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產業分析及投資機會 - fcu.edu.t ·...

30
生物科技產業分析及投資機會 主辦單位: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97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Sep-2019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生物科技產業分析及投資機會

    主辦單位: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中 華 民 國 97 年

  • 目錄

    一.  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趨勢.......................................1 

    (一) 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歷程 ......................................................... 1 

    (二) 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況 ......................................................... 2 

    二.  生技台灣產業發展現況...............................................4 

    (一) 生技產業供需情形 ....................................................................... 4 

    (二) 產業供應鏈缺口、投資利基及潛在外商分析................................ 6 

    (三) 國內主要供應商分析.................................................................. 10 

    三.  適合外商投資項目.....................................................13 

    (一) 投資優勢 .................................................................................... 13 

    (二) 適合外商投資項目 ..................................................................... 14 

    四.  跨國策略合作或外商在台投資成功案例.................16 

    (一) 德國百靈佳殷格翰公司 .............................................................. 16 

    (二) 荷蘭 Crucell生技公司 ................................................................ 17 

    五.  生技產業相關投資優惠措施.....................................18 

    六.  國內政府服務與產、學、研合作單位.....................23 

  • 1

    一. 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趨勢

    (一) 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歷程

    生物技術 (biotechnology)是 21世紀最重要的產業技術之一,因為生

    物技術不僅已經與化學、化工、電子、材料、機械與資訊等產業技術結

    合,並且廣泛地應用到農業、食品、醫藥、海洋、能源,甚至於環境保

    護等產業。

    生物技術由於具有 1.生物技術是基因、蛋白質、細胞與組織工程等

    一系列技術的整合;2.生物技術是多項產業的共通基盤技術;3.生物資源

    與生物基因的可專利性;4.在生物安全與生物倫理的爭議性;5.生技產業

    為加速型的經濟成長曲線及 6.生物技術的投資具高度風險性與不可確定

    性等的特徵,因此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受到全世界各先進已開發國家的重

    視。

    圖一.生物技術產業的技術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2007生技產業白皮書,經濟部工業局

    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歷程產品與產業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醫療檢驗試劑醫藥動物保健用品生物醫學儀器

    農業環保特化用品廢棄物處理食品添加物酵素

    造紙採礦生物感測器化學資訊基因體學

    系統生物學醫藥基因體學組織工程基因治療奈米醫藥微小化感測器生技能源蛋白質體學

    生物資訊機能性食品化妝營養品基因營養品

    1983

    年發現愛滋病毒

    1988

    年建立PC

    R

    技術

    1990

    年人類基因體計畫展開

    1994

    年第一個基因改造作物上市

    1996

    年基因晶片生產成功

    1997

    年複製羊誕生

    2000

    年人類基因圖譜初稿完成

    90

    年代醫療負擔逐漸沉重

  • 2

    生技產業的研發比重高,競爭性與風險性大,主要是因為生技產品

    以醫藥品最受矚目。 醫藥產業與其他高科技產業最大不同之處是醫藥的

    使用攸關人類生命健康。 此外,生命現象的複雜性高,使得產品研發的

    困難度增高,所以產品需經過縝密且冗長的時間進行研發,並經過臨床

    試驗及醫藥管理機構的認證,確認其藥效與安全性之後才能上市。

    依美國藥物及食品管理檢驗局(FDA)的新藥檢驗標準,成功開發

    出一種新藥約需 10-15 年的時間,且須投入約美金 3-5億元以上的資金。

    然而付出如此多的時間與金錢,卻不保證其能通過查驗登記。其他如基

    因改造作物與動物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衝擊性,同樣也必須面對各項評

    估檢視。 這些因素也造就生技產業進入障礙高、產品研發時程長、專業

    技術需求高的特質。

    雖然生技相關之技術與產品(尤其是醫藥產品)通過認證,生技公

    司可享有 17 年的專利權,並於專利權期間可透過技術轉移收取權利金或

    將產品上市而獲得高報酬,但因設備與研發經費過高,資金運用速度太

    快,投資風險高而使資金募集不易,若無政府相關投資優惠與補助政策,

    一般中小企業很難獨立支撐到產品上市階段。 在眾多專利中,有一項對

    生技產業之競爭力有重大影響,且僅為技產業所擁有的是「基因專利」。

    過去「基因序列」是否能夠核准專利引發爭議,因為「基因序列」是全

    人類由祖先共同遺傳所得,應歸入人類共有資產而不應列為發明。 惟目

    前針對特定基因序列,能夠闡明其意涵並發展新的應用者,仍可獲得專

    利。 由於基因蘊藏生命現象之訊息,成為新藥開發關鍵要素,因此其所

    帶來之商業利益極為龐大。

    (二) 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況

    美國是生物技術最早的發源地,也是最先推動生技產業的國家,不

    僅資金與人才充足,相關科技基礎結構與產業政策也最為完善,因此居

    全球生技產業龍頭。 歐洲、日本與加拿大等國高科技產業發展較為成

    熟,亦屬全球生技產業之主要發展地區。 近十年來,生技公司在全世界

  • 3

    各國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全球以美國的生技公司總數最多,共計 1,457

    家,其次則分別為加拿大、德國、英國及法國等,至於亞太地區的澳洲

    則位居第六,其次為日本。

    表一、2006 年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況 單位:$百萬美金

    美國 歐洲 加拿大 亞洲地區

    上市公司家數 336 156 82 136

    未上市公司家數 1,452 1,621 465 737

    公司家數總計 1,788 1,777 547 873

    從業人數 130,600 39,740 7,190 12,970

    營業額 $55,458 $11,849 $3,242 $3,289

    研發支出 $22,865 $3,631 $885 $401

    淨利 -$3,466 -$1,125 -$524 -$331

    資料來源: Ernst & Young, 2007

    1999-2007 年間美國上市生技公司的規模有逐漸擴大之趨勢,中小型

    公司在不景氣的環境下僅能勉強維持不敗。至今只有大型生技公司才能

    創造較高營收,並應用其豐厚資源投入研發,因此能不斷推出新產品上

    市。更值得注意的是 1999-2007 年間大型生技公司都有不錯的淨收益,

    這種現象顯示,生技企業規模對整體生技產業發展具有一定之影響力。

  • 4

    二. 生技台灣產業發展現況

    (一) 生技產業供需情形

    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包括新興生技工業、製藥工業及醫療器材工業

    等,2006 年總營業額約新台幣 1,791億元,其中新興生技工業涵蓋基因、

    生技醫藥品、檢驗試劑、農業生技、環保生技、蛋白質藥物、生技研發

    服務、生物晶片及生物資訊等,營業額約新台幣 434 億元,廠商約 268

    家,平均每家營業額約新台幣 1.6 億元。製藥工業營業額約新台幣 660

    億元,廠商約 368家,平均每家營業額約新台幣 1.78億元。另外醫療器

    材工業營業額約新台幣 697億元,廠商約 500家,平均每家營業額約新

    台幣 1.38 億元。 整個生物技術產業從業人員約為 37,114 人,其中生物

    技術工業 8,570人,製藥工業 12,224人,醫療器材工業 16,350人。

    表二 2002~2006 年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現況

    單位:億美元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產業別

    營收 出口 營收 出口 營收 出口 營收 出口 營收 出口

    生技產業

    (Biotechnology

    industry)

