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58
臺中市衛生局 編製 中華民國 95 4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19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臺中市衛生局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

II

目錄

壹前言 1

貳過去回顧 2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7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16

一未來願景(95-98 年) 16

二發展策略具體措施(95-98 年) 16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17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19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23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24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體系 27

伍結語 47

陸附件 48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圖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圖

附件(三)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及老年人概況表圖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及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1

壹前言

在過去的 2 年中本市衛生局秉持以顧客為導向創新效率的新思

維積極打造「健康城市活力臺中」的目標而努力在此目標下充分

推動各項市民衛生保健計畫為市民健康把關成效斐然其中整合民

間資源落實基層診所執行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邀請專家學者建立餐飲

業衛生評鑑制度團膳盒餐食品業營養標示措施太陽餅認證制度設立

長期照顧管理示範中心因應禽流感大流行辦理「大型防治場所演習」等

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榮在衛生保健方面引進民間廣告創意針對不同對象議題設計宣

導策略有效完成各項宣導計畫另建立醫院辦理勞工健康檢查網路申報

資訊系統醫事人員報備支援線上申辦系統子宮頸抹片檢查線上申辦系

統及檢驗室資訊管理系統等提升行政效率此外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

診照護體系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以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

照護權益並完成醫院暨護理之家公共安全督導考核等提升醫療照護品

質確保市民就醫安全

衛生局將落實以「市民唯先」的高效能政府重視青少年身心健康及

發展繼續婦女健康政策落實婦女生理與心理健康之預防檢查及諮詢

等工作加強婦女乳癌子宮頸癌愛滋病等防治工作關心銀髮族推

動多元老人照護方案

在未來的 4 年裡本市衛生局仍要以市民唯先創新進取專業及

品質落實醫療保健福利三大衛生政策透過全方位的政策嚴格執

行醫療衛生品質的監控機制開創醫療照護網發展市民主動參與的健康

模式積極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2

貳過去回顧

92-94 年創新業務

一 建立勞工健康檢查報備資訊系統簡政便民提升行政效率

二 建立醫事人員報備支援資訊系統簡政便民提升行政效率

三 全國首創辦理醫事人員執業執照業務單一窗口服務5-10 分鐘內

取件避免醫事人員往返奔波之苦

四全國首創並奉行政院衛生署核准藥局藥商設立變更申請委託公

會(藥師藥劑生公會及西藥商業同業公會)辦理以縮短藥局

藥商執照核發時間將發照日期由原來的 4天縮短為 2天以達

簡政便民的服務

五全國首創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落實基層診所政策由各區衛生所

與轄區有意願之基層婦產科診所共 44 家訂定合約認養社區

共同推動婦女子宮頸癌防治工作讓預防保健工作回歸基層

六92 年結合民間資源推動藥事共同照護網至 94 年底計服務 33

個社區

七全國各縣市中本市首先通過中華民國實驗室認證體系(CNLA)評

鑑食品化學項目檢驗技術與品質認證成為 ISOIEC17025 最新

版之衛生單位確保了檢驗數據品質與公信力

92-94 年特殊績效業務

一成立『臺中市跨局室愛滋病防治工作小組』積極加強推動愛滋病

防治工作

二92 年 3 月 SARS 疫情顯現蔓延趨勢之初即迅速成立本市市府跨

局處「SARS 緊急應變小組」各單位齊力因應疫情使本市無院

內及社區感染疫情發生

三92 年辦理本市一般旅館業衛生優良店評鑑工作評審初選出 23

家優良店頒發獎牌鼓勵並發佈新聞公告週知俾利消費者選

3

擇且辦理旅館業觀摩活動讓業者相互學習提升衛生品質

四94 年辦理本市游泳池業衛生優良店評鑑工作評審選出 6家優良

店頒發獎牌鼓勵

五94 年研訂「太陽餅優良標記認證管理先期輔導計畫」發展本市

「太陽餅認證制度」輔導相關公會及其產業提升太陽餅之衛

生與品質成為臺中市之代表象徵94 年計認證 10 家

六94 年建立「臺中市糖尿病照護網」提昇本市中老年病照護品質

目前本市有 40 家糖尿病照護網認證醫院本市衛生局更為全國

第一個將「足部照護」推展至基層診所並成立輔導團隊協助系

統運作成效卓著

七鑒於台灣地區腎炎腎症候群及腎變性病發生率為世界第 1位

盛行率為世界第 2位也是臺中市十大死因之第 6 位洗腎醫療

費用支出佔健保費用支出之 13本市洗腎個案數於全省排名

僅次於高雄市所以 94 年起研訂臺中市基層腎臟疾病個案管理

試辦計畫結合醫療院所給予異常個案轉介追蹤治療及免掛號

費與部分負擔之優惠並分級管理隨時電話關心及到宅服務預

定採 3年分區擴展至全市進行市民腎病篩檢服務94 年計篩檢

1284 人其中 110 個案需繼續管理預期降低腎臟疾病罹患率

減少健保支出

八由於流感病毒具備傳染力強抗原變化快之特性是少數可能導

致世界大流行的病毒我國目前雖無病例發生但是ㄧ旦傳出病

例極有可能造成防疫上之衝擊爲保障市民健康94 年由臺中

是政府各單位組成「臺中市禽流感緊急應變小組」定期召開會

議以因應疫情並建立分級動員機制與指揮體系達到專業快

速作防疫消滅傳染病之目標

92-94 年獲上級獎勵業務

92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4

地方衛生機關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醫政業務綜合考評 全國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保健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管制藥品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志願服務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統計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地方保健業務基本保健考評 優等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配合「維護公共安全方案 營利

事業管理部分」定期督考

優等 經濟部

標竿學習計畫自評與改進報告

-追求卓越-檢驗室資訊化

績優 臺中市政府

市有財產管理情形考評 機關組第二

臺中市政府

93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衛生機關衛生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機關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活動

成果優良 行政院衛生署

籌辦全民防衛「萬安 27 號演習

醫療救護演練」

績效卓著 行政院衛生署

5

衛生機關管制藥品業務績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

衛生機關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三名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預防接種業務 績優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基本保健業務綜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社區健康營造業務93年度獎勵

方案

東區北區及

南屯區社區

健康營造中

心獲獎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地方政府執行擴大公共建設

衛生局所網路便民服務計畫

成績特優 行政院研考會

「如何善用管理知識平台以提

升組織效能-推動KM關鍵成功

因素之探討」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推動食品 GMP 業務

推廣有功單

中國食品良好作業規範發展

協會

94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愛滋病防治業務考評優等 獎金 5萬元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臺中市整合性預防保健服

務計畫」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西屯區衛生所 賴鐵主

任榮獲臺中市政府 94 年廉潔

楷模

禮券 5000 元

獎狀一只

臺中市政府

本局參與知識管理系統平台

績優社群

第五名

禮券 2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餐飲業餐具澱粉性

殘留物及脂肪性殘留物衛生

狀況調查」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300 元 臺中市政府

6

「臺中市自殺個案自殺行為

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發展報

獎金 2500 元 臺中市政府

家庭計畫業務 院轄市直轄市

組第一名

婦幼衛生協會

大型診治場所演習

7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一防疫安全衛生

(一) 全球新興及捲土重來傳染病不斷發生尤其禽流感疫情使

得疫病防治具挑戰性如現今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群(SARS)」禽流感其病毒即為急迫性國際新興疾病其

影響層面甚廣故配合中央建構突發及不明原因疫病偵測

網更顯重要

(二) 本市為都會型城市人口密度高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

途徑相互感染疾病之機率相對提高加上鄰近縣市重症病

人轉診至本市就醫造成傳染病引入機會增加

(三) 近來國人國際旅遊頻繁加上兩岸通航後對於境外移入

傳染病疫情防堵更顯困難在政府為振興經濟鼓勵國內旅

遊的同時應更防堵疾病在國內傳播的機率

(四) 由於環境用藥過度使用使得部份病媒蚊蟲產生抗藥性

而無法被有效撲滅造成防疫上的隱憂

(五) 隨著法定傳染病及本市人口的增加本市防疫人力數十年

來未有增編且防疫經費年年刪減中央補助款也逐年遞

減造成推動傳染病防治及疫情處理時之人力經費拮据

困境

(六) 本市設有 2 家醫學中心及數家大型醫院常為鄰近縣市疑

似傳染病重症個案之轉診醫院因此許多外縣市個案的後

續防疫事項均需由本市衛生醫療單位聯繫辦理

(七) 部份因環境個人衛生不佳且在台灣已少見之疾病特別

是寄生蟲感染症隨著外勞的引進又重新對國人健康造

成威脅

8

二臺中市醫療機構管理暨醫療品質保證

臺中市目前計有公私立醫療院所 1677 家其中醫院 33 家(含醫

學中心 2家區域醫院 6家)臺中市的醫師數為每萬人口 3941 人

臺北市為 3874 人高雄市為 2678 人因此臺中市醫師數已超過高

雄市及臺北市而臺中市一般病床數為每萬人口有 5109 床臺北市

急性一般病床數為是每萬人口有 5244 床高雄市急性一般病床數則

為每萬人口有 458 床因此臺中市每萬人口一般病床數接近臺北市且

超越高雄市無論是醫事人員數及醫療機構數量均接近北高兩直轄

市醫療資源相當豐富唯本市迄今尚未升格為直轄市本市衛生局

無論是在人力編制及經費分配都不及北高兩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人

力及經費下做好醫療機構及醫療品質管理成為當下最大的課題

三臺中市精神衛生業務

精神疾病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身體上的不適應更影響至整個家庭的

互動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而導致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

歧視進而延伸出精神疾病本身以外之家庭社會問題及附加成本等

均比一般疾病影響甚劇因此政府所擔負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提升精神醫

療的品質如何導正社會大眾接納精神病患使精神病患家屬不致諱疾

忌醫結合醫療及各方面相關資源協助精神病患早日回歸正常

臺中市精神醫療資源於供給面部份因為健保的支付制度偏低精

神科為利潤較少之部門以投資報酬率而言綜合醫院不會新增精神醫

療相關設備及人力而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治療機構有嚴

重之歧視觀念使得一般精神科專科醫院及精神社區復建中心之興建及

籌設常遭附近民眾之抗爭興建不易完工較困難全市目前開放可使

用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285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63 床總計 948 床

未開放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121 床未開放之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1

總計 182 床目前籌設中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0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

共 110 床總計 150 床至 95 年底預計可提供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46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834 床總計 1280 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II

目錄

壹前言 1

貳過去回顧 2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7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16

一未來願景(95-98 年) 16

二發展策略具體措施(95-98 年) 16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17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19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23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24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體系 27

伍結語 47

陸附件 48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圖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圖

附件(三)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及老年人概況表圖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及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1

壹前言

在過去的 2 年中本市衛生局秉持以顧客為導向創新效率的新思

維積極打造「健康城市活力臺中」的目標而努力在此目標下充分

推動各項市民衛生保健計畫為市民健康把關成效斐然其中整合民

間資源落實基層診所執行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邀請專家學者建立餐飲

業衛生評鑑制度團膳盒餐食品業營養標示措施太陽餅認證制度設立

長期照顧管理示範中心因應禽流感大流行辦理「大型防治場所演習」等

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榮在衛生保健方面引進民間廣告創意針對不同對象議題設計宣

導策略有效完成各項宣導計畫另建立醫院辦理勞工健康檢查網路申報

資訊系統醫事人員報備支援線上申辦系統子宮頸抹片檢查線上申辦系

統及檢驗室資訊管理系統等提升行政效率此外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

診照護體系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以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

照護權益並完成醫院暨護理之家公共安全督導考核等提升醫療照護品

質確保市民就醫安全

衛生局將落實以「市民唯先」的高效能政府重視青少年身心健康及

發展繼續婦女健康政策落實婦女生理與心理健康之預防檢查及諮詢

等工作加強婦女乳癌子宮頸癌愛滋病等防治工作關心銀髮族推

動多元老人照護方案

在未來的 4 年裡本市衛生局仍要以市民唯先創新進取專業及

品質落實醫療保健福利三大衛生政策透過全方位的政策嚴格執

行醫療衛生品質的監控機制開創醫療照護網發展市民主動參與的健康

模式積極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2

貳過去回顧

92-94 年創新業務

一 建立勞工健康檢查報備資訊系統簡政便民提升行政效率

二 建立醫事人員報備支援資訊系統簡政便民提升行政效率

三 全國首創辦理醫事人員執業執照業務單一窗口服務5-10 分鐘內

取件避免醫事人員往返奔波之苦

四全國首創並奉行政院衛生署核准藥局藥商設立變更申請委託公

會(藥師藥劑生公會及西藥商業同業公會)辦理以縮短藥局

藥商執照核發時間將發照日期由原來的 4天縮短為 2天以達

簡政便民的服務

五全國首創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落實基層診所政策由各區衛生所

與轄區有意願之基層婦產科診所共 44 家訂定合約認養社區

共同推動婦女子宮頸癌防治工作讓預防保健工作回歸基層

六92 年結合民間資源推動藥事共同照護網至 94 年底計服務 33

個社區

七全國各縣市中本市首先通過中華民國實驗室認證體系(CNLA)評

鑑食品化學項目檢驗技術與品質認證成為 ISOIEC17025 最新

版之衛生單位確保了檢驗數據品質與公信力

92-94 年特殊績效業務

一成立『臺中市跨局室愛滋病防治工作小組』積極加強推動愛滋病

防治工作

二92 年 3 月 SARS 疫情顯現蔓延趨勢之初即迅速成立本市市府跨

局處「SARS 緊急應變小組」各單位齊力因應疫情使本市無院

內及社區感染疫情發生

三92 年辦理本市一般旅館業衛生優良店評鑑工作評審初選出 23

家優良店頒發獎牌鼓勵並發佈新聞公告週知俾利消費者選

3

擇且辦理旅館業觀摩活動讓業者相互學習提升衛生品質

四94 年辦理本市游泳池業衛生優良店評鑑工作評審選出 6家優良

店頒發獎牌鼓勵

五94 年研訂「太陽餅優良標記認證管理先期輔導計畫」發展本市

「太陽餅認證制度」輔導相關公會及其產業提升太陽餅之衛

生與品質成為臺中市之代表象徵94 年計認證 10 家

六94 年建立「臺中市糖尿病照護網」提昇本市中老年病照護品質

目前本市有 40 家糖尿病照護網認證醫院本市衛生局更為全國

第一個將「足部照護」推展至基層診所並成立輔導團隊協助系

統運作成效卓著

七鑒於台灣地區腎炎腎症候群及腎變性病發生率為世界第 1位

盛行率為世界第 2位也是臺中市十大死因之第 6 位洗腎醫療

費用支出佔健保費用支出之 13本市洗腎個案數於全省排名

僅次於高雄市所以 94 年起研訂臺中市基層腎臟疾病個案管理

試辦計畫結合醫療院所給予異常個案轉介追蹤治療及免掛號

費與部分負擔之優惠並分級管理隨時電話關心及到宅服務預

定採 3年分區擴展至全市進行市民腎病篩檢服務94 年計篩檢

1284 人其中 110 個案需繼續管理預期降低腎臟疾病罹患率

減少健保支出

八由於流感病毒具備傳染力強抗原變化快之特性是少數可能導

致世界大流行的病毒我國目前雖無病例發生但是ㄧ旦傳出病

例極有可能造成防疫上之衝擊爲保障市民健康94 年由臺中

是政府各單位組成「臺中市禽流感緊急應變小組」定期召開會

議以因應疫情並建立分級動員機制與指揮體系達到專業快

速作防疫消滅傳染病之目標

92-94 年獲上級獎勵業務

92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4

地方衛生機關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醫政業務綜合考評 全國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保健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管制藥品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志願服務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統計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地方保健業務基本保健考評 優等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配合「維護公共安全方案 營利

