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21
附件三: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附件三: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1

Page 2: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项目名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指南

项目统一编号:135.8

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制组主要成员:张建辉、董贵华、何立环、刘海江、李艳红、

王丽霞、卢雁、李杨、梁宇、刘惠清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武婷

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谷雪景

2

Page 3: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目 录

1 项目背景................................................................... 2

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3

3 标准制订的目的、原则和技术路线............................................. 6

4 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 7

5 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 ......................................................... 8

6 与相关标准比较............................................................ 15

7 标准实施的建议............................................................ 16

8 参考文献.................................................................. 16

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专家意见(2009 年 7 月 20 日) ........ 18

1

Page 4: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下达2002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

知》(环办[2002]106号)下达任务,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编制《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指

南》,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加项目的编写工作。本标准规定了地面生态监测的对象、范

围、布点与采样、项目及相应的分析方法、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项目的承担单位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编制项目的协调与技术指导工作,主要有:

——指导规范制定的技术路线与要求;

——指导规范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要求;

——组织规范的审议、送审和报批工作;

——指导在上述过程中的修改和完善工作。

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负责具体编制工作,即承担《生态脆弱区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以及相应编制说明的编制任务。

1.2 工作过程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在2002年接受编制任务后,成立了以站长为组

长的组成课题组,并于2003年提出初稿,后经过专家论证,吸取中科院和东北师大等专家的

意见,于2004年底提交了《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005年至2008年间该

工作一直没有进展。2009年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建设生态地面监

测站,此项工作又被纳入总站的重点工作之一。2009年6月环保部科技司来总站接洽环境标

准工作事宜时,总站编写组提出根据当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水平,编制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为主,科技司领导建议召开专家会议讨论。2009年7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召开专家讨论会,

对《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同意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规范应该是针对于地面监测的技术指南,并提出针对生态交错带的地面监测技术规范,不能

完全反映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建议将题目修改为“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具体专家

意见见附件。会后依据专家意见修改了《指南》,于2009年11月完成《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

2

Page 5: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指南》(征求意见稿初稿)。

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1 相关法律法规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

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国家环境保护“十

五”计划和全国环境监测“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为了健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体系,促进

环境监测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制定本技术指南,

在满足环保部门对生态脆弱区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2.2 相关环保工作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

单一因素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环境监测正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除了

常见的各类污染因子外,由于人为因素影响,灾害性天气增加,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

重,土壤沙漠化加剧,洪水泛滥,沙尘暴、泥石流频发,酸沉降等,使我国本已十分脆弱的

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促使人们重新审查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用新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和解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脆弱区的保护。200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

化;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我国许多地方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很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作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构建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2007年,十七大报告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

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

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目标。《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明确指出在生态脆弱地区要实行限制开发。

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适应和减缓气候

变化,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打破行政区划,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2007年国家发布了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

3

Page 6: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开发四类;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2008年7月,环保部发布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并根据各生态功能区对

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以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洪水调

蓄5类主导生态调节功能为基础,初步确定了50个重要服务功能区域;为了加强生态脆弱区

的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2008年9月国家环保部发布《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

要》,该纲要明确了生态脆弱区的地理分布、现状特征及其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

务,为恢复和重建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广泛,涉及到全国的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类型多样,有

林草、农牧、水陆交接等生态交错边缘区,多数具有时空变化特征。为了保护生态脆弱区的

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

体系。而目前没有全国适用性的监测标准,亟需一套系统、科学的对生态脆弱区进行生态监

测的技术指南,在脆弱区开展环境监测,以持续地获取真实而全面的植被、土壤、水生生物

等基础生态因子数据。是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对生态脆弱区进行安全评价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恢

复方案,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对此类区域环境管理的重要举措及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

国家环保总局在生态监测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1987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生生物)》,并选择20个监测站开展水生生物监测试点工作;1994

年,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在全国建九个生态监测站,分别各类型生态系统进行监测,比较成形

的是新疆荒漠生态监测站、内蒙古草原生态监测站和浙江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和基础数据,为进一步开展生态监测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6年,国家环保

总局组织完成《中国生态监测网络建设规划研究》,提出建立国家级生态监测网络的原则、

基本框架、运行管理机制和主要任务,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后续工作中断,未能很好实施。从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建立了以全

