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11
!"#$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 )* 卷第 # %+ ,- '&.+/01&& '234+-5&.6'378-93:; ! <13.+9+ =1;& '>0+?3&.0?38 '?89@>3:3+ '" A+.( )* 4+( # ! 文艺学研究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 !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 !""!C) " B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性的追求#它对文学活动的各环节之间的关系都作了颠覆式的深化与反思% 这种深化与反思依然可以从世界$ 作家$作品与读者四要素的角度进行梳理与逻辑化% 后现代主义文论实际上把对当代社会的现实经验整合到 关于文学的认识中#理论不再是一种反思形式#而成为一种实践形式#理论在后现代状态下成功地与我们对现 实的体验结合在了一起#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实际上是一场还原# 是理论向实践经验的还原% 后现代文学理论是理论的& 面向事情本身'# 它以反思与批判甚至是怀疑的方式创造出许多新术语#形成了一 套既解构又建构的理论样态% 文学理论的后现代性不是由文学决定的#它是后现代世界的镜像%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学理论( 后现代主义文论 中图分类号 T "B文献标识码 GBB文章编号 #D*!H)!$C!!"#$""#H""JDH## 收稿日期 !"#IH#!H!" !"# )#"( #IJ$CKL(? 'M3(9299( !"#$( "#)#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高峰学科建设计划& 中国语言文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当代西方美学中的 艺术真理性问题研究'!#!YN[""J" 作者简介 刘旭光##甘肃武山人#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BB& 理解' 本质上是一种转译# 是用我们已经掌 握的一种话语体系来言说不明之物% 从这个意义 上讲#本文试图用一种我们久已掌握的话语体系 去言说& 后现代文学理论'#本质上#是用我们业已 熟练的& 现代文学理论' 的话语体系# 去言说新产 生的文学理论#并且用& ' 来标识这种新的文论 形态% 这样& 理解' 是无可奈何的# 否则无法接受 新事物# 但真正麻烦的# 是后现代反对逻辑 & '#反对原有的理论范式% 如果我们把后现代的 诸多文艺思想与观念以碎片化的方式逐个塞入原 有的理论体系中#这是不是一种可行的理解方式3 对后现代的文学理论进行历时性的描述# 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发轫 于语言学与哲学上的后结构主义和建筑上的后现 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最初出现在 !" 世纪 D" 年代的! 美国" 艺术圈% 在被詹宁斯$ 文图里等建 筑理论家采用之后#& 后现代主义' 这个术语迅速 扩展到绘画$ 文学$ 舞蹈以至摄影等艺术领域中% 但这个术语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可能意味着完全 不同的事物% 在绘画领域# 美国艺术评论家克莱 门特1格林伯格认为现代主义绘画的本质就在于 自我反思性#或者说#现代主义艺术的目的就在于 探索其自身的形式可能性# 而后现代主义在他看 来是向& 表象性' & 叙事' 的回返% 在文学领域# 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态被认为是逃离叙事性和表 象性#进而追求一种元虚构! 58:&W/3?:3+ '"# 这体现 在如贝克特$ 纳博科夫等一系列小说家的创作 % -#.!HC 但事实的另一面是# 直到 #J$$ 年出版的 0 后现代主义诗学 2 一书# 琳达 1 哈琴 ! c3 '>& X,:? 18+ '" 仍是从& 元历史叙事' 这个角度对后现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Nov-2019

1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 年 # 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 卷 第 # 期 %+,-'&.+/01&&'234+-5&.6'378-93:;!<13.+9+=1;&'> 0+?3&.0?38'?89@>3:3+'" A+.()* 4+(#

!

文艺学研究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 旭 光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 !""!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性的追求#它对文学活动的各环节之间的关系都作了颠覆式的深化与反思% 这种深化与反思依然可以从世界$

作家$作品与读者四要素的角度进行梳理与逻辑化% 后现代主义文论实际上把对当代社会的现实经验整合到

关于文学的认识中#理论不再是一种反思形式#而成为一种实践形式#理论在后现代状态下成功地与我们对现

实的体验结合在了一起#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实际上是一场还原#是理论向实践经验的还原%

后现代文学理论是理论的&面向事情本身'# 它以反思与批判甚至是怀疑的方式创造出许多新术语#形成了一

套既解构又建构的理论样态% 文学理论的后现代性不是由文学决定的#它是后现代世界的镜像%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学理论( 后现代主义文论

中图分类号# T"B文献标识码# GBB文章编号# #D*! H)!$C!!"#$""# H""JD H##

收稿日期# !"#I H#! H!" !"#)#"(#IJ$CKL(?'M3(9299(!"#$("#)#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高峰学科建设计划&中国语言文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美学中的

艺术真理性问题研究'!#!YN[""J"

作者简介# 刘旭光#男#甘肃武山人#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BB&理解'本质上是一种转译#是用我们已经掌

握的一种话语体系来言说不明之物% 从这个意义

上讲#本文试图用一种我们久已掌握的话语体系

去言说&后现代文学理论'#本质上#是用我们业已

熟练的&现代文学理论'的话语体系#去言说新产

生的文学理论#并且用&后'来标识这种新的文论

形态% 这样&理解'是无可奈何的#否则无法接受

新事物#但真正麻烦的#是后现代反对逻辑 &体

系'#反对原有的理论范式% 如果我们把后现代的

诸多文艺思想与观念以碎片化的方式逐个塞入原

有的理论体系中#这是不是一种可行的理解方式3

对后现代的文学理论进行历时性的描述#可

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发轫

于语言学与哲学上的后结构主义和建筑上的后现

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最初出现在 !" 世纪 D"

年代的!美国"艺术圈% 在被詹宁斯$文图里等建

筑理论家采用之后#&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迅速

扩展到绘画$文学$舞蹈以至摄影等艺术领域中%

但这个术语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可能意味着完全

不同的事物% 在绘画领域#美国艺术评论家克莱

门特1格林伯格认为现代主义绘画的本质就在于

自我反思性#或者说#现代主义艺术的目的就在于

探索其自身的形式可能性#而后现代主义在他看

来是向&表象性'和&叙事'的回返% 在文学领域#

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态被认为是逃离叙事性和表

象性#进而追求一种元虚构!58:&W/3?:3+'"#这体现

在如贝克特$纳博科夫等一系列小说家的创作

中%

-#.! HC但事实的另一面是#直到 #J$$ 年出版的

0后现代主义诗学2 一书#琳达1哈琴 !c3'>&

X,:?18+'"仍是从&元历史叙事'这个角度对后现

Page 2: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BB第 )* 卷 BB刘旭光)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J*BBB

