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科学的种子...

1
/// 时间回到 11 月 26 日早上,8 点,南垣村寨小学 的老师正在带着学生晨读。 “爱读书的树叶/捧着阳光读/一天一遍/读的兴 奋满脸/爱读书的树叶/捧着月光读/一夜一遍/读的平 平安安/一听说风老师来检查/每片树叶便摇头晃脑/ 齐声朗读。” 教室前方,校长任旺清正在调试多媒体设备, 为下午陈征的物理课做准备。1999年,任旺清参加 工作,在山村小学任教。2007年,他来到南垣村寨 小学。 二十年里,任旺清见证了学生数量的减少:随着 城市化进程,很多年轻的父母进城务工了,有的孩子 就随父母离开了村子。原本薄弱的师资力量也在流 失:当地地貌属于山区丘陵,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 公办教师不愿来这里教书。2018年,任旺清招聘来 一个老师,他跟对方承诺,你在城里住不怕,我每天 开车接送你。可对方教了没多久,还是走了。 代课老师张秀清是本村人,2012年,为了陪伴 上幼儿园的小儿子,选择留在这里教书,现在她任二 年级和四年级的全科老师。张秀清记得,学校学生 多的时候有七八十个人。上个学期,一下就走了十 几个学生,包括六年级毕业的9个,以及随打工的父 母转学去城里的。 “留下的多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张 秀清说。 南垣村寨小学现在六年级只有一个孩子,是个 男孩,张秀清把他从一年级一直带到现在。平时课 堂上,男孩和二、四年级的孩子们坐在一个教室,她 分别给另两个年级的孩子讲完课,趁他们做课堂作 业时,再单独给男孩讲。 在任旺清看来,网络资源和外部师资的引入,为 这里的教育带来一线希望。去年夏天,他到河南参 观了一些村小,恰好看到有学校正在上公益阅读 课。他记得当时孩子们在读一首童诗,主题是“树 叶”,这是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老师也在引导孩子边 读边想象“树叶落下来,树叶唱着歌,悠悠舞蹈”的情 景。读完之后,老师还引导孩子改编童诗,还有部分 同学把诗中的情景给画了出来。 “我们大人看见树叶就是树叶,但是孩子通过 自己的思考,能产生丰富的联想。”任旺清那时意识 到,一定要想办法把南垣村寨小学孩子的思维激发 起来。 回来之后,任旺清就加了公益团队老师的微信, 积极请教。同时买来电视机,连接上电脑显示屏,为 开展多媒体教学做准备。例如, “给乡村孩子的科学 课”,让孩子们通过直播屏听专家学者讲课,了解“蛟 龙号”、航天飞机这些东西,探讨“吃虫的草”之类的 科学话题…… 他还和汾阳市民主促进会积极沟通,对方每星 期五给南垣村寨上一节支教课,内容涵盖音乐、美 术、体育、阅读等方面,对日常教学进行补充。 此外,他还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些课程:儿童 哲学课,和孩子们探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话题,例如 “自信” “勇敢”;心理课,让孩子们明白情绪在他们日 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课,老师们会带孩子 们走进田间地头和当地一些有名的景点,让孩子们 了解所生活的家乡,了解汾阳的历史、文化、风俗人 情,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社会…… 慢慢的,他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刚开始,孩子 们的课堂反应还“比较木”,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任 旺清看到,他给孩子们留的诗配画作业里,尽管不完 美,但已经呈现出一些想象力了。还有一次,他偶然 看到几个孩子在午休的时间围着电脑查有关恐龙的 知识,原来前一天的科学直播课上,老师讲过相关的 内容。 张秀清记得,有次上公益阅读课,外面来的老师 给4至6年级的孩子们每人发了一本《故宫里的大怪 兽》。上课时,老师在上面读,就像讲故事一样,很有 吸引力。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变得好积极,几天就 读完了整本书。 后来,公益老师和学生们在微信群里互动,老师 在群里发了思考题,好长时间都没人回答,张秀清心 里着急,在群里鼓励同学们:大家别害怕,说对说错 都没关系的。很快接二连三的有人回复了。她后来 才知道,孩子们这是打字慢,因为孩子们腼腆,没有 人发语音回答。其中有一个同学,那天妈妈不在家, 没有手机,后来第二天中午 1 点钟的时候,还是补充 回答了问题。 任旺清刚来的时候,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基 本上是放任不管,“就认为学生到了学校里边,那是 你们老师的事情,回到家里也是老师安排作业,学生 做,他们也不检查”。 科学直播课是每周二下午2点开始,他知道有 几个学生平时喜欢迟到,从 1 点半开始,他会站在门 口,挨个给这些学生的家长打电话,催他们赶紧往学 校走。 他也通过微信群和家长会,耐心跟家长解释学 校在做的事。有的家长一开始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天 不亮就要来学校,他就解释晨读课的重要性。孩子 放学回家,老师会和孩子们一道,保证他们的安全。 