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理論框架與香港角色 - macau...

13
澳門理工學報 2019 年第 1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理論框架與香港角色 蔡赤萌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特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跨境區域整合一國兩制理論和區域 經濟一體化理論在實踐中的有機結合未來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的功能角色以帶領大灣區國際 化和市場化為主要方向以拓展香港的獨有價值為重點包括大灣區國際化建設引領功能開放型 經濟體制建設的高端服務平台金融開放防火牆與金融安全保險閥對接全球創新資源打造大灣區 國際科創中心等為此需要在一國兩制實踐中探索與創新大灣區區域經濟治理模式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 一國兩制區域經濟一體化 香港角色 中圖分類號F1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8741824(2019)01002613 在改革開放 40 年後的今天以國家戰略形式重構區域發展藍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與建 承載著新的時代使命如何客觀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特徵充分挖掘和拓展香港的獨有價 探索香港這一獨立關稅區如何從一國視角如何作為國家區域核心城市在粵港澳區域開放 發展中發揮其獨有價值不僅對大灣區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與高層次對外開放新體制的構建而且對 國家新時代對外開放戰略的順利實施乃至國家治理體系的有效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理論分析框架 從區域經濟層面看香港在內地對外開放中功能作用最為顯著的集中體現在香港與其腹地珠 三角之間的經濟帶動與互動關係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中國內地通過漸進性的改革開放不斷 深入地參與到經濟全球化進程香港之於內地是對外開放逐步融入全球化過程中的重要窗口殊橋樑試驗場回歸後的香港又有著一國兩制國內境外的獨特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 價值因應內地對外開放不斷深化與戰略轉型整體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結構調整香港在珠三角開 放發展中的角色與經濟關係也不斷轉型從開始時的帶動功能到後來的前店後廠式的垂直互 補功能到今天已形成相互融合的水平式多層次的互動關係香港與廣東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 程度不斷提高目前國家將港澳一併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進行整體規劃這是粵港澳區域經 濟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的重大戰略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港澳開放型經濟在推進粵港澳區 域實現更高層次對外開放中的獨特作用粵港澳大灣區與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並列為國家 6 2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Jan-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澳門理工學報  2019 年第 1 期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理論框架與香港角色

蔡赤萌

[提  要]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特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跨境區域整合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和區域

經濟一體化理論在實踐中的有機結合 未來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的功能角色以帶領大灣區國際

化和市場化為主要方向以拓展香港的獨有價值為重點包括大灣區國際化建設引領功能開放型

經濟體制建設的高端服務平台金融開放防火牆與金融安全保險閥對接全球創新資源打造大灣區

國際科創中心等 為此需要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中探索與創新大灣區區域經濟治理模式

[關鍵詞]   粵港澳大灣區  ldquo一國兩制rdquo   區域經濟一體化  香港角色

[中圖分類號]   F1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8741824(2019)01002613

在改革開放 40 年後的今天以國家戰略形式重構區域發展藍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與建

設承載著新的時代使命 如何客觀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特徵充分挖掘和拓展香港的獨有價

值探索香港這一獨立關稅區如何從ldquo一國rdquo視角如何作為國家區域核心城市在粵港澳區域開放

發展中發揮其獨有價值不僅對大灣區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與高層次對外開放新體制的構建而且對

國家新時代對外開放戰略的順利實施乃至國家治理體系的有效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

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理論分析框架

從區域經濟層面看香港在內地對外開放中功能作用最為顯著的集中體現在香港與其腹地珠

三角之間的經濟帶動與互動關係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中國內地通過漸進性的改革開放不斷

深入地參與到經濟全球化進程 香港之於內地是對外開放逐步融入全球化過程中的重要窗口特殊橋樑試驗場回歸後的香港又有著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ldquo國內境外rdquo的獨特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

價值 因應內地對外開放不斷深化與戰略轉型整體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結構調整香港在珠三角開

放發展中的角色與經濟關係也不斷轉型從開始時的帶動功能到後來的ldquo前店後廠rdquo式的垂直互

補功能到今天已形成相互融合的水平式多層次的互動關係香港與廣東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

程度不斷提高 目前國家將港澳一併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進行整體規劃這是粵港澳區域經

濟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的重大戰略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港澳開放型經濟在推進粵港澳區

域實現更高層次對外開放中的獨特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與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並列為國家

62

級區域發展戰略從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合作的發展路徑合作模式推進動力及協調機制看有著自

身區域發展特徵是特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跨境區域整合(一)ldquo一國rdquo之下的跨境區域合作與區域經濟整合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屬於特殊的經濟區域關係mdashmdashmdashldquo國內境外rdquo具有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部

分特徵 粵港澳大灣區是特殊的經濟一體化區域既是一國之內的地方區域又是具有國際間跨

境區域的特徵 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內地屬於 WTO 下的兩個獨立關稅區香港與廣東省

的經濟關係既是一種特殊的外部關係香港處於ldquo國內境外rdquo參照外資管理同時也是特殊的內

部關係是ldquo一國rdquo之下制度相異的不同關稅區之間的經濟合作服從於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

益 兩地之間的經濟深化合作與協同發展需要遵循 WTO 規則下獨立關稅區之間的規範需要通

過簽署類似自由貿易區協議來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逐步消除關稅等阻礙要素流動的成本 自

2003 年以來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其 10 項系列補充協議以及 CEPA 框架下的《服務貿易協議》《投資協議》《經濟技術合作協

議》《CEPA 貨物貿易協議》制定了廣東珠三角地區區域發展規劃粵港合作框架協議通過多層

次的政府間合作機制制定共同的合作重點和策略方向從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趨勢看香港與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一方面有區域經濟整合

要素有效配置逐步走向共同市場的內在需求 在合作形式上從跨境要素互補合作製造業垂直

分工的ldquo前店後廠rdquo模式轉向功能性整合服務貿易自由化下的產業橫向整合在推動力上從市

場主導的自發性合作轉向政府推動的制度性合作突破了市場自發性整合的局限性與制約 但另

一方面由於兩地開放程度基本經濟制度稅收政策人均收入等差異較大而廣東作為內地關稅

區的一部分其稅收金融及其他經濟政策受制於國家整體經濟制度的開放與發展進展因此粵港

兩地經濟很難達到完全對等的要素雙向自由流動 一旦要素完全流動開放由制度性差異導致的

套利行為會對不同地區產生複雜影響地域規模較小的港澳特區將面臨空間承載壓力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香港ldquo國內境外rdquo特殊地位既是香港的獨特優勢所在保留了香港原有的兩制

優勢以及與內地的差異性同時也會對其與珠三角腹地進一步融合產生一定阻隔兩地間要素流動

受到不同關稅區跨境流動的管理制約 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中面臨諸多挑戰如傳統產業合作

互補性有所下降重複建設產業同構現象明顯由市場推動的粵港澳區域深化經濟合作遭遇瓶頸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協調成效存在局限等也都與此相關 為此需要創新ldquo一國兩制rdquo治理機制探索香港與國家及珠三角經濟關係的互動空間與路徑方向

(二)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有機結合

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的理論解析 區域

經濟一體化以區域整合為基礎旨在提高區域間資源的利用效率在一體化內最大限度消除阻礙貨

物與生產流動的障礙實現各成員國(地區)資源和要素最佳配置的過程和狀態 區域經濟一體化

發展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的動態發展過程其形式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深化可分為五種組織

形態也大致對應著一體化發展的五個階段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聯盟和完全經

濟一體化開放程度依次擴大 在現實中區域經濟一體化每種形式都可以獨立出現具體的區域

經濟一體化也可兼有兩種或多種類型的某些特徵由各成員國(地區)根據需要作出選擇 自由貿

易區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最基本的形式在實踐中應用十分廣泛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各種形式的

自由貿易區蓬勃發展 自由貿易區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國家或經濟體之間簽署協議取消關

72

稅和與非關稅壁壘而形成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自由貿易區具有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

應由於其形式在一體化運作中存在差異經濟福利效應也不盡相同 共同市場是相對較高的區域

經濟一體化形式在共同市場內不僅實現貿易自由化而且實現了要素的自由流動形成產品服務與要素的統一市場 共同市場理論認為在共同市場中由於消除了阻礙生產要素流動的壁壘生產要素在逐利動機驅動下會向獲得最大利益的地區也即要素邊際生產率較高的地區流動進而提

升經濟效率改善區域福利 共同市場推動的區內要素流動與配置效應在資本要素中表現得尤為

明顯相對而言勞動力要素流動則因受到社會政治和生活習性等因素影響不易大規模流動①

1993 年 1 月歐洲共同市場的形成標誌著共同市場理論的現實運用按照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目前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程度已達到自由貿易區階段正在擴

展部分共同市場功能 兩個獨立關稅區之間建立了類似的自由貿易區協議通過簽署更緊密經貿

關係安排(CEPA 及其系列補充協議)和投資協議等逐步打通內地與香港間貿易投資等要素的流

通渠道兩地間人員流動也逐步趨向便利 新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大力推進

自由貿易區戰略構建更高層次的國際貿易投資網絡 與此同時要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港澳的獨特價值 在新時期內地對外開放戰略目標下在ldquo一國rdquo之內兩個獨立關稅區通過簽

署協議或政策協調逐步增加了除貿易物流之外的金融要素自由流動的管道功能支持港澳融入國

家發展的便利政策也陸續出台近期以先行開放內地對港澳居民的同等待遇為重點 粵港澳大灣

區作為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的示範區制度創新先行試驗區將先行先試探索區域經濟深化合作

的配置收益和制度紅利 近年來香港與廣東珠三角和澳門之間以區內要素便捷流動為主要特徵

的共同市場功能正在加快建立中區內部分政策的協調程度也會有所加大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屬並服務於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理論體系 該理論系統回答了與祖國統一相關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以ldquo一國兩制祖國統

一rdquo為目標對怎樣實現祖國統一已實現祖國統一的港澳特區如何保持繁榮穩定等基本問題做出

系統科學的回答 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具有很強的實踐型特徵 該理論主要是將其基本概念範疇原理應用於各門具體科學或實際工作解決其中帶有普遍性的實踐問題並將實踐中的經驗認知

再進行概括上升為理論用其指導新的實踐 因此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具有其突出特色例如鮮明

的時代性論斷的前瞻性科學的創新性顯著的實踐性體系的開放性②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與

完善ldquo一國兩制rdquo構想的設計目標是要在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同時維護和促進香港的長

期繁榮穩定 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及相關制度規範了香港與內地的獨特經濟關係 ldquo一國兩制rdquo保留

了香港原有的兩制優勢以及與內地的差異性保留了香港對於內地對外開放中的核心功能與戰略

價值mdashmdashmdash一個連接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和經濟制度的天然窗口和橋頭堡 香港一直是國際經濟體系

中的重要一環高度開放和國際化構成了香港的核心優勢香港與中國內地特殊的經濟合作關係及

其相應功能角色也建基在制度差異及國際化功能上回歸後港澳納入國家治理體系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內涵從國家統一理論轉向國家治理理論

中共十八大提出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ldquo根本宗旨rdquo和三個ldquo有機結合rdquo中共十九大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理論中將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和實踐納入十四項治國方略之一並提出ldquo支持香港澳門融入

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

港澳門互利合作rdquo強調要ldquo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rdquo③如何把握

82

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經濟關係適宜走向粵港澳區域一體化建設的融合程度如何支

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有效提升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

用拓展其發展空間和增長動力涉及ldquo一國兩制rdquo在經濟領域的實踐尚缺乏成熟的理論指導需要探索ldquo一國rdquo之下不同關稅區之間的合作與互動的特有規律與變化趨勢這是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堅

守ldquo一國rdquo之本善用ldquo兩制rdquo之利的重點和難點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在借鑒國際區域經濟一體

化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中國特色探索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實踐 大灣

區將以制度創新方式繼續ldquo先行先試rdquo探索區域高質量發展從ldquo集聚效應rdquo進一步轉向ldquo輻射效

應rdquo④

(三)在ldquo一國rdquo之下ldquo兩制rdquo的差異性整合和有限度整合

鑒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的獨特性香港與廣東珠三角之間的區域經濟整

合在發展目標與運作模式上均呈現出自身特性是一種差異性整合和有限度整合並將以漸進性試驗性方式推進

其一差異性整合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質是三個開放程度上存在較大落差的地區整

合港澳是以自由港為基礎的高度開放經濟體而珠三角開放程度與經濟政策則受制於中國內地整

體發展進程但又具有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政策紅利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深化融合既有可以作為

的空間也面臨不少制約 從區域經濟發展目標看粵港澳大灣區不同於歐盟以政策一體化為目

標也不同於內地其他區域間的經濟合作與治理其發展目標並非消除ldquo兩制rdquo差異而是要在保持

ldquo兩制rdquo的前提下進行差異性整合既長期保持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特點及相異於內地的獨有價值又能在ldquo一國rdquo之下通過規劃性整體安排最大程度地消除影響兩地間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障礙以達致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ldquo兩制rdquo優勢最大化 這種區域整合模式與現有的區域經濟一體化

理論與實踐模式存在區別 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香港與內地存在諸多差異包括制度差異政策差異規模差異文化價值觀差異等 差異性整合就是要在尊重ldquo兩制rdquo差異的現實前提下尋求協同發

展更好地發揮ldquo一國兩制rdquo紅利並盡可能為區域要素流動創造條件其二有限度整合 區域經濟一體化決定區域經濟整合動力同時ldquo一國兩制rdquo制度差異則

決定香港與內地經濟整合的互補性和有限性 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發展將呈現有限度整合

這一特徵既不同於歐盟東擴後出現的南北間差異性整合(其最終發展目標是趨同是要逐步消除

差異)⑤也不同於其他灣區城市群之間的區域合作模式(在同一經濟制度下不同城市間進行產業

一體化與空間一體化佈局) 從大灣區建設總體目標看是要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

群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並形成國家新增長極通過政府共同規劃粵港澳深度合作的藍圖構建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rdquo成為內地和港澳深化合作的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典

範 其中並不涉及行政法律和政策一體化內容 就建設路徑而言是要依照灣區內自然形成的

經濟基礎根據區域發展的總體目標開展合理定位與有效合作構建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集

約高效的產業發展格局加快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 其原因一是基本法規定了ldquo一國rdquo之下香

港特區的ldquo兩制rdquo模式二是兩地社會經濟基礎空間規模及對區域融合的發展需求存在差異所主

張的要素流動方向與節奏也不盡相同 以 2017 年數據為例香港 GDP 約佔大灣區的 23 人口佔

11 而面積僅佔 2 因此在推進大灣區要素流動訴求上香港民眾更多地是希望內地及珠三角

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深度香港居民能在內地珠三角享有國民待遇相關的各種權利及便利至於

香港向內地開放則較強調香港空間規模及城市承載力的局限 而內地民眾則比較關注內地居民

92

赴港澳的便捷流動期望縮小人員流動的非對稱狀況 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需要兼

顧現實社會基礎其區域整合的有限性又表現為漸進性試驗性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結合與融合需要在實

踐中探索和創新大灣區經濟整合的發展模式創新ldquo一國兩制rdquo治理機制

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ldquo一國兩制rdquo探索

ldquo一國兩制rdquo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基本制度特徵 在ldquo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珠三角之間的管理

邊界既是ldquo兩制rdquo核心特徵又是進一步融合的自然屏障影響區域間經濟要素的高效配置和重

組 堅守ldquo一國rdquo之本善用ldquo兩制rdquo之利在大灣區差異性整合中充分發揮香港的獨有價值是新時

代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的重要探索香港一直是全球最為開放的經濟體國際化是其最大的特色也是其經濟競爭力的優勢來源

長期以來香港經濟的主要功能是作為世界經濟分工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城市節點區域經濟的總

部經濟鏈接歐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一環 正是基於國際化優勢香港得以在內地及大灣區對外

開放及國際分工體系調整中扮演著聯繫內地與國際市場的特殊中介角色 在大灣區建設中香港

作為區域核心城市之一所扮演的功能角色既要遵循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般規律也承載著國家發

展戰略中的特定功能 在大灣區共同打造成國際經濟競爭格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過程中發揮香

港獨特優勢的方向是要帶動珠三角國際化市場化發展在經濟社會等方面進一步與香港接軌與世界接軌使大灣區在率先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過程中成為國家重要的增長極和產業鏈的高端區與此同時大灣區建設也為香港獨特功能的發揮與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間

(一)大灣區為推進香港與國際及內地經濟的雙重融合提供平台

國際化優勢及經濟活動的國際性是香港競爭優勢的關鍵也是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發揮戰略角

色的支撐基礎 在國際分工體系中香港憑藉國際化優勢一方面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另一方面

則與中國內地經濟開放發展關聯密切持續深化融合 香港雙重融合的特殊角色表現為在國際分

工體系鏈條中對跨國公司而言香港是其產業鏈條的中間環節承接產業鏈條中游的功能 如上

世紀 70 年代香港所形成的國際製造業中心地位便是承接第三次國際分工的結果 相對於中國內

地而言香港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連接國際生產體系的渠道位居出口加工製造業組織者的上

游承擔訂單承接生產組織貿易運輸等功能 對於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香港處於價值鏈上

游發揮著輻射帶動功能 正是這雙重融合及雙重角色的組合構成香港在經濟全球化體系中的功

能角色和獨特定位⑥

如果細分香港經濟優勢可以發現其既有競爭優勢具有以下兩大特點一是香港的產業競爭力

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對外經濟競爭力 國際社會各類評估機構對香港產業競爭力的判斷基礎大多

與香港經濟的對外競爭力相關尤其是國際市場拓展全球供應鏈等方面競爭優勢 香港在經濟自

由度和營商環境的國際排名一直比較靠前(見表 1)該兩指標並非競爭力的全部主要體現的是

各經濟體在資本全球流動經濟全球化時期的對外競爭力反映其吸納外部資本流入的能力參與

國際市場的深度 這對於一個高度依賴外部資源和市場的經濟體而言卻尤為關鍵關係到其生存

以及基本經濟功能的發展 二是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全球資源配置功能而非經濟體量 在經濟功

能和全球城市的國際評估中國際機構關注重點是城市的經濟功能城市控制全球戰略性資源產業和通道的能力 因此促使香港成為世界前列全球城市的主要因素是其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也

03

即國際金融中心資本運作中心和物流供應鏈網絡等⑦近年來香港國際競爭力排名一直位居前

列也得益於香港作為國家及大灣區開放的門戶效應和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表 1  香港經濟競爭力國際排名(2014~2018)

年份世界競爭力

( IMD)

全球競爭力(WEF)

總指標 創新因素

營商便利度

(世界銀行)

經濟自由度

傳統基金會 弗雷澤研究所

2014 4 7 23 3 1 1

2015 2 7 27 5 1 1

2016 1 9 27 4 1 1

2017 1 6 26 4 1 1

2018 2 7 26 5 1 1

資料來源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D)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世界經濟論壇(WEF)的

全球競爭力報告世界銀行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美國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加拿

大弗雷澤研究所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

因此儘管香港經濟在體量上的相對優勢正在逐漸減弱或消失但香港在內地及大灣區開放發

展中依然具有獨特價值其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區位優勢法律制度和專業化優勢等軟環境上體現

在作為國際資本地區總部和營運平台的全球城市綜合功能上 迄今在國際經濟排行榜中香港躋

身世界城市的較頂級層次是國家首要的全球城市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居於世界前列由英國智庫

ZYen 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佈的第 24 期全球金融指數(GFCI 24)中香港排

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紐約倫敦在資本集聚方面作為內地與全球間資本流動中心地位突出在聯

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佈的《2018 年世界投資報告》中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

量分別排名第三和第五(見表 2)在貿易物流領域物流供應鏈樞紐功能較為優勝在世界銀行公

佈的貿易物流效率指數(LPI)排名中一直位居全球前十在專業服務方面全球高端生產者服務業

集聚優勢也十分顯著 香港上述優勢將是未來深化與內地及大灣區產業合作在國家新一輪對外

開放中發揮新中介功能的重要市場基礎 基於上述優勢形成的國際金融中心現代物流及供應鏈

管理樞紐高端專業服務積聚平台等功能也是內地及大灣區未來高質量發展和高層次開放所要倚

重和支持的戰略功能表 2  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國際排名

2006 2014 2015 2016 2017

直接投資流入量 9 2 3 5 3

直接投資流出量 11 2 8 8 5

資料來源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世界投資報告》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二)大灣區建設有利於善用ldquo一國rdquo之利拓展香港功能

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的核心是要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經濟治理有效模式在差異性整合中更

好地發揮ldquo兩制rdquo的獨特作用 通過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更好地發揮香港獨特優勢進一步拓

展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制度紅利將有效提升香港長遠發展動能 大灣區規劃與建設強化了頂層設計

和政策供給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發揮獨特作用打通經濟要素便捷流動的渠道 粵港澳大灣區建

設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為區域協同發展及香港獨有

13

價值的拓展創造有利條件其一通過戰略性謀劃借助國家在新全球化中引領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香港對外經濟

競爭力拓展香港在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中的引領角色和新中介功能拓展香港產業基礎和發展動力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僅是香港特區的責任也是國家戰

略需要是國家治理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從全球競爭實踐看競爭性戰略性產業的

構建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產業政策的扶持 從內地與香港經濟互動關係看國家已有實力也有能

量帶動香港戰略性功能的構建 由中國倡導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正成為全球化的新形式由此形成了由

中國企業主導新的投資鏈和產業鏈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及其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對香港高端服

務功能及鏈接國際規則的制度建設提出新的需求 中國內地已經成為全球化重要組成部分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來已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 118 份合作協議並與 13 個沿

線國家簽署或升級了 5 個自貿協定⑧中國內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2017 年對世界經濟增

長的貢獻率為 278 超過美國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目前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自由貿易區關係已全

面覆蓋並且可在中國自貿區戰略推進中產生疊加與聯動效應 與此同時國家已在重大發展戰略

推進中為香港發展預留空間 在政策層面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快速發展順風車的具

體通道與合作平台已陸續建立 下一步深化合作及推進兩地要素便捷流動是要在現有基礎上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多個領域有所突破通過共同編制大灣區發展規劃等多元形式帶動特

區政府對經濟的引導能力及其對戰略性產業發展的規劃與促進功能其二通過強化對香港功能的利用以及有針對性地補短鞏固香港既有功能培育內生動力拓

展產業鏈新優勢為香港在大灣區角色功能的發揮奠定市場基礎對國家而言大灣區建設兼顧了多層需要並創新了合作模式 既體現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需求

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也高度關注香港長遠發展及其戰略功能的有效發揮 一是用好香

港所長 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發揮其在國家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及粵港澳一流灣區建設

中的國際化引領角色挖掘並強化香港在珠三角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的新中介功能在新時期高水平

