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学科 工作简报 - renmin university of...

20
理工学科工作简报 2017 年第 1 期(总第 13 期) 中国人民大学理工学科建设处 中国人民大学理工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7 6 30 内容提要 要闻摘报 ………………………………………………………… 2 我校科协举办“科技文化周”系列活动……………………………… 2 吴付来副书记到理工院系考察评估本科教学工作………………… 3 “社会经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创新引智基地”入选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4 北京市科委与我校联合举办科技政策法规宣讲会………………… 5 我校获得 5 2017 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科研进展 ………………………………………………………… 7 院系动态 ……………………………………………………… 13 工作动态 ……………………………………………………… 16 - 1 -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理工学科工作简报 2017年第 1期(总第 13期)

    中国人民大学理工学科建设处

    中国人民大学理工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 6月 30日

    内容提要

    要闻摘报 ………………………………………………………… 2

    我校科协举办“科技文化周”系列活动……………………………… 2

    吴付来副书记到理工院系考察评估本科教学工作………………… 3

    “社会经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创新引智基地”入选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4

    北京市科委与我校联合举办科技政策法规宣讲会………………… 5

    我校获得 5 项 2017 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科研进展 ………………………………………………………… 7

    院系动态 ……………………………………………………… 13

    工作动态 ……………………………………………………… 16

    - 1 -

  • 要 闻 摘 报

    我校科协举办“科技文化周”系列活动

    5 月 17 日-26 日,由我校科协主办,环境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

    学生科协等协办的“科技文化周”系列活动在我校举行。

    5月 22日,“科技文化周”开幕仪式暨“科技文化体验日”在世纪馆

    举行。刘伟校长、王利明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学院院长、学

    校科协主席解思深,北京市科协副巡视员、科普部部长陈维成出席开幕仪

    式。理工学科建设处、理工院系等相关负责人和数百名师生参加活动。

    5月 23日晚,“科学大讲堂”在国学馆报告厅举行,国际知名生物学

    家施一公教授作生命科学领域“结构之美”的讲座。讲座会场座无虚席,

    在座区前后、两侧的通道和场外都挤满了观众,现场洋溢着人大学子对科

    学的饱满热情。副校长洪大用在讲座开始前会见了施一公教授。

    5 月 22 日-26 日期间举行的“科普电影节”,以“印象科学,映像科

    普”为主旨,通过“科普达人讲解+科普电影放映”的方式,让同学们在

    享受电影的同时收获科技知识。

    5 月 24 日的“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增进了广大师生对理工科的认

    识,展示了人民大学在理工学科方面的建设成就、优秀成果和广泛的影响

    力。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活动月之第 9届“心里乐翻天”趣味知

    识竞赛总决赛在 5 月 17 日举行,比赛作为“科技文化周”的热场活动,

    - 2 -

  • 旨在普及心理知识并呼吁更多人关注心理健康,让师生感受心理学的魅力,

    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次“科技文化周”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以实际行动落

    实创新发展两翼论的重大举措,也是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具体形式,

    营造了涵养人大校园科学精神、营造尊重知识、重视科技的良好氛围。活

    动获得了校内外师生广泛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吴付来副书记到理工院系考察评估本科教学工作

    为做好理工院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吴付来担任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率专家组先后到信息学院、理学院、环

    境学院考察评估本科教学工作,体现了学校对理工学科发展高度重视和亲

    切关怀。

    6 月 27 日,在对信息学院的考察中,吴付来副书记充分肯定了信息

    学院在本科教学工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认为信息学院本科人

    才培养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先进性和生命力。信息学

    院对本科教学高度重视,自评起到了以评促建的作用。希望学院认真研究,

    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一步消化吸收,加强和改进本科教学工作,通过迎评、

    审核、整改,把信息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6 月 28 日,在对理学院的审核评估总结中,吴付来副书记指出,本

    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是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总体检验,也是学校本科教

