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58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un-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電子雜誌刊載之所有內容為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所有或已獲

版權持有者授權使用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國際著作權法保

護對於相關資訊之運用用戶須遵守著作權法相關規定

電子雜誌所提供之內容與資訊僅供個人非商業用途之下載或拷

貝使用不得有變更發行播送轉賣重製改作散佈等

行為所有商業性質利用用途未取得內容之著作權人及財團法

人臺灣營建研究院書面許可前不得使用之違者依法求償

電子雜誌刊載內容所包含之著作權人著作權聲明授權條款等

受著作權法管理電子資訊之保護利用人不得更改或移除任何

形式之轉載及對著作權聲明有任何意見或疑問請與我們聯絡

本刊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令相關規定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遵守

相關隱私權保護政策

您的服務帳號僅限個人使用不得授權他人的存取及使用服務

另本刊將於知悉您帳號密碼遭冒用時立即停止該帳號之後續利

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知訊編輯部 敬啟

1

大家一起來作伙來投稿

這是屬於營建業界的園地歡迎產官學研各家高手專業伙伴共同

加入筆耕行列分享海內外資訊

1 第一守則維護讀者權益嚴禁一稿兩投

2 投稿每篇文字以 4000 字為限請附上作者姓名與職稱稿件請

以 word 檔完成並 e-mail 至 appleleetcriorgtw

3 來稿文字請統一以 14 號字微軟正黑體固定行高 23pt 編排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5 圖表需註記圖號及表號並附註解說編號需以中文數字如表

一圖一等圖表照片之說明與內文字請統一以楷體12 號

字編排

6 文稿中所引用之技術性名詞應採用通行之譯名不常見的專有名

詞需加註該名詞之原文

7 參考文獻資料排列順序為作者姓名文獻標題期刊或書名

刊載券號期數日期等例如林豐博蘇振維「國道 5 號雪山

隧道車流特性之研究」運輸計劃季刊第 38 卷第 1 期2009

年 3 月pp85-120

8 參考文獻如包含中英文文獻則需先排中文文獻再列英文文獻中

文文獻應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英文文獻則需按作者姓氏字母排

列如另有日文文獻則列於中文文獻之後英文文獻之前

9 依工程會「技師執業執照換發辦法」第四條第六款規定技師於

本刊發表論文或翻譯專業文獻可取得積分論文每篇六十分

翻譯每篇二十分作者二人以上者平均分配積分

2

445 目錄 2020 年 2 月 23 日

封面故事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王仲平簡子旻 4

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11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19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南林子傑 23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31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46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張國儀 49

封面照片飛天機器人邊坡巡檢

照片提供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

發行人 高宗正 編輯委員

總編輯 呂良正 (管理) 李得璋 王慶煌

副總編輯 徐力平 (施工) 邱昌平 林志棟 沈進發

編 輯 李鴻蘋 (大地) 陳正興 廖洪鈞

顧 問 歐晉德 李建中 林英俊 (結構) 張國鎮 黃世建

陳永祥 陳清泉 陳舜田 (材料) 高健章 張大鵬 黃兆龍

陳堯中 陳振川 梁 樾 (交通) 楊立奇 周家蓓 周義華

葉超雄 顏清連 沈景鵬 (水利) 林國峰 徐年盛

陳生金 王明德 (建築) 林慶元 彭雲宏 戴期甦

(耐震) 蔡益超 陳正誠

發行 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 (電腦) 謝尚賢 張善政 呂守陞

通訊 231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二段 190 號 11 樓 (隧道) 姚錫齡

電話 (02)8919-5007 執行編輯 張嘉峰 黃榮堯 藍秉強

網址 httpwwwtcriorgtwtcriWeb 徐敏晃 黃正翰 廖振程 謝政達

e-mail appleleetcriorgtw 陳育聖 陳姿螢 李孝安

維護讀者權益 來稿請勿一稿兩投 本刊對來稿保有刪修權

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研發的飛天機器人獲 2019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王仲平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處長

簡子旻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

機器人時代來臨 全自主商用無人機應用廣泛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快速發展無人機具有越來越

多元的應用如安防檢測營建防災農業物流等未來機器

人與無人機的發展方向逐漸走向專業細分領域為用戶提供完善的行

業應用解決方案有鑑於商用領域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公司研發全自主「飛天機器人」(圖一)彷如為無人機加入

大腦除了可以進行預先路徑規劃自動起降執行任務更能判斷影

像內容進行即時的影像處理及決策建議全天候自動執行飛行任務

且完全不須人員介入提高作業效率並降低異常問題發生的機率

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圖一 全自主飛天機器人全天候待命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為中強光電(5371)集團子公司位於新竹科

學園區是一家以電腦視覺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控制相關等先進

技術為基礎的新創公司結合中強光電於光學機構熱傳電子的

經驗發展人機互動運動控制智能辨識感應融合及導航等機器

人核心技術提供全方位智能商用機器人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含商

用無人機無人搬運車全景智能攝影機邊緣運算智能服務器等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認為新世代智能機器人應該涵蓋以下三個面向

1 安全可靠(Safety Design)

為因應複雜的操作環境機器人或無人機應確保操作流程的安全

可靠以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之智能無人機為例商用無人機的開

發首重餘冗設計及安全機制針對動力通訊飛行紀錄及自動

返航(RTL)等皆考量產品耐候性驗證譬如防水防塵(IP54)

抗風設計(6 級風)等

2 全自動作業(Fully Autonomous)

針對商業應用或服務從任務規劃執行狀況反應彈性手動切

換及反饋報告生成全自動的流程是必要的中光電智能機器人

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的智能自主無人機平台包括無人機充電基站(停機坪系統)及

機隊管理系統無人機搭載高速運算與感應控制平台具備智能

飛行控制及精準降落技術讓無人機能完成全自動自主飛行並

完成精準降落於停機坪上進行自動充電達到全天候待命全自

動作業的商業應用需求

3 人工智慧分析(Intelligent Computing)

中光電智能無人機搭載 nVidia Jetson 嵌入式高速運算平台運行

AI 檢測神經網路提升影像辨識的精準度與反應速度真正賦予

無人機端點即時運算自我學習與判斷能力透過 On Edge

LearningDeep Learning 優化小樣本學習技術讓無人機可以透

過拍攝環境的變化來學習不同用戶端的應用場域環境與情境透

過即時影像進行分析偵測辨識追蹤等功能

協助安全巡檢設施檢測 獲智慧園區創新獎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提出的「飛天機器人」解決方案目前廣泛

應用於安全巡檢設施檢測領域其中以銅鑼科學園區安防檢測應用

獲得「2019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及「新竹科學園區智慧園區創新

獎」等殊榮銅鑼科學園區為新竹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基地腹地廣

大總面積約 3497 公頃除了三分之一為廠房用地外尚有三分之二

區域屬於公共設施及保育用地在人力有限的狀況下傳統安全監控

方式常有死角而產生無法即時處置及人員派遣頻繁等問題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透過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銅鑼保警隊的共

同合作下於園區內建置了兩套自主無人機系統(圖二)可依據管

理需求預先設定飛行任務包含例行巡檢異常車輛辨識施工進

度確認熱感應偵測遠端即時監控及異常事件機動派遣等過程中

完全不需要專業飛手操控或更換電池而與原有警勤作業相互搭配

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達到全天候無間斷的安全巡檢及防護減少人員巡邏之人力及非法傾

倒問題提高嚇阻效益並有效提升園區安全監控巡邏蒐證效率及

協助緊急響應作業(圖三)

圖二 銅鑼科學園區自主無人機系統由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建置

圖三 機隊管理系統(Fleet Management SystemFMS)任務執行

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拓展智能營建及防災管理專案 朝多元應用服務發展

除了安防檢測應用外於無人機巡檢同時亦可蒐集場域相關資

訊並進行分析或建立模型供使用單位進行決策或異常管理近年

來中光電機器人亦針對智能營建與防災管理規劃相關飛行平台與

解決方案傳統營造業近年來積極導入數位化技術期望透過智慧營

造來提升營建工程效率並降低人力需求包含設計階段的基地分析與

建築設計施工階段的工程進度管控與施工規劃直至完工後的建築

巡檢與保養維護均可由資通訊技術輔助執行之

針對營建產業雖已有部分廠商使用無人機進行輔助工程進度巡

檢及記錄但實際執行上尚仍需搭配專業飛手執行作業而有精度

不足或無法定期定點巡檢等問題

透過導入智能無人機搭載大片幅相機及公分等級的即時動態

(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術可達到高精度測繪建模

智慧路徑規劃及全自主化運作實現定點架設與全時待命功效針對

貴重機工具工程進展挖掘土方量亦能計算分析及數位化記錄

同時並可搭配營建業自有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針對施工歷程建模進行比對驗證並提升設計精

確度以減少施工錯誤的浪費結合 IoT 與雲端科技智能無人機在

營建工程更可擴達以下應用

1 利用測繪系統對城鎮進行規劃與管理並加強外牆修測和補漏工

作提供經濟而快速的數據源

2 利用航拍影像為橋梁與道路建設(含鐵路)之線路方案比選和線

路勘測設計提供資料支撐同時結合測繪技術對工程前期的線

路選定及橋渡方案及後期工程的泥石流崩塌滑坡調查提

供優質的效益

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3 建築施工現場配備智能無人機平台即時監測系統訊息系統並

結合數據伺服器進行即時監測判斷運算提供管理決策建議

歷史施工現場紀錄遇工安事件亦可針對性發出警報

針對全球氣候劇烈變化近年來「防災及災害管理」亦成為各國

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及創新重點其首重要務就是災害發生前的預

防及災害發生後如何即時掌握災害狀況及資訊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

提供的車載式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符合機動部署安全運作且即時

回報災害情況之勘查系統救災單位不僅可即時取得災區影像更能

夠進行定期航拍觀察災區變化降低人員進入災區之風險提供正

確即時資訊供救災單位應變之決策參考

此外透過資料的累積及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智能無人機更可整

合各類軟體功能如 AI 辨識或地理資訊應用來判別災害現場受

困人員位置山坡地邊坡檢測水庫環境巡檢等(圖四)作為後續

分析災害原因災後整治及城市建設之用

圖四 山坡地異常監控邊坡滑動(Landslide)辨識巡檢

人機合作 智慧化決策 新世紀趨勢

隨著智慧聯網各式感測器的興起加上人工智慧運用無人機

及機器人之商業應用備受期待也逐漸成為許多企業不可缺少的夥

伴不過因為經濟規模的差異僅有部分企業有條件自行建立無人機

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專業設備及團隊針對公部門或不需建置無人機系統的企業則可選

擇外包或服務的方式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提供「無人機訂閱服務 DaaS(Drone as a

Service) + AI 數據分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創新營運模式

期望成為產業標竿永續經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官方網站httpswwwcoretronic-roboticscomindexphp

作業人員+機器人的組合已是新世紀趨勢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

人力短缺問題亦可大幅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使其掌握更多即時數

據以因應更多面向之問題與管理任務達到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化

決策及 24 小時不間斷的應用服務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期望透過結合

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能偵測等能力引領創新變革為智慧城

市與傳統產業帶來全新價值及創新應用

1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大家一起來作伙來投稿

這是屬於營建業界的園地歡迎產官學研各家高手專業伙伴共同

加入筆耕行列分享海內外資訊

1 第一守則維護讀者權益嚴禁一稿兩投

2 投稿每篇文字以 4000 字為限請附上作者姓名與職稱稿件請

以 word 檔完成並 e-mail 至 appleleetcriorgtw

3 來稿文字請統一以 14 號字微軟正黑體固定行高 23pt 編排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5 圖表需註記圖號及表號並附註解說編號需以中文數字如表

一圖一等圖表照片之說明與內文字請統一以楷體12 號

字編排

6 文稿中所引用之技術性名詞應採用通行之譯名不常見的專有名

詞需加註該名詞之原文

7 參考文獻資料排列順序為作者姓名文獻標題期刊或書名

刊載券號期數日期等例如林豐博蘇振維「國道 5 號雪山

隧道車流特性之研究」運輸計劃季刊第 38 卷第 1 期2009

年 3 月pp85-120

8 參考文獻如包含中英文文獻則需先排中文文獻再列英文文獻中

文文獻應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英文文獻則需按作者姓氏字母排

列如另有日文文獻則列於中文文獻之後英文文獻之前

9 依工程會「技師執業執照換發辦法」第四條第六款規定技師於

本刊發表論文或翻譯專業文獻可取得積分論文每篇六十分

翻譯每篇二十分作者二人以上者平均分配積分

2

445 目錄 2020 年 2 月 23 日

封面故事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王仲平簡子旻 4

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11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19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南林子傑 23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31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46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張國儀 49

封面照片飛天機器人邊坡巡檢

照片提供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

發行人 高宗正 編輯委員

總編輯 呂良正 (管理) 李得璋 王慶煌

副總編輯 徐力平 (施工) 邱昌平 林志棟 沈進發

編 輯 李鴻蘋 (大地) 陳正興 廖洪鈞

顧 問 歐晉德 李建中 林英俊 (結構) 張國鎮 黃世建

陳永祥 陳清泉 陳舜田 (材料) 高健章 張大鵬 黃兆龍

陳堯中 陳振川 梁 樾 (交通) 楊立奇 周家蓓 周義華

葉超雄 顏清連 沈景鵬 (水利) 林國峰 徐年盛

陳生金 王明德 (建築) 林慶元 彭雲宏 戴期甦

(耐震) 蔡益超 陳正誠

發行 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 (電腦) 謝尚賢 張善政 呂守陞

通訊 231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二段 190 號 11 樓 (隧道) 姚錫齡

電話 (02)8919-5007 執行編輯 張嘉峰 黃榮堯 藍秉強

網址 httpwwwtcriorgtwtcriWeb 徐敏晃 黃正翰 廖振程 謝政達

e-mail appleleetcriorgtw 陳育聖 陳姿螢 李孝安

維護讀者權益 來稿請勿一稿兩投 本刊對來稿保有刪修權

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研發的飛天機器人獲 2019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王仲平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處長

簡子旻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

機器人時代來臨 全自主商用無人機應用廣泛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快速發展無人機具有越來越

多元的應用如安防檢測營建防災農業物流等未來機器

人與無人機的發展方向逐漸走向專業細分領域為用戶提供完善的行

業應用解決方案有鑑於商用領域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公司研發全自主「飛天機器人」(圖一)彷如為無人機加入

