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academic.tnua.edu.tw/upload/files/10704la.pdf ·...

18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本文為 2017 10 31 日於藝大書店舉辦「莫理 哀守財奴新書發表會」之紀錄分享,提供未能到場 的讀者一睹《莫理哀守財奴》的風采。 主持:許凌凌(中央大學法國文學系教授) 作者/譯者:楊莉莉(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 主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出版組 出版組陳俊文組長: 今天很高興大家來到藝大書店這個很有氣息的地方,聽楊莉莉和許凌凌老 師對談莫理哀劇本《守財奴》的新譯。我們上次在誠品的 R79 也辦過一場,受 到很多民眾的歡迎,所以我也不用多說,精彩的內容就交給兩位老師來告訴大 家。 許凌凌老師(以下簡稱「許」): 今天很榮幸有機會主持楊老師的新書發表會,在開始討論這部作品前, 先簡單介紹一下楊老師。她是巴黎大學的戲劇博士,先後在清華和台北藝術 大學任教;退休後,繼續在北藝大兼任授課。楊老師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法國 當代戲劇和導演。2008 2017 年間,她先後出版了四本深入研究法國當代 劇場的專書,這四本書是《歐陸編劇新視野》、《向不可能挑戰:法國戲劇導 演安端.維德志 1970 年代》、《新世代的法國戲劇導演》、《再創夏佑國家劇 院的光輝: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 1980 年代》。 除了研究西方劇場的專書,楊老師很早就翻譯西方劇本,1997 年,她出 版了法國劇作家戈爾德思(Bernard-Marie Koltès)四部劇作譯著,2000 年,德 國作家 Botho Strauss 的《時間與房間》,以及 2017 年莫理哀的《守財奴》,最 後這本就是我們今天新書介紹的主題。 這本書整體的脈絡非常清楚,共有三個部分。 第一和第三部分幾乎就是兩篇專題論文,第二部分則是原著的翻譯和楊老 師的註解,以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了解莫理哀劇本的文辭之美,以及在閱讀 原文時,涉及理解文義的一些細膩問題。第一部分的「導讀」不僅對《守財奴》 的寫作背景做完整的介紹,也解析了這齣戲的結構和內容。此外,也詳細描述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本文為 2017年 10月 31日於藝大書店舉辦「莫理

哀守財奴新書發表會」之紀錄分享,提供未能到場

的讀者一睹《莫理哀守財奴》的風采。

主持:許凌凌(中央大學法國文學系教授)

作者/譯者:楊莉莉(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

主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出版組

出版組陳俊文組長:

今天很高興大家來到藝大書店這個很有氣息的地方,聽楊莉莉和許凌凌老

師對談莫理哀劇本《守財奴》的新譯。我們上次在誠品的 R79 也辦過一場,受

到很多民眾的歡迎,所以我也不用多說,精彩的內容就交給兩位老師來告訴大

家。

許凌凌老師(以下簡稱「許」):

今天很榮幸有機會主持楊老師的新書發表會,在開始討論這部作品前,

先簡單介紹一下楊老師。她是巴黎大學的戲劇博士,先後在清華和台北藝術

大學任教;退休後,繼續在北藝大兼任授課。楊老師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法國

當代戲劇和導演。2008 到 2017 年間,她先後出版了四本深入研究法國當代

劇場的專書,這四本書是《歐陸編劇新視野》、《向不可能挑戰:法國戲劇導

演安端.維德志 1970 年代》、《新世代的法國戲劇導演》、《再創夏佑國家劇

院的光輝: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 1980 年代》。

除了研究西方劇場的專書,楊老師很早就翻譯西方劇本,1997 年,她出

版了法國劇作家戈爾德思(Bernard-Marie Koltès)四部劇作譯著,2000 年,德

國作家 Botho Strauss 的《時間與房間》,以及 2017 年莫理哀的《守財奴》,最

後這本就是我們今天新書介紹的主題。

這本書整體的脈絡非常清楚,共有三個部分。

第一和第三部分幾乎就是兩篇專題論文,第二部分則是原著的翻譯和楊老

師的註解,以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了解莫理哀劇本的文辭之美,以及在閱讀

原文時,涉及理解文義的一些細膩問題。第一部分的「導讀」不僅對《守財奴》

的寫作背景做完整的介紹,也解析了這齣戲的結構和內容。此外,也詳細描述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2