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主的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培养了一支

以年轻人为主、具有地学、生态学专业背景同时掌握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

专业队伍,而且某些地市级环境监测站也具备了相当的生态监测能力。但至今环保行业仍没

有一项统一的标准指导各级生态监测工作,使目前的生态监测工作缺乏科学依据。

2.3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监测现状

当前,在我国环境监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的监测与环境污染监测相比,

4

Page 7: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仍处于落后状况,生态监测还处于分割阶段,环保、农业、国土、水利、气象和中科院等各

部门都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环境的某个方面进行监测,而且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很少共享。

1988年中科院开始组建成立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对生态环境的监测服务于各研究院所的

研究项目,以热点和前沿和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主题进行监测,由分布于各地的中科

院院所承担。林业部门的生态监测是针对人工林林种结构单一,不能满足森林的生态、经济

和社会服务功能等问题而进行了监测,其目的是运用可持续森林资源的经营理念,倡导通过

合理配置林分结构,实现森林病虫害自控、森林火险等级降低,环境保护功能增强和资源产

值提高的目标,使人工林生态系统保持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强抵抗各种自然灾害

的能力,满足人类所期望的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服务的需要。国土资源部中的生态

环境监测主要是对全国地质环境进行监测,预报、预警以及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内容是地质

灾害的调查、监测,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矿山环境等监测与研究,对我国海洋生物、化学、

地质、海冰等进行监测。国家气象部门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气象生态方面,以生态气象要

素为主体,包括天气因素监测、气候因素监测以及全国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造成的生态灾害。

水利部门的生态监测以水生态环境监测为主,主要由各水系水利委员会和各省水利监测部门

进行,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为主,在水生态环境方面主要负责水土流失防止、监

测预报等工作。农业部门的生态监测以农田、渔业和草原生态监测为主,主要是以农田、土

壤墒情等生态因子的监测为主。

而对于受人为干扰后最容易发生变化的生态脆弱区几乎没有进行系统的监测。环境保

护部门的生态监测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利用遥感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和监测。

2001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学术交流会上,提交的158篇论文中,有关生态监

测的论文仅16篇,约占10%,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目前,生态环境监测已在全

球范围内展开,但在我国才刚起步,基础差,底子薄,相对落后,缺乏统一的标准,国家尚

未制定技术规范,生态脆弱区的监测更是很少,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近年来,中科院的“我

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CERN)已经实施,其所属的53个生态定位站进行了大量的

生态研究工作,成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多数工作尚属研究性质,环境监测意义上的

常规生态监测工作尚在起步和酝酿中,亟待开发和实施。目前,特别需要一套操作性强的指

标体系和方法,对生态脆弱区的各种生态类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有统一的规范,以便在

全国普遍开展此项工作。

5

Page 8: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3 标准制订的目的、原则和技术路线

3.1 制订目的

编制本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指南,以便对全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动态变化监

测提供一个系统、科学、可靠、适用性较广泛的标准,来促进生态脆弱区的监测、安全性评

价、保护与部分区域的恢复工作。

3.2 制订原则

既参考国外的方法技术,又考虑国内现有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和实际情况,确保指南

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3 制订依据

GB 12763-2007 海洋调查规范

GB 17378-2007 海洋监测规范

SL/T 183-96 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NY/T85-1988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LY/T1225-1999 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GB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

GB/T 14721.1-93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 森林类型

6

Page 9: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3.4 技术路线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以下技术路线(如图1):

指南总体架构设计

图1 指南制定的技术路线图

4 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

环境监测是从十九世纪末由英美等发达国家首先开展的,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美国

等发达国家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其环境监测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生态监测是二十世纪

初叶发展起来的,其标志是科尔克威茨和马森提出的污水生物系统,为运用指示生物评价污

染水体自净状况奠定了基础。其后,克列门茨(Clements,1920)把植物个体及群落对于各

指南及编制

说明的编写

全程序质量控制 确定不同监测对象的

布点原则、采样方法

及测定方法

调查研究、收集国

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借鉴林草地、湿地、

生物等其他监测方法 向有关专家咨询、

广泛征求意见

确定监测的八大脆弱区

征求意见并修订

征求意见稿

送审稿

7

Page 10: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种因素的反应作为指标,应用于农、林、牧业。他(1924)还主张把植物作为高效的测定仪器,

