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或公共管 理或工程管理 吸能锚杆防治巷道冲击地压研...

26
****硕士学位论文 吸能锚杆防治巷道冲击地压研究及应用 Research on Coal Bump Prevention Using Energy-absorption Bolts and its Application 作者姓名:* * * **** 导师姓名:* * * * 教授 学科专业: 工程力学 研究方向: 矿山灾害力学 完成日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楷体二号,居中 中文:黑体二号,居中,单倍行距 英文:Times New Roman 二号,实词首字母大写 宋体小 3 号,居中,1.5 倍行距 中文:隶书小二号,居中,单倍行距 英文:Times New Roman 四号,居中 工商管理或公共管 理或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或公共管理或 工程管理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May-2020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硕士学位论文

吸能锚杆防治巷道冲击地压研究及应用

Research on Coal Bump Prevention UsingEnergy-absorption Bolts and its Application

作者姓名:* * * ****

导师姓名:* * * * 教授

学科专业: 工程力学

研究方向: 矿山灾害力学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楷体二号,居中

中文:黑体二号,居中,单倍行距

英文:Times New Roman 二号,实词首字母大写

宋体小 3号,居中,1.5 倍行距

中文:隶书小二号,居中,单倍行距

英文:Times New Roman 四号,居中

工商管理或公共管

理或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或公共管理或

工程管理

学位论文书脊样式:

注:黑体,根据论文厚度确定字

号。”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有关保

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此页签名、日期 须手写。

标题: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内容:楷体四号,行距固定值 21 磅。

中图分类号 学校代码 10147

UDC 密 级 公 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吸能锚杆防治巷道冲击地压研究及应用

Research on Coal Bump Prevention UsingEnergy-absorption Bolts and Its Application

作者姓名 *** 学 号 *******

导师姓名 *** (教授) 副导师姓名 *** (教授)

申请学位 工学硕士 培养单位 力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 工程力学 研究方向 矿山灾害力学

二○一*年*月

隶书一号,居中

楷体加粗,一号,居中

宋体,四号

中文:黑体二号,居中,单倍行距

英文:Times New Roman 二号,实词首字母大写

注:此页为题名页。各种信息要准确、完备。

黑体,四号;

申请学位:学术型硕士填:****硕士;

专业型硕士填:工程硕士;

培养单位为所在研究生培养二级学院;

学科专业指二级学科名称;

研究方向指本学科专业范畴下的三级学科

副导师姓名:没有空着,职称有教授、研

究员、教授级高工等。

工商管理或公共管理或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或公共管

理或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硕士或公共管

理硕士或工程管理硕士

致 谢

感谢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

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

………………………………

致谢要放置在摘要页前,主要感谢导师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论文工

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

对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企业委托项目合作单位,研究生实践或联合培养基地,资

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对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对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对其他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支持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学位申请人的家属及亲朋好友等与论文无直接关系的人员,一般不列入致谢的范围。

致谢辞应用语规范,文字简洁,言辞恳切,感情真挚,谦虚诚恳,实事求是,

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致谢要控制在一页之内。

标题: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内容:楷体小四,行距固定值 21 磅。

I

摘 要

锚杆与锚索对强冲击大变形巷道进行支护时,锚杆、锚索出现了大量的断裂或损坏,

严重影响到巷道的安全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

室内试验以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冲击载荷作用下锚杆支护破坏特征与失效机

制,提出了吸能锚杆防治巷道冲击地压方法,系统的研究了吸能锚杆对巷道冲击地压灾害

的孕育过程的影响规律及冲击载荷作用下吸能锚杆-围岩复合结构动力响应特征。

………………………

………………………

该论文有图 40 幅,表 20 个,参考文献 137 篇。(此内容必填)

关键词:冲击地压;巷道支护;吸能锚杆;锚杆-围岩复合结构;耦合振动理论;吸能防

冲机理

Abstract

标题: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 21 磅;

“关键词”三字加粗

II

There are lots of fracture or damage of bolts and cables in bump-prone roadway, which has

become a potential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safety min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ssued

above, 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sm of rockbolt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s were

analyzed through methods combined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test and field tests. And the method of coal bump prevention using

energy-absorption bolt was also proposed. Furtherly, the influence of energy-absorption bolts on

forming process of coal bump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rock mass anchored with

energy-absorption bolts under the action of impact loads were conducted systematically.