    7.4 2.4 8.7 3.3 9.7 4.4 12.4 4.9 14 5.6

    製藥產業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15.9 0.6 18.1 1.3 17.2 1.1 20.1 3.7 21.2 4.4

    醫療器材

    (Medical device

    industry)

    9.4 6.5 11.9 8.5 15.0 10.6 19 8.7 22.4 9.4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及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

    2007。

    我國新興生技產業範圍甚廣,可分為生技醫藥、特用化學、農業生

    技、醫療檢測、環保生技、食品生技和生技服務業 7 大領域。我國新興

    生技產業廠商以生技醫藥廠商為大宗,約占我國新興生技產業總廠商數

    的 28%,其次為食品生技的廠商,占 21%。至於農業生技及生技服務業

    的廠商亦分別占有 14%,其餘分屬醫療檢測、特用化學及環境生技等領

  • 5

    域。2006 年我國新興生技產業營業額為新台幣 434 億元,較 2005 年新

    台幣 386億元成長 12%,廠商家數增加到 268家,從業人員為 8,570人,

    出口值擴大至 176億元,進口值也有所增加,達到新台幣 187億元,國

    內市場需求則增加到新台幣 445億元。

    表三.2005~2006 年我國新興生技產業市場供需分析

    單位:億元新台幣

    年份 產值

    (A)

    出口值

    (B)

    進口值

    (C)

    國內市場

    (D=A-B+C)

    市場成

    長率(E)

    出口比例

    (F=B/A)

    進口依存度

    (G=C/D)

    國內自給率

    (1-G)

    2005 386 153 161 394 100.0% 39.6% 40.9% 59.1%

    2006 434 176 187 445 112.9% 40.6% 42.0% 58.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2005-2006 年新興生技產業調查結果;

    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2007)

    我國製藥產業包括西藥製劑、原料藥及中藥 3 大類,其中以西藥製

    劑的規模最大。 2006 年我國製藥產業營業額為新台幣 660 億元,廠商

    家數為 368家,從業人數為 12,224人,出口值為新台幣 137億元,進口

    值為新台幣 698 億元,國內需求達到新台幣 1,221 億元。依子產業別,

    西藥製劑營業額為新台幣 368 億元,約占總產值的 55.8%,原料藥營業

    額為新台幣 236 億元,約占總營業額的 35.8%,至於中藥為製藥產業中

    規模最小者,其營業額為新台幣 56億元,僅占總營業額的 8.4%。

    表四. 2005~2006 年我國製藥產業市場供需分析

    單位:億元新台幣

    年份 產值

    (A)

    出口值

    (B)

    進口值

    (C)

    國內總需求

    (D=A-B+C)

    需求成

    長率(E)

    出口比例

    (F=B/A)

    進口依存度

    (G=C/D)

    國內自給率

    (1-G)

    2005 624 115 577 1,086 100.0% 18.4% 53.1% 46.9%

    2006 660 137 698 1,221 112.4% 20.8% 57.2% 42.8%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2005-2006 年製藥產業調查結果;財團法人醫

    藥工業技術開發中心 (2007)

    此外,醫療器材產業為政府重點推動的新興策略性工業,具有科技、

    知識高度密集之特性,範圍包括診斷器材、治療器材、ㄧ般醫療輔助設

  • 6

    備及用品、復健器材及預防疾病與健康促進之設備及用品等次產業。 依

    據歷年統計,醫療器材為我國生技產業中,成長最為快速的領域。1992

    年營業額僅為新台幣 72億元,但至 2006 年已成長到新台幣 697億元。 產

    品種類包括電子體溫計、數位血壓計、電動代步車、呼吸治療器具等產

    品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達到 30%以上。出口值為新台幣 293億元,進口

    值則為新台幣 447億元。國內需求達到新台幣 851億元。

    依據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體外檢驗試劑、手套、導管等

    塑膠與橡膠製品、昂貴醫療儀器仍居我國醫療器材進口金額前 3 大。在

    出口方面,電動代步車為我國重要的醫療器材出口品項,2006 年的出口

    金額為新台幣 73.15 億元,約占我國醫療器材出口金額的 25%。眼科器

    材產品大幅成長約 26%,其出口金額從 2005 年的新台幣 22.49億元增加

    到 2006 年的新台幣 28.43億元。

    (二) 產業供應鏈缺口、投資利基及潛在外商分析

    分析台灣生技製藥產業供應鏈,可知生技產業由研發至生產均有廠

    商布局,其中生產代工部份為台灣產業較弱之一環,台灣雖有良好人才

    及法規支持,絕大多數生技廠商仍停留在中小型藥廠代工健康食品和學

    名藥等小分子藥物階段,供應鏈缺口為目前熱門及利潤較多之蛋白質藥

    物,此部份需要國外大廠的技術合作和投資來刺激並擴大台灣廠商研發

    能量與基礎設施;台灣學術界有良好的基礎研究,如能吸收國外生技製

    藥廠商長期累積藥物由實驗室至商品化的經驗,亦有助台灣廠商加速商

    品化速度。

    表五、台灣生技製藥產業供應鏈

    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 新藥開發 臨床前

    試驗

    臨床試驗

    (I.II

    期)

    臨床試驗

    (III.IV

    期)

    量產代工

    製造 行銷

    上游 中游 下游

    學術研究

    機構

    法人研究

    機構

    新藥開發

    廠商

    CRO

    BA/BE

    臨床試驗研究中心

    CRO

    生產

    代工 通路

  • 7

    中研院

    台大

    陽明

    成大

    長庚

    清大

    交大

    中興

    國衛院

    生技中心

    工研院

    藥技中心

    生醫所

    動科所

    食工所

    農改場

    聯亞、基亞、

    賽亞、太景、

    台灣醣聯、

    永昕、台醫、

    寶齡富錦、

    順天生技、

    賽德、中天、

    台灣微脂

    體、友合、

    台灣神隆、

    健喬信元、

    台灣東洋

    生技中心

    佳生

    維州

    汎球藥理

    健亞

    明生

    全面顧問

    昌達

    創生

    進階

    台大醫院、榮總、

    成大醫院、萬芳醫院

    永昕、台灣神隆、

    聯亞、佳生、昌達、

    派瑞修

    生技中心

    聯亞

    永昕

    永信

    杏輝

    信東

    台灣東洋

    中化合成

    健亞

    生達

    優良

    政德

    大豐製藥

    大安化學

    中化合成

    井田製藥

    友合生化

    友華生技

    永信

    杏輝

    信東

    健亞

    基亞

    台灣東洋

    資料來源: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2008)

