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编辑:张滢电话:

010-62257722-221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2009

年5

月1

日星期五

7

教学JIAOXUE

无关作秀■

张滢

今天是“五一” 国际劳动节。 按常规, 各地都会表扬一批在各行各业中表现突出的劳动者。 同时, 这些劳动者会被冠以“劳动模范” 的光荣称号。

而在教育领域, 由于有了教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 和评选优秀教师这样特殊的待遇, 很少有人会想到把教师和“劳模” 联系在一起。 并且, 在人们的心目中, 教育是和“科学” 、 “艺术”

相关联的。 至少, 教师所代表的专业性, 及其对人心灵和成长起到的积极作用, 是许多其他行业的劳动者所难以企及的。

可是, 另一方面, 由于人们对教育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抱有很大的期望, 同时这种期望又不自觉地投射到教师身上,

于是, 教师成了育人“全能” 的代名词。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学生,

而非可以返工的产品, 这就至少在道义上决定了教育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如果说育人在某种程度上难以衡量, 那么至少教师的教学不允许失败。

不是有这样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吗?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这句话面前, 教师的一切付出都与学生的成绩不可避免地挂钩。 如果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 教师将无可避免地被戴上“不会教” 的帽子。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背景下, 我们看到了太多神话般的教育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 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句表扬的话语, 甚至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没有批评学生, 等等, 都能成为教师给“学困生”

下的一剂猛药。 在服用了这样简单的猛

药之后, 学生的心灵会受到触动, 会立刻发生转变。

在震惊与转变之间, 这些叙写奇迹的教师隐去了学生对教师“良苦用心”

的体察、 自我反思以及如何树立自我改变的信心与决心。 或者说, 这些教师认为在学生的“震惊” 与“转变” 之间存在必然的连接, 这也是此类故事因其传奇性而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张华东, 这个村小教师, 用他的执著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改变的别样故事。 故事里没有奇思妙想, 没有慷慨激昂, 更没有奇迹发生。 然而, 看完这个故事, 如果我们没有被感动, 如果我们没法判断张华东老师的教学与育人科学与否, 我们至少可以善意且满含敬意地调侃一句: 张老师是在以“劳模” 的姿态辛勤地工作着。

本报记者 张滢

新学期,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边,

某村小。 数学老师张华东接手了一个新班级———二年级某班。 令他感到棘手的是,

这个班的不及格率高达27%

。 于是,他决定把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放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上。

既然要转化“学困生”,就要从成绩最差的学生入手。 他选定了那个第一单元只考2

分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最初的阶段给点阳光就灿烂

9

月28

日,他找“

2

分学生”谈话。很多同事知道后, 都笑他怎么找那个

2

分的学生“开刀”,好像自己的水平就只有

2

分一样。

可不是吗? 如果要提高及格率,从40

多分、

50

多分的学生身上下手不是容易得多吗?

找个2

分的学生, 张华东也觉得自己有点自讨苦吃。 把“

2

分学生”叫到跟前,张华东出了几道

20

以内的加减法算式。 加法还行,可遇到减法题,

10-6

等于多少,“

2

分学生”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

“有10

元钱,你买东西用去了6

元,还剩多少钱? ”张华东忍不住提示。 “

4

元! ”“

2

分学生”开窍了,张华东乐了。

张华东又出了两道题,还是用相同的引导方法,“

2

分学生”都算对了。 通过小小的策略, 不但张华东有了一点点成就感,

2

分学生”也发生了一点点变化———上课时变得认真,不再趴在桌子上,还做了课堂笔记。

“有那么点儿意思。 ”张华东似乎嚼出了什么滋味,继续从生活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帮助“

2

分学生”重新学习一年级的内容。

很快,他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让“

2

分学生”把画画与编数学题联系起来。 不仅如此,张华东还在教室里专门为“

2

分学生”开辟了一个学习园地张贴画作。

半个月后, 利用外出听课的时间,张华东为“

2

分学生”准备了一本画册,画册里的图形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他希望借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随后的数学日记评比中,张华东表扬了“

2

分学生”,因为他的画作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张华东悄悄地奖励了他一本小小的笔记本。

得到了奖励,“

2

分学生”很开心,张华东却开始有点迷茫。 “我不知道哪一天他画得累了,不想再画了,那时,我又该如何

教他呢? ”张华东在研究日志里给自己提了个难解的问题。

不过,在接下去的日子里,“

2

分学生”

