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jjsb.cet.com.cn/zgjjsb/20190425/a01.pdf2019/04/25...

1
CHINA ECONOMIC TIMES 中国经济新闻网:www.cet.com.cn 本报协办单位: 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200 2019 4 25 星期四 5831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本期 4 零售价: 1.20 对读者负责 对历史负责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报 值班编委:王辉 本版责编:唐福勇 电话:( 010 81785188-3031 电子邮箱: tfycet.com.cn 美术编辑:中一 组版:梅雪荣 本报在北京、长沙、杭州、武汉同步传版印刷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报: jjsb.cet.com.cn 中国经济时报手机报: zgjjsb.goonews.cn 中国经济时报官方微博: weibo.com/cetwb 社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编: 102209 电话:( 010 81785188 (总机) ( 010 81785188-5100 (编辑部) ( 010 81785186 (广告部) ( 010 81785178 (发行部) 传真:( 010 81785121 电邮: infocet.com.cn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 信箱)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昌工商广字第0011 本报总法律顾问:周慧明律师 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 网址: http//press.gapp.gov.cn 本报监督举报电话:( 010 81785188-5100 81785111 国内邮发代号: 1-218 国外代号: D6831 邮局订户及投诉请拨打:当地邮局11185 联系本报发行部请拨打:( 010 81785178 全年定价288 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新闻网 2 版:寄望消费回暖 助力稳增长 3 版:职业年金 迎来机遇期 APP 本报记者 范思立 时报时评 本报记者 张一鸣 国际能源署( IEA )在 4 23 日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 2019 》中 指出,世界石油市场正经历着巨 大转变,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放缓, 2024 年前仍将增长 710 万桶/ 日,中国石油需求增长也将放缓, 美国日益引领全球石油供应的增 长,石油出口量将超过俄罗斯,接 近沙特,亚洲石油供应持续下降, 欧佩克的有效产能将下降。 IEA 石油工业与市场部门负 责人 Neil Atkinson 表示, 2018 年, 美国石油供给增量为 220 万桶/日, 创历史纪录。到 2024 年美国产量 将增长 400 万桶/日,占全球增量 70%2021 年美国将成为石油 净出口国,到 2024 年美国石油出 口量将超过俄罗斯,接近沙特阿 拉伯。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 油产量也出现了显著增长,包括 巴西、加拿大、挪威和圭亚那。总 体来看, 2024 年前非欧佩克石油 产量将增长 610 万桶/日。需求方 面,尽管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有所 放缓,年平均增速仍将达到 120 /日,主要的发展中经济体的石 油需求将继续增加。到 2024 年, 中国和印度的石油消费增量将占 全球 710 万桶/日增量的 44%。石 油需求增长持续从发达经济体和 交通运输燃料转向亚洲和石化 产品。 中国作为石油需求的主要国 家,需求增速将不断放缓。 Neil Atkinson 指出,经济结构调整和环 保政策导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放 缓。尽管近期中国经济增长有所 放缓,但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已 经在过去 10 年中翻倍,并且仍在 稳健增长。中国国民收入水平大 幅提高,导致石油消费的重心从 重工业部门转向消费需求。印度 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仅为中 国的五分之一,但其增长势头强 劲。到 2024 年,印度石油需求增 量将与中国相当。 报告称,虽然 2019 年上游投 资再次增加,但还需要更多投 资。从长远来看,全球石油供应 的安全取决于上游对现有常规石 油项目的投资。主要国际石油公 司的初步投资计划显示, 2019 上游投资将连续第三年增长。自 2015 年投资下滑以来,常规资产 的投资增速可能首次超过页岩油 气资产。 而炼油企业也将面临产能扩 张大潮以及原油和油品质量变化 的双重挑战。报告称, 2024 年前, 炼油行业面临着一大波新增产 能,炼油能力净增长约 900 万桶/ 日。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炼 油能力最大的国家。鉴于这些新 增产能远远超过了石油需求的增 长,部分炼厂可能需要关闭以重 新平衡市场,但发生在何时何地 依然未知。 在下游行业,随着国际海事 组织(IMO) 规则的实施,石油市场 即将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调 整。该规则规定,从 2020 年起,船 用燃料的最高允许硫含量将有所 降低。尽管航运和炼油行业已提 前数年接到通知,但市场在新规 执行初期仍会收紧。随着海运业 需求的增加,柴油价格最初可能 上涨,但疲弱的内陆柴油需求将 限制价格上涨。 王南 今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 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这将 作为世界历史舞台的高光时刻,展 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历程的希 冀、艰辛与荣耀。