慢慢的,家长们转变了态度,有的家长开始主动打电 话问他: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是什么? 人间事 B1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主编/陈新 编辑/张严涵 美编/袁国明 责校/项战 下载北京头条 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与我们一起发现人生传奇 撒下科学的种子 等待它们有一天生根发芽 —被一块直播屏改变的乡村小学课堂 2019年11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物理老师陈征先后用了两天时间往返,跑到山西汾阳市栗家庄乡南垣村寨小学,给12个孩子讲了一 堂特殊的科学课。这是一所革命老区的小学,全校六个年级共6名老师, 16 名学生,其中六年级仅有1名学生。 这堂科学课是北京网络文化协会指导,陌陌科技主办的“给乡村孩子的科学课”系列课程的最后一课。和南垣村寨小学的孩子们一起 听课的,还有全国22个省份的150所乡村小学里坐在直播屏前的数万名学生。 陈征这堂课要讲的主题是“力”,备课时,他决定少谈理论,多用好玩的实验吸引孩子们。因为“指望通过 40 分钟的时间,就把‘什么是 力’全部教给大家,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你掉到一个山洞里碰到一个老前辈,老前辈传你 50 年功力,这件事是不可能的”,陈征说, “我 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在孩子心里头撒下一颗科学的种子,然后等待它们将来有一天生根发芽”。 11 月 26 日下午 1 点半,星期四,山西省汾阳市 栗家庄乡南垣村寨小学的操场静悄悄的,三到六年 级的12名学生和6名老师已经在教室里坐好,等待 一堂特殊的物理科普课开讲。 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给乡村孩子的科学 课”用 10 堂直播课程,将包括航天、海洋深潜、南极 科考、天文、气象、古生物、动植物等学科在内的优质 科普教育资源带到乡村。 今天这堂课的主讲人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物理教 师陈征。陈征博士给自己设了一个“科学实验大玩 家”的标签,借助抖音和 B 站这类聚集比较多年轻人 的网络平台,通过试水短视频和直播等多种新媒体 方式,致力于科普物理。 来南垣村寨小学这样的村小讲课,对陈征来说 还是第一次。这所位于革命老区的小学,共六个年 级16名学生,其中六年级只有1名学生。全校共6 名老师,基本是民办教师,其中一位63岁的老师为 退休返聘。 此前,陈征曾给北京密云区的一所小学讲过 课。他记得那次讲的是光学,提到了毕达哥拉斯和 柏拉图,他问孩子们:“你们听说过他们吗?”台下反 应寥寥。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校长跟他说:“老师 咱能不能讲他们小学范围内的,您超纲了。” 反差出现在北京四中和十一学校的课堂上。陈 征的PPT里边,保罗迪拉克的照片一出现,底下就有 学生脱口而出—“这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陈征 说,他讲的内容确实超纲了,但初中一年级的孩子是 怎么获取这方面的知识的呢?“你很难说,可能是网 络、图书或者家长”。 差距还体现在学生整体呈现出的状态上。陈征 发现,密云那所学校的孩子上台演讲时,“你能非常 明显地感觉到他准备得特别扎实”。而海淀的孩子 一上台,“你能感觉到他状态不是紧绷的,他有自信 在那,整个人表现出来的气场不一样。” 去年,陈征参加活动,先后到访十来所陕西省的 学校,最深刻的感受是,这些学校的硬件条件并不 差,网络、校舍、通讯设备、教具,一应俱全,甚至和北 京一所普通的学校相当。 “最大的问题还是师资”,陈 征觉得,师资力量的不足,教育意识的缺乏,阻碍了 学生对资源的获取,从而拉大了差距。 下午 2 点,陈征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多媒体设备 已经调试好,他自己也带来了不少实验用的小道 具。这堂课,他打算给孩子们讲讲“什么是力”。 “我们能不能制造一些隔空就能产生的力呢?” 做实验前,陈征问孩子们。 “这里有个气球,我再拿一 根普通塑料绳,中间系一个扣,把塑料绳撕碎,它现 在是不是看起来像一个水母呀?” 陈征问完,拿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起来,孩 子们被这一举动逗笑了。陈征右手把摩擦后的塑料 绳往空中一抛,左手拿着气球,孩子们看到,塑料绳 并没有直接落在气球上,而是隔空漂浮着。台下发 出惊讶的声音。 做完演示,陈征给每两个孩子发了一个气球,让 他们比赛,看谁能让“水母”漂起来。坐在第一排的 女孩名字叫褚涵,领到气球时,她有些害羞,但掩饰 不住脸上的兴奋。 学校一间教室的墙壁上,挂了一张褚涵的画,上 面画了一只蓝色的水母,她听说,在动物园里可以见 到这种生物。和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父母不同,褚涵 的父亲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选择留在村子里,一家 人靠销售山核桃营生。 父亲发现,学校开了直播课后,褚涵回家常常跟 他讲课上听到的东西,比如,雷电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怎么观测星空……“这些都是我不知道也没有能力教 她的”。