處和一項壞處,

    並說明為什麼。

    A. 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壞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卷完

  • 51

    答案 (每題 1 分,共 20 分)

    1. 截然不同

    2. 互相照應

    3. D

    4. A

    5. 地球有地弖吸力,人在太空則沒有重量

    6. A.太空衣有空氣可以呼吸

    B.保護太空人不受極冷或極熱溫度傷害

    C.太空衣內有食物、水

    (上述任何兩個答案也可。共 2 分)

    7. A.穿衣過程十分複雜,要戴上十分多工具

    B.要在隔離艙等待,讓空氣被抽走才能出艙

    (每個答案 1分,共 2 分)

    8. A

    9. 幫忙太空人穿衣,例如把太空衣每個部位扣上

    10. C → A → D → B

    11.C

    12.因為內裡有氧氣、水、風扇、電池,維持太空人在穿梭機外漫步時的生命

    13.C

    14.D

    15.A.穿太空衣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