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安全之護理照護 - tait.mohw.gov.tw ·...

20
1 郭綜合醫院 感染管制中心 郭秀娥 組長 上課日期: 100年8月13日(星期六) 上課地點:行政院衛生署台東醫院6樓會議室 100年度東區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 以病人為中心提升管路安全照護及感染控制研習會 管路安全之護理照護 2 維護病人安全的重要性 台灣病人異常事件的類型與發生件數 台灣病人安全工作目標 提升管路安全執行的策略 1. 確保管路放置的正確性 2. 減少管路滑脫 3. 減少管路造成的感染 4. 防止管路錯誤 結語 3 前言-1 4 言-2 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於2005年1月1日至2006 年6 月30日共收錄醫療不良事件通報4,617件, 462件 與管路滑脫有關(10%) ,其中人工呼吸道滑脫220 件(佔47.6%),中心靜脈導管滑脫59件(佔12.8%), 其次為鼻胃管、導尿管、靜脈輸液管線以及其他管 路滑脫。 「管路滑脫」是僅次於「跌倒」最常見的醫療意外 事件。因此,如何促進人工管路照護的安 全乃成 為重要的醫療品質促進目標。 5 安全: 避免造成傷害 有效:避免不足與濫用 病人為中心:回應病人的需求 及時:減少等候或延遲 效率:避免浪費 公平:提供同等品質的服務 6 病人安全Patient safety--People safety 降低風險Risk reduction 品質改善 Quality improvement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Dec-2019

3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郭綜合醫院感染管制中心 郭秀娥 組長上課日期: 100年8月13日(星期六)

    上課地點:行政院衛生署台東醫院6樓會議室

    100年度東區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以病人為中心提升管路安全照護及感染控制研習會

    管路安全之護理照護

    2

    維護病人安全的重要性

    台灣病人異常事件的類型與發生件數

    台灣病人安全工作目標

    提升管路安全執行的策略

    1. 確保管路放置的正確性

    2. 減少管路滑脫

    3. 減少管路造成的感染

    4. 防止管路錯誤

    結語

    3

    前言-1

    4

    前 言-2

    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於2005年1月1日至2006 年6月30日共收錄醫療不良事件通報4,617件, 462件與管路滑脫有關(10%) ,其中人工呼吸道滑脫220件(佔47.6%),中心靜脈導管滑脫59件(佔12.8%),其次為鼻胃管、導尿管、靜脈輸液管線以及其他管路滑脫。

    「管路滑脫」是僅次於「跌倒」最常見的醫療意外事件。因此,如何促進人工管路照護的安 全乃成為重要的醫療品質促進目標。

    5

    安全: 避免造成傷害

    有效:避免不足與濫用

    病人為中心:回應病人的需求

    及時:減少等候或延遲

    效率:避免浪費

    公平:提供同等品質的服務

    6

    病人安全Patient safety--People safety

    降低風險Risk reduction

    品質改善 Quality improvement

  • 7

    英國每年病人安全事件損失的成本

    10% 的住院病人有異常事件發生(900,000人)

    平均住院天數延長8.5 天

    因延長住院時間損失一億英鎊

    因醫療器材設備造成400 人死亡或重傷

    因臨床過失賠償四億五千萬英鎊以上

    與醫院感染有關的損失達十億英鎊以上

    因醫療糾紛導致工作人員停職的直接成本達

    二千九百萬英鎊以上

    8

    傷害--病人安全事件

    --併發症及副作用

    醫療措施不當或過多

    --不需要的醫療照顧項目

    --過度的治療或用藥

    抗生素,鎮靜劑,內視鏡檢查,電腦斷層檢查

    醫療措施不足

    -檢驗或斷層檢查不足影響診斷正確性

    醫療人員處理病人抱怨及訴訟耗費的時間

    9

    資料來源:醫策會,2010

    10

    11 12

  • 13

    (N=5,923 )

