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產運銷與地方社會: 以臺灣東石魚場的發展為例 -...

37
漁產運銷與地方社會: 以臺灣東石魚市場的發展為例 第二章 臺灣及東石的漁業及魚市場之肇建 (日治時期以前-1950 年) 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 盧巧茹 60227012L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an-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漁產運銷與地方社會:

    以臺灣東石魚市場的發展為例

    第二章 臺灣及東石的漁業及魚市場之肇建

    (日治時期以前-1950年)

    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

    盧巧茹 60227012L

  • 1

    第二章 臺灣及東石的漁業及魚市場之肇建(日治時期以前-1950

    年)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將討論 16 世紀、清代及日治時代臺灣的漁業概況,

    並以日治時期至 1950 年的臺灣漁業行政、政策及漁獲量消長等面向探討臺灣漁

    業的發展。第二節則聚焦於日治至戰後初期魚市場的沿革與現代魚市場的形成,

    將討論臺灣的魚市場制度何時確立、沿革及轉變過程。第三節則將目光從台灣全

    島轉向本文將探討的案例:東石地區的漁業與魚市場發展。

    第一節 日治時期以前-1950 年的漁業成長

    一、日治時期以前的漁業概況

    臺灣島四面環海,海岸線綿延長達 1566.3 公里。東海岸形勢險峻而水深,

    是南北迴遊魚類必經之路線,西北陸棚緩和平坦、海洋生物豐富,利於魚類棲息

    繁殖。根據史前遺跡發現,臺灣人類開始捕撈活動,最早可追溯自舊石器時代晚

    期(距今 15,000 至 5,000 年前),從臺東八仙洞長濱文化遺留的魚鉤。至新石器

    時代(距今 7,000 至 4,500 年前)的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等沿海

    地區的海岸遺址,甚至內陸溪穀河流地帶,如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皆出土大量

    的魚骨、貝塚,有魚鉤等捕魚工具;依據李匡悌研究,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已發展

    出航海技術,取得臺灣島外的海洋資源、進行生產活動。1至鐵器時代(距今 2,000

    至 500 年前)亦不乏魚貝類遺物,其中又以貝類多達 20 幾種為最。2可見臺灣的

    史前人類已知捕魚,且是其賴以維生的方式之一。

    此後,到 16 世紀歐洲人東來之前,一直有中國的漁民、日本人在臺灣進行

    捕撈活動的蹤跡,當時來到臺的漢人多在漁期短暫居留臺灣捕魚,待到結束後即

    返回中國大陸。3明代文獻中早至嘉靖末年,遲至萬曆初年,已有許多中國漁船

    進入臺灣本島的紀錄。這些來到臺灣的漢人或受烏魚汛期吸引、或來臺與原住民

    交易鹿皮等產物,早先多聚集在西南沿海一帶,再轉往北部雞籠、淡水等地。例

    如《明史稿》〈外國列傳〉便提到中國漁船從魍港(今布袋好美里一帶)漂流到

    1 李匡悌,〈成本與抉擇:臺灣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生活的經濟學觀察〉,洪麗完編《考古、歷史

    與原住民:臺灣族群關係研究新視野》(臺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2016),頁 139-164。 2 蔡昇璋,〈興策拓海:日治時代臺灣的水產業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

    文,2017),頁 37-43。 3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頁 12。

  • 2

    雞籠山。4《清一統志臺灣府》則進一步紀載證明漢人來臺捕魚逐漸頻繁,且範

    圍遠達臺灣北部地區:5

    於時凡販東西二洋、雞籠、淡水諸番及廣東高、雷州、北港等處商漁船引俱

    海防官為管給每引納稅銀多寡有差,名曰「引稅」(東西洋每引納稅銀三兩,

    雞籠、淡水及廣東引納稅銀一兩,其後加增東西洋稅銀六兩,雞籠、淡水稅

    銀二兩;萬曆十八年,革商漁文引,歸沿海州縣給發,惟番引仍舊)。6

    而屠隆於 1603 年(萬曆 31 年)纂寫之〈平東番記〉則明確提及當時中國商

    人、漁民時常與臺灣貿易往來:「東番者,彭湖外洋海島中夷也。……華人商漁

    者,時往與之貿易。」。71616 年(萬曆 44 年)福建巡撫黃承玄上〈條議海防事

    宜疏〉談及往來澎湖和北港(大約指現今臺南附近)8 捕魚者眾:「……至於瀕

    海之民,以漁為業。其採捕於彭湖北港之間者。歲無慮數十百艘。」。9根據上述

    幾項文獻,或許可以推論在 16、17 世紀交際、明末清初之時,臺灣沿岸漁業資

    源豐富,更是吸引中國漁民頻繁前往臺灣活動的誘因。

    1624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 Indische Compagnie V. O. C.)被

    迫離開澎湖、轉而佔據大員(Tayouan)。荷蘭人占領臺灣後,隨即積極發展經濟

    產業、鼓勵中國大陸移民來臺。每年來臺捕魚的漁民眾多,所到漁場如大員、淡

    水、二林、笨港、魍港、堯港等地。不過,每次中國船來都必須先到大員辦理出

    海捕魚手續,然後才能前往南方魚場,在漁場捕魚完畢,仍需要再回到大員繳納

    漁獲物的輸出稅。1630 年代,已有 400 艘漁船、近萬人到臺灣捕魚的紀錄,漁

    獲量最高達 40 萬尾以上,出口到中國和巴達維亞,佔荷蘭東印度公司貿易收入

    的 10%。101640 年下半期,公司將鯔魚以外的漁業,以每年 3000 里爾的價錢由

    人承包,雖然資料未曾明示到底是何處的漁場,明示漁場的例子要到 1645 年才

    4 「嘉靖末,倭寇擾閩;……而雞籠遭倭焚掠,國遂殘破。始,其人悉居海濱;既遭倭難,稍稍

    避居山後。忽中國漁舟從魍港飄至,遂往來通販以為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流求與雞

    籠山》,文叢第 19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頁 94。 5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頁 9-10。 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一統志臺灣府》,文叢第 68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附錄,頁 62-63。 7 屠隆,〈平東番記〉,沈有容輯,《閩海贈言》,文叢第 57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卷之二,頁 21。 8 顧炎武於《天下郡國利病書》中如是說:「凡販東西二洋雞籠、淡水諸番及廣東、高雷州、北

    港等處商漁船引,俱海防官為管給,每引納稅銀多寡有差,名曰「引稅」。」此處北港大約指現

    今臺南附近,而福建船到北港,是以捕魚為主。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

    公司,1979),頁 164-165。 9 黃承玄,〈條議海防事宜疏〉,收於陳子龍等選輯,《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卷 479,頁 5272。 10 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第二屆臺灣產業發展與社會變遷:

    近代臺灣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170928-29)。

  • 3

    出現,但從往後諸年的例子來看應該不是小數目。11因此,臺灣的漁業為荷蘭東

    印度公司帶來大量收入,包含沿岸的鯔(烏魚)漁業經濟效益高,對沿海漁撈和

    河川池沼漁業所課的漁稅也讓公司獲得極高利潤。12

    鄭氏治臺後,除了將荷蘭人的稅捐擴大外,又增加漁具稅。1661 年 5 月 18

    日(永曆 15 年)的令諭中表示:「沿海各澳,除現在有網位、罟位、本藩委官徵

    稅外,其餘分與文武各官及總鎮大小將領前去照管,不許混取,候定賦稅。」13

    而諸羅知縣周鍾瑄曾說清代水餉多為鄭氏時期所遺留的稅制:「水餉、雜稅之徵,

    多屬鄭氏竊踞時苛政。而最重者,莫如船港諸稅。」14光緒年間任福建巡撫丁日

    昌亦曾奏「臺灣、鳳、嘉三縣開闢較先,所徵稅則皆沿鄭成功之舊」,針對漁戶

    所課徵的稅收名目五花八門,各種捕魚方式如「罟、罾、縺、滾、箔、網、滬、

    烏魚旗」,皆須課稅,依據捕魚之船所載貨量的擔數課徵的「樑頭餉」、於港內捕

    魚則須繳交「港餉」、「港口瀦水飼魚為塭」即養殖業者須繳「塭餉」15。鄭氏至

    清代臺灣水餉名目眾多,以至於「窮民苦累實甚」、「漁民皆去來無定」,16但另

    一方面也顯示,明清時期臺灣的漁業,沿岸漁業和養殖漁業兼有,且漁具和漁法

    相當多元。

    清代的漁業方式,可分別自 1722 年(清康熙 61 年)擔任清巡臺御史的黃叔

    璥,以及 1729 年(雍正 7 年)至 1739 年(乾隆 4 年)來臺任官的尹士俍的紀錄

    探查之。

    黃叔璥:

    罟者,結網長百餘丈、廣丈餘,駕船載出常數十人,曰牽罟。罾者,樹大竹棚

    於水涯,高二丈許,曰水棚;置罾以漁。縺小於罟,網長可數十丈,廣五、六

    尺,曰牽縺。蠔,蠣房也,即以為取之之名。用竹二,長丈餘,各貫鐵於末如

    剪刀,於海水淺處鉤致蠣房。……箔者,削竹片為之,繩縛如簾,高七、八尺,

    長數十丈;就海坪處所,豎木杙,趁潮水未滿,縛箔於木杙,上留一箔門,約

    寬四、五尺。潮漲時,魚隨水入,以網截塞箔門;潮退,魚不得出,採取之。

    滬者,於海坪潮漲所及處,周圍築土岸高一、二尺,留缺為門;兩旁豎木柱,

    挂小網柱上,截塞岸門〃潮漲淹沒滬岸,魚蛤隨漲入滬;潮退水由滬門出,魚

    11 中村孝志,〈近代台灣史要〉,《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鄉出版

    社,1997),頁 145。 12 中村孝志,〈近代台灣史要〉,頁 11。 13 楊英,《從征實錄》,文叢第 3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頁 190。 14 周鍾瑄,《諸羅縣志》,文叢第 14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卷六,〈餉稅〉,

    頁 102-104。 15 周鍾瑄,《諸羅縣志》,文叢第 14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卷六,〈陸餉水

    餉雜稅考〉,頁 96-97。 16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頁 19-23。

  • 4

    蛤為網所阻〃寬者為大滬、狹者為小滬。17

    尹士俍:

    捕魚處所,有蠔、潭、港、塭之分。蠔者,指海坪產蠔之處而言;駕小船用鐵

    鈀於水底取之。潭者,帄埔開窩,積水甚深,魚蝦多蓄其中。港者,海水支流

    之處。塭者,就海坪築岸納水蓄魚而名。18

    清初臺灣漁業雖然已發展出魚塭和養蠣為主的養殖業,以及放養淡水魚蝦的潭、

    塘。不過,因魚塘養殖成本高昂,清代臺灣漁業仍然以定置漁網或利用小型漁船

    在近海捕撈的沿岸漁業為主。19

    鄭氏治臺至清代臺灣開港期間,少有準確的數據能知道臺灣的漁獲或漁產品

    產額。直到開港、設立洋海關後才有詳細的紀錄。林玉茹利用 1860 年臺灣開港

    之後的海關報告、日治初期的貿易統計資料,探究 19 世紀臺灣海產進出口貿易

    情況。雖然海關設置於淡水、基隆、安平以及打狗四個條約港,無法概括傳統港

    市的貿易情況,但至少可確信清代晚期臺灣漁業發展反映在海產品,如魚翅、烏

    魚子、貝類、牡蠣、乾鹽魚、烏賊等的出口,20捕撈和養殖仍是主要的漁業方式。

    臺灣看似具備發展漁業的天然條件,在日治初期的日人的眼中卻是發展遲緩

    且不振。根據日人調查分析:臺灣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西南沿海則地勢平淺,

    沿岸地形不利於船舶出入,故為適應海況,臺灣鹿港以南的西南沿海地區發展出

    使用竹筏捕撈的漁業型態。日治初期,針對臺灣漁業現況進行調查的《臺灣水產

    業視察復命書》統計全島漁船 9,508 艘中,木造漁船佔 3,712 艘,竹筏有 5,796

    只,單就竹筏即佔了六成以上的數量。21漁民多仰賴竹筏和少數中國舊式漁船作

    業,雖然竹筏是漁民順應沿岸地形所採取的航行工具,但因竹筏可航行距離有限、

    亦無法長時間作業,於是漁民捕魚的區域受限於西部近海處。22日人卻依此作為:

    臺灣的漁民及水產業者亦欠缺進步,導致發展極為緩慢、臺灣漁業仍停留在技術

    幼稚的階段且規模小的論調的基礎,甚至評價為不足以漁業論之。23

    然而,林玉茹認為此種將臺灣漁業漁獲量不足、需要倚賴進口,直接等於臺

    灣漁業技術落後的觀點,不僅應修正,且是來自於日本漁業觀察者基於殖民優越

    17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文叢第 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卷一,〈赤崁筆

    談〉,頁 22。 18 尹士琅著,李祖基點校,《臺灣志略》(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頁 89。 19 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 20 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 21 下啟助、妹尾秀實編,《臺灣水產業視察復命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0),頁 6-10。 22 陳同白,〈臺灣之漁業概況〉,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漁業之研究(一)》(臺北:臺灣銀

    行,1974),頁 1。 23 〈水產施設一班〉,《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 年 10 月 22 日,第 2 版。

  • 5

    感。1880 年南臺灣海關的報告指出:「臺灣漁業主要從業人員為男性」,「而所有

    來自歐洲的方法,都在這裡獲得了還原、應用」尤其以 7 至 9 艘雙桅漁船集體而

    有組織地捕烏魚地團隊,受到矚目。可以說,在動力漁船發明之前,臺灣漁民為

    適應臺灣環境發展出的漁業技術與歐洲相比並不遜色。林玉茹更進一步分析臺灣

    漁貨生產不足的主要原因,一如康熙末年《諸羅縣志》即有魚蝦「食者多而採捕

    者少,固宜其騰湧耳」所說,臺灣魚貝類生產不足,究其原因是消費需求大、漁

    業從業者卻很少。24

    臺灣夏季至秋季之間多颱風、冬季又有季風不間斷地吹拂,以致於海上波濤

    洶湧,漁民出海作業往往受天氣所限,亦有生命安全的疑慮。加上部的廣大沃野

    利於農業,農耕收穫較捕魚獲利穩定,大部分的人多選擇以農耕維生而捨棄收獲

    不定的漁業。且如前述所言,明清以來水餉名目多,漁業者「可憐捕魚蠅利,餉

    項攸關」若遇船隻修葺又得耗費巨資,最後「勢不得不就別業改圖。」25導致漁

    業成為大多數人不願從事的行業,甚至出現對漁民名稱呼為「討海人」、漁船叫

    做「船仔」如此帶有輕侮意味的稱呼。26是故,日治時期以前,臺灣人多將水產

    業當作副業經營,漁獲物亦只有販售到當地附近,尚未出現魚貨的運銷體系。27

    惟魚塭雖然須繳納塭餉,但「稅輕利重」;道光年間因為台江淤積嚴重、擴大經

    營,1888 年(光緒 14 年)清丈之後,又將稅降為「下則之園」,魚塭養殖業在

    臺灣南部相當盛行。28

    二、日治時期的漁業建設與成長

    日治時期以前,臺灣的漁業以養殖漁業為重、養殖技術發達,29沿岸及近海

    仍以傳統漁法為主,遠洋漁業尚未出現。日人領臺之後,才開始經由政府推動臺

    灣漁業的增產,如制定法令獎勵漁業發展、設置水產行政單位,及引進現代化漁

    業技術發展各項漁業等。但是在理解日本當局何以有計畫地發展殖民地臺灣的漁

    業前,不得不回溯日本近代漁業轉型與發展的脈絡。日本漁業生產和技術隨著明

    治維新的變革,在明治時期逐步完善漁業管理政策與制度,諸如廢除漁業不必要

    的限制,並引進外國新技術,就漁場、魚類等進行調查研究、改良魚網、引進動

    力漁船等,大幅提升日本漁業技術,同時加速近海、遠洋漁業的技術發展。這段

    期間日本的漁業發展,影響其日後管理殖民地如臺灣、朝鮮等地漁業的態度,30

    24 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 2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434-436。 26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編,《臺灣水產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40),頁 11。 27 陳同白,〈臺灣之漁業概況〉,頁 1。 28 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 29 下啟助、妹尾秀實編,《臺灣水產業視察復命書》,頁 4。 30 蔡昇璋,〈興策拓海:日治時代臺灣的水產業發展〉,頁 114。

  • 6

    尤其以身為殖民者的優越感面對被殖民者漁業技術的「幼稚」,日本政府為滿足

    領臺之後的魚產需求,就必須思考如何增進臺灣的漁業技術、提高漁獲量以確保

    糧食的供應。31

    日治初期,臺灣的水產事業附屬於總督府民政局農商課之下,1897 年(明

    治 30 年)確立臺灣總督府官制後,將水產業務劃歸於民政局殖產課掌管。1898

    年(明治 31 年)廢民政局改為民政部,水產業務先後於 1898 年及 1901 年相繼

    由民政部下之殖產課、農商課執掌,1908 年,農商課分為農務課與商工課,水

    產業改歸於商工課之下。至 1909 年(明治 42 年)臺灣總督府官制再次改制,但

    是要到 1910 年(明治 43 年)因動力漁船的出現,而在商工課下設置水產股。隨

    著水產業的發展,1918 年(大正 7 年)總督府以訓令改正〈臺灣總督府官房竝

    民政部各局署部分課規程〉將水產股提升為水產課,經 1924 年(大正 13 年)與

    1929 年(昭和 4 年)的廢立,水產課下設立漁政股與水產股,囊括相關事業的

    發展。至 1943 年(昭和 18 年)基於戰爭需求將水產課置於新設之農商局之下。32

    日本領臺初期,總督府即派農商務技師:下啟助、水產講習所技師:妹尾秀

    實在臺灣展開水產業視查,33調查各地魚群種類,並採集標本送往東京水產講習

    所研究;其次,依據不同漁場,統計臺灣常見漁獲物的種類、漁獲量和漁獲產額

    等。34以獎勵補助金招攬來自日本的漁業技術移民也是此時的重大措施。35基於

    1898 年日本政府頒布的〈遠洋漁業獎勵條例〉,1900 年起開始有日本漁民到台灣

    捕魚,在 1907-1908 間已經有來自沖繩等地的漁民自由移民到基隆、恆春等地捕

    魚,但是人數和漁法皆有限。直到 1908 年(明治 41 年)桃園廳為開拓海岸地帶,

    首次向總督府申請官營移民,後續地方政府如阿緱廳、苗栗廳、彰化廳等地群起

    效尤,至 1911 年間為初次的官營漁業移民計畫。36第一次的官營移民雖然獲得

    政府供應的漁具、漁撈技術,並受到積極的訓練,卻由於移民不熟臺灣的漁場、

    使用之漁法適應不良、台灣港口設備差、風災船難等原因,終告失敗,計畫亦暫

    時中止。直到 1926 年(大正 15 年)臺灣總督府才再次於蘇澳港進行官營漁業移

    31 林玉茹,〈殖民地的產業治理與摸索-明治末年臺灣的官營日本人漁業移民〉,《新史學》7:2

    (2001 年 6 月),頁 51-93。 32 王俊昌,〈日治時期臺灣水產業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頁 228。 33 〈水產技師赴基〉,《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 8 月 24 日,第 2 版。 34 下啟助、妹尾秀實編,《臺灣水產業視察復命書》,頁 6。 35 〈臺灣之水產業(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 年 8 月 28 日,第 3 版。漁業移民實施的

    方式如下:一以團體的漁業者移住為主。二是選定適種漁業後,再由日本當地有相關漁業經驗的

    地方引進移民。三要讓漁業者樂於攜帶家族到臺灣。明治 42 年(1909)開始樂續引進到蘇澳、

    桃園許厝港、鹿港、東港和恆春等地。〈臺灣之水產業(一)〉,《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 年 8

    月 26 日,第 3 版。 36 林玉茹,〈殖民地的產業治理與摸索-明治末年臺灣的官營日本人漁業移民〉,《新史學》7:2

    (2001 年 6 月),頁 51-93。

  • 7

    民、後續又於 1932(昭和 7 年)與 1938 年分別在新港和花蓮展開。後期的漁業

    移民不同於明治末年是為了殖民統治、滿足在臺日人漁獲消費和改良臺灣西部沿

    岸漁業為目的,而是基於開發臺灣東部的論調和日本漁業人口過剩的壓力所促成,

    以「築港-移民-漁業改良」的模式進行,並且取得不錯的成果。37

    此外,總督府為發展臺灣的現代化漁業技術,積極辦置水產試驗所和試驗船,

    行撈漁試驗和探索漁場,38並獎勵本國漁業者投資開拓、提供漁民出海的保障、

    闢港造船,設置氣象觀測種種設施,增進漁業設備及保障,於是奠定臺灣的漁業

    基礎。39至 1910 年代已小有所成,《臺灣時報》描述當時的漁業現況,漁撈方面

    也因為各漁業會社設置、政府補助有關機關,使動力漁船數量於 1916 年後提升,

    遠洋漁業逐漸蓬勃發展。養殖業如牡蠣、石菜花等發展皆有所成;水產加工業,

    如罐頭和鰹節等更大幅增長,40水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帶動相關產業成長,如漁船

