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旅日經濟學家【劉進慶教授】 -先生的人生.學問與信仰 ·...

15
紀念旅日經濟學家【劉進慶教授】 -先生的人生.學問與信仰 張紀潯 (Zhang, Jixun ) 城西大學大學部經濟學研究科.經營學部 教授 《演講資料》 一、前言 今天我們在這裡紀念一位偉大的旅日教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活 動家─劉進慶教授。作為教育學家,他從 1973 年進入東京經濟大學工作 後,一直到 2003 年退休為止的 30 年期間,除東京經濟大學外,還在中 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以下簡稱為對外經貿大學)、北京大學、美國哈佛大 學、史丹福大學、日本上智大學、一橋大學、信州大學、法政大學等多 所大學工作、研究、培養了數千名學生;作為經濟學家,他長期從事國 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東北亞經濟研究,其中特別對臺灣經濟研究做 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社會活動家,90 年代後期,他為促進旅日新老華 僑的團結,加強日本、中國、臺灣學界的交流作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 努力下,旅日近 60 萬華人、華僑中出現了新的變化。 首先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及中華經濟研究院在臺灣舉辦「紀 念劉進慶和凃照彥兩位教授研討會」。這次活動不僅對兩位老前輩所作出 的貢獻有所總結,對我們這些新一代旅日學人也是一種鼓勵和鞭策。同 時也感謝大會給我這次發言機會。作為劉先生、凃先生的學生,旅日 23 年中,我從兩位老前輩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特別是劉先生,從 1982 和先生相識後,到他去世,我一直受到先生無微不至的指導和幫助,可 以說沒有劉先生也沒有我的今天。他無論在人品、作人處事,還是在作 研究、對社會貢獻等方面都給了我極大的影響。 今天我主要想從 1. 人生—追求與反抗、2. 研究—學術上的探討、 3. 信仰與實踐—獻身於社會等三個方面介紹劉先生探索學問,追求和 平,獻身社會的一生。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紀念旅日經濟學家【劉進慶教授】 -先生的人生.學問與信仰

    張紀潯 (Zhang, Jixun )

    城西大學大學部經濟學研究科.經營學部 教授

    《演講資料》

    一、前言

    今天我們在這裡紀念一位偉大的旅日教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活

    動家─劉進慶教授。作為教育學家,他從 1973 年進入東京經濟大學工作後,一直到 2003 年退休為止的 30 年期間,除東京經濟大學外,還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以下簡稱為對外經貿大學)、北京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日本上智大學、一橋大學、信州大學、法政大學等多

    所大學工作、研究、培養了數千名學生;作為經濟學家,他長期從事國

    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東北亞經濟研究,其中特別對臺灣經濟研究做

    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社會活動家,90 年代後期,他為促進旅日新老華僑的團結,加強日本、中國、臺灣學界的交流作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

    努力下,旅日近 60 萬華人、華僑中出現了新的變化。

    首先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及中華經濟研究院在臺灣舉辦「紀

    念劉進慶和凃照彥兩位教授研討會」。這次活動不僅對兩位老前輩所作出

    的貢獻有所總結,對我們這些新一代旅日學人也是一種鼓勵和鞭策。同

    時也感謝大會給我這次發言機會。作為劉先生、凃先生的學生,旅日 23年中,我從兩位老前輩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特別是劉先生,從 1982 年和先生相識後,到他去世,我一直受到先生無微不至的指導和幫助,可

    以說沒有劉先生也沒有我的今天。他無論在人品、作人處事,還是在作

    研究、對社會貢獻等方面都給了我極大的影響。

    今天我主要想從 1. 人生—追求與反抗、2. 研究—學術上的探討、 3. 信仰與實踐—獻身於社會等三個方面介紹劉先生探索學問,追求和平,獻身社會的一生。

  • 二、人生─追求與反抗

    1. 從自述來看劉先生反抗的人生

    如何給劉先生的人生定位?對學生我來說,的確是一大難題。在此

    我僅想從他的自述,由劉先生自己定位。

    2002 年 3 月 14 日,我作為發起人之一,為紀念劉先生退休,在東京市穀私學會館舉辦了『祝賀劉進慶退休宴會』。發起人代表是隅谷三喜男

    教授。發起人有村上勝彥教授(東京經濟大學校長)、平川均教授等 9 位學者和 2 位旅日僑界代表。劉先生在大會上宣讀了題為「我反抗的人生」報告。從這一段報告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反抗與追求」是他人生的出