    14

    15 16

    17 18

    年度 2004 2005 2006-2007 2008-2009 2010-2011

    目標一 避免藥物錯誤 提升用藥安全 提升用藥安全 提升用藥安全 提升用藥安全

    目標二 落實院內感染控制

    落實院內感染控制

    落實醫療機構感染控制

    落實醫療機構感染控制

    落實感染控制

    目標三 杜絕手術部位錯誤、病人錯誤及手術程序錯誤

    提昇手術正確性

    提昇手術正確性

    提昇手術安全 提昇手術安全

    目標四 避免病人辨識錯誤

    提昇病人辨識的正確性

    提昇病人辨識的正確性

    預防病人跌倒及降低傷害程度

    預防病人跌倒及降低傷害程度

    目標五 預防病人跌倒 預防病人跌倒 預防病人跌倒 鼓勵異常事件通報及資料正確性

    鼓勵異常事件通報

    目標六 鼓勵異常事件通報

    鼓勵異常事件通報

    提升醫療照護人員間溝通的有效性

    提升醫療照護人員間溝通的有效性

    目標七 改善交接病人之溝通與安全

    鼓勵病人及其家屬參與病人安全工作

    鼓勵病人及其家屬參與病人安全工作

    目標八 提昇民眾參與病人安全

    提昇管路安全 提昇管路安全

    目標九 加強醫院火災預防與應變

  • 19

    目標 執行策略

    目標一:提升用藥安全 落實正確給藥程序、查核落實病人用藥過敏及不良反應史的登錄及運用加強慢性病人用藥安全提升病人及照護者安全用藥的能力運用資訊提高用藥安全

    目標二:落實感染控制 落實洗手遵從性及正確性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重大事件應列為警訊事件處理落實抗生素正確使用的教育及監測機制

    目標三:提升手術安全 落實手術辨識流程落實手術安全查核項目提升麻醉照護功能,確保手術安全落實手術儀器設備檢測作業建立適當機制,檢討不必要之手術

    (資料來源:衛生署,2010)20

    目標 執行策略

    目標四:預防病人跌倒及降低傷害程度

    落實執行跌倒風險評估及防範措施加強監測與通報病人跌倒改善照護環境,以降低跌倒傷害程度

    目標五:鼓勵異常事件通報及資料正確性

    營造異常事件通報文化,並參與全國性病人安全通報系統落實院內病人安全通報標準作業程序對重大異常事件進行根本原因分析定期分析通報資料,採取適當預防及改善措施

    目標六:提升醫療照護人員間溝通的有效性

    落實交接班資訊傳遞之完整與及時性落實轉運病人之風險管理與標準作業程序落實醫療照護人員間醫囑或訊息傳遞的正確性檢驗、檢查、病理報告之危急值應及時通知與處理加強團隊溝通技能

    (資料來源:衛生署,2010)

    21

    目標 執行策略

    目標七:鼓勵病人及其家屬參與病人安全工作

    鼓勵醫療人員主動與病人及其家屬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擴大病人安全委員會參與層面鼓勵民眾通報所關心的病人安全問題

    主動提供病人醫療安全相關資訊

    目標八:提昇管路安全

    加強管路使用之評估及照護品質加強監測及通報管路事件,採取預防及改善措施整合醫療團隊資源,提供跨專業管路照護

    目標九:加強醫院火災預防與應變

    確保建物與設施的防火性能確保滅火及逃生設施的有效性依照單位特性,擬定防火計畫制定全院及各特殊單位之火警應變計畫落實人員防火教育及火警應變訓練

    (資料來源:衛生署,2010)22

    提升管路安全執行策略

    23

    提升管路安全執行策略

    確保管路放置的正確性

    減少管路滑脫

    減少管路造成的感染

    防止管路錯接

    24

    作業規範

    建立醫院的標準照護作業或技術規範。病人管路管理作業加護病房氣管內管留置病人喉嚨疼痛處理作業加護病房氣管內管留置病人保護約束作業鼻胃管固定法氣管切開套管固法定存留導尿管固定法協助氣管內管插入及固定法保護約束法病人肢體約束作業規範

  • 25

    確保管路放置的正確性

    26

    氣管內管

    插管後確認位置-5點不漏

    -胸部×光片管尖在隆突上2-3公分

    氣管內管插管時,若排出胃內容物時、應立即拔除

    27

    中心靜脈導管

    管路置放時過程的協助,遇有不正確隨時停止置放動作

    ◦ CVP 放置時,出現血腫、心律不整或胸悶。◦ CVP 放置後,回血情形、胸部CXR、輸液順暢、監視器波型壓力數值。

    28

    不正確的異常事件

    氣管內管-太深(one lung) 、氣胸、牙齒斷掉吞下

    中央靜脈導管-氣胸、導引線(Guide Wide)留在體內

    29

    動靜脈導管

    放置前-◦ 選擇部位

    避開關節處(手腕、肘窩、患肢)選小導管注射大靜脈

    ◦ 消毒過程(動靜脈注射之感染管制)

