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西班牙北部比斯开省的首府毕尔巴鄂,离内尔维翁河的出海口十几公里,既是一座山城,又有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从地势较高的城市东端进入铺展于两山之间的市区,再从西边流出。毕尔巴鄂虽说是西国北部巴斯克自治区最大的城市,其实也没有多大,沿着河流散步两小时,就可以穿城而过了。

但凡被河流一分为二的城市,必有桥梁将其合二为一,而且桥上往往

是城市风景最美的地方。毕尔巴鄂连通两岸的桥梁整整十座,最有特点的两座桥都在古根海姆美术馆附近:一座是斜拉桥,极具现代风情,如一面兜满了风的船帆;另一座也是斜拉桥,矗立在左岸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就像是它的桥头堡。它的桥面高高地从河面上越过,与对面山上的公路相接;但是沿着河流右岸走来的行人若要到对岸去,则必须从桥底乘坐垂直电梯上升到约有八层楼高的桥面,才能过桥走到古根海姆。

我们到毕尔巴鄂,是为了来看古根海姆美术馆,也是为了来看一座世上独有的桥。但这座桥不在毕尔巴鄂市内,而在从城里流向大西洋的这条河流的入海口处;准确地说,这座桥已经不属毕尔巴鄂市所有。从毕尔巴鄂向西北行约十二公里,内尔维翁河在进入大西洋处豁然开阔,前面是一个喇叭形的海湾,左边的海港工业区是一个城市,名叫波图加莱特;右边的旅游风景区是另一个城市,叫给丘。而这座世上独有的奇特之桥,就架在喇叭口处依然狭窄的河口上。

此桥有许多名称,官名叫比斯开桥;但是左岸的人叫它波图加莱特桥,右岸的人叫它给丘桥;还有人用它的设计师的名字来称呼它,叫做帕拉西欧桥,用以纪念西班牙工程师阿尔贝托·德·帕拉西欧。这些不同的叫法都是以地名桥或以人名桥,并没有涉及此桥的独特性质。以常识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桥梁不外乎三大类:古典式的梁桥,近代风格的悬索桥,现代风格的斜拉桥。但是这座比斯开桥不属于这三类桥中的任何一种,确切地说,它根本就不是一座桥,因为它没有桥面;与其说它是桥,不如说它更接近于轮渡,用一只渡船将人员车辆来回运送于两岸之间,但这只渡船并不浮在水上,而是悬在空中。精准地描述一下这座“桥”吧,它实际上是一架巨型的钢结构龙门吊,跨立于内尔维翁河上。这个门框形的大吊车身高51米,跨径160米。从门顶的横梁上垂下长长的钢索,吊着一个与两岸路面同宽的平板悬舱,等于是一小段可以移动的公路路面,中间的车行道上载车,两边的人行道上装人,由横梁上的滑轮车带

动着在两岸间来回往返,渡车运人,行使它作为一座“桥梁”的使命。

这座“桥”身的钢架结构很像巴黎的艾菲尔铁塔,都是十九世纪末的产物,从此钢铁取代石头成为建筑的主体。设计师帕拉西欧是艾菲尔的学生,所以当他受命修建一座横跨内尔维翁河口的大桥,并被要求不能妨碍河上船舶的正常通航时,他便以老师用钢铁造塔的技法,在河口上方建造了一架巨大的行车,滑行于两岸的道路之间;又像用一只梭子,织起了两岸的繁华。

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在比斯开地区的共和国一方为了阻止佛朗哥军队的前进,下令炸毁了这座铁“桥”,没想到炸桥之后的第五天,西班牙内战就结束了。不过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当1941年这座非凡之桥重新建成开放时,人们发现不但桥身和吊舱更为先进,在高高的横梁上还专门为愿意登高赏景的游人修建了一条行走平台。从此,对于不乘吊舱而选择从横梁顶端步行过河的人来说,比斯开桥才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座桥。

邓海南 当过军人、工人、报人。先为诗人,后为剧人。现为一写作之游人。毕尔巴鄂的桥

毕尔巴鄂

余一鸣 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国作协会员,江苏作协理事,曾获人民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等十多个文学奖项。

重庆

我的朋友“民大夫”,他的姓名中有个“民”字,职业却是一位军大夫。三十多年前,他考取了第二军医大学,可乡村邮递员把他的录取通知书塞到抽屉角落,耽误了十多天他才赶去报到。他去报到那天,同学们早穿上了

新军装,他穿着便衣站在队伍中,尤其醒目,同学们就给了他“民大夫”的称号。民大夫读本科,读硕士博士,然后分配到了重庆的一家军医院,于是,我与那个遥远的山城就有了联系。