父亲说,期望褚涵将来能努力走出大山。 “大部分(学生)还是普通人,作为农村教育,我 也不期望他们都进高等学府。他们能在社会上很好 的生存,我觉这是最重要的”。任旺清说, “即使他是 一个农民,他能写字好,会画画,也是一个能适应社 会的人。” 学校里有一个孩子,家里穷,母亲离家出走了, 父亲精神不大正常,四处流浪,孩子跟着70多岁奶 奶生活。任旺清知道了情况,就把自己家小孩穿过 的衣服拿给他,每个星期还带他去市里面洗澡。 开展阅读活动时,他让褚涵担任“阅读银行”的 行长,负责流动书籍的登记。遇到一些孩子不归还 图书时,褚涵来找任旺清,任旺清想要锻炼她人际交 往的能力,就告诉她:问题需要靠你自己先解决。 今年 10 月份,任旺清来北京参加活动,带着褚 涵和另外一个孩子去逛了北大。他看到两个孩子见 了外国人,并没有害羞,反而主动上前交流,觉得很 欣慰, “我觉得这是他们更自信了的表现。” 陈征的课堂上,褚涵的同桌在摩擦塑料绳后, “水母”总是漂浮不起来,陈征走下讲台帮她,成功 了,“哇,你的头发起电能力很强啊……这个实验对 你们校长来说可能不是很容易。”他开了个玩笑,气 氛变得活跃起来。 不远处的另一间教室,校长任旺清正在通过屏 幕看课堂直播,遇到有意思的地方,他跟着孩子们一 块开心地笑起来。 “我自己也是从小山村里出来的。音乐、体育、 美术、科学这些课都没有。但初中时候,老师对我特 别好,我就是那个时候喜欢上了物理和科学。”任旺 清说,短短40分钟的科学课,能教给孩子们的知识 很有限,但如果能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科学种子,萌 发兴趣,愿意自己动手去探索,这是更重要的事情。 下午 3 点,原本 40 分钟的一堂课,讲着讲着就 拖堂了。下课后,孩子们围着陈征,叽叽喳喳一连串 的问题。“陈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讲课呀? 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想问您!” “乡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比城里的孩 子差,可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到城市里的博物馆、科技 馆参观。”任旺清说。 北京天文馆科普部主任寇文给孩子们讲“走进 美丽星空”,带孩子们认识了“贵州一口内直径 500 米的大锅” —世界上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贵 州天眼”。为了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寇文把一台天文 望远镜带到了演播间,给孩子们讲望远镜的原理。 这节课后,六年级唯一的学生—刘文强在作 业上画了一架天文望远镜。班主任说,“爱看星星” 的刘文强迷上了望远镜, “想看看月亮上的环形山长 什么样子”。 看了中国科技馆赵洋的“航天大国与钱学 森”,孩子们“长大了想造火箭”;看了北京自然博 物馆高源的“食虫植物大咖秀”,孩子们迷上了观 察植物;看了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的“如何科学地 吃掉一只恐龙”,孩子们记住了“西红柿炒恐龙 蛋”;看了国家海洋局唐立梅的“从深海到南极”, 孩子们说自己要学游泳锻炼身体;中科院徐颖讲 完“导航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孩子们会问在 手机上怎么导航到中科院…… 一个学期十堂科学课下来,孩子们从不同维度 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科学家也感受到了直播技术 对于科普的价值和意义。 主讲“我们弄错了的动物知识”的国家动物博物 馆张劲硕说:“平时我们做讲座最多有上百人,直播 公益课覆盖了全国数万名孩子,这个数字是非常可 观的。”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觉得,直播的即时互动 功能,让乡村孩子们和科普工作者实现了“面对面”的 沟通交流,这打破了时空、地域带来的限制。 在科学家们看来,通过直播间进行科普教育,更 重要的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 陈征返回北京后,发布了一段短视频放在网上, 配文是:“学校旁柿子树上的柿子特别甜,煤炉子上 烤出来的馒头才有灵魂,学校常常是一个地方最好 的建筑,要多关注师资的培养……” 离开南垣村前,他把那些白色的“水母”留给了 孩子们。 文/本报记者 张帆 供图/陌陌科技 师资力量的不足, 拉大了孩子们之间的差距 慢慢的, 他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 孩子们愿意自己动手去探索, 这是更重要的事情 直播技术的即时交流, 打破了时空、地域带来的限制 课下,老师用身体给孩子们演示奇妙的“力” 陈征给孩子们演示用隔空的力让“水母”漂浮起来 听课的孩子们眼睛亮了 孩子们正在摆弄陈征留下的实验道具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撒下科学的种子 等待它们有一天生根发芽epaper.ynet.com/images/2019-12/26/B01/bjbqb20191226B01.pdf · 年级和四年级的全科老师。张秀清记得,学校学生

