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唯识Ÿ³频/北塔法师讲法音频/云丹法师专辑/《摄一切宗义... ·...

212
第六讲:唯识宗 宗义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Feb-2020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六讲:唯识宗

宗义

小乘宗义

毗婆沙宗

经部宗

大乘宗义

唯识宗

中观宗

中观自续派

中观应成派

提纲

•一、唯识师的定义和词义

•二、唯识师的历史和分派

•三、唯识师的宗义

提纲

•一、唯识师的定义和词义

•二、唯识师的历史和分派

•三、唯识师的宗义

定义

• 不许外境,而许自证等事谛实有之说大乘宗

义补特伽罗,为唯识师之相。

定义

• 不许外境,而许自证等事谛实有之说大乘宗

义补特伽罗,为唯识师之相。

• 不许外境=承认“二取异体空”

• 不承认“二取异体空”的宗派:

毗婆沙宗、经部宗、经部行中观自续派、

中观应成派。

• 承认“二取异体空”的宗派:

唯识宗、瑜伽行中观自续派。

定义

• 不许外境,而许自证等事谛实有之说大乘宗

义补特伽罗,为唯识师之相。

• 心识对除了自身以外的对象的认识=他证

心识对自身的认识=自证

• 毗婆沙、中观应成:不承认

经部、大众部、

唯识、中观自续:承认

定义

• 不许外境,而许自证等事谛实有之说大乘宗

义补特伽罗,为唯识师之相。

• བློ་ལ་སྣང་བའི་དབང་གིས་བཞག་པ་མ་ཡིན་པར་ཡུལ་རང་གི་སློད་

ལུགས་ཀི་ངློས་ནས་གྲུབ་པ་བདེན་པར་གྲུབ་པའི་ཚད་ཡིན།།

谛实有=并不是通过在心识中显现而得以安

立,从对象自身存在状态这方面就能成立。

定义

• 不许外境,而许自证等事谛实有之说大乘宗

义补特伽罗,为唯识师之相。

• 所云大乘,无过二种:

一则中观,二乃瑜伽。

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

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

词义

• 说无外境,三界唯是以心为体,故名“唯心

师(*Cittamātra / Vijñānamātra)”或“唯了别

师(Vijñaptimātra)”。

•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心(citta)意(mano)识(vijñāna)了(vijñapti),名之差别。

• 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

• 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瞖见发蝇等,此

中都无少分实义。 (世亲:《唯识二十颂》)

词义

• 别名亦称瑜伽行派(Yogācāra)。

• 瑜伽师地论(Yogācārabhūmi, རྣལ་འབློར་སློད་པའི་ས།)

• 所相如世亲(Vasubandhu)、陈那(Dignāga)、

法称(Dharmakīrti)等。

提纲

•一、唯识师的定义和词义

•二、唯识师的历史和分派

•三、唯识师的宗义

唯识宗所依据的佛经

• 1.《华严经》

• 2.《解深密经》

• 3.《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

• 4.《阿毗达磨大乘经》︰未传译。

• 5.《楞伽经》

• 6.《厚严经》︰=《大乘密严经》

唯识宗的分类法

唯识古学 有相唯识 行相真实派 随理行唯识

唯识今学 无相唯识 行相虚妄派 随教行唯识

唯识宗的时间线索

• 【早期】4-5c

弥勒、无著、世亲

• 【中期】5-7c

陈那及十大论师

• 【后期】7c起

法称及其后

唯识宗的时间线索

• 【早期】4-5c

弥勒、无著、世亲

• 【中期】5-7c

陈那及十大论师

• 【后期】7c起

法称及其后

人物

• 弥勒 Maitreyanātha བམས་པ་མགློན་པློ།

• 无著 Asaṅga འཕགས་པ་ཐློགས་མེད། (395-470)

• 世亲 Vasubandhu སློབ་དཔློན་དབིག་གཉེན། (400-480)

弥勒著作

• 【汉传“弥勒五论”】

• 1.《瑜伽师地论》

2.《分别瑜伽论》*

3.《大乘庄严经论》

4.《辨中边论》

5.《金刚般若论颂》

弥勒著作

• 【藏传“弥勒五论”】 བམས་ཆློས་སེ་ལྔ།

• 1.《辩中边论》 དབུ་མཐའ་རྣམ་འབེད།

2.《辨法法性论》 ཆློས་ཆློས་ཉིད་རྣམ་འབེད།

3.《大乘经庄严论》 ཐེག་པ་ཆེན་པློ་མདློ་སེའི་རྒྱན།

(汉《大乘庄严经论》)

4.《现观庄严论》 མངློན་པར་རློགས་པའི་རྒྱན།

5.《辨宝性大乘上续论》ཐེག་པ་ཆེན་པློ་རྒྱུད་བ་མ།

(汉《究竟一乘宝性论》)

无著主要著作

• 《摄大乘论》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显扬圣教论》

《顺中论》

《金刚经论》

《六门教授习定论》

《宝性论释》 རྒྱུད་བ་ཐློགས་འགེལ།*

世亲主要著作

• 【小乘期】

《俱舍论颂》

《俱舍论释》

• 【过渡期】

《大乘成业论》

《大乘五蕴论》

《释轨论》

世亲主要著作

• 【大乘期,经学类】

《十地经论》

《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世亲主要著作

• 【大乘期,释论类】

《辩中边论(释)》

《辨法法性论释》

《大乘庄严经论(释)》

《金刚般若论(释)》

《摄大乘论释》

《六门教授习定论释》

世亲主要著作

• 【大乘期,专题类】

《转识论》

《止观门论颂》

《三自性论》(藏)

《三无性论》(真谛)

《佛性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世亲主要著作

• 【大乘期,纲要类】

《唯识二十论》

《唯识三十论》

世亲主要著作

• 【藏传“世亲八论”པྲ་ཀ་ར་ཎ་བརྒྱད】

1.《唯识三十颂》

2.《唯识二十颂》

3.《五蕴论》

4.《释轨论》

5.《成业论》

6.《经庄严论释》

7.《缘起经释》

8.《辩中边论释》

唯识宗的时间线索

• 【早期】4-5c

弥勒、无著、世亲

• 【中期】5-7c

陈那及十大论师

• 【后期】7c起

法称及其后

人物

• 陈那 Dignāga ཕློགས་གླང་། 480-504

德慧 Guṇamati ཡློན་ཏན་བློ་གློས།* 490?