积极提倡植物监测器。50年代后,经许多学者(如Liebman,1951。津田松苗等,1964)的

深入研究,到70年代后使生态监测成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并在理论和监测方法上更加丰富,

在环境监测中占有了特殊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研究重点从典型生态系统转移到

生态交错带,之后有关生态交错带论文数目不断增长。2000年纽约“生态镶嵌界层的结构和

功能”(SFBEM)讨论会综合了当时生态界层研究的最新成果,明确了生态交错带综合研究

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开创了生态交错带研究的新局面。

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管理“三废”工作的开展,各

省市相继建立了环境监测站。到1980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时,全国已建成300

多个各级环境监测站。2004年,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环

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环保系统有

2300多个环境监测站,45800多名环境监测人员。目前,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

项,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

西方国家对生态脆弱区的研究开展的较早,从而积累了较成熟的相关经验。目前,除

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外,还制定了很多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对其生态脆弱区监测研究起

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对我国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作用。

5 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

5.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生态脆弱区地面生态监测,包括国家级、省级(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级、县级的地面生态监测,以及具有生态影响的大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验收

时的生态监测。

当前,我国生态监测还处于分割阶段,环保、农业、国土、水利、气象和中科院等各

部门都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环境的某个方面进行监测,而且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很少共享。而

且对于受人为活动干扰后容易发生变化的脆弱生态区域却很少有监测,生态保护的实质就是

监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对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活动给予监管和指

导,因此,本标准选定在目前还未进行系统监测的生态脆弱区进行监测。根据《全国生态脆

弱区保护规划纲要》选择了 8 类脆弱区进行监测,具体包括:

(1)林地-耕地景观生态交错带脆弱区

也称农林交错带脆弱区。林地包括郁闭度 20 %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

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

地。受水热条件的影响,我国的林地景观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

东北林区,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臭冷杉、

8

Page 11: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鱼鳞云杉和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色木槭、椴、榆等。西南林区,主要分布在川西、滇

西北、藏东南的高山峡谷地区,森林类型和树种非常复杂。南方林区,包括长江以南的 10 个

省区,多为人工林,且分布较为零散,武夷山系和南岭山系的林地相对集中。

在这些林区的边缘,水热充足,人类活动频繁,多垦为耕地。因此,在林地景观与耕地

景观的交汇区形成了林地与耕地交错分布的林地-耕地景观生态交错带脆弱区。该脆弱区受

人类干扰强,自然环境变化强烈,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程度较大。林地-耕地景观生态交

错带脆弱区的宽度是林地、耕地景观交错区 50 m 宽度的范围内,具体指林地内 20 m、耕地

内 30 m 的范围。

(2)耕地-草地景观生态交错带脆弱区

也称农牧交错带脆弱区。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广泛分布于温带的亚湿润、亚干旱地区和

青藏高原区。草地类型多样,包括草甸类草地、草原类草地、荒漠类草地、灌草丛类草地及

沼泽类草地等,牧草资源丰富。在草地景观的外围,人类开垦土地,种植作物(以旱田为主),

形成耕地为基质的景观类型,二者的过渡区形成一条重要的生态交错带,大体位于西部牧区

与东部农区之间。

我国的农牧交错带脆弱区跨 12 个省、自治区,总面积 110×105 Km2,大部分位于北方

地区(亦称北方农牧交错带脆弱区)。具体位置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向

南至内蒙古通辽市和赤峰市,再沿长城经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南部向西南延展,

直至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南部的交接地带,东南界为黑龙江省的龙江县、安达市和

肇洲市,吉林省的乾安县和长岭县,辽宁省的康平县、阜新市、建平市,河北省的平泉县、

丰宁县、淮来县、淮安县,山西省的浑源县、宁武市、五寨县,陕西省的神木县、榆林市、

靖边县,甘肃省的环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县;其西界和北界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陈巴尔

虎旗、乌兰浩特市、林西县、多伦县、托克托旗、鄂托克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

农牧交错带脆弱区是中国农业区与草原牧区的分隔带,又称半农半牧区,呈东北—西南

走向,东段较宽,最宽处位于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宽度可达 300 Km 以上;西段较窄,

