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9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1 投稿類別:歷史類 篇名: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作者: 林竺囿。私立弘文高中。高二 5 林俊廷。私立弘文高中。高二 5 林龍富。私立弘文高中。高二 5 指導老師: 蔡建文老師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Oct-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壹 前言: 2012 年11 月中,以色列因為不滿加薩的組織哈瑪斯,先發射飛彈炸死哈瑪斯軍事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1

投稿類別:歷史類

篇名: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作者:

林竺囿。私立弘文高中。高二 5 班

林俊廷。私立弘文高中。高二 5 班

林龍富。私立弘文高中。高二 5 班

指導老師:

蔡建文老師

Page 2: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壹 前言: 2012 年11 月中,以色列因為不滿加薩的組織哈瑪斯,先發射飛彈炸死哈瑪斯軍事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壹●前言:

2012 年 11 月中,以色列因為不滿加薩的組織哈瑪斯,先發射飛彈炸死哈瑪斯軍事領袖,

接著雙方交戰,不停互射飛彈,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緊張情勢升高,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繼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之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也飛往中東,將跟以巴的領袖會商,調停雙方

停火化解加薩危機。

自 1948 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後,中東地區就因宗教、種族、經濟等等因素的

衝突,而動亂近半世紀。其間不知多少國家領袖、外長曾致力斡旋這個地區的和平,然而多

方的努力下,似乎功效不大。(註一)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的衝突糾葛,在第一次世界大

戰結束時即已成為國際的焦點,也是國際聯盟關切的重點;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仍然是

聯合國所面臨的主要爭論議題。自 1946 年後的每一屆聯合國大會都會排上這項有待解決的

議題,聯合國也曾多次特別為解決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爭戰不斷召開會議研商。但是

多年來一直無法有效解決這個複雜糾結的紛爭,其中最大的關鍵即在於巴勒斯坦問題,該問

題不獲解決,以、阿之間就無和平可言。(註二)

2012 年 11 月底,第 67 屆聯合國大會針對巴勒斯坦由「觀察員實體」提升為「非會員觀

察國」的升格議案進行表決,儘管議案受到以色列和美國的強烈反對,但大會仍以 138 票,

超過 3 分之 2 門檻的壓倒性票數通過升格案,這個結果也等於是國際社會已默認巴勒斯坦建

國,確定巴勒斯坦在聯合國的地位升等,即「非會員國家」,巴勒斯坦獲得國際默認,取得

「出生證明」。這個結果,是否會對中東和平帶來變數,值得觀察。因此,希望透過本論文

的研究,讓我們可以初步瞭解巴勒斯坦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及其在國際舞台所衍生的問題。

貳●正文:

「你們可以攫取我們最後一吋土地,以我們的青年填塞你們的勞房;你們可以掠奪我們

的財產,在我們村莊屋頂上,散佈恐怖的陰影,但是,我決不屈服,只要我的脈搏仍然跳動,

我就會奮鬥到底!」(註三)

一、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誰是土地的主人

(一)地理位置:

巴勒斯坦名稱,最早見於《舊約聖經》。

歷史上所謂的巴勒斯坦(Palestine),位於敘利

亞與黎巴嫩之南,西臨地中海,東與約旦為

鄰,南與西奈沙漠接壤。南北長約一百四十

哩,東西寬約八十哩,面積一萬零四百卅四

平方哩。在遠古時代,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同

屬希伯來人(Hebrew)後裔,共同生活在巴勒

斯坦,公元八十七年,猶太人因反對羅馬帝

國,遂遭羅馬人驅逐,而逃往世界各國寄人 一名巴勒斯坦小男孩朝以色列坦克車丟石頭的畫面震撼了全世界(1987)

Page 3: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壹 前言: 2012 年11 月中,以色列因為不滿加薩的組織哈瑪斯,先發射飛彈炸死哈瑪斯軍事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3

籬下。到了第七世紀,同教興信仰同教的阿拉伯人橫掃了整個阿拉伯半島,建立了同教帝國,

並征服了巴勒斯坦、埃及和敘利亞等地。(註四)