安慧 Sthiramati བློ་གློས་བརན་པ། 510-570

勒那摩提 Ratnamati དཀློན་མཆློག་བློ་གློས། 508来华

真谛 Paramārtha དློན་དམ་པ། 499-569

无性 Asvabhāva ངློ་བློ་ཉིད་མེད་པ། 500

胜友、胜子、智月、亲胜、火辩、胜军、难陀

护法 Dharmapāla ཆློས་སློང། 530-561

戒贤 Śīlabhadra བཟང་པློ། 529-645

月官 Candragomin ཙ་དྲ་གློ་མི། 620-680

玄奘 600-664 义净 645-713

无相唯识 / 有相唯识

无相唯识 有相唯识

区别 唯有识 不离识

相分无体 相分有体

代表人物 安慧 陈那、护法

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安难陈护,一二三四”

安慧主要著作

• 《辩中边论疏》

• 《辨法法性论疏》

• 《大乘经庄严论疏》

• 《俱舍论实义疏》

• 《五蕴论释》(《广五蕴论》)

• 《唯识二十论释》

• 《唯识三十论释》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释》(《杂集论》觉师子/最胜子、安慧)

• 《大乘中观释论》

陈那主要著作

• 【义净所列“陈那八论”】

• (1)《观三世论》 (2)《观总相论》

(3)《观境论》 (4)《因门论》

(5)《似因门论》

(6)《正理门论》(汉译《因明正理门论》)

(7)《取事设施论》 (8)《集量论》

• 《因明入正理论》(汉:商羯罗主,藏:陈那)

• 《八千颂般若圆集要义论》

护法主要著作

• 《唯识三十论释》(汉译:《成唯识论》)

《唯识三十论》十家释论:

德慧、安慧、难陀、护法、亲胜、

火辨、净月、胜友、胜子、智月

• 《唯识二十论释》(汉译:《成唯识宝生论》)

• 《四百论释》(汉译:《广百论释》)

唯识宗的时间线索

• 【早期】4-5c

弥勒、无著、世亲

• 【中期】5-7c

陈那及十大论师

• 【后期】7c起

法称及其后

人物

• 天主慧 Devendrabuddhi ལྷ་དབང་བློ། 7c

释迦慧 Śākyabodhi ཤཱཀ་བློ། 7c

调伏天 Vinītadeva དུལ་བའི་ལྷ། 8c

日护 Ravigupta ཉི་མ་སྦས་པ། 8c

胜主慧 Jinendrabuddhi རྒྱལ་དབང་བློ་གློས། 8c

阿吒陀 Arcaṭa 8c

胜友 Jinamitra རྒྱལ་བ་བཤེས་གཉེན། 9c

施戒 Dānaśīla སིན་ཚུལ། 9c

人物

• 无忧 Aśoka 9c

贤护 Kalyānarakṣita 10c

法上 Dharmottara ཆློས་མཆློག 10c

珠瓶 Muktākumbha མུ་ཏིག་བུམ་པ། 10c

胜敌 Jetāri ཛེ་ཏཱ་རི། 10c

胜者 Jina རྒྱལ་བ་ཅན། ?

宝称 Ratnakīrti རིན་ཆེན་གགས་པ། 9-10c

宝金刚 Ratnavajra རིན་ཆེན་རློ་རེ། 9-10c

人物

• 智祥友 Jñānaśrīmitra ཡེ་ཤེས་དཔལ་བཤེས་གཉེན། 11c

智祥贤 Jñānaśrībhadra ཡེ་ཤེས་དཔལ་བཟང་པློ། 11c

宝源寂 Ratnākaraśānti ཤཱནི་པ། 11c

阎摩梨 Yamāri ཛ་མ་རི། 11c

商羯罗难陀 śaṅkarānanda བདེ་བེད་དགའ་བློ། 11c

善护 Śubhākaragupta དགེ་བའི་འབྱུང་གནས་སྦས་པ། 11c

无畏源藏 Abhayākaragupta ཨ་བྷྱ།* 10-11c

金洲法称 Dharmakīrti(Suvarṇadvīpa) ཆློས་གགས་གསེར་གླིང་པ། 10c

解脱护 Mokṣākaragupta 12c

量论的繁荣

• 随教行唯识宗 随理行唯识宗

• 重教典 重推理

• 严格遵循《瑜伽师地论》 不严格遵循《瑜伽师地论》

• 严格唯识宗 结合经部、中观

• 八识说 八识/六识说

• 究竟三乘 究竟一乘

法称以后的量论分派

• (1)释文派: 天主慧、释迦慧、调伏天

• (2)阐义派: 法上、喜增、汪古班智达、

释迦祥贤、萨迦班智达*

• (3)庄严派: 智生护、日护、阎摩梨、

智祥友

行相真实派 / 行相虚妄派

• 此分二派:唯识行相真实派、唯识行相

虚妄派。

• 异生取色根现觉中显现为粗色者,是行

相真妄二派所诤之事。

粗色=土、石等眼睛能直接看到的色

• 行相虚妄派许如是显现非如所现而成立,

行相真实派许如其所现而成立。

行相真实派 / 行相虚妄派

• 行相真实派许:根现觉中,所取能取现

为远隔,青等现为外境,由自相现为名言所

依,就此而言,[根现觉]已为无明所染;然

就如是青等粗色显现而言,丝毫未受无明所

染。

• 行相虚妄派许:异生相续中,除自证现

觉外,并无不受无明所染之现觉,故就如是

青等粗色显现而言,亦为错乱所染。(章嘉宗义)

行相真实派 / 行相虚妄派

• 1.行相真实派中复分为三:(1)能取所取

等数派、(2)半卵对开派、(3)纷杂无二派。

• (1)眼知取花色斑纹时,若许境方托予青

黄等一一行相,有境方亦生起具足青黄等一

一行相,即名能取所取等数派。

行相真实派 / 行相虚妄派

• (2)若许境方托予青黄等一一行相,有境

方并未生起为具足青黄等一一行相,而仅生

起斑纹之相,即名半卵对开派。

• (3)如是取时,若许境方不托青黄等诸一

一别相,而仅托予斑纹之相;有境方亦未生

起为具足青黄等诸一一别相,而仅相应生斑

纹相,即名纷杂无二派。

行相真实派 / 行相虚妄派

• 2.行相虚妄派亦分二:(1)有垢行相虚妄

派、(2)无垢行相虚妄派。其差别者,由许能

取所取知体是否为垢所染而分。

• 【异说:佛地有无错乱显现】

• 此等仍有众多内分,恐繁不赘。

• 非唯此宗,经部师亦有能取所取等数派

等三种。

行相真实派 / 行相虚妄派

• 2.行相虚妄派亦分二:(1)有垢行相虚妄

派、(2)无垢行相虚妄派。

• 其差别者,由许能取所取知体是否为垢

所染而分。

• 此等仍有众多内分,恐繁不赘。

• 非唯此宗,经部师亦有能取所取等数派

等三种。

提纲

•一、唯识师的定义和词义

•二、唯识师的历史和分派

•三、唯识师的宗义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辩中边论

•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

• 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

分别。

• 【安慧疏】abhūtaṃ asmin dvayaṃ parikalpyate ‘nena

vêty abhūtaparikalpaḥ. ཡང་དག་པ་མ་ཡིན་པ་གཉིས་པློ་དེ་ལའམ། དེས་ཡང་

དག་པ་མ་ཡིན་པ་གཉིས་པློར་ཡློངས་སུ་རློག་པས་ཡང་དག་མ་ཡིན་ཀུན་རློག་པའློ། ། 虚妄的

二者于此被分别,或由此被分别,故称“虚妄分别”。

辩中边论

•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

• 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

分别。“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

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

辩中边论

•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

• 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

分别。“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

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

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

辩中边论

•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

• 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

分别。“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

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

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

“于彼亦有此”者,谓即于彼二空性中,亦

但有此虚妄分别。

辩中边论

•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

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

• 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无故,如

实知为有。若如是者,则能无倒显示空相。

辩中边论

• 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 论曰:“一切法”者,谓诸有为及无为法。

虚妄分别名有为,二取空性名无为。

• 依前理故,说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 由有空性、虚妄分别,故说“非空”。

• 由无所取、能取性故,说“非不空”。

辩中边论

• 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 “有故”者,谓有空性、虚妄分别故。

• “无故”者,谓无所取、能取二性故。

• “及有故”者,谓虚妄分别中有空性故,及

空性中有虚妄分别故。

辩中边论

• 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 “是则契中道”者,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