为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风沙区,宽度为 100~150 Km;中段为内蒙古锡盟南 3 旗和河北北部地

区,宽约 200 Km 左右。植被类型主要为疏林草地、灌丛草地和草本草地等。在脆弱的环境

条件和农牧业生产的双重压力下,该脆弱区带内草地退化、土地地沙化和盐碱化、生产力不

断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3)水-陆生态交错带脆弱区

湿地是土壤水含量大,常年或间断性积水,介于陆地和水体间的过渡带。我国湿地类型

多样、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四川西部的若尔盖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的湖泊分布区和我国的滨海地区。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湖泊分

布最为稠密,两者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 74 %。青藏高原及蒙新地区湖泊以咸水湖及盐湖为

主;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

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主要是以无泥炭积累的潜育沼泽为主,泥炭沼泽

较少,有明显的草根层、呈海绵状、孔隙度大、保持水分能力强;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

东北边缘,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湿地,特别是黑河中、下游闭流和伏流宽

谷,泥炭层深厚,沼泽率达 20 %~30 %,复合沼泽体发育;滨海湿地以杭州湾为界,分杭

9

Page 12: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州湾以北和杭州湾以南两部分。杭州湾以北的滨海湿地多为沙质淤泥质型海滩,由黄河三角

洲湿地、辽河三角洲湿地和长江三角洲湿地组成。另外,大沽河湿地、莱州湾湿地、无棣滨

海湿地、马棚口湿地、北大港湿地和北塘湿地也是面积比较大的湿地。其中,长江三角洲,

主要由盐城地区湿地、南通地区湿地和连云港地区湿地三部分组成。杭州湾以南的滨海湿地

以岩石性海滩为主。主要的河口和海湾包括钱塘江口—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三角

洲河口湾和北部湾等。在部分淤泥质的河口和海湾海滩,如海南至福建北部及台湾岛西海岸、

浙江南部等分布有红树林湿地。

在湿地景观周边地区,分布着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等非湿地景观,两种不同的

生态系统相互融合,亦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类型的生态脆弱区。该脆

弱区存在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地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4)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脆弱区

该生态交错带脆弱区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高寒山地沟谷地带、藏北高原和青海三

江源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地势高寒,气候恶劣,自然条件严酷,植被稀疏,具

有明显的风蚀、水蚀、冻蚀等多种突然侵蚀现象,主要生态类型有:高原冰川、雪线及冻原

生态系统,高山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山沟谷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等。

(5)草地-荒漠生态交错带脆弱区

荒漠指干旱、植被稀疏、地面物质构成粗瘠的自然地带,具强烈的大陆性特征,主要分

布在亚干旱、干旱地区和部分亚湿润地区,具体指东起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经河西走廊、柴

达木盆地直至新疆全境的广大区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内蒙古西部、甘肃和宁夏西北部、青

海西部和新疆除阿尔泰山区与昆仑山内部山地以外的全部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 1/5 强,其

中沙漠和戈壁面积约 100×105 km2。

荒漠景观东部为草地景观,在二者间形成明显的生态脆弱区,具体区域包括(自东北向

西南):①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镶黄旗、四子王旗、察

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

五原县、抗锦后旗、临河市、磴口县、鄂托克旗、乌海市;②宁夏回族自治区:惠农县、平

罗县、贺兰县、银川、永宁县、灵武县、盐池县、青铜峡市、中宁县、中卫县;③甘肃省:

景泰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民勤县、永登县、民乐县、山丹县;④青海省:祈连县、

刚察县、天峻县、共和县、乌兰县、德令哈市、都兰县、格尔木市、曲麻莱县、治多县;⑤

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尼玛县、改则县、日土县;⑥陕西省:府谷县、神木县、榆林市、定

边县、靖边县等。

草地-荒漠景观生态交错带脆弱区内有少量固定、半固定沙丘,间有耐旱的植物群落,

降水量 200~300 mm,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区域。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等因子的影

响,该脆弱区内存在草地植物群落盖度明显减低,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可食性草类减少,

有害草类增加,草场等级下降,裸露地表比例增加等退化问题,荒漠向草原入侵的趋势比较

明显。

(6)草原—沙漠生态交错带脆弱区

该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亚干旱、干旱地区草原景观中流动沙丘的边缘地区,包括内蒙

