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12
舆服研究 068 Costume Studies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中国古代“软马鞍”及相关问题 Soft Saddle in Ancient China and Related Issues 内容提要: 中原地区在商代晚期受外来影响而出现了马车,但起初骑马术并未流行,直到战国时期,骑马才开 始普及,并出现成建制的骑兵。影响骑马术能否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鞍具是否齐备。笔者通 过梳理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发现我国大约在战国时开始出现一种由皮革、兽毛等材料制成的软 马鞍。这种鞍一直通用至东汉时期,其分布范围也较为广阔。在性能上,软马鞍的结构看似简单, 但具有足够的设计合理性,契合马的身体结构特征,能够大大减轻马匹和骑者的不适。实际上,在 历史文献中对于软马鞍及早期马具的发展也有着较为清晰的描述。将我国古代的软马鞍与欧亚草 原所发现的马鞍材料进行对比,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应属于同一系统。结合历史背 景考察,很可能是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对于骑兵的普遍需求促进了软马鞍的传播。 关键词: 马具 软马鞍 战国秦汉 欧亚草原 游牧民族 Abstract: Carriages appear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Shang Dynasty, under the foreign influence.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at horse riding became popular. Organized cavalries also appeared at that ti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opularization of riding is the availability of saddles. By study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e author found that a kind of soft saddle made of leather and animal hair appeared in China arou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is kind of saddle was widely used until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its distribution range was relatively wide. The soft saddle seems to be simple in structure, but it was designed reasonably that could fit the structure of the horse,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discomfort of the horse and the rider. In fact, the development of soft saddles and early harness was also described clearly i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By comparing the soft saddles found in China with those found in Eurasian steppe, we can infer that the two are very similar and belong to the same category.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dicates that it is likely that the general demand for cavalry in central China promoted the spread of soft saddle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Key Words: harness; soft saddle; Warring States and Qin and Han Dynasties; Eurasian steppe; nomads 李云河 Li Yunhe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Aug-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68C

ostume Studies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中国古代“软马鞍”及相关问题

Soft Saddle in Ancient China and Related Issues

内容提要:

中原地区在商代晚期受外来影响而出现了马车,但起初骑马术并未流行,直到战国时期,骑马才开

始普及,并出现成建制的骑兵。影响骑马术能否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鞍具是否齐备。笔者通

过梳理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发现我国大约在战国时开始出现一种由皮革、兽毛等材料制成的软

马鞍。这种鞍一直通用至东汉时期,其分布范围也较为广阔。在性能上,软马鞍的结构看似简单,

但具有足够的设计合理性,契合马的身体结构特征,能够大大减轻马匹和骑者的不适。实际上,在

历史文献中对于软马鞍及早期马具的发展也有着较为清晰的描述。将我国古代的软马鞍与欧亚草

原所发现的马鞍材料进行对比,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应属于同一系统。结合历史背

景考察,很可能是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对于骑兵的普遍需求促进了软马鞍的传播。

关键词:

马具 软马鞍 战国秦汉 欧亚草原 游牧民族

Abstract: Carriages appear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Shang Dynasty, under the foreign influence.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at horse riding became popular. Organized cavalries also appeared at that ti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opularization of riding is the availability of saddles. By study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e author found that a kind of soft saddle made of leather and animal hair appeared in China arou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is kind of saddle was widely used until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its distribution range was relatively wide. The soft saddle seems to be simple in structure, but it was designed reasonably that could fit the structure of the horse,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discomfort of the horse and the rider. In fact, the development of soft saddles and early harness was also described clearly i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By comparing the soft saddles found in China with those found in Eurasian steppe, we can infer that the two are very similar and belong to the same category.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dicates that it is likely that the general demand for cavalry in central China promoted the spread of soft saddle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Key Words: harness; soft saddle; Warring States and Qin and Han Dynasties; Eurasian steppe; nomads

李云河  Li Yunhe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Page 2: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69

JOU

RN

AL O

F N

ATIO

NA

L MU

SEUM

OF

CH

INA

二○

一九年第八期

总第 193

马是古代不同地域文明相互沟通的主要媒介之一。考古成果表明,与广阔的欧亚草原相

比,家马在我国出现得相对较晚。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约 3300 年前

的商代晚期受外来影响而出现家马 [1]。不过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没有流行骑马,利用马匹作