巴勒斯坦自古以尼羅河與兩河流域兩大古文明為進可攻退可守的要地,因此,幾千年來

,他便一直成為許多種族和帝國爭奪之對象;此外,他也是東西兩世界貨物交換的中點。基

於此,我們不難發現,遠自西元前三千多年以降,埃及人(Egypti-ans)、巴比倫人(Babylonians)、

亞述人(Assy-rians)、希臘人(Greeks)、羅馬人(Romans)、波斯人(Persians)、阿拉伯人(Arabs)、土

耳其人(Turks),乃至於歐洲各強權,皆曾入侵此地,試圖將其勢力擴展及此。由於巴勒斯坦

此地在如此多不同民族與文化的長期交互入侵下與佔領下,他不僅呈現出許多不同文化的特

色及其累積的複雜層面,其所包含的地域與版圖也有不同程度的變化。(註五)

(二)宗教信仰:

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共同聖地,歷史賦予了耶路撒冷特殊的身分與地位。耶路撒冷面

積為 193 平方公里,77 萬人口,其中西耶路撒冷(新區)為 40 萬人,基本上為猶太人;東耶路

撒冷(舊區)為 37 萬人,其中巴勒斯坦 20 萬(巴方 2000 年統計為 30 萬人),猶太人為 17 萬人。

東耶路撒冷從宗教和民族方面又分為四個區,東北是最大的穆斯林區、東南是猶太區、西北

是基督教區、西南是最小的亞美尼亞區。

以色列的猶太人都信奉猶太教,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則信奉伊斯蘭教。在以巴衝突中,

其中最主要問題是三大宗教聖城耶路撒冷的位置。猶太教徒認為祖先亞伯拉罕早於 3800 多

年前巳居於此,耶路撒冷是耶和華賜予他們的地方。而基督徒則認為此處為耶穌生活,傳教

和遇難的地方。在伊斯蘭教角度而言,那是先知穆罕默德升天之地,為麥加、麥地那之後的

第三聖城。(註六)

由上可知,所謂的「巴勒斯坦」,乃是歷經數千年來,在地中海東岸地區的南部,一個

由不同種族、文化與宗教團體先後定居形成的實體,而並非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代名詞。雖

然一些曾經在此地域內出現過的民族與文化已經消匿無蹤,然而有些尚存的民族與文化,如

猶太人、阿拉伯人,與分屬世界三大一神教的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至今仍在為這一

塊地爭執了八百多年(即從 1096年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

始)的土地,戰鬥不已。如今,那些在以色列建國之後,流亡

到世界各地的巴勒斯坦人(屬阿拉伯裔),以及淪落在以色列統

治下的巴勒斯坦人,是否應該有個屬於自己的國家,已成為目

前最令世人感到棘手與頭痛的問題。

二、巴勒斯坦人災難的開始-猶太人建國:

(一)1948 年-「第一次以阿戰爭」

第一次以阿戰爭又稱為「獨立戰爭」。該年 5 月 15 日,亦

即以色列宣布建國之次日,由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和

黎巴嫩等五國共同組成的阿拉伯聯合解放軍,以維持秩序為藉

口,揮軍入侵巴勒斯坦對以色列作戰。其後,在聯合國的調停

Page 4: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壹 前言: 2012 年11 月中,以色列因為不滿加薩的組織哈瑪斯,先發射飛彈炸死哈瑪斯軍事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4

下,雙方於 1949 年初簽訂停火協定,此依協定對於領土的處理,基本上是根據在徵行動中

所獲得的結果所定。由於以色列在戰爭中佔盡優勢,戰後以色列佔領了約四分之三的巴勒斯

坦土地,包括巴勒斯坦北部、西部以及南部。而所剩下的約旦河西岸以及加薩走廊,則分由

約旦和埃及佔領目前居住在這兩區的巴勒斯坦人,約有 120 萬之多。而這些流亡在巴勒斯坦

的人,多居住在帳棚內,依賴聯合國提供照顧,並等待阿拉伯國家的援助,使其得以建設家

邦從返家園。

(二)1956 年-「第二次以阿戰爭」

第二次以阿戰爭又稱為「運河之役」。該年 10 月 29 日,在第一次以阿戰爭結束後,造

成了大量巴勒斯坦難民,激化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仇恨,同時埃及在加薩建立突擊基地,使