莫理哀生平、17 世紀巴黎劇場的硬體結構、戲劇活動的情況,另外也談到這

部劇本探討人性的同時,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和現象。第三部分則是《守財奴》

的「法國演出史」,從古典主義時期到當代的新演出,都有非常詳細的史料佐

證,尤其是對當代導演如何用嶄新的表演手法來詮釋、演繹這部 17 世紀的經

典劇作有詳盡報導和分析。總的來說,這本書的資料相當完備,從 17 世紀一

直跨到劇本新譯,再跨到 20 世紀,甚至 21 世紀的新製作演出,讀者即使沒有

實際看到戲,也可以了解演出的實況和氛圍。

楊老師的「導讀」介紹莫理哀戲劇時,提供了五種類型,這方面不同的學

者有不同的分類法,楊老師採用的系統化分類法,方便台灣讀者能夠更有條理

地做清楚區隔。

《守財奴》這齣戲裡有好幾個主題,有浪漫愛情、計謀喜劇、寫實的背景

等,導讀對這些主題都非常深入地剖析。莫理哀的這齣戲還有另一個特色:一

個超現實的結局,失散多年的兄妹瓦萊爾和瑪麗安相認,並且和他們的貴族父

親昂塞姆大相認。瑪麗安本來是準備要嫁給男主角阿巴貢的,不過她喜歡的其

實是他的兒子克萊昂特。另一對戀人是瓦萊爾和艾莉絲,艾莉絲是阿巴貢的女

兒,在父親的安排下,被迫嫁給昂塞姆,過門前,她發現要嫁的這個老頭竟然

是她情人的父親!阿巴貢未來的女婿和未來的媳婦是親兄妹,這種結尾確實非

常不可思議。這個結局是莫理哀帶給觀眾的驚喜感,所以楊老師用了「超現實」

的觀點來詮釋,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精湛細膩的賞析。

在這本譯著的最後,楊老師還提供了一個年表和一份詳細完整的參考書

目。因此,這本書也可以當成一部教科書。

為何翻譯《守財奴》?

許:第一個問題是,楊老師寫的四本專書都是關於 20 世紀當代法國戲劇,是

什麼樣的機緣讓你從 20 世紀跳到 17 世紀呢?因為 17 世紀劇作的主題和

語彙與 20 世紀有很大的不同。

楊:的確,我出的四本書都和法國當代導演和劇本創作相關。我去法國讀書的

時候是 1980 年代末期,也就是法國「導演劇場」的黃金時期。當時導演

導的多半是古典名劇,莫理哀就是其中最大宗,甚至可以說 1970 到 1980

年代的法國導演只有導了莫理哀才能證明自己是導演,我因此看了許多莫

理哀的演出,他的劇本也幾乎都讀過,非常喜歡。

許:莫理哀一生寫的劇本超過卅部,其中十個劇本是法國學生在文學史、劇場

史裡常常閱讀的。十本裡還有五、六本不只在法國經常搬演,還是跨越國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3

界的劇本,經常新譯,並且在許多國家以其他的語言演出。在這麼多的劇

本裡,你為什麼沒有挑其他劇本,而是選擇《守財奴》呢?

楊:申請這個計畫時,我已經準備要退休,那就只能申請經典翻譯或專書寫作。

當時科技部有一張翻譯的建議書單,法國文學部分列入的作品不多,莫理

哀部分也只列了四個劇本,《守財奴》就是其中之一。這齣劇本讓我想起

以前在清華教書的時光,課上讀英文版劇本時,師生笑成一團,是很美好

的回憶。

許:讀者在讀劇時確實可以感受到這個逗趣的氛圍。

楊:至於為何要重譯,其實《守財奴》已經有五、六個正式出版的中譯本,但

其中只有李健吾的譯本是真正經得起考驗的,其他譯本的問題我在這本書

的〈譯後記〉有提到(過度翻譯、不夠精確、讀不順等),不過李健吾的

譯本已經超過百年了。

許:李先生這個本子的語彙與時代背景,和我們現代年輕人講話方式確實不太

一樣。

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莫理哀在當代華語世界被搬演的次數太少。北藝

大的戲劇系,我專任的時候有三位老師是留法的,但我們系上也很少演莫

理哀。大家說莎翁是悲劇第一把交椅,但說到喜劇,沒有人可以勝過莫理

哀,他的作品在西方世界一直是常演劇目,在國內卻不是這樣。

許:這可能和地緣有關係,華語世界的外國文學引介長期由英文主導,法語一

直是小語種,如果譯本的語彙形式和現在有隔閡,重新翻譯得花兩三倍時

間,這不符合效益。

楊老師剛剛講只有這個劇本是適合翻譯的,為什麼呢?

楊:其他建議的劇本是詩劇,例如 Le Tartuffe,確實是有必要重譯,李健吾也

譯得不夠理想,但我是第一次翻譯古典作品,自覺還沒有能力處理亞歷山

大詩行(alexandrin)的中譯難題,所以選了我最熟悉的《守財奴》。還有

最重要的是,經典譯注的首要目的應該就是要普及閱讀,這個劇本既簡單

又深刻,很適合用來推介莫理哀。

譯出莫理哀的筆觸

許:《守財奴》的劇情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高潮迭起,劇情也編得很巧妙,您說

要把法文很達義地翻成中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在翻譯的過程中,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4

您有沒有遇到困難?