大腦除了可以進行預先路徑規劃自動起降執行任務更能判斷影

像內容進行即時的影像處理及決策建議全天候自動執行飛行任務

且完全不須人員介入提高作業效率並降低異常問題發生的機率

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圖一 全自主飛天機器人全天候待命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為中強光電(5371)集團子公司位於新竹科

學園區是一家以電腦視覺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控制相關等先進

技術為基礎的新創公司結合中強光電於光學機構熱傳電子的

經驗發展人機互動運動控制智能辨識感應融合及導航等機器

人核心技術提供全方位智能商用機器人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含商

用無人機無人搬運車全景智能攝影機邊緣運算智能服務器等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認為新世代智能機器人應該涵蓋以下三個面向

1 安全可靠(Safety Design)

為因應複雜的操作環境機器人或無人機應確保操作流程的安全

可靠以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之智能無人機為例商用無人機的開

發首重餘冗設計及安全機制針對動力通訊飛行紀錄及自動

返航(RTL)等皆考量產品耐候性驗證譬如防水防塵(IP54)

抗風設計(6 級風)等

2 全自動作業(Fully Autonomous)

針對商業應用或服務從任務規劃執行狀況反應彈性手動切

換及反饋報告生成全自動的流程是必要的中光電智能機器人

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的智能自主無人機平台包括無人機充電基站(停機坪系統)及

機隊管理系統無人機搭載高速運算與感應控制平台具備智能

飛行控制及精準降落技術讓無人機能完成全自動自主飛行並

完成精準降落於停機坪上進行自動充電達到全天候待命全自

動作業的商業應用需求

3 人工智慧分析(Intelligent Computing)

中光電智能無人機搭載 nVidia Jetson 嵌入式高速運算平台運行

AI 檢測神經網路提升影像辨識的精準度與反應速度真正賦予

無人機端點即時運算自我學習與判斷能力透過 On Edge

LearningDeep Learning 優化小樣本學習技術讓無人機可以透

過拍攝環境的變化來學習不同用戶端的應用場域環境與情境透

過即時影像進行分析偵測辨識追蹤等功能

協助安全巡檢設施檢測 獲智慧園區創新獎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提出的「飛天機器人」解決方案目前廣泛

應用於安全巡檢設施檢測領域其中以銅鑼科學園區安防檢測應用

獲得「2019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及「新竹科學園區智慧園區創新

獎」等殊榮銅鑼科學園區為新竹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基地腹地廣

大總面積約 3497 公頃除了三分之一為廠房用地外尚有三分之二

區域屬於公共設施及保育用地在人力有限的狀況下傳統安全監控

方式常有死角而產生無法即時處置及人員派遣頻繁等問題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透過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銅鑼保警隊的共

同合作下於園區內建置了兩套自主無人機系統(圖二)可依據管

理需求預先設定飛行任務包含例行巡檢異常車輛辨識施工進

度確認熱感應偵測遠端即時監控及異常事件機動派遣等過程中

完全不需要專業飛手操控或更換電池而與原有警勤作業相互搭配

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達到全天候無間斷的安全巡檢及防護減少人員巡邏之人力及非法傾

倒問題提高嚇阻效益並有效提升園區安全監控巡邏蒐證效率及

協助緊急響應作業(圖三)

圖二 銅鑼科學園區自主無人機系統由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建置

圖三 機隊管理系統(Fleet Management SystemFMS)任務執行

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拓展智能營建及防災管理專案 朝多元應用服務發展

除了安防檢測應用外於無人機巡檢同時亦可蒐集場域相關資

訊並進行分析或建立模型供使用單位進行決策或異常管理近年

來中光電機器人亦針對智能營建與防災管理規劃相關飛行平台與

解決方案傳統營造業近年來積極導入數位化技術期望透過智慧營

造來提升營建工程效率並降低人力需求包含設計階段的基地分析與

建築設計施工階段的工程進度管控與施工規劃直至完工後的建築

巡檢與保養維護均可由資通訊技術輔助執行之

針對營建產業雖已有部分廠商使用無人機進行輔助工程進度巡

檢及記錄但實際執行上尚仍需搭配專業飛手執行作業而有精度

不足或無法定期定點巡檢等問題

透過導入智能無人機搭載大片幅相機及公分等級的即時動態

(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術可達到高精度測繪建模

智慧路徑規劃及全自主化運作實現定點架設與全時待命功效針對

貴重機工具工程進展挖掘土方量亦能計算分析及數位化記錄

同時並可搭配營建業自有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針對施工歷程建模進行比對驗證並提升設計精

確度以減少施工錯誤的浪費結合 IoT 與雲端科技智能無人機在

營建工程更可擴達以下應用

1 利用測繪系統對城鎮進行規劃與管理並加強外牆修測和補漏工

作提供經濟而快速的數據源

2 利用航拍影像為橋梁與道路建設(含鐵路)之線路方案比選和線

路勘測設計提供資料支撐同時結合測繪技術對工程前期的線

路選定及橋渡方案及後期工程的泥石流崩塌滑坡調查提

供優質的效益

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3 建築施工現場配備智能無人機平台即時監測系統訊息系統並

結合數據伺服器進行即時監測判斷運算提供管理決策建議

歷史施工現場紀錄遇工安事件亦可針對性發出警報

針對全球氣候劇烈變化近年來「防災及災害管理」亦成為各國

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及創新重點其首重要務就是災害發生前的預

防及災害發生後如何即時掌握災害狀況及資訊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

提供的車載式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符合機動部署安全運作且即時

回報災害情況之勘查系統救災單位不僅可即時取得災區影像更能

夠進行定期航拍觀察災區變化降低人員進入災區之風險提供正

確即時資訊供救災單位應變之決策參考

此外透過資料的累積及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智能無人機更可整

合各類軟體功能如 AI 辨識或地理資訊應用來判別災害現場受

困人員位置山坡地邊坡檢測水庫環境巡檢等(圖四)作為後續

分析災害原因災後整治及城市建設之用

圖四 山坡地異常監控邊坡滑動(Landslide)辨識巡檢

人機合作 智慧化決策 新世紀趨勢

隨著智慧聯網各式感測器的興起加上人工智慧運用無人機

及機器人之商業應用備受期待也逐漸成為許多企業不可缺少的夥

伴不過因為經濟規模的差異僅有部分企業有條件自行建立無人機

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專業設備及團隊針對公部門或不需建置無人機系統的企業則可選

擇外包或服務的方式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提供「無人機訂閱服務 DaaS(Drone as a

Service) + AI 數據分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創新營運模式

期望成為產業標竿永續經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官方網站httpswwwcoretronic-roboticscomindexphp

作業人員+機器人的組合已是新世紀趨勢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

人力短缺問題亦可大幅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使其掌握更多即時數

據以因應更多面向之問題與管理任務達到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化

決策及 24 小時不間斷的應用服務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期望透過結合

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能偵測等能力引領創新變革為智慧城

市與傳統產業帶來全新價值及創新應用

1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445 目錄 2020 年 2 月 23 日

封面故事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王仲平簡子旻 4

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11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19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南林子傑 23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31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46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張國儀 49

封面照片飛天機器人邊坡巡檢

照片提供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

發行人 高宗正 編輯委員

總編輯 呂良正 (管理) 李得璋 王慶煌

副總編輯 徐力平 (施工) 邱昌平 林志棟 沈進發

編 輯 李鴻蘋 (大地) 陳正興 廖洪鈞

顧 問 歐晉德 李建中 林英俊 (結構) 張國鎮 黃世建

陳永祥 陳清泉 陳舜田 (材料) 高健章 張大鵬 黃兆龍

陳堯中 陳振川 梁 樾 (交通) 楊立奇 周家蓓 周義華

葉超雄 顏清連 沈景鵬 (水利) 林國峰 徐年盛

陳生金 王明德 (建築) 林慶元 彭雲宏 戴期甦

(耐震) 蔡益超 陳正誠

發行 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 (電腦) 謝尚賢 張善政 呂守陞

通訊 231 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二段 190 號 11 樓 (隧道) 姚錫齡

電話 (02)8919-5007 執行編輯 張嘉峰 黃榮堯 藍秉強

網址 httpwwwtcriorgtwtcriWeb 徐敏晃 黃正翰 廖振程 謝政達

e-mail appleleetcriorgtw 陳育聖 陳姿螢 李孝安

維護讀者權益 來稿請勿一稿兩投 本刊對來稿保有刪修權

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研發的飛天機器人獲 2019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王仲平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處長

簡子旻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

機器人時代來臨 全自主商用無人機應用廣泛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快速發展無人機具有越來越

多元的應用如安防檢測營建防災農業物流等未來機器

人與無人機的發展方向逐漸走向專業細分領域為用戶提供完善的行

業應用解決方案有鑑於商用領域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公司研發全自主「飛天機器人」(圖一)彷如為無人機加入

大腦除了可以進行預先路徑規劃自動起降執行任務更能判斷影

像內容進行即時的影像處理及決策建議全天候自動執行飛行任務

且完全不須人員介入提高作業效率並降低異常問題發生的機率

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圖一 全自主飛天機器人全天候待命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為中強光電(5371)集團子公司位於新竹科

學園區是一家以電腦視覺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控制相關等先進

技術為基礎的新創公司結合中強光電於光學機構熱傳電子的

經驗發展人機互動運動控制智能辨識感應融合及導航等機器

人核心技術提供全方位智能商用機器人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含商

用無人機無人搬運車全景智能攝影機邊緣運算智能服務器等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認為新世代智能機器人應該涵蓋以下三個面向

1 安全可靠(Safety Design)

為因應複雜的操作環境機器人或無人機應確保操作流程的安全

可靠以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之智能無人機為例商用無人機的開

發首重餘冗設計及安全機制針對動力通訊飛行紀錄及自動

返航(RTL)等皆考量產品耐候性驗證譬如防水防塵(IP54)

抗風設計(6 級風)等

2 全自動作業(Fully Autonomous)

針對商業應用或服務從任務規劃執行狀況反應彈性手動切

換及反饋報告生成全自動的流程是必要的中光電智能機器人

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的智能自主無人機平台包括無人機充電基站(停機坪系統)及

機隊管理系統無人機搭載高速運算與感應控制平台具備智能

飛行控制及精準降落技術讓無人機能完成全自動自主飛行並

完成精準降落於停機坪上進行自動充電達到全天候待命全自

動作業的商業應用需求

3 人工智慧分析(Intelligent Computing)

中光電智能無人機搭載 nVidia Jetson 嵌入式高速運算平台運行

AI 檢測神經網路提升影像辨識的精準度與反應速度真正賦予

無人機端點即時運算自我學習與判斷能力透過 On Edge

LearningDeep Learning 優化小樣本學習技術讓無人機可以透

過拍攝環境的變化來學習不同用戶端的應用場域環境與情境透

過即時影像進行分析偵測辨識追蹤等功能

協助安全巡檢設施檢測 獲智慧園區創新獎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提出的「飛天機器人」解決方案目前廣泛

應用於安全巡檢設施檢測領域其中以銅鑼科學園區安防檢測應用

獲得「2019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及「新竹科學園區智慧園區創新

獎」等殊榮銅鑼科學園區為新竹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基地腹地廣

大總面積約 3497 公頃除了三分之一為廠房用地外尚有三分之二

區域屬於公共設施及保育用地在人力有限的狀況下傳統安全監控

方式常有死角而產生無法即時處置及人員派遣頻繁等問題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透過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銅鑼保警隊的共

同合作下於園區內建置了兩套自主無人機系統(圖二)可依據管

理需求預先設定飛行任務包含例行巡檢異常車輛辨識施工進

度確認熱感應偵測遠端即時監控及異常事件機動派遣等過程中

完全不需要專業飛手操控或更換電池而與原有警勤作業相互搭配

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達到全天候無間斷的安全巡檢及防護減少人員巡邏之人力及非法傾

倒問題提高嚇阻效益並有效提升園區安全監控巡邏蒐證效率及

協助緊急響應作業(圖三)

圖二 銅鑼科學園區自主無人機系統由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建置

圖三 機隊管理系統(Fleet Management SystemFMS)任務執行

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拓展智能營建及防災管理專案 朝多元應用服務發展

除了安防檢測應用外於無人機巡檢同時亦可蒐集場域相關資

訊並進行分析或建立模型供使用單位進行決策或異常管理近年

來中光電機器人亦針對智能營建與防災管理規劃相關飛行平台與

解決方案傳統營造業近年來積極導入數位化技術期望透過智慧營

造來提升營建工程效率並降低人力需求包含設計階段的基地分析與

建築設計施工階段的工程進度管控與施工規劃直至完工後的建築

巡檢與保養維護均可由資通訊技術輔助執行之

針對營建產業雖已有部分廠商使用無人機進行輔助工程進度巡

檢及記錄但實際執行上尚仍需搭配專業飛手執行作業而有精度

不足或無法定期定點巡檢等問題

透過導入智能無人機搭載大片幅相機及公分等級的即時動態

(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術可達到高精度測繪建模

智慧路徑規劃及全自主化運作實現定點架設與全時待命功效針對

貴重機工具工程進展挖掘土方量亦能計算分析及數位化記錄

同時並可搭配營建業自有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針對施工歷程建模進行比對驗證並提升設計精

確度以減少施工錯誤的浪費結合 IoT 與雲端科技智能無人機在

營建工程更可擴達以下應用

1 利用測繪系統對城鎮進行規劃與管理並加強外牆修測和補漏工

作提供經濟而快速的數據源

2 利用航拍影像為橋梁與道路建設(含鐵路)之線路方案比選和線

路勘測設計提供資料支撐同時結合測繪技術對工程前期的線

路選定及橋渡方案及後期工程的泥石流崩塌滑坡調查提

供優質的效益

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3 建築施工現場配備智能無人機平台即時監測系統訊息系統並