战主要表现为马拉战车,直到战国时期才开始大量骑马,并出现了专门的骑兵 [2]。

骑马术的流行离不开鞍具,鞍具是否完备,直接影响着骑马的舒适度和持久性。以往

学界对于早期的鞍具关注较少,虽然在一些研究中有所提及,但尚未形成专门的研究成果。

本文专门介绍战国秦汉时期的“软马鞍”,从考古发现、文献记载以及实际功能等角度对这

种早期马鞍加以考察,并通过对比欧亚草原早期游牧人群的马具材料,探寻地区间可能存

在的马具传播情况。

一 “软马鞍”概念界定

本文要讨论的“软马鞍”一词本不见于历史文献,而是根据其结构特征归纳出的描述性

定义,特指用软性材料制成的鞍具。与之相反的则是具备硬质骨架的高桥鞍。在以往有关马

具的研究中,有不少学者关注到魏晋以后流行的高桥鞍,笔者也曾对十六国高桥鞍的结构复

原提出浅见 [3]。从目前所见的材料来看,高桥鞍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其骨架结构包括前、

后鞍桥以及两块鞍座板,均为木质。这种结构除了能给人稳定的依托,还能减轻马匹的不

适,性能非常优越。因此一直到近现代,常用马鞍的主体结构都没出现根本的变化。

不过,在整个马具发展史中,高桥鞍已经属于较为成熟的鞍具,却不是最早的。在高

桥鞍出现之前,人们骑乘马匹时除了采用骑裸马的“骣骑”方式或简单地在马背上铺设一层

皮革、毯子外,也会用到一种较为原始的鞍具,即软马鞍。这种鞍虽然不具备高桥鞍的硬质

骨架,但比起单层的毯子或皮革要复杂许多,已属于鞍具范畴,因此这样命名。

二  中国古代的软马鞍材料

考古所见的战国秦汉时期软马鞍,可分为实物材料以及其他文物上所表现出来的马鞍

形象这两大类。其中,实物集中在新疆地区,保存最好的一件来自鄯善县吐峪沟苏贝希Ⅰ号

墓地 M10,为早期铁器时代遗物,约公元前5-3世纪。马鞍主体包括左右两扇鞍垫,均用

皮革缝制而成,内部填充密实的鹿毛,以针线在鞍垫上绗缝加固,因而在其表面留下密集

而整齐的针眼。鞍垫之间留有空隙,以三条平行的宽皮带相连结。马鞍前后两端略微高起,

图一 苏贝希墓地出土软马鞍及其墨线图

1 2

Page 3: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70C

ostume Studies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图三 洛阳金村古墓出土金银错狩猎纹镜及局部特写

断面近半月形,分别连接攀胸和后鞧,下缘还连接有一根腹带(图一:1、2)[4]。

在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山普拉墓地的一座殉马坑中也发现了马鞍(图二:1),与苏贝希