代主义文学理论做出解读%

! 这就与&反对元叙

述'这一似乎是后现代文论的根本宗旨是相反的%

尽管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从一开始就陷入多义

性$不确定的迷雾中#但我们对&后'的认识却是一

致的///挑战并超越现代性的文艺观的局限#无

论这一局限是&表象'的苛求还是对&审美自律

性'的强调%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

历时性梳理本身理不出一个清晰的时间性脉络%

那么换一个思路#是不是可以对后现代文学理论

进行共时性的梳理#即探明后现代文学理论在思

考哪些问题3 从而勾勒出一个基本的&架构'来%

这里的&理论'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对于一般性

的建构或者对于意义与价值的追问#实际上在后

现代状态下所有&极具自我关涉性$怀疑主义类型

的话语'

-!.*

#都可被称为&理论'#也就是说#对自

我的反思与批判甚至是怀疑#都可被称为&理论'#

这就是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理论'

"

%

那些被标示为后现代思想家或者文论家的思

想#特别是后现代作家的创作理念#有一个自身的

形式特点///碎片化% 这种碎片化的特点决定了

后现代思想是有待于被整理的% 我们可以用现代

文论的框架体系来整理它%

文学理论是一种&理论'#理论本质上是对一

般性的追寻#因此只要是可以归属于文学活动的

行为及其结果都可以被反思#并概括出一般性%

但文学活动的复杂与多元性#使得它不像形而上

学或者认识论这些哲学的知识门类那样#具有严

密的逻辑性与结构性#它更像是一个开放的知识

集合#只要与文学相关的研究与反思#都可列入文

学理论的领域中% 这个集合在 !" 世纪之前#都没

有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不同的理论家从不同的

立场与视角出发#对文学活动的某一个方面进行

一瞥式的反思与研究#都构成&理论'#这些理论同

样是碎片式的% 直到在大学中产生了文学理论或

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关于文学的诸种理论反思

才被纳入到诸种体系中#但实际上在 !" 世纪中

期#最优秀的文学理论家如韦勒克在 #J)J 年出版

0文学理论2一书时#也只是对文学的理论进行了

&内部研究'与 &外部研究'这种粗略的整理%

#JIC 年#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出版0镜与灯///浪

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2一书#他提出的关于文学

的四要素论///作品$世界$作家和读者#使得所

有关于文学的诸多理论获得了进行整理的一个

&框架'#这个框架可以涵盖文学的本质论$作家

论$创作论$本体论$读者论$文体论$风格论$外部

研究和内部研究等等#这个框架在之后的 I" 年中

成了文学理论研究的共识#对文学理论的逻辑体

系的构筑都离不开这个框架% 而这个框架也具有

自己的内在逻辑///有一个有待被认识与反映的

&世界'#这个世界被作家认识与体验#并通过具体

作品表现出来(而作品也有其内有的世界#这个世

界与外部世界和作家的心灵世界之间#有直接或

间接的反映性关系(这个作品中的世界被读者所

&接受'或者说建构#文学活动在这一接受活动中

得以完成% 这个逻辑不是线性的#在四要素之间

可以自由联系#而且四要素都可以成为框架的中

心)作家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以及以

经验世界为中心的文论皆可再成体系% 文学理论

就此而言#似乎本身就具有后现代性#这对应着一

个有趣的现象///对文学理论的框架体系的建

构#与后现代文学理论的发生几乎是同时的%

但这四要素本身是需要再深入反思与分析

的#每一个要素的存在状态#每一个要素的功能与

机制#每一个要素在具体文学活动中的具体呈现#

都是需要再追问的问题% 什么是&作家'3 什么又

是&阅读'3 #J 世纪及之前的文学理论#把作为客

观存在的世界和被作家经验到的世界不做区分#

把作家本人和作为写作者的&作者'不加区别#对

阅读这种行为不再做更深入的分析#每个要素都

作为现成性的事实而接受下来作为前提#直到 !"

世纪 D" 年代#这四要素本来是分析与认识文学活

!

"

c3'>&X,:?18+'# @J$/*(")$&J$)*4$2/+1()4) X39:+W

-;# S18+-;# \3?:3+'# d+,:.8>V8#48Pb+-M# #J$$(在哈琴看

来#如马尔克斯的0百年孤独2$格拉斯的0铁皮鼓2$拉什

迪的0羞耻2等就是作为&元历史叙事'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的代表%

关于这一点在文学理论上的例证#参考乔纳森1

卡勒0文学理论入门2!李平译#译林出版社 !"#C 年版"#该

书的第一章即为0理论是什么32%

Page 3: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J$BBB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动的前提#结果成了有待回答的&问题'% 笔者认

为#正是这一转变催生了后现代文学理论的发生#

这种提问及其相关的回答#构成了后现代文学理

论的基本问题域%

因此#仍然可以用&世界' &作家' &作品' &欣

赏者'这 ) 个维度组成的理论架构来&理解'后现

代文学理论#这 ) 个维度构成了文学批评的基本

架构#而&任何像样的理论多少考虑到了这 ) 个要

素'#尽管&几乎所有的理论都只明显地倾向于一

个要素'%

-C.I HD我们做出这种选择还有另外一种原

因)美国批评家尼尔1露西!43&..c,?;"认为作为

一种&类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本身就属

于浪漫主义批评传统% 她认为由施莱格尔兄弟等

创造的浪漫主义批评传统仍然是一个未完成的工

程#而置身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只

是这一传统的再次更新%

! 这种视角给了我们以

作品$作家$世界和欣赏者等 ) 个维度来考察后现

代文学理论的另一种有利的理由% 无论文学活动

如何变化#它总是四者之间的相互生成#而文学

&理论'总是对这种相互生成的反思%

一% 后现代文学中的!世界"

文学要么是对外部世界的描写与反映#要么

是对心灵世界的探索与反映% 后现代文学真正变

化的部分#是它的&世界意识'

