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 scu.edu.t ·...

24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 97 年 3 月 12 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1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沈心慧 一、 大學國文教學的宗旨、定位和教學方式、內容,仍有許多討論空間,近年 來,各大學無不求新求變,試圖因應社會多元發展。目前各大學國文教材之設計 與編定,約有兩大趨勢:其一、新編以實用為主的教材,如:逢甲大學大學國文 教材編輯室編的《大學國文魔法書》 1 、張高評主編的《實用中文寫作學》 2 等, 著重學生進入職場前後所需的實用文體,如自傳、履歷、公文、書信、企畫書、 簡報、新聞稿、書評、讀書報告等。或偏重增進語言能力,如淡江大學〈中國語 文能力表達〉研究室編寫的《創意與非創意表達》 3 、謝大寧主編的《傾聽語文 ---大學國文新教室》 4 等。其二、重編以講述前賢文章、詩、詞作品,賞析文義、 寫作技巧為主的國文教材,如彰化師範大學的《大學國文選》 5 、文化大學的《大 學國文選》 6 、汪中文等主編的《大學國文選》 7 以及本校的《國文選》等,但大 部分大學所編的國文教材,仍以第二類為多。 而講授前人作品時,不可諱言的,對每一文字形音義的精確解析,正是深 刻瞭解文中「詞義」的基礎,更是賞析文章宗旨的必要條件。《文心雕龍‧章句 篇》有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為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 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 畢矣。」 8 可知「文字」為構成篇章的根本,作文章時,應「振本而末從」;而解 讀文章詩詞時,也可以「知一而萬畢」,因此,文字形義的分析解讀,乃是國文 教學時極為重要的一環。 本文試舉《東吳國文選》所收篇章中數例,解析文字的形義,希望能提供 國文教學的參考。 現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 1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出版,2007 9 月。 2 台北:里仁書局,2004 年。 3 台北:里仁書局,2002 年。 4 台北:里仁書局,2005 10 月。 5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輯委員會編著,李威熊總主編(台北:五南圖書,2007 9 1 23 刷)。 6 文化大學新編大一國文委員會編(台北:華岡,2005 年)。 7 台北:新學林,2006 年。 8 劉勰:《文心雕龍‧章句》(臺灣明倫書局,1974 2 月),頁 570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Jan-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1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沈心慧*

    一、 前 言

    大學國文教學的宗旨、定位和教學方式、內容,仍有許多討論空間,近年

    來,各大學無不求新求變,試圖因應社會多元發展。目前各大學國文教材之設計

    與編定,約有兩大趨勢:其一、新編以實用為主的教材,如:逢甲大學大學國文

    教材編輯室編的《大學國文魔法書》1、張高評主編的《實用中文寫作學》2等,

    著重學生進入職場前後所需的實用文體,如自傳、履歷、公文、書信、企畫書、

    簡報、新聞稿、書評、讀書報告等。或偏重增進語言能力,如淡江大學〈中國語

    文能力表達〉研究室編寫的《創意與非創意表達》3、謝大寧主編的《傾聽語文

    ---大學國文新教室》4等。其二、重編以講述前賢文章、詩、詞作品,賞析文義、寫作技巧為主的國文教材,如彰化師範大學的《大學國文選》5、文化大學的《大

    學國文選》6、汪中文等主編的《大學國文選》7以及本校的《國文選》等,但大

    部分大學所編的國文教材,仍以第二類為多。

    而講授前人作品時,不可諱言的,對每一文字形音義的精確解析,正是深

    刻瞭解文中「詞義」的基礎,更是賞析文章宗旨的必要條件。《文心雕龍‧章句

    篇》有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為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

    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

    畢矣。」8可知「文字」為構成篇章的根本,作文章時,應「振本而末從」;而解

    讀文章詩詞時,也可以「知一而萬畢」,因此,文字形義的分析解讀,乃是國文

    教學時極為重要的一環。

    本文試舉《東吳國文選》所收篇章中數例,解析文字的形義,希望能提供

    國文教學的參考。

    * 現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 1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出版,2007 年 9 月。 2 台北:里仁書局,2004 年。 3 台北:里仁書局,2002 年。 4 台北:里仁書局,2005 年 10 月。 5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輯委員會編著,李威熊總主編(台北:五南圖書,2007 年 9 月 1 版 23

    刷)。 6 文化大學新編大一國文委員會編(台北:華岡,2005 年)。 7 台北:新學林,2006 年。 8 劉勰:《文心雕龍‧章句》(臺灣明倫書局,1974 年 2 月),頁 570。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二、漢字形義演變簡述

    篇、章、句由文字組成,而字形、字音、字義則是構成文字的三大要素,缺

    一不可。在解析文字形義之前,可簡略講述中國文字演變的概況,讓學生有基礎

    的認識。

    漢字是形系文字,以形表義,而形系文字是由線條描繪而成,線條會發生變

    化,變化之後,會影響字形表義的功能,所以形系文字,尤其是中國文字,便有

    辨明本形和變形的必要。所謂「本形」,是造字時的初形;而所謂「變形」,是用

    字時發生變化的字形,許多文字在後人使用時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字形變化,這

    些變形已經失去當初造字時以形表義的作用,如:「射」字甲骨文作 ,西周金

    文 簋作 ,皆象彎弓搭箭要射的樣子,但小篆作 ,顯然就把彎弓搭箭的部分

    訛變成「身」字了,後訛變為 ,再訛變為射(射)。因此,教學時如能解析其

    本形,可使學生更明白詞義及文義。 ( → → → →射)

    (一)字形演變

    從殷商的甲骨文開始,迄今漢字已歷經 3400 多年的演變,從字體來說,有甲骨文、金文、籀文、戰國文字、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的變化。這

    些字體並非依次先後出現,字體的演化,不僅是前後相承,也是輾轉衍生的。試

    以下列簡表說明之,讓學生對小篆以前的文字演進史有粗略認識:

    時代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戰國 秦 西漢 東漢 字體 早 期 古 文 晚 周 古 文 小 篆

    陶文 甲骨文 鐘鼎文、籀文 秦 篆 漢 篆 來源 陶器 殷商甲骨

    殷商銅器

    周原甲骨

    西周銅器

    春秋銅器

    石器文字

    孔壁古文、

    銅器、石刻、

    帛書、簡牘

    陶文

    石刻(詛楚

    文)、銅器(兵

    器、權量、虎

    符)