    学工作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过程,是学校本科教学改进工作的重要组成

    - 3 -

  • 部分,人民大学对本科教学工作十分重视,在十三五规划中已经将人才培

    养作为首要目标,通过此次理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希望各个院系能够认真

    反思和改进,为年底的评估工作做好准备。

    6 月 29 日,在听取环境学院的汇报及专家组的评估意见后,吴付来

    副书记肯定了环境学院在本科教学工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认

    为环境学院对本科教学工作高度重视,教学相关资料规范完善,师资力量

    雄厚,积极扩展教学资源,自评工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希望环境学院

    进一步论证完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充分发挥跨学科、互

    相支撑,交叉融合的优势,丰富教学考核方式,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同时加强学院教材体系建设,修改完善自评报告。希望环境学院进一步认

    真研究,加强改进,紧扣评估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找准薄弱点,有目标

    有方向有自信有着力点,努力实现机制创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能力

    增强,通过审核评估把环境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进一步推进。

    “社会经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创新引智基地”入选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根据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 2017 年度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

    新引智基地立项的通知》(教技函〔2016〕57 号)精神,国家新增 50 个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即“111”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经济大

    数据技术与应用创新引智基地”作为 2017 年新建基地通讯评审结果优秀

    的 12所基地之一,直接获批立项。

    “社会经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创新引智基地”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

    大数据研究院与信息学院联合申报,吴晓球副校长担任负责人,“千人计

    - 4 -

  • 划”入选者艾春荣教授、文继荣教授担任基地执行负责人,袁卫教授为中

    方首席专家,“千人计划”入选者 Oliver Linton 教授、胡飞芳教授以及

    其他知名学者、中青年骨干参与基地建设,美国德克萨斯 A&M大学 Raymond

    J. Carroll教授为外方首席专家,Valen Johnson等数十位海外一流学者

    为合作专家。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总

    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

    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

    平台,从世界排名前 100 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

    汇聚 1000 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 100 个左右世界

    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北京市科委与我校联合举办科技政策法规宣讲会

    为帮助我校科技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北京市各项科技政策,助力

    人民大学利用地方科技政策加快自身发展。3 月 30 日,北京市科学技术

    委员会与我校联合举办“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会”。

    王利明常务副校长在会议开始前会见了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王

    利明常务副校长对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

    希望中国人民大学能与市科委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伍建民副主任专门就北京科创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做了详

    细解读,市科委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奖励办、发展计划处、条件财务处、

    - 5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人教处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就学校教师关心的

    重点实验室申报及管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及管理、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及预算评审原则、北京市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及管理、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

    工程等相关政策进行介绍和答疑。

    我校获得 5 项 2017 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 2017 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资助名单,我校 5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信息学院 2项,环境学院 2

    项,经济学院 1 项。资助率达 20.83%,资助总额达 90 万元,均为 2011

    年至今最高。

    我校获得资助的项目为:信息学院梁循老师的“基于节点特征融合的

    社会网络中关联节点匹配研究”项目,柴云鹏老师的“面向闪存二级缓存

    的高耐久性缓存替换算法研究”项目,环境学院张光明老师的“固溶体结

    构铁掺杂稀土氧化物催化类芬顿体系降解水中药物物质研究”项目,朱芬

    芬老师的“北京市污水 A2/O 工艺处理过程中有机磷酸酯迁移转化规律研

    究”项目,经济学院谢伦裕老师的“北京市散煤治理政策对家庭居民用能

    行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于 1990 年 10 月 30 日由北京市设立,其宗旨是

    根据北京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发展相应的基础性研究,

    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地支持首都经济和

    社会发展,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科学基金之一。

    - 6 -

  • 科 研 进 展

    信息学院 在数据库领域顶级国际会议 ACM SIGMOD 2017上,范举老

    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合作者报告了论文“Discovering Your Selling