巴游經常越界侵擾以色列,1955 年 2 月,以色列對加薩作了一次報復性的攻擊,阿拉伯人死

70 多人,使埃及總統納瑟覺悟到國防建設重於經濟發展,而於 8 月和捷克達成一筆 3 億多美

元的軍火交易,1956 年 7 月,埃及突然宣佈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並同意給予有關國家補

償,同時保證從前使用運河的國家仍可使用運河,但英法以安全因素、經濟因素及面子問題,

即著手以軍事手段奪回運河,在反埃及的共同目標下,英法在一連串的祕密會議後,決定聯

手對埃及採取軍事行動。作戰時間甚短,僅一百小時,埃及軍隊慘敗。在聯合國調停與埃及

提出紅海可自由航行之保證下,以英法三國,始自埃及撤軍。

(三)1967 年-「第三次以阿戰爭」

第三次以阿戰爭又稱為「六日戰爭」。以色列發起的這場戰爭堪稱近代戰爭史上的神話。

該年 5 月 22 日,埃及又宣佈封鎖阿卡巴灣,以、阿雙方各自下令動員,以色列知道戰爭無

所避免,乃主動先行發動攻勢,以軍戰機不到 190 分鐘就摧毀了阿拉伯軍事強國埃及的空軍

力量,突如其來的「閃電戰」,令埃及軍方政界茫然不知所措。以軍戰果豐碩,占領了西奈

半島與加薩走廊(屬埃及所有)、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 屬敘利亞所有),以及約旦河西岸和耶

路撒冷舊城(屬約旦所有)。在上述佔領地中,西奈半島已歸還埃及,戈蘭高地亦為以色列所

兼併,至於其他三處,則仍處佔領狀態,而使以、阿衝突更加複雜。

(四)1973 年-「第四次以阿戰爭」

第四次以阿戰爭又稱為「贖罪日戰爭」。該年 10 月 6 日,阿拉伯聯軍利用猶太人之贖罪

日,向以色列發動突襲,以軍措手不及,初期損失慘重,所幸戰術運用成功,終能擊敗阿國

盟軍。使以國轉危為安,在聯合國調停之下停火,戰爭結束。(註七)由於第四次以阿戰爭,

阿拉伯國家仍無法打敗以色列,遂使巴勒斯坦人對阿拉伯國家援助其重建家邦失去了信心,

轉而主張依賴自己的力量與巴解組織的領導,以游擊戰或恐怖行動來對抗以色列,故自 1970

年代開始,以巴衝突愈演愈烈。而其後的《大衛營和約》令以埃關係正常化,埃及成為首個

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同時埃及幾乎完全脫離蘇聯的勢力範圍。

Page 5: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壹 前言: 2012 年11 月中,以色列因為不滿加薩的組織哈瑪斯,先發射飛彈炸死哈瑪斯軍事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5

四、巴勒斯坦地位問題

(一)以方立場:

20 世紀初至今,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就領土的爭奪始終是衝突的焦點與核心,歷經千年

流散、飽受迫害的猶太人在「應許之地」建立了以色列國。在以色列政治中以中工與利庫德

集團的地位舉足輕重,兩黨輪流執政也是以色列近 30 年來最大特色。而兩黨政策差異明顯,

輪流執政必然致使以色列的對巴政策左右不定。

工黨是以色列政壇中的鴿派,其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政策比較溫和,巴以和平進程的啟動

和緩慢發展與之密不可分,並確保以色列能夠挺住和平軌道前進。儘管工黨在其執政後其才

開始最終地位談判,但基本政策左右著他的每一步行動。工黨主張以聯合國安理會的 242 和

338 號決議為基礎,結束以色列在西岸與加薩的軍事統治,撤出大部分被佔領區,退回 1927

年的邊界線,以歸還巴勒斯坦的土地換取自身的和平。

利德庫集團是公認的鷹派,在此問題上向來執行右派強硬路線,主要表現為「大以色列

計畫」,要求「以和平換取安全」。他認為猶太人對以色列地的權利是永恆的、不可分割的……

。利德庫集團堅持「大以色列」的理想,始終將被占領土地稱作為「猶地亞-撤瑪利亞」,

卻從不稱之西岸和加沙地帶,這表明他企圖將巴勒斯坦領土全部劃入以色列版圖並占為己有

。(註八)