非一向不空。

• 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顺《般若》等经

说“一切法非空非有”。

辩中边论

• 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 【小结】

• (异体)二取 —— 空(非不空)

虚妄分别 —— 有(非空)

虚妄分别上无(异体)二取 —— 有(非空)

辩中边论

• 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

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

• 论曰:“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

• “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现。

• “变似我”者,谓染末那,与我痴等恒相应

故。

• “变似了”者,谓余六识,了相粗故。

• 【安慧疏】识=现为义及有情之阿赖耶识及彼相应

辩中边论

• 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

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

• “此境实非有”者,谓似义、似根无行相故,

似我、似了非真现故,皆非实有。

• “境无故识无”者,谓所取义等四境无故,

能取诸识亦非实有。

辩中边论

• 虚妄分别性,由此义得成。

非实有(na tathā)、全无,许灭、解脱故。

• 论曰:虚妄分别由此义故,成非实有,如所

现起非真有故(na tathā ’sya bhāvo yathā pratibhāsa

utpadyate);亦非全无,于中少有乱识生故。

• 如何不许此性全无?以许此灭得解脱故。若

异此者,系缚、解脱则应皆无。如是便成拨

无杂染及清净失。

辩中边论

• 但有如是虚妄分别,即能具摄三种自性。颂

曰:

• 唯所执、依他,及圆成实性,

境故、分别故,及二空故说。

• 论曰:

依止虚妄分别境故,说有遍计所执自性。

依止虚妄分别性故,说有依他起自性。

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说有圆成实自性。

境=似义、似有情、似我、似了

辩中边论

• 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

唯了境名心,亦别名心所。

• 论曰:虚妄分别差别相者,即是欲界、色、

无色界诸心心所。

• 异门相者,唯能了境总相名心,亦了差别名

为受等诸心所法。

安慧认为色等诸法全无?

• [atha vā cittacaittebhyo 'nyatra rūpādayo dravyatvena

santîti yeṣāṃ darśanaṃ tatpratiṣedhārtham āha]

(4,a) abhūtaparikalpo 'sti |

[iti sa evâsti] dravyataḥ | nâsti rūpaṃ tadvyatiriktaṃ [nâsti]

dravyata iti |

• 或许心心所外色等实有。为破此见,颂曰:

虚妄分别有。

此为实有。离此,色非实有。

(《辩中边论安慧疏》Yamaguchi 1934, 11)

一切宗义摄要

• 于所知中建立二谛及三自性。(……)

• 三自性中,依他起自性与有为法同义,

非空性之诸无为法与遍计所执自性同义,

空性与圆成实自性同义。

• 遍计所执自性:自相空/谛实空

依他起自性:自相有/谛实有

圆成实自性:自相有/谛实有

此中所说有无自相,是以观不观待名言安立而分

一切宗义摄要

• 【难点】依他起色是假有,但有自相。

• 实有假有=认识这个现象,是否依赖于认识

其他现象

• 有无自相=是否观待名言安立

又于此宗,若不观待先取余法而不可取、待余

可取是假有法,与非唯由名言建立是自相有,亦不

相违。如赖耶习气,虽亦说是假有,而与前说是胜

义有全不相违。若是唯由名言分别施设假有,则成

相违。(《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

一切宗义摄要

• 中观师虽许三自性,然不许谛实成立,差别甚大,以唯识师许遍计所执非谛实成立,而依他起、圆成实谛实成立,而中观宗不许有谛实成立之法故。

• 又,因果建立于依他起为应理故,谛实成立;圆成实于圣根本智是谛实故,谛实成立。

三性三无性

• 遍计所执自性——相无自性

• 依他起自性——生无自性

• 圆成实自性——胜义无自性

三性三无性

• 遍计所执自性——相无自性

• 依他起自性——生无自性

• 圆成实自性——胜义无自性

• 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所谓诸法遍计所

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

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

(《解深密经》)

三性三无性

• 遍计所执自性——相无自性

• 依他起自性——生无自性

• 圆成实自性——胜义无自性

• 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

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

故说名生无自性性。

(《解深密经》)

三性三无性

• 遍计所执自性——相无自性

• 依他起自性——生无自性

• 圆成实自性——胜义无自性

• 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1.谓诸缘生法,

彼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即由胜义

无自性性故,亦名无自性。何以故?于诸法

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亦彼以为胜义

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是故亦说名

为胜义无自性性。 (《解深密经》)

三性三无性

• 遍计所执自性——相无自性

• 依他起自性——生无自性

• 圆成实自性——胜义无自性

• 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何以故?胜义生,若是诸法法无我性,说名

诸法无自性性,即是胜义。言胜义者,谓一

切法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是因缘,说为胜

义无自性性。 (《解深密经》)

