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煤机 mf0015 出力 42.7 t/h 磨煤机 mf0016 出力 42.7 t/h 磨煤机 mf0017 出力 42.7...

182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Dec-2019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排污许可证

(副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监制

柳州市行政审批局印制

持证须知

一、本证根据《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及相关文件制定和

发放。

二、本证应包含持证单位所有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废水和废气

排放口,未载明但排放废水和废气的,属于违法行为。

三、持证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证规定的许可事项排放污染物,并

严格遵守本证中的各项管理要求。

四、持证单位应配合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

行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有关资料。

五、持证单位应按照《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申请变更、

延续或者补发排污许可证。

六、禁止涂改、伪造本排污许可证。禁止以出租、出借、买卖

或其他方式转让本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

副本

证书编号:914502230790828611001P

单位名称:神华国华广投(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建中西路 168号

行业类别:火力发电

生产经营场所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建中西路 168号

组织机构代码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502230790828611

法定代表人:陈杭君

技术负责人:支卫峰

固定电话:0772-6888352 移动电话:/

有效期限:自 2017年 06月 22日起至 2020年 06月 21日止

发证机关:(公章)柳州市行政审批局

发证日期:2017年 06月 22日

排污许可证目录

一、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1

(一)排污单位基本信息 ......................................................................................................1(二)主要产品及产能 ..........................................................................................................2(三)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8(四)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9(五)排污权使用和交易信息.............................................................................................13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 .............................................................................................14

(一)排放口 ........................................................................................................................14(二)有组织排放许可限值.................................................................................................14(三)特殊情况下许可限值.................................................................................................17(四)无组织排放许可条件.................................................................................................19(五)排污单位大气排放总许可量.....................................................................................22

三、水污染物排放 .................................................................................................23

(一)排放口 ........................................................................................................................23(二)排放许可限值 ............................................................................................................23(三)特殊情况下许可限值.................................................................................................26

四、环境管理要求 .................................................................................................27

(一)自行监测 ....................................................................................................................27(二)环境管理台账记录 ....................................................................................................32(三)执行(守法)报告 ....................................................................................................33(四)信息公开 ....................................................................................................................33(五)其他控制及管理要求.................................................................................................34

五、许可证变更、延续记录 .................................................................................36

六、其他许可内容 .................................................................................................36

附图 .........................................................................................................................37

1

一、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一)排污单位基本信息

表 1 排污单位基本信息表

单位名称神华国华广投(柳州)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市鹿寨县建中西路

168 号

邮政编码 545600 生产经营场所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市鹿寨县建中西路

168 号

行业类别 火力发电 投产日期 2016-12-26

生产经营场所中心经度 109º 44′ 生产经营场所中心纬

度24º 28′

组织机构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502230790828611技术负责人 支卫峰 联系电话 /所在地是否属于重点区

□是☑否

主要污染物类别 ☑废气☑废水

主要污染物种类

☑颗粒物

☑SO2☑NOx□VOCs☑其他特征污染物(氨,汞及其化

合物,林格曼黑度)

☑COD☑氨氮

☑其他特征污染物(悬浮物,总汞,总镉,总铅,pH 值,总砷,流量,总磷

(以 P 计),浑浊度)

大气污染物排放形式☑有组织

☑无组织废水污染物排放规律

☑间断排放,排放期

间流量稳定 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

准名称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

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名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2

(二)主要产品及产能

表 2 主要产品及产能信息表

设施参数(3)序

主要生产单

元名称

主要工艺名

称(1)

生产设施名

称(2)

生产设施编

号 参数名称设计值计量单

其他设施

参数信息

其他设施

信息

产品名称

(4)

生产能力

(5)

计量单位

(6)

设计年生

产时间

(h)

(7)

其他产品

信息

其他工艺

信息

磨煤机 MF0001 出力 42.7 t/h

磨煤机 MF0002 出力 42.7 t/h

磨煤机 MF0003 出力 42.7 t/h

磨煤机 MF0004 出力 42.7 t/h

2号机组 备料系统

磨煤机 MF0005 出力 42.7 t/h

发电机 MF0006输出功

率350 MW

蒸汽温

度571 ℃

锅炉效

率93.8 %

蒸汽压

力25.4 Mpa

1

2号机组锅炉及发

电系统

煤粉锅炉 MF0007

最大连

续蒸发

1150 t/h

供热4850000

000MJ/a 5500

3

主要生产单

元名称

主要工艺名

称(1)

生产设施名

称(2)

生产设施编

设施参数(3)其他设施

信息

产品名称

(4)

生产能力

(5)

计量单位

(6)

设计年生

产时间

(h)

(7)

其他产品

信息

其他工艺

信息参数名称设计值计量单

其他设施

参数信息

空气预热

器MF0008 风量 1190

Nm3/

h

其他 0.23 MPa

省煤器 MF0009

其他 86 m3

送风机 MF0010 风量9344

27

Nm3/

h

一次风机 MF0011 风量3616

62

Nm3/

h

额定功

率350 MW

蒸汽压

力24.2 MPa

凝汽式汽

轮机MF0012

蒸汽温566 ℃

电 350 MW 5500

4

主要生产单

元名称

主要工艺名

称(1)

生产设施名

称(2)

生产设施编

设施参数(3)其他设施

信息

产品名称

(4)

生产能力

(5)

计量单位

(6)

设计年生

产时间

(h)

(7)

其他产品

信息

其他工艺

信息参数名称设计值计量单

其他设施

参数信息

2号机组循环冷却

系统直流冷却 MF0013 出力 5500 m3/h

磨煤机 MF0014 出力 42.7 t/h

磨煤机 MF0015 出力 42.7 t/h

磨煤机 MF0016 出力 42.7 t/h

磨煤机 MF0017 出力 42.7 t/h

1号机组 备料系统

磨煤机 MF0018 出力 42.7 t/h

发电机 MF0019输出功

率350 MW

锅炉效

率93.8 %

蒸汽温

度571 ℃

2

1号机组锅炉及发

电系统

煤粉锅炉 MF0020

最大连

续蒸发 1150 t/h

供热4850000

000MJ/a 5500

5

主要生产单

元名称

主要工艺名

称(1)

生产设施名

称(2)

生产设施编

设施参数(3)其他设施

信息

产品名称

(4)

生产能力

(5)

计量单位

(6)

设计年生

产时间

(h)

(7)

其他产品

信息

其他工艺

信息参数名称设计值计量单

其他设施

参数信息

蒸汽压

力25.4 Mpa

空气预热

器MF0021 风量 1190

Nm3/

h

其他 0.23 MPa

省煤器 MF0022

其他 86 m3

送风机 MF0023 风量9344

27

Nm3/

h

一次风机 MF0024 风量3616

62

Nm3/

h

蒸汽压

力24.2 MPa

凝汽式汽

轮机MF0025

蒸汽温

度566 ℃

电 350 MW 5500

6

主要生产单

元名称

主要工艺名

称(1)

生产设施名

称(2)

生产设施编

设施参数(3)其他设施

信息

产品名称

(4)

生产能力

(5)

计量单位

(6)

设计年生

产时间

(h)

(7)

其他产品

信息

其他工艺

信息参数名称设计值计量单

其他设施

参数信息

额定功

率350 MW

1号机组循环冷却

系统直流冷却 MF0026 出力 5500 m3/h

油罐 MF0027 储量 16 m3

油罐 MF0028 储量 16 m3

尿素 MF0029 储量 20 t公用单元 储存系统

圆形煤场 MF0030 储量1170

00t

灰库 MF0031 容积 1700 m3

石膏库房 MF0032 容积 350 m3

石灰石粉

仓MF0033 容积 350 m3

灰库 MF0034 容积 1700 m3

石膏库房 MF0035 容积 350 m3

公用单元 辅助系统

石灰石粉

仓MF0036 容积 350 m3

7

主要生产单

元名称

主要工艺名

称(1)

生产设施名

称(2)

生产设施编

设施参数(3)其他设施

信息

产品名称

(4)

生产能力

(5)

计量单位

(6)

设计年生

产时间

(h)

(7)

其他产品

信息

其他工艺

信息参数名称设计值计量单

其他设施

参数信息

灰库 MF0037 容积 1700 m3

公用单元 装卸系统 翻车机房 MF0038 其他15-

20

辆/

小时

输送皮带 MF0039 出力 1500 t/h /

输送皮带 MF0040 出力 1500 t/h /

输送皮带 MF0041 出力 1500 t/h /

输送皮带 MF0042 出力 1500 t/h

输送皮带 MF0043 出力 1500 t/h /

输送皮带 MF0044 出力 1500 t/h /

输送皮带 MF0045 出力 1500 t/h /

公用单元 运输系统

输送皮带 MF0046 出力 1500 t/h /

8

(三)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

表 3 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信息表

序号 种类(1) 名称(2) 年最大使用量 计量单位(3) 硫元素占比有毒有害成分及

占比(4)其他信息

原料及辅料

1 辅料 石灰石 43000 t/a / / /

2 辅料 尿素 4000 t/a / / /

3 辅料 盐酸 719 t/a / / /

4 辅料 烧碱 524 t/a / / /

5 辅料 脱硝催化剂 16000 m2/a / / /

6 辅料 混凝剂 150 t/a / / /

7 辅料 助凝剂 36 t/a / / /

燃料

序号 燃料名称 灰分(%) 硫分(%) 挥发分(%)热值

(MJ/kg、MJ/m3)

年最大使用量

(万 t/a、万

m3/a)

其他信息

1 柴油 1 0.01 35 5200 0.02 /

2 常规燃煤 23 0.4 25 21.82 200 /

9

(四)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

表 4 废气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

污染治理设施

生产设

施编号

生产设

施名称

(1)

对应产污

环节名称

(2)

污染物种类

(3)

排放形

(4)

污染治理

设施编号

污染治理

设施名称

(5)

污染治理

设施工艺

是否为

可行技

污染治理

设施其他

信息

有组织排

放口编号

(6)

排放口

设置是

否符合

要求

(7)

排放口

类型其他信息

1 MF0020 煤粉锅

锅炉烟气 氮氧化物 有组织 TA001 脱硝系统 采用高效

低氮燃烧

器+SCR

是 DA001 是 主要排

放口

2 MF0020 煤粉锅

锅炉烟气 二氧化硫 有组织 TA002 脱硫系统 石灰石-

石膏湿法

是 DA001 是 主要排

放口

3 MF0020 煤粉锅

锅炉烟气 烟尘 有组织 TA003 除尘器 静电除尘 是 DA001 是 主要排

放口

4 MF0020 煤粉锅

锅炉烟气 林格曼黑度 有组织 协同处理 DA001 是 主要排

放口

5 MF0020 煤粉锅

锅炉烟气 汞及其化合

有组织 协同处理 DA001 是 主要排

放口

6 MF0007 煤粉锅

锅炉烟气 氮氧化物 有组织 TA004 脱硝系统 采用高效

低氮燃烧

器+SCR

是 DA002 是 主要排

放口

7 MF0007 煤粉锅

锅炉烟气 二氧化硫 有组织 TA005 脱硫系统 石灰石-

石膏湿法

是 DA002 是 主要排

放口

8 MF0007 煤粉锅

锅炉烟气 烟尘 有组织 TA006 除尘器 静电除尘 是 DA002 是 主要排

放口

10

生产设

施编号

生产设

施名称

(1)

对应产污

环节名称

(2)

污染物种类

(3)

排放形

(4)

污染治理设施

有组织排

放口编号

(6)

排放口

设置是

否符合

要求

(7)

排放口

类型其他信息污染治理

设施编号

污染治理

设施名称

(5)

污染治理

设施工艺

是否为

可行技

污染治理

设施其他

信息

9 MF0007 煤粉锅

锅炉烟气 林格曼黑度 有组织 协同处理 DA002 是 主要排

放口

10 MF0007 煤粉锅

锅炉烟气 汞及其化合

有组织 协同处理 DA002 是 主要排

放口

11 MF0030 圆形煤

储煤设施 粉尘 无组织 TA007 无组织排

放控制措

封闭 是

12 MF0031 灰库 灰库 粉尘 无组织 TA008 无组织排

放控制措

筒仓 是

13 MF0034 灰库 灰库 粉尘 无组织 TA009 无组织排

放控制措

筒仓 是

14 MF0037 灰库 灰库 粉尘 无组织 TA010 无组织排

放控制措

筒仓 是

15 MF0039 输送皮

输煤系统 粉尘 无组织 TA011 封闭 封闭 是

16 MF0040 输送皮

输煤系统 粉尘 无组织 TA012 封闭 封闭 是

17 MF0041 输送皮 输煤系统 粉尘 无组织 TA013 封闭 封闭 是

11

生产设

施编号

生产设

施名称

(1)

对应产污

环节名称

(2)

污染物种类

(3)

排放形

(4)

污染治理设施

有组织排

放口编号

(6)

排放口

设置是

否符合

要求

(7)

排放口

类型其他信息污染治理

设施编号

污染治理

设施名称

(5)

污染治理

设施工艺

是否为

可行技

污染治理

设施其他

信息

18 MF0042 输送皮

输煤系统 粉尘 无组织 TA014 封闭 封闭 是

19 MF0043 输送皮

输煤系统 粉尘 无组织 TA015 封闭 封闭 是

20 MF0044 输送皮

输煤系统 粉尘 无组织 TA016 封闭 封闭 是

21 MF0045 输送皮

输煤系统 粉尘 无组织 TA017 封闭 封闭 是

22 MF0046 输送皮

输煤系统 粉尘 无组织 TA018 封闭 封闭 是

23 MF0029 尿素 尿素溶解 氨 无组织 TA019 通风 其他 是

表 5 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

污染治理设施

废水类别

(1)

污染物种类

(2)

排放去向

(3)

排放规律

(4)污染治理设

施编号

污染治理设

施名称

(5)

污染治理设

施工艺

是否为

可行技

污染治理

设施其他

信息

排放口

编号

(6)

排放口

设置是

否符合

要求

(7)

排放口

类型其他信息

12

废水类别

(1)

污染物种类

(2)

排放去向

(3)

排放规律

(4)

污染治理设施

排放口

编号

(6)

排放口

设置是

否符合

要求

(7)

排放口

类型其他信息污染治理设

施编号

污染治理设

施名称

(5)

污染治理设

施工艺

是否为

可行技

污染治理

设施其他

信息

1 脱硫废水 总汞,总镉,

总铅,pH值,

总砷,流量

不外排 间断排放,

排放期间流

量稳定

TW001 脱硫废水处

理系统

絮凝或混凝

沉淀,酸碱

中和

是 DW001 是 设施或

车间废

水排放

2 循环冷却系

统排水

pH值,化学

需氧量,总磷

(以 P计),

流量

直接进入江

河、湖、库

等水环境

间断排放,

排放期间流

量稳定

TW002 冷却塔 自然通风冷

却塔

是 DW002 是 一般排

放口

3 生活污水 悬浮物,化学

需氧量,氨氮

(NH3-N)

不外排 间断排放,

排放期间流

量稳定

TW003 生活污水处

理系统

生物接触氧

4 输煤系统废

悬浮物 不外排 间断排放,

排放期间流

量稳定

TW004 含煤废水处

理系统

澄清,絮凝

或混凝沉淀,

过滤

5 锅炉补给水

处理废水

pH值,化学

需氧量,氨氮

(NH3-N),

浑浊度

不外排 间断排放,

排放期间流

量稳定

TW005 工业废水处

理系统

絮凝或混凝

沉淀,澄清,

过滤

13

(五)排污权使用和交易信息

注:如发生排污权交易,需要载明;如果未发生交易,无需载明。

14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

(一)排放口

表 6 大气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排放口地理坐标序号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种类

经度 纬度

排气筒高度

(m)

排气筒出口内径

(m)其他信息

1 DA001 二氧化硫,汞及其化

合物,林格曼黑度,烟

尘,氮氧化物

109°44′ 24°28′ 210 7 两台机组共用一条烟囱,

烟囱的标号为 fq-0112

2 DA002 林格曼黑度,汞及其

化合物,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烟尘

109°44′ 24°28′ 210 7 两台机组共用一条烟囱,

烟囱的标号为 fq-

0112。

(二)有组织排放许可限值

表 7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

许可年排放量限值(t/a)

序号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浓度

限值

(mg/Nm3)

许可排放速率

限值

(kg/h)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承诺更加严格

排放浓度限值

主要排放口

1 DA001 烟尘 10 / / / / / / /

2 DA001 林格曼黑度 1 / / / / / / /

15

序号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浓度

限值

(mg/Nm3)

许可排放速率

限值

(kg/h)

许可年排放量限值(t/a)承诺更加严格

排放浓度限值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3 DA001 氮氧化物 50 / / / / / / /

4 DA001 二氧化硫 35 / / / / / / /

5 DA001 汞及其化合物 0.03 / / / / / / /

6 DA002 汞及其化合物 0.03 / / / / / / /

7 DA002 林格曼黑度 1 / / / / / / /

8 DA002 二氧化硫 35 / / / / / / /

9 DA002 氮氧化物 50 / / / / / / /

10 DA002 烟尘 10 / / / / / / /

一般排放口

全厂有组织排放总计

全厂有组织排放总

颗粒物 559 559 559 / /

SO2 3727.2 3727.2 3727.2 / /

NOx 1863.6 1863.6 1863.6 / /

VOCs / / / / /

主要排放口备注信息

16

两个排放口通过同一个烟囱排放。

一般排放口备注信息

全厂有组织排放总计备注信息

两个排放口通过同一个烟囱排放。

注:1、“全厂有组织排放总计”指的是,主要排放口与一般排放口之和数据。

17

(三)特殊情况下许可限值

表 8 特殊情况下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

排放口类型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时段

许可排放

浓度限值

(mg/Nm3

许可日排

放量限值

(kg/d)

许可月排

放量限值

(t/m)

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要求

主要排放口

颗粒物 / / / /

SO2 / / / /

NOx / / / /

VOCs / / / /

一般排放口

颗粒物 / / / /

SO2 / / / /

NOx / / / /

VOCs / / / /

无组织排放

颗粒物 / / / /

SO2 / / / /

NOx / / / /

VOCs / / / /

全厂合计

颗粒物 / / / /

SO2 / / / /

NOx / / / /

VOCs / / / /

重污染天气应对要求

主要排放口

颗粒物 / / / /

SO2 / / / /

NOx / / / /

VOCs / / / /

一般排放口

颗粒物 / / / /

SO2 / / / /

NOx / / / /

VOCs / / / /

无组织排放

颗粒物 / / / /

SO2 / / / /

NOx / / / /

VOCs / / / /

全厂合计

颗粒物 / / / /

SO2 / / / /

NOx / / / /

VOCs / / / /

冬季污染防治其他备注信息

18

其他特殊情况备注信息

注:特殊情况指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对排污单位有更加严格的

排放控制要求的情况

19

(四)无组织排放许可条件

表 9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年许可排放量限值(t/a)

序号无组织排

放编号产污环节 污染物种类

主要污染防治

措施 名称

浓度限值

(mg/Nm3

其他信息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申请特殊时

段许可排放

量限值

1 MF0030 储煤设施 粉尘 无组织排放

控制措施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2 MF0034 灰库 粉尘 无组织排放

控制措施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3 MF0031 灰库 粉尘 无组织排放

控制措施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4 MF0037 灰库 粉尘 无组织排放

控制措施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5 MF0029 尿素溶解 氨 通风 恶臭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 14554-

93

1.5 / / / / / /

6 MF0039 输煤系统 粉尘 封闭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20

序号无组织排

放编号产污环节 污染物种类

主要污染防治

措施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其他信息

年许可排放量限值(t/a)申请特殊时

段许可排放

量限值名称

浓度限值

(mg/Nm3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7 MF0045 输煤系统 粉尘 封闭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8 MF0042 输煤系统 粉尘 封闭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9 MF0046 输煤系统 粉尘 封闭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10 MF0043 输煤系统 粉尘 封闭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11 MF0040 输煤系统 粉尘 封闭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12 MF0041 输煤系统 粉尘 封闭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13 MF0044 输煤系统 粉尘 封闭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 / / / / / /

全厂无组织排放总计

全厂无组织排放总计颗粒物 / / / / / /

SO2 / / / / / /

21

序号无组织排

放编号产污环节 污染物种类

主要污染防治

措施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其他信息

年许可排放量限值(t/a)申请特殊时

段许可排放

量限值名称

浓度限值

(mg/Nm3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NOx / / / / / /

VOCs / / / / / /

22

(五)排污单位大气排放总许可量

表 10 企业大气排放总许可量

序号 污染物种类 第一年(t/a) 第二年(t/a) 第三年(t/a) 第四年(t/a) 第五年(t/a)

1 颗粒物 559 559 559 / /

2 SO2 3727.2 3727.2 3727.2 / /

3 NOx 1863.6 1863.6 1863.6 / /

4 VOCs / / / / /

企业大气排放总许可量备注信息

注:“全厂合计”指的是,“全厂有组织排放总计”与“全厂无组织排放总计”之和数据、全厂总量控制指标数据两者取严。

23

三、水污染物排放

(一)排放口

表 11 废水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排放口地理坐标 受纳自然水体信息 汇入受纳自然水体处地理坐标

序号排放口编号经度 纬度

排放去向 排放规律间歇排放

时段 名称受纳水体

功能目标经度 纬度

其他信息

1 DW001 109°44′ 24°28′ 不外排 间断排放,

排放期间

流量稳定

24 车间排放

口、不外

2 DW002 109°44′ 24°28′ 直接进入

江河、湖、

库等水环

间断排放,

排放期间

流量稳定

24 洛清江 III类 109°44′ 24°28′ 一般排放

表 12 废水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排放口地理坐标 受纳污水处理厂信息

排放口

编号 经度 纬度排放去向 排放规律 间歇排放时段

名称 污染物种类

国家或地方污染

物排放标准浓度

限值(mg/L)