    用燃料、製冰廠、冷凍廠或漁具製造業如棉紗、麻索、釣鉤、鋼索等。41

    表 2-1-1 1916-1922 年(大正 5-11 年)漁船的消長

    年度 機關船 木造船 竹筏 合計

    1916 46 3,800 5,417 9,263

    1917 80 3,883 5,219 9,182

    1918 125 3,853 4,879 8,857

    1919 129 3,744 4,865 8,738

    1920 160 4,024 4,435 8,619

    1921 157 3,893 4,920 8,970

    1922 174 3,914 5,282 9,270

    資料來源:

    吉川精馬編,《臺灣經濟年鑑(大正 14 年版)》(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25),頁 290。

    在總督府積極推動漁業之下,日本結束統治前的臺灣漁業,已脫離過去以沿

    岸漁業為主的型態,發展出可依照從事漁撈的漁船之大小、續航力以及魚場之遠

    37 林玉茹,〈殖民與產業改造:日治時期東臺灣的官營漁業移民〉,《臺灣史研究》24:3(2013 年

    9 月),頁 95 - 133。 38 〈水產施設一班〉,《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 年 10 月 22 日,第 2 版。 39 梁潤生,〈光復以前臺灣之水產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水產資源》(臺北:臺

    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1),頁 79。 40 〈臺島水產業略況〉,《臺灣時報》(1914 年 4 月),頁 67-68。 41 〈本島水產一斑(四)〉,《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6 年 4 月 29 日,第 3 版。

  • 8

    近劃分出遠洋漁業、近海漁業、沿岸漁業及養殖漁業四類。42

    臺灣的遠洋漁業始於日本引進現代化漁撈技術後,指利用 50 噸以上具風帆

    的大型漁船或各等級的機動漁船出海作業之漁業類型,漁具、漁法則有大、中型

    拖網漁業和鮪釣漁業等。拖網漁業在 1912 年最早開始,當年 8 月,臺灣漁業株

    式會社成立,並向臺灣總督府申請拖網漁業獲准許可,為臺灣拖網漁業之嚆矢。43鮪延繩釣法則在 1913 年引進並發展,機船底曳網較晚 1919 年才展開;初創時

    期只有鮪釣漁業成績較佳;其他則要待 1920 年代改良漁法漁具或由具經驗的來

    臺日人經手後才逐漸成長,發展到 1940 年達到最盛時期。44近海漁業指不在國

    外基地作業、使用 50 噸以下小型動力漁船的漁業,所需經費較少,容易自由發

    展;漁具則有巾著網、焚寄網、小型拖網、刺網、一支釣、鰹幹釣等等。45臺灣

    沿岸漁業多創始於清代,沿岸漁業規模較小,作業區域離沿岸不遠,所用漁船多

    為舢舨竹筏,漁具置備容易,因此經營此種漁業的漁民數最多。總督府雖為配合

    日本本國需要,將發展重點放在遠洋漁業,相對來說較不重視養殖漁業;46不過

    中南部及澎湖的養殖漁業在這段時間依然持續發展,如牡蠣、灰貝、真珠、虱目

    魚等養殖皆實施改良而增產有成。47

    從表 2-1-2 1902-1941 年間漁獲量金額來看,1911 年以前波動並不大,此時

    臺灣水產業的建設初起步、且尚未引進遠洋漁業技術,而漁獲量成長幅度亦有限。

    至 1912 年開始,尤其 1912 年到 1913 年成長約 1.5 倍、1917 年到 1918 年亦有

    1.65倍成長,應與遠洋漁業的 1912年開始投入臺灣漁業有關,而鮪釣漁業在 1913

    年傳入後,短短幾年間已能在 1918 年移出漁獲至日本本國,顯示漁獲物價額的

    增長與其穩定成長有關。1930 年至 1935 年間因為科學各方面的進步,魚撈的種

    類設備日漸改良,同時漁撈技術也日新月異,發展最為激劇。漁獲到 1940 年達

    到最高產值,之後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走下坡。48

    42 臺灣省新聞處編,《臺灣漁業》(臺北:臺灣省新聞處,1953),頁 5。 43 蔡昇璋,〈興策拓海:日治時代臺灣的水產業發展〉,頁 228。 44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水產資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51),頁 10。 45 李燦然、許君復,〈臺灣之近海漁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漁業之研究(一)》(臺北:

    臺灣銀行,1974),頁 66。 46 臺灣省新聞處編,《臺灣漁業》,頁 8-10。 47 〈臺灣之水產業(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 年 8 月 28 日,第 3 版。 48 梁潤生,〈光復以前臺灣之水產業〉,頁 78。

  • 9

    表 2-1-2 1902-1941 年間(明治 35-昭和 16 年)漁獲量

    年度 漁獲物數量(斤) 漁獲物價額(圓)

    1902 明治 35 年 10,265,845 538,010

    1903 11,136,774 586,085

    1904 15,239,760 677,557

    1905 12,357,495 650,647

    1906 13,584,483 717,187

    1907 12,727,573 787,212

    1911 964,720

    1912 大正 1 年 1,013,517

    1913 1,551,995

    1914 1,662,656

    1915 1,561,217

    1916 2,102,790

    1917 2,426,388

    1918 4,004,334

    1919 5,057,969

    1920 5,513,121

    1921 5,913,207

    1922 5,988,097

    1923 9,030,651

    1924 9,193,036

    1925 10,031,417

    1926 昭和 1 年 10,225,629

    1927 10,822,119

    1929 14,446,265

    1930 11,771,144

    1935 131,054,534 13,639,945

    1936 129,969,726 14,394,405

    1937 130,157,744 14,513,106

    1938 120,901,285 15,670,812

    1939 137,730,364 25,183,328

    1940 181,792,184 38,894,399

    1941 128,710,209 37,195,679

    資料來源:

    下啟助、妹尾秀實編,《臺灣水產業視察復命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0),頁 5。

  • 10

    臺灣總督府水產課編,《大正 13 年臺灣水產統計年鑑》(臺北:臺灣總督府水產課編,1924)。

    吉川精馬編,《臺灣經濟年鑑(大正 14 年版)》(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25),頁 290。

    臺灣水產雜誌編,〈昭和 2 年中臺灣水產統計表〉,《臺灣水產雜誌》,N151(1928 年 8 月),

    頁 18。

    臺灣總督府水產課編,《昭和 4-16 年臺灣水產統計(有缺漏)》(臺北:臺灣總督府水產課編,

    1930-1943)。

    然而,日本在 1930 年代進入準戰時體制時代,至 1938 年(昭和 13 年)正

    式頒布國家總動員法、開始總動員體制,到 1945 年戰爭結束這段時間,日本及

    殖民地的一切經濟、產業都以確保軍需以應戰為目標,進入非常態的戰時經濟統

    制時期。如近藤正己論臺灣軍之總體戰準備,如是說:「第一、日本隊必須的國

    防資源中,亞熱帶特有資源,可由臺灣供應;第二、臺灣軍隊必需的軍用品,是

    以培養在臺灣島內可供給資源為目的。為了供給島內之如此軍用品,低廉電力、

    日本人技術者增加、新資源創造研究、而且做為勞動力之臺灣人教化,亦是必須

    的。」49有關日本當局在戰時的策略變化,如何影響臺灣水產業的風展,蔡昇璋

    於其博士論文〈興策拓海:日治時代臺灣的水產業發展〉已有完整討論。

    根據蔡昇璋的研究成果,日本於 1931 年「滿州事變」後,進入「準戰時體

    制時代」,其經濟政策考量的核心著重於提升物資的生產、儲備與輸出。繼國家

    總動員法頒布,更進一步採取統制經濟、運用人和物的支援總動員之體制。此時,

    運行經濟統制不可或缺的條件為輸出振興,即等於外匯的獲得,作為發揮最大效

    益的水產業,不僅可將漁獲物及製品,作為國民營養產品,其作為戰時糧食和國

    民體為提升,也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不過,在戰時統制經濟下,一是為了確保

    軍需品供給,不可避免將犧牲民間物資的輸入,亦影響仰賴輸入物資的水產業之

    發展。1931 年 5 月,根據修訂「輸出入品臨時處理法」頒布「供需調整協議會

    令」,配合配給統制措施管控物價;水產業方面則透過農林省令,針對生產、配

    給、消費價格等進行全面性統制,漁業資材亦多依此調整供需。50

    再者,1942 年(昭和 17 年)發布「水產統制令」,將臺灣納入海洋漁業統

    制範圍。故,1942 年 7 月以勅令 618 頒布「臺灣水產統制令」,並由總督命令設

    立「南日本漁業統治株式會社」、「臺灣水產物配給統治株式會社」。前者負責統

    制臺灣汽船拖網、機底船曳網、母船式漁業、捕鯨業,以及其他總督指定漁業,

    漁船及漁業用設備的貸款、投資等經營;後者則專門負責水產物買賣、委託銷售,

    以及相關事業之經營。臺灣兩個水產統制會社,仍須要配合帝國的戰時統制國策,

    49 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頁

    29。 50 蔡昇璋,〈興策拓海:日治時代臺灣的水產業發展〉,頁 362-363。

  • 11

    實施生產與配給措施,力求統合一元化;因此,在糧食增產與戰力增強的要求下,

    在生產方面,實施計畫性生產,配給方面則需配合會社,提供生產、消費、配給

    一元化的策略,扮演與帝國相同之振興扶植沿岸漁業的功能與作用。51

    三、戰後至 1950 年的漁業:衰退至復甦概況

    承前述所言,臺灣漁業至 1940 年達到最盛。然而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臺

    灣各地漁港,因戰時遭受破壞,造成港口砂石阻塞、漁船出入不便;日本當局為

    因應戰爭,一部分漁船及技術人員被徵為軍用;又一部分漁船及陸上設備遭受炸

    毀,不僅燃料、資材皆補給困難,漁船亦蒙受出海,因此 1941 年開始遠洋漁業

    及近海漁業生產銳減。尤其戰前已在臺灣漁獲產值佔有一席之地的遠洋輪船拖網

    漁業,戰後公營水產機構只剩下一艘已逾齡且不能使用的漁輪臺漁 50 號(原名

    六甲丸),影響甚大。1945 年戰爭甫結束時,各公司漁業機構的生產工作都面臨

    百廢待興的挑戰。52

    若透過表 2-1-3 與表 2-1-4 統計資料觀察臺灣漁業的鼎盛期 1940 年與 1945

    年戰爭結束後漁獲量的變化,1945 年遠洋漁業魚獲量僅及 1940 年 0.12%,近海

    漁業為 9.2%,沿岸漁業為 38.1%,總魚產量為 10.7%。1945 年漁業之衰落,主因

    雖是戰事導致,但由勝利至接收期間一部分漁船散失及公私漁業無形停頓,亦為

    衰落原因之一。1947 年漁船艘數及噸數雖仍然持續增加,但因為遠洋及近海漁

    產不但不能與漁船作正比例增加,近海魚獲量反而較上年減少;53究其原因,還

    是肇因於戰後初期臺灣漁港、造船機械、製冰等漁業遭受戰爭而嚴重損失。54

    51 蔡昇璋,〈興策拓海:日治時代臺灣的水產業發展〉,頁 365-367。 52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頁 8-10。 53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頁 6-10。 54 海事雜誌社資料室,〈漁業善後物資管理處臺灣分處過去概況及今後動向〉,《海事》,36 年 10