的进步非常明显,居然主动要求老师给自己布置作业,因为作业完成得好可以贴在墙上展示。

张华东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感动了。 对于做作业,不管是怎样的学生,

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被动或抵触情绪。 而“

2

分学生”却能主动要求做作业。 “看来,

没有一个学生不想成功。 ”在触动中,张华东修正了以往的观念。

停滞与反复守候铁树开花

研究继续深入,“

2

分学生” 已经连续一周处于停顿状态。 张华东不得不花比较长的时间给“

2

分学生”解释乘法的意义,

可他学起来仍然感到十分艰难。

期中考试,“

2

分学生”进步了,考了10

分,可他的学习状态显然还无法和大多数同学保持一致。 现在,张华东一周只允许“

2

分学生”贴一张画作上墙,他认为这种激励方式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

期中考后, 张华东尝试培养身边的学生做 “小老师” 帮助 “

2

分学生” 学习乘法口诀。 同时, 他仍然对 “

2

分学生”

辅以方法指导。

两天过后,“

2

分学生”背熟了1

和2

的乘

法口诀。“我好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那时的张华东又一次在不断地施教

-

失败、失败-

施教中重新振作起来。他让“

2

分学生”利用周末好好背诵。

“一天背一行就行了。”张华东想,这么简单的要求,应该很容易达到吧。

事实证明,他错了。 又过了一周,“

2

分学生”的乘法口诀没有任何进展。 糟糕的是,他还出现了一些畏难情绪。

刚开始,张华东不以为意,还希望借助“

2

分学生” 在体育方面的表现让他继续体会成功感。

时间不等人。又是两个礼拜过去了,“

2

分学生”的乘法口诀还是没有背熟。持续地过度关注让张华东产生了倦怠感。“我对他有点儿失望了。 ”研究日志里,张华东这样写道。

令张华东没想到的是, 第二天, “

2

分学生” 突然来找他, 说已经背熟了

3

的乘法口诀。 张华东乐得差点没把学生抱起来转几个圈。 可兴奋之余, 张华东又开始发愁

4

的口诀。

十多天后, 一个偶然的机会, 张华东发现 “

2

分学生” 喜欢玩玻璃珠。 当机立断,

他向 “

2

分学生” 承诺, 如果背齐其余的乘法口诀就奖励他

3

颗玻璃珠。 果不其然, 一天后, “

2

分学生” 生吞活剥地把乘法口诀表背熟了, 顺利得到了那

3

颗玻璃珠。

经过这次的小波折, 张华东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

2

分学生” 背会了乘法口诀, 仅仅是由于

3

颗珠子的诱惑吗? 是他的求知欲

没有泯灭!

临近期末,学校的事情一忙,张华东对“

2

分学生”的关注相应地少了,学生的学习又出现了反复,不再喜欢做二则复合运算题,而总是搬出老师之前给他出的一年级题目来做。

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考试,“

2

分学生”考了20

分。 张华东承诺,如果“

2

分学生”学会了两位数的乘法,就奖励他一本笔记本。学生微笑着说好,可是到期末考试结束,张华东也没见他来找自己。

期末考试,“

2

分学生” 仍然只得了5

分:

3

分判断题,

2

分填空题,但整张考卷写满了。

静心反思,要想让 “

2

分学生 ”考出好成绩, 张华东得出了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

守候铁树开花。“下学期我会继续关注他的,”

面对这个大难题,他仍然没有灰心。

又回到原点让他觉得“我能行”

二年级下学期。开学一个多月了,张华东发现“

2

分学生”上课爱听不听,甚至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作业也时做时不做。

张华东终于忍不住“变脸”了,严肃地批评了他:“作业一定要交! 不懂的可以问旁边的同学! 上课要注意听讲, 能听多少就听多少! ”

“变脸”收到了意外的好效果。三天内,“

2

分学生”的作业都交上来了,上课也能够及时把书本准备好。 “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好像

成了一名‘优秀生’。”张华东奇怪地记下了学生的这一变化。

张华东想起了自己 “变脸” 的另一个原因。 在和 《东山教育》 编辑部陈老师的讨论中, 他得到启示, “

2

分学生” 的不良学习表现很可能说明他智力发育迟缓。 陈老师运用多种方法成功转化一个类似学生的事例,

给了张华东很大的鼓励。 张华东很自然地想到, 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最好的, 只有在不断探索中寻找更适合的方法。 当实施了一学期的关爱、 鼓励教育之后, 适当地 “变脸”,