    發點,也是鞭策他探討學問的原動力。1

    (1) 戰亂下的少年時期 ─ 人生起點

    劉先生生於 1931 年 9 月,日本殖民地統治下的臺灣舊台南州斗六街(現雲林縣斗六市)。父親劉仁德‧六味是當地的「大地主、大富商」。劉先生有 8 個兄弟,5 個姐妹,他排行老六。

    在小學,他曾被選為「軍國少年」,被推薦當少年飛行員。1947年當他 16 歲時,發生了「二二八事件」。在報告中,他回憶道:「這一事件給了我很大的震驚,同時也成為我反抗精神的起點。從那以後,

    我下決心要改變社會」。在上中學時,他曾幻想長大後作一位物理學

    家,用學到的物理知識去改變社會。他把自己的少年時代描繪成「戰

    亂下的少年時代」,這一時代中的各種經歷給幼小的劉先生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2) 恐怖政治下的灰色青春

    1951 年,嘉義高中畢業後,他以優異成績考進了臺灣大學法學院經濟系。在自傳中他是這樣的描述自己的大學時代。「首先作為經濟系

    學生我卻對經濟類書不感興趣,願意多看哲學方面的書籍。1956 年大學畢業後,我作為第五屆陸軍預備軍官服兵役,卻不大認真工作」。一

    年半的軍營生活並沒有改變他的反抗精神;四年的大學學習增強了他

    對貧困百姓的同情。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放棄了當國家公務員,

    儘管他的成績很好。1958 年,他進入了彰化商業銀行工作,一做就是

    1 劉進慶『我的反抗人生』,2002 年 3 月 14 日,市穀私學會館。

  • 四年。在自傳中,他把自己的青春時代描繪成「恐怖政治下的灰色青

    春」。在青春時代裡,他開始感覺到當時台灣政界的腐敗與黑暗,並開

    始尋找如何變革社會的途徑。

    (3) 潛心鑽研─實踐反抗的 30 歲月

    1962 年,劉先生已經 31 歲了,他突然提出要自費去日本留學。當時他已經成家立業,包括家裡人在內,很多人並不理解他為什麼要

    放棄銀行舒適的生活和高收入,去日本作一位苦留學生。1962 年,他在神戶大學大學院讀了一年研究生後,1963 年考入東京大學大學院,在隅谷三喜男教授門下攻讀經濟學。1965 年碩士課程畢業後,他又繼續攻讀博士課程,在東大學習了 9 年。

    在自傳中他寫道:「我在東大有幸遇到良師益友,從恩師隅谷三喜

    男先生那,學會了如何從社會底層民眾的身上去觀察研究社會經濟現

    象」。

    他所崇拜的隅谷先生(1916-2003 年),是當代日本勞動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21941 年 3 月因從事進步活動,被警察拘禁的隅谷剛剛出獄後,便遇到畢業就職的重大選擇。體弱多病的隅谷沒有留在日本工

    作,卻毅然選擇了去擁有 6 萬中國工人的滿洲昭和制鐵所(現中國鞍山鋼鐵公司)工作。1941-44 年,他在鞍鋼工作期間,根據自己耳聞目睹的一切對處於日本殖民地統治下的東北工人們的勞動條件,工作方式

    及生活狀況,以及對東北農村的調查,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寫成

    了『東北勞動問題序論』3一文。在論文中他提出了「要改變社會經濟

    政策,去拯救勞工的生命和能力」的觀點及對策,並在理論上為他的

    日後的勞動經濟研究奠定了基礎,例如他以後所提出的「勞動力與勞

    動者的統一」,「工資問題與勞動問題的統一」,「經濟學研究要以特別

    是勞動者為中心」等重大觀點作了必要的準備。

    1955 年,著名作家五味川純平所出版的宣傳人道主義的不朽著作『人間的條件』。書中的主人翁就是以隅谷為原型而塑造的。該書揭露

    了戰爭的罪惡,批判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歌頌人類的平等與

    博愛精神。

    2李挺江、庚新著『學問、信仰與人生─隅谷三喜男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年。 3隅谷三喜男『東北勞動問題緒論』1941 年、昭和製鐵所。