楊:有,而且非常非常多。最大的困難是劇本是用莊重雅致的新古典法文寫的,

劇裡中上階層說話十分委婉含蓄,照樣譯成中文,讀者肯定摸不著頭緒,

全劇開場兩個戀人互訴心聲可說是代表,我在這本書的〈譯後記〉有提到

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李健吾的方法是打散原來的句子組織,按中文語法重新寫過,他在重

寫的過程中通常只加必要的字眼,這並不容易。但我這本書標榜「經典譯

注」,不能用這個方法,再說李健吾也已經用了。我認為要儘可能地按原

來的句子結構翻譯,因為「精確」應該是「經典譯注」的第一原則,要想

辦法讓中文讀者能感受到莫理哀的筆觸,就像我翻譯戈爾德思的作法,不

要改寫原句,或加油添醋。其次才考慮生動原則,雖然我也儘量兼顧兩者,

不過老實說相當困難。和翻譯戈爾德思的劇本相比較,戈爾德思劇本可以

直譯成中文的部分較多,所以中文讀者即使不懂法文,多少也可以感受到

他獨到的筆觸,體會到他寫作的魅力。但莫理哀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可直

譯的部分甚少,想要譯出他的文風和文采,要花許多心力。

除了難譯之外,17 世紀的法文和現代法文語義略有差距,可是幾部

17 世紀時期的字典對某些字彙的說明有不少出入,也讓我很頭痛,最後

決定一律採用 2010 年 Pléiade(七星版)新發行的莫理哀全集注釋,因為

這是最權威的版本。

翻譯過程中最危險的是,劇中有地雷。例如二幕一景,阿巴貢想用一

批舊貨來抵貸款,其中有「一張四隻腳的床」(un lit de quatre pieds)。我

當時覺得很奇怪,一張床本來就有四隻腳,為什麼舊貨清單上要這樣寫

呢?雖然說因為是「清單」,所以必須載明各種貸款物件的實際狀態。我

還問了我先生,他是建築師也做室內設計:難道有三隻腳的床嗎?他說沒

見過。這點包括李健吾這麼少出錯的人都譯錯了,其他中譯本就更不用講

了;英譯本也是一樣,我查到的幾個譯本全譯錯了。

許:pied 是舊制的長度計算單位。

楊:對!1 pied 相當於 0.324 公尺,所以這句台詞應該譯為:「床一張,寬一米

三」。發現了這個錯之後,幾乎每個有疑問的字都去查字典。

許:我以前準備文學史的課時,每個字都會仔細查閱,即使是熟悉的字詞,我

也會去參考許多不同的書,互相比對斟酌後,挑一個比較有把握的。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5

巧妙的編劇手法

許:你為這部經典名著花了這麼多心力,在這五幕中,有沒有特別喜歡的片段?

楊:三幕一景是我的最愛,不過其實每一景都很有趣,這就讓我想到,這個劇

本的情節到底是不是首尾一貫的問題。這點歷來是有爭議的。我讀了一個

英譯本的序,其中提到這個劇本的一貫性較不理想,可是演出來卻非常新

鮮好玩,完全沒有冷場,根本沒有劇情連不連貫的問題,盛讚每一景都寫

得非常戲劇性,絕對是個戲劇老手的作品。

許:莫理哀編得很巧,每一景都有一個高潮,至少都有一個笑點。

這齣戲,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幕第四景,父親、女兒和兒子要討論結婚

問題,但三個人心裡想的和嘴巴講的不同;父親說的其實是自己要續弦的

對象,兒子卻想成是自己要娶的新娘。妙的是,父子兩人講的是同一個女

子,所以他們其實是雞同鴨講,上下文上看起來都通,可是兩人實際的理

解是不同的。這個橋段安排得實在太妙了。

楊老師提的第三幕第一景,阿巴貢為迎接瑪麗安來訪,交代下人如何

打掃、準備餐點等等,那段也編得很巧。我們讀一段吧!