…………………………

Keywords: coal bump; roadway support; energy-absorption bolt; composite structure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bolt; coupling vibration theory; energy absorption and

anti-impact

目 录

标题:Arial 小二号字加粗居中,单

倍行距,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内容: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字,

行距固定值 21 磅,两端对齐;

“ Keywords”加粗

III

摘要……………………………………………………………………………………………Ⅰ

目录……………………………………………………………………………………………Ⅲ

图清单……………………………………………………………………………………Ⅴ

表清单…………………………………………………………………………………………Ⅴ

变量注释表……………………………………………………………………………………Ⅵ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

2 锚杆(索)支护巷道冲击破坏机理……………………………………………………18

2.1 冲击载荷作用下锚杆(索)典型失效形式……………………………………………18

……………

3 防冲吸能锚杆研制………………………………………………………………………38

3.1 冲击危险巷道锚杆支护要求……………………………………………………………38

3.2 防冲吸能锚杆简介………………………………………………………………………40

……………

7 防冲吸能锚杆工程适应性研究……………………………………………………………118

7.1 老虎台矿冲击地压概况………………………………………………………………118

7.2 老虎台矿冲击危险巷道防治技术………………………………………………………120

7.3 试验巷道工程概况………………………………………………………………………122

……………

8 结论与展望………………………………………………………………………………132

参考文献………………………………………………………………………………………135

作者简历………………………………………………………………………………………145

论文原创性声明……………………………………………………………………………147

学位论文数据集………………………………………………………………………………148

Contents

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段前 0.5 行,段

后 0.5 行,单倍行距;

二级标题: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 21 磅

目录要求写到二级标题即可

IV

Abstract…………………………………………………………………………………Ⅰ

Contents…………………………………………………………………………………Ⅲ

List of Figures…………………………………………………………………………Ⅴ

List of Tables…………………………………………………………………………Ⅴ

List of Variables………………………………………………………………………Ⅵ

1 Introduct ion…………………………………………………………………………1

1.1 Background ………………………………………………………………………………1

2 Impact Failure Mechanism of Support Roadway by Bolt (Cable)…………18

2.1 Typical Failure Forms of Bolt (Cable) under Impact Loading ………………………18

……………

3 Development of Bolt with Anti-impact and Energy-absorption………………38

3.1 Bolting Support Requirements for Roadways with Impact Risk……………………38

3.2 Brief Introduction to Anti-impact and Energy-absorption……………………………40

……………

7 Study of Engineering Adoptabil ity on Anti- impact and Energy-absorptionBo l t…………………………………………………………………………………118

7.1 General Situation of Rock Burst in Laohutai Coal Mine…………………………118

7.2 Control Technology of Impact Risk Roadway in Laohutai Coal Mine……………120

7.3 Engineering Situation of Tested Roadway …………………………………………………122

……………

8 Conclusions and Innovative Points…………………………………………………132

References…………………………………………………………………………………135

Author’s Resume……………………………………………………………………………145

Declaration of Thesis Originality…………………………………………………147

Thesis Data Collection……………………………………………………………………148

图清单

图序号 图名称 页码

一级标题: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字加粗,段前 0.5 行,

段后 0.5 行,单倍行距;

二级标题: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字,行距固定值 21磅

目录要求写到二级标题即可

V

图 1.1 Roofex锚杆 11

Figure 1.1 Roofex bolt 11

图 1.2 Garford锚索 12

Figure 1.2 Garford cable 12

图 1.3 Garford锚杆 12

Figure 1.3 Garford bolt 12

………

表清单

标题: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表:中文宋体五号;英文:Times New

Roman 五号字。

VI

表序号 表名称 页码

表 2.1 煤体、锚杆中弹性波纵波波速对比 21

Table 2.1 Velocity contrast table of elastic compression wave in coal and bolt 21

表 2.2 模型的物理力学参数 25

Table 2.2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coal seam and surrounding rock 25

表 2.3 不同锚固长度条件下锚杆、围岩振动速度 28

Table 2.3 Vibration velocity of different anchorage length in bolt and surrounding rock 28

………

变量注释表

煤岩体承受的应力

标题: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表:中文宋体五号;英文:Times New

Roman 五号字。

VII

* 煤岩系统强度

EW 围岩自身储蓄能量

围岩能量释放系数

SW 矿体自身储存能量

… …………

标题: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 0.5 行,段

后 0.5 行;

表:中文宋体五号;英文:Times New Roman 五号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冲击地压是煤层开采过程中诱发大量弹性能突然释放的煤岩体结构破坏过程[1-3]。冲击

地压发生瞬间释放大量的弹性压缩能,致使巷道和支护结构破坏,甚至整个巷道闭合,造

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设备财产损失。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上最早记录并报道的冲击地压