  • 隅谷先生的經歷,研究方法對劉先生影響極大。由於我本人在 15歲時,也下鄉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樺南縣工作了 3 年,親身接觸了生活在中國底層的農民階級,所以我能夠理解劉先生為什麼會如此崇拜

    隅谷先生,並對他的生活方式,研究方法產生共鳴。

    (4) 反抗精神的循環因果關係

    在東大期間,劉先生接觸到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受隅谷先生的

    影響,他開始專心立足於對馬克思經濟學和韋伯學問的研究。這些研

    究昇華了他的反抗精神。為將反抗精神付諸於行動,1967 年他被評選為東大臺灣學生會會長後,立即積極組織各種活動去聲援拯救臺灣的

    政治犯。隅谷先生對他過於參與救援活動的做法提出了批評,指出

    「不能光用語言去反抗,要注重研究,用研究的質量去拼勝負」。隅谷

    先生的批評對劉先生潛心去作研究的幫助很大。他把戰後臺灣經濟分

    析作為博士論文的研究題目,也可以看作是他對舊社會反抗精神的因

    果循環的結果。

    為什麼選擇研究戰後臺灣的經濟?他在『戰後臺灣經濟分析』(東大出版社,1975 年)前言中寫道:「戰前臺灣是日本的殖民地,在日本帝國主義的壓制下,臺灣學者無法去研究臺灣的政治和經濟,同時屈

    服於日本統治的臺灣知識份子,也沒有骨氣去研究臺灣的政治經濟」。

    像劉先生指出的那樣,戰後,由於國共內戰的影響,臺灣長期處於戒

    嚴狀態,思想言論不自由,「特別在人文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大多受

    到政治上的限制被定為禁區。這些都嚴重阻礙了臺灣學術研究,也不

    可能期待有什麼學術上的進步和成果」。在這種情況下,他強烈意識到

    「對臺灣經濟研究的落後有可能會影響臺灣的經濟發展」,「作為一個

    臺灣人有責任有義務去研究臺灣經濟」。

    『戰後臺灣經濟分析』1975 年出版後,在日本學術界掀起了一股臺灣經濟研究熱潮。當時的臺灣正處於 NIEs 化的轉型階段。臺灣從一個落後地區逐漸發展成為先進地區,臺灣經濟發展的經驗開始引起日

    本學術界的注意。

    但是由於該書中多有批評臺灣政策的論述,被當局定為「禁書」。

    直到 1992 年,該書才在臺灣翻譯成中文正式出版。該處的發行人陳映真,作為政治犯在獄中關了 7 年,編輯人林書楊,也作為政治犯被關了 35 年,翻譯是 3 位年輕的台大研究生。從該書發行人,編輯人的經歷我們可以瞭解到該書在臺灣出版是何等的困難。可幸的是,1992 年

  • 也正是臺灣民主政治得到發展的一年,1987 年戒嚴令的撤銷,言論自由的實現,曾被定為「禁書」的『戰後臺灣經濟分析』得到了重新評

    價。該書出版後,立即被『中國時報』評選為 1992 年度開卷十大好書。

    2. 我的恩人,恩師和良友

    雖然劉先生並沒有在社會底層中生活過,但由於受恩師隅谷先生的

    影響,他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界定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研究;因為他對舊

    社會的不滿和強烈的反抗精神,使得他格外關心弱者,對弱者和需要他

    幫助的人總是無私的奉獻。

    劉先生在東大學習期間,或是在東京經濟大學工作期間,幫助過無

    數人,特別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我也是其中一個。對我而言,

    劉先生不僅是我來日留學時的恩人,是指導我博士論文的恩師,同時也

    是我工作研究事業中的良友。

    我和劉先生相識於 1982 年,80 年我結束了在大阪外國語大學國費留學生的生活,回到母校─對外經貿大工作,並被提升為該校日語教研

    室(現日語系)副主任。當年劉先生作為東京經濟大學的代表來我校訪問,由我負責接待。劉先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待人誠懇,沒有一點架子。透