(二)巴方立場:

巴解組織領導巴勒斯坦人民進行了長期的民族解放鬥爭並成為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

代表,法塔赫等溫和派別也成為巴勒斯坦人唯一合法代表,法塔赫等溫和派別也成為巴勒斯

坦政治中的主流派。經過多年的鬥爭實踐,巴解組織由最初的「解放猶太復國主義控制下的

巴勒斯坦」變成了承認聯合國的決議、承認以色列。這些溫和派別認為以色列應該撤出約旦

河西岸和加薩地帶的全部被佔領領土,退回 1967 年戰爭前的邊界線。而巴勒斯坦人口(當地

居民和流亡在外的難民)與以色列人口數量大致相同甚至多於西方,雙方的領土面積卻相差

甚遠,加之西岸和加沙地帶的自然條件原本不佳,22%的領土很難承受巨大的人口壓力和高

生育力的潛在威脅,西岸和加沙第代是他們領土問題的底線、不容妥協,以色列必須從被佔

領區全面撤軍、無法讓步。

哈瑪斯是巴勒斯坦極端派的代表,自建立後其影響力不斷增大,成為巴勒斯坦政治舞台

一支重大力量,2006 年哈瑪斯歷史性的戰勝法塔賀贏得了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選舉的勝利。

1988 年 8 月通過的《哈瑪斯憲章》反映了他的爭鬥哲學與基本綱領,其重點在於強調巴勒斯

坦問題與聖戰。該憲章提出,巴勒斯坦地區的土地是全體穆斯林時代的財產,任何個人、組

織或國家均無權放棄他的任何部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關鍵在於消滅以色列並在整個巴勒

斯坦地區(以色列和被佔領區)建立伊斯蘭國家;反對和平談判或議和。

哈瑪斯在理論上否定和平進程,不承認聯合國相關決議、不承認以色列、不認可巴解組

織的政治綱領及巴以雙方簽署的一系列協定,其戰略目標在於消滅以列、解放整個巴勒斯坦

地區並在此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伊斯蘭國,並且以武裝鬥爭、恐怖攻擊等形式的「聖戰」

為其戰鬥方式。(註九)

Page 6: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壹 前言: 2012 年11 月中,以色列因為不滿加薩的組織哈瑪斯,先發射飛彈炸死哈瑪斯軍事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6

(三)中東紛爭的始作俑者-英國的短視:

英國不僅未實現戰後讓巴勒斯坦人於地中海東岸一帶建立國家的承諾,其外交部部長貝

福爾於 1917 年 1 月 17 日還發表了一份「貝福爾宣言」,來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的主

張。此舉不僅激起阿拉伯人對此宣言的反對,並且也提高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此地的衝

突。最後英國便在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各項恐怖攻擊行動中,被迫將巴勒斯坦問題提交給聯

合國去處理,並決定在 1948 年 5 月撤出巴勒斯坦,以結束對他的託管。基於此一形勢,聯

合國遂於 1947 年 11 月 29 日通過一項巴勒斯坦的分治計畫,亦即由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分別在

該地建立獨立的國家,對於此一決定,居住在該地已有一千多年的大部分居民(主要為阿拉

伯人)當然極力反對,並且對於任何猶太人在該地的復國計畫,將不惜以任何方式摧毀之。

1948 年 5 月 14 日,,猶太人正式宣佈以色列國之建立。(註十)

(四)美國所扮演的角色:

謀求以、阿衝突的解決,向來為美國的主要利益,而以、巴問題的解決,也以美國的介

入最為積極。美國是制衡以色列,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一大力量。不過在冷戰結束以前,美