于 1738年发生在英国南史塔褐煤田的莱比锡煤矿[4]。美国、德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

亚、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是受冲击地压危害的代表性国家。美国 1930~1990年之间有冲击

地压发生记录的矿井为 56个,冲击地压曾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2003年

中欧国家(捷克、匈牙利、波兰、德国)42个产煤矿井,有 28个矿井受冲击地压威胁,

波兰最为严重有 22个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南非 Coalbrock North煤矿 1960年发生一起目

前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冲击地压灾害,造成 432人死亡。中国是世界上头号煤炭生产和消费

国家,煤炭储量大部分埋藏在深部,近年来原煤年产量均在 3Gt以上[5]。同时,中国也是

世界上煤矿冲击地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6-8]。1949年至 1997年,我国有冲击地压发生

记录的矿井为 33处,累计发生数为 2000多次。在 1999年,一年之内 17处国有大中型矿

井发生冲击地压次数达 1377次[9]。从分布范围来看,50 年代以前只有两个矿井发生了冲

击地压。50年代增加到 7个,60年代为 12个,70年代达到 22个,进入 80年代以后猛增

到 50多个,截止 2015年,分布范围扩大到北京、枣庄、抚顺、阜新、辽源、大同、天池、

开滦、新汶、徐州、义马、鹤壁、平顶山、双鸭山、鸡西、七台河、淮南、淮北、大屯、

韩城、华亭、平庄、铁法、沈阳等矿区,有冲击地压发生记录矿井已达 179个。受地质条

件、煤层性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10-12],冲击地压事故在一些矿井不可避免

的发生,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和城市的公共安全。

大量冲击地压事故案例表明,巷道冲击地压事故在煤矿冲击地压事故中占主导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85%以上的冲击地压都发生在巷道内,特别是在回采工作面的采动影响范

围内,冲击地压造成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巷道内。长期以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

深度的增加,巷道冲击地压发生频率与破坏强度也随之增加。频繁的巷道冲击地压事故造

成了大量设备损失、人员伤亡,其根本原因是冲击破坏的直接表现就是巷道严重变形甚至

合拢。例如,2004年 6月 6日,北京木城涧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破坏巷道 500多米,死亡人

数 12人;2008年千秋矿“6.5”重大冲击地压事故,破坏巷道 105米,造成 13人死亡;2009

年 2月 28日山东能源集团古城煤矿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破坏巷道 260m,造成 1人死亡 6

人受伤;2010 年千秋煤矿“8.11”冲击事故造成近 500m 巷道变形严重;2011 年千秋煤矿

“11.3”冲击事故导致 300m巷道合拢,8人遇难;2012年 3月 31日梁宝寺煤矿发生冲击地

一级标题:黑体小二加粗,单倍行距,段前 0.5

行,段后 0行;英文标题:Times New Roman 小二

加粗,单倍行距,段前 0行,段后 0.5 行

题目中文:居中,宋体五号字,

单倍行距;

正文页眉为“辽宁工程技术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级标题:黑体小三,行距固定值 21 磅,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压事故,破坏巷道 130m,2人死亡 10余人受伤;2013年峻德矿“3.15”冲击事故,造成 110m

巷道全部闭合,120m巷道变形严重,4人遇难;2014年千秋煤矿“3.27”冲击事故造 140m

巷道变形严重,6人遇难。2015年阜新艾友煤矿“5.26”冲击地压事故造成 90m巷道变形严

重,4人遇难。此外,巷道冲击地压灾害不仅易破坏井巷工程,还对煤矿工人造成巨大心

理压力,产生情绪恐慌,影响工作状态与工作效率,严重的可能影响到矿区乃至社会的稳

定与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巷道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对巷道冲击地压进行深

入的研究,寻求合理防冲支护技术,降低巷道冲击破坏程度尤为迫切且意义重大。

防冲支护是巷道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锚杆作为一种方便快捷、

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的主动支护方式,广泛应用于煤矿巷道支护中,在美国锚杆支护为巷