    月(1947 年 10 月),頁 13-15。

  • 12

    表 2-1-3 臺灣 1940-1950 年漁產統計表(單位:公斤)

    年度 遠洋漁業 近海漁業 沿岸漁業 合計

    1940 57,293,111 28,223,394 23,564,555 109,081,060

    1945 68,307 2,599,654 8,952,304 11,602,265

    1946 2,731,406 21,822,916 16,949,292 41,503,614

    1947 3,370,542 16,467,402 27,810,406 47,643,350

    1948 7,193,506 19,674,620 31,342,702 58,210,828

    1949 5,205,356 20,232,403 31,465,952 56,894,711

    1950 11,999,000 21,109,000 31,510,000 64,618,000

    資料來源: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水產資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51),頁 5。

    表 2-1-4 臺灣 1940-1949 年漁船統計表

    年度 動力漁船 舢舨 竹筏

    (艘)

    合計

    (艘) 艘數 總噸數 馬力 艘數 石數

    1940 1,479 29,283.53 57,078 3,988 42,828.00 5,755 11,222

    1945 697 8,889.07 19,812 5,000 61,735.22 7,595 13,292

    1946 1,042 11,444.67 26,412 5,922 66,704.22 8,038 15,002

    1947 1,158 13,540.65 26,249 5,794 79,258.00 10,014 16,966

    1948 1,282 15,696.00 29,104 6,105 106,344.00 13,404 20,719

    1949 1,371 19,731.23 35,936 61255 94,744.00 11,642 20,124

    資料來源: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水產資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51),頁 5。

    有鑒於戰後漁業百廢待興的景況,農林廳選擇重要的漁港加以修建,於 1947

    年擬定高雄縣東港漁港修築計畫,並由省府撥款補助舊臺幣 1 億 1 千 5 百萬元,

    交由高雄縣政府著手修建,不足款由地方自行籌措。後續又跟進整建臺北龜山島

    漁港、高雄琉球島、綠島、中洲等漁港。並實施一系列漁業發展措施,如增加魚

    苗人工孵化數量,加強漁業管理:管理定置漁業、特許漁業,如輪船拖網漁業、

    55 1949 年的竹筏艘數記為 612 艘,不過對照前一年 6,105 艘竹筏的石數為 106,344.00 石,當年

    石數 94,744.00 石;雖減少 11,600 石,但艘數落差不應如此之大,此數字恐有誤。

  • 13

    機船曳網漁業、鮪延繩漁業;制訂各縣市漁業管理辦法,且於 1948 年 8 月間頒

    布施行,取締違法捕魚等。在戰後有不少日籍漁業技術人員被遣送歸國,所幸日

    治時期有不少台灣人的技術人員或事務人員被授予技手的官職,以職員身分服務

    於農會、畜產會等團體;戰後,則由這些日治時代留下來的基層技術及事務人員

    則負責指導漁業技術,56政府亦則置漁業指導專員、訓練漁業技術人員,以開發

    南洋及太平洋漁場。57

    政府為復甦漁業產值,努力推行漁業政策,如中國行政院救濟總署立即與聯

    合國救濟總署中國分署與共同訂有漁業救濟與改進漁業計畫。至於漁業行政的部

    分,則以 1946 年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與農林部在上海設置漁業善後物資管理處

    (簡稱漁管處)為始。58漁管處臺灣分處於 1947 年 4 月 6 日在基隆港成立,要

    旨為實驗新式漁船、完成作業基礎、協助恢復日治時期之臺灣漁業成就,兩年內

    自中國來臺的漁輪至少十餘艘。595 月正式成立閩臺分處,主任為陳同白,緊接

    著在 5 月 28 日改為「善後救濟總署農林部漁業善後物資管理處臺灣分處」。601948

    年初,漁管處改隸行政院,全名為「行政院善後事業委員會漁業善後物資管理處」,

    並負擔擴大漁業基礎工作,擴大漁業採捕業務,自給自足三項任務。1950 年因

    善後事業保管委員會即將結束,行政院將漁管處改隸經濟部。61

    另外, 1948 年 10 月 1 日,經中美政府雙方協定、在南京成立的中國農村

    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也基於協助中國政府運用農業科學方法,及創

    新農業制度以從事農村建設,負責籌畫戰後農村復興工作的宗旨從事漁業復興工

    作,1949 年隨政府播遷來臺。農復會來臺初期,以提高臺灣漁業對糧食增產和

    提高鄉村生活水準為目的,故主要工作為發展水產養殖以及改善漁港及陸上設備,

    草創初期在於穩固臺灣漁業基礎。62

    戰爭期間受到重創的遠洋漁業,政府則透過臺灣農林水產分公司以及經濟部

    漁管處兩處公營水產機構力圖恢復。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隨即派員

    56 楊基銓,《楊基銓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頁 131。 57 臺灣省農林廳編,《臺灣省農林漁牧事業概述》(臺北:臺灣省農林廳,1950),頁 22。 58 內藤春吉、許冀武編,《臺灣漁業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頁 18。漁管處負

    責接收保管漁業善後物資、訓練使用新式漁輪人才、實驗及推進新漁業等業務。 59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頁 18-19。 60 漁業善後物資管理處臺灣分處的宗旨為利用臺灣各項有利的漁業環境,補充漁船、訓練漁業

    技術人員,並從事水產加工,恢復臺灣戰前漁業繁榮之地位,為本處之重要工作目標。業務範圍

    涵蓋以下幾點:一、充實分處設備,使漁船用品的供應、漁產品的儲運、海員調動皆能充足靈活;

    二、利用分處漁船之優良設備,加緊訓練漁業技術人員,補充公私漁船船員;三、致力於漁撈工

    作,為漁業善後與輔導及發展之示範。分配善後物資;四、進行當地漁業調查及研究工作。海事

    雜誌社資料室,〈漁業善後物資管理處臺灣分處過去概況及今後動向〉,《海事》,36 年 10 月(1947

    年 10 月),頁 13-15。 61 臺灣省新聞處編,《臺灣漁業》,頁 18-20。 62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二期)〉,1940,頁 22。

  • 14

    接收日治時代的南日本漁業統制株式會社,改組而成為臺灣農林水產分公司。戰

    爭甫結束時,南日本漁業統制株式會社被改稱為臺灣水產株式會社;1946 年

    (1946)農林處先任陳同白為臺灣水產公司籌備處主任,將原臺灣水產販賣會社、

    高雄開洋興業株式會社、高雄葛原工業所、東港製冰株式會社等,撥併水產公司

    統籌經營。同年 11 月臺灣水產有限公司成立,接收前基隆報國造船廠,臺南須

    田造船廠,改稱基隆臺南漁船修造廠。1947 年 3 月臺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水產有限公司亦併入農林總公司為所屬水產分公司。63是故臺灣農林水產分公司

    的事業種類涵蓋輪船拖網漁業及機船底曳網業、製冰冷藏、延繩釣漁業、漁船修

    造、漁具繩索製造及水產物加工等,並以基隆和高雄兩地為基地經營遠洋漁業。64

    日治時期漁業最盛的 1940 年,每噸漁船每年平均生產量為 2.92 噸,每人每

    年平均生產量為 915 公斤;至 1947 年時每噸漁船每年平均生產量僅得 1.47 噸,

    每人平均年產量僅得 311 公斤。但對照表 3 沿岸漁業的漁獲產量,已超出 1940

    年產量 18.2%。1948 年起,臺灣漁業已能按照常軌逐步推進,每噸漁船及每人平

    均生產量已經大有進步。其他水產相關行業如製冰等,同樣在戰時受限於資金或

    材料的缺乏,經營日感困難、相繼停業,至 1943 年,南日本漁業統制公司成立

    並獨占經營主要的製冰或冷凍工廠,然而戰時損失極大,之後又因各廠設備老舊

    導致生產力逐漸降低。至 1945 年接收改組為臺灣農林水產分公司時,製冰冷藏

    廠的實際生產能力為每日 140 噸,至 1946 年日產量已達 340 噸、1948 年 365 噸、

    1949 年上半前已增加到 440 噸。65

    綜上所述,戰後至 1950 年,以「行政院善後事業委員會漁業善後物資管理

    處」(漁管處)該組織的善後事業保管委員會結束,漁管處改隸為經濟部展開新

    階段工作為斷限,不論是漁管處還是台灣農林水產公司,甚至是農復會設立初期

    的階段任務都在於恢復臺灣的漁業生產量。

    63 海事雜誌社資料室,〈臺灣水產公司概況〉,《海事》,36 年 10 月(1947 年 10 月),頁 38-43。 64 內藤春吉、許冀武編,《臺灣漁業史》,頁 16-17。 65 梁潤生,〈光復以前臺灣之水產業〉,頁 96。

  • 15

    表 2-1-5 臺灣近年每人及每噸漁船每年平均魚產量比較表

    年度 每噸漁船

    年平均生

    產量(噸)

    每人年平

    均生產量

    (公斤)

    年度 每噸漁船

    年平均生

    產量(噸)

    每人年平

    均生產量

    (公斤)