事業管理部分」定期督考

優等 經濟部

標竿學習計畫自評與改進報告

-追求卓越-檢驗室資訊化

績優 臺中市政府

市有財產管理情形考評 機關組第二

臺中市政府

93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衛生機關衛生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機關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活動

成果優良 行政院衛生署

籌辦全民防衛「萬安 27 號演習

醫療救護演練」

績效卓著 行政院衛生署

5

衛生機關管制藥品業務績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

衛生機關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三名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預防接種業務 績優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基本保健業務綜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社區健康營造業務93年度獎勵

方案

東區北區及

南屯區社區

健康營造中

心獲獎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地方政府執行擴大公共建設

衛生局所網路便民服務計畫

成績特優 行政院研考會

「如何善用管理知識平台以提

升組織效能-推動KM關鍵成功

因素之探討」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推動食品 GMP 業務

推廣有功單

中國食品良好作業規範發展

協會

94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愛滋病防治業務考評優等 獎金 5萬元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臺中市整合性預防保健服

務計畫」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西屯區衛生所 賴鐵主

任榮獲臺中市政府 94 年廉潔

楷模

禮券 5000 元

獎狀一只

臺中市政府

本局參與知識管理系統平台

績優社群

第五名

禮券 2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餐飲業餐具澱粉性

殘留物及脂肪性殘留物衛生

狀況調查」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300 元 臺中市政府

6

「臺中市自殺個案自殺行為

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發展報

獎金 2500 元 臺中市政府

家庭計畫業務 院轄市直轄市

組第一名

婦幼衛生協會

大型診治場所演習

7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一防疫安全衛生

(一) 全球新興及捲土重來傳染病不斷發生尤其禽流感疫情使

得疫病防治具挑戰性如現今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群(SARS)」禽流感其病毒即為急迫性國際新興疾病其

影響層面甚廣故配合中央建構突發及不明原因疫病偵測

網更顯重要

(二) 本市為都會型城市人口密度高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

途徑相互感染疾病之機率相對提高加上鄰近縣市重症病

人轉診至本市就醫造成傳染病引入機會增加

(三) 近來國人國際旅遊頻繁加上兩岸通航後對於境外移入

傳染病疫情防堵更顯困難在政府為振興經濟鼓勵國內旅

遊的同時應更防堵疾病在國內傳播的機率

(四) 由於環境用藥過度使用使得部份病媒蚊蟲產生抗藥性

而無法被有效撲滅造成防疫上的隱憂

(五) 隨著法定傳染病及本市人口的增加本市防疫人力數十年

來未有增編且防疫經費年年刪減中央補助款也逐年遞

減造成推動傳染病防治及疫情處理時之人力經費拮据

困境

(六) 本市設有 2 家醫學中心及數家大型醫院常為鄰近縣市疑

似傳染病重症個案之轉診醫院因此許多外縣市個案的後

續防疫事項均需由本市衛生醫療單位聯繫辦理

(七) 部份因環境個人衛生不佳且在台灣已少見之疾病特別

是寄生蟲感染症隨著外勞的引進又重新對國人健康造

成威脅

8

二臺中市醫療機構管理暨醫療品質保證

臺中市目前計有公私立醫療院所 1677 家其中醫院 33 家(含醫

學中心 2家區域醫院 6家)臺中市的醫師數為每萬人口 3941 人

臺北市為 3874 人高雄市為 2678 人因此臺中市醫師數已超過高

雄市及臺北市而臺中市一般病床數為每萬人口有 5109 床臺北市

急性一般病床數為是每萬人口有 5244 床高雄市急性一般病床數則

為每萬人口有 458 床因此臺中市每萬人口一般病床數接近臺北市且

超越高雄市無論是醫事人員數及醫療機構數量均接近北高兩直轄

市醫療資源相當豐富唯本市迄今尚未升格為直轄市本市衛生局

無論是在人力編制及經費分配都不及北高兩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人

力及經費下做好醫療機構及醫療品質管理成為當下最大的課題

三臺中市精神衛生業務

精神疾病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身體上的不適應更影響至整個家庭的

互動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而導致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

歧視進而延伸出精神疾病本身以外之家庭社會問題及附加成本等

均比一般疾病影響甚劇因此政府所擔負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提升精神醫

療的品質如何導正社會大眾接納精神病患使精神病患家屬不致諱疾

忌醫結合醫療及各方面相關資源協助精神病患早日回歸正常

臺中市精神醫療資源於供給面部份因為健保的支付制度偏低精

神科為利潤較少之部門以投資報酬率而言綜合醫院不會新增精神醫

療相關設備及人力而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治療機構有嚴

重之歧視觀念使得一般精神科專科醫院及精神社區復建中心之興建及

籌設常遭附近民眾之抗爭興建不易完工較困難全市目前開放可使

用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285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63 床總計 948 床

未開放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121 床未開放之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1

總計 182 床目前籌設中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0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

共 110 床總計 150 床至 95 年底預計可提供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46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834 床總計 1280 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

壹前言

在過去的 2 年中本市衛生局秉持以顧客為導向創新效率的新思

維積極打造「健康城市活力臺中」的目標而努力在此目標下充分

推動各項市民衛生保健計畫為市民健康把關成效斐然其中整合民

間資源落實基層診所執行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邀請專家學者建立餐飲

業衛生評鑑制度團膳盒餐食品業營養標示措施太陽餅認證制度設立

長期照顧管理示範中心因應禽流感大流行辦理「大型防治場所演習」等

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榮在衛生保健方面引進民間廣告創意針對不同對象議題設計宣

導策略有效完成各項宣導計畫另建立醫院辦理勞工健康檢查網路申報

資訊系統醫事人員報備支援線上申辦系統子宮頸抹片檢查線上申辦系

統及檢驗室資訊管理系統等提升行政效率此外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

診照護體系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以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

照護權益並完成醫院暨護理之家公共安全督導考核等提升醫療照護品

質確保市民就醫安全

衛生局將落實以「市民唯先」的高效能政府重視青少年身心健康及

發展繼續婦女健康政策落實婦女生理與心理健康之預防檢查及諮詢

等工作加強婦女乳癌子宮頸癌愛滋病等防治工作關心銀髮族推

動多元老人照護方案

在未來的 4 年裡本市衛生局仍要以市民唯先創新進取專業及

品質落實醫療保健福利三大衛生政策透過全方位的政策嚴格執

行醫療衛生品質的監控機制開創醫療照護網發展市民主動參與的健康

模式積極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2

貳過去回顧

92-94 年創新業務

一 建立勞工健康檢查報備資訊系統簡政便民提升行政效率

二 建立醫事人員報備支援資訊系統簡政便民提升行政效率

三 全國首創辦理醫事人員執業執照業務單一窗口服務5-10 分鐘內

取件避免醫事人員往返奔波之苦

四全國首創並奉行政院衛生署核准藥局藥商設立變更申請委託公

會(藥師藥劑生公會及西藥商業同業公會)辦理以縮短藥局

藥商執照核發時間將發照日期由原來的 4天縮短為 2天以達

簡政便民的服務

五全國首創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落實基層診所政策由各區衛生所

與轄區有意願之基層婦產科診所共 44 家訂定合約認養社區

共同推動婦女子宮頸癌防治工作讓預防保健工作回歸基層

六92 年結合民間資源推動藥事共同照護網至 94 年底計服務 33

個社區

七全國各縣市中本市首先通過中華民國實驗室認證體系(CNLA)評

鑑食品化學項目檢驗技術與品質認證成為 ISOIEC17025 最新

版之衛生單位確保了檢驗數據品質與公信力

92-94 年特殊績效業務

一成立『臺中市跨局室愛滋病防治工作小組』積極加強推動愛滋病

防治工作

二92 年 3 月 SARS 疫情顯現蔓延趨勢之初即迅速成立本市市府跨

局處「SARS 緊急應變小組」各單位齊力因應疫情使本市無院

內及社區感染疫情發生

三92 年辦理本市一般旅館業衛生優良店評鑑工作評審初選出 23

家優良店頒發獎牌鼓勵並發佈新聞公告週知俾利消費者選

3

擇且辦理旅館業觀摩活動讓業者相互學習提升衛生品質

四94 年辦理本市游泳池業衛生優良店評鑑工作評審選出 6家優良

店頒發獎牌鼓勵

五94 年研訂「太陽餅優良標記認證管理先期輔導計畫」發展本市

「太陽餅認證制度」輔導相關公會及其產業提升太陽餅之衛

生與品質成為臺中市之代表象徵94 年計認證 10 家

六94 年建立「臺中市糖尿病照護網」提昇本市中老年病照護品質

目前本市有 40 家糖尿病照護網認證醫院本市衛生局更為全國

第一個將「足部照護」推展至基層診所並成立輔導團隊協助系

統運作成效卓著

七鑒於台灣地區腎炎腎症候群及腎變性病發生率為世界第 1位

盛行率為世界第 2位也是臺中市十大死因之第 6 位洗腎醫療

費用支出佔健保費用支出之 13本市洗腎個案數於全省排名

僅次於高雄市所以 94 年起研訂臺中市基層腎臟疾病個案管理

試辦計畫結合醫療院所給予異常個案轉介追蹤治療及免掛號

費與部分負擔之優惠並分級管理隨時電話關心及到宅服務預

定採 3年分區擴展至全市進行市民腎病篩檢服務94 年計篩檢

1284 人其中 110 個案需繼續管理預期降低腎臟疾病罹患率

減少健保支出

八由於流感病毒具備傳染力強抗原變化快之特性是少數可能導

致世界大流行的病毒我國目前雖無病例發生但是ㄧ旦傳出病

例極有可能造成防疫上之衝擊爲保障市民健康94 年由臺中

是政府各單位組成「臺中市禽流感緊急應變小組」定期召開會

議以因應疫情並建立分級動員機制與指揮體系達到專業快

速作防疫消滅傳染病之目標

92-94 年獲上級獎勵業務

92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4

地方衛生機關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醫政業務綜合考評 全國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保健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管制藥品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志願服務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統計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地方保健業務基本保健考評 優等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配合「維護公共安全方案 營利

事業管理部分」定期督考

優等 經濟部

標竿學習計畫自評與改進報告

-追求卓越-檢驗室資訊化

績優 臺中市政府

市有財產管理情形考評 機關組第二

臺中市政府

93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衛生機關衛生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機關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活動

成果優良 行政院衛生署

籌辦全民防衛「萬安 27 號演習

醫療救護演練」

績效卓著 行政院衛生署

5

衛生機關管制藥品業務績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

衛生機關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三名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預防接種業務 績優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基本保健業務綜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社區健康營造業務93年度獎勵

方案

東區北區及

南屯區社區

健康營造中

心獲獎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地方政府執行擴大公共建設

衛生局所網路便民服務計畫

成績特優 行政院研考會

「如何善用管理知識平台以提

升組織效能-推動KM關鍵成功

因素之探討」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推動食品 GMP 業務

推廣有功單

中國食品良好作業規範發展

協會

94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愛滋病防治業務考評優等 獎金 5萬元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臺中市整合性預防保健服

務計畫」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西屯區衛生所 賴鐵主

任榮獲臺中市政府 94 年廉潔

楷模

禮券 5000 元

獎狀一只

臺中市政府

本局參與知識管理系統平台

績優社群

第五名

禮券 2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餐飲業餐具澱粉性

殘留物及脂肪性殘留物衛生

狀況調查」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300 元 臺中市政府

6

「臺中市自殺個案自殺行為

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發展報

獎金 2500 元 臺中市政府

家庭計畫業務 院轄市直轄市

組第一名

婦幼衛生協會

大型診治場所演習

7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一防疫安全衛生

(一) 全球新興及捲土重來傳染病不斷發生尤其禽流感疫情使

得疫病防治具挑戰性如現今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群(SARS)」禽流感其病毒即為急迫性國際新興疾病其

影響層面甚廣故配合中央建構突發及不明原因疫病偵測

網更顯重要

(二) 本市為都會型城市人口密度高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

途徑相互感染疾病之機率相對提高加上鄰近縣市重症病

人轉診至本市就醫造成傳染病引入機會增加

(三) 近來國人國際旅遊頻繁加上兩岸通航後對於境外移入

傳染病疫情防堵更顯困難在政府為振興經濟鼓勵國內旅

遊的同時應更防堵疾病在國內傳播的機率

(四) 由於環境用藥過度使用使得部份病媒蚊蟲產生抗藥性

而無法被有效撲滅造成防疫上的隱憂

(五) 隨著法定傳染病及本市人口的增加本市防疫人力數十年

來未有增編且防疫經費年年刪減中央補助款也逐年遞

減造成推動傳染病防治及疫情處理時之人力經費拮据

困境

(六) 本市設有 2 家醫學中心及數家大型醫院常為鄰近縣市疑

似傳染病重症個案之轉診醫院因此許多外縣市個案的後

續防疫事項均需由本市衛生醫療單位聯繫辦理

(七) 部份因環境個人衛生不佳且在台灣已少見之疾病特別

是寄生蟲感染症隨著外勞的引進又重新對國人健康造

成威脅

8

二臺中市醫療機構管理暨醫療品質保證

臺中市目前計有公私立醫療院所 1677 家其中醫院 33 家(含醫

學中心 2家區域醫院 6家)臺中市的醫師數為每萬人口 3941 人

臺北市為 3874 人高雄市為 2678 人因此臺中市醫師數已超過高

雄市及臺北市而臺中市一般病床數為每萬人口有 5109 床臺北市

急性一般病床數為是每萬人口有 5244 床高雄市急性一般病床數則

為每萬人口有 458 床因此臺中市每萬人口一般病床數接近臺北市且

超越高雄市無論是醫事人員數及醫療機構數量均接近北高兩直轄

市醫療資源相當豐富唯本市迄今尚未升格為直轄市本市衛生局

無論是在人力編制及經費分配都不及北高兩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人

力及經費下做好醫療機構及醫療品質管理成為當下最大的課題

三臺中市精神衛生業務

精神疾病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身體上的不適應更影響至整個家庭的

互動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而導致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