    漢印、漢

    字書 《大篆》十五篇

    倉頡篇 爰歷篇 博學篇

    凡將篇 急就篇 元尚篇

    訓纂篇 說文解字

    由甲骨文到小篆,字形的演化雖有繁化,有簡化,但基本上仍然可以以形見

    義。由小篆演變為隸書,稱之為「隸定」,隸定過程中,在字形上有極大的改變,

    稱之為「隸變」。「隸變」是漢字演變中重要的一次變革,它苟趨省易,使文字變

    2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3

    得簡便速寫,但相對的也因此變得不合古人造字的原始意思。如 字, 的 , 的

    , 的 ,經隸變之後,統統混同成「西」的部件而作西、賈、覃、遷,如果

    我們不知道古文字,而想從隸書這些從「西」的部件,去反溯推斷它們上古造字

    的原意,恐怕是緣木求魚。9

    西 賈 覃 遷

    漢字因為隸變,而產生以下兩種狀況:10

    (1)強異為同

    如「春」字,於甲文作 、 、 等形,《三體石經》春的古文作 ,古文

    从木从 並無分別,而甲文之 即屯字(像豆類植物發芽時艱難屈曲地拱出地面

    的樣子),故小篆又變為 ,但隸書變作 。「秦」字,甲文作 、 等形,〈鄦子

    簠〉作 ,〈秦公簋〉作 ,〈史秦鬲〉作 ,本象抱杵舂米形,小篆省作 ,隸變

    以後字形作 。「奉」字,由捧玉形的 訛誤成从手 聲的形聲字 ,隸變之

    後,又變作 。由春、秦、奉的形體上半截 來看,再也不知道一為从艸屯,

    一為从艸持杵,一為从 聲或从大从 了。

    殷商甲骨文 春秋蔡侯鐘 戰國楚帛書

    (2)將一作二

    如「展」字小篆作 ,从衣 聲,是個形聲字,意指用紅色的細絹所作成的

    衣服,用作以禮見王及賓客的衣服,而塞字小篆作 ,中間也是 ,但是隸變之

    9 參林慶勳‧竺家寧‧孔仲溫編著:《文字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印行,1995 年 9 月),頁 154。 10 參王初慶:《中國文字結構析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年 10 月四版),頁 49。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後,一作 ,一作 ,變成了不同的結構。

    → →

    由上可知,漢字在演變過程中,因為時代的變遷、書寫的便利等等因素,造

    成字形的改變,因此,要瞭解漢字的形義,必須推求其早期的字形,才能精確解

    析。

    (二)字義演變

    文字的意義可分成本義、引申義、假借義三種。11

    1、「本義」---是先民造字初始,那個付與字形最原始的意義,而最早所造

    的字形與本義之間,基本上是一致的,它可以由形而見義。如「尉」字小篆作 ,

    像一隻手拿著一個用火燒熱的器皿向下按,正是「熨斗」的「熨」的本字。

    2、「引伸義」---則是從本義而擴大應用的,又稱為擴大義、內發義。如「管」字,本義是「竹管」,因笛、簫等為竹管做成的樂器,因此引伸為管樂之管;又

    引伸為管狀物、管道、管子、管鑰(古代一種管狀的鑰匙);再引伸為掌管、管

    理、管束、管教、管束、管制;又引伸為管窺、管見。12

    3、「假借義」----則是透過聲音條件,把原來沒有文字的語言,因為借用別的字形,寄託了字義,而使這語言有了關聯。分為:

    (1)無本字的假借,如「亦」小篆為亦,本義為「腋下」,假借為副詞「亦是」、「亦然」之亦。

    (2)有本字的假借,如「气」小篆為气,乃「雲气」的本字,卻借「氣」來用。「氣」的本義是「饋客之芻米」,作為「雲氣」、「空氣」,乃是假借義。

    如能清楚解析本義、引伸義和假借義,亦能有助於文義的瞭解和賞析。

    三、文字形義解析釋例

    分析文字的字形和字義,有助於闡述文章義理、賞析作品內容及意境。茲

    舉下列諸例說明之。

    11 蔡信發:〈比擬義析論〉一文中另提出「比擬義」之說,主張「所謂比擬義即比喻義,是由某

    字形體比擬而產生的意義。」見許錟輝師:《文字學簡編基礎篇》(台北:萬卷樓,2001 年 10月初版四刷),頁 11 所述。

    12 參若谷:《話說漢字》(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 4 月),頁 26。

    4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5

    (一) 釋養生「主」(《莊子‧養生主》)

    《莊子‧內篇》第三篇〈養生主〉,闡述莊子的養生觀念,主要是調護生命

    的主宰。「生主」原意是「生命的火炷」。「主」,小篆作 ,是合體象形文,下像

    燈盞,上一點 像燈中火炷,為「炷」的本字。

    《說文‧ 部》:「 ,鐙中火主也。 象形,从 , 亦聲。」段注:「 、

    主古今字,主、炷亦古今字。」13生命的火炷指的就是人的精神。身體形軀像燈

    座,如果沒有火炷,就如同廢物,沒有發揮燈的照明作用,就如同生命沒有了光,

    也失去存活的意義,只注重形體而不注重精神,就形同行屍走肉,生命是黯淡無

    光的。

    對「主」字的形義分析,更可說明「養生主」的篇旨,是要人們涵養生命

    的主宰---精神,對應文末所說的「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更可清楚明白:就像不停燃燒的薪材一樣,有燒完的時候,但火種卻能不熄的傳遞下去;

    人的軀體生命,再怎麼保養維護,也會有油盡燈枯之時,而人的精神生命、智慧

    結晶,卻可以代代相傳,因此人人都應積極涵養精神生命,不論立德、立功、立

    言,都可創造累積,成為可貴而不朽的文明和文化。

    (二)釋緣「督」以為經(《莊子‧養生主》

    而涵養精神生命的方法是「緣督以為經」。何謂「督」?《說文‧目部》云:

    督,察視也。从目叔聲。(頁 135)(冬毒切)

    从目,表與眼睛有關,聲符「叔」,《說文‧又部》釋其本義為:

    叔,拾也。从又尗聲。(頁 117)

    會「以又(手)拾尗(豆)」之意。可知「督」字乃形聲兼會意。尗,為豆的本

    字,《說文‧尗部》云:

    尗,豆也。尗象豆生之形也。(頁 339)

    甲文作「 」,金文作「 」,象其萁攀竿而生之形。「豆」為「尗」的假借字,

    13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台北‧書銘出版公司,1992 年 9 月),

    頁 216。以下凡引《說文》,但註頁碼,不另加註。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說文‧豆部》解釋其本義為:

    豆,古食肉器也。从囗,象形。(頁 209)

    甲文作「 」,金文作「 」,並象器之形,上象其蓋,中象其容與項,下象其

    座,所謂「籩豆」是也。形制如下14:

    段玉裁於「尗」字下注云:

    尗、豆古今語,亦古今字,此以漢時語釋古語也。《戰國策》:「韓地

    五穀所生非麥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史記》豆作菽。

    (頁 339-340)