對外開放中為內地成長起來的跨國公司提供高質量的國際化服務 二是借助國家的實力和規劃效

力帶領香港有效融入國家發展有針對性地幫助香港補短培育其內生動力 近期重點是創新兩

地市場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支持香港完善科創生態體系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構建香港長遠發展競

爭力的產業基礎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突破口系統梳理和有效完善區內要素便捷流動的具體運

作模式疏通合作痛點有效促進香港既有功能的發揮戰略性新功能的拓展民生福祉的改善 依

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引導市場力量培育香港產業高端新鏈條(三)大灣區建設有助於延伸香港獨特價值豐富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載體未來重

點是要依託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引領大灣區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

地位和國際競爭優勢 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角色以發揮自身所長帶領大灣區國際

化和市場化發展為主要方向以拓展香港獨有價值為重點帶動相關功能的拓展與強化其一大灣區國際化建設引領功能 香港可結合服務業產業及營商環境的既有優勢在引領大

灣區產業鏈國際化發展中重點挖掘以下功能大灣區全球價值鏈管理的主要樞紐海外資本營運和

全球資源配置中心大灣區跨境物流配置樞紐尤其是全球快速流動的國際樞紐利用香港航空運

輸的優勢對接珠三角和國際市場間電子商務貿易需求大灣區對外總部集聚地提升服務能級擔

23

當大灣區新供應鏈的世界級服務中心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外向環節和國際技術轉讓平台尤其是加大力度引入國際先進科技資源落戶香港通過香港科研類機構購買國際先進技術並與珠

三角企業合作轉化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

際標準 在參與大灣區發展中香港可將深化與珠三角合作和促進自身產業升級民生改善以及社

會發展等ldquo內功rdquo結合起來借助ldquo區域所有rdquo來彌補ldquo香港所缺rdquo其二大灣區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中的綜合服務平台 香港可依託其在ldquo海上絲綢之路rdquo的區

位優勢發達服務業經濟要素集聚與輻射能力以及與東盟緊密經貿往來等基礎將既有經濟優勢向

ldquo一帶一路rdquo全球新的增量市場複製和延伸打造聯繫東盟輻射東南亞和南亞重要經濟帶的綜合

服務平台服務好國家發展所需的重點產業和特定領域 一是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最重要的金融

中心 重點是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和雙向投資平台功能發揮其在國際資產管理人民幣離

岸中心門戶地位與樞紐功能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參與ldquo一帶一路rdquo金融合作機制作為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區域內主導性金融機構和多邊機構的全球金融合作中心 二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

貿易物流中心和供應鏈管理樞紐 利用香港全球化業務網絡及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功能提升香

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商貿配置及營運功能向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延伸拓展香港在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中

的供應鏈管理樞紐功能協助內地與國際市場聯通與國際市場規則接軌 三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高端

專業服務平台 發揮香港ldquo一國rdquo之利下熟悉內地的先發優勢和專業服務業的綜合優勢將香港的

服務業優勢與珠三角製造業產能優勢及龐大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市場潛力結合起來發揮香港配置全

球戰略性資源和提供資源流動主要通道的功能如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供應鏈世界級服務中心產業跨境轉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橋樑與服務基地風險評估與控制服務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

解決服務中心等功能 四是通過完善粵港澳跨境要素流動機制優化與整合大灣區資源配置進而

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及其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新優勢其三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高端服務平台率先探索對外開放升級版 打造國際競爭格

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需要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為大灣區國際化和高端化發展創造條件 香

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國際高端資源要素彙聚開放水平極高人文交流經驗豐富在全球經濟社會

發展與文明交流的價值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優勢 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需要

借助香港的國際窗口功能作為實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探索 一是利用香港與國際接軌的

成熟市場機制帶動大灣區構建外向型經濟的機制與規則率先對接國際標準二是通過制度創新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提升對中高端外資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資層級三是發揮好香

港在探索實現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調聯動發展有效機制中的特有作

用 借鑒香港自由貿易港及其運作機制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在產業引領政策創新及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等方面的引擎效應 探索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律體系

的異質城市群內跨境區域合作的有效融合模式為大灣區及內地外向型經濟體制建設提供示範借

鑒功能其四國家及大灣區金融開放防火牆與金融安全保險閥 近年來內地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

金融風險防範和管理的壓力更加凸顯急需建設並提升與金融業發展和開放相配套的金融管理水

平需要借助及借鑒香港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與國際接軌的成熟管理制度為內地新時代的金融

發展金融開放和金融安全提供高端服務 一是在國家金融領域漸進式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審慎國

際化步驟中繼續發揮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窗口與試驗地功能 例如進一步擴大香港聯通中外資本

33

市場的金融管道和轉換器的功能機制拓展ldquo滬港通rdquoldquo深港通rdquoldquo債券通rdquo基金互認等模式實現更大程度的互聯互通等為內地資金進行國際化配置以及國際資本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投資提供

市場轉換對接平台 二是在自貿區自貿港的金融開放試點中提供與國際規則相通的運作及監管

借鑒功能 三是協助國家在離岸市場管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所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內地金

融進一步開放後可能涉及的風險管理未來重點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深度和有效性豐富人民

幣金融產品拓展人民幣海外定價中心功能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從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及

儲備貨幣轉變需要 四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促進深圳廣州金

融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推動金融與創新科技的深度融合發揮包括

創業資本風險投資以及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等在內的創新金融對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和崛

起的支撐作用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其實質是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借助ldquo一國rdquo優勢有效發揮跨制度區域整合的最大經濟效應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區域經濟理論的新補充可為世界提供跨制度區域經濟合作的獨特經驗和模式示範

(一)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相關理論從不同視角解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模式特徵與經濟效

應但未能有效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從空間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同步覆蓋了多個層次類型既有國際不同關稅

區之間經濟整合的特徵甚至包含了部分南北型經濟整合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一國主權下區域經

濟整合而且是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國際上無先例可循 從合作形態看大灣區由市場推動的自

發性經濟一體化也即功能整合的效應已經釋放未來建設重點是制度性整合也即需要協調參與

方的體制與機制通過簽署區域合作協定和規則構建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規劃指導體系克服區

域內經濟分工與合作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近年來以完善大灣區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的制度創新正在全面探索但三地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協調空間上會有所局限

從目標取向上看大灣區建設務實地將問題導向與區域發展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將大灣區建設

置於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方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大棋局來謀劃 在原則導向上堅守ldquo一國兩

制rdquo根本宗旨在推進粵港澳區域合作中將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與支持港澳繁榮穩定相結

合挖掘差異性整合的最佳效應拓展香港服務國家大局的戰略價值並有針對性地為此消除區域

整合中面臨的瓶頸障礙 在目標取向上因應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階段的需要依據大灣區市場基

礎和經濟發展落差的消弭程度以優化大灣區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與國際

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等為重點通過制度創新為大灣區制度性

整合提供所需的政策供給 在推進策略上根據區域客觀基礎以及制度性整合階段性特徵有重點

地予以推動 目前已公佈推動大灣區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具體包括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基

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要素流動便捷高效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推進重大平台建設和共建優

質生活圈等 上述目標取向與策略重點均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在自由貿易區功能的基

礎上向以制度性整合為特徵的共同市場功能升級 從大灣區制度性整合重點來看目前主要是消

除歧視與逐步放鬆要素流通限制探索保障市場有效運行的制度機制尚未涉及通過修訂法律和專

43

設機構以實現區域內部宏觀政策目標的整合也就是說其目標並未覆蓋共同市場全部內容 在差

異性整合的漸進式推進中大灣區各城市經濟運行規則將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進而形成大灣區市

場一體化推動形成區域內各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化產業分工高度協同化經濟發展高度一體化的

世界一流灣區格局藉此形成區域增長極(二)香港與珠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中的制約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在總量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四大灣區行列但相對於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內

部產業協同發展要素高效配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效益仍未能有效發揮 香港與珠三角區域融合

發展中出現如下特徵面臨若干制約其一進入產業內水平式競合新階段產業同構及同質競爭的成分增大 在大灣區內已形成

廣東製造業及服務業與香港服務業之間多元多層次產業合作格局部分產業鏈已進入與香港水平

競爭階段在服務業多個產業與香港引發同質競爭其二珠三角產業自主發展與香港疏離程度有所擴大 香港產業供給能力與內地發展需求出

現一定程度錯配在新的分工體系中缺乏產業鏈高端優勢嚴重影響到香港參與新一輪產業分工的

能力及其角色地位 珠三角製造業經過產業持續升級與轉型已開始邁向中高端珠三角服務業體

系也日臻完善經濟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直銷能力不斷提

高逐步替代分流了香港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 目前在珠三角推動產業鏈

國際分工合作的主導力量已出現逆轉從原來的港商轉為外資和本土大型企業其三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事權有限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協調成本較高 相對於內地京津冀和

長三角區域發展粵港澳三地跨制度經濟整合協調成本較大 分屬三個獨立關稅區實行不同的制

度和法律法規行政模式政策手段難以銜接在信息邊檢和市場等管理上存在差異 從跨境府際

治理層面看粵港澳三方屬於平行主體政府事權有限合作中涉及的不少具體政策超出原有合作

機制框架內協調範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授權 為此在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需要提升層級強化中

央統籌功能 目前已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牽頭包括粵港澳三地最高行政領導以及國家發改

委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其四制度性整合需要兩地政府協調經濟政策及縮小區域差異 港澳與廣東經濟制度不同法

律相異又分屬三個不同的經濟體和關稅區三地的關稅水平資金流通制度投資開放程度對外

經濟政策亦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深度與要素流動的自由程度尚有一定

的局限 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需要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有效協調ldquo兩制rdquo間跨境合作包括城市定

位和產業佈局為產業要素便捷流動提供制度性保障但另一方面大灣區內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便捷程度仍將受制於內地服務業開放程度與兩地經濟政策差異

針對粵港澳深化合作中面臨的利益平衡產業競爭制度摩擦政策協調合作主體地位不對等

現象⑨需要正視大灣區經濟跨制度合作和差異性整合的客觀特性在吸收國際國內區域經濟一

體化模式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探索大灣區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並建立相應的合作體制與協調

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融合發展中的現實制約(三)以規則和制度建設為核心探索區域一體化路徑

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再起步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

度型開放轉變 現實中香港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還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經濟與社會不同

關稅區不同城市間的多層面協同發展涉及到ldquo一國兩制rdquo跨境府際協同治理無疑對ldquo一國兩制rdquo

5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級區域發展戰略從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合作的發展路徑合作模式推進動力及協調機制看有著自

身區域發展特徵是特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跨境區域整合(一)ldquo一國rdquo之下的跨境區域合作與區域經濟整合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屬於特殊的經濟區域關係mdashmdashmdashldquo國內境外rdquo具有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部

分特徵 粵港澳大灣區是特殊的經濟一體化區域既是一國之內的地方區域又是具有國際間跨

境區域的特徵 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內地屬於 WTO 下的兩個獨立關稅區香港與廣東省

的經濟關係既是一種特殊的外部關係香港處於ldquo國內境外rdquo參照外資管理同時也是特殊的內

部關係是ldquo一國rdquo之下制度相異的不同關稅區之間的經濟合作服從於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

益 兩地之間的經濟深化合作與協同發展需要遵循 WTO 規則下獨立關稅區之間的規範需要通

過簽署類似自由貿易區協議來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逐步消除關稅等阻礙要素流動的成本 自

2003 年以來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其 10 項系列補充協議以及 CEPA 框架下的《服務貿易協議》《投資協議》《經濟技術合作協

議》《CEPA 貨物貿易協議》制定了廣東珠三角地區區域發展規劃粵港合作框架協議通過多層

次的政府間合作機制制定共同的合作重點和策略方向從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趨勢看香港與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一方面有區域經濟整合

要素有效配置逐步走向共同市場的內在需求 在合作形式上從跨境要素互補合作製造業垂直

分工的ldquo前店後廠rdquo模式轉向功能性整合服務貿易自由化下的產業橫向整合在推動力上從市

場主導的自發性合作轉向政府推動的制度性合作突破了市場自發性整合的局限性與制約 但另

一方面由於兩地開放程度基本經濟制度稅收政策人均收入等差異較大而廣東作為內地關稅

區的一部分其稅收金融及其他經濟政策受制於國家整體經濟制度的開放與發展進展因此粵港

兩地經濟很難達到完全對等的要素雙向自由流動 一旦要素完全流動開放由制度性差異導致的

套利行為會對不同地區產生複雜影響地域規模較小的港澳特區將面臨空間承載壓力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香港ldquo國內境外rdquo特殊地位既是香港的獨特優勢所在保留了香港原有的兩制

優勢以及與內地的差異性同時也會對其與珠三角腹地進一步融合產生一定阻隔兩地間要素流動

受到不同關稅區跨境流動的管理制約 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中面臨諸多挑戰如傳統產業合作

互補性有所下降重複建設產業同構現象明顯由市場推動的粵港澳區域深化經濟合作遭遇瓶頸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協調成效存在局限等也都與此相關 為此需要創新ldquo一國兩制rdquo治理機制探索香港與國家及珠三角經濟關係的互動空間與路徑方向

(二)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有機結合

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的理論解析 區域

經濟一體化以區域整合為基礎旨在提高區域間資源的利用效率在一體化內最大限度消除阻礙貨

物與生產流動的障礙實現各成員國(地區)資源和要素最佳配置的過程和狀態 區域經濟一體化

發展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的動態發展過程其形式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深化可分為五種組織

形態也大致對應著一體化發展的五個階段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聯盟和完全經

濟一體化開放程度依次擴大 在現實中區域經濟一體化每種形式都可以獨立出現具體的區域

經濟一體化也可兼有兩種或多種類型的某些特徵由各成員國(地區)根據需要作出選擇 自由貿

易區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最基本的形式在實踐中應用十分廣泛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各種形式的

自由貿易區蓬勃發展 自由貿易區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國家或經濟體之間簽署協議取消關

72

稅和與非關稅壁壘而形成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自由貿易區具有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

應由於其形式在一體化運作中存在差異經濟福利效應也不盡相同 共同市場是相對較高的區域

經濟一體化形式在共同市場內不僅實現貿易自由化而且實現了要素的自由流動形成產品服務與要素的統一市場 共同市場理論認為在共同市場中由於消除了阻礙生產要素流動的壁壘生產要素在逐利動機驅動下會向獲得最大利益的地區也即要素邊際生產率較高的地區流動進而提

升經濟效率改善區域福利 共同市場推動的區內要素流動與配置效應在資本要素中表現得尤為

明顯相對而言勞動力要素流動則因受到社會政治和生活習性等因素影響不易大規模流動①

1993 年 1 月歐洲共同市場的形成標誌著共同市場理論的現實運用按照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目前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程度已達到自由貿易區階段正在擴

展部分共同市場功能 兩個獨立關稅區之間建立了類似的自由貿易區協議通過簽署更緊密經貿

關係安排(CEPA 及其系列補充協議)和投資協議等逐步打通內地與香港間貿易投資等要素的流

通渠道兩地間人員流動也逐步趨向便利 新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大力推進

自由貿易區戰略構建更高層次的國際貿易投資網絡 與此同時要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港澳的獨特價值 在新時期內地對外開放戰略目標下在ldquo一國rdquo之內兩個獨立關稅區通過簽

署協議或政策協調逐步增加了除貿易物流之外的金融要素自由流動的管道功能支持港澳融入國

家發展的便利政策也陸續出台近期以先行開放內地對港澳居民的同等待遇為重點 粵港澳大灣

區作為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的示範區制度創新先行試驗區將先行先試探索區域經濟深化合作

的配置收益和制度紅利 近年來香港與廣東珠三角和澳門之間以區內要素便捷流動為主要特徵

的共同市場功能正在加快建立中區內部分政策的協調程度也會有所加大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屬並服務於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理論體系 該理論系統回答了與祖國統一相關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以ldquo一國兩制祖國統

一rdquo為目標對怎樣實現祖國統一已實現祖國統一的港澳特區如何保持繁榮穩定等基本問題做出

系統科學的回答 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具有很強的實踐型特徵 該理論主要是將其基本概念範疇原理應用於各門具體科學或實際工作解決其中帶有普遍性的實踐問題並將實踐中的經驗認知

再進行概括上升為理論用其指導新的實踐 因此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具有其突出特色例如鮮明

的時代性論斷的前瞻性科學的創新性顯著的實踐性體系的開放性②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與

完善ldquo一國兩制rdquo構想的設計目標是要在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同時維護和促進香港的長

期繁榮穩定 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及相關制度規範了香港與內地的獨特經濟關係 ldquo一國兩制rdquo保留

了香港原有的兩制優勢以及與內地的差異性保留了香港對於內地對外開放中的核心功能與戰略

價值mdashmdashmdash一個連接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和經濟制度的天然窗口和橋頭堡 香港一直是國際經濟體系

中的重要一環高度開放和國際化構成了香港的核心優勢香港與中國內地特殊的經濟合作關係及

其相應功能角色也建基在制度差異及國際化功能上回歸後港澳納入國家治理體系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內涵從國家統一理論轉向國家治理理論

中共十八大提出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ldquo根本宗旨rdquo和三個ldquo有機結合rdquo中共十九大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理論中將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和實踐納入十四項治國方略之一並提出ldquo支持香港澳門融入

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

港澳門互利合作rdquo強調要ldquo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rdquo③如何把握

82

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經濟關係適宜走向粵港澳區域一體化建設的融合程度如何支

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有效提升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

用拓展其發展空間和增長動力涉及ldquo一國兩制rdquo在經濟領域的實踐尚缺乏成熟的理論指導需要探索ldquo一國rdquo之下不同關稅區之間的合作與互動的特有規律與變化趨勢這是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堅

守ldquo一國rdquo之本善用ldquo兩制rdquo之利的重點和難點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在借鑒國際區域經濟一體

化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中國特色探索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實踐 大灣

區將以制度創新方式繼續ldquo先行先試rdquo探索區域高質量發展從ldquo集聚效應rdquo進一步轉向ldquo輻射效

應rdquo④

(三)在ldquo一國rdquo之下ldquo兩制rdquo的差異性整合和有限度整合

鑒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的獨特性香港與廣東珠三角之間的區域經濟整

合在發展目標與運作模式上均呈現出自身特性是一種差異性整合和有限度整合並將以漸進性試驗性方式推進

其一差異性整合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質是三個開放程度上存在較大落差的地區整

合港澳是以自由港為基礎的高度開放經濟體而珠三角開放程度與經濟政策則受制於中國內地整

體發展進程但又具有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政策紅利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深化融合既有可以作為

的空間也面臨不少制約 從區域經濟發展目標看粵港澳大灣區不同於歐盟以政策一體化為目

標也不同於內地其他區域間的經濟合作與治理其發展目標並非消除ldquo兩制rdquo差異而是要在保持

ldquo兩制rdquo的前提下進行差異性整合既長期保持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特點及相異於內地的獨有價值又能在ldquo一國rdquo之下通過規劃性整體安排最大程度地消除影響兩地間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障礙以達致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ldquo兩制rdquo優勢最大化 這種區域整合模式與現有的區域經濟一體化

理論與實踐模式存在區別 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香港與內地存在諸多差異包括制度差異政策差異規模差異文化價值觀差異等 差異性整合就是要在尊重ldquo兩制rdquo差異的現實前提下尋求協同發

展更好地發揮ldquo一國兩制rdquo紅利並盡可能為區域要素流動創造條件其二有限度整合 區域經濟一體化決定區域經濟整合動力同時ldquo一國兩制rdquo制度差異則

決定香港與內地經濟整合的互補性和有限性 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發展將呈現有限度整合

這一特徵既不同於歐盟東擴後出現的南北間差異性整合(其最終發展目標是趨同是要逐步消除

差異)⑤也不同於其他灣區城市群之間的區域合作模式(在同一經濟制度下不同城市間進行產業

一體化與空間一體化佈局) 從大灣區建設總體目標看是要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

群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並形成國家新增長極通過政府共同規劃粵港澳深度合作的藍圖構建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rdquo成為內地和港澳深化合作的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典

範 其中並不涉及行政法律和政策一體化內容 就建設路徑而言是要依照灣區內自然形成的

經濟基礎根據區域發展的總體目標開展合理定位與有效合作構建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集

約高效的產業發展格局加快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 其原因一是基本法規定了ldquo一國rdquo之下香

港特區的ldquo兩制rdquo模式二是兩地社會經濟基礎空間規模及對區域融合的發展需求存在差異所主

張的要素流動方向與節奏也不盡相同 以 2017 年數據為例香港 GDP 約佔大灣區的 23 人口佔

11 而面積僅佔 2 因此在推進大灣區要素流動訴求上香港民眾更多地是希望內地及珠三角

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深度香港居民能在內地珠三角享有國民待遇相關的各種權利及便利至於

香港向內地開放則較強調香港空間規模及城市承載力的局限 而內地民眾則比較關注內地居民

92

赴港澳的便捷流動期望縮小人員流動的非對稱狀況 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需要兼

顧現實社會基礎其區域整合的有限性又表現為漸進性試驗性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結合與融合需要在實

踐中探索和創新大灣區經濟整合的發展模式創新ldquo一國兩制rdquo治理機制

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ldquo一國兩制rdquo探索

ldquo一國兩制rdquo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基本制度特徵 在ldquo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珠三角之間的管理

邊界既是ldquo兩制rdquo核心特徵又是進一步融合的自然屏障影響區域間經濟要素的高效配置和重

組 堅守ldquo一國rdquo之本善用ldquo兩制rdquo之利在大灣區差異性整合中充分發揮香港的獨有價值是新時

代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的重要探索香港一直是全球最為開放的經濟體國際化是其最大的特色也是其經濟競爭力的優勢來源

長期以來香港經濟的主要功能是作為世界經濟分工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城市節點區域經濟的總

部經濟鏈接歐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一環 正是基於國際化優勢香港得以在內地及大灣區對外

開放及國際分工體系調整中扮演著聯繫內地與國際市場的特殊中介角色 在大灣區建設中香港

作為區域核心城市之一所扮演的功能角色既要遵循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般規律也承載著國家發

展戰略中的特定功能 在大灣區共同打造成國際經濟競爭格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過程中發揮香

港獨特優勢的方向是要帶動珠三角國際化市場化發展在經濟社會等方面進一步與香港接軌與世界接軌使大灣區在率先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過程中成為國家重要的增長極和產業鏈的高端區與此同時大灣區建設也為香港獨特功能的發揮與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間

(一)大灣區為推進香港與國際及內地經濟的雙重融合提供平台

國際化優勢及經濟活動的國際性是香港競爭優勢的關鍵也是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發揮戰略角

色的支撐基礎 在國際分工體系中香港憑藉國際化優勢一方面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另一方面