    Points: Personalized Social Influential Tag Exploration”,这一研

    究的目的在于发现大规模社交网络中用户有影响力的话题,能够应用于社

    交网络广告、病毒营销等多个领域中。在此次会议上,范举老师另一篇被

    录用的论文为“CDB: Optimizing Queries with Crowd-Based Selections

    and Joins”,该文是与清华大学的合作研究成果,重点关注构建一个实用

    的众包数据库系统。两文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信 息 学 院 李 锡 荣 老 师 与 学 生 蓝 玮 毓 、 董 建 锋 的 论 文

    “Fluency-Guided Cross-Lingual Image Captioning”被多媒体领域顶

    级国际会议 ACM Multimedia 2017长文录用。该文提出了一种跨语言深度

    学习算法,可以在没有目标语言(比如中文)训练数据的情形下,仅利用

    英文标注数据,为该目标语言训练一个高质量的看图造句模型。这项工作

    也为多语言环境下多媒体内容分析与检索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该文研究

    成果可以服务于诸如帮助用户管理、搜索图像数据,帮助视觉障碍人士等

    应用场景,是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热点问题。

    信息学院 周春来、覃飚和杜小勇老师的论文“Plato's Cave in the

    Dempster-Shafer Land--the Link between Pignistic and Plausibility

    Transformations”被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 IJCAI17全文录用。

    该文基于 David Heckerman抽象的贝叶斯理论把 Dempster-Shafer理论中

    - 7 -

  • 的信度分为绝对信度和信度更新,并区分了 pignistic 转换和

    plausibility 转换。该文定义了一种新的结合信度的算子,通过此算子

    把这两种概率转换联系起来,从而把著名的贝叶斯定理推广到

    Dempster-Shafer理论中。

    信息学院 王璞巍、刘桃和杜小勇老师、博士生李博放和赵哲的论文

    “ Neural Bag-of-Ngrams”被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会议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 2017)全文录用。该

    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Neural Bag-of-Ngrams文本表示模型,将 ngrams表示

    成一个向量,从而同时兼具了 Bag-of-Ngrams和词向量的优点。通过实验

    分析,在篇章级任务上,本方法的效果超过当前许多复杂的深度学习方法。

    在句子级任务上,取得了 State of the Art 方法相当的精度,但本方法

    更简单并且鲁棒性更强。

    信息学院 窦志成、文继荣老师研究组的论文“Generating Query

    Facets Using Knowledge Bases”被数据挖掘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TKDE)全文录用。

    该文提出了一种同时利用知识库和搜索结果挖掘查询分面的方法,有效提

    高了查询分面的覆盖率。

    信息学院 窦志成、文继荣老师研究组的论文“Learning to

    Diversify Search Results via Subtopics Attention”被信息检索领域

    国际顶级会议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SIGIR

    2017)全文录用。该论文提出了使用监督学习的方式思路,通过注意力机

    - 8 -

  • 制显式地建模不同子话题的满足程度,以此提高搜索结果的多样性。

    信息学院 陈跃国老师研究组的论文“ Wide Table Layout

    Optimization based on Column Ordering and Duplication”在国际数

    据库领域顶级会议 ACM SIGMOD2017全文发表。该文是我校与微软亚洲研

    究院、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成果,我院博士生卞昊穹是论文的第一作者,

    其他我校作者还包括杜小勇老师。论文通过对 HDFS 列式存储中数据列顺

    序的调整和常用列的复制,提高了 HDFS上宽表数据的访问性能。HDFS作

    为大数据存储的通用平台和工业标准,其数据存储和访问性能的提高对其

    上的大数据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息学院 覃飚老师等的论文“Efficient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Inequality Queries in Probabilistic Databases” 2017 年 1 月

    在国际顶级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上发表。论文研究元组独立的概率数据库中不等式查询处理,并把不等式