    可知戰國時「豆」字已假借為「尗」字,後來又造「菽」字保留尗字,而「叔」

    為拾豆之意(後借為伯叔字),「督」為察視之意,因拾豆需要目光集中、專注,

    故會出「察視」之意。

    督由督察之意引伸為督促、督導、督責、督師、督工之意,皆可理解,但

    「督」又為何釋為「中道」?《段注》以「督者以中道察視之」,說明「督」引

    伸為中道之意,並說「人身督脈在一身之中,衣之中縫亦曰督縫。」(頁 135)「緣

    督以為經」的「督」字,意為督脈,再由「督脈」之意引伸為「中道」。

    何謂督脈?「督脈在背後中脊,總制諸陽,故謂之曰督,督者督綱也。其

    循背脊上行,猶如裘之背縫也。」15可知督脈的督字有總督、督促之意。督脈循

    身之背,背為陽,說明督脈對全身陽經脈氣有統率、督促的作用,因此有「總督

    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因為督脈循行於背部正中線,它的脈氣多與手足

    三陽經相交會,大椎是其集中點。另外,帶脈出於第二腰椎,維陽交會於風府、

    啞門,所以督脈脈氣與各陽經都有聯繫。」16茲錄「中國古代經絡圖—督脈」17

    及「奇經督脈經筋圖」如下:

    14 參見馬承源:《中國青銅器》(上海古籍原版,台北:南天書局,1991 年 10 月),頁 155。 15 奇經八脈經行路徑(1)督脈,見法爾禪修中心網站http://www.dharma.com.tw。 16 張秀芳:〈督脈查病、點穴、推拿淺說〉,見國際氣功網www.qg108.com。 17 嚴潔編著‧尹鋼林譯:《圖解中國針灸技法》(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2 年 3 月),圖 6、頁 140。

    6

    http://www.dharma.com.tw/X1CHINESE/A1Center.htmhttp://www.qg108.com/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7

    中國古代經絡圖---督脈 奇經督脈經筋圖

    督脈既為人背部中央的氣脈,又有總督、督促之意,因此引伸為中道。而「緣

    督以為經」亦為養生功夫的總綱,唐‧成玄英《疏》云:「緣,順也。督,中也。

    經,常也。」「緣督以為經」全句意為:「順著中道而行,作為經常行事的準則。」

    何謂中道?成玄英又云:

    夫善惡兩忘,刑名雙遣,故能順一中之道,處真常之德,虛夷任物,

    與世推遷,養生之妙,在乎茲矣。18

    緣督者,可以由「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入手,善惡兩忘,刑名雙遣,如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所謂天理,即是自然,即是中道,進而游刃有

    餘,則得保身,全生,養親,盡年。王夫之云:

    奇經八脈以任督主呼吸之意,身前之中脈曰任,身後之中脈曰督。

    18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唐‧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世界書局印

    行,1972 年,10 月),頁 55。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督者居靜而不倚於左右,有脈之位而無形質,緣督者,以清微纖妙

    之氣,循虛而行,止於所不可行,而行自順,以適得其中。19

    亦由督脈「居中」、「居靜」,「不倚於左右」,「尋虛而行」,「以適得其中」,說明

    「緣督以為經」的含義。

    如此看來,《莊子‧養生主》一文所揭示的道家養生之道是形神俱養的。一

    方面講究導引行氣,讓經脈通暢和順,藉以益壽長生20;另一方面在實際面對人

    生事物時,則秉持中道,隨順自然。

    (三)釋「族」庖月更刀;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莊子‧

    養生主》)

    《說文‧ 部》:「族,矢 也。束之族族也。从 从矢。」(頁 315) ,

    俗作鋒,兵耑之意(頁 718),矢 即箭頭。

    族,甲骨文从 从矢(或从二矢)。 ,甲骨文作「 」,金文作「 」,

    像旗杠及其首飾與縿游之形, 為旗子,凡旌、旗、旛等字都從 。「族」字像

    旗下聚眾矢狀。旗用以聚眾,矢用以戰鬥,此一形象有三種含義:古代同一家族

    或氏族是一個戰鬥單位,故一指宗族、家族;戰鬥要用箭,故二指箭、箭頭;戰

    鬥需聚眾人眾矢,故三指聚合。金文从一矢,篆文整齊化,楷書寫成族。21

    「族」字本義指「聚集許多箭頭」,為「鏃」的初文。引伸為眾多、一般,

    如「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又引伸指筋骨交錯聚結處,如「雖

    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又指宗族、家族,如「九族既睦」;引

    伸為種族、民族,如漢族;又引伸指種類、品類,如「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

    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19 同前注,頁 55。 20 李翠瑛:〈以「氣」入道---論莊子養生思想與修道化境〉一文(《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四

    期,2004 年 12 月,頁 7)引《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以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認為「練氣運行經脈可以保養有形的肉體,

    可見莊子的談氣養身有其很務實的理由與方法。」 21 谷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656。

    8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9

    今「族」字多作「有血統關係的人」,如家族、宗族、貴族;「人類因為生

    活習慣、語言文字相同而自然匯集的大群體」,如民族、族類;「生物的種類」,

    如水族等義解22。但解析「族」字的字形和字義,可知其本義為聚集許多箭頭的

    意思;《莊子‧養生主》中「族庖月更刀」之「族」為引伸義,作眾多、一般解,

    族庖即為一般的廚子;「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之「族」,亦為引伸義,

    作筋骨交錯聚集處解,即庖丁說雖然他的技術已到了目無全牛、出神入化,可「以

    神遇,而不以目視」的境界,但每當面對「筋骨交錯聚結處」,他也知道不好處

    理,仍然小心翼翼,戒慎恐懼,「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使得

    那把刀毫髮無傷,「十九年而若新發於硎」。透過文字的深入瞭解,我們得以知道,

    莊子藉由庖丁解牛的寓言,除了提示「緣督以為經」的中道之外,亦提醒人們,

    即使已擁有極高的能力和境界,仍須謹慎從事,尤其是遇到窒礙難行的困境時,

    更需仔細觀察、縝密思考,再做判斷,才不會傷人傷己,生命才得以保全無恙。

    (四)釋帝之「縣」解(《莊子‧養生主》)

    在「緣督以為經」的綱領之下,莊子再舉出公文軒和右師的對話,說明「即

    使身體有殘缺也無損於養生」,因為這是「天也,非人也」,以面對自然的態度接

    受它,而不以人為的傷害來看待它,生命依舊可以悠遊自在。又舉澤雉雖「十步

    一啄,百步一飲」,仍「不蘄畜乎樊中」,說明「精神如受桎梏,才是養生的大害」。

    生命包含形體和精神兩大部分,一般人養生僅重視形體生命,但形體生命終有盡

    頭,莊子接著以「老聃死,秦失弔之」一節,提出:善養生者,勘破生死,不墮

    俗情,自然就可以「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如果能達到這個境界,「古者

    謂是帝之縣解」。何謂「縣解」?縣,今義為州縣之縣,但《說文‧県部》說:

    縣,繫也。从系持 。(頁 428)

    由其金文字形23,即可知「縣」字造字的本義為「懸挂」:

    《段注》說:「古懸挂字皆如此作,引伸之則為所系之稱。……自專以縣為州縣

    字,乃別製从心之懸挂,別其音:縣去、懸平,古無二形二音也。」(頁 428)

    更清楚說明:懸掛古作縣挂,借為州縣之後,才別製「懸」字。「縣」字為何从

    22 何容主編:《國語日報辭典》(台北:國語日報社,1988 年 10 月三十九版),頁 385。 23 參見王宏源:《字裡乾坤—漢字形體源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年 10 月二版),頁 274。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系持県?《說文‧県部》說:

    ,到 也。賈侍中說:『此斷首到縣 字。』(頁 428)

    「到 」即「倒首」,「斷首到縣」,即將首倒掛以示眾,今「梟」首示眾,乃「県」

    之假借字。《說文假借義證》對此有所解說:

    《廣韻》引《漢書》曰:「三族令先黥劓,斬左右趾,県首,……。」

    今《漢書‧刑法志》作「梟首」。又《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人

    皆梟首。」《集解》曰:「懸首於木上曰梟。」梟皆當為県之假借,

    案〈木部〉:「梟,不孝鳥也,日至捕磔之,从鳥在木上。」既曰磔,

    又在木上,則義亦可通也。」24

    「県」既為「梟」的本字,「从系持県」才會出用繩子懸挂的意思。

    所謂「縣解」,即「解倒懸」。莊子以「帝之縣解」一喻提醒人們,「樂生惡

    死」是人之常情,因此死亡常帶給人極大的痛苦,就像人被倒掛一般。「縣」字

    的形義解析,充分表達了這樣的痛苦。但事實上,死亡乃大自然循環的一環,有

    生就有死,有花開自有花落,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假如不能面對、接受生命的死

    亡,就是違背天理和實情,忘了人原本秉受於天,來自於自然,亦應回歸於自然,

    (遁天倍情,忘其所受),也就是違背自然之道,因而將遭到「遁天之刑」,而痛

    苦萬分。倘若面對老聃(或任何人)之死,都以「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

    順也」的態度來看待,就可以「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也」,解脫生死的痛苦,

    這正是老天爺、大自然(帝)賦予人的解倒懸(縣解)的方法。既然生命都會有

    死亡,那麼,又回到〈養生主〉一文的主題:生命就像一盞燈,身體形軀像燈座,

    精神心靈猶如火炷(主),只有提升精神層次,善加培養維護,才真正懂得養生

    之道。更對應到文末的「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薪盡火傳,形體

    有窮而精神不死,既然精神可以不死,只要善養精神,增長智慧,自然流傳於後,

    又何苦之有呢?

    (五)釋「兼」愛(《墨子‧兼愛》

    《墨子‧兼愛》一文,旨在提倡兼相愛,交相利。墨子把社會混亂的根源

    歸結為人與人間的不相愛,主張宣傳「兼愛」(子墨子曰:不可不勸愛人)以代

    替流行的「偏愛」弊端,使社會由亂到治。若以「兼」字的本形來說明,《說文‧

    秝部》:

    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頁 332)

    24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七》,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台北:鼎文書局,1994

    年),頁 997。

    10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11

    金文作 ,小篆作 ,兼的本形為从又(手)持二禾,表達并有、兼有之意,正

    可說明墨子涵蓋全體人類生命、「愛無差等」、「愛人若愛己」的兼愛思想,是一

    種沒有人己、親疏、厚薄之分、普遍而平等的愛。唯其有如此廣大博賅的愛,才

    能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

    (六)釋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禮記‧學記》)

    《禮記‧學記》:「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

    其善也。」「旨」字用其本義,《說文‧旨部》云:

    旨:「美也。从甘匕聲。」(頁 204)

    甲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會用匕(飯勺)將美味放入口中之意,本義

    為味美,「嘗」即从旨。《說文》釋甘字、匕字云:

    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甘部,頁 204)

    匕:「匕亦所以用比取飯。」(匕部,頁 388)

    匕為飯勺,甘為美味,因將美味放入口中,引伸有包含之意,如宗旨、主旨、旨

    趣,今多用其引伸義,而〈學記〉此處用其本義。因此解析其本形本義,可以有

    助於說明:〈學記〉以佳餚必須親自品嚐,方能享受其中美味,引導學者必須親

    力親為,切實學習,才能瞭解至高而美好的道理的用意。

    (七)釋「學學半」(《禮記‧學記》)

    《禮記‧學記》所載乃儒家的教育理論,其中論及教學的原理、功用、方

    法、目的及效果等等,強調教育和學習的重要。文中「〈兌命〉曰:『學學半。』」

    一語,解讀不易,一般註解多作「教人可以益己之學之半」,如:

    1、 上字音ㄒㄧㄠˋ,義為教。教人為學,自己也會有所進步,即教學相長之義。25

    2、謂教人可以益己之學之半。偽〈說命〉作「斅學半」,斅音效,教

    也。26

    3、意指教人而自身研理更加精微,相當於一半的學習成效。第一個

    25 師院國文編輯委員會編著:《師院國文選》,台北‧五南圖書,1988 年。 26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大學國文選》頁 137, 1995 年 9 月。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學」通「斅」教的意思。27

    4、教與學可以各增自己一半的學識。偽〈說命〉作「斅學半」。斅,

    音ㄒ一ㄠˋ,教。《禮記集說》:「教人為學,居吾身學問支半。蓋

    始之修己,所以立其體,是一半;終之教人,所以資其用,又是

    一半。」28

    均指上一個「學」字為「教」,下一個「學」字為「學」。如此詮釋,自然亦為前

    文所說的「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

    後能自強也。」的文義作結。而這些說法源出於《禮記》鄭玄《注》:

    言學人乃益己之學半。29

    孔穎達的《疏》則說:

    〈兌命〉曰:「學學半」者,上「學」為教,音教;下「學」者,謂

    習也,謂學習也。言教人乃是益己學之半也。30

    自甲骨文出土,學者於古文字迭有研究與發現,關於「學」字,邨笛〈卜

    辭考釋數則〉一文研究指出:

    學無論在文獻中,還是在甲骨文與金文中,都有二義:一為教,一

    為學。文獻中如《禮記‧學記》:「〈兌命〉曰:『學學半』」,孔疏:「學

    學半者,上學為教,音斅;下學者,謂習也,謂學習也。」卜辭中

    除學戊為先祖名外,其他如「王學眾」(《丙》二一),義為教,即王

    教眾也。「乍學于……」(《人》六○)與「乍邑」文例同,學為大學、

    小學、學宮之學。……31

    認為甲骨文中「王學眾」即「王教眾」,因此無論在文獻中,還是在甲骨文與金

    文中,「學」字都有二義:一為教,一為學。「學」字於甲骨文作 、 、 、 、

    等形,均不從攴,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認為:

    據卜辭之爻 、或作 、 、 本為一人,故斅當從爻取

    義兼聲。《說文》:「爻、交也。」教與學乃思想之交流,故教從 ,

    27 東吳大學共通教育委員會國文選編輯小組編,《國文選》頁 33,東吳大學印行,2002 年。 28 大學國文選編輯委員會編:《大學國文選》(蘇石山策劃主編,麗文文化事業機構,2001 年),

    頁 51。 29 《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十三經注疏》本),頁 648。 30 《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十三經注疏》本),頁 649。 31 《古文字研究》第六輯,181-183 頁(《甲骨文字詁林》第四冊),3261 頁。

    12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13

    從爻,爻亦效也,放(仿)也。段注「 」曰:「教字、學字皆以

    會意,教者與人可以放(仿)也,學者、放而像之。」32

    分析斅、學、教三字均從 ,而 從爻,「爻」表思想相交流。姚孝遂於《甲骨

    文字詁林》中整理各家說法,認為「學」字含教、學二義,與古文字中施、受無

    別的道理相同,不僅主張「 、教、學、斅同字」,更分析「學」字的演化情形

    如下:

    卜辭 、 、 、 、 同字,《說文》歧為爻、斅二字,說契諸

    家惑於許慎之說解,明知其用法無別,而以通假言之,殊誤。……

    古文字「施」「受」無別,故受物於人謂之「受」,以物授人亦謂之

    「受」,「授」為後世孳乳字。教人者謂之斅,受教者亦謂之斅。據

    甲骨文,不僅 、教、學、斅同字,而且其最初形體為「爻」、為「 」,

    其演化當如下:33

    如邨笛、姚孝遂二氏之說為是,《說文‧教部》「教」和「學」二字即為「學」字

    歧分而來,《說文》解析二字的形義如下: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 。」(頁 128)

    32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1993 年),頁 348。 33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3232-3263。按

    語編撰為姚孝遂。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教」字从攴 (宜作「从攴 聲」,非「从攴从孝」),會「上所施下所效」之

    意。《說文‧攴部》:「攴,小擊也。从又卜聲。」(頁 123)為手持棍形,表督責

    之意。〈子部〉:「 ,放也。从子爻聲。」(頁 750)《段注》:「放、仿古通用。」

    由「教」字的字形結構「从攴从 」,可知其義為:「師長以教鞭督責,令子弟學

    習仿效」之意。

    《說文》「學」字有「斅」、「學」二形:

    斅:「覺悟也。从教冂,冂、尚矇也, 聲。學,篆文斅省。」(頁

    128)

    《說文》以「斅」( )為字首,以「學」(學)為重文,為「斅」之省,與上

    述姚孝遂的說法不同。但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極稱姚孝遂氏之說「不可易」,

    認為「斅與教原是同字,後世分化為二字」,並引〈大盂鼎〉銘已作「學」,並非

    由篆文「斅」省略而來,指出許慎說法不確:

    「斅」字所从 、冂、子、攴都是後來逐漸累加上去的意符,許慎

    字形分析不確。又,學這種形體並非篆文,西周初的〈大盂鼎〉銘

    已見,作 ,早於从攴作者。 是在 的基礎上再累加「攴」旁而

    成,不能把 這種形體看做 之省,許說不確。34

    不過,「斅」字既「从教冂」,自與「教」密切相關,「冂、尚矇也」,表未教之前

    矇昧無知,因此必須學習, 為其聲符。「斅」義為「覺悟」,但學需透過教才

    能覺悟,可知不論是「斅」或「學」,均與「教」密不可分。又,谷衍奎解釋「學」

    34 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年 1 月),頁 126-127。

    14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15

    字的源流,也認為「學與『教』同源」,他說:

    甲骨文是雙手擺佈算籌形,表示學習計算。金文加出子,表示教孩

    子進行計算。又或加出「攴」(手持棍形),以強調督責指導之意。

    篆文承接金文,也分為二體。隸變後分別寫作學與斅,後二字表義

    有了分工。35

    認為「學」字本義為「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使覺悟」,啟蒙教育亦是「教」。

    從以上解析,可知「學」字原本包含教與學二義,後來才分化為二字二義。

    因此,〈學記〉所闡述的「學」,即涵蓋「教」與「學」二義,整理全文的內容,

    莫不時時緊扣「教」與「學」二事:

    1、 篇首先論「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此「學」應是「教」義,意為治國者想要化民成俗,應由「教育」入手。又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2、 次說「教學相長」。兼及教與學。

    3、 說古代教育體制,有塾、庠、序、學;考核制度為視「離經辨志」、「敬業樂群」、「博習親師」、「論學取友」、「知類通達」等五視,大學施教原理有「皮

    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等七倫。

    4、 大學教學與生活合一,所以有正業,有居學,鼓勵學子「藏、脩、息、游」,無時無刻不忘所學。既說「大學之教」,亦言「君子之於學」。

    5、 舉出「豫(預防法)、時(及時法)、孫(漸進法)、摩(觀摩法)」四者為成功的教學,以及六項失敗的教學。

    6、 指出學者可能犯的錯誤為「失之多」、「失之寡」、「失之易」、「失之止」,以及善教者應長善而救其失,使人繼其志。

    7、 說明擇師不可不慎,及嚴師為難。

    8、 說明善問者如攻堅木,善待問者如撞鐘。一為學者,一為教者。

    9、 篇末以「良冶之子,必學為裘」、「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強調為學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觸類旁通,更要務本。

    由「學」字初義的解析,其實涵蓋「教」與「學」二義,不僅可以深刻瞭

    解《禮記‧學記》一篇的旨趣和古聖先賢的用心,更可藉以引導學生:人的一生,

    無時無刻不在「學」與「教」之中。我們每一個人自幼兒時期即在「學」中成長,

    從學坐、學爬、學走、學說,到入學求知,所謂「斅,覺悟也」,重在「自覺」;

    35 谷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398。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而在成長過程中,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學會分享、關懷、付出、教導、幫助他人,

    即是所謂「教,上所施下所效也」,重在「覺他」。學與教,即「自覺」與「覺他」,

    亦即是「自我成長」與「協助他人成長」(包括兒女、家人、朋友、同事、識與

    不識的人),這是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必須困學勉行,使二者儘可能有所成就,

    人生才能幸福圓滿。如此透過對「學」字形義的解析,亦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人生

    觀和價值觀,誘發學生積極進取、服務利他的精神。

    學(覺 悟)--------自覺(自 我 成 長) 學(斅)

    教(上所施下所效)--------覺他(協助他人成長)