天/天/副/刊

时间回到11月26日早上,8点,南垣村寨小学的老师正在带着学生晨读。

“爱读书的树叶/捧着阳光读/一天一遍/读的兴奋满脸/爱读书的树叶/捧着月光读/一夜一遍/读的平平安安/一听说风老师来检查/每片树叶便摇头晃脑/齐声朗读。”

教室前方,校长任旺清正在调试多媒体设备,为下午陈征的物理课做准备。1999年,任旺清参加工作,在山村小学任教。2007年,他来到南垣村寨小学。

二十年里,任旺清见证了学生数量的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很多年轻的父母进城务工了,有的孩子就随父母离开了村子。原本薄弱的师资力量也在流失:当地地貌属于山区丘陵,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公办教师不愿来这里教书。2018年,任旺清招聘来一个老师,他跟对方承诺,你在城里住不怕,我每天开车接送你。可对方教了没多久,还是走了。

代课老师张秀清是本村人,2012年,为了陪伴上幼儿园的小儿子,选择留在这里教书,现在她任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全科老师。张秀清记得,学校学生多的时候有七八十个人。上个学期,一下就走了十几个学生,包括六年级毕业的9个,以及随打工的父母转学去城里的。“留下的多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张秀清说。

南垣村寨小学现在六年级只有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张秀清把他从一年级一直带到现在。平时课堂上,男孩和二、四年级的孩子们坐在一个教室,她分别给另两个年级的孩子讲完课,趁他们做课堂作业时,再单独给男孩讲。

