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全國高中台灣人文獎 台灣語文組 第一名 · 1...

78
第十四屆全國高中台灣人文獎 台灣語文組 第一名 作品名稱:海峽‧信仰‧島嶼─汪啟疆作品研究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方子齊、鄭宇正、蔡瑋畯、韓承澍 指導老師:吳佩玹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第十四屆全國高中台灣人文獎

    台灣語文組 第一名

    作品名稱:海峽‧信仰‧島嶼─汪啟疆作品研究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方子齊、鄭宇正、蔡瑋畯、韓承澍

    指導老師:吳佩玹

  • - 0 -

    目錄

    一、前言 .......................................................................................................................................... - 2 -

    二、揉捏詩的藍土壤:詩刊與創作 .............................................................................................. - 3 -

    (一)創世紀及其影響 .......................................................................................................... - 3 -

    (二)國軍文藝和三三集刊 .................................................................................................. - 4 -

    (三)寫給林燿德的黑色扉頁 .............................................................................................. - 5 -

    三、藍色水手:軍人的航海形象與理想 ...................................................................................... - 6 -

    (一)以「頭顱」架起軍人意志 .......................................................................................... - 6 -

    (二)以情欲解構軍中體制威權 .......................................................................................... - 8 -

    四、「家」/「國」的關係:情詩開啟認同的可能 .................................................................... - 9 -

    (一)妻與孩子們:漂泊中的牽掛 .................................................................................... - 10 -

    1. 對家的虧欠 ............................................................................................................... - 10 -

    2. 守候的左營女子 ....................................................................................................... - 10 -

    3. 把海帶回家 ............................................................................................................... - 11 -

    (二)摸索家國,扎根鄉土 ................................................................................................ - 12 -

    五、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宗教情懷與文學創作 .................................................................... - 13 -

    (一)宗教體現 .................................................................................................................... - 14 -

    1. 宗教意識 ................................................................................................................... - 14 -

    2. 宗教的架構 ............................................................................................................... - 15 -

    (二)在醜惡中找到美善:文學與社會實踐 .................................................................... - 16 -

    (三)到大海去呀,孩子:海洋教育的傳承意義 ............................................................ - 17 -

    六、拍攝台灣──汪啟疆的自然書寫 ........................................................................................ - 19 -

    (一)詠物與抒懷 ................................................................................................................ - 20 -

    1. 人與物 ....................................................................................................................... - 20 -

    2. 人與山林 ................................................................................................................... - 21 -

    (二)時間意識與史詩準備 ................................................................................................ - 23 -

    七、以海洋寫史:詩作中的歷史敘事 ........................................................................................ - 24 -

    (一)在陰暗海域中激盪:人文主義的精神私史 ............................................................ - 25 -

    (二)書寫「荒謬」:台灣海峽的戰爭敘事 ...................................................................... - 25 -

    (三)神話修辭:浪漫精神的展現 .................................................................................... - 27 -

    (四)父親就此緘默:書寫父親的史觀意義 .................................................................... - 28 -

    八、結語:從保衛家國到守護家園 ............................................................................................ - 29 -

    參考文獻 ........................................................................................................................................ - 30 -

    附錄一 作家訪談記錄 .................................................................................................................. - 33 -

    一、汪啟疆訪談逐字稿 ........................................................................................................ - 33 -

    二、管管訪談逐字稿 ............................................................................................................ - 53 -

    三、張默先生訪談逐字稿 .................................................................................................... - 60 -

  • - 1 -

    四、與蘇紹連書信往返 ........................................................................................................ - 68 -

    附錄二 汪啟疆生平年表 ............................................................................................................ - 69 -

  • - 2 -

    一、前言

    海洋連結各大洲,卻區隔了人類的地域性;台灣孤懸於太平洋西緣,因政治結構角力的

    因素,在地圖上被矮化為中國的一座離島,並未顯現出與東北亞、東南亞乃至世界深刻的連

    結性,這種以台灣為主體的「海洋台灣」1的世界性,雖不乏政治討論,但在文學上卻相對缺

    乏。

    汪啟疆繼張默、洛夫等《創世紀》詩人,成為第二代軍旅作家,自 1971 年發表第一首詩

    後,仍持續創作不輟,作品量多而質精,語言繁複卻意象清晰。汪啟疆獨特的海軍背景,使

    其觀察視角獨具慧眼,加上虔誠的基督信仰,更具有哲學意涵與人文關懷,為現今台灣海洋

    詩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2經過數年之後仍沒有後繼之士突破。

    目前未有全面性討論汪啟疆作品的論文,蕭蕭,〈以海為生活經驗之拓本〉3是最早賦予

    汪啟疆海洋詩壇地位的論文,但囿於時代,未能做全面考察。以汪啟疆詩作為個案研究的學

    位論文僅有朱美黛《汪啟疆新詩研究》,4聚焦在汪啟疆的語言使用及創作技巧。其他研究則

    多非專論,僅將汪啟疆的作品置於海洋文學的脈絡,未能凸顯汪啟疆較其他海洋文學作家的

    獨特性與精神私史,且對文學意象的分析較少著墨。5綜上所述,目前研究多未能宏觀地剖析

    其創作脈絡及思想內涵,且忽略汪啟疆近期著作的創作目的與文學意義,故本文主要探討汪

    啟疆情感認同的轉向,以及根植於時間與軍隊結構的創作背景,經過時光推陳與環境結構異

    變,汪啟疆的創作產生了什麼質變?而外省人的身分與宗教信仰,又對創作產生什麼影響,

    有何呼應之處?

    我們的研究方法以文本分析為主,參考前人著作與研究,再搭配與作家本人及文友的訪

    談資料佐證並闡述,期能讓汪啟疆文學創作與內心情感的互動充分呈現,乃至從「海洋」到

    「陸地」的研究脈絡,剖析作品中的主題意義,歸納其創作特色與史觀。

    汪啟疆試圖與整個海洋對於土地及人的對話,體現對於美、善的堅持,對於人類在海洋

    的立足性,提出新的問題與答案。

    1 李東華(2002.6),〈內陸、海洋和島嶼-大陸中國 VS.島嶼台灣〉,《誠品好讀》第 22 期「島‧語‧錄」,頁

    40。 2 張默曾說:「汪啟疆對海洋題材涉獵之廣,對海洋生活體驗之深,對海洋意向挖掘之烈,對海洋遠景規模之

    巨,在在均顯汪啟疆的從容不迫。」顯示對於汪啟疆創作的肯定,張默,〈怎樣揉捏詩的藍土壤〉。蘇紹連也

    說:「他累積的作品數量及冶煉的素質,的確足以讓他膺任此項讚譽。」〈走進汪啟疆的創作房間〉。皆收錄

    於汪啟疆,《人魚海岸》,台北:九歌,2000 年,頁 9-39。 3 蕭蕭,〈以海為生活經驗之拓本〉,《人魚海岸》,頁 265。 4 朱美黛(2008.1),《汪啟疆新詩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5 這方面的學位論文包含葉連鵬(2006.6),《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王韶君(2012.6),《台灣海洋文學的發展與文化建構(1975~2004)》,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吳韶純(2005.6),《臺灣現代海洋文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楊政源

    (2012.7),《海洋文學在台灣文學場域的興起──以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為觀察核心》,國立中正大學博士論

    文。

  • - 3 -

    二、揉捏詩的藍土壤:詩刊與創作

    汪啟疆的海洋詩歌獨樹一幟,呈現與其他海洋詩人不同的寫作風景。若結合詩刊、寫作

    歷程與環境文壇脈動做一探討,則可對汪啟疆的寫作主題、文學觀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一)創世紀及其影響

    1944 年 1 月 11 日,汪啟疆出生於湖北省漢口市。五歲時隨父母自海南島搭乘軍艦來台。

    抵達初期,全家借宿於鳳山水泥公司倉庫,此後「高雄」便成為汪啟疆的記憶地景,而高雄

    的海港特質,也為汪啟疆走向大海提供一個出口。

    1961 年汪啟疆保送海軍官校就讀,而入伍訓練是完全和外界隔離的。由於海軍官校的特

    殊環境,無法獲得完整時間閱讀與書寫,故養成了勤記筆記的習慣,並主編年班刊物《滋風》。

    在此時期,汪啟疆接觸《藍星》(1954-),這是汪啟疆第一次接觸台灣的詩刊。6學生時代的他,

    心態上仍是一種非現實的浪漫,所看見的也只有大海的廣闊,故此時期鄭愁予的海洋詩予其

    極大震撼,使其動心不已。7鄭愁予的海洋詩促使汪啟疆想積極寫下海上生活,卻又因為鄭愁

    予的文學成就,使其不免萌生「影響的焦慮」。而軍中的文學同好沈臨彬則提供汪啟疆對文學

    創作的嶄新思考:

    真正接觸文學,是在官校四年級的時候一位詩人叫沈臨彬。他從政工幹校畢業到海

    軍官校當輔導長,那時候我跟他接觸,他給我的第一個觀念就是:沒有甚麼是不可

    以寫的,不要把自己格局規限到只寫哪一部分;第二個就是對這些寫的東西,你的

    看法是甚麼?那才是最重要的,你閱讀別人的看法之後那是別人的。在這樣的思考

    邏輯中,我開始有我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像現在很多時候各位所接觸到的資訊媒體

    太多了,我們只是接受,之後怎樣反芻產生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是文學中間很重要

    的一點。8

    後因沈臨彬的牽線,汪啟疆得以認識管管,管管在看了汪啟疆的作品之後,便對他說:「寫

    下去,你裡面有東西。」一位文壇長輩對於晚輩的讚許與肯定,鼓舞汪啟疆持續寫作。

    結識管管的緣故,1971 年 1 月時初次在《水星》(1971-1972)詩刊發表一系列之〈月之詩〉

    和〈水之詩〉,當時《水星》的刊物編排形式類似詩頁,四開大小,內容一張半左右,大量刊

    載年輕詩人的作品,有時甚至會在一期內大量刊載同一詩人的作品,確有發掘新人、鼓勵青

    年詩人創作的意味。91975 年,汪啟疆和、朱學恕及其他海軍詩友一同創辦《大海洋》詩社

    (1975-),為提倡海洋詩歌,弘揚大海洋精神而努力。其後汪啟疆受張默推薦而在復刊後的《創

    6 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7 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8 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9 引用自管管訪談稿,詳見附錄。