“一带一路”在质 疑声中砥砺前行,渐入高质量发展 佳境,而面对前途种种不确定和艰 巨挑战,在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成果 基础上创新解决方案,亦为不可推 卸之时代责任。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 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古 代丝绸之路的袅袅余音穿越时空, 正在今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和地区形成音域宽广、共鸣深远的 “大合唱”: 37 个国家的元首、政府 首脑等领导人将出席论坛圆桌峰 会, 150 多个国家和 90 多个国际组 织的 5000 位外宾已确认与会! “一带一路”合作落地生根、开 花结果。截止到 4 18 日,中国与 126 个国家和 29 个国际组织签署了 174 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 与沿线 50 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 议。六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 6 万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超过800 亿美元。 2019 年“一带一路”在发达经 济体又有新突破:七国集团成员国 意大利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卢森堡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 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德国、法国、 英国、新西兰等纷纷向“一带一路” 倡议抛出橄榄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 带一路”已经增强了相关国家和地 区人民的获得感。世界银行的相 关研究也显示,“一带一路”建设将 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收入增 1.2%3.4%,推动中国—中亚— 西亚经济走廊上的贸易成本降低 10.2%,预计将使 2019 年全球经济 增速至少提高 0.1%、全球实际收入 增长 0.7%2.9%如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趋 缓、停滞甚至倒退是一种常态,“一 带一路”也是一个漫长的、跌宕起 伏的曲折过程。在全球化受阻背 景下,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 民粹思想又沉渣泛起,世界进入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再加上恐怖主 义、网络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这 些都是“一带一路”合作向高质量 发展的挑战。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济改革进 入深水区、攻坚和前期改革消化阵 痛的三期叠加。以促进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 长动力为主要目标的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进入“爬坡上坎”的关键阶 段,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带一路”合作高质量发展, 需要技术、制度和公共政策的全面 创新。项目如何开展可行性研究, 融资贷款如何科学评估,如何防止 环保、技术经济等方面不可行的项 目,如何防止沿线国家总体贷款额 度超限,防止走“粗放式发展”和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老路,是 提高“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投融资 和项目质量的关键。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跨境贸 易、投资占全球 GDP 的比重越来越 高。跨境贸易已经占到了全球 GDP 的三分之一左右,跨境投资已 达全球GDP 的两倍多到三倍,中间品 的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 权重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服务贸易 尽管比重还不到三分之一,但是每年 增速很快,增幅在 70%左右。 贸易自由化和竞争使资源配 置效率提高、人类生活品质改善的 引力无法消除。“一带一路”吸收人 类文明成果、贡献中国智慧,促进 高质量发展的样本作用值得期待。 “一带一路”要做高质量发展样本 《石油市场报告 2019》: 未来五年美国 石油出口量将超过俄罗斯 “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到国际 共识已进入第六年,取得了丰硕成 果。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地 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特别助理、 “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接 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专访。 刘卫东表示,未来“七路”引航, 将保障“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其中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仅仅是实现全 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国际社 会的期望,更是中国自身绿色发展 理念的海外实践和主动作为,也是 “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的关键领域。 