    1940 2.920 915 1947 1.470 311

    1945 0.287 106 1978 1.720 386

    1946 2.140 316 1949 1.190 381

    資料來源: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水產資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51),頁 6。

  • 16

    第二節 魚市場的沿革與現代魚市場的形成

    一、魚市場的功能

    漁業經營的成功與否不只在於提高生產量而已,而是生產之後還要考量如何

    提高運銷並順利銷售。首先,漁業在生產上受自然環境影響極大,依據季節變化

    和地區的不同,所捕撈到的魚種、數量都不進穩定。漁業產品尤其以鮮魚為甚保

    存不易、極易腐敗,若欠缺冷藏技術或進一步加工,則無法長時間保存,而使得

    漁產運銷有時間和距離的限制。再來,雖然漁產品具有相當營養價值,但是基於

    保存和產量問題導致價格高低懸殊,對於早期經濟水準較低的一般家庭而言只有

    在特殊場合或價格低才會購買。因此,如何提供穩定的運銷管導和控制漁產價格

    即成為漁業經營中相當重要的一環。66

    根據清代方志紀錄,康熙年間,臺灣府城(今臺南)最早出現的魚市「在西

    定坊新街頭潮市,漁人喧集於此」, 東安坊「近商人轉販海鮮集此,張肆覓利」;67可知至少在清代已經出現兩種型態的魚市場,一是聚集漁業生產者的魚市場、

    二是集中運販海鮮的市場。至清末,臺灣府城至少有 7 個魚市,其他城市和大鄉

    街,特別是沿海小口型以上港市幾乎都有魚市。68

    清代臺灣各地的漁獲,只能就近在港口附近、鄰近街庄出售。否則必須經曬

    乾、鹽藏、水煮加工後製成魚脯、鹽魚等產品;島內銷往基隆、臺北、淡水、新

    竹、鹿港或臺南等主要市場,69島外出口地有廈門、上海、福州、香港等。70。

    不過,不論是鮮魚或是曬乾的鹽魚,一般漁民的銷售管道有限,多委託魚行販售,

    雖然也有直接在海上出售,在原產地自行零售或挑到附近都市販售,自行銷售者

    畢竟都屬少數。清代到日治時期,臺灣的水產販售大致上有魚行、魚商及海產商。

    魚商有直接在產地收購的中間商,以及零售的小賣商人;零售者又分為向魚

    行買魚零售給消費者的魚架,以及走販魚脯、魚類的小販者:魚販。71海產商以

    乾貨類為主要販售產品,故又被稱為「魚什貨商」。72魚行則類似日本的魚問屋,

    平常提供漁業者或是養殖業者資金或日用品如漁船漁具的借貸,之後漁業者或是

    養殖業者再將魚貨物交給魚行販售,以償還借貸的款項;在欠缺現代化金融機構

    的清代,魚行成為漁民資金融通的憑藉,這點也是連結魚行和漁民最重要的原因。

    66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頁 14。 67 高拱乾,《臺灣府志》,文叢第 65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二,〈臺灣縣〉,

    頁 46-48。 68 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 69 蔡昇璋,〈興策拓海:日治時代臺灣的水產業發展〉,頁 104。 70 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 71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路》(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頁 105。 72 蔡昇璋,〈興策拓海:日治時代臺灣的水產業發展〉,頁 106。

  • 17

    73魚行會在貨款中扣除 5%為傭金,並收回其所貸款項,再有餘剩,才會交付貨

    主。魚行雖然對漁民少量資金或日用品物的借貸且不收利息,可是卻也常常因為

    雙方訊息不對等,漁民只知道有借貸一事,卻不清楚帳目細節,魚行得以壓抑販

    售價格或低秤重量從中不當得利,而以不當方式過分賺取差額也是魚行最遭人詬

    病之處。74魚行雖然提供漁業貸款,但是基於其營利的目的和剝削漁業者的情況

    層出不求,並未能達到調整魚價及達到平衡物價的效果,當然更難以進一步協助

    漁民運銷魚貨或是促進漁業發展了。

    因此,魚行的壟斷及漁產運銷的不全,使日本政府開始設置魚市場或共同販

    賣所等,為改善臺灣漁民經由魚行銷售漁獲物,卻被從中剝削的狀況。魚市場販

    售的主要是鮮魚,很少看到熟魚或鹽魚的出現,大宗的交易以公斤計算,而魚市

    場的經營者則是受供銷人如漁民的委託再銷售給中間商。因為已經事先將中間商

    收取一定數額的保證金,所以可以即時支付漁民當天的銷售款項,同時亦規定中

    間商必須在期限內支付貨款,中間商則能進一步將魚貨出售給零售市場中的零售

    商。而魚市場的手續費收取 7-10%不定的金額,有些市場也利用手續費作為獎勵

    供銷人的來源。75

    有鑑於市場的公共性質,市場規則中要求市場只能由公共團體或鄉鎮街庄民

    眾組成的產業組合經營。不過實際上的運作也會出現除了漁業會社之外,所有漁

    民都將漁獲委託給相關團體,而卻失去制定市場規則規定魚市場經營團體最主要

    的目的。因為假使作為漁民和消費者的中間機關只是把市場交易手續費當作收入

    的來源或是增加收入的手段之一,卻不利用手續費提升鮮魚生產、設置冷凍庫或

    完善鐵路運銷等設備,反而會不利於漁民和消費者。為了充分發會魚市場的機能、

    發展水產業,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亦曾提出生產地魚市場應直接由水產會或

    漁業組合經營較為適當的意見。76

    二、日治至戰後初期魚市場制度演變

    日本治臺不久後,首先在鳳山、高雄等地即有市場的設置,其中亦有魚市場

    的出現。到了 1901 年(明治 33 年)基於公共衛生公共設施設置的必要性,各街

    庄開始展開衛生事業,於是在臺灣總督府的認可下由地方廳長訂定與管理魚菜市

    場,規定市場設置區域以及管理方式等。在詩詞中亦可見到有關魚市場的描述,

    如《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在 1906 年(明治 39 年)、1908 年(明治 41 年)分

    73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編,《臺灣の水產》(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頁 46-47。 74 樫穀政鶴,〈魚行論〉,《臺灣水產協會雜誌》,N003(大正 5 年 1916 年 3 月),頁 1-5。 75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編,《臺灣の水產》(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頁 50-51。 76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編,《臺灣の水產》(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頁 50-51。

  • 18

    別刊載如下:

    蝸廬雜詠十首 雨江釣史:「……黃昏魚市散。家有菜蔬存。手把錢三五。

    往敲賣酒門。……」77

    「無論大小生理。須得地利。即飲食店亦然。臺南魚菜市場內西端。原置飲

    食店一列。該處過午西日斜照。熱氣薰蒸。且少人出入。雖有露店四五。無

    從而過問者。近皆移出於南側之魚市場外。甚然熱鬧。但是錯雜有礙道路。

    故當道者擬於東端木欄內。」78

    不過,地方市場各自為政、制度不一,一直到 1911 年(明治 44 年)1 月總

    督府以府令頒發〈市場取扱規則〉(〈臺灣市場管理規則〉),對市場組織、管理和

    經營方式才有統一的規定。市場管理規則要求當時的魚市場屬於廳直營、設置拍

    賣方式、市場的零售商需繳納一定的使用費等等,而使用費等收入則會納入地方

    支廳經營公共衛生事業的經費。如臺北廳所頒布於 1911 年 4 月 11 日發布的〈魚

    市規則〉79規範如下:

    第一條:在本規則稱為魚市。即於一定之處所。依照競賣方法徵取手數料。委

    託魚類販賣之謂也。

    第二條:魚市依土地之情況。唯限廳長認為有設置之必要地方。方允准其設置。

    第三條:欲設立魚市者。應具左開事項。票受廳長允准。方可。一、要設立之

    事由。二、魚市之名稱。三、出資額及資本金使用之豫算。四、係組合或會社

    組織者。則其規約或定款。五、關於販賣辦理事項。六、手數料等之定率。受

    魚市設立允准後。欲將前各事項變更時。務宜稟受廳長允准。方可。

    第四條:設置魚市地方之區域。廳長自行告示。

    第五條:在設有魚市之地方。則不論生魚及熟魚。概不得在魚市以外。交易買

    賣。但零星賣不在此限。

    第六條:魚市設立者。若無正當之理由。則不得阻拒委託魚類販賣等情。

    第七條:魚市設置者。限至每月十日止。應將前月所交易買賣之種類、量數、

    金額、手數料、並時價之變動、魚類集散之狀況等。調查報告廳長。為要。

    第八條:魚市設立者。限至每年一月三十一日止。應將前年之收支計算及事業

    之顛末。報告廳長為要。

    第九條:既將魚市廢止之時。應明記其事由。添清算書。稟報廳長為要。

    第十條:違背第三條及第五條者。處以拘留或科料。附則。本則按自發布之日

    起施行。

    77 雨江釣史〈蝸廬雜詠十首〉,《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06 年 2 月 25 日,第 1 版。 78 〈赤崁帆影/移飲食店〉,《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08 年 6 月 21 日,第 4 版。 79 〈魚市章程〉,《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11 年 4 月 12 日,第 2 版。「臺北廳廳令第三號魚市

    規則ヲ定ムル件」(1911年 01月 28日),〈明治四十四年永久保存第十八卷〉,《臺灣總督府檔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1784003。