結合數據伺服器進行即時監測判斷運算提供管理決策建議

歷史施工現場紀錄遇工安事件亦可針對性發出警報

針對全球氣候劇烈變化近年來「防災及災害管理」亦成為各國

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及創新重點其首重要務就是災害發生前的預

防及災害發生後如何即時掌握災害狀況及資訊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

提供的車載式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符合機動部署安全運作且即時

回報災害情況之勘查系統救災單位不僅可即時取得災區影像更能

夠進行定期航拍觀察災區變化降低人員進入災區之風險提供正

確即時資訊供救災單位應變之決策參考

此外透過資料的累積及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智能無人機更可整

合各類軟體功能如 AI 辨識或地理資訊應用來判別災害現場受

困人員位置山坡地邊坡檢測水庫環境巡檢等(圖四)作為後續

分析災害原因災後整治及城市建設之用

圖四 山坡地異常監控邊坡滑動(Landslide)辨識巡檢

人機合作 智慧化決策 新世紀趨勢

隨著智慧聯網各式感測器的興起加上人工智慧運用無人機

及機器人之商業應用備受期待也逐漸成為許多企業不可缺少的夥

伴不過因為經濟規模的差異僅有部分企業有條件自行建立無人機

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專業設備及團隊針對公部門或不需建置無人機系統的企業則可選

擇外包或服務的方式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提供「無人機訂閱服務 DaaS(Drone as a

Service) + AI 數據分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創新營運模式

期望成為產業標竿永續經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官方網站httpswwwcoretronic-roboticscomindexphp

作業人員+機器人的組合已是新世紀趨勢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

人力短缺問題亦可大幅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使其掌握更多即時數

據以因應更多面向之問題與管理任務達到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化

決策及 24 小時不間斷的應用服務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期望透過結合

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能偵測等能力引領創新變革為智慧城

市與傳統產業帶來全新價值及創新應用

1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公司研發的飛天機器人獲 2019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王仲平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處長

簡子旻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

機器人時代來臨 全自主商用無人機應用廣泛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快速發展無人機具有越來越

多元的應用如安防檢測營建防災農業物流等未來機器

人與無人機的發展方向逐漸走向專業細分領域為用戶提供完善的行

業應用解決方案有鑑於商用領域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公司研發全自主「飛天機器人」(圖一)彷如為無人機加入

大腦除了可以進行預先路徑規劃自動起降執行任務更能判斷影

像內容進行即時的影像處理及決策建議全天候自動執行飛行任務

且完全不須人員介入提高作業效率並降低異常問題發生的機率

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圖一 全自主飛天機器人全天候待命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為中強光電(5371)集團子公司位於新竹科

學園區是一家以電腦視覺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控制相關等先進

技術為基礎的新創公司結合中強光電於光學機構熱傳電子的

經驗發展人機互動運動控制智能辨識感應融合及導航等機器

人核心技術提供全方位智能商用機器人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含商

用無人機無人搬運車全景智能攝影機邊緣運算智能服務器等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認為新世代智能機器人應該涵蓋以下三個面向

1 安全可靠(Safety Design)

為因應複雜的操作環境機器人或無人機應確保操作流程的安全

可靠以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之智能無人機為例商用無人機的開

發首重餘冗設計及安全機制針對動力通訊飛行紀錄及自動

返航(RTL)等皆考量產品耐候性驗證譬如防水防塵(IP54)

抗風設計(6 級風)等

2 全自動作業(Fully Autonomous)

針對商業應用或服務從任務規劃執行狀況反應彈性手動切

換及反饋報告生成全自動的流程是必要的中光電智能機器人

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的智能自主無人機平台包括無人機充電基站(停機坪系統)及

機隊管理系統無人機搭載高速運算與感應控制平台具備智能

飛行控制及精準降落技術讓無人機能完成全自動自主飛行並

完成精準降落於停機坪上進行自動充電達到全天候待命全自

動作業的商業應用需求

3 人工智慧分析(Intelligent Computing)

中光電智能無人機搭載 nVidia Jetson 嵌入式高速運算平台運行

AI 檢測神經網路提升影像辨識的精準度與反應速度真正賦予

無人機端點即時運算自我學習與判斷能力透過 On Edge

LearningDeep Learning 優化小樣本學習技術讓無人機可以透

過拍攝環境的變化來學習不同用戶端的應用場域環境與情境透

過即時影像進行分析偵測辨識追蹤等功能

協助安全巡檢設施檢測 獲智慧園區創新獎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提出的「飛天機器人」解決方案目前廣泛

應用於安全巡檢設施檢測領域其中以銅鑼科學園區安防檢測應用

獲得「2019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及「新竹科學園區智慧園區創新

獎」等殊榮銅鑼科學園區為新竹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基地腹地廣

大總面積約 3497 公頃除了三分之一為廠房用地外尚有三分之二

區域屬於公共設施及保育用地在人力有限的狀況下傳統安全監控

方式常有死角而產生無法即時處置及人員派遣頻繁等問題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透過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銅鑼保警隊的共

同合作下於園區內建置了兩套自主無人機系統(圖二)可依據管

理需求預先設定飛行任務包含例行巡檢異常車輛辨識施工進

度確認熱感應偵測遠端即時監控及異常事件機動派遣等過程中

完全不需要專業飛手操控或更換電池而與原有警勤作業相互搭配

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達到全天候無間斷的安全巡檢及防護減少人員巡邏之人力及非法傾

倒問題提高嚇阻效益並有效提升園區安全監控巡邏蒐證效率及

協助緊急響應作業(圖三)

圖二 銅鑼科學園區自主無人機系統由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建置

圖三 機隊管理系統(Fleet Management SystemFMS)任務執行

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拓展智能營建及防災管理專案 朝多元應用服務發展

除了安防檢測應用外於無人機巡檢同時亦可蒐集場域相關資

訊並進行分析或建立模型供使用單位進行決策或異常管理近年

來中光電機器人亦針對智能營建與防災管理規劃相關飛行平台與

解決方案傳統營造業近年來積極導入數位化技術期望透過智慧營

造來提升營建工程效率並降低人力需求包含設計階段的基地分析與

建築設計施工階段的工程進度管控與施工規劃直至完工後的建築

巡檢與保養維護均可由資通訊技術輔助執行之

針對營建產業雖已有部分廠商使用無人機進行輔助工程進度巡

檢及記錄但實際執行上尚仍需搭配專業飛手執行作業而有精度

不足或無法定期定點巡檢等問題

透過導入智能無人機搭載大片幅相機及公分等級的即時動態

(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術可達到高精度測繪建模

智慧路徑規劃及全自主化運作實現定點架設與全時待命功效針對

貴重機工具工程進展挖掘土方量亦能計算分析及數位化記錄

同時並可搭配營建業自有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針對施工歷程建模進行比對驗證並提升設計精

確度以減少施工錯誤的浪費結合 IoT 與雲端科技智能無人機在

營建工程更可擴達以下應用

1 利用測繪系統對城鎮進行規劃與管理並加強外牆修測和補漏工

作提供經濟而快速的數據源

2 利用航拍影像為橋梁與道路建設(含鐵路)之線路方案比選和線

路勘測設計提供資料支撐同時結合測繪技術對工程前期的線

路選定及橋渡方案及後期工程的泥石流崩塌滑坡調查提

供優質的效益

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3 建築施工現場配備智能無人機平台即時監測系統訊息系統並

結合數據伺服器進行即時監測判斷運算提供管理決策建議

歷史施工現場紀錄遇工安事件亦可針對性發出警報

針對全球氣候劇烈變化近年來「防災及災害管理」亦成為各國

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及創新重點其首重要務就是災害發生前的預

防及災害發生後如何即時掌握災害狀況及資訊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

提供的車載式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符合機動部署安全運作且即時

回報災害情況之勘查系統救災單位不僅可即時取得災區影像更能

夠進行定期航拍觀察災區變化降低人員進入災區之風險提供正

確即時資訊供救災單位應變之決策參考

此外透過資料的累積及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智能無人機更可整

合各類軟體功能如 AI 辨識或地理資訊應用來判別災害現場受

困人員位置山坡地邊坡檢測水庫環境巡檢等(圖四)作為後續

分析災害原因災後整治及城市建設之用

圖四 山坡地異常監控邊坡滑動(Landslide)辨識巡檢

人機合作 智慧化決策 新世紀趨勢

隨著智慧聯網各式感測器的興起加上人工智慧運用無人機

及機器人之商業應用備受期待也逐漸成為許多企業不可缺少的夥

伴不過因為經濟規模的差異僅有部分企業有條件自行建立無人機

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專業設備及團隊針對公部門或不需建置無人機系統的企業則可選

擇外包或服務的方式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提供「無人機訂閱服務 DaaS(Drone as a

Service) + AI 數據分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創新營運模式

期望成為產業標竿永續經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官方網站httpswwwcoretronic-roboticscomindexphp

作業人員+機器人的組合已是新世紀趨勢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

人力短缺問題亦可大幅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使其掌握更多即時數

據以因應更多面向之問題與管理任務達到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化

決策及 24 小時不間斷的應用服務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期望透過結合

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能偵測等能力引領創新變革為智慧城

市與傳統產業帶來全新價值及創新應用

1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5: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圖一 全自主飛天機器人全天候待命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為中強光電(5371)集團子公司位於新竹科

學園區是一家以電腦視覺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控制相關等先進

技術為基礎的新創公司結合中強光電於光學機構熱傳電子的

經驗發展人機互動運動控制智能辨識感應融合及導航等機器

人核心技術提供全方位智能商用機器人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含商

用無人機無人搬運車全景智能攝影機邊緣運算智能服務器等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認為新世代智能機器人應該涵蓋以下三個面向

1 安全可靠(Safety Design)

為因應複雜的操作環境機器人或無人機應確保操作流程的安全

可靠以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之智能無人機為例商用無人機的開

發首重餘冗設計及安全機制針對動力通訊飛行紀錄及自動

返航(RTL)等皆考量產品耐候性驗證譬如防水防塵(IP54)

抗風設計(6 級風)等

2 全自動作業(Fully Autonomous)

針對商業應用或服務從任務規劃執行狀況反應彈性手動切

換及反饋報告生成全自動的流程是必要的中光電智能機器人

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的智能自主無人機平台包括無人機充電基站(停機坪系統)及

機隊管理系統無人機搭載高速運算與感應控制平台具備智能

飛行控制及精準降落技術讓無人機能完成全自動自主飛行並

完成精準降落於停機坪上進行自動充電達到全天候待命全自

動作業的商業應用需求

3 人工智慧分析(Intelligent Computing)

中光電智能無人機搭載 nVidia Jetson 嵌入式高速運算平台運行

AI 檢測神經網路提升影像辨識的精準度與反應速度真正賦予

無人機端點即時運算自我學習與判斷能力透過 On Edge

LearningDeep Learning 優化小樣本學習技術讓無人機可以透

過拍攝環境的變化來學習不同用戶端的應用場域環境與情境透

過即時影像進行分析偵測辨識追蹤等功能

協助安全巡檢設施檢測 獲智慧園區創新獎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提出的「飛天機器人」解決方案目前廣泛

應用於安全巡檢設施檢測領域其中以銅鑼科學園區安防檢測應用

獲得「2019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及「新竹科學園區智慧園區創新

獎」等殊榮銅鑼科學園區為新竹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基地腹地廣

大總面積約 3497 公頃除了三分之一為廠房用地外尚有三分之二

區域屬於公共設施及保育用地在人力有限的狀況下傳統安全監控

方式常有死角而產生無法即時處置及人員派遣頻繁等問題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透過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銅鑼保警隊的共

同合作下於園區內建置了兩套自主無人機系統(圖二)可依據管

理需求預先設定飛行任務包含例行巡檢異常車輛辨識施工進

度確認熱感應偵測遠端即時監控及異常事件機動派遣等過程中

完全不需要專業飛手操控或更換電池而與原有警勤作業相互搭配

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達到全天候無間斷的安全巡檢及防護減少人員巡邏之人力及非法傾

倒問題提高嚇阻效益並有效提升園區安全監控巡邏蒐證效率及

協助緊急響應作業(圖三)

圖二 銅鑼科學園區自主無人機系統由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建置

圖三 機隊管理系統(Fleet Management SystemFMS)任務執行

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拓展智能營建及防災管理專案 朝多元應用服務發展

除了安防檢測應用外於無人機巡檢同時亦可蒐集場域相關資

訊並進行分析或建立模型供使用單位進行決策或異常管理近年

來中光電機器人亦針對智能營建與防災管理規劃相關飛行平台與

解決方案傳統營造業近年來積極導入數位化技術期望透過智慧營

造來提升營建工程效率並降低人力需求包含設計階段的基地分析與

建築設計施工階段的工程進度管控與施工規劃直至完工後的建築

巡檢與保養維護均可由資通訊技術輔助執行之

針對營建產業雖已有部分廠商使用無人機進行輔助工程進度巡

檢及記錄但實際執行上尚仍需搭配專業飛手執行作業而有精度

不足或無法定期定點巡檢等問題

透過導入智能無人機搭載大片幅相機及公分等級的即時動態

(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術可達到高精度測繪建模

智慧路徑規劃及全自主化運作實現定點架設與全時待命功效針對

貴重機工具工程進展挖掘土方量亦能計算分析及數位化記錄

同時並可搭配營建業自有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針對施工歷程建模進行比對驗證並提升設計精

確度以減少施工錯誤的浪費結合 IoT 與雲端科技智能無人機在

營建工程更可擴達以下應用

1 利用測繪系統對城鎮進行規劃與管理並加強外牆修測和補漏工

作提供經濟而快速的數據源

2 利用航拍影像為橋梁與道路建設(含鐵路)之線路方案比選和線

路勘測設計提供資料支撐同時結合測繪技術對工程前期的線

路選定及橋渡方案及後期工程的泥石流崩塌滑坡調查提

供優質的效益

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3 建築施工現場配備智能無人機平台即時監測系統訊息系統並

結合數據伺服器進行即時監測判斷運算提供管理決策建議

歷史施工現場紀錄遇工安事件亦可針對性發出警報

針對全球氣候劇烈變化近年來「防災及災害管理」亦成為各國

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及創新重點其首重要務就是災害發生前的預

防及災害發生後如何即時掌握災害狀況及資訊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

提供的車載式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符合機動部署安全運作且即時

回報災害情況之勘查系統救災單位不僅可即時取得災區影像更能

夠進行定期航拍觀察災區變化降低人員進入災區之風險提供正

確即時資訊供救災單位應變之決策參考

此外透過資料的累積及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智能無人機更可整

合各類軟體功能如 AI 辨識或地理資訊應用來判別災害現場受

困人員位置山坡地邊坡檢測水庫環境巡檢等(圖四)作為後續

分析災害原因災後整治及城市建設之用

圖四 山坡地異常監控邊坡滑動(Landslide)辨識巡檢

人機合作 智慧化決策 新世紀趨勢

隨著智慧聯網各式感測器的興起加上人工智慧運用無人機

及機器人之商業應用備受期待也逐漸成為許多企業不可缺少的夥

伴不過因為經濟規模的差異僅有部分企業有條件自行建立無人機

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專業設備及團隊針對公部門或不需建置無人機系統的企業則可選