(邀請現場觀眾朗讀本書第 99~101 頁第三幕第一景台詞)

阿巴貢:來。全體過來,我交代你們一會兒要做的事,調派你們每個人的

工作事項。克蘿德太太,你過來。先從你1開始。(她拿著掃帚。)

很好,你手裡已經有了武器2。我交給你一個裡裡外外打掃乾淨的

任務;要當心,別太用力擦傢俱,免得擦壞了3。還有,等一下吃

晚飯的時候,我派你掌管酒瓶;萬一少了一支或者打破了什麼,

唯你是問,扣你工資。

雅克師傅(旁白):罰得很精4。

1 阿巴貢除了和雅克和瓦萊爾以「你」相稱以示親密之外,此景全用敬稱「您」以強調主人的地位。 2 使用軍事比喻,阿巴貢一如戰場上的統帥,正在校閱他的一群傭人並分派各人任務,接下來他使

用很正式的說法交代平常的家務事:「我交給你一個裡裡外外打掃乾淨的任務」(“Je vous

commets au soin de nettoyer partout”)、「我派你掌管酒瓶」(“je vous constitue [...] au gouvernement

des bouteilles”)、「我交付你們兩人洗杯子的重責大任」(“je vous établis dans la charge de rincer les

verres”),笑點在於說詞和內容之間的落差。 3 這個笑點出自吝嗇的詼諧傳統,參閱本書導讀 4.2「靈魂之疾」一節。再者,一個吝嗇鬼交待下

人任務,也是假面喜劇的經典場景之一。 4 原文“Châtiment politique”,直譯為「政治的懲罰」,受馬基維里(Machiavel)影響,「政治的」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6

阿巴貢:去吧。你,燕麥桿,還有你,鱈魚乾,我交付你們兩個人洗杯子

的重責大任,還有倒酒;但是注意,只有客人渴的時候才倒,不

要學那些蠢蛋跟班,頻頻勸酒,強要人喝,反倒提醒了客人要喝,

其實人家根本就沒想到要喝。要倒,也要等到客人問過一次以上

才倒5,另外,記得要多摻些水進去。

雅克師傅(旁白):對;喝純酒會上頭。

鱈魚乾:老爺,我們要脫掉工作外衣6嗎?

阿巴貢:看到客人來了再脫;當心,不要把衣服弄髒了。

燕麥桿:您看到的,老爺,我這件上衣7的前面沾了一大塊燈油。

鱈魚乾:還有我,老爺,我這條褲子的後面破了一個大洞,恕我直說,會

露出我的……

阿巴貢:安靜點。用點技巧,背對著牆站,保持正臉迎人。(阿巴貢摘下

自己的帽子放在上衣前,指點燕麥桿如何遮蓋上衣的油汙。)你

吶,侍候客人的時候,就這樣拿你的帽子。你呢,女兒,就盯著

餐桌上撤下來的剩菜看,當心可不要浪費掉。女孩子家來做這件

事挺合適。好好準備接待我中意的小姐8,她等等要過來看你,帶

你一起去逛市集。你聽到我對你說的話沒有?

艾莉絲:聽到了,爸爸。

阿巴貢:還有你,我的公子哥兒子,剛才的事我就寬宏大量不跟你計較了,

不過你可別擺出一張臭臉對她。

克萊昂特:我嗎?爸爸,一張臭臉,為什麼呢?

阿巴貢:天曉得,父親續絃,兒子女兒會有什麼態度,會怎麼看待他們的繼

母,大家心知肚明。不過,如果你希望我忘掉你最近的荒唐行徑,

最好是笑臉迎人,好好款待這位小姐,對她表示竭誠歡迎。

克萊昂特:老實對您說,爸爸,要我接受她當我的繼母,是有點難。我要是

說沒問題,那是違心之論;可是說到要殷勤招待,笑臉迎人,我

一定照辦。

阿巴貢:至少給我小心一點。

克萊昂特:看著好了,我不會讓您瞧不順眼的。

一字作「受利益影響」解,呼應上文「掌管酒瓶」(gouvernement des bouteilles)使用的「掌管

/政治」一字。 5 水瓶、杯子和酒瓶全放在餐具櫥上,僕人的要務之一是倒酒並端給想飲酒的客人。

6 siquenille,為“souquenille”的變體,是僕人穿在制服外的工作罩衫,用以保護制服。

7 “pourpoint”,為法國 12 至 17 世紀男士的短上衣。

8 “Maîtresse”,特別是指將要成婚的女性(Furetière)。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7

阿巴貢:這就對了。瓦萊爾,幫個忙。啊呀,雅克師傅,過來,最後我來

交代你。

雅克師傅:老爺,您是要和您的車夫說話呢,還是和您的廚子?我既是車

夫又是廚子。

阿巴貢:兩個都要。

雅克師傅:不過這兩個中,哪一個先?

阿巴貢:廚子。

雅克師傅:那請等一下。

(他脫下他的車夫制服,露出廚子的裝束。)

阿巴貢:搞什麼鬼?

雅克師傅:您請吩咐。

阿巴貢:雅克師傅,我今晚答應要請人來家裡吃飯。

雅克師傅:真稀奇9!

阿巴貢:商量一下,你能上些好菜嗎?

雅克師傅:當然,只要您多給點錢。

阿巴貢:見鬼去吧!三句話離不開錢。他們就像是沒別的話說,錢,錢,

錢。啊!他們嘴裡就只有這個字,「錢」。開口閉口都是錢。這成

了他們還嘴的利器10,錢!