道顶板的唯一支护方式[13-14]。目前,我国国有煤矿 95%的煤层巷道都采用锚杆(索)支护

方式,在冲击危险巷道中锚杆也是一种必备的支护方式[15]。对于锚杆(锚索)-围岩复合支

护结构来讲,锚索锚固在相对稳定的岩体内。因此,当周围岩体发生瞬间冲击大变形时,

由于锚索锚固段岩体相对稳定,位移量或形变量相对较小,岩体变形产生的变形能向着巷

道表面最薄弱的方向传递。由于巷道开挖使围岩从三向应力状态转变为二向应力状态,瞬

间大变形引起的变形能几乎全部施加到锚杆作用范围内的岩体上,一方面,表现巷道围岩

离层扩容,致使锚杆丧失锚固基础;另一面,冲击波造成锚杆、锚索拉伸变形,由于锚索

与锚杆总是单独作用,且两者的延伸率存在差异,抗变形能力相差较大,导致锚杆和锚索

变形不协调,承载不同步,难以适应冲击过程中围岩快速大变形特点,极易产生锚索拉断、

锚杆作用失效,如中部断裂、托盘掉落、锚固段拉出等,进而造成巷道冒顶、塌方等事故。

其根本原因为,现有的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与方法是基于准静态应力条件下,无法适

应冲击发生时动态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要求。

因此,研究冲击载荷条件下锚杆支护巷道的破坏特征与失效机制,提出控制方法和手

段,削弱或减轻冲击波对巷道围岩的破坏程度,实现支护结构特别是锚杆、锚索的让位缓

冲吸能、大幅降低冲击载荷,提高冲击后锚固围岩体的残余强度,保持巷道稳定是当前采

矿工程科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一直是岩石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本

文在研究冲击载荷条件下锚杆-围岩结构冲击破坏特征与失效机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分布

式吸能锚杆防治巷道冲击地压,并从静力学与动力学两方面分析吸能锚杆支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正文内容:

中文: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 21 磅;

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行距

固定值 21 磅。

整页大约 33 行左右,每行 38 个字左右。

三级标题:黑体四号,行距固定值 21 磅,

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2.1 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现状

人们最早研究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始于 1915年,经过多年的研究,先后提出了多种冲

击地压发生机理,具有代表性的有强度理论、刚度理论、能量理论、冲击倾向理论、三准

则理论、三因素理论、失稳突变理论等,从不同角度对冲击地压的发生条件和发生过程进

行描述和论证。

……

图 1.1 Roofex 锚杆

Figure1.1 Roofex bolt

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5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位移/mm

轴力

/kN

22mm20mm

18mm

图 3.23 等强螺纹钢锚杆静力拉伸时的轴力-位移

Figure3.23 Axial force-displacement of the bolt with equal strength under static tensile test

图标题置于图的下方,居中;宋体五号字,单

倍行距;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字,

单倍行距,段前 0行,段后 0.5 行

灰度图包括地图、照片、数值模型图,等。

插图精度不得小于 300dpi。

图中中文:文字、数字宋体五号,

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

标目: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

注明物理量的名称或符号和

相应的单位,字体五号

线条图包括简易函数图、各种示意图、管路

系统图、电子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

直方图或圆图、记录图,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表 2.1 煤体、锚杆中弹性波纵波波速对比

Table2.1 Velocity contrast table of elastic compression wave in coal and bolt物理力学参数 煤体 锚杆

密度ρ0/(103kg/m3) 1.4 7.8

弹模 E/GPa 0.3~1.0 210

波速 C/(km/s) 0.5~1.2 5.2

波阻抗ρ0C/(MPa·m-1·s-1) 0.7~1.68 40.5

表标题中文:居中,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段前 0.5 行,段后 0 行;

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字, 单倍行距,段前 0行,段后 0行;

“三线表”:边线宽 1.5 磅,内线 0.75 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 论

本文研究了锚杆支护巷道冲击地压的冲击破坏特征与失效机制,建立了冲击载荷作用

下锚杆支护结构力学模型,得到了不同冲击失效机制的力学判据,分析了锚杆支护结构冲

击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冲击载荷作用下锚杆支护结构的破坏特征,研发了防冲吸能

锚杆,研究了材料属性、结构形式及各构件组合形式等参数对吸能锚杆的静、动力学特性

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防冲吸能锚杆吸能原理。基于失稳理论进行了吸能锚杆支护巷道冲击

地压的解析分析,讨论了吸能锚杆支护对冲击地压孕灾过程的影响规律;考虑围岩的粘性

阻尼性质,建立了冲击载荷作用下吸能锚杆-围岩的三维轴对称力学数学模型,揭示了冲击

载荷作用下吸能锚杆-围岩耦合振动机理;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防冲吸能锚杆在冲击危险巷

道中的适用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大量锚杆支护巷道冲击破坏的调研分析,发现冲击载荷作用下锚杆支护结