    (八)釋「靜」女(《詩經‧邶風‧靜女》)

    《詩經‧邶風‧靜女》一首的詩旨,歷來聚訟紛紜,要而言之,計有五

    說36:

    1、 刺時之詩

    《詩‧小序》曰:「〈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衛君指的是衛

    宣公37,夫人指的是宣姜。

    2、 淫奔之詩

    宋‧歐陽修《詩本義》:「故曰刺時者,謂時人皆可刺也,據此乃述衛風俗男

    女淫奔之詩爾,以此求詩本義得矣。」朱熹亦主此說。

    3、 婦人思君子之詩

    南宋‧王質《詩總聞》:「質曰:當是其夫出外為役,婦人思而候之,此是其

    夫辭。」

    4、 女子婉拒好色男子之詩

    清‧錢澄之《田間詩學》:「此好色男子偶于城隅見靜女,愛之,因愛生痴,

    遂妄謂女有心俟我於此也,而靜女去不復見,其為守禮者可知,猶搔首踟躕,

    以冀其後見也。」

    5、男女相戀期會之詩

    此說最晚出,在民國以後,但如今卻為多數人所接受,認為合乎常情,譬如

    36 據孔仲溫:〈詩經「靜女」篇疏證〉,《孔孟月刊》第十八卷第九--十期(1980 年 5--6 月),頁

    14-15。 37 鄭玄:《詩譜‧邶鄘衛譜》,《十三經注疏‧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頁 73。

    16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17

    今日男女青年自由戀愛般,約會的情詩。

    以上五說,不論何說為是,由首章「靜女其姝」、二章「靜女其孌」,推知

    詩中主要角色自為「靜女」無疑。自古以來,靜女為誰,所言莫衷一是,今難查

    考,但《詩‧小序》解為「刺時之詩」、歐陽修《詩本義》視為「淫奔之詩」,其

    實即是用「靜」字的本義。

    民國以後,以男女自由戀愛約會的情詩解釋此詩,雖十分符合現代的民情,

    卻未必是古詩人作詩之初旨。《朱子語類》卷八十一載朱熹於弟子提出疑問:「〈靜

    女〉注以為淫奔期會之詩,以靜為閑雅之意,不知淫奔之人方相與狎溺,又何取

    乎閑雅?」時,回答說:

    淫奔之人不知其為可醜,但見其為可愛耳。以女而俟人於城隅,安

    得謂之閑雅?

    清人黃震於《黃氏日鈔》卷四「靜女」條亦質疑說:

    本刺詩也,毛鄭因靜之名而轉為賢女。……愚意「靜女其姝」乃奔

    者自為相稱美之辭,豈必泥此而謂其真有貞靜之德哉?38

    〈靜女〉一詩究竟是「刺時之詩」、「淫奔之詩」或者是「婦人思君子之詩」、「女

    子婉拒好色男子之詩」、「女子婉拒好色男子之詩」、「男女相戀期會之詩」,「靜」

    字的字義解釋為其關鍵。

    「靜」字今日解釋為(1)沒有任何聲音,如靜悄悄的;(2)不動,如靜止、風平浪靜;(3)安定,如靜謐、安靜。39而「靜女」一詞一般解釋為「猶淑女」、「即淑女之意」,但「靜」字本義《說文‧青部》釋為:

    靜,寀也。从青爭聲。(頁 218)

    何謂寀?寀即審的本字,《說文‧釆部》:「寀,悉也。知審諦也。」為細察之意,

    从宀从釆,《說文‧釆部》:「釆(釆),辨別也。象獸指爪分別也。」(頁 50)為

    野獸腳印,引伸為辨別之意,因為在遠古社會,必須能辨別野獸腳印才能生存。

    凡從「釆」之字,皆有辨別之意,如:寀、審、釋、悉等皆是。但「靜」和「寀」

    有何關係呢?段玉裁於「靜」下注云:

    〈上林賦〉:「靚粧」,張揖注曰:「謂粉白黛黑也。」按:靚者,靜之假借。

    采色詳寀得其宜,謂之靜。《考工記》言「畫繢之事」是也。分佈五色,

    疏密有章,則雖絢爛之極而無淟涊之鮮,是曰靜。人心寀度得宜,一言一

    38與《朱子語類》卷八十一朱熹語,並見劉毓慶‧賈培俊‧張儒著:《詩經百家別解考》(山西古

    籍出版社,2001 年),頁 503。 39何容主編:《國語日報辭典》(台北:國語日報社,1988 年 10 月三十九版),頁 913。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事必求義理之必然,則雖緐勞之極而無紛亂亦曰靜。引伸假借之義也。安

    靜本字當从立部之竫。(頁 218)

    此節注文提供我們幾個訊息:

    1、 靚者,靜之假借。靚粧,原應作靜妝。

    2、 采色詳寀得其宜,分佈五色,疏密有章,謂之靜,為靜的本義。因為顏色鮮明、清晰,因此以「寀」釋「靜」。

    3、 人心寀度得宜,一言一事必求義理之必然,則雖緐勞之極而無紛亂,為靜的引伸義。(段氏所謂「引伸假借」,於此意義不明)

    4、 安靜的本字為「竫」。「安靜」應作「安竫」。

    依此思考,並引經傳及各加家說法為證,可以推得以下結論:

    1、「靜」从青爭聲,與畫繢之事有關,因形符「青」(青)从丹生聲(頁 218),

    而「丹」為「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丹青乃顏料,青部只收「靜」一

    字,靜字自然和繪畫相關,「靜女」之靜,若用其本義,應為如繪畫般美麗的

    女子。侯方域〈馬伶傳〉:「遍徵金陵之貴客文人,與夫妖姬靜女,莫不畢集。」40即用其本義。

    2、首句「靜女其姝」,《說文》引作「袾」。王育《說文引詩辯證》云:「『靜女其

    袾(今袾作姝)』。袾,丹轂衣也,謂其服之麗。今作姝,謂其色之美,兩義

    皆善。」41《說文‧衣部》:「袾,好佳也。从衣朱聲。《詩》曰:『靜女其袾』。』」

    (頁 399)段注:「《廣韻》曰:朱衣也。」作「袾」,偏重指衣服的鮮豔華麗。如作「姝」,《說文‧女部》:「姝,好也。」「好,媄也。」「媄,色好也。」

    (頁 624),《毛傳》釋「姝」作「美色也」42,皆指女子外表容貌而言。因此,

    不論作「靜女其姝」或「靜女其袾」,都強調女子衣服或容貌的美麗(其服之

    麗,其色之美),並不強調賢淑貞靜的一面。

    2、段玉裁所說「采色詳寀得其宜」指色彩鮮明,為其本義。

    3、《說文》以「寀也」釋「靜」,乃審視細察,知其色彩鮮明,為靜的引伸義。

    4、段注所云:「人心寀度得宜,一言一事必求義理之必然,則雖緐勞之極而無紛

    亂。」乃由色彩鮮明、筆畫清晰引伸為人的心理審度得宜、行為條理井然,

    而有貞靜之意。

    5、今作安靜、靜止、靜坐、靜心講,乃「竫」之假借,本作「安竫」。《說文‧

    40 《壯悔堂集‧卷五》(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頁 13。 41 劉毓慶‧賈培俊‧張儒著:《詩經百家別解考》(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年),頁 504。 42《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刊《十三經注疏》本),頁 104。