擇外包或服務的方式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提供「無人機訂閱服務 DaaS(Drone as a

Service) + AI 數據分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創新營運模式

期望成為產業標竿永續經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官方網站httpswwwcoretronic-roboticscomindexphp

作業人員+機器人的組合已是新世紀趨勢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

人力短缺問題亦可大幅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使其掌握更多即時數

據以因應更多面向之問題與管理任務達到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化

決策及 24 小時不間斷的應用服務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期望透過結合

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能偵測等能力引領創新變革為智慧城

市與傳統產業帶來全新價值及創新應用

1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6: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的智能自主無人機平台包括無人機充電基站(停機坪系統)及

機隊管理系統無人機搭載高速運算與感應控制平台具備智能

飛行控制及精準降落技術讓無人機能完成全自動自主飛行並

完成精準降落於停機坪上進行自動充電達到全天候待命全自

動作業的商業應用需求

3 人工智慧分析(Intelligent Computing)

中光電智能無人機搭載 nVidia Jetson 嵌入式高速運算平台運行

AI 檢測神經網路提升影像辨識的精準度與反應速度真正賦予

無人機端點即時運算自我學習與判斷能力透過 On Edge

LearningDeep Learning 優化小樣本學習技術讓無人機可以透

過拍攝環境的變化來學習不同用戶端的應用場域環境與情境透

過即時影像進行分析偵測辨識追蹤等功能

協助安全巡檢設施檢測 獲智慧園區創新獎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提出的「飛天機器人」解決方案目前廣泛

應用於安全巡檢設施檢測領域其中以銅鑼科學園區安防檢測應用

獲得「2019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及「新竹科學園區智慧園區創新

獎」等殊榮銅鑼科學園區為新竹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基地腹地廣

大總面積約 3497 公頃除了三分之一為廠房用地外尚有三分之二

區域屬於公共設施及保育用地在人力有限的狀況下傳統安全監控

方式常有死角而產生無法即時處置及人員派遣頻繁等問題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透過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銅鑼保警隊的共

同合作下於園區內建置了兩套自主無人機系統(圖二)可依據管

理需求預先設定飛行任務包含例行巡檢異常車輛辨識施工進

度確認熱感應偵測遠端即時監控及異常事件機動派遣等過程中

完全不需要專業飛手操控或更換電池而與原有警勤作業相互搭配

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達到全天候無間斷的安全巡檢及防護減少人員巡邏之人力及非法傾

倒問題提高嚇阻效益並有效提升園區安全監控巡邏蒐證效率及

協助緊急響應作業(圖三)

圖二 銅鑼科學園區自主無人機系統由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建置

圖三 機隊管理系統(Fleet Management SystemFMS)任務執行

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拓展智能營建及防災管理專案 朝多元應用服務發展

除了安防檢測應用外於無人機巡檢同時亦可蒐集場域相關資

訊並進行分析或建立模型供使用單位進行決策或異常管理近年

來中光電機器人亦針對智能營建與防災管理規劃相關飛行平台與

解決方案傳統營造業近年來積極導入數位化技術期望透過智慧營

造來提升營建工程效率並降低人力需求包含設計階段的基地分析與

建築設計施工階段的工程進度管控與施工規劃直至完工後的建築

巡檢與保養維護均可由資通訊技術輔助執行之

針對營建產業雖已有部分廠商使用無人機進行輔助工程進度巡

檢及記錄但實際執行上尚仍需搭配專業飛手執行作業而有精度

不足或無法定期定點巡檢等問題

透過導入智能無人機搭載大片幅相機及公分等級的即時動態

(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術可達到高精度測繪建模

智慧路徑規劃及全自主化運作實現定點架設與全時待命功效針對

貴重機工具工程進展挖掘土方量亦能計算分析及數位化記錄

同時並可搭配營建業自有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針對施工歷程建模進行比對驗證並提升設計精

確度以減少施工錯誤的浪費結合 IoT 與雲端科技智能無人機在

營建工程更可擴達以下應用

1 利用測繪系統對城鎮進行規劃與管理並加強外牆修測和補漏工

作提供經濟而快速的數據源

2 利用航拍影像為橋梁與道路建設(含鐵路)之線路方案比選和線

路勘測設計提供資料支撐同時結合測繪技術對工程前期的線

路選定及橋渡方案及後期工程的泥石流崩塌滑坡調查提

供優質的效益

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3 建築施工現場配備智能無人機平台即時監測系統訊息系統並

結合數據伺服器進行即時監測判斷運算提供管理決策建議

歷史施工現場紀錄遇工安事件亦可針對性發出警報

針對全球氣候劇烈變化近年來「防災及災害管理」亦成為各國

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及創新重點其首重要務就是災害發生前的預

防及災害發生後如何即時掌握災害狀況及資訊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

提供的車載式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符合機動部署安全運作且即時

回報災害情況之勘查系統救災單位不僅可即時取得災區影像更能

夠進行定期航拍觀察災區變化降低人員進入災區之風險提供正

確即時資訊供救災單位應變之決策參考

此外透過資料的累積及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智能無人機更可整

合各類軟體功能如 AI 辨識或地理資訊應用來判別災害現場受

困人員位置山坡地邊坡檢測水庫環境巡檢等(圖四)作為後續

分析災害原因災後整治及城市建設之用

圖四 山坡地異常監控邊坡滑動(Landslide)辨識巡檢

人機合作 智慧化決策 新世紀趨勢

隨著智慧聯網各式感測器的興起加上人工智慧運用無人機

及機器人之商業應用備受期待也逐漸成為許多企業不可缺少的夥

伴不過因為經濟規模的差異僅有部分企業有條件自行建立無人機

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專業設備及團隊針對公部門或不需建置無人機系統的企業則可選

擇外包或服務的方式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提供「無人機訂閱服務 DaaS(Drone as a

Service) + AI 數據分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創新營運模式

期望成為產業標竿永續經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官方網站httpswwwcoretronic-roboticscomindexphp

作業人員+機器人的組合已是新世紀趨勢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

人力短缺問題亦可大幅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使其掌握更多即時數

據以因應更多面向之問題與管理任務達到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化

決策及 24 小時不間斷的應用服務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期望透過結合

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能偵測等能力引領創新變革為智慧城

市與傳統產業帶來全新價值及創新應用

1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7: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達到全天候無間斷的安全巡檢及防護減少人員巡邏之人力及非法傾

倒問題提高嚇阻效益並有效提升園區安全監控巡邏蒐證效率及

協助緊急響應作業(圖三)

圖二 銅鑼科學園區自主無人機系統由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建置

圖三 機隊管理系統(Fleet Management SystemFMS)任務執行

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拓展智能營建及防災管理專案 朝多元應用服務發展

除了安防檢測應用外於無人機巡檢同時亦可蒐集場域相關資

訊並進行分析或建立模型供使用單位進行決策或異常管理近年

來中光電機器人亦針對智能營建與防災管理規劃相關飛行平台與

解決方案傳統營造業近年來積極導入數位化技術期望透過智慧營

造來提升營建工程效率並降低人力需求包含設計階段的基地分析與

建築設計施工階段的工程進度管控與施工規劃直至完工後的建築

巡檢與保養維護均可由資通訊技術輔助執行之

針對營建產業雖已有部分廠商使用無人機進行輔助工程進度巡

檢及記錄但實際執行上尚仍需搭配專業飛手執行作業而有精度

不足或無法定期定點巡檢等問題

透過導入智能無人機搭載大片幅相機及公分等級的即時動態

(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術可達到高精度測繪建模

智慧路徑規劃及全自主化運作實現定點架設與全時待命功效針對

貴重機工具工程進展挖掘土方量亦能計算分析及數位化記錄

同時並可搭配營建業自有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針對施工歷程建模進行比對驗證並提升設計精

確度以減少施工錯誤的浪費結合 IoT 與雲端科技智能無人機在

營建工程更可擴達以下應用

1 利用測繪系統對城鎮進行規劃與管理並加強外牆修測和補漏工

作提供經濟而快速的數據源

2 利用航拍影像為橋梁與道路建設(含鐵路)之線路方案比選和線

路勘測設計提供資料支撐同時結合測繪技術對工程前期的線

路選定及橋渡方案及後期工程的泥石流崩塌滑坡調查提

供優質的效益

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3 建築施工現場配備智能無人機平台即時監測系統訊息系統並

結合數據伺服器進行即時監測判斷運算提供管理決策建議

歷史施工現場紀錄遇工安事件亦可針對性發出警報

針對全球氣候劇烈變化近年來「防災及災害管理」亦成為各國

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及創新重點其首重要務就是災害發生前的預

防及災害發生後如何即時掌握災害狀況及資訊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

提供的車載式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符合機動部署安全運作且即時

回報災害情況之勘查系統救災單位不僅可即時取得災區影像更能

夠進行定期航拍觀察災區變化降低人員進入災區之風險提供正

確即時資訊供救災單位應變之決策參考

此外透過資料的累積及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智能無人機更可整

合各類軟體功能如 AI 辨識或地理資訊應用來判別災害現場受

困人員位置山坡地邊坡檢測水庫環境巡檢等(圖四)作為後續

分析災害原因災後整治及城市建設之用

圖四 山坡地異常監控邊坡滑動(Landslide)辨識巡檢

人機合作 智慧化決策 新世紀趨勢

隨著智慧聯網各式感測器的興起加上人工智慧運用無人機

及機器人之商業應用備受期待也逐漸成為許多企業不可缺少的夥

伴不過因為經濟規模的差異僅有部分企業有條件自行建立無人機

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專業設備及團隊針對公部門或不需建置無人機系統的企業則可選

擇外包或服務的方式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提供「無人機訂閱服務 DaaS(Drone as a

Service) + AI 數據分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創新營運模式

期望成為產業標竿永續經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官方網站httpswwwcoretronic-roboticscomindexphp

作業人員+機器人的組合已是新世紀趨勢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

人力短缺問題亦可大幅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使其掌握更多即時數

據以因應更多面向之問題與管理任務達到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化

決策及 24 小時不間斷的應用服務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期望透過結合

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能偵測等能力引領創新變革為智慧城

市與傳統產業帶來全新價值及創新應用

1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8: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拓展智能營建及防災管理專案 朝多元應用服務發展

除了安防檢測應用外於無人機巡檢同時亦可蒐集場域相關資

訊並進行分析或建立模型供使用單位進行決策或異常管理近年

來中光電機器人亦針對智能營建與防災管理規劃相關飛行平台與

解決方案傳統營造業近年來積極導入數位化技術期望透過智慧營

造來提升營建工程效率並降低人力需求包含設計階段的基地分析與

建築設計施工階段的工程進度管控與施工規劃直至完工後的建築

巡檢與保養維護均可由資通訊技術輔助執行之

針對營建產業雖已有部分廠商使用無人機進行輔助工程進度巡

檢及記錄但實際執行上尚仍需搭配專業飛手執行作業而有精度

不足或無法定期定點巡檢等問題

透過導入智能無人機搭載大片幅相機及公分等級的即時動態

(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術可達到高精度測繪建模

智慧路徑規劃及全自主化運作實現定點架設與全時待命功效針對

貴重機工具工程進展挖掘土方量亦能計算分析及數位化記錄

同時並可搭配營建業自有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針對施工歷程建模進行比對驗證並提升設計精

確度以減少施工錯誤的浪費結合 IoT 與雲端科技智能無人機在

營建工程更可擴達以下應用

1 利用測繪系統對城鎮進行規劃與管理並加強外牆修測和補漏工

作提供經濟而快速的數據源

2 利用航拍影像為橋梁與道路建設(含鐵路)之線路方案比選和線

路勘測設計提供資料支撐同時結合測繪技術對工程前期的線

路選定及橋渡方案及後期工程的泥石流崩塌滑坡調查提

供優質的效益

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3 建築施工現場配備智能無人機平台即時監測系統訊息系統並

結合數據伺服器進行即時監測判斷運算提供管理決策建議

歷史施工現場紀錄遇工安事件亦可針對性發出警報

針對全球氣候劇烈變化近年來「防災及災害管理」亦成為各國

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及創新重點其首重要務就是災害發生前的預

防及災害發生後如何即時掌握災害狀況及資訊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

提供的車載式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符合機動部署安全運作且即時

回報災害情況之勘查系統救災單位不僅可即時取得災區影像更能

夠進行定期航拍觀察災區變化降低人員進入災區之風險提供正

確即時資訊供救災單位應變之決策參考

此外透過資料的累積及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智能無人機更可整

合各類軟體功能如 AI 辨識或地理資訊應用來判別災害現場受

困人員位置山坡地邊坡檢測水庫環境巡檢等(圖四)作為後續

分析災害原因災後整治及城市建設之用

圖四 山坡地異常監控邊坡滑動(Landslide)辨識巡檢

人機合作 智慧化決策 新世紀趨勢

隨著智慧聯網各式感測器的興起加上人工智慧運用無人機

及機器人之商業應用備受期待也逐漸成為許多企業不可缺少的夥

伴不過因為經濟規模的差異僅有部分企業有條件自行建立無人機

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專業設備及團隊針對公部門或不需建置無人機系統的企業則可選

擇外包或服務的方式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提供「無人機訂閱服務 DaaS(Drone as a

Service) + AI 數據分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創新營運模式

期望成為產業標竿永續經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官方網站httpswwwcoretronic-roboticscomindexphp

作業人員+機器人的組合已是新世紀趨勢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

人力短缺問題亦可大幅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使其掌握更多即時數

據以因應更多面向之問題與管理任務達到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化

決策及 24 小時不間斷的應用服務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期望透過結合

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能偵測等能力引領創新變革為智慧城

市與傳統產業帶來全新價值及創新應用

1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9: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3 建築施工現場配備智能無人機平台即時監測系統訊息系統並