也许能有意外收获。

“变脸”后一个星期,张华东一直在给“

2

分学生”讲解进位加法,结果却总是不如意。

“真拿他没办法。 ”张华东又叹气了起来。

由于张华东的特别关爱, 上数学课时“

2

分学生”总是比较听话、比较安静。上课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可是语文老师却跟张华东抱怨过好多次:“他上课总是大吵大闹,你得跟他说说,他跟你关系比较好。 ”

期中考试,“

2

分学生” 的数学考了36

分,

语文考了8

分。 张华东渐渐意识到,由于语文学习拖了后腿, 学生连普通的题目都无法读懂,要考出更好的成绩也是不可能的。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功夫远在数学之外。

5

月28

日, 县残疾人协会到学校进行智力测试。 结果让张华东大吃一惊。 全校智力最低的一个学生都得到了

75

分, 而60

分以下才属于智残。 那么, “

2

分学生” 不是智残。

测试的老师说 , 只要会10

以内的加减法, 就不可能是智残。 张华东并没有迷信专业人士的说法,他查阅了许多相关书籍,发现“

2

分学生” 学习成绩极差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智力问题。

“我认为, 他是一个学习非常困难的学生。我尽了很大努力,他的数学成绩还是在

20

分左右。 应用题一定是0

分,因为题目中的每一个字他都读不懂。一些数字比较大、比较复杂的计算题,他几乎没有信心去学。 ”通过一年来的了解和观察,张华东作出了以上总结。

但是,他同时也看到“

2

分学生”的优点同样也很多:他喜欢做事,喜欢表现,喜欢被表扬,喜欢被奖励,喜欢体育课、音乐课和美术课。

2

分与20

分对于“

2

分学生”来说,也许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张华东已然深深明了,

除了教会 “

2

分学生” 学习, 自己能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通过教育提高他的生活能力。

“在学校, 我会继续让他做一些事。 他现在学会了发本子, 敢到办公室拿东西了。 我会让他拔草, 帮助同学扫地, 为学校公共卫生区拾掇纸屑。 我还要继续发展他在篮球方面的优势。 现在, 他有两套运动服 , 都是

23

号, 我要给他讲23

号的由来……”

他不是孤独的行动者■

陈红兵

读了张华东老师与“

2

分学生”的故事,我很受感动。如果能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人,我相信是很有益处的。

真实具体。 真实具体是这个故事能够感染人的前提。 真实不仅在于张老师在博客里原原本本地呈现了转化结果, 更在于他详细具体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教育措施、与孩子的对话,还有孩子的眼神、表情、举动,当然还有成绩,使得读者能够信任作者的文字,分享作者的感受和行动过程, 能够亲近这个反应木讷迟缓、稚气诚实的“

2

分男孩”。 虽然转化方案并不是完美的, 但张老师的研究日志却使我们看到了教育过程所蕴含的细腻的美。

转化与接纳。转变“学困生”,尤其是选择这样一位距离及格十分遥远的孩子, 是需要勇气的。 张老师努力发现学生的现有起点和资质,以孩子爱画、能画为起点,创造性地让他画数学题,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开启数学的大门,搭建通向数学理解的支架。当张老师面对转化过程不见起色时,总是抱有期望,尝试寻找新的方式。 最可贵的是,他不言放弃,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心急、要耐心,善于转化自己的急躁和怨气。 这恐怕主要源自于他对学困生的理解和接纳。 接纳和关爱是一切教育企图的基础, 只有当接纳先于转化、 重于转化时,教育过程才不会偏离基本轨道。张老师选择这个边缘孩子不是为了证明自己, 而是着眼于给予他真正的关爱,让他挺直腰板说话。

在张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看到,学生们之间也形成了一个接纳的氛围。

变与未变。 张老师的研究虽然仅仅是个例, 但它很好地说明了转变 “学困生” 的过程艰巨且漫长。 经过一学年, 在

60

分的标高下, 从

2

分到20

分的改变似乎是微不足道的,

似乎没有实质性意义, 但真是这样吗? 孩子身上发生了那么多变化, 孩子更自信了, 主动找老师出题做, 愿意展示自己的作业, 这些变化对他的发展没有意义吗? 即便仅看那20

分, 与起初的2

分相比, 可是10

倍增长 ,

这一步对于这个孩子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这不是可喜的进步吗?