則與中國內地經濟開放發展關聯密切持續深化融合 香港雙重融合的特殊角色表現為在國際分

工體系鏈條中對跨國公司而言香港是其產業鏈條的中間環節承接產業鏈條中游的功能 如上

世紀 70 年代香港所形成的國際製造業中心地位便是承接第三次國際分工的結果 相對於中國內

地而言香港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連接國際生產體系的渠道位居出口加工製造業組織者的上

游承擔訂單承接生產組織貿易運輸等功能 對於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香港處於價值鏈上

游發揮著輻射帶動功能 正是這雙重融合及雙重角色的組合構成香港在經濟全球化體系中的功

能角色和獨特定位⑥

如果細分香港經濟優勢可以發現其既有競爭優勢具有以下兩大特點一是香港的產業競爭力

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對外經濟競爭力 國際社會各類評估機構對香港產業競爭力的判斷基礎大多

與香港經濟的對外競爭力相關尤其是國際市場拓展全球供應鏈等方面競爭優勢 香港在經濟自

由度和營商環境的國際排名一直比較靠前(見表 1)該兩指標並非競爭力的全部主要體現的是

各經濟體在資本全球流動經濟全球化時期的對外競爭力反映其吸納外部資本流入的能力參與

國際市場的深度 這對於一個高度依賴外部資源和市場的經濟體而言卻尤為關鍵關係到其生存

以及基本經濟功能的發展 二是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全球資源配置功能而非經濟體量 在經濟功

能和全球城市的國際評估中國際機構關注重點是城市的經濟功能城市控制全球戰略性資源產業和通道的能力 因此促使香港成為世界前列全球城市的主要因素是其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也

03

即國際金融中心資本運作中心和物流供應鏈網絡等⑦近年來香港國際競爭力排名一直位居前

列也得益於香港作為國家及大灣區開放的門戶效應和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表 1  香港經濟競爭力國際排名(2014~2018)

年份世界競爭力

( IMD)

全球競爭力(WEF)

總指標 創新因素

營商便利度

(世界銀行)

經濟自由度

傳統基金會 弗雷澤研究所

2014 4 7 23 3 1 1

2015 2 7 27 5 1 1

2016 1 9 27 4 1 1

2017 1 6 26 4 1 1

2018 2 7 26 5 1 1

資料來源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D)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世界經濟論壇(WEF)的

全球競爭力報告世界銀行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美國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加拿

大弗雷澤研究所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

因此儘管香港經濟在體量上的相對優勢正在逐漸減弱或消失但香港在內地及大灣區開放發

展中依然具有獨特價值其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區位優勢法律制度和專業化優勢等軟環境上體現

在作為國際資本地區總部和營運平台的全球城市綜合功能上 迄今在國際經濟排行榜中香港躋

身世界城市的較頂級層次是國家首要的全球城市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居於世界前列由英國智庫

ZYen 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佈的第 24 期全球金融指數(GFCI 24)中香港排

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紐約倫敦在資本集聚方面作為內地與全球間資本流動中心地位突出在聯

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佈的《2018 年世界投資報告》中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

量分別排名第三和第五(見表 2)在貿易物流領域物流供應鏈樞紐功能較為優勝在世界銀行公

佈的貿易物流效率指數(LPI)排名中一直位居全球前十在專業服務方面全球高端生產者服務業

集聚優勢也十分顯著 香港上述優勢將是未來深化與內地及大灣區產業合作在國家新一輪對外

開放中發揮新中介功能的重要市場基礎 基於上述優勢形成的國際金融中心現代物流及供應鏈

管理樞紐高端專業服務積聚平台等功能也是內地及大灣區未來高質量發展和高層次開放所要倚

重和支持的戰略功能表 2  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國際排名

2006 2014 2015 2016 2017

直接投資流入量 9 2 3 5 3

直接投資流出量 11 2 8 8 5

資料來源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世界投資報告》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二)大灣區建設有利於善用ldquo一國rdquo之利拓展香港功能

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的核心是要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經濟治理有效模式在差異性整合中更

好地發揮ldquo兩制rdquo的獨特作用 通過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更好地發揮香港獨特優勢進一步拓

展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制度紅利將有效提升香港長遠發展動能 大灣區規劃與建設強化了頂層設計

和政策供給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發揮獨特作用打通經濟要素便捷流動的渠道 粵港澳大灣區建

設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為區域協同發展及香港獨有

13

價值的拓展創造有利條件其一通過戰略性謀劃借助國家在新全球化中引領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香港對外經濟

競爭力拓展香港在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中的引領角色和新中介功能拓展香港產業基礎和發展動力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僅是香港特區的責任也是國家戰

略需要是國家治理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從全球競爭實踐看競爭性戰略性產業的

構建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產業政策的扶持 從內地與香港經濟互動關係看國家已有實力也有能

量帶動香港戰略性功能的構建 由中國倡導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正成為全球化的新形式由此形成了由

中國企業主導新的投資鏈和產業鏈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及其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對香港高端服

務功能及鏈接國際規則的制度建設提出新的需求 中國內地已經成為全球化重要組成部分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來已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 118 份合作協議並與 13 個沿

線國家簽署或升級了 5 個自貿協定⑧中國內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2017 年對世界經濟增

長的貢獻率為 278 超過美國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目前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自由貿易區關係已全

面覆蓋並且可在中國自貿區戰略推進中產生疊加與聯動效應 與此同時國家已在重大發展戰略

推進中為香港發展預留空間 在政策層面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快速發展順風車的具

體通道與合作平台已陸續建立 下一步深化合作及推進兩地要素便捷流動是要在現有基礎上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多個領域有所突破通過共同編制大灣區發展規劃等多元形式帶動特

區政府對經濟的引導能力及其對戰略性產業發展的規劃與促進功能其二通過強化對香港功能的利用以及有針對性地補短鞏固香港既有功能培育內生動力拓

展產業鏈新優勢為香港在大灣區角色功能的發揮奠定市場基礎對國家而言大灣區建設兼顧了多層需要並創新了合作模式 既體現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需求

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也高度關注香港長遠發展及其戰略功能的有效發揮 一是用好香

港所長 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發揮其在國家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及粵港澳一流灣區建設

中的國際化引領角色挖掘並強化香港在珠三角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的新中介功能在新時期高水平

對外開放中為內地成長起來的跨國公司提供高質量的國際化服務 二是借助國家的實力和規劃效

力帶領香港有效融入國家發展有針對性地幫助香港補短培育其內生動力 近期重點是創新兩

地市場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支持香港完善科創生態體系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構建香港長遠發展競

爭力的產業基礎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突破口系統梳理和有效完善區內要素便捷流動的具體運

作模式疏通合作痛點有效促進香港既有功能的發揮戰略性新功能的拓展民生福祉的改善 依

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引導市場力量培育香港產業高端新鏈條(三)大灣區建設有助於延伸香港獨特價值豐富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載體未來重

點是要依託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引領大灣區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

地位和國際競爭優勢 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角色以發揮自身所長帶領大灣區國際

化和市場化發展為主要方向以拓展香港獨有價值為重點帶動相關功能的拓展與強化其一大灣區國際化建設引領功能 香港可結合服務業產業及營商環境的既有優勢在引領大

灣區產業鏈國際化發展中重點挖掘以下功能大灣區全球價值鏈管理的主要樞紐海外資本營運和

全球資源配置中心大灣區跨境物流配置樞紐尤其是全球快速流動的國際樞紐利用香港航空運

輸的優勢對接珠三角和國際市場間電子商務貿易需求大灣區對外總部集聚地提升服務能級擔

23

當大灣區新供應鏈的世界級服務中心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外向環節和國際技術轉讓平台尤其是加大力度引入國際先進科技資源落戶香港通過香港科研類機構購買國際先進技術並與珠

三角企業合作轉化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

際標準 在參與大灣區發展中香港可將深化與珠三角合作和促進自身產業升級民生改善以及社

會發展等ldquo內功rdquo結合起來借助ldquo區域所有rdquo來彌補ldquo香港所缺rdquo其二大灣區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中的綜合服務平台 香港可依託其在ldquo海上絲綢之路rdquo的區

位優勢發達服務業經濟要素集聚與輻射能力以及與東盟緊密經貿往來等基礎將既有經濟優勢向

ldquo一帶一路rdquo全球新的增量市場複製和延伸打造聯繫東盟輻射東南亞和南亞重要經濟帶的綜合

服務平台服務好國家發展所需的重點產業和特定領域 一是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最重要的金融

中心 重點是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和雙向投資平台功能發揮其在國際資產管理人民幣離

岸中心門戶地位與樞紐功能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參與ldquo一帶一路rdquo金融合作機制作為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區域內主導性金融機構和多邊機構的全球金融合作中心 二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

貿易物流中心和供應鏈管理樞紐 利用香港全球化業務網絡及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功能提升香

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商貿配置及營運功能向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延伸拓展香港在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中

的供應鏈管理樞紐功能協助內地與國際市場聯通與國際市場規則接軌 三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高端

專業服務平台 發揮香港ldquo一國rdquo之利下熟悉內地的先發優勢和專業服務業的綜合優勢將香港的

服務業優勢與珠三角製造業產能優勢及龐大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市場潛力結合起來發揮香港配置全

球戰略性資源和提供資源流動主要通道的功能如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供應鏈世界級服務中心產業跨境轉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橋樑與服務基地風險評估與控制服務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

解決服務中心等功能 四是通過完善粵港澳跨境要素流動機制優化與整合大灣區資源配置進而

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及其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新優勢其三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高端服務平台率先探索對外開放升級版 打造國際競爭格

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需要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為大灣區國際化和高端化發展創造條件 香

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國際高端資源要素彙聚開放水平極高人文交流經驗豐富在全球經濟社會

發展與文明交流的價值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優勢 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需要

借助香港的國際窗口功能作為實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探索 一是利用香港與國際接軌的

成熟市場機制帶動大灣區構建外向型經濟的機制與規則率先對接國際標準二是通過制度創新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提升對中高端外資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資層級三是發揮好香

港在探索實現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調聯動發展有效機制中的特有作

用 借鑒香港自由貿易港及其運作機制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在產業引領政策創新及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等方面的引擎效應 探索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律體系

的異質城市群內跨境區域合作的有效融合模式為大灣區及內地外向型經濟體制建設提供示範借

鑒功能其四國家及大灣區金融開放防火牆與金融安全保險閥 近年來內地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

金融風險防範和管理的壓力更加凸顯急需建設並提升與金融業發展和開放相配套的金融管理水

平需要借助及借鑒香港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與國際接軌的成熟管理制度為內地新時代的金融

發展金融開放和金融安全提供高端服務 一是在國家金融領域漸進式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審慎國

際化步驟中繼續發揮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窗口與試驗地功能 例如進一步擴大香港聯通中外資本

33

市場的金融管道和轉換器的功能機制拓展ldquo滬港通rdquoldquo深港通rdquoldquo債券通rdquo基金互認等模式實現更大程度的互聯互通等為內地資金進行國際化配置以及國際資本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投資提供

市場轉換對接平台 二是在自貿區自貿港的金融開放試點中提供與國際規則相通的運作及監管

借鑒功能 三是協助國家在離岸市場管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所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內地金

融進一步開放後可能涉及的風險管理未來重點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深度和有效性豐富人民

幣金融產品拓展人民幣海外定價中心功能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從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及

儲備貨幣轉變需要 四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促進深圳廣州金

融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推動金融與創新科技的深度融合發揮包括

創業資本風險投資以及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等在內的創新金融對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和崛

起的支撐作用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其實質是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借助ldquo一國rdquo優勢有效發揮跨制度區域整合的最大經濟效應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區域經濟理論的新補充可為世界提供跨制度區域經濟合作的獨特經驗和模式示範

(一)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相關理論從不同視角解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模式特徵與經濟效

應但未能有效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從空間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同步覆蓋了多個層次類型既有國際不同關稅

區之間經濟整合的特徵甚至包含了部分南北型經濟整合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一國主權下區域經

濟整合而且是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國際上無先例可循 從合作形態看大灣區由市場推動的自

發性經濟一體化也即功能整合的效應已經釋放未來建設重點是制度性整合也即需要協調參與

方的體制與機制通過簽署區域合作協定和規則構建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規劃指導體系克服區

域內經濟分工與合作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近年來以完善大灣區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的制度創新正在全面探索但三地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協調空間上會有所局限

從目標取向上看大灣區建設務實地將問題導向與區域發展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將大灣區建設

置於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方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大棋局來謀劃 在原則導向上堅守ldquo一國兩

制rdquo根本宗旨在推進粵港澳區域合作中將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與支持港澳繁榮穩定相結

合挖掘差異性整合的最佳效應拓展香港服務國家大局的戰略價值並有針對性地為此消除區域

整合中面臨的瓶頸障礙 在目標取向上因應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階段的需要依據大灣區市場基

礎和經濟發展落差的消弭程度以優化大灣區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與國際

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等為重點通過制度創新為大灣區制度性

整合提供所需的政策供給 在推進策略上根據區域客觀基礎以及制度性整合階段性特徵有重點

地予以推動 目前已公佈推動大灣區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具體包括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基

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要素流動便捷高效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推進重大平台建設和共建優

質生活圈等 上述目標取向與策略重點均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在自由貿易區功能的基

礎上向以制度性整合為特徵的共同市場功能升級 從大灣區制度性整合重點來看目前主要是消

除歧視與逐步放鬆要素流通限制探索保障市場有效運行的制度機制尚未涉及通過修訂法律和專

43

設機構以實現區域內部宏觀政策目標的整合也就是說其目標並未覆蓋共同市場全部內容 在差

異性整合的漸進式推進中大灣區各城市經濟運行規則將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進而形成大灣區市

場一體化推動形成區域內各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化產業分工高度協同化經濟發展高度一體化的

世界一流灣區格局藉此形成區域增長極(二)香港與珠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中的制約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在總量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四大灣區行列但相對於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內

部產業協同發展要素高效配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效益仍未能有效發揮 香港與珠三角區域融合

發展中出現如下特徵面臨若干制約其一進入產業內水平式競合新階段產業同構及同質競爭的成分增大 在大灣區內已形成

廣東製造業及服務業與香港服務業之間多元多層次產業合作格局部分產業鏈已進入與香港水平

競爭階段在服務業多個產業與香港引發同質競爭其二珠三角產業自主發展與香港疏離程度有所擴大 香港產業供給能力與內地發展需求出

現一定程度錯配在新的分工體系中缺乏產業鏈高端優勢嚴重影響到香港參與新一輪產業分工的

能力及其角色地位 珠三角製造業經過產業持續升級與轉型已開始邁向中高端珠三角服務業體

系也日臻完善經濟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直銷能力不斷提

高逐步替代分流了香港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 目前在珠三角推動產業鏈

國際分工合作的主導力量已出現逆轉從原來的港商轉為外資和本土大型企業其三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事權有限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協調成本較高 相對於內地京津冀和

長三角區域發展粵港澳三地跨制度經濟整合協調成本較大 分屬三個獨立關稅區實行不同的制

度和法律法規行政模式政策手段難以銜接在信息邊檢和市場等管理上存在差異 從跨境府際

治理層面看粵港澳三方屬於平行主體政府事權有限合作中涉及的不少具體政策超出原有合作

機制框架內協調範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授權 為此在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需要提升層級強化中

央統籌功能 目前已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牽頭包括粵港澳三地最高行政領導以及國家發改

委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其四制度性整合需要兩地政府協調經濟政策及縮小區域差異 港澳與廣東經濟制度不同法

律相異又分屬三個不同的經濟體和關稅區三地的關稅水平資金流通制度投資開放程度對外

經濟政策亦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深度與要素流動的自由程度尚有一定

的局限 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需要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有效協調ldquo兩制rdquo間跨境合作包括城市定

位和產業佈局為產業要素便捷流動提供制度性保障但另一方面大灣區內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便捷程度仍將受制於內地服務業開放程度與兩地經濟政策差異

針對粵港澳深化合作中面臨的利益平衡產業競爭制度摩擦政策協調合作主體地位不對等

現象⑨需要正視大灣區經濟跨制度合作和差異性整合的客觀特性在吸收國際國內區域經濟一

體化模式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探索大灣區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並建立相應的合作體制與協調

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融合發展中的現實制約(三)以規則和制度建設為核心探索區域一體化路徑

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再起步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

度型開放轉變 現實中香港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還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經濟與社會不同

關稅區不同城市間的多層面協同發展涉及到ldquo一國兩制rdquo跨境府際協同治理無疑對ldquo一國兩制rdquo

5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稅和與非關稅壁壘而形成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自由貿易區具有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

應由於其形式在一體化運作中存在差異經濟福利效應也不盡相同 共同市場是相對較高的區域

經濟一體化形式在共同市場內不僅實現貿易自由化而且實現了要素的自由流動形成產品服務與要素的統一市場 共同市場理論認為在共同市場中由於消除了阻礙生產要素流動的壁壘生產要素在逐利動機驅動下會向獲得最大利益的地區也即要素邊際生產率較高的地區流動進而提

升經濟效率改善區域福利 共同市場推動的區內要素流動與配置效應在資本要素中表現得尤為

明顯相對而言勞動力要素流動則因受到社會政治和生活習性等因素影響不易大規模流動①

1993 年 1 月歐洲共同市場的形成標誌著共同市場理論的現實運用按照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目前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程度已達到自由貿易區階段正在擴

展部分共同市場功能 兩個獨立關稅區之間建立了類似的自由貿易區協議通過簽署更緊密經貿

關係安排(CEPA 及其系列補充協議)和投資協議等逐步打通內地與香港間貿易投資等要素的流

通渠道兩地間人員流動也逐步趨向便利 新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大力推進

自由貿易區戰略構建更高層次的國際貿易投資網絡 與此同時要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港澳的獨特價值 在新時期內地對外開放戰略目標下在ldquo一國rdquo之內兩個獨立關稅區通過簽

署協議或政策協調逐步增加了除貿易物流之外的金融要素自由流動的管道功能支持港澳融入國

家發展的便利政策也陸續出台近期以先行開放內地對港澳居民的同等待遇為重點 粵港澳大灣

區作為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的示範區制度創新先行試驗區將先行先試探索區域經濟深化合作

的配置收益和制度紅利 近年來香港與廣東珠三角和澳門之間以區內要素便捷流動為主要特徵

的共同市場功能正在加快建立中區內部分政策的協調程度也會有所加大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屬並服務於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理論體系 該理論系統回答了與祖國統一相關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以ldquo一國兩制祖國統

一rdquo為目標對怎樣實現祖國統一已實現祖國統一的港澳特區如何保持繁榮穩定等基本問題做出

系統科學的回答 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具有很強的實踐型特徵 該理論主要是將其基本概念範疇原理應用於各門具體科學或實際工作解決其中帶有普遍性的實踐問題並將實踐中的經驗認知

再進行概括上升為理論用其指導新的實踐 因此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具有其突出特色例如鮮明

的時代性論斷的前瞻性科學的創新性顯著的實踐性體系的開放性②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與

完善ldquo一國兩制rdquo構想的設計目標是要在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同時維護和促進香港的長

期繁榮穩定 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及相關制度規範了香港與內地的獨特經濟關係 ldquo一國兩制rdquo保留

了香港原有的兩制優勢以及與內地的差異性保留了香港對於內地對外開放中的核心功能與戰略

價值mdashmdashmdash一個連接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和經濟制度的天然窗口和橋頭堡 香港一直是國際經濟體系

中的重要一環高度開放和國際化構成了香港的核心優勢香港與中國內地特殊的經濟合作關係及

其相應功能角色也建基在制度差異及國際化功能上回歸後港澳納入國家治理體系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內涵從國家統一理論轉向國家治理理論

中共十八大提出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ldquo根本宗旨rdquo和三個ldquo有機結合rdquo中共十九大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理論中將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和實踐納入十四項治國方略之一並提出ldquo支持香港澳門融入

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

港澳門互利合作rdquo強調要ldquo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rdquo③如何把握

82

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經濟關係適宜走向粵港澳區域一體化建設的融合程度如何支

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有效提升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

用拓展其發展空間和增長動力涉及ldquo一國兩制rdquo在經濟領域的實踐尚缺乏成熟的理論指導需要探索ldquo一國rdquo之下不同關稅區之間的合作與互動的特有規律與變化趨勢這是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堅

守ldquo一國rdquo之本善用ldquo兩制rdquo之利的重點和難點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在借鑒國際區域經濟一體

化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中國特色探索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實踐 大灣

區將以制度創新方式繼續ldquo先行先試rdquo探索區域高質量發展從ldquo集聚效應rdquo進一步轉向ldquo輻射效

應rdquo④

(三)在ldquo一國rdquo之下ldquo兩制rdquo的差異性整合和有限度整合

鑒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的獨特性香港與廣東珠三角之間的區域經濟整

合在發展目標與運作模式上均呈現出自身特性是一種差異性整合和有限度整合並將以漸進性試驗性方式推進

其一差異性整合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質是三個開放程度上存在較大落差的地區整

合港澳是以自由港為基礎的高度開放經濟體而珠三角開放程度與經濟政策則受制於中國內地整

體發展進程但又具有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政策紅利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深化融合既有可以作為

的空間也面臨不少制約 從區域經濟發展目標看粵港澳大灣區不同於歐盟以政策一體化為目

標也不同於內地其他區域間的經濟合作與治理其發展目標並非消除ldquo兩制rdquo差異而是要在保持

ldquo兩制rdquo的前提下進行差異性整合既長期保持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特點及相異於內地的獨有價值又能在ldquo一國rdquo之下通過規劃性整體安排最大程度地消除影響兩地間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障礙以達致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ldquo兩制rdquo優勢最大化 這種區域整合模式與現有的區域經濟一體化

理論與實踐模式存在區別 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香港與內地存在諸多差異包括制度差異政策差異規模差異文化價值觀差異等 差異性整合就是要在尊重ldquo兩制rdquo差異的現實前提下尋求協同發

展更好地發揮ldquo一國兩制rdquo紅利並盡可能為區域要素流動創造條件其二有限度整合 區域經濟一體化決定區域經濟整合動力同時ldquo一國兩制rdquo制度差異則

決定香港與內地經濟整合的互補性和有限性 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發展將呈現有限度整合

這一特徵既不同於歐盟東擴後出現的南北間差異性整合(其最終發展目標是趨同是要逐步消除

差異)⑤也不同於其他灣區城市群之間的區域合作模式(在同一經濟制度下不同城市間進行產業

一體化與空間一體化佈局) 從大灣區建設總體目標看是要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

群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並形成國家新增長極通過政府共同規劃粵港澳深度合作的藍圖構建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rdquo成為內地和港澳深化合作的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典

範 其中並不涉及行政法律和政策一體化內容 就建設路徑而言是要依照灣區內自然形成的

經濟基礎根據區域發展的總體目標開展合理定位與有效合作構建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集

約高效的產業發展格局加快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 其原因一是基本法規定了ldquo一國rdquo之下香