國的中東政策主要在防止蘇聯勢力擴張,而以色列一直是美國在中東的最忠實盟國及代理人

,確實產生嚇阻蘇聯擴張的效果。再加上猶太人在美國累積的政治、經濟實力,使得歷任美

國總統不敢冒以色列決裂之風險,因此美國從未認真推動全面性的中東和談。直到美、蘇和

解、冷戰結束,地區性霸權如伊朗、伊拉克等激進派阿拉伯國家成為美國在中東的主要對手,

美、以「特殊關係」已經不存在。加以近年來國際會議經常討論巴勒斯坦人民的政治、人權

問題,巴解的國際地位亦大為提升,美國主要盟國西歐及日本並與巴解建立官方關係,對巴

勒斯坦的政策又受 1973 年石油危機的影響,多偏向阿拉伯國家。使得美國為避免孤立,不

致遭受國際非議,逐漸尋求與其他國家對巴勒斯坦問題的一致看法及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威爾遜總統提倡民族自決解決中東問題,終因國會反對而作罷。直

到 1930 年代,美國仍視巴勒斯坦為英國管轄範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利比亞、

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及伊朗等地設立基地設施和其他的軍事、外交活動,才使美國逐漸在中

東扮演主導角色。一九四五年開始,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提升到國家和政治層次,主要為維持

區域穩定和防止以、阿衝突的升高,並確保以色列的生存與安全;與溫和派阿拉伯國家維持

友好關係,防止蘇聯及共產黨勢力擴張,以避免中東淪為蘇聯所控制;保護美國及其盟邦在

該區的陸海自由通行權;保護中東油源的穩定輸出。

卡特是第一位承認巴勒斯坦人人權的美國總統,不斷呼籲要為他們建立一個家園,也堅

決反對在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佔領區內建立屯墾區,並一手促成大衛營協定;雷根政府選

擇以色列為美國在中東利益的代理人,肯定其在中東成功反制蘇聯的勢力擴張,所以在各方

面皆大力協助,除了實質的高額貸款及經濟、軍事援助,並簽訂多項重要合作法案及備忘錄,

更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多次動用否決權以阻止以色列不利的決議案通過。雷根明顯的親以政策

被譽為以色列的最佳盟友,但是他對以、阿衝突的解決並不積極也毫無所獲。雷根政府於 1982

年曾根據聯合國 242 號決議案,提出「雷根計畫」,因未被各方接受而不了了之。此後,即

不在主動介入以、巴紛爭,以免得罪親以的國會議員。直到 1987 年巴勒斯坦爆發全面性抗

暴運動,美國才在涉入並提議召開中東國際會議,雖亦再度失敗,不過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Page 7: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壹 前言: 2012 年11 月中,以色列因為不滿加薩的組織哈瑪斯,先發射飛彈炸死哈瑪斯軍事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7

已展開對談。

布希外交經驗豐富,上任時的中東局勢亦較緩和,所以採取謹慎和緩的步調處裡中東事

務。布希曾試著與夏米爾共謀屯墾區的解決之道,希望藉由房屋貸款終止屯墾區的擴張,但

布希政府仍反對巴勒斯坦的獨立建國。波斯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成功後,布希聲勢高漲,

但布希任內在國會壓力和強大猶太遊說團體勢立下,以、巴和平進程始終難有重大進展,在

1992 年大選中尋求連任,遭猶太團體反制而落選。

柯林頓八年任期中一直以全球斡旋者自居,致力中東和平不遺餘力,不但訪問中東次數

超過歷屆美國總統,而且不斷進行電話外交、個別晤談、拉攏三邊談判。柯林頓或許有心推

動和平,但在猶太團體壓力下,除了 1997 年希伯倫撤軍協議,及 1998、1999 年懷伊河臨時

和平協定外,卻絕少有實質成就。柯林頓在緋聞案過後,想在卸任之前不到七個月任期中,

把握推動中東和平的最後機會,因此頻頻與以、巴雙方領袖進行協商會談。在以、巴和談陷

入僵局,阿拉法特片面宣布於 9 月 13 日獨立建國後,柯林頓效法卡特主持大衛營三邊高峰

會,以期打開僵局,但以、巴雙方各有堅持拒絕讓步。柯林頓呼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應繼