瓦萊爾:我從來沒聽過這麼蠢的11回答。花大錢才做得出好菜,真是稀奇

呀!這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就是一個笨蛋也辦得到:說真的,

一個人要是內行,就應該說:花小錢,出好菜。

雅克師傅:花小錢,出好菜!

瓦萊爾:對。

雅克師傅:說真的,管家先生,請你為我們展示這樣的絕招,然後這個廚

子讓給你當,在下我感激不盡:你在這家裡面也太好管閒事了

吧,什麼事都要參一腳。

阿巴貢:別拌嘴了。我們準備什麼菜好呢?

雅克師傅:老爺,您有管家在這裡,他給您花小錢端好菜出來了呀。

阿巴貢:哎呀。你回答我。

9 1734 年版加註:「(旁白)」。

10 “épée de chevet”:「床邊的劍」,意指隨時可用來回嘴的話,就像是睡覺時擺在床邊的劍,以備

遭到攻擊時可以立刻派上用場。 11

“impertinente”,意指有違體統或簡單的道理,此處為第二意。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8

舞台表演的魅力

楊:凌凌老師讀得真傳神!我都不知道你有這方面的才華。

許:莉莉老師在第三部分解析了當代法國劇場如何重新搬演這齣戲。你討論的

演出本有 12、13 版之多,其中還包含了電視版、電影版,請問你自己有

沒有比較鍾情的版本?

楊:為了調查這個劇本的演出史,我去法國看了不下 30 齣製作的影音資料,

其中最喜歡的還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這齣戲的舞台演出,那是千禧年在

「法蘭西喜劇院」,由羅馬尼亞導演塞爾邦(Andrei Serban)執導,演員

穿現代服裝,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話沒有動作,好笑又殘酷,我這才了解到

《守財奴》其實是一個屬於舞台演出的本,沒有一景不精彩,完全沒有之

前提到的劇情連不連貫問題。我們讀的時候比較難感受到舞台上的動感。

在我的譯注裡,我把這個劇本可能受到義大利假面喜劇(la commedia

dell’arte)影響的地方都標出來,演出時非常活潑生動。塞爾邦用現代方

法重新去表演義大利假面喜劇的套路(lazzo),是 很聰明的作法。

許:莫理哀把 lazzo 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劇本裡,你說它不著痕跡也罷,你說

作者讓它再度發光發熱也行,總之他就是運用地很巧。lazzo 是隱藏式的

語彙,必須透過演員在舞台上肢體表演,把潛伏性的東西呈現出來,才有

辦法吸引觀眾,讓觀眾感受到它的魅力,光靠讀劇是看不見的。這也是劇

場的一種魅力,少掉表演,比較不容易感受到文本編得巧妙。

經典的力量與價值

許:我讀「演出史」這個部分時,看到現代版的演出,我所謂的現代版就是演

員不穿著 17 世紀的古代服飾,而是現代服裝,用現代布景。我看到這裡

的時候有一個特別深刻的體會,這個劇本寫於 1668 年,但卻可以穿越時

間的洗禮,甚至文化的差異。現代讀者在閱讀時,不會有文化的隔閡,不

會覺得故事不自然。這很奇妙,也是莫理哀偉大的地方。《守財奴》探討

的其實是人性裡很根本的層面,說它是道德瑕疵,或者是價值觀的錯誤也

行。但劇作探討的問題、針砭的事情,沒有時間地域的差異,具有普世性。

任何一個文化在翻譯或展演這個劇本時,都可以讓人感受到:從古到今人

性始終沒變,一直如此。

楊:這就是經典的力量與價值。吝嗇或金錢是文學重要的主題,而唯一可以跟

《守財奴》相提並論的劇本是英國劇作家班‧強生(Ben Johnson)的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9