歧視進而延伸出精神疾病本身以外之家庭社會問題及附加成本等

均比一般疾病影響甚劇因此政府所擔負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提升精神醫

療的品質如何導正社會大眾接納精神病患使精神病患家屬不致諱疾

忌醫結合醫療及各方面相關資源協助精神病患早日回歸正常

臺中市精神醫療資源於供給面部份因為健保的支付制度偏低精

神科為利潤較少之部門以投資報酬率而言綜合醫院不會新增精神醫

療相關設備及人力而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治療機構有嚴

重之歧視觀念使得一般精神科專科醫院及精神社區復建中心之興建及

籌設常遭附近民眾之抗爭興建不易完工較困難全市目前開放可使

用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285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63 床總計 948 床

未開放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121 床未開放之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1

總計 182 床目前籌設中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0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

共 110 床總計 150 床至 95 年底預計可提供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46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834 床總計 1280 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

貳過去回顧

92-94 年創新業務

一 建立勞工健康檢查報備資訊系統簡政便民提升行政效率

二 建立醫事人員報備支援資訊系統簡政便民提升行政效率

三 全國首創辦理醫事人員執業執照業務單一窗口服務5-10 分鐘內

取件避免醫事人員往返奔波之苦

四全國首創並奉行政院衛生署核准藥局藥商設立變更申請委託公

會(藥師藥劑生公會及西藥商業同業公會)辦理以縮短藥局

藥商執照核發時間將發照日期由原來的 4天縮短為 2天以達

簡政便民的服務

五全國首創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落實基層診所政策由各區衛生所

與轄區有意願之基層婦產科診所共 44 家訂定合約認養社區

共同推動婦女子宮頸癌防治工作讓預防保健工作回歸基層

六92 年結合民間資源推動藥事共同照護網至 94 年底計服務 33

個社區

七全國各縣市中本市首先通過中華民國實驗室認證體系(CNLA)評

鑑食品化學項目檢驗技術與品質認證成為 ISOIEC17025 最新

版之衛生單位確保了檢驗數據品質與公信力

92-94 年特殊績效業務

一成立『臺中市跨局室愛滋病防治工作小組』積極加強推動愛滋病

防治工作

二92 年 3 月 SARS 疫情顯現蔓延趨勢之初即迅速成立本市市府跨

局處「SARS 緊急應變小組」各單位齊力因應疫情使本市無院

內及社區感染疫情發生

三92 年辦理本市一般旅館業衛生優良店評鑑工作評審初選出 23

家優良店頒發獎牌鼓勵並發佈新聞公告週知俾利消費者選

3

擇且辦理旅館業觀摩活動讓業者相互學習提升衛生品質

四94 年辦理本市游泳池業衛生優良店評鑑工作評審選出 6家優良

店頒發獎牌鼓勵

五94 年研訂「太陽餅優良標記認證管理先期輔導計畫」發展本市

「太陽餅認證制度」輔導相關公會及其產業提升太陽餅之衛

生與品質成為臺中市之代表象徵94 年計認證 10 家

六94 年建立「臺中市糖尿病照護網」提昇本市中老年病照護品質

目前本市有 40 家糖尿病照護網認證醫院本市衛生局更為全國

第一個將「足部照護」推展至基層診所並成立輔導團隊協助系

統運作成效卓著

七鑒於台灣地區腎炎腎症候群及腎變性病發生率為世界第 1位

盛行率為世界第 2位也是臺中市十大死因之第 6 位洗腎醫療

費用支出佔健保費用支出之 13本市洗腎個案數於全省排名

僅次於高雄市所以 94 年起研訂臺中市基層腎臟疾病個案管理

試辦計畫結合醫療院所給予異常個案轉介追蹤治療及免掛號

費與部分負擔之優惠並分級管理隨時電話關心及到宅服務預

定採 3年分區擴展至全市進行市民腎病篩檢服務94 年計篩檢

1284 人其中 110 個案需繼續管理預期降低腎臟疾病罹患率

減少健保支出

八由於流感病毒具備傳染力強抗原變化快之特性是少數可能導

致世界大流行的病毒我國目前雖無病例發生但是ㄧ旦傳出病

例極有可能造成防疫上之衝擊爲保障市民健康94 年由臺中

是政府各單位組成「臺中市禽流感緊急應變小組」定期召開會

議以因應疫情並建立分級動員機制與指揮體系達到專業快

速作防疫消滅傳染病之目標

92-94 年獲上級獎勵業務

92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4

地方衛生機關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醫政業務綜合考評 全國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保健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管制藥品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志願服務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統計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地方保健業務基本保健考評 優等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配合「維護公共安全方案 營利

事業管理部分」定期督考

優等 經濟部

標竿學習計畫自評與改進報告

-追求卓越-檢驗室資訊化

績優 臺中市政府

市有財產管理情形考評 機關組第二

臺中市政府

93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衛生機關衛生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機關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活動

成果優良 行政院衛生署

籌辦全民防衛「萬安 27 號演習

醫療救護演練」

績效卓著 行政院衛生署

5

衛生機關管制藥品業務績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

衛生機關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三名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預防接種業務 績優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基本保健業務綜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社區健康營造業務93年度獎勵

方案

東區北區及

南屯區社區

健康營造中

心獲獎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地方政府執行擴大公共建設

衛生局所網路便民服務計畫

成績特優 行政院研考會

「如何善用管理知識平台以提

升組織效能-推動KM關鍵成功

因素之探討」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推動食品 GMP 業務

推廣有功單

中國食品良好作業規範發展

協會

94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愛滋病防治業務考評優等 獎金 5萬元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臺中市整合性預防保健服

務計畫」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西屯區衛生所 賴鐵主

任榮獲臺中市政府 94 年廉潔

楷模

禮券 5000 元

獎狀一只

臺中市政府

本局參與知識管理系統平台

績優社群

第五名

禮券 2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餐飲業餐具澱粉性

殘留物及脂肪性殘留物衛生

狀況調查」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300 元 臺中市政府

6

「臺中市自殺個案自殺行為

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發展報

獎金 2500 元 臺中市政府

家庭計畫業務 院轄市直轄市

組第一名

婦幼衛生協會

大型診治場所演習

7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一防疫安全衛生

(一) 全球新興及捲土重來傳染病不斷發生尤其禽流感疫情使

得疫病防治具挑戰性如現今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群(SARS)」禽流感其病毒即為急迫性國際新興疾病其

影響層面甚廣故配合中央建構突發及不明原因疫病偵測

網更顯重要

(二) 本市為都會型城市人口密度高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

途徑相互感染疾病之機率相對提高加上鄰近縣市重症病

人轉診至本市就醫造成傳染病引入機會增加

(三) 近來國人國際旅遊頻繁加上兩岸通航後對於境外移入

傳染病疫情防堵更顯困難在政府為振興經濟鼓勵國內旅

遊的同時應更防堵疾病在國內傳播的機率

(四) 由於環境用藥過度使用使得部份病媒蚊蟲產生抗藥性

而無法被有效撲滅造成防疫上的隱憂

(五) 隨著法定傳染病及本市人口的增加本市防疫人力數十年

來未有增編且防疫經費年年刪減中央補助款也逐年遞

減造成推動傳染病防治及疫情處理時之人力經費拮据

困境

(六) 本市設有 2 家醫學中心及數家大型醫院常為鄰近縣市疑

似傳染病重症個案之轉診醫院因此許多外縣市個案的後

續防疫事項均需由本市衛生醫療單位聯繫辦理

(七) 部份因環境個人衛生不佳且在台灣已少見之疾病特別

是寄生蟲感染症隨著外勞的引進又重新對國人健康造

成威脅

8

二臺中市醫療機構管理暨醫療品質保證

臺中市目前計有公私立醫療院所 1677 家其中醫院 33 家(含醫

學中心 2家區域醫院 6家)臺中市的醫師數為每萬人口 3941 人

臺北市為 3874 人高雄市為 2678 人因此臺中市醫師數已超過高

雄市及臺北市而臺中市一般病床數為每萬人口有 5109 床臺北市

急性一般病床數為是每萬人口有 5244 床高雄市急性一般病床數則

為每萬人口有 458 床因此臺中市每萬人口一般病床數接近臺北市且

超越高雄市無論是醫事人員數及醫療機構數量均接近北高兩直轄

市醫療資源相當豐富唯本市迄今尚未升格為直轄市本市衛生局

無論是在人力編制及經費分配都不及北高兩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人

力及經費下做好醫療機構及醫療品質管理成為當下最大的課題

三臺中市精神衛生業務

精神疾病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身體上的不適應更影響至整個家庭的

互動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而導致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

歧視進而延伸出精神疾病本身以外之家庭社會問題及附加成本等

均比一般疾病影響甚劇因此政府所擔負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提升精神醫

療的品質如何導正社會大眾接納精神病患使精神病患家屬不致諱疾

忌醫結合醫療及各方面相關資源協助精神病患早日回歸正常

臺中市精神醫療資源於供給面部份因為健保的支付制度偏低精

神科為利潤較少之部門以投資報酬率而言綜合醫院不會新增精神醫

療相關設備及人力而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治療機構有嚴

重之歧視觀念使得一般精神科專科醫院及精神社區復建中心之興建及

籌設常遭附近民眾之抗爭興建不易完工較困難全市目前開放可使

用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285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63 床總計 948 床

未開放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121 床未開放之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1

總計 182 床目前籌設中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0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

共 110 床總計 150 床至 95 年底預計可提供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46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834 床總計 1280 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5: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

擇且辦理旅館業觀摩活動讓業者相互學習提升衛生品質

四94 年辦理本市游泳池業衛生優良店評鑑工作評審選出 6家優良

店頒發獎牌鼓勵

五94 年研訂「太陽餅優良標記認證管理先期輔導計畫」發展本市

「太陽餅認證制度」輔導相關公會及其產業提升太陽餅之衛

生與品質成為臺中市之代表象徵94 年計認證 10 家

六94 年建立「臺中市糖尿病照護網」提昇本市中老年病照護品質

目前本市有 40 家糖尿病照護網認證醫院本市衛生局更為全國

第一個將「足部照護」推展至基層診所並成立輔導團隊協助系

統運作成效卓著

七鑒於台灣地區腎炎腎症候群及腎變性病發生率為世界第 1位

盛行率為世界第 2位也是臺中市十大死因之第 6 位洗腎醫療

費用支出佔健保費用支出之 13本市洗腎個案數於全省排名

僅次於高雄市所以 94 年起研訂臺中市基層腎臟疾病個案管理

試辦計畫結合醫療院所給予異常個案轉介追蹤治療及免掛號

費與部分負擔之優惠並分級管理隨時電話關心及到宅服務預

定採 3年分區擴展至全市進行市民腎病篩檢服務94 年計篩檢

1284 人其中 110 個案需繼續管理預期降低腎臟疾病罹患率

減少健保支出

八由於流感病毒具備傳染力強抗原變化快之特性是少數可能導

致世界大流行的病毒我國目前雖無病例發生但是ㄧ旦傳出病

例極有可能造成防疫上之衝擊爲保障市民健康94 年由臺中

是政府各單位組成「臺中市禽流感緊急應變小組」定期召開會

議以因應疫情並建立分級動員機制與指揮體系達到專業快

速作防疫消滅傳染病之目標

92-94 年獲上級獎勵業務

92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4

地方衛生機關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醫政業務綜合考評 全國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保健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管制藥品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志願服務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統計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地方保健業務基本保健考評 優等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配合「維護公共安全方案 營利

事業管理部分」定期督考

優等 經濟部

標竿學習計畫自評與改進報告

-追求卓越-檢驗室資訊化

績優 臺中市政府

市有財產管理情形考評 機關組第二

臺中市政府

93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衛生機關衛生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機關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活動

成果優良 行政院衛生署

籌辦全民防衛「萬安 27 號演習

醫療救護演練」

績效卓著 行政院衛生署

5

衛生機關管制藥品業務績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

衛生機關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三名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預防接種業務 績優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基本保健業務綜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社區健康營造業務93年度獎勵

方案

東區北區及

南屯區社區

健康營造中

心獲獎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地方政府執行擴大公共建設

衛生局所網路便民服務計畫

成績特優 行政院研考會

「如何善用管理知識平台以提

升組織效能-推動KM關鍵成功

因素之探討」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推動食品 GMP 業務

推廣有功單

中國食品良好作業規範發展

協會

94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愛滋病防治業務考評優等 獎金 5萬元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臺中市整合性預防保健服

務計畫」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西屯區衛生所 賴鐵主

任榮獲臺中市政府 94 年廉潔

楷模

禮券 5000 元

獎狀一只

臺中市政府

本局參與知識管理系統平台

績優社群

第五名

禮券 2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餐飲業餐具澱粉性

殘留物及脂肪性殘留物衛生

狀況調查」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300 元 臺中市政府

6

「臺中市自殺個案自殺行為

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發展報

獎金 2500 元 臺中市政府

家庭計畫業務 院轄市直轄市

組第一名

婦幼衛生協會

大型診治場所演習

7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一防疫安全衛生

(一) 全球新興及捲土重來傳染病不斷發生尤其禽流感疫情使

得疫病防治具挑戰性如現今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群(SARS)」禽流感其病毒即為急迫性國際新興疾病其