墓地出土的相比,山普拉出土的这件简陋了不少,其填充物不是兽毛,而是以蒲草与芦苇的

茎秆替代。但是它的基本形制仍然是左右两块,在中间用皮革相连接(图二:2)[5],因此和

苏贝希的软马鞍仍可视为同类鞍具。

限于保存环境及丧葬习俗等因素,除了

新疆外,在我国其他地区目前尚未见到同时

期的软马鞍实物,但是在图像资料中可以看

到。例如,被盗于洛阳金村古墓、现藏于日

本永青文库的战国金银错狩猎纹镜上,用错

金银工艺表现出骑马武士,这是目前所见最

早的配鞍马匹形象之一(图三:1、2)。严格

说,该武士是蹲在马背上,故而恰好将马鞍

完整露出。图像中的马鞍比较平缓,表面散

布5枚小圆点,正中间有一根条带,马鞍两

端分别连接攀胸和后鞧(图三:3)[6]。笔者

认为,图中的鞍具是对软马鞍的简略描绘。

中部的条带应是连缀鞍垫的皮带,小圆点则

是模仿软马鞍表面的纹饰。由于铜镜上可以

发挥的空间很小,整个武士图不过几公分

大,因此无法表现出密集的针眼,只得以5

个小点来略加示意。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陶马上可以

看到更为写实的形象。这些陶马根据用途

分为两类—驾车马、骑乘马。驾车的马

成组出现,体表没有鞍具。骑乘的则配备鞍

具,并且与骑兵俑同出(图四:1)。仔细观

察骑乘陶马可发现,马鞍有左右两块垫子,

其断面呈半月形,表面排列针眼状小孔,通图二 山普拉墓地殉马坑及出土软马鞍及其墨线图

1

2

1 2 3

Page 4: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71

JOU

RN

AL O

F N

ATIO

NA

L MU

SEUM

OF

CH

INA

二○

一九年第八期

总第 193

图四 秦兵马俑坑出土陶塑骑乘马及鞍部特写

图五 香山汉墓出土彩绘陶马局部特写

过腹带固定在马背上(图四:2)[7],与苏贝希墓地出土的软马鞍如出一辙,应是对实物的准

确模仿。

两汉时期,同一类型的马鞍被继续使用。例如,山东青州香山西汉墓的陪葬坑里出土

有大量陶马,体表均以丰富的色彩描绘出马具形象(图五:1、2)[8]。可看到,马背上先铺设

一块红边蓝地的毯状物,在其上放置马鞍,并通过一根红色腹带固定。彩绘的马鞍具备明

显的软马鞍特征—表面有密集的缝制痕迹,分左右两块,中间留有空隙。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陶马背部本身平缓,且马鞍是绘制上去的,因而难以直观地表现鞍垫的厚度。不过,工

匠特地在部分马鞍两头画出了鞍垫的断面(图五:1),可谓观察入微。

再如,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列侯墓附属陪葬坑中出土的彩绘骑兵俑(图六:1)[9],由于

马背上有骑兵,且陶马体量相对不大,故而马鞍刻画得不如秦俑坑或香山汉墓陶马那样细

致,但是从细节上仍可以看到,马鞍包含左右两块垫子,之间有一道明显的沟槽,属软马鞍

特征(图六:2)[10]。

在汉墓壁画或画像石的鞍马图像中,也能看到软马鞍的形象。例如,在西安理工大学西

汉壁画墓 M1中绘制有不少马匹图像。由于大多为侧视图,故而只能表现出一侧的鞍垫,但

画师依然在其两端认真勾勒出半月形断面(图七:1、2)[11],与香山汉墓陶马上的表象方式

1

1

2

2

Page 5: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72C

ostume Studies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图六 杨家湾汉墓骑马俑及鞍部特写

21

图七 西安理工大M1壁画鞍马墨线图

1

1 2 3

2

图八 西安南郊世家星城东汉M169出土陶马鞍部特写及墨线图

较为类似。

东汉时期,软马鞍依然流行,甚至到了东汉晚期依旧如此。例如西安南郊世家星城东汉

晚期 M169中出土的陶马,其所配马鞍被塑造成立体式的(图八:1、2)。从照片上可看出,

此鞍前端明显分开,应由两块鞍垫构成。鞍垫两端微微翘起,中部有一根贯通的条带,其表

面还分布着整齐的小圆点,系模仿软马鞍(图八:3)[12]。

Page 6: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73

JOU

RN

AL O

F N

ATIO

NA

L MU

SEUM

OF

CH

INA

二○

一九年第八期

总第 193

三  相关问题讨论

上文列举的都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软马鞍实物及图像材料,实际上如果留心观察,还会发

现不少类似的考古材料,从而可判断在战国秦汉时期这种软马鞍颇为常见,是骑乘所用的主

要鞍具。以下,对软马鞍的性能、相关文献记载及源流等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一)软马鞍性能分析

通过前面的介绍和分析,可将软马鞍的结构特征归纳为以下三点:

由两块带有填充物的鞍垫拼合而成,鞍垫断面呈半月形;

两块鞍垫之间留有一定空隙;