    我國新興生技產業,在生技醫藥領域方面,生技藥品多處研發及臨

    床試驗階段,國內尚未有自行研發的生技藥品上市,但藉由技術授權及

    合作開發的模式,現已有產品獲歐美核准上市。研發能量集中在學研單

    位,以中央研究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衛生研

    究院、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等研究單位,對生技藥品的投入最為積極,

    也都取得不錯成績。生技醫藥領域廠商另一類發展模式是引進國外技

    術,於國內再進行研發,案例有賽德醫藥取得美商 Amarillo Bioscience 公

    司之治療肝炎和流行感冒的口服干擾素大中華市場銷售權;寶血純化科

    技公司引進美商 Prolias 血液純化技術; 健喬信元取得日本橘生製藥

    (Kissei Pharmaceutical Co.)攝護腺用藥的台、港授權;基亞生技與澳洲

    Progen 公司共同合作開發用於治療肝癌的藥物 PI-88。與國外已有豐富

    經驗之生技醫藥廠商技術合作或取得其投資溢注將有助於台灣生技製藥

    業發展,如美商 Gilead Sciences、Biogen IDEC、Wyeth、Genentech;澳

    商 CSL Limited、Anadis;法商 Sanofi-Aventis、Transgene等都是潛在適

    合的外商對象。

    製藥產業方面,我國西藥製劑廠商多為學名藥的生產,主要產品包

    括心臟血管、腸胃道、糖尿病、抗生素、解熱鎮痛等錠劑或膠囊製劑,

    以及營養補給液、懸浮液劑、外用液劑、眼藥水、針劑注射液等產品的

    生產。我國生產的藥品多屬專利過期之學名藥,給付價格低廉,外商則

    以專利藥為主,且即使專利過期,仍享有原廠開發的優勢,而能獲得較

  • 8

    高的給付價格。此外,我國藥品許可證無總量管制,只要具備生產資格

    即可申請,造成每家西藥製劑廠商均擁有大量的藥品製造許可證,加遽

    國內市場競爭,導致藥品價格越來越低,僅能維持保本經營。為協助國

    內廠商外銷到歐美等先進國家,經濟部工業局委由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

    心推動藥廠外銷策略聯盟,共成立美國聯盟、PIC/S 聯盟及日本聯盟,協

    助國內藥品業者與美國、日本及 PIC/S 會員國之藥品製造商及代理商洽

    商,積極尋找商機,期能透過聯盟方式,將藥品外銷至全球主要市場。

    我國中草藥產業規模不若西藥製劑與原料藥,但仍以國內市場為經

    營重心,出口值已有所成長。2006 年我國中藥業營業額為新台幣 56 億

    元,出口值為新台幣 12億元,進口值僅有新台幣 66億元,國內需求為

    新台幣 110億元。政府自 2001~2005 年推動「中草藥產業技術發展 5 年

    計畫」,針對中藥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諸如研究發展、藥材資源與品管、

    法規、臨床試驗環境、產業投資等項目,進行整體性的規劃與改善,例

    如:2005 年度已完成「中草藥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須知」及「中草

    藥新藥查驗登記(NDA)申請須知」之草案依程序公告外,衛生署(中醫藥

    委員會)已補助成立 13家「中藥臨床試驗中心」、公告「臺灣傳統藥典」、

    完成傳統中藥廠全面實施 GMP、建立中醫醫院暨醫院附設中醫部門評鑑

    制度及加強與中醫藥界溝通等等,使得我國中草藥產業在基礎環境、專

    利保護、臨床試驗、品質管制、研發環境及人才培育等方面已有顯著的

    改善,也帶動國內廠商投入中藥新藥的研發。至 2005 年底,國內研究機

    構在植物抽取新藥已有 5 項取得國內外臨床試驗許可,業界提出之國內

    外臨床試驗申請案件達 26件,其中彥臣生技公司已成功開發出「壽美降

    脂一號」中藥新藥。

    醫療器材產業為政府重點推動的新興策略性工業,目前,台灣已進

    行發展具有潛力之醫療器材產品短、中長期規劃。短期將以臨床試驗/生

    體相等性試驗、臨床前動物試驗、生技委託生產製造、臍帶血保存服務、

    生物資訊、生物晶片、生理生化監視系統等產品或技術為發展重點,中

    長期則是以單株抗體藥物、基因診斷/治療、幹細胞、基因轉殖動植物、

  • 9

    西藥新劑型及新主治疾病、基因相關技術產品、人工臟器等,以期藉由

    重點發展潛力醫療器材產品,扶植成功的醫療器材公司。

    潛力外商方面,美商必帝公司(Becton Dickinson)在全球醫療產品領

    域上占有領導之地位,並致力於新產品的研發,1987 年在台灣成立分公

    司,提供全方位之研究與診斷工具與台灣醫療業共同成長。BD 公司最

    主要產品分為醫療器材(BD Medical Systems) ,臨床實驗室檢驗器材

    (BD Clinical Laboratory Solutions) 及生物科學事業 (BD Biosciences) 產

    品。服務對象涵蓋了醫療機構、生命科學研究機構、臨床病理實驗室、

    產業界以及一般大眾。

    百特公司(Baxter)成立於 1931 年,公司總部設於美國伊利諾州,台

    灣分公司成立於民國七十年。主要製造並銷售超過十二萬種醫療產品,

    並提供居家護理所需之產品及服務。在 1950 年代成功地研發出全球第一

    部洗腎機後,Baxter在洗腎的領域中始終居於領導地位,並於 1979 年開

    始提供 CAPD治療,首創「居家透析」的觀念。全球更有數以萬計的透

    析患者經由百特所提供的透析服務維持生命。

    美商 Dade Behring為世界級的臨床診斷廠商,提供每日增進病患生

    活品質所需之臨床產品、系統及相關服務,主要產品線為化學/免疫化學

    測試,血液相關測試.微生物與感染性疾病診斷。

    美商 GE Health為 GE的醫療集團,分為醫療技術部門 GE Healthcare

    Technology及醫療集團生命科學部門 GE Healthcare Bioscience,年銷售

    總額達 140 億美元,為醫學影像、資訊技術、醫療診斷、患者監護、疾

    病研究、藥物研發以及生物制藥等領域的全球領先者。GE Healthcare

    Technology 在醫學影像、資訊技術、患者監護系統與醫療服務等領域提