影響層面甚廣故配合中央建構突發及不明原因疫病偵測

網更顯重要

(二) 本市為都會型城市人口密度高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

途徑相互感染疾病之機率相對提高加上鄰近縣市重症病

人轉診至本市就醫造成傳染病引入機會增加

(三) 近來國人國際旅遊頻繁加上兩岸通航後對於境外移入

傳染病疫情防堵更顯困難在政府為振興經濟鼓勵國內旅

遊的同時應更防堵疾病在國內傳播的機率

(四) 由於環境用藥過度使用使得部份病媒蚊蟲產生抗藥性

而無法被有效撲滅造成防疫上的隱憂

(五) 隨著法定傳染病及本市人口的增加本市防疫人力數十年

來未有增編且防疫經費年年刪減中央補助款也逐年遞

減造成推動傳染病防治及疫情處理時之人力經費拮据

困境

(六) 本市設有 2 家醫學中心及數家大型醫院常為鄰近縣市疑

似傳染病重症個案之轉診醫院因此許多外縣市個案的後

續防疫事項均需由本市衛生醫療單位聯繫辦理

(七) 部份因環境個人衛生不佳且在台灣已少見之疾病特別

是寄生蟲感染症隨著外勞的引進又重新對國人健康造

成威脅

8

二臺中市醫療機構管理暨醫療品質保證

臺中市目前計有公私立醫療院所 1677 家其中醫院 33 家(含醫

學中心 2家區域醫院 6家)臺中市的醫師數為每萬人口 3941 人

臺北市為 3874 人高雄市為 2678 人因此臺中市醫師數已超過高

雄市及臺北市而臺中市一般病床數為每萬人口有 5109 床臺北市

急性一般病床數為是每萬人口有 5244 床高雄市急性一般病床數則

為每萬人口有 458 床因此臺中市每萬人口一般病床數接近臺北市且

超越高雄市無論是醫事人員數及醫療機構數量均接近北高兩直轄

市醫療資源相當豐富唯本市迄今尚未升格為直轄市本市衛生局

無論是在人力編制及經費分配都不及北高兩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人

力及經費下做好醫療機構及醫療品質管理成為當下最大的課題

三臺中市精神衛生業務

精神疾病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身體上的不適應更影響至整個家庭的

互動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而導致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

歧視進而延伸出精神疾病本身以外之家庭社會問題及附加成本等

均比一般疾病影響甚劇因此政府所擔負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提升精神醫

療的品質如何導正社會大眾接納精神病患使精神病患家屬不致諱疾

忌醫結合醫療及各方面相關資源協助精神病患早日回歸正常

臺中市精神醫療資源於供給面部份因為健保的支付制度偏低精

神科為利潤較少之部門以投資報酬率而言綜合醫院不會新增精神醫

療相關設備及人力而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治療機構有嚴

重之歧視觀念使得一般精神科專科醫院及精神社區復建中心之興建及

籌設常遭附近民眾之抗爭興建不易完工較困難全市目前開放可使

用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285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63 床總計 948 床

未開放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121 床未開放之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1

總計 182 床目前籌設中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0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

共 110 床總計 150 床至 95 年底預計可提供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46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834 床總計 1280 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6: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4

地方衛生機關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醫政業務綜合考評 全國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保健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管制藥品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志願服務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統計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地方保健業務基本保健考評 優等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配合「維護公共安全方案 營利

事業管理部分」定期督考

優等 經濟部

標竿學習計畫自評與改進報告

-追求卓越-檢驗室資訊化

績優 臺中市政府

市有財產管理情形考評 機關組第二

臺中市政府

93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衛生機關衛生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

衛生機關藥政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

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活動

成果優良 行政院衛生署

籌辦全民防衛「萬安 27 號演習

醫療救護演練」

績效卓著 行政院衛生署

5

衛生機關管制藥品業務績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

衛生機關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三名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預防接種業務 績優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基本保健業務綜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社區健康營造業務93年度獎勵

方案

東區北區及

南屯區社區

健康營造中

心獲獎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地方政府執行擴大公共建設

衛生局所網路便民服務計畫

成績特優 行政院研考會

「如何善用管理知識平台以提

升組織效能-推動KM關鍵成功

因素之探討」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推動食品 GMP 業務

推廣有功單

中國食品良好作業規範發展

協會

94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愛滋病防治業務考評優等 獎金 5萬元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臺中市整合性預防保健服

務計畫」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西屯區衛生所 賴鐵主

任榮獲臺中市政府 94 年廉潔

楷模

禮券 5000 元

獎狀一只

臺中市政府

本局參與知識管理系統平台

績優社群

第五名

禮券 2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餐飲業餐具澱粉性

殘留物及脂肪性殘留物衛生

狀況調查」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300 元 臺中市政府

6

「臺中市自殺個案自殺行為

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發展報

獎金 2500 元 臺中市政府

家庭計畫業務 院轄市直轄市

組第一名

婦幼衛生協會

大型診治場所演習

7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一防疫安全衛生

(一) 全球新興及捲土重來傳染病不斷發生尤其禽流感疫情使

得疫病防治具挑戰性如現今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群(SARS)」禽流感其病毒即為急迫性國際新興疾病其

影響層面甚廣故配合中央建構突發及不明原因疫病偵測

網更顯重要

(二) 本市為都會型城市人口密度高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

途徑相互感染疾病之機率相對提高加上鄰近縣市重症病

人轉診至本市就醫造成傳染病引入機會增加

(三) 近來國人國際旅遊頻繁加上兩岸通航後對於境外移入

傳染病疫情防堵更顯困難在政府為振興經濟鼓勵國內旅

遊的同時應更防堵疾病在國內傳播的機率

(四) 由於環境用藥過度使用使得部份病媒蚊蟲產生抗藥性

而無法被有效撲滅造成防疫上的隱憂

(五) 隨著法定傳染病及本市人口的增加本市防疫人力數十年

來未有增編且防疫經費年年刪減中央補助款也逐年遞

減造成推動傳染病防治及疫情處理時之人力經費拮据

困境

(六) 本市設有 2 家醫學中心及數家大型醫院常為鄰近縣市疑

似傳染病重症個案之轉診醫院因此許多外縣市個案的後

續防疫事項均需由本市衛生醫療單位聯繫辦理

(七) 部份因環境個人衛生不佳且在台灣已少見之疾病特別

是寄生蟲感染症隨著外勞的引進又重新對國人健康造

成威脅

8

二臺中市醫療機構管理暨醫療品質保證

臺中市目前計有公私立醫療院所 1677 家其中醫院 33 家(含醫

學中心 2家區域醫院 6家)臺中市的醫師數為每萬人口 3941 人

臺北市為 3874 人高雄市為 2678 人因此臺中市醫師數已超過高

雄市及臺北市而臺中市一般病床數為每萬人口有 5109 床臺北市

急性一般病床數為是每萬人口有 5244 床高雄市急性一般病床數則

為每萬人口有 458 床因此臺中市每萬人口一般病床數接近臺北市且

超越高雄市無論是醫事人員數及醫療機構數量均接近北高兩直轄

市醫療資源相當豐富唯本市迄今尚未升格為直轄市本市衛生局

無論是在人力編制及經費分配都不及北高兩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人

力及經費下做好醫療機構及醫療品質管理成為當下最大的課題

三臺中市精神衛生業務

精神疾病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身體上的不適應更影響至整個家庭的

互動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而導致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

歧視進而延伸出精神疾病本身以外之家庭社會問題及附加成本等

均比一般疾病影響甚劇因此政府所擔負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提升精神醫

療的品質如何導正社會大眾接納精神病患使精神病患家屬不致諱疾

忌醫結合醫療及各方面相關資源協助精神病患早日回歸正常

臺中市精神醫療資源於供給面部份因為健保的支付制度偏低精

神科為利潤較少之部門以投資報酬率而言綜合醫院不會新增精神醫

療相關設備及人力而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治療機構有嚴

重之歧視觀念使得一般精神科專科醫院及精神社區復建中心之興建及

籌設常遭附近民眾之抗爭興建不易完工較困難全市目前開放可使

用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285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63 床總計 948 床

未開放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121 床未開放之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1

總計 182 床目前籌設中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0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

共 110 床總計 150 床至 95 年底預計可提供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46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834 床總計 1280 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7: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5

衛生機關管制藥品業務績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一名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

衛生機關防疫業務綜合考評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三名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預防接種業務 績優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衛生機關基本保健業務綜合考

院轄市直轄

市組第二名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社區健康營造業務93年度獎勵

方案

東區北區及

南屯區社區

健康營造中

心獲獎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人口政策宣導工作 優良 內政部

地方政府執行擴大公共建設

衛生局所網路便民服務計畫

成績特優 行政院研考會

「如何善用管理知識平台以提

升組織效能-推動KM關鍵成功

因素之探討」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推動食品 GMP 業務

推廣有功單

中國食品良好作業規範發展

協會

94 年

項目 評值 評核單位

愛滋病防治業務考評優等 獎金 5萬元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臺中市整合性預防保健服

務計畫」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西屯區衛生所 賴鐵主

任榮獲臺中市政府 94 年廉潔

楷模

禮券 5000 元

獎狀一只

臺中市政府

本局參與知識管理系統平台

績優社群

第五名

禮券 2000 元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餐飲業餐具澱粉性

殘留物及脂肪性殘留物衛生

狀況調查」研究發展報告

獎金 3300 元 臺中市政府

6

「臺中市自殺個案自殺行為

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發展報

獎金 2500 元 臺中市政府

家庭計畫業務 院轄市直轄市

組第一名

婦幼衛生協會

大型診治場所演習

7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一防疫安全衛生

(一) 全球新興及捲土重來傳染病不斷發生尤其禽流感疫情使

得疫病防治具挑戰性如現今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群(SARS)」禽流感其病毒即為急迫性國際新興疾病其

影響層面甚廣故配合中央建構突發及不明原因疫病偵測

網更顯重要

(二) 本市為都會型城市人口密度高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

途徑相互感染疾病之機率相對提高加上鄰近縣市重症病

人轉診至本市就醫造成傳染病引入機會增加

(三) 近來國人國際旅遊頻繁加上兩岸通航後對於境外移入

傳染病疫情防堵更顯困難在政府為振興經濟鼓勵國內旅

遊的同時應更防堵疾病在國內傳播的機率

(四) 由於環境用藥過度使用使得部份病媒蚊蟲產生抗藥性

而無法被有效撲滅造成防疫上的隱憂

(五) 隨著法定傳染病及本市人口的增加本市防疫人力數十年

來未有增編且防疫經費年年刪減中央補助款也逐年遞

減造成推動傳染病防治及疫情處理時之人力經費拮据

困境

(六) 本市設有 2 家醫學中心及數家大型醫院常為鄰近縣市疑

似傳染病重症個案之轉診醫院因此許多外縣市個案的後

續防疫事項均需由本市衛生醫療單位聯繫辦理

(七) 部份因環境個人衛生不佳且在台灣已少見之疾病特別

是寄生蟲感染症隨著外勞的引進又重新對國人健康造

成威脅

8

二臺中市醫療機構管理暨醫療品質保證

臺中市目前計有公私立醫療院所 1677 家其中醫院 33 家(含醫

學中心 2家區域醫院 6家)臺中市的醫師數為每萬人口 3941 人

臺北市為 3874 人高雄市為 2678 人因此臺中市醫師數已超過高

雄市及臺北市而臺中市一般病床數為每萬人口有 5109 床臺北市

急性一般病床數為是每萬人口有 5244 床高雄市急性一般病床數則

為每萬人口有 458 床因此臺中市每萬人口一般病床數接近臺北市且

超越高雄市無論是醫事人員數及醫療機構數量均接近北高兩直轄

市醫療資源相當豐富唯本市迄今尚未升格為直轄市本市衛生局

無論是在人力編制及經費分配都不及北高兩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人

力及經費下做好醫療機構及醫療品質管理成為當下最大的課題

三臺中市精神衛生業務

精神疾病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身體上的不適應更影響至整個家庭的

互動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而導致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

歧視進而延伸出精神疾病本身以外之家庭社會問題及附加成本等

均比一般疾病影響甚劇因此政府所擔負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提升精神醫

療的品質如何導正社會大眾接納精神病患使精神病患家屬不致諱疾

忌醫結合醫療及各方面相關資源協助精神病患早日回歸正常

臺中市精神醫療資源於供給面部份因為健保的支付制度偏低精

神科為利潤較少之部門以投資報酬率而言綜合醫院不會新增精神醫

療相關設備及人力而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治療機構有嚴

重之歧視觀念使得一般精神科專科醫院及精神社區復建中心之興建及

籌設常遭附近民眾之抗爭興建不易完工較困難全市目前開放可使

用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285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63 床總計 948 床

未開放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121 床未開放之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1

總計 182 床目前籌設中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0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

共 110 床總計 150 床至 95 年底預計可提供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46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834 床總計 1280 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8: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6

「臺中市自殺個案自殺行為

相關因素之分析」研究發展報

獎金 2500 元 臺中市政府

家庭計畫業務 院轄市直轄市

組第一名

婦幼衛生協會

大型診治場所演習

7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一防疫安全衛生

(一) 全球新興及捲土重來傳染病不斷發生尤其禽流感疫情使

得疫病防治具挑戰性如現今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群(SARS)」禽流感其病毒即為急迫性國際新興疾病其

影響層面甚廣故配合中央建構突發及不明原因疫病偵測

網更顯重要

(二) 本市為都會型城市人口密度高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

途徑相互感染疾病之機率相對提高加上鄰近縣市重症病

人轉診至本市就醫造成傳染病引入機會增加

(三) 近來國人國際旅遊頻繁加上兩岸通航後對於境外移入

傳染病疫情防堵更顯困難在政府為振興經濟鼓勵國內旅

遊的同時應更防堵疾病在國內傳播的機率

(四) 由於環境用藥過度使用使得部份病媒蚊蟲產生抗藥性

而無法被有效撲滅造成防疫上的隱憂

(五) 隨著法定傳染病及本市人口的增加本市防疫人力數十年

來未有增編且防疫經費年年刪減中央補助款也逐年遞

減造成推動傳染病防治及疫情處理時之人力經費拮据

困境

(六) 本市設有 2 家醫學中心及數家大型醫院常為鄰近縣市疑

似傳染病重症個案之轉診醫院因此許多外縣市個案的後

續防疫事項均需由本市衛生醫療單位聯繫辦理

(七) 部份因環境個人衛生不佳且在台灣已少見之疾病特別

是寄生蟲感染症隨著外勞的引進又重新對國人健康造

成威脅

8

二臺中市醫療機構管理暨醫療品質保證

臺中市目前計有公私立醫療院所 1677 家其中醫院 33 家(含醫

學中心 2家區域醫院 6家)臺中市的醫師數為每萬人口 3941 人

臺北市為 3874 人高雄市為 2678 人因此臺中市醫師數已超過高

雄市及臺北市而臺中市一般病床數為每萬人口有 5109 床臺北市

急性一般病床數為是每萬人口有 5244 床高雄市急性一般病床數則

為每萬人口有 458 床因此臺中市每萬人口一般病床數接近臺北市且

超越高雄市無論是醫事人員數及醫療機構數量均接近北高兩直轄

市醫療資源相當豐富唯本市迄今尚未升格為直轄市本市衛生局

無論是在人力編制及經費分配都不及北高兩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人

力及經費下做好醫療機構及醫療品質管理成為當下最大的課題

三臺中市精神衛生業務

精神疾病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身體上的不適應更影響至整個家庭的

互動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而導致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