鞍垫表面可见密集的针眼,为绗缝所致。

这种结构是出于实际需求而有意为之的,其设计看似简单,但有足够的合理性。首先,

马的脊骨较为突出,在颈、肩连接处还有高起的肩隆(图九:1)[13],这些部位都难以承受较

大的压力。因此如果骑乘者和马之间没有合适的隔离物,人体就会对马脊骨造成压迫,使役

久了容易导致骨骼病变(图九:2)[14],当然骑乘者自身也会很不舒适。即便在马背上铺毯子

一类的隔离物,除了增加装饰性外,也只是减弱了人和马背之间的摩擦,作用很有限。而软

马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不适。两块鞍垫之间预留空隙,便可巧妙地避开马的脊骨,把

大部分压力转移到两侧肋骨上,使压力分散开。其次,在鞍垫里填入厚实的填充物,大大降

低了人和马的不适。最后,在鞍垫上用针线来回绗缝,可防止填充物在鞍垫中游离,使之耐

用,与今天棉衣、羽绒服的加工方式十分相似。

显然,跟铺设毯子、皮革的做法相

比,软马鞍在性能上进步了许多,使用

软马鞍后,人们更易于长时间、远距离

骑马或完成马上作战等剧烈运动,马匹

的使役时间也能随之延长。因结构上的

不同,这两种方式所需要的其他配件也

有所不同—软马鞍必须借助其他带具

才能固定住,至少也要有一根腹带,而

毯子之类的则不需要。例如,在亚述王

国的石刻浅浮雕上就有此类毯子的形

象,且细节较为丰富,可看出马背上仅

有一块薄毯子以及一根较宽的攀胸,却

明显没有腹带(图一〇)[15]。

(二)相关文献记载考辨

对于战国秦汉时期的软马鞍,曾有

研究者认为不应视为真正的鞍,或将

其命名为鞯,在概念上仍存在模糊。因

此,我们有必要借助文献,对这一时期 图九 马体骨骼结构与骨骼病变示意图

1

2

0 5厘米

2019-8期内文-006-160-cs6-修改后的.indd 73 19-8-23 上午11:53

Page 7: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74C

ostume Studies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的鞍与鞯加以辨析,这个问题

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传世史料中,作为马具

的“鞍”最早见于《史记》,如

刘邦曾经“下马踞鞍而问”[16] ;

李广与匈奴人作战时,为行疑

兵之计,也曾“下马解鞍”[17]。

分析这些语句可知,西汉早期

的鞍应无硬质骨架,可铺展开

来,故而刘邦可以拿它来当坐

垫;而且这种鞍具有较强的实

用性,为当时长途跑马所必需,

所以李广才能通过解鞍的举动,

向匈奴人展示自己没有逃跑之

意。此外,在《汉书》《盐铁论》

《说文解字》等文献中也可见到

作为马具的“鞍”,并且常出现

“鞍马”一词。这表明至少在汉

代,马鞍已经是一种常见的马

具了。

相反,在汉代之前的传世史料中却极少见到“鞯”,出土战国简册文字所见马具类名物

中有“鞍”,而无确凿的“鞯”[18]。在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才大量出现“鞯”。笔

者认为,这大概跟木质高桥鞍出现之后不得不以鞯衬于鞍下以保护马背有关。有了需求,就

会重视,进而在名物上予以强调。而在战国秦汉时期尚无硬质马鞍,因此对鞍下衬垫物的重

视程度不像后来那么强烈,相关的记述也就比较少了。

由此可看出,汉代人更注重鞍,也常用鞍。汉代文献中的“鞍”,符合前述的软马鞍之

特征,二者可互相对应。实际上,杨泓、孙机早已指出,虽然秦至西汉时的鞍具本质是垫

子,但当时已经称这种鞍垫为“鞍”[19]。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前述的秦俑坑陶马及香山汉墓