    18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19

    立部》:「竫,亭安也。从立爭聲。」段注:「亭者,民所安定也。故安定曰亭

    安……。凡安靜字宜作竫,靜其假借字也。」(頁 504)《說文‧宀部》:「安,竫也。从女在宀中。」(頁 343)

    6、「靜」字既被假借為安靜之義,於是再借「靚」字,以保留本義,今所謂「靚妝」、「靚女」即是。「靚」的本義是召見,《說文‧見部》:「靚,召也。从見

    青聲。」(頁 413)

    7、與末章「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中的「美人」相對應,「靜」字應用其本義。

    綜上所述,「靜女」一詞,應以其本義為說,指「容貌姣好、外表美麗的女

    子」,意即「美女」、「美人」。「靜女」解釋為淑女,實自鄭玄箋注云:「靜,貞靜

    也。女德貞靜,而有法度,乃可說也。」始,因鄭玄以為「女德貞靜,然後可畜,

    美色然後可安,又能服從,待禮而動,自防如城隅,故可愛之。」43自此,而靜

    女成為可愛可敬的淑女,遂與《詩序》所說「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

    脫鉤。

    如以緊接著〈靜女〉的〈新臺〉、〈二子乘舟〉和〈牆有茨〉、〈君子偕老〉

    四首詩對照來看,《詩序》云:「〈新臺〉,刺衛宣公也。納伋之妻,作新臺於河上

    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是詩也。」「〈二子乘舟〉,思伋、壽也。衛宣公之二子

    爭相為死,國人傷而思之,作是詩也。」「〈牆有茨〉,衛人刺其上也。公子頑通

    乎君母(即宣姜),國人疾之,而不可道也。」「〈君子偕老〉,刺衛夫人也。夫人

    淫亂,失事君子之道,故陳人君之德,服飾之盛,宜與君子偕老也。」44四首皆

    是刺衛宣公和宣姜的詩。由此觀之,〈靜女〉解為「刺時」之詩應較合理。

    據楊任之編著《詩經探源》所述,衛宣公和宣姜淫亂之事見於《左傳》桓

    公十六年、閔公二年、《史記‧衛世家》、《列女傳》、《新序》等書,並說:

    衛公室的淫亂,不僅宣姜而已,不過宣姜最甚,而倡其上,宣姜本

    為伋妻,失節於宣公,故有〈靜女〉、〈新臺〉之譏,又與公子頑通,

    其有〈墻有茨〉、〈君子偕老〉之辱。45

    〈靜女〉一詩的詩旨,眾說紛紜,但即使我們無法釐清〈靜女〉一詩究為

    何解?仍可以讓學生瞭解文學鑑賞的相關知識,也可化解學生無所適從的心理:

    一、《詩序》有「美刺」之說,所謂「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

    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吟詠情性,以風其上」46。美,相當於今日

    43《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十三經注疏》本),頁 104。 44 同前注,頁 105、106、110。 45 楊任之:《詩經探源》(青島市:青島出版社,2001 年 7 月),頁 91、92、95、97。 46 同注 44,頁 16、17。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詩。

    所說的歌頌;刺,相當於今日所說的批評、批判,這是詩歌中的美刺理論,也是

    中國文藝理論中極重要的部分。這一理論由漢代的《詩序》和《詩譜‧序》所完

    成47。鄭玄在《詩譜‧序》中將刺和美作為詩歌的兩大職能而並列提出,說:

    論功頌德,所以將順其美;刺過譏失,所以匡救其惡。48

    意為:用詩歌的形式進行歌頌,是為了使生活中的美得到發揚;用詩歌的形式進

    行批判,是為了使生活中的缺陷得到揭露、批評和糾正,二者相反而又相成。49

    「刺」意即孔子所說的「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怨」中的「怨」,怨刺上政,

    批評時政之意。《詩序》釋〈靜女〉一詩說:「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

    明顯是一首刺

    二、「《詩》無達詁」50。此語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若按字面來解釋,

    董仲舒的意思是說《詩經》中的作品並沒有為唯一通用的解釋51,文學欣賞活動

    其實是一種再創造,由於個人觀點的不同,所見自然也就有所不同,所謂「仁者

    見仁,智者見智」。孟子認為:

    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52

    並應「知人論世」(〈萬章下〉)。但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則提出懷疑:

    詩辭多隱約微婉,不肯明言,或寄託以寓志,或甚言而驚人,皆非

    其志之所立。若徒逆辭以求,鮮有不害辭者。孟子斯言,可謂善讀

    《詩》矣,然而自古至今,能以己意逆詩人之志者,誰哉?53

    盧文弨《校本韓詩外傳序》亦主張:

    《詩》無定形,讀《詩》者亦無定解。

    因為「讀《詩》者有因詩人之情,而忽觸己之情,亦有己之情本不同乎詩人之情,

    而遠者忽近焉,離者忽合焉」54的閱讀現象,王夫之《薑齋詩話》也說:

    作者用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之遊也無涯,而

    47《詩譜‧序》,東漢‧鄭玄為其著作《毛詩譜》所作的序。說見徐壽凱:《中國古代文藝思想漫

    話》(台北:木鐸,1984 年元月),頁 44。 48 同注 43,頁 4。 49 同注 47,頁 46。 50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華》,中國子學集成編印基金會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珍本

    初編‧儒家子部》第二十七冊,1978 年),頁 112。。 51 紫地:〈中國古代的文學鑑賞接受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年第 1 期),

    頁 77。 52 《孟子‧萬章上》。 53 方玉潤:《詩經原始‧卷三》(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54 清•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三》(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20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21

    各以其情遇,斯所貴於有詩。55

    這樣的觀點,發展為對詩歌及文藝的一種鑒賞觀念,實質指文學藝術鑒賞中審美

    的差異性,也說明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並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他有著「解釋的

    充分自由」,他可以有自己的認知,而在強調自己認知的同時,也要能尊重他人

    的認知。因此,對於〈靜女〉一詩的未有定論,引導學生們也可以坦然接受,並

    培養開闊的心胸,學會「君子和而不同」,接受或尊重不同的意見和聲音,使人

    生更圓融無礙,而非凡事定於一尊,毫無彈性。

    (九)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詩‧周南‧關雎》)