Volpone,不過現在很少演,所以《守財奴》幾乎是唯一探討吝嗇主題的西

方劇本。

多面相的深刻劇本

許:我覺得這齣戲宜古宜今,回歸到它寫作的年代來看,其實有很多挑戰性、

前衛性的話題。除了吝嗇主題之外,17 世紀是個父權威治的時代,君王

就是天子,天子就是百姓的天,掌有整個天下。在這個價值觀的背景,父

權是相當權威的,子女必須唯命是從。莫理哀挑了一個有爭議性的主題,

就是劇中主角阿巴貢視錢如命,兒女的婚姻成為他改善自身社會條件和致

富的籌碼。兒女必須在這個威權之下去爭取自由戀愛。莫理哀巧妙地安排

一些機緣,使兩對年輕戀人美夢成真;從這方面來看,這是一個挑戰父親

威權的劇本。

另外一個社會現象則是 17 世紀是一個貴族掌權的年代,社會階級只

有三種:貴族、神職人員和平民百姓。百姓階層的人很辛苦地累積了財富,

為的就是跨越階級屏障,晉升為貴族。可是在這個跨越階級的過程中,他

們並沒辦法改變自己的本質,例如對錢執著,節儉摳門,就算有錢也不知

道怎麼樣去花,只想到放高利貸。

莫理哀的劇本是非常多元、多面向的,《守財奴》還探討到司法不公、

執法人員貪污,這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問題。莫理哀很巧妙地寫到劇本

裡,不著痕跡地娛樂觀眾,同時還批判了社會時政。所以說這是一齣很複

雜又很有趣的劇本,把許多議題巧妙地串在一起,具挑戰性又能跨越時間

和不同文化,非常了不起。

楊:凌凌老師講得很好。這個劇本第一次讀,好像就只是想逗人笑,無傷大雅,

但其實碰觸到很多尖銳又敏感的議題,例如你說的父子衝突,現在一些新

製作就常從親子關係出發去演。

而剛才你特別提到這本書的書目,我確實為了這本書,去了巴黎各大

圖書館找出歷來所有關於莫理哀、《守財奴》、17 世紀法國戲劇和社會的

專書和論文參考,同時也讀了許多和「錢」、「吝嗇」相關的資料,更體認

到這個劇本的深刻。表面上讀起來好像只是一齣好玩的劇本而已,但它其

實說了許多東西。

我讀的許多論文和專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莫洪(Charles

Mauron)從心理學角度的解析:他說這個劇本最接近原始的伊底帕斯情結

神話,因為劇中兒子不僅覬覦父親愛上的女子,還公開表示希望父親早日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10

謝世!從這個角度看,《守財奴》其實很悲劇。

許:剛才漏講了一點:在那個年代,金錢和家世可以決定一位女子的命運和維

生的方式,出身貧困的年輕女子如果不進修道院,就必須被有錢人包養或

嫁給一個年紀與她父親相近的老頭子。所以 17 世紀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

題就是老夫少妻,就像譯著中的女主角瑪麗安,這位年輕小姐為了家人的

生活,面臨犧牲自己幸福的困難抉擇。

經典中的經典

許:我想介紹楊老師的書,因為它真的很適合大家透過仔細閱讀,去認識另一

個文化的精髓。有些經典會在大眾文化裡產生影響,大家會想要去模仿、

再現它。不曉得莫理哀的劇作有沒有這種效應在?

楊:當然有。《守財奴》除了有世界各國的電影版之外,還有音樂劇、歌劇版,

包括華語世界的傳統戲曲改編都有,花樣之多是難以想像的。說到底,這

個劇本實在是一齣經典中的經典,法國人小時候必讀。

許:法國名人講話時會引用劇本中的名句。

楊:對,莫理哀劇中有太多名句了。莫理哀就是法國人共同的喜愛,是法國人

的驕傲;法國最有名的「法蘭西喜劇院」基本上就是莫理哀的劇院。

許:這也是太陽王路易十四在莫理哀過世後,為了紀念這位既是演員,又是劇

團團長兼劇作家的喜劇泰斗,把他劇團的團員和巴黎其他劇團的演員重新

整合,成立了法蘭西喜劇院,好讓這些演員能夠繼續發光發熱,一直到今

天。這個劇團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且持續營運的國家級劇團,成為法國重

要的文化資產之一。

那我問最後一個問題,這本譯注這麼成功,你是否考慮繼續翻 17 世

紀的其他劇作?

楊:我接下來要譯的是《費加洛的婚禮》(Le mariage de Figaro, Beaumarchais),

這個劇本是我寫博士論文時跟安端.維德志(Antoine Vitez)排的第二齣

戲,在法蘭西喜劇院裡,不僅對我個人而言意義重大,而且是一齣戲劇史

上重要的作品,可說是法國大革命的先聲,可惜它的風頭被莫札特的歌劇

搶走了。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11

《守財奴》的劃時代演出

許: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楊老師帶來的

珍貴資料。

楊:第一張圖是 1668 年《守財奴》首演的

版畫,畫的正是三幕一景,莫理哀自

己主演阿巴貢,圖片左邊是他的管家

瓦萊爾,右邊是他的廚子。我們比較

阿巴貢和左邊管家穿的衣服,管家穿

得時髦,而阿巴貢穿的是半個世紀前

的古早樣式,由此就可看出他的吝

嗇,捨不得花錢置裝。阿巴貢看來多

疑、謹慎又天真,眼神有點飄忽,因

為他是不太相信別人的,只相信錢。

《守財奴》1682 年版卷首插圖(BNF)