彩绘陶马上,马鞍底下衬有毯子或皮革类物品,其功能与后世的鞯存在一定相似之处,亦

有研究者称之为鞯。不过,因文献中关于“鞯”的记载不足,笔者以为似仍难遽断。

另有一则文献与软马鞍关系密切,即“革鞍氂成”,出自《盐铁论·散不足》。西汉“贤

良”们是古非今,追忆汉代以前的简朴生活,刚好谈及马具,他们说道:“古者,庶人贱骑

绳控,革鞮皮荐而已。及其后,革鞍氂成,铁镳不饰。今富者 耳银镊䪉,黄金琅勒,罽

绣弇汗,华䩸明鲜。中者漆韦绍系,采画暴干”。[20] 这段文字是西汉人对他们所认知的古代

以及当代马具的描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般认为,“贱骑”即今天所说的“骣骑”。“革

鞮”为皮靴。“皮荐”即皮革材质的垫子,但没有称之为鞍,应指在马背上铺设的不含填充物

的皮革或毯子。“贤良”们对“古者”骑马方式的描述,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亦反映出在他

们眼中,铺皮荐与骣骑无异。值得关注的是紧随其后的“革鞍氂成”,在这一语境当中,革

鞍显然是比皮荐要先进、复杂的马具。关于其中“氂”的含义,古今学者进行过考证。《尔

图一〇 亚述王亚述巴尼帕猎狮浮雕(645-635 BC.)及局部特写

Page 8: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75

JOU

RN

AL O

F N

ATIO

NA

L MU

SEUM

OF

CH

INA

二○

一九年第八期

总第 193

雅》曰:“氂,罽也。”王利器据此判断“氂成”就是以氂织成之物,从而将“革鞍氂成”解

释为某种以毛织物制成的鞍具。不过《汉书·王莽传》提到,王莽“好厚履高冠,以氂装

衣”,颜师古解释为“毛之强曲者曰氂,以装褚毛中,令其张起也。”王利器认为,颜师古的

解释有误,王莽所用之氂也是毛织物 [21]。

笔者认为,“氂成”本身并不明确具备织造的含义,从考古材料看,颜师古的解释反而

是更有道理的—软马鞍中填充兽毛,正是所谓“毛之强曲者”,借此可以撑起鞍垫,与王

莽设法利用兽毛填装衣服从而令其张起是一个道理。因此,“贤良”们所说的“革鞍氂成”,

更像是用皮革缝制并填充兽毛的软马鞍。从这段记载还可看出,西汉的富者不过是增强了

马鞍的装饰,却没有大改其结构。由此可见,“贤良”们对于马具发展脉络的把握是准确的。

而后唐人编撰《初学记》,在“鞍”类中引《盐铁论》,曰:“古者绳鞚、草鞮、皮荐而已,其

后代以革鞍、铁镳而不饰”[22]。唐人仅言“革鞍”而忽略“氂成”,恰失其关键特征。

(三)软马鞍源流探析

关于马鞍的起源,有研究者指出,尽管在公元前 9 世纪时亚述人已经开始使用骑兵,但

是从浅浮雕等材料来看,亚述人并没有配备

真正的马鞍。马鞍的发明权应归属于欧亚

草原的游牧人群 [23]。

在欧亚草原东部的确发现过一些早

期游牧人群的马具遗存,集中在阿尔泰

地区。例如,前苏联考古学家鲁金科(S

.I.Rudenko) 发掘了著名的巴泽雷克墓

地(Pazyryk Barrows),清理出保存较好

的殉马及实物马具。以 5号墓出土马鞍为

例,该鞍由左右两块长50-60 厘米的鞍垫

组成,鞍垫用四片皮革缝制成皮囊状,断

面近半月形,内部填充鹿毛(亦有以莎草替

代者),并以针线绗缝。鞍垫以三根皮带相

连缀,之间留有空隙。鞍上还附加攀胸、后

鞧、腹带。有时还会在其上方覆盖一块毯子

(saddle-covers),并在马鞍边缘缀挂牌形

饰物(图一一:1、2)[24]。

比巴泽雷克墓时代略早的还有俄罗斯

图埃赫塔(Tuekta)1号墓中出土的马鞍,

但其基本结构别无二致,表面亦可见明显的

绗缝痕迹(图一二)[25]。

以上的马鞍实物,年代集中在公元前

5-4世纪 [26]。鲁金科指出,巴泽雷克式鞍

的分布区域不仅包括亚洲草原的部落地区,

还包括黑海地区的斯基泰文化区域 [27]。阿尔

1

2

图一一 巴泽雷克墓地出土马鞍及其墨线图

Page 9: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76C

ostume Studies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泰以外的其他区域虽缺乏实物遗存,但从带有马匹形象的遗物上可看到同类鞍具。例如,艾