(二)排放许可限值

表 13 废水污染物排放

24

许可年排放量限值(t/a)序号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种类 许可排放浓度限值(mg/L)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主要排放口

主要排放口合计CODcr / /氨氮 / /

一般排放口

1 DW002 总磷(以 P 计) 0.5 / / / / /2 DW002 pH 值 6-9 / / / / /3 DW002 化学需氧量 100 / / / / /4 DW002 流量 / / / / / /

设施或车间废水排放口

1 DW001 流量 / / / / / /2 DW001 总砷 0.5 / / / / /3 DW001 总铅 1 / / / / /4 DW001 总镉 0.1 / / / / /5 DW001 pH 值 6-9 / / / / /6 DW001 总汞 0.05 / / / / /

全厂排放口总计

全厂排放口总计CODcr / / / / /氨氮 / / / / /

主要排放口备注信息

25

污水不外排

一般排放口备注信息

污水不外排

设施或车间废水排放口备注信息

污水不外排

全厂排放口备注信息

污水不外排

注:“全厂排放口总计”指的是,主要排放口合计数据、全厂总量控制指标数据两者取严。

26

(三)特殊情况下许可限值

表 14 特殊情况下废水污染物排放

序号 排污口编号 许可排放时段许可排放浓度限

值(mg/L)

许可排放量限值

(kg/d)其他信息

注:特殊情况指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等对排污单位有更加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的情

况。

27

四、环境管理要求

(一)自行监测

表 15 自行监测及记录表

序号污染源

类别

排放口

编号监测内容 污染物名称 监测设施

自动

监测

是否

联网

自动监测仪

器名称

自动监测

设施安装

位置

自动监测

设施是否

符合安装、

运行、维

护等管理

要求

手工监测采样

方法及个数

手工监测

频次手工测定方法 其他信息

1 废气 DA001 烟尘,林格

曼黑度,二

氧化硫,氮

氧化物,汞

及其化合

氮氧化物 自动 是 1#CEMS 脱硫出

入口

是 无 无 无

2 废气 DA001 烟尘,林格

曼黑度,二

氧化硫,氮

氧化物,汞

及其化合

林格曼黑度 手工 非连续采样

至少 3个

1次/季 固定污染源排放

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

图法 HJ/T 398-

2007

3 废气 DA001 烟尘,林格

曼黑度,二

氧化硫,氮

氧化物,汞

及其化合

汞及其化合

手工 非连续采样

至少 3个

1次/季 固定污染源废气

汞的测定 冷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法

(暂行)HJ 543—

2009

28

序号污染源

类别

排放口

编号监测内容 污染物名称 监测设施

自动

监测

是否

联网

自动监测仪

器名称

自动监测

设施安装

位置

自动监测

设施是否

符合安装、

运行、维

护等管理

要求

手工监测采样

方法及个数

手工监测

频次手工测定方法 其他信息

4 废气 DA001 烟尘,林格

曼黑度,二

氧化硫,氮

氧化物,汞

及其化合

烟尘 自动 是 1#CEMS 脱硫出

入口

是 无 无 无

5 废气 DA001 烟尘,林格

曼黑度,二

氧化硫,氮

氧化物,汞

及其化合

二氧化硫 自动 是 1#CEMS 脱硫出

入口

是 无 无 无

6 废气 DA002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林格曼黑

度,烟尘,

汞及其化

合物

烟尘 自动 是 2#CEMS 脱硫出

入口

是 无 无 无

7 废气 DA002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林格曼黑

度,烟尘,

汞及其化

合物

二氧化硫 自动 是 2#CEMS 脱硫出

入口

是 无 无 无

29

序号污染源

类别

排放口

编号监测内容 污染物名称 监测设施

自动

监测

是否

联网

自动监测仪

器名称

自动监测

设施安装

位置

自动监测

设施是否

符合安装、

运行、维

护等管理

要求

手工监测采样

方法及个数

手工监测

频次手工测定方法 其他信息

8 废气 DA002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林格曼黑

度,烟尘,

汞及其化

合物

林格曼黑度 手工 非连续采样

至少 3个

1次/季 固定污染源排放

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

图法 HJ/T 398-

2007

9 废气 DA002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林格曼黑

度,烟尘,

汞及其化

合物

汞及其化合

手工 非连续采样

至少 3个

1次/季 固定污染源废气

汞的测定 冷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法

(暂行)HJ 543—

2009

10 废气 DA002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林格曼黑

度,烟尘,

汞及其化

合物

氮氧化物 自动 是 2#CEMS 脱硫出

入口

是 无 无 无

11 废气 厂界 粉尘,总悬

浮颗粒物

(空气动

力学当量

直径

100μm 以

总悬浮颗粒

物(空气动

力学当量直

径 100μm

以下)

手工 非连续采样

多个

1次/季 / /

30

序号污染源

类别

排放口

编号监测内容 污染物名称 监测设施

自动

监测

是否

联网

自动监测仪

器名称

自动监测

设施安装

位置

自动监测

设施是否

符合安装、

运行、维

护等管理

要求

手工监测采样

方法及个数

手工监测

频次手工测定方法 其他信息

下)

12 废水 DW001 总镉,总砷,

总铅,流量,

总汞,pH 值

总砷 手工 瞬时采样

多个瞬时样

1次/季 水质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

基甲酸银分光光

度法 GB 7485-87

车间排

放口、

不外排

13 废水 DW001 总镉,总砷,

总铅,流量,

总汞,pH 值

总镉 手工 瞬时采样

多个瞬时样

1次/季 水质 镉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

法 GB 7471-87

车间排

放口、

不外排

14 废水 DW001 总镉,总砷,

总铅,流量,

总汞,pH 值

流量 自动 是 流量计 清水泵

出口

是 无 无 无 车间排

放口、

不外排

15 废水 DW001 总镉,总砷,

总铅,流量,

总汞,pH 值

总铅 手工 瞬时采样

多个瞬时样

1次/季 水质 铅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

法 GB 7470-87

车间排

放口、

不外排

16 废水 DW001 总镉,总砷,

总铅,流量,

总汞,pH 值

pH值 手工 瞬时采样

多个瞬时样

1次/季 水质 pH值的测

定 玻璃电极法

GB/T 6920-86

车间排

放口、

不外排

17 废水 DW001 总镉,总砷,

总铅,流量,

总汞,pH 值

总汞 手工 瞬时采样

多个瞬时样

1次/季 水质 总汞的测定

高锰酸钾-过硫酸

钾消解法 双硫腙

分光光度法 GB

7469-87

车间排

放口、

不外排

18 废水 DW002 pH值,氨氮

(NH3-N),

总磷(以 P

计)

手工 瞬时采样

多个瞬时样

1次/季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

一般排

放口

31

序号污染源

类别

排放口

编号监测内容 污染物名称 监测设施

自动

监测

是否

联网

自动监测仪

器名称

自动监测

设施安装

位置

自动监测

设施是否

符合安装、

运行、维

护等管理

要求

手工监测采样

方法及个数

手工监测

频次手工测定方法 其他信息

总磷(以

P计),流

法 GB 11893-89

19 废水 DW002 pH值,氨氮

(NH3-N),

总磷(以

P计),流

pH值 手工 瞬时采样

多个瞬时样

1次/季 水质 pH值的测

定 玻璃电极法

GB/T 6920-86

一般排

放口

20 废水 DW002 pH值,氨氮

(NH3-N),

总磷(以

P计),流

流量 自动 是 流量计 高盐水

泵出口

是 无 无 无 一般排

放口

21 废水 DW002 pH值,氨氮

(NH3-N),

总磷(以

P计),流

化学需氧量 手工 瞬时采样

多个瞬时样

1次/季 水质 化学需氧量

的测定 快速消解

分光光度法 HJ/T

399-2007

一般排

放口

32

(二)环境管理台账记录

表 16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表

序号设施类别操作参数 记录内容 记录频次 记录形式 其他信息1 生产设

基本信

用煤量、炉渣量、灰量 机组相

关运行

数据每

日进行

统计,

运行记

录随时

记录,

入厂煤

按批次

进行统

电子台

账+纸质

台账

台账保存 3年以上

2 生产设

基本信

产气量、发电量、用电量、供

电量、用煤量、有水量、运行

小时数、供汽量、供热量。

机组相

关运行

数据每

日、每

月进行

统计。

电子台

账+纸质

台账

台账保存 3年以上

3 污染防

治设施

监测记

录信息

废水处理:水质监测(PH、浊

度等)、排放情况

废水污

染物手

工监测

记录按

照手工

监测频

次进行

记录统

计。

电子台

账+纸质

台账

台账保存 3年以上

4 污染防

治设施

监测记

录信息

燃煤机组废气排放情况、除尘

脱硫脱硝 DCS 曲线图

废气污

染物在

线监测

数据运

行记录、

统计;

废气、

废气在

线监测

仪表运

行维护

记录每

周一次,

除尘脱

硫脱硝

DCS 曲

线图每

周打印

一次

电子台

账+纸质

台账

台账保存 3年以上

33

序号设施类别操作参数 记录内容 记录频次 记录形式 其他信息

5 污染防

治设施

污染治

理措施

运行管

理信息

废水处理设施、脱硫剂使用量、

脱硝剂使用量、、脱硫副产品

产量、灰渣产生量、除尘设备

运行、故障及维护情况

每日每

月进行

统计生

成日报

表、月

报表,

设备运

行维护

记录每

周一次。

电子台

账+纸质

台账

台账保存 3年以上

6 污染防

治设施

污染治

理措施

运行管

理信息

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量、

生产废水回用量

每日每

月进行

统计生

成日报

表、月

报表。

电子台

账+纸质

台账

台账保存 3年以上

(三)执行(守法)报告

表 17 执行(守法)报告信息表

序号 主要内容 上报频次 其他信息

1 排污许可证季度执行报告(上一季度) 每个季度开始后

7日内

排污许可证季度执行

报告有关内容须按

《火电行业排污许可

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

范》和相关要求进行

编制及上报

2 排污许可证半年执行报告 每年第 3季度开

始后 7日内

排污许可证半年执行

报告有关内容须按

《火电行业排污许可

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

范》和相关要求进行

编制及上报

3 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上一年度) 每年 1月 15日前 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

报告有关内容须按

《火电行业排污许可

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

范》和相关要求进行

编制及上报

(四)信息公开

表 18 信息公开表

序号 公开方式 时间节点 公开内容 其他信息

1 国家排污许可证

管理信息平台及

市环境保护部门

(1)每年 1月底

前公开自行监测

年度报告(上一

(1)排污单位基础信息

(2)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

(1)排污单位应

按《火电行业排

污许可证申请与

34

序号 公开方式 时间节点 公开内容 其他信息

要求的相关信息

平台

年度)

(2)自动监测数

据应实时公开监

测结果

(3)手工监测数

据应于每次监测

完成后的次日公

(3)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结

(4)排污单位未开展自行

监测的原因

(5)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年

度报告

核发技术规范》

和相关监测技术

规范、技术指南

要求制定自行监

测方案并公开

(2)企业基础信

息应随监测数据

一并公开,基础

信息、自行监测

方案如有调整变

化时,应于变更

后的五日内公布

最新内容

2 国家排污许可证

管理信息平台、

企业网站、企业

事业单位环境信

息公开平台或者

当地报刊等便于

公众知晓的方式

当年列为市环境

保护部门重点监

控企业的排污单

位每年 6月底前

公开本单位的环

境信息;环境信

息有新生成或者

发生变更情形的,

重点监控排污单

位应当自环境信

息生成或者变更

之日起 30日内予

以公开

(1)排污单位基础信息,

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

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

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

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

内容、产品及规模;(2)

排污单位排污信息,包括

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

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

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

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

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

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3)排污单位防治污染设

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4)排污单位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

护行政许可情况

(5)排污单位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

(6)排污单位其他应当公

开的环境信息

3 国家排污许可证

管理信息平台

(1)每年 1月 15

日前公开排污许

可证年度执行报

告(上一年度)

(2)每个季度开

始后 7日内公开

排污许可证季度

执行报告(上一

季度)

(3)每年第 3季

度开始后 7日内

(1)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

报告

(2)排污许可证季度执行

报告

(3)排污许可证半年执行

报告

执行报告有关内

容须按《火电行

业排污许可证申

请与核发技术规

范》和相关要求

进行编制

(五)其他控制及管理要求

35

(一)设置符合国家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的废水、废气排放口。

(二)按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和相关监测技术规范、技术指南

要求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开展自行监测工作,并按《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

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进行信息公开。

(三)应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制度,按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和相

关技术规范要求做好排污单位基础信息、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监测记

录信息等台账记录工作。

(四)制定并落实事故污染预防及应急处置措施,制定完善并落实应急预案。

加强环境管理,制定并落实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落实、污

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以及各项污染物的稳定达标排放。

(五)按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排污许

可证执行报告,并按相关规范、规定要求进行信息公开。要求每年 1 月 15 日

之前将上一年度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上报柳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和所在辖区

环境保护局,每个季度开始后 7 日内将上一季度排污许可证季度执行报告上报

柳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和所在辖区环境保护局。

(六)应按《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 31 号)要

求公开排污单位的环境信息。

(七)加强环境管理,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减少噪声污染,确保排污单位厂界噪

声达到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的有关要求。

(八)收集并妥善处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排污单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

所应符合 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

求,排污单位有危险废物产生的,应严格按照 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

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收集、贮存,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执行危险废物

转移联单制度,做好台账记录。

(九)遵守并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排污许可证有效期

内涉及排污许可证内容的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规范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有新要

求变化的,按新要求执行。

36

五、许可证变更、延续记录

表 19 许可证变更、延续记录表

变更时间 变更内容/事由 变更前证书编号

注:1. 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排污单位的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实际负

责人等基本信息或排污口位置、排放去向、排放浓度、排放量等许可事项发生变化的,以

及进行新改扩建项目,应提出变更申请。

2.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发生变化时,核发机关应主动通知排污单位进行变更,

排污单位在接到通知后二十日内申请变更。

六、其他许可内容

37

附图

图 1 生产工艺流程图

38

39

图 2 生产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项目名称:广西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2×300MW级机组

工程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委托单位:神华国华广投(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广州正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盘忠毅 朱崇岭

编制人员:朱崇岭 黄安云

承诺书

我公司向社会及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做出以下

承诺:《广西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 2×300MW 级机

组工程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及其所有附件材料真实

有效,无弄虚作假行为,并对材料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特此承诺。

神华国华广投(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七年二月

批 准 令

为提高公司应对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防止突发性环境

污染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

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方法(试行)》

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广西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

产 2×300MW 级机组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予以

批准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照执

行。

神华国华广投(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签发人:

年 月 日

目录

第一章 环境综合应急预案.................................................................................................................................1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21.4 工作原则...................................................................................................................................................21.5 事件分级...................................................................................................................................................31.6 预案体系、衔接与联动.......................................................................................................................... 4

2 基本情况...........................................................................................................................................................72.1 企业基本情况...........................................................................................................................................72.2 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12

3 环境风险评价.................................................................................................................................................164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164.1 组织体系.................................................................................................................................................164.2 机构职责.................................................................................................................................................18

5 预防与预警机制.............................................................................................................................................245.1 突发环境事件预防.................................................................................................................................245.2 预警机制.................................................................................................................................................28

6 信息报告与处置.............................................................................................................................................336.1 企业内部报告.........................................................................................................................................336.2 信息上报.................................................................................................................................................336.3 报告内容.................................................................................................................................................34

7 应急响应.........................................................................................................................................................357.1 分级响应.................................................................................................................................................357.2 应急响应程序.........................................................................................................................................357.3 应急响应措施.........................................................................................................................................377.4 应急救援.................................................................................................................................................427.5 应急监测.................................................................................................................................................43

8 应急状态解除.................................................................................................................................................468.1 应急终止的条件.....................................................................................................................................468.2 应急终止的程序.....................................................................................................................................468.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46

9 善后处理.........................................................................................................................................................479.1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 479.2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479.3 净化和恢复的方法.................................................................................................................................489.4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计划............................................................................................................ 489.5 恢复和善后工作.....................................................................................................................................49

10 应急保障.......................................................................................................................................................5010.1 通信与信息保障...................................................................................................................................5010.2 应急队伍保障.......................................................................................................................................5010.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50

10.4 经费保障...............................................................................................................................................5010.5 外部救援保障.......................................................................................................................................5110.6 其他保障...............................................................................................................................................51

11 预案管理.......................................................................................................................................................5211.1 培训计划与内容...................................................................................................................................5211.2 培训的评估...........................................................................................................................................5311.3 预案演练...............................................................................................................................................53

12 奖励与责任追究...........................................................................................................................................5612.1 奖励.......................................................................................................................................................5612.2 责任追究...............................................................................................................................................56

13 附则...............................................................................................................................................................5713.1 术语及定义...........................................................................................................................................5713.2 预案备案、发布和更新...................................................................................................................... 58

第二章 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601 火灾次生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601.1 总则.........................................................................................................................................................601.2 组织机构及职责.....................................................................................................................................601.3 环境风险分析.........................................................................................................................................611.4 预防与预警.............................................................................................................................................621.5 应急处置..................................................................................................................................................631.6 应急物资与安全保障..............................................................................................................................65

2 危险化学品泄漏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672.1 总则..........................................................................................................................................................672.2 环境风险分析..........................................................................................................................................682.3 预防与预警..............................................................................................................................................692.4 应急处置..................................................................................................................................................702.5 应急物资与安全保障..............................................................................................................................73

第三章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751 火灾次生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751.1 总则........................................................................................................................................751.2 环境风险分析........................................................................................................................751.3 现场处置................................................................................................................................761.4 救援注意事项........................................................................................................................77

2 油料火灾次生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792.1 总则........................................................................................................................................792.2 环境风险分析........................................................................................................................792.3 现场处置................................................................................................................................802.4 救援注意事项........................................................................................................................82

3 危化学品泄漏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833.1 总则.......................................................................................................................................833.2 环境风险分析.......................................................................................................................833.3 现场处置...............................................................................................................................833.4 救援注意事项........................................................................................................................85

4 油料泄漏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86

4.1..........总则...............................................................................................................................864.2环境风险分析........................................................................................................................ 864.3. 现场处置...............................................................................................................................874.4救援注意事项........................................................................................................................ 88

5 废水超标排放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895.1..........总则...............................................................................................................................895.2环境风险分析.........................................................................................................................895.3预防与预警.............................................................................................................................905.4.现场处置...............................................................................................................................915.5应急物资与安全保障............................................................................................................ 925.6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92

6 废气超标排放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946.1..........总则...............................................................................................................................946.2环境风险分析........................................................................................................................ 956.3预防与预警.............................................................................................................................956.4. 现场处置...............................................................................................................................966.5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986.6 救援注意事项........................................................................................................................98

7 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1007.1 总则......................................................................................................................................1007.2环境风险分析...................................................................................................................... 1007.3预防与预警...........................................................................................................................1017.4. 现场处置.............................................................................................................................1027.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037.6救援注意事项...................................................................................................................... 103

附件................................................................................................................................................................... 104附件 1:环评批复..................................................................................................................... 105附件 2:项目地理位置图......................................................................................................... 111附件 3:厂区平面布置图......................................................................................................... 112附件 4:灰场平面布置图......................................................................................................... 113附件 5:灰场近况图片............................................................................................................. 115附件 6:企业雨水管路、排口图............................................................................................. 116附件 7: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成员电话联系方式.....................................................................117附件 8:外部救援联系方式..................................................................................................... 118附件 9:应急救援物资清单..................................................................................................... 119附件 10:柳州灰场租赁合同................................................................................................... 121附件 11:粉煤渣及灰渣销售合同........................................................................................... 123附件 12:石膏销售合同........................................................................................................... 129

1

第一章 环境综合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本厂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发生环境污染的紧急情况

下快速做出正确反应,有效做好应急援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

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员工和周围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稳定

和谐的社会环境。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施行);

(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7)《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8)《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9)《关于印发<2015年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5]25

号);

(10)《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

(11)《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专家管理办法》(环发[2010]105号);

(12)《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

号);

(13)《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环发[2010]146号);

(14)《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2011年5月1日施行);

(1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施行);

2

(1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12月29日施行);

(17)《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1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2015年4月16日);

1.2.2 项目有关文件及资料

(1)《广西方元电力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关于广西方元电力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

复》;

(3)《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西鹿寨热电联产新建项目投资

方变更有关情况的函》;

(4)《广西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2×300MW级机组工程项目变更环境影响

报告书》。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广西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 2×300MW 级机组工程(以下

简称“神华国华柳电”),厂区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

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废气、废水、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环

境污染事件。

1.4 工作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处置,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科学发展理念,提高各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企业在建立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

不断提高环境安全意识。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

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

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

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

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

(3)部门合作。各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断

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4)分级负责。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管理的原则,突发环境事

件实行公司、部门(车间)、班组、个人分级负责制,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实行

分级控制、分级管理。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和响应。

(5)依靠科学,快速反应。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

力贮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依靠科学,加强科研指导,规范业务操作,实现应

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1.5 事件分级

按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可能出现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以及事

故认定标准,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一般(IV 级)、较大(III 级)、重大(II

级)、特大(I级)。

1.5.1 特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1)由于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 10 万元以上。

(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

(3)人员中毒死亡。

(4)因环境污染使地方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1.5.1 重大(Ⅱ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由于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经济损失 5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1.5.2 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由于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4

(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3)因环境污染引发厂群冲突。

(4)对环境造成危害。

1.5.3 一般(IV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由于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的。