在任旺清看来,网络资源和外部师资的引入,为这里的教育带来一线希望。去年夏天,他到河南参观了一些村小,恰好看到有学校正在上公益阅读课。他记得当时孩子们在读一首童诗,主题是“树叶”,这是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老师也在引导孩子边读边想象“树叶落下来,树叶唱着歌,悠悠舞蹈”的情景。读完之后,老师还引导孩子改编童诗,还有部分同学把诗中的情景给画了出来。

“我们大人看见树叶就是树叶,但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能产生丰富的联想。”任旺清那时意识到,一定要想办法把南垣村寨小学孩子的思维激发起来。

回来之后,任旺清就加了公益团队老师的微信,积极请教。同时买来电视机,连接上电脑显示屏,为开展多媒体教学做准备。例如,“给乡村孩子的科学课”,让孩子们通过直播屏听专家学者讲课,了解“蛟龙号”、航天飞机这些东西,探讨“吃虫的草”之类的科学话题……

他还和汾阳市民主促进会积极沟通,对方每星期五给南垣村寨上一节支教课,内容涵盖音乐、美术、体育、阅读等方面,对日常教学进行补充。

此外,他还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些课程:儿童哲学课,和孩子们探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话题,例如

“自信”“勇敢”;心理课,让孩子们明白情绪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十四节气”课,老师们会带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和当地一些有名的景点,让孩子们

了解所生活的家乡,了解汾阳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社会……

慢慢的,他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刚开始,孩子们的课堂反应还“比较木”,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任旺清看到,他给孩子们留的诗配画作业里,尽管不完美,但已经呈现出一些想象力了。还有一次,他偶然看到几个孩子在午休的时间围着电脑查有关恐龙的知识,原来前一天的科学直播课上,老师讲过相关的内容。

张秀清记得,有次上公益阅读课,外面来的老师给4至6年级的孩子们每人发了一本《故宫里的大怪兽》。上课时,老师在上面读,就像讲故事一样,很有吸引力。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变得好积极,几天就读完了整本书。

后来,公益老师和学生们在微信群里互动,老师在群里发了思考题,好长时间都没人回答,张秀清心里着急,在群里鼓励同学们:大家别害怕,说对说错都没关系的。很快接二连三的有人回复了。她后来才知道,孩子们这是打字慢,因为孩子们腼腆,没有人发语音回答。其中有一个同学,那天妈妈不在家,没有手机,后来第二天中午1点钟的时候,还是补充回答了问题。

任旺清刚来的时候,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基本上是放任不管,“就认为学生到了学校里边,那是你们老师的事情,回到家里也是老师安排作业,学生做,他们也不检查”。

科学直播课是每周二下午2点开始,他知道有几个学生平时喜欢迟到,从1点半开始,他会站在门口,挨个给这些学生的家长打电话,催他们赶紧往学校走。

他也通过微信群和家长会,耐心跟家长解释学校在做的事。有的家长一开始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天不亮就要来学校,他就解释晨读课的重要性。孩子放学回家,老师会和孩子们一道,保证他们的安全。慢慢的,家长们转变了态度,有的家长开始主动打电话问他: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是什么?

人间事 B1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主编/陈新 编辑/张严涵 美编/袁国明 责校/项战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与 我 们 一 起 发 现 人 生 传 奇

撒下科学的种子等待它们有一天生根发芽——被一块直播屏改变的乡村小学课堂

2019年11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物理老师陈征先后用了两天时间往返,跑到山西汾阳市栗家庄乡南垣村寨小学,给12个孩子讲了一堂特殊的科学课。这是一所革命老区的小学,全校六个年级共6名老师,16 名学生,其中六年级仅有1名学生。

这堂科学课是北京网络文化协会指导,陌陌科技主办的“给乡村孩子的科学课”系列课程的最后一课。和南垣村寨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听课的,还有全国22个省份的150所乡村小学里坐在直播屏前的数万名学生。