    過我和劉先生的共同努力,對外經貿大學和東京經濟大學締結了學術交

    流協定,但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次相識竟然持續了 22 年。

    1984 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進展和留學政策的變化,像我這樣專任講師以上的中層幹部也可以以「自費公派」的方式留學。1984 年以前,中國政府為防止人才外流,禁止講師以上的中層幹部自費留學。

    這一政策改變了中國留學生的整體素質,現在在日本、美國大學任教的

    華人學者中,很多是中國國內培養的業務骨幹,講師以上的人才。

    1984 年 9 月,我正式向學校遞交了要求「自費公派留學」的申請報告。當時我找的身元保證人是我在大阪外大留學期間,服務過的日本 XX制藥公司的社長,選擇的留學地點是大阪、京都。但突然接到事先答應

    作我保人的大阪社長的來信,拒絕作保人;大阪、京都方面的大學也來

    信講無法接收。特別是那位社長的來信,如同晴天霹靂給我打擊很大。

    因為在當時的中國,一旦提出留學申請,就需要辭去目前的工作。我當

    時是中國大學中最年輕的系主任,近 10 年的研究工作在當時中國的日語學界也小有名氣。我已經提出辭職申請出國留學,就無法撤回。在走頭

  • 無路的情況下,我一方面向第一飯店土屋計雄會長求救,請他作為我的

    身元保證人;另一方面冒昧給劉先生寫信,請他想辦法接納我。時間已

    經是 1984 年 11 月,過了日本大學院考試期,土屋先生和劉先生能否幫助我,說心裡話一點信心也沒有。

    沒想到,我很快就接到了兩位先生的回信。特別是劉先生的回信,

    告訴我已經幫助我找好了導師,並同意我以特殊身份破格參加 85 年 2 月份的大學院考試。接到劉先生的信,我高興的睡不著覺。興奮了一個多

    星期,當時的喜悅心情迄今記憶猶新。沒有恩人土屋先生和劉先生,我

    不可能來日本自費留學,自然也就沒有我今天的一切。

    1985 年 2 月 6 日,我以短期滯在(考試簽證,限期 3 個月)的身分,第二次踏上久別五年的日本土地,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東京,開始了我

    艱苦的留學生生涯。當時我手頭只有 5 萬日元,在艱苦奮鬥的歲月裡,劉先生無論在精神上,或是在學術研究方向定位上,都給了我許多幫

    助。

    三、學術上的探討和鑽研

    俗話說「先學做人、後學做事」。因為劉先生謙虛待人的姿態,做人

    方面的成功,在做學問上也同樣非常成功。我個人認為,劉先生對東亞

    經濟研究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臺灣經濟研究的貢

    獻;二是對中國經濟研究的貢獻。

    1. 臺灣經濟研究的先驅者

    我們先看他對研究臺灣經濟的貢獻。他的代表著作是以上所介紹的

    『戰後臺灣經濟分析』。該書在日本出版後,先後被大陸和臺灣翻譯出

    版。大陸漢譯本為『戰後臺灣經濟分析』(雷慧英譯、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年 5 月出版,共計 476 頁);臺灣漢譯本『臺灣戰後經濟分析』(林書揚監譯,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臺灣人間出版社,1992 年 6 月出版,共計 376 頁)。該書系統地分析了戰後 30 年臺灣經濟的變化,他因此被稱之為臺灣經濟研究的先驅者。

    除該書外,以下均為合著、編著:

    (1)『南北問題的現代構造』(合著)1983 年出版。

    (2)『臺灣=轉型期的政治與經濟(臺灣轉換期之政治と經濟)』1987 年出版。

  • (3)『臺灣百科』劉進慶、若林正文、松本正義等編著,大修館書店,劉進慶「第四章:經濟與產業」1990 年 7 月出版。

    (4)『亞洲新工業化之展望』(亞細亞新工業化之展望)(合著)1990 年出版。

    (5)『臺灣經濟—典型 NIEs 的成就與問題(臺灣之經濟─典型 NIEs の光と影)』 隅谷三喜男、劉進慶、凃照彥合著,東京大學出版社,共計 358 頁,1992 年 2 月出版。