1.6 预案体系、衔接与联动

1.6.1 应急预案体系

(1)柳州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该应急预案是柳州市人民

政府及市环境保护局等部门根据省、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和省突发环

境事件应急预案,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制订的应急预案。

该应急预案是本应急预案的上位预案,对本应急预案起指导作用,本应急预

案不应与该应急预案相抵触。柳州市政府将按照整个行政区的应急工作总体安排

编制或修编该应急预案及其他一系列应急预案。

(2)鹿寨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应急预案是鹿寨县应对本行政

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一般由县政府委托有关部门牵头制定后,报县

政府批准后实施。

该应急预案是本应急预案的上位预案,是本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本应急预

案不应与该应急预案相抵触。鹿寨县政府将按照整个行政区的应急工作总体安排

编制或修编该应急预案及其他一系列应急预案。

(3)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本预案属于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是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订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预案由 1个综合应急预案、2个专项应急预案及 7个应急现场处置预案组成。

专项应急预案为火灾次生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及危险化学品泄漏突发环境事

件专项应急预案。应急现场处置预案包括火灾次生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油料

火灾次生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危险化学品泄漏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油料泄露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废水超标排放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废气超标排放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及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

案,详见第三章——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5

本预案根据地方有关文件、上级预案的规定及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

善。

1.6.2 应急预案衔接与联动

本预案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

急预案》及其专项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柳州市发布

实施的《柳州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在组织体系、预警、信息

报告、应急处置、应急监测、善后处置等具有衔接性和联动性。紧急情况发生,

必要时动用人民政府及周边村落的应急救援物资与队伍,保证事故发生时社会应

急预案实施的畅通,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故的影响程度。具体联络部门及联络电

话见见附件 7——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成员电话联系方式、附件 8——外部应急救

援联系方式。

本预案与《柳州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

行衔接。

(1)组织体系

市公安局、鹿寨县公安局:指导做好危险化学物品的贮存、运输等工作;负

责指挥消防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事故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负责组织人员疏

散和事故现场警戒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道路

畅通;维护事发地的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负责对事件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进

行疏散撤离;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市消防局、鹿寨县消防局:组织消防力量实施灭火、施救等工作,对易燃物

品、化学品等引起的火灾进行专业性扑救,控制危害源,清理火场;负责火灾原

因调查。

市环境保护局、鹿寨县环保局:负责牵头协调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

组织实施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监测、应急处置、调查评估等工作;

指导协调全市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

市卫生局、鹿寨县卫生局:负责确定治疗与救护受伤人员的定点医院,培训

医护人员;指导定点医院储备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

转移;统计收治伤亡人员情况;确定中毒人员毒性或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进

行毒性鉴定;组织协调伤员的医疗救治和污染疏散区域人员的卫生防疫工作。

市安全监管局、鹿寨县安全监管局:依法检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及

6

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监督

检查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参

与事件调查处理。

市气象局:负责提供有关的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必要时,在突发环境事件区

域进行加密可移动气象监测,提供现场风向、风速、温度、气压、湿度、雨量等

气象资料预报服务信息。

(2)预警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社会媒体承担社会

责任,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信息;紧急情况下,根据

应急管理部门要求,及时采取中断正常播出、滚动字幕、加开视频窗口等方式迅

速播报预警信息及有关防范知识。各基础电信运营商要按照国家的要求,根据应

急需求,按照各级政府及其授权部门的要求,及时向灾害预警区域手机用户免费

发布预警信息。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学

校、社区、港口、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建设电子显示屏等畅

通、有效的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设施。因地制宜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

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公众。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或部门可以对排放

污染物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停运、限产、停产等相应措施,

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或限制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3)信息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电话为 12369。获悉突发环境事件的任何法人、公民、

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员应立即通过电话等各种渠道向所在地的县(市、区)政准确

地记录事件发生地点、时间、信息来源、事件性质、主要污染物、影响范围、事

件发展趋势、已经采取的措施和联系方式等。

(4)应急处置

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

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同时将突

发环境事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事发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

7

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镇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调动应急救援力量,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

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5)应急监测

柳州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协调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工作,并指导地

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环境应急监测,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6)善后处置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受影响地区的范围进行

科学评估,制定补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和环境恢复等善后工作计划,并

组织实施,做好受害人员的安置等善后处置工作。

2 基本情况

因为项目基本情况已在《 广西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 2×300MW 级机组

工程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以下简称《风险评估报告》)中做了详细的介绍,这里

不再详述,对项目基本情况仅作简单回顾。

2.1 企业基本情况

2.1.1 项目概况

广西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一期规划建设 2×300MW

级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同步配套建设脱硫和脱硝装置,项目静态投资 30.086

亿元,由神华国华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最初由广西方元电力股份

有限公司建设)。厂址位于柳州市鹿寨县境内,厂址东北距县城约 6km。项目地

理位置见图 2.1-1。

8

2.1-1 项目地理位置图

9

2011 年 9 月 28 日国家能源局以国能电力[2011]320 号文《国家能源局关于

同意广西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新建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同意本项目

开展前期工作。2011 年 12 月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广西方元电

力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2 年 5 月 11 日环境保

护部以环审[2012]122 号文对《广西方元电力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同意本项目的建设。2013 年 3 月 18 日国家发展与改革

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13]号文《关于广西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新建工程项

目核准的批复》核准本项目的建设。

2.1.2工程概况

2.1.2.1燃料

1、耗煤量

项目环评中燃煤用量见表 2.1-1。

表 2.1-1 燃煤用量表

煤耗量

机组容量

小时耗煤量(t/h) 日耗煤量(t/d) 年耗煤量(×104t/a)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1×300MW级 148.5 156.1 2970.0 3122.0 99.495 104.587

2×300MW级 297.0 312.2 5940.0 6244.0 198.990 209.174

变更后,耗煤量由 198.99 万吨(设计煤种)变为 196.21 万吨(设计煤种);

煤质中的硫份由 1.81%/1.79%(设计煤种/校核煤种)下降为 0.90%/0.55%(设计

煤种/校核煤种),灰分由 22.87%/23.65%(设计煤种/校核煤种)下降为

19.78%/16.40%(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汞及其化合物由 0.21 ug/g 下降为

0.12ug/g/0.09ug/g(设计煤种/校核煤种),均有利于减少 SO2、烟尘及汞及其

化合物这些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有利于降低其产生的环境影响。

2、石灰石耗量

本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需外购石灰石粉作为脱硫吸收

剂,石灰石粉耗量见表 2.1-2。

2.1-2 本工程脱硫石灰石粉耗量表

耗量

机组容量

小时耗石灰石量(t/h) 日耗石灰石量(t/d) 年耗石灰石量(×104t/a)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2×300MW 15.92 16.52 318.4 330.4 10.67 11.07

10

2.1.2.2供水水源及用水量

本工程取水水源为洛清江。广西鹿寨“上大压小”热电联产 2×300MW 级机

组工程冬季额定供热工况下需水量为 1949m3/h,夏季额定供热工况下需水量为

1887m3/h。洛清江在取水口河段 97%的枯水流量 9.5m

3/s,故以洛清江作为电厂

的取水水源是安全可靠的,水量也是有保证的。本工程一期 2×300MW 级机组需

水量分别为 1949m3/h(冬季额定供热工况)和 1887m

3/h(夏季额定供热工况)。

项目自洛清江最大取水量 0.541m3/s(1949m3/h),其中供热用水 724m3/h,电厂

生活用水有鹿寨自来水公司提供,用水量为 3 m3/h,取用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

节水要求。

2.1.2.3生产工艺流程

原煤经铁路运至电厂煤场,再通过皮带输送机送入主厂房原煤斗,经制粉系

统制成煤粉后送入锅炉燃烧,将锅炉给水加热产生超高温超高压蒸汽进入汽轮机

做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接入厂内室外配电装置,再由输电线

路送出。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炉渣由锅炉底部排出,飞灰通过除尘器收集,经气力

输送至厂内干灰库,灰渣可直接外运综合利用,未能综合利用时的灰渣用汽车运

至灰场贮存。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除冷却塔排污水外,其余均经过处理

回收利用,不外排。烟气经 SCR 脱硝装置、电除尘器,再送入石灰石-石膏湿法

脱硫系统处理,最后净烟气通过 210m 高的单管烟囱排放。

电厂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2.1-2。

11

中压缸低压缸

高压缸

低压加热器

脱硫石膏

脱硫塔

引风机

综合利用

或运往灰场

静电

除尘器

脱氮

反应器

空气预热器

新鲜空气

烟囱

酸碱废水

原水

锅炉补给水

发电机

冷凝器

水泵水泵

除氧器

机轮汽

烟气出口 锅炉

高压加热器

炉底渣

磨煤机

输煤皮带

水泵 水泵

灰库

冷却塔

供热

图 2.1-2 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图

12

2.1.3厂区平面布局

厂区总占地面积 23.283 公顷,厂区自北向南依次布置配电装置区、主厂房

区、贮卸煤设施区,主厂房固定端朝东、向西扩建,电厂出线朝北,自然通风冷

却塔、生产辅助和附属设施布置在厂区固定端侧场地。主厂房长度 130.2m,汽

机房跨度 29m,高度 30.9m。厂区平面布局附件 3。

2.2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状况,结合电厂排污特点、周围环境特征,以及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确定的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为评价区内人口密

集的村镇、居民点和周边的水体。

本工程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的具体位置见图 2.2-1,所在方位、距离见表

2.2-1。厂址周边环境四至图见图 2.2-2,贮灰场周边环境见附件 5。

表 2.2-1本工程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表

环境要素

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保护要求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km)

功 能 人口及水源

空气环境(方位是以电厂烟囱为中心,距离是指到本工程厂界的

距离)

鹿寨县城 东北 6.0商业居住混

合区约 7万人,饮用自来水(水

源为洛清江河水)

环境空气功能二类区

雒容镇 西南 8.0km商业居住混

合区约 2.6 万人,饮用自来水

(水源为地下水)

二坪村 东北 1.0 km 居民区 约 900 人,饮用地下水

二兴村 西西南 0.6 km 居民区 约 400 人,饮用地下水

对亭村 西南 1 km 居民区 约 380 人,饮用地下水

三道村 北东北 7.5 km 居民区 约 600 人,饮用地下水

思贤村 北东北 2.1 km 居民区 约 1000 人,饮用地下水

屯连村 北西北 4.2 km 居民区 约 500 人,饮用地下水

鹿鸣村 东 5.2 km 居民区 约 480 人,饮用地下水

取土场周边环境 场界外 500m 范围内无敏感点

厂址声环境 围墙外 200m 范围内无敏感点

声环境 3类功能区

进厂道路及运灰道路

道路中心线两侧 100m 范围内无敏感点 环境空气功能二类区

尿素运输道路 新胜屯 E 15 m 居民区约 740 人,饮用自来水(水

源为洛清江河水)

13

铁路专用线声环境 大塘尾村 S 80 m 居民区约 120 人,饮用自来水(水

源为洛清江河水)

声环境4a类功能区

水环境

地表水电厂排水口上游 500m 至下游 5km 的洛清江河段,全长 5.5km。电厂排水口下游 20km 内无饮用水取水口,有 7个农灌取水口

地表水Ⅲ类功能区

灰场地下水 大塘村 W 1.1km 居民区约 200 人,饮用自来水,地

下水流场下游侧向。地下水Ⅲ类功能区厂址地下水 地下水流向下游没有敏感点

生态环境 保护对象为厂界周边的植被资源、农田植被、土地资源等。

电磁环境 保护对象为配电装置边界外 500m 范围内的电磁环境。

14

图 3.2-1 环境敏感点分布图

15

16

3 环境风险评价

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详见表 3-1,其它相关内容详见《风险评估报告》。

表 3-1 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

序号 名称年耗量

(t/a)

储存单元最大储

存量(t)

临界值

(t)

储存方式温度

及压力来源及运输

1 柴油 200 30 2500 常温常压 中石油,陆运

2 酸液 600 5050

常温常压柳化氯碱公司,

陆运槽车

3 碱液 800 5050

常温常压柳化氯碱公司,

陆运槽车

根据《风险评估报告》,本项目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 Q总值

为 2.012,属于较大环境风险(Q1M2E2)。

4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为了规范本项目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

平,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减少财产损失和

社会影响,需设置分级应急处置组织机构,确定其职责所在,并以组织机构图的

形式列出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部门或队伍,用以指导和规范公司突发环

境事件应急处理行为。

4.1 组织体系

本项目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机构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工作

组和支持保障机构和外聘专家咨询组。其中,应急工作组包括运行控制组、检修

抢险组、安健环支持组和专业技术组 4个小组;支持保障机构包括物质供应组、

通讯保障组和后勤综合组 3个小组。应急组织体系见图 4.1-1:

17

图 4.1-1 本项目突发环境事件组织体系

4.1.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指挥部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指挥部统一指挥全公司突发性环境污染与破坏

事故应变工作,提供策略支持和从组的资源支持,当事态演变称重大紧急事故时,

请求国华电力或外界应急服务机构提供紧急援助支持;

(2)发生紧急情况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3)组织指挥救援队试试救援行动(含周边地区)。

4.1.2应急救援办公室

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日常生产中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工作,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根据指挥部安排做好事故现场的应急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

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应急行动。

4.1.3后勤保障分指挥部

由党委书记任总指挥,纪委书记任副总指挥,负责保障厂内与外界的通讯联

18

络,及灾后通讯设施的恢复工作。

4.1.4物资支援组

支持保障机构是应急的后方力量,负责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包括各种救援器

材、人员支持、技术支持、医疗支持等。

4.1.5专家咨询组

专家咨询组是由电力、环保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工程技术、科研、管理、法

律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应急咨询机构。

4.2 机构职责

4.2.1 应急指挥部

本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是神华国

华柳电突发环境事件的指挥机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成

员名单见表 4.2-1。

表 4.2-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名单

岗 位 姓 名 手 机 办公室

组长 公司总经理 张振科 15707721658

副组长 党委书记 刘红征 0772-6888963

副组长 副总经理 李传胜 18377238988

副组长 副总经理 庞力平 18777269090

副组长 副总经理 石爱国 15207727578

副组长 总工程师 支卫峰 18778286066

副组长 总经理助理 魏伟 0772-6807936

组长与副组长实行工作轮值班制,按照上述顺序排值班表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个机构的关系,统筹安排

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快速、有效地进行,避免因为行动错乱而造成不必要的

损失。应急指挥部的具体职责如下:

19

1、贯彻执行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柳州市人民政府、柳州市环境保护局、鹿寨县人民政府、鹿寨县环保局等相关上

级组织与部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队伍;

3、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的建设,以及应急处置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

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工程机械设备和物资储备;

4、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

督促、协助内部相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

5、负责组织预案的更新;

6、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7、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8、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9、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和应急队伍的调动;

10、及时向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

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11、接受上级应急指挥部门或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故处理。配合政府

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12、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13、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培训和应急预案的演习,负

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

4.2.2 应急救援办公室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具

体事务工作。成员名单见表 4.2-2。

表 4.2-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办公室成员名单

应急办公室人员联系方式

职务 岗位 人员 手机 办公室

成员 值长 当值值长

成员 安健环部经理 朱孔臣 18307720167 0772-6807127

20

成员 生产技术部经理 杨旺波 15177236000 0772-6807661

成员 运行部经理 肖述林 18377290611 0772-6535180

成员 维护部经理 李劲松 18377231600 0772-6807538

应急办救援公室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应急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负责抢险救援的全面工作,完善

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指挥部报告;

2、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积极组织抢险救援工作,防止

事故扩大。与应急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应急指挥命令;

3、随时和事故现场救援保持联系,发布救援指令。负责事故救援情况的记

录和资料、信息的收集以及发布救援命令;

4、调动分公司应急救援力量,调配分公司应急救援资源;

5、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分公司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医疗救

护工作;

6、调用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7、事故灾难扩大或专业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

增援;

8、完成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事项。

4.2.3 应急工作组

1、组成人员

应急工作组在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状态和应急响应行动

时自动成立,分为运行控制组、检修抢险组、安健环支持组和专业技术组四个工

作小组。各组成员组成见表 4.2-3。

4.2-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成员名单

应急职务 姓名 现任职务 联系电话

1、运行控制组

组长 肖述林 运行部经理 18377290611

21

应急职务 姓名 现任职务 联系电话

成员 运行部人员

2、检修抢险组

组长 李劲松 维护部经理 18377231600成员 维护部人员、安保人员、本单位消防队员

3、安健环支持组

组长 朱孔臣 安健环部经理 18307720167成员 安健环部人员

4、专业技术组

组长 杨旺波 生产技术部经理 15177236000成员 生产技术部人员

2、主要职责

运行控制组:

负责紧急事件发生时,对事故现场的监视、控制、汇报,进行初期应急处理

救援,进行运行方式的变更、调整,隔离故障系统,防止事故扩大。

(1)准确执行指挥部下达的命令。

(2)与电网调度中心和国华电力定期取得联系,通报在应急中的生产情况。

(3)准确分析机组发生的故障,制定机组运行方式变更方案,保障机组正

常运行。向生产应变指挥组报告。

检修抢险组:

负责紧急事件发生时,对所辖受损设备情况或按照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对必须恢复的受损设备进行抢修和人员救援,或采取其它的应变措施,维持正常

生产。

(1)担负设备抢险和设施修复任务。

(2)根据事态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全面或部分暂停生产工艺过程;

(3)组织设备检修事宜,保质保量按时供应所需的各种备品备件,并落实

好应急所需的各种专业工具。

(4)在事故达到控制以后,在技术部门或专家的指导下恢复各种设施至正

常使用状态;

(5)负责协调组织事故现场人员、设备的抢险,对发生的次生灾害的抢险

排险工作;

22

(6)召集所属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协助参加抢险工作;

安健环支持组:

(1)负责紧急情况下协调公司各种应急资源,组织抢险工作。

(2)在应急过程中记录紧急行动,并提供安全健康、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

专业技术组:

(1)当厂区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检查,分析故

障原因,并向上级报告故障情况。

(2)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4.2.4 支持保障机构

支持保障机构作为突发环境事故处理处置过程的必要支撑,决定了应急处置

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支持保障机构根据功能细化分为物资供应组、通信保障组和

后勤综合组三个小组:

1、物资供应组

设物质供应组,由公司物质供应部人员构成,主要负责筹备紧急事件应变用物

资,负责灾后恢复生产的物资采购。

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供应事故救援所需的一切物资;

(2)组织车队负责事故救援物资的输送;

(3)协调财务部,提供应急物质和资金,全方位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完成。

2、通信保障组

通讯保障组主要人员为生技部信息专业人员,负责提供必需的通信器材,保

证紧急事件应变过程中的通信畅通。提供生产调度通信保障包括固柳电话、移动

电话、载波通信、应急呼叫通信等,确保生产调度通信畅通。

3、后勤综合组

设后勤综合组,由公司维护部人员、安保人员、本单位消防队员、物业公司

人员等相关人员共同组成。

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紧急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车辆保障。

(2)负责紧急事件处理用物资和人员的运输。

(3)负责紧急事件应变过程中的后勤保障(饮水、饮食、住宿)。

23

(4)负责紧急事件发生时的公司生产、生活区域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社会

稳定。

24

5 预防与预警机制

5.1 突发环境事件预防

5.1.1化学品存储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项目化学品存储方面最大可信事故为化学品一次性全部泄漏,危险物的最大

储存量是影响风险程度的首要因素之一。项目涉及主要化学品有柴油、酸、碱液

等,通过储罐贮存,储存区域及场所设有保护围堰及事故收集池,并设置明显的

有毒有害等危险标志。此外,厂区设有完善的污水管网,化学品泄漏后可通过管

道排到事故池分离回收处理或直接排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处置。

依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附件二,水

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应按事故排水流量

进行校核。事故排水流量包括物料泄漏流量、消防水流量、清净水流量、雨水流

量等。事故储存设施总有效容积:

V 总= (V1+ V2- V3)max + V4+ V5

注:(V1+ V2- V3)max 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 V1+ V2-

V3,取其中最大值。

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

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

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2=∑Q 消t 消

Q 消——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m3/h;

t 消——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h;

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V5=10qF

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

q=qa/n

25

qa——年平均降雨量,mm;

n——年平均降雨日数。

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a;

参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表 8.4.3 项目消防

用水量取 90L/S,即 324m3/h,消防及冷却延续时间取 30min。

柴油罐发生事故状态下废水总体积为:

V 总= (V1+ V2- V3)max + V4+ V5=35.71+162-0+0+307.91=505.63m3

其中:

V1=m 柴油/ρ柴油=1493t/840 kg/m3=35.71m3(柴油最大贮存量),

V2=∑Q 消t 消=324m3/h×0.5h=162m3,

V3取 0,

V4取 0,

V5=10(qa/n)F=10×(1436.9mm/140d)×3=307.91m3,

经计算 V总约 505.63 立方米。

本期厂内设置 2 个容积为 1000m3的废水贮存池,总容积为 2000m3,能够满

足油罐区火灾消防废水的环境应急要求,确保事故废水不外排。

综上所述,本项目柴油灌区发生爆炸的几率很小,泄漏油品一般可滞留在防

火堤内;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废水也可以排到废水储存池暂存,避免对附近水域

环境的影响。

5.1.2 化学品运输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按照生产需要分步购买,运输过程中尽量采用袋装、桶装,减少发生风险事

故可能造成的泄漏量。项目各种化学品由供应商运至厂内,对供应商提出运输过

程环境风险预防及应急要求,包括:

(1)运输车辆配备相应品种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早晚运

输,槽车应有接地链,严禁与氧化剂和食品混装运输,中途停留远离火种、热源

等,公路运输严格按照规定线路行驶,不在居民区和人口密集区停留,严禁穿越

城市市区;

(2)在管理上,制定运输规章制度,规范运输行为,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

的上岗证才能从事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工作,并应具备各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对

于化学品的储存,应具备应急的器械和有关用具,如沙池、隔板等,并建议在地

26

面留有倒流槽(或池),以备化学品在洒落或泄漏时能临时清理存放;

(3)发生泄漏后应迅速通知当地环保、交通部门以及相关处理部门,对泄

漏事故和泄漏化学品进行妥善处理;