"变了%

关于心灵与社会##J 世纪的文学家们总是在

一种形而上学式的冲动下#在他们所刻画的文学

世界中#预设出世界之&真'或者心灵之&真'#预

设生存世界的一般性或者规律性#特别是设定一

个理想#进而描述追求理想的过程#并确立一个批

判现实的尺度% 一种结合着形而上学气质的浪漫

精神#流溢在大多数&现实主义者'的文本世界中(

被预设出的&真$善$美'#贯彻在从歌德$雨果到托

尔斯泰和陀斯妥也夫斯基的文学世界中% 这个世

界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存世界的镜像#它呈现出的

是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但这都

是手段#是呈现&超越感觉的本质'的手段% 本质

主义$理想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各种为达到以上目

标的历史英雄主义#或者说弥塞亚主义#构成了文

学世界的&世界观'///这个&世界'在后现代状

态下坍塌了%

在现代性时期#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可以被理

性所理解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其内在的规定

性#并被体系化的&规律'支配着#这种规律要么被

称为上帝所预设的&先验和谐'#要么被理解为&绝

对精神'#唯物主义者和科学主义者一起#也相信

世界本身是规定性之和#是由一些基本的规律支

配着的#对&同一性'的信仰占据着文化的各个方

面% 但这个观念的代价是#差异性#也就是事物真

正的特性与个性#被忽视或掩盖了#非同一哲学应

运而生% 非同一哲学是后现代精神的灵魂#作为

对同一哲学的对抗#它认为相互矛盾的诸因素之

间的否定性是绝对的#而&同一'是一种相对状态#

在这种相互否定之中形成了相互的抵抗力#这种

抵抗力成了非同一性中本质性的东西% 非同一性

思想在本质上认定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永远处在

一种否定性关系中#是永远的否定#也只有永远的

&他者对同一性的抵抗#这才是辩证法的力量所

在'

-).#I$

% 在这种状态下形成了事物内与事物间

诸矛盾因素的新的存在形式///星丛!?+'9:8..&W

:3+'"% 所谓星丛#即关注异质性的非同一性#即

&相安无事中彼此不存在支配关系但又存在各自

介入的区别状态'

-I.!#"

% 对于这种全新的非奴役

性的彼此介入的关系#阿多诺将其称之为无中心$

无等级的&星丛'和&力场'的非架构状态% 星丛

是反本质主义的#指一种彼此并立而不被某个中

心整合的诸种变动因素的集合体#这些因素不能

被归结为一个公分母$基本内核或本源的第一原

理% 我们可把这种状态扩展到社会存在的一切方

面#本质与现象$理性与感性$一般与特殊#只要有

矛盾关系#就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相互构成又相

互否定的张力关系与力场状态% 去描述世界的这

种张力关系#并把文本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诸种

关系转化为一种张力性关系#由此走出非此即彼

的二元性思维%

!

"

这部分观点概括自其主编的0后现代主义文学理

论)文选2!J$)*4$2/+1 5(*/+0+,3#/$+,) @1 @1*#$%$6,# O.&?MW

P8..#48P%8-98;# !""""的导论部分#第 #/)" 页%

由于&世界观'这个词特殊的含义#因此笔者用&世

界意识'来表达可以用世界观一词来表达的一部分含义%

Page 4: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BB第 )* 卷 BB刘旭光)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JJBBB

一旦我们把世界理解为一个由诸多差异构成

的张力场#以此来取代以往的本质主义世界观和

理性主义文本观#那么差异$可能性$偶然$个体等

等在现代性思维中需要被超越的东西就成为后现

代文学作品中去刻意表现的东西% 这就是使得被

虚构出的&文学世界'所表征的本质的世界#真$

善$美的&世界'#破碎为无限多的差异的&个体'#

而这些个体并不服从于被许诺出的&统一性'% 被

&宏大叙述'或者&元叙述'所建构出的本真世界

被当做虚假而抛弃#细节与诸多生活世界与心灵

世界的片断却被当做真实而接受下来% 这种世界

意识被哲学家们提炼出来#被文学家们在作品中

形象化的表达#然后再被文学理论家们从作品中

反思出来///这是后现代文学理论最灵魂的

部分%

这也构成了后现代文学的&社会观'的方法论

基础#构成了后现代文学反映社会的方式$题材和

视角% 后现代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社会'的认

识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对于社会自身的乌托邦

式的想象和理性化的建构被对现代社会的&解构

式的认识'所取代% &当前生活的许多特征都是导

致了无法抵抗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把未来的世界

和*力所能及的世界+视为本质上是不确定的$无

法控制的和令人危险的%'

-D.!#而表现这种不确定

的$无法控制的和令人感到危险的社会状态#变成

了后现代文学的基本内容#并且成为后现代文学

理论所诠释出的&世界观'%

今天无所不在的文化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表

明#世界在本质上具有可塑性和非决定性)在这样

的一个世界中#什么都可以发生#什么都可以被

做#但是没有什么能够一劳永逸地被做出#而且所

发生的一切都会不宣而至$不辞而别% 在这样的

一个世界中#生活历史很容易被视为一系列的片

段#伴随着快速变迁的社会#人们唯一持久地拥有

的是短暂的记忆% 没有什么是确定无疑的#任何

为人所知的事都只能以不同的方式被知道% 因

而#人们不再把世界视为稳定的和可靠的#不再视

为规律性的和线性的进步过程#人们不再编织自

己生活梦想的画布% 一系列&新的开始'在此不断

地发生#世界的形象和自我的形象不断变化% 后

现代主义崇尚多元混杂#反对现代性所崇尚的&逻

各斯中心主义' !.+V+?8':-3958"#强调世界的多元

性和多义性#强调视角的多面性$意义的多重性和

解释的多元性等% 这样一种既解构又建构的世界

观#构成了后现代文学的两个维度)撕破一个同质

的单一世界#打成碎片#拼贴出一个多元的对话的

世界#尽管这个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但

这个世界许诺着&自由'%

后现代的世界意识给出了这样一个主题)我

们处在不确定的后现代社会中#虽然我们能变得

日益自由#然而问题是#我们不再有安全感#一切

都变得捉摸不定#难以预测% 这无疑就是后现代

的缺陷和寻求自由的代价#后现代是一个不确定

的社会的观念化的反映% 而这种不确定的社会#

也构成了后现代文学的核心主题%

后现代社会是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

志和互联网等在内媒体大爆炸的社会#也是以消

费为主导$消费带动生产的社会% 新媒介带来的

新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使得社会处于一个双向的

&去中心化'过程中#&信息方式的出现#以及其电

子媒介的交流系统#改变了我们思考主体的方式 #

也带来了改变社会形态的前景% 电子文化促成了

个体的不稳定身份$促成了个体多重身份形成的

连续过程#并且提出一种超越现代的社会形式这

个问题#提出了后现代社会的可能性这个问题%

电子文化促成了种种理论的产生 !如后结构主

义"#这些理论集中探讨主体构建过程中语言的作

用#并且从根本上瓦解了把读者和作者分别当作

批评和权威的稳定立足点的种种观点%'