許:這張版畫還透露了一個訊息:冒充管家的瓦萊爾姿態優雅,戴了帽子和假

髮,佩了一柄劍,這樣的裝扮其實是一個非常典型的 17 世紀貴族,因為

當時只有貴族才會佩劍。

楊:對!因為第三幕大家還不知道瓦萊爾是貴族,但他的舉手投足已經洩露出

他出身貴族。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12

《守財奴》在莫理哀的時

代是當成喜劇來演,這個劇本

逐漸走向悲劇是在 18 世紀

末,名演員葛藍梅士尼

(Grandmesnil)的詮釋十分

出名。他一輩子留下了三張肖

像,其中一張就是描繪他主演

阿巴貢,畫的是第四幕阿巴貢

丟錢的獨白,他以為自己抓到

了小偷,但其實抓到的是自己

的手,表情看來焦慮、驚訝,

牆上的陰影更增悲劇氣息。

葛藍梅士尼第四幕尾聲的獨白

(Comédie-Française)

許:楊老師說他非常焦慮,因為他

的錢被偷了,他那個放一百個金幣的錢箱埋在院子裡;一百個金幣相當於

今天新台幣 4768 萬元!怕被偷,他每天去巡視很多趟,就因為巡查次數

太多,被家僕發現而被偷走了。圖稿裡的這隻手,看起來好像是從影子伸

出來的。阿巴貢這個時候已經歇斯底里。他最愛他的錢,錢不見了,他幾

乎瘋了,非常地悲慘。我們看到主角歇斯底里或許有點好笑,但背後意義

卻是非常悲哀的,一個人的價值觀可以錯到這種地步!

楊:當真是窮得只剩下錢!一個人發瘋可以演得很爆笑,但葛藍梅士尼的演技

帶悲劇意味,在 18 世紀算是革命性的詮釋。

第三張圖可說是 20 世紀上半葉最有名的一位阿巴貢了,由名導演杜朗

(Charles Dullin)自導自演(圖片請參考《莫理哀守財奴》(以下簡稱「本書」)

第 161 頁,圖「杜朗詮釋的阿巴貢」)。他太喜歡這個角色,到去世前五個禮拜

都還在演。最後一場,據報導觀眾看到怕,因為杜朗太入戲了,演到和阿

巴貢合而為一!

許:我看到他那個眼神、他的消瘦、微禿的頭髮,那種對錢的緊密度、依戀、

迷戀的感覺,杜朗全精準地詮釋出來,演活了這個角色。

楊:所以說是個留名戲劇史的舞台詮釋。第四張圖是 1952 年尚.維拉(Jean

Vilar)自導自演的造型(圖片請參考本書第 163 頁,圖「維拉扮演的阿巴貢」)。

維拉是個嚴肅的人,卻把這齣戲導成了喜劇,當年的劇評還頗不以為然。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13

到了 20 世紀,觀眾已經很難接受《守財奴》是齣單純的喜劇作品。

接下來在法國,最有名的表演版本是 1969 年由胡西庸(Jean-Paul

Roussillon)執導的,當年只有 34 歲的歐蒙(Michel Aumont)領銜主演(圖

片請參考本書第 167 頁,圖「歐蒙主演的阿巴貢」),而阿巴貢卻是個年屆 60 的

老頭。首演時劇評是一片罵聲,因為從頭到尾都讓觀眾笑不出來。然而令

人難以相信的是,這齣戲竟然在法蘭西劇院演出了 20 年之久!最後一次

重演時,劇評一片讚譽聲,說這齣戲是「完美本身」(la perfection même)。

可見好的演出是走在時代之先的。

許:很多劇作在重新搬演時,導演和演員是走在時代尖端的,他們的演出可能

會面臨被批評、被責難的壓力,有時還需要時間的考驗,觀眾才會慢慢去

喜歡它,越演,它的普及度和接受度會越高。這就是劇場迷人的地方,你

可以挑戰經典、傳統,再重新詮釋。

楊:這張圖應該是多數法國人心目中的阿巴

貢──德菲內斯(Louis de Funès)。他

是電影明星,《守財奴》電影版是 1980

年他和一個導演聯合執導的,他自己演

阿巴貢。這部電影是一齣不折不扣的喜

劇,而且為求畫面好看,場景設計完全

不顧劇情邏輯。比方說阿巴貢生性吝

嗇,居家卻美麗舒適,客廳中插滿鮮

花,壁爐裡有火,廚房中滿滿的水果、

蔬菜、美酒。不過德菲內斯實在太會演

了,觀眾並不在意不合理的背景設定。

德菲內斯主演的阿巴貢(電影 DVD封面)

許:他有很多誇張的肢體動作。

楊:可是你不會覺得他在灑狗血,這就是厲害的地方。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14

下一張是 1999 年大導演普朗松

(Roger Planchon)執導的《守財奴》

海報,他親自主演阿巴貢,海報上看

到的是劇終他數錢箱中的金幣。剛才

凌凌老師提到我把這個劇本最後「親

子大相認」的結局解釋為超現實,就

是來自這個版本。大家都說莫理哀的

喜劇寫得很好,只有結局經常出現那

種「解圍之神」(deus ex machina)