港特區的ldquo兩制rdquo模式二是兩地社會經濟基礎空間規模及對區域融合的發展需求存在差異所主

張的要素流動方向與節奏也不盡相同 以 2017 年數據為例香港 GDP 約佔大灣區的 23 人口佔

11 而面積僅佔 2 因此在推進大灣區要素流動訴求上香港民眾更多地是希望內地及珠三角

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深度香港居民能在內地珠三角享有國民待遇相關的各種權利及便利至於

香港向內地開放則較強調香港空間規模及城市承載力的局限 而內地民眾則比較關注內地居民

92

赴港澳的便捷流動期望縮小人員流動的非對稱狀況 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需要兼

顧現實社會基礎其區域整合的有限性又表現為漸進性試驗性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結合與融合需要在實

踐中探索和創新大灣區經濟整合的發展模式創新ldquo一國兩制rdquo治理機制

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ldquo一國兩制rdquo探索

ldquo一國兩制rdquo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基本制度特徵 在ldquo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珠三角之間的管理

邊界既是ldquo兩制rdquo核心特徵又是進一步融合的自然屏障影響區域間經濟要素的高效配置和重

組 堅守ldquo一國rdquo之本善用ldquo兩制rdquo之利在大灣區差異性整合中充分發揮香港的獨有價值是新時

代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的重要探索香港一直是全球最為開放的經濟體國際化是其最大的特色也是其經濟競爭力的優勢來源

長期以來香港經濟的主要功能是作為世界經濟分工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城市節點區域經濟的總

部經濟鏈接歐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一環 正是基於國際化優勢香港得以在內地及大灣區對外

開放及國際分工體系調整中扮演著聯繫內地與國際市場的特殊中介角色 在大灣區建設中香港

作為區域核心城市之一所扮演的功能角色既要遵循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般規律也承載著國家發

展戰略中的特定功能 在大灣區共同打造成國際經濟競爭格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過程中發揮香

港獨特優勢的方向是要帶動珠三角國際化市場化發展在經濟社會等方面進一步與香港接軌與世界接軌使大灣區在率先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過程中成為國家重要的增長極和產業鏈的高端區與此同時大灣區建設也為香港獨特功能的發揮與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間

(一)大灣區為推進香港與國際及內地經濟的雙重融合提供平台

國際化優勢及經濟活動的國際性是香港競爭優勢的關鍵也是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發揮戰略角

色的支撐基礎 在國際分工體系中香港憑藉國際化優勢一方面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另一方面

則與中國內地經濟開放發展關聯密切持續深化融合 香港雙重融合的特殊角色表現為在國際分

工體系鏈條中對跨國公司而言香港是其產業鏈條的中間環節承接產業鏈條中游的功能 如上

世紀 70 年代香港所形成的國際製造業中心地位便是承接第三次國際分工的結果 相對於中國內

地而言香港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連接國際生產體系的渠道位居出口加工製造業組織者的上

游承擔訂單承接生產組織貿易運輸等功能 對於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香港處於價值鏈上

游發揮著輻射帶動功能 正是這雙重融合及雙重角色的組合構成香港在經濟全球化體系中的功

能角色和獨特定位⑥

如果細分香港經濟優勢可以發現其既有競爭優勢具有以下兩大特點一是香港的產業競爭力

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對外經濟競爭力 國際社會各類評估機構對香港產業競爭力的判斷基礎大多

與香港經濟的對外競爭力相關尤其是國際市場拓展全球供應鏈等方面競爭優勢 香港在經濟自

由度和營商環境的國際排名一直比較靠前(見表 1)該兩指標並非競爭力的全部主要體現的是

各經濟體在資本全球流動經濟全球化時期的對外競爭力反映其吸納外部資本流入的能力參與

國際市場的深度 這對於一個高度依賴外部資源和市場的經濟體而言卻尤為關鍵關係到其生存

以及基本經濟功能的發展 二是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全球資源配置功能而非經濟體量 在經濟功

能和全球城市的國際評估中國際機構關注重點是城市的經濟功能城市控制全球戰略性資源產業和通道的能力 因此促使香港成為世界前列全球城市的主要因素是其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也

03

即國際金融中心資本運作中心和物流供應鏈網絡等⑦近年來香港國際競爭力排名一直位居前

列也得益於香港作為國家及大灣區開放的門戶效應和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表 1  香港經濟競爭力國際排名(2014~2018)

年份世界競爭力

( IMD)

全球競爭力(WEF)

總指標 創新因素

營商便利度

(世界銀行)

經濟自由度

傳統基金會 弗雷澤研究所

2014 4 7 23 3 1 1

2015 2 7 27 5 1 1

2016 1 9 27 4 1 1

2017 1 6 26 4 1 1

2018 2 7 26 5 1 1

資料來源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D)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世界經濟論壇(WEF)的

全球競爭力報告世界銀行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美國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加拿

大弗雷澤研究所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

因此儘管香港經濟在體量上的相對優勢正在逐漸減弱或消失但香港在內地及大灣區開放發

展中依然具有獨特價值其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區位優勢法律制度和專業化優勢等軟環境上體現

在作為國際資本地區總部和營運平台的全球城市綜合功能上 迄今在國際經濟排行榜中香港躋

身世界城市的較頂級層次是國家首要的全球城市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居於世界前列由英國智庫

ZYen 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佈的第 24 期全球金融指數(GFCI 24)中香港排

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紐約倫敦在資本集聚方面作為內地與全球間資本流動中心地位突出在聯

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佈的《2018 年世界投資報告》中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

量分別排名第三和第五(見表 2)在貿易物流領域物流供應鏈樞紐功能較為優勝在世界銀行公

佈的貿易物流效率指數(LPI)排名中一直位居全球前十在專業服務方面全球高端生產者服務業

集聚優勢也十分顯著 香港上述優勢將是未來深化與內地及大灣區產業合作在國家新一輪對外

開放中發揮新中介功能的重要市場基礎 基於上述優勢形成的國際金融中心現代物流及供應鏈

管理樞紐高端專業服務積聚平台等功能也是內地及大灣區未來高質量發展和高層次開放所要倚

重和支持的戰略功能表 2  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國際排名

2006 2014 2015 2016 2017

直接投資流入量 9 2 3 5 3

直接投資流出量 11 2 8 8 5

資料來源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世界投資報告》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二)大灣區建設有利於善用ldquo一國rdquo之利拓展香港功能

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的核心是要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經濟治理有效模式在差異性整合中更

好地發揮ldquo兩制rdquo的獨特作用 通過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更好地發揮香港獨特優勢進一步拓

展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制度紅利將有效提升香港長遠發展動能 大灣區規劃與建設強化了頂層設計

和政策供給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發揮獨特作用打通經濟要素便捷流動的渠道 粵港澳大灣區建

設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為區域協同發展及香港獨有

13

價值的拓展創造有利條件其一通過戰略性謀劃借助國家在新全球化中引領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香港對外經濟

競爭力拓展香港在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中的引領角色和新中介功能拓展香港產業基礎和發展動力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僅是香港特區的責任也是國家戰

略需要是國家治理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從全球競爭實踐看競爭性戰略性產業的

構建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產業政策的扶持 從內地與香港經濟互動關係看國家已有實力也有能

量帶動香港戰略性功能的構建 由中國倡導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正成為全球化的新形式由此形成了由

中國企業主導新的投資鏈和產業鏈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及其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對香港高端服

務功能及鏈接國際規則的制度建設提出新的需求 中國內地已經成為全球化重要組成部分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來已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 118 份合作協議並與 13 個沿

線國家簽署或升級了 5 個自貿協定⑧中國內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2017 年對世界經濟增

長的貢獻率為 278 超過美國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目前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自由貿易區關係已全

面覆蓋並且可在中國自貿區戰略推進中產生疊加與聯動效應 與此同時國家已在重大發展戰略

推進中為香港發展預留空間 在政策層面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快速發展順風車的具

體通道與合作平台已陸續建立 下一步深化合作及推進兩地要素便捷流動是要在現有基礎上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多個領域有所突破通過共同編制大灣區發展規劃等多元形式帶動特

區政府對經濟的引導能力及其對戰略性產業發展的規劃與促進功能其二通過強化對香港功能的利用以及有針對性地補短鞏固香港既有功能培育內生動力拓

展產業鏈新優勢為香港在大灣區角色功能的發揮奠定市場基礎對國家而言大灣區建設兼顧了多層需要並創新了合作模式 既體現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需求

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也高度關注香港長遠發展及其戰略功能的有效發揮 一是用好香

港所長 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發揮其在國家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及粵港澳一流灣區建設

中的國際化引領角色挖掘並強化香港在珠三角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的新中介功能在新時期高水平

對外開放中為內地成長起來的跨國公司提供高質量的國際化服務 二是借助國家的實力和規劃效

力帶領香港有效融入國家發展有針對性地幫助香港補短培育其內生動力 近期重點是創新兩

地市場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支持香港完善科創生態體系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構建香港長遠發展競

爭力的產業基礎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突破口系統梳理和有效完善區內要素便捷流動的具體運

作模式疏通合作痛點有效促進香港既有功能的發揮戰略性新功能的拓展民生福祉的改善 依

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引導市場力量培育香港產業高端新鏈條(三)大灣區建設有助於延伸香港獨特價值豐富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載體未來重

點是要依託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引領大灣區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

地位和國際競爭優勢 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角色以發揮自身所長帶領大灣區國際

化和市場化發展為主要方向以拓展香港獨有價值為重點帶動相關功能的拓展與強化其一大灣區國際化建設引領功能 香港可結合服務業產業及營商環境的既有優勢在引領大

灣區產業鏈國際化發展中重點挖掘以下功能大灣區全球價值鏈管理的主要樞紐海外資本營運和

全球資源配置中心大灣區跨境物流配置樞紐尤其是全球快速流動的國際樞紐利用香港航空運

輸的優勢對接珠三角和國際市場間電子商務貿易需求大灣區對外總部集聚地提升服務能級擔

23

當大灣區新供應鏈的世界級服務中心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外向環節和國際技術轉讓平台尤其是加大力度引入國際先進科技資源落戶香港通過香港科研類機構購買國際先進技術並與珠

三角企業合作轉化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

際標準 在參與大灣區發展中香港可將深化與珠三角合作和促進自身產業升級民生改善以及社

會發展等ldquo內功rdquo結合起來借助ldquo區域所有rdquo來彌補ldquo香港所缺rdquo其二大灣區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中的綜合服務平台 香港可依託其在ldquo海上絲綢之路rdquo的區

位優勢發達服務業經濟要素集聚與輻射能力以及與東盟緊密經貿往來等基礎將既有經濟優勢向

ldquo一帶一路rdquo全球新的增量市場複製和延伸打造聯繫東盟輻射東南亞和南亞重要經濟帶的綜合

服務平台服務好國家發展所需的重點產業和特定領域 一是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最重要的金融

中心 重點是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和雙向投資平台功能發揮其在國際資產管理人民幣離

岸中心門戶地位與樞紐功能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參與ldquo一帶一路rdquo金融合作機制作為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區域內主導性金融機構和多邊機構的全球金融合作中心 二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

貿易物流中心和供應鏈管理樞紐 利用香港全球化業務網絡及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功能提升香

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商貿配置及營運功能向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延伸拓展香港在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中

的供應鏈管理樞紐功能協助內地與國際市場聯通與國際市場規則接軌 三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高端

專業服務平台 發揮香港ldquo一國rdquo之利下熟悉內地的先發優勢和專業服務業的綜合優勢將香港的

服務業優勢與珠三角製造業產能優勢及龐大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市場潛力結合起來發揮香港配置全

球戰略性資源和提供資源流動主要通道的功能如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供應鏈世界級服務中心產業跨境轉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橋樑與服務基地風險評估與控制服務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

解決服務中心等功能 四是通過完善粵港澳跨境要素流動機制優化與整合大灣區資源配置進而

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及其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新優勢其三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高端服務平台率先探索對外開放升級版 打造國際競爭格

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需要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為大灣區國際化和高端化發展創造條件 香

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國際高端資源要素彙聚開放水平極高人文交流經驗豐富在全球經濟社會

發展與文明交流的價值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優勢 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需要

借助香港的國際窗口功能作為實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探索 一是利用香港與國際接軌的

成熟市場機制帶動大灣區構建外向型經濟的機制與規則率先對接國際標準二是通過制度創新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提升對中高端外資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資層級三是發揮好香

港在探索實現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調聯動發展有效機制中的特有作

用 借鑒香港自由貿易港及其運作機制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在產業引領政策創新及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等方面的引擎效應 探索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律體系

的異質城市群內跨境區域合作的有效融合模式為大灣區及內地外向型經濟體制建設提供示範借

鑒功能其四國家及大灣區金融開放防火牆與金融安全保險閥 近年來內地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

金融風險防範和管理的壓力更加凸顯急需建設並提升與金融業發展和開放相配套的金融管理水

平需要借助及借鑒香港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與國際接軌的成熟管理制度為內地新時代的金融

發展金融開放和金融安全提供高端服務 一是在國家金融領域漸進式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審慎國

際化步驟中繼續發揮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窗口與試驗地功能 例如進一步擴大香港聯通中外資本

33

市場的金融管道和轉換器的功能機制拓展ldquo滬港通rdquoldquo深港通rdquoldquo債券通rdquo基金互認等模式實現更大程度的互聯互通等為內地資金進行國際化配置以及國際資本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投資提供

市場轉換對接平台 二是在自貿區自貿港的金融開放試點中提供與國際規則相通的運作及監管

借鑒功能 三是協助國家在離岸市場管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所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內地金

融進一步開放後可能涉及的風險管理未來重點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深度和有效性豐富人民

幣金融產品拓展人民幣海外定價中心功能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從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及

儲備貨幣轉變需要 四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促進深圳廣州金

融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推動金融與創新科技的深度融合發揮包括

創業資本風險投資以及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等在內的創新金融對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和崛

起的支撐作用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其實質是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借助ldquo一國rdquo優勢有效發揮跨制度區域整合的最大經濟效應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區域經濟理論的新補充可為世界提供跨制度區域經濟合作的獨特經驗和模式示範

(一)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相關理論從不同視角解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模式特徵與經濟效

應但未能有效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從空間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同步覆蓋了多個層次類型既有國際不同關稅

區之間經濟整合的特徵甚至包含了部分南北型經濟整合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一國主權下區域經

濟整合而且是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國際上無先例可循 從合作形態看大灣區由市場推動的自

發性經濟一體化也即功能整合的效應已經釋放未來建設重點是制度性整合也即需要協調參與

方的體制與機制通過簽署區域合作協定和規則構建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規劃指導體系克服區

域內經濟分工與合作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近年來以完善大灣區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的制度創新正在全面探索但三地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協調空間上會有所局限

從目標取向上看大灣區建設務實地將問題導向與區域發展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將大灣區建設

置於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方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大棋局來謀劃 在原則導向上堅守ldquo一國兩

制rdquo根本宗旨在推進粵港澳區域合作中將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與支持港澳繁榮穩定相結

合挖掘差異性整合的最佳效應拓展香港服務國家大局的戰略價值並有針對性地為此消除區域

整合中面臨的瓶頸障礙 在目標取向上因應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階段的需要依據大灣區市場基

礎和經濟發展落差的消弭程度以優化大灣區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與國際

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等為重點通過制度創新為大灣區制度性

整合提供所需的政策供給 在推進策略上根據區域客觀基礎以及制度性整合階段性特徵有重點

地予以推動 目前已公佈推動大灣區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具體包括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基

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要素流動便捷高效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推進重大平台建設和共建優

質生活圈等 上述目標取向與策略重點均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在自由貿易區功能的基

礎上向以制度性整合為特徵的共同市場功能升級 從大灣區制度性整合重點來看目前主要是消

除歧視與逐步放鬆要素流通限制探索保障市場有效運行的制度機制尚未涉及通過修訂法律和專

43

設機構以實現區域內部宏觀政策目標的整合也就是說其目標並未覆蓋共同市場全部內容 在差

異性整合的漸進式推進中大灣區各城市經濟運行規則將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進而形成大灣區市

場一體化推動形成區域內各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化產業分工高度協同化經濟發展高度一體化的

世界一流灣區格局藉此形成區域增長極(二)香港與珠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中的制約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在總量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四大灣區行列但相對於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內

部產業協同發展要素高效配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效益仍未能有效發揮 香港與珠三角區域融合

發展中出現如下特徵面臨若干制約其一進入產業內水平式競合新階段產業同構及同質競爭的成分增大 在大灣區內已形成

廣東製造業及服務業與香港服務業之間多元多層次產業合作格局部分產業鏈已進入與香港水平

競爭階段在服務業多個產業與香港引發同質競爭其二珠三角產業自主發展與香港疏離程度有所擴大 香港產業供給能力與內地發展需求出

現一定程度錯配在新的分工體系中缺乏產業鏈高端優勢嚴重影響到香港參與新一輪產業分工的

能力及其角色地位 珠三角製造業經過產業持續升級與轉型已開始邁向中高端珠三角服務業體

系也日臻完善經濟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直銷能力不斷提

高逐步替代分流了香港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 目前在珠三角推動產業鏈

國際分工合作的主導力量已出現逆轉從原來的港商轉為外資和本土大型企業其三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事權有限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協調成本較高 相對於內地京津冀和

長三角區域發展粵港澳三地跨制度經濟整合協調成本較大 分屬三個獨立關稅區實行不同的制

度和法律法規行政模式政策手段難以銜接在信息邊檢和市場等管理上存在差異 從跨境府際

治理層面看粵港澳三方屬於平行主體政府事權有限合作中涉及的不少具體政策超出原有合作

機制框架內協調範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授權 為此在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需要提升層級強化中

央統籌功能 目前已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牽頭包括粵港澳三地最高行政領導以及國家發改

委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其四制度性整合需要兩地政府協調經濟政策及縮小區域差異 港澳與廣東經濟制度不同法

律相異又分屬三個不同的經濟體和關稅區三地的關稅水平資金流通制度投資開放程度對外

經濟政策亦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深度與要素流動的自由程度尚有一定

的局限 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需要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有效協調ldquo兩制rdquo間跨境合作包括城市定

位和產業佈局為產業要素便捷流動提供制度性保障但另一方面大灣區內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便捷程度仍將受制於內地服務業開放程度與兩地經濟政策差異

針對粵港澳深化合作中面臨的利益平衡產業競爭制度摩擦政策協調合作主體地位不對等

現象⑨需要正視大灣區經濟跨制度合作和差異性整合的客觀特性在吸收國際國內區域經濟一

體化模式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探索大灣區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並建立相應的合作體制與協調

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融合發展中的現實制約(三)以規則和制度建設為核心探索區域一體化路徑

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再起步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

度型開放轉變 現實中香港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還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經濟與社會不同

關稅區不同城市間的多層面協同發展涉及到ldquo一國兩制rdquo跨境府際協同治理無疑對ldquo一國兩制rdquo

5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經濟關係適宜走向粵港澳區域一體化建設的融合程度如何支

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有效提升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

用拓展其發展空間和增長動力涉及ldquo一國兩制rdquo在經濟領域的實踐尚缺乏成熟的理論指導需要探索ldquo一國rdquo之下不同關稅區之間的合作與互動的特有規律與變化趨勢這是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堅

守ldquo一國rdquo之本善用ldquo兩制rdquo之利的重點和難點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在借鑒國際區域經濟一體

化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中國特色探索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實踐 大灣

區將以制度創新方式繼續ldquo先行先試rdquo探索區域高質量發展從ldquo集聚效應rdquo進一步轉向ldquo輻射效

應rdquo④

(三)在ldquo一國rdquo之下ldquo兩制rdquo的差異性整合和有限度整合

鑒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的獨特性香港與廣東珠三角之間的區域經濟整

合在發展目標與運作模式上均呈現出自身特性是一種差異性整合和有限度整合並將以漸進性試驗性方式推進

其一差異性整合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質是三個開放程度上存在較大落差的地區整

合港澳是以自由港為基礎的高度開放經濟體而珠三角開放程度與經濟政策則受制於中國內地整

體發展進程但又具有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政策紅利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深化融合既有可以作為

的空間也面臨不少制約 從區域經濟發展目標看粵港澳大灣區不同於歐盟以政策一體化為目

標也不同於內地其他區域間的經濟合作與治理其發展目標並非消除ldquo兩制rdquo差異而是要在保持

ldquo兩制rdquo的前提下進行差異性整合既長期保持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特點及相異於內地的獨有價值又能在ldquo一國rdquo之下通過規劃性整體安排最大程度地消除影響兩地間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障礙以達致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ldquo兩制rdquo優勢最大化 這種區域整合模式與現有的區域經濟一體化

理論與實踐模式存在區別 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香港與內地存在諸多差異包括制度差異政策差異規模差異文化價值觀差異等 差異性整合就是要在尊重ldquo兩制rdquo差異的現實前提下尋求協同發

展更好地發揮ldquo一國兩制rdquo紅利並盡可能為區域要素流動創造條件其二有限度整合 區域經濟一體化決定區域經濟整合動力同時ldquo一國兩制rdquo制度差異則

決定香港與內地經濟整合的互補性和有限性 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發展將呈現有限度整合

這一特徵既不同於歐盟東擴後出現的南北間差異性整合(其最終發展目標是趨同是要逐步消除

差異)⑤也不同於其他灣區城市群之間的區域合作模式(在同一經濟制度下不同城市間進行產業

一體化與空間一體化佈局) 從大灣區建設總體目標看是要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

群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並形成國家新增長極通過政府共同規劃粵港澳深度合作的藍圖構建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rdquo成為內地和港澳深化合作的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典

範 其中並不涉及行政法律和政策一體化內容 就建設路徑而言是要依照灣區內自然形成的

經濟基礎根據區域發展的總體目標開展合理定位與有效合作構建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集

約高效的產業發展格局加快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 其原因一是基本法規定了ldquo一國rdquo之下香

港特區的ldquo兩制rdquo模式二是兩地社會經濟基礎空間規模及對區域融合的發展需求存在差異所主

張的要素流動方向與節奏也不盡相同 以 2017 年數據為例香港 GDP 約佔大灣區的 23 人口佔

11 而面積僅佔 2 因此在推進大灣區要素流動訴求上香港民眾更多地是希望內地及珠三角

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深度香港居民能在內地珠三角享有國民待遇相關的各種權利及便利至於

香港向內地開放則較強調香港空間規模及城市承載力的局限 而內地民眾則比較關注內地居民

92

赴港澳的便捷流動期望縮小人員流動的非對稱狀況 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需要兼

顧現實社會基礎其區域整合的有限性又表現為漸進性試驗性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結合與融合需要在實

踐中探索和創新大灣區經濟整合的發展模式創新ldquo一國兩制rdquo治理機制

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ldquo一國兩制rdquo探索

ldquo一國兩制rdquo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基本制度特徵 在ldquo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珠三角之間的管理