    (6)『日韓台對 ASEAN 投資與金融(日韓台對 ASEAN 企業進出と金融)』劉進慶、齊藤壽彥等編著、日本經濟評論社、共計 326頁,劉進慶「理論的視點」(5-17 頁)和「總結與展望」 (309-319 頁),2002 年 6 月出版。

    (7)漢譯版『臺灣經濟—典型 NIEs 的成就與問題』朱天順監譯,雷慧英,吳偉建,耿景華譯。臺灣人間出版社,共計 377 頁, 1993 年 7 月出版。

    (8)『震盪中的臺灣—改觀與變化(激動中之臺灣—其變容與轉換)』劉進慶、若林正文、大橋英夫等編著,田畠書店,共計 439 頁,1992 年 9 月出版。

    (9)『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會、新世紀東京大會論文集』(中文)、劉進慶、張紀潯等編著、日本僑報社,共計 400頁,劉進慶「中國和平統一的物質基礎—兩岸經貿一體化動態」

    330-335 頁,2001 年 7 月出版。

    (10)『臺灣的產業政策(臺灣之產業政策)』劉進慶、朝元照雄等編著,勁草書房、共計 248 頁。劉進慶「第一章:臺灣的產業組織與產業政策」(3-41 頁)。2003 年 1 月出版。

    (11)『平反有理 2004 年臺灣大選作票真相』日譯本『2004 年臺灣大統領選舉—不正告訴』楊富美著、劉進慶監譯、臺灣問題研究

    會、共計 154 頁、日本僑報社,2004 年 12 月出版。

    從以上著作可以看出,劉先生的研究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

    階段是 70 年代,主要研究方向是戰後的臺灣經濟;第二階段是 80-90 年代初,主要研究方向是轉型期的臺灣經濟現狀。第二階段中,他在研究

    戰後臺灣經濟的基礎上,開始把重點轉向研究轉型期的臺灣經濟,解釋

    和探討臺灣經濟的發展原因和今後的發展方向;第三階段是 90 年代後。由於開始指導中國留學生,他開始關注中國經濟的變化。對中國經濟研

  • 究的出發點和對臺灣經濟研究的出發點一樣,同樣源於他對發展中國

    家、地區的關注和對民眾的熱愛。

    2. 隅谷沙龍—中國經濟研究會

    我不大清楚隅谷中國經濟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我參加研究會是 1998 年春天。當時研究會成員有劉先生、凃先生、伊藤誠教授(原東大教授,理論經濟學家)、吳天降教授(中央大學)、葉剛副教授(東北大學,東大博士)、周牧之教授(東經大)和我。研究會有以下特點:

    第一,延續時間很長。從 1998 年起,到隅谷先生去世,至少持續了2 年以上。研究會每月活動一次,時間訂在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六的下午,每次活動四小時以上。

    第二,從研究會的成員看,大都是隅谷先生的學生,而我和周、葉

    都屬於新一代的留日學者。年齡層次分老中青,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探

    討、學習和研究。因研究會地點設在隅谷先生家裏,研究會也可看作是

    「隅谷沙龍」。

    第三,研究會主要研究對象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機制,試圖從理論和

    實踐兩個方面去探討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每次會議由一個會員做重點

    發言,大家討論。

    隅谷先生當時任東京女子大學校長,同時還兼任許多政府顧問,和

    各種審議會的主席,非常繁忙。但他對研究會寄予很大的期望,每次都

    積極參與討論。劉先生作為研究會事務局長,負責和隅谷先生的溝通及

    聯繫各位會員的事務性工作。

    當時我正在寫博士論文,所以研究會對我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學習機

    會。由於受隅谷先生和劉先生的影響,我把博士論文題目訂為『中國社

    會保障和制度改革研究』,以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為切入點,對該制度

    進行系統的分析。

    3. 關注中國的「三農」問題

    劉先生最關注的還是中國的「三農=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由於沒有正式發表的論文,我僅使用 2000 年 12 月 16 日和 2001 年 2 月 24 日研究會上,他所發表的論文要旨來看他對中國「三農」問題研究的貢