    《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采字今解釋為「採」,但

    「采」其實即「采」的本字,《說文‧木部》:「采,捋取也。从木从爪。」(頁

    270)會「以手採摘樹上果實」之意。金文省去果實,篆文整齊化,隸變後寫成

    「采」。《詩‧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及〈關雎〉「左右采之」,

    即取其本義。

    「采」字引伸為搜集,如「采詩之官」;又引伸為選取、采用,如「街談巷

    說,必有可采」;古代染色多取自植物,故又引伸為顏色,如「抑為五采不足適

    於目與?」顏色富有光澤,故又引伸為神色、精神,如「神采奕奕」、「興高采烈」。

    後來字義分化,專以「采」表示神采;「採」表示摘取(採取);「彩」表示顏色

    (彩色)。56

    又,「采」字與「釆」字不同,「釆」字已於上節說明之,為「辨」之本字。

    如此解析字形字義,不只可瞭解文義,亦可分辨義近、形近之字,避免錯別字。

    茲錄「釆」字字形及野獸腳印如下57。

    55 丁仲祜編訂:《清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 年 5 月),頁 8。 56 參谷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375。

    57王宏源:《字裡乾坤》(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年 10 月二版),頁 92-93。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1 野牛 2 羚羊 3 山羊 4 鹿 5 野豬 6 馬 7 驢的腳印

    1 獾 2 狼 3 虎 4 熊的腳印

    (十)「莫」春者,春服既成《論語‧吾與點也章》)

    「莫」字今作不可、不要、沒有等義解,如莫等閒、閒人莫進、莫不歡欣

    鼓舞。58《說文‧茻部》:「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頁 48)本義為黃昏日暮。甲骨文字形會日落林木中之意,金文从茻(叢草),茻亦表聲,篆文承接

    金文並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莫」,為「暮」的本字。因假借為副詞「莫不」

    之莫,表否定或禁止,59再造「暮」字以保留本義。

    (十一)山復整妝,湖復「頮」面(張岱〈西湖七月半〉)

    張岱〈西湖七月半〉寫七月半夜遊西湖,將遊湖之人分為五類,絕大多數

    杭州俗人於中元節應景遊湖,「逐隊爭出」,「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

    會。」因此「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只見篙

    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美麗的西湖被糟蹋得不成形狀。等到「少

    刻興盡,官府席散」,「一一簇擁而去」,「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

    盡」,西湖才恢復平靜。張岱以「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面」形容

    之,根據《說文》,「頮」字為「沬」的重文,意為「洒面也」(頁 569)。「頮」

    字小篆作 ,从廾从水从頁,段注:「從手匊水而洒其面,會意也。」分析「頮」

    字的字形和字義,能更加生動地傳達:張岱將西湖擬人化,恰似西湖以手匊水洗

    面,恢復杭州人未遊湖前的美麗風光。

    58 何容主編:《國語日報辭典》(台北:國語日報社,1988 年 10 月三十九版),頁 706。 59 谷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531-532。

    22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民國97年 3月 12日星期三

    第 143 次常態性學術研討會 外雙溪校區戴蓀堂 G101 會議室

    23

    頮為沬的重文,解作「洒面」,亦可藉此說明現代人用水洗身體的各部分都

    可叫「洗」,而古代洗人體的特定部位都有特定的名稱。

    《說文‧水部》:「沐,濯髮也。」(頁 568)沐是洗頭髮的專稱,如《左傳‧僖二十八年》:「叔武將沐,聞君至,喜,捉髮走出。」60「浴,洒身也。」(頁

    569)浴是洗全身的專稱,如《史記‧屈原列傳》:「新浴者必振衣」。古書中「沐浴」二字常連用,如《論語‧憲問》:「沐浴而朝」。最初「沐浴」還是指沐髮浴

    身,後來逐漸成為一個詞,就相當於現在的「洗澡」了。

    「沬,洒面也。从水未聲。」沬是捧水洗臉的專稱;「洒,滌也。」(頁 568)

    「濯,澣也。」「澣,濯衣垢也。」「澡,洒手也。」(頁 569)「盥,澡手也。」(頁 215)大體上,人體用「洒」;「濯」則主要用於洗物。澡和盥皆是洗手。

    「洗,洒足也。」(頁 569),洗則是洗腳的專用字,如《史記‧高祖本紀》:「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61但「洗」字不斷引伸為洗人體的其他部分,

    如《高士傳‧許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之濱。」62

    發展至今,「洗」不但代替了以上各詞,且旁及於人身以外的各種東西了。

    四、結 語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的運用,可資研究、討論的方面十分廣泛,除

    了解釋詞義、賞析文義之外,亦可以辨正字形,改正錯別字,如顧雄藻有《字辨》63,鄧仁焜有《文字教學舉隅》64,季旭昇教授有《漢字說清楚》65,司馬特有《誰

    還在寫錯字》66,江惜美有〈文字學在小學國語教學上的運用〉、柯雅藍有〈文

    字學在高中國文教學上的應用〉67等;還可以提升國語文表達能力及文學鑑賞能

    力,高明先生〈論中國文字與中國文學的關係〉68一文,即就此問題析論;又可

    透過文字解析,瞭解中國文字造字的六書結構和古代文化及民情風俗,如王紫瑩

    有〈開拓國文教學中的應用文字學〉69、黃沛榮先生有〈文字與文化─古文字與古社會〉一文70,均各有所重,亦有所見。

    60 《左傳》(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刊《十三經注疏》本),頁 275。 61 《史記一》(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刊《二十五史》本),頁 167。 62 皇甫謐:《高士傳‧卷上》(原刻影印《百部叢書集成》之九‧《古今逸史》‧第四函),頁四。 63 顧雄藻:《字辨》(台北‧文光圖書,1977 年 3 月)。季旭昇教授:《漢字說清楚》(台北‧商周

    出版社,2007 年 4 月)。 64 鄧仁焜:《文字教學舉隅》(台北‧廣場文化,1985 年 5 月)。 65 季旭昇:《漢字說清楚》(台北‧商周出版社,2007 年 4 月)。 66 司馬特:《誰還在寫錯字》(台北:商周出版社,2006 年 8 月 14 刷)。 67 以上二篇,並見《國文天地》18 卷 6 期(2002 年 11 月),頁 22-29。 68 高明先生:〈論中國文字與中國文學的關係〉,《孔孟月刊》18 卷 11 期(1980 年 3 月)。 69 《國文天地》18 卷 6 期(2002 年 11 月),頁 30-33。 70 收在黃沛榮:《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樂學書局,2001 年)。

  • 文字形義解析在國文教學上之運用

    24

    本文不揣翦漏,囿於篇幅,謹舉主、督、族、縣、兼、旨、學、靜、采、

    莫、頮數例,嘗試透過文字形義解析,勾稽發微,冀能提供國文教學時的參考,

    一隅之見,尚望方家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