邊界既是ldquo兩制rdquo核心特徵又是進一步融合的自然屏障影響區域間經濟要素的高效配置和重

組 堅守ldquo一國rdquo之本善用ldquo兩制rdquo之利在大灣區差異性整合中充分發揮香港的獨有價值是新時

代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的重要探索香港一直是全球最為開放的經濟體國際化是其最大的特色也是其經濟競爭力的優勢來源

長期以來香港經濟的主要功能是作為世界經濟分工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城市節點區域經濟的總

部經濟鏈接歐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一環 正是基於國際化優勢香港得以在內地及大灣區對外

開放及國際分工體系調整中扮演著聯繫內地與國際市場的特殊中介角色 在大灣區建設中香港

作為區域核心城市之一所扮演的功能角色既要遵循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般規律也承載著國家發

展戰略中的特定功能 在大灣區共同打造成國際經濟競爭格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過程中發揮香

港獨特優勢的方向是要帶動珠三角國際化市場化發展在經濟社會等方面進一步與香港接軌與世界接軌使大灣區在率先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過程中成為國家重要的增長極和產業鏈的高端區與此同時大灣區建設也為香港獨特功能的發揮與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間

(一)大灣區為推進香港與國際及內地經濟的雙重融合提供平台

國際化優勢及經濟活動的國際性是香港競爭優勢的關鍵也是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發揮戰略角

色的支撐基礎 在國際分工體系中香港憑藉國際化優勢一方面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另一方面

則與中國內地經濟開放發展關聯密切持續深化融合 香港雙重融合的特殊角色表現為在國際分

工體系鏈條中對跨國公司而言香港是其產業鏈條的中間環節承接產業鏈條中游的功能 如上

世紀 70 年代香港所形成的國際製造業中心地位便是承接第三次國際分工的結果 相對於中國內

地而言香港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連接國際生產體系的渠道位居出口加工製造業組織者的上

游承擔訂單承接生產組織貿易運輸等功能 對於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香港處於價值鏈上

游發揮著輻射帶動功能 正是這雙重融合及雙重角色的組合構成香港在經濟全球化體系中的功

能角色和獨特定位⑥

如果細分香港經濟優勢可以發現其既有競爭優勢具有以下兩大特點一是香港的產業競爭力

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對外經濟競爭力 國際社會各類評估機構對香港產業競爭力的判斷基礎大多

與香港經濟的對外競爭力相關尤其是國際市場拓展全球供應鏈等方面競爭優勢 香港在經濟自

由度和營商環境的國際排名一直比較靠前(見表 1)該兩指標並非競爭力的全部主要體現的是

各經濟體在資本全球流動經濟全球化時期的對外競爭力反映其吸納外部資本流入的能力參與

國際市場的深度 這對於一個高度依賴外部資源和市場的經濟體而言卻尤為關鍵關係到其生存

以及基本經濟功能的發展 二是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全球資源配置功能而非經濟體量 在經濟功

能和全球城市的國際評估中國際機構關注重點是城市的經濟功能城市控制全球戰略性資源產業和通道的能力 因此促使香港成為世界前列全球城市的主要因素是其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也

03

即國際金融中心資本運作中心和物流供應鏈網絡等⑦近年來香港國際競爭力排名一直位居前

列也得益於香港作為國家及大灣區開放的門戶效應和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表 1  香港經濟競爭力國際排名(2014~2018)

年份世界競爭力

( IMD)

全球競爭力(WEF)

總指標 創新因素

營商便利度

(世界銀行)

經濟自由度

傳統基金會 弗雷澤研究所

2014 4 7 23 3 1 1

2015 2 7 27 5 1 1

2016 1 9 27 4 1 1

2017 1 6 26 4 1 1

2018 2 7 26 5 1 1

資料來源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D)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世界經濟論壇(WEF)的

全球競爭力報告世界銀行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美國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加拿

大弗雷澤研究所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

因此儘管香港經濟在體量上的相對優勢正在逐漸減弱或消失但香港在內地及大灣區開放發

展中依然具有獨特價值其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區位優勢法律制度和專業化優勢等軟環境上體現

在作為國際資本地區總部和營運平台的全球城市綜合功能上 迄今在國際經濟排行榜中香港躋

身世界城市的較頂級層次是國家首要的全球城市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居於世界前列由英國智庫

ZYen 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佈的第 24 期全球金融指數(GFCI 24)中香港排

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紐約倫敦在資本集聚方面作為內地與全球間資本流動中心地位突出在聯

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佈的《2018 年世界投資報告》中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

量分別排名第三和第五(見表 2)在貿易物流領域物流供應鏈樞紐功能較為優勝在世界銀行公

佈的貿易物流效率指數(LPI)排名中一直位居全球前十在專業服務方面全球高端生產者服務業

集聚優勢也十分顯著 香港上述優勢將是未來深化與內地及大灣區產業合作在國家新一輪對外

開放中發揮新中介功能的重要市場基礎 基於上述優勢形成的國際金融中心現代物流及供應鏈

管理樞紐高端專業服務積聚平台等功能也是內地及大灣區未來高質量發展和高層次開放所要倚

重和支持的戰略功能表 2  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國際排名

2006 2014 2015 2016 2017

直接投資流入量 9 2 3 5 3

直接投資流出量 11 2 8 8 5

資料來源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世界投資報告》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二)大灣區建設有利於善用ldquo一國rdquo之利拓展香港功能

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的核心是要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經濟治理有效模式在差異性整合中更

好地發揮ldquo兩制rdquo的獨特作用 通過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更好地發揮香港獨特優勢進一步拓

展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制度紅利將有效提升香港長遠發展動能 大灣區規劃與建設強化了頂層設計

和政策供給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發揮獨特作用打通經濟要素便捷流動的渠道 粵港澳大灣區建

設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為區域協同發展及香港獨有

13

價值的拓展創造有利條件其一通過戰略性謀劃借助國家在新全球化中引領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香港對外經濟

競爭力拓展香港在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中的引領角色和新中介功能拓展香港產業基礎和發展動力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僅是香港特區的責任也是國家戰

略需要是國家治理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從全球競爭實踐看競爭性戰略性產業的

構建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產業政策的扶持 從內地與香港經濟互動關係看國家已有實力也有能

量帶動香港戰略性功能的構建 由中國倡導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正成為全球化的新形式由此形成了由

中國企業主導新的投資鏈和產業鏈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及其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對香港高端服

務功能及鏈接國際規則的制度建設提出新的需求 中國內地已經成為全球化重要組成部分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來已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 118 份合作協議並與 13 個沿

線國家簽署或升級了 5 個自貿協定⑧中國內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2017 年對世界經濟增

長的貢獻率為 278 超過美國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目前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自由貿易區關係已全

面覆蓋並且可在中國自貿區戰略推進中產生疊加與聯動效應 與此同時國家已在重大發展戰略

推進中為香港發展預留空間 在政策層面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快速發展順風車的具

體通道與合作平台已陸續建立 下一步深化合作及推進兩地要素便捷流動是要在現有基礎上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多個領域有所突破通過共同編制大灣區發展規劃等多元形式帶動特

區政府對經濟的引導能力及其對戰略性產業發展的規劃與促進功能其二通過強化對香港功能的利用以及有針對性地補短鞏固香港既有功能培育內生動力拓

展產業鏈新優勢為香港在大灣區角色功能的發揮奠定市場基礎對國家而言大灣區建設兼顧了多層需要並創新了合作模式 既體現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需求

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也高度關注香港長遠發展及其戰略功能的有效發揮 一是用好香

港所長 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發揮其在國家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及粵港澳一流灣區建設

中的國際化引領角色挖掘並強化香港在珠三角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的新中介功能在新時期高水平

對外開放中為內地成長起來的跨國公司提供高質量的國際化服務 二是借助國家的實力和規劃效

力帶領香港有效融入國家發展有針對性地幫助香港補短培育其內生動力 近期重點是創新兩

地市場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支持香港完善科創生態體系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構建香港長遠發展競

爭力的產業基礎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突破口系統梳理和有效完善區內要素便捷流動的具體運

作模式疏通合作痛點有效促進香港既有功能的發揮戰略性新功能的拓展民生福祉的改善 依

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引導市場力量培育香港產業高端新鏈條(三)大灣區建設有助於延伸香港獨特價值豐富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載體未來重

點是要依託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引領大灣區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

地位和國際競爭優勢 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角色以發揮自身所長帶領大灣區國際

化和市場化發展為主要方向以拓展香港獨有價值為重點帶動相關功能的拓展與強化其一大灣區國際化建設引領功能 香港可結合服務業產業及營商環境的既有優勢在引領大

灣區產業鏈國際化發展中重點挖掘以下功能大灣區全球價值鏈管理的主要樞紐海外資本營運和

全球資源配置中心大灣區跨境物流配置樞紐尤其是全球快速流動的國際樞紐利用香港航空運

輸的優勢對接珠三角和國際市場間電子商務貿易需求大灣區對外總部集聚地提升服務能級擔

23

當大灣區新供應鏈的世界級服務中心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外向環節和國際技術轉讓平台尤其是加大力度引入國際先進科技資源落戶香港通過香港科研類機構購買國際先進技術並與珠

三角企業合作轉化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

際標準 在參與大灣區發展中香港可將深化與珠三角合作和促進自身產業升級民生改善以及社

會發展等ldquo內功rdquo結合起來借助ldquo區域所有rdquo來彌補ldquo香港所缺rdquo其二大灣區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中的綜合服務平台 香港可依託其在ldquo海上絲綢之路rdquo的區

位優勢發達服務業經濟要素集聚與輻射能力以及與東盟緊密經貿往來等基礎將既有經濟優勢向

ldquo一帶一路rdquo全球新的增量市場複製和延伸打造聯繫東盟輻射東南亞和南亞重要經濟帶的綜合

服務平台服務好國家發展所需的重點產業和特定領域 一是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最重要的金融

中心 重點是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和雙向投資平台功能發揮其在國際資產管理人民幣離

岸中心門戶地位與樞紐功能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參與ldquo一帶一路rdquo金融合作機制作為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區域內主導性金融機構和多邊機構的全球金融合作中心 二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

貿易物流中心和供應鏈管理樞紐 利用香港全球化業務網絡及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功能提升香

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商貿配置及營運功能向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延伸拓展香港在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中

的供應鏈管理樞紐功能協助內地與國際市場聯通與國際市場規則接軌 三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高端

專業服務平台 發揮香港ldquo一國rdquo之利下熟悉內地的先發優勢和專業服務業的綜合優勢將香港的

服務業優勢與珠三角製造業產能優勢及龐大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市場潛力結合起來發揮香港配置全

球戰略性資源和提供資源流動主要通道的功能如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供應鏈世界級服務中心產業跨境轉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橋樑與服務基地風險評估與控制服務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

解決服務中心等功能 四是通過完善粵港澳跨境要素流動機制優化與整合大灣區資源配置進而

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及其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新優勢其三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高端服務平台率先探索對外開放升級版 打造國際競爭格

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需要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為大灣區國際化和高端化發展創造條件 香

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國際高端資源要素彙聚開放水平極高人文交流經驗豐富在全球經濟社會

發展與文明交流的價值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優勢 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需要

借助香港的國際窗口功能作為實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探索 一是利用香港與國際接軌的

成熟市場機制帶動大灣區構建外向型經濟的機制與規則率先對接國際標準二是通過制度創新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提升對中高端外資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資層級三是發揮好香

港在探索實現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調聯動發展有效機制中的特有作

用 借鑒香港自由貿易港及其運作機制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在產業引領政策創新及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等方面的引擎效應 探索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律體系

的異質城市群內跨境區域合作的有效融合模式為大灣區及內地外向型經濟體制建設提供示範借

鑒功能其四國家及大灣區金融開放防火牆與金融安全保險閥 近年來內地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

金融風險防範和管理的壓力更加凸顯急需建設並提升與金融業發展和開放相配套的金融管理水

平需要借助及借鑒香港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與國際接軌的成熟管理制度為內地新時代的金融

發展金融開放和金融安全提供高端服務 一是在國家金融領域漸進式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審慎國

際化步驟中繼續發揮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窗口與試驗地功能 例如進一步擴大香港聯通中外資本

33

市場的金融管道和轉換器的功能機制拓展ldquo滬港通rdquoldquo深港通rdquoldquo債券通rdquo基金互認等模式實現更大程度的互聯互通等為內地資金進行國際化配置以及國際資本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投資提供

市場轉換對接平台 二是在自貿區自貿港的金融開放試點中提供與國際規則相通的運作及監管

借鑒功能 三是協助國家在離岸市場管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所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內地金

融進一步開放後可能涉及的風險管理未來重點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深度和有效性豐富人民

幣金融產品拓展人民幣海外定價中心功能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從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及

儲備貨幣轉變需要 四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促進深圳廣州金

融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推動金融與創新科技的深度融合發揮包括

創業資本風險投資以及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等在內的創新金融對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和崛

起的支撐作用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其實質是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借助ldquo一國rdquo優勢有效發揮跨制度區域整合的最大經濟效應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區域經濟理論的新補充可為世界提供跨制度區域經濟合作的獨特經驗和模式示範

(一)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相關理論從不同視角解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模式特徵與經濟效

應但未能有效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從空間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同步覆蓋了多個層次類型既有國際不同關稅

區之間經濟整合的特徵甚至包含了部分南北型經濟整合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一國主權下區域經

濟整合而且是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國際上無先例可循 從合作形態看大灣區由市場推動的自

發性經濟一體化也即功能整合的效應已經釋放未來建設重點是制度性整合也即需要協調參與

方的體制與機制通過簽署區域合作協定和規則構建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規劃指導體系克服區

域內經濟分工與合作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近年來以完善大灣區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的制度創新正在全面探索但三地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協調空間上會有所局限

從目標取向上看大灣區建設務實地將問題導向與區域發展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將大灣區建設

置於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方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大棋局來謀劃 在原則導向上堅守ldquo一國兩

制rdquo根本宗旨在推進粵港澳區域合作中將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與支持港澳繁榮穩定相結

合挖掘差異性整合的最佳效應拓展香港服務國家大局的戰略價值並有針對性地為此消除區域

整合中面臨的瓶頸障礙 在目標取向上因應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階段的需要依據大灣區市場基

礎和經濟發展落差的消弭程度以優化大灣區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與國際

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等為重點通過制度創新為大灣區制度性

整合提供所需的政策供給 在推進策略上根據區域客觀基礎以及制度性整合階段性特徵有重點

地予以推動 目前已公佈推動大灣區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具體包括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基

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要素流動便捷高效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推進重大平台建設和共建優

質生活圈等 上述目標取向與策略重點均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在自由貿易區功能的基

礎上向以制度性整合為特徵的共同市場功能升級 從大灣區制度性整合重點來看目前主要是消

除歧視與逐步放鬆要素流通限制探索保障市場有效運行的制度機制尚未涉及通過修訂法律和專

43

設機構以實現區域內部宏觀政策目標的整合也就是說其目標並未覆蓋共同市場全部內容 在差

異性整合的漸進式推進中大灣區各城市經濟運行規則將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進而形成大灣區市

場一體化推動形成區域內各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化產業分工高度協同化經濟發展高度一體化的

世界一流灣區格局藉此形成區域增長極(二)香港與珠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中的制約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在總量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四大灣區行列但相對於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內

部產業協同發展要素高效配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效益仍未能有效發揮 香港與珠三角區域融合

發展中出現如下特徵面臨若干制約其一進入產業內水平式競合新階段產業同構及同質競爭的成分增大 在大灣區內已形成

廣東製造業及服務業與香港服務業之間多元多層次產業合作格局部分產業鏈已進入與香港水平

競爭階段在服務業多個產業與香港引發同質競爭其二珠三角產業自主發展與香港疏離程度有所擴大 香港產業供給能力與內地發展需求出

現一定程度錯配在新的分工體系中缺乏產業鏈高端優勢嚴重影響到香港參與新一輪產業分工的

能力及其角色地位 珠三角製造業經過產業持續升級與轉型已開始邁向中高端珠三角服務業體

系也日臻完善經濟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直銷能力不斷提

高逐步替代分流了香港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 目前在珠三角推動產業鏈

國際分工合作的主導力量已出現逆轉從原來的港商轉為外資和本土大型企業其三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事權有限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協調成本較高 相對於內地京津冀和

長三角區域發展粵港澳三地跨制度經濟整合協調成本較大 分屬三個獨立關稅區實行不同的制

度和法律法規行政模式政策手段難以銜接在信息邊檢和市場等管理上存在差異 從跨境府際

治理層面看粵港澳三方屬於平行主體政府事權有限合作中涉及的不少具體政策超出原有合作

機制框架內協調範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授權 為此在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需要提升層級強化中

央統籌功能 目前已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牽頭包括粵港澳三地最高行政領導以及國家發改

委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其四制度性整合需要兩地政府協調經濟政策及縮小區域差異 港澳與廣東經濟制度不同法

律相異又分屬三個不同的經濟體和關稅區三地的關稅水平資金流通制度投資開放程度對外

經濟政策亦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深度與要素流動的自由程度尚有一定

的局限 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需要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有效協調ldquo兩制rdquo間跨境合作包括城市定

位和產業佈局為產業要素便捷流動提供制度性保障但另一方面大灣區內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便捷程度仍將受制於內地服務業開放程度與兩地經濟政策差異

針對粵港澳深化合作中面臨的利益平衡產業競爭制度摩擦政策協調合作主體地位不對等

現象⑨需要正視大灣區經濟跨制度合作和差異性整合的客觀特性在吸收國際國內區域經濟一

體化模式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探索大灣區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並建立相應的合作體制與協調

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融合發展中的現實制約(三)以規則和制度建設為核心探索區域一體化路徑

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再起步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

度型開放轉變 現實中香港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還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經濟與社會不同

關稅區不同城市間的多層面協同發展涉及到ldquo一國兩制rdquo跨境府際協同治理無疑對ldquo一國兩制rdquo

5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赴港澳的便捷流動期望縮小人員流動的非對稱狀況 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需要兼

顧現實社會基礎其區域整合的有限性又表現為漸進性試驗性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理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結合與融合需要在實

踐中探索和創新大灣區經濟整合的發展模式創新ldquo一國兩制rdquo治理機制

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ldquo一國兩制rdquo探索

ldquo一國兩制rdquo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基本制度特徵 在ldquo兩制rdquo架構下香港與珠三角之間的管理

邊界既是ldquo兩制rdquo核心特徵又是進一步融合的自然屏障影響區域間經濟要素的高效配置和重

組 堅守ldquo一國rdquo之本善用ldquo兩制rdquo之利在大灣區差異性整合中充分發揮香港的獨有價值是新時

代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的重要探索香港一直是全球最為開放的經濟體國際化是其最大的特色也是其經濟競爭力的優勢來源

長期以來香港經濟的主要功能是作為世界經濟分工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城市節點區域經濟的總

部經濟鏈接歐美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一環 正是基於國際化優勢香港得以在內地及大灣區對外

開放及國際分工體系調整中扮演著聯繫內地與國際市場的特殊中介角色 在大灣區建設中香港

作為區域核心城市之一所扮演的功能角色既要遵循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般規律也承載著國家發

展戰略中的特定功能 在大灣區共同打造成國際經濟競爭格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過程中發揮香

港獨特優勢的方向是要帶動珠三角國際化市場化發展在經濟社會等方面進一步與香港接軌與世界接軌使大灣區在率先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過程中成為國家重要的增長極和產業鏈的高端區與此同時大灣區建設也為香港獨特功能的發揮與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間

(一)大灣區為推進香港與國際及內地經濟的雙重融合提供平台

國際化優勢及經濟活動的國際性是香港競爭優勢的關鍵也是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發揮戰略角

色的支撐基礎 在國際分工體系中香港憑藉國際化優勢一方面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另一方面

則與中國內地經濟開放發展關聯密切持續深化融合 香港雙重融合的特殊角色表現為在國際分

工體系鏈條中對跨國公司而言香港是其產業鏈條的中間環節承接產業鏈條中游的功能 如上

世紀 70 年代香港所形成的國際製造業中心地位便是承接第三次國際分工的結果 相對於中國內

地而言香港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連接國際生產體系的渠道位居出口加工製造業組織者的上

游承擔訂單承接生產組織貿易運輸等功能 對於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香港處於價值鏈上

游發揮著輻射帶動功能 正是這雙重融合及雙重角色的組合構成香港在經濟全球化體系中的功

能角色和獨特定位⑥

如果細分香港經濟優勢可以發現其既有競爭優勢具有以下兩大特點一是香港的產業競爭力

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對外經濟競爭力 國際社會各類評估機構對香港產業競爭力的判斷基礎大多

與香港經濟的對外競爭力相關尤其是國際市場拓展全球供應鏈等方面競爭優勢 香港在經濟自

由度和營商環境的國際排名一直比較靠前(見表 1)該兩指標並非競爭力的全部主要體現的是

各經濟體在資本全球流動經濟全球化時期的對外競爭力反映其吸納外部資本流入的能力參與

國際市場的深度 這對於一個高度依賴外部資源和市場的經濟體而言卻尤為關鍵關係到其生存

以及基本經濟功能的發展 二是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全球資源配置功能而非經濟體量 在經濟功

能和全球城市的國際評估中國際機構關注重點是城市的經濟功能城市控制全球戰略性資源產業和通道的能力 因此促使香港成為世界前列全球城市的主要因素是其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也

03

即國際金融中心資本運作中心和物流供應鏈網絡等⑦近年來香港國際競爭力排名一直位居前

列也得益於香港作為國家及大灣區開放的門戶效應和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表 1  香港經濟競爭力國際排名(2014~2018)

年份世界競爭力

( IMD)

全球競爭力(WEF)

總指標 創新因素

營商便利度

(世界銀行)

經濟自由度

傳統基金會 弗雷澤研究所

2014 4 7 23 3 1 1

2015 2 7 27 5 1 1

2016 1 9 27 4 1 1

2017 1 6 26 4 1 1

2018 2 7 26 5 1 1

資料來源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D)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世界經濟論壇(WEF)的

全球競爭力報告世界銀行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美國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加拿

大弗雷澤研究所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

因此儘管香港經濟在體量上的相對優勢正在逐漸減弱或消失但香港在內地及大灣區開放發

展中依然具有獨特價值其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區位優勢法律制度和專業化優勢等軟環境上體現

在作為國際資本地區總部和營運平台的全球城市綜合功能上 迄今在國際經濟排行榜中香港躋

身世界城市的較頂級層次是國家首要的全球城市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居於世界前列由英國智庫

ZYen 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佈的第 24 期全球金融指數(GFCI 24)中香港排

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紐約倫敦在資本集聚方面作為內地與全球間資本流動中心地位突出在聯

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佈的《2018 年世界投資報告》中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