正确认识“一带一路”的 空间属性 中国经济时报: 随着参与“一带 一路”的国家越来越多,早已突破 “沿线”范畴,正确认识“一带一路” 的空间属性,对于我们开展“一带一 路”研究和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刘卫东: 从本质上讲,“一带一 路”倡议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对 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开放,没 有预设的国家名单和空间范围。《愿 景与行动》曾提到“一带一路”贯穿 亚欧非大陆,但是也强调“一带一 路”相关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 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组织均 可参与。实际上,目前参与“一带一 路”建设的国家已经从亚欧非大陆 拓展到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 充分体现了其开放性。 在理解“一带一路”开放性的同 时,也需要正确认识“一带一路”的 空间属性。目前,在学术研究中存 在一个比较流行的所谓沿线 64 国家的空间范围。实际上,这些国 家是古丝绸之路沿线除去发达的西 欧之外的国家,故被习惯地称为沿 线国家。考虑到古丝绸之路的历史 渊源以及各国的发展水平,这些国 家被预期最有可能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这些国 家中的绝大多数都与中国签订了共 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或发表了 联合声明。 除了这 64 个国家的名单外,还 有一个名单是国内外都非常感兴趣 的,这就是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 路”合作备忘录或发表联合声明的 国家。截至今年 3 月底,这个名单 已经有 125 个国家。根据各种公开 资料,上述 64 个国家名单中有 56 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或发表了 联合声明。另外,非洲约有 40 个国 家,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约有 20 个国家。这些国家可以称之为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尽管“一带一路”从字面看是一 个具有高度空间选择性的概念,但 实际上它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具 有多重空间内涵,是一个跨尺度的 概念。无论如何,“一带一路”都不 是其字面所表达的两条“线”。至少 它是一个空间网络,一个国家间合 作的网络。追问“带”在哪?“路”在 哪?恐怕是一个巨大的误解,尽管 “一带一路”确实具有多尺度的地理 属性。 “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走 生态文明之路 中国经济时报: 缘何将绿色丝 绸之路建设置于“一带一路”建设突 出的位置? 刘卫东: 气候和环境贯穿人类 和人类文明的整个历程,是“一带一 路”倡议重点关注的主题之一。由 于沿线地区具有复杂多样的地理地 质气候条件,差异巨大的社会经济 发展格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 独特但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因而, “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贯彻新发展理 念走生态文明之路。 沿线地区既有迫切的发展需求 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拥有复 杂的地理条件,部分区域生态环境 脆弱,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压力很 大。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维护脆弱 的生态平衡,从碳排放到可能的环 境污染,每一个生态环境议题都是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和 妥善处理的,涉及全球或地方的可 持续发展。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带 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或者面临 巨大的环境风险以及当地社区的 强烈反对,不但导致项目建设失 败,而且也会给“一带一路”建设带 来负面影响。 □□□□ (下转 4 版)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 —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 4 月 23 日,在位于 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联 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接 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 雷斯23日在联合国总 部表示,广阔的国际投 资和合作空间,使“一带 一路”成为非常重要的增 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能力的机遇,一个拓展绿 色前景的重要机遇。 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Dec-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jjsb.cet.com.cn/zgjjsb/20190425/A01.pdf2019/04/25  · 创新。项目如何开展可行性研究,融资贷款如何科学评估,如何防止