三自性的共通定义

• 从自因缘生者,是依他起之相。

• 清净道之究竟所缘,是圆成实之相。

• 常与世俗谛之同法,是异门遍计所执之相。

二我与兔角等,是断相之遍计所执。

(弘教尊者《般若总义》)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二谛

•胜义有 / 世俗有

•胜义谛 / 世俗谛

二谛

•胜义有 / 世俗有

•胜义谛 / 世俗谛

胜义有 / 世俗有:两种标准

• 1.由名言增上建立有者,名世俗有;非是由彼增上安立,由自相有者,立为胜义有。

• 2.非清净所缘(非圣根本智所缘),是世俗有;清净所缘(圣根本智所缘),是胜义有。

胜义有 / 世俗有:两种标准

• 1.由名言增上建立有者,名世俗有;非是由彼增上安立,由自相有者,立为胜义有。

• 2.非清净所缘(非圣根本智所缘),是世俗有;清净所缘(圣根本智所缘),是胜义有。

标准一 标准二

遍计所执

依他起

圆成实

胜义有 / 世俗有:两种标准

• 1.由名言增上建立有者,名世俗有;非是由彼增上安立,由自相有者,立为胜义有。

• 2.非清净所缘(非圣根本智所缘),是世俗有;清净所缘(圣根本智所缘),是胜义有。

标准一 标准二

遍计所执 世俗有

依他起

圆成实

胜义有 / 世俗有:两种标准

• 1.由名言增上建立有者,名世俗有;非是由彼增上安立,由自相有者,立为胜义有。

• 2.非清净所缘(非圣根本智所缘),是世俗有;清净所缘(圣根本智所缘),是胜义有。

标准一 标准二

遍计所执 世俗有

依他起 胜义有

圆成实

胜义有 / 世俗有:两种标准

• 1.由名言增上建立有者,名世俗有;非是由彼增上安立,由自相有者,立为胜义有。

• 2.非清净所缘(非圣根本智所缘),是世俗有;清净所缘(圣根本智所缘),是胜义有。

标准一 标准二

遍计所执 世俗有

依他起 胜义有

圆成实 胜义有

胜义有 / 世俗有:两种标准

• 1.由名言增上建立有者,名世俗有;非是由彼增上安立,由自相有者,立为胜义有。

• 2.非清净所缘(非圣根本智所缘),是世俗有;清净所缘(圣根本智所缘),是胜义有。

标准一 标准二

遍计所执 世俗有 世俗有

依他起 胜义有

圆成实 胜义有

胜义有 / 世俗有:两种标准

• 1.由名言增上建立有者,名世俗有;非是由彼增上安立,由自相有者,立为胜义有。

• 2.非清净所缘(非圣根本智所缘),是世俗有;清净所缘(圣根本智所缘),是胜义有。

标准一 标准二

遍计所执 世俗有 世俗有

依他起 胜义有 世俗有

圆成实 胜义有

胜义有 / 世俗有:两种标准

• 1.由名言增上建立有者,名世俗有;非是由彼增上安立,由自相有者,立为胜义有。

• 2.非清净所缘(非圣根本智所缘),是世俗有;清净所缘(圣根本智所缘),是胜义有。

标准一 标准二

遍计所执 世俗有 世俗有

依他起 胜义有 世俗有

圆成实 胜义有 胜义有

二谛

•胜义有 / 世俗有

•胜义谛 / 世俗谛

世俗谛、胜义谛:运用标准二

• 世俗谛体:容生杂染之名言所缘法。

或:非“缘于此,能尽障”之究竟清净

道所缘法。

• 胜义谛体:究竟清净道所缘之法。(《章嘉宗义》)

• 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应非诸行唯

无我性、唯无自性之所显现。是胜义相。

(《解深密经》)

二谛

• 胜义谛、法性、空性、法界、实相同义。

• 胜义谛由言诠门分为二种:细分补特伽罗无我、细分法无我。

• 前者,如补特伽罗能独立实有空之空性。亦有余师不许此空为真胜义。

• 后者,如色与取色之量异体空之空性。略摄为四空性 ,及为二谛。

二谛

• 自续派等不许此为胜义谛,然唯识师许为胜义谛及圆成实。

• 若予广分,可分十六 、十八 、二十空性 ,略摄为四空性 ,及为二谛。

• 三自性等事道果建立,出于《解深密经》《经庄严论》等,及无著昆仲诸论等。

《辩中边论》十六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

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

9.毕竟空、10.无际空、11.无散空、12.本性空、

13.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

• 能食空者,依内处说。即是1.内空。

• 所食空者,依外处说。即是2.外空。

• 此依身者,谓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3.内外空。

《辩中边论》十六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

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

9.毕竟空、10.无际空、11.无散空、12.本性空、

13.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

• 诸器世间,说为所住。此相宽广,故名为大。所住空故,名为4.大空。

• 能见此者,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故,说名5.空空。

《辩中边论》十六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

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

9.毕竟空、10.无际空、11.无散空、12.本性空、

13.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

• 如理者谓胜义,即如实行所观真理。此即空故,名6.胜义空。

• 菩萨修行为得二净,即诸有为、无为善法。此二空故,名7.有为空及8.无为空。

《辩中边论》十六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

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

9.毕竟空、10.无际空、11.无散空、12.本性空、

13.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

• 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9.毕竟空。

• 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观此空故,名10.无际空。不观为空,便速厌舍。为不厌舍此生死故,观此无际生死为空。

《辩中边论》十六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

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

9.毕竟空、10.无际空、11.无散空、12.本性空、

13.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

• 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盘位亦无散舍,而观空故,名11.无散空。

• 诸圣种姓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菩萨为此速得清净,而观空故,名12.本性空。

《辩中边论》十六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

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

9.毕竟空、10.无际空、11.无散空、12.本性空、

13.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

• 菩萨为得大士相好,而观空故,名为13.相空。

• 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14.一切法空。

• 是十四空随别安立。

《辩中边论》十六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

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

9.毕竟空、10.无际空、11.无散空、12.本性空、

13.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

• 补特伽罗及法,实性俱非有,故名15.无性空。

• 此无性空非无自性,空以无性为自性故,名16.

无性自性空。

《辩中边论》十六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

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

9.毕竟空、10.无际空、11.无散空、12.本性空、

13.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

• 于前所说能食空等,为显空相,别立二空。此为遮止补特伽罗法增益执、空损减执,如其次第立后二空。

《辩中边论》十六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大空、

5.空空、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

9.毕竟空、10.无际空、11.无散空、12.本性空、

13.相空、14.一切法空、15.无性空、16.无性自性空。

• 【小结】

• 前十四空根据所空事不同而区分

• 第十五空总说补特伽罗空、法空

• 第十六空说明空性本身不空

《摩诃般若》:十八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空空、5.大空、

6.第一义空(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9.

毕竟空、10.无始空(无际空)、11.散空、12.性

空(本性空)、13.自相空、14.诸法空、15.不可

得空、16.无法空(无性空)、17.有法空(自性

空)、18.无法有法空(无性自性空)

《大般若》:二十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空空、5.大空、

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9.毕竟空、

10.无际空、11.散空、12.无变异空、13.本性

空、14.自相空、15.共相空、16.一切法空、

17.不可得空、18.无性空、19.自性空、20.无

性自性空

二十空与四空

• 1.内空、2.外空、3.内外空、4.空空、5.大空、

6.胜义空、7.有为空、8.无为空、9.毕竟空、

10.无际空、11.散空、12.无变异空、13.本性

空、14.自相空、15.共相空、16.一切法空、

17.不可得空、18.无性空、19.自性空、20.无

性自性空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唯识三十颂

•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1)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 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2)

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

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3)

•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

• 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4)

唯识三十颂

•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

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5)

•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

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6)

• 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

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7)

唯识三十颂

• 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

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8)

• 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9)

• 初遍行触等,次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10)

•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11)

唯识三十颂

• 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

• 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12)

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

• 掉举与惛沈 、不信并懈怠、(13)

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

• 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14)

唯识三十颂

•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15)

• 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16)

唯识三十颂

•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17)

【据安慧释译】识转是分别,无有所分别。

是故此一切,皆是唯了别。

•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

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18)

•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

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19)

一切宗义摄要

• 唯识师中有许八识及不许八识二派。

• 许八识者,于眼等六识之上,安立阿赖耶识及

染污意,而为八识。

• 许阿赖耶为体性无记之意识;是受生者,故为

业果所依之我。

• 染污意为缘阿赖耶、执其为我之心,有覆无记。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一切宗义摄要