构存在锚杆尾部断裂、巷道浅部围岩破坏导致锚杆失去托锚基础、锚杆在围岩内部脱粘滑

移以及锚杆与围岩整体失稳四种典型失效形式。

(2)冲击载荷作用下锚杆与围岩振动存在明显的“时差效应”,这种“时差效应”导致

了锚杆与围岩非同步振动,引起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锚固长度对锚杆与围岩振动的“时差

效应”具有重要影响,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锚杆与围岩呈同步振动趋势,削弱了振动“时差

效应”引起的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有效避免锚杆的脱粘滑移失效;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时

差效应”导致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被覆盖,锚杆的破坏失效模式由脱粘或杆体屈服断裂转变

为锚杆与围岩统一破坏模式。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8.2 展 望

(1)本文所设计的吸能锚杆只考虑了锚杆在轴向冲击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破断形

式,实际的冲击地压发生时锚杆往往承受弯扭拉剪等复杂载荷,设计研发复杂冲击载荷作

用下的吸能锚杆是本论文后续工作。

(2)考虑水平与垂直载荷作用下的吸能锚杆与围岩耦合振动更加接近冲击地压发生

时的实际情况,此外,吸能锚杆群与围岩体的耦合振动响应规律也是本论文后续深入的研

究方向。

4

参考文献

[]赵本钧.冲击地压及其防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2]Vardoulakis I. Rock bursting as a surface instability phenomenon[J].Int J Rock Mech Min Sci & Geomech

Abstr,1984,21(3):137-144.

[3]Linkov A M. Rockbursts and the instability of rock masses[J].Int J Rock Mech Min Sci& Geomech

Abstr,1996,33(7):727-732.

[4]Blake F. Rockburst mechanics[J].Quarterly of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1972,67:1-64.

[5]郑欢.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6]林景云.抚顺胜利矿的冲击地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59.

[7]姜福兴,王同旭,潘立友,等.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8]潘一山.冲击地压发生和破坏过程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9.

[9]窦林名,何学秋.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0]姜耀东,潘一山,姜福兴,等.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J].煤炭学报,2014,39(2): 205-213.

[1]齐庆新,欧阳振华,赵善坤,等.我国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及防治方法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42(10):1-5.

…………

…………………………

标题:黑体小 2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内容:宋体 5号,行距固定值 21磅,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5 号

所有参考文献须按照规定格式进行规范书写,详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位

论文撰写基本要求和写作规范》,所有标点符号均为“半角”。

5

附录 1

附录作为主体部分的补充,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

——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这一材

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

充信息等。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

……

……

6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1976.07 籍贯:辽宁阜新市

学习经历:

2008.09—2012.0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

2014.09—2017.0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 工学硕士

……

工作经历(可选):

2012.07—2017.0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 助 教、副主任

2017.09—至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 讲 师、主 任

…………

二、在学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

(1)煤层冲击地压与采空区自然发火共生灾害开采速度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51404131,主持;

…………

三、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奖励

…………

四、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Wang Aiwen, Pan Yishan, Li Zhonghua, etc..Mechanism and real-time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warning technology for rock burst of section coal pillar in deep island

face[J].DISASTER ADVANCES 2012,5(4):457-462.(SCI);

(2)王爱文,潘一山.深部残采区域下冲击危险易突出煤层开采的相似模拟试验[J].煤

炭学报.2012,37(4):578-584.(EI);

…………

五、其他学术成果

(1)潘一山,王爱文,李忠华,李国臻,等.一种煤矿用让位缓冲吸能防冲锚杆索[P].中国,发明专

利,专利号: ZL201210579310.4

…………

中文: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 0.5 行段后 0行

7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的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中文: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内容:楷体四号,行距固定值 21 磅

注:此页内容不需要改修,输出后须手

写签名和日期。

8

学位论文数据集

关键词* 密 级* 中图分类号*UDC

论文资助

学位授予单位名称*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 学位类别* 学位级别*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0147

论文题名* 并列题名* 论文语种*

中 文

作者姓名* 学 号*

培养单位名称* 培养单位代码* 培养单位地址 邮 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0147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学 制* 学位授予年*

论文提交日期*

导师姓名* 职 称*

评阅人 答辩委员会主席* 答辩委员会成员

电子版论文提交格式 文本( ) 图像( ) 视频( ) 音频( ) 多媒体( )

其他( )

推荐格式:application/msword; application/pdf

电子版论文出版(发布)者 电子版论文出版(发布)地 权限声明

论文总页数* (注意:论文页数至参考文献结束页码)

注:共 33 项,其中带*为必填数据,共 22 项。

中文: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英文题目

注:各种信息须准确、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