    供廣泛的服務,從超聲波、磁共振到外科手術導航系統,GE 都擁有行業

    內的領先技術。GE Healthcare Bioscience業務主要包括醫學診斷、藥物

    開發和蛋白質分離系統。

  • 10

    ARC Pharmaceuticals Inc. 為一家加拿大生技廠商,主要發展創新治

    療相關之醫療器材,預防手術後的疾病。目前擁有先進專利於手術後黏

    著、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及牛皮癬。

    Cochlear, Ltd.創立於 1982 年,其主要商品為產學合作研發之多頻道

    人工電子耳,利用直接刺激聽覺神經技術。在多年來不斷的改良和創新

    下,Cochlear, Ltd.一直為全球人工植入電子耳領域之領導者,其產品已

    獲美國 FDA許可於嬰兒、孩童及成人使用,台灣亦有逾千聽障者已植入

    Cochlear人工電子耳重獲聽力。

    (三) 國內主要供應商分析

    我國新興生技產業範圍甚廣,可分為生技醫藥、特用化學、農業生

    技、醫療檢測、環保生技、食品生技和生技服務業 7 大領域。食品生技

    方面,經濟部工業局已於 2006 年度組成保健食品評估小組,進行具潛力

    之保健食品關鍵技術項目與保健素材規格基準的篩選,並建立保健機能

    性食品標準製程及品質鑑定技術,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進而促進保健

    機能性食品產業技術水準之提升。另協調衛生署就開放可供食品用之中

    草藥材,配合修改輸入規定,以利食品業者進口,加速我國保健食品的

    開發。

    生技服務業方面,是我國生技產業中發展最為快速的領域,隨著政

    府積極推動「生醫科技島計畫」,建構我國臨床試驗研究體系,並鼓勵廠

    商從事臨床委託研究,國內廠商也協助建構與驗證國內臨床試驗環境,

    並加速將臨床能量產業化,國內主要供應商如佳生、明生、汎球、昌達、

    生技中心等。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的 cGMP生技藥品先導工廠於 2006 年取

    得美國 FDA Type VDMF登記許可,有助於爭取國際委託生產服務(CMO)

    的機會。

  • 11

    依公司實收資本額,台灣前十大生技公司以台灣神隆居第一位,中

    化製藥位居第二,第三則是永信製藥;前十大生技公司的主要經營項目,

    包括原料藥、學名藥、新藥開發、生技新藥及農業生技產品,如生技花

    卉與保健食品等。

    表六. 台灣前十大生技公司

    公司名稱 成立時間(年) 實收資本額($百萬美元) 經營項目

    1.台灣神隆 1997 170.28 原料藥

    2.中化製藥(P) 1953 90.91 學名藥

    3.永信製藥(P) 1965 77.40 學名藥、新藥開發

    4.賽亞基因 2001 73.92 基因藥物

    5.太景生技 2001 54.19 新藥開發

    6.生達化學製藥 1967 46.44 學名藥

    7.信東生技 1962 37.15 原料藥、學名藥

    8.賽德 2003 32.51 干擾素

    9.台灣花卉生技 1998 30.96 花卉生產

    10.杏輝製藥(P) 1977 30.03 中草藥、保健產品

    備註. (P): 上市櫃公司

    分析我國新興生技廠商之產業別分布,以生技醫藥之廠商居多,占

    28%;食品生技次之,占 21%;農業生技與生技服務業所占比例相等,

    為 14%。

    圖二、2006我國新興生技廠商之產業別分布

    資料來源: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2007)

    此外,農業生技為我國發展最具優勢的領域項目,其中農委會所屬

    農業改良場、農業試驗所等單位更是推動我國農業發展之重要研發單

    位,不斷開發新技術,並技術授權給國內廠商從事商業化應用。行政院

  • 12

    農委會於2008年成立農業科技產業策進辦公室,強化農業科技研發成果之產

    出、保護、管理及運用,以達成「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的農業發展目

    標。

    在近年全球矚目之生質能源研發部份,為推動生質能源以替代傳統

    石油,農業委員會鼓勵試種大豆、油菜、向日葵,以提煉生質柴油。國

    家科學委員會科技發展基金也編列能源科技研發經費,進行生質能源研

    究。此外,由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舉辦之 2008 台灣國際蘭展,吸引來

    自 24 國家、2000 多位國際買家,成功媒合超過 24 億的訂單,除了拓展

    外銷,亦為台灣新興之生技投資利基。

  • 13

    三. 適合外商投資項目

    (一) 投資優勢

    我國政府頒佈「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後,將活絡民間資金

    列為重點推動項目,鼓勵民間投資生技產業。 民間投資生技產業的投資

    金額已從 1997 年的新台幣 92億元,增加至 2006 年的新台幣 210億元。

    依據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統計,2006 年我國政府投入生技經費為新台幣

    215 億元,投資項目涵蓋技術研發、推廣輔導、人才培訓與延攬、環境

    建構、園區等,其中將近 6成的生技經費挹注於技術研發項目。

    依投資領域別,新興生技產業的投資金額仍位居前茅,投資金額為

    新台幣 95億元,其中又以投資保健食品的新台幣 64億元占大宗,其次

    為生技服務業及農業生技;製藥產業的投資金額為新台幣 78億元,僅次

    於新興生技產業,但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傳統的製藥領域,新藥開發的

    投資金額則由 2005 年的新台幣 56億元,減少到 2006 年的新台幣 27億

    元。醫療器材產業的投資金額則為新台幣 3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生技產業投資項目已轉向保健食品的趨勢。2002