    查询分为路径查询、树查询和图查询。采用分解和编辑策略,作者采用动

    态规划算法来高效地处理不等式查询。实验结果表明论文的算法能够高效

    地计算不等式查询的概率和进行敏感性分析。

    信息学院 林勇老师作为通讯作者和其他学者合作发表的论文

    “ Stochastic completeness for graphs with curvature dimension

    conditions”,发表在国际著名数学杂志“Advances in Mathematics”上。

    该文证明了满足 Bakry 和 Emery 曲率维数条件的完备图具有随机完备性,

    此结果将丘成桐教授在黎曼流形上的类似结果推广到图上。以前关于图上

    - 9 -

  • 的类似结果都是通过图上的体积增长条件得到的,这是第一次利用曲率条

    件推出图的随机完备性。

    环境学院 常化振老师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旗下的著名杂志催化科

    学与技术(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SCI 影响因子 5.773)发

    表论文“Design strategies of surface basicity for NO oxidation over

    novel Sn-Co-O 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H2O”。该论文针对造成灰

    霾、臭氧等污染问题的重要前体物—氮氧化物催化净化过程中水蒸气影响

    转化效率的难题,提出调控表面碱性策略设计抗水中毒的催化体系的思路,

    并将该策略在课题组研发的新型 Sn-Co-O催化剂上成功实现了应用,取得

    了良好效果,为燃煤烟气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抗水蒸气中毒提供了新思路。

    环境学院 朱芬芬老师在 SCI期刊 Water Research(影响因子 6.942)

    上发表文章“Lipid profiling in sewage sludge”。该文针对城镇生活

    污水处理得到的污泥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研究了污泥中脂类

    的成分、各成分的含量。发现污泥中脂类由三大部分组成:细胞脂类、脂

    肪酸和蜡质类脂类。其中细胞脂类含有 14 种以上的组分,其中含有很多

    具有高值化利用的潜力。研究成果为污泥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

    基础。

    物理学系 季威老师研究组博士生潘宇浩、博士胡智鑫等,与浙江大

    学张泽院士团队金传洪教授研究组、约克大学袁俊教授等合作,运用第一

    性原理计算模拟 结合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逐帧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在原

    子尺度上预测并直接观察到了钼原子在单层二硫化钼表面和内部运动的

    - 10 -

  • 迁移路径。相关研究成果以“Direct Imaging of Kinetic Pathways of

    Atomic Diffusion in Monolayer Molybdenum Disulfide”为题,在线发

    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旗舰期刊《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

    物理学系 齐燃老师与清华大学翟荟研究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

    数学研究所姜玉铸合作,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发表论文“Vortex Lattices in the Bose-Fermi Superfluid Mixture”。

    该文在理论上预言了玻色-费米混合超流体系中的涡旋晶格结构并给出了

    不同相互作用参数下的相图。该文研究发现,与单一超流系统不同,由于

    玻色超流与费米超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玻色-费米混合体系中会出现

    更为丰富的涡旋晶格结构。该工作丰富了人们对于超流体中涡旋晶格结构

    的认识。

    化学系 牟天成老师等人设计合成聚乙二醇化低共溶剂(PEGylated

    Deep Eutectic Solvents),一步溶剂热法调控合成一系列镍、钴金属硫

    化物,该低共熔溶剂在溶剂热合成中发挥多重作用,一方面作为溶剂和硫

    源,另一方面也是结构控制剂和表面活性剂,运用这种低共熔溶剂合成的

    金属硫化物,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可提供大量的活性催化位

    点,高效电催化水氧化反应,该方法有望用于合成非贵金属硫化物应用于

    能源转换和储存。研究结果发表于《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影

    响因子 9.125。

    心理学系 张积家老师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双向偏见引发冲突情境下

    - 11 -

  • 自我归类对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发表在《心理学报》上。该研究采用

    情境实验法和故事补全任务,考察双向偏见引发冲突情境下的自我归类对

    景颇族、傣族与汉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发现作为冲突事件

    的当事者,不同民族学生在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及促使不信任等民族社

    会化信息存在差异,自我归类存在差异,自我归类对促进和睦、文化社会

    化与报告权威等信息的觉察的影响亦存在民族差异。在双向偏见冲突情境

    下,三族学生的自我归类与民族社会化觉察有关系。该研究结果对民族教

    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心理学系 张积家老师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平辈亲属词语义加工中长