歧視進而延伸出精神疾病本身以外之家庭社會問題及附加成本等

均比一般疾病影響甚劇因此政府所擔負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提升精神醫

療的品質如何導正社會大眾接納精神病患使精神病患家屬不致諱疾

忌醫結合醫療及各方面相關資源協助精神病患早日回歸正常

臺中市精神醫療資源於供給面部份因為健保的支付制度偏低精

神科為利潤較少之部門以投資報酬率而言綜合醫院不會新增精神醫

療相關設備及人力而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治療機構有嚴

重之歧視觀念使得一般精神科專科醫院及精神社區復建中心之興建及

籌設常遭附近民眾之抗爭興建不易完工較困難全市目前開放可使

用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285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63 床總計 948 床

未開放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121 床未開放之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1

總計 182 床目前籌設中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0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

共 110 床總計 150 床至 95 年底預計可提供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46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834 床總計 1280 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9: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7

參當前環境及問題分析

一防疫安全衛生

(一) 全球新興及捲土重來傳染病不斷發生尤其禽流感疫情使

得疫病防治具挑戰性如現今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群(SARS)」禽流感其病毒即為急迫性國際新興疾病其

影響層面甚廣故配合中央建構突發及不明原因疫病偵測

網更顯重要

(二) 本市為都會型城市人口密度高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

途徑相互感染疾病之機率相對提高加上鄰近縣市重症病

人轉診至本市就醫造成傳染病引入機會增加

(三) 近來國人國際旅遊頻繁加上兩岸通航後對於境外移入

傳染病疫情防堵更顯困難在政府為振興經濟鼓勵國內旅

遊的同時應更防堵疾病在國內傳播的機率

(四) 由於環境用藥過度使用使得部份病媒蚊蟲產生抗藥性

而無法被有效撲滅造成防疫上的隱憂

(五) 隨著法定傳染病及本市人口的增加本市防疫人力數十年

來未有增編且防疫經費年年刪減中央補助款也逐年遞

減造成推動傳染病防治及疫情處理時之人力經費拮据

困境

(六) 本市設有 2 家醫學中心及數家大型醫院常為鄰近縣市疑

似傳染病重症個案之轉診醫院因此許多外縣市個案的後

續防疫事項均需由本市衛生醫療單位聯繫辦理

(七) 部份因環境個人衛生不佳且在台灣已少見之疾病特別

是寄生蟲感染症隨著外勞的引進又重新對國人健康造

成威脅

8

二臺中市醫療機構管理暨醫療品質保證

臺中市目前計有公私立醫療院所 1677 家其中醫院 33 家(含醫

學中心 2家區域醫院 6家)臺中市的醫師數為每萬人口 3941 人

臺北市為 3874 人高雄市為 2678 人因此臺中市醫師數已超過高

雄市及臺北市而臺中市一般病床數為每萬人口有 5109 床臺北市

急性一般病床數為是每萬人口有 5244 床高雄市急性一般病床數則

為每萬人口有 458 床因此臺中市每萬人口一般病床數接近臺北市且

超越高雄市無論是醫事人員數及醫療機構數量均接近北高兩直轄

市醫療資源相當豐富唯本市迄今尚未升格為直轄市本市衛生局

無論是在人力編制及經費分配都不及北高兩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人

力及經費下做好醫療機構及醫療品質管理成為當下最大的課題

三臺中市精神衛生業務

精神疾病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身體上的不適應更影響至整個家庭的

互動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而導致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

歧視進而延伸出精神疾病本身以外之家庭社會問題及附加成本等

均比一般疾病影響甚劇因此政府所擔負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提升精神醫

療的品質如何導正社會大眾接納精神病患使精神病患家屬不致諱疾

忌醫結合醫療及各方面相關資源協助精神病患早日回歸正常

臺中市精神醫療資源於供給面部份因為健保的支付制度偏低精

神科為利潤較少之部門以投資報酬率而言綜合醫院不會新增精神醫

療相關設備及人力而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治療機構有嚴

重之歧視觀念使得一般精神科專科醫院及精神社區復建中心之興建及

籌設常遭附近民眾之抗爭興建不易完工較困難全市目前開放可使

用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285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63 床總計 948 床

未開放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121 床未開放之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1

總計 182 床目前籌設中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0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

共 110 床總計 150 床至 95 年底預計可提供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46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834 床總計 1280 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10: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8

二臺中市醫療機構管理暨醫療品質保證

臺中市目前計有公私立醫療院所 1677 家其中醫院 33 家(含醫

學中心 2家區域醫院 6家)臺中市的醫師數為每萬人口 3941 人

臺北市為 3874 人高雄市為 2678 人因此臺中市醫師數已超過高

雄市及臺北市而臺中市一般病床數為每萬人口有 5109 床臺北市

急性一般病床數為是每萬人口有 5244 床高雄市急性一般病床數則

為每萬人口有 458 床因此臺中市每萬人口一般病床數接近臺北市且

超越高雄市無論是醫事人員數及醫療機構數量均接近北高兩直轄

市醫療資源相當豐富唯本市迄今尚未升格為直轄市本市衛生局

無論是在人力編制及經費分配都不及北高兩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人

力及經費下做好醫療機構及醫療品質管理成為當下最大的課題

三臺中市精神衛生業務

精神疾病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身體上的不適應更影響至整個家庭的

互動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寧而導致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

歧視進而延伸出精神疾病本身以外之家庭社會問題及附加成本等

均比一般疾病影響甚劇因此政府所擔負的責任不單單只是提升精神醫

療的品質如何導正社會大眾接納精神病患使精神病患家屬不致諱疾

忌醫結合醫療及各方面相關資源協助精神病患早日回歸正常

臺中市精神醫療資源於供給面部份因為健保的支付制度偏低精

神科為利潤較少之部門以投資報酬率而言綜合醫院不會新增精神醫

療相關設備及人力而社會大眾普遍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治療機構有嚴

重之歧視觀念使得一般精神科專科醫院及精神社區復建中心之興建及

籌設常遭附近民眾之抗爭興建不易完工較困難全市目前開放可使

用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285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63 床總計 948 床

未開放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121 床未開放之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61

總計 182 床目前籌設中之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0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

共 110 床總計 150 床至 95 年底預計可提供急性精神科病床計 446

床慢性精神科病床共 834 床總計 1280 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11: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9

可達到符合醫療網第三期計畫中精神科病床每萬人口 10 床急性病

床比慢性病床為 1比 3 的預期目標(即臺中市需要 1000 張病床其

中 333 為急性病床667 為慢性病床)

臺中市結合醫療及相關支持性資源方面檢討缺失有待加強事項如

(一)缺乏連續性整體性精神醫療服務網路一個完整性的網路

應該依照病人狀況經轉介系統提供不同的服務協助病患在社區內接

受包括復健庇護性工作場所職業訓練等讓病患有一技之能才可以

逐漸回歸社會台中市的精神病友因缺乏以上資源所以很少與社會接

觸但相當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若精神病患獲得的社會支持性愈多其精

神狀況愈佳同時可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病友進而對精神疾病建立正

確的觀念

(二)病患資料不完整因現今病患資料來源為民眾通報各精神

醫療院所呈報之強制住院資料各政府機關轉介民意代表介紹社區

鄰里長通報報章雜誌媒體的披露社區調查訪視員發現及民間心理

諮商關係及機構告知其資料之完整性建檔與否仍有待商榷而未被

發現的精神病患個案更不會有資料而導致精神病患資料不完整難

以完成後續追蹤管理

(三)衛生局所人力不足因衛生局所處理太多的臨時性業務

例如病患緊急強制就醫經 89 年臺中市政府第 76 次治安會報提案決

議「當強制就醫時應由消防局支援救護車警察機關護送前往醫療機

構診察再由衛生局前往醫院處理住院事宜(根據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之

規定)」但往往當精神病患發生緊急事件需強制就醫時警察機關常常

會因為當下沒有公文等因素不能即時加以處理導致衛生局人員作業

負荷繁重外更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四臺中市長期照護業務

為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以「居家社區式照護為主機構

式的照護為輔」之規劃原則社區照顧儼然已成為當前長期照顧服務輸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12: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0

送的主要模式過去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醫

療網第四期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內政部「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

畫」「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由鼓勵機構設立改變為補助社區及居家

照護資源來服務推動本市長期照顧服務

現行發展方向是依據內政部「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行

政院衛生署「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mdash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計畫」

及行政院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來規劃本市長期照顧服務將長期照護相

關計畫整合以服務使用者之立場去做全盤式之考量與推展

臺中市於 2003 年 4 月已正式邁入百萬人口城市94 年 10 月本市

總人口數為 103 萬餘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 75351 人占總

人口數 730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標準老年人口比例近年來

快速增加相對的幼齡人口比例遞減家庭結構型態的改變以及婦女

勞動參與率的提升相對的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再加上領

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總計有 3 萬多人(含 65 歲以上身心障礙之老

人)民眾對長期照護的需求相對的增加

本市至 94 年 10 月份止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共計 75351 人依

據台閩地區失能老人照護供需資源分布調查研究一項以上日常活動

功能障礙占老年人口 987以此推估須長期照顧老年人口數為 7437

人其中 70接受居家及社區式之照護30接受機構照護模式因此

有機構式照護需求者計 2232 人需居家式照護者 5205 人本市目

前機構式照護可提供養護機構共 28 家 1322 床護理之家 12 家 1005

床總計 40 家 2327 床因此本市機構之床數足以供應本市失能者之

需求

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凸顯了長期照顧的需求長期照顧的需求

是指因身體功能或認知受損導致長期失能其服務的對象不僅包括

失能者本身亦需考慮到照顧者的需求長期照護的服務內容是整合

性的服務體系可以是居家(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等)可以

是社區(送餐服務日托日間照護等)可以是機構(醫院護理之家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13: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1

長期照護中心養護中心安養中心等)要提供完善的長期照護整體

性服務就必須運用到社區內相關資源除了切實掌握長期照顧相關

資源單位之資訊隨時與各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網絡間緊密的連結

才能依個案需求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提供合適的服務與協助

為充實居家及社區照顧服務資源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目標成立

『w962 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除將現有的資源予以有效的分配利

用更積極開發社區資源期望可提供民眾多元化服務使失能者於能

在居住的社區中獲得所需要的照顧服務為努力的方向免去案主四處

求助之苦縮短服務輸送流程增進服務使用效能提升各項服務品

質開發服務據點提供民眾可近性持續性及多元化之服務

五食品安全衛生

(一)近來地球氣候變化甚劇氣溫明顯上升細菌繁殖迅速94

年度本市發生食物中毒計 1件預防事件再發生是首要之急

(二)「錠狀膠囊狀健康食品」之風行94 年本局抽驗計 51 件

其中檢出西藥 14 件未檢出西藥 37 件將加強管理以保

障市民健康

(三)93 年度本市取締違規食品廣告 2123 件居全國第 1 位皆

依規處辦處理得宜頗受社會大眾與行政院衛生署之肯定

(四)因應營養標示基因改造食品之潮流落實標示制度管理

(五)學童抵抗力較差故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有其必要性

(六)消費者意識抬頭食品安全衛生陳情檢舉案件近年來逐年有

增加趨勢(91 年101 件92 年142 件93 年241 件

94 年 229 件)如何減少民怨亦為行政措施當務之急

六兒童預防保健

(一)托幼機構應教導幼童避免長時間使用眼睛每 30 分鐘讓眼睛

休息 10-20 分鐘最好能讓眼睛觀賞遠方綠色景物閱讀時

保持 35-40 公分之距離看電視保持與電視對角線 6-8 倍之

距離使用電腦時與終端機距離 50-60 公分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14: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2

(二)避免不當使用我們的眼睛注意閱讀時姿勢避免趴著或躺

著看書除了書桌燈要打開房間燈也要打開

(三)大部份的斜弱視均應先戴上合適的眼鏡矯治常為家長所疏

(四)兒童聽力保健尤其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其

症狀只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為主往往幼童自己不會

表達這些且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因而經常為家長及老師

所忽略所以由聽力篩檢來發現這些幼童是有其必要性及

重要性

(五)兒童口腔保健方面許多家長都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那就是

乳牙會換牙嘛何必花錢又花時間去照顧或去治療呢如何

加強父母對口腔保健之認知及定期做口腔檢查為當務之急

(六)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國外專家指出發展遲緩兒

童最佳治療效期為六歲以前所以如何早期發現遲緩兒童減

少社會成本是當務之急

(七)採購居家安全評估套組計 170 組由公衛護士撥發至有 6 歲

以下幼兒家庭推動意外事故的防範行為以降低本市意外事

故傷害的發生

七青少年保健

依據 93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青少女(15-19 歲)

之生育率為 4此一年紀的青少女應是在學校受教育的黃金時期

若懷孕生子或建立家庭極易造成中斷學業影響身心發展等現象

青少女懷孕者中約 50會持續懷孕至生產另外 50則主要施行人工流

產及加上部份自然流產對青少女的身心均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根據

92 年本市青少年的性行為調查發生性行為比率為 28而曾經發

生性行為的青少年只有 58採取安全性行為顯見提供青少年正確

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15: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3

八中老年保健

隨著台灣地區人口之老化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我國衛

生保健的重點已由急性疾病轉移為以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依據民國 93 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慢性病佔了 7項因腦血管疾

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炎腎徵候群腎病變及高血壓性疾病死亡

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 308氣喘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在近 20 年來

分別成長了 10 倍之多且正逐步往上升有鑑於此加強慢性病之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提昇中老年慢性病患之醫療品質中老年病衛生

教育宣導為當前中老年保健服務之重要工作

九婦女癌症防治

歷年來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占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及第二位