• 许觉有量、非量二种。量有现量、比量二种。

现量分四: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

现量。

• 此为经部师、唯识师、中观师所共许,然亦有

差别:经部师许现量周遍不错乱,唯识师则许

异生相续中之根现觉与意现觉为错乱知。虽如

是,然皆许现觉周遍离分别。

章嘉宗义

• 量分二:现量、比量。数量决定。

• 现量须为离分别、由坚固习气所生之知,同与

经部师所许;然不须无错乱。

• 此等为多数唯识师宗义见解。

章嘉宗义

• 随理行唯识师许现觉有四:根现觉、意现觉、

自证现觉、瑜伽现觉。

• 随教行唯识师亦许余三,然许不许自证,并未

明说。至尊妙音笑大师说:“随行《瑜伽师地

论》者不许自证,盖《瑜伽师地论》中未说

故。”虽如此,至尊并未受许“随教行唯识师

周遍不许自证”,盖彼亦说有兼许阿赖耶识与

自证之唯识师故。

章嘉宗义

• (……)又,已成为量之知,于境无欺诳,须

由自证成立,此是唯识师宗。盖成立知于境不

错乱,须由与自身同体或异体之知随一成立;

若由异事成立,则成远隔,故除由同体知成立

外并无他途故。因此,证明依他起上首知谛实

成立,首推自证证明之理;证明色与取色之知

异体空,不容无有自证知取境之理。故窃以为:

随理行者多亦须许自证。

章嘉宗义

• 比量,由言诠种类分二:自义比量、他义比量。

• 自义比量之相:由三相因,新见(通达)不现事

之知。

• 他义比量之相:于对方,将自由量所见之三相

义明示为离常断,具足二支之具相语。

成唯识论的观点

• 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故现

量境是自相分,识所变故亦说为有;意识所执

外实色等,妄计有故说彼为无。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道之所断

• 许补特伽罗我执及其种子、六根本烦恼、

二十随烦恼等,为1.烦恼障。

• 许执色为外境之分别为谛实执,故彼及彼

习气为2.所知障 。

• 虽执遍计所执为谛实之谛实执是障,然事

谛实成立,故执事为谛实之谛实执非障。

烦恼障

• 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

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

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

(《成唯识论》)

烦恼障 128 分别(见所断)烦恼障 112

俱生(修所断)烦恼障 16

1.分别烦恼障(见所断):112

见苦所断:贪、嗔、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见集所断:贪、嗔、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见灭所断:贪、嗔、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见、邪见

见道所断:贪、嗔、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见苦所断:贪、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见集所断:贪、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见灭所断:贪、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见道所断:贪、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见苦所断:贪、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见集所断:贪、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见灭所断:贪、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见道所断:贪、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

2.俱生烦恼障(修所断):16

俱生烦恼障

欲界:贪、嗔、慢、无明、萨迦耶见、边执见

色界:贪、慢、无明、萨迦耶见、边执见

无色界:贪、慢、无明、萨迦耶见、边执见

或三界九地各分九品

诸烦恼中,后三见及疑唯分别起,

余通俱生及分别起。(《大乘五蕴论》)

所知障

• 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

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

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成唯识论》)

所知障 1.分别(见所断)所知障

2.俱生(修所断)所知障

三乘所断差异

• 一切声闻独觉种姓,唯能当证烦恼障净,

不能当证所知障净。

• 菩萨种姓,亦能当证烦恼障净。亦能当证

所知障净。(《瑜伽师地论》)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道所依:种姓

声闻道

独觉道

大乘道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道所依:种姓

声闻道

独觉道

大乘道

种姓

• gotra / རིགས། 种姓、种性

• guṇottaraṇārthena gotraṃ veditavyaṃ guṇā uttaranty

asmād udbhavatîti kṛtvā |

能生功德,故为种姓,应知。

谓功德从此出生。

(梵本《经庄严论》,Levi 1907, 11)

种姓:涅槃之因

• 云何种姓?谓住种姓补特伽罗,有种子法,

由现有故(非当有故名为现,非假法故名为有),安住种

姓补特伽罗,若遇胜缘,便有堪任,便有势力,

于其涅槃能得能证。

• 问:今此种姓以何为体?

答:附在所依(第八识),有如是相,六处所

摄(内六处所摄无漏种子),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

尔所得。 (《瑜伽师地论》)

种姓:涅槃之因

• 能生无漏证德之功能,立为种姓。

此中承许阿赖耶者,立为阿赖耶上能生无

漏证德之种子;

不许阿赖耶者,立为存于内六处上之无漏

心种子。

(弘教尊者《般若总义》)

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

• 种性有二: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六

处殊胜,展转相续法尔所得。二、习所成种性,

谓从先来善友力等数习所成。

(无性《摄大乘论释》)

• 本性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

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

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

是名习所成种姓。 (《瑜伽师地论》)

五种类型

五种类型

决定种姓

1.声闻定姓

2.独觉定姓

3.大乘定姓 4.不定种姓

5.无种姓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道所依:种姓

声闻道

独觉道

大乘道

三乘入道

• 发出离心+求声闻菩提=入声闻道

发出离心+求独觉菩提=入独觉道

发出离心+求无上菩提=入菩萨道

五道

五道

圣道

5.无学道

4.修道

3.见道

异生道

2.加行道

1.资粮道

小乘 大乘 —声闻独觉阿罗汉 佛

│ │

│ │

断烦恼障 断烦恼障所知障

│ │

│ │

—现证无我 现证空性

—缘无我止观双运 缘空性止观双运

—声闻独觉发心 发菩提心

五道

五道

圣道

5.无学道

4.修道

3.见道

异生道

2.加行道

1.资粮道

小乘 大乘 —声闻独觉阿罗汉 佛

│ │

│ │

断烦恼障 断烦恼障所知障

│ │

│ │

—现证无我 现证空性

—缘无我止观双运 缘空性止观双运

—声闻独觉发心 发菩提心

五道

五道

圣道

5.无学道

4.修道

3.见道

异生道

2.加行道

1.资粮道

小乘 大乘 —声闻独觉阿罗汉 佛

│ │

│ │

断烦恼障 断烦恼障所知障

│ │

│ │

—现证无我 现证空性

—缘无我止观双运 缘空性止观双运

—声闻独觉发心 发菩提心

五道

五道

圣道

5.无学道

4.修道

3.见道

异生道

2.加行道

1.资粮道

小乘 大乘 —声闻独觉阿罗汉 佛

│ │

│ │

断烦恼障 断烦恼障所知障

│ │

│ │

—现证无我 现证空性

—缘无我止观双运 缘空性止观双运

—声闻独觉发心 发菩提心

五道

五道

圣道

5.无学道

4.修道

3.见道

异生道

2.加行道

1.资粮道

小乘 大乘 —声闻独觉阿罗汉 佛

│ │

│ │

断烦恼障 断烦恼障所知障

│ │

│ │

—现证无我 现证空性

—缘无我止观双运 缘空性止观双运

—声闻独觉发心 发菩提心

五道

五道

圣道

5.无学道

4.修道

3.见道

异生道

2.加行道

1.资粮道

小乘 大乘 —声闻独觉阿罗汉 佛

│ │

│ │

断烦恼障 断烦恼障所知障

│ │

│ │

—现证无我 现证空性

—缘无我止观双运 缘空性止观双运

—声闻独觉发心 发菩提心

三乘断证要点

• 具声闻种姓者,下品福德资粮摄持,主修

通达补特伽罗无我见,现证声闻菩提;