CHINA ECONOMIC TIMES

中国经济新闻网:www.cet.com.cn

本报协办单位:

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11-0200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第5831期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本期4版零售价:1.20元

对读者负责 对历史负责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报

■值班编委:王辉 本版责编:唐福勇 电话:(010)81785188-3031 电子邮箱:tfy@cet.com.cn 美术编辑:中一 组版:梅雪荣 本报在北京、长沙、杭州、武汉同步传版印刷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报:jjsb.cet.com.cn 中国经济时报手机报:zgjjsb.goonews.cn 中国经济时报官方微博:weibo.com/cetwb□社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编:102209 电话:(010)81785188(总机) (010)81785188-5100(编辑部) (010)81785186(广告部) (010)81785178(发行部) 传真:(010)81785121 电邮:info@cet.com.cn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昌工商广字第0011号 □本报总法律顾问:周慧明律师 □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 网址:http://press.gapp.gov.cn 本报监督举报电话:(010)81785188-5100 81785111□国内邮发代号:1-218 国外代号:D6831 邮局订户及投诉请拨打:当地邮局11185 联系本报发行部请拨打:(010)81785178 全年定价288元

微信公众号中国经济新闻网

2版:寄望消费回暖助力稳增长

3版:职业年金迎来机遇期

APP

、微信推送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范思立

■时报时评

■本报记者 张一鸣

国际能源署(IEA)在 4 月 23日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 2019》中

指出,世界石油市场正经历着巨

大转变,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放缓,

但 2024年前仍将增长 710万桶/

日,中国石油需求增长也将放缓,

美国日益引领全球石油供应的增

长,石油出口量将超过俄罗斯,接

近沙特,亚洲石油供应持续下降,

欧佩克的有效产能将下降。

IEA 石油工业与市场部门负

责人Neil Atkinson表示,2018年,

美国石油供给增量为220万桶/日,

创历史纪录。到 2024年美国产量

将增长 400 万桶/日,占全球增量

的 70%。2021年美国将成为石油

净出口国,到 2024 年美国石油出

口量将超过俄罗斯,接近沙特阿

拉伯。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

油产量也出现了显著增长,包括

巴西、加拿大、挪威和圭亚那。总

体来看,2024 年前非欧佩克石油

产量将增长 610万桶/日。需求方

面,尽管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有所

放缓,年平均增速仍将达到 120万

桶/日,主要的发展中经济体的石

油需求将继续增加。到 2024 年,

中国和印度的石油消费增量将占

全球 710万桶/日增量的 44%。石

油需求增长持续从发达经济体和

交通运输燃料转向亚洲和石化

产品。

中国作为石油需求的主要国

家,需求增速将不断放缓。NeilAtkinson指出,经济结构调整和环

保政策导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放

缓。尽管近期中国经济增长有所

放缓,但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已

经在过去 10年中翻倍,并且仍在

稳健增长。中国国民收入水平大

幅提高,导致石油消费的重心从

重工业部门转向消费需求。印度

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仅为中

国的五分之一,但其增长势头强

劲。到 2024 年,印度石油需求增

量将与中国相当。

报告称,虽然 2019 年上游投

资 再 次 增 加 ,但 还 需 要 更 多 投

资。从长远来看,全球石油供应

的安全取决于上游对现有常规石

油项目的投资。主要国际石油公

司的初步投资计划显示,2019 年

上游投资将连续第三年增长。自

2015 年投资下滑以来,常规资产

的投资增速可能首次超过页岩油

气资产。

而炼油企业也将面临产能扩

张大潮以及原油和油品质量变化

的双重挑战。报告称,2024年前,

炼油行业面临着一大波新增产

能,炼油能力净增长约 900 万桶/日。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炼

油能力最大的国家。鉴于这些新

增产能远远超过了石油需求的增

长,部分炼厂可能需要关闭以重

新平衡市场,但发生在何时何地

依然未知。

在下游行业,随着国际海事

组织(IMO)规则的实施,石油市场

即将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调

整。该规则规定,从 2020年起,船

用燃料的最高允许硫含量将有所

降低。尽管航运和炼油行业已提

前数年接到通知,但市场在新规

执行初期仍会收紧。随着海运业

需求的增加,柴油价格最初可能

上涨,但疲弱的内陆柴油需求将

限制价格上涨。

■王南

今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

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这将

作为世界历史舞台的高光时刻,展

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历程的希

冀、艰辛与荣耀。“一带一路”在质

疑声中砥砺前行,渐入高质量发展

佳境,而面对前途种种不确定和艰

巨挑战,在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成果

基础上创新解决方案,亦为不可推

卸之时代责任。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

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古

代丝绸之路的袅袅余音穿越时空,

正在今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和地区形成音域宽广、共鸣深远的

“大合唱”:37个国家的元首、政府

首脑等领导人将出席论坛圆桌峰

会,150多个国家和 90多个国际组

织的5000位外宾已确认与会!

“一带一路”合作落地生根、开

花结果。截止到 4月 18日,中国与

126个国家和 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

174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

与沿线5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

议。六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超过800亿美元。

2019 年“一带一路”在发达经

济体又有新突破:七国集团成员国

意大利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卢森堡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

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德国、法国、

英国、新西兰等纷纷向“一带一路”