    獻。

  • 他認為「農地的集體所有制是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的基礎,但是現在

    中國的農地面臨三個最基本的問題:一是耕地面積有限。1995 年中國耕地面積只有 9,497 萬公頃。相對有限的耕地面積,中國農村勞動力過剩。1999 年中國農村勞動力有 4 億 6,897 萬人,其中農業勞動力 3 億 2,912 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的 70.2%,按耕地面積算,每個農村勞動力所擁有的耕地面積只有 0.28 公頃,比日本、臺灣還要少。第二個問題是農民的意識問題。中國農民世世代代認為耕地是農業用地。在這一意識得不到根本

    改變的情狀下,中國農民一定會陷入因喪失耕地而帶來三種不同的不安

    狀態。一是因農業公社集體化所造成的集體農業的問題,二是因土地私

    有化造成的土地兼併的問題。三是農地使用權的問題」。劉先生一針見血

    地指出了中國在農地使用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問題。

    其次,對中國「三農」問題,劉先生明確指出,中國現在所面臨以

    下三大問題:

    一是糧食生產和糧食自給的問題。他認為「中國糧食進口最佳限度

    是 5%左右。即如果生產量在 5 億噸左右時,進口量應達到 2,500 萬噸」。因此,如果有效地利用農村勞動力對解決中國糧食生產、自給自足問題

    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中國還要注意利用海外土地資源,重新構築農地

    國際分工體制。

    二是如何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問題。他認為「一方面要通過發展

    經濟,增加雇傭的方式解決 1 億 5 千萬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努力削減農民的數量」。

    三是農業發展和農民貧困的問題。他認為「作為社會主義的中國,

    一定要努力實踐共同富裕的理念」、「要發展農業、繁榮農村、提高農民

    的所得水平」。

    在如何制定農村經濟—農業、鄉鎮企業發展戰略問題上,劉先生指

    出需要注意和解決以下六大問題:

    一、努力發展農家副業,使農業商業化。

    二、有效處理土地資源利用和土地使用權市場化的關係。

    三、促進鄉鎮企業經營的現代化和推動農村工業化。

    四、積極推動農村地區的小城鎮化。

    五、支持農民脫農,擴大農村勞動市場。

  • 六、發展農村工業化時要注意保護自然資源環境。

    在如何解決帶有中國特色的城市、農村二重經濟構造問題上,劉先

    生提出了以下四點建議:

    第一、現有的社會體制是造成城市、農村二重經濟構造、經濟差距

    的根源,因此需要進行體制上的改革。

    第二、要改革現有的戶籍制度,促進中國農村勞動力的自由移動。

    第三、要努力推進農工同盟式的工業化,克服因城市、農村二重結

    構所造成的經濟差距。

    第四、要努力實現城市、農村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

    劉先生指出「只有在解決以上四個問題的基礎上,才可能實現中國

    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他衷心期望看到「中國能夠出現一個三農一體

    的新農村」。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他對中國「三農問題」的深刻理解。而他

    在 2000-2001 年所指出的各種問題以及為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現已成為中國在解決「三農問題」中所實行的重要對策。劉先生在報告中所描寫

    的「城市、農村社會主義保障體系的框架」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已成為

    我博士論文理論分析的框架。

    四、信仰與實踐—獻身於社會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任何人的思想、言論、行動都代表著一定

    的社會關係,而這些社會關係的類型、性質、存在方式、結構、後果卻

    不盡相同。評價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或歷史作用,無非就是對他所代表、

    反映的社會關係進行分析。劉先生為我們展示的社會關係網是廣闊豐富

    又深刻的。讓我們從劉先生所擔任的各類職務談起。

    1. 東經大二十九年,桃李滿天下

    雖然劉先生在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各大學作過客座教授,但其

    中,東京經濟大學始終是他主要工作單位。他熱愛東經大,對東經大充

    滿了極大的感情。其重要原因正像他在自傳中所寫道的「一是因為東經

    大接納了我」。大家都知道,在 30 年前的日本,一個外國人很難找到正式職務,更不要說在大學首府就職。而東經大並沒有嫌棄他是臺灣人,

    1973 年正式錄用他當專任講師,2 年後又提升他做副教授,5 年後他就晉

  • 升為教授。短短 5 年間,由一個講師升為教授,不要說是一個外國人,就連日本人也是不可能的。

    作為一個教授,他不僅在學術研究和教學講課上皆有口碑,而且在

    學校的各類社會工作中,積極為大家服務。他 1988 年被選為經濟學部長,並兼任大學理事(2 年)。因為當時東經大只有經濟學部和經營學部二個學部,所以學部長一職相當於現在的副校長。一個外國人在日本大學