  • - 4 -

    世紀》(1972-)10發表詩作。加入《創世紀》後,汪啟疆認識洛夫,洛夫在新詩的語言鍛鍊上,

    建議他:「要把新詩寫好,先把散文寫好。」11汪啟疆開始訓練自己寫「短」的散文,讓文字

    更精練成熟,讀來更清晰易懂,加上他對「故事」的著迷,故汪啟疆實是從長篇敘事文體轉

    而新詩創作。不過汪啟疆早期的作品,受到創世記詩風的影響,並追隨當時流行的意識流寫

    作方式12,讀起來略顯晦澀。13

    汪啟疆在創作上受到前輩的幫助和影響匪淺,包括汪啟疆的婚姻,亦是透過管管的介紹,

    認識當時為國文教師的趙頌琴。14婚後妻子改變其宗教信仰,使汪啟疆成為虔誠的基督徒。

    1989 年,汪啟疆的母親答應受洗,汪啟疆想紀念此事,加上當時持續投稿《中信》(1965-)月

    刊的部分作品,集結成散文集《菊戀》15。

    (二)國軍文藝和三三集刊

    在開始發表作品之後,汪啟疆亦開始獲獎,其中這段時期獲獎紀錄都是以國軍文藝金像

    獎以及海軍文藝金錨獎為主。161979 年亦出版了詩集《夢中之河》17和散文集《攤開胸膛的疆

    域》。18此時的作品多有強烈懷鄉的大中國意識存在,承襲忠黨愛國的政治。

    值得一提的是,汪啟疆由於〈劍門〉(1977)19這部小說,受到朱西甯邀請,而開始在《三

    三集刊》20創作。〈劍門〉總觀來說故事有三個重點:第一,不同軍人面對戰爭不同的心態,

    以及絕對從明的決心與掙扎。第二,在「去」的中間,以及明知將遭遇劫難時.如何把不捨

    的人隔開,面對所愛又不能講的撕裂,於是就產生危機和瘋狂的作為,即使崩潰仍有歸納與

    收斂。第三,一位軍官塑造一個戰爭的理由,不是為了勝負,而是他在澎湖摘了一朵天人菊,

    把它擺在口袋裡讓它枯萎,成為書中的蝴蝶。21〈劍門〉曾獲得國軍新文藝金像獎小說獎。

    10 《創世紀》詩刊創刊於 1954 年,1969 年停刊,1972 年復刊。 11 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12 汪啟疆曾說:「那時候《青年戰士報》有副刊,就是青年作者開始磨自己筆的時候,意識流開始流行的時候

    我也開始意識流起來。」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13 《青年戰士報》(1952-)副刊的編輯也曾向汪啟疆點出文句晦澀之處。 14 引用自管管訪談稿,詳見附錄。 15 汪啟疆,《菊戀》,台北:中國信徒佈道會,1989 年。 16 1975 年〈海在咆哮〉獲國軍第 12 屆文藝金像獎短篇小說銅像獎;1976 年〈散文──思維〉獲海軍第 6 屆文藝

    金錨獎中篇小說銅錨獎;1977 年〈出擊〉獲國軍第 13 屆文藝金像獎短篇小說銀像獎及海軍第 7 屆文藝金錨獎

    短篇小說銀錨獎;1978 年〈給中國的兒女們〉獲國軍第 14 屆文藝金像獎新詩銀像獎;1981 年〈血跡〉獲國軍

    第 17 屆文藝金像獎長詩銀像獎及海軍第 11 屆文藝金錨獎短詩金錨獎;1982 年〈海洋的魂魄〉獲國軍第 18 屆

    文藝獎短詩銀獎及海軍第 12 屆文藝金錨獎長詩金錨獎。1983 年獲第十三屆海軍文藝獎金錨獎長詩金錨獎,但

    1983 年之得獎作品名稱為何,我們事後曾詢問過汪啟疆老師,因汪老師遺忘而無從參考。 17 汪啟疆,《夢中之河》,台北:黎明,1979 年。 18 汪啟疆,《攤開胸膛的疆域》,高雄:心影,1979 年 7 月。 19 汪啟疆當時根據這段回憶創作小說《迅雷計畫》,在 1977 年發表,後被朱西甯改為《劍門》,參加國軍第

    13 屆文藝金像獎獲得中篇小說銀像獎。 20 三三集刊是一個成立於 1977 年的台灣文學團體,由包括朱天文、朱天心、馬叔禮、謝材俊、丁亞民、仙枝等

    熱愛文學的作家們共同發起。其成立背景緣於七○年代,台灣社會思潮發生極大的變化,重新重視傳統文化、推

    動回歸民族傳統的趨勢成為當時最大的思潮,三三集刊就此應運而生。 21 「一,不同軍人面對戰爭不同的心態,這種心態不論「要」或「不要」,任務在那邊你就得「去」,要或不

    要都不是重點。第二,在「去」的中間,如何把不捨的人隔開,卻又不能跟對方講:「我已經預備遭遇不測而

    要隔開。」面對所愛,又不能講的撕裂,於是就產生危機和瘋狂的作為,不過都是有節制的狀況,因為那時正

  • - 5 -

    這篇小說的時代背景在於國共內戰,國內籠罩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為了達成全國上下一心,

    全民全體報國的目標,而出現的反共文學,不只刻意為之,甚至可以說是在全民反共的氛圍

    下,自然而然成為主流的。22雖然〈劍門〉這篇小說並非完全圍繞在反共復國,但是文本中

    充斥著時代意識,對船員奮鬥的戰士精神皆多所著墨。

    考察朱西甯欣賞〈劍門〉的原因,固然因為此作擁有「正統中國」的信仰,和《三三集

    刊》的創立宗旨謀合,更因朱西甯欣賞此作討論「軍」與「人」之間關係的方式是在「人」

    中了解「軍」,使作品在戰爭和殘酷中多一分包容和憐憫。23因汪啟疆的作品兼具政治和美學

    意識,後同《三三集刊》的成員一同出版《中國站起》24,此書扣緊對民族文化的分析,從

    政黨意識、經濟主義、世界文明等角度紀錄,詳細說明中國和台灣之間當時的文化交流與意

    識形態,遂成為汪啟疆早期創作的基調。

    (三)寫給林燿德的黑色扉頁

    汪啟疆在畢業後留任少尉隊職官,後擔任戴雲艦艦務官並升至中尉,後任岳陽艦通信官。

    長期在海上執勤,即使面對龐大作戰及緊急問題處理的壓力,汪啟疆仍時常會撇開工作問題

    在紙上寫下簡短數句話,這些手稿成為他日後創作的素材,也因為囿於環境,無法寫作長篇,

    而詩歌的篇幅與詩歌藝術的奇想,使詩歌這一文體十分適合海上生活,反而促使他棄小說、

    散文,從而踏足詩歌創作領域。25

    長達三十五年的海軍生活,汪啟疆卻有將近十年沒有寫作,原因為軍中長官對於他從軍

    卻又熱衷於詩作的詢問。儘管如此,長官的詢問仍讓他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掙扎,直到認識了

    和他相差十幾歲的林燿德。林燿德為軍中詩友之一,和汪啟疆一樣喜歡浪漫的文學體裁,兩

    人常坐在總部後山的清朝古墳談天,而「古墳」的空間使兩人特別容易觸動死亡感受,懷想

    時間。林燿德時常在針對文學創作和從事海軍工作上面,和汪啟疆共同探討其中的心境和態

    度,和林燿德的交往,讓汪啟疆又重新燃起的胸中的創作熱情。其後,汪啟疆被總司令部指

    派佔少將缺,將自己寫下的手札全交給了林燿德,林燿德便以「汪」姓,為他出版手札,以

    詩集《海洋姓氏》26做為升遷的賀禮,

    1996 年林燿德猝逝帶給汪啟疆強烈的震撼,開啟他對時間與死亡意識的深刻體悟,為平

    在面對戰爭。那時即使崩潰,我們仍有歸納與收斂。第三,朱西甯老師特別喜歡我為一位軍官塑造一個戰爭的

    理由,不是為了勝負,而是他在澎湖摘了一朵天人菊,把它擺在口袋裡讓它枯萎,成為書中的蝴蝶。他的觀念

    是,我是為了這朵花在打仗,我是為了一個美而珍惜的東西在打仗。」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22 汪啟疆曾說:「有一艘軍艦叫做「沱江」在金門外海跟中共的快艇接觸,把他打了拖回來,靠在左營碼頭。

    海軍官校跟海軍的所有官兵統統去那條船看,那時號稱全船有 104 個大大小小的彈孔。我們去看呀,用手摸呀,

    用手實際接觸戰爭的痕跡。甚至很刺激的是,回到海軍官校時,當晚晚自習輔導長進到教室說:「每個人替自

    己寫一封遺書。」那時我們的海軍學生和軍人,是這樣一種教育和灑熱血的狀況。」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

    見附錄。 23 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24 三三群士,《中國站起》,台北:三三,1979 年 12 月。 25 文訊 312 期,郭漢辰〈湧盪自大海與愛的詩篇──將軍詩人汪啟疆的詩生活〉,2011 年 10 月,頁 45~53。 26 汪啟疆,《海洋姓氏》,台北:尚書,1990 年 6 月。

  • - 6 -

    復創傷,汪啟疆不斷地寫詩悼念他的好友。27汪啟疆在經過了這樣的思考,發展出自己對於

    文學的定義,於此同時,陸續出版了許多海洋詩集:《海上的狩獵季節》(1995) 28、《藍色水

    手》(1996) 29、《人魚海岸》 (2000) 30,落實自身對於海洋、文學及軍中服務三者兼備的理想,

    更為了推廣海洋教育,以天真口吻出版童詩集《到大海去呀,孩子》(1998)31。汪啟疆在這個

    時期雖然曾遭遇過寫作上的瓶頸和低潮,但卻也因為如此,蓄積了更多的能量,奠定海洋詩

    壇的地位。

    三、藍色水手:軍人的航海形象與理想

    汪啟疆把握自身由於軍職而得以接近海洋與死亡的經驗,亟力書寫,造就其詩歌特色。

    而詩歌中的「意象」則易於窺知作者的感悟與心靈世界32,故本章將從「頭顱」與「貓」分

    析汪啟疆的寫作主題,探討作者如何表述水手對大海善惡並陳的體悟、軍官對紀律以及體制

    的反思,導出其矢志從軍之形象與理想。

    (一)以「頭顱」架起軍人意志

    汪啟疆反覆在書寫中使用「頭顱」一詞。他曾在訪談中提及:

    讀過一篇歷史,叫做《隋唐演義》,《隋唐演義》裡面的隋煬帝有一天在梳頭面對鏡子

    的時候,他摸摸自己的臉說:「唉呀!大好頭顱呀!將來誰會把它取去?」有這一段印

    象,所以那時候看了這一段,哇!漂亮啊!感動啊!又很悲哀又很豪邁。當軍人面對

    很多很矛盾很複雜的事情,這個當然成為一個象徵。33

    「頭顱」一詞指頭骨,也可泛指頭部。死後大體被分解過後,殘留下來的只有骨骼,因

    此骷髏的形象與死亡形影不離;骨骼支撐起的人體形狀,在生命消失之後依然不朽,暗示著

    「不死」與「永存」的特性。而負責維持器官位置、保護器官的頭骨,當然需要堅硬的特質,

    這堅硬的特質正與軍人堅毅不拔的形象相合。「頭顱」的意象之複雜,歷來的詩人各有不同的

    使用意義,尤其創世紀詩人洛夫的詩作中「頭顱」往往有堅毅的象徵。34結合了軍人面對戰

    27 汪啟疆,〈孿生鏡子〉,收錄於《海上的狩獵季節》,頁 24~26;〈白色軍衣〉,收錄於《藍色水手》,頁

    89~90;〈不要以任何聲音觸及璐茜的家〉、〈冷暖疑問〉、〈火讀完整本林耀德〉、〈二月,你的新書〉,收

    錄於人魚海岸》,頁 230~247;〈稻禾的搖滾〉,收錄於《台灣海峽與稻穀之舞》,頁 184~190;〈亡者〉,收

    錄於《風濤之心‧台灣海峽》,頁 179~180。 28 汪啟疆,《海上的狩獵季節》,台北:九歌,1995 年 11 月。 29 汪啟疆,《藍色水手》,台北:黎明,1996 年 6 月。 30 汪啟疆,《人魚海岸》,台北:九歌,2000 年 1 月。 31 汪啟疆,《到大海去呀,孩子》,台北:三民,1998 年 10 月。 32 「意象」一詞,簡單來說,即是「意」與「象」之結合:藉由書寫讀者容易觸及的具象事物,引導寫作者內

    心的抽象意識與情感。簡政珍曾定義意象為:意象即是創作者的意識對於客體世界的投射,將感悟濃縮為意象,

    讀者也可透過意象看見創作者的智力與才情。簡政珍,〈意象思維〉,《詩的瞬間狂喜》,台北:時報,1991

    年,頁 100-105。 33 汪啟疆訪談逐字稿,見附錄。 34王嘉玲認為「頭顱」一詞源於西方醫學名詞,不曾在古典文學中出現。然筆者認為此意象可連結中國歷史演義

  • - 7 -

    爭死亡的恐懼,以及對自己思想與才智的自信,兼具悲哀與豪壯感。

    擁有「首級」之稱的頭顱是人體的重要部位,因知識、記憶儲存於腦,情感發生於腦,

    才智與思想仰賴腦,故汪啟疆詩作中的「頭顱」一詞,時常直接代表著「思想」。而汪啟疆的

    位階往往扮演決策者的角色,因此「頭顱」時常出現在描寫艦長等決策者的詩作中:

    我的艦長習慣於駕駛台頂上

    更開闊的信號台甲板、作眺望

    海起起伏伏的,萬萬千千頭顱

    誰見過盡頭呢?我想是沒有。

    值夜間航行更,艦長在休息

    我會立刻到同一層甲板體認他的眺望。

    ……

    艦長,如果

    一個模仿行為就是成長的預告

    我們所看到的事物

    遠超別人所見。

    我開始用頭顱

    ……

    來連接穹蒼。35

    海的浮動鼓譟出萬萬千千種思想,艦長眺望後雖然看見更多頭顱,最後卻能冷靜地把自

    己獨有的這顆頭顱「連接穹蒼」,與天地交流,做出有遠見的抉擇。而〈夢魘〉則道出領導者

    面對各式勤務的決策的壓力:

    我的艦長習慣於駕駛台頂上

    更開闊的信號台甲板、作眺望

    海起起伏伏的,萬萬千千頭顱

    誰見過盡頭呢?我想是沒有。

    值夜間航行更,艦長在休息

    我會立刻到同一層甲板體認他的眺望。

    ……

    艦長,如果

    一個模仿行為就是成長的預告

    我們所看到的事物

    遠超別人所見。

    小說。王嘉玲(2004.6),〈洛夫詩藝研究〉,頁 212-213。 35 汪啟疆,〈艦長〉,《風濤之心.台灣海峽》,頁 42-43。

  • - 8 -

    我開始用頭顱……

    來連接穹蒼。36

    頭顱與座椅彷彿同等,像是用以思考的工具一般。軍官匝住自己的思想,抑或思考工具,

    在病痛與夢魘之下堅守崗位。

    (二)以情欲解構軍中體制威權

    汪啟疆書寫軍人的身分外,詩作中偶現「貓」的意象。貓的個性也與海洋相似,〈她踡睡,

    夏夜〉37便是貓、軍人、海洋三者一體,先以貓喻海,再將自己,一位離家漂流的海軍,投射

    到貓身上,形成富有層次的比喻。另一方面,貓瞌睡的慵懶形象,也在汪啟疆筆下隱約成為

    對戰爭、國際情勢等世事的逃避、麻痺或充耳不聞:

    當電視將全世界事故與

    對話拉進家庭客廳

    地球頓時又小又溫暖些,習於驚悸的貓

    亦在鄰家屋瓦瞌睡了。

    ……

    牠是肉的覓食者。

    所有談話和反應的聲響都

    壓入因感光圓睜之黑濃眸仁

    獨立與統一,睫毛眨合,牠踡蹲

    拱腰,呵欠,叼住想像之魚

    牠回到最初臥處,無從窺知情緒

    如許多聳起耳朵的頭顱

    偏左偏右,或陷入 睡眠38

    電視傳來遠方的戰爭消息,貓彷若一位曾經面對戰爭的軍人,深諳戰事。詩中所有政治

    議題,隨即被貓的「拱腰,呵欠」解構忽略。慵懶的情緒違背軍人視國家命運為己任的精神,

    卻也顯現出在緊張情勢前線的軍人,在海峽危機長期疲勞轟炸之下,想要暫時逃離的想望。

    相較於透過對家人的思念、對現實的偶爾忽視、或者在軍中對自由的想望,「貓」的意象

    在汪啟疆近作的使用上,解構意味更明顯,且有情欲象徵:

    槳手戀上一隻貓。航行

    藏貓在不准雌性隨船的下艙

    以致瀆辱了大伙所排列的夢遺秩序

    36 汪啟疆,〈艦長〉,《風濤之心.台灣海峽》,頁 42-43。 37 〈她踡睡,夏夜〉汪啟疆《人魚海岸》(台北:九歌 2000)頁 42-43。 38 〈生活之貓〉汪啟疆《人魚海岸》(台北:九歌 2000)頁 174-176。

  • - 9 -

    他更夢囈的傳染著維納斯病症

    全船晨起粘沾著濃臭精液,必因這咒詛

    尤里息斯航行十年無法泊港

    船長急於將他身軀內的雌貓懸吊橫衍,這一具

    僵垂風乾的淫穢靈魂……當必得其救贖

    槳手的座位由另一人接續,航行時

    人人知曉自己已是一個自閹者,不洗澡的人

    我一再告誡自己絕不能坐上任何無十字架的救生筏

    天天我們呆望著前方仍未出現的島影,吊懸的

    那隻貓從人人心裏探出身軀,踩顱壳舔耳朵

    我們不敢報告船長。祈禱

    上帝救贖,久不沾陸地的我們39

    在單一性別的軍隊環境下,士兵對於異性的情慾高漲,但為了控制軍中或船上的紀律,

    便壓制慾望。把「貓」帶上船不僅象徵把外顯的慾望帶上船,更是將解構的力量帶入體制,「貓」

    破壞了船上噤聲的慾望秘密,鬆動保守的體制。

    汪啟疆在官校畢業後初次出海、以及在春節出海進行冬季巡弋時,體會到離家的不捨及

    不願意,卻告訴自己進入軍中是自己的選擇,因此甘心服膺於責任,有所犧牲。40但此說法實

    可解釋軍旅詩人的內心辯證——雖不甘於限制,仍必須說服自己服從。軍旅詩人對體制的扭

    曲本質體會較其他作家為深,汪啟疆在軍中軍階較高,大多擔任決策者的角色,故較其他軍

    旅詩人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對權力有不同層面的思考,以詩人人道關懷的胸襟,在詩作中

    解構威權。因此,軍旅詩人即使在軍中必須服從制度進行職務,但往往以文學暗中進行解構。41。

    上述詩作無論是早期以隱約的方式,或是退伍後更大膽的以性慾為主題,汪啟疆都展露

    身處軍中階級高處,仍勇於批評的堅毅性格。

    四、「家」/「國」的關係:情詩開啟認同的可能

    一位漂泊海上的水手面對不安時,不免找尋生命的根扎在何處,以確定自己在人世的定

    位,相信自己有家可回。而「家」正是汪啟疆在陸地上的根,妻兒的人情使他十分虧欠,甚

    39 汪啟疆,〈救贖〉,《風濤之心.台灣海峽》,頁 6-7。 40 「但是因為軍人是我自己的選擇,當我們產生自我選擇的時候,沒有對自我選擇有任何抱怨的餘地。我總覺

    得自我選擇是沒有抱怨資格的,因為那是你自己選的。」汪啟疆訪談逐字稿,見附錄。 41 劉正忠論及商禽的軍旅文學創作部分,認為商禽在職務上雖服從秩序,身為詩人卻得以運用想像力反抗。劉

    正忠(2001.2),〈軍旅詩人的疏離心態——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台灣文學學報》第二

    期,頁 153。

  • - 10 -

    至幻想「把海帶回家」;而對於「家」/「國」的摸索,更使他找到軍艦航行的方向。本章將

    探討汪啟疆寫給妻子的情詩意義,在如何以「家」的想像悄悄開啟對「國」的認同轉移,使

    「家」/「國」成為互為表裡的關係,進而向台灣扎根。

    (一)妻與孩子們:漂泊中的牽掛

    1. 對家的虧欠

    汪啟疆對海的熱愛,使大海成為他無法逃脫的宿命,對家中的成員,他充滿對妻子與兒

    女的虧欠:

    乾燥的關閉的駕駛台,雨裏

    ……

    是女子撐了傘,存在於剎那

    巷口路燈的雨絲內,一隻手

    懷抱著小小男孩,四歲的姊姊

    緊牽媽媽的窄裙,自夜的

    眷村窄巷,孤獨相依回家

    ……

    比愛更大的哀楚不能說話

    祇能記住,兒子發燒

    小小的女兒不敢一個人留在家裡

    緊隨媽媽一起去趙平治診所,家只亮

    著無人的燈,雨鎖住眷村

    不斷滴比愛更深的虧欠

    ……

    整個海洋陪我淋雨42

    一個下雨的海上,作者懸想家中的生活瑣事,缺少男主的家中,妻子如何含辛茹苦獨自養育

    一對兒女。妻兒在窄巷中孤獨相依,生病時焦頭爛額。末句回到此刻,身處海上的汪啟疆在

    一番懸想後備感孤獨,此時作者萌生對「家」的歉意,家人成為無可取代的存在。

    2. 守候的左營女子

    汪啟疆與妻子趙頌琴的堅貞愛情,從他出版的詩集當中必定書寫的情詩便可窺知:

    所以我守著

    42 汪啟疆,〈妻與孩子們〉,《風濤之心.台灣海峽》,頁 136-138。

  • - 11 -

    很放心,妳留在床上

    我是那蔚藍的海水

    薄薄在妳身上游動……

    輕輕敷抹妳全身,佔有妳,直到自己乾涸43

    汪啟疆不要求妻子守候,而是他自己要以海的形象盈滿、佔有妻子的心,他以此守著愛人,「妻

    子」即為他與陸地的聯繫。汪啟疆突破傳統的浪漫情詩,將對妻子的熱愛,轉化為置換的夫

    妻角色,以其基督信仰宣誓對妻子的忠貞,以「新愛情論」名之:

    如果我是你的妻。

    你的妻,不替你烹煮,不為你生子,不能

    天天等你在一個井底。

    新婚夜我將帶你去森林

    我將你釘在樹上

    樹有多少枝幹,我就釘你在多少枝幹上。撫著你

    垂下的頭顱,我叫你,你再不答應。

    夫呦,我說,我是你的44

    首段突發奇想,將自己與妻子的靈魂互換,然這份置換並非著重於家務或者生子,而是靈魂

    的全然奉獻。基督信仰中耶穌釘於十字架,有犧牲奉獻之意涵,汪啟疆將妻子(詩中為丈夫)

    釘上,間接意味著妻子為自己的離家受苦45;而「樹」在汪啟疆詩中有家與守候的象徵46,使

    妻子的所在處即為家鄉,原來在家鄉守護丈夫的閨怨女子將幸運地迎回丈夫,由丈夫開始返

    家守護家園。

    3. 把海帶回家

    在無法離開海的宿命,以及不捨離家的虧欠中,汪啟疆開創了將「海」與「家」融合的

    幻想。以超現實之筆生動將「海」與「家」這兩個深愛的對象結合,故作者名之「新愛情論」:

    濛濛曨曨的

    大海竟站立在門外

    ……

    好、好想

    把雨當成一條條繩子綁住你

    奔到門口

    把門擋住

    43 汪啟疆,〈柿子之夢.守夢者〉,《海洋姓氏》,頁 158-159。 44 汪啟疆,〈新愛情論〉,《海上的狩獵季節》,頁 76-77。 45 《聖經》中耶穌被釘於十字架,在教義中象徵耶穌為世人受罪。 46 如〈鳥〉:「當你的兩眼伸出樹來將我擁抱了之後/我的心在你,我的家在你……/我的巢在你」展現自己

    如飛鳥築巢在樹上;以及敘述女兒誕生的〈樹〉:「每片葉尖/都讓女兒去觸 幼小的心靈的樹」展現以家為

    初始接觸世界。分別引自《海上的狩獵季節》頁 62、141。

  • - 12 -

    把海抓進來

    鎖住它

    不讓它開口47

    或〈家庭〉:

    她浮到海洋上的床榻

    而我靜靜泛潮。想象

    家裡養一缸大海。讓遼濶大海

    把人盪向睡眠所帶出太陽的地方。48

    前者書寫妻子在道別時刻不捨得分開,這時透過爆裂的想像,意圖透過「把海抓進來」留住

    屬於海的丈夫;而後者則以汪啟疆自身視角,豢養大海在家中,與家人共享大海遼闊,不再

    體會分離的苦楚,而是如同在日出裡的安眠一般舒適。

    (二)摸索家國,扎根鄉土

    汪啟疆的《夢中之河》(1979)以家鄉為寫作主題,但此處的家鄉清楚指向中國大陸。〈夢

    中之河〉清楚表明:

    這仍是我的中國,生在中國,死在中國,

    留也留在中國。如同一口井

    如何的湧成一條

    河。49

    生死都要在中國,印證當時汪啟疆對於家國的形象,明顯傾向中國大陸,或將台灣與中國大

    陸結合:

    我扎根在

    番薯形的台灣,我們土地

    也是中國苦難過的位置

    這完美渾實的根莖類植物和秋海棠一起50

    儘管將台灣與中國大陸結合思考,詩中也透露汪啟疆扎根在台灣的想法。而在美麗島事件後,

    加速台灣民主化的進展,這過程於台灣本土充滿血淚,戍守於台灣海峽的汪啟疆,自然轉化

    其家國的概念。在肉體上,他無疑是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外省第二代,住在海軍眷村,操

    著外省口音,但在心靈上的歸屬卻顯得漂泊無根:

    旗,風止時定位沉思

    47 汪啟疆,〈大海在門口催促〉《藍色水手》,頁 40-41。 48 汪啟疆,〈家庭〉,《風濤之心.台灣海峽》,頁 79。 49 汪啟疆,《夢中之河》,頁 7。 50 汪啟疆,《藍色水手》,頁 215。

  • - 13 -

    行伍排列,過去的熾熱和此刻現實

    一直保持的燦爛會褪淡嗎?

    未來、緊抱天空和土地的是一份懷疑嗎?

    十月了,而十一月、十二月會愈冷

    我的血會變得冷嗎?

    中華民國,我停下車,釘在路旁

    向旗所傾語的國家之名,說生日快樂51

    「血」有血緣的象徵,亦為詩人對於外在環境與自身存在,深沉的自我辯證。國家在不

    正常的統治與領土關係下,是否產生另一種新的懷疑?而自中國大陸飄揚過海的血肉之軀,

    是否在新的土地上能生根?

    汪啟疆雖認為他的創作重視生活,並不刻意對台海情勢著墨。但我們仍可從詩作窺見他

    逐漸以台灣為家向下扎根的思想:

    我那裡也不會去了;國土的意義

    就是葬地。

    我會變作屏東甘蔗

    我會是玉山箭竹

    我最可能成為招潮蟹

    守住這一生所得、我僅有的家。52

    直截說出自己「那裡也不會去了」,因為台灣就是「葬地」,是永恆的存在,是子子孫孫

    長居的家園。即使在死後轉生,也必成為台灣土地上的生物,在下一生出生在台灣,守候著

    這個「僅有的家」。汪啟疆也曾在訪談中提及,就連父親都葬在台灣了,台灣就是他生長之地,

    台灣就是他的家53。由此觀之,汪啟疆歷經一生不斷摸索家國的形狀,漸漸清楚自己的根早已

    在台灣落地生根。

    五、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宗教情懷與文學創作

    海洋的洶湧、危險,一度使汪啟疆感受到人在海上的脆弱與孤獨,曾萌生放棄的念頭。

    幫助他克服的,除了對理想的強烈堅持外,最重要的就是虔誠的宗教信仰。綜觀汪啟疆的各

    類作品,不乏以同情、和平、愛等富宗教情懷之主題,而聖經典故、詞彙與體驗,亦經常穿

    插於詩作中。可以說基督教信徒與海軍身分在汪啟疆的創作過程中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再

    51 汪啟疆,《台灣海峽與稻穀之舞》,台北:黎明文化,2005 年,頁 157。 52 汪啟疆,〈國土〉,《台灣海峽與稻穀之舞》,頁 158。 53 汪啟疆說:「你的故鄉在大陸,你去過故鄉甚麼沒有?你的爸爸現在就葬在這裡,你死了之後你是會回大陸

    去葬,還是會葬在這裡?當然是葬在這裡啊,像我跟你們講灑在台灣海邊(按:骨灰),不也是嘛?」

  • - 14 -

    者,基督教不僅僅影響著他的寫作,更延伸至教會服事、監獄志工、海洋教育等眾多面相。

    本部分將探究汪啟疆如何以寫作、教育與社會服務來實踐宗教情懷。

    (一)宗教體現

    1. 宗教意識

    汪啟疆是在妻子趙頌琴的引導下接觸基督教與《聖經》。談及基督教如何影響寫作風格,

    汪啟疆有以下的解釋:

    我們本身有自己的信仰觀、價值觀和生命觀,就我的生活習慣,信仰觀、價值觀、生

    命觀都談得太高了,我的生活習慣,就我接觸到的,給我一個觀念:我去看任何事情,

    都是看他好的那一部份,而不喜歡看壞的那一部份。這就是我的文學寫作的態度。54

    宗教信仰對汪啟疆的潛移默化影響其寫作態度,但他的寫作並非教條式地顯揚基督教「善」

    的觀念,而是內化為一種基層的生活習慣,以正向的態度看待事物。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哀

    慟有時,跳舞有時》55及《台灣˙用詩拍攝》56二書的章節前皆以《聖經──詩篇》作為前導,

    有以文學傳教的積極意義。詩篇中的歌頌、讚美、謝神57等主題充分展現引領讀者感受美的意

    圖。汪啟疆亦以詩篇中的優美語句感謝神的恩惠,並結合現實關懷,將其轉移至對現世的希

    望,為人世祝禱:

    它生活著時間。

    我母親的少女時代

    我妻子的少女時代

    我女兒的少女時代

    它生活為土壤。

    聖經舊約應許的

    「給他們流奶與蜜之地

    正如今日一樣。秋稻已過,夏令已完

    鸛鳥知道來去的定期

    斑鳩燕子和白鶴也守候當來時令

    耶和華給你起名叫青橄欖樹」

    所指就是這裡

    工作後,我安靜坐下樹底草叢

    54 不同於其他負面書寫的詩人,汪啟疆堅持書寫人生的光明面,呈現真、善、美。訪談中他提及有一次陳黎問

    他為何不書寫敗德部分?而這一場對話恰巧揭示出汪啟疆的自宗教信仰延伸的寫作態度。詳見汪啟疆訪談稿。 55 汪啟疆,《哀慟有時,跳舞有時》,高雄:春暉,2011 年。 56 汪啟疆,《台灣˙用詩拍攝》,高雄:春暉,2009 年。 57 詩篇收納了精選的詩歌一百五十篇,仿效摩西五經分為五卷,遠在以色列人被擄歸回時期已是猶太民族一本