    放置中-◦ 觀察病人反應◦ 穿刺部位(不要用針探查靜脈位置,應另選部位)

    放置後-◦ 持續維持(回血、滲漏、紅腫、水腫緊繃、蒼白、溫度低)

    30

    記 錄

    美國輸液護理協會-

    ◦靜脈輸液護理記錄標準:注射日期、時間、針頭號碼、打幾針、靜脈名稱、注射溶液、個案反應(主觀)

  • 31

    減少管路滑脫

    32

    管路滑脫原因-1

    病人

    ◦自拔(感覺不適、痛、癢、尿液感)◦躁動不安

    家屬

    ◦缺乏危機意識◦認為病人可溝通

    (王、石、林、楊、翁、李,2007)

    33

    管路滑脫原因-2設備

    ◦固定的用品性能不佳◦輔助物不足

    醫護人員

    ◦選用不合適的固定物◦固定技術不熟練或不當◦約束方法不當◦翻身洗澡執行醫療處置牽扯

    34

    預防管路滑脫原則-1建立醫院的安全事件通報作業程序。

    加強病人衛教與看護人員的教育訓練。

    工作人員應謹慎進行處置、檢查、翻身。

    加強固定(躁動病人繞頸固定)。

    35

    預防管路滑脫的原則-2每班確認導管位置正確性(標示○○cm)

    36

    預防管路滑脫的原則-3護理記錄應明確記載各類導管之位置。

    ‧交接班交班者與接班者一起檢視病人身上導管種類、位置及固定長度。

  • 37

    預防管路滑脫的原則-4

    做好管路的固定

    38

    成人靜脈注射固定法

    39

    「存留導尿管固定法」固定

    40

    預防管路滑脫的原則-5預留管路空間

    41

    預防管路滑脫的原則-6有效溝通-背景(識字、重聽、工具)

    耐心讀唇

    護理

    42

    預防管路滑脫的原則-7

    必要時才對病人做約束治療

    在病人安全優先的前提下,應盡量選擇對病人舒適、安全、有尊嚴的約束方式

    要有約束護理技術規範

    約束醫囑、同意書、護理評估單

  • 43 44

    約束工具腕部或踝部約束帶

    乒乓球拍式約束手套

    大單

    腕部或踝部約束帶

    乒乓球拍式約束手套

    大單

    45

    約束方法-1手腕約束法(1)腕約束帶環繞手腕一圈。

    46

    約束方法-2粘扣帶穿過約束帶第二鐵環‧維持約束帶鬆緊度以可伸入1~2手指。

    47

    約束方法-3穿過約束帶上之環扣後打平結固定

    ‧帶子固定於床板間隙中。

    48

    乒乓球拍式約束手套約束法

    躁動、高危險拔管傾向病人給予保護之

  • 49

    預防管路滑脫的原則-8關心、主動滿足病患生理需求

    意識混亂、躁動不安-藥物輔助達止痛或鎮靜效果

    50

    減少管路感染

    51

    Ventilater Assosiation Pneumonia

    呼吸器治療48小時以 上病人併發細菌

    性肺炎危險因子

    ◦年齡◦使用呼吸器天數◦使用H2拮抗劑◦先前使用抗生素 …

    52

    減少VAP感染病人◦適當營養支持◦避免胃部過度膨脹◦半坐臥、姿勢改變-避免痰液鬱積◦觀察分泌物量及性狀◦限制壓力性潰瘍微生物因子◦加強洗手◦給予口腔及鼻腔護理◦抽痰遵守無菌技術◦避免不必要之抗生素之使用。