陈征这堂课要讲的主题是“力”,备课时,他决定少谈理论,多用好玩的实验吸引孩子们。因为“指望通过40分钟的时间,就把‘什么是力’全部教给大家,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你掉到一个山洞里碰到一个老前辈,老前辈传你50年功力,这件事是不可能的”,陈征说,“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在孩子心里头撒下一颗科学的种子,然后等待它们将来有一天生根发芽”。

11月26日下午1点半,星期四,山西省汾阳市栗家庄乡南垣村寨小学的操场静悄悄的,三到六年级的12名学生和6名老师已经在教室里坐好,等待一堂特殊的物理科普课开讲。

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给乡村孩子的科学课”用10堂直播课程,将包括航天、海洋深潜、南极科考、天文、气象、古生物、动植物等学科在内的优质科普教育资源带到乡村。

今天这堂课的主讲人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物理教师陈征。陈征博士给自己设了一个“科学实验大玩家”的标签,借助抖音和B站这类聚集比较多年轻人的网络平台,通过试水短视频和直播等多种新媒体方式,致力于科普物理。

来南垣村寨小学这样的村小讲课,对陈征来说还是第一次。这所位于革命老区的小学,共六个年级16名学生,其中六年级只有1名学生。全校共6名老师,基本是民办教师,其中一位63岁的老师为退休返聘。

此前,陈征曾给北京密云区的一所小学讲过课。他记得那次讲的是光学,提到了毕达哥拉斯和

柏拉图,他问孩子们:“你们听说过他们吗?”台下反应寥寥。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校长跟他说:“老师咱能不能讲他们小学范围内的,您超纲了。”

反差出现在北京四中和十一学校的课堂上。陈征的PPT里边,保罗迪拉克的照片一出现,底下就有学生脱口而出——“这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陈征说,他讲的内容确实超纲了,但初中一年级的孩子是怎么获取这方面的知识的呢?“你很难说,可能是网络、图书或者家长”。

差距还体现在学生整体呈现出的状态上。陈征发现,密云那所学校的孩子上台演讲时,“你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他准备得特别扎实”。而海淀的孩子一上台,“你能感觉到他状态不是紧绷的,他有自信在那,整个人表现出来的气场不一样。”

去年,陈征参加活动,先后到访十来所陕西省的学校,最深刻的感受是,这些学校的硬件条件并不差,网络、校舍、通讯设备、教具,一应俱全,甚至和北京一所普通的学校相当。“最大的问题还是师资”,陈征觉得,师资力量的不足,教育意识的缺乏,阻碍了学生对资源的获取,从而拉大了差距。

下午2点,陈征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多媒体设备已经调试好,他自己也带来了不少实验用的小道具。这堂课,他打算给孩子们讲讲“什么是力”。

“我们能不能制造一些隔空就能产生的力呢?”做实验前,陈征问孩子们。“这里有个气球,我再拿一根普通塑料绳,中间系一个扣,把塑料绳撕碎,它现在是不是看起来像一个水母呀?”

陈征问完,拿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起来,孩子们被这一举动逗笑了。陈征右手把摩擦后的塑料绳往空中一抛,左手拿着气球,孩子们看到,塑料绳并没有直接落在气球上,而是隔空漂浮着。台下发出惊讶的声音。

做完演示,陈征给每两个孩子发了一个气球,让他们比赛,看谁能让“水母”漂起来。坐在第一排的女孩名字叫褚涵,领到气球时,她有些害羞,但掩饰不住脸上的兴奋。

学校一间教室的墙壁上,挂了一张褚涵的画,上面画了一只蓝色的水母,她听说,在动物园里可以见到这种生物。和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父母不同,褚涵的父亲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选择留在村子里,一家人靠销售山核桃营生。

父亲发现,学校开了直播课后,褚涵回家常常跟他讲课上听到的东西,比如,雷电产生的原理是什么、怎么观测星空……“这些都是我不知道也没有能力教她的”。父亲说,期望褚涵将来能努力走出大山。

“大部分(学生)还是普通人,作为农村教育,我也不期望他们都进高等学府。他们能在社会上很好的生存,我觉这是最重要的”。任旺清说,“即使他是

一个农民,他能写字好,会画画,也是一个能适应社会的人。”