    年國內生技投資金額僅新台幣 204 億元,至 2006 年小幅增加到新台幣

    210億元,但同期保健食品的投資金額,卻從新台幣 21.26億元,大幅增

    加到新台幣 64.46 億元,占生技投資金額的比率也從 10%,快速躍升至

    30%。 然而對於需長期資金挹注的新藥開發,投資金額則從 2003 年新

    台幣 91億元的投資高峰,逐年遞減至 2006 年的新台幣 27億元。

    生技公司透過公開發行市場,籌募產品研發及擴廠的資金,為最便

    利的方式,故國內生技公司積極爭取上市上櫃,以獲得後續資金的支持,

    從事產品研發及投資。迄 2006 年底,已上市上櫃的公司家數計有 34家。

    國內對研發型生技公司之技術評價不夠健全,在技術價值被低估下,致

    使其無法於國內上市,抑或尚有其他條件限制,需加以探討。

  • 14

    「生技產業」屬於技術密集、產品開發期較長、研發投入大、附加

    價值高與高風險的產業,因此生技產業的發展,除需要強大的政府政策

    支持外,雄厚的資金、高素質的研發與經營管理也是不可缺乏的產業成

    功要件。 台灣現階段政府推動生技產業,朝「創新」研發導向與「利基」

    導向發展,並且擴大與國際生技產業的接軌,並期待能發展成為亞太地

    區生物技術研發、製造與營運中心。由於台灣在製造與整合應用較具競

    爭力,因此應該要加強基礎研究與應用能力,並從既有精密製造技術切

    入,發揮系統整合與工程能力,同時結合法規、行銷與服務專業人才,

    進行國際合作與分工,創新研發少量多樣,但附加價值高的生技產品。

    另外,也可以致力於投資海外生技公司,藉由投資活動與國外生技

    公司互動,再逐步建立網路關係,並引進適合台灣發展的技術;或透過

    策略合作,以加速建立符合國際水準的生技產業。生技產業的發展,有

    賴於不斷創新的知識與及廣泛紮實的基礎科學研究為後盾,同時研發成

    果必須要商業化才能獲利,並且維持企業經營。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基

    礎應該是學研界與產業界相互結合,共同致力於基礎科學商業化研究;

    而政府更應該努力於國內投資環境的改善、管理部門組織架構與權責的

    確立、投資誘因的訂定與及公權力,來建立產業發展秩序,並保障生技

    產業的經營與發展。

    (二) 適合外商投資項目

    台灣投資環境之優勢為 1.良好的醫學設施,並具豐富的多國臨床試

    驗經驗,有助藥物開發工作。另外健保相關資訊及病人資料累積豐富。

    2.衛生署已成立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著手建立與國際接軌之法規

    環境,具輔導諮詢之功能。另外擁有豐沛的研發人才供應,與優越的製

    藥技術和產能。3.政府在政策上強力支持和推動生技產業。4..地理位置

    接近亞洲具有潛力的市場,可供開發針對亞洲市場的先進產品。5.台灣

    是進入其他亞洲市場的絕佳跳板。6.人民英文程度普遍佳、溝通容易且

    文化障礙較低。7.豐沛的創投資本和金融資源。8.有機化學、光電、積體

    電路、自動系統和其他相關領域的技術專才眾多。9.絕佳的研究設施和

  • 15

    人員完備的保健組織。10.我國製藥產業已全面實施 cGMP確效之國際規

    範,國內藥廠開發學名藥品經驗豐富。11.運用台灣本身擁有之亞熱帶氣

    候條件,發展亞熱帶農業生物技術,與先進國家溫帶產品有明顯市場區

    隔。12.傳統農業技術甚為進步,可作為支援農業生物技術工業發展之利

    基。而適合外商投資之項目如以下所述。

    A.亞太地區生活水準提高,經濟快速成長,市場前景看好。 B.跨國生技醫藥公司的策略聯盟和技術移轉增加。 C.在國際分工趨勢下,研發產業及高附加價值精密加工業有發展空間。

    D.人類基因解碼後商機無窮,適時進入有發展機會。 E.生技產品附加價值高,產品壽命長,價值鏈長,從研究開發至產品行銷之間有可切入的環節。

    F.生技/醫藥研發服務業(研發策略諮詢、技術評估、設計研發、智財及技轉服務、及創業育成服務等)蓬勃發展。

    G.華人人口眾多,有利發展華人特有疾病相關生技產業。 H.經濟發展,文明疾病日增,帶動藥物及疾病篩檢技術平台之研究開發的商機。

    I.全球漸步入高齡化社會,醫藥保健產品需求量將相對增加。

    台灣生技產業具有發展潛力與適合外商投資的生技產品項目,短期

    內主要包括臨床試驗/生體相等性試驗、臨床前動物試驗、生技委託生產

    製造、臍帶血保存服務、生物資訊、生物晶片、開發控釋劑型、濃縮科

    學中藥、生理生化監視系統等產品或技術項目。未來投資項目則是以單

    株抗體藥物、基因診斷/治療、幹細胞、基因轉殖動植物、西藥新劑型及

    新主治疾病、基因相關技術產品、人工臟器等為主。

    綜合言之,在經濟發展全球化與區域化的潮流趨勢下,面對國際經

    濟與產業發展環境快速的變化,並且伴隨著優秀人才、技術與資金的爭

    奪,在既合作又競爭的全球產業互動關係下,惟有積極建立生技產業彼

    此分工與相互合作的架構,台灣生技產業才有可能在極為競爭的全世界

    生技產業供應鏈體系中,成功地發展並占有舉足輕重的關鍵地位。

  • 16

    四. 跨國策略合作或外商在台投資成功案例

    台灣過去由於在高科技產業的成功發展,與國際接觸與互動頻繁,

    因此在國際溝通上較無障礙,同時在技術與產品品質,亦已達國際水準。

    然而隨著全球化技術移轉與資金的流動,台灣生技產業加強國際接觸與

    合作有其必要性,良性競爭與相互合作的發展策略,將可確保台灣生技

    產業的穩定發展。 考慮未來國際生技產業發展趨勢,台灣生技產業可以

    從技術合作、生產內容專業分工、市場行銷、公司經營管理與營運、法

    規認證、資金募集等,來展開交流活動。但是台灣的生技業者應該要注

    意到的一些可能的風險,包括:由於國情不同,因此思考模式差異很大、

    隱藏性經營成本不易估算及控制、金融體系未能有效發揮融資功能,同

    時外匯政策缺失、行政體系可能干預、智慧財產權觀念薄弱、政府與民

    間企業決策善變,無法預期與掌握可能的變數等。過去相關研究指出,

    進入國際生技市場商機與產業合作可能面臨到一些經營風險。

    國內的生技公司可以透過與國外公司技術合作或策略聯盟,強化我

    國生物技術研發能量,並補強我國下游量產製造及取得國外市場訂單。

    (一) 德國百靈佳殷格翰公司

    2005 年 6 月間德國百靈佳殷格翰國際公司與台醫生技公司簽訂研

    發中抗體新藥 Antibody-168 的獨家授權協定;此次授權的標的

    Antibody-168 係由台醫生技自行研發而成,具有廣泛治療免疫相關疾病

    的發展潛力;初步的開發將專注於治療自體免疫相關疾病。

    台醫生物科技公司創立於 2000 年 6月,總部設在台灣台北,主要是

    從事抗體藥物研發的生技製藥公司。 德國百靈佳殷格翰將獲得

    Antibody-168 在全球的開發、製造及商品化的獨家權利。同時,台醫生

    技也將擁有亞洲區特定國家的共同市場行銷權。

  • 17

    (二) 荷蘭 Crucell生技公司

    2007 年 3 月荷蘭生技研發公司 Crucell 公司與國光生物科技公司結

    為策略聯盟夥伴,並簽訂流感疫苗生產技術移轉合約。 國光生物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65 年,主要是從事人用及動物疫苗的生產製造及銷