• 具独觉种姓者,中品福德资粮摄持,主修

通达补特伽罗无我见,现证独觉菩提。

• 而诸菩萨,为利他故,上品福德资粮摄持,

修习通达色与能取异体空之空性见,现证无上

菩提。

三乘断证要点

• “色与能取异体空”之义:如取青识,以

青为所取义时,由阿赖耶等所植习气之力,此

青作为“以取自之知为体者”或“以取自之知

为质者”而生起;尔时,如青,非于取青知外

别有异体。譬如梦现须弥山等,山虽非心,以

心为体,非于心外别有山等。

三乘断证要点

• 此处虽有诸多教理,恐繁不赘。唯识宗无

外境理之较难了知。若能善了,则慈氏三法 、

无著世亲等如唯识宗所释诸论,亦能定了。若

不能了,定于彼等亦不善知。

• 许八向住、五道、十地之安立,同于中观。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道所依:种姓

声闻道

独觉道

大乘道

声闻资粮道:修集涅槃法缘

• 一、胜缘: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

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 二、劣缘: 【注意:此处“劣”不是贬义词】

自圆满、他圆满、善法欲、正出家、戒律

仪、根律仪、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

寤瑜伽、正知而住、乐远离、清净诸盖、依三

摩地。

三摩地 / 奢摩他

• 1.时间可控

• 2.离沉没 三摩地

• 3.离掉举

• 4.任运 止(奢摩他)

• 5.轻安

住分

三要素:明分

认知力

依九住心修奢摩他

• 1.内住:找到所缘

• 2.等住:延长时间

• 3.安住:连成一片、若散能回

• 4.近住:对治粗沉没、粗掉举

• 5.调顺:对治细沉没

• 6.寂静:对治细掉举

• 7.最极寂静:沉掉基本不生,偶发能断

• 8.专注一趣:开头稍加用功,整座不起沉掉

• 9.等持:无须用功,任运无沉掉

• +引发身心轻安乐=奢摩他

修成奢摩他后的两条进路

• 世间道:观下界粗相、上界静相

• 出世间道:观四谛十六行相

三界

无色界

非想非非想处地

无所有处地

识无边处地

空无边处地

色界

舍念清净地(第四静虑)

离喜妙乐地(第三静虑)

定生喜乐地(第二静虑)

离生喜乐地(初静虑)

欲界 欲界天、人、畜生、鬼、地狱

修所断烦恼

——九品

——九品

——九品

——九品

——九品

——九品

——九品

——九品

——九品

七种作意

• 初修业者作意

• 净烦恼作意

• 奢摩他

世间道七种作意

• 初修业者作意

• 净烦恼作意

• 奢摩他

• 1.了相作意:了粗净相

世间道七种作意

• 初修业者作意

• 净烦恼作意

• 奢摩他

• 1.了相作意

• 2.胜解作意:止观修习

世间道七种作意

• 初修业者作意

• 净烦恼作意

• 奢摩他

• 1.了相作意

• 2.胜解作意

• 3.远离作意:断上三品

世间道七种作意

• 初修业者作意

• 净烦恼作意

• 奢摩他

• 1.了相作意

• 2.胜解作意

• 3.远离作意

• 4.摄乐作意:断中三品

世间道七种作意

• 初修业者作意

• 净烦恼作意

• 奢摩他

• 1.了相作意

• 2.胜解作意

• 3.远离作意

• 4.摄乐作意

• 5.观察作意:观察有无

世间道七种作意

• 初修业者作意

• 净烦恼作意

• 奢摩他

• 1.了相作意

• 2.胜解作意

• 3.远离作意

• 4.摄乐作意

• 5.观察作意

• 6.加行究竟作意:断下三品

世间道七种作意

• 初修业者作意

• 净烦恼作意

• 奢摩他

• 1.了相作意

• 2.胜解作意

• 3.远离作意

• 4.摄乐作意

• 5.观察作意

• 6.加行究竟作意

• 7.加行究竟果作意

出世间了相作意:资粮道

• 【认知四谛十六行相】

• 若有情世间,若器世间,业烦恼力所生故,业

烦恼增上所起故,总名苦谛。 (《集论》,下同)

• 1.无常:变异、坏灭、别离、法性、合会

• 2.苦:不可爱、结缚、不安隐

• 3.空:无所得

• 4.无我:不自在 (《瑜伽师地论》,下同)

出世间了相作意:资粮道

• 【认知四谛十六行相】

• 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

• 1.因:贪爱是取因

• 2.集:贪爱招有

• 3.生:贪爱起生

• 4.缘:贪爱引发老死

(《瑜伽师地论》三说中第二说)

烦恼

出世间了相作意:资粮道

• 【认知四谛十六行相】

• 真如、圣道、烦恼不生,若灭依,若能灭,若

灭性,是灭谛相。

• 1.灭:集谛无余息灭

• 2.静:苦谛无余寂静

• 3.妙:第一故、最胜故、无上故

• 4.离:是常住故,永出离故

出世间了相作意:资粮道

• 【认知四谛十六行相】

• 由此道故,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略说

道谛相。

• 1.道:于所知境能通寻求

• 2.如:于所知境能实寻求

• 3.行:于四门(四谛门)随转

• 4.出:一向能趣涅槃

出世间胜解作意:加行道

• 若观行者,于诸谛中如是数数正观察故,

由十六行,于四圣谛证成道理已得决定。复于

诸谛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超过闻思间杂作意,

一向发起修行胜解,此则名为胜解作意。

如是作意,唯缘谛境,一向在定。

(《瑜伽师地论》)

出世间远离作意:见道

• 从此无间于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

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若是现见,若

非现见(མངློན་སུམ་དང་ལློག་ཏུ་གྱུར་པ),诸圣谛中,如其次第,

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

• 由此生故,三界所系见道所断附属所依诸

烦恼品一切粗重,皆悉永断。

• 于诸圣谛现观已后,乃至永断见道所断一

切烦恼,名远离作意。 (《瑜伽师地论》)

审定印可道类智忍 道类智 解脱道 第十六刹那 觉悟能取

审定印可道法道忍、道法智 道类智忍 无间道 第十五刹那

作证烦恼解脱 道法智 解脱道 第十四刹那 觉悟所取

对治见道所断烦恼 道法智忍 无间道 第十三刹那

审定印可灭类智忍 灭类智 解脱道 第十二刹那 觉悟能取

审定印可灭法智忍、灭法智 灭类智忍 无间道 第十一刹那

作证烦恼解脱 灭法智 解脱道 第十刹那 觉悟所取

对治见灭所断烦恼 灭法智忍 无间道 第九刹那

审定印可集类智忍 集类智 解脱道 第八刹那 觉悟能取

审定印可集法智忍、集法智 集类智忍 无间道 第七刹那

作证烦恼解脱 集法智 解脱道 第六刹那 觉悟所取

对治见集所断烦恼 集法智忍 无间道 第五刹那

审定印可苦类智忍 苦类智 解脱道 第四刹那 觉悟能取

审定印可苦法智忍、苦法智 苦类智忍 无间道 第三刹那

作证烦恼解脱 苦法智 解脱道 第二刹那 觉悟所取

对治见苦所断烦恼 苦法智忍 无间道 第一刹那

出世间远离作意:见道

于所知境智生究竟,名一剎那。(《集论》)