    偉大的讚美詩集……詩篇中的詩歌包含頌讚、敬拜神的詩歌;有祈求幫助、保護、拯救的詩歌;有懇求赦罪、

    感謝神的詩歌。出自和合本《聖經》,頁 658。

  • - 15 -

    閱讀耶利米書

    滿心感謝。58

    本詩引用大量《聖經》典故,引號部分皆出自《舊約聖經•耶利米書》59第一段──先知耶利

    米蒙召與受命60,本章記述先知耶利米受命於國人被擄之前,並持續其事奉至被擄之時之過

    程。在他執行先知任務的漫長歲月裡,他警告神的子民,由於他們拜偶像犯罪,國家將遭受

    嚴重的災難。他也預言將來人民要歸回故土,重整家園。表示自己受主感召,並滿心感謝神

    給他的恩典。汪啟疆由「迦南美地」而「台灣鄉土」的設喻,卻為有意為之,以《聖經》預

    言表明自己對鄉土的熱愛,肩負重整家園之大任,更象徵其長期漂泊後回到自己的土地,而

    生出對自己家鄉的依戀與感恩。

    2. 宗教的架構

    宗教除了影響汪啟疆的寫作主題,亦成為汪啟疆長詩的寫作架構,在《台灣•用詩拍攝》

    及《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兩書中甚為明顯。《台灣•用詩拍攝》輯七「給埋在大寮鄉土層深

    處的父親」中有一首組詩〈天命〉61便以《舊約聖經──傳道書》62的字句為各段標題,以父

    親死亡為時光命題,父親之死看似終止時間,卻在詩人心中啟動對父親意志的探尋,死亡之

    後,方開啟活著的人之眼,得以看見生命百相。故全詩雖瀰漫著對生死命運的無奈,但人猶

    有突破天命的可能,看似受上帝主宰,卻強調人在其中的自主性,與《傳道書》的理念63相符。

    《哀慟有時,跳舞有時》一書則為〈天命〉形式的延伸,原本作為詩歌段落的小標題擴大至

    組詩的題綱,主題從時間之書擴大至眾生相,以生命定數為詩集命名。不僅在作品中直接引

    用《聖經》中的文句或作為篇名,內容也有模仿《聖經》寫作的跡象:以散文做義理上的說

    明兼以意象、感觸、思緒等密度較高的詩句呈現神旨。表現《聖經》的傳教意義,既把「異

    象」啟示百姓,又要給予明說,以免百姓誤解先知的意思。64宗教形式的應用使汪啟疆的詩作

    與生活於台灣的人間實象結合,擴大內涵,透過文學的形式傳唱,完成汪啟疆的佈道願景。

    58 汪啟疆,《哀慟有時,跳舞有時》,高雄,春暉,頁 14-15。 59 《耶利米書》32:23、8:20、8:7、11:16。 60 出自和合本《聖經》,頁 876。 61 汪啟疆,《台灣˙用詩拍攝》,頁 220-230。 62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

    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

    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

    有時,恨惡有時;征戰有時,和好有時。出自《傳道書》3:1-9。 63 《傳道書》的作者(相傳為以色列王國第三任君主所羅門王)表達了太多消極和沉悶的內容,卻給了我們認

    識自己的機會,可藉此得到啟發與安慰,且發現在《聖經》中充滿從神那裡得來的盼望;這盼望使人生有了更

    大的意義。出自和合本《聖經》,頁 792。 64 陳健民 (2011) ,〈枕頭、燈光、筆記本──評汪啟疆的詩集《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文訊》314 期,

    頁 114。

  • - 16 -

    (二)在醜惡中找到美善:文學與社會實踐

    基督教信仰對汪啟疆的影響甚為重要,除了以文學的方式,融合信仰的美善,更將宗教

    情懷具體體現於社會服務。退伍後汪啟疆積極尋找各種服務社會的方式,除了奉獻更多時間

    給教會、到海軍官校兼課貢獻專業,下一步就是前往高雄少年監獄、高雄女子監獄擔任教育

    輔導志工。他提到退伍後,投身服務之因:

    所以我就替自己的生涯規劃說,我現在不是一個消耗者,我還是一個生產者。在監獄

    裡面禮拜一到禮拜五全天志工,我禮拜六禮拜天是我的宗教時間,禮拜二禮拜三禮拜

    四就像今天一樣,我在軍中在兼課,講戰略、講作戰、講領導統御、講生涯規劃。我

    在其他地方學校或者有類似於各位同學們這樣子,就去呀。我努力地在讓自己同樣使

    自己成為一個生產者,我想這也就是我能夠每到兩年就有一本書的歸納和出來。65

    一方面不想浪費時間及白領終身俸,另一方面,此服務精神也是宗教使然。也因為這段豐富

    的生活經歷,得以擴大創作者的寫作題材,蒐集不幸者的故事,使作家始終靈感不絕。不同

    於小說家,詩人抽象化故事的具體細節,而使人間的苦難有了象徵意義,表達破碎家庭的苦

    痛情緒。在監獄的傳教過程中,他強調要將《聖經》簡化、生活化以進入受刑人的世界。並

    且要貼近人的心思意念,透過陪伴的過程了解弟兄姊妹的需要和感受,人與人之間在關係中

    產生共鳴,神的話語才能進到人的內心深處。66

    監獄中須面對許多重刑或死刑的犯人,直接感受到受刑人的痛苦。即便無奈,他依然能

    在醜惡處找出美,對受刑人付出悲憫的基督之愛。67汪啟疆此主題的作品多收於《哀慟有時,

    跳舞有時》一書中,以〈獄囚者〉為例,表現獄中人身為社會底層,被「遺棄還繼續遺棄」

    的「邊緣人」的形象:

    哀求趕快簽核我多次申報的假釋資格

    每天都意識日子的刀鋒更貼近頸脖

    每刻都恫嚇我一次又一次的……延期。

    明白自己被遺棄還繼續遺棄……

    囚室疊多了無數影子他們對我啐吐排泄/唾液精液尿液,消遣我屈蹲變矮的身體。

    「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我在監裡

    你們來看我。」

    天天讀馬太福音廿五章的審判與憐憫。

    天天編個新故事告訴向自己逼近的影子。68

    65 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66 何毓芬 (2014/6/24) 〈說生命故事的傳道人 讓信仰產生共鳴〉,《基督教論壇報》

    http://ct.org.tw/news/detail/2014-1734(最後確定日期:2014.9.13) 67 陳健民 (2011) ,〈枕頭、燈光、筆記本-評汪啟疆的詩集《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文訊》314 期,頁

    115。 68 汪啟疆,《哀慟有時,跳舞有時》,頁 60。

    http://ct.org.tw/news/detail/2014-1734

  • - 17 -

    對於眾多受刑人而言,莫不希望申請到假釋,短暫體驗重獲自由的感覺。但一次又一次的延

    期,除了使受刑人倍感絕望,使他們對未來的恐懼更加深。而無數的影子象徵著不同時間的

    自己,經歷如此長的時間,人的心志、外貌也會隨時間逐漸改變。詩中引用馬太福音廿五章

    的內容:耶穌對兩群人的行為做出審判,其中一群雖沒有幫助耶穌,卻努力幫助受難者,給

    他們吃、住、穿,在監裡的時候去看他,耶穌稱他們義人將永生。另一群則只幫助耶穌而沒

    有幫助他人,因而被稱作惡人,要往永刑裡去。69這是汪啟疆對基督教義的理解,以行動實踐,

    幫助罪犯乃是聽從耶穌基督所云,要幫助世人,才得以成為一位義人。

    (三)到大海去呀,孩子:海洋教育的傳承意義

    臺灣四面環海,為典型的海洋國家,理應以海洋為命脈及國家發展重點。惟政府遷臺後,

    仍然延續大陸傳統思維,對海洋的教育政策更以「由陸看海」70為主,無法對海洋有較為親近

    的課程。1998 年,漁夫作家廖鴻基創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致力於鯨豚保護及海洋教

    育。而作為一位將一己生命獻身海洋的詩人,汪啟疆希望透過文學將此經驗傳承下去,因而

    於 1998 年出版《到大海去呀,孩子》71童詩集,在序文中對寫作角度、欲傳達的理念,做了

    以下的解釋:

    不僅要具有童趣的天真自然,以孩子的眼睛和文字,表達非成人世界的想像力;還應

    包括一些知識性、實用觀。以及他們尚未盡能接觸的趣味、經驗與期許,好讓孩子去

    思想。……這本童詩,就是以老師和媽媽的味道,面對在長大的孩子們寫的。站在台

    灣這海島,把海洋的雄闊,魚族和環保,大海和人文,大自然的生命感,告訴孩子們,

    由他們去想。72

    汪啟疆在本書多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視角互用,一則把自己當作孩子,跟著家人一起到海邊

    玩耍,表達對海洋天馬行空的想像。二則以媽媽的溫柔語氣貼近孩子的心,引導他們認識與

    親近海洋。不過他強調,不管如何引導,孩子們依然要自己感受大海,才能誠心的愛上大海:

    海灘柔細的沙,像心情

    爸爸脫下鞋,牽我手

    赤腳和沙說話。

    沙灘印出兩行大小

    乾乾淨淨的清楚腳印,在潮濕的水線上。

    爸爸說

    沙灘會告訴你

    大海的心事,

    69《馬太福音》25:31-46。 70 教育政策是國家整體政策的重要一環。由於戒嚴時代的海洋禁忌與大陸國家的思維,國家整體政策向來重陸輕洋,導致教育政策無可避免地偏重「由陸看海」。教育部(2001)《海洋政策教育白皮書》。 71 汪啟疆,《到大海去呀,孩子》,台北:三民,1998 年。 72 汪啟疆,《到大海去呀,孩子》,序文。

  • - 18 -

    你也可以像沙灘

    說你的心事,再由他一點點的

    慢慢告訴大海。

    我說

    我都已經告訴腳印了。73

    汪啟疆把自己化成孩童,進行人和海的對話,憑想像將人與海融合。而雖然整個過程是由爸

    爸帶領,告訴他如何和海說話,但最後引領孩子生發自己的體會。而使海洋經驗有了世代間

    傳承的意義。

    汪啟疆對海洋經驗的傳承更展現於他對兒女的教育,在《到大海去呀,孩子》一書出版

    前,汪啟疆已有數篇寫給兒女的「海洋教育」詩。因「鹽」為大海的結晶,有「神聖」的意

    涵74,故以「鹽」作為主要的意象:

    每趟回來,總是自眉目間

    把鹽捻點兒、安靜的

    餵你,注視你嚼嚥

    吸吮,讓身體

    習慣於父親的那種,鹹。75

    汪啟疆以一點一點的鹽逐漸啟發兒子對海洋的興趣。而「安靜」與「注視」的動作則表達出

    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溫柔與愛。強烈的傳承理念,希望兒子能克紹箕裘,並全然的接受父親的

    意志,以大海之子為榮。〈隨風聲回來〉76同樣用「鹽」作為父親要兒子繼承的志業,但這種

    傳承卻是不疾不徐、溫柔而無壓力的,而兒子亦回報以「響滿回音」的胸膛,表現對海洋滿

    腔的愛。

    基督教相當重視「傳承」的意義,賦予「年輕人」佈道的使命,汪啟疆對教育的理念,

    無疑受到基督教的影響相當大。汪啟疆主要傳達的「人文海洋」77概念,在孩子們心中埋下想

    像的種子,引導他們愛上海洋。作為一個父親、一個信徒、一位詩人,他對海洋教育付出的

    努力不容忽視。

    汪啟疆在基督教的影響下,將誠與愛擴展到更多面向,尤其將關懷的觸角延伸至世人忽

    略的社會底層──少年受刑人身上。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以大海的寬闊胸襟對年輕的下一

    代付出。他的傳道性格在這些方面做了最大的展現,也為作家的社會實踐寫下了新頁。

    73 汪啟疆,〈海灘上的腳印〉,《到大海去呀,孩子》,頁 10-11。 74 汪啟疆引用紀伯侖的話說明大海的神聖。汪啟疆,〈曬海作鹽,舔鹽為詩〉,《風濤之心.台灣海峽》,頁

    195。 75 汪啟疆,〈留給兒子的紀事〉,《海上的狩獵季節》,頁 50。 76 汪啟疆,《藍色水手》,頁 12。 77 吳靖國指出海洋教育應跨領域,而達到的諸多目標,其中第三點針對人文領域指出海洋教育的功用是對人文

    海洋的欣賞與表達,提升學生的心靈境界,進而導引學生得以「理解與欣賞海洋」。吳靖國,《海洋教育:海

    洋故事教學》,高雄:麗文,2011 年,頁 16。

  • - 19 -

    六、拍攝台灣──汪啟疆的自然書寫

    汪啟疆 2000 年自海軍退伍後,同年出版《人魚海岸》一書,從海軍生涯中對海洋的熱愛,

    轉向對土地的溫柔。2005 年《台灣海峽與稻穀之舞》,他直言其心路歷程乃將自我定位為從遼

    闊的海洋深處,到達土地的沉思。78若論及汪啟疆此寫作層面的轉向,主要源於林燿德的自然

    詩。79他曾引用林燿德書中的一段關於自然書寫的文字說明人與自然的關係,揭示書寫者在自

    然中所扮演的角色,並印證其自然寫作的美學特質:

    人既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也是大自然的縮影;因此,用現代術語來說,人和大自然的關

    係不是上下位階的區分,而是互為正文的聯立體系。也因為這種人與自然的互相溶滲,

    追求抒情的境界、深入大自然的景觀,以尋求心靈上的妙悟與和諧。80

    因此,汪啟疆對自然寫作的態度,便是以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物我合一的精神進行描寫。而

    汪啟疆善用的詩歌體裁,因具有「抒情」的美學特質,更有助於捕捉對自然的感動。81在後記

    中也提到人和生活、土地的關係:

    生活,實在是個無窮盡的接觸──只要你願意接觸,它就給你體溫與悲喜;而土地,

    每一族痕也都會有聲音自腳底傳遞到眼睛、心、感情裡。你非常明白一株巨樹所鋸斷

    的、時間裡的陽光風雨事故變遷;因為那裏頭就活著你,是你的全部分82

    由上文可知兩者對自然書寫的觀點類似,人和大自然是兩個同等的本體,自然中有人,而人

    的心靈與身體中有自然,仍在傳統自然美學的範圍界線內。汪啟疆不甚強調「自然科學元素」

    及「自然語言」83的表現,以抒情的方式進行書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書寫多收錄於《台

    灣˙用詩拍攝》,此書的出版動機源自作者已瞭解自己的國族認同與籍貫定位,不再任波濤無

    垠盪移,而體悉一份沉凝、共生、紮根厚實的鄉土情感,欲「透過詩展現自己的家土」84。延

    續此作,2013 年受高雄市文化局委託,寫作《山林野旅手札》85,為「南方人文駐地書寫」

    78 他的《台灣海峽與稻穀之舞》自我定位為從遼闊的海洋深處,經過波濤的體認,到達土地的沉思。就非常直

    接坦率地交代了他的心路歷程。他在尋找結束漂泊後靠岸的土地,我輩這樣的文學人自省,深深感動。彭瑞金,

    〈漂泊由你,定根也由你〉,收於《疆域地址》之序。 79 於是,我安靜思想。我想起林燿德三弟,相信他同樣會對我說出這麼真誠的告白和要求,燿德弟會告訴我什

    麼呢?……於是,我決定以他們的話,做為這本詩集的自我序言。出自汪啟疆,《台灣˙用詩拍攝》,頁 8。 80 林燿德,《世紀末現代詩論集》臺北:羚傑,1995 年。 81 汪啟疆的詩有著異於常人的意象創造。軍人的堅韌、海的變幻、詩人的想像。汪啟疆以軍人的熱血沸騰,創

    造新的美學特質,為海洋詩添寫新頁。出自蕭蕭(2001),〈台灣海洋詩的美學特質〉,《台灣詩學季刊》29

    期,頁 41。 82 汪啟疆,《台灣˙用詩拍攝》,頁 236。 83「自然語言是自然寫作者常運用的寫作語言,也是自然觀察者習慣使用的自然語彙」陳健一 (1994),〈發現

    一個新的文學傳統──自然寫作〉,《誠品閱讀》17 期,頁 82-83。 84 汪啟疆在後記中交代他寫此類詩作的緣起:這本詩集的源起,是 2008 年《疆域地址》的孿體,心靈滲進島國

    土地各處,我對自己生命發生另一次認知。……海軍官校畢業派艦,初次手記內抄了一句梵穀:「我在這地球

    上走動了三十年,由於感激,想留下一些紀念品。」 ……我感動的在自己土地生活已逾他一倍時間,即使大半

    屬於潮汐風浪,但是自己絕對同有一顆倍逾於他所認知的心。 85 汪啟疆,《山林野旅手札》,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3 年。

  • - 20 -

    計畫86。前者為詩集,詩作的風格較多變,有溫柔細膩者,亦有雄渾壯闊者;後者為散文集,

    以進入高雄茂林、那瑪夏、桃源山區的所見所聞為主題。其中大多記錄和當地居民的談話、

    對自然的觀察,並將人文精神投注山林。

    (一)詠物與抒懷

    1. 人與物

    汪啟疆以詩一點一滴記錄下這些年他所生活、所愛的土地。其中作品大多為以生活中常

    見的動植物及登山所親見之山林美景為主題的自然書寫。在單一動植物方面,以此為書寫主

    題者,多藉詠物之特徵延伸個人生活經驗:

    白頭翁夫婦,知道自己是對方的

    一生一世,也知道生命

    短促。

    到哪裡都在一起,比翼

    彼此呼應、凝望、閉上眼睛。

    閉上眼睛才曉得

    妳挨的多麼近、緊、溫暖;閉上眼睛

    更曉得妳是那麼大的孵抱,我低低鳴叫

    安心得不願飛開去。87

    白頭翁頭部為白色,傳統中象徵白頭偕老。將白頭翁夫婦的鶼鰈深情,把握短暫的生命相愛,

    投射到自身,延續他一直以來所書寫的對妻子深刻情感的主題。此外,將母親比作梔子花,

    表達對母親的愛:

    為什麼梔子花會

    那麼溫柔,氣息寧靜得

    如手指撫觸......媽媽的婉美

    思考任何事物,包括梔子花

    婉美是由眾多開落襯出的

    美消耗著身體、心、或其他部分

    鹽在眼淚和水和大海裡舔到這一切

    86 民國 99 年高雄縣市合併,幅員便廣,便產生不少寫作題材。文化局邀請六組作家、導演、插畫家,希望藉文

    學、繪畫、攝影等方式呈現高雄的多元風貌。 87 汪啟疆,《台灣˙用詩拍攝》,頁 94。

  • - 21 -

    婉美的,母親們,在梔子花香土地

    綻開平安恬謐,懷抱嬰孩坐在梔花的起點終點

    安慰著島嶼、海洋、和所有尚未寧靜的靈魂。88

    將母親塑造成溫柔婉約,犧牲自己保護孩子的形象,同時也比作大地,細心呵護我們的島嶼、

    海洋,和島上的人們。

    汪啟疆此類「詠物詩」的主題多變,內容也多以主觀角度描寫、比喻,但其抒情的特色

    及人與自然事物的相映、融合,和其他作品則是一致的。即使登山所見,汪啟疆所書寫的土

    地,依舊和他的海上經驗聯繫,包括海軍旦夕將死的生命體悟,與遙想家中賢妻的羇旅思念,

    最後海軍守疆衛土則一如母親守護家園。「詠物」固然歌詠台灣鄉土,描繪台灣眾生相,但汪

    啟疆的台灣鄉土書寫顯得更為複雜,縱然詠物抒情本是中國文學傳統,但他筆下的台灣卻囊

    括了周遭的大片海洋,其意象不同於其他自然寫作作家,更召喚出海軍生活中豐富的生命體

    驗。

    2. 人與山林

    汪啟疆登玉山、奇萊山、合歡山,沿花東鐵路旅行,這次他以雙足體驗土地,對事物的

    細膩描寫與獨特聯想,也運用在寫景上:

    被雨扯低了

    天空

    田畦的油菜花

    有人留下溼腳印

    走過去......