(4)设备及其维护,运输设备以及存放容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进

行定期检查,配以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维修,如不能维修,应及

时更换运输设备或容器。

5.1.3 厂区废水事故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废水处理系统若发生收集管道破裂、泵站/引风机故障、操作不当和系统失

灵等事故可导致污水事故性排放,公司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理措施,

保证废水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及时作出反应及有效的应对。防范措施如下:

(1)加强管网日常维护;

(2)重视维护及管理各个废水处理系统分类收集污水管道和排污管道,防

止泥沙沉积堵塞而影响管道的过水能力,管道衔接防止泄漏污染地下水。即在污

水干管设计中选择适当的充满度和最小设计流速,防止污泥沉积。管道衔接防止

泄漏污染地下水和掏空地基,淤塞应及时疏浚,保证管道通畅,最大限度地分类

收集各种废水;

(3)严格控制各处理系统处理单元的水量、水质、停留时间、负荷强度等,

确保各处理系统或处理单元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4)定期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巡检、调节、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易坏或

破损零部件,避免发生因设备损耗而出现的风险事故;

(5)加强对废水处理系统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

变能力,及时有效处理意外情况;

(6)加强运行管理和进出水水质的监测工作,配备流量、水质自动分析控

制仪器,定期取样监测,未经处理达标的污水严禁外排。

厂内两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 15m3/h;两套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装置,

处理能力 120m3/h;1 套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处理能力 50m3/h,经处理后的废污

水全部回收利用,不外排。另外,厂内还设有 2个容积为 1000m3的废水贮存池,

总容积为 2000m3。

5.1.4 事故废气污染防控措施

27

发生事故废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废气处理系统在出现故障、设备开车、停车检修时,未经处理的废气

排入大气环境中;

(2)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腐蚀、失误操作等原因造成车间废气浓度

超标;

(3)厂内突然停电,废气处理系统停止工作,致使废气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而造成事故排放;

(4)对废气治理措施疏于管理,未及时清灰,使废气治理措施处理效率降

低造成废气浓度超标;

(5)管理人员的疏忽和失职。

针对事故废气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事故,神华国华柳电主要采取以下几个环

境应急措施:

(1)废气处理系统按相关的标准要求设计、施工和管理。项目的生产尽可

能采用密闭的生产方式。对于系统的设备,在设计过程中选用耐酸碱材料,并充

分考虑对喷淋水的抗击、抗震动等要求;

(2)做好厂区大气处理设施的巡视检查工作,通过对处理系统进行定期与

不定期检查,保证该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如发现异常现场,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

换不良部件;

(3)定期检查生产设备,要测试化学药品的储存罐密封性能,特别是厂区

易挥发性有毒有害气体,比如盐酸等;

(4)公司定期组织对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使操作人员能训练有素的按照

规程进行操作。

(5)当在线监测装置显示排放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

一项或多项超过《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排放标准时,

应急监测组立即组织化验人员在各手工监测点取样化验,确定超标物质及超标倍

数,并向应急办公室报告,设备抢修组查明原因、调整工况,如经过调整工况仍

不能达标排放的,公司采取停止生产发电等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超标废气排

放。

5.1.5 其他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28

为有效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以及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的统一指挥,

神华国华柳电建立相关制度,具体如下:

(1)厂内成立专职的环保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厂各环保设施的监督、记录、

汇报及维护工作,同时需配合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及厂内领导对厂内环保设施的检

查工作;

(2)各生产部门每班需安排员工监督生产线运作情况,防止大量的“跑、

冒、滴、漏”发生,同时需配合厂内环保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

(3)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风险意识,制定制度、方案规范生产操作规程提

高事故应急能力,并做到责任到人,层层把关,通过加强管理保证正常生产,预

防事故发生;

(4)建立一套严格的安全防范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生产管

理,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种作业规章;

(5)对职工进行教育,提高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感,降低误操作事

故引发的环境风险;

(6)建设单位通过生产过程的合理调度和物流控制,控制厂区仓库内危险

品的仓储规模,仓库的设置和生产过程的操作与管理符合公安消防部门的各项规

定要求,留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

(7)公司应定期组织抢救、灭火等模拟演习,对全厂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化

学品抢救常识教育;

(8)根据《安全色》(GB2893-2001)、《安全标志》(GB2894-96),充分利用

红(禁止、危险)、黄(警告、注意)、蓝(指令、遵守)、绿(通行、安全)四种传递

安全信息的安全色、正确使用安全色,使人员能够迅速发现或分辨安全标志、及

时受到提醒,以防止事故、危害的发生。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和管理规程及措施,

并且上墙。撤离和疏散通道有明确的标示,并且安装应急照明。

5.2 预警机制

5.2.1 预警分级

按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可能出现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以及事

故认定标准,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一般(IV 级)、较大(III 级)、重大(II

级)、特大(I级)。

29

IV 级:一般污染事故。

由于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的。

III 级:较大污染事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由于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3)因环境污染引发厂群冲突。

(4)对环境造成危害。

II 级:重大污染事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由于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经济损失 5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I级:特大污染事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由于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 10 万元以上。

(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

(3)人员中毒死亡。

(4)因环境污染使地方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若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应急工作指挥部会同外聘环境应急专家讨论后确定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级别后,

及时向当地政府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鹿寨县环保局、柳州市环保局)通报相关

情况,提出启动相应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警的建议,然后由厂领导确定预警等级,

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5.2.2 预警启动程序

突发环境事件Ⅰ级预警时,神华国华柳电按如下程序启动预警:

(1)应急办公室提出突发环境事件Ⅰ级预警状态启动建议;

(2)应急指挥部依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启动Ⅰ级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如同

意启动,则正式发布Ⅰ级预警启动,并上报上级单位及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

30

(3)Ⅰ级预警正式启动后,由应急办公室负责向各应急工作组及支持保障

机构传达启动指示,并电话确认,应急工作组及支持保障机构进入待命状态;

(4)应急办公室立即组织开展应急监测和预警信息专项报送工作,随时掌

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形成突发事件动态日报制度,并根据应急指挥部要求增

加预警报告频率;

(5)各应急工作组开展应急筹备工作,支持保障机构各小组开展应急物资

的征用准备。

Ⅱ、Ⅲ、Ⅳ级预警启动程序参照Ⅰ级预警启动程序;在预警过程中,如发现

事态扩大,超过本级预警条件应及时上报,建议提高预警等级。

5.2.3预警终止程序

Ⅰ级预警降级或撤销情况下,采取如下预警终止程序:

(1)应急办公室根据预警监测追踪信息,确认预警涉及的突发环境事件已

不满足Ⅰ级预警启动标准,需降级转化或撤销时,向应急指挥部提出Ⅰ级预警状

态终止建议;

(2)应急指挥部在同意终止后,正式发布Ⅰ级预警终止,明确提出预警后

续处理意见,并在 24 小时内向上级单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上报预警终止;

(3)如预警降级为Ⅱ级、Ⅲ或Ⅳ级,应急办公室负责在 1 小时内通知预警

变更信息,并电话确认,应急工作组及支持保障机构进入相应预警待命状态;

(4)如预警直接撤销,应急办公室负责在 24 小时内向预警启动文件中所列

部门和单位发送预警终止通知;

(5)Ⅱ、Ⅲ、IV 级预警终止程序参照Ⅰ级预警终止程序;

Ⅰ级预警在所对应的应急响应启动后,预警终止时间与应急响应终止时间一

致,不再单独启动预警终止程序。

5.2.4 预警措施

神华国华柳电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是指当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突发环境事

件时,如何第一时间将危险信息传送至企业所有人员和周边涉及人员,并做好应

急救援工作将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当企业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能够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

性增大时,必须要按照本应急预案执行。进入预警状态后,企业根据可能发生或

者已经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及时上报给企业各部门及当地政府相关

31

部门,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发布预警的等级,向全厂以及附近居民发布预警等

级;若可能的环境污染事件特别严重,应当及时向区、市通报,由区、市领导决

定后发布预警等级;若环境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应当及时向国家有

关部门通报,由国家相关机构发布预警等级。

(2)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3)指令各应急专业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人员立即开展应急监测,

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4)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

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5)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其他应急保障工作。

5.2.5 预警支持系统

预警支持系统主要有预警监控支持系统、预警方式支持系统和预警管理支持

系统。

1、监控支持系统

预警监控支持系统主要是指监控人员数量落实到位;监测设施、仪器及药品

的种类完善;监控场所的监控人员坚守岗位;监测设施、仪器状态良好;药品质

量有保证。

本企业所有监控人员包括:生产设施、设备监控人员;原料、产品储存监控

人员;消防设施监控人员;环保设施监控人员等。正常生产时各岗位不少于 2

人,其监控方式主要通过定期巡检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预警;巡视检查频

率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正常生产情况下,每班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特殊情况下,

现场不能离人随时观察。

对于安装有温度计、压力表、液位计等仪器的设备设施,通过电脑操控系统,

随时观察液位和压力的变化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

2、预警方式支持系统

预警方式支持系统的主要内容有通讯信息传递工具,即电话、广播、警铃;

通讯工具的维修人员要保证通讯工具的畅通、完好,以使环境危险预警信息能快

速、准确的传递,具体措施包括:

(1)危险事件采用固定电话、手机、对讲机;

32

(2)较大和重大事件采用手机、对讲机、警铃、广播;

(3)若是火灾、爆炸采用警铃、广播、火警电话。

3、预警管理支持系统

预警管理支持系统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操作规程,企业员

工应严格按照各项规程进行巡检、操作,各单元负责人应加强监管力度,正常生

产情况下保证每班全方位巡检一次。特殊情况下如暴雨、大风、高低温天气结合

危险源监控情况加大巡检次数,最终保证预警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上报。发

现事故者,应立即向当班班长报告,当班班长向各厂区负责人报告,并通知应急

办公室,应急办公室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救援小组响应成立。

33

6 信息报告与处置

6.1 企业内部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班长和车间管理人员报告,由班

长和有关管理人员向有关部门报告。火灾事故应先报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凡发

生事故伤及人身时,应先向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如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时应

先向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在报告的同时,现场人员应及时抢救。

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准确地询问清楚事故的以下信息:

(1)突发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污染范围;

(2)突发事件的原因、污染源、污染对象、严重程度;

(3)有无人员伤害,受伤害人员情况、人数等;

(4)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它应对措施。

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报告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

救援处置程序,通知救援队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6.2 信息上报

根据事故的严重性程度,重大环境事件发生后 1小时内由应急指挥部或应急

指挥部指派应急办公室当地人民政府、鹿寨县环保局、柳州市环保局、柳州市应

急管理办公室等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情况;事故应急结束后,48 小时内将事故应

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省市相关部门。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隐瞒不报将受

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对属于重大环境事件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需要请求支援的,立即上报

有关部门请求支援;应急指挥部指挥应急办公室组织职员协助工作,必要时由应

急指挥部组长及副组长赶赴现场,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如事故的性质小于上述事故,应急指挥部或应急指挥部指派应急办公室在事

故发生后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此次影响的单位和居民,并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经济损失、人员受害及应急措施等情况的初步

报告,事故查清后,向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及上级主管单位做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过程、危害、采取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事故潜在危害或者间接危害、社会影响、

34

遗留问题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

外部救援单位及联系方式见附件 8。

6.3 报告内容

6.3.1 报告方式

突发性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

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在事件处理完毕

后立即上报。

1、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

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危险程度、转化方式趋

向等初步情况。

2、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

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3、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

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

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

件等详细的情况。

6.3.2 报告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1、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主要污染物质;

2、环境事件发生后人员受害情况(轻伤、重伤、死亡、受伤状况);

3、环境事件潜在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4、环境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6.3.3 信息通报

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应急情况,发现事故可能影响

企业周边村庄居民的安全时,由应急指挥部或应急指挥部指派应急办公室与周边

村委紧急联系,通报当前事故的状况,通知群众做好应急疏散准备,听候应急救

援指挥的指令,并强调在撤离过程中注意事项,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

35

7 应急响应

7.1 分级响应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危险等级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

7.1.1一级响应

对于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影响超出公司控制范围的,启动一级应

急响应。

7.1.2二级响应

对于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事故的有害影响超出生产单元范围,但局限在公司

的界区之内并且可被遏制和控制在公司区域内的,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7.1.3三级响应

对于一般突发环境事件,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在各生产单元范围之内,并且

可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公司局部区域内的,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7.2 应急响应程序

(1)一级响应:公司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上报鹿寨县政府有关部门,由相

关部门决定启动相关预案、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与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

时,指挥权移交政府相关责任人员并介绍事故情况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配合协

助应急指挥与处置;

二级响应:由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管理办公室通知各应急小组进

入应急状态,在 10 分钟内在办公楼前集结待命,派后勤保障组迅速赶赴设备部

综合办仓库,给抢险救援队员紧急配发防护装备和应急物资;

三级响应:由值长或事件所在部门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2)当值值长向应急管理办公室或应急指挥部报告后,立即集合现场值班

人员和检修班组人员,成立最初应急组织,在应急专业组到达以前,采取措施在

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污染源、隔离有关设备和系统、控制住事态。

(3)最初应急组织在先期处置过程中,与应急指挥部保持通讯联系,随时

报告事故现场情况进展。

(4)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事态全面部署各应急专业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6

抢险救援组到达现场后,最初应急组织应配合抢险救援组进行事故抢险救援行动。

(5)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人员救助、过程抢险、警戒与隔离、医疗救护、人

群疏散、环境保护等。

(6)在救援过程中,如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应及时提升预警级别并对

外申请外部救援队增援,扩大应急以适应事态的发展,有效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

大。

(7)事故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指令相关工作组进行事故现场

清理,解除警戒,恢复正常秩序,达到应急关闭条件时,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

束。

(8)事故评估组配合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开展事故善后处理和调查,查找事

故发生的原因,并对事故采取的处置措施和环境恢复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公司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见 7.2-1。

37

图 7.2-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

7.3 应急响应措施

现场应急响应措施具体参见第二章——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和第三

章——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7.3.1 刺激性溶剂(酸碱等)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38

1、各工作小组立即做好个人防护:现场如有防护面具或呼吸器、防护服和

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应立即佩戴上。现场如无防护装备,应迅速将身边能

利用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用水浸湿后,捂住口鼻,以免吸入有毒气体。尽可能

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

2、警戒疏散组负责组织撤离事故现场:发生事故时,切勿惊慌失措,应遵

循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的指挥,迅速撤离现场;或者立即判断泄漏源与风向,朝逆

风向远离事故源迅速撤离。

3、运行控制组与检修抢险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理:

a、应急处理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自吸式呼吸器及穿好防化服进入现场,

应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想办法将罐内的溶剂转移到其他贮罐或经由紧急排泄阀稀

释排泄。

b、如果泄漏溶剂无法收集,要防止泄漏物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采用喷淋手段将泄漏的高腐蚀性溶剂覆盖起来,防止燃烧。同时用大量喷雾

状水对泄漏点进行喷射,稀释溶剂。

c、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对现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

d、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如溶剂泄漏无法控制或引生次生火

灾时,现场指挥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

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4、后勤综合组负责事故后期处置:

a、事故得到完全控制后,消防抢救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彻底的消洗,冲洗水

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b、灾后废弃物质要得到安全处置,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c、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3.2 易燃易爆品(柴油、润滑油等)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事故处置方式基本与刺激性溶剂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相同,不同之处有:

1、消防抢救组应急处置时,要密切关注事故有无可能衍生成次生火灾或爆

炸事故的可能性;

2、安健环支持组通知环保站和沿途警戒,禁止在下水道附近施工动火作业;

7.3.3 化学品运输过程环境风险应急处理措施

本项目各种化学品由供应商运至厂内,应对供应商提出运输过程环境风险应

39

急要求,包括:

1、发生固态化学品泄漏后现场救援组为主导应及时收集并清扫附近路面避

免有毒物质毒性残留;

2、发生液态化学品泄漏后,现场救援为主导应迅速使用运输车上的石灰、

沙土等进行掩盖,初步削减其毒性并防止泄漏扩散,若运输车上的材料不够,则

迅速在附近掘取沙土掩盖泄漏物。

3、发生泄漏后应急办公室应迅速通知当地环保、交通部门以及危险废物处

理部门,对泄漏事故和泄漏化学品进行妥善处理。

7.3.4 事故废水应急措施

当事故状态下,污水外排时,应即刻向应急办公室报告,检修抢险组将事故

废水引至废水储存池,暂时储存,废水储存池液位达到一定液位后自启动泵,废

水经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当来水水量或水质超过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

时,首先联系外部救援队伍用槽罐车将废水外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紧

急情况下公司采取停止生产发电等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超标废水排放。

二次灾害火灾等引起大量消防水产生的,设备抢修组立即关闭厂区主要装置

区初期雨水收集池排放口,将潜水泵、排水管等应急物资投入使用,立即组织化

验人员启动应急监测,如消防事故水满足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接收标准,则将消防

事故水切换进入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不具体接收条件,则消

防事故水先引到事故应急池,然后联系外部救援队伍用槽罐车将废水外运至环保

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防止超标废水排放至厂外。

7.3.5 事故废气排放的应急措施

当在线监测装置显示排放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一项或

多项超过《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排放标准时,应立即

组织化验人员在各手工监测点取样化验,确定超标物质及超标倍数,并向应急办

公室报告,检修抢险组和专业技术组查明原因、调整工况,如经过调整工况仍不

能达标排放的,公司采取停止生产发电等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超标废气排放。

7.3.6 极端天气应急处置措施

台风和暴雨天气,台风、洪水、强对流天气灾害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在

尽力保障生产安全的情况下,安健环支持组引导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同时在保证

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自发救治伤员。检修抢险组为主导采取停电、隔离、泄压、通

40

风、检测、加锁、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尽一切可能的

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对次生灾害源险情排除和控制;进行设备、备品配件

的采购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接受外援;保证救灾物资和伤病员的及时运送。

如发生灰坝涌沙涌水,检修抢险组将准备的沙袋、水泥等物资堵塞涌口,做

好排水疏水工作。如局部滑塌或跨坝,检修抢险组将准备的沙袋、水泥、草袋等

物资堆放成小坝,引导水流向排洪沟,避免污染。安健环支持组检查溃坝下游是

否有被困人员,如果有,应立即进行救助,在保证抢险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检修

抢险组有组织将沙袋、水泥、草袋等物资堆放在缺口处,直到堵住缺口为止。

7.3.7 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地点

当事故现场的周围地区人群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胁时,应急指挥部或由应急指

挥部指派应急办公室马上根据事态等级联络外部应急力量并通知鹿寨县环保局、

柳州市环保局等上级环保部门,安健环支持组配合上级应急力量将受威胁人群及

时疏散到安全区域,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的一个关键。事故的大小、强度、爆发

速度、持续时间及其后果严重程度是实施人群疏散应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

将决定撤退人群的数量、疏散的可用时间以及确保安全的疏散距离。针对不同的

疏散规模或现场紧急情况的严重程度,由启动级别的现场应急指挥部组长发布疏

散命令。

后勤综合组根据现场指挥部发布的警报和防护措施,引导必须撤离的居民有

秩序地撤至安全区或安置区,组织好特殊人群的疏散安置工作;引导受污染的人

员前往洗消区站点;维护安全区或安置区内的秩序和治安。

本预案对神华国华柳电周边 5公里区域内等常住人数、自然村、街道等社会

关注区和周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当发生危化品物料大量泄漏并起火时,

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当时的风向与敏感区域情况,对人员进行疏散。确定名

单要求应急办公室通知下风向邻近企业相关单位和所在地派出所,组织实施紧急

撤离。

特殊物料结合监测结果确定疏散距离组织撤离,还应考虑其短时间接触浓度

距离内对保护目标伤害,应根据实时监测的结果,确定扩大疏散距离的范围。

在疏散距离半径范围内单位和居民必须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服从组织安

排到指定地点集合,搭乘安排的车辆按人群疏散路线的路线撤离。

7.3.8 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

41

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撤离时,应采取下列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

1、各工作小组及相关人员受影响人员在紧急势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

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2、如身边无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由警戒疏散组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

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4、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5、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6、对需要特殊援助的群体(如老人、残疾人、学校学生、幼儿园小孩、医

院病人等)的由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安排专门疏散;

7、对人群疏散应进行跟踪、记录(疏散通知、疏散数量、在人员安置场所

的疏散人数等)。

7.3.9 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工作小组及支持保障机构以警戒疏

散组为主导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

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

不必要的伤亡。救援与治安还应该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

达紧急信息、执行指挥机构的通告、协助事故调查等。

1、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

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

2、指挥危害区域内人员的撤离,保障车辆的顺利通行;指引不熟悉地形和

道路情况的应急车辆进入现场,及时疏通交通堵塞;

3、维护撤离区和人员安置区场所的社会治安工作,保卫撤离区内和各封锁

路口附近的重要目标和财产安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

4、除上述职责以外,治安人员还应该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

清点、传达紧急信息以及事故调查等。

由于运行控制组和检修抢险组往往是第一个到达现场,对危险物质事故必须

规定有关培训安排,并列出警戒人员有关个体防护的准备。

7.3.10 临时安置场所

为妥善照顾已疏散人群,后勤综合组应负责为已疏散人群提供安全的临时安

42

置场所,并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1、当启动Ⅱ级以上应急预案时,视情况启用临时安置场所。

2、可用的临时安置场所包括:食堂、消防楼、值班楼、临建区,厂外学校、

宾馆等;

3、对需要安置的人群进行数量估测,为临时安置场所的食品、水、电和通

讯做出安排;

4、负责对临时安置场所的治安、医疗、消毒和卫生服务的安排,并考虑需

要特殊照顾的人群;