    售,目前主要產品為流行性感冒疫苗、人用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疫苗

    及結核菌素等。

    此次雙方策略合作項目主要有三項,一是透過荷蘭 Crucell公司的子

    公司瑞士貝納(Berna)生技公司,協助國光生技公司生產符合歐盟標準

    的流感疫苗,並取得台灣、日本及澳門的市場生產權。 第二是國光生技

    公司未來將供應貝納生技公司代約定的流感疫苗數量;第三是 Crucell公

    司以技術作價投資國光生技公司並取得 20%股權。 透過台荷雙方的策略

    聯盟與合作,未來國光生技的產品也將行銷全球,為台灣疫苗產業發展

    立下重要里程碑。

  • 18

    五. 生技產業相關投資優惠措施

    (一).投資獎勵措施

    1.租稅優惠

    為建立有利的投資發展環境,鼓勵外人來台投資,促進整體產業升

    級,我國自 1991 年開始施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並於 2000 年 1月 1

    日重新修正,繼續提供租稅優惠 10 年,至 2009 年 12月 31日止。其主

    要租稅優惠項目如下:

    優 惠 項 目 優 惠 內 容

    設備加速折舊

    公司購置專供研究與發展、實驗或品質檢驗用之儀器設備及節

    約能源或利用新及淨潔能源之機器設備,得按 2年加速折舊。

    但在縮短後之耐用年數內,如未折舊足額,得於所得稅法規定

    之耐用年數內 1年或分年繼續折舊,至折足為止。

    投資於自動化設備或技術

    投資於資源回收、防治污染設備

    或技術

    投資於利用新及淨潔能源、節約

    能源及工業用水再利用之設備或

    技術

    投資於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或提

    高能源使用效率之設備或技術

    投資於網際網路及電視功能、企

    業資源規劃、通訊及電信產品、

    電子、電視視訊設備及數位內容

    產製等提升企業數位資訊效能之

    硬體、軟體及技術。

    公司得在前述用途項下支出金額 5%-20%限度內,自當年度起 5

    年內抵減各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研究與發展

    人才培訓

    • 公司投資於研究與發展及人才培訓支出金額之 35%限度內,自當年度起 5年內抵減各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 公司當年度研究發展支出超過前 2年度研發經費平均數,或當年度人才培訓支出超過前 2年度人才培訓經費平均數者,

    超過部分得按 50%抵減之。

    • 前 2 項之投資抵減,其每一年度得抵減總額,以不超過該公司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50%為限。但最後年度抵減

    金額,不在此限。

    投資於資源貧瘠或發展遲緩鄉鎮

    地區

    達一定投資額或增僱一定人數員工者,得按其投資金額 20%範

    圍內,自當年度起 5年內抵減各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 下列二者可擇一適用:

  • 19

    優 惠 項 目 優 惠 內 容

    • 股東投資抵減: 營利事業或個人原始認股或應募屬該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之公

    司發行之記名股票,持有時間達 3年以上者,得依下列規定自

    當年度起 5年內抵減各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或綜合所得

    稅額:

    (1) 營利事業以其取得該股票之價款 20%限度內,抵減應納之營

    利事業所得稅額。

    (2) 個人以其取得該股票之價款 10%限度內,抵減應納之綜合所

    得稅額;其每一年度之抵減金額,以不超過該個人當年度應

    納綜合所得稅額 50%為限。但最後年度抵減金額,不在此限。

    (3) 上開抵減率,自 89年 1 月 1 日起每隔 2年降低 1%。

    • 公司五年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股東開始繳納股票價款之當日起 2年內得經其股東會同意選擇

    適用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並放棄適用股東投資抵減之規定,擇

    定後不得變更。可依下列規定辦理:

    (1) 屬新投資創立者,自其產品開始銷售之日或開始提供勞務之

    日起,連續 5年內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2) 屬增資擴展者,自新增設備開始作業或開始提供勞務之日

    起,連續 5年內就其新增所得,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但以

    增資擴建獨立生產或服務單位或擴充主要生產或服務設備

    為限。

    (3) 適用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之公司,得自由其產品開始銷售之

    日或勞務開始提供之日起,2年內自行選定延遲開始免稅之

    期間;其延遲期間自產品開始銷售之日或勞務開始提供之日

    起最長不得超過 4年,延遲後免稅期間之始日,應為一會計

    年度之首日。

    (4) 公司以未分配盈餘轉增資,準用(1)(2)(3)之規定。

    轉投資

    公司為調整事業經營,將其能獨立運作之生產或服務設備及該

    設備坐落之土地轉投資,且持有該投資事業股權 40%以上,其

    轉投資應納之土地增值稅由公司提供相當擔保並經核准者,得

    按轉投資之股權比例予以記存。

    僑外投資

    1. 經核准之僑外投資者,其取得股利或盈餘按 20%稅率就源

    扣繳所得稅,不必辦理結算申報。

    2. 經核准之僑外投資人,擔任該事業之董事、監察人或經理

    人者,因經營或管理其投資事業需要,於一課稅年度內居留

    期間超過 183 天時,其自該事業所分配之股利,按 20%稅率

    就源扣繳所得稅,不必辦理結算申報。

    3. 外國營利事業經核准在華投資者,其董事或經理人及所派

    之技術人員,因辦理投資、建廠或從事市場調查等臨時性工

    作,於一課稅年度內居留期間合計不超過 183 天者,其由該

    外國營利事業在中華民國境外給與之薪資所得,不視為中華

    民國來源所得。

  • 20

    優 惠 項 目 優 惠 內 容

    設立國際物流配銷中心

    針對外國營利事業或其在中華民國境內設立之分公司,自行或

    委託國內營利事業在台設立物流配銷中心,從事儲存、簡易加

    工並交付該外國營利事業之貨物於國內客戶,所取得之收入免

    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企業合併

    公司因合併而發生之營業稅及證券交易稅免予課徵,亦得適用

    虧損扣除之規定。另事業所有之土地隨同一併移轉時,土地增

    值稅即准予記存。

    設立營運總部

    針對公司在台設立達一定規模且具重大經濟效益之營運總部

    者,提供其獲取關係企業之管理服務或研究開發之所得、權利

    金收入、投資收益及處分利益,均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另得

    以優惠價格取得公有土地。

    科學工業

    • 於 91年 1 月 1 日起,自國外輸入自用之機器、設備,在國內尚未製造,由經濟部專案認定者,免徵進口稅捐及營業稅。

    • 輸入之機器、設備於輸入後 5年內,因轉讓或變更用途,致與減免之條件或用途不符者,應予補徵進口稅捐及營業稅。

    但轉讓與設於科學工業園區、加工出口區及其他屬科學工業

    之公司者,不在此限。

    • 如屬海關管理保稅工廠者,自國外輸入之原料,免徵進口稅捐及營業稅。但輸往保稅範圍外時,應予補徵之。

    製造業及其相關技術

    服務業

    • 自 91年 1 月 1 日起至 92年 12 月 31 日止,新投資創立或增資擴展,得依下列規定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1. 屬新投資創立者,自其產品開始銷售之日或開始提供勞務