結合數據伺服器進行即時監測判斷運算提供管理決策建議

歷史施工現場紀錄遇工安事件亦可針對性發出警報

針對全球氣候劇烈變化近年來「防災及災害管理」亦成為各國

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及創新重點其首重要務就是災害發生前的預

防及災害發生後如何即時掌握災害狀況及資訊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所

提供的車載式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符合機動部署安全運作且即時

回報災害情況之勘查系統救災單位不僅可即時取得災區影像更能

夠進行定期航拍觀察災區變化降低人員進入災區之風險提供正

確即時資訊供救災單位應變之決策參考

此外透過資料的累積及人工智慧模型訓練智能無人機更可整

合各類軟體功能如 AI 辨識或地理資訊應用來判別災害現場受

困人員位置山坡地邊坡檢測水庫環境巡檢等(圖四)作為後續

分析災害原因災後整治及城市建設之用

圖四 山坡地異常監控邊坡滑動(Landslide)辨識巡檢

人機合作 智慧化決策 新世紀趨勢

隨著智慧聯網各式感測器的興起加上人工智慧運用無人機

及機器人之商業應用備受期待也逐漸成為許多企業不可缺少的夥

伴不過因為經濟規模的差異僅有部分企業有條件自行建立無人機

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專業設備及團隊針對公部門或不需建置無人機系統的企業則可選

擇外包或服務的方式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提供「無人機訂閱服務 DaaS(Drone as a

Service) + AI 數據分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創新營運模式

期望成為產業標竿永續經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官方網站httpswwwcoretronic-roboticscomindexphp

作業人員+機器人的組合已是新世紀趨勢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

人力短缺問題亦可大幅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使其掌握更多即時數

據以因應更多面向之問題與管理任務達到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化

決策及 24 小時不間斷的應用服務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期望透過結合

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能偵測等能力引領創新變革為智慧城

市與傳統產業帶來全新價值及創新應用

1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10: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封面故事》

專業設備及團隊針對公部門或不需建置無人機系統的企業則可選

擇外包或服務的方式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亦提供「無人機訂閱服務 DaaS(Drone as a

Service) + AI 數據分析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創新營運模式

期望成為產業標竿永續經營如欲瞭解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光電智

能機器人官方網站httpswwwcoretronic-roboticscomindexphp

作業人員+機器人的組合已是新世紀趨勢創新科技不僅能解決

人力短缺問題亦可大幅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使其掌握更多即時數

據以因應更多面向之問題與管理任務達到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化

決策及 24 小時不間斷的應用服務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期望透過結合

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智能偵測等能力引領創新變革為智慧城

市與傳統產業帶來全新價值及創新應用

1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11: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荷」風東漸系列一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

林育慈 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 負責人

銘傳大學 都市計畫與防災管理學系講師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 建築學院都市規劃博士候選人

荷蘭政府與企業 力推循環經濟政策

荷蘭和台灣都是天然資源稀少而高度仰賴原料進口的國家

荷蘭有三分之一的原料來自國外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原料逐漸稀

少價格又不斷上漲的威脅因此深具航海冒險基因與靈活頭腦的

荷蘭企業已有不少公司以新技術將回收廢棄物再製新商品也推出

各種商品租賃與共享模式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並創造收益而政

府政策採因勢利導提供誘因鼓勵產業創新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

鬆綁法規支持共享經濟據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政府部門並率先推

動循環採購本文將介紹荷蘭循環經濟政策脈絡政策演進推動方

式並帶到循環營建的轉型計畫及其各項行動方案權益關係人的

整合等操作方式供業界政府部門國內政策研訂與法規修訂之參考

一政策研訂背景

在歐洲循環經濟並非新的議題十年前各國著重在減廢減碳

等政策議題與制度設計荷蘭亦然2014 年該國政府頒布的「從廢

棄物到資源」推動方案(From Waste to Resource)就是源自於

1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12: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2010~2011 年國會與各部門間論辯如何解決現有回收程序不恰當而

家戶電子營建廢棄物又逐年增加的窘境因此提出「從廢棄物到

資源」方案主要架構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政策項目整合為三包括

資源自給自足並有效處理廢棄物脫離石化能源的依賴智慧的社經

成長(smart socio-economic growth)透過示範計畫實驗新的生產與

消費方式目的在重新定義廢棄物的管制制度化中央與地方的夥伴

關係建立專業化的研發技術應用在食品建築和高科技部門並且

在社區尺度發展新的消費文化以鼓勵資源再利用與共享

推動方案特別強調在荷蘭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策略性產

業如高科技企業化農業物流創意產業及營建業等這些產業

具有高經濟附加價值高就業人口比率卻又面臨資源稀少有限主

要原料仰賴進口的高度風險尤需重新審視資源供應鏈掌握廢棄物

流向與價值方案實施結果雖然減廢及回收率提高的成效有限但

卻帶動相關部門積極倡議資源再利用的創新行動並成為中央與地方

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踏腳石

響應歐盟行動計畫 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方案

在 2015 年歐盟所屬的環境委員會提出循環經濟的行動計畫(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為使歐盟經濟體不受資源

有限與價格波動的影響鼓勵各國產業轉型過渡到循環經濟的模

式進而提高歐洲經濟體競爭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目標策略行動

計畫供會員國政策研訂之依據而荷蘭會員國代表因擔任歐盟環境

委員會的主席亦率先於國內推動在執行「從廢棄物到資源」的方

案效果上中央與地方公部門產業界及學術界更積極將循環經濟思

維導入應用結合在所屬的領域

1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13: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循環商品及共享經濟服務 在消費市場日益增加

當時荷蘭國內許多私部門早已應用循環的原則改造產品例如

有領先世界的地毯磚製造公司 Desso 及生產衛生紙與紙巾的荷商 Van

Houtum公部門例如省政府亦在尋找主題性策略而消費市場也有

越來越多推動共享經濟的公司與新的商業服務如在阿姆斯特丹開設

的第一家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acute)提供有修復技術與需要修復技

術的人一處可以聚會的場所在 2015 年 6 月隸屬中央的環境與基

礎設施委員會(the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對

媒體發表演說「發展循環經濟的挑戰在於利用現有的市場趨勢

創造更多的整合使循環經濟的發展從實驗成為普遍的風氣」該委

員會於當年提出的政策建言中[1]更針對中央省區域及市政府分

別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策略建議

二從 2016 年邁入 2050 年零廢棄目標的政策路徑

政府公布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白皮書

2016 年 9 月荷蘭中央的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經濟事務部兩

部會共同提出一份關鍵政策「2050 年的荷蘭循環經濟」(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圖一)宣示將在 2030 年減少 50的原物料(如

石化金屬礦物等)使用政策內容展現從國家的尺度如何具體

實踐循環經濟進而改善資源進口的依賴提供就業機會有智慧的

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產品並塑造社會共同學習的氛圍最終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完全實現循環經濟所有原材料在不同產品迴路中都被有

效使用不排放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1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14: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 airs also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 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wwwgovernment nlcircular-economy

September 2016

Go

vernm

ent-w

ide P

rogram

me fo

r a Circu

lar Econ

om

yA

Circu

lar Econ

om

y in th

e Neth

erland

s by 20

50

圖一 2050 年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白皮書

(資料來源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16)

前述願景下有三個策略目標第一

現行供應鏈中的原物料能高品質高效

率的被利用第二若必須使用新的原物

料應使用永續的可再生的原物料降

低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並保存如鐵鉀

碳hellip等自然界賴以維生的原物料第三

發展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產品設計提倡新的消費方式用不同方式

整合不同領域

為了達成策略目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先盤點出推動循環經濟的

障礙這些障礙也普遍存在台灣例如法規或制度對廠商採購與使用

循環產品的誘因不足消費者廠商或團體普遍而習焉不察的「不循

環」消費行為供應鏈中缺乏協調與合作既存的投資與既得利益阻

礙了轉型hellip等等為了突破障礙首先需要推展國際間國內跨層級

政府間及公私跨領域間各類跨空間尺度的合作

循環經濟在荷蘭主政的部會是基礎設施與水管理部在其網站上

羅列政策推動方案的進程與時間表2017 年在中央政府所在地海

牙邀集 180 個政府與產業單位簽訂「原物料協議」(Raw Materials

Agreement)協議內容強調重新省思原物料跟廢棄物的差別在設計

階段就將原物料如何再利用納入考慮hellip等使循環的思維能植入參與

簽訂協議的團體及其成員當中

1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15: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五大產業 優先導入循環經濟

2018 年政府和前述簽署單位確定優先落實循環經濟的五大產

業提出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Transition agendas)這五大產業別對

總體經濟有高度貢獻但也造成大量的負面環境衝擊分別為生質

能與食物塑膠製造營建民生消費品產業

在各該產業的轉型計畫均詳述產業特性導入循環經濟的原

因目標與具體策略行動方案分年期程更有政府部門提出應該

解除的管制與金融補貼配套措施尤其對阻礙創新的法規部分每個

轉型計畫皆須成立權益關係人組成的任務小組或指導委員會進行溝

通協調解釋同時協助具實驗性質的計畫在現有的法令規章制

度下得有更多的彈性空間而願意導入循環經濟的先行廠商可能

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與擔負較高的商業風險因此政府有義務

協助先行廠商排除法規限制提供融資貸款換言之轉型過程中

產業下一步應該怎麼進行政府需要如何介入以及推動過程的治理與

監督都具體而微地寫入產業轉型計畫中

三分階段邁向 2050 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在荷蘭營造產業約使用 50的原物料消耗 40的能源及 30

的水資源興建與拆除產出的廢棄物約占 40因此營建產業列入

五大優先推動產業轉型計畫優先適用在新建的建築與基礎設施(如

道路橋梁堤防鐵道與下水道系統)要求在設計階段與使用階

段將管理維護創新轉型拆解原料回收等皆納入考量而

營造產業依適用的法規制度委託對象等差異又可分為兩個範疇

一為建築與設備營造另一為大地水利交通營造循環營建應用

到這兩個範疇前者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私人投資且權益關係人較為複

1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16: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雜後者主要是政府採購而權益關係人相對較單純規劃過程較長

興建與維護費用來源不同而鋼筋混凝土等營建資源會在兩者之間

循環使用(如圖二)考量風險轉移和變動彈性的差異這兩個範疇

有不同的循環經濟策略

圖二 營建產業內的資源循環使用

(資料來源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8)

2018 年宣布的循環營建轉型計畫延續兩個政策文件的原則與

規範 (如圖三)訂出三個期程設定階段性目標以達到 2050 完

全循環的終極目標

第一期程(2018-2021)循環經濟市場開發建立評量績效的方法

政策法規的支持知識建立與公眾意識養成

第二期程(2021-2030)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採購都是循環經濟的產

第三期程(2030-2050)達到 2050 循環經濟政策總目標

圖三 循環營建轉型計畫的研訂是依據上位政策(圖左)與國家建築綱領(圖右)

1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17: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他山之石 跨部會整合任務明定於政策文件中

從政策分析的角度來看荷蘭政府在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上非

一蹴而就而是從十年前的觀念轉變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的政策開

始逐步進化到鼓勵產業開發商機的循環經濟政策

上位政策擘劃藍圖定位出產官學研各自的任務並試圖改變社

會大眾根深蒂固的「不循環」消費行為相較於國內的政策荷蘭在

政策與公部門投入的部分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跨部會的整合所

有權益關係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清楚交代在政策文件中提供平台開放

供應鏈廠商分享與交流創新經驗與知識並強調民眾教育與鼓勵創新

與實驗而在政策文件中也替先行廠商與創新產品輔以宣傳具有激

勵的效果上位政策提出後一年接著一年有一系列的行動方案各

方案訂定灘頭堡中程長程目標治理與監測政府部門展現破除

法規與制度障礙的決心反覆強調權益關係人的分工合作與社會學習

的過程都在相關政策文件中展現創新的制度設計很值得國內推動

循環經濟的公務體系學習與借鏡

(下集待續荷蘭循環營建工程的應用與案例)

參考文獻

1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Circular economy

from wish to practicerdquo June 2015 ISBN 978-90-77323-25-0

2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ldquo Netherlands creates

opportunities through circular agendardquo June 2015

httpsenrlinlpress2015netherlands-creates-opportunities-through-c

ircular-agenda

1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18: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循環住宅荷蘭經驗》

3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mp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tc ldquo 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50rdquo 2016

4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mp Water

management Circular Construction Economy Transition Agenda

2018

5 Arthur ten Wolde ldquo Briefing Governments as drivers for a circular

economyrdquo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169 (4) November 2016 pp149-150

6 Federico Savini The economy that runs on waste Accumulation in the

circular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mp Planning 21(6) 2019

pp675-691

1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19: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謝政達 臺灣營建研究院 營建管理組組長

營建產業競爭激烈 營建管理應思突破

國內營建產業整體概分兩大體系公共工程投資建案與私人工

程依從業角色區分有經營規模(甲乙丙專業營造hellip等等級)

不同的營造業與不動產開發建設投資業而其主要業務涵蓋了

食衣住行育樂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需求機能設施建置

而從執行領域分類有建築或土木工程之興建改建修繕等及其專

業營造其主要涵蓋範疇有土木工程業建築工程業及專門營造業等

三大細項產業從事領域不外乎為道路橋梁水電公共設施或住

宅商辦廠房文教醫療等建築物之興建更廣泛則包括機電工程

管道工程修繕工程整地工程結構工程等雜項工程項目的專業營

我國產業環境自由多元進入門檻容易依經濟部商業司統計

登記立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 108 年 12 月底國內從事營建相關產

業經營者就多達 141417 家總資本額更高達 25 兆投資占該時期

全國各行業登錄資本額約 1038強依政府 109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

共建設預計投入 4670 億而以國內現存營建相關產業有關不動產推

案量預估達 30 兆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投入需求國內營建產業卻

在供給面上面臨人機料種種經營環境困境衝擊若依以往的營

建管理手段實已不足以在產業經營需求上創造經營利基

1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0: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國內營建產業面對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兩大不同營建

特性工程均須有考量異同之處如表一

表一 營建特性工程與著眼考量分析

工程

類型

考量

問題

公共工程 投資建案與私人工程

投入資金

1 押標金履保金保留款預

付款等比例及其衍生費用利

2 營建初期成本周轉金多寡回

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

費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1 營建成本等比例及其衍生費

用利息

2 銷售率回收期

3 是否有預付款規定及其衍生費

用支出

4 興建期間風險成本

施工進度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稽核督導查核頻率

1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

2 工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

境)與地區人文

3 行銷策略與興建決策

品質amp品牌

1 抽查驗helliphellip驗收制度執行

管理

2 參獎需求規定參獎意願與效

1 產品定位與銷售層設定

2 品牌形象與銷售量比較衡量

設計變更

頻 率

1 設計工法材料規格變動不

易程序制度較無彈性

2 因設計需求變更且程序繁

1 物件產品定位

2 行銷策略變動

其中在「施工進度」方面公共工程及投資建案私人工程均受

工程期限長短與施工難易度影響而施工進度控管主要在於經濟環

境社會環境地區人文然其影響及著眼差異在於品質管理制度

2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1: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執行與推案行銷策略制度制定在本質上有被要求與配合修正的不同