    53

    減少VAP感染

    適當清除呼吸器管路凝集液經鼻內插管應儘早拔除

    54

    減少CVP之感染

    中央靜脈注射部位選擇

    ◦依病人情況及安全做適當選擇◦感染發生率:股靜脈>頸靜脈>鎖骨下

  • 55

    周邊靜脈導管置放術作業步驟 :施術者之無菌技術,洗手政策,手套及口罩穿戴

    注射部位之清潔,滅菌消毒及器械之無菌狀態監測

    侵入性導管需達到無菌層次,酒精、優碘溶液,貼布或無菌紗布,注射空針等需到無菌層次

    導管留置時間,不能超過72-96小時

    56

    周邊留置導管安全作業評量標準

    內 容 評 核 方 式施術者洗手技術 洗手設備及擦手紙

    施術者的隔離裝備 手套、口罩

    注射部位的無菌技術 清潔、消毒方式

    導管照護及定期更換 日期標示

    注射部位檢視及更正 感染之監視

    針頭處置及安全置放 針頭丟棄

    針扎預防及事件記錄 檔案及病歷記載

    護理人力及床位編制 標準化

    57

    中央靜脈導管置放術

    作業步驟:施術者之刷手、洗手、口罩、手套及隔離衣之穿戴

    注射部位之消毒及無菌洞巾之舖設

    侵入性器材,酒精,碘酒紗布皆需為無菌層次CVC(Central venous catheter)導管留置時間,目前無明確規定,但不需要放置時應儘早拔除

    58

    中央靜脈導管安全作業評量標準

    內 容 評 核 方 式

    施術者洗手技術 洗手設備及擦手紙

    施術者的隔離措施 紙帽、口罩、手套、隔離衣

    注射部位的無菌技術 清潔滅菌及無菌中單

    導管照護及感染預防 傷口檢視及換藥

    針頭處置及安全存放 針頭置放筒

    針扎事件記錄及處置 建檔及病歷記錄

    59

    影響感染的因素

    護理人力

    病患情況

    導管材質

    無菌技術

    針扎

    60

    血管內導管引起血流感染的危險因素

    宿主因素

    導管因素

    輸注液特性

    導管護理

  • 61 62

    動脈和靜脈注射之一般處理原則

    留置針之選擇任何血管內裝置之接觸前後應

    洗手,並遵守無菌原則

    注射部位的選擇

    留置針之固定

    63

    動脈和靜脈注射之一般處理原則加藥時,加藥處應先消毒

    使用注射溶液之前,應檢視是否有混濁、雜質和有效日期

    適當的更換敷料

    懷疑有血流感染或靜脈炎

    應立即拔除注射導管

    64

    減少動靜脈注射部位感染-1

    65

    減少動靜脈注射部位感染-2觀察及觸診穿刺部位

    每班、給藥、有發燒等感染症狀時

    紅腫、硬結、癢、分泌物

    儘早拔除

    66

    減少動靜脈注射部位感染-3

    換藥原則

    ◦避免用膠布覆蓋注射部位◦敷料潮溼、髒、鬆脫時需換藥◦換藥時採無菌技術◦不需用預防性抗生素藥膏

  • 67

    減少動靜脈注射部位感染-4

    68

    侵入性治療之感染管制

    69

    減少泌尿道感染-1放置時尿道口及會陰部清潔

    減少菌落,避免細菌延尿管上行感染(Carpeyi et al.1994)

    保持密閉性引流裝置

    70

    減少泌尿道感染-2觸摸尿管或尿袋前要洗手

    尿袋不可接觸地面或高於腰腹部倒尿時尿袋出口不可接觸尿壺, 並立即關閉以免逆

    行性感染

    專屬的尿壺,保持清潔乾燥

    71

    減少管路造成的感染-3盡早拔除

    72

    感管政策

    灌食pump管路72小時換

    每天或鬆脫或髒時需隨時更換

    1. 28天(夕膠材質)

    2. 14天(一般)

    鼻胃管

    尿袋14天鬆脫或髒時需隨時更換

    1. 28天(夕膠材質)、

    2. 14天(一般材質)

    尿管

    腸道外輸液的更換建議

    給藥導管之置換時間

    導管注射部位敷料更換

    導管重新放置建議

    裝置

  • 73

    各項指引之建議分類如下

    第一類:極力推薦之措施。強力建議於所有醫院;有良好的臨床實驗或流行病學數據強力支持。

    第二類:中度採用措施。強力建議於所有醫院;有臨床實驗或流行病學數據支持,及有強有力的理論基礎為依據。

    第三類:輕度採用措施。建議提供給多家醫院;經由臨床或流行病學研究而獲得的建議。

    第四類:不建議採用的措施。未解決的問題;此措施無足夠的證據或結論。

    74

    靜脈留置導管感染管制措施

    靜脈留置導管之適用範圍:靜脈注射應只使用在治療與檢查需要時,不需使用時,立即拔除留置導管。(第一類)