    幼概念的空间隐喻和重量隐喻——来自中国朝鲜族和汉族的证据”发表在

    《心理学报》上。研究采用具身认知范式考察平辈亲属词语义加工中长幼

    概念的空间和重量隐喻,比较中国朝鲜族和汉族的长幼观念。研究发现朝、

    汉两个民族对平辈亲属词的不同隐喻方式源于不同的文化图式,反映了两

    个民族的长幼文化的差异:与汉族人比,中国朝鲜族人更重视长幼秩序,

    对长幼规范的要求更加严格。研究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心理学系 张积家老师为通讯作者的论文“语言影响汉、苗、回族大

    学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发表在《民族教育研究》上。研究测试民族

    语言和文字对民族成员自尊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没有本民族语言和本

    民族文字的回族大学生的外显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有本民族语言和本民族

    文字的汉族大学生和有本民族语言但不经常使用本民族文字的苗族大学

    生,但回族大学生的内隐自尊水平却显著低于汉族大学生和苗族大学生。

    - 12 -

  • 研究证实民族语言影响民族成员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水平,为我国民

    族语文政策的合理性提供了心理学理据。

    数学科学研究院 楼元老师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Role of Advection in a Two-Species Competition Model: A Bifurcation

    Approach”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 Memoirs o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杂志上。该杂志每期只发表一篇文章,这是我校第一次在该期刊

    发表论文。根据《中国基础科学:文献计量》中的统计数据,自 1981 年

    到 2010 年 30 年来国内研究单位在 Memoir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发表论文的总数为 5 篇。该文长达 109 页,系统

    地研究了一类带有扩散、竞争、对流的生态学模型,比较完整地解决了多

    参数情况下正平衡解的全局分叉问题,从而对该类模型的复杂动力学行为

    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院 系 动 态

    1 月,信息学院石文昌教授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2016 年度会员

    级别评审中,当选为 CCF 杰出会员(Distinguished Member),全国仅有

    36 人获此殊荣。当选 CCF 杰出会员,表明石文昌教授已经在专业领域取

    得公认的突出成就,对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对 CCF 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 月 8 日,化学系牟天成副教授荣获 2016 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

    技术奖(CAIA 奖)一等奖。牟天成老师等人近年来在基于新型绿色溶剂

    离子液体的生物质溶解分离、湿度控制和放射性碘捕集技术等方面做出了

    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而获此殊荣。“CAIA奖”授予在分析测试新技术、新

    - 13 -

  • 方法及新应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贡献,创造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科技

    工作者和组织。“CAIA奖”一等奖奖励具有国际水平或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的成果。

    4 月,信息学院王珊教授荣获 2017 年度 IEEE TCDE Service Award

    (TCDE 卓越服务奖)。该奖项旨在奖励为数据工程国际会议(ICDE)、数

    据工程专委会(TCDE)以及数据工程群体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王珊教授

    因在数据库领域的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人材培养、社会服务等诸方

    面取得杰出成果而获此殊荣。

    4 月 14 日,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在加拿大 UBC 林学院与对方签订

    了两院“1+1”硕士项目和“2+2”本科项目的合作办学协议。5 月 9 日,

    加拿大 UBC 林学院副院长王光玉博士和 Nicholas.C.Coops 博士一行三人

    来访。双方就合作办学相关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下一步的

    工作重点,并就未来进一步深化拓展双方师生交流合作达成了一致意见。

    5 月 18 日,环境学院“院士大讲堂”系列讲座暨中国人民大学“通

    识大讲堂•环境系列院士讲座”首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工程

    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郝吉明教授作题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路径与进展”的学术演讲。学校党

    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在讲座开始前会见了郝吉明院士。

    5 月 23 日,信息学院召开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大数据科学与

    工程”硕士点和博士点的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对“大数据科学与工程”