  • 19

    由此份〈魚市規則〉可了解,魚市場之買賣有別於一般零售買賣,魚市是受生產

    者委託銷售漁獲之機關,從魚市場之選址、設立緣由、資本額,以及運作的規範

    如手續費、辦理方式,乃至後續收支皆須通報地方政府。同時,魚市場對生產者

    亦負有義務和責任,除有正當理由,不得阻拒委託魚類販賣;相對地,魚市亦對

    漁業者有一定程度的約束力,規範除零售買賣外,魚貨交易需經由魚市場販賣。

    政府法令規範魚市場的運作,並賦予執行的強制力;又,就資料可知魚市場的收

    入來自於漁業生產者委託販售後,藉由「競賣方法徵取手數料」。顯示出魚市場

    的性質不在於營利,亦非屬全然地私有單位,而是帶有官方色彩的半公共機關。

    後續新竹廳於 1913 年(大正 2 年)頒布的〈魚市規則(新竹廳廳令第二號)〉也

    仿效臺北廳之〈魚市規則〉作相同規範。80

    後來在 1921 年(大正 10 年)當上臺南州臺南市協議會員的脇山逸真,曾以

    日本魚市場的運作方式為例,提出對在臺設置魚市場的意見,亦有助於釐清魚市

    場的性質與功能。他說:在魚市場中的角色有貨主、仲買人(中間商)和買主三

    者,而魚市場根據場所和地利關係又可分為生產地魚市場、消費地魚市場、生產

    和消費性質兼有的魚市場共三種。生產地魚市場是靠近漁業所在地的市場,因此

    地方本身的消費力可能不高。消費地魚市場所在地則靠近消費市場。生產和消費

    兼具的市場則設置在鄰近漁業地和都市的地區。本來魚市場作為需用供給的中樞

    機關,其作用是調節需求和供給、平衡魚價、保障從事漁業的貨主和仲買人(中

    間商)的營業安全,又能滿足一般消費者的目的;基於以上目的,才應制定魚市

    場制度。81

    截至 1920 年(大正 9 年)末,臺灣共設置 32 家魚市場,其中專賣鮮魚者

    25 家,鮮魚和鹽魚兼有者 7 家;這些魚市場市場經營者有個人、合資、組合、

    株式會社、財團法人等形式,但大體為水產會社為經營者最多。例如,臺灣漁業

    株式會社先是在彰化設立魚市場,又在臺中葫蘆墩設置於市場,並於 1916 年(大

    正 5 年)10 月 1 日正式營運。82

    1920 年(大正 9 年)末,各地魚市場如下:83

    臺北州:基隆、臺北、宜蘭、頭圍、羅東

    新竹州:新竹

    臺中州:臺中、彰化、豐原、員林、二林、大甲

    臺南州:臺南、灣裡鮮魚集散所、善化、蔴豆、鹽水港、店仔口、嘉義、北港、

    斗六、樸仔腳組合

    80 「魚市規則(新竹廳廳令第二號)」(1913 年 03 月 01 日),〈大正二年永久保存第二十八卷〉,

    《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2115002。 81 脇山逸真,〈魚市場に關する卑見〉,《臺灣水產雜誌》,N008(大正 5 年 1916 年 8 月),頁 1-16。 82 臺灣水產雜誌,〈雜報〉,《臺灣水產雜誌》,N012(大正 5 年 1916 年 12 月),頁 95-96。 83 吉川精馬編,《臺灣經濟年鑑(大正十四年版)》(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25),頁 297-300。

  • 20

    高雄州:湊町、東港、馬公、岡山、鳳山、旗山、屏東、潮州、枋寮

    花蓮港廳:花蓮港

    1922 年(大正 11 年)8 月以府令第 47 號發布市場規則,規定每一鄉鎮區域,

    僅能設置一個市場,並鑒於市場是調節產銷為目的的公眾機關,84所以經營者必

    須以公共團體、水產會或漁業組合為主。1924 年(大正 13 年)臺灣施行〈漁業

    法竝(並)水產會法〉,各地設立漁業組合,繼由漁業組合設立共同賣所,集中

    販售各社員之漁獲物。水產會是具官方色彩,圖求水產業的改良發達為目的的公

    益法人團體。85其主要業務為水產技術指導,舉辦水產業有關的各種講習會、漁

    船遇難救濟及撫卹、經濟間爭端調停、經營魚市場、漁業資金貸放以及對漁業漁

    業組合指導等等。日治時期的漁業組合性質為私法人,是以市、街、庄為單位的

    漁業者所組成;負責業務舉凡經營共同販賣所、標誌燈設置、漁具倉庫設置、漁

    業改良獎勵,甚至資金貸放、急難救助撫卹等。86成立後因沿岸漁業發展不彰、

    漁村經濟困難,於是改漁業組合為漁業協同組合,釐訂出資制度、穩定資金、建

    立對外信用。自此,組合的業務才日漸發達。87

    圖 2-2-1 日治時期漁業團體組織體系

    資料來源: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水產資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51),頁 19-20。

    透過表 2-2-1 與表 2-2-2 觀察自市場規則施行開始,1930 年的臺灣魚市場經

    營主體已經和過去多元紛呈不同,而集中在市街庄漁業團體、水產會、漁業組合

    或產業組合三大類。到了 1935 年已無漁業會社所經營的魚市場,符合市場規則

    訂定的經營要旨,且全臺魚市場數量多達 94 家。1940 年代以前,臺灣魚市場普

    及各地,負責供應鮮魚之配給,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漁業生產日減,總督府為統

    制魚類之消費,將臺灣魚市場及魚貨物共同販賣所縮減至 23 所,由臺灣水產物

    84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編,《臺灣の水產》(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頁 47-49。 85 佐藤林吉編,《臺灣水產法規集》(臺北:臺灣水產協會,1924),頁 138-147。 86 梁潤生,〈光復以前臺灣之水產業〉,頁 100。 87 內藤春吉、許冀武編,《臺灣漁業史》,頁 7-8。

    (指導部門)

    臺灣水產會-州廳(縣市級)水產會-漁民

    (經濟部門) -市街庄(鄉鎮)漁業組合-漁民

  • 21

    配給統制會設統籌經營。88依據臺灣鮮魚介生產配給等統制規則第六條,臺灣總

    督於區域內指定的鮮魚介類貨物集中場和指定魚市場,包含臺南州東石郡東石庄

    的東石集荷(集中販賣)場和東石魚市場。89以往的漁業組合及漁業協同組合,

    亦在 1944 年合併為漁業會,將各州廳水產會及臺灣水產會一律改為水產會,組

    成兼具指導部門及經濟部門之團體。90

    表 2-2-1 1930 年(昭和 5 年)臺灣魚市場一覽表

    經營

    主體

    州廳別

    市街庄 水產會 漁業組合或產

    業組合 會社

    臺北州 臺北、宜蘭、

    羅東 蘇澳、淡水 基隆

    新竹州 新竹

    桃園、中港、

    後壠、苗栗、

    中壢

    臺中州

    臺中、豐原、

    彰化、南投、

    大甲、清水、

    員林、二水、

    田中、沙轆、

    北斗、草屯

    臺南州

    臺南、鹽水、

    北港、樸子、

    斗六、新營、

    白河、麻豆、

    善化

    嘉義、永寧、

    學甲、王爺

    港、東石、布

    佳里、將軍、

    七股、西港、

    子良廟、苓子

    寮、樹子腳

    高雄州

    鳳山、潮州、

    枋寮、屏東、

    旗山、岡山、

    路竹、恆春、

    高雄

    紅毛港、東

    港、頂茄萣、

    下茄萣、白沙

    崙、舊港口、

    88 內藤春吉、許冀武編,《臺灣漁業史》,頁 72。 89 「臺灣鮮魚介生產配給等統制規則ノ規定ニ依リ指定集荷場及指定魚市場竝ニ其ノ區域指定」

    (1941 年 12 月 12 日),〈府報第 4363 號〉,《臺灣總督府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

    藏號:0071034363a008。 90 內藤春吉、許冀武編,《臺灣漁業史》,頁 7-8。

  • 22

    車城 潭底、赤崁、

    蚵子寮、中

    洲、仙尾、港

    子埔、中芸

    花蓮港廳 花蓮港

    臺東廳 臺東

    澎湖廳 馬公

    資料來源: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編,《臺灣の水產》(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頁 48-49。

    表 2-2-2 1935 年(昭 10 年)臺灣魚市場一覽表

    經營

    主體

    州廳別

    市街庄 水產會 漁業組合或產

    業組合 會社

    臺北州 臺北、宜蘭、

    羅東

    蘇澳、淡水、

    基隆

    新竹州 新竹

    桃園、中港、

    後壠、苗栗、

    苑裡

    臺中州

    臺中、豐原、

    彰化、南投、

    大甲、清水、

    員林、二水、

    田中、沙轆、

    北斗、草屯、

    鹿港、二林、

    溪湖、埔裡、

    溪州

    沙山、王功

    臺南州

    臺南、鹽水、

    北港、樸子、

    鬥六、新營、

    白河、麻豆、

    大林、鬥南、

    西螺、虎尾、

    嘉義、永寧、

    學甲、同中洲

    分場、王爺

    港、東石、布

    佳裡、將軍、

    同第一分場、

    七股、西港、

    子良廟、樹子

  • 23

    土庫、官田

    高雄州

    鳳山、潮州、

    屏東、旗山、

    岡山、路竹、

    恆春、萬丹

    高雄

    紅毛港、東

    港、頂茄萣、

    下茄萣、白沙

    崙、舊港口、

    潭底、赤崁、

    蚵子寮、中

    洲、仙尾、港

    子埔、中芸、

    枋寮、O 中

    港、鳳林、佳

    花蓮港廳 花蓮港

    臺東廳 臺東、新港

    澎湖廳 馬公 鎮管港、將軍

    澳、水垵內垵

    資料來源: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編,《臺灣の水產》(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5),頁 49-50。

    圖 2-2-2 戰時漁業團體組織體系

    資料來源: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水產資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51),頁 19-20。

    戰後,各地魚市場紛紛成立,魚價紊亂、鮮魚供應失衡;楊基銓曾回憶當時

    魚市場運作的亂象:「承銷商一方面是魚市場經營的老闆,另方面又做承銷業務,

    從魚市場購買魚貨轉售予零售商,容易發生利益的輸送。魚貨交易的方式採取拍

    賣,由魚市場雇用之拍賣人員負責拍賣工作,但往往承銷商與公司雇用之拍賣人

    互相勾結,而有力的承銷商在魚市場交易相當霸道,他們看中的魚貨,可以不讓

    別人買去,以致應該公帄的拍賣交易變質,造成剝削,使漁民及消費者的權益因

    (指導及經濟事業)

    臺灣水產業會──-州廳水產業會-市街庄漁業會-漁民

    (各級) (縣市級) (鄉鎮級)

  • 24

    而受損。」91 有鑑於此,政府於 1946 年公佈〈魚市場管理規則〉,規定非經呈

    准不得擅設魚市場,並將魚市場之傭金減為 2%,一方面鼓勵漁業生產者組織共

    同販賣所,規定魚市場即漁獲物共同販賣所必須由漁業團體直接經營,或至少有

    漁業團體參加;並將日治時代的漁業團體:水產業會或漁業會,改組為各級漁會

    與漁業生產合作社。92魚貨販賣由各縣市之魚市場經營,一面增進漁業生產,一

    面調整合理的價格。93依魚市場規定「凡魚介類之當地第一次交易,均應在魚市

    場為之」於所有漁產交易,均以魚市場為媒介,除零售攤販不在此限。94

    圖 2-2-3 戰後漁業團體組織體系

    資料來源: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水產資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室,1951),頁 19-20。