    當學部長也是前所未有的。

    1998 年他又被選為圖書館長(2 年)。總之他在東經大除學部長、圖書館長等正式領導工作外,還身兼大學評議員和各種委員等數職。無數大

    小事,他是事必身躬,認真周到,人們幾乎難以想像這個人的精力之充

    沛、能力之全面,更欽佩他那種無私為大家服務的精神。

    他在東經大培養了無數學生,有的學生像我這樣留在日本大學任

    教,也有的學生回到大陸、臺灣或韓國工作。但我們這些他所教過的學

    生無論到哪裡都不會忘記他。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2. 獻身於社會—社會活動家

    劉老師不僅是個優秀的教師,而且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在學

    術界他曾擔任過亞洲政治學會評議員,亞洲留學生文化協會評議員等社

    會職務,為推動日本的亞洲政治、經濟研究、普及亞洲留學生的文化活

    動作出了貢獻。90 年代後期,他所最努力、最盡心推動的事業是「促進臺灣海峽兩岸和平運動的橋樑」(引自自傳)。

    的確在日本這樣一個崇尚實踐、講究工作效益的社會裡,工作壓力

    很大。作為學者、教師能把自己的工作、事業做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但他最可貴的是不僅學問做的好,還能獻身社會,用自己的努力去推動

    日本華人華僑社會的團結和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活動。在日本華人華僑

    社會裏,他的名字被大家所承認,所尊重。在他去世以後,為紀念他就

    組織了三次活動,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在日本華人華僑社會中的威

    望。有關這一點,我還將利用後面的篇幅繼續介紹。以下我僅從新世紀

    東京大會和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的組建來看他對推動臺灣海峽兩岸和平運

    動的貢獻。

    (1) 新世紀東京大會

    新世紀東京大會組委成立於 2000 年 4 月,召開於 2001 年 7 月 16日-17 日。作為大會組委,在長達一年零 3 個月的活動中,他幾乎沒有

  • 休息過,犧牲了大部分節假日為大會的組織工作盡心盡力。同時作為

    論文編委會代表,從徵集論文、組織稿件到編排活動,他都非常認

    真。大會論文集總共有 400 多頁,50 多萬字,彙集了 86 篇文章。其中日本以外地區 50 篇,日本本地 36 篇,是歷屆大會中論文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的論文集。

    (2) 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我認為,新世紀東京大會的貢獻有兩點:第一促進了日本新老華

    僑華人的團結。在大會召開之前,日本華僑華人社會分為新華僑和老

    華僑社會,由於新老華僑本身工作性質、經歷不同,彼此沒有什麼聯

    繫。大會結束後,新老華人組織相互支援,團結一致,有了很大的變

    化;第二促進了華人華僑的組織化。其中「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就是

    大會的產物。中心宗旨是促進海峽兩岸學術交流,劉先生是中心的代

    表,我作為執委能幫助劉先生工作是非常榮幸的。中心本身也可以看

    做是實現他餘生願望的成果之一。

    五、永恆的生命

    1. 三次追悼活動

    2005 年 10 月 23 日劉先生病逝的消息在華人華僑社會引起了很大震動。遵照劉先生的遺囑,劉先生的夫人沒有訃告親友,也沒有按日本一

    般習慣組織「葬式」(葬禮)等追悼活動,而採取了「密葬」(不通告親朋好友而埋葬)的方式。我接到訊息是 10 月 25 日,立即和周牧之等人商議,並作為發起人,組織了『追悼劉進慶先生華人華僑會』。發起人裡有

    他組建的兩岸關係研究中心(日本)、日本華人教授會議和 15 位新老華人華僑代表。05 年 10 月 29 日下午 3 點-5 點 30 分,追悼會在東京經濟大學6 號館召開,到會人員有 60 多人。