續努力,盡快恢復談判達成協議,不排除再度舉行高峰會的可能。部分國會議員則警告,一

旦阿拉法特於 9 月 13 日片面宣布巴勒斯坦獨立建國,將推動立法切斷美國對巴勒斯坦的援

助。(註十一)

(四)耶路撒冷問題

巴勒斯坦問題不僅是領土問題,也涉及宗教問題,這使他在最終地位問題中十分關鍵、

敏感而又異常棘手難以解決。古以色列王國曾定都於耶路撒冷,並兩次在此建立聖殿。猶太

人將它視為本民族的心臟,他是猶太流散千年的心靈家園。耶路撒冷擁有哭牆、大衛王墓地、

大衛塔、及哈瓦猶太會堂等猶太教遺跡,敘述著數百萬的猶太人,遭受的千年的流散與迫害

之苦,並在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大劫難後建立了以色列。因此以色列把耶路撒冷看作永恆的首

都,它也是伊斯蘭教的第三大聖地,是傳說中先知默罕默德的升天之地,穆斯林曾一度將它

作為禮拜方向。(註十二)

五、巴勒斯坦人的獨立建國之路:

(一)建國之困難:

長期爭奪使巴以雙方在領土問題上異常敏感,且立場

分歧巨大很難彌合。領土主權具有排他性,其所有者必須

明確,巴勒斯坦人對土地有著迫切的要求,他們很難接受

人和共享土地的方案。在缺乏國際有效參與的情況下,處

於劣勢與被動的巴人的爭鬥方式不在發生變化甚至回歸暴

力。在領土問題上,「零和」博弈觀很難在短期時間內改

變,因雙方讓步的空間不大,爭論與爭奪能將十分激烈。

而領土問題是巴以之間實現和平的根本與關鍵所在,定居

點、耶路撒冷以及水資源等問題歸根究底是領土之爭或與

Page 8: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壹 前言: 2012 年11 月中,以色列因為不滿加薩的組織哈瑪斯,先發射飛彈炸死哈瑪斯軍事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8

之休戚相關。

(二)用巴勒斯坦人的手來解放巴勒斯坦: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對於在第三次中東戰爭戰敗的阿拉伯世界來說,屈辱感逐漸擴大。因為巴勒斯坦相當依

賴阿拉伯國家,對於恢復巴勒斯坦感到絕望的巴勒斯坦人,將西元 1964 年成立的「巴勒斯

坦解放組織」,視為戰爭的組織重新整頓。阿拉法特不久後接任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第三

代議長。「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戰在恐怖行動與劫機等作戰中,試圖動搖以色列與親以

色列的歐美各國之間的關係,若碰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則訴諸於國際輿論。(註十三)

自稱巴勒斯坦人代表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張:

(1)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自決。

(2)將巴勒斯坦還給被迫離散的巴勒斯坦人。

(3)在巴勒斯坦全區內(包含以色列占有的區域)建立一個民主且沒有特定宗教的獨立國家,

讓穆斯林、基督教與猶太教徒可以和平共存。

(三)巴勒斯坦爭取加入聯合國:

儘管美國與以色列極力反對,聯合國大會仍在 7 月 7 日以壓倒性的表決結果,決議提高

巴勒斯坦駐聯合國代表團的地位,從觀察員身分提升至準會國。雖然不能行使投票權等相關

權利,卻象徵國際社會肯定巴勒斯坦追求中東和平的努力與決心,並承認其國家地位。

在聯合國大會通過這項決議之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領袖阿拉法特表示,將在明年自治

過渡期結束前宣布獨立建國,長年帶著阿拉伯傳統頭巾的阿拉法特,領導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為建國奮鬥。在 1974 年,說服阿拉伯世界支持巴解成為聯合國觀察員,進而在 88 年譴責恐

怖主義,承認以色列的存在、放棄非屬土地的擁有權,並積極為中東和平奔走。94 年與當時

的以色列總理拉賓、外長斐瑞斯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註十四)

參●結論:

以色列是一個猶太人建立的國家,歷經數世紀巔沛流離的猶太人,一直相信巴勒斯坦是

上帝賜給他們的聖地,唯有不畏艱難險阻,重返巴勒斯坦建國,定都耶路撒冷,才不負上帝

特選子民的責任。愈半個世紀以來,以色列猶太人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間的紛爭一直是中