我们俩算得上是发小,小时候他爸爸和我外公都在湖管会上班,我们常一起下湖钓鱼摘菱角。西风一吹,湖水往东,我们就拎着饭桶和菜篮子去湖滩上抓鱼,那些小水塘里有小鱼,也有大鱼,我们常常忘记了回家。这很危险,倘若风向一变,湖水回潮,有可能把捡湖的人淹死。有一回他带上了他弟弟,我们仨捡得兴起,差一点没来得及上岸。他父亲让他俩站成一排,手里拿着竹竿,让他俩认错,他弟弟是个小滑头,“扑通”一声跪下了,他犟着脑袋,说,我们不是没被淹吗?宁死不屈,当然挨了一顿竹竿。我躲在门后面暗暗佩服,现在想来,他倒是从小就有风骨。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去重庆,民大夫当然要领我去尝尝重庆火锅。我的囗味重,且喜欢吃辣,看着那重彩浓墨的调料和沸沸腾腾的底汤,觉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哪里想得到,这麻辣火锅里的“麻”我根本消受不起,只咬碎了一粒花椒,囗腔里再找不到味觉。民大夫说,要想享受重庆火锅,首先得战胜“麻”。我哈着嘴巴,说,吃东西又不是打仗,你还是饶了我吧。自此我在重庆,吃饭就绕开火锅店。实在绕不开,就声明不要加花椒。民大夫说,连个花椒都拿不下,你这人废了。民大夫的专业是骨科,有时候桌上我们正啃着猪蹄,他说,昨天刚做一台手术,把民工的一只断手接上了。倘若上了熬汤的大骨头,他又会联想到他的手术,有一个病人,我取下他的盆骨在消毒锅里煮了好一会,才重新装回去。我忍不住反胃,他说,别装得那么脆弱,小时候见到肉骨头你会顾

得上别的吗?想想重庆那上坡下坡的街道,想

想街头那些负重前行的“棒棒”,我觉得重庆人太能吃苦耐劳。这正与民大夫骨子里的韧劲相合,他在那里奋斗了三十多年,一步一个台阶,终于成了教授博导,成了西南地区医学界著名的“一把刀”,他的下一个台阶就是评上院士。最近一次,他女儿大婚,我飞赴重庆喝喜酒。每次去,民大夫都要陪我去那个著名的景点“一棵树”。站在山巅,俯视重庆的城市面貌,确实让人震撼。重庆是山城,寸土寸金,高楼大厦在江边次第铺开,较着劲儿朝天空生长。

我的老父亲迷信“民大夫”,身体有点问题就要打电话向他咨询。原因很可笑,父亲听说很多大人物都找他看过病。我问民大夫,那些传说是真是假?民大夫说,有过,都只是普通病例,没有医学价值。

我的朋友“民大夫”

三城记 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编辑:王睿 版面:胡诚成 校对:纪冬B2

周桐淦 作家,曾多年从事媒体工作,时有散文和报告文学见诸报刊。

多伦多

留意国外城市的市政厅文化,始于2004年在布里斯班。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首府,昆士兰州与江苏省是友好省份,该州在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地位,也与江苏在中国的位置相当,科技发达,文脉深厚。所以,走进布里斯班市政大厅的时候,有种走进上海外滩百年洋楼的

感觉。那一天是圣诞,但当地气候是盛夏,拜会市政府时,市长助理第一句话就引来笑声:朋友们在布里斯班过圣诞,是不是感到有点滑稽?我们的大雪是泡沫做的,广场上跳舞的狮子是光腿的(舞者穿的是短裤)!会见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也记住了翻译的一句经典介绍,在国外,市政厅文化往往代表了这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譬如布里斯班,走进来就感到古老、庄严,同时又洋溢着随意和开放。

因此,旅居多伦多时,想去当地的市政厅看看。

果然,多伦多市政厅也是一座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多伦多是加拿大具有代表性的移民城市,市政大厅主体建筑是两幢半圆型的高层建筑,一幢是政府,一幢是众议院和参议院,错开的两幢主体建筑由一幢圆柱状的多层裙楼联接,三幢建筑浑然一体,一目了然又寓意深长地表达了对多元文化的追求和崇尚,乳白色的建

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坐落在多伦多市区古老大街的现代化广场上,构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多伦多市政大厅建筑文化。

国外城市市政大厅有一普遍特色,可以自由出入。多伦多市政大厅一楼设置的人性化程度让人难忘,市民必办、常办、急办的社保、民政、水务、电力等窗口,都有显著导向标志。大厅里还布置有三三两两的迷你茶座,市民休闲式游览,可以向吧台要一杯红茶或咖啡,边品茗边观光。

和通常政府大楼前都有一市政广场一样,多伦多市政厅广场宽阔气派,功能多样。有园林雕塑区、有运动演出区、有市民休闲区,等等。但多伦多市政广场有一项功能全球少见,那就是周末变身“农贸市场”。陪同游览的侄女两口子介绍,多伦多是座被卫星城镇拱托的北美大都市,卫星城镇住宅以单门独院的别墅居多,别墅占地面积较大,住户们多开辟菜园自己种瓜种豆,一是找趣找乐,二也是生活自给,特别是亚裔移

民,夏秋的庭院简直像座袖珍生态农场,各类蔬菜瓜果五彩缤纷,应有尽有。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一家吃,吃不了;送邻居,邻居有。而加拿大除了有固定货源的超市外,是没有街头巷尾的小型交易市场的。于是,有市民向政府反映这一问题,政府在网上问计于民,几经协调,决定每年春、夏、秋季周六的上午,在广场的演出区搭建临时帐篷,开办周末“农贸市场”,让市民将自家的农副产品在此自由交换和买卖。侄女补充说,交易没有价格指导,完全是你情我愿,各自议定。但有一点很值得点赞,卖的,择洗干净,包装妥帖;买的,不挑三拣四,不留丁点垃圾。中午结束时间一到,志愿者拆除折叠帐篷,原地又是一片洁净靓丽的豪华演出运动场所。

很可惜,我们去市政厅参观时是周五,而次日又要离开多伦多回国,没能亲自在周末农贸市场走一圈。但是,回来后的第二个周末,侄女婿新华在微信上发来了补拍的图片。

多伦多市政厅

从一棵树观景台远眺城市

比斯开桥

市政大厅主体建筑是两幢半圆型的高层建筑。 新华 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