古的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新疆东部及松嫩平原西部和华北的局部地区。

10

Page 13: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其主要植被类型为旱生植物,如沙冬青、沙生柽柳、沙拐枣等。

该生态脆弱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沙地向草原入侵、沙地植被退化、生产力下

降等。

(7)草原—湿地生态交错带脆弱区

该生态交错带脆弱区主要分布于亚湿润、亚干旱草原中的低洼地区,常以盐碱化土地的

形式出现,包括松嫩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华南、新疆及内蒙古等地区。其主要生态问题

是盐碱化和土地退化。

(8)荒漠—绿洲生态交错带脆弱区

该生态交错带脆弱区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荒漠景观中的绿洲边缘,包括内蒙古的巴丹吉

林沙漠中的绿洲、敦煌绿洲、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的绿洲边缘。荒漠中的绿洲一

般分布在河流两岸,由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形成带状的绿洲,由于地下水的影响范围有一

定的限度,因此一般仅数百米。另一种类型是分布在高大山体的山麓,洪冲积扇下渗水流受

到其前缘细土带的阻挡,形成潜水溢出带,如塔里木盆地南北、昆仑山和天山山麓的潜水溢

出带,生态条件往往较好。绿洲的主要植被包括沙米、梭梭、沙蒿、珍珠柴、霸王、甘草和

麻黄等 10 多种沙生草本和灌木。在绿洲边缘带,水分条件成为影响绿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

5.2 关于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本标准总体框架按环境监测相关标准编排。按照先共性内容,如适用范围、规范性引

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其次是具体的监测方案,如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数据的测定等,而

后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最后是附录内容。总体内容丰富,章节清晰,重点突出,且具有

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以上框架原则,本标准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1)适用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监测对象与范围;

(5)布点和采样;

(6)监测项目;

(7)测定方法;

(8)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9)监测报告

(10)资料性附录。

5.3 关于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是一项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是实施监测的基础工作。监测方案是否科

11

Page 14: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学合理、切实可行,对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准确性、有效性关系极大,直接影响到监测工作

的质量。在本规范中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包括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的点位布设、监测

的时间和频率、样方大小、数据测定等。

5.4 关于监测区域和布点原则

当前,我国环保、农业、国土、水利、气象和中科院等各部门都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

环境的某个方面进行监测,而且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很少共享。环境保护部门生态监测的主要

目标是科学地、现实地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对人类的生态建设活动加

以督导。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

境变化明显并且容易发生变化的区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所以,环保部门的生态监测

应该立足于脆弱区的生态监测,既能科学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与其它部门的

生态监测作为补充。

在生态脆弱区布点的原则如下:

(1)全面性

监测点能在宏观上较全面地反映生态交错带的整体状况。

(2)代表性

根据监测区域的生态地理环境特征,使所选择的样点和样地具有代表性。同时,应以尽

可能少的点位获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状况信息。

(3)可达性

点位设置应充分考虑实际监测的可操作性和方便性。

(4)相对稳定性

点位设置不仅要反映生态系统现状,还要反映生态系统长期变化趋势,因此,点位设置

后,不能任意改动。

(5)统一性

在监测区域内,应充分考虑其生态完整性,统一布设监测点位,再根据实际需要,分不

同时间段实施监测。

5.5 关于采样频次与时间

以森林植被类型为主的区域 3~5 年监测一次,以草本植被类型为主的区域每年监测两

次,分别选择抽青期和长势最好的时期,监测时间的选择原则上应该选择监测对象生长最旺

盛的季节,相关内容可参阅《生态学实验与野外实习指导》。

水生生物采样频次与时间依据生物类型不同而有所变化:1)浮游生物由于漂浮于水中,

群落分布和结构随环境的变更而变化较大,采样频率一般全年应不少于四次(即每季度一

次),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最好是每月一次。2)水生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全年采样频率在一

12

Page 15: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般情况下应不少于二次,采样时间在枯水期和丰水期。3)鱼类样品的采集频率全年不得少