5、保证每个临时安置场所都有清晰、可识别的标志和符号。

7.4 应急救援

7.4.1 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

应急工作组人员进入危害区域应急时,必须事先了解危害区域的地形、建筑

物分布,有无燃烧爆炸的危险,危险废物存在的大致数量和浓度,选择合适的防

护用品。如产生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的事故,着重呼吸道的防护;产生易燃易爆

气体或液体的事故,重点明确阻燃防护服和防爆设备;产生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

体的事故,重点明确全身防护措施:产生不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的事故,重点明

确隔离服防护措施等。

进入危害区应至少 2-3 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照应。每组人员中必须

明确一位负责人作为监护人,各负责人应用通信工具随时与指挥部联系。

7.4.2 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

中毒患者应迅速脱离现场,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将中毒患者转移到空气

新鲜的地方,松开扎紧的衣服,脱去被污染的衣裤,防止散发毒气再吸入,并注

意保暖,仔细检查病人的病情。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冷静,注意安全。及时到

医院就诊后,由医师进行医治。

7.4.3 现场紧急抢救

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

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具体方法:

1、人工呼吸。采取口对口式人工呼吸;方法:抢救者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

以每分钟 16-20 次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气。

43

2、按压术。针对心跳骤停者。方法:患者平躺在硬地上或木板床上,抢救

者用双手挤压患者胸骨下端略靠左方,每分钟挤压 60-70 次,挤压时不要用力过

猛,防肋骨骨折,心跳恢复的可靠指证是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恢复,血压复升。

3、除立即作心脏胸外挤压术外,同时作人工呼吸、输氧、心内注射三联针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碳酸轻钠注射液并输液。

4、另外,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部灼伤时,

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

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

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 15-30 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

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

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而避免伤而污

染,不要任意把水疤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喝盐饮料。

5、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将伤员护送至医院救治。

7.4.4 人员撤离

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对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并

在厂区内员工集中的办公、休息等重点区域张贴位置图,标识本地点在紧急状态

下可选择的撤离路线,以及最近应急装备的位置。对前来联系工作以及参观等的

非本单位员工,安排专人在进入本单位危险区域前告知注意事项,以及紧急状态

下的撤离路线。

7.5 应急监测

神华国华柳电拥有日常生产污染物排放的监测能力,但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不足以应对,在发生事件时,神华国华柳电在结合自身监测能力基础上委托鹿寨

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或其他有资质监测单位在第一时间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环境

应急监测工作。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7.5.1 应急监测目的与原则

应急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迅速查明污染物的种类、污染

程度和范围以及发展趋势,及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提供处理处置的可靠依据。

事故发生后,监测人员应携带必要的简易快速检测器材和采样器材及安全防护装

备尽快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立即布点采样,利用检测管和便携式

44

监测仪器等快速检测手段鉴别、鉴定污染物的种类,并给出定量或半定量的监测

结果。现场无法鉴定或测定的项目应立即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根据监测

结果,确定污染物程度和可能污染的范围并提出处理处置建议,及时上报。

7.5.2 监测方案

根据事故污染程度和范围,应急监测方案的布点、采样、监测项目、监测频

率等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制定。初步拟定监

测方案如下:

对于大气污染物的监测:

应在泄漏点下风向按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布设至少三个点,适当增加监测

点以掌握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和变化趋势;

2、在厂界外的上风向处布设一个对照点;

3、应在周围敏感点处等各布设一个监测点,以了解事故对敏感点的影响程

度;

(4)监测过程中应注意风向变化,及时调整监测点位置;

(5)烟气泄漏、火灾事故时的监测项目包括烟尘、SO2。

(6)采样时,应当确定好采样的流量和采样的时间,同时记录气温、气压、

风向和风速,采样总体积应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7)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物状况确定,事故刚发生时,采样频次可

适当增加,待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可减少采样频次。

对于水污染物的监测:

(1)分别在事故发生地附近雨水外排口、事故废水处理系统出水口、排放

口附近水域进行采样;

(2)油库事故时的监测项目为 COD、石油类,煤场、输煤系统火灾事故时

的监测项目为 SS、S-、重金属含量、灰渣;

(3)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物状况确定,事故刚发生时,采样频次可

适当增加,待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可减少采样频次。

7.5.3 应急监测工作程序

本项目应急监测需依靠当地环保部门的应急监测能力。

应急监测工作程序如下:

1、应急监测程序启动

45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柳州市/鹿寨县环保局立即

进行应急准备。

2、现场采样与监测

应急监测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警戒区域时,根据现场情况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

救援指挥部的要求进行现场采样和监测,并做好自身防护。

3、应急监测分析报告

样品分析结束后,应急监测组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审核,编写应急监测分析

报告。应急监测分析报告对应急监测结果、污染事故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污染

范围、污染程度进行必要的分析评价和说明,并提出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的措施

和建议。

4、跟踪监测

对事故发生后滞留在空气、土壤等环境中短期不易清除、降解的污染物进行

必要的跟踪监测。

7.5.4 现场记录

监测过程应做好相应记录工作,主要包括:绘制事故现场的位置图;标出采

样点位;记录发生时间、事故原因、事故持续时间;采样时间;水体感官性描述;

可能存在的污染物;采样人员等。

46

8 应急状态解除

8.1 应急终止的条件

污染源被有效控制;污染物处置成稳定状态,已无危害;伤员被及时救护并

送医院救治;其他人员撤离危险区;公路交通恢复正常状态;总排水、自然水域

恢复正常。以下条件全部满足,应急指挥部可宣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终止:

1、环境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事故发生条件已解除(采取并将保持一切

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敏感资源免受污染,使事故产生的后果降至最低限度)。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已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敏感资源再次免受危害,并使事件可能

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8.2 应急终止的程序

1、应急指挥部或现场救援指挥部根据应急事故的处理。当符合上述规定中

全部情况,应急指挥部即可确认终止应急。

2、应急指挥部或现场救援指挥部可向所属各专业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

令,应急状态终止后,相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应急工作小组应根据政府相关部门

的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

继续进行为止。

8.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应急终止后由应急办公室协调其他应急组织做好以下几点:

1、通知公司各办公室,各科室及车间以及附近周边企业、村庄和社区危险

事故已经得到解除;

2、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进行清洁净化;

3、对于此次发生的环境事故,对起因,过程和结果向有关部门做详细报告;

4、全力配合事件调查小组,提供事故详细情况,相关情况的说明以及各监

47

测数据等;

5、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调查事故造成的损失并明确各人承担的责任;

6、对整个环境应急过程评价;

7、对环境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厂领导汇报;

8、针对此次突发环境事件,总结经验教训,并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

行修订;

9、由各负责人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9 善后处理

9.1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是为了防止危险物质的传播,去除有毒、有害化学

品对环境场所的污染,对事故现场和受影响区域的个人、救援装备、现场设备和

生态环境进行清洁净化和恢复的过程,它包括人员和现场环境的净化,以及对受

污染环境的恢复。

厂区内的危险物质一旦发生事故,以固态或颗粒形式泄漏时,较高的污染多

出现在离泄漏爆炸源比较近的区域;以液体方式泄漏的化学品可能会透入水泥地

面的裂缝,溅到设备或现场人员的表面,也有可能渗透到土壤,进入地表水或进

入下水道中;以气体方式泄漏的化学品,受当时的风向、风速等因素影响,可能

会污染周边下风区的人员和环境;而以雾的形式泄漏时,化学品可能进入到多孔

材料中,如水泥、涂料和土壤中,当然也有可能进入地表水体中。对进入环境的

物料:

——能重新利用的则应回收再利用;

——不能重新利用的,若为油品,可交有资质单位安全焚烧处置,若为腐蚀

性物质,可用酸或碱性物质充分中和、稀释后排放至废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

理后达标排放,其它危化品毒性物质应交于危险废物处理的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

处置。

9.2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48

9.2.1 事故现场的保护

1、设置内部警戒线,以保护现场和维护现场的秩序;

2、保护事故现场被破坏的设备部件,碎片、残留物等及其位置;

3、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及管理者;

4、对搜集到的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9.2.2 事故现场的洗消

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为维护部负责人。事故现场由运行部、行政部及

生产各部负责保护,特别是关系事故原因分析所必须的残物、痕迹等更要注意保

护。

9.3 净化和恢复的方法

清洁净化和恢复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稀释,用水、清洁剂、清洗液和稀释现场和环境中的污染物料。

2、处理,对应急行动工作人员使用过的衣服、工具、设备进行处理。当应

急人员从受污染区撤出时,他们的衣物或其他物品应集中储藏,作为危险废物处

理。

3、物理的去除,使用刷子或吸尘器除去一些颗粒性污染物。

4、中和,中和一般不直接用于人体,一般可用苏打粉、碳酸氢钠、醋、漂

白剂等用于衣服、设备和受污染环境的清洗。

5、吸附,可用吸附剂吸收污染物,但吸附剂使用后要回收,处理。

6、隔离,隔离需要全部隔离或把现场和受污染环境全部围起来以免污染扩

散,污染物质要待以后处理。

9.4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计划

9.4.1现场人员和设备的清洁净化计划

在危险区上风处设立洗消站,对事故现场人员和防护设备进行洗消,防止污

染物对人员的伤害。在远离污染区域的地点获得一个稳定的水源,水源的理想位

置是有较高的供水能力和废水的回收积蓄能力。如果不能获得一个固定的蓄水池,

可用一个大的简易池或蓄水盆。

为了净化,相关人员要预先准备好一系列的设备和供应物:用小直径的软管

49

输送净化池中的水;手握的可调节喷嘴;简易的直接使用肥皂或清洗溶液的喷雾

器;毛刷子和用于清洗的海绵;简易的淋浴器;池、盆或其他储水设备;简易帐

篷或适当的屏蔽遮蔽工具。

事故得到控制后,在事故发生地设立警戒线,除清洁净化队员外,其它人严

禁入内。清洁净化人员根据现场污染物的性质、事故发生现场的情况等因素,在

专家的指导下,进入事故现场,快捷有效地对设备和现场进行清洁净化作业,净

化作业结束后,经检测安全后方可进入。

9.4.2环境恢复计划

根据事故发生地点、污染物的性质和当时气象条件,明确事故泄漏物污染的

环境区域。由应急咨询专家组对污染区域进行现场检测分析,明确污染环境中涉

及的化学品、污染的程度、天气和当地的人口等因素,确定一个安全、有效、对

环境影响最小的恢复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对污染的区域进行隔离,组织专业人员,穿戴好防护服,配

备空气呼吸器,可用化学处理法,把用于环境恢复的化学品水溶液装于消防车水

罐,经消防泵加压后,通过水带、水枪以开花或喷雾水流喷洒,或者用活性炭、

木屑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也可用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

降毒。并及时对污染环境进行跟踪监测。

9.4.3对被污染的土壤

使用简单工具将表层剥离装入容器,并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净化

处置。

9.5 恢复和善后工作

9.5.1 善后处置

1、安置受灾人员,赔偿受灾人员损失。若发生重大危险事故,疏散人群后

需安置群众于安全区域,当受污染水体达标后再安排人群返回原地,经过损失核

对后,赔偿受灾地区人员的损失。

2、组织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根据影响程度提出

生态补偿,对受污染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9.5.2 保险

公司为员工办理保险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发生重大环境事

50

故后,受灾人员应当视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

应急救援人员应当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以防在救援时受到意外伤害,确保救

援人员的安全。

10 应急保障

10.1 通信与信息保障

负有救援保证任务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必须随时保证通信和信息的畅通,

各种联络方式必须建立备用方案,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通讯录。通讯方式如

有变更要及时通知预案维护和修订部门。

10.2 应急队伍保障

按照本预案规定成立应急组织体系,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应急

工作组、支持保障机构和专家咨询组。各组长负责本专业队的日常管理、建设,

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准备好应急救援物资。本公司安全生产负责人进行监督检

查,促使其保持战斗力,常备不懈。

10.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为保障应急需要,本厂在各适当部位设置应急器材,指定专人管理,确保应

急物资种类、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符合应急需要,在需要时可及时获取并有效

使用。所有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和物资实行专人管理,定点定量存放,每年初制定

严格的检查保养计划,按月、季、半年不同周期分类对所有应急设施器材进行检

查,及时补充和维修维护,确保各处应急器材物资的数量和性能满足随时使用的

需要。

应急救援物资清单见附件 9。

10.4 经费保障

应急办公室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作出预算,财务产权部审核,经公司高层

办公会审定后,列入年度预算,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应急工作费用的监督管理、保

51

证专款专用,应急处置结束后,财务产权部、物资部要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

核销。

1、⑴要保证先期的物资和器材储备资金投入,预备必要的补偿资金。

2、要订抢险救灾过程的资金调配计划,保证抢险救灾时有足够的资金可供

调配。

3、会同保险公司等部门做好后期有关资金理赔、补偿工作。

4、要储备和保证后期足够的职工安置费用。

10.5 外部救援保障

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本单位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

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援助队伍

进入厂区时,指挥部应责成专人联络、引导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外部救援单位

及联系电话见附件 8。

10.6 其他保障

10.6.1运输保障

本公司掌握一定数量安全系数高、性能好的车辆,确保处于良好状态,进行

编号或标记,并制定驾驶员的应急准备措施和征用的启用方案。在预案启动后确

保组织和调集足够的交通运输工具,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10.6.2医疗卫生保障

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转送医院治疗,

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的关键。医疗救治要贯彻现场救治、就近救治、转送救治的

原则,及时报告救治伤员以及需要增援的急救医药、器材及资源情况。常备应急

救援所需的常用药品,必要时报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救治力量支援。

10.6.3交通管制、治安保障

警戒疏散组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中的交通管制和治安保障。应急抢险时可向当

地公安交警部门申请支援。

1、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

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避免出现意外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混乱;指挥危害区域人

员的撤离、保障车辆顺利通行,指引应急救援车辆进入现场,及时疏通交通堵塞。

52

2、维护撤离区和人员安置区场所的社会治安,加强撤离区内和各封锁路口

附近重要目标和财产安全保卫。

10.6.4社会动员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动员、积极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平时的事故预防、

增强预防事故的能力。

10.6.5其他相关保障

准备好现场疏散图、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物料安全技术说

明书、互救信息等存放地点、保管人。

应急电源、照明可采用路灯(在有路灯的地段),在路灯不可用时或无路灯

的地段可采用便携式照明设备、设施。

制度保障,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与相邻企业或专业救援机构签署互助协议,明确可提供的互助力量(消防、

医疗、检测)、人员、物资、设备、技术等。

11 预案管理

11.1 培训计划与内容

11.1.1一线岗位员工

针对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分厂区系统培训一线岗位人员,发生突发性事故

时报警、紧急处置、逃生、个体防护、急救、紧急疏散等程序的基本要求。

采取的方式:课堂教学、综合讨论、现场讲解等。

培训时间为每季度不少于 4个课时。

11.1.2各应急小组

对应急小组的队员进行应急救援专业培训,内容主要为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过

程中应完成的抢险、救援、灭火、防护、抢救伤员等工作。

采取的方式:课堂教学、综合讨论、现场讲解、模拟事故发生等。

培训时间:每季度不少于 4个课时。

11.1.4周边群众的宣传

针对疏散、个体防护等内容,向周边群众进行宣传,使事故波及到的区域都

能对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应该采取的措施等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

53

采取的方式:口头宣传、应急救援知识讲座等。

11.1.3应急指挥机构

邀请国内外应急救援专家,就生产区及仓库可能涉及的突发性事故的指挥、

决策、各部门配合等内容进行培训。

采取的方式:综合讨论、专家讲座等。

培训时间:每季度不少于 4个课时。

11.2 培训的评估

每次培训完成后,由应急办公室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培训效果的评估

采取考试、现场提问、实际操作考核等方式,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对于关键

应急岗位的人员,如果考核不合格,可对其单独加强培训,以保证此岗位人员有

能力应对事故。

11.3 预案演练

11.3.1 预案演练内容

1、成立演练指挥小组

演练指挥小组是演练的组织领导机构,是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指挥中心,对演

练实施全面控制,其主要职责如下:

(1)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部门;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

定演练的地点和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

(2)协调各参演单位之间的关系。

(3)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

(4)检查和指挥演练的准则与实施,解决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

题。

(5)组织演练总结与评价。

2、演练方案

根据不同的演练情景,由演练指挥小组编制出演练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按职

能分工,做好相关演练物资器材和人员准备工作。演练情景设计过程中,应考虑

一下注意事项:

(1)应将演练参与人员、公众的安全放在首位。

54

(2)编写人员必须熟悉演练地点及周围各种有关情况。

(3)设计情景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4)情景事件的时间尺度最好与真实事故的时间尺度相一致。

(5)设计演练情景时应详细说明气象条件。

(6)应慎重考虑公众卷入的问题,避免引起公众恐慌。

(7)应考虑通信故障问题。

3、演练的内容:

(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2)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

(3)废水处理设施事故应急处置。

(4)废气处理设施事故应急处置。

4、演练范围与频次

演练可以采取综合演练、单项演练,现场演练或桌面演练等方式进行。一年

至少进行一次桌面演练和一次综合现场演练。

5、参与人员包括:

(1)应急指挥部

(2)应急办公室

(3)应急工作组、支持保障机构

(4)厂区一线员工

(5)周边村民和企业员工

11.3.2 预案演练原则

应急演习类型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虽有不同特点,但在策划演习内

容、演习情景、演习频次、演习评价方法等工作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和应急预案规定;在组织实施演习过程中,必须满足“领导重视、科学计划、

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周密组织、统一指挥、分步实施、讲究实效”的原则。

另外应急培训、演习中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演习过程应尽可能模仿可能事故的真实情况,但不能采用真正的危险状

态进行演习,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2)演习之前应对演习情况进行周密的方案策划,编写场景说明书是方案策

划的主要内容;

55

(3)演习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培训,但不应将演习的场景介绍给应急响

应人员;

(4)演习结束后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和整改。

11.3.3 预案演练目的

预案演练目的是通过培训、评估、改进等手段,提高本预案的可操作性;提

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工作水平与应急救援队伍的反应和衔接配合的协调能力;增强

干部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有效发挥应急预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作用;

提高企业对环境事件的综合应急能力。具体包括以下 3方面:

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为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依据;

⑵检验企业各级领导、员工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行动程序,以及各专

业队伍间的协同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

⑶提高人们抵抗事故的能力和对事故的警惕性,有效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减少事故损失。

11.3.4 应急演习的作用

重大事故应急演习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正确运用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1)评估企业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

和不足;

(2)评估企业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机构、组织和人

员的职责,改善不同机构、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协调关系;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

评估应急实训效果,分析培训需求。同时,作为一种培训手段,通过调整演习难

度,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应急素质和能力;

(4)促进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对应急预案的理解,争取他们对重大事故应急

运作的支持。本企业应急培训和演习的对象主要是本企业范围内员工,以应急救

援人员为主。

11.3.5 应急培训的注意事项

定期对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基本的应急培训是十分必要,它有益于提高参

与应急行动的所有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有益于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

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情况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

等基本操作。因此,培训中要强调危险物事故的不同应急水平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56

11.3.6 演练评估和总结

演练前要制定演练进程控制一览表和演练记录表,由专人对演练进程实施情

况进行观察,记录演练进度情况和处置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演练结束后,参加演练的人员应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演练过程存

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评估和总结情况最终形成演练评价总结记录并及时改

进,同时也对应急预案相应事项进行修改。

12 奖励与责任追究

12.1 奖励

在环境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应依据有关

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2、防止或抢救事故灾难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

者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12.2 责任追究

在环境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

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其中,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

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规定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2、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灾难真实情况的。

3、拒不执行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

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57

7、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

13 附则

13.1 术语及定义

13.1.1突发环境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

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

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13.1.2环境污染事故(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

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

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故(事件)。

13.1.3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

指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污染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

险物质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13.1.4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

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13.1.5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

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13.1.6环境风险源

衡量是否构成环境风险源的重点是:发生事故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环

境风险源的危险程度由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特性(物质危险性和物质的量)、危

险物质存在的安全状态、所处的周边环境状况三个要素决定。

13.1.7环境保护目标

指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中,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

13.1.8应急预案

根据预测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别、环境危害的性质和程度,而制定的

58

应急处理方案。

13.1.9应急准备

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

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13.1.10应急响应

指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13.1.11应急救援

指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

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13.1.12应急监测

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

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3.1.13应急演习

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

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

13.2 预案备案、发布和更新

13.2.1 预案备案

本预案由柳州市环境保护局备案。

13.2.2 预案的更新

1、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更新:

a、日常应急管理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b、训练、演习或实际应急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c、组织机构、人员及通讯联络方式发生变化;

d、应急设备和救援技术发生变化;

e、企业厂址、布局、原材料、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发生变化;

f、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

2、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

13.2.3 预案发布

预案经批准后,应分发给有关部门、企业和社区,并建立发放登记,记录发

59

放时间、发放分数、接受部门、接受时间、签收人等有关信息。

13.2.4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

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并对员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

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13.2.5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60

第二章 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1 火灾次生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1.1 总则

1.1.1 目的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会产生大量的消防废水以及废气。为使厂区火灾爆炸

事故产生的消防废水、废气得到有效地控制,防止发生水体、大气环境污染事故,

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1.1.2适用范围

本预案作为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体系下的一个专项预案,与综

合预案相衔接,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次生环境污染事

件。

1.2 组织机构及职责

1.2.1 应急指挥机构

如发生火灾,立即成立应急指挥办公室,以总经理、副总经理及相关职能部

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办公室由总经理任总指挥,生产副

总经理任副总指挥,现场指挥工作室下运行控制组、检修抢险组、安健环支持组、

专业技术组、物资供应组、通信保障组和后勤综合组7个应急组织机构。本公司

的应急组织机构结构框图,见图1-1。

61

图1-1 应急组织机构

1.2.2职责

(1)以火灾发生部门的部门负责人为现场指挥,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灭火、

撤离,启动现场处置预案,并及时通知总指挥;