    之日起,連續 5年內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2. 屬增資擴展者,自新增設備開始作業或開始提供勞務之日

    起,連續 5年內就其新增所得,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但以

    擴充獨立生產或服務單位或擴充主要生產或服務設備為限。

    • 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得由該公司在其產品開始銷售之日或勞務開始提供之日起,2 年內自行選定延遲開始免稅之期

    間;其延遲期間自產品開始銷售之日或勞務開始提供之日起

    最長不得超過 4年,延遲後免稅期間之始日,應為一會計年

    度之首日。

    民國 96 年 07 月 04 日公布之「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為鼓勵

    國內生技新藥公司發展,其相關優惠措施說明如下:

    優 惠 項 目 優 惠 內 容

    投資於研究與發展及人才

    培訓

    支出金額 35%限度內,自有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之年度起 5年內抵

    減各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生技新藥公司當年度研究與發展

    支出超過前 2年度研發經費平均數,或當年度人才培訓支出超過前

    2年人才培訓經費平均數者,超過部分得按 50%抵減之。

  • 21

    優 惠 項 目 優 惠 內 容

    鼓勵生技新藥公司之創立

    或擴充

    營利事業原始認股或應募屬該生技新藥公司發行之股票,成為

    該公司記名股東達 3年以上,且該生技新藥公司未以該認股或

    應募金額,依其他法律規定申請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或股東投

    資抵減者,得以其取得該股票之價款 20%限度內,自其有應納營

    利事業所得稅之年度起 5年內抵減各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

    額。

    前項營利事業如為創業投資事業,應由其營利事業股東按該創

    業投資事業依第一項規定原可抵減之金額,依其持有股權比例

    計算可享投資抵減金額,自創業投資事業成為該生技新藥公司

    記名股東第4年度起5年內抵減各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鼓勵高階專業人員及技術

    投資人參與生技新藥公司

    之經營及研究發展、分享

    營運成果

    經董事會以董事 2/3 以上之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之決議,並

    經主管機關核准後,得發行認股權憑證予高階專業人員或技術投資

    人。

    生技新藥公司高階專業人員及技術投資人所得技術股之

    新發行股票,免予計入該高階專業人員或技術投資人當年度綜合所

    得額或營利事業所得額課稅。

    強化生技及新藥技術引進

    與移轉 由政府捐助成立之技術輔導單位,應配合提供技術輔導。

    主要技術提供者為政府研

    究機構研究人員

    新創之生技新藥公司,其主要技術提供者為政府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時,經其任職機構同意,得持有公司創立時百分之十以上之股權,

    並得擔任創辦人、董事或科技諮詢委員,不受公務員服務法第十三

    條之限制。

    (二)研發補助

    主要包括經濟部技術處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業界科專、

    與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計畫等。

    1. 內容:為鼓勵具研發潛力民間廠商開發新產品,由政府提供總開

    發經費 50%以下之補助款及以分擔企業開發產品風險。

    2. 申請產品範圍

    (1)屬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

    (2)產品之關鍵技術需超越國內目前工業技術水準。

  • 22

    (3)產品本身關連效果強、市場潛力大,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3. 智慧財產權歸屬開發廠商所有。

    (三)低利貸款

    為積極推動工業發展、加速工業升級、促進經濟之持續成長,業由

    行政院開發基金提撥專款搭配承作銀行自有資金辦理各項專案低利貸

    款,計有「購置自動化機器設備優惠貸款」、「輔導中小企業升級貸款」、

    「民營事業污染防治設備貸款」、「購置節約能源或利用新及淨潔能源設

    備優惠貸款」、「振興傳統產業優惠貸款」等。另外,政府亦由新增郵政

    儲金中提撥新台幣 1,000億元辦理「中長期資金貸款計畫」,凡民間投資

    計畫金額達新台幣 1億元以上者,可申請該貸款計畫。

    (四)政府參與投資

    1. 投資人可以申請政府參與投資,出資額最高可達總資本額 49%。

    代表政府出資之機關有:

    (1)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或其他開發基金

    (2)兆豐銀行

    (3)行政院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

    2. 投資重點

    (1) 過去以經建計畫中之重要生產事業如石化工業,半導體工業為

    主。

    (2) 近年為十大新興產業,如資訊、通訊、航太、生物科技等工業為

    主。

  • 23

    六. 國內政府服務與產、學、研合作單位

    (一)政府服務機構與單位

    行政院成立「行政院生物技術產業單一窗口」及「經濟部生物技術

    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以提供國內外生技產業廠商專業服務。 提

    供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政府生技產業政策與推動措施、國內外市場與法

    規資訊、技術移轉與引進及國際合作等。

    表七、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研究發展分工體系

    我國生技產業研發分工體系圖

    推動單位

    中央研究院

    國科會

    教育部

    衛生署 經濟部 農委會 原委會 國防部 產業界

    執行單位

    中央研究院

    各大學系所

    疾病管制

    局財團法

    國家衛生

    研究院

    醫藥品查

    驗中心

    中山科學

    研究院

    核研所財

    團法人

    生技中心

    工研院

    藥技中心

    食品所

    農委會

    所屬試

    驗機關

    財團法

    動科所 食品所

    核研

    中山科

    學研究

    國防醫

    學院

    公、民營

    企業公

    生技相關

    項目

    基礎與

    創新研究

    藥物政策

    與法規之

    制定與執

    臨床試驗

    公共衛生

    醫藥審查

    商業化導向

    之技術研發

    試量產製程

    與自動化檢

    測技術研發

    技術輔導與

    產業升級轉

    跨部會溝通

    平台

    投資招商

    國際合作

    植物種苗

    種畜禽

    水產種苗

    機能性食

    動物用疫

    生物性農

    生物性肥

    檢測試劑

    放射性

    藥品開

    國防用

    途轉供

    民生應

    用之研

    究開發

    技術開

    產品生

    市場行

    表八、財團法人研發單位

    國家衛生

    研究院 工研院 生技中心 藥技中心 食品所 動科所

    公共衛生 醫藥工程 生技醫藥 醫藥劑型 生物資源 基因重組動物

    中游 下游 上游

  • 24

    新藥開發

    臨床試驗

    醫療工程

    基因技術

    組織工程

    生技製程

    臨床前實驗

    環境生技

    臨床前試驗

    中草藥研發

    醫療器材研發

    保存及開發

    食品生技

    醫藥實驗

    生物安全檢測

    資料來源: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2007)