    醫護人員在插動靜脈注射導管前,應洗手。通常一般性洗手即已足夠,但插中心靜脈導管和靜脈切開(Cutdowm)前應採消毒性洗手。(第一類)

    選擇適當注射部位:在成人上肢靜脈注射較下肢合適。(第一類)

    75

    注射部位之準備

    注射前,應先使用消毒劑,以環行方式,由內而外擦拭注射部位。(第一類)

    先以75%Alcohol消毒30秒後,再用Alcohol Better Iodine 消毒皮膚三十秒以上,最後以75% Alcohol擦拭清晰,以便注射。對Iodine敏感之病患,可只使用75% Alcohol消毒三十秒以上。(第一類)建立周邊血管內導管時,若注射部位在皮膚滅菌消毒後不再被碰觸,可戴清潔手套執行技術。(第一類)

    當建立動脈及中央導管時,應戴無菌手套,執行技術。(第一類)

    不要常規使用動靜脈血管切開術做為導管插入的方法。(第一類)

    76

    注射部位之護理

    留置針應確實固定。應使用無菌敷料或無菌膠帶(例OP Site或Transparent)覆蓋靜注處以便觀察。(第一類) 應於op site處標示應更換的日期。每日評估與導管有關之併發症的跡象,注意導管注射部位有無紅、腫、熱或膿液出現,如病人有不明熱或插管處壓痛,應打開敷料加以檢視。(第一類) 若包紮處變潮濕、鬆散或明顯變髒應更換敷料。(第一類) 不要在注射部位使用抗生素藥膏,可能因而造成黴菌感染及細菌抗藥性。(第一類)

    77

    點滴溶液之準備:

    所有輸液或混合液,於使用前應先檢視濁度,滲漏,裂痕或特殊物質及有效期限,如發現有問題時,應停用並送回藥局。(第一類)

    有混合添加物時(如加KCL、B型複合維他命),應再加上標示,其內容為添加物名稱,劑量,添加日期時間,有效日期,及操作人員。

    注射點滴溶液使用不得超過24小時,否則應予丟棄。(第一類)

    78

    點滴輸液點滴輸液應在24小時內輸畢。(第一類)

    脂肪液應在12小時內輸畢,若輸液量需較長時間注射,則應在24小時內輸畢。(第一類)

    輸血或血製品應在4小時內輸畢。(第三類)

  • 79

    輸液系統之維護

    輸液管(包括嬰兒精密輸液管,及TPN所使用之輸液管)需每隔72小時,定期更換新的輸液管。(第一類)

    輸血,血製品或脂肪液給予完畢後,應更換輸液導管。(第一類) 依各家廠商建議,propofol輸液管路應於使用後,每隔6或12小時更換。(第一類) 更換輸液時,管路應儘量保持密閉系統,要加藥時,應經由特定的入口,並先用Alcohol Better Iodine消毒三十秒,再執行。(第一類)靜脈輸液管路阻塞時,應拔除重新注射,禁止以溶液沖洗凝血塊。

    禁止由輸液管路抽血。

    80

    疑似動脈及靜脈注射所致之血流感染時

    應立即拔除輸液系統,於注射部位先用酒精消毒,待乾燥後再拔除導管,將此導管用半定量方法做細菌培養,如注射部位有膿狀分泌物,亦需送細菌培養。因懷疑輸液污染造成菌血症時,輸液應加以培養,並保留輸液瓶,電話通知感染管制中心調查。假如輸液污染已經證實,該瓶輸液及該批輸液應加以保留停止使用。懷疑注射部位感染或靜脈炎時,應立即更換全套輸液系統及注射部位。(第一類)

    81

    周邊靜脈留置導管之特殊注意事項注意導管置放周圍有無紅、腫、熱、壓痛,有無膿液出現,或功能不良,若有以上情形導管應予拔除。(第一類) 若無感染情況發生,輸液導管,注射部位,留置針,及無菌敷料應每隔72小時更換。(第一類) 周邊靜脈注射部位:須特別記錄,成人以選擇上肢為宜,應避免注射於下肢或鼠蹊部或患側。當注射於上肢外時,應儘早拔除或更換。(第一類) 如因緊急插入導管而無菌技術未嚴謹者,在病情許可時應立即更換。(第三類)

    注射部位,輸液導管及無菌敷料,遭受污染,或感染發生時應立即更換。(第一類)