于两次,采样时间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具体内容请参阅《水生生物监测手册》。

土壤的采样时间尽量与植被样方的采样时间保持一致,这样是为了与地上植物的检测结

果保持一致。土壤的采样频次为每 3 年监测一次,此标准是依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动物每年监测 1 次,重点区域可 2 次(春季、夏季)。在每年植物群落生长相对稳

定及成熟的 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进行,依据尹文英等著《中国土壤动物》。

5.6 关于监测项目

5.6.1 选择指标的原则

代表性:选取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且能综合反映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水平和功能状况的关键

监测指标,以期既减少工作量、减少误差,又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可量化:生态监测的最终目的是获取能够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的最具代表

性和可比性的数据和信息。因此,在选择生态监测指标时,必须使其可量化,并能敏感地反

映生态系统的微小变化。

可操作性:选取的监测指标应当具有易于测量和便于操作的特性。因此,应尽量选取能

直接反映监测对象特征的指标,而尽量避免间接指标。

跨尺度:由于地面监测与遥感监测的流程与要求不一样,因此,当其同时介入评价工作

时,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研究结论。应避免同样的研究内容、相同的研究地区,仅仅因为研

究手段的不同而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为此,在选取监测指标时,应尽量选取那些可以为不

同的技术手段所兼容的跨尺度指标,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

综合性:生态交错带的变化涉及复杂的自然、社会与经济过程,因此对其发展程度的评

价也离不开这诸多方面,故而可供选择的指标亦很多。我们在指标选择时,尽量选择综合性

指标,以尽量少的指标来综合较多的问题。

5.6.2 监测指标

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确定二类监测指标,通用指标和选测指标。其中通用指标是各类

生态交错带的必测指标,包括生物指标(物种多样性,优势种,指示种,外来种及生物量)

和环境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机械组成)两大部分;选测指标指可以测量获得,也可

以通过监测部门间协调获得的指标,包括生物指标(土壤动物监测),气象指标(年降水量,

年蒸发量),地下水监测(埋深)三大部分。

在各种交错带均进行陆生植物多样性监测,包括物种多样性,优势种,指示种及外来种

等监测指标;在水—陆和草地—湿地交错带除进行陆生植物多样性监测外,还应进行水生动

物物种多样性和湿地禽类物种多样性监测;根据森林、灌木、草本植物生物量监测方法,测

13

Page 16: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定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测土壤动物监测;根据需要从周围的气象站和水

文站获取年降水量、年蒸发量的相关数据;水-陆生态交错带、草原-荒漠生态交错带、荒漠

-绿洲生态交错带可选测地下水埋深监测。

5.7 关于监测方法

5.7.1 选择测定方法的原则

植物群落指标、生物量测定方法尚无完整的国家标准的测定方法,参考GB/T 14721.1-93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 森林类型》的部分相关内容,采用国内外较深入研究、较成熟的测

定方法,具体测定方法见参考文献1—4。

水生动物、湿地禽类指标测定方法参照GB 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GB 12763—

2007《海洋调查规范》,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地下水

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水生生物监测手册》,《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环境保护与

藻类》,《水生藻类与水体污染监测》,见参考文献5-8。

环境指标测定方法参照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NY/T85—1988,土壤机械组成测定方法

—LY/T1225—1999,土壤动物指标测定方法参照《土壤学》和参考文献9-12。

5.7.2 监测方法

物种多样性,优势种,指示种、外来种及生物量测定方法尚无完整的国家标准的测定方

法,参照GB/T 14721.1-93《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 森林类型》的相关内容,采用国内外较深

入研究、较成熟的测定方法,具体测定方法见《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规范》,《生态学野

外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简介》,《测树学》等。

水生动物、湿地禽类指标测定方法参照GB 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GB 12763-2007

《海洋调查规范》,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地下水环境

质量标准》,以及《水生生物监测手册》,《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环境保护与藻类》,

《水生藻类与水体污染监测》。

藻类测定的原理是:利用测大肠菌的抽滤装置,对检测水样进行抽滤,藻类被截留在滤

膜(0.35-0.65μm)上,利用滤膜对藻细胞的吸附力并不强,用少量纯水在一型电磁搅拌器

上萃取4、5次就能将全部的藻细胞洗回水中。滤膜的主要成分是硝化纤维素,可溶于丙酮,

而丙酮对藻细胞形状基本没影响。当滤膜遇到丙酮后会变成透明胶液,不影响镜下观察检测。

由于丙酮易挥发,滤膜变干会恢复原型,为了保证藻细胞和滤膜的湿度,考虑到丙酮和甘油

的相溶性,甘油的吸潮性及本身的油脂性,能使藻细胞和滤膜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湿润透明,