量分別排名第三和第五(見表 2)在貿易物流領域物流供應鏈樞紐功能較為優勝在世界銀行公

佈的貿易物流效率指數(LPI)排名中一直位居全球前十在專業服務方面全球高端生產者服務業

集聚優勢也十分顯著 香港上述優勢將是未來深化與內地及大灣區產業合作在國家新一輪對外

開放中發揮新中介功能的重要市場基礎 基於上述優勢形成的國際金融中心現代物流及供應鏈

管理樞紐高端專業服務積聚平台等功能也是內地及大灣區未來高質量發展和高層次開放所要倚

重和支持的戰略功能表 2  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國際排名

2006 2014 2015 2016 2017

直接投資流入量 9 2 3 5 3

直接投資流出量 11 2 8 8 5

資料來源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世界投資報告》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二)大灣區建設有利於善用ldquo一國rdquo之利拓展香港功能

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的核心是要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經濟治理有效模式在差異性整合中更

好地發揮ldquo兩制rdquo的獨特作用 通過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更好地發揮香港獨特優勢進一步拓

展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制度紅利將有效提升香港長遠發展動能 大灣區規劃與建設強化了頂層設計

和政策供給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發揮獨特作用打通經濟要素便捷流動的渠道 粵港澳大灣區建

設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為區域協同發展及香港獨有

13

價值的拓展創造有利條件其一通過戰略性謀劃借助國家在新全球化中引領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香港對外經濟

競爭力拓展香港在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中的引領角色和新中介功能拓展香港產業基礎和發展動力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僅是香港特區的責任也是國家戰

略需要是國家治理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從全球競爭實踐看競爭性戰略性產業的

構建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產業政策的扶持 從內地與香港經濟互動關係看國家已有實力也有能

量帶動香港戰略性功能的構建 由中國倡導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正成為全球化的新形式由此形成了由

中國企業主導新的投資鏈和產業鏈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及其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對香港高端服

務功能及鏈接國際規則的制度建設提出新的需求 中國內地已經成為全球化重要組成部分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來已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 118 份合作協議並與 13 個沿

線國家簽署或升級了 5 個自貿協定⑧中國內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2017 年對世界經濟增

長的貢獻率為 278 超過美國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目前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自由貿易區關係已全

面覆蓋並且可在中國自貿區戰略推進中產生疊加與聯動效應 與此同時國家已在重大發展戰略

推進中為香港發展預留空間 在政策層面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快速發展順風車的具

體通道與合作平台已陸續建立 下一步深化合作及推進兩地要素便捷流動是要在現有基礎上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多個領域有所突破通過共同編制大灣區發展規劃等多元形式帶動特

區政府對經濟的引導能力及其對戰略性產業發展的規劃與促進功能其二通過強化對香港功能的利用以及有針對性地補短鞏固香港既有功能培育內生動力拓

展產業鏈新優勢為香港在大灣區角色功能的發揮奠定市場基礎對國家而言大灣區建設兼顧了多層需要並創新了合作模式 既體現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需求

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也高度關注香港長遠發展及其戰略功能的有效發揮 一是用好香

港所長 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發揮其在國家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及粵港澳一流灣區建設

中的國際化引領角色挖掘並強化香港在珠三角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的新中介功能在新時期高水平

對外開放中為內地成長起來的跨國公司提供高質量的國際化服務 二是借助國家的實力和規劃效

力帶領香港有效融入國家發展有針對性地幫助香港補短培育其內生動力 近期重點是創新兩

地市場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支持香港完善科創生態體系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構建香港長遠發展競

爭力的產業基礎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突破口系統梳理和有效完善區內要素便捷流動的具體運

作模式疏通合作痛點有效促進香港既有功能的發揮戰略性新功能的拓展民生福祉的改善 依

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引導市場力量培育香港產業高端新鏈條(三)大灣區建設有助於延伸香港獨特價值豐富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載體未來重

點是要依託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引領大灣區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

地位和國際競爭優勢 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角色以發揮自身所長帶領大灣區國際

化和市場化發展為主要方向以拓展香港獨有價值為重點帶動相關功能的拓展與強化其一大灣區國際化建設引領功能 香港可結合服務業產業及營商環境的既有優勢在引領大

灣區產業鏈國際化發展中重點挖掘以下功能大灣區全球價值鏈管理的主要樞紐海外資本營運和

全球資源配置中心大灣區跨境物流配置樞紐尤其是全球快速流動的國際樞紐利用香港航空運

輸的優勢對接珠三角和國際市場間電子商務貿易需求大灣區對外總部集聚地提升服務能級擔

23

當大灣區新供應鏈的世界級服務中心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外向環節和國際技術轉讓平台尤其是加大力度引入國際先進科技資源落戶香港通過香港科研類機構購買國際先進技術並與珠

三角企業合作轉化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

際標準 在參與大灣區發展中香港可將深化與珠三角合作和促進自身產業升級民生改善以及社

會發展等ldquo內功rdquo結合起來借助ldquo區域所有rdquo來彌補ldquo香港所缺rdquo其二大灣區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中的綜合服務平台 香港可依託其在ldquo海上絲綢之路rdquo的區

位優勢發達服務業經濟要素集聚與輻射能力以及與東盟緊密經貿往來等基礎將既有經濟優勢向

ldquo一帶一路rdquo全球新的增量市場複製和延伸打造聯繫東盟輻射東南亞和南亞重要經濟帶的綜合

服務平台服務好國家發展所需的重點產業和特定領域 一是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最重要的金融

中心 重點是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和雙向投資平台功能發揮其在國際資產管理人民幣離

岸中心門戶地位與樞紐功能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參與ldquo一帶一路rdquo金融合作機制作為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區域內主導性金融機構和多邊機構的全球金融合作中心 二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

貿易物流中心和供應鏈管理樞紐 利用香港全球化業務網絡及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功能提升香

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商貿配置及營運功能向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延伸拓展香港在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中

的供應鏈管理樞紐功能協助內地與國際市場聯通與國際市場規則接軌 三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高端

專業服務平台 發揮香港ldquo一國rdquo之利下熟悉內地的先發優勢和專業服務業的綜合優勢將香港的

服務業優勢與珠三角製造業產能優勢及龐大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市場潛力結合起來發揮香港配置全

球戰略性資源和提供資源流動主要通道的功能如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供應鏈世界級服務中心產業跨境轉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橋樑與服務基地風險評估與控制服務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

解決服務中心等功能 四是通過完善粵港澳跨境要素流動機制優化與整合大灣區資源配置進而

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及其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新優勢其三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高端服務平台率先探索對外開放升級版 打造國際競爭格

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需要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為大灣區國際化和高端化發展創造條件 香

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國際高端資源要素彙聚開放水平極高人文交流經驗豐富在全球經濟社會

發展與文明交流的價值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優勢 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需要

借助香港的國際窗口功能作為實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探索 一是利用香港與國際接軌的

成熟市場機制帶動大灣區構建外向型經濟的機制與規則率先對接國際標準二是通過制度創新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提升對中高端外資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資層級三是發揮好香

港在探索實現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調聯動發展有效機制中的特有作

用 借鑒香港自由貿易港及其運作機制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在產業引領政策創新及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等方面的引擎效應 探索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律體系

的異質城市群內跨境區域合作的有效融合模式為大灣區及內地外向型經濟體制建設提供示範借

鑒功能其四國家及大灣區金融開放防火牆與金融安全保險閥 近年來內地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

金融風險防範和管理的壓力更加凸顯急需建設並提升與金融業發展和開放相配套的金融管理水

平需要借助及借鑒香港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與國際接軌的成熟管理制度為內地新時代的金融

發展金融開放和金融安全提供高端服務 一是在國家金融領域漸進式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審慎國

際化步驟中繼續發揮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窗口與試驗地功能 例如進一步擴大香港聯通中外資本

33

市場的金融管道和轉換器的功能機制拓展ldquo滬港通rdquoldquo深港通rdquoldquo債券通rdquo基金互認等模式實現更大程度的互聯互通等為內地資金進行國際化配置以及國際資本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投資提供

市場轉換對接平台 二是在自貿區自貿港的金融開放試點中提供與國際規則相通的運作及監管

借鑒功能 三是協助國家在離岸市場管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所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內地金

融進一步開放後可能涉及的風險管理未來重點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深度和有效性豐富人民

幣金融產品拓展人民幣海外定價中心功能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從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及

儲備貨幣轉變需要 四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促進深圳廣州金

融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推動金融與創新科技的深度融合發揮包括

創業資本風險投資以及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等在內的創新金融對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和崛

起的支撐作用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其實質是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借助ldquo一國rdquo優勢有效發揮跨制度區域整合的最大經濟效應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區域經濟理論的新補充可為世界提供跨制度區域經濟合作的獨特經驗和模式示範

(一)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相關理論從不同視角解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模式特徵與經濟效

應但未能有效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從空間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同步覆蓋了多個層次類型既有國際不同關稅

區之間經濟整合的特徵甚至包含了部分南北型經濟整合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一國主權下區域經

濟整合而且是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國際上無先例可循 從合作形態看大灣區由市場推動的自

發性經濟一體化也即功能整合的效應已經釋放未來建設重點是制度性整合也即需要協調參與

方的體制與機制通過簽署區域合作協定和規則構建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規劃指導體系克服區

域內經濟分工與合作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近年來以完善大灣區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的制度創新正在全面探索但三地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協調空間上會有所局限

從目標取向上看大灣區建設務實地將問題導向與區域發展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將大灣區建設

置於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方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大棋局來謀劃 在原則導向上堅守ldquo一國兩

制rdquo根本宗旨在推進粵港澳區域合作中將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與支持港澳繁榮穩定相結

合挖掘差異性整合的最佳效應拓展香港服務國家大局的戰略價值並有針對性地為此消除區域

整合中面臨的瓶頸障礙 在目標取向上因應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階段的需要依據大灣區市場基

礎和經濟發展落差的消弭程度以優化大灣區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與國際

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等為重點通過制度創新為大灣區制度性

整合提供所需的政策供給 在推進策略上根據區域客觀基礎以及制度性整合階段性特徵有重點

地予以推動 目前已公佈推動大灣區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具體包括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基

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要素流動便捷高效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推進重大平台建設和共建優

質生活圈等 上述目標取向與策略重點均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在自由貿易區功能的基

礎上向以制度性整合為特徵的共同市場功能升級 從大灣區制度性整合重點來看目前主要是消

除歧視與逐步放鬆要素流通限制探索保障市場有效運行的制度機制尚未涉及通過修訂法律和專

43

設機構以實現區域內部宏觀政策目標的整合也就是說其目標並未覆蓋共同市場全部內容 在差

異性整合的漸進式推進中大灣區各城市經濟運行規則將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進而形成大灣區市

場一體化推動形成區域內各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化產業分工高度協同化經濟發展高度一體化的

世界一流灣區格局藉此形成區域增長極(二)香港與珠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中的制約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在總量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四大灣區行列但相對於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內

部產業協同發展要素高效配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效益仍未能有效發揮 香港與珠三角區域融合

發展中出現如下特徵面臨若干制約其一進入產業內水平式競合新階段產業同構及同質競爭的成分增大 在大灣區內已形成

廣東製造業及服務業與香港服務業之間多元多層次產業合作格局部分產業鏈已進入與香港水平

競爭階段在服務業多個產業與香港引發同質競爭其二珠三角產業自主發展與香港疏離程度有所擴大 香港產業供給能力與內地發展需求出

現一定程度錯配在新的分工體系中缺乏產業鏈高端優勢嚴重影響到香港參與新一輪產業分工的

能力及其角色地位 珠三角製造業經過產業持續升級與轉型已開始邁向中高端珠三角服務業體

系也日臻完善經濟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直銷能力不斷提

高逐步替代分流了香港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 目前在珠三角推動產業鏈

國際分工合作的主導力量已出現逆轉從原來的港商轉為外資和本土大型企業其三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事權有限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協調成本較高 相對於內地京津冀和

長三角區域發展粵港澳三地跨制度經濟整合協調成本較大 分屬三個獨立關稅區實行不同的制

度和法律法規行政模式政策手段難以銜接在信息邊檢和市場等管理上存在差異 從跨境府際

治理層面看粵港澳三方屬於平行主體政府事權有限合作中涉及的不少具體政策超出原有合作

機制框架內協調範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授權 為此在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需要提升層級強化中

央統籌功能 目前已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牽頭包括粵港澳三地最高行政領導以及國家發改

委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其四制度性整合需要兩地政府協調經濟政策及縮小區域差異 港澳與廣東經濟制度不同法

律相異又分屬三個不同的經濟體和關稅區三地的關稅水平資金流通制度投資開放程度對外

經濟政策亦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深度與要素流動的自由程度尚有一定

的局限 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需要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有效協調ldquo兩制rdquo間跨境合作包括城市定

位和產業佈局為產業要素便捷流動提供制度性保障但另一方面大灣區內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便捷程度仍將受制於內地服務業開放程度與兩地經濟政策差異

針對粵港澳深化合作中面臨的利益平衡產業競爭制度摩擦政策協調合作主體地位不對等

現象⑨需要正視大灣區經濟跨制度合作和差異性整合的客觀特性在吸收國際國內區域經濟一

體化模式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探索大灣區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並建立相應的合作體制與協調

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融合發展中的現實制約(三)以規則和制度建設為核心探索區域一體化路徑

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再起步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

度型開放轉變 現實中香港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還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經濟與社會不同

關稅區不同城市間的多層面協同發展涉及到ldquo一國兩制rdquo跨境府際協同治理無疑對ldquo一國兩制rdquo

5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即國際金融中心資本運作中心和物流供應鏈網絡等⑦近年來香港國際競爭力排名一直位居前

列也得益於香港作為國家及大灣區開放的門戶效應和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表 1  香港經濟競爭力國際排名(2014~2018)

年份世界競爭力

( IMD)

全球競爭力(WEF)

總指標 創新因素

營商便利度

(世界銀行)

經濟自由度

傳統基金會 弗雷澤研究所

2014 4 7 23 3 1 1

2015 2 7 27 5 1 1

2016 1 9 27 4 1 1

2017 1 6 26 4 1 1

2018 2 7 26 5 1 1

資料來源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IMD)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世界經濟論壇(WEF)的

全球競爭力報告世界銀行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美國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加拿

大弗雷澤研究所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

因此儘管香港經濟在體量上的相對優勢正在逐漸減弱或消失但香港在內地及大灣區開放發

展中依然具有獨特價值其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區位優勢法律制度和專業化優勢等軟環境上體現

在作為國際資本地區總部和營運平台的全球城市綜合功能上 迄今在國際經濟排行榜中香港躋

身世界城市的較頂級層次是國家首要的全球城市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居於世界前列由英國智庫

ZYen 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佈的第 24 期全球金融指數(GFCI 24)中香港排

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紐約倫敦在資本集聚方面作為內地與全球間資本流動中心地位突出在聯

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佈的《2018 年世界投資報告》中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

量分別排名第三和第五(見表 2)在貿易物流領域物流供應鏈樞紐功能較為優勝在世界銀行公

佈的貿易物流效率指數(LPI)排名中一直位居全球前十在專業服務方面全球高端生產者服務業

集聚優勢也十分顯著 香港上述優勢將是未來深化與內地及大灣區產業合作在國家新一輪對外

開放中發揮新中介功能的重要市場基礎 基於上述優勢形成的國際金融中心現代物流及供應鏈

管理樞紐高端專業服務積聚平台等功能也是內地及大灣區未來高質量發展和高層次開放所要倚

重和支持的戰略功能表 2  香港直接投資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國際排名

2006 2014 2015 2016 2017

直接投資流入量 9 2 3 5 3

直接投資流出量 11 2 8 8 5

資料來源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世界投資報告》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二)大灣區建設有利於善用ldquo一國rdquo之利拓展香港功能

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的核心是要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經濟治理有效模式在差異性整合中更

好地發揮ldquo兩制rdquo的獨特作用 通過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更好地發揮香港獨特優勢進一步拓

展ldquo一國兩制rdquo的制度紅利將有效提升香港長遠發展動能 大灣區規劃與建設強化了頂層設計

和政策供給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發揮獨特作用打通經濟要素便捷流動的渠道 粵港澳大灣區建

設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為區域協同發展及香港獨有

13

價值的拓展創造有利條件其一通過戰略性謀劃借助國家在新全球化中引領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香港對外經濟

競爭力拓展香港在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中的引領角色和新中介功能拓展香港產業基礎和發展動力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僅是香港特區的責任也是國家戰

略需要是國家治理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從全球競爭實踐看競爭性戰略性產業的

構建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產業政策的扶持 從內地與香港經濟互動關係看國家已有實力也有能

量帶動香港戰略性功能的構建 由中國倡導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正成為全球化的新形式由此形成了由

中國企業主導新的投資鏈和產業鏈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及其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對香港高端服

務功能及鏈接國際規則的制度建設提出新的需求 中國內地已經成為全球化重要組成部分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來已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 118 份合作協議並與 13 個沿

線國家簽署或升級了 5 個自貿協定⑧中國內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2017 年對世界經濟增

長的貢獻率為 278 超過美國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目前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自由貿易區關係已全

面覆蓋並且可在中國自貿區戰略推進中產生疊加與聯動效應 與此同時國家已在重大發展戰略

推進中為香港發展預留空間 在政策層面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快速發展順風車的具

體通道與合作平台已陸續建立 下一步深化合作及推進兩地要素便捷流動是要在現有基礎上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多個領域有所突破通過共同編制大灣區發展規劃等多元形式帶動特

區政府對經濟的引導能力及其對戰略性產業發展的規劃與促進功能其二通過強化對香港功能的利用以及有針對性地補短鞏固香港既有功能培育內生動力拓

展產業鏈新優勢為香港在大灣區角色功能的發揮奠定市場基礎對國家而言大灣區建設兼顧了多層需要並創新了合作模式 既體現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需求

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也高度關注香港長遠發展及其戰略功能的有效發揮 一是用好香

港所長 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發揮其在國家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及粵港澳一流灣區建設

中的國際化引領角色挖掘並強化香港在珠三角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的新中介功能在新時期高水平

對外開放中為內地成長起來的跨國公司提供高質量的國際化服務 二是借助國家的實力和規劃效

力帶領香港有效融入國家發展有針對性地幫助香港補短培育其內生動力 近期重點是創新兩

地市場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支持香港完善科創生態體系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構建香港長遠發展競

爭力的產業基礎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突破口系統梳理和有效完善區內要素便捷流動的具體運

作模式疏通合作痛點有效促進香港既有功能的發揮戰略性新功能的拓展民生福祉的改善 依

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引導市場力量培育香港產業高端新鏈條(三)大灣區建設有助於延伸香港獨特價值豐富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載體未來重

點是要依託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引領大灣區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

地位和國際競爭優勢 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角色以發揮自身所長帶領大灣區國際

化和市場化發展為主要方向以拓展香港獨有價值為重點帶動相關功能的拓展與強化其一大灣區國際化建設引領功能 香港可結合服務業產業及營商環境的既有優勢在引領大

灣區產業鏈國際化發展中重點挖掘以下功能大灣區全球價值鏈管理的主要樞紐海外資本營運和

全球資源配置中心大灣區跨境物流配置樞紐尤其是全球快速流動的國際樞紐利用香港航空運

輸的優勢對接珠三角和國際市場間電子商務貿易需求大灣區對外總部集聚地提升服務能級擔

23

當大灣區新供應鏈的世界級服務中心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外向環節和國際技術轉讓平台尤其是加大力度引入國際先進科技資源落戶香港通過香港科研類機構購買國際先進技術並與珠

三角企業合作轉化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

際標準 在參與大灣區發展中香港可將深化與珠三角合作和促進自身產業升級民生改善以及社

會發展等ldquo內功rdquo結合起來借助ldquo區域所有rdquo來彌補ldquo香港所缺rdquo其二大灣區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中的綜合服務平台 香港可依託其在ldquo海上絲綢之路rdquo的區

位優勢發達服務業經濟要素集聚與輻射能力以及與東盟緊密經貿往來等基礎將既有經濟優勢向

ldquo一帶一路rdquo全球新的增量市場複製和延伸打造聯繫東盟輻射東南亞和南亞重要經濟帶的綜合

服務平台服務好國家發展所需的重點產業和特定領域 一是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最重要的金融

中心 重點是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和雙向投資平台功能發揮其在國際資產管理人民幣離

岸中心門戶地位與樞紐功能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參與ldquo一帶一路rdquo金融合作機制作為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區域內主導性金融機構和多邊機構的全球金融合作中心 二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

貿易物流中心和供應鏈管理樞紐 利用香港全球化業務網絡及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功能提升香

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商貿配置及營運功能向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延伸拓展香港在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中

的供應鏈管理樞紐功能協助內地與國際市場聯通與國際市場規則接軌 三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高端

專業服務平台 發揮香港ldquo一國rdquo之利下熟悉內地的先發優勢和專業服務業的綜合優勢將香港的

服務業優勢與珠三角製造業產能優勢及龐大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市場潛力結合起來發揮香港配置全

球戰略性資源和提供資源流動主要通道的功能如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供應鏈世界級服務中心產業跨境轉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橋樑與服務基地風險評估與控制服務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

解決服務中心等功能 四是通過完善粵港澳跨境要素流動機制優化與整合大灣區資源配置進而

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及其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新優勢其三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高端服務平台率先探索對外開放升級版 打造國際競爭格

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需要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為大灣區國際化和高端化發展創造條件 香

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國際高端資源要素彙聚開放水平極高人文交流經驗豐富在全球經濟社會

發展與文明交流的價值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優勢 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需要

借助香港的國際窗口功能作為實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探索 一是利用香港與國際接軌的

成熟市場機制帶動大灣區構建外向型經濟的機制與規則率先對接國際標準二是通過制度創新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提升對中高端外資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資層級三是發揮好香

港在探索實現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調聯動發展有效機制中的特有作

用 借鑒香港自由貿易港及其運作機制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在產業引領政策創新及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等方面的引擎效應 探索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律體系

的異質城市群內跨境區域合作的有效融合模式為大灣區及內地外向型經濟體制建設提供示範借

鑒功能其四國家及大灣區金融開放防火牆與金融安全保險閥 近年來內地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

金融風險防範和管理的壓力更加凸顯急需建設並提升與金融業發展和開放相配套的金融管理水

平需要借助及借鑒香港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與國際接軌的成熟管理制度為內地新時代的金融

發展金融開放和金融安全提供高端服務 一是在國家金融領域漸進式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審慎國

際化步驟中繼續發揮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窗口與試驗地功能 例如進一步擴大香港聯通中外資本

33

市場的金融管道和轉換器的功能機制拓展ldquo滬港通rdquoldquo深港通rdquoldquo債券通rdquo基金互認等模式實現更大程度的互聯互通等為內地資金進行國際化配置以及國際資本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投資提供