-*.$I这形

成了一种与同一哲学相对抗的世界观)应该有一

个不稳定的开放的领域而非一个封闭的总体性#

应该有一种对新事物的敏感性#而不是对已预先

给定之物的确定% 而&在文化层面上#这种不稳定

性既带来危险又提出挑战#如果它们成为政治运

动的一部分#或者与女性主义$少数K人种群体以

及同性恋立场的政治相联系的话#它们可能会引

发对现代社会制度和结构的根本挑战%'

-*.$C

后现代的世界观决定着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的&内容'#也决定着后现代文学作品所采用的&形

式'% 福柯式的&世界影像'$德勒兹所描述的后现

Page 5: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BB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代人的心灵世界#布尔迪厄所呈现的权力社会#生

态文学的兴起#鲍德里亚所揭示的&拟像'与&消费

社会',,文学的后现代性不是由文学决定的#它

是后现代世界的镜像#或许也是反思后现代社会

的一种方式% 对&自由'和&对抗'的追求使得文

学作为一种典型的&耗费'方式以对抗生产中心主

义的功利世俗世界% 文学就是僭越#就是打破禁

忌#就是自由% 巴塔耶强调)&只有抓住瞬间才是

文学% 这是自由的$无组织的文学% 这就是文学

的道路%'

-$.##

后现代文学的世界意识铸成了这样一种文学

理论)文学是无组织性的#因此是不负责任的% 任

何事都不依赖于文学#所以文学可以什么都讲#文

学无禁区% 甚至文学本身应该就是一种危险#它

就是要违反法规% 巴塔耶就认为#无论将来出现

什么样的制度#只有文学能够揭露违反法规的多

种手法///不如此#法规就没有意义///文学不

能承担建立集体秩序的任务% 后现代文学以一种

严肃的态度坚持着形式上的&不严肃'#它宣称#不

管怎样#诗不能建设#只能破坏#在进行反抗时#它

才是真实的% 作品之实质只是毁灭///不仅是搬

上舞台的对象$牺牲品!那都只是为了满足否定一

切的狂热情绪"#而且还有作者和作品本身% 首先

毁灭它不了解的客体#通过毁灭把它们还原于诗

人不可捉摸的流动的生活#希望以这样的代价#重

新获得世界与人的一致% 这虽然激进#但对自由

精神的捍卫令人尊敬%

二% 后现代的作家观

从作者!主体"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

的特点在于)一方面#传统意义上作者的地位和职

能趋于消解(另一方面#主体建构问题得到了密切

关照% 非同一性的世界观同样重构了&主体'#主

体不再是理性自律个体#而被置换成一个多重的$

撒播的和去中心化的主体#并被不断质询为一种

不稳定的&身份'% 由&后现代'这个词所标示的

社会变化才刚刚开始给现代性的诸种结构带来革

命性变化% 这种变化在后现代文学中被先锋式地

揭露出来#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反主体' !?+,':8-9,^L8?:373:;"#也即批判和

消解主体#是后现代主义的显著特性% 后现代主

义认为#消解主体$&去中心'是超越现代性的关

键% &消灭主体同时就是消灭了与它相联系的所

有现代观念%'

-J.D$

&现代主体自动地需要一个客

体% 这样消除了主体#也就终止了任何关于世界

之为主体和客体的划分% 它破除了主一客二分

法#摧毁了一方胜过另一方的权威地位#中断了同

主体范畴相联系的独断权力关系#并由此消除了

其隐藏的层系!等级系统"%'

-J.*#在后现代主义文

化思潮中#&主体之死'是其基本观念之一% 福柯

的&人死了'$德里达的 &人的终结'$弗雷德里

克1詹姆逊!\-8>-3?%&589+'"的&主体之死'$弗莱

德1d(多迈尔!\-8> d(F&..5&;-"的&主体性的黄

昏'#等等#都是对自以为是的主体性的讽刺和讨

伐% 而这种反主体观深刻地影响着后现代文学的

主体意识#影响着后现代文学的&创作'%

依据巴特在0作者的死亡2中提出的观点#是

言语活动在说话#而不是作者#换句话说#&作者之

死'确认的仍是语言的优先地位#而这也正是后现

代文学理论中&文本'取代&作品'带来的直接后

果% 后现代文学作品从事实上推翻了作者的地

位#让作为言语活动的&写作'成为意义的本源%

这颠覆了现代性的&作家论'和以作家论为中心建

立起来的现代文学理论体系% 在0作者是什么32

一文中#福柯将作者概念置于其话语/权力的思

想框架中#以此阐释了作者被不可避免的消解%

作者不是一般专有名称#而是话语的一种功能#是

从话语的内部引向外部的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

生的人% &作者'因而只是与作品形影相随#划定

作品的界限#显示他们的存在方式及其特征% 福

柯从 ) 个方面阐释了作者作为话语的功能) #(作

者的功能是法律和惯例体系的产物#并被其限制

了话语的范围( !(作者的功能在整个话语中并不

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 C(作者的功能并不意味

着把话语归给个人#作者作为理性实体#它是被综

合作用建构出的( )(作者并不是单纯的个

人%

-#".#$) H#J*在福柯看来#虽然创作主体不应该被

完全抛弃#但我们更应把作者当做话语功能来理

解#也就是说#问题不在于作者如何将意义赋予文

本#以及作者如何从内部调动话语的规则来完成

Page 6: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BB第 )* 卷 BB刘旭光)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BB

构想#相反我们应当追问)在话语中作者在何种条

件下以何种形式出现3 它占据什么地位3 表现出

什么功能3 作者的创造功能将由更为复杂的话语

功能取代#由此作为分析和阐释的对象% 作者的

功能并非主体的聚集#相反#作者的功效是离散

主体%

&写作'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3 #JD$ 年巴

特发表了0作者之死2#他简单梳理了马拉美$瓦莱

里$普鲁斯特至超现实主义者#指出这些现代派作

家已经对于&写作中的人'与作家进行了严格的区

分#这意味着言语活动在写作中具有主导力量#甚

至主导了作家#因此传统上将作品理解为作家的

谋划$创造之物的观念就出现了不可弥补的漏洞#

写作从作家的一种理性创作活动$一种意义的生

产#转变为超越于作家之上的&言语活动'% 作者

只是空洞的主体#而非有真实深度的个体#因为语

言结构主导着个人的言语活动% 有趣的是写作作

为一种人类行为#它在其原初状态下也不是一种

单纯的反思与想象活动#&写作'被看做是一种身

体行为$一种生命活动的呈现#它是人的直接存

在#即&身体'的呈现方式% 这样一来#性$欲望$快

感$幻想等等就自然而且合理地得以出场#写作就

是它们的在场%

将作者拉下神坛#这引起传统文学研究体系

的崩溃% 法国乃至西方传统批评领域通过 &作

者/作品'的循环#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封闭的系

统% 在这个系统中#作家对作品具有绝对所有权

并直接转化成为绝对的阐释权#作品也总是被视

为作者或隐或显的&自传'#作家与作品的关系理

所当然地被视为&父与子'#作家与作品因此互为

镜像$相互补充% 但后现代文学理论要求文学返

回到自身#进而要求作者放弃他自身#放弃他自身

的主体性% 此时的&写作'意味着作者之死#&写作

的人'被剥夺了自身#放弃了自我#失去了说&我'