    醫護人員在施行置放術時若有戴手套,當發生針扎事件時,至少可過濾到大部分血量,也較無針刺後得到經血流傳播疾病如HIV、HBV或HCV等疾病上身,醫護人員戴上手套是可以提供預防以上感染的出現。

    82

    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及靜脈切開留置導管之特

    殊注意事項《一》

    插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及靜脈切開留置導管,應執行消毒性洗手。(第一類) 應使用無菌技術和設備,施術者需有帽子、戴口罩、戴無菌手套、和穿手術衣等防護裝備。(第一類) 注意導管置放周圍有無紅、腫、熱、壓痛,有無膿液出現,或功能不良,若有以上情形導管應予拔除。(第一類) 當病人病情不需要時,應立即拔除留置導管。(第一類)

    83

    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及靜脈切開留置導管之特殊注意事項《二》

    中心靜脈留置導管置放部位1. 管置放部位須特別記錄。2. 注射部位應避免組織傷害或其他併發症(如氣

    胸、穿刺鎖骨下動脈、血栓、空氣栓塞之出現)而致感染發生。(第一類)

    3. 放置中心靜脈導管注射部位,以鎖骨下較頸部及腹股溝為佳,除非醫療不當(如凝血病變或解剖上畸形)。(第一類)

    4. 注射部位在鎖骨下靜脈,頸靜脈,和股靜脈等應7天通知醫師,由醫師決定是否更換,傷口紅腫、有膿液出現應立即更換。

    84

    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及靜脈切開留置導管之特殊注意事項《三》

    如需長期使用導管超過72小時,則以op site覆蓋注射部位者,應每72小時更換,但紗布覆蓋者每天換藥,每天觀察並記錄。

    應每隔72小時更換輸液導管。

    醫護人員在施行置放術時若有戴手套,當發生針扎事件時,至少可過濾到大部分血量,也較無針刺後得到經血流傳播疾病如HIV、HBV或HCV等疾病上身,醫護人員戴上手套(無菌手套)是可以提供預防以上感染的出現。

  • 85

    血管內裝置感染防治

    洗手注射部位準備:

    75%酒精 Beta-Iodine 75%酒精注射程序注意無菌技術注射部位評估,定期換藥。定期更新注射部位及整個輸液管更換依病況做血液培養做為參考感管人員監控,訂定感染管制措施及在職教育,減少靜脈注射引起感染的機率

    86

    防 治 對 策

    縮短導管留置時間

    良好的無菌操作技術

    恰當的皮膚消毒及局部護理

    限制導管多用途

    監測血流感染之發生率

    87

    侵入性治療技術評核

    有符合標準的護理人力護理人力及床位編制

    病歷及建檔針扎事件之紀錄及處置

    針頭丟棄針頭處置及安全置放

    感染監測注射部位檢視及更正措施

    日期標示導管照護及定期更換

    清潔消毒注射部位的無菌技術

    手套施術者的隔離措施

    洗手設備及消毒性洗液施術者消毒性洗手技術

    結果評核方式評核內容

    88

    血管內裝置更換期限建議摘要

    導管種類 裝置更換建議 敷料更換 輸液set 輸液溶液使用時限

    周邊靜脈導管IV catheter

    1.成人間隔72-96hrs更換

    2.緊急狀況插入者48hrs更換3.兒科除非有合併症不需常規更換,可保留導管直到靜脈治療結束

    1.導管更換或拔除時

    2.敷料潮濕、鬆脫或髒污時更換

    3.易出汗病患增加更換頻率4.每天或每次更換敷料時觀察注射部位情況

    1.一般間隔72hrs更換

    2.輸注血液製品或脂質溶

    液24hrs更換setset更換時應同時更換延長管

    1.一般溶液無限制2.含脂質靜脈營養溶液(三合一)24hrs輸畢乳化脂質溶液12hrs內輸畢血液製品4hrs輸畢

    89

    血管內裝置更換期限建議摘要

    周周邊動脈導管AA-line

    1.成人不需因預防感染而常規更換導管2.兒科不需常規更換3.間隔96hrs

    更換

    transducer

    1.敷料潮濕、鬆脫或髒污時更換2.每天或每次更換敷料時 觀察注射部 位情況

    與transducer更換時一併更換set及(間隔96hrs)

    更換連續沖洗裝置時,一併更換沖洗溶液

    90

    血管內裝置更換期限建議摘要

    備註:不需常規做導管Tip culture資料來源: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Am J Infect Control 2002;30:476-89)