內涵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可獲得理想目標

「設計變更頻率」亦如前可透過制度與決策以施工管理手段即

可獲得理想目標結果

透過評鑑認證 取得優良廠商

而「品質amp品牌」與「投入資金」之間有緊密關聯性就營建產

業參與公共工程部分依「押標金保證金暨其他擔保作業辦法」規定

無論是押標金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還款保證保固保證金

差額保證金)在辦法中均有「一定金額一定比率」之規定營建業

者在此辦法下僅有期許減收以降低比例與符合資金積壓沉重負擔

降低其資金積壓所衍生的利息與手續費用支出成本增加資金周轉

率依該辦法第 33 條之 5「機關辦理工程採購得於招標文件中規

定具有一定條件之優良廠商其應繳納之押標金履約保證金或保固

保證金金額得予減收繳納後方為優良廠商者亦同減收額度以不

逾原定應繳總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規定並明訂「優良廠商」係

指「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評為優

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且於決標時仍在獎勵

期間內者其無獎勵期間者自評為優良廠商名單公告日起一年」

除前述「經主管機關或相關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履約成果等

評為優良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而於指定之資料庫公告」是評估認證

制度之一另有中央機關訂定的競賽如「金安獎」「金質獎」hellip等

等各項獎項參獎比賽也是一透過競賽評比的「認證」肯定近來各

項標章獲取制度辦法如「鋼筋混凝土建築工程驗證」「耐震標章」

「綠建築標章」hellip等等亦是肯定「優良廠商」的評鑑制度辦法

2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2: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提升品牌形象 提高銷售率縮短回收期

至於營建產業在投資建案私人工程方面面對現今國內「房屋市

場」寒冬空屋率居高不下營建物價持續上揚專業人才技術人

力短缺加上天然建材因環保貨來源問題加劇了產業經營困難而

消費者因資訊傳遞快速深廣消費意識高漲更加衝擊產業經營環境

而投資成本主要為「土地」與「營建」兩大類成本在土地成本方面

就約占 60總投資成本營建成本約 40兩者中前者因市場環境變

動控管需求較缺乏彈性甚至不因「房市」呈現波動下修而有軟

化跡象而後者營建成本在執行過程中又如前所提受經濟環境

與產業供給面不利影響要如何規劃推案執行創造經營績效

若循傳統去以「市調去化helliphellip營建管理」等手段實不足以創

造利基應思考如何藉由提升「品質amp品牌」擦亮企業形象提高銷

售率使「投入資金」成本支出降低縮短回收期方為現今市場可

行與務實之策略而提升「品質amp品牌」的最佳方式即可藉由專業

輔導認證機制來進行

專業輔導認證機制 幫產業加分

目前專業輔導認證機制眾多如「綠建築標章」「耐震標章」hellip

等標章認證或委由具品牌專業機構「耐震特別監督」甚至有從「設

計審查專案督導管理標章認證」一系列機制執行的「鋼筋混凝

土建築工程驗證」制度眾多標章制度其在建築投資成本分析中

僅為「營建成本」約 2~3占總「投資成本」約 8permil~12permil若以一

般營建產業分析投報率計算 35~45在此「房市低靡」之際實可

創造相當可觀實質與附加價值的利基

2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3: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

蘇 南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系教授

林子傑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建材防火性能相關法令

台灣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建築火災頻傳防災意識待提升

以 108 年 1~6 月期間為例共發生 1184 次火災其中以建築物火災

最多造成 11 人死亡37 人受傷財物損失逾新台幣 1 億元故建

材防火性能亟需提升以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現行法令有何限制關於建築物室內裝修材料之防火性能除應

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88 條規定外審核認可執

行上應依內政部頒布的「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可作業注意事項」

辦理

依「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建築材料之查

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

本規則及國家標準可適用或國外進口材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

報告書及性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

用於建築物」

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材料須

經由防火試驗評定再經營建署「認可」後才能成為「耐燃材料」

「防火設備」及「防火構造」如耐燃材料防火門防火牆防火

捲門防火樓板等

2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4: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本文除介紹上述防火建材獲主管機關認可之程序外並詳述獲得

認可之方法符合性評估程序包括法源試驗及評定機構指定性

能規格及防火材料認可以提供產官學界參考

營建署於民國 91 年 7 月實施「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

料認可制度」(下稱認可制度)乃依據前述「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

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目前市面上之耐燃材料防火門(大於 3m 寬

或 3m 高者)防火捲門固定窗防火閘門主要構造防火時效

貫穿部防火被覆撒水幕建築用門煙性能建築用防火電梯門等

項目係依據認可制度而被評定認可為防火材料設備或構造惟

其均需經試驗評定認可才可使用於建築物試驗階段需將防火建

材送至內政部營建署指定試驗機構進行試驗以取得防火建材之試驗

報告書於評定階段評定機構將針對委託單位防火建材申請書及試

驗報告書之試驗結果進行評定審核並核發評定書再送營建署進行

認可審核[1]

如何申請認可

防火材料設備申請審核認可應由申請人檢具申請書相關之

測驗報告通過評定書及相關書圖文件向內政部營建署辦理申請

審核認可之建築防火材料依其性能分為下列三類(一)第一類

耐燃材料及防火漆類(二)第二類防火門(窗)及防火牆類(三)

第三類建築物鋼骨結構被覆材及其他類(申請建築防火材料審核認

可作業注意事項第 2 條)

經審核認可後審核認可通知書會註記(一)申請材料之有效

期限依各案件實際狀況而定最長 3 年(二)核可之產品應於標明

核可文號逐件編號俾利相關單位查驗(三)應將使用情形狀

況統計表逐年報請內政部營建署備查

2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5: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營建署於民國 89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協助辦

理「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營建署並經評選指定「財團法人

台灣建築中心」「財團法人成大基金會建築性能評定中心」及「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性能規格評定中心」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

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

如何申請評定

以「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為例係針對前述之建築防火性能

評定業務作為產業界學界與政府單位間之溝通平台[2]旨在結合

大學專業研究中心等之建材防火學者及專家辦理建築新技術新

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有關事項提供專業服務與行政支

援的評定專業機構

對於(一)非屬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告應施檢驗項目之材料或建

築技術規則列舉有關材料構件之範圍(二)適用建築技術規則確有

困難者(三)尚無國家標準規定而申請適用者(四)經中央主管建

築機關認定須辦理性能規格評定者均可依「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

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第 12 點之規定由評定中心辦理作業

流程如圖一所示

申請案件依其性能分為四個分組(一)第一分組耐燃材料及

防火漆類(二)第二分組防火牆防火門(窗)防火鐵捲門及貫

穿部防火填塞類(三)第三分組建築物鋼骨被覆材防火屋頂板

防火樓板其他相關防火構件及構造類(四)第四分組建築用門

遮煙性能類

2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6: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一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作業流程[3]

申請性能規格評定案件應由申請人填具「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評

定申請書」「申請性能規格評定申請人基本資料表」以及申請材料

構造的綜合圖說併同相關測試報告等資料送交評定機構辦理尤

其測試報告係不可或缺

防火性能測試規定

依據 CNS14705-1(圓錐量熱儀熱釋放率試驗法)依不同的加

熱時間長短 20105 分鐘耐燃建材中之耐燃等級可分為 12

3 級即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1 條第 28 款規定

「不燃材料混凝土磚或空心磚瓦石料鋼鐵鋁玻璃 玻

2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7: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璃纖維礦棉陶瓷品砂漿石灰及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

符合耐燃一級之不因火熱引起燃燒熔化破裂變形及產生有害氣體

之材料」同條第 29 款規定「耐火板木絲水泥板耐燃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二級之材料」同條第 30 款

規定「耐燃材料耐燃合板耐燃纖維板耐燃塑膠板石膏板及

其他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符合耐燃三級之材料」以上所列材料

均屬建築物室內裝修耐燃材料

進一步言將具有一定程度耐燃性能的材料組合而成之防火構

造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具有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或三小時

以上之防火時效所以耐燃等級係一種對於建材耐燃性能的描述而

防火時效是一種對於建築構造防火性能的描述兩者不同[4]於「性

能規格評定書」中在「評定結果之判定」項目需檢附防火性能證

明文件包括測試機構名稱測試報告編號及測試報告內容等

目前內政部認可的防火檢測機構有「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

中心」「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防火實

驗室」「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明道大學防火實驗中心」

及「台灣防火科技公司」等機構以「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為例

其所進行之防火安全研究與測試工作包括防火材料檢測防火材料

之研究與開發建築防火安全技術與研究火災鑑定與火災防治及船

舶防火技術等[5]

檢測服務項目包括防火門防火牆防火貫穿部建築用門遮煙

性試驗防火捲門防火固定窗屋頂樓板梁柱及天花板等

重要試驗設備有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圖二)[6]多功能小型耐火

測試爐(圖三)[7]多功能大型耐火測試爐遮煙性能測試設備噴

水試驗設備及垂直式衝擊試驗設備等

2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8: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圖二 門牆構件體耐火測試爐 圖三 多功能小型耐火測試爐

防火檢測當然要依循防火安全設計及法規執行其可區分為「規

格式法規」及「性能式法規」兩個領域在早期的建築物因其用途

及形式較為單純過去世界各國均採用強制性規格式之法規但隨

著建築物發展朝向超高層化複合化及特殊需求化趨勢傳統「規格

式法規」遂在適用上有所不足故發展出所謂的「性能式法規」即

在達成傳統規格式法規要求的防火功能目標前提下允許應用各種預

防火災被動式防火主動式防火及避難安全對策及方案之設計提

供多元選擇方式得排除規格式防火法規條文一部分或全部之適用

目前世界各國在防火設計均逐漸發展為性能式走向對於傳統法

規的解釋上抱持開放的態度已成為世界防火安全設計之潮流何況

「性能式法規」在建築設計上可提供多元化及自由度使得建築美

觀與防災安全管理可以相生相容創造出現代化城市的獨特性及特殊

魅力[8]

此外「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也是 ISOIEC 17065 國際標準

之驗證機構依據「商品檢驗法」「商品驗證登錄辦法」「商品驗證

登錄申請作業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等訂定商品驗證登錄作業

2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29: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系統辦理商品驗證登錄作業外並對所驗證之商品執行市場監督

以服務產業提升廠商競爭能力保護消費者及建築防火安全

施行審查認可制度 提升建材防火技術

「建築技術規則」總則編第 4 條規定「建築材料設備與工程

之查驗及試驗結果應達本規則要求如引用新穎之建築技術新工

法或建築設備適用本規則確有困難者或尚無本規則及國家標準適

用之特殊或國外進口材料及設備者應檢具申請書試驗報告書及性

能規格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後始得運用於建築

物」經認可者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得發給證明文件證明文件應

載明認可內容適用範圍及有效期限

「建築防火材料審查認可作業」制度施行以來非但已使建築物

廣泛採用經認可之防火材料維持公共安全外業界也因應建築需求

引進國內外新材料提升建築防火技術內政部已評選指定「財團法

人台灣建築中心」等機構為專業第三公正團體為建築新技術新工法

新設備及新材料性能規格評定專業機構審理防火建材的認可保障

消費者及提升建築物防火性能此外「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等

經內政部評選之擁有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公正專業團體亦可評定執

行防火建材設備之性能評定業務

惟向前揭機構申請認可之案件僅就申請人所提之文件圖說或測

試證明內容予以認可於申請程序中申請人應備具申請書及性能規

格評定書並且後者尚應包括由申請人檢具之試驗報告書向評定專

業機構申請辦理即申請認可之案件得採用國外之試驗報告書或中央

主管建築機關指定之機關(構)學校或團體開具的試驗報告

2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0: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參考文獻

1 羅啟文研擬我國各類建築防火材料之認可與後市場管理查核機

制建築研究簡訊第 97 期《業務報導》

網址httpswwwabrigovtwtwperiodicalshow1002000

2 成大建築性能評定中心業務

網址httpckhpnckuedutwCAPCindexhtm

3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建築防火材料性能規格評定作業

要點」2018 年

4 何謂防火時效何謂耐燃一級

網址httpsarchdesignpixnetnetblogpost36538496

5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1asp

6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asp

7 國立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

網址httpwwwfpsrcnckuedutwfpsrc02-2asp

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

網址httpsfirelababrigovtwnews_conphpno=475amppage=1

9 王榮進建築防火材料之符合性評估程序介紹內政部營建署

2005 年

3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1: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能源大趨勢

王祥騮 土木技師

永續議題引領能源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只是使用的方式不斷在演

化以前是燃燒樹枝草稈取暖如今則駕駛電動汽車代步科技使能

源得以無數的樣貌來滿足人類各種活動的需要於是能源消耗隨著人

口增加和經濟成長不斷升高煉油廠發電廠越蓋越大也越蓋越多

但是燃燒石化原料帶來了污染和溫室氣體核能發電衍生了廢料處理

的難題人類發現能源發展並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其中還牽涉到

環境的制約於是出現了 2015 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巴黎協議將永續

議題放進了能源方程式啟動了政策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重新組合

能源發展面臨轉變

不過任何轉變之始常常伴隨著混亂期望與現實之間會出現矛

盾例如控制碳排放的急迫性已經形成共識但是碳排放量卻在 2018

年再創新高又如推動可再生能源轉變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政策但是

充足的供應和趨低的價格使得全球的能源系統依然高度依賴石化原

料轉變到底有沒有發生如果正在發生有沒有什麼明確的作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綜整國際研究機構的論述就能源發展的大趨

勢作分析報導

能源的開發生產流通和使用處於一個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

隨附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任何論述包括其預測或展望都是以設定的情

境為基礎不同的研究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模型邊界條件和參數

3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2: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以致其數據不宜直接比較所以本文的報導重在趨勢或相對值但為