米塔什博物馆所藏的一件斯基泰文化金牌饰上有两匹鞍马形象(图一三:1),可以看出,马

鞍表面有三根纵向的皮带,鞍垫上还有数道横向线,将其分割成条楞状。参考前述实物,我

们不难判断,这些横向线是为了表现鞍垫上的绗缝痕迹。此外,马鞍上还装配有腹带、攀

胸、后鞧,结构与巴泽雷克式鞍基本相同(图一三:2、3)[28]。

将上述欧亚草原的马鞍材料和中国境内的软马鞍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它们具有诸多共同

特征,可视为同一系统。这种软马鞍分布区域极广,自然令人考虑到物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但由于软马鞍是非常实用的物品,而且制作起来并不存在很高的技术壁垒,因此首先需要

确定不同地区的软马鞍是否为独立起源。

笔者认为,欧亚草原与中国的软马鞍很可能存在文化传播的背景,至少也是通过交流而

进行改进的。这一推测主要基于两点原因:

第一,如前所述,软马鞍看似结构简

单,但设计合理,颇具巧思。在马背铺设

毯子或皮革,几乎是所有骑马者都能够想出

的,而根据马体结构特点设计出能够同时减

弱人、马不适的软马鞍,则需要更为丰富的

经验以及灵感。

第二,这些马鞍在细节方面颇为相

似。巴泽雷克马鞍周围连缀着多枚尖首状

牌饰,它们或位于皮带末端,或位于鞍垫图一二 图埃赫塔出土马鞍遗物墨线图

图一三 艾米塔什博物馆藏斯基泰金牌饰及局部特写、墨线图

1

1

2

2

3

图一四 巴泽雷克3号墓、5号墓出土马鞍饰片

Page 10: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77

JOU

RN

AL O

F N

ATIO

NA

L MU

SEUM

OF

CH

INA

二○

一九年第八期

总第 193

两头,用鹿角或木材制成,有的还布满纹饰

(图一一,图一四:1、2)[29]。类似的饰物在

斯基泰金牌饰(图一三:2)以及秦俑坑陶马

(图四:2)、香山汉墓陶马(图五:1)上也

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具体的纹饰风格不尽

相同,但牌饰的基本外形以及装配位置却极

为一致。

欧亚草原幅员辽阔,不过区域间的文

化交流是频繁而普遍的,当家马以及成熟的

马具出现之后,交流就变得更加容易了。那

么,软马鞍最早起源于何处呢?鲁金科指出,

因为不知道还有其他更早的马鞍例证,所以

巴泽雷克的马鞍可能是最古老以及分布最广

泛的 [30]。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

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出土的公元前950年

左右的软马鞍远早于巴泽雷克。笔者查验材

料后发现,目前新疆所见最早、最完整的软

马鞍,仍为前述苏贝希墓地所出的 [31]。以阿

尔泰地区为核心的巴泽雷克文化向东、向南

的传播,已有多位学者进行过研究 [32],根

据这些成果可知,东周时期我国北方及西北

地区的文化跟巴泽雷克文化之间直接存在千

丝万缕的联系。考虑到这一大背景,笔者认

为我国境内所发现的软马鞍与其他诸多因素

一样,很可能是受欧亚草原游牧人群的影

响而出现的,最早的传播区域应当在与草原毗邻的地区,而后向中原扩散。

在欧亚草原,软马鞍对于游牧和骑马作战的用处都很大。而在中原地区,游牧经济并

不流行,故推测在促进改良马具的动力中,战争的需求是最为重要的,也最契合时代背景。

从晚商到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对马的利用以牵引马车为主,缺少骑乘类马具。根据文献记

载,我国古代骑兵队伍的建立,始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了对抗北方的楼烦、东胡、

林胡,赵国放弃了不够机动灵活的战车,“胡服招骑射”[33]。当然,赵武灵王的例子只是一

个缩影,战国时期中原诸国都积极发展骑兵,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兵种来使用。很可能是