的能力% 作品并不直接返回到某个可能造就了它

的人% 当我们对艺术作品所处的境遇#对它的产

生的过程#直至那位使它变成可能的人的姓名一

无所知时#作品才最接近它自己% 作品就是决定

本身#它把作家打发走#把他删除#把作家变成劫

后余生者#作品自身以一种类主体性的地位向观

看者诉说#就这种作品的主体性而言#一切写作都

是&自动写作'#作家深深地陷入&惩治式握笔'的

被动性状态里%

写作对作家的超越#使得&写作'能唤醒对传

统批评不屑一顾的&读者'#进而言之#&为使写作

更具发展#毁弃这个神话是必须的#读者的诞生应

以作者之死为代价'

-##.#)$

% 但是#这一读者也绝非

人文主义所说的人#任何心理$历史的设定都被去

除了#&他'只是在某个范围中将写作的踪迹及传

统批评所说的&作品'的构造痕迹聚集起来的一个

支点#换言之#是&读者'使得&写作所得'得以可

能% 最终#后现代文学理论通过否弃传统批评中

的&作者'与&作品'#落脚于&阅读'#而这一概念

又支撑起了后现代文学理论中至关重要的另一个

概念///文本%

三% 后现代的!文本"理论

从作品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显著

特点在于现代主义意义上的&作品'让位于文本%

事实上#文本绝非作品的简单替代#它将引起方法

论的巨大变革#它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最重要

的基石%

&作品'这个词暗示着文学活动的中心是&作

家'#作家是作品的来源#在作家与作品之间存在

着等级制(而&文本'则在流动中摧毁中心#进而否

定&作品'所含有的中心意义#推翻潜在的等级制%

文本随着话语符码的流动破除了自身界限#向其

他文本进行渗透#由此#作家原创$支配作品等传

统文论支撑自身的信念都被否弃了#并让位于&互

文性'这一概念(文本是一个话语空间)&那里#语

言在循环!依这个词的环绕意义"#没有一种语言

凌驾于另一种之上'

-#!.#D)

% 这样的话语空间其实

是一个游戏场域#换言之#与作品要求读者进行追

寻意义的阅读消费不同#文本使阅读成为一种略

显复杂的游戏#它要求读者的参与#进而实现文

本#它抹去了写作与阅读的界限%

&文本之外别无他物'

-#C.#I$ H#D"

!S18-839'+:1W

3'V+,:93>8:18:82:"#不存在什么语言之外的超越

意指#我们只能通过&阅读和阐释'$在语言之中经

验世界% 在这一意义上#包括具体书本在内的任

Page 7: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BB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何事物都成为一个&文本'% 此外#德里达本人也

曾对这句争议不断的引言做出辩护#他说)&*文本

之外别无他物+对很多人来说已成为某种口号#并

使人对解构产生如此严重的误解#事实上这句话

仅意味着)语境!?+':82:"之外别无他物'% 而在这

里# &语境 ' 意味着整个的 &世界/真实/历

史'%

-#).#CD换句话说#如果世界成为一个文本#如果

我们总是需要在一个具体语境中进行阅读和阐

释#那么世界就总是一个处在语境中的文本#或者

说#世界就是语境% 在这种意义上德里达认为#

&语 境 之 外 别 无 他 物 ' ! :18-8&-8+'.;?+'W

:82:9"%

-#I.C!"而语境对于文学文本来说#构成了意

义的生成之所#文本脱离了语境#也就丧失了它的

&意义'%

德里达所代表的后现代文本观同样着重于语

言的自我组织和游戏#并且否认语言能够完全表

象外部现实% 更重要的是#德里达的文本概念超

出了&文学文本'#如果说巴特的文本概念将包括

电影$电视$音乐等艺术实践和大众文化产品也包

括进来#这种扩大了的文本概念使得文化研究者

把一切文化现象都视为&文本'#例如斯皮瓦克就

将历史档案等同样视为&文本'% 如果一切皆为文

本#那么文学理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从文学这一

文本进入其他文本%

后现代的这种文本观消解了作品的意义的确

定性#把作品当做一个生成着的过程#每件艺术作

品都是一个瞬间#每件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过程

中的一个中断#刹那间的一个停留#观看到的只是

过程% 过程何以能够得以持续#原因在于作品&本

身是通常不完整的#不合逻辑的% 艺术作品能够

依靠其所是而转化为它自身的他者% 由于被嵌入

持续性之中#它们在继续生存的同时#通过自身的

死亡而超越自己% 尽管使自己黯然失色#它们仍

然决定着其后来者% 因而#艺术的内在动力表现

了一种更高秩序的存在要素'%

-#D.!I!持续性是生成

性和过程性的证言#也是其片段性$非逻辑性的体

现#这就意味着对于作品来说#仅仅分解作品为基

本单元是不够的#而是要把握诸契机之间的动态

的生成的关系% &艺术的本质也不能确定#即便通

过追溯艺术的起源以期寻觅支撑其他一切东西的

根基%'

-#D.C诸瞬间的星丛意味着关系$历史与生

成#作品的永恒性在这种现象学意识面前瓦解了#

文本在语境中的生成使得&意义'成为永恒的&可

能性'%

后现代文本观的一个显著层面是对语言$文

本的意义$文本的结构等问题的颠覆式理解% 首

先是语言问题% 文本是一个语言事实#这是文学

理论的基本起点#但文学中的语言又是什么呢3

后现代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为后现代文学

理论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德

里达%

德里达发明了一系列的词汇来说明他的文本

观)增补$播撒$踪迹$&延异'!>3//8-&'?8"等% 增补

说明了语言原本就是象征的#所谓对事物的直接

描绘是寓言式的#形象的原初可能性是替补的%

&播撒'一词是关于本文意义的#播撒和&一词多

义'不同#&一词多义'的意义可以被集中并整体

化#而播撒的多义是片断的#多义地散开的% 播撒

&表示的是不再还原到父亲的东西'#它&证实了无

止境的替换'#

-#*.JI播撒割断了与作者的联系#产

生了无限多样的语义效果% 播散是非还原主义

的#&播撒的基本含义之一正是本文还原成,,意

义$内容$论点或主题等效果的不可能性'