“时边际刹那”“成事刹那”

见道

根本定

无间道

解脱道

后得

出世间摄乐作意、观察作意:修道

• 由观察作意,于一切修道,数数观察已断

未断,如所得道,而正修习。

• 如是于修勤修习者,于时时间应正观察所

有烦恼已断未断,于时时间于可厌法深心厌离,

于时时间于可欣法深心欣慕,如是名为摄乐作

意。

(《瑜伽师地论》)

出世间摄乐作意、观察作意:修道

• 【三类修道得果】

•一、渐次:依出世间道依次断三界九地修所断

•二、超越:曾以世间道断欲界六品、九品等

•三、顿断:

如说预流果补特伽罗,此有二种:一渐出离,二顿

出离。渐出离者,如前广说。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

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间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

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集论》)

出世间加行究竟作意:金刚喻定

• 彼即于此摄乐作意,亲近修习多修习故,

有能无余永断修道所断烦恼,最后学位,喻如

金刚三摩地生。由此生故,便能永断修道所断

一切烦恼。(《瑜伽师地论》)

出世间加行究竟果作意:阿罗汉果

• 最上阿罗汉果所摄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

意。(《瑜伽师地论》)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道所依:种姓

声闻道

独觉道

大乘道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独觉地

• 云何独觉地?当知此地有五种相:一者种

姓,二者道,三者习,四者住,五者行。

• pratyekabuddha / paccekabuddha

རང་སངས་རྒྱས། རང་རྒྱལ།

独觉 / 缘觉 / 辟支佛

一、独觉种姓

• 云何独觉种姓?谓由三相应正了知。

• 一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尘种

姓,由此因缘,于愦闹处心不爱乐,于寂静处

深心爱乐。

• 二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悲种

姓,由是因缘,于说正法利有情事心不爱乐,

于少思务寂静住中深心爱乐。

一、独觉种姓

• 三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中根种

姓,是慢行类,由是因缘,深心希愿无师无敌

而证菩提。

二、独觉道 (一)麟喻

• 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应正了知。

• 谓有一类安住独觉种姓,经于百劫值佛出世,

亲近承事成熟相续,专心求证独觉菩提。于蕴

善巧,于处善巧,于界善巧,于缘起善巧,于

处非处善巧,于谛善巧,勤修学故,于当来世

速能证得独觉菩提。如是名为初独觉道。

• (弘教尊者:“死殁之时发三大愿[下详];当于来生最

后有时,不受生为戍达罗族男子、女人,依加行道暖

位以上得一生所系。”)

二、独觉道 (二)上品部行

• 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

如理作意,于先所未起顺决择分善根引发令起,

谓煗、顶、忍,而无力能即于此生证法现观(此

处指见道),得沙门果。复修蕴善巧,修处善巧,

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

善巧故。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是

名第二独觉道。

• (“死殁之时发三大愿;当于来生最后有时,不受生

为戍达罗族男子、女人,依加行道上品忍位以上得一

生所系。”)

二、独觉道 (三)下品部行

• 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

如理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而无力能于

一切种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

罗汉果。复修蕴善巧,修处善巧,修界善巧,

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依

出世道,于当来世,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

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

• (“死殁之时发三大愿;当于来生最后有时,不受生

为戍达罗族男子、女人,依修道以上得一生所系。”)

二、独觉道

• 【独觉三大愿】

• 1.愿出无佛世、无声闻世;

• 2.最后有时,愿不待余师现证自觉;

• 3.愿能为他无声说法。

三、独觉习 (一)麟喻

• 云何独觉习?

• 谓有一类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集资粮,过

百劫已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果,永断一切烦恼成阿

罗汉。

三、独觉习 (二)(三)部行

• 复有一类,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独觉道,由彼

因缘,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或证法现观,乃至得阿罗汉果,或得沙门果,

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证得最

上阿罗汉果。

• 当知此中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由第

二第三习故成独胜者,名部行喻。

• (有说:上品部行积累资粮66.66劫,下品部行33.33

劫,然无依据)

四、独觉住

• 云何独觉住?谓初所习麟角喻独觉,乐处孤林、

乐独居住、乐甚深胜解,乐观察甚深缘起道理,

乐安住最极空无愿无相作意。

• 若第二、第三所习部行喻独胜,不必一向乐处

孤林、乐独居住,亦乐部众共相杂住。所余住

相如麟角喻。

五、独觉行

• 云何独觉行?谓一切独觉随依彼彼村邑聚落而

住,善护其身,善守诸根,善住正念,随入彼

彼村邑聚落,或为乞食,或济度他下劣愚昧,

以身济度,不以语言。

• 何以故?唯现身相为彼说法,不发言故。示现

种种神通境界,乃至为令心诽谤者生归向故。

• 又彼一切应知本来一向趣寂。

五、独觉行

• 【独觉三大愿】

• 1.愿出无佛世、无声闻世;

• 2.最后有时,愿不待余师现证自觉;

• 3.愿能为他无声说法。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道所依:种姓

声闻道

独觉道

大乘道

入大乘资粮道:发菩提心

•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

• 菩萨最初发心于诸菩萨所有正愿,是初正愿普

能摄受其余正愿。是故发心以初正愿为其自性。

(《经庄严论》:缘二利之思)

• 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

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

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

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

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

入大乘资粮道:发菩提心

•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

• 又诸菩萨缘大菩提,及缘有情一切义利发心希

求。非无所缘。是故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

切义利为所缘境。

• 又诸菩萨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

大乘诸菩萨数。

入大乘资粮道:发菩提心

•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

• 又诸菩萨缘大菩提,及缘有情一切义利发心希

求。非无所缘。是故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

切义利为所缘境。 (……)

• 又诸菩萨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

大乘诸菩萨数。(……)

• 又诸菩萨悲愍一切有苦众生,为欲济拔,发菩

提心。是故发心是悲等流。

资粮道所修:六波罗蜜多

• 一、布施:善舍思,及所发起身语二业。

• 二、净戒:厌舍损害他人之思、摄善法、饶益

有情。

• 三、安忍:耐他怨害、安受自身所生众苦、善

安住法思胜解。

资粮道所修:六波罗蜜多

• 四、精进:为摄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无有

颠倒,及此所起三门动业。

• 五、静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世间/出世间)。

• 六、般若:于所观事能拣择法

(世间/出世间)。

加行道:降伏二障

• 《成唯识论》:

• 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

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

行,伏除二取(=所取分别、能取分别),谓暖、顶、

忍、世第一法。

• 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见

道)故。

• 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

加行道:降伏二障

• 暖:依能取识,观所取空

• 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展转增进

• 下忍:印境空相

• 中忍:观能取空

• 上忍:印能取空

• 世第一法:双印二空。

切莫误解类似表达!