子宮頸癌死亡率占女性癌症死因第五位乳癌死亡率占第四位本市

於 92 年乳癌死亡率更位居第三位因此子宮頸癌與乳癌對婦女生命造

成很大威脅而此兩種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相當

高因此加強 30-69 歲以上有性行為婦女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做子宮

頸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接受切片或治療可有很好

的治療效果另教導婦女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檢查35 歲以上婦女鼓勵

(尤其乳癌高危險群)每年由專科醫師做檢查或必要之儀器檢查配

合中央政策加強 50-69 歲婦女每兩年 1 次乳房攝影檢查以早期發

現乳癌患者早期治療以確保婦女健康及其家庭幸福

十大腸直腸癌防治

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

計其發生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亦占癌症死因別的第三位

依據專家研究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它通常發生在 50 歲

以上的男女大腸直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

達 90以上因此配合中央政策50-69 歲民眾每年一次糞便潛血免疫

反應法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診治

十一健康體能促進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16: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4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 200 萬人的

死亡原因部分歸咎於缺乏運動無論在已開發國家或發展中的國家

缺乏運動已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病而由於人類運動量減少相對的罹

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故運動可改善體能促進健康預防

慢性或退化疾病的發生而為提倡與宣導健康體能的重要性於職場

推展「身心健康操」讓缺乏運動的現代人能每天利用時間漸漸養成

運動的好習慣亦提倡「要活就要動」的觀念期盼現代人養成運動

習慣和擁有健康的體魄進而共同打造健康優質的職場環境遠離文

明病的危害

十二社區健康營造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公共衛生政策的施行及醫療科技的進

步使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更要維持良好的生

活品質對於疾病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預防保健工作來降低

國民罹病率殘障者及死亡的發生然而維護民眾的健康不再僅止於

提供健康的資訊更應將健康的生活型態融入日常生活中希望透過

有組織有系統的運作民眾的全力參與將最基本必需的健康服

務普及到社區中的每一個人家庭及群體中並將所有資源及需求

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此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助人自助及

互助的角色

十三菸害防制工作

(一)「吸菸」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且由來已久的行為「吸菸有

害健康」亦已經過醫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等專業領域一再證實

更為眾所皆知的事實而對於現代人面對及處於不同以往的工作壓

力下多數人以吸菸作為壓力的調適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吸菸人口

遽增各項數據均顯示菸害已嚴重侵害國人之健康品質有鑑於此

如何降低本市吸菸率是本市菸害防制重要課題根據 92 年行政院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惡性腫瘤仍是十大死因首位而肺癌已

是主要癌症死因第二位吸菸易致肺癌已是事實且依據世界衛生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17: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5

組織的估計每年約有 490 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推估至 2030 年

預計全球因吸菸致死的人數會增加為每年 1000 萬人佔全球死亡人

數 12比結核病愛滋病意外自殺等加總的死亡人數還高隨

著因吸菸而致死率之隨年增加菸害問題遂成為世界性的問題亦

為全球性的隱憂

(二)近年來吸菸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吸菸行為

常受到心理情緒人際關係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影響而吸菸所

造成生理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再者青少年的健康亦對國家未

來整體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青少年對於吸菸行為又常抱持好

奇之心一旦接觸後則導致難以戒改的情形故菸害防制觀念應從

小做起往下紮根推廣另外父母是家中影響小孩吸菸的主要因素

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是父母所教導的因此菸害防制

工作更應向下紮根由家庭推廣做起

(三)最後就無菸環境的營造方面「菸害防制法」已於 86 年 3 月 19 日

經總統令公布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在菸害防制工作上取得法律依據

除了基於菸害防制法就禁菸場所有相當之法律規範外還要進一

步透過宣導推廣衛教或社區健康營造的策略促成各類生活空間

逐步無菸化方能抑制吸菸年齡的下降與降低台中市吸菸率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18: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6

肆未來願景發展策略具體措施

一一未未來來願願景景((9955--9988年年))

衛生局將結合優勢醫療體系創造一個健康新城市活力新臺中願景

二二發發展展策策略略具具體體措措施施((9955--9988年年))

茲提出如圖 1 所示五大發展策略及 22 項具體措施以達成願景實現

圖 1願景策略圖

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

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理體系

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

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

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

發生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

治計畫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

IDS

腸病毒等防

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3完成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監控機制

1健全及整合台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

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

MP

四年計畫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計畫

4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6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5推展菸害口腔癌及檳榔防制計畫

計畫

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健康城市活力臺中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19: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7

發展策略一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機動化專業化全民化

為推動防疫業務資訊化專業化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

具體措施1建立嚴密疫情監控通報及防護體系

(1)嚴密執行各項傳染病(如禽流感SARSAIDSTB登革熱

腸病毒等)之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市外)傳染途徑並預防

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2)提供各醫療院所及基層醫師對於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最新知識

及流行現況辦理講習繼續教育課程或透過相關刊物文宣提

供最新訊息對於疑似個案予以通報

(3)衛生局對於通報進行疫情調查監測是否有病例聚集情形並

透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感染症候群」通報系統或「苛難疫

病調查中心」釐清病原體及感染源

(4)不幸造成大流行時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市府各局處及

本市各大醫院代表組成配合中央政策全面動員立即展開防

疫工作

(5)對於各項防疫作業如病患收案轉院追蹤隔離院內感

染管制等制訂標準作業程序供醫護人員民眾遵循以防疫

情擴大

(6)一旦新興或再浮現傳染病成為常態性發生疾病建立常規監測

通報系統(如醫院定醫實驗室學校等監測系統)配合中

央防疫政策貫徹中央地方體系

(7)對於新興傳染病「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本市已成立市府跨局室因應小組各司其職進行疫情防堵工

作並隨時召開會議檢討補強防疫措施對於今後發生類似新

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之流行事件時將依此架構加以調整執行防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0: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8

疫工作

(8)為防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每年 9 月起實施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計畫對象包括免疫力較弱之老人及幼兒本市亦自行編列預

算購置疫苗為市府外勤人員免費接種93 年另考量 SARS 可能捲

土重來的時間與流感流行季節相當及因應亞洲地區爆發之禽

流感疫情醫療院所醫事掛號人員禽畜養殖屠宰販賣

運送等相關人員亦包括於免費接種對象中同時建立流感治療

藥物管理及調度機制提供指定醫院妥善使用

預期成效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現已設有市府跨局處防疫機制因應重大疫情發生時可隨時

啟動應變機制有效進行防疫措施

具體措施2建置完善疫情資訊系統網絡

(1)辦理衛生局所防疫工作及防疫資訊系統在職訓練

(2)輔導醫療院所加強疫病監測與通報

(3)辦理基層醫師及醫療院所感控人員傳染病防治工作講習

(4)採購儲備防疫藥品器材以為疫情發生時之因應

(5)印製宣導單張海報手冊錄影帶紅布條宣導背心宣

導品並運用報章電台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看板等傳播

媒體加強各種傳染病防治宣導工作

(6)運用電腦資訊系統掌握國內外疫情資訊與加強傳染病通報及

防疫資訊之傳輸

(7)加強傳染病疑似個案檢體之採集化驗疫情調查家戶消毒

等防疫工作

預期成效

(1)提昇民眾防疫知識與觀念推動全民防疫總動員

(2)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採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使全體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1: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9

市民能免於受傳染病及其它疫病之威脅維護市民之健康與生

命財產安全

具體措施 3嚴密執行傳染病登革熱禽流感AIDS腸病毒肺炎結

核病都治計畫等防治計畫

(1)透過學校校護為防疫總子教師教導教職員及學生並由學生

帶回家庭達到全民防疫總動員的目標另配合各種社區活動

加強辦理民眾衛教宣導講習建立民眾正確防治觀念

(2)強化各項傳染病通報監測網路

(3)加強傳染病個案及接觸者追蹤管理工作痰陽個案將由關懷員

關心個案之服藥急就醫情形確保個案早日完治

(4)加強辦理基層醫事人員在職訓練及各階層衛教宣導工作

(5)辦理高危險群加強監測及宣導

(6)自 95年度起為設籍本市年滿 70歲以上老人全面施打肺炎疫苗

預期成效

(1)藉由高危險群篩檢早期發現個案建卡追蹤管理防止繼續傳

(2)提昇民眾正確行為認知觀念以降低各種傳染病感染率

(3)70 歲以上老人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達 50期望降低老年人因

感染肺炎球菌住院的比率及死亡率

具體措施 4阻斷境外(市外)傳染病及預防本土(本市)疫情發生

(1)有效監測不明原因之傳染疾病早期發現病原體以有效掌控傳

染途徑防止疫情擴大

(2)積極管制境外移入病例

(3)嚴密執行傳染病各項防治計畫阻斷境外傳染途徑並預防本

土疫情發生

發展策略二建立優質就醫環境保障弱勢醫療照護權益

為建立優質就醫環境及保障弱勢團體醫療照護擬提出 4 項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2: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0

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 1健全及整合臺中市急診照護體系及強化醫療衛生品質監控機制

建構優質急診照護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並建立急診

照護品質指標藉以提昇急診醫療品質再者培養緊急醫

療救護管理人才加強醫院病床控管減少急診病患滯留急

預期成效

(1)每年邀請急診專家學者對本市急救責任醫院進行急重症醫療

品質訪查藉由訪查了解各醫院之優缺點並由各醫院進行經

驗交流分享以提昇急重症醫療服務品質

(2)藉由評量急診醫療品質的問題所在提出客觀的急診品質評量

指標評估醫院急診部門的醫療服務品質以作為決策以及服

務改進的指南進而提昇急診醫療服務品質

(3)急救責任醫院透過「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完整登錄即時掌握

送醫人數有效發揮緊急醫療救護功能

(4)藉由定期初期救護員訓練培育更多專責救護人才使緊急醫

療救護工作能順利進行並提昇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品質增加

重症傷病患的存活率

(5)定期加強辦理本市大量傷病患緊急醫療救護演習急救責任醫

院醫護人員毒化災應變演練且協助急救責任醫院毒化災內部

作業流程及規劃與毒化災指揮系統建立藉由平時演練以確

保大量傷病患發生時能做最好的緊急醫療服務

(6)設置專業及業餘無線電通訊並重新編碼整合及定期測試因

應災難發生一般通訊癱瘓發生時立即啟動屆時衛生署衛

生局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通訊管道得以暢通確保在第一黃

金時間做最適當的醫護資源調度

具體措施 2強化精神醫療網計畫

(1)整合醫療資源訂定精神醫療網計畫規劃轄區精神醫療網路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3: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1

指定責任醫院並輔導轄區衛生所社區精神病個案管理及緊急

送醫之處置建立「社區精神病患送醫制度」及「社區精神病

患追蹤管理制度」完成社區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網路繼續加

強各項精神醫療與治療師再教育提升對精神病患之醫療照護

(2)協調本市精神科醫院劃分責任區域針對符合健保重大傷病

範圍之精神科住院病患出院後應於兩週內訪視符合居家治療

收案條件者由醫院收案治療不符合者轉介衛生所收案列

管以建立綿密之精神衛生防治網

(3)加強與社政警政勞政及教育等相關機關之聯繫協調本市

警察局及消防局符合精神衛生法第 22 條有自傷或傷人之虞

者協助護送至本市急救責任醫院

(4)辦理各項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各項精神疾病認知

及早就醫治療

(5)由衛生所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及辦理居家治療之精神科醫院合

作完成列管社區精神病患個案比率達所轄人口數 23以上

(6)設立「臺中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推展社區心理衛生保健工

作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服務體系

預期成效

(1)落實社區精神病患追蹤管理輔導病患定時就醫且按時服藥

協助病患能回歸家庭及社區生活

(2)建立緊急送醫流程降低社區中之精神病患造成公共安全事

件減少精神科病患發病影響社區安寧

(3)辦理各項精神及心理衛生宣導活動提高民眾對心理衛生之認

知以期達到預防重於治療之觀念

(4)強化精神資源連結整合善用社會資源使精神疾病患者回歸

社區增強自我照顧能力

具體措施 3完成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整合計畫

民國 92 年 1 月 1 日成立「臺中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來即致力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4: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2

於社區內之長期照顧相關人事物之資源建構管理期盼能提供民眾『單

一窗口』之服務確保個案能得到適切長期照護之服務設有專業「照顧

管理師」二名工作重點即放在本市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管理

統合和聯繫相關照護資源主動召開長期照顧服務網絡聯繫會身心障礙

者社區資源網絡聯繫會出院準備服務聯繫會等藉以釐清社區中長期照

護相關專業人力及其他服務人力之業務範疇與角色分工釐清老人與身心

障礙者之服務範疇整併劃分相關服務措施與機構建立網絡團隊間的個

案轉介制度使受照顧者能舒適安全的生活在其熟悉的社區中

預期成效

(1)整合社政衛政勞政農會等長期照顧相關資源促進社區

網絡團隊資源聯繫提供全方位無縫隙照顧體系

(2)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照護之銜接機制

(3)發展多元化服務增進民眾選擇服務的權益建立民眾付費購買

服務概念

(4)增進失能者生活活動功能促進獨立自主生活協助回歸社區

職場延續新生活

(5)支持協助家庭照顧者建立照護技能降低社會照顧成本

(6)建立不定期服務品質稽核及定期督導考核確保長期照護機構之

照護品質保障使用者之權利

(7)開發長期照顧人力強化專業協助

(8)加強長期照護資源宣導提高民眾使用率

具體措施 4積極輔導中區醫療網整合計畫

為加強整合中區(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之醫療資源提

升醫療服務品質與發展整體性持續性與方便性之醫療照護網絡本局配

合中區醫療網輔導醫療機構辦理相關整合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 7 項

其中第 1項至第 4項為重點項目其餘為配合項目

(1)輔導醫療機構促進病人安全

(2)建置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

(3)強化以社區醫療體系營造社區優質之醫療環境

(4)落實雙向轉診制度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5: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3

(5)辦理各類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

(6)推動民眾政策宣導及衛生教育方案

(7)其他區域輔導及醫療資源整合配合事項

預期成效

醫療機構確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模式與促進病人安全

及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營造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之醫療環境

發展策略三強化藥政管理系統

為強化藥政管理系統發展擬提出 4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完成傳統中藥廠實施GMP四年計畫

輔導傳統中藥廠實施「藥品優良製造規範」

臺中市已實施 GMP 之中藥廠已 6 家另 6 家應配合實施之時程如下

實施時程 傳統未實施 GMP 之中藥

廠 已完成全面 GMP

第一階段 910228

6 家 第二階段 930229

第三階段 940301

預期成效

使中藥廠經科學化及規格化確保其有效成分在品質上得到國際

認同去除中藥不科學之污名

具體措施2完成西藥優良製造確效基準作業三年計畫

輔導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做好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藥品優良製造確效基準)