(2)运行应急组负责组织人员撤离并拉起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组织清点、疏散受灾人员、统计伤亡人数;

(3)应急保障人员做好火场灭火器材和人员的后续支持准备;

(4)消防组应急抢险人员使用灭火器、消防栓对着火部位进行灭火,根据

火势蔓延情况增加灭火器、消防栓数量;

(5)医疗救护人员对火场受伤人员实施现场紧急救护;

(6)通讯联络组负责保证通讯顺畅。

(7)应急监测组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反应数据。防止消防废水未及

时收集进入周围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8)专家联络组负责在事故不可控制时请求外部救援。

1.3 环境风险分析

总指挥:总经理

现场指挥:生产副总经理

运行控

制组

组长:

运行部

经理

检修抢

险组

组长:

维护部

经理

安健环

支持组

组长:

安健环

部经理

专业技术

组长:生

产技术部

经理

物资供

应组:

组长:

物资供

应部经

后勤综合

组长:治

安保卫处

经理

通信保

障组

组长:

生技部

信息分

部主任

62

本公司可能发生火灾的类型有:大型变压器火灾事故、发电机火灾事故、锅

炉燃油系统火灾事故、油罐区(油泵房)火灾事故、制氢站火灾事故、制粉系统

火灾事故、输煤系统火灾事故、电缆火灾事故、汽轮机油系统火灾事故、脱硫吸

收塔衬里火灾事故、烟囱衬里火灾事故、凝汽器钛管衬里火灾、蓄电池室火灾事

故、集控室火灾事故、计算机房火灾事故、档案室火灾事故、食堂火灾事故等。

火灾事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会造成窒息、中毒等事故。

电路、设备设施老化,柴油装卸速度过快、存储区没有按照规定动火、自然

灾害等危险因素均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在灭火过

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消防废水并携带相关污染物,因此易次生环境污染事件。若救

援不及时可能使事件进一步扩大。

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火灾会造成不同的后果,可以分成用“水”灭火与用

“其它化学试剂(干粉、泡沫)”灭火的方法。

1.4 预防与预警

1.4.1 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消防管理标准》,专业人员每天进行消防器材巡查并做好记录:

(1)对灭火器、消防栓进行巡查,检查器材是否能有效使用;

(2)对消防沙池、沙袋进行巡查,当发现物资不够时及时补充;

(3)对化学品仓库进行巡查,检查仓库通风、温度等是否正常;

(4)用电、动火的消防监护、安全监察等。

1.4.2 隐患排查与整治机制

本公司生产设备监控实行人员值班、巡视检查、电视监控与火灾自动报警等

手段。主要设备安装感温电缆、室内安装烟感探测器对火灾进行监控、生产现场

安装消火栓、气体灭火系统、摆放有小量的灭火器材和值班室集中安装报警器。

当报警器报警时,值班人员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采用应急处置措

施。

财务部按照环境治理资金计划指标提供资金,由运行部进行落实环保设施整

改,然后由综合部、安全监察分部进行跟踪落实。

1.4.3预防措施

63

(1)建立健全的环保安全生产责任制;

(2)健全环保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完善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确保环保整改资金的投入;

(5)加强对员工的环保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

(6)建立事故档案,做好各类事故的登记(包括未遂事故);

(7)不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工作;

(8)认真落实环保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废水、废气治理设施以及危险废物

处理点的检查;

(9)保持作业场所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物品摆放整齐,道路通

畅;

(10)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机泵设备转动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摩擦

引起杂物等燃烧;

(11)加强电气管理;

(12)加强对环保设施(三废治理)、设备检测检验工作。对消防器材定期

进行检查,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并及时补充消防器材;

(13)严格油库、酸碱液及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管理,掌握油料与危险化

学品的危险特性,以及不同的灭火方法和器材,必须分间、分库储存,并在醒目

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装卸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4)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场所应按相关标准和规范配齐消防设施和急救

器材,消防设施和急救器材应落实管理责任人。急救器材配置应包括防毒口罩、

防毒面具、急救药品、急救药箱等。

1.5应急处置

1.5.1应急响应分级

依据本公司火灾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原则上分为

三级响应,即Ⅲ级响应、Ⅱ级响应、Ⅰ级。(同综合预案第7章)

1.5.2应急响应程序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64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的级别,决定启动响应程序。

Ⅲ级响应,启动现场处置预案,部门负责人任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小组进行

消防抢险、抢修工作。

Ⅱ级响应,启动公司预案,日常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任现场指挥,各应急

小组全部参与应急行动。由运行控制组负责控制危险源;安健环支持组负责警戒

和疏散工作;检修抢险组负责障碍设备、机器的检修及现场抢险工作,后勤综合

组负责器材工具的后勤保障;通信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的通信和向外报警求援联

络。

Ⅰ级响应,社会应急响应,当公司应急力量不能控制时,立即向当地政府汇

报,请求外部救援。由启动相应社会应急响应的负责人任现场指挥,本预案的现

场指挥介绍前期救援情况。

1.5.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制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当发生火灾时首先抢救受伤人员,控制火源及时灭火,火灾后清算损

失情况,对抢险受伤人员进行医治,对救援人员实施奖惩制度。

(2)厂房发生火灾:车间灭火产生的消防废水通过收集接入应急收集池(排

污坑),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防止消防废水污染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环

境。

(3)厂区发生火灾:堵塞雨水管道,将消防废水引流到应急收集池(排污

坑)。防止消防废水通过雨水管道污染周围水体

(4)洗消:设立洗消站,对中毒人员、现场医务人员、抢险应急人员、抢

险器材等进行洗消,收集洗消废水然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防止污染周

围环境。

(5)信息宣传:宣传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信息和应急急救措施以及灭火方法。

1.5.4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消防灾害后,紧急使用消防物资、消防水、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废水处理人员对消防废水进行将消防废水采用强排的方式由排入应急收集池(排

污坑)及废水收集池中,事故结束后对消防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对周

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5

(2)火灾事故产生的废气使用雾状水进行吸收,防止高浓度的废气污染环

境;火灾救援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废水的收集;

(3)应急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应向事发部门或消防部门了解火灾、爆炸

事件的基本概况,包括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名称、企业的原材料、最终产品等信息。

(4)判断可能的污染物及其排放途径;

(5)用沙包或阀门在雨水管道或污水管道拦截废水或危险废物;

(6)必要时,联系危废协议单位到现场协助处理。

图1-2 应急作业流程图

1.5.5事故扩大的应急措施

(1)如出现险情扩大或局势不能控制,本单位的救援队伍与救援物资不能

完成灭火任务有困难时,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向地方政府请求增援。

(2)如不能有效控制火情,火势蔓延,可能造成建筑物坍塌或有爆炸、中

毒危险时,应急指挥部应紧急疏散厂区人员,并联系公安部门对周边居民进行紧

急疏散。

(3)当地政府应急预案启动到达现场后,本应急指挥中心应主动向地方政

府应急指挥汇报现场救援的详细情况,服从上级政府部门的应急指挥系统的领导

与指挥。

1.6应急物资与安全保障

1.6.1物资保障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消防器材、个体防护用品如:干粉灭火器、疏

散用毛巾、潜水泵、消防水带、消防服、沙袋、应急灯等,并按规定定期检查保

养,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物资、装备的配置与总预案同,具体见附件9。)

1.6.2安全保障

(1)灭火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一般情况下采取全身防护,

火灾发生 向应急指

挥部报告

由公司环境应急指挥部

启动环境事件应急响应

水处理人员集中收集

消防废水

处理合格全部回用 污水系统处理 应急收集池

66

对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为在火场上能正确使用防护工具和

适应火场情况,平时应严格的进行训练;

(2)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危险化学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灭火

人员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应立即投入寻找和抢救被困人员的工作,并努力限制火

灾范围;

(3)对油库火灾不能用水,对化学品火灾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

状水,避免危险化学品飞溅,造成事故扩大。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

的中和剂稀释中和(如石灰溶液等)。

67

2 危险化学品泄漏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2.1总则

2.1.1目的

危险化学品泄漏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对易爆物质,还可能

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因此,对泄露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特

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2.1.2适用范围

本预案作为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体系下的一个专项预案,与综

合预案相衔接,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事件。

2.1.3组织机构及职责

2.1.3.1组织机构

本公司成立了应急指挥办公室,以总经理、副总经理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共同组成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办公室由总经理任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任

副总指挥,现场指挥工作室下运行控制组、检修抢险组、安健环支持组、专业技

术组、物资供应组、通信保障组和后勤综合组7个应急组织机构。

本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结构框图,见图2-1。

图 2-1 应急指挥机构

总指挥:总经理

现场指挥:生产副总经理

运行控

制组

组长:

运行部

经理

检修抢

险组

组长:

维护部

经理

安健环

支持组

组长:

安健环

部经理

专业技术

组长:生

产技术部

经理

物资供

应组:

组长:

物资供

应部经

后勤综合

组长:治

安保卫处

经理

通信保

障组

组长:

生技部

信息分

部主任

68

2.1.3.2职责

(1)化学品仓库发生泄漏时,运行部经理任现场指挥,负责启动相应的现

场处置预案,并组织疏散、抢险、救护等人员开展工作;

(2)当班人员转换为现场救援组,在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时,进行系统隔离

及抢险救援。

(3)安健环支持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拉起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4)后勤综合组做好抢险器材和人员的后续支持准备;

(5)医疗救护人员对受伤救援人员实施现场紧急救护;

(6)专业技术组对现场及下风向的空气、周围水环境进行继续监测,提供

数据,以便分析物料废水是否及时收集。

(7)通信保障组负责在事故发展及控制时请求专家咨询。

2.2环境风险分析

公司在储存和使用的主要有柴油、盐酸、氢氧化钠以及化验班所用的危险化

学品试剂,具有可燃性、腐蚀性、毒性。分别采用储罐、桶装等贮存方式。主要

危险源油库、危废仓库、危险品仓库、化验室室、各酸碱区等。

泄漏事故的发生不限季节性,泄漏事故发生后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人员受伤

以及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造成事故主要因素主要为:

(1)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使用过程中员工操作错误、违规作业(如野蛮

卸车、撞击等)、作业现场违章指挥;日常未按时进行日常检查;搬运过程中未

按要求操作导致包装损坏甚至倾倒、泄露。

(2)由于仓储自动检测报警仪和自动喷淋设施长期未动作以及未检测、检

修,常用化学品未按照《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储存要求

存放,未把能互相发生反应的化学品分开储存等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3)设备设施及包装容器造成的事故: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未配置必

要的防渗漏措施,因长时间使用而导致腐蚀穿孔、破裂,设备设施老化带故障运

行等。

(4)仓库内温度计与湿度计失效,温度湿度超过限度,导致化学品产生反

应,从而导致贮存设施损坏造成化学药品泄漏。

(5)自然因素:由于台风、洪涝、雷电等自然灾害导致设备设施遭到破坏,

69

从而发生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

2.3预防与预警

2.3.1制度建设

完善危化学品管理制度,对使用、存储的化学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

(1)对油库、酸碱区等危化学品存储区域实行巡查制度,全时点检制度监

视设备设施完好、正常;

(2)定期对油库、酸碱罐等压力容器及其附件进行检查、检测,保证储存

良好的密封性及安全性;

(3)化学品接触、管理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工作,严惩违规操作和野蛮

操作。

2.3.2隐患排查与整治机制

本公司在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泄漏事故的主要部位有油

库、酸碱区、仓库等,其泄漏量视其漏点设备的腐蚀程度、工作压力等条件而不

同。泄漏时又可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一样。

可因贮存包装破裂的微量泄漏,岗位操作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采取相

应措施予以处理。

及时发现因设备事故、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而发生重大事故。运行、维护人

员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泄漏后,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

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波及周边环境。

2.3.3预防措施

(1)按公司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储存设备及系统,防止跑、冒、滴

漏;

(2)油罐等罐体要定期按照《特种设备的监察条例》定期进行检测,桶装

化学品按照《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要求进行分类存放,禁止氧化剂、还原

剂混合堆放;应做好泄漏收集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管道和收集池,平时要注意导

流渠和管道的畅通;

(3)危险化学品贴好正确的标签及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了解化学

品的化学及物理属性;

(5)使用、卸车和储存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容器破裂和冒气;

70

(6)运送酸碱、燃油等车辆按规定路线入厂至各储罐区,入厂前检查车况

应良好。

2.4应急处置

2.4.1应急响应分级

按照环境污染事故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程度、事故的可控性、人员伤亡

情况、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情况,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三级响应,即Ⅲ级响

应、Ⅱ级响应、Ⅰ级。(同综合预案第7章)

2.4.1.1Ⅰ级响应

由于柴油库的泄漏导致本公司附近水域大面积污染、脱硝系统发生大量泄漏,

对公司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有迅速扩大或发展趋势的情况,本预案将其定

为Ⅰ级应急响应。

Ⅰ级应急响应的责任主体为应急指挥部,联动部门为各应急处置组,包括:

运行部、维护部、综合部、运行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生产技术部等。

2.4.1.2Ⅱ级响应

由于油库或卸油时出现漏点,对本公司附近水域造成污染,本预案将其定为

Ⅱ级应急响应。

Ⅱ级应急响应的责任主体为应急指挥部,联动部门为各应急处置组,包括:

运行部、维护部、综合部、运行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生产技术部等。

2.4.1.3Ⅲ级响应

酸碱、燃油储罐及管道发生泄漏,危险废物在收集、运输、存储过程发生泄

漏,泄漏点可控。

Ⅲ级应急响应的责任主体为应急指挥部,联动部门为维护部、运行部应急处

置抢险人员。

2.4.2响应程序

本公司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如下:

2.4.2.1Ⅱ级、Ⅲ级应急响应程序

第一发现人 值长 应急指挥办公室 判断事态严重程度

启动本预案开展应急处置行动

71

Ⅲ级响应,启动现场处置预案,部门负责人任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小组进行

消防抢险、抢修工作。

Ⅱ级响应,启动公司预案,各应急小组全部参与应急行动。由运行控制组负

责控制危险源;安健环支持组负责警戒和疏散工作;检修抢险组负责障碍设备、

机器的检修及现场抢险工作,后勤综合组负责器材工具的后勤保障;通信保障组

负责应急救援的通信和向外报警求援联络。

2.4.2.2Ⅰ级应急响应程序

一级响应,社会应急响应,当公司应急力量不能控制时,立即向当地政府汇

报,请求外部救援。由启动相应社会应急响应的负责人任现场指挥,本预案的现

场指挥介绍前期救援情况。

2.4.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危及人生命时,第一要素是救人。人员尽量处于上风向处。禁止任何

人在大规模泄漏初期进入泄漏区域内,清污工作应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挥发后

进入泄漏区域内进行清污。

(2)危险化学品泄漏收集:因酸、碱等具有强腐蚀性,采取回收方式受一

定限制,尽量利用沙袋、吸性材料等进行围控和清除。吸收后的沙袋、吸性材料

等集中收集后由有环保资质的专业公司回收处理,以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影

响。

2.4.4应急处置

2.4.4.1先期处置

发现突发事件第一人 值长 应急指挥办公室 启动本预案

开展应急处置行动

向上级(集团)主管

部门、当地政府相关

职能部门汇报

72

(1)对于油罐区的柴油泄漏事件,岗位工作人员立即按照油罐区泄漏现场

处置方案的程序,进行先期处置。

(2)应急指挥部接到脱硝系统泄漏或者油罐区的柴油泄漏的报告后,总指

挥宣布立即启动本预案,副总指挥立即组织各应急处置组进入应急准备状态。

(3)后勤保卫组立即提供必需的应急物资,为接下来的应急处置工作做好

准备,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警戒区设置工作,派专人看守,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警戒区。

2.4.4.2应急处置

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原则是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

学品尽可能处理成无毒、无害或毒性较低,危害较小的物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化学品泄露事件所造成的危害的损失。

(1)抢险:切断污染源。利用常备的应急物资如警戒绳(带)、管制标牌等

将危险区隔离,严禁其它人员进入隔离区,设定安全区并做好相应标识。控制污

染扩散及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再做好自身防范措施(穿戴化学防护镜、防护服

等)的情况下进行救援,少量泄漏采用应急沙吸附或覆盖。大量泄漏时立即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并将余留危险化学品转移至安全区。

(2)清理:抢险结束后将被污染沙土及其它物资装于指定容器中转运至危

废贮存区按危险废物处理。在污染地面上洒上中和或洗涤剂浸洗,然后用大量直

流水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物;清洗废水排入污水处理

站按废水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

(3)洗消:设立洗消站,对接触危险化学品人员、现场医务人员、抢险应

急人员、抢险器材等进行洗消,将洗消废水放水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严

格控制洗消污水排放,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4)警戒区内要堵截一切火源,以免产生火花,迅速疏散受威胁的物资。

(5)应急指挥部通知消防队赶赴现场做好火灾扑救准备工作。

(6)应急抢险组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7)发生油罐泄漏,应关闭油库区域通向污油处理系统的阀门,使柴油滞

留在围堰内。

(8)油罐区泄漏,应采用堵、疏措施保证油罐区泄漏的柴油不进入环境,

墙体结构无泄漏点。

73

(9)各应急处置组的组长安排组员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1)检修抢险组组长安排设备部的相关人员检查脱硝系统的泄漏点,并进行

及时补救;安排运行部人员进行油罐泄漏点的封堵或者库区墙体结构的封堵;安

排维保单位人员进行清净下水系统的疏导。

2)协调运行控制组组长安排组员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

3)后勤综合组组长安排车队人员将应急车辆停在事故现场附近待命;安排

财务部人员落实应急专项经费;安排工会人员通知受伤者家属,做好安抚工作。

2.4.4.3扩大应急响应

(1)脱硝系统出现大量泄漏或者油罐区的柴油大量泄漏,有流入本公司附

近水域的趋势,出现险情扩大或局势不能控制,依靠本公司自身力量不能对此有

效处置时,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必须扩大应急,由总指挥向集团公司、环保部门

等政府相关部门汇报,请求应急救援支持。

(2)如果发生大量泄漏,可能造成爆炸、中毒危险时,应急指挥部应紧急

疏散厂区人员,并联系鹿寨县政府部门对周边村民进行紧急疏散。

(3)当地政府应急预案启动到达现场后,本应急指挥中心应主动向地方政

府应急指挥汇报现场救援的详细情况,服从上级政府部门的应急指挥系统的领导

与指挥。

图2-2 应急作业流程图

2.5应急物资与安全保障

2.5.1物资保障

(1)储罐区要备用消防沙、中和剂适量配备,存储区要有自给正压式呼吸

器与防毒服或按主管部门要求的数量配备。油库等要有消防沙等。

(2)收集桶、管、盆、事故用工具等用于回收的工器具,包括回收泵。存

危险化学

品泄漏

向应急指

挥部报告

启动环境事

件应急响应

危险废物 有资质公司处理

集中收

集废水

污水处

理系统

处理合

格回用

74

放在应急物资仓库。

(3)油罐区与酸碱储罐区要设置降温自动喷淋装置;罐区设置自动报警装

置,最好设置喷淋装置。

(4)上列防泄漏应急物资应定点、定标准、专人负责保管与维护。

本公司物资、装备的配置与综预案相同见附件 9。

2.5.2安全保障

医疗救护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迅速进入现场危险区,沿上风向将伤者

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根据受伤情况进行急救,并视实际情况迅速将受伤、中毒人

员送往医院救治,组织有可能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的周边群众进行体检。

75

第三章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1 火灾次生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1.1总则

1.1.1适用范围

本现场处置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办公室、生产区、油库及其系统、常用

危险化学品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次生的环境污染事件。

1.1.2应急组织及职责

(1)当班值长或部门负责人任现场指挥,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进行灭火,

首先要切断电源,根据不同类型的火警,控制初步火情,防止火灾事故蔓延,及

时通知总指挥,总指挥组织本公司专业抢险救援队进行救援。当事故不可控制时

及时请求外部救援;

(2)事故现场工作人员转为现场救援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使用

灭火器、消防栓对着火部位进行灭火,根据火势蔓延情况增加灭火器、消防栓数

量;

(3)事故应急抢险人员,将消防废水导流进入就近排污坑,或使用沙袋堵

塞厂区雨水管网,通过围堰、导流等方式将消防废水接入废水应急收集池,使消

防废水得到回收处理。

1.2环境风险分析

1.2.1事故特征

本公司事故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1-1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 火灾、电气火灾

发生地点 主厂房、锅炉、电缆夹层、配电室、办公楼、值班宿舍、油库、危险化学

品仓库、特种材料库等其他单位(可以用消防水灭火的点位)

环境风险程度 火灾会产生消防废水,消防废水含有油污、酸碱等有害物质,若消防废水

未及时收集直接进入周围环境,会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大面积火灾会造

成设备损坏以及人员伤亡。

主要污染物 火灾产生的消防废水和烟雾。

事故前兆 雷电、高温等引燃物料;有火花冒出或出现冒烟。

76

1.2.2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表1-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事故类

可能发

生的季节发生条件

1危险化

学品火

灾事故

全年均有

可能发生

本公司运行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与易燃物质接触会造成火灾;

在野蛮作业时遇到明火时也可造成火灾。

2固体类

物质火

灾事故

全年均有

可能发生

这类物质主要是装饰材料、包装物、办公用品、办公家具等。

由于本身燃烧性稍低,尽管造成火灾的可能较小,但是一旦着

火,燃烧也很猛烈。

3电气火

灾事故

全年均有

可能发生

主要为短路、设备过负荷、雷击等造成电缆等可燃物着火,及

时处置一般不会造成重大损失,但可造成停产等影响。若在易

燃易爆场所发生电气火灾,可能引起易燃液体等发生火灾、爆

炸。

以上的事故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消防废水以及废气,一旦消防废水未及时收

集、废气未及时处理直接进入周围环境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1.3现场处置

1.3.1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初始火灾时,立即使用现场灭火器材控制火警蔓延;有条件的