这种普遍需求促进了软马鞍的传播。

关于软马鞍的流变,笔者曾提出,软马鞍与高桥鞍存在结构相似性,高桥鞍的木质鞍

座板是在软马鞍鞍垫的基础上改进的,只是又在两端新增了高鞍桥 [34]。从软马鞍到高桥鞍

的转变,是马具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曾有学者援引定县三盘山西汉墓出土铜䡟 上

的骑射图像(图一五:1、2)[35] 作为例证,指出高桥鞍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 [36]。不过,正如

前文讨论汉代软马鞍形制时提到的,软马鞍的鞍垫具有一定厚度,在香山汉墓陶马、西安

理工大M1壁画中都特地用透视手法表现了出来。在定县汉墓铜䡟 的骑射图上,马鞍前端

1

2

图一五 定县三盘山西汉墓出土铜䡟輗及骑射图像

墨线图

Page 11: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78C

ostume Studies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有一枚半月形的物品,但恐怕更接近软马鞍的断面,而非鞍桥。因此,在缺乏更多证据的情

况下,不宜将这一转变节点提得过早。

另外,虽然到了魏晋之后高桥鞍成为主流,但软马鞍仍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可能并

未彻底消失。2018 年,笔者在青海省都兰县参加田野发掘时,观察到当地藏民在骑马放牧

时常常不用高桥鞍,反而用一种简单的软垫马鞍,通过腹带固定,并且不装马镫(图一六:

1)。走访牧民后得知,他们在野外放牧需要经常上、下马,使用软垫马鞍时只要按住马背即

可跃上,甚为便捷,若使用传统的高桥鞍(图一六:2),则需要扳鞍踏镫,反而不如软马鞍

实用。

四  结语

通过以上对考古材料和文献的整理研究可知,软马鞍是最早的骑乘专用马鞍,具有多

项突出的外形特征,设计也十分合理,实用性较强。在战国秦汉时期,这种软马鞍曾广泛流

行于我国新疆、中原地区,而其源头则与欧亚草原的游牧人群密切相关。软马鞍出现之后,

从战国一直延续使用至东汉晚期,到了魏晋时逐渐为木质高桥鞍逐渐取代。但是,在今天

的民族学材料里仍能偶尔看到类似的马具,体现出这种马鞍独有的长处。

图一六 都兰县藏民所用软垫马鞍及高桥鞍

1 2

注释:

[1] 袁靖:《中国动物考古学》,文物出版社,

2015 年,第 101 页。

[2]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文物出

版社,1980 年,第 94-95 页。

[3] a.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安阳

晋墓马具复原》,《考古》1989 年第 6 期,第

554-559 页;b. 田立坤:《高桥鞍的复原及有

关问题》,《东北亚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

2010 年,第 86-102 页;c. 李云河:《早期高

桥鞍的结构复原及其发展脉络》,《中原文物》

2016 年第 6 期,第 80-97 页。

[4] 图一:1 来自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

区博物馆:《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

《考古》2002 年第 6 期,第 56 页;图一:2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 等:

《新疆文物古迹大观》,1999 年,第 125 页。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

究所:《中国新疆山普拉—古代于阗文明的

揭示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年。图

片来自该书第 43 页及图版。

[6] 图片来自中国青铜器编集委员会:《中国青铜

器全集 16·铜镜》,第 33 页。

Page 12: Costume Studies Î (4 » è gkaogu.cssn.cn/zwb/xsyj/yjxl/qt/202003/W020200330431287768905.… · wÈ 1È ® X ¶ C¢ ý B¦ £È É ¼ , Ä n C Ö3Å \21^ r Dà à _ G¦¼ n _ ÐÈ

舆服研究

079

JOU

RN

AL O

F N

ATIO

NA

L MU

SEUM

OF

CH

INA

二○

一九年第八期

总第 193

[7] 图片来自袁仲一、李星明:《中国陵墓雕塑全

集·史前至秦代》,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年,

第 201 页。

[8] 图片来自国家文物局:《2006 中国重要考古

发现》,文物出版社 , 2007 年,第 121 页。

[9] 图片来自冀东山等:《神韵与辉煌—陕西历

史博物馆国宝鉴赏(陶俑卷)》,三秦出版社,

2006 年,第 43 页。

[10] 图片系笔者自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11] 图片来自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

西汉壁画墓》,文物出版社,2017 年,第 32、

34 页。

[12] 图八:1、2 来自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

安东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 年,第 720 页;

图八:3 系笔者自摄于西安博物院。

[13] 图 片 来 自 John Green, Horse Anatomy, Dover

Publications, 2006, P.8,11.