利於讀者鏈接不同的論述附錄中列舉了三個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間

大致的對應關係以供參考另外附錄也列舉了本文曾引述的能源研究

機構包括其網站以助延伸閱讀

持續成長的需求中組合轉變

在能源大趨勢中首先應該關注的當然就是能源需求的成長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在

其《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9 (EIA-IEO 2019)》報告中提出

2018-2050 年間一系列能源需求的預測以下將就其中作為研究基準

的 Reference Case 作介紹EIA 的預測模型考慮 GDP 成長率和油價兩

個變數Reference Case 在高中低三種 GDP 成長率(37-30-24)

和三種油價(每桶 185-100-45 美元)中取中值模型的設定條件說明

如下

納入考慮的變化

˙ 可以預料的經濟和人口變化趨勢

˙ 計畫中將興建或除役的重大能源設施

˙ 已知技術在效能和成本上的變化趨勢

不納入考慮的變化

˙ 國家邊界和國際協定的變化

˙ 地緣政治或經濟上的重大騷亂

˙ 能源技術的突破(例如核融合)

˙ 當前政策的改變

依據上述的模型EIA 推演了全球能源(初級能源)總體需求的

成長趨勢如圖一所示2018-2050 年間的需求成長了 469相當於

3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3: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每年 12的成長率不過這個成長量絕大部分發生在 OECD (經濟

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國家期間內將成長 70原因是人口增加能源普

及和強勁的經濟成長非 OECD 國家在同期間內將只成長 15原

因是人口和經濟成長都比較緩慢能耗高的工業減少還有能源效率

提高

圖一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初級能源的總體需求

在總體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個別能源的成長則有重大的轉

變這需要從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和終端能源(End-Use Energy)

兩方面來進行了解初級能源是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能源共有煤

炭石油(包括其他液態能源以下同)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

源等五種經過轉換過程後全部核能及部分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可再生能源變成電力部分天然氣被壓縮成液態天然氣(液態能源)

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等五種可以直接為用戶

使用的終端能源轉換過程中因為轉換效率的問題會發生損耗所以

兩者的總量不同

圖二所示是五種初級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可再生能源因為

政策支持和電氣化助推以致成長最快超過 3遠高於總體成長率

的 12期間內貢獻了總成長量的半數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15

提高到 28是能源中的明日之星天然氣則因為「清潔」(註)且具

3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4: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有啟動迅速可以填補可再生能源運轉缺口的優點在石化能源中成長

最快超過 11是石油 062和煤炭 035的 1-2 倍貢獻了總成

長量的 20不過石油和煤炭雖然成長減速在初級能源中的比重從

58降為 46但仍然舉足輕重至於核能的成長率則在 1左右

比重都在 5以下

註以相同的熱能產出為基礎比較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

碳大約是石油的 70煤炭的 50所以「清潔」是相對石油和

煤炭而言另外天然氣會從氣井儲槽輸氣管和加工設備中逸

出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暖化效應的

氣體不可輕忽至於逸出量是多少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數據

圖二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初級能源的需求

圖三所示是五種終端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其中電力因為電氣化

助推以致成長最快達到 18接近總體成長率 10的兩倍期間

內貢獻總成長量的三分之一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從 18提高到

23天然氣的成長率達到 12是石油 063和煤炭 052的 2 倍

貢獻總成長量的 25石油和煤炭在終端能源中的地位一如初級能

源雖然成長減速比重從 57降為 50但仍然是工業和交通部門

3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5: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高度仰賴的能源至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終端能源的部分(其他部分轉

為電力)成長率為 12略高於總體成長率比重在 5左右另外

工業部門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始終超過半數運輸部門則為四分

之一是需求最大的兩個部門

圖三 《EIA-IEO 2019》Reference Case 五種終端能源的需求

EIA 所作的預測是將當前政策(包括經濟面和環境面)設為模型

的起始條件預測期間不再改變即使如此從 Reference Case 能源

組合的變化趨勢仍然可以看到能源發展的轉變何況許多國家還在環

境政策上「加碼」轉變應會延續並且強化這將在下節中進一步說

邁向永續目標任重道遠

IEA(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IEA-WEO 2019)》的報告中強調因為環境的

制約他們對於能源所作的展望並不是技術性預測而是依據現行和

未來政策的落實狀況推演出三種不同的情境(Scenario)以下是這

三種情境的說明

3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6: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1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當前的政策將延續不作任何改變能源需求在

2040 年之前將出現 13的成長率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

續增加能源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比較能源需求的成長趨勢可以發

現《EIA-IEO 2019》的 Reference Case 與這個情境非常接近

2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在這種情境下各個國家已經宣示的新政策將納入分析能源需

求在 2040年之前將出現 1的成長率相較於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已經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長也會減緩但在 2040 年前不會出

現峰值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這種情境是要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所設定「將全球平均氣溫的

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的水準之上 2以內並努力將升幅控制在 15

以內」的目標還要滿足關於能源普及(Energy Access)和清潔空氣

的要求

在上述三種情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趨勢見圖四所示在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幾乎以直線成長在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下排放量在 2040-2050 年間將可能出現峰值在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 下2050 年的排放量相對於 2018 年左右的峰值

將大幅減少 70不過要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的目標必須要有政策

的全力支持表一所列是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範圍包括提

升效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燃料轉換及其他等三個面向而這才是 IEA

撰寫這份報告的根本目的

3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7: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四 《IEA-WEO 2019》三種情境下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表一 《IEA-WEO 2019》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需要作為的領域

提升效率 推動可再生能源 燃料轉換和其他

- industrial electric motors

- buildings

- power

- light industry

- cars amp trucks

- heavy industry

- air conditioners

- aviation amp shipping

- wind

- solar PV

- biofuel transport

- other renewables power

- other renewables end-uses

- hydro

- nuclear

- fuel switch incl hydrogen

- electric vehicles

- CCUS power - CCUS industry

- behavior change

- resource efficiency

CCUS 是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的縮寫是為能源或工業設備捕集利用和封存碳的一種技術

在上述三個面向中提升效率被 IEA 取名為「第一批燃料(First

Fuel)」意指能源在發生效能之前就可以先被拿出來使用的燃料而

且這是現有技術就足以處理的領域例如電動馬達及其所帶動系統的

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40將老舊的設備換新就可以節省大量

電力又如建築物照明的耗電量約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15將白熱燈

換成 LED 燈也可以節省大量電力依據 IEA 的估計如果透過政策

支持和財務挹注全面提升效率「第一批燃料」可以承擔未來 20 年因

為經濟成長所增加的電力需求

3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8: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在推廣可再生能源的面向中除了已經深入市場的太陽能和風能

之外潛力較大的項目是將生質燃料導入運輸部門因為在電動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逐步提升之後原有的加油站系統可以轉為生質燃料進

入市場的流通管道推動的障礙較低在燃料轉換及其他的面向中

部分燃料轉換的項目可以與提升效率併同執行因為具有實質效益

推動比較容易至於為降低排放的燃料轉換就需要政策支持了CCUS

技術的應用方面截至 2018 年導入該技術的發電廠中已經運轉的只

有兩個其效能尚待驗證

可再生能源是明日之星

由於 EIA 預測2018-2050 年間初級能源成長量的半數將來自可

再生能源IEA 也將達成巴黎協議目標的重責大任分派了三分之一給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儼然是能源的明日之星市場潛力龐大因

此資金技術都將向這個領域匯集進而促動了政策調整和產業發

展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在其《NDCs 2020Advancing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Sector

and Beyond(IRENA-NDC 2020)》的報告中指出2015 年各國在巴

黎協議之下提出的第一輪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遠遠不足以達成溫度升幅少於 2的目標前節介紹的《IEA-WEO

2019》也有相同的看法

第一輪提出NDC的 156個國家當中只有 85個國家提出獨力推動

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其他國家需要外援)但是後來又有 135 國家(部

分與 NDC 國家重疊)提出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換句話說目前實

際在執行的計畫已經超出巴黎協議時各國的承諾顯示可再生能源所

受到的重視IRENA 希望 2020 年 NDC 檢討更新(五年一次)時可

以將這些額外的目標全部納入

3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39: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五是 IRENA 對於部署可再生能源所推演的三種情境NDC

Implementation 是第一輪 NDC 能夠落實的情境2030 年的裝置容量

可達到 32TW(1000GW)Current Plans 是額外可再生能源目標(第

二輪 NDC)也能落實的情境裝置容量可提高到 52TWEnergy

Transformation 是達成巴黎協議所設定目標的情境則需要將裝置容

量再提高到 77TW這三種情境大致對應《IEA-WEO 2019》的三種

情境

圖五 《IRENA-NDC 2020》部署可再生能源的三種情境

IEA 在其《Renewables 2019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4

(IEA-Renewables 2019)》的報告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在

2019-2024 年間將成長 50即 1200MW與《IRENA-NDC 2020》

Current Plans 情境相同期間的數據吻合這個成長量在各種可再生能

源間的分配見圖六所示成長幅度最大是太陽能發電期間內貢獻了

近 60的成長量其中的 45是分散式裝置與陸上風力發電等量齊

觀水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和生物能源的貢獻度分別是 104

和 4不過海上風力發電對總成長量的貢獻雖然不大但年成長率

高達 1252024 年的裝置容量將是 2019 年的三倍

3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0: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六 《IEA-Renewables 2019》2019-2024 年間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儲能為系統截長補短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弱點就是其間歇性需要能夠

迅速啟動的天然氣發電廠或儲能系統來搭配所以天然氣出現了快速

成長至於儲能系統依據 WEC(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的《Energy Storage Monitor 2019 (WEC-ESM 2019)》報告

目前容量最大的儲能方式仍然是抽水蓄能(Pumped Hydropower)佔

全球儲能總裝置容量的 94因此電池儲能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過

因為電池儲能分散式可隨時隨地部署的優點應用面廣泛加上車用

電池的大量生產拉低了成本所以成長快速

圖七所示是 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實際部署情形2016-2017

年間和 2017-2018 年間的總量成長率分別為 40和 80而用戶端

(Behind the Meter)的成長率更高同期間分別為 70和 240大

幅超越網路端(Grid Scale 或 Utility Scale)這樣的高速成長與分散

式太陽能發電的高速成長(見圖六)具有呼應的關係

4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1: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七 《WEC-ESM 2019》2013-2018 年間電池儲能的部署情形

對於電池儲能的功能一般認知就是與可再生能源搭配時可以彌

補其間歇性的弱點但實際上更為廣泛以下依照《WEC-ESM 2019》

的資料試舉若干功能加以說明

網路端

˙ 套利(Arbitrage)低電價時段充電高電價時段供電以賺取

價差

˙ 黑啟動(Black Start)藉助於電池能源和工業設備可以無

需外電來啟動

˙ 調節頻率(Frequency Regulation)電池相較於其他方式可以

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調頻

˙ 穩定電壓(Voltage Support)電池可以利用吸收或供應電流

的方式穩定電壓

˙ 尖峰剷平和尖峰挪移(Peak Shaving amp Shifting)

用戶端

˙ 電力品質(Power Quality)主要是頻率和電壓

˙ 電力可靠度(Power Reliability)充足穩定可靠的電力

4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2: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 尖峰剷平(Peak Shaving)和需求挪移(Demand Shifting)

˙ 提升太陽能發電自用率(Increase PV Self-Consumption)

上述功能大部分是為系統「截長補短」只是這些功能需要實時

(Real Time)控制和操作有些功能如調節頻率的操作速度甚至高達

千分之一秒級必須藉助於數位化技術而數位化技術將可再生能源

儲能分散式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嶄新的能源模式

數位化改變傳統供需關係

雖然能源的產業鏈處於情勢複雜的生態環境中但能源產業本身

卻是技術本位的以發電為例能源技術的足跡走遍水力煤炭石

油天然氣以至核能的領域環境問題浮現之後又跨進太陽能風力

地熱的疆界至於未來的新天地就要算數位化(Digitalization)了

其實數位化也不能算是新天地很早以前石油公司就開始利用數位模

擬來輔助探勘和生產電力公司則利用數位控制對輸配電網路進行管

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

升可靠度以下依據《Digitalization amp Energy 2017 (IEA-DampE 2017)》

報告試舉三個正在進行中的應用

需求回應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是在電力系統中透過時段電價

(Time-Based Rate)的機制促使用戶調整用電尖峰(降低尖峰或挪移

尖峰)以回應電力供應的特性數位化技術則促成了需求回應的智慧

化依據《IEA-DampE 2017》智慧化需求回應可以提供 185GW 的系

統彈性這個數字相當於義大利加上澳洲兩個國家的電力總裝置容

量如果要增加這個備轉容量則需要耗資 2700 億美元

4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3: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可再生能源整合

太陽能和風能需要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有效運轉所以更需要需求

回應的技術來調和供需並整合不同種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之間的波段

差異依據《IEA-DampE 2017》歐盟一個區域利用儲能和需求回應技

術就可以在 2040 年將太陽能和風能的降載(Curtailment)率從 70

減為 16在該年就可避免約 3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智慧充電

機動車平均有 95以上的時間處於駐車(Parking)狀態智慧

充電(Smart Charging)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幫電動車找到離峰時段進

行充電也可在充電站調配充電的電量和優先順序依據《IEA-DampE

2017》這項應用在 2016-2040 年間視電動汽車的數量可以節省

1000-2800 億美元的電力設施投資

不過在能源發展轉變的過程中數位化技術最大的潛力在於改變

傳統的供需關係將消費者(Customers)轉變為兼具消費者和生產

者身分的產消者(Prosumers)傳統的電力系統是由大型發電廠使用

五種初級能源生產電力然後經由輸配電網路將電力傳送給工業商

業住宅和交通部門的消費者供需關係分明電力流永遠是單向的

如圖八左側所示但是這個模式行將改變一個住宅屋頂的太陽能發

電裝置或一個大型工廠的鍋爐都可以成為電力生產者自用不足時從

網路取得電力生產過剩時向網路供應電力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電

力流變成雙向如圖八右側所示

因此現有的輸配電系統必須改造成為智慧電網(Smart Grid)這

個智慧電網如同電力的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ower)無數的消費者

可以透過網路與無數的生產者交換供需智慧化系統則居中發揮調度

和分配的功能

4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4: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圖八 《IEA-DampE 2017》數位化技術改變能源的供需關係

轉變之際更需要多元思考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論述除了 EIA 可能因為受到川普總統退出