    1946 年底,農林部頒布〈魚市場設置辦法〉,第一條即開宗明義訂定魚市場

    的宗旨,為水產品集散分配場所,以擴張銷路,平準市價,改良運輸,平衡產銷,

    並使漁產從業人(漁民、漁商、冰鮮商,有關冷藏、罐頭、鹽乾、養殖等之經營

    者)各得從業上之便利。魚市場除轉賣水產品外,為當地水產品第一次賣買必經

    之場所,其賣買方式以公開競賣行之其所。決定之價格於市場公告之,但不得有

    期貨拋盤(意指大量拋售貨物,顯示有人因恐慌而拋售或是刻意營造拋售的假象)

    91 楊基銓,《楊基銓回憶錄》頁 209。 92 民 36 年(1947),農林廳將台灣各地原有的漁業會,按照中國漁業法分別改組為漁會及漁業

    生產合作社,並派員常駐省漁聯會,透過各縣市漁會協助辦理各項事業。民 39 年(1950)1 月,

    各級漁會與漁社一律合併改組,稱為漁會,下分指導部門與經濟部門,分別接辦原漁會與漁社之

    業務。依照漁會法第 14 條各款規定辦理漁會會員入會,從事漁業活動之漁船船主、船長及輪機

    人員等,均視為漁業生產煮者。臺灣省農林廳編,《臺灣省農林漁牧事業概述》,頁 26。 93 近史所檔案館:農林部農業復員委員會,〈台灣省農林處接管漁業機構及物資與處理辦法〉,

    1946 年。 94 財政處,〈臺灣省魚市場管理規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冬 46(1946 年 1 月),頁

    742-743。

    (指導部門)

    -縣漁會-漁會分會-漁民

    省漁會聯合會-市漁會

    (經濟部門) -縣漁業生產合作社-鄉社-漁民

    省漁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鎮漁業生產合作社-漁民

    -市漁業生產合作社-漁民

  • 25

    近於投機性之行為。並將魚市場依所在地為特別市、普通市區或漁業繁榮區、漁

    村區域的不同分為三等,以官督民營為原則,個別監督。95一等魚市場資金,中

    央政府官股和漁業從業人商股各佔 50%。二等魚市場資金由省政府(官股)與漁

    業從業人商股各佔50%。三等魚市場資金,漁業從業人依組織合作社方式籌集之,

    籌設及組織依照合作社法及合作社法施行細則辦理之。未經核准登記之魚市場應

    由當地政府予以取締,並停止其營業。96

    魚市場除進行水產品交易外,另一重要功能是貫徹服務目的,施行對漁業從

    業人員的福利事業。〈魚市場設置辦法〉第六條規定:魚市場為貫徹服務目的,

    對於有關漁業從業人之福利事業應予籌畫經營,如暴風預報、消費合作社、公共

    食堂、宿舍、防疫衛生設備以及協助漁貸、漁業保險,及其他從業上必要物資之

    統購零售等事項。97魚市場作為替生產者及消費者服務的機構,與雙方的關係都

    很密切。農林廳為謀加強漁業團體組織,切實調節漁貨產銷,平準漁價,和減少

    中間剝削, 1949 年 6 月將魚市場管理規則加以修改,規定生產地魚市場由當地

    漁業生產合作社經營。消費鄉鎮(包含縣轄市)魚市場,由縣漁業生產合作社聯

    合社經營,或與當地漁業從業人員組織公司經營,其中資金漁聯社得佔30%以上。

    省轄市魚市場由省漁產社聯合社經營,或與當地漁業從業人組織公司經營,其中

    資金省漁聯會得佔 30%以上。為確保公平交易,訂定魚市場之拍賣人規定由漁業

    團體薦用,對承銷人嚴加考核,必要時省府得發布命令或予以必要處分。關於魚

    貨在魚市場外交易時,予以處分。98魚市場設立的用意,不外是為了解除漁民疾

    苦,避免中間者魚商的剝削,並消滅魚商壟斷魚市場的積弊。臺灣漁業較為發達,

    所以各大市鎮依規定設立魚市場,按魚市場一種企業處之,照公司組織辦理,股

    東的招募有相當的限制,並受政府的指導和監督。99

    1950 年 4 月 22 日,政府頒布〈臺灣省各級漁會漁業生產合作社合併改組辦

    法〉,將經營魚市的主體由原本的漁業生產合作社與漁會合併改組。依據該法,

    由日治時期的水產業會或漁業會改組之各級漁會與漁業生產合作社,分別合併改

    組為各級漁會。漁會共分為三級,在縣市以下漁區社區漁會,在縣市設縣市漁會,

    在省設省漁會。加入漁會之會員為聯合經營漁業,得依合作社法組織各種漁業合

    作社,受當地漁會之指導。100並於同年 5 月 9 日公布之〈臺灣省各級漁會章程準

    則〉規範漁會業務範圍包括魚市場之經營;明訂漁會具指導任務,如漁村魚市之

    改進事項,經濟事業業務則經手:水產品之撈獲事項,漁獲物之儲藏加工及運銷

    事項,漁用物資之製造及供給事項,漁民消費業務之經營事項,魚市場之經營事

    95 農林部,〈制定「魚市場設置辦法」〉,《國民政府公報》,(1946 年 11 月 19 日)。 96 徐慶鐘編,《臺灣農林法規輯要》(臺北:臺灣省政府農林處,1948),頁 94-95。 97 徐慶鐘編,《臺灣農林法規輯要》,頁 94-95。 98 臺灣省農林廳編,《臺灣省農林漁牧事業概述》,頁 27。 99 嘯宇,〈臺灣基隆魚市場一瞥〉,《海事》,36 年 10 月(1947 年 10 月),頁 46。 100 臺灣省漁業管理處編,《漁業法規》(臺北:臺灣省漁業管理處,1952),頁 73-79。

  • 26

    項等。101不過,此時尚未明確釐清魚市場經營主體的更迭,須等到 1951 年 1 月,

    才由新頒布的〈魚市場管理規則〉確立魚市場經營主體改為漁會,由各地新成立

    之漁會繼承辦理。102

    圖 2-2-4 1950 年後漁業團體組織體系

    資料來源: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水產資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室,1951),頁 19-20。

    1951 年 1 月重新頒布〈魚市場管理規則〉,規定生產地魚市場由漁會經營,

    消費鄉鎮魚市場由當地鄉鎮公所經營,縣漁會參加組職魚市場管理委員會。生產

    地魚市場的拍賣人由經營該魚市場的漁會任用之,關於承銷人規定(執照期限兩

    年,需繳納保證金)由漁會或魚市場管理委員會訂定。103至 1952 年臺灣各地魚

    市場如下:104

    消費地:臺北、屏東、嘉義、臺中、民雄、新營、北港、彰化、麻豆、佳裡、樸

    子、西港、鬥南、虎尾、宜蘭、鳳山、岡山、大林、員林、羅東、北斗、鹽水、

    學甲、斗六、豐原、白河、旗山、潮州、桃園、苗栗、南投、義竹、等 32 處。

    生產地:高雄、蘇澳、臺南、基隆、東港、澳底、下茄萣、頂茄萣、紅毛港、新

    竹市、將軍鄉、平安區、臺東鎮、蚵子寮、花蓮市、恆春鎮、中芸、汕尾鄉、芳

    苑鄉、後龍鄉、苑裡鎮、南寮、竹南鎮、布袋鎮、東石鎮、赤崁、清水鎮、白沙

    崙、通霄鎮、梧棲鎮、枋寮鎮、大甲鎮、鹿港鎮、淡水鎮、永安、新港鄉(臺東

    縣)、三寮、新港鄉(彰化縣)、崎滿等 40 處。

    101 臺灣省漁業管理處編,《漁業法規》(臺北:臺灣省漁業管理處,1952),頁 80-87。 102 農林廳,〈電為各縣市政府應轉飭各生產地魚市場依照規則第六條之規定〉,《省政府公報》,

    39 春 48 (1950 年 9 月),頁 1079-1080。 103 秘書處,〈臺灣省魚市場管理規則(修正)〉,《省政府公報》,40 春 6 (1951 年 1 月),頁 60-61。 104 內藤春吉、許冀武編,《臺灣漁業史》,頁 72。

    (指導兼經濟事業)

    臺灣省漁會-縣漁會-鄉鎮漁會-漁民

    -市漁會─────-漁民

  • 27

    儘管魚市場本於平穩魚價、保障漁民和消費者的權益而設立;過去魚市場仍

    難以避免內外勾結的各種流弊,例如:105

    1. 操縱魚價:各魚市場均有些特殊勢力之承銷商,當其競買魚貨時,無人敢與

    其競價。又在各承銷商互相聯絡之下,在位拍賣前藻精議定價格及各人承銷

    數量,所謂拍賣競價,僅形式而已。又拍賣人與承銷商互相勾結之下,亦會

    發生。

    2. 扣減重量:過磅人與承銷人勾結,將魚貨重量扣減。

    3. 歪曲事實:魚市場之結算單,實有與實際所拍賣魚貨、種類、價格、重量未

    盡符合,常常將好魚變壞魚,大魚變為小魚。

    4. 積壓餘款:魚貨拍賣後,最速需 3-4 天後賣主方可取得魚款。

    105 林茂春,〈臺灣之漁業〉,頁 17。

  • 28

    第三節 東石的漁業與魚市場

    一、東石的漁業發展概況

    清代以前及清代文獻上極少明確紀錄猴樹漁場或東石的漁業情況,因此僅能

    就史料針對東石周遭地區、以及日治初期的調查資料,推斷該地區日治時期前的

    漁業情形。

    東石的前身為猴樹港。猴樹港原為牛稠溪(今朴子溪)之出海口,舊時港埠

    所在位置為今天的嘉義縣朴子市一帶;不過隨著牛稠溪溪流積夷西進、溪口變動。

    猴樹港亦隨歷經多次地理變遷,在牛稠溪的出海口、內河之間移動。根據最晚於

    1759 年(乾隆 24 年)繪製完成的〈臺灣府汛塘圖〉紀錄,106地圖上已出現朴仔

    腳街之名稱,並且與猴樹港位置分離。是故,可以說至少在 1759 年,猴樹港所

    指稱的地名已從朴仔腳街轉變為現今東石所在的位置。雖然東石的出現,最早僅

    能追溯到清代乾隆時期,不過若不以陸地為限、以漁場的概念來看,舊猴樹港地

    區自荷蘭時代開始已有因漁業發贌的紀錄。

    有關《熱蘭遮城日誌》中猴樹漁場的紀載如表 2-3-1,猴樹(Catchieuw)漁

    場 1646 年以一年 60 里爾開始發贌,1648 年 Catchieuw 湖 30 里爾、蚊港附近的

    Packonssijn 100 里爾等,1649 年,Catchieuw 漁場則以 100 里爾發包供諸羅山使

    用直至 1651 年,107最後於 1654 年決議不予發贌。編纂於 1685-1686 年間(康熙

    24 至 25 年)的蔣毓英《臺灣府志》記載蚊港(即魍港)「統隸南崑身、北崑身、

    茄藤、頭威裡等港,皆漁船採捕之所」。108 1717 年(康熙 56 年)成書的《諸羅

    縣志》則說位在猴樹南方的荷包嶼「嶼內為眾流所歸,與港會,水面甚闊,捕魚

    者日可百餘人」109就日人在 1896 年和 1900 年的調查,臺灣漁村和漁業人口最多

    的地方是嘉義到打狗一帶。110以上紀錄均顯示東石所在地區及鄰近區域的漁業活

    動應至少可溯及荷蘭時代,而延續到清代、日治初期,甚至形成專業漁村聚落。

    106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編,《方輿搜覽:大英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臺