应佩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消防服等),边扑救边呼喊通知在岗位的操

作工及其他人员前来救援。同时切断有关设备、设施的电源,使用现场配置的灭

火器材及其他灭火方法进行抢救。

(2)火灾失控,现场人员应按紧急疏散安全路线迅速撤离火灾现场及浓烟

区,事故发现者立即将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展程度等信息通知值长,当班值长

立即变为现场指挥,组织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并做好自身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

救援。同时并立即将情况上报应急指挥部及厂内消防队;事态失控时可直接请求

外部救援。

(3)应急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应向事发部门或者消防部门了解火灾、爆

炸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原辅材料、火灾发生原因等信息。

(4)应急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迅速组织人员疏散事故场所内堆放的可燃物

品、化学品进行转移,防止火灾对其影响从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以及造成泄漏对

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运行部负责采取停运设备、停电、关门等措施,控制明火蔓

77

延,同时消防队制定灭火方案。同时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5)根据发生的地点判断消防废水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及其排放途径;需

堵塞雨水管道,及时引导消防废水进入应急收集池,并循环使用进行灭火。待事

件处理完后引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

(6)如果是办公室、废水处理系统等一般场所发生火灾可用消防水、干粉

灭火器等进行灭火,产生的消防废水需堵塞雨水管网及时收集,若未及时收集可

能随雨水管网流入洛清江;

(7)如果是化学品仓库、危险废物储存点发生火灾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如

戴化学防护镜、防护服等)并用消防沙进行灭火,将未遭到影响的化学品迅速转

移到安全的地方。现场利用沙袋堵塞雨水管道拦截废水或危险废物;采用潜水泵

将废水抽至收集桶内。消防沙等危险废物转移至危废处理场所进行处理。

(8)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发生时立即组织人员向上风向撤离。

(9)对于宾馆、食堂及办公楼等人员密集区域主要防火负责人应在火灾初

期负责指挥人员的安全疏散,以避免形成聚堆、拥挤和践踏的局面。

(10)当火灾事故造成其他衍生事故时,应急指挥部应同时启动相应应急预

案。

(11)火灾扑灭后,应急指挥部迅速将情况上报上级相关主管部门。

(12)公司速派专业维修人员对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

动。

1.4救援注意事项

(1)灭火首先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应急处置时注意防止中毒、窒息、触

电、烫伤;

(2)危险区设好警戒线,并挂好标示牌。无操作权限的人员不得乱动现场

设备;

(3)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时注意检查防护用品合格,且在有效检验期内:正确

佩戴使用正压式呼吸器、隔热服、隔热手套、绝缘靴等安全防护用具;

(4) 电气火灾不能用水或含水灭火器灭火;

(5)现场自救和互救时不熟悉现场情况和灭火方法的人员不得盲目进入危险

区域,救人前先确认自己的能力和现场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对他人施救的需要;

78

(6)当消防队赶到现场后,协助消防队进行灭火;

(7)消防废水必须集中收集后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避免衍生周边地

表水污染;

(8)危险化学品火灾,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在救火的同时应采取堵漏措

施。使用沙袋进行围堰,使用专业收集装置后交由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

79

2 油料火灾次生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2.1总则

2.1.1适用范围

本现场处置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油罐区(油泵房)、锅炉燃油系统、大

型变压器、档案室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次生的环境污染事件。

2.1.2应急组织及职责

(1)当班值长或部门负责人任现场指挥,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进行灭火,

首先要切断电源,根据不同类型的火警,控制初步火情,防止火灾事故蔓延,及

时通知总指挥,总指挥组织本公司专业抢险救援队进行救援。当事故不可控制时

及时请求外部救援;

(2)事故现场工作人员转为现场救援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使用

灭火器、消防栓对着火部位进行灭火,根据火势蔓延情况增加灭火器、消防栓数

量;

(3)事故应急抢险人员,并使用沙袋堵塞厂区雨水管网,通过围堰、导流

等方式将消防废水接入废水应急收集池,使消防废水得到回收处理。

2.2环境风险分析

2.2.1事故特征

公司在燃油罐区设置设置 2 台容积 1000m3的油罐,主要盛装点火采用 0 号

轻柴油。设置 1座燃油泵房,泵房内布置 3台供油泵,在锅炉最大用油量时(1

台机组启动、另 1台机组投油助燃)2台运行,1台备用,锅炉较高负荷运行时

只运行 1台。另外,设 1台启动锅炉燃油泵。

本公司事故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2-1 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 火灾、电气火灾

发生地点 油罐、卸油罐、油泵房、锅炉燃油系统、变压器、电缆夹层、配电室、档

案室等其他单位(不可以用水灭火的点位)

环境风险程度 火灾会产生消防废弃物,若消防废弃物未及时收集直接进入周围环境,会

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大面积火灾会造成设备损坏以及人员伤亡。

主要污染物 火灾产生的粉尘和烟雾。

80

事故前兆 燃油库区动火未严格办理动火工作票,安全措施不完善。

各供油压力管道未按寿命管理,管道材质和弯头壁厚定期检查工作不到位。

燃油库区运行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导致外部火源带入燃油库区内。

燃油库区内有非防爆型电气设施或临时有架空线路。

燃油库区内消防设施不齐全或不能良好的备用。

卸油区及油罐区内避雷装置、接地装置不符合规定的接地电阻。

档案室火灾消防报警系统发出警报。

雷电、烟火等引燃物料;有火花冒出或出现冒烟。

2.2.2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表2-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号事故类型

可能发

生的季节发生条件

1燃油储罐区

火灾事故

全年均有

可能发生

油罐区堆放其他易燃物品、卸油罐未接地、油泵房内可燃气

体聚积、燃油库区内管道阀门渗漏、工作人员着装或使用工

具不当产生静电或遇到明火时也可造成火灾。

2锅炉燃油系

统火灾事故

全年均有

可能发生

燃油温度超温、锅炉燃油供给系统回火、锅炉点火时违章操

作等。

3电气火灾事

全年均有

可能发生

变压器、电缆夹层、配电室、档案室等主要为电线短路、设

备过负荷、雷击等造成电缆等可燃物着火,可造成停产等影

响。

以上的事故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灭火粉尘和浓烟,处理不及时将会衍生其它

事故;大量的浓烟废气未及时处理直接进入周围环境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2.3现场处置

2.3.1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初始火灾时,切断相关设备电源,使用现场配置的灭火器材及

其他灭火方法进行抢救,控制火警蔓延。

a) 当储罐发生初起火险时,现场作业人员立即打开报警按钮,关闭油输转

作业(如有作业时);

b)若储罐量油口,呼吸阀处着火,且火焰成带黑烟的橘黄色时,迅速用石

棉被或防火毯盖住呼吸阀,同时用干粉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若是火焰成猛

烈的蓝红色且几乎无烟的火焰,要快速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以免向罐内回火;

c)若储罐破裂处着火,迅速用附近消防箱内的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堵漏器材紧急堵漏;

d)检查该储罐防火堤排水阀门是否关闭,防止储罐发生漏油时油火外流扩

81

散;

e)着火罐一时难以扑灭,成稳定燃烧时,在消防队的掩护下,要迅速打开

着火罐阀门,向其它储罐转输下部油品;

f)若发现储罐内有响声,且无烟或烟发黄、发蓝,将有爆炸危险,现场人

员要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用高压消防器材进行远距离灭火;

g)若储罐顶部掀开,有黑烟及大火,无爆炸危险,且泡沫发生器未损坏,

打开泡沫灭火系统,向着火罐注入泡沫。

(2)火灾失控,现场人员应按紧急疏散安全路线迅速撤离火灾现场及浓烟

区,事故发现者立即将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展程度等信息通知发现区域的当班

人负责人,当班负责人立即变为现场指挥,组织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并做好自身

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救援。同时并立即将情况上报应急指挥部及厂内消防队;

事态失控时可直接请求外部救援。

(3)锅炉燃油系统发生火灾时,当班负责人立即变为现场指挥,立即向公

司应急指挥部报告火警,组织将着火的锅炉燃油系统隔离(例如关闭燃油系统供

回油手动总门、拉开热工电源开关等),同时组织人员采用现场灭火器材等设施

进行初期灭火。同时迅速组织人员疏散事故场所内堆放的可燃物品、化学品进行

转移,防止火灾对其影响从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以及造成泄漏对周围环境造成影

响。运行组负责采取停运设备、停电、关门等措施,控制明火蔓延,同时消防队

制定灭火方案。同时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4)如果是变压器、电缆夹层、配电室、档案室发生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

等进行灭火,首先要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5)如火势无法控制,请求柳州市消防队支援,消防队到达现场后进行灭

火。

(6)当油料、电气火灾事故造成其他衍生事故时,应急指挥部应同时启动

相应应急预案。

(7)对于油料库发生火灾时,需要大量的水对储罐进行降温冷却防止爆炸,

因此要将冷却水收集循环使用进行灭火;待事件处理完后引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达标后回用。

(8)火灾扑灭后,应急指挥部迅速将情况上报上级相关主管部门。

(9)消防废水收集进入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82

2.4救援注意事项

(1)灭火首先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应急处置时注意防止浓烟及 CO 中毒、

窒息,同时要防止触电、烫伤;

(2)危险区设好警戒线,并挂好标示牌。无操作权限的人员不得乱动现场

设备。

(3)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时注意检查防护用品合格,且在有效检验期内:正确

佩戴使用正压式呼吸器、隔热服、隔热手套、绝缘靴等安全防护用具;

(4)电气火灾不能用水或含水灭火器灭火;

(5)加强自身防护,避免救火导致人身伤害;

(6)现场自救和互救时不熟悉现场情况和灭火方法的人员不得盲目进入危

险区域,救人前先确认自己的能力和现场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对他人施救的需要;

(7)当消防队赶到现场后,现场工作人员尽可能的协助消防队进行灭火;

(8)灭火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必须集中收集交由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

防止衍生周边环境污染事故。

83

3 危化学品泄漏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3.1 总则

3.1.1适用范围

本现场处置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盐酸储存区、污水处理系统、其他危化

学品储存区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

3.1.2应急组织及职责

(1)运行部负责人任现场指挥,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抢险救援,控制初

步泄露状况,及时通知总指挥,总指挥组织本公司专业抢险救援队进行救援。当

事故不可控制时及时请求外部救援;

(2)当班运行人员及设备部值班人员转为应急抢险人员,并使用消防砂对

泄漏部位进行围堵或引入泄漏收集池,根据泄漏情况增加围堵物料。

3.2 环境风险分析

3.2.1事故特征

本公司事故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3-1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发生地点 盐酸储存区、化学品仓库、污水处理站。

环境风险程度 对周围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以及植被造成污染。

主要污染物 废酸、废碱。

事故前兆 储罐破裂、近距离可闻见刺鼻气味。

3.2.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表3-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序号 事故类型 可能发生的季节 发生条件

1 氢氧化钠全年均有可能发

氢氧化钠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

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

可形成烟雾,发生泄漏时会污染水体、大气、土壤以

及周围植被。

2 盐酸全年均有可能发

可形成有毒性烟雾,造成植被死亡以及人员伤亡。盐

酸液体进入周围环境会对土壤、水环境造成影响。

3.3 现场处置

84

3.3.1应急处置措施

(1)化学品发现泄漏。发现者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源以及发展程

度等信息通知值长,值长立即变为现场指挥,组织人员采取相关措施消除异常状

况。同时立即通知公司应急值班人员。

(2)公司应急值班人员应第一时间把事故情况汇报给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

如有需要及时请求外部救援。

(3)应急指挥长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救援。事故严重时立即

通知周围单位组织撤离,并请求外部救援。

(4)危险化学品泄漏时警戒疏散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向上风向撤离。

(5)应急抢险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用沙土等进行堵漏,然

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酸泄漏,配备适量的中和剂进行中和,中和后集

中收集,事故场地使用消防水进行冲洗,注意废水的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

理达标后回用;碱泄漏,配备适量的中和剂进行中和,中和后集中收集,事故现

场使用消防水进行冲洗,注意废水的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站你处理达标后回用。

(6)事故清理:酸、碱液泄漏配置适量的中和剂进行中和,并对事故现场

使用消防水进行冲洗,冲洗产生的废水控制在厂区范围内并集中收集,经过污水

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用;救援人员、救援器材进行清洗,防止将污染物带出厂区

进入周围环境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清洗废水集中收集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

用。

表 3-3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措施

序号 盐酸泄漏处置

1 泄 漏

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

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

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

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

理后废弃。

2 防 护

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

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

良好的卫生习惯。

85

3 急 救

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 15分钟。或用 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

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

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 2-4%碳酸氢

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

就医。

4 灭 火

方法

雾状水、砂土。

序号 氢氧化钠泄漏处置

1 泄 漏

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

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

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

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

处理后废弃。

2 防 护

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3 急 救

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 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分钟。或用

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4 灭 火

方法

雾状水、砂土。

3.4救援注意事项

(1)扑救、堵漏人员首先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防护(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橡皮手套等);

(2)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3)撤离时向上风向撤离;

(4)作业人员要熟悉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危害程度,杜绝盲目作业;

(5)抢救时使用的物资集中收集由专门部门进行处理;洗消、稀释化学品

所产生废水集中收集由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

86

4 油料泄漏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4.1总则

4.1.1 适用范围

本现场处置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燃油存储区运输槽车发生或可能发生

的油料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

4.1.2 应急组织及职责

(1)当值值长任现场指挥,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抢险救援,控制初步泄

露状况,及时通知总指挥,总指挥组织本公司专业抢险救援队进行救援。当事故

不可控制时及时请求外部救援;

(2)燃运分部运行人员及锅炉分部值班人员转为应急抢险人员,关闭防火

堤排水阀门,防止储罐发生漏油时油火外流扩散并使用木塞对泄漏部位进行封堵

或引入泄漏收集池,再用油泵抽入应急油桶;

(3)防止一切火源进入泄漏现场;

(4)根据泄漏情况增加围堵物料。

4.2环境风险分析

4.2.1 事故特征

事故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4-1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 油料泄漏事故

发生地点 油料储存区、卸油灌区、油泵站、运输槽车。

环境风险程度 对周围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以及植被造成污染。

主要污染物 燃油、机油、润滑油、废油。

事故前兆 管道破损、近距离可闻见刺鼻气味;流域水面有油污。

4.2.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表4-2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序号 事故类型 可能发生的季节 发生条件

87

1油料储存

全年均有可能发

储罐罐底或罐壁腐蚀穿孔或破裂,人孔、罐前阀门或

胀油管渗漏;管线腐蚀、冻裂、胀裂、法兰垫破损等

造成柴油泄漏;储罐基础沉降不均或基础下沉而使储

罐变形或破坏,造成柴油泄漏等。

2 卸油灌区卸油时有可能发

生卸油鹅管接口接触不良、管道破裂、法兰垫破损等。

3 油泵站全年均有可能发

油泵密封不好,材质不合格,造成柴油渗漏;管线配

管、支撑不合理或机泵基础不适,致使油泵振动大,

或紧固件松动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严重时将造成焊

口开裂,柴油外漏;压力(真空)表未拧紧,根部焊

口有缺陷,造成柴油泄漏;泵抽空可能引起机泵和管

线的振动,长时间抽空易损坏密封件或泵体,从而造

成柴油泄漏等。

4 运输槽车全年均有可能发

槽车受到撞击油箱变形或者破损发生燃油泄漏或

渗漏、槽车发生倾斜产生燃油泄漏;台风期间作业,

可能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槽车倾覆发生油料泄漏;设

备损坏产生大量油泄漏现象;由于操作不当及疏忽、

设备故障产生油料泄漏现象等。

4.3现场处置

4.3.1 应急处置措施

(1)油料储罐区发现泄漏。发现者立即将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源以及发

展程度等信息通知发现区域的当班人负责人,发现区域的当班人负责人立即变为

现场指挥,组织人员采取相关措施消除异常状况。同时立即通知公司应急值班人。

(2)储罐发生泄漏,应在保证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按本

应急处置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先期处置内容包括:隔离相关阀门;停止

油品输转;利用堵漏器材紧急堵漏;

(3)检查该储罐防火堤排水阀门是否关闭,防止储罐发生漏油时油料外流

扩散;

(4)当油罐区出现油料大量泄漏或者运输槽车油料泄漏到水域,公司应急

值班人员应第一时间把事故情况汇报给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长或运输值班人员应

第一时间把事故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如有需要及时请求外部救援。

表4-3 常用堵漏方法

部位 形式 方 法

砂眼 使用螺丝钉加黏合剂旋进堵漏

88

罐体

缝隙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黏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

压)、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

孔洞 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黏贴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金属堵漏锥堵漏

裂口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黏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

管道

砂眼 使用螺丝钉加黏合剂旋进堵漏

缝隙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属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潮湿绷带冷凝法

或堵漏夹具堵漏

孔洞 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堵漏、黏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

裂口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黏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

堵漏

阀门 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

法兰 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

4.4救援注意事项

(1)在所有可能发生油料泄漏事故现象的操作过程中,均应小心谨慎、严

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防止误操作,加强对潜在的重要环节因素中涉及的设备、

设施的巡视点检,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在所有发生油料泄漏的现场均应禁止明火、吸烟及带有火星的物体进

入,产生的油回丝、吸油纸按危险废物处理方法处理。

(3)当油料泄漏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并有组织的疏散人群。

89

5 废水超标排放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5.1总则

5.1.1 目的

本公司产生废水分别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脱硫废水、含煤废水和高盐废

水,根据环评设计高盐废水可以直接排放至洛清江,其余污水均综合利用,各类

废水成分不一,含有 COD、BOD、SS 及其他污染物,处理不达标的废水如果直接

进入附近水域,会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为使在紧急情况下厂区的事故污水得到

有效控制,防止水体污染灾害发生,特制订本现场处置预案。

5.1.2 适用范围

本现场处置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污水处理不达标引

起的环境污染事件。

该预案由应急现场指挥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该预案自然启动:

(1)废水处理系统发生故障,相关废水未处理达标;

(2)污水水量超过设计标准时;

(3)厂区污水管网破裂,造成污水泄漏;

(4)火灾事故产生的消防废水;

(5)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场地清洗废水。

5.2环境风险分析

5.2.1 事故特征

本公司事故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6-1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 废水不达标排放事故

发生地点 污水处理系统、化学品泄漏点、厂区污水管网

环境风险程度 造成受纳水体污染,使水生生物死亡。

主要污染物 超标污水、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清洗废水、消防废水

事故前兆 污水监测仪器发现污水超标、消防废水未及时收集等向四周蔓延。

90

5.2.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表6-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序号 事故类型可能发

生的季节发生条件

1 污水超标排放全年均有

可能发生

处理设备故障、废水收集管道破裂、污水水

量超过设施处理能力。

2 消防废水全年均有

可能发生

消防救援产生大量的废水,若不及时收集向

四周蔓延时,会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3危险化学品泄漏事

故场地清洗废水

全年均有

可能发生

清洗废水含中有危险化学品,若未及时收

集,向四周蔓延会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5.3预防与预警

5.3.1 制度建设

表6-3 废水站管理要求

设备保管

1.按照工艺设计参数选用合适的设备;

2.选用质量可靠,运行稳定的优质设备;

3.主要设备如提升泵、加药泵、污泥泵等有备用设备;

4.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的检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

患的设备、管道、阀门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仪器仪表

及/自动

控制

1.选用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 PH 计、液位计、超声流量计等仪器仪表;

2.定期对 PH 计等进行清洗、校正或更换,以保证废水处理的反应条件;

3.在 PH 调节、氧化还原过程中采用自动控制加药系统;

4.逐步提高废水处理站自动化程度,保证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达标运行。

污泥处理1.及时排出沉淀池沉积的污泥,防止沉淀池上部产生浮泥;

2.脱水后产生的泥饼及时装袋外运。

废水处理

药品使用

1.保证废水处理所用药品的质量;

2.及时配制适当浓度的药剂,满足废水处理的需要;

3.保证投药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足够的投药量。

操作管理

1.建立健全废水处理站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配备足够操作人员,并进行培训,持证上岗,定期考核;操作人员应严格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

3.操作人员应做好废水处理运行情况的纪录,包括废水处理量、药品使用量、

污泥产生量以及污染物排放浓度等;

4.操作人员应根据废水水量和浓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加药量等控制因素,保

证废水得到有效处理,严禁超负荷运行。

数据监控

1.化验班定期对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进行分析,配有快速简易的检测手段,检

测 pH 指标,发现污染物超标,采用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

2.按环保部门的要求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3、对在线监控设备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和校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5.3.2 隐患排查与整治机制

(1)强化操作员工风险意识,进行广泛系统的培训,使相关操作人员熟悉

91

自己的岗位,树立眼睛规范的操作作风,并且在紧急情况下都能沉重冷静的对突

发事故进行控制,能及时、正确的实施相关应急措施和报告。

(2)制定并严格遵循日常污水监测计划,做到污水排放异常及时发现,及

时得到处理。

(3)当发现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超出限值且超过 30 分钟仍未达标启动应

急处置预案。

5.4现场处置

5.4.1 应急处置措施

(1)现场人员发现废水处理系统故障,相关废水未处理达标时,马上通知

公司应急值班人员并立即关闭污水处理系统出水阀,应急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应急

指挥部,必要时立即打电话请求外部救援;

(2)应急指挥人员达到现场后,立即发出要求调节各系统排水、暂缓向废

水系统排水的指令,将最终中和池污水打回废水池重新处理,并派遣专业人员对

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3)当污水排放口水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关闭出水阀,将未达标废

水排入废水收集池或事故应急池,并向公司领导报告相关情况。当废水处理设备

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且废水收集池和事故应急池收集废水量超过 70%时,降低生