    学科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认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

    - 14 -

  • 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具备增设该二级学科的条件,拟

    增设的“大数据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合理,

    符合当前计算机领域对复合型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6月 5日,环境学院与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召开合作会议。会议

    主要讨论了环境学院与环境产业联盟之间关于人才联合培养、资源整合、

    产学研结合等合作事项。

    6 月 6 日,在国际声子学会议(Phononics2017)上,物理学系王雷

    教授与合作者李保文教授、意大利的 Giulio Casati教授,因为他们提出

    “声子热整流器,声子热二极管,声子热三极管”等开创性理论工作被授

    予布里渊奖(Brillouin Medal)。“布里渊奖”由国际声子学会(IPS)设

    立,旨在表彰在声子晶体、声学超构材料、纳米尺度声子输运、周期结构

    材料中波的传播、声子耦合及拓扑声子学等声子学相关领域做出开创性研

    究和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

    6月 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民委民族语言文化心理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呼伦贝尔学院联

    合主办的“振兴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民族心理学”2017中国民族心理学

    高峰论坛在海拉尔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邀请到我国心理学、民族学顶尖学

    者和教授,从心理学研究与民族学研究交融整合这一新视角解读了民族心

    理,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奠定了新的高起点。全国 37 所高校专家学者和

    5所出版机构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 15 -

  • 工 作 动 态

    2017 年度理工类校内项目申报与评审工作结束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理工类)实施细则(修订)》,

    理工学科建设处组织了 2017 年度理工类校内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本

    次申报共受理 13 个项目申请,经通讯评审和公示,共立项新教师启动金

    项目 13项。

    2017 年度在校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结束

    为落实《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

    若干意见》(教技〔2016〕3号),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学校科技

    成果转化工作,提升我校学生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服务经济社会

    发展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2017 年理工学科建设处与招生就业处、创业

    学院共同设立中国人民大学在校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科研项目。2017 年度

    该项目共立项 10项,资助总金额 30万元。

    2017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结束

    3 月 20 日,2017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管理学部)集中受

    理申报工作圆满完成。我校共申报非管理学部项目 75 项,其中,国家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 4 项,重点项目 1 项,面上项目 49 项,优秀青年科学基

    金 6项,青年科学基金 13项,联合基金项目 2项,。

    理工学科建设处开展科技统计调查工作

    1-6月,按照教育部、北京市及学校的要求,理工学科建设处开展了

    - 16 -

  • 2016 年度北京地区高校科技统计年报工作、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统计调

    查、科普统计调查、国家重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2017 年度本科教

    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统计调查内容涵盖我校科技人力资源、科研项

    目、科研机构、仪器设备、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科研奖励、

    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科普活动等内容。这些调查统计活动涉及的统计指

    标多、数据规模大,统计结果对支撑我校科技管理工作、优化和共享我校

    科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理工学科建设处推荐我校教师申报教育部科技奖项

    去年底以来,按照教育部要求,理工学科建设处积极组织我校教师申

    报国家及省部级奖项。通过教育部推荐物理学系卢仲毅老师作为第一完成

    人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信息学院杜小勇老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教

    育部国家科技进步奖(直报类)、信息学院林勇老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

    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理工学科建设处完成各类人才项目的申报与管理工作

    1-6月,按照科技部、教育部和北京市科委的工作要求,理工学科建

    设处组织院系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并完成相关管理工作,一是组织 2013 年

    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理工组结项答辩会议;二是 2018

    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申报:经院系推荐、校内专家评审,推荐数据

    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范举、信息学院柴云鹏、环境学院常化

    振、物理学系齐燃四位教师申报科技新星计划。

    - 17 -

  • - 18 -

  • - 19 -

  • 报:靳诺书记、刘伟校长、副校长、副书记、校长助理

    送:校内有关单位与理工院系

    编辑:石 源 核稿:沈 健 签发:杜小勇

    共印:10份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