    中心靜脈導管CVC

    不需常規更換

    紗布敷料每2天更換,透明敷料7天更換敷料潮濕、鬆脫或髒污時更換每天或每次更換敷料時觀察注射部位情況

    1.一般間隔72hrs更換輸注血液製品或脂質溶液 24hrs更換set

    一一般溶液無限制,含脂質溶液24hrs輸畢

    肺動脈導管

    PA line

    不需常規更換

    同上 同上 同上

    臍導管UC

    不需常規更換UA留置不超過5天Uv 留置不超過14天

    不適用 同上 同上

  • 91

    加強洗手

    醫護人員的雙手是造成傳播的主因洗手消毒液:4%Hibiscrub洗手戴手套不能取代洗手(取下手套後仍有5-50%菌株暫時性移生手部;而機械性洗手的動作能有效清除80-90%手上的帶菌)無論穿戴手套與否,洗手動作均不可以減免

    92

    血流感染管制措施

    護理落實洗手動作及過程採無菌技術。

    注射部位之選擇:

    (1)成人:上肢較前後應下肢為佳。

    (2)小兒:優先選擇注射在頭皮、手部或足部,較注射在腿、手臂或肘窩部位為佳。注射部位之皮膚消毒:消毒時先以2%普威隆碘酒精液(tincture of iodine)由內向外擦拭,三十秒後再以75%酒精重複作

    93

    血流感染管制措施

    留置針須確實固定在注射部位,並應使用無菌敷料覆蓋。

    注射日期應標示在容易看到的地方。

    注射部位應每天去檢查、觀察。

    皮膚的消毒

    Tr-Iodine →

    75%Alcohol

    94

    留置針必需確實固定於注射部位

    應以OP side及膠布覆蓋,注射日期應有明顯標示

    若不接IV Lock可直接上輸液套

    IV Lock銜接處儘量不可有血跡,若有需用酒精棉球吸乾

    95

    血流感染管制措施加藥時,加藥處應先消毒。

    導管之更換:(1)每72小時更換周邊靜脈導管及注射部位,以減少靜脈炎的危險。(2)緊急狀況下置入之導管應於24小時內更換新導管及注射部位。

    病況好轉或不需要靜脈輸液治療時,應盡快拔除。

    有感染或靜脈炎發生時,整個注射系統及部位應立刻更換。

    96

    回血!高感染狀態喔!

  • 97

    膠帶使用72小時內更換,沾有血跡、分泌物或潮濕時隨時更換

    透明敷料下有鮮血

    易成為感染源要注意ㄛ

    98

    血流感染管制措施

    當懷疑靜脈注射引起感染時,因將留置針拔除並以無菌剪取導管前端3至5公分送細菌培養及血液的細菌培養。注射部位如有膿狀分泌物,亦需送細菌培養。

    勿由病患使用中的動、靜脈導管抽取血液培養檢體。

    99

    注射溶液開封後24小時內更換

    導管內如有血塊殘留應予更換

    100

    血流感染管制措施溶液使用前宜先檢視瓶子有無裂縫、破洞或液體是否澄清、有無雜質或變色,開瓶使用時有無真空狀態等。

    24小時內更換輸血、血液製品或脂溶性製品(如:Intrafat , Diprivan) 之管路。

    全靜脈營養液:含脂類全靜脈營養液在24小時內完全輸畢。僅使用脂肪製劑,應在12小時內輸畢。

    101

    血流感染管制措施

    輸血及輸注分離後血液成分或脂肪乳劑之後,應立刻更換輸液管,因這些物質可能增加微生物的活動範圍,使細菌在注射溶液內生長

    102

    血流感染管制措施

    施術者防備裝備:手套穿戴及針管之處理避免針扎之意外事件出現

    若HCW有戴手套,至少可過濾到大部分血量,也減少針刺後得到經血流傳播疾病如HIV、HBV或HCV等疾病之可能性

  • 103

    Prevention of CRI (一)(CDC Guideline)

    輸血後24小時更換set

    72小時更換IV set

    移除不必要導管

    導管照護

    每天檢查導管注射部位

    洗手

    插入及照護保護措施

    工作人員教育訓練極

    104

    Prevention of CRI (CDC Guideline)