产负荷,减少生产排水;超过容积的 85%时,立即采取停产的措施,以免未经处

理的生产废水直接排放造成周围水体的污染,检修组立即对系统进行故障排查,

抢修故障设备,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必须待故障完成排除,事故废水池中废

水处理完毕后,方可恢复其他系统正常生产;

(3)消防废水:火灾事故采取灭火措施所产生消防污水,应引入事故应急

池,经污水潜水泵提升至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事故处理时要注

意对污水的收集,防止进入周边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4)厂区污水管网破裂:发现者及时通知公司应急值班人员,堵塞雨水管

网,公司应急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应急指挥人员,应急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

发出要求调节各系统排水、关闭向事故废水系统排水的指令,并派专业维修人员

对管道进行检修。对已经泄露的废水尽快用水泵抽取,收集排入事故水池中,以

防止未处理废水大量泄漏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待污水管网修复完毕,处理

92

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后再将收集的事故水重新排入系统处理;

(5)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场地清洗废水:堵塞雨水管网,通过及时收集,

接入废水收集池,后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

(6)设专人对消防沙(袋)进行管理,当废水超标排放事故时,负责对雨

水管网进行堵塞,并负责对废水进行围堵,防止废水向四周蔓延污染周边环境。

5.4.2 应急监测

生产废水超标排放,采样时以事故发生地为主,按水流的方向,扩散速度以

及其他因素进行布点采样,根据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可现场确定采样范围。采

样在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的下游、循环水排水口附近水域、厂区其他雨水口

附近水域布设若干点位,同时在事故发生地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

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场地清洗废水以及火灾以事故产生的消防废水,除了执

行以上的监测步骤,还必须对清洗废水以及消防废水采样分析。

应急监测的频次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而有所变化,根据污染物的状况,在事

发初期应当增加监测频次,不少于 2小时采样一次;待摸清污染规律后可适当减

少,不少于 6 小时一次;应急终止后可 24 小时进行一次取样。至影响完全消除

后方可停止取样。

5.5应急物资与安全保障

5.5.1 物资保障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个体防护用品如:潜水泵、消防水带、污水管、

沙袋、铁锹、废水处理药剂等,并按规定定期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可用

状态。(物资、装备的配置与综合预案同,具体见附件9。)

5.5.2 安全保障

由于废水处理系统水池面积大而且深度较深,作业时要设置监护人员,防止

发生淹溺。发现人员掉入水池应立即进行救援。现场先期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

医疗处理,情况严重时立即就医。

5.6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1)检测人员首先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防护(防毒面具等)。流域监测应配

备救生衣、救生圈。

93

(2)进入受限空间进行检测时,要安排专门的监护人员,发现情况发生异

变时要及时撤离。

(3)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

94

6 废气超标排放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6.1总则

6.1.1 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烟气脱硝、除尘、脱硫系统异常应急处置工作,

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和财产损失,把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编制本处置方案。

6.1.2 适用范围

本现场处置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废气处理不达标排

放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

该现场处置预案由应急现场指挥宣布启动,发生废气事故性超标排放时,该

现场处置预案自然启动。

6.1.3 应急组织及职责

6.1.3.1 应急组织机构

总指挥:当值值长

成员:安健环部主任、主值班员、保安专责、维护部人员

6.1.3.2 职责

(1)总指挥的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全面指

挥突发事件的先期应急工作。

(2)安健环部主任:协助值长、指导主值班员异常处理。负责政府环保部

门汇报事故汇报。

(3)主值班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故障设

备的隔离。

(4)维护部人员:负责组织设备的抢修。

(5)保安专责:负责组织人员设置警戒线、疏导交通。

(6)应急保障人员做好抢险器材和人员的后续支持准备;

(7)医疗救护人员对受伤救援人员实施现场紧急救护;

(8)应急监测人员对废气进行继续监测,提供废气数据,以便分析其超标

排放原因。并持续进行监测。

95

(10)通讯保障组负责在事故不可控制时请求外部救援。

6.2环境风险分析

本公司出现废气事故排放主要是废气处理设备出现故障导致废气直接排放,

对周围环境、大气造成污染。

6.2.1 事故特征

本公司事故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7-1 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 废气不达标排放

发生地点 脱硝、脱硫、除尘装置

环境风险程度 火力发电的烟气含有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直接排放会对周

围环境及大气造成影响

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火灾事故产生的废气

事故前兆 脱硝、脱硫、除尘装置严重故障,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标报警。

6.2.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表7-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序号 事故类型可能发

生的季节发生条件

1 废气超标排放全年均有

可能发生脱硝、脱硫、除尘装置发生故障。

6.3预防与预警

6.3.1 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生产管理制度,脱硝、脱硫、除尘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严格执行巡

回检查制度以及全时点检制度。

6.3.2 隐患排查与整治机制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全时点检制度、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发现脱硝、脱

硫、除尘装置缺陷立即组织维修。

6.3.3 预防措施

96

(1)对脱硝、脱硫、除尘装置运行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了解废气塔的

运行原理以及维修知识。

(2)保持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正常运行,并进行定期校对。发现烟

气主要污染物超标立即查找原因并处理,

(3)定期对废气处理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4现场处置

6.4.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脱硝、脱硫、除尘系统异常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员应立即汇报值

长。

(2)运行人员在值长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规程处理。

(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异常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应扩大应急,造成人身伤害时或造成火灾等情

况时,相应启动公司相应的预案。

6.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当燃煤硫份、灰份和低位发热量等超过环保设施设计出力时,SO2排放浓度

持续上升或达到控制值,当值值班人员要第一时间汇报当班班长、值长,立即采

取如下有效措施:

1、降低锅炉蒸发量从而降低锅炉炉膛温度,减少 SO2在烟气中的浓度及总

含量。

2、采取掺烧措施减少燃煤硫份,降低 SO2的浓度。

3、经过紧急处理,仍无法继续维持系统正常运行,SO2 排放严重超标,必

要时停运环保超标机组。

脱硫设施设备故障引起烟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时:

1、当值值班人员要第一时间汇报当班班长、值长,通知设备部点检,通知

相关检修班组。

2、需要停运环保设施处理设备缺陷和故障时,值长需汇报运行部领导和生

产副厂长,由环保主管部门批准。

3、获得环保部门同意后,立即停运环保设施处理设备消缺和故障。

4、环保部门要求停运发电机组消缺的,应由值长立即请示电力调度部门安

97

排机组停机消缺。

5、烟气的线监测设备故障、监测数据偏差引起 SO2 排放超标,热工人员必

须立即进行现场处理,用最短时间恢复设备运行,同时应立即将在线监测设备故

障原因处理过程汇报市环保主管部门。

浆液循环泵发生故障:

1、应立即提高浆液 PH 值,通知检修处理,汇报值长降低机组出力。经过紧

急处理,仍无法继续维持系统正常运行,SO2排放严重超标,由安键环分部电话

请示市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停运脱硫系统,必要时停运环保超标机组。

浆液制备系统发生故障时:

1、应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汇报值长,脱硫除灰主管采

取措施,同时监视浆液储备箱液位变化,短时间无法消除浆液制备故障时,值长

立即申请中调降低所带机组负荷,直至烟气排放指标合格,经过紧急处理,仍无

法继续维持系统运行时,由安键环分部电话请示市、县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停运脱

硫系统,必要时停运环保超标机组。

当部分静电除尘器电场跳闸,立即查找原因,如母线跳闸则立即隔离故障点,

用备用电源供电。如属电场积灰等原因短路故障,则调整振打装置,清理气力输

灰装置,尽快恢复电场运行。全部电场跳闸是触发 MFT 保护停炉。

脱硝设施设备故障引起烟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时:

1、当值值班人员要第一时间汇报当班班长、值长,通知设备部点检,通知

相关检修班组。

2、需要停运环保设施处理设备缺陷和故障时,值长需汇报运行部领导和生

产副厂长,由环保主管部门批准。

3、获得环保部门同意后,立即停运环保设施处理设备消缺和故障。

4、环保部门要求停运发电机组消缺的,应由值长立即请示电力调度部门安

排机组停机消缺。

6.4.3应急监测

保持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正常运行,对烟气排放口进行持续监测,必

要时请柳州市环境监测站协助手工监测。情况严重时,按环保部门要求进行环境

空气检测,首先应当尽可能在事故发生地就近采样,并以事故点为中心,很据事

故发生地的地理特点、风向及其他自然条件,在事故发生地当日的下风向影响区

98

域或低洼地等位置,按照间隔的圆形布点采样,根据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确定

采样点布置的范围。而且需要在不同高度采样,同时在事故点的上风向适当位置

布设采样,作为对照点。在距离事故发生地最近的居民住宅区或其他敏感区域不

点采样,且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采样点位置。

采样时,应当确定好采样的流量和采样的事件,同时记录气温、气压、风向

和风速,采样总体积应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表7-3 环境空气检测频次表

监测点位 监测频次 追踪监测

事故发生地污染物浓度的最

大处

初始加密监测,视污

染物浓度递减

连续监测 2次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值或已接近可忽略水平为止。

事故发生地最近的居民区或

其他敏感区域

初始加密监测,视污

染物浓度递减

连续监测 2次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值或已接近可忽略水平为止

事故发生地的下风向 4次/天 连续监测 2~3天事故发生地上风向对照点 2次/应急期间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表7-4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GB 13223-2011)

二氧化硫

(mg/Nm3)

200 烟囱监测平台

烟尘(mg/Nm3) 30 烟囱监测平台

氮氧化物

(mg/Nm3)

200 烟囱监测平台

黑度 Ⅰ级 烟囱出口

6.4.4事故扩大的应急措施

如出现险情扩大或局势不能控制,由安键环分部请示市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停

运环保设施,必要时停运环保超标机组。环保部门要求停运发电机组消缺的,应

由值长立即请示电力调度部门安排机组停机消缺。

6.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救援人员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物资、装备的配置

与综合预案相同,具体见附件 9。

6.6救援注意事项

(1)事故原因检查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戴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等)。

99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要安排专业的监护人员,当发现情况异变时要

及时撤离。

(3) 向上风向撤离。

100

7 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预案

7.1总则

7.1.1 目的

危险废物在暂存、装运过程中,贮存包装破损会造成危险废物泄漏,造成水

体、土壤污染,危害性大。为能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体、土壤污

染,降低人员伤害,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特制定本现场处置预案。

7.1.2 适用范围

本现场处置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危险废物泄漏引起

的环境污染事件。

7.1.3 应急组织及职责

(1)危险废物管理人任现场指挥,组织仓库当班人员进行先期抢险救援,

控制事故蔓延。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指挥组织本公司专业抢险救援队

进行救援。当事故不可控制时及时请求外部救援;

(2)总指挥到达现场后,立即安排专业救援队伍对污染区域人员进行抢救,

运用专业工具将液态危险废物及时收集,交由有资质公司进行处理。

(3)警戒疏散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拉起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应急保障人员做好抢险器材和人员的后续支持准备;

(5)医疗救护人员对受伤救援人员实施现场紧急救护;

(6)应急监测组对周边水环境进行继续监测,提供数据,以便能随时知道

事件控制程度。

(7)通讯保障组负责在事故不可控制时请求外部救援。

7.2环境风险分析

本公司出现危险废物泄漏事故主要是危险废物贮存包装破裂造成危险废物

泄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失效后的脱硝 SCR 脱硝催化剂含 TiO2、V2O5、WO3、MoO3等成份,非法处置将

对土壤、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101

7.2.1 事故特征

本公司事故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7-1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 危险废物泄漏。

发生地点 危险废物贮存点、收集点。

环境风险程度 危险废物泄漏会对土壤、水、植被、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主要污染物 废油、废油桶、含油废水、废有机溶剂等。

事故前兆 收集、装卸与暂存过程中发现贮存包装破裂。

7.2.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表7-2 环境事件发生条件

序号 事故类型可能发

生的季节发生条件

1 危险废物泄漏 全年均有可能发生 贮存包装破裂,造成危险废物泄漏。

7.3预防与预警

7.3.1 制度建设

完善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制度:

(1)建立巡查制度,每日对危险废物贮存仓库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

(2)对危险废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危险废物危害性,以及简单的先

期处理措施;

(3)在台风、暴风雨等劣天气加强巡查。

(4)在机组检修更换失效脱硝 SCR 催化剂前,跟有资质的厂家或处置单位

签订处置合同,拆除后即运往处置中心,减少暂存环节。废催化剂包装、运输等

过程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如《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

要求执行。

7.3.2 隐患排查与整治机制

本公司收集贮存的危险废物有废油、废油桶、含油废水、废有机溶剂等。贮

102

存包装破裂或者恶劣天气造成建筑物破坏,会产生危险废物泄漏,在恶劣天气危

险废物泄漏污染更为严重。一旦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

至人员伤亡。

可因贮存包装破裂的微量泄漏,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

故,防止事故蔓延。

危险废物大量泄漏,巡查过程中发现事故已不可控制时,立即请求外部救援。

7.3.3 预防措施

(1)坚持每日巡查;

(2)定期检查危险废物贮存包装是否破损。

(3)定期由有资质的单位对危险废物进行收集处理,防止大量的危险废物

堆积造成事故。

7.4现场处置

7.4.1 事故处置措施

(1)危险废物泄漏。情况紧急时,危险化废物贮存仓负责人立即变为现场

指挥,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同时立即通知公司应急值班人员,公司应急值班人员

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领导部,事故不可控制时及时通知周围单位进行撤离并请求外

部救援;

(2)应急指挥人员达到现场后,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3)警戒疏散组拉起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4)废油、废油桶、含油废水、废有机溶剂等危险废物泄漏,堵塞雨水管

网,使用消防沙袋进行围堵,通过水泵、水瓢等工具进行收集,转入专门的收集

桶,事故清理后使用消防水对事故地面进行清洗,清洗废水集中收集经过污水处

理站处理达标后回用;

(5)废油漆及空桶、废包装袋,由供应商回收;

(6)对抢救人员、抢救器材、事故现场等用水、洗涤剂等进行清洗,清洗

产生的清洗废水集中收集,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危险废物由有资质

单位回收处置。

(7)若脱硝失效催化剂暂存场所因台风等原因造成防雨棚受损,马上用防

雨布遮盖严实。

103

7.4.2 事故扩大的应急措施

如出现险情扩大或局势不能控制,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向区人民政府请求增

援,并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外部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积极配合和服从上级政府部

门的应急指挥系统的领导。

7.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救援人员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危险废物存储点要

有防毒面具、防护手套、洗眼器等;物资、装备的配置与综合预案相同,具体见

附件 9。

7.6救援注意事项

(1)事故原因检查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戴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等)。

(2)事故现场清洗废水要及时收集,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

(3)向上风向撤离。

104

附件

附件 1:环评批复

附件 2: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件 3: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件 4:灰场平面布置图

附件 5:灰场近况图片

附件 6:企业雨水管路、排口图

附件 7: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成员电话联系方式

附件 8:外部救援联系方式

附件 9:应急救援物资清单

附件 10:柳州灰场租赁合同

附件 11:粉煤渣及灰渣销售合同

附件 12:石膏销售合同

105

附件1:环评批复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附件2:项目地理位置图

112

附件3:厂区平面布置图

113

附件4:灰场平面布置图

114

115

附件5:灰场近况图片

灰场现状 灰场现状

灰场变更公示 灰场现状

116

附件6:企业雨水管路、排口图

117

附件7: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成员电话联系方式

岗 位 姓 名 手 机 办公室

总 指 挥 公司总经理 李树田 13977957333 0772-6888962

副总指挥 党委书记 朱春华 13788526000 0772-6888963

副总指挥 副总经理 李传胜 18377238988 0772-6888793

副总指挥 副总经理 石爱国 15207727578 0772-6829829

副总指挥 总工程师 支卫峰 18778286066 0772-6888352

副总指挥 总经理助理 庄建宏 18376276999 0772-6807809

成员 安健环部经理 朱孔臣 18307720167 0772-6807127

成员 生产技术部经理 杨旺波 15177236000 0772-6807661

成员 运行部经理 肖述林 18377290611 0772-6535180

成员 维护部经理 李劲松 18377231600 0772-6807538

118

附件8:外部救援联系方式

单 位 联系电话 备 注

国华公司值班调度 010-58133940

鹿寨县应急办 0772-6888973 0772-6807127

鹿寨县医院急救中心 120

鹿寨县政府 0772-6812345

鹿寨县消防大队 119

鹿寨县公安局指挥中心 110

鹿寨县环保局 0772-6668500

鹿寨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0772-6668502

环保热线 12369

119

附件9:应急救援物资清单

序号 物资名称 数 量 存放地点 负责人 负责人电话 备 注

1 空气呼吸器 7 个 公司消防楼 李龙 18376231149 2

2 干粉灭火器 20 瓶 公司消防楼 李龙 18376231149

3 CO2 灭火器 10 瓶 公司消防楼 李龙 18376231149

4 泡沫灭火剂 3 吨 公司消防楼 李龙 18376231149

手持扩音器 1 套 公司消防楼 李龙 18376231149

生命呼救器 15 台 公司消防楼 李龙 18376231149

7防爆强光工

作灯(聚光)1 台 公司消防楼 李龙 18376231149

8防爆强光工

作灯(泛光)1 台 公司消防楼 李龙 18376231149

9防毒面具(氨

气)20 个 公司消防楼 李龙 18376231149

13 急救药箱 1 套 运行部 卢健生 18377289802

14可燃气检测

仪2 台 运行部 李龙 18376231149

15 对讲机 10 台 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16 纯棉毛巾 100 条 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17 对讲机 10 台 应急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18 潜水泵 10 台 应急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26 水带 400 米 应急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27 水带 200 米 应急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28 水带 100 米 应急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29 水带 500 米 应急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30 柴油发电机 1 台 维护 李龙 18376231149

32 电缆 200 米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33 电源卷盘 5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34 电源卷盘 9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35防水型手电

筒20 把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充电式)

36多功能电源

插座5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37 扁担 20 根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38 塑料水桶 20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39 救生衣 50 件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40 救生圈 50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41 防水裤 20 套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42 编织袋2000

个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43 编织布 500 米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120

序号 物资名称 数 量 存放地点 负责人 负责人电话 备 注

44 铁铲 50 把 应急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45 锄头 10 把 应急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46 十字镐 10 把 应急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47 铁线 60 米 应急物资仓库 李龙 18376231149

48 手推车 10 辆 新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49 塑料布 200 米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50 雨衣 20 件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51 水鞋 各 4双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52 土箕 50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53 箩筐 50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54 麻绳 2 捆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55 手板锯 10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56 截锯 10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57 钢钎 20 根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58 木工斧 10 把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59 手锤 20 把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60 大锤 10 把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61 帆布 10 张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62 马钉 50Kg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63 铁钉 30Kg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64 手套 100 对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65 麻袋 100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卢健生 18377289802

66 河沙 3 吨防台防汛专用

应急沙池卢健生 18377289802 砂粒为中号

神华国华广投(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环保自行监测方案

一、企业基本情况

神华国华广投(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广西柳州市鹿寨县经济开发区

内,占地 23.038公顷,于 2013年 10月 11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 3.6亿元,2014

年 10月开工建设,2016年 12月投产。总投资亿元,由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

公司与广西投资集团按 52%:48%的比例共同投资组建,公司成立董事会、经营

班子,设 7个管理部门。装机容量 2×350MW热电联产机组。主要产品为电力及

热蒸汽。

废气通过低氮燃烧+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系统(尿素做催化剂)、

低低温省煤器、1台四室五电场高效静电除尘系统和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

湿电除尘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后,通过一座高210米烟囱排放(排放口编号 fq-0112)。

二、监测依据

1、《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与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2、《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火力发电及锅炉》(HJ 820-2017);

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5、《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6、《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

三、监测内容

1、有组织废气监测

监测点位:在 1#、2#机组废气排放口各设置一个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汞及其化合物、氨、烟气黑度。

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取样 3个(烟气黑度监测 1次),全年共

4次。

2、无组织废气监测

监测点位:在公司厂界外设置 4个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颗粒物、氨。

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取样 4个,全年共 4次。

3、高盐废水监测

监测点位:在高盐废水排口设置一个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硫化物、石油类、

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总砷、总汞、总镉、总铅。

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取样 4个,全年共 4次。

4、脱硫废水监测

监测点位:在脱硫废水循环水箱设置一个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pH值、总砷、总汞、总镉、总铅、硫化物、氟化物。

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取样 4个,全年共 4次。

5、噪声监测

监测点位:在公司厂界外设置 6个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噪声。

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昼间、夜间各取样 1个,全年共 4次。

四、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见下表:

别监测项目 监测方法 检出限

烟气参数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

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汞及其化

合物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3×10-3μg/m3

氨HJ 533-2009《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

剂分光光度法》0.25mg/m3

烟气黑度 HJ/T398-2007《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0级

颗粒物GB/T 15432-1995《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

定 重量法》0.001mg/m3

氨HJ 533-2009《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

剂分光光度法》0.01mg/m3

pH值 GB/T 6920-1986《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1~14pH值单

化学需氧

HJ 828-201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

法》4 mg/L

硫化物GB/T 16489-1996《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

分光光度法》0.005mg/L

石油类HJ 637-2012《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0.04mg/L

氟化物GB/T 7484-1987《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

电极法》0.05mg/L

挥发酚HJ 503-2009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

林分光光度法》0.0003mg/L

总砷HJ 694-2014《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

子荧光法》0.3μg/L

总汞HJ 694-2014《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

子荧光法》0.04μg/L

总镉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

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0.0001mg/L

总铅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

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0.001mg/L

氨氮HJ 535-2009《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

度法》0.025mg/L

溶解性总

固体

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

性状和物理指标 8.1重量法》/

总磷GB/T 11893-1989《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

光法》0.01 mg/L

悬浮物 GB/T 11901-1989《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4mg/L

声噪声

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35.0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