    1.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

    服務內容為宣揚政府策略措施、扮演國際交流窗口、提供投資優惠

    相關資料、提供相關法規資料、提供公司成立及建廠相關資料、協助完

    成營運計畫書等。

    http://www.biopharm.org.tw

    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管全國農、林、漁、牧及糧食行政事務,對於省(市)政府執行

    本會主管事務,有指示、監督之責。

    3.僑務委員會

    服務內容為僑民及僑團聯繫服務、僑民經濟事業輔助、僑民證照服

    務、新聞傳播與海外文宣等。

    http://www.ocac.gov.tw/

    4.行政院衛生署

    我國最高衛生行政機關,負責全國衛生行政事務,並對各級地方衛

    生機關負有業務指導、監督和協調的責任。

    http://www.doh.gov.tw

    5.經濟部工業局

    工業發展政策、策略與措施之擬定,工業升級有關計劃之推動,工

    業區開發與管理,工業開發有關財稅金融措施之擬定,工業污染防治、

    工業安全輔導及工廠管理,一般工業行政管理。

  • 25

    http://www.moeaidb.gov.tw

    6.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服務內容為專利審查、商標註冊、著作權保護、營業秘密保護、智

    財權相關資料提供與查禁仿冒工作等。

    http://www.tipo.gov.tw

    7.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服務內容為經貿資訊、進出口、國際、區域經貿、貿易推廣等。

    http://www.trade.gov.tw

    8.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主要業務為負責促進外人來台投資、輔導廠商對外投資及延攬海外

    科技人才等。

    http://www.dois.moea.gov.tw/main.asp

    9.經濟部技術處

    主要工作為研擬產業技術發展政策、運用科技專案預算、結合相關

    研究機構執行,推動開發產業前瞻性、關鍵性及共通性技術並落實業界,

    以達成建立新興高科技產業並加速產業升級之目標。

    http://doit.moea.gov.tw

    10.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

    負責投資引進、外貿業務、公司登記、勞動業務及建管地政等業務。

    http://www.epza.gov.tw

    11.經濟部商業司

  • 26

    負責商業政策及法規之擬定,商業之規劃、管理、輔導、監督及統

    籌配合事項,商約、商稅之研究事項及公司、商業之登記管理及監督事

    項等。

    http://www.moea.gov.tw/~meco/doc/ndoc/default_new.htm

    12.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負責有關僑外投資、技術合作及對外投資之審核業務。

    http://www.moeaic.gov.tw

    13.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負責園區投資引進、土地/設廠、研發補助及人才培育等業務。

    http://www.sipa.gov.tw/

    14.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協助業界發展我國之對外貿易。

    http://www.taiwantrade.com.tw/cgi-bin/bv60/TWTRADE/index_tc.jsp

    15.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

    主要的服務內容為從事國內外創業投資事業之調查、密切掌握及參

    與協調投資相關法令的變動、扮演會員與科技公司間的橋樑、提供投資

    相關的產業情報、增強與國際間創業投資業者之連繫等。

    http://www.tvca.org.tw

    16.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

    提升製藥工業之生產技術研究發展及經營管理、國際交流以促進我

    國製藥工業之發展。

  • 27

    17.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

    服務內容為國內外醫療器材工業相關問題之調查與研究,醫療器材

    工業政策、法令之研究與建議,有利醫療器材工業技術、管理、設計、

    行銷等能力之促進與建議等。

    http://www.tmia-med.org.tw/

    18.台灣區製藥工業同業公會

    重點工作為提昇及穩定藥品品質、從事新藥研究發展、促進產業整

    合升級、加強海外技術合作與投資、擴展海外市場、提昇兩岸製藥產業

    交流、加強資訊及人才培訓等。

    http://www.tpma.org.tw

    19.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推動生物技術之產業化、促進生物技術開發及移轉、舉辦生物研討

    會及演講、搜集及報導生物技術資訊、加強生物技術之國際交流與合作、

    與培育生物技術人才。

    http://www.biotaiwan.com.tw

    20.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

    利用台北市優越環境促使生物科技資源共享、辦理生物科技相關會

    議、資訊與創意整合、促進與跨領域發展應用及投資、促進國際交流與

    合作、資源整合或成果擴散、提供政府生物科技發展相關政策之建議、

    與作為政府與產業界溝通橋樑。

    (二)學術研究機構

  • 28

    我國擁有雄厚的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發實力,除各大學、研究所建構

    完善實驗室,培養出許多專業技術人才,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分子

    生物學所、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中心、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及生物技術開

    發中心等研發單位,並提供生物晶片、醫療器材、生醫材料、生醫資訊、

    醫藥工程等領域開發出許多可供移轉之技術,如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

    中心與美國 Tanox 公司 (已被美國 Genentech公司併購)合作開發治療 C

    型肝炎或抗癌干擾素融合蛋白藥物 IFN-Fc的臨床前期試驗及申請 IND,

    以建立蛋白藥物臨床前期開發的關鍵技術平台。現已完成毒理試驗,並

    進行 CMC 資料的建立。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生技與醫藥研究所與

    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開發新穎性自體抗原篩選平台,已篩選出 2 個有助

    於早期診斷重肌無力症的自體抗原,目前「診斷重症肌無力症之相關新

    穎性自體抗原」已向美日歐等國申請專利。

    國家衛生研究院已發現數個用於治療糖尿病具有效果的 DPP-IV 蛋

    白抑制劑,不論在體內及體外皆展現出降血糖效果,且與準備上市之

    DPP-IV蛋白抑制劑相當,具有發展潛力。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利用基因

    轉殖技術,將血友病患亟需的「第九凝血因子」,轉殖到母猪身上以猪乳

    生產,將可提供血友病患新藥來源,目前已取得美國專利。另外,自動

    物乳汁中分離蛋白質之方法日前也取得美國專利。

    政府建立國家臨床試驗與研究體系,選定國內現有的教學醫院成立

    國家級卓越臨床中心,同時針對臨床試驗周邊的委託臨床研究機構

    (CRO)及臨床醫院管理機構(SMO)提供業界補助,與舉辨臨床試驗

    相關說明會與研討會。目前已開放教學及專科醫院共 126 家可提供臨床

    試驗服務,服務的產品包括西藥、醫療器材、中草藥、生技藥品、健康

    食品、人工器官、或診斷試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