市場轉換對接平台 二是在自貿區自貿港的金融開放試點中提供與國際規則相通的運作及監管

借鑒功能 三是協助國家在離岸市場管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所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內地金

融進一步開放後可能涉及的風險管理未來重點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深度和有效性豐富人民

幣金融產品拓展人民幣海外定價中心功能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從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及

儲備貨幣轉變需要 四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促進深圳廣州金

融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推動金融與創新科技的深度融合發揮包括

創業資本風險投資以及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等在內的創新金融對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和崛

起的支撐作用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其實質是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借助ldquo一國rdquo優勢有效發揮跨制度區域整合的最大經濟效應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區域經濟理論的新補充可為世界提供跨制度區域經濟合作的獨特經驗和模式示範

(一)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相關理論從不同視角解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模式特徵與經濟效

應但未能有效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從空間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同步覆蓋了多個層次類型既有國際不同關稅

區之間經濟整合的特徵甚至包含了部分南北型經濟整合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一國主權下區域經

濟整合而且是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國際上無先例可循 從合作形態看大灣區由市場推動的自

發性經濟一體化也即功能整合的效應已經釋放未來建設重點是制度性整合也即需要協調參與

方的體制與機制通過簽署區域合作協定和規則構建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規劃指導體系克服區

域內經濟分工與合作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近年來以完善大灣區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的制度創新正在全面探索但三地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協調空間上會有所局限

從目標取向上看大灣區建設務實地將問題導向與區域發展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將大灣區建設

置於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方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大棋局來謀劃 在原則導向上堅守ldquo一國兩

制rdquo根本宗旨在推進粵港澳區域合作中將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與支持港澳繁榮穩定相結

合挖掘差異性整合的最佳效應拓展香港服務國家大局的戰略價值並有針對性地為此消除區域

整合中面臨的瓶頸障礙 在目標取向上因應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階段的需要依據大灣區市場基

礎和經濟發展落差的消弭程度以優化大灣區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與國際

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等為重點通過制度創新為大灣區制度性

整合提供所需的政策供給 在推進策略上根據區域客觀基礎以及制度性整合階段性特徵有重點

地予以推動 目前已公佈推動大灣區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具體包括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基

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要素流動便捷高效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推進重大平台建設和共建優

質生活圈等 上述目標取向與策略重點均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在自由貿易區功能的基

礎上向以制度性整合為特徵的共同市場功能升級 從大灣區制度性整合重點來看目前主要是消

除歧視與逐步放鬆要素流通限制探索保障市場有效運行的制度機制尚未涉及通過修訂法律和專

43

設機構以實現區域內部宏觀政策目標的整合也就是說其目標並未覆蓋共同市場全部內容 在差

異性整合的漸進式推進中大灣區各城市經濟運行規則將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進而形成大灣區市

場一體化推動形成區域內各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化產業分工高度協同化經濟發展高度一體化的

世界一流灣區格局藉此形成區域增長極(二)香港與珠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中的制約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在總量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四大灣區行列但相對於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內

部產業協同發展要素高效配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效益仍未能有效發揮 香港與珠三角區域融合

發展中出現如下特徵面臨若干制約其一進入產業內水平式競合新階段產業同構及同質競爭的成分增大 在大灣區內已形成

廣東製造業及服務業與香港服務業之間多元多層次產業合作格局部分產業鏈已進入與香港水平

競爭階段在服務業多個產業與香港引發同質競爭其二珠三角產業自主發展與香港疏離程度有所擴大 香港產業供給能力與內地發展需求出

現一定程度錯配在新的分工體系中缺乏產業鏈高端優勢嚴重影響到香港參與新一輪產業分工的

能力及其角色地位 珠三角製造業經過產業持續升級與轉型已開始邁向中高端珠三角服務業體

系也日臻完善經濟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直銷能力不斷提

高逐步替代分流了香港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 目前在珠三角推動產業鏈

國際分工合作的主導力量已出現逆轉從原來的港商轉為外資和本土大型企業其三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事權有限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協調成本較高 相對於內地京津冀和

長三角區域發展粵港澳三地跨制度經濟整合協調成本較大 分屬三個獨立關稅區實行不同的制

度和法律法規行政模式政策手段難以銜接在信息邊檢和市場等管理上存在差異 從跨境府際

治理層面看粵港澳三方屬於平行主體政府事權有限合作中涉及的不少具體政策超出原有合作

機制框架內協調範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授權 為此在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需要提升層級強化中

央統籌功能 目前已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牽頭包括粵港澳三地最高行政領導以及國家發改

委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其四制度性整合需要兩地政府協調經濟政策及縮小區域差異 港澳與廣東經濟制度不同法

律相異又分屬三個不同的經濟體和關稅區三地的關稅水平資金流通制度投資開放程度對外

經濟政策亦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深度與要素流動的自由程度尚有一定

的局限 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需要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有效協調ldquo兩制rdquo間跨境合作包括城市定

位和產業佈局為產業要素便捷流動提供制度性保障但另一方面大灣區內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便捷程度仍將受制於內地服務業開放程度與兩地經濟政策差異

針對粵港澳深化合作中面臨的利益平衡產業競爭制度摩擦政策協調合作主體地位不對等

現象⑨需要正視大灣區經濟跨制度合作和差異性整合的客觀特性在吸收國際國內區域經濟一

體化模式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探索大灣區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並建立相應的合作體制與協調

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融合發展中的現實制約(三)以規則和制度建設為核心探索區域一體化路徑

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再起步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

度型開放轉變 現實中香港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還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經濟與社會不同

關稅區不同城市間的多層面協同發展涉及到ldquo一國兩制rdquo跨境府際協同治理無疑對ldquo一國兩制rdquo

5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價值的拓展創造有利條件其一通過戰略性謀劃借助國家在新全球化中引領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香港對外經濟

競爭力拓展香港在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中的引領角色和新中介功能拓展香港產業基礎和發展動力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僅是香港特區的責任也是國家戰

略需要是國家治理在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從全球競爭實踐看競爭性戰略性產業的

構建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產業政策的扶持 從內地與香港經濟互動關係看國家已有實力也有能

量帶動香港戰略性功能的構建 由中國倡導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正成為全球化的新形式由此形成了由

中國企業主導新的投資鏈和產業鏈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及其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對香港高端服

務功能及鏈接國際規則的制度建設提出新的需求 中國內地已經成為全球化重要組成部分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來已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 118 份合作協議並與 13 個沿

線國家簽署或升級了 5 個自貿協定⑧中國內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2017 年對世界經濟增

長的貢獻率為 278 超過美國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目前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自由貿易區關係已全

面覆蓋並且可在中國自貿區戰略推進中產生疊加與聯動效應 與此同時國家已在重大發展戰略

推進中為香港發展預留空間 在政策層面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快速發展順風車的具

體通道與合作平台已陸續建立 下一步深化合作及推進兩地要素便捷流動是要在現有基礎上在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多個領域有所突破通過共同編制大灣區發展規劃等多元形式帶動特

區政府對經濟的引導能力及其對戰略性產業發展的規劃與促進功能其二通過強化對香港功能的利用以及有針對性地補短鞏固香港既有功能培育內生動力拓

展產業鏈新優勢為香港在大灣區角色功能的發揮奠定市場基礎對國家而言大灣區建設兼顧了多層需要並創新了合作模式 既體現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需求

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需要也高度關注香港長遠發展及其戰略功能的有效發揮 一是用好香

港所長 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發揮其在國家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及粵港澳一流灣區建設

中的國際化引領角色挖掘並強化香港在珠三角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的新中介功能在新時期高水平

對外開放中為內地成長起來的跨國公司提供高質量的國際化服務 二是借助國家的實力和規劃效

力帶領香港有效融入國家發展有針對性地幫助香港補短培育其內生動力 近期重點是創新兩

地市場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支持香港完善科創生態體系建設國際科創中心構建香港長遠發展競

爭力的產業基礎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突破口系統梳理和有效完善區內要素便捷流動的具體運

作模式疏通合作痛點有效促進香港既有功能的發揮戰略性新功能的拓展民生福祉的改善 依

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引導市場力量培育香港產業高端新鏈條(三)大灣區建設有助於延伸香港獨特價值豐富ldquo一國兩制rdquo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載體未來重

點是要依託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引領大灣區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

地位和國際競爭優勢 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角色以發揮自身所長帶領大灣區國際

化和市場化發展為主要方向以拓展香港獨有價值為重點帶動相關功能的拓展與強化其一大灣區國際化建設引領功能 香港可結合服務業產業及營商環境的既有優勢在引領大

灣區產業鏈國際化發展中重點挖掘以下功能大灣區全球價值鏈管理的主要樞紐海外資本營運和

全球資源配置中心大灣區跨境物流配置樞紐尤其是全球快速流動的國際樞紐利用香港航空運

輸的優勢對接珠三角和國際市場間電子商務貿易需求大灣區對外總部集聚地提升服務能級擔

23

當大灣區新供應鏈的世界級服務中心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外向環節和國際技術轉讓平台尤其是加大力度引入國際先進科技資源落戶香港通過香港科研類機構購買國際先進技術並與珠

三角企業合作轉化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

際標準 在參與大灣區發展中香港可將深化與珠三角合作和促進自身產業升級民生改善以及社

會發展等ldquo內功rdquo結合起來借助ldquo區域所有rdquo來彌補ldquo香港所缺rdquo其二大灣區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中的綜合服務平台 香港可依託其在ldquo海上絲綢之路rdquo的區

位優勢發達服務業經濟要素集聚與輻射能力以及與東盟緊密經貿往來等基礎將既有經濟優勢向

ldquo一帶一路rdquo全球新的增量市場複製和延伸打造聯繫東盟輻射東南亞和南亞重要經濟帶的綜合

服務平台服務好國家發展所需的重點產業和特定領域 一是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最重要的金融

中心 重點是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和雙向投資平台功能發揮其在國際資產管理人民幣離

岸中心門戶地位與樞紐功能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參與ldquo一帶一路rdquo金融合作機制作為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區域內主導性金融機構和多邊機構的全球金融合作中心 二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

貿易物流中心和供應鏈管理樞紐 利用香港全球化業務網絡及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功能提升香

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商貿配置及營運功能向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延伸拓展香港在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中

的供應鏈管理樞紐功能協助內地與國際市場聯通與國際市場規則接軌 三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高端

專業服務平台 發揮香港ldquo一國rdquo之利下熟悉內地的先發優勢和專業服務業的綜合優勢將香港的

服務業優勢與珠三角製造業產能優勢及龐大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市場潛力結合起來發揮香港配置全

球戰略性資源和提供資源流動主要通道的功能如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供應鏈世界級服務中心產業跨境轉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橋樑與服務基地風險評估與控制服務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

解決服務中心等功能 四是通過完善粵港澳跨境要素流動機制優化與整合大灣區資源配置進而

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及其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新優勢其三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高端服務平台率先探索對外開放升級版 打造國際競爭格

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需要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為大灣區國際化和高端化發展創造條件 香

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國際高端資源要素彙聚開放水平極高人文交流經驗豐富在全球經濟社會

發展與文明交流的價值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優勢 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需要

借助香港的國際窗口功能作為實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探索 一是利用香港與國際接軌的

成熟市場機制帶動大灣區構建外向型經濟的機制與規則率先對接國際標準二是通過制度創新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提升對中高端外資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資層級三是發揮好香

港在探索實現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調聯動發展有效機制中的特有作

用 借鑒香港自由貿易港及其運作機制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在產業引領政策創新及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等方面的引擎效應 探索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律體系

的異質城市群內跨境區域合作的有效融合模式為大灣區及內地外向型經濟體制建設提供示範借

鑒功能其四國家及大灣區金融開放防火牆與金融安全保險閥 近年來內地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

金融風險防範和管理的壓力更加凸顯急需建設並提升與金融業發展和開放相配套的金融管理水

平需要借助及借鑒香港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與國際接軌的成熟管理制度為內地新時代的金融

發展金融開放和金融安全提供高端服務 一是在國家金融領域漸進式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審慎國

際化步驟中繼續發揮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窗口與試驗地功能 例如進一步擴大香港聯通中外資本

33

市場的金融管道和轉換器的功能機制拓展ldquo滬港通rdquoldquo深港通rdquoldquo債券通rdquo基金互認等模式實現更大程度的互聯互通等為內地資金進行國際化配置以及國際資本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投資提供

市場轉換對接平台 二是在自貿區自貿港的金融開放試點中提供與國際規則相通的運作及監管

借鑒功能 三是協助國家在離岸市場管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所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內地金

融進一步開放後可能涉及的風險管理未來重點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深度和有效性豐富人民

幣金融產品拓展人民幣海外定價中心功能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從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及

儲備貨幣轉變需要 四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促進深圳廣州金

融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推動金融與創新科技的深度融合發揮包括

創業資本風險投資以及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等在內的創新金融對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和崛

起的支撐作用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其實質是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借助ldquo一國rdquo優勢有效發揮跨制度區域整合的最大經濟效應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區域經濟理論的新補充可為世界提供跨制度區域經濟合作的獨特經驗和模式示範

(一)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相關理論從不同視角解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模式特徵與經濟效

應但未能有效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從空間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同步覆蓋了多個層次類型既有國際不同關稅

區之間經濟整合的特徵甚至包含了部分南北型經濟整合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一國主權下區域經

濟整合而且是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國際上無先例可循 從合作形態看大灣區由市場推動的自

發性經濟一體化也即功能整合的效應已經釋放未來建設重點是制度性整合也即需要協調參與

方的體制與機制通過簽署區域合作協定和規則構建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規劃指導體系克服區

域內經濟分工與合作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近年來以完善大灣區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的制度創新正在全面探索但三地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協調空間上會有所局限

從目標取向上看大灣區建設務實地將問題導向與區域發展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將大灣區建設

置於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方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大棋局來謀劃 在原則導向上堅守ldquo一國兩

制rdquo根本宗旨在推進粵港澳區域合作中將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與支持港澳繁榮穩定相結

合挖掘差異性整合的最佳效應拓展香港服務國家大局的戰略價值並有針對性地為此消除區域

整合中面臨的瓶頸障礙 在目標取向上因應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階段的需要依據大灣區市場基

礎和經濟發展落差的消弭程度以優化大灣區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與國際

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等為重點通過制度創新為大灣區制度性

整合提供所需的政策供給 在推進策略上根據區域客觀基礎以及制度性整合階段性特徵有重點

地予以推動 目前已公佈推動大灣區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具體包括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基

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要素流動便捷高效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推進重大平台建設和共建優

質生活圈等 上述目標取向與策略重點均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在自由貿易區功能的基

礎上向以制度性整合為特徵的共同市場功能升級 從大灣區制度性整合重點來看目前主要是消

除歧視與逐步放鬆要素流通限制探索保障市場有效運行的制度機制尚未涉及通過修訂法律和專

43

設機構以實現區域內部宏觀政策目標的整合也就是說其目標並未覆蓋共同市場全部內容 在差

異性整合的漸進式推進中大灣區各城市經濟運行規則將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進而形成大灣區市

場一體化推動形成區域內各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化產業分工高度協同化經濟發展高度一體化的

世界一流灣區格局藉此形成區域增長極(二)香港與珠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中的制約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在總量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四大灣區行列但相對於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內

部產業協同發展要素高效配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效益仍未能有效發揮 香港與珠三角區域融合

發展中出現如下特徵面臨若干制約其一進入產業內水平式競合新階段產業同構及同質競爭的成分增大 在大灣區內已形成

廣東製造業及服務業與香港服務業之間多元多層次產業合作格局部分產業鏈已進入與香港水平

競爭階段在服務業多個產業與香港引發同質競爭其二珠三角產業自主發展與香港疏離程度有所擴大 香港產業供給能力與內地發展需求出

現一定程度錯配在新的分工體系中缺乏產業鏈高端優勢嚴重影響到香港參與新一輪產業分工的

能力及其角色地位 珠三角製造業經過產業持續升級與轉型已開始邁向中高端珠三角服務業體

系也日臻完善經濟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直銷能力不斷提

高逐步替代分流了香港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 目前在珠三角推動產業鏈

國際分工合作的主導力量已出現逆轉從原來的港商轉為外資和本土大型企業其三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事權有限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協調成本較高 相對於內地京津冀和

長三角區域發展粵港澳三地跨制度經濟整合協調成本較大 分屬三個獨立關稅區實行不同的制

度和法律法規行政模式政策手段難以銜接在信息邊檢和市場等管理上存在差異 從跨境府際

治理層面看粵港澳三方屬於平行主體政府事權有限合作中涉及的不少具體政策超出原有合作

機制框架內協調範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授權 為此在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需要提升層級強化中

央統籌功能 目前已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牽頭包括粵港澳三地最高行政領導以及國家發改

委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其四制度性整合需要兩地政府協調經濟政策及縮小區域差異 港澳與廣東經濟制度不同法

律相異又分屬三個不同的經濟體和關稅區三地的關稅水平資金流通制度投資開放程度對外

經濟政策亦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深度與要素流動的自由程度尚有一定

的局限 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需要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有效協調ldquo兩制rdquo間跨境合作包括城市定

位和產業佈局為產業要素便捷流動提供制度性保障但另一方面大灣區內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便捷程度仍將受制於內地服務業開放程度與兩地經濟政策差異

針對粵港澳深化合作中面臨的利益平衡產業競爭制度摩擦政策協調合作主體地位不對等

現象⑨需要正視大灣區經濟跨制度合作和差異性整合的客觀特性在吸收國際國內區域經濟一

體化模式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探索大灣區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並建立相應的合作體制與協調

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融合發展中的現實制約(三)以規則和制度建設為核心探索區域一體化路徑

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再起步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

度型開放轉變 現實中香港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還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經濟與社會不同

關稅區不同城市間的多層面協同發展涉及到ldquo一國兩制rdquo跨境府際協同治理無疑對ldquo一國兩制rdquo

5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當大灣區新供應鏈的世界級服務中心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外向環節和國際技術轉讓平台尤其是加大力度引入國際先進科技資源落戶香港通過香港科研類機構購買國際先進技術並與珠

三角企業合作轉化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

際標準 在參與大灣區發展中香港可將深化與珠三角合作和促進自身產業升級民生改善以及社

會發展等ldquo內功rdquo結合起來借助ldquo區域所有rdquo來彌補ldquo香港所缺rdquo其二大灣區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中的綜合服務平台 香港可依託其在ldquo海上絲綢之路rdquo的區

位優勢發達服務業經濟要素集聚與輻射能力以及與東盟緊密經貿往來等基礎將既有經濟優勢向

ldquo一帶一路rdquo全球新的增量市場複製和延伸打造聯繫東盟輻射東南亞和南亞重要經濟帶的綜合

服務平台服務好國家發展所需的重點產業和特定領域 一是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最重要的金融

中心 重點是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和雙向投資平台功能發揮其在國際資產管理人民幣離

岸中心門戶地位與樞紐功能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參與ldquo一帶一路rdquo金融合作機制作為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區域內主導性金融機構和多邊機構的全球金融合作中心 二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

貿易物流中心和供應鏈管理樞紐 利用香港全球化業務網絡及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功能提升香

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商貿配置及營運功能向ldquo一帶一路rdquo區域延伸拓展香港在ldquo一帶一路rdquo建設中

的供應鏈管理樞紐功能協助內地與國際市場聯通與國際市場規則接軌 三是ldquo一帶一路rdquo高端

專業服務平台 發揮香港ldquo一國rdquo之利下熟悉內地的先發優勢和專業服務業的綜合優勢將香港的

服務業優勢與珠三角製造業產能優勢及龐大的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市場潛力結合起來發揮香港配置全

球戰略性資源和提供資源流動主要通道的功能如作為ldquo一帶一路rdquo新供應鏈世界級服務中心產業跨境轉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橋樑與服務基地風險評估與控制服務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

解決服務中心等功能 四是通過完善粵港澳跨境要素流動機制優化與整合大灣區資源配置進而

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及其ldquo一帶一路rdquo節點功能新優勢其三大灣區開放型經濟體制建設高端服務平台率先探索對外開放升級版 打造國際競爭格

局中的世界一流灣區需要建設開放型經濟高端平台為大灣區國際化和高端化發展創造條件 香

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國際高端資源要素彙聚開放水平極高人文交流經驗豐富在全球經濟社會

發展與文明交流的價值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優勢 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需要

借助香港的國際窗口功能作為實施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探索 一是利用香港與國際接軌的

成熟市場機制帶動大灣區構建外向型經濟的機制與規則率先對接國際標準二是通過制度創新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提升對中高端外資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資層級三是發揮好香

港在探索實現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調聯動發展有效機制中的特有作

用 借鑒香港自由貿易港及其運作機制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在產業引領政策創新及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等方面的引擎效應 探索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律體系

的異質城市群內跨境區域合作的有效融合模式為大灣區及內地外向型經濟體制建設提供示範借

鑒功能其四國家及大灣區金融開放防火牆與金融安全保險閥 近年來內地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

金融風險防範和管理的壓力更加凸顯急需建設並提升與金融業發展和開放相配套的金融管理水

平需要借助及借鑒香港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與國際接軌的成熟管理制度為內地新時代的金融

發展金融開放和金融安全提供高端服務 一是在國家金融領域漸進式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審慎國

際化步驟中繼續發揮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窗口與試驗地功能 例如進一步擴大香港聯通中外資本

33

市場的金融管道和轉換器的功能機制拓展ldquo滬港通rdquoldquo深港通rdquoldquo債券通rdquo基金互認等模式實現更大程度的互聯互通等為內地資金進行國際化配置以及國際資本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投資提供

市場轉換對接平台 二是在自貿區自貿港的金融開放試點中提供與國際規則相通的運作及監管

借鑒功能 三是協助國家在離岸市場管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所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內地金

融進一步開放後可能涉及的風險管理未來重點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深度和有效性豐富人民

幣金融產品拓展人民幣海外定價中心功能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從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及

儲備貨幣轉變需要 四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促進深圳廣州金

融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推動金融與創新科技的深度融合發揮包括

創業資本風險投資以及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等在內的創新金融對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和崛

起的支撐作用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其實質是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借助ldquo一國rdquo優勢有效發揮跨制度區域整合的最大經濟效應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區域經濟理論的新補充可為世界提供跨制度區域經濟合作的獨特經驗和模式示範

(一)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相關理論從不同視角解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模式特徵與經濟效

應但未能有效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從空間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同步覆蓋了多個層次類型既有國際不同關稅

區之間經濟整合的特徵甚至包含了部分南北型經濟整合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一國主權下區域經

濟整合而且是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國際上無先例可循 從合作形態看大灣區由市場推動的自

發性經濟一體化也即功能整合的效應已經釋放未來建設重點是制度性整合也即需要協調參與

方的體制與機制通過簽署區域合作協定和規則構建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規劃指導體系克服區