    預防性抗生素

    使用無針血管內裝置

    使用in-line filter不建議

    監測侵入裝置引發之感染建議實行

    冰山理論

    •每一件嚴重的意外事件背後

    •隱藏10 件輕微的意外事件

    •存在30件未造成傷害的意外

    •可能存在600件可能引發意外的異常事件(或不安全行為)

    沒有一件醫療傷害事件應該被忽略106

    107

    一.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2007)

    管路錯接警訊事件共9件: 2位嬰兒, 8位病人死亡, 1位病人永遠失能。

    將灌食管誤接於靜脈導管: 4位

    將灌食管誤接於腹膜透析導管: 1位

    二.美國USP(U.S. Pharmacopeia)分析300例管路錯接。

    石崇良(2007)

    108

    一、靜脈輸液誤接於硬腦膜上導管

    二、膀胱沖洗液誤接於週邊靜脈導管或中央靜脈導管。

    三、靜脈輸液誤接於膀胱導管

    四、靜脈輸液誤接於鼻導管

    五、灌食管誤接於靜脈導管

    六、靜脈輸液誤接於其他類型管路如腹膜透析導管、腦

    室引流管。

  • 109

    一、病人身上管路多,管路外型相似,管路接頭相容

    二、使用三路活塞(3-way)連接多種管路

    三、改變常規使用的裝置:如灌食袋改為灌食空針

    四、病人轉院或轉換單位,未交班清楚

    五、其他如人員工作負荷重或環境採光不足等

    110

    一.應將病人的管路類型、位置等資訊列入交班標準作業中。

    二.在以下情形應執行管路再檢查:

    (一) 新接一項管路時

    (二) 更換輸液或改變設定時

    (三) 病人轉換單位

    (四)交接班時

    三.輸液管路若以 3-way 連接,應有檢查各輸液管路源頭的機制與作法。

    111

    四.對於高危險導管,如動脈導管,應在病人端作標示或顏色區分。

    五.連接管路或更換輸液時應光線充足。

    六.應對病人及家屬指導,瞭解管路脫落或Pump警示響起時,應通知醫護人員,自行處理。

    七.加強教育員工關於管路錯接的相關訊息,以避免錯誤發生。

    112

    資料來源:賴吾為(2007)

    舊式胸腔引流系統 臨床常用胸腔引流系統

    113

    資料來源:賴吾為(2007)

    當醫師完成胸管放置並和連接管相接後,必須確認連接管的另一頭是和胸瓶的長管相接。且短管上端的蓋子確已移除。並請病人深呼吸或咳嗽確定長管水柱的起伏功能正常。

    114

    胸腔引流瓶內加NS 300cc,接上胸管後,引流液就流入胸腔引流瓶內。

    藍色接頭是接ES Suction的接頭

  • 115

    資料來源:賴吾為(2007)

    剪掉2個瓶蓋

    連接胸腔引流管(矮短蓋)紅色標註:接胸管Patient

    連接負壓抽吸系統(長蓋墊高座)註明:Vacuum負壓抽吸

    臨床常用胸腔引流系統

    116

    提升管路安全

    制定管路照護流程及衛教單張、約束安全圖卡護理指導單張

    創新衛教輔助用具,使用鼻胃管大頭蛙及魔鬼貼固定方式協助衛教指導,以利病人/家屬瞭解

    摘自亞東醫院http://depart.femh.org.tw/safety/new_page_1.htm

    117

    各項改善措施

    (1)制定各項管路照護及置放的標準作業流程,並定時觀察、記錄管路狀態,及注意病人的臨床反應;

    (2)制定各式管路照護的衛教單張,適時提供給病人/家屬或主要照顧者;

    (3)製作約束安全圖卡護理指導單張;(4)創新衛教輔助用具,使用鼻胃管大頭蛙及魔鬼貼固定方式協助衛教指導;

    (5)病床旁增設『呼叫鈴』,提供意識清楚病人表達生理需求;

    (6)放大溝通卡圖示,由10*8公分放大至30*15公分,以?病人觀看;(7)製作『寫字板』,提供插管患者書寫及表達需求。

    118

    創新衛教輔具─鼻胃管大頭蛙

    床欄掛置『呼叫鈴』以利於病人表達需求

    管路溝通卡─『須由醫師拔』之圖示

    製作『寫字板』置於病人床頭

    119

    制定作業管理規範

    臨床落實

    管理機制、稽核

    敬請指教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