巴黎協議的意圖影響比較傾向於技術性預測之外其他機構都是環

繞著巴黎協議的目標按政策的力度設定情境來模擬能源發展的轉

變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透過數據敦促各國政府在政策上繼續「加

碼」同時也用這些數據凝聚產業資金和市場擁抱正在發生的轉變

這些都可歸屬於主流論述

但在這些主流論述之下一些跡象尚不明顯的課題正透露著隱

憂例如天然氣目前用量尚小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低其暖化效應不

易測定但是當天然氣用量增加之後逸出的甲烷也會增加那時的

暖化效應會是什麼狀態又如全球網路(包括手機)和數據中心的耗

電量已佔全球總耗電量的 2-3而數據量呈現的是指數成長能源

系統的數位化將再助一臂之力這種轉變是否反而墊高了能源需求

再如各種電池所使用的石墨鋰鎳銅等材料在開採生產和廢棄

的過程中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大量部署的同

時防治技術是否也應同步跟上IEA 為自己設定的使命是「helliphellip為

全人類塑造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為了避免重蹈「先發展

後治理」的覆轍在此能源發展面臨轉變之際人類在主流論述之外

似乎更需要多元思考以確保一個安全和永續的能源未來

4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5: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世界脈動》

附錄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表 A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的名稱和網站

機構名稱縮寫 機構全名 網站

EIA U 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httpswwwieaorg

IRENA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httpswwwirenaorg

WEC World Energy Council httpswwwworldenergyorg

B EIAIEAIRENA 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表 B 三項主要論述所設定情境的對應關係

研究機構 所設定情境

EIA Reference Case - -

IEA Current Policies

Scenario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RENA NDC Implementation Current Plans Energy Transformation

EIA 與 IE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eiagovpressroompresentationshoward_04162012pdf

IEA 與 IRENA 的對應關係可參考

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modelpolicies-database

4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6: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由近期最高法院 2 則判決看民法第 227 條之 2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

劉嘉怡 律師台北律師公會工程法學委員會委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碩士

民法第 227條之 2情事變更原則規定常被工程爭議援引作為請求

權基礎承包商在依據該條規定起訴時應遵循相關期間之限制本

文由最高法院近年 2 則判決試說明司法實務界對於除斥期間與時效

期間之見解

案例一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有 2 年除斥期間

一 依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事判決承包商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原則請求屬形成之訴應自驗收完成日起算

2 年除斥期間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末查公司雖於起訴時依系爭契約第 15

條第 3 項約定及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給付展延工

期增加之費用(見一審卷(二)第 2 至 17 頁)嗣於 101 年 12

月 18 日具狀捨棄民法第 227 條之 2 之請求權基礎(見一審卷

(三)第 12 頁)復於 102 年 5 月 10 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依民法

第 227 條之 2 而為請求(見同上卷第 196 頁)果爾公司

似於 102 年 5 月 10 日始行使此增加給付之形成權原審未審

酌上情遽認系爭工程於 99 年 9 月 9 日驗收合格公司於

101 年 9 月 5 日起訴請求判決增加給付未因除斥期間經過而

消滅並有疏略」

4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7: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二)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為形成權應有 2 年除斥

期間之適用並且應自驗收合格日起算

案例二除斥期間之起算以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

且自判決確定日起另起算 2 年請求權時效

二 依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未逾越前述 2 年除

斥期間經法院依情事變更判命定作人增加給付者應自判決確

定日起算 2 年時效

(一)該判決內容略為「惟按當事人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情事變更

原則規定請求法院增加給付者乃形成之訴該形成權之除

斥期間法律雖無明文然審酌本條係為衡平而設且規定於

債編通則解釋上自應依各契約之性質參考債法就該契約

權利行使之相關規定定之hellip關於除斥期間之起算則應以該

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

情節妥適認定hellip

(二)查原審謂基於公平原則應認被上訴人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

額之除斥期間及請求給付增給額之時效期間各為 2 年並均自

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本件均未逾除斥期間及請

求權消滅時效期間等語就請求給付增給額部分固無不合

(三)惟就請求法院核定增加給付形成權之除斥期間起算部分亦採

同一標準顯然未辨二者權利行使之時序洵有未合原審未

查明被上訴人請求增加給付之形成權何時完全成立逕謂被上

訴人於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起 2 年內提起本訴未逾除

斥期間所為不利上訴人之判決未免速斷」

47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8: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法律專欄》

(四)前開判決認為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除斥期間及時效期間各

為 2 年時效雖自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形成權則應以該權利完

全成立時為始點至於權利何時完全成立則應依個案情節

妥適認定

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斥期間內起訴並

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承包商若依民法第 227 條之 2 規定請求增加給付工程款應在 2 年除

斥期間內起訴並於獲致勝訴判決確定時另起算 2 年時效

依據前開最高法院 2 則判決承包商或可注意若依民法第 227 條

之 2 情事變更作為起訴之請求權基礎由於該條規定為形成之訴因

此應遵循 2 年之除斥期間

進而承包商起訴後且經法院判定作人應增加給付判決該增加

給付之性質為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 127 條第 7 款規定之 2 年請求權

時效

至於除斥期間起算日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 號民事判決

認應以該權利完全成立時為始點最高法院 107 年台上字第 563 號民

事判決則認為驗收合格日起算嗣後當獲致勝訴判決後之請求權時

效則自法院核定增加金額判決確定時起算 2 年

編按

1除斥期間法律就某項權利所預定的行使時間又稱為權利預定存

續期間通常這裡所指的權利係指形成權而言目的在督促權利人

及時行使權利

2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係發

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追認權解除權撤銷權抵銷權等

48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49: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台灣 BIM 聯盟 2019 產業調查報告

魏嘉盈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專任助理

張國儀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BIM 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

近年來業界對 BIM 的認識逐年高漲連帶也提高了 BIM 應用

之廣泛程度因此 BIM 在各工程領域中的不足之處也漸漸浮出英

國 NBS(National Building Specification)自 2010 年以來共發表了九

次對英國國內建築測量以及營建專業人員之線上 BIM 問卷調查

[1]從該問卷可明顯看出 BIM 產業在英國的發展情形與狀況並可

讓業界參考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與須解決之問題過去台灣並無針對

國內產業的 BIM 調查報告專刊因此台灣 BIM 聯盟決定由今年度展

開 BIM 產業調查以了解業界與夥伴會員對 BIM 之應用程度並從

中更聚焦於當前眾人所關注之議題

筆者將問卷內容整理分析彙整於本文中供各方參考目前產業

界實際遭遇之 BIM 困境希望能藉此探討可能之解決方案並釐清

未來之發展方向

問卷受訪者背景調查

本次產業調查問卷目標為整合營建相關產業導入 BIM 之程度與

應用方向並找出期望發展之方向本次產業調查問卷所回收之有效

問卷共 67 份填寫問卷之專業人士均為土木相關產業之主管該問

卷之業別佔比以營造公司為最多共佔 328而工程顧問公司為佔

比第二佔 239其他參與的產業別包含政府單位建築師事務

所景觀設計事務所機電工程公司BIM 服務公司資訊服務公司

49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50: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建設開發公司教育研究單位園藝技師事務所測量儀器公司與廢

水處理公司等共 13 類工程相關產業參與本次調查(圖一)

圖一 產業別統計

產業 BIM 應用近況

近年來業界使用 BIM 之比例已逐漸升高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

67 份問卷中有使用 BIM 於實際專案之公司或單位共有 52 個共佔比

776導入測試 BIM 技術之單位亦佔比 104由此可知問卷對

象中使用過 BIM 之比例已高達 890(圖二)在這些有使用過 BIM

之單位或公司中其使用 BIM 之專案比例超過 50之單位共有 35

個佔所有問卷 515(圖三)由此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使用程度

頗高

圖二 各單位了解 BIM 之程度

50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51: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圖三 各單位使用 BIM 之專案佔比

圖四 目前 BIM 技術於台灣應用之專案性質

BIM 專案對於各單位之影響

由於BIM技術之應用範圍甚廣本次問卷也調查了業界目前BIM

應用的專案類型填答本題之公司單位皆具有 BIM 應用實務經驗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有 576以上的公司都有將 BIM 應用於公共住

51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52: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宅建設之經驗僅次其後的還有廠房辦公大樓私人住宅複合用

途之建築等皆有超過 40的公司單位具有相關 BIM 應用經驗由

此可知這些領域使用 BIM 的人才數量較多相對地文化娛樂

醫療院所獨棟住宅景觀與政府治理之應用案例較少因此具相關

經驗之人才也較少(圖四)

就現階段之 BIM 應用程度來說填答本份問卷之營建產業公司

大部分皆已導入並使用過 BIM 技術而經調查發現BIM 技術對於

專案所產生之影響則因公司單位不同而有些許分歧由於應用 BIM

技術最主要之目的為減少成本促進協同作業效率並加速工程專案

進行之時間因此本次問卷僅調查其中三項指標性看法專案成本

專案時間協同作業效率(圖五)

圖五 BIM 技術於專案之影響(左成本中時間右協同作業效率)

95公司單位有導入 BIM 的意願

對專案成本之影響中有 63之公司單位認為專案之成本並不會

因導入 BIM 而增加但仍有 31之單位認為專案成本明顯增加且

選擇增加成本者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公司單位因此專案成本控制

變因需再釐清而在專案時間上填答明顯增加專案時間者佔 26

且多為工程顧問公司與營造單位估計原因在於 BIM 技術尚未成熟

尚無法取代現有工作流程因此導入 BIM 時將需要增添額外人力

52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53: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從而導致專案時間增加而有關協同作業之效率則各方看法較為一

致有 61之單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效率是有幫助的32之單

位認為 BIM 對協同作業影響不大雖然現階段 BIM 對於專案之影響

並非全數正面但詢問各單位人員是否仍願意導入 BIM 時得到的

回應中有 95之公司單位仍表示願意導入 BIM 技術可見業界對於

BIM 之看法依舊維持樂觀(圖六)

圖六 經過使用 BIM 之經驗後對於 BIM 技術之看法

產業對 BIM 技術之普遍看法

營建產業中各類不同單位對於 BIM 技術都有不同的看法本問

卷參考 NBS 本期發表之 BIM Report 提出之問題來設計一系列的題

目並請國內營建專業人士填答以釐清各界專業人士所重視之項

目本次問卷分析調查三個不同的議題分別是 BIM 對工程設計之

影響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以及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九成受訪者認為 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從工程設計上來看(圖七)有 69的人認為 BIM 技術將會應用

在所有的專案中且有 94以上的人認為有效的協同作業將會是未來

成功的關鍵也有 90的人認為未來 BIM 將從根本上改變設計流程

據調查結果顯示業界普遍認為工程設計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53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54: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但這並不會導致傳統工程角色(例如建築師)消失從業人員只是改

變工程進行的流程而已

圖七 BIM 於工程設計之影響

圖八 BIM 技術對既有工程習慣之影響

另外在 BIM 技術對於目前工程專案的影響中無論是 BIM 用

戶或是非 BIM 用戶都有超過 80的人認為BIM 可以協助工程上

的資訊交付任務其中包含交付任務的選項有87的人認為 BIM 能

增加資訊傳播速度82的人認為 BIM 能增進工程文件的協同作業

82的人認為 BIM 能結合不同部門與專案而就整個專案來看仍

54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55: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然有超過 60以上的人認為 BIM 對專案成本是有幫助的像是可提

高工程利潤(60)能帶來成本效益(75)能有效控制工程剩料

(69)等等且多數人也認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自己使用或要求

合作廠商使用 BIM 技術(圖八)

九成受訪者希望 BIM 能跨軟體使用

調查 BIM 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對於現階段使用 BIM 之看法發

現雖然 BIM 技術目前應用於營運維護之案例仍不多但有 73的人

認為 BIM 可以節省營運維護成本因此應用 BIM 於營運維護將會

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此外有 90的人認為 BIM 模型應該

要能夠跨軟體使用儘管目前有 IFC 通用格式可以遵循但就實境應

用現況來看BIM 在跨軟體之表現並沒有很出色因此這部分將會是

未來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而關於目前業界常提出關於 BIM 元件

之困境在本次調查中亦發現有 7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的元件供應

商由此可知元件缺乏管理應是目前亟需重視的議題

最後業界普遍認為 BIM 並不只限於大公司使用同時也不僅

限於設計階段使用可知目前業界對於 BIM 仍抱有相當之期待只

是部分問題尚未解決缺乏足夠強大之吸引力促使未使用廠商成為用

戶(圖九)

圖九 業界對 BIM 技術之看法

55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56: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現階段 BIM 技術導入之困難

關於 BIM 未來之發展方向最需要被釐清的項目是目前業界

到底遭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從 67 位受訪者中可以看到最多人認為

的問題還是業主的需求(69)其次則是缺乏 BIM 專業人員(67)

(圖十)

圖十 導入應用 BIM 的困難點

圖十一 業主對 BIM 導入之影響

另外像是政府對 BIM 的態度導入 BIM 將增加專案成本組織

間合作時對於 BIM 之專業知識差異缺乏人員訓練以及 BIM 標準

之規範等等都是使大部分(50以上)的公司或單位難以推動 BIM

之原因而從業主對 BIM 技術之影響來看(圖十一)可以看出大部

56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
Page 57: 版權聲明與會員注意事項: - tcri.org.tw · 4. 為豐富文章內容,歡迎多加運用彩色圖表、照片。任何圖表及照 片請提供 word 檔可運用之電腦檔。

營建知訊 445 期202002

《資訊科技》

分出現問題的還是與契約相關(84)其中尤以政府單位(包含地

方與中央)之採購法影響為最大(7879)此外仍有超過半數

的人(66)認為當專案之業主是私人業主時在推動 BIM 技術之

阻力比專案業主是公部門時較低

參考文獻

1 NBS (2019) ldquoNational BIM Report 2019rdquoNBS National BIM

Library RIBA Enterprises Ltd United Kingdom

57

  • 1445期封面
  • 2版權聲明與注意事項
  • 3徵稿格式
  • 4目錄13
    • 5《封面故事》
      • 飛天機器人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
        • 6《循環住宅荷蘭觀察》
          • 從循環經濟到循環營建政策的荷蘭經驗13
            • 7《每月專題營建品質管理與認證》
              • 營建工程品質管理認證與創造價值效益
              • 建材防火性能認可程序及檢測要點13
                • 8《世界脈動》13
                  • 能源大趨勢13
                    • 9《法律專欄》13
                      • 民法情事變更原則之除斥期間及請求權時效13
                        • 10《資訊科技》
                          • 台灣BIM聯盟2019產業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