• 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

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

(《辩中边论》)

• 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

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成唯识论》)

见道:断除分别(见所断)二障

大乘见道

真见道

相见道

非安立谛

安立谛

修道:断除俱生(修所断)二障

• 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

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

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此诸菩萨虽未永

断一切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呪药所伏诸毒,不起一

切烦恼过失,一切地中如阿罗汉已断烦恼。(《集论》)

• 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

地前已伏。修所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

彼障现起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

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

八地以上毕竟不行。(《成唯识论》)

修道:断除俱生(修所断)二障

• 一、极喜地

• 二、离垢地

• 三、发光地

• 四、焰慧地

• 五、难胜地

• 六、现前地

• 七、远行地

• 八、不动地

• 九、善慧地

• 十、法云地

观法空

断所知障

附带断烦恼障

不净七地

三清净地(烦恼不再现行)

修道:断除俱生(修所断)二障

• 一、极喜地:断上上品粗分

• 二、离垢地:断上上品细分

• 三、发光地:断上中品

• 四、焰慧地:断上下品

• 五、难胜地:断中上品

• 六、现前地:断中中品

• 七、远行地:断中下品

• 八、不动地:断下上品

• 九、善慧地:断下中品

• 十、法云地:断下下品

观法空

断所知障

附带断烦恼障

修道:十波罗蜜多渐次增盛

• 一、极喜地:布施波罗蜜多增盛

• 二、离垢地:净戒波罗蜜多增盛

• 三、发光地:安忍波罗蜜多增盛

• 四、焰慧地:精进波罗蜜多增盛

• 五、难胜地:静虑波罗蜜多增盛

• 六、现前地:般若波罗蜜多增盛

• 七、远行地:方便波罗蜜多增盛

• 八、不动地:愿波罗蜜多增盛

• 九、善慧地:力波罗蜜多增盛

• 十、法云地:智波罗蜜多增盛

“波罗蜜多”的要素

• 一、现证空性慧摄持

• 二、菩提心摄持

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以应一

切智智心,而修布施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

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身命等都无所悋。 (《大般若经》)

初地十二种功德数量

• 一剎那顷瞬息须臾,1.能证菩萨百三摩

地,2.见百如来,3.彼佛加持皆能解了,4.能

动百世界,5.能往百剎土,6.能照百世界,7.

成就百有情,8.能住寿百劫(弘教尊者:寻常需百

劫[之事],能于一成事刹那成办),9.于前后际各能入

(知)百劫,10.于百法门能正思择,11.示现百

身,12.身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围绕。

十二种功德数量转增

• 一、极喜地:百数

• 二、离垢地:千数

• 三、发光地:百千数

• 四、焰慧地:百俱胝数

• 五、难胜地:千俱胝数

• 六、现前地:百千俱胝数

• 七、远行地:百千俱胝那由他数

• 八、不动地:等三千大千世界极微尘数

• 九、善慧地:等百万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极微尘数

• 十、法云地: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

五道配三十七菩提分

• 资粮道

• 加行道

• 见道

• 修道

• 无学道

下品

中品

上品

世第一法

四念住

四正断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八正道

唯识宗的宗义

1.事

境 三自性

二谛

有境 八识

量论

2.道 道之所断

正安立道 3.果

涅槃

• 涅槃:烦恼障无余灭。

• nirvāṇa / nibbāna

nir-√vā: 吹灭

nir-√vṛ: 离障

• 涅槃即是真如体上障永灭义。由无漏慧

简择谛理,断诸杂染,而证得故。亦名择灭。

如是择灭于真如上假施设有,无别实物。至

究竟位,说名涅槃。(《佛地经论》)

涅槃

• 1.有余依涅槃:烦恼障无余灭、残留蕴身。

• 2.无余依涅槃:烦恼障无余灭、还灭蕴身。

• 3.无住涅槃:烦恼障无余灭、

舍杂染、不舍生死。

涅槃

• 【无余依涅槃是否断心相续】

• 随教行唯识:断

• 随理行唯识:不断

涅槃:瑜伽师地论说

• 问:何因缘故(三乘于无余涅槃中)无有差别?

所以者何?诸声闻等有余残障,于无余依涅

槃界中而般涅槃;佛一切障永无所有。

• 答: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得安立有障、

无障。住无余依涅槃界中,毕竟无障可立差

别。何以故?于此界中一切众相及诸麁重皆

永息故,皆永灭故。

涅槃:瑜伽师地论说

• 所以者何?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槃界时,

一切众相非悉永灭,异熟麁重亦非永灭,由

彼说有烦恼习气,即观待彼相及麁重安立有

障。住无余依涅槃界时,彼永无有。是故当

知于此界中无有有障、无障差别。

涅槃:瑜伽师地论说

• 问:若此界中永无有障,如诸如来离一

切障,阿罗汉等亦复如是,何因缘故,阿罗

汉等不同如来作诸佛事?

• 答:彼阙所修本弘愿故,又彼种类种姓

尔故,阿罗汉等决定无有还起意乐而般涅槃。

是故不能作诸佛事。

涅槃:瑜伽师地论说

• 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依涅槃界

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为住有余

依涅槃界耶?

• 答: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

以者何?以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起

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涅槃:瑜伽师地论说

• 分位建立者,谓除六位,当知所余名有

心地。何等为六?谓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

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及无

余依涅槃界位。如是六位名无心地。

• 第一义建立者,谓唯无余依涅槃界中是

无心地。何以故?于此界中阿赖耶识亦永灭

故。所余诸位转识灭故名无心地,阿赖耶识

未永灭尽,于第一义非无心地。

涅槃:楞伽经说

• 离诸随烦恼,熏习烦恼缚;

味著三昧乐,安住无漏界。

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

得诸三昧身,无量劫不觉。

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后寤;

得佛无上体,是我真法身。

转识成智

• 阿赖耶识——大圆镜智

• 末那识——平等性智

• 第六识——妙观察智

• 前五识——成所作智

三身

• 如是法身有三相别。

• 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

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

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

• 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三身

• 二、受用身(报身)。此有二种。

• (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

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

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

法乐。

三身

• (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

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

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

受用大乘法乐。

合此二种名受用身。

三身

• 三、变化身(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

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

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

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一切宗义摄要

• 许有余、无余、无住三种涅槃,及三身

安立。

• 中观、唯识多所共通之处,下当述之。

现证理趣,如前粗述,广如他论。诸宗差别

于《辨了不了义》中显明。

一切宗义摄要

• 现证涅槃理趣有二不同:行相真实派许

小乘阿罗汉现证自道无余涅槃时断心相续;

行相虚妄派虽许断苦集相续,然不许断心相

续,盖许心续趣佛地故。

• 又,行相虚妄派许究竟一乘,行相真实

派许究竟三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