    裂向四方的

    雷聲

    仍洗滌著 遠方

    山色吹起一陣口哨

    有人的頭枕在林木流出的

    水聲上89

    用視覺、聽覺等多種摹寫描寫初鹿田野的遼闊,由遠至近紀錄雨中的美景,「扯低」、「裂」、「洗

    滌」等詞語充滿動態感,亦有古人枕流漱石之閒適。

    登百嶽之雄壯,則於〈玉山脊徑〉一詩呈現:

    88 汪啟疆,〈梔子花〉,《台灣˙用詩拍攝》,頁 99。 89 汪啟疆,〈初鹿〉,《台灣˙用詩拍攝》,頁 118-119。

  • - 22 -

    斧痕劈出,這咬牙的山

    這道窄徑,真是個高陡寒怯

    太陽失溫,石礫岩頁彼此緊鉗

    風一直剷挫礫層上那原生的

    裹墊的、玉山矮箭竹

    脊線以駭人峭直、陷落過失蹤人口

    聽不到鷹唳、石頭有重量、聲音裡有風

    軀體被冷凍裸劃、我在下墜前抖擻

    徑線掛往更高的稜脊

    以狹隘呼喚

    以 霧鎖扣的顫悸呼喚──踏入脊背最窄的

    山之高岌

    到此,脊徑抖擻著凜壯至美的顫慄

    知悉負重前涉,靈魂的顫慄

    扯拽彼此安全索帶空隙,擊扣杖鎬的重量

    將一生化作短短的片刻凝視、戰慄(生活已沒有更大的空曠

    擱放時間和隕石了)

    脊徑上

    肉都戰慄了,我以骨頭向上邁挺

    注目三九五二海拔90

    本詩不斷使用「戰慄」、「抖擻」等詞凸顯登山時氣溫之低,再以「顫慄」、扯拽彼此安全索帶

    空隙」表述內心之恐懼,從對大自然之折服,再到「我以骨頭邁挺」,表現人亟盡全力,欲與

    天、地昂揚之氣勢抗衡。全詩營造出寒冷而荒涼的景象,沿脊徑登山的途中危險重重,直到

    最後登上高峰,驚豔於玉山之雄奇,時間彷彿在此刻凍結。思想方面,表現人在面對玉山時

    的渺小,固然承認人的渺小,卻又思考人在天地之間的存在意義,如同他面對大海之壯闊時

    之自我省思,貫徹其自然寫作的理念。汪啟疆自然詩的特色,是欲在單純的自然描寫中,投

    入更多人生感悟及關懷。他走遍台灣,親身體會台灣的山川森林,以他的實際經歷,讓作品

    更具人文內涵與價值。

    汪啟疆在海軍生涯中,度過無數海上歲月,征服許多險惡海象。如今他回歸鄉土,放下

    了那份豪情,反多了幾分對土地的溫柔、和對大自然的崇敬,且希望成為自然的一部份。但

    無論是海洋或是鄉土皆一脈相承汪啟疆對台灣的真情,也是他自然書寫中最欲傳達的理念。

    90汪啟疆,《台灣˙用詩拍攝》,頁 130-131。

  • - 23 -

    (二)時間意識與史詩準備

    《台灣•用詩拍攝》一書雖以「拍攝」為名,汪啟疆其實是以「詩」作為拍攝器材,將

    瞬間的影像記錄,凍結時間,轉為永恆的記憶。91換言之,汪啟疆其實是藉攝影表達他時光命

    題。故本書以〈時間書〉為首,紛紛將輯名以「時間」貫串:第二輯則名為「聽時間說話卻

    聽到自己的呼吸」、第六輯「日曆月曆年曆記事曆」,強調他所捕捉的時間意識。

    除了確實的文字史料,攝影更是一種寫史的方法,甚至更為真實、更具意義。92出於對時

    間的無奈,才更要保留住剎那的畫面。而汪啟疆更用詩往鄉土裡拍,拍出了最微小的變化與

    時間的足跡93。從南台灣名勝景點94、台灣生態全貌95、東部風景96,與水手關係密切的各地港

    灣97,用詩歌歌頌台灣之美。但善與惡往往並陳,描寫了二二八事件98及世界角落承受戰爭和

    貧窮的人們99,並以書寫父親作結,有回顧自己身世,書寫家族史的意圖。他拍下大量的「史

    詩」題材,汪啟疆的「拍攝」似乎在為他的「史詩」作準備,呈現「家國史」、「民族史」的

    格局,將照片寫入歷史。100

    過去的汪啟疆以氣勢磅礡的長詩禮讚海洋、擁抱海洋,愛自己的「國」。結束了漂泊而靠

    岸後的汪啟疆,以文字簡潔凝鍊的短詩101歌詠大地、親吻鄉土,愛自己的「家」。他具備強烈

    的時間意識、歷史命題,及欲完整寫下臺灣海洋史的企圖,再加上他所「拍攝」的許多歷史

    證據,同時連接了海洋、土地與信仰,種種因素將成為他寫作史詩的養分,方能促使台灣海

    洋史之專著──《風濤之心•台灣海峽》的完成。

    91 在面對時間時,攝影相較於文字是顯得不耐煩的,所以汪啟疆以文字做為攝影器材,讓時間得以沉靜下來,

    他以詩拍攝,歲保留住了象徵性與綿長的感情細節。李進文,〈為下一部史詩進行田野調查〉,《台灣˙用詩

    拍攝》,頁 3。 92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曾說過:「歷史依照確實的史料來編撰回憶錄,乃一純粹的智性言論……,攝影

    則是肯定而短暫易逝的證據。」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明室:攝影札記 La Chambre Claire》,許綺玲譯,

    臺北:台灣攝影,1995 年,頁 110-111。 93 他 2009 年 7 月出版的詩集《台灣˙用詩拍攝》,以文字凝鍊生活的每個瞬間,從微觀的視角捕捉各種微小事

    物,舉凡從稻間滑過的風之足跡,或者在時間軸李變化的小鎮風情……等,都再詩集一一顯影。王慈憶(2010),

    〈他從海上來-汪啟疆與《台灣˙用詩拍攝》〉,《文訊雜誌》300 期,頁 126。 94 如〈安平古堡〉(頁 64)、〈左營〉(頁 72-73)、組詩〈在我們島上〉中之〈鵝鑾鼻〉(頁 78-79)。 95 如〈灰面鷲〉(頁 92)、〈白頭翁〉(頁 94)、〈蚵〉(頁 108)。 96 如〈東海岸〉(頁 116-117)、〈池上〉(頁 124-125)、〈蘇澳港〉(頁 138-139)。 97 如〈澳底〉(頁 150-151)、〈旗津〉(頁 162-163)、〈東港〉(頁 168-169)。 98〈二二八〉組詩(頁 189-191)。 99〈島嶼外的事〉組詩(頁 200-209) 。 100那些故事是一張張的照片,把照片置入相本裡就漸漸有「家國史」、「民族史」的格局。這些「照片」都是

    史詩的題材,汪啟疆似乎在為土地和心靈先行「構圖」,為下一部史詩正式「開拍」前進行田野調查。李進文,

    〈為下一部史詩進行田野調查〉,《台灣˙用詩拍攝》,頁 5。 101「近些年習慣於思想,並力求文字上的簡潔」。汪啟疆於後記〈大地的靈,心中的魂〉,《台灣˙用詩拍攝》,

    頁 47。

  • - 24 -

    七、以海洋寫史:詩作中的歷史敘事

    《台灣用詩拍攝》與《風濤之心.台灣海峽》皆為汪啟疆的長詩之作,相較於前者以台

    灣風景作為書寫題材,《風濤之心.台灣海峽》則直面一直以來與他關係密切的「海洋」主題,

    以「海洋」貫串兩岸戰史,連結海洋、大地與史詩信仰。102呼應眾人的期待103,汪啟疆以超越

    現有台灣詩壇之格局為創作目標,完成長篇「史詩」──《風濤之心.台灣海峽》。他曾提及

    詩中的史觀,並且與生活中之元素共同震盪,旨在描寫出一部不同於以往題材的海洋詩:

    我當時寫《風濤之心》的時候把它當作一個連貫性的,從大航海時代,從冒險那種海

    上的心態,還有一個水手的那種貪婪、那種性情、那種面對海洋的寂寞,甚至包含情

    慾和死亡,這中間的轉換,然後再進入我後來的狀況。104

    軍中「規訓」105 的影響,使得原先單純的同胞情誼,在擴大在軍隊前線部隊戰鬥下,加

    諸權力之責任制影響,凸顯出汪啟疆在海軍文學上的不同;並且隨著權力與領導群眾之差異,

    汪啟疆的詩便隨著職位高低而在呈現不同的發展,加上在海軍艦艇上漂浮的生活,以及軍隊

    陽剛環境的影響,使得性剝奪的影響能力達到最大。106故呈現出不同他詩的主題:對死亡的

    恐懼而衍生出水手的寂寞、軍隊同舟共濟的袍澤情誼,以及在船上所萌生之女性幻想。

    橫跨了國民政府遷台到台灣解嚴改革開放的時代,汪啟疆的詩作,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

    深厚的時代因素,對於戰爭或時事的主題書寫也在汪啟疆的創作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考察《風

    濤之心》的架構可知:汪啟疆企圖以「大航海時代」為序,象徵過去於海洋生活的靈魂與文

    化傳說,乃至神話,之後從航行更駛至〈其他之歌〉,107貫串了汪啟疆服役的海上生涯。汪啟

    疆亦自言:「回到海洋中間一段一段的,包含從大陸撤退回來,包含在台灣海峽的任務值勤,

    身為一個海軍、身為一個丈夫、身為一個爸爸,在這種家庭份量的中間一份難依難捨,但必

    須離捨的狀況,跟一個海軍父親的情況。」108故我們可將《風濤之心.台灣海峽》視為一以

    戰爭角度書寫之台灣史,作者的軍人身分更使得這本史詩頗堪玩味。

    102 李進文在《台灣.用詩拍攝》對汪啟疆的期許與盛讚之語。李進文,〈為下一部詩史進行田野調查〉,收錄

    於汪啟疆,《台灣.用詩拍攝》,頁 5。 103 除了李進文、張默在序言中鼓勵汪啟疆寫作長詩,包括余光中亦對文壇有海洋長詩作家的期許。余光中說:

    「一個前英國的詩人寫的舟子那一本長詩,他說台灣還沒有,希望有海洋長詩這方面的出現。」引用自汪啟疆

    訪談稿,詳見附錄。 104 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105 傅柯(Michael Foucault)的規訓理論曾言:規訓是一種以人體為目標的權力機制,目的在造就的是馴服、訓練

    有素及柔順的身體,它透過規訓機構運用細緻的技術,對人體進行具體的政治干預形式。規定了人們如何控制

    他人的肉體,通過所選擇的技術按照預定的效果,使對象各方面都符合控制者的願望碩士論文。參見傅柯著,

    劉北成等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苗栗:桂冠,1992 年,頁 172。 106 性剝奪是指當性剝奪的情況發生後,個體對於性更加渴望,而這種渴望會使個體對於吸引力的知覺提升,亦