-#$.JD

%

播撒彻底搅乱了本文#播撒意味着空无#读者无法

判断其意义% 播撒表明文字的非中心特征#播撒

是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所有文字都具有自我解

构的潜能% 播撒是延异的种子% 它因分裂的形式

和力量而破除了语义学的视界#所以不能被概括

为一种精确的概念大意% &踪迹'指的是每一符号

都是指涉其他符号的踪迹% 踪迹不是一种在场#

而是在场分解自身$移置自身$指涉自身的一种幻

想#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因为现实是过去的

继续$未来的预设% 踪迹消除了意义的本源#如作

者意图% &延异'一词既包含了相邻符号间横向

的$空间化的差异#还包含了不相邻的符号间的纵

向差异关系#符号的价值只有在这种空间的差异

与时间的绵延关系中呈现出来%

后现代的文本观肯定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对

大写的真理不再予以表现和肯定% 根据这种文本

观#不再有什么固定的规则和标准#一切都在变化

Page 8: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BB第 )* 卷 BB刘旭光)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CBB

之中#文学作品的意义也是不确定的#而是产生于

艺术家与接受者的互动领域中% 在后现代文学

中#其意义都只是一种提议#需要讨论与争论#需

要解释与再解释(没有意义是由定义来确定的#而

且#没有意义能够凭借一次定义就明确% 后现代

文学的意义就是对意义的解构和揭示意义的秘

密#这使得后现代文学转变成一种颠覆性的力量%

后现代艺术勇敢地拒绝向任何权威的解决方案进

行承诺#并坚持把噪音引入每一个沟通频道#使之

成为多声道% 由于后现代艺术增加了创作和接受

的双重自由#不仅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的想象#并使

意义之可能性永葆青春#而且也通过作品的不断

流动#避免自身僵化成毫无生机的确定性%

后现代文学带来了意义的不完整性#生活在

后现代社会中#认同成了难题% 如果说现代社会

的认同问题是如何建构自己的认同#如何给它一

个可辨认的普遍形式#那么#后现代的认同难题则

主要是人们不知道去认同什么#因为对于很多人

来说#似乎不存在一个普遍客观的认同对象#或者

有#我们对它已不予信任#当然也就不予认同% 这

种不认同#这种混乱与焦虑#就构成了后现代文学

最核心的主题#而文学的文本结构与修辞形式#完

全为这种混乱感与焦虑感所控制#从而成为后现

代文学的&风格'% 在后现代人的生活游戏中#游

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 因此#明智

的策略是#使每个游戏变短#这意味着)警惕长期

的承诺(拒绝坚持某种&固定的'生活方式(不局限

于一个地点#尽管目前的逗留是快乐的(也不再献

身于一个地点与唯一的职业(不再宣誓对任何事$

任何人保持一致与忠诚(不再控制未来#但也拒绝

拿未来作抵押% 简言之#它意味着切断历史与现

在的联系#把时间之流变成持续的现在% 后现代

性不再是如何发现$发明$建构$拼凑!甚至购买"

一个认同#而是如何防止长期坚持一个认同%

后现代文学在文本的意义世界中体现出一种

被桑塔格称为&坎普' !Y&5="的文本风格% &坎

普'趣味表达的是一种新的风格和感受力#既不同

于传统的对高级文化的感受力#也不同于&先锋

派'艺术中情感极端的感受力#此二者都有某种道

德观念参与% &坎普'则纯粹是审美的#是道德激

情和审美激情之张力的松弛% &坎普'作为一种新

感受力#拒绝或者说也无法转化为一种理论性表

达#唯美$性$纨绔化$感性化#还有一种矫揉造作

的严肃#实际上是大众文化的一个样态% 但&坎

普'艺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

艺术登场的标志之一% 后现代艺术在强调艺术的

感性审美和大众立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了艺术的深层意义和道德指向% 从这个角度来

说#后现代主义就是价值上的拉平一切以及艺术

手法上的再循环% 在这文本创作中#体现为后现

代艺术为了逃避阐释而刻意采用了某些创作策

略#如&戏仿'$抽象化$装饰化等等#从而简化内

容#杜绝对内容的阐释#消灭深度阐释% 法国的实

验诗歌恢复语词本身的魅力就是这种倾向的表

现% 桑塔格提出)&为取代艺术阐释学#我们需要

一门艺术色情学%'

-#J.#*所谓&艺术色情学'#不是

指从色情角度来理解艺术#而是指对艺术作品进

行脱离了说教性内容的$真正意义上的感性理解#

去悉心观看$倾听和体验艺术% 这就是后现代文

本观为自己确立的一种状态///透明%

四% 后现代的!读者,阅读"论

后现代关于语言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

文本理论#进而影响了对文学的阅读与接受的理

解%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读

者$欣赏者的角色得到了突出强调#并被放在与创

作者平等的地位上% 事实上#如果说在之前的理

论思考中#欣赏者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终端

存在#那么在后现代语境中#欣赏者则作为一个独

立自主的角色被引入创作过程中#并积极地参与

了这一过程% 欣赏者地位的空前提高也正是后现

代主义文学理论之文本观$作者观和世界观的必

然逻辑后果#正是在欣赏者这一环节中#后现代主

义文学理论体现出了一种它所反对的&整体性'%

后现代文论认为#作家写&书'#但&书'还不

是&作品'% 作品之所以是作品#在于某位写作品

的人和某位读作品的人由于说的权利和听的权利

而相互争执% 一本人们不读的书是&某种尚未写

出来的东西'#阅读使&书'写成或被写成% 读者阅

读的时候首先使书摆脱一切作者#使书成为无作

Page 9: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BB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者的书#与作者写作的巨大的不安经历相比#读者

的阅读是无比的轻松和愉悦% 后现代要求读者在

阅读的时候抹掉作者#而且也要抹掉读者自身%

对阅读威胁最大的东西是&读者'这个实在#他的

个性#他的不谦虚#面对他所读的东西他顽强地要

保持自身#要成为通常善于阅读的人% 布朗肖认

为#阅读$看和听艺术作品更要求无知而不是

&知'#要求某种由巨大的&无知'所赋予的&知'#

要求某种并非事先给予的天赋#在忘我中每次去

取得$接受又失去的天赋% 读者并不把自己的姓

名添补在书上#而是以其无名的在场#以这种谦恭

的$被动的$可互换的$毫不足道的目光抹去了一

切姓名% 只有这样#当作品被阅读时#它从不曾被

人读过#它只有由这种独一无二的阅读打开的空

间里才能实现它的作品的影响#每次都是第一次#

每次都是惟一的一次%

-!".!""