[14] 同 [1],第 254 页。

[15] S. I. Rudenko, Frozen Tombs of Siberia:The

Pazyryk Burials of Iron Age Horsem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P.137. 另,图片来自

大英博物馆官网:https://blog.britishmuseum.

org/who-was-ashurbanipal/。

[16] (汉)司马迁:《史记》卷五五,中华书局,

1982 年,第 2039 页。

[17] 同 [16],第 2868 页。

[18] 罗小华:《战国简册所见车马及其相关问题研

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1 年。

[19] 同 [2],第 101 页;另见孙机:《唐代的马具

与马饰》,《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

物出版社,2001 年,第 100 页。

[20] (汉)桓宽撰集、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

中华书局,1992 年,第 350、351 页。

[21] 同 [20],第 375 页。

[22] (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 年,

第 537 页。

[23] Katheryn M.Linduff,Sandra Olsen, “Between

Eurasia and China: Saddles Excavated in Xinjiang

at Zaghunluq and Subeshi”, 欧亚学刊(国际版),

2011 年,第 59-75 页。

[24] 图一一:1 来自 [15],P.130 ;图一一:2 来自

大英博物馆网站:https://blog.britishmuseum.

org/horses-a-scythians-best-friend/。

[25] 马健:《公元前 8- 前 3 世纪的萨彦 - 阿尔

泰—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东部草原文化交

流》,《欧亚学刊》第 8 辑,第 38-84 页,图

片见该文第 50 页。

[26] 关于巴泽雷克墓葬的年代存在不同观点,如

鲁金科认为这些墓葬为公元前 430 年左右,

而包曙光认为其时代应为公元前 5 世纪中期

前后至前 5世纪末或前 4世纪初。鲁金科:《巴

泽雷克墓地及年代问题》,《纪念张忠培先生

文集·学术卷》,故宫出版社,2018 年。

[27] 同 [15],P.136,137.

[28] 图一三:1、2 来自大英博物馆官网:https://

blog.britishmuseum.org/introducing-the-

scythians/。 图一三:3 系笔者自绘。

[29] 图片来自 [15], fig.107,118。

[30] 同 [15], P.137。

[31] 同 [23],第 68 页。Linduff 和 Olsen 认为扎滚

鲁克二号墓所出软马鞍年代为公元前 950 年

左右。不过根据扎滚鲁克墓地的发掘简报,

在二号墓中并未发现马鞍,该墓地所出马鞍

遗物均属第三期,时代约为公元 3-6 世纪,

其形制和本文所论软马鞍明显不同。此外,

查验原简报还可发现,Linduff 文中援引的所

谓扎滚鲁克二号墓中所出的马绊和绳索,实

际上来自多座墓葬,且恰好没有二号墓,似

将原简报图注的“第二期文化”误认为二号墓。

因此,他们的这一认识尚存疑。

[32] 例如,邵会秋认为,苏贝希墓地的部分随葬

品与巴泽雷克文化相似,体现出后者的影响。

邵会秋:《巴泽雷克文化在新疆的扩张与影

响》,《边疆考古研究》2017 年第 1 期。马健

指出,萨彦 - 阿尔泰地区对中国的新疆、陇

东以及宁夏、鄂尔多斯等地区都产生过影响,

表现在墓葬形制、马具、武器、动物纹等多

个方面。同 [25],第 38-84 页。

[33] 同 [16],第 1811 页。

[34] 同 [3]c,第 84 页。

[35] 图片来自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

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80 年,第

138 页。

[36] 同 [2],第 101 页。

(责任编辑  姜舜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