域內經濟分工與合作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近年來以完善大灣區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的制度創新正在全面探索但三地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協調空間上會有所局限

從目標取向上看大灣區建設務實地將問題導向與區域發展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將大灣區建設

置於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方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大棋局來謀劃 在原則導向上堅守ldquo一國兩

制rdquo根本宗旨在推進粵港澳區域合作中將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與支持港澳繁榮穩定相結

合挖掘差異性整合的最佳效應拓展香港服務國家大局的戰略價值並有針對性地為此消除區域

整合中面臨的瓶頸障礙 在目標取向上因應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階段的需要依據大灣區市場基

礎和經濟發展落差的消弭程度以優化大灣區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與國際

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等為重點通過制度創新為大灣區制度性

整合提供所需的政策供給 在推進策略上根據區域客觀基礎以及制度性整合階段性特徵有重點

地予以推動 目前已公佈推動大灣區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具體包括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基

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要素流動便捷高效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推進重大平台建設和共建優

質生活圈等 上述目標取向與策略重點均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在自由貿易區功能的基

礎上向以制度性整合為特徵的共同市場功能升級 從大灣區制度性整合重點來看目前主要是消

除歧視與逐步放鬆要素流通限制探索保障市場有效運行的制度機制尚未涉及通過修訂法律和專

43

設機構以實現區域內部宏觀政策目標的整合也就是說其目標並未覆蓋共同市場全部內容 在差

異性整合的漸進式推進中大灣區各城市經濟運行規則將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進而形成大灣區市

場一體化推動形成區域內各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化產業分工高度協同化經濟發展高度一體化的

世界一流灣區格局藉此形成區域增長極(二)香港與珠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中的制約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在總量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四大灣區行列但相對於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內

部產業協同發展要素高效配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效益仍未能有效發揮 香港與珠三角區域融合

發展中出現如下特徵面臨若干制約其一進入產業內水平式競合新階段產業同構及同質競爭的成分增大 在大灣區內已形成

廣東製造業及服務業與香港服務業之間多元多層次產業合作格局部分產業鏈已進入與香港水平

競爭階段在服務業多個產業與香港引發同質競爭其二珠三角產業自主發展與香港疏離程度有所擴大 香港產業供給能力與內地發展需求出

現一定程度錯配在新的分工體系中缺乏產業鏈高端優勢嚴重影響到香港參與新一輪產業分工的

能力及其角色地位 珠三角製造業經過產業持續升級與轉型已開始邁向中高端珠三角服務業體

系也日臻完善經濟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直銷能力不斷提

高逐步替代分流了香港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 目前在珠三角推動產業鏈

國際分工合作的主導力量已出現逆轉從原來的港商轉為外資和本土大型企業其三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事權有限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協調成本較高 相對於內地京津冀和

長三角區域發展粵港澳三地跨制度經濟整合協調成本較大 分屬三個獨立關稅區實行不同的制

度和法律法規行政模式政策手段難以銜接在信息邊檢和市場等管理上存在差異 從跨境府際

治理層面看粵港澳三方屬於平行主體政府事權有限合作中涉及的不少具體政策超出原有合作

機制框架內協調範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授權 為此在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需要提升層級強化中

央統籌功能 目前已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牽頭包括粵港澳三地最高行政領導以及國家發改

委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其四制度性整合需要兩地政府協調經濟政策及縮小區域差異 港澳與廣東經濟制度不同法

律相異又分屬三個不同的經濟體和關稅區三地的關稅水平資金流通制度投資開放程度對外

經濟政策亦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深度與要素流動的自由程度尚有一定

的局限 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需要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有效協調ldquo兩制rdquo間跨境合作包括城市定

位和產業佈局為產業要素便捷流動提供制度性保障但另一方面大灣區內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便捷程度仍將受制於內地服務業開放程度與兩地經濟政策差異

針對粵港澳深化合作中面臨的利益平衡產業競爭制度摩擦政策協調合作主體地位不對等

現象⑨需要正視大灣區經濟跨制度合作和差異性整合的客觀特性在吸收國際國內區域經濟一

體化模式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探索大灣區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並建立相應的合作體制與協調

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融合發展中的現實制約(三)以規則和制度建設為核心探索區域一體化路徑

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再起步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

度型開放轉變 現實中香港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還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經濟與社會不同

關稅區不同城市間的多層面協同發展涉及到ldquo一國兩制rdquo跨境府際協同治理無疑對ldquo一國兩制rdquo

5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市場的金融管道和轉換器的功能機制拓展ldquo滬港通rdquoldquo深港通rdquoldquo債券通rdquo基金互認等模式實現更大程度的互聯互通等為內地資金進行國際化配置以及國際資本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投資提供

市場轉換對接平台 二是在自貿區自貿港的金融開放試點中提供與國際規則相通的運作及監管

借鑒功能 三是協助國家在離岸市場管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後所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內地金

融進一步開放後可能涉及的風險管理未來重點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深度和有效性豐富人民

幣金融產品拓展人民幣海外定價中心功能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從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向國際投資及

儲備貨幣轉變需要 四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促進深圳廣州金

融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依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推動金融與創新科技的深度融合發揮包括

創業資本風險投資以及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等在內的創新金融對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和崛

起的支撐作用

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其實質是探索ldquo一國兩制rdqu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借助ldquo一國rdquo優勢有效發揮跨制度區域整合的最大經濟效應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區域經濟理論的新補充可為世界提供跨制度區域經濟合作的獨特經驗和模式示範

(一)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

區域經濟一體化相關理論從不同視角解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模式特徵與經濟效

應但未能有效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從空間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同步覆蓋了多個層次類型既有國際不同關稅

區之間經濟整合的特徵甚至包含了部分南北型經濟整合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一國主權下區域經

濟整合而且是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國際上無先例可循 從合作形態看大灣區由市場推動的自

發性經濟一體化也即功能整合的效應已經釋放未來建設重點是制度性整合也即需要協調參與

方的體制與機制通過簽署區域合作協定和規則構建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規劃指導體系克服區

域內經濟分工與合作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近年來以完善大灣區體制機制建設為重點的制度創新正在全面探索但三地跨制度的區域整合在協調空間上會有所局限

從目標取向上看大灣區建設務實地將問題導向與區域發展目標導向有機結合將大灣區建設

置於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方略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大棋局來謀劃 在原則導向上堅守ldquo一國兩

制rdquo根本宗旨在推進粵港澳區域合作中將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與支持港澳繁榮穩定相結

合挖掘差異性整合的最佳效應拓展香港服務國家大局的戰略價值並有針對性地為此消除區域

整合中面臨的瓶頸障礙 在目標取向上因應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階段的需要依據大灣區市場基

礎和經濟發展落差的消弭程度以優化大灣區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與國際

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等為重點通過制度創新為大灣區制度性

整合提供所需的政策供給 在推進策略上根據區域客觀基礎以及制度性整合階段性特徵有重點

地予以推動 目前已公佈推動大灣區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具體包括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基

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要素流動便捷高效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推進重大平台建設和共建優

質生活圈等 上述目標取向與策略重點均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在自由貿易區功能的基

礎上向以制度性整合為特徵的共同市場功能升級 從大灣區制度性整合重點來看目前主要是消

除歧視與逐步放鬆要素流通限制探索保障市場有效運行的制度機制尚未涉及通過修訂法律和專

43

設機構以實現區域內部宏觀政策目標的整合也就是說其目標並未覆蓋共同市場全部內容 在差

異性整合的漸進式推進中大灣區各城市經濟運行規則將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進而形成大灣區市

場一體化推動形成區域內各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化產業分工高度協同化經濟發展高度一體化的

世界一流灣區格局藉此形成區域增長極(二)香港與珠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中的制約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在總量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四大灣區行列但相對於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內

部產業協同發展要素高效配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效益仍未能有效發揮 香港與珠三角區域融合

發展中出現如下特徵面臨若干制約其一進入產業內水平式競合新階段產業同構及同質競爭的成分增大 在大灣區內已形成

廣東製造業及服務業與香港服務業之間多元多層次產業合作格局部分產業鏈已進入與香港水平

競爭階段在服務業多個產業與香港引發同質競爭其二珠三角產業自主發展與香港疏離程度有所擴大 香港產業供給能力與內地發展需求出

現一定程度錯配在新的分工體系中缺乏產業鏈高端優勢嚴重影響到香港參與新一輪產業分工的

能力及其角色地位 珠三角製造業經過產業持續升級與轉型已開始邁向中高端珠三角服務業體

系也日臻完善經濟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直銷能力不斷提

高逐步替代分流了香港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 目前在珠三角推動產業鏈

國際分工合作的主導力量已出現逆轉從原來的港商轉為外資和本土大型企業其三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事權有限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協調成本較高 相對於內地京津冀和

長三角區域發展粵港澳三地跨制度經濟整合協調成本較大 分屬三個獨立關稅區實行不同的制

度和法律法規行政模式政策手段難以銜接在信息邊檢和市場等管理上存在差異 從跨境府際

治理層面看粵港澳三方屬於平行主體政府事權有限合作中涉及的不少具體政策超出原有合作

機制框架內協調範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授權 為此在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需要提升層級強化中

央統籌功能 目前已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牽頭包括粵港澳三地最高行政領導以及國家發改

委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其四制度性整合需要兩地政府協調經濟政策及縮小區域差異 港澳與廣東經濟制度不同法

律相異又分屬三個不同的經濟體和關稅區三地的關稅水平資金流通制度投資開放程度對外

經濟政策亦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深度與要素流動的自由程度尚有一定

的局限 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需要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有效協調ldquo兩制rdquo間跨境合作包括城市定

位和產業佈局為產業要素便捷流動提供制度性保障但另一方面大灣區內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便捷程度仍將受制於內地服務業開放程度與兩地經濟政策差異

針對粵港澳深化合作中面臨的利益平衡產業競爭制度摩擦政策協調合作主體地位不對等

現象⑨需要正視大灣區經濟跨制度合作和差異性整合的客觀特性在吸收國際國內區域經濟一

體化模式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探索大灣區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並建立相應的合作體制與協調

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融合發展中的現實制約(三)以規則和制度建設為核心探索區域一體化路徑

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再起步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

度型開放轉變 現實中香港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還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經濟與社會不同

關稅區不同城市間的多層面協同發展涉及到ldquo一國兩制rdquo跨境府際協同治理無疑對ldquo一國兩制rdquo

5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設機構以實現區域內部宏觀政策目標的整合也就是說其目標並未覆蓋共同市場全部內容 在差

異性整合的漸進式推進中大灣區各城市經濟運行規則將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進而形成大灣區市

場一體化推動形成區域內各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化產業分工高度協同化經濟發展高度一體化的

世界一流灣區格局藉此形成區域增長極(二)香港與珠三角區域經濟深度融合中的制約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在總量規模上已進入世界四大灣區行列但相對於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內

部產業協同發展要素高效配置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效益仍未能有效發揮 香港與珠三角區域融合

發展中出現如下特徵面臨若干制約其一進入產業內水平式競合新階段產業同構及同質競爭的成分增大 在大灣區內已形成

廣東製造業及服務業與香港服務業之間多元多層次產業合作格局部分產業鏈已進入與香港水平

競爭階段在服務業多個產業與香港引發同質競爭其二珠三角產業自主發展與香港疏離程度有所擴大 香港產業供給能力與內地發展需求出

現一定程度錯配在新的分工體系中缺乏產業鏈高端優勢嚴重影響到香港參與新一輪產業分工的

能力及其角色地位 珠三角製造業經過產業持續升級與轉型已開始邁向中高端珠三角服務業體

系也日臻完善經濟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直銷能力不斷提

高逐步替代分流了香港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 目前在珠三角推動產業鏈

國際分工合作的主導力量已出現逆轉從原來的港商轉為外資和本土大型企業其三原有粵港澳合作機制事權有限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協調成本較高 相對於內地京津冀和

長三角區域發展粵港澳三地跨制度經濟整合協調成本較大 分屬三個獨立關稅區實行不同的制

度和法律法規行政模式政策手段難以銜接在信息邊檢和市場等管理上存在差異 從跨境府際

治理層面看粵港澳三方屬於平行主體政府事權有限合作中涉及的不少具體政策超出原有合作

機制框架內協調範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授權 為此在協調機制組織架構需要提升層級強化中

央統籌功能 目前已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牽頭包括粵港澳三地最高行政領導以及國家發改

委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委領導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其四制度性整合需要兩地政府協調經濟政策及縮小區域差異 港澳與廣東經濟制度不同法

律相異又分屬三個不同的經濟體和關稅區三地的關稅水平資金流通制度投資開放程度對外

經濟政策亦有實質性的區別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融合深度與要素流動的自由程度尚有一定

的局限 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需要按照城市群發展規律有效協調ldquo兩制rdquo間跨境合作包括城市定

位和產業佈局為產業要素便捷流動提供制度性保障但另一方面大灣區內資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便捷程度仍將受制於內地服務業開放程度與兩地經濟政策差異

針對粵港澳深化合作中面臨的利益平衡產業競爭制度摩擦政策協調合作主體地位不對等

現象⑨需要正視大灣區經濟跨制度合作和差異性整合的客觀特性在吸收國際國內區域經濟一

體化模式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探索大灣區區域一體化發展路徑並建立相應的合作體制與協調

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融合發展中的現實制約(三)以規則和制度建設為核心探索區域一體化路徑

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再起步的重點任務之一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

度型開放轉變 現實中香港與內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還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經濟與社會不同

關稅區不同城市間的多層面協同發展涉及到ldquo一國兩制rdquo跨境府際協同治理無疑對ldquo一國兩制rdquo

5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治理模式與治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研究制定標誌著粵港澳區域合作進入

新的階段從過去的跨境產業自發合作以區域政府間合作為主的模式轉向有國家規劃目標引導

的跨境協同發展與跨境區域治理 香港作為引領大灣區開展以規則為核心的制度創新的功能更加

突出需要對接國際一流灣區建立大灣區國際標準探索跨境要素流動的相關制度設計以規則為

核心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其一完善大灣區區域跨境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協調目標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領導小組的設立在機制層面有效提升了區域跨境協調統籌的效能 未來以制度性安排作為協調

合作的重要途徑克服影響區內城市分工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大灣區制度性整

合的重要特徵 2017 年底以來國家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項目重大舉措相

繼落地 以內地先行對港澳居民開放同等待遇為重點陸續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的就業就學置業等領域允許港澳同胞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內地可憑居住證依法享受勞

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 此外正逐步放寬重要經濟要素

的流動管制為科研資金高科技人才重點行業設備材料及相關人才開放綠色通道其二加快大灣區城市群內規則規範和標準的統一 利用香港成熟市場經濟的經驗與制度規

則在大灣區建立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在粵港澳城市群內逐步加大三地市場的融合程度 首先是粵

港澳三地商品市場的一體化統一三地產品製造檢測標準與商品進入市場規則 其次是服務市場

進入標準與規則的統一可先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計和創新一個全新的服務市場開放模式成功後

複製到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 三是調整現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由按照市場運行規範主要由行業

協會等中介組織來確立進入標準和進入方式也可複製目前世界服務市場中行之有效的准入方式

和行為規範⑩四是通過深化分工組合構築一體化內外市場連接的國際商品供應鏈與物流鏈搶佔新分工體系的核心樞紐環節提升大灣區國際分工地位

其三探索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市場機制與政府功能有效銜接與互動模式 市場化法治化方

式是ldquo一國兩制rdquo下不同制度不同關稅區之間跨境區域合作差異性整合的有效方式也是香港

經濟的優勢所在 結合內地政府引導與香港市場主導各自優長在大灣區城市合理分工大灣區現

代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中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產業空間佈局層面要激發

市場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力在市場規律與市場機制的基礎上形成大灣區以新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

業生態體系在城市群協同發展層面要深化城市間合理分工與功能互補發揮各自相對優勢鼓勵

各城市以各自特色與優勢切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在更大空間尋求外溢效益104877810486491048659

其四共建大灣區科技創新生態圈合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增長典範 打造科技

灣區是大灣區建設的內涵特徵與新目標也是區內核心城市轉型升級集聚優勢走向高端的重要

路徑 大灣區可借助香港營商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網絡資金融通便利科研人員出入境便利

等優勢將香港研發優勢與深圳高科技製造能力結合起來率先形成創新驅動模式 重點包括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吸引中央創新資源佈局大灣區構建跨區域科技創新網絡夯實大灣區

科技創新的技術基礎支撐合作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合作構建

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全球高端科創人才優質科創資源要素集聚平

台借鑒吸收香港經驗並轉化為制度創新帶動大灣區優化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三地知識產權

合作機制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體打造大灣區開放型科技創新體系協同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

地將ldquo港深創新及科技園rdquoldquo深圳科創園區rdquo作為探索深港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無障礙配置和便利

6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流通的試點區推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和市場化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與中科院簽

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中科院將在香港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ldquo綜合

創新研究院rdquo其五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雙向便捷高效流動控制好要素雙向便捷流動的方向和節奏 經濟

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是開放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經濟效益的基礎條件但需

要政府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協調能力和風險監管能力 在推動大灣區要素便捷流動方面建議以高

效便捷有序流動為目標在客觀評估灣區經濟社會相互交融需求並做好配套措施基礎上逐步擴

大要素流動的範圍分層次有選擇有重點的多元開放 先行探索以落實香港居民在內地的同等

待遇為重點也即內地單向先行向港澳同胞擴大開放逐步落實香港居民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同

等待遇完善福利可攜性政策以及雙方的制度銜接規定 針對內地居民近期重點是根據兩地產業

合作及經濟發展需要提供內地相關人才進入香港的便利措施開啟綠色通道 根據粵港居民往來

的現狀和需求分階段擴大深圳及珠三角其他地區人員赴港高效便捷流動範圍優化並完善大灣區

居民赴港人員簽注政策 此外支持重點產業合作與要素流動 對雙方商定的其他鼓勵性領域考慮設立科創人才ldquo綠色通道rdquo簡化內地專業人才的引入流程和赴港便利逐步推動科研資金和其

他科技要素的雙向便捷流動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是要建設成為ldquo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rdquo 如何在跨境多中心區域內進行合理的城市定位和錯位發展從而實現

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達致跨境協調機制高效統籌和有效運作如何實現三個獨立關稅區內生產要

素的高效便捷流動如何處理粵港澳進一步融合對各地的社會政治影響及管治挑戰104877810486491048660均是粵港澳

大灣區建設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在國際上尚無先例可循 為此要從ldquo一國兩制rdquo區域經濟整合的

自身特性與發展目標出發通過制度創新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獲得新突破借助香港的綜合優勢並有

效拓展香港獨有價值 一方面要在基於競爭優勢的市場自發合作的基礎上從國家戰略需求角度

與香港優勢相對接以ldquo國家所需香港所長rdquo進行頂層設計加大對香港戰略價值的利用在利用

中進一步強化香港戰略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顧ldquo香港所需rdquo從頂層明確區域合作的功能目標強化政策供給尤其是要針對事關香港長遠發展的結構所缺或發展瓶頸幫助香港逐步培育根植本土

的核心競爭力就政府功能而言未來重點是要發揮政府在大灣區發展目標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和共同市場構

建方面的規劃與協調作用為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在國家層面上要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構建大灣區ldquo結構科學集約高效rdquo的發展格局

則需要以全域思維來重新審視粵港的比較優勢重新理順粵港產業的整體格局以及兩地的分工細分各城市定位提升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 一是借助中央政府的規劃和引導能力在合作中幫助香

港建立有區域規劃引導的經濟發展及協調能力 在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等不同層次和領域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決策共商區內各城

市規劃與大灣區規劃有機銜接的協調發展局面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發展舒緩產業同質競爭的負

面影響 三是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區域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銜接使用和建設規劃更具整體效率在適度競爭中取得區域效益最大化 四是為重構新的產業鏈條形成香港新優勢創

7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

造條件 支持深港合作打造國家高端科創平台吸引國際優質科技資源落戶大灣區以科技創新重

整製造業優勢 五是採取穩妥審慎的推進策略有序促進區域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可先單向後雙

向先局部後整體注重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問題104877810486491048661

在特區層面上參與由國家層面制定的大灣區發展規劃意味著香港將融入有國家規劃指引的

城市群發展體系中香港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相對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藍圖及實施路徑為此需要切實發揮好政府的促進推動作用推動香港建立對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引導與政策支持功

能在以下領域有所突破 一是借助大灣區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策略性規

劃和具體的產業政策可考慮推動香港逐步將零散的策略性發展規劃功能集成相對完整有一定約

束力能與內地發展戰略相對接協調的產業發展規劃類指引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有效

監管和促進發展功能有重點地修訂影響香港總部經濟和投融資平台功能的法規為新經濟發展創

造條件 三是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現有政策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發展

若干適合本土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拓寬產業基礎培育支撐經濟長遠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四是對

接即將公佈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做好本地落實與有效推進 目前香港政府正持續加大對戰略性行

業的支持並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 針對大灣區

日漸龐大的要素高效流動需求做好香港社會的設施配套與動態擴容準備

①敖麗紅袁紅清《灣區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長

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4 頁②榮開明《關於ldquo一國兩制rdquo 理論體系的深層次思

考》澳門《ldquo一國兩制rdquo研究》2012 年第 2 期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dashmdashmdash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

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2017 年

10 月 28 日④ 陶一桃 《經濟特區與中國制度變遷的路徑選

擇mdashmdashmdash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進程的理論思考》澳門《澳門理工學報》2018 年第 3 期⑤彭剛等《新入盟成員國與歐盟經濟整合研究》北

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36~41 頁⑥張玉閣郭萬達《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與

策略選擇》北京《港澳研究》2013 年第 1 期⑦封小雲《香港經濟特點及優勢分析》北京《港澳

研究》2017 年第 3 期⑧《ldquo一帶一路rdquo五周年與 103 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

署 118 份合作協議》搜狐網2018 年 8 月 28 日httpswwwsohucoma250533585_160320

⑨陳廣漢楊柱譚穎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以粵

港澳大灣區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年 5 月第 21~24 頁⑩封小雲《ldquo十三五rdquo時期粵港澳合作深化的思考》載何亦文劉瀾昌編著《十三五規劃與香港定位機會與挑戰》 第十七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66~173 頁104877810486491048659曹鍾雄《大灣區領導小組會議解讀③五維協同構

建粵港澳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深圳)綜合開

發研究院《綜研觀察》2018 年 8 月 20 日httpwww

cdicomcndetailaspx cid =5594

104877810486491048660蔡赤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戰略意義和

現實挑戰》廣州《廣東社會科學》2017 年第 4 期104877810486491048661張玉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和推進策略》北京《紫光閣》2018 年第 12 期

作者簡介蔡赤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

生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成都  610065

[責任編輯  劉澤生]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