欣赏者地位的提高还具有另外一层重要意义%

如我们所知#审美自主性或审美自治 !&89:18:3?

&,:+'+5;"是定义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这一自主$自治则被瓦解#

并让位于一种审美民主!&89:18:3?>85+?-&?;"% 所

谓审美民主#即包括文学等在内的任何一种文化制

品不再是某一特别阶层的专属物#相反#我们每一

个人都可以接触到这一制品#并对其发表意见%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误读问题#不仅仅是语言的

问题#另外还是主体与世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

系问题#社会结构早已渗透进了文学系统之内%

语言自身的解构性阅读成为一种多义的生成性的

意义生产行为#因为&一种符码的兴建总会预设它

的反面)符码的破裂% 因此#符码化往往与超量符

码化和解符码化力量交织$渗透在一起'

-!#.!I! H!IC

%

而符码的破裂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必然#符码的意

义处在一个生成性的过程中%

在现代性的视野中#借助于理性的公共性#对

文学文本的阅读被认为是一种建立在&理解'之上

的接受#进而进行反思的过程% &是否看懂'可以

构成对一个阅读者的约束与评判#但由于文本观

的改变以及对创作行为的认识的改变#阅读不再

被看做是一种被动性的行为#&理解'这个词几乎

从阅读理论中退场了% 罗兰1巴特有这样一种观

点)

阅读是一种工作!且此工作的方式!具拓

扑学特性"我不隐于文之内!我仅仅是游移不

定地居于其中"我的任务是移动$变换种种体

系!从体系的观看点!则既不止于文!亦不终

于#我'"从效用来看!我发现的意义并不由我

或他物确定!乃由其成系统的标记确定"阅读

的标志!惟有其体系分类的特质与持久性而

已!换句话说"惟有其运转而已% 究其实!阅

读是一种语言的劳作% 阅读即发现意义!发

现意义即命名意义-然而此已命名之意义绵

延至彼命名-诸命名互相呼唤!重新聚合!且

其群集要求进一步命名"我命名!我消除命

名!我再命名"如此!文便向前伸展"它是一种

处于生成过程中的命名!是孜孜不倦的逼近

换喻的劳作%

)!!**"

在传统批评视域中#阅读只是被作品牵着鼻

子走的线性活动#阅读是无声的$被动的#因此#传

统批评有着充分的理由忽视它% 但是在巴特的思

考中#作为&一种工作'的&阅读'在&移动$变换种

种体系'时#&所读之物'才得以展开自身% 巴特利

用&语言'与&言语'的模式关系#区别了&阅读者'

与&阅读'% 阅读作为一种语言劳作#其实就是一

种&言语的生成过程'#随着种种体系的纵横交错#

阅读具有了层次化#阅读生发出了多层$甚至近于

混乱的&意义'% 这使阅读摆脱了&单义'的限定#

因为传统批评相信作品蕴含着作家深埋于其中的

意义#阅读的最高任务就被认为是寻找到这一意

义#否则该阅读是无效的%

传统上#阅读被限定为阅读者经过自己的思

索#寻求并确定作品的意义#但在后现代文学理论

中#阅读中得到的这些意义#并不是由阅读主体确

定的#也就是说#意义并不来源于主体% 它们事实

上是阅读者思想中已有的那些观念所决定的% 就

具体的意义而言#它是由观念系统的标志#即一个

或几个观点所决定的#即&系统的标志所确定'%

但是#意义不断绽出#然后不断与其他意义交错$

汇合#不断流动$运转% 因为#阅读者思想中已有

的观念系统是多种的#它们在阅读中共同起动#不

让彼此#并不断交融#作品的&最终意义'这一神

Page 10: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BB第 )* 卷 BB刘旭光)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IBB

话#由此也被击破了

这种阅读观实际上继续着对于&作者死亡'的

深化#巴特曾经是借助结构高于个人的原则来否

定作者的#而在此#巴特则是通过深化&阅读'这一

概念进一步否定作者的特权#认定作者只是依据

某些规则进行游戏的人% 读者也并未在&阅读'中

获得高于作者的特权///读者的阅读活动#如同

作者的创作一样是依照众多已有规则进行的%

&巴特式阅读'使得&作品'在众多体系的错

综交织中被呈现为不断四溢的流动过程% 作品所

谓的&已经写就'&已经完成'等特性就此被击碎%

&符码'的出现更是清楚地表明任何一部作品#事

实上都只是符码汇集交织的结果#即巨大的文化$

语言之网上的某个聚结点% 因此#伴随着&巴特式

阅读'&符码'等一同出现的是作品的&死亡'% 作

品死了#诞生的是什么3 文本4 但文本的产生恰

恰是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才可能发现的文本% 这

种文本是作为对解释的召唤而存在的#&解释一篇

文#并非赋予该文一特定意义!此意义多多少少是

有根据的#也多多少少是随意的"#而是鉴定此文

所以为此文的复数'

-!!.D!