東動亂之源,其間涉及兩民族之間的歷史與宗教問題,也與國際政治與經濟利益的角逐有著

密切關係,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下,雙方難以建立互信,衝突因而迭起。包括巴勒斯坦要求 1948年以色列建國及 1967 年中東戰爭期間,流亡世界各地的約一百萬巴勒斯坦難民返回故土,

要求與以色列劃清疆界,以及要求耶路撒冷舊城(又稱東耶路撒冷)歸屬巴勒斯坦人並為建國

首都,但均遭到以色列拒絕。其中雙方以、阿雙方最大的爭議是東耶路撒冷歸屬問題。巴勒

斯坦認為東耶路撒冷是回教聖城,堅持為將來建都所在地,但以色列認為整個耶路撒冷是猶

太人的永久國都,拒絕放手讓回教徒接管,在種種利益的糾葛之下,以巴和平前景顯然仍是

荊棘重重。(註十五) 聯合國大會通過 181 號決議案,把巴勒斯坦的歷史性國土分割成為兩半,一半劃分給以

Page 9: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2 壹 前言: 2012 年11 月中,以色列因為不滿加薩的組織哈瑪斯,先發射飛彈炸死哈瑪斯軍事

失去的邊界-被出賣的巴勒斯坦人

9

色列建國。從某種角度看,猶太人的幸福建立在巴勒斯坦人的痛苦之上,他們把自己不堪回

首、寄人籬下的悲慘歷史遭遇,轉嫁給了無辜的巴勒斯坦人,而因為以色列建國而流離失所

的巴勒斯坦人,長期寄居在以色列統治下,飽受歧視,本身一無所有,又因為受到以色列的

強硬鎮壓,人民經濟貧困落後,對以色列的怨恨又更深一層。(註十六)我們深信正義和平

之鑰握在雙方的手中,既在以色列政府手中,也在巴勒斯坦人手中。轟炸和摧毀不會帶來正

義與安全,反而會加深仇恨和悲傷。對巴勒斯坦來說,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對於化解以、巴

在耶路撒冷最終地位及巴勒斯坦難民回歸等難題上的分岐並無太多實質意義。重啟以、巴和

談短期也難以實現。但解決以、巴衝突,解鈴還需繫鈴人。希望渴望和平的以、巴子民,乃

至整個中東地區永久的安寧之路,可以透過以、巴雙方的對話趕快到來。

肆●引註資料:

1.<註一>、丁慰慈。〈巴勒斯坦的滄桑〉。歷史月刊,1993,11,P.,86。

2.<註二>、劉雅玲。〈巴勒斯坦建國之路的滄桑歷程〉。歷史月刊,2000,9,P.74。

3.<註三>、楊民。〈中東和平的出路-巴勒斯坦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夏潮,1978,10,P.51。

4.<註四>、林德昌。〈巴勒斯坦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問題與研究,

1988,6,P.56~57。

5.<註五>、徐正祥。〈巴勒斯坦問題之源起及其建國歷程〉。歷史月刊,1988,12,P.23。

6.<註六>、王楠。〈巴勒斯坦最終地位問題分析〉。立德管理學院:立德學報,2008,12,P.38。

7.<註七>、胡宗彝。〈巴勒斯坦自治協議與以、阿全面和平〉。國防雜誌,1993,12,P.60。

8.<註八>、同註五,P.36~37。

9.<註九>、同註五,P.35~36。

10.<註十>、同註四,P.25。

11.<註十一>、同註二,P.82。

12.<註十二>、同註五,P.38。

13.<註十三>、同註十六,P.37。

14.<註十四>、宮崎正勝。《世界史圖解》。城邦出版,2006,P.316~317。

15.<註十五>、鴻鴻。〈哭牆以外-聆聽巴勒斯坦的聲音〉。聯合文學,2007,3。

16.<註十六>、愛德華.薩依德。《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最後一片天空消失之後的巴勒斯坦》

。立緒出版。2010,P.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