    灣史研究所,2015),頁 290-291。 107 中村孝志,〈近代台灣史要〉頁 296。 108 蔣毓英,《臺灣府志》,文叢第 31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7),卷之三,〈諸羅

    縣水利〉,頁 96-97。 109 周鍾瑄,《諸羅縣志》,文叢第 14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卷一,〈川〉,

    頁 11-17。 110 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

  • 29

    表 2-3-1 《熱蘭遮城日誌》所紀載諸羅社附近的猴樹漁場111

    年代 熱蘭遮城日誌

    1646 Catchieuw 湖,即笨港附近的一個湖,及上述地方地

    一個潭。

    第 2 冊,頁 521

    1647 Catchieu 在該處附近的湖和池塘。 第 2 冊,頁 621

    1648 Caetchieuw 旁邊的湖泊與個池塘。 第 2 冊,頁 31

    1650 Caetsieu 湖及其附近那池塘,利益歸諸羅山社。 第 3 冊,頁 127

    1651 Cactsieuw 湖及附近那池塘,發贌利益歸諸羅山社。 第 3 冊,頁 208

    1654 Catsieu 湖及其附近的池塘……不予贌售。為原住民

    贌售地上述漁場。

    第 3 冊,頁 326

    1655 Caetsieuw 湖,及其下方的湖泊與那池塘。都因原住

    民的請求,繼續不發贌。

    第 3 冊,頁 477

    1656 Caetzieuw 的那個湖泊與水潭,不予發贌。 第 4 冊,頁 61

    1657 下列村社「水域河川」沒有發贌:Caatzieu(猴樹)

    漁場,旁邊有 Lonckjou 的那個湖泊。

    第 4 冊,頁 204

    資料來源:

    楊博任〈荷治時期臺灣的漁業〉(臺南: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2012),頁 40。

    依 1632 年 12 月 31 日的《熱蘭遮城日誌》紀載,有二艘來自魍港(今嘉義

    縣布袋好美里)的戎克船,為繳 1000 尾鯔魚(烏魚)的什一稅,而駛入大員港。112笨港溪(今北港溪)一帶亦因是盛產烏魚的漁場而出贌;1660 年底,荷蘭東

    印度公司為保護贌商的船隻避免受到海盜騷擾,曾出兩艘舸仔船,巡航魍港到虎

    尾壠或二林間的海域。113 1722 年(康熙 61 年),首任巡臺禦史黃叔璥於《臺海

    使槎錄》如此紀載烏魚的產地、漁期、漁夫的往來、漁稅,捕獲法。依其說法,

    烏魚漁期約為冬至前後,尤其以冬至前所捕獲的烏魚最肥;產地則北至鹿仔港,

    往南經安平鎮、大港,到瑯嶠海角的一帶:114

    烏魚於冬至前後盛出,由諸邑鹿仔港先出,次及安帄鎮大港,後至瑯嶠海腳,

    於石罅處放子,仍回北路。或雲自黃河來。冬至前所捕之魚名曰正頭烏,則肥;

    冬至後所捕之魚,名曰倒頭烏,則瘦。漁人有自廈門、彭湖伺其來時赴臺採

    捕……。115

    111 楊博任〈荷治時期台灣的漁業〉(臺南: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2012),頁 40。 112 中村孝志,〈近代台灣史要〉,頁 145。 113 楊博任〈荷治時期台灣的漁業〉,頁 28-29。 114 中村孝志,〈近代台灣史要〉,頁 137。 115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文叢第 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卷一,〈赤崁筆

    談〉,頁 22。

  • 30

    透過荷蘭時代至清代文獻的記載,可知在猴樹以北的鹿港、笨港,以南的魍港、

    安平,皆是烏魚洄游必經之地,成為吸引中國漁夫前來的重要漁場;因此,應能

    進一步推論,位於上述烏魚漁場之間、且氣候環境相同的東石,亦屬於西南部烏

    魚漁場的一環。

    再者,嘉義沿海一帶多產貝類和甲殼類。早在 17 世紀,《熱蘭遮城日誌》已

    有記載荷蘭人常到魍港灣運載蚵殼。116康熙年間的《諸羅縣志》稱諸羅縣(今嘉

    義縣)產烏魚、甲魚、紅蝦、蠔、蚶、毛蟹、鯽魚等,而鄰近猴樹港的茅港尾、

    蚊港又以「多蟳,大而肥美」117著名;並進一步描述:「俗呼為蠔,小者名珠蠔,

    最佳。此間不須架石栽種;團生海中,取之者乘筏,用長竹出諸水底。」118 1769

    年(乾隆 34 年)《澎湖臺灣紀略》載「蟳蝦,出於蚊港。蚶、螯、蠔、螺,海濱

    俱產。」119上述紀錄皆顯示臺灣沿海養殖牡蠣的起源甚早,嘉義沿海尤甚。120

    而猴樹港的魚塭養殖業最早可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間所立契書如此載明:

    (一)

    計開大沙港魚塭一所,年繳餉銀五錢。中港林投灣魚塭一所,年繳餉銀五錢。

    荷包嶼魚潭一帶,東至朱曉埤腳;西至大坵田;南至新庄;北至大槺榔鬼仔

    潭。內附猴樹港,東至樸仔樹腳橋;西至大海內帶土地公港東港仔,年徵餉

    銀九兩三錢八分二厘。

    右牌給業戶林聯陞准此121

    (二)

    立賣契陳振即陳安國,原有明賣得林聯陞大沙魚塭一所、中港林投灣魚塭一

    所、荷包嶼魚潭一所、猴樹港魚塭一所,用銀一千兩,續貼價銀二百兩,共

    成一千二百兩。此係明賣之業,歷年召佃收租輸課。今欲別創,將大沙、中

    港林投灣、荷包嶼、猴樹港,並中港新築小塭,共計五所,托中引就,賣與

    台灣總鎮王 買入隆恩庄為業。122

    前者業戶林聯陞之執照雖未載明核准日期,但依照 1726 年(雍正 3 年)林聯陞

    立契「奉總督部院批本司呈詳,據該府申詳詹脩名下荷包嶼等塭,據鄉保謝興發

    116 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 117 周鍾瑄,《諸羅縣志》,文叢第 14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卷十二,〈外紀〉,

    頁 286-300。 118 周鍾瑄,《諸羅縣志》,文叢第 14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卷十,〈介之屬〉,

    頁 242-244。 119 杜臻,《澎湖臺灣紀略》,文叢第 10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63-64。 120 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 121 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cca100003-od-ta_04394_000313-0001-u.xml〉。 122 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cca100003-od-ta_04394_000316-0001-u.xml〉。

  • 31

    變估,價值銀八百三十兩。並據林聯陞認出價銀七百一十六兩承買,緣由奉批仰

    飭照,原估增價解貯,餘速催查估變,仍候撫部院批示繳奉。」123購得荷包嶼等

    魚塭,可推論至少於 1726 年以前,猴樹港已經設有魚塭,並經營至 1731 年(雍

    正 9 年)由陳安國再次轉手。

    日治時期以後,現代的地理知識及科學技術被引進臺灣,日人開始進行臺灣

    全島及地區性水產業調查。臺南州沿岸地勢曲折少,且因各河川排出的泥沙淤積,

    以致港灣水深減少,漁船出入、停靠皆不便,故此地的漁業多以輕快的竹筏出海

    捕魚,可是竹筏所到範圍有限制,加上冬季有強烈的季風,阻礙此地的漁業發展。

    其漁具和漁法的使用也尚未脫離舊式工具,所以漁獲物大多以沿海洄游的魚種,

    如鰡(青魚)、小鱶(小鯊魚)、鰆(土魠)、鮸(鮸魚)、蝦等。124

    根據日人調查報告顯示,1896-1898 年間,東石港的漁戶有 40 戶、竹筏 45

    艘,漁具有大小搖征網、烏鈴網、曾網等,以及養蠣業者約 30-40 戶。1251907

    年 11 月 19 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曾刊載東石魚種調查的相關報導。東石港支

    廳因水土含鹽量高,不適宜農業發展,人民多以漁業維生;然而,因漁法發展不

    完全,以致漁獲量並不高,漁民生活亦非常困難。嘉義廳為改善漁業,於是稟請

    總督府施行魚族調查獲准,經過殖產局伊藤水產技手一次的實地調查,目前大致

    可知道此地的魚種為何。126然報導並未說明細節及後續漁業改良情況,僅能得知

    日治初期東石一地雖然以漁業為主要經濟活動,漁業發展卻不振。

    不過,隨著臺南州漁業指導船的建造、港口修建完成等,機船漁業、延繩漁

    業開始逐漸發展。1939 年(昭和 11 年)出版的《臺南州東石郡要覽》已提及機

    動漁船和新式漁具逐漸被使用在遠洋漁業方面,只是礙於漁港設施等,仍未能全

    面使用。127至 1930 年代,東石港已經和臺南並列為臺南州內機船漁業的根據地。

    以臺南為根據地的漁船為從事鰆曳網、蝦曳網及小延繩漁業的小型船隻佔多數;

    以東石港為根據地的漁船,則是以從事鱶延繩漁業為主,伴隨漁場的擴張,也有

    從事鯛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