% 这种解释不追求意义#

而是一种呈现#呈现&文'的复数性%

这种观念的要害在于)&文'是作为复数形态

出现的#&文'的意义也就是多样的#那么在阅读

中#这种复数状态有没有限度3 这个问题没有被

追问#也给不出限度#因此文本实际上具有无限多

的意义!或者说意义的生成是无限的"#这意味着

文本本身没有结构$没有中心#文本实际上被&解

构'了% 解构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立足

于细读文本#破译文本#致力于文本的客观解释和

复述#寻找所谓的真实或本源(第二步#展示原初

的不可能#放弃追寻本源#以游戏的态度来对待文

本% 其前后之间构成反讽关系% 这里的要领是要

注意解构并不是首先对文本进行非理性的$任意

的解构和颠覆#而是在充分的尊重原文本的前提

下#逐步揭露表面上和谐单纯的形而上学观念的

内在矛盾#展开所谓的双重阅读#德里达谓之为

&双重写作'或&双重科学'% 解构不完全是消极

的#解构提示我们#真理$存在的意义可能并不存

在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言和哲学中#可能只能

在某种边缘的领域寻找% 这就意味着#意义的生

成本身不是一种意义的放弃#而是对话语霸权的

反抗#是对新的意义的不断寻求%

五% 结B语

后现代文学理论实际上是在传统的文学活动

的范式内对每一个环节#各环节之间的关系都作

了颠覆式的深化与反思#在这种反思中我们对文

学活动的认识不是被消解了#而是被深化了% 后

现代实际上把对当代社会的现实经验整合到关于

文学的认识中#理论不再是一种反思形式#而成为

一种实践形式#理论在后现代状态下#成功地与我

们对于现实的体验结合在了一起#在这个意义上#

后现代文学理论实际上是一场还原#理论向实践

经验的还原% 这一还原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一种

消极性或者对抗性#而在理论形态上它没能体系

化也对抗着体系化#但它并没有摆脱文学理论的

基本&架构'#在貌似离经叛道的观念背后#每一个

似是而非的观念都被用&铁锤'思考了一遍#不是

为了打碎#而是为考验% 实际上前现代及现代文

学的许多观念都没有经受住这种考验#这并不是

遗憾#而是&面向事情本身'%

&参B考B文B献'

-#. XG40 O@dS@40(S18T>8&+/:18<+9:5+>8-') GX39:+-;

-R.(48Pb+-M)d+,:.8>V8# #JJI(

-! . YXdT0Sa<X@d O6Sc@d(<+9:WR+>8-'395) G A8-;

01+-:T':-+>,?:3+' - R.(a2/+->) a2/+-> 6'378-93:;

<-899# !""!(

-C. R(X(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

传统-R.(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J$J(

-). 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R.(张峰#译(重庆)重庆出

版社##J$C(

-I. 阿多诺(主体与客体-R.

#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

所外国哲学研究室(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北京)商

务印书馆##JJ$(

-D. 齐格蒙1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R.(郇建立#李静

韬#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 马克1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R.(范静哔#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巴塔耶(文学与恶-R.(董澄波#译(北京)北京燕山出

版社#!""D(

Page 11: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 xuebao.snnu.edu.cn · 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c)" 摘b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形态是碎片化的#但仍然是关于文学活动的诸多方面的反思与一般

#"DBB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J. 波林1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R.(张国清#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JJ$(

-#". 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下-R.(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dacG4FOGdSX@0(T5&V8W5,93?W:82:-R.(0:8=18'

X8&:1#S-&'9(48Pb+-M)X3..&'> [&'V##J**(

-#!. 罗兰1巴特(从作品到文本-R.

#

王岳川#尚水(后

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JJ!(

-#C. %GY_6@0 F@ddTFG(a/U-&55&:+.+V;-R.(U&;&:-3

Y1&M-&7+-:;0=37&M#S-&'9(O&.:35+-8)S18%+1' X+=M3'9

6'378-93:;<-899##J*D(

-#). %GY_6@0 F@ddTFG(c353:8> T'?-R.(0&5,8.[8̂8-#

S-&'9(@7&'9:+')4+-:1P89:8-' 6'378-93:;<-899# #J$$(

-#I. %GY_6@0 F@ddTFG(R&-V3'9+/<13.+9+=1;-R.(G.&'

O&99# S-&'9(c3'>8'(48P %8-98;) S18 X&-789:8-

<-899# #J$!(

-#D . GFad4a S[(G89:18:3?S18+-;-R.(Y.8'1&->:#

S-&'9(48Pb+-M)d+,:.8>V8nE8V&' <&,.##J$)(

-#*. 雅克1德里达(多重立场-R.(佘碧平#译(北京)生

活1读书1新知三联书店#!"")(

-#$. 克里斯蒂娜1豪威尔斯(德里达-R.(张颖#等译(哈

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J. 苏珊1桑塔格(反对阐释-R.(程巍#译(上海)上海

译文出版社 !""C(

-!". 莫里斯1布朗肖(文学空间-R.(顾嘉琛#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C(

-!#. 王一川(语言乌托邦 -R.(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社##JJ)(

-!!. 罗兰1巴特(0KN-R.(屠友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

&责任编辑 杨B军'

3)6&'*,()6+)< 0-*,I/-6&')+*,Z+,&'('4 $%&-'4

cT6Z,WV,&'V

)-$%%/6/$&'.401(*(/)012 -$44.1("0*($1)( !#016#0(7$+40%81(9/+)(*,( !#016#0(!""!C)*

89*,'(7,) S18/+-59+/<+9:5+>8-' c3:8-&-,-8&-8/-&V58':8># 1+P878-# :18;&-8&..&̂+,::18.3:8-&-;&?W

:373:389&'> :18=,-9,3:+/V8'8-&.3:;(G::189&58:358# :18:18+-;/+-59&-8-8/.8?:3+'9+' :18-8.&:3+'913= +/&..

&9=8?:9+/:1+98&?:373:389(S18-8/.8?:3+'9?&' 9:3..̂8?+5̂8> &'> &-8.+V3?&./-+5:18=8-9=8?:378+/:18/+,-8.W

858':9) :18P+-.># :18P-3:8-# :18P+-M &'> :18-8&>8-( &'> :18=+9:5+>8-' .3:8-&-;:18+-;&?:,&..;3'?+-=+-&:89

:18-8&.39:3?82=8-38'?8+/?+':85=+-&-;9+?38:;3':+:18P&;9+/=8-?8373'V.3:8-&:,-8# :18+-;3:98./39'+.+'V8-&

/+-5+/-8/.8?:3+'# &'> 39̂8?+53'V&M3'> +/=-&?:3?8(S18+-389&-89,??899/,..;?+5̂3'8> P3:1 +,-82=8-38'?8

+/-8&.3:;3' :18=+9:5+>8-' 9:&:8(T' :13998'98# =+9:5+>8-' .3:8-&-;:18+-;39&?:,&..;&-8>,?:3+' :+=-&?:3?&.

82=8-38'?8(R8&'P13.8:139:18+-;39&.9+:18:18+-;+/&/&?3'V:18:-,:1 +/:13'V9'# 3:=-+>,?895&';'8P:8-59

3' &P&;+/-8/.8?:3+' &'> ?-3:3?395# &'> 878' >+,^:9# /+-53'V&98:+/5+>8.9:1&:&-8̂ +:1 >8?+'9:-,?:8> &'>

?+'9:-,?:8>(S18=+9:5+>8-'3:;+/.3:8-&-;:18+-;39'+:>8:8-53'8> ^;.3:8-:,-8# 3:39&?:,&..;:1853--+-+/:18

=+9:5+>8-' P+-.>(

:&4 ;-'6*) =+9:W5+>8-'395( .3:8-&-;:18+-;( =+9:W5+>8-'39:.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