    即性剝奪的程度與外表呈現高度正相關。王智民(2013.2),《主、客觀性剝奪與性別對外表吸引力知覺之影響》,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心理碩士班碩士論文,頁 39-41。 107 汪啟疆,《風濤之心.台灣海峽》,頁 194,〈其他之歌〉這首詩中寫的是退休之後的生活「五點鐘雨停微

    亮中/家人在涼沁中安睡/我的心在安睡中掃動/我的手撿拾妥當了一切/休假了,我不是軍人和階級/只是

    一個平凡的丈夫和父親」汪啟疆退休之後的生活大體展現於此。 108 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 - 25 -

    本章將以《風濤之心.台灣海峽》為主要探討對象,探究汪啟疆寫作「史詩(Epic)」的

    企圖,最後延伸至關於軍人身分認同,乃至國族與家鄉的認知,對於他創作之具體體現。

    (一)在陰暗海域中激盪:人文主義的精神私史

    汪啟疆的海上生活,呈現自然與生存的對立結構,兩造之間不斷奮鬥、頡頏,而此結構

    頗受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的影響109,呈現出一種人類和自然荒謬的對抗,及其導致的

    黑暗:

    我很不幸輪到晚上十點到早上兩點的保護警戒,在駕駛台的時候,那時候只顯現一種

    人的脆弱和孤獨。我在那就想,跟我同年齡的人,現在在台灣做甚麼?而我為甚麼在

    這?連個除夕夜都要在這裡吹風受凍?最後,卻在黑暗的中間突然變得很真實,黑暗

    使人真實,沒人看到,哭啊,在裡面就哭啊,擦乾了眼淚就自己想:「汪啟疆,沒有人

    逼你到海軍,是你自己的選擇。」想了這個心中就有答案了,那環境變得很寧靜。110

    生存為一種徒勞無功之活動。而如何解決這個荒謬之困境?卡繆曾提出三種選擇,一:自殺,

    二:宗教慰藉,三是:接受荒謬但反叛。111在海洋的黑暗之心中,汪啟疆感受到人生存為一

    種徒勞,但他選擇接受荒謬,同時承認這是自己的「選擇」。固然有水手對死亡的深刻恐懼,

    有時卻又在詩句中昇華為其他形式,轉化對死亡的畏懼。汪啟疆以自身工作的性質,與時代

    共同產生之意識112,陰冷海域中所產生的敘事即使有些作品具有負面、灰暗的特質,卻又能

    反向地產生在正向的文學觀上113,在荒謬中找尋到人的誠與愛,呈現人品格中的力量,成為

    創作的精神。

    (二)書寫「荒謬」:台灣海峽的戰爭敘事

    對於國族主義的討論十分複雜,但吳彥明的提醒可幫助我們在考察作家之國族認同時,

    可將國族主義視為一套內含著衝突與矛盾的論述形構,而不將作家的國族敘事太過粗糙、簡

    單地以建國與否做為評判標準,而應將之理解為一逐漸形構的過程。114汪啟疆作品中的國族

    意識亦為一逐漸形構的過程,從衝突、矛盾後的轉折到走向確立。分析作品中國族認同的轉

    109 孫鈴,《海與風的對話──作家訪談錄》,高雄:高雄廣播電臺,2003 年,頁 111─123 110 引用自汪啟疆訪談稿,詳見附錄。 111 邱盛文(103.5),《老人與海》中人類的勇氣與生命的荒謬,中國文化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頁 66-70。 112 關於這段的描述,主張現代主義的信仰無礙本土精神的發揚,引用自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

    選》,台北:九歌,2006 年,頁 144-145。 113 同時期的現代主義作家或多或少也有這種傾向,如陳芳明曾言:「台灣現代主義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為

    了尋找思想與精神的出路,……是為了對封閉的政治體表達深沉的抗議。因此,台灣作家所寫的流亡與死亡,

    其實蘊藏著正面的、積極的生命意義。」陳芳明(2002.1),〈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207 期,

    頁 143-144。 114 關於國族主義的討論大致可分為原生論或建構論兩大方向,包括西方學者安東尼·史密斯(Anthony Smith)、安

    德森(Benedict Anderson)等人皆有深入探討,在此不佳贅述。本文參考吳彥明(2009.6):〈臺灣國族認同的連續

    或斷裂?評《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1920-1950》〉,《臺灣史研究》第 16 卷第 2 期,頁 259-268。

  • - 26 -

    折,發現其中「戰爭」扮演莫大的關鍵因素。汪啟疆在詩作〈骨頭〉115中寫下以下詩句:

    無名的骨頭象徵戰爭的成就

    一群沉默骨頭不去想活著或死了

    不具名字籍貫,祇有血肉才需要這些

    蒼白冷硬的骨頭忘卻表情,骨頭不知道痛

    迄今被解註為海上桅桿。骨頭是柴火

    撐起硬理由,骨頭自己疊架祭壇

    此詩固然有強烈的反戰思想,卻也可以幫助我們思考汪啟疆對民族的情感。「一將功成

    萬骨枯」是戰爭的結果,但汪啟疆卻以「骨頭」自喻,認為「骨頭」實有無限可能,既超越

    「時間」,亦產生泯除籍貫分野的可能,表達外省第二代來台心境上的轉換。「骨頭」沒了血

    肉與神經系統的束縛,因此沒有知覺,也沒有脆弱,表現出一個軍人對體制的絕對服從,內

    心的疑問只能隱藏起來,在巨大的結構下,這種情感卻隱藏得極為渺小。而自己疊起祭壇的

    舉動卻又表現出在體制底下猶有個人自主意識之存在,對前文起了反諷的作用。全詩仍呈現

    出汪啟疆對國家的信念,他願化身桅桿,以海軍為榮,並讓「骨頭」得以在海上生根。

    汪啟疆服役時正值「忠黨反共」的時代,催生出政治意味濃厚的統一性形象,再到鄉土

    文學論戰時又被拿出來充分討論,引起日後反動的本土派「台灣本位」的主張。戰後第二代

    作家親身接觸到戰爭歷史者極為有限,如白先勇等較為年長者經歷的也多為逃難的經驗。因

    此這一代的作家因台灣處境的關係,始終處於戰爭陰霾,但對於這場歷史的巨變,因為時間

    的距離,反倒多了一個觀看的向度,使他們在戰爭的書寫上加進了深刻向內在探索的成分。116

    而汪啟疆的軍人身分與戰爭、時代脈動反而較其他作家貼近,站在海峽兩岸第一線保衛者的

    位置,對海峽局勢更加敏感,因此汪啟疆得以寫出不同於其他海洋詩人的海洋面貌,特別以

    「戰爭」的角度呈現出另一版本的台灣史,除了擁有海洋台灣的史觀,更是台灣戰爭史的切

    片與紀錄。

    林燿德認為一個作家在面對成長歷程乃至社會因素的認同,必須保持一定的同一性,個

    人於自身家國認同,其實必須面對的是不斷挑戰的變動性,而這變動性往往隨著時代的變遷

    與後代壓力的增加,使一個作家在面對自我認同的哲學有時出現「換軌」的現象:

    任何一個作家,批評家都必須誠懇地面對生命發展的軌跡,承認過去的謬誤和愚昧;最

    恥辱的莫過於篡改身世,為了今日的政治局勢和時代潮流而刻意掩飾遮蓋昨日的意識形態。

    任何作品都可以反覆的態度:包括對自己以及這個世界。不過篡改身世,卻是對文學及歷史

    的背叛。117

    汪啟疆一直以「誠」作為立身處世的標準,寫作亦然,汪啟疆貫徹林燿德的主張,即使對現

    115 汪啟疆,《風濤之心.台灣海峽》,頁 177。 116 黃啟峰(2014.1),〈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

    系博士論文,頁 169。 117 汪啟疆,《台灣.用詩拍攝》,頁 10-11。

  • - 27 -

    代的人來說,「反攻大陸」的歷史是荒謬的,118然汪啟疆承接了外省第一代與外省第二代的家

    國意識,卻不能抹煞那段歷史,他不但沒有隨著軍人身分或是家庭關係的轉換而有所差別,

    更因意識到戰爭意識的式微,為了「抽汲體現這份歷史過程」119而積極書寫1949年後的兩岸戰

    史,從戰爭敘事中產生積極、正向的力量,以書寫尋回戰爭史記憶。

    值得注意的是,汪啟疆雖身為軍人,但並非以官方立場進行宏觀敘事。在台灣七十餘年

    的情感,早已顯示出家國情感的分裂,而這分裂感促使他只能尋求周遭生活的真實性,因此,

    汪啟疆描繪的並不是整個歷史脈絡下的大航海史詩,亦非官方史書的宏觀敘事,而是恰如其

    分的以「詩」獨特的抒情性描寫自己在海上的經驗,自大航海時代、尉官時代,到退休之後,

    故他的詩史可說是成長經驗的體悟,以個人生命呈現的微觀史。

    (三)神話修辭:浪漫精神的展現

    相較於知名英國古典海洋長詩〈古舟子吟〉是一篇連續性的敘事,120《風濤之心.台灣

    海峽》則是一本半傳記式的作品,以汪啟疆的個人生活經驗為軸而做鋪陳。但在神話的部分,

    或許有或多或少取材或與〈古舟子吟〉雷同,如以下描述暴風雨的情節:

    And now the Storm-blast came, and he 此時海洋上肆虐著狂風,

    Was tyrannous and strong: 來勢如此凶猛令人膽寒;

    He struck with his o'ertaking wings, 它張開翅膀追擊著船隻,

    And chased us south along. 向南不停地驅趕走我們。121

    汪啟疆在〈漂泊〉中對於航行的情境,做了更為心理層面的描寫:

    那就是我們的全部了

    如果,只剩下勇氣與愛

    昨天我住這兒,今天我仍在這兒

    唯一桅桿底下,我們對所有風向

    猜測都錯了;我們仍行所當為

    以僅有的,接觸事務,探知某些真相

    對於水手來說,於海上能獲得的反饋形式遠較於路上的生存環境不同,以至於錯誤之發

    生。而人心於海上也沒有其他武器,只有透過心智與信仰來解決,因此產生了許多美麗的民

    謠與神話。汪啟疆早在《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挪用混沌神話作為素材,122但不同於中國神

    118 林果顯(2009),〈一九五○年代反攻大陸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