本市計有 11 家已實施 GMP 之西藥廠為提高製造品質對其工廠

能達到關鍵性製程及分析方法確效而藥品品質且達到全面確效持續穩

定符合世界先進國家之品質要求

93 年 6 月 30 日臺中市西藥製造商經 C-GMP 評鑑結果通過第三階

段確效作業者計 4家(中國化學培力衛達明通)另 7 家待中央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6: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4

評鑑審查中

預期成效

製藥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相互認證在 21 世紀中能在未來挑戰

上更具有競爭力

具體措施3成立用藥安全種子講師團普及用藥安全觀念

(1) 加強用藥安全宣導使市民能有正確用藥常識防制藥品濫

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用藥安全

(2) 與醫療院所協調賡續醫藥分業並成立臺中市〝用藥安全〞

種子講師團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宣導用藥安全或〝濫用藥物防

制宣導〞保障用藥安全每年約計 20 場次

預期成效

從小做起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透過「真心關懷營造健康」減少

社會成本之支出

具體措施4強化藥物化粧品稽核體系

(1)加強藥物化粧品稽查及抽驗工作確保市售產品之品質使

市民安心使用

(2)主動或配合各單位聯合稽查加強查核各營業場所並抽查

(驗)取締不法產品偽劣藥品或不良化粧品等每年約計 50

件使市民消費免煩惱

預期成效

取締非法保障合法創造市民擁有一個優質安全及健康之消

費環境

政府的行政或公共事務是〝為民服務〞的一環在此業務下

唯有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用親切有禮負責的態度立即反

應問題並慎重處理提升對政府施政滿意度

發展策略四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

為推動優質健康飲食文化擬提出 5項具體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7: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5

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落實食品源頭管理廠商自主管理目標

(1)強化因應預防餐飲食品等中毒事故再發生

(2)加強源頭管理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定期辦理衛生自主管理

評鑑工作成立「食因性疾病防治小組」有效處理並分析餐

飲食品等事故之發生原因及制止方法分析探討結果送

各相關團體轉知並加強業務宣導及稽查輔導工作必要時

借重大眾傳播媒體宣導

預期成效

(1)深入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之確切原因重點加強教育宣

導時時提醒業者防範事故發生以維商譽創造商機

(2)評鑑優良店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以良幣逐劣幣避免食

品中毒發生

(3)避免消費者權益受傷害及社會成本醫療資源浪費食物

中毒案件已由 93 年度之 8件降為 94 年度之 1 件

具體措施2推廣健康餐飲計畫

(1)辦理餐飲業者食品衛生講習 提昇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

保障市民外出飲食安全

(2)加強餐飲業者之衛生及相關設施之改進以形成民眾餐前洗

手之環境

(3)積極推動健康飲食工作使餐飲業能在餐飲衛生基礎上增

加健康訴求強化民眾攝取均衡飲食促進健康

(4)辦理「均衡飲食健康惜福」宣導

預期成效

(1)提昇餐飲從業人員持證比例

(2)民眾至衛生優良餐廳消費行為增加

(3)營造「餐飲衛生好放心吃到老」及「均衡飲食健康惜福」

的飲食文化養成民眾用餐前洗手用餐時「公筷母匙」之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8: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6

正確用餐行為

具體措施3淨化食品廣告落實食品管理及稽核系統

(1)加強「健康食品」之管理保障市民健康

(2)加強國產錠狀膠囊狀食品工廠查核市售健康食品錠狀

膠囊狀食品檢查針對報請中央配方審查及經其認定為食品

之資料列管稽查與加強多層次傳銷業者輔導稽查

(3)針對國產食品工廠教育宣導與查核加強市售食品標示檢

查消費者加強教育選購須知

(4)淨化食品廣告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業者教育宣導

加強食品廣告審查違規食品廣告取締主動彙整發布新聞

處罰電視電台委播違規廣告食品業者之同時通知新聞單

位處罰媒體業者

預期成效

(1)提昇市民對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選購之智能採「不信

不買不吃」為原則避免破財又傷身

(2)使民眾不相信不實廣告循正確醫療管道就醫避免延誤病

(3)提昇業者對食品廣告及標示法規的認知避免誤導消費者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4維護校園食品安全衛生

(1)執行「維護公共安全方案-食品衛生管理部分」衛生自主管

理評鑑工作計畫及食品衛生安全抽驗計畫以維護校園食

品安全衛生

(2)建立學校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成立團膳監督小組由專業營

養師設立循環菜單供校方使用訓練供應學校之餐盒食

工廠提供均衡營養之團膳食品加強查核員生社販售食

品結合食品相關廠商辦理營養教育

預期成效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29: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7

(1)降低校園食品中毒發生

(2)使學校使用菜單不虞匱乏

(3)減少學童肥胖比率

(4)提昇市售食品品質讓市民購買優質之食品

具體措施 5執行「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計畫

(1)建立過重及肥胖登錄制度教育民眾認識自己的體位

(2)辦理「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加強宣導「正

確體重控制方法」

(3)辦理「體重控制班」及「健康體適能」宣導體重控制觀念

及選購食品時應參考「營養標示」

預期成效

(1)使登錄民眾認識正確健康的體型

(2)使參加「成人健康體位挑戰 1824」健康講座之民眾了解

「正確體重控制方法」降低不實廣告之危害

(3)降低民眾體重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發展策略五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各年齡層照護之健康管理

體系

為推動市民預防保健建構全人照護健康管理體系擬提出 6

項具體措施方法

具體措施1全面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業務

本市以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進行社區健康營造藉由結合社

區熱心人士及公益團體運用民間各種專業資源與力量落實健康生活的

實踐並永續經營達成「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本市措施包含 6項政

策 17 個行動方案包含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0: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8

政策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

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社區資源整

1結合社區的熱心人士積極與機關團體等資源結合

共同為社區健康營造服務合作

2靈活運用人際關係強化社區支持系統資源多元化

的有效結合與運用以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3在既有之推動委員會基礎上進行社區資源整合及運

V

V

V

V

V

V

V

V

建立社區健

康營造種子

1訓練社區志工推動社區健康促進

2結合社區專業人士讓志工多元化學習

3志工能系統性的組織與運作並發揮示範及推廣的

功能

V

V

V

V

V

V

發覺居民健

康議題

1建立居民健康資料

2有健康問題之民眾接受諮詢轉介至所需之保健醫療

服務

3鼓勵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及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

V

V

V

V

V

V

V

V

社區健康營造

社區資源整合

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種子

發覺居民健康議題

建立健康生活

建構全民健康為目標

建立永續經營社區健康促

進之模式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1: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29

健服務

建立健康生

1教導使用自助式健康教材

2宣導提高民眾認知

3推動健康議題包含健康飲食促進健康體能促進

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事故傷害防制外籍配偶

健康照護母乳哺育宣導癌症防治口腔保健安

全用藥更年期婦女保健高血壓及糖尿病或其他慢

性病防治等

V

V

V

V

V

V

V

V

建構「全民

健康」 為目

1建立居民主動參與的模式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2激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並善用社區保健資源

3全面介入社區將健康慨念深植於社區民眾盼能以

改變社區的文化

V

V

V

V

V

V

建立永續經

營社區健康

促進之模式

1成立推動小組

2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關鍵人物志工經營管理網路建

立經營發展合作模式

3加強組織成員間凝聚力及人際互動關係強化社區支

援系統維持組織的持續成長

V V

V

V

V

V

V

具體措施2促進嬰幼兒健康落實篩檢及出生通報系統

嬰幼兒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展不

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擁有一個健康寶寶是何等的幸福雖然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傳承中偶發的遺憾但每個小生命都是獨特且彌足珍貴

的在遺傳醫學日新月異下即使有小小的缺撼都需專業維護本市措施

包含 5項政策略 5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如下圖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2: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0

(嬰幼兒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針對婦幼與優生保健提出婦幼健康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5 大政策

5 項策略主張以純母乳哺育營造哺育親善環境使嬰兒得以健康成長提

升嬰幼兒及兒童健康檢查率發放健康寶寶成長手冊充分掌握寶寶成長

軌跡

目標短中長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嬰幼兒

保健

掌握台中市之嬰幼兒健康促進及維護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

1 出生通報網路通報 2 執行工作計畫 3 執行媒體宣導及落實工作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0-4 歲嬰幼兒預防保健服務

血液染色體分析

新生兒篩檢

海洋性貧血檢查

產前遺傳診斷

促進嬰幼兒健康

本人或其四親等以內疑似罹患

遺傳疾病

本市新生兒全面辦理篩檢

本市孕婦全面海洋性貧血檢查

本市高齡孕婦生育過先天性缺

陷兒以及家族有遺傳基因者請

接受羊水檢查

嬰幼兒健康檢查及先天性缺陷兒

婦幼與優生照護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3: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1

善用全民健康保險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6 定期輔導醫療院所 7 辦理在職教育 8 撰寫工作報告

V

V

V V

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親愛健康家庭

優生保健

1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 2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3強化初生及先天性缺陷兒通報系統加強罕見疾病防治及宣導並協助獲取妥善治療透過真心的關懷使市民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3推動兒童青少年預防保健計畫

(一)「兒童預防保健」

學前兒童健康維護與促進攸關未來人口健康與素質其健康與發

展不僅父母關心亦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學前兒童生長快速且變化大尤其

生長發展為重要的關鍵期應幫助其打好健康基礎順利成長因學前

兒童不論是身高體重等生理方面的生長或認知動作語言等能力的發

展都是極重要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其

障礙程度將可大為減輕甚至進步到正常範圍對兒童未來在生活上

學習上和社會適應上將有極大助益並可減少未來社會成本的負擔本

市措施包含 5 項政策 7 個行動方案政策架構詳見圖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4: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2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政策架構圖)

本市學前兒童健康照護與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6 大政策8 項策

略26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順序

執行期程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

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

一般 3 個等級各政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轄區內3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

篩檢

3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

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4至5歲幼童辦理

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滿3歲未滿4歲幼童

辦理聽力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

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

動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

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本市托幼機構6歲以下幼童全面辦

理發展遲緩篩檢

瞎區內6歲以下幼兒接受居家安全

評估及改善工作

發展遲緩篩檢

視力保健

聽力保健

口腔保健

托幼機構衛生

保健工作輔導

學前兒童健康照護

事故傷害防制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5: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3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發展遲緩篩檢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建立篩檢名冊 2 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

數 3 統一篩檢量表 4 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

管理 5 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

親職教育 6 定期輔導托幼機構推展發

展篩檢工作 7 定期參加社政教育相關

單位舉辦之相關會議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轄區內 3 歲以下兒童接受發展遲緩篩檢

1 短期 辦理 3歲以下一般兒童(不含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辦理 3 歲以下外籍配偶子女發展遲緩篩檢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統一應用篩檢

量表 依名冊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及托幼機構教保人員全面給予發展篩檢

異常個案轉介本市兒童發展通報中心暨個案管理服務中心複檢並由生所護理人員追蹤管理

每區衛生所至少辦理一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議

1 短期 目標數 5000 人 幼兒機構 15000人

2 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辦理 8場次宣導活動

參加市府相關會

議 3次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3 歲以下之外籍配偶子女接受發展篩檢

本市托幼機構 6 歲以下幼童全面辦理發展遲緩篩檢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6: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4

政策二視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

5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6辦理在職教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 4 至 5 歲幼童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五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輔導托幼機構教保人員應用燈箱式視力表及立體圖全面辦理視力及斜弱視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眼科醫療診所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2場次宣導活動

1 短期 托幼機構五歲幼童 15000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配合幼托機構共辦理 1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三聽力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滿 3 未滿 4幼童辦理聽力篩檢

1建立篩檢名冊 2訂定篩檢工作計畫及目標數

3建立異常個案轉介及追蹤管理

4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5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到托幼機構辦理聽力篩檢工作

V V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7: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5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全面辦理聽力篩檢

1短期 由本市托幼機構提供幼童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名冊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應用噪音測定儀做噪音測定並用掌上型純音聽力檢查儀全面辦理該年齡層聽力篩檢工作

異常個案轉介單交由家長帶至醫療診所耳鼻喉科複檢並攜回轉介單轉公衛護士追蹤

各區衛生所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1短期 托幼機構滿三歲未滿四歲幼童 7500 人

2中長期 異常個案轉介人數達 95以上

各區衛生所共辦理 6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政策四口腔保健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訂定工作計畫 2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3配合幼托機構辦理宣導活動及加強社區親職教育親子潔牙活動等

4鼓勵民眾帶幼童前往牙科做口腔檢查

V V V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本市托幼機構全面辦理餐後潔牙奶瓶性齲齒防治宣導及親子潔牙活動

1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擬定各區目標數

2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托幼機構建立餐後潔牙紀錄表

每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至少辦理 1場次宣導活動

短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配合幼托機構辦理 7 場次宣導活動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各醫療院所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8: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6

政策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輔導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生保健工作

1定期輔導托幼機構執行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

2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3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V V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策略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衛生局所定期輔導及

評鑑托幼機構辦理衛

生保健工作

短中長期 衛生所公衛護士至托幼機構輔導衛生保健工作方法及進度並將改進事項記錄於晨間檢查簿上以便日後追蹤

衛生所公衛護士參加托幼機構辦理之宣導活動及親職教育等

每年配合社會局辦理之托幼機構評鑑工作

短中長期 輔導紀錄及追蹤辦理情形

宣導活動紀錄 托幼機構評鑑報告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本市托幼機構 社會局 教育局

政策六 事故傷害防制業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針對 6 歲以下

幼兒進行居家環境

評估及改善工作

轄區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至家戶辦理6 歲以下幼兒進行環境評估及改善工作

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示需完成轄區 6歲以下兒童人口數至少達 03以上

幼童居家安全現況前後測問卷表

居家環境設施檢核表

居家環境管理狀況表

幼童居家安全輔導記錄表

居家安全寫真記錄表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39: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7

性教育種子教師進駐校園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二)「青少年保健」

1青少年保健執行政策架構圖

2青少年保健執行策略方案

政策促使青少年健康的身心發展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性教育 培訓性教育種子

教師 辦理性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學校教師醫護人員衛生所工作同仁

每年辦理師資培訓班培訓後針對種子教師作問卷測試

親職教育 辦理父母成長研習班

與民間機構或政府機關合作辦理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研習班

每年辦理親職教育研習 8場

青少年保健

性教育

親職教育

人口政策宣導

青少年保健門診

培訓性教育種子教師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0: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8