式的結局,很難令人相信。這點普朗

松不愧為大導演,在最後兩兄妹回憶

幼時遭到海難的往事時,當真從舞台

上方降下一艘大帆船,同時響起雄壯

的海盜音樂,舞台閃回過去重演當年

海盜上船劫人的過程!這個長篇憶

往的結局本來是個反高潮,這樣一

演,反而變成了真正的高潮,觀眾大

喜過望,熱烈鼓掌。

普朗松主演的《守財奴》海報

(Odéon-Théâtre de l’Europe)

接下來這一張是剛才提到我最喜歡的塞爾邦導演版,中間是阿巴貢,

左邊是他兒子,右邊是他女兒。這齣製作利用在這三人背後類似屏風的東

西換景,演出節奏輕快,有笑聲也有悲劇陰影,悲喜兼具,十分難得。

塞爾邦執導的《守財奴》(P. Victor/Artcomart)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15

下一張是 2008 年法蘭西劇院的新製作,由台柱波達利岱斯(Denis

Podalydès)擔綱。這張劇照是最後的嘉年華結尾,所有角色上台跳舞,慶

祝婚禮,阿巴貢抱著失而復得的錢箱站在最前面。

波達利岱斯詮釋的阿巴貢(B. Enguérand)

阿巴貢在《守財奴》中戲份很重,詮釋可喜可悲,很有發揮性,非常

適合明星演出。而所謂 STAR 就是每次演出都讓你看到角色新的層面,波

達利岱斯就是一位這樣的 STAR;每次看他演戲,都讓我對劇作有新的體

悟。

下面我要講的是比較前衛的演出。2003 年現任 NEST 劇場總監的布

瓦洛(Jean Boillot)推出《我們的守財奴》,戲裡阿巴貢沒有現身,他的

台詞全分散給兩對戀人,他們回想之前跟阿巴貢的種種激烈衝突,造成他

們心理受傷,想忘也忘不了。這齣戲是從親子關係解構了莫理哀原作。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16

《我們的守財奴》演出(P. Heckler)

下一張是 2010 年由德法跨界表演團體 Epik Hotel 在柏林推出的《守

財奴:一幅家庭素描,在第三個千年的開始》。這個作品也一樣討論世代

衝突,阿巴貢也沒有上台,最後成品介於重金屬(slam)和社會批判之間。

這個改編作品與眾不同的地方是為阿巴貢講話。事實上,我們生活的社會

是個富裕的社會,最大的問題是過度浪費,所以阿巴貢吝於花費,反而使

他成為一個異議份子,劇中的年輕一代則變成啃老族。這齣戲和上一齣正

好相反,批評的是年輕的一代,看來也不無道理。

《守財奴:一幅家庭速描,在第三個千年的開始》演出(V. Arbelet)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17

下一齣是目前走紅的導演凡霍夫(Ivo van Hove)2013 年到巴黎演出

的 The Miser,阿巴貢的居家設計 走豪華摩登的都會風,劇照中的他和兒

子各自盯著電腦看,阿巴貢專注地炒股,兒子則忙著下賭,舞台詮釋完全

當代化。所以阿巴貢第四幕丟掉的不是錢箱,而是一個 USB。舞台表演唯

一的缺點是,登錄阿巴貢所有財產的 USB 被偷走時,他太傷心以至於自

殺!導演改寫了結局,這點法國觀眾不是全然同意。

凡霍夫執導的 The Miser(J. Versweyveld)

最後一齣是現任「蘭斯喜劇院」(Comédie de Reims)總監拉高德

(Ludovic Lagarde)導演的版本,整齣戲發生在一個倉儲空間,舞台設計

參考了 Amazon 的倉儲地點,演出強調資本主義社會,利益宰制一切的運

作機制,人際關係變得暴力相向,和凡霍夫版不約而同。

拉高德執導的《守財奴》,第三幕(P. Gély)

經典中的經典:莫理哀《守財奴》新譯

18

今天時間有限,沒辦法仔細說明個別演出,但我的書中都有討論。從

這些重要演出,就可看出《守財奴》的複雜度和深刻意涵與時並進,充分

證明了經典名劇的永存價值。(完)

推薦閱讀:

楊莉莉,《莫理哀《守財奴》》(北藝大,2017)

楊莉莉,《再創夏佑國家劇院的光輝: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 1980 年代》(清

大出版社,2017)

楊莉莉,《新世代的法國戲劇導演:從史基亞瑞堤到波默拉》(北藝大,2014)

楊莉莉,《向不可能挑戰: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 1970年代》(北藝大,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