学校里有一个孩子,家里穷,母亲离家出走了,父亲精神不大正常,四处流浪,孩子跟着70多岁奶奶生活。任旺清知道了情况,就把自己家小孩穿过的衣服拿给他,每个星期还带他去市里面洗澡。

开展阅读活动时,他让褚涵担任“阅读银行”的行长,负责流动书籍的登记。遇到一些孩子不归还图书时,褚涵来找任旺清,任旺清想要锻炼她人际交往的能力,就告诉她:问题需要靠你自己先解决。

今年10月份,任旺清来北京参加活动,带着褚涵和另外一个孩子去逛了北大。他看到两个孩子见了外国人,并没有害羞,反而主动上前交流,觉得很欣慰,“我觉得这是他们更自信了的表现。”

陈征的课堂上,褚涵的同桌在摩擦塑料绳后,“水母”总是漂浮不起来,陈征走下讲台帮她,成功了,“哇,你的头发起电能力很强啊……这个实验对你们校长来说可能不是很容易。”他开了个玩笑,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不远处的另一间教室,校长任旺清正在通过屏幕看课堂直播,遇到有意思的地方,他跟着孩子们一块开心地笑起来。

“我自己也是从小山村里出来的。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这些课都没有。但初中时候,老师对我特别好,我就是那个时候喜欢上了物理和科学。”任旺清说,短短40分钟的科学课,能教给孩子们的知识很有限,但如果能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科学种子,萌发兴趣,愿意自己动手去探索,这是更重要的事情。

下午3点,原本40分钟的一堂课,讲着讲着就拖堂了。下课后,孩子们围着陈征,叽叽喳喳一连串的问题。“陈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讲课呀?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想问您!”

“乡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比城里的孩子差,可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到城市里的博物馆、科技馆参观。”任旺清说。

北京天文馆科普部主任寇文给孩子们讲“走进美丽星空”,带孩子们认识了“贵州一口内直径500米的大锅”——世界上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贵州天眼”。为了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寇文把一台天文望远镜带到了演播间,给孩子们讲望远镜的原理。

这节课后,六年级唯一的学生——刘文强在作业上画了一架天文望远镜。班主任说,“爱看星星”的刘文强迷上了望远镜,“想看看月亮上的环形山长什么样子”。

看了中国科技馆赵洋的“航天大国与钱学森”,孩子们“长大了想造火箭”;看了北京自然博物馆高源的“食虫植物大咖秀”,孩子们迷上了观察植物;看了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的“如何科学地吃掉一只恐龙”,孩子们记住了“西红柿炒恐龙蛋”;看了国家海洋局唐立梅的“从深海到南极”,孩子们说自己要学游泳锻炼身体;中科院徐颖讲完“导航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孩子们会问在手机上怎么导航到中科院……

一个学期十堂科学课下来,孩子们从不同维度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科学家也感受到了直播技术对于科普的价值和意义。

主讲“我们弄错了的动物知识”的国家动物博物馆张劲硕说:“平时我们做讲座最多有上百人,直播公益课覆盖了全国数万名孩子,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觉得,直播的即时互动功能,让乡村孩子们和科普工作者实现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这打破了时空、地域带来的限制。

在科学家们看来,通过直播间进行科普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

陈征返回北京后,发布了一段短视频放在网上,配文是:“学校旁柿子树上的柿子特别甜,煤炉子上烤出来的馒头才有灵魂,学校常常是一个地方最好的建筑,要多关注师资的培养……”

离开南垣村前,他把那些白色的“水母”留给了孩子们。 文/本报记者 张帆 供图/陌陌科技

师资力量的不足,拉大了孩子们之间的差距

慢慢的,他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

孩子们愿意自己动手去探索,这是更重要的事情

直播技术的即时交流,打破了时空、地域带来的限制

课下,老师用身体给孩子们演示奇妙的“力”

陈征给孩子们演示用隔空的力让“水母”漂浮起来 听课的孩子们眼睛亮了

孩子们正在摆弄陈征留下的实验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