    第二次追悼活動是 05 年 12 月 1 日下午,我也作為發起人參加,主要發起組織是東京華僑總會,會場設在東京華僑會館,到會人員 130 人左右。

    第三次追悼活動是東京經濟大學組織的,追悼會場設在東京市穀私

    學會館,到會人員 150 多人,規模最大。

  • 2. 各種紀念活動

    除三次追悼活動外,日本僑報電子週刊第 515 期(10 月 26 日)和 516期(11 月 2 日)組織了二次「沉痛悼念劉進慶先生特集」,日本華人教授會議在年刊『東亞論壇』第二號(06 年 3 月)專門編輯了「追悼劉進慶教授特集」。以下我想簡單介紹部分悼念詞。

    「接到劉進慶先生病逝的訃告,深表沉痛。和劉先生見面的機會並

    不多,但他謙虛待人的姿態,對各種問題的見識、學問和支持我們

    後輩的人品,一切都留下深刻印象」

    ─ 東京學藝大學教授 劉德強 日本僑報電子週刊第 515 期、05 年

    10 月 26 日。

    「劉先生突然病逝,這意味著少了一位有良識的中國人學者,不僅

    對劉先生家裏,對整個華人社會是一個極其悲痛的事情。劉先生對

    日本的臺灣經濟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給予我臺灣研究很大的

    影響。其客觀、周密的研究態度反映到他的研究成果,無論是學問

    或人品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大前輩」

    ─ 明治學院大學教授 宋立水 日本僑報電子週刊第 515 期、05 年

    10 月 26 日

    「和東京經濟大學締結交流協定後,劉進慶先生不僅為促進我們兩

    校的友好關係、學術交流盡力,而且熱心關心和照顧我們每一個

    人。在教授互換交流期間,先生努力授業,他的博學和人品受到我

    校教職員的尊敬。他的學識和研究的深奧引導我校青年學生去努力

    學習。對先生的逝世我們全校感到十分悲痛」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日語系有關人員、李愛文、夏占友、韓進旺、

    曹紅月等 19 位教授聯名、05 年 10 月 28 日。

    「劉進慶先生是海外僑界愛國人士,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他心向

    祖國,情繫中華,畢生致力於中國和平統一大業,為促進海峽兩岸

    的交流與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他的逝世,不但是海外僑界的損

    失,也使我們失去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

    ─ 中華海外聯誼會,05 年 10 月 28 日。

  • 「劉先生生前,對真知孜孜以求,其學說之精湛、淵博令人敬仰;

    他關心兩岸關係和祖國的前途命運,關注臺灣問題,曾多次自費去

    臺灣做實地調查研究,不惜殫精竭慮,令我們感佩不已。先生雖

    去,鴻文等身,音容宛在,風骨長存」

    ─ 臺盟中央主席 張克輝,副主席李敏寬、05 年 10 月 29 日。

    六、結束語

    劉進慶教授在病逝之前,曾經寫了一份遺言─「辭世之詞」,我將它

    翻譯成中文,並以它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我 1931 年出生在臺灣,渡過了 74 年的星霜歲月。這中間的一段期

    間,我在臺灣受教育、工作,並於 1962 年東渡日本,開始走學問之

    道路。

    在東京大學期間,我有幸得到良師的指導,並在友人的支持和幫助

    下,為促進戰後臺灣經濟研究事業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另一方面,為反抗壓迫,我參與了反蔣民主運動,渡過了充實的前 30

    年的歲月。

    以後,在東京經濟大學,有同事們的關心,好學生的存在,我能夠潛

    心專研和教授國際經濟、亞洲經濟、中國經濟,一直走完了學者的道

    路。

    生命老化給我的造血細胞帶來的異常變化,能夠生存的血球越來越

    少,慢慢接近生命的盡頭。回顧往事,雖然在動亂時代我飽嘗各種辛

    酸苦辣,但我總還能按照自己的願望生活了過來,感到非常幸福。在

    此,我非常感謝所有在我一生中給過我幫助的各位,並以此作為我的

    辭世之詞。

    謝謝。

    劉進慶

    2005 年 10 月 23 日 病逝

  • 參考文獻

    劉進慶『我的反抗人生』,2002 年 3 月 14 日,市穀私學會館。

    李挺江、庚新著『學問、信仰與人生─隅谷三喜男傳』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1992 年。

    隅谷三喜男『東北勞動問題緒論』1941 年、昭和製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