倡议抛出橄榄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

带一路”已经增强了相关国家和地

区人民的获得感。世界银行的相

关研究也显示,“一带一路”建设将

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收入增

长 1.2%—3.4%,推动中国—中亚—

西亚经济走廊上的贸易成本降低

10.2%,预计将使 2019 年全球经济

增速至少提高 0.1%、全球实际收入

增长0.7%—2.9%。

如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趋

缓、停滞甚至倒退是一种常态,“一

带一路”也是一个漫长的、跌宕起

伏的曲折过程。在全球化受阻背

景下,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

民粹思想又沉渣泛起,世界进入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再加上恐怖主

义、网络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这

些都是“一带一路”合作向高质量

发展的挑战。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济改革进

入深水区、攻坚和前期改革消化阵

痛的三期叠加。以促进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

长动力为主要目标的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进入“爬坡上坎”的关键阶

段,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带一路”合作高质量发展,

需要技术、制度和公共政策的全面

创新。项目如何开展可行性研究,

融资贷款如何科学评估,如何防止

环保、技术经济等方面不可行的项

目,如何防止沿线国家总体贷款额

度超限,防止走“粗放式发展”和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老路,是

提高“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投融资

和项目质量的关键。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跨境贸

易、投资占全球GDP的比重越来越

高 。 跨 境 贸 易 已 经 占 到 了 全 球

GDP 的三分之一左右,跨境投资已

达全球GDP的两倍多到三倍,中间品

的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

权重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服务贸易

尽管比重还不到三分之一,但是每年

增速很快,增幅在70%左右。

贸易自由化和竞争使资源配

置效率提高、人类生活品质改善的

引力无法消除。“一带一路”吸收人

类文明成果、贡献中国智慧,促进

高质量发展的样本作用值得期待。

“一带一路”要做高质量发展样本

《石油市场报告2019》:

未来五年美国石油出口量将超过俄罗斯

“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到国际

共识已进入第六年,取得了丰硕成

果。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地

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特别助理、

“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接

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专访。

刘卫东表示,未来“七路”引航,

将保障“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其中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仅仅是实现全

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国际社

会的期望,更是中国自身绿色发展

理念的海外实践和主动作为,也是

“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的关键领域。

正确认识“一带一路”的

空间属性

中国经济时报:随着参与“一带

一路”的国家越来越多,早已突破

“沿线”范畴,正确认识“一带一路”

的空间属性,对于我们开展“一带一

路”研究和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刘卫东:从本质上讲,“一带一

路”倡议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对

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开放,没

有预设的国家名单和空间范围。《愿

景与行动》曾提到“一带一路”贯穿

亚欧非大陆,但是也强调“一带一

路”相关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

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组织均

可参与。实际上,目前参与“一带一

路”建设的国家已经从亚欧非大陆

拓展到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

充分体现了其开放性。

在理解“一带一路”开放性的同

时,也需要正确认识“一带一路”的

空间属性。目前,在学术研究中存

在一个比较流行的所谓沿线 64个

国家的空间范围。实际上,这些国

家是古丝绸之路沿线除去发达的西

欧之外的国家,故被习惯地称为沿

线国家。考虑到古丝绸之路的历史

渊源以及各国的发展水平,这些国

家被预期最有可能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这些国

家中的绝大多数都与中国签订了共

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或发表了

联合声明。

除了这 64个国家的名单外,还

有一个名单是国内外都非常感兴趣

的,这就是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

路”合作备忘录或发表联合声明的

国家。截至今年 3月底,这个名单

已经有 125个国家。根据各种公开

资料,上述64个国家名单中有56个

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或发表了

联合声明。另外,非洲约有 40个国

家,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约有

20 个国家。这些国家可以称之为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尽管“一带一路”从字面看是一

个具有高度空间选择性的概念,但

实际上它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具

有多重空间内涵,是一个跨尺度的

概念。无论如何,“一带一路”都不

是其字面所表达的两条“线”。至少

它是一个空间网络,一个国家间合

作的网络。追问“带”在哪?“路”在

哪?恐怕是一个巨大的误解,尽管

“一带一路”确实具有多尺度的地理

属性。

“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走

生态文明之路

中国经济时报:缘何将绿色丝

绸之路建设置于“一带一路”建设突

出的位置?

刘卫东:气候和环境贯穿人类

和人类文明的整个历程,是“一带一

路”倡议重点关注的主题之一。由

于沿线地区具有复杂多样的地理地

质气候条件,差异巨大的社会经济

发展格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

独特但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因而,

“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贯彻新发展理

念走生态文明之路。

沿线地区既有迫切的发展需求

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拥有复

杂的地理条件,部分区域生态环境

脆弱,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压力很

大。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维护脆弱

的生态平衡,从碳排放到可能的环

境污染,每一个生态环境议题都是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和

妥善处理的,涉及全球或地方的可

持续发展。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带

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或者面临

巨大的环境风险以及当地社区的

强烈反对,不但导致项目建设失

败,而且也会给“一带一路”建设带

来负面影响。 □□□□(下转4版)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

4月23日,在位于

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联

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接

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

雷斯 23 日在联合国总

部表示,广阔的国际投

资和合作空间,使“一带

一路”成为非常重要的增

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能力的机遇,一个拓展绿

色前景的重要机遇。

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古特雷斯:﹃一带一路﹄

是当今世界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