配合衛生署訂定之月宣導主

題加強辦理

︵一︶更年期保健

︵二︶氣喘防治

︵三︶氣喘病防治

︵四︶心血管防治

︵五︶糖尿病防治

︵六︶腦中風防治

辦理四十歲以上民眾血壓血

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及展開運作

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病衛生教育

宣導

三高社區設站篩檢

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人口政策 執行人口政策方案

1 輔導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 2 實施人口政策推行家庭計畫

未成年生育婦女避孕實行率達 85以上

青少年保健門診

提供正確的醫療資源

1 輔導本市醫療院所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獎助之青少年保健門診

2 讓青少年獲得適當的健康照護享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輔導成立 3 家以上青少年保健門診

具體措施4積極推動中老年防治婦女預防保健計畫及大腸直腸癌防治

計畫

發展策略圖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1: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39

政策一中老年衛生教育宣導

策略(一 )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更年期保健

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面對更年期從生活中做起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更年期保健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更年期定義 更年期症候群 認識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含骨質疏鬆症)保健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二)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氣喘病防治

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等宣導民眾養成氣喘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世界氣喘日辦理氣喘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認識氣喘病 尖峰呼氣流速計(峰速計)監 測病情

氣喘的危險因子 氣喘病治療藥物 氣喘之自我照顧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三)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腎臟病防治

辦理腎臟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腎臟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腎臟病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我的腎臟作什麼事情 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正常的用藥及就醫觀念 腎臟病的應變之道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四)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心臟血管疾病防治

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藉由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心臟血管疾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心臟病日辦理心臟血管疾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心臟病的分類 心臟病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防治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保健新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照護

活動成果及評價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2: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40

策略(五)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糖尿病防治

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養成糖尿病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國際性世界糖尿病日辦理糖尿病防治宣導活動

宣導主題 落實糖尿病防治保健生活 遠離糖尿病合併症 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活動成果及評價

策略(六)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腦中風防治

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活動

多元化媒體衛教單張宣導民眾腦中風防治保健良好的生活習慣

配合衛生教育宣導月辦理腦中風防治宣導

宣導主題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注意中風前兆 腦血管疾病與日常生活保健 腦血管疾病防治方法

活動成果及評價

政策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三高社區到點篩檢服務

辦理 40 歲以上民眾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檢查服務

辦理本市 40 歲以上民眾三合一設站篩檢服務

配合各種宣導活動為 40 歲以上民眾量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篩檢服務

針對異常個案提供衛生教育並轉介至醫療院所就醫減少合併症發生

三高疑似異常個案或異常個案追蹤轉介率≧90

政策三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建置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展開運作

培訓本市臨床醫事專業人員提昇醫療服務品質

提昇糖尿病患醫療品質獲得保證與提昇

強化本市基層院所糖尿病照護品質

召開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友團體種子輔導員會議

專家輔導本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輔導認證醫院之照護品質

結合本市「社區公衛群」「社會公益團體」辦理篩檢保健教育服務

強化病友團體組織五大功能運作(情緒支持集體認同照護知能之學習健康行為重朔相關權利之爭取)

活動成果及評價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3: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41

「婦女癌症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三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抹片檢查陽性個案追蹤管理

五至六十九歲婦女乳房攝影

一般婦女乳癌防治

婦女癌症防治

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婦女乳癌防治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4: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42

(二)工作內容

政策一婦女子宮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30-69 歲婦

女子宮頸

抹片檢查

鼓勵30-69歲婦女最

好每年或至少 3年 1

次接受子宮頸抹片

檢查

1 衛生所與轄區基層婦產科醫

師合約認養社區加強婦女抹

片檢查

2 整合醫療院所辦理社區到點

子宮頸抹片檢查

3 結合社區資源配合辦理子宮

頸抹片檢查及子宮頸癌防治

團體教育

30 歲以上婦女 3年內

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二抹片檢查陽

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追蹤抹片檢查

陽性個案鼓勵接受

切片或西醫治療

衛生所加強轄區陽性個案追蹤管

理鼓勵早期切片確診及西醫治

療並將追蹤結果登錄

陽性個案接受切片或

西醫治療比率

政策二婦女乳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婦

女接受乳房

攝影檢查

每2年接受健保乳房

攝影檢查

1 利用各種機會鼓勵 50 至 69

歲婦女至衛生署審核通過且

與健保局合約之醫院每2年1

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 辦理乳癌防治團體教育宣導

50-69 歲婦女接受乳

房攝影率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二一般婦女乳

癌防治

1教導每月乳房自

我檢查

利用各種機會教導婦女每月定期

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異常或有硬

塊趕快就醫確診

利用乳房模型回覆示

教核對摸出硬塊部位

2定期接受專科醫

師檢查

宣導教育一般婦女每年定期接受

乳房外科專科醫師理學檢查或儀

器檢查

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5: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43

「大腸直腸癌防治」

(一)執行政策架構圖

(二)工作內容

政策大腸直腸癌防治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一50-69 歲民

眾糞便潛血

免疫反應檢

鼓勵50-69歲民眾每

年1次接受糞便潛

血免疫反應檢查

1利用衛生所門診社區到點服

務或與轄區基層診所結合提

供 50-69 歲民眾採便管做糞便

潛血免疫反應檢查

2辦理大腸直腸癌防治宣導教育

50-69 歲接受大腸直

腸癌篩檢率

二糞便潛血免

疫反應檢查

陽性個案追

蹤管理

加強篩檢陽性個案

鼓勵早期接受診治

1篩檢陽性個案轉介至醫院接受

第一優先大腸直腸鏡檢查

第二優先乙狀結腸鏡檢+雙

重對比鋇劑大腸攝

2將追蹤複檢結果登錄電腦系

陽性個案追蹤完成率

陽性 陰性

大腸直腸癌篩檢

50-69 歲一般民眾

糞便潛血免疫(定量法)篩檢

1大腸直腸鏡檢查

2乙狀結腸鏡檢+雙重

對比鋇劑大腸攝影

每年 1次糞便潛血

免疫(定量法)篩檢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6: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44

具體措施 5推展菸害

「菸害防制」

本市菸害防制工作具體之計劃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3大政策4項策略

8 個行動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

分為短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 年內(95

年 12 月)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5-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 個等級各政

策之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降低吸菸率

減緩本市首次

吸菸年齡的下

1推動菸害防制傳播宣導 2推廣無菸校園活動於學校正規課程中加入拒菸主題為全校性活動並創造出有益健康之學習環境

3推動家庭無菸年

V

V

V

V

V

V

V

降低兒童青少

年吸菸率

建立優質無菸

家庭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二提高戒菸率

提高成人戒菸率 1每 1 行政區至少 1 家醫療院所

辦理門診戒菸

2補助辦理戒菸班並追蹤戒菸

成功率

V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7: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45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短期 中期 長期

策三減少二手菸害

減少公共場所吸二

手菸的比率

1針對市民推動無菸餐廳及商

店營造健康生活環境

2針對政府機關及公司工廠推動

無菸職場以建立清新的無菸

工作環境

V

V

V

V

減少在工作場所吸

二手菸的比例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具體措施 6 執行健康體適能計畫

「健康體適能」

政策架構圖

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資源

職場健康促進

成立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遴選示範職場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活動

辦理健康體能宣導活動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8: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46

本市健康體能促進政策白皮書共研擬 1 大政策2項策略5個行動

方案依據各項行動方案訂定執行期程與執行優先程序執行期程分為短

中長期三階段時間點以 95 年 1 月為起點短期為 1年內(95 年 12 月)

之期程中期為 2-3 年(98 年 12 月)之期程長期為 4-7 年(102 年 12

月)之期程執行優先順序分成最優先優先及一般 3個等級各政策之

策略行動方案執行期程與優先順序如下

政策 策略 行動方案 執行期程

優先順序 短期 中期 長期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結合產官學機關團

體職業工會等社區資

源鼓勵職場員工及民

眾參與健康促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

1 訂定年度工作計畫 V

2 結合產官學資源成立

本市健康體能推動小組

V

3 遴選示範職場 V V V

4 推動上班族身心健康操

活動

V

V

V

5 辦理宣導活動 V V V

註表最優先表優先一般

政策一健康體能促進

策略 行動方案 工作內容 評估指標 權責單位

結合產官學機

關團體職業工

會等社區資源

鼓勵職場員工及

民眾參與健康促

進活動

職場健康促進活

1 訂定年度工作

計畫

2 結合產官學資

源成立本市健

康體能推動小

3 遴選示範職場

4 推動上班族身

心健康操活動

5 辦理宣導活動

1 短期

撰寫工作計畫

積極結合產業界政

府機關學術界等資

源成立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2 中長期

遴選1家健康體能示

範職場

於各機關與職業場

所推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各區衛生所至少辦

理3場健康體能宣導

活動

1 短期

成立本市健康

體能推動小組

2 中長期

各區衛生所共

辦理 27 場健康

體能宣導與推

展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活動

遴選出之示範

職場能每日落

實上班族身心

健康操

衛生局

各區衛生所

健康體能推

動小組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49: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47

伍結語

健康為每位市民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建立優質健康照護及提供

市民高品質高效率及專業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全方位的政策推

動期盼結合民間的醫療保健資源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建造一個相輔相

成的醫療衛生網路積極推動各項衛生保健業務與照護弱勢族群落實醫

藥消費者保護及健全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全市市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本

人帶領市民邁向活力國際健康城之重要施政目標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50: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48

陸附件

(附件一)93 年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概況表

縣市別 醫師 藥師 藥劑生 護理師 護士

臺 北 市 7262 3790 897 15954 4018

高 雄 市 2861 1772 459 5826 2407

臺 北 縣 3125 1824 1116 4551 2974

宜 蘭 縣 538 252 78 1422 855

桃 園 縣 3005 1309 573 6630 2796

新 竹 縣 382 244 174 868 638

苗 栗 縣 502 217 294 969 846

臺 中 縣 1641 990 633 3338 1838

彰 化 縣 1565 868 447 3591 1282

南 投 縣 520 345 247 1234 571

雲 林 縣 640 406 212 1137 784

嘉 義 縣 533 331 112 1692 565

臺 南 縣 1220 951 212 3113 1401

高 雄 縣 1671 956 402 3947 1739

屏 東 縣 987 725 233 2522 1484

臺 東 縣 267 159 41 653 337

花 蓮 縣 741 236 66 1648 645

澎 湖 縣 126 46 17 159 170

基 隆 市 530 241 134 953 600

新 竹 市 543 277 169 1503 591

臺 中 市 2643 1571 369 5141 2217

嘉 義 市 660 423 85 1595 743

臺 南 市 1328 982 167 1992 1361

金 門 縣 46 15 4 62 72

連 江 縣 24 8 - 19 12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單位每萬人口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51: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93年度各縣市執業醫事人員比較圖

-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縣市別

人員數

醫師

藥師

護理師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52: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1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53: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附件二)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統計表

縣市別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臺北市 13 35 32 38

高雄市 5 16 22 17

臺北縣 22 24 40 34

宜蘭縣 3 2 35 26

桃園縣 20 45 13 9

新竹縣 16 13 10 6

苗栗縣 4 11 6 7

臺中縣 3 3 9 17

彰化縣 3 7 8 3

南投縣 5 7 7 4

雲林縣 11 16 2 5

嘉義縣 10 5 5 6

臺南縣 6 6 4 7

高雄縣 2 7 6 21

屏東縣 2 1 14 15

臺東縣 2 6 6 13

花蓮縣 0 2 7 8

澎湖縣 7 2 1 1

基隆市 5 9 7 7

新竹市 17 19 5 6

臺中市 4 6 3 8

嘉義市 11 15 3 4

臺南市 5 3 1 0

金門縣 1 0 1 1

連江縣 1 2 0 2

單位件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54: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各縣市食品中毒案件比較圖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縣市別

件數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55: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台灣地區各縣市總人口數及老年人口概況表

複分類別 94 年底老年人口數 94 年底總人口數 老化

指數總計 男 女 總計 男 女

總計 2216804 1105422 1111382 22770383 11562440 11207943 52

臺灣地區 2206593 1100338 1106255 22689774 11519315 11170459 52

臺 灣 省 1781459 886975 894484 18562750 9483831 9078919 50

臺北縣 264493 134461 130032 3736677 1875730 1860947 39

宜蘭縣 55152 27246 27906 461586 237326 224260 64

桃園縣 145251 81279 63972 1880316 958212 922104 36

新竹縣 51823 26458 25365 477677 248195 229482 50

苗栗縣 69972 34517 35455 559944 293424 266520 66

臺中縣 124505 62952 61553 1533442 782836 750606 40

彰化縣 144372 67405 76967 1315826 679764 636062 57

南投縣 66234 32103 34131 537168 279214 257954 68

雲林縣 100436 45628 54808 733330 385913 347417 77

嘉義縣 79903 37128 42775 557101 292919 264182 83

臺南縣 133765 63837 69928 1106059 569202 536857 71

高雄縣 116731 60043 56688 1242837 642371 600466 54

屏東縣 102450 50833 51617 898300 466041 432259 64

臺東縣 29113 15151 13962 238943 126727 112216 67

花蓮縣 40418 21654 18764 347298 181557 165741 64

澎湖縣 13700 6612 7088 92489 47920 44569 89

基隆市 39309 19484 19825 391727 199389 192338 56

新竹市 34980 17588 17392 390692 196806 193886 42

臺中市 75933 37959 37974 1032778 506945 525833 35

嘉義市 27162 12930 14232 271701 135252 136449 50

臺南市 65757 31707 34050 756859 378088 378771 47

臺 北 市 295301 147669 147632 2616375 1279513 1336862 66

高 雄 市 129833 65694 64139 1510649 755971 754678 48

福 建 省 10211 5084 5127 80609 43125 37484 81

金門縣 9241 4604 4637 70264 37076 33188 83

連江縣 970 480 490 10345 6049 4296 65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56: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94年度各縣市老化指數統計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臺灣

地區

臺北

宜蘭

桃園

新竹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臺南

高雄

屏東

臺東

花蓮

澎湖

基隆

新竹

臺中

嘉義

臺南

金門

連江

縣市別

指數

老化指數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57: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

(附件四)93 年度臺中市與台灣地區十大死因區別表

區別 臺中市 台灣地區

第一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第二位 心臟疾病 心臟疾病

第三位 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

第四位 糖尿病 糖尿病

第五位 事故傷害 事故傷害

第六為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肺炎

第七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第八位 肺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第九位 自殺 自殺

第十位 高血壓性疾病 高血壓性疾病

Page 58: 編製 中華民國 95 年 4 月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262/2/市政白皮書-衛生局.pdf多項創新業務,引領全國;並在防疫、藥政及檢驗等業務獲頒多項優等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