14

Page 17: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因此,在丙酮溶剂中加了一定比例的甘油,但甘油太多,会影响滤膜的溶解。

环境指标测定方法参照NY/T85—1988,LY/T1225-1999。土壤动物指标测定方法参照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土壤学》,《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见参考

文献9-12。

地下水埋深测定方法见《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SL/T 183-96。

气象指标测定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监测的项目,可从气象部门获得,也可以按照气象

规范进行。

5.8 关于监测质量控制

本《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贯穿于各个环节,包括样点布设

和采样、室内分析、数据记录和存档等监测工作全过程。本规范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规定:(1)建立质量保障制度;(2)采样的仪器设备;(3)样品采

集;(4)物种分类(5)样品的运输与保存。而布点科学性、采样规范性、数据准确性等质

量保证体现在指南的各项具体指南中。

6 与相关标准比较

本标准从生态脆弱区的监测、保护和恢复出发,充分吸取了其他行业同类规范的精华,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重点研究生态环境存在的热点、敏感问题。针对管理决策人员及大

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状况问题,建立区域环境及不同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方法对

生态环境要素进行评价。对生态脆弱区的点位布设、实验器材、样品采集、监测时间和频率、

分析方法等各个环节做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本标准编制目的明确、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层

次清楚、涵盖内容全面。既能充分满足环境保护部门对生态脆弱区实施环境管理的需要,又

体现了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便于全国范围内生态脆弱区实施的优点。主要专业特色有:

(1)充分吸取了相关规范中的精华;(2)为帮助环境监测人员理解本规范的内容,列出了

与监测项目相关的专业术语;(3)特别强调了点位布设、样品采集与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

证要求;(4)详细列出了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便于查找,可操作性强,适合在全国范

围内实施。因此,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

续利用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标准研究中所引进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是国内先进的。达到了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监测

技术水平。

15

Page 18: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7 标准实施的建议

本标准是环境保护部门生态环境监测的第一个行业标准,是指南性文件,旨在推动环境

保护中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指导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在本辖区内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各

级环境监测部门可以根据本辖区内脆弱区类型和范围选择监测区域,根据监测项目和监测方

法进行监测,在监测过程中可以根据区域生态特征进行适当调整,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手册。

具有生态影响的大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验收时的生态监测可参考本标准的监测

指标和方法。

8 参考文献

[1]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规范[M].北京: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7:45-60;321-324.

[2] 段昌群.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简介.云南大学,2006:1-21.

[3]《测树学》编写组.测树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4] Jennifer C.J, et al. Comprehensive Database of Diameter-based Biomass Regressions for North

American Tree Specie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Northeastern

Research Station,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NE-319.

[5] 国家环保局《水生生物监测手册》委员会 .水生生物监测手册[M].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1993:3-38.

[6] 章宗涉,黄祥飞等.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M].科学出版社,1991:406-407.

[7] 林碧琴,姜彬慧等.环境保护与藻类[M].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364-373.

[8] 林碧琴,谢淑琦等.水生藻类与水体污染监测[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250-252.

[9] 北京林业大学.土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98;118.

[10] 张雪萍.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研究.2006

[11] 邓晓.土壤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及其应用.2006

[12] 刘继亮.左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生态序列研究.2007

[1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14]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植物图鉴: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 科学出版社.

[15] 中国树木志. 中国林业出版社.

[16] 孙振钧.生态学实验与野外实习指导[M]. 化学工业出版社.

16

Page 19: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17]国家环保局水生生物监测手册编委会。水生生物监测手册[M]. 东南大学出版社。

[1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1-44.

[19]尹文英等.中国土壤动物[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1-399.

[20]田家怡等. 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多样性初步调查研究.生物多样性,2001: 228-236.

17

Page 20: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专家意见(2009 年 7 月 20 日)

18

Page 21: 《生态脆弱区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 的规范尚不成熟,建议将目标定在地面监测技术上,并且以编制生态地面监测的指南性规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