动态与交流。 张老师在博客上发表了自己的系列教学日志, 呈现了原汁原味的动态研究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张老师在不断反思和修正, 更可以发现张老师不是孤独的行动者。 在日志中,他多次与他人探讨,有接受同行建议,有回应网友评论,这些都已构成了他研究的组成部分。 他身处福建省东山县海滨的一所村小,应该不算信息通畅之地,但他却主动开辟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在开放自己、贡献经验、分享思想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拥有的资源。

张老师总以“

2

分老师”自称,这是自谦,

更是自我鞭策。日志中,除了对现象的具体描述之外, 张老师还在不断阐发自己的分析和总结,不断尝试概括,不断联系理论,这实质上就是一个根植于实践的理论生成过程,它是个人化的理论,是实践智慧,是服务于教学实践、使学生受益的理论,这正是行动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信随着一年年教学反思和改善的积累,他会有不少新的经验和认识,他的专业成长之路正在向前延展。

当然,转化“

2

分学生”的行动方案中,还有不少可以商榷与改善之处。比如,可以在学生喜欢画数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数学概念、思维技能的引导和训练,促使他逐渐形成基本的数学思维。同时,语文是对思维能力的最基本训练,“

2

分学生” 的转变需要语文、数学等多学科教师的联手行动, 只靠数学老师的孤军奋战是不够的。

个案研究就如同讲故事, 讲故事者的目的不在于宣讲一般原则和真理, 而是为了分享、交流。 每个个案都是独特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产生认同或异议, 或激发出新的想法,这都是一种影响,会产生推广效应。 这个故事是一份难得的讨论素材,因为它真实、

感人、丰富、不完美和发人深省。 它是一个未讲完的故事, 读者对它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感受、经验和设想。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一起来续写、 扩写、 改写这个故事, 或由此引发出其他更多的故事。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是什么推动教师不断进步■

张彩云

张华东老师和 “

2

分学生 ” 的故事 ,

让曾经做过多年教师而今从事教育研究的我百感交集。

感动、敬佩、欣慰之外,也有一丝怜惜和心痛。 为张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而感动, 因张老师的执著追求而心生敬佩,为学生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而欣慰。 但同时,张老师在帮助“

2

分学生”过程中遭遇的挣扎与无奈,也正折射出当前教师作研究的困境和压力。

一次行动研究之旅

张老师转化“

2

分学生”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他的一次行动研究之旅。 发现“

2

分学生”是行动研究的开始。

学习困难学生,是绝大多数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的特殊学生类型。 这类学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不得不在他们身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付出与回报不相称时,当身受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教育经典名言的无形暗示时, 教师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教师会觉得是自己不行,没有能力教好学生。 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教育现场普遍存在这样的现实:有过一次挫败的经历,再遇上类似的学生,大多数教师不是越挫越勇,而是会选择避而远之,以免“自讨苦吃”。

于是,“学困生” 就成为了某些教师心中的负累,也成为了被遗忘和忽视的对象。

难能可贵的是, 张老师在其他老师的嘲笑和质疑面前, 毅然决然地挑了一块最硬的骨头来啃———一个只考了

2

分的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 不放弃任何一个有着特殊需要的学生, 是教师职业所蕴含的最重要的品质。

行动研究有待细致分析

在选定 “

2

分学生” 作为研究对象之后,张老师首先想到了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只要他们有信心,想学,就没有

教不好的。 ”我们就从张老师的这个研究切入点展开分析。

在研究日志中,张老师提到,每学期他都会做一个课题,但好几年了,没有人关注。 这是当前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时比较有代表性的现象。 一方面,社会各界提倡教师作研究, 认为科研可以兴校,

能够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但教师到底应该研究什么? 怎样作研究? 对这些方面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有效的指导。 另一方面,教师在研究时常常急于寻找问题的答案,而缺少对问题作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由此导致事倍功半,浇灭了教师作研究的一腔热情。

张老师的执著精神同样反映在对待科研的态度上, 尽管学校层面没有人关注, 但他仍在坚持。 研究和转化 “

2

分学生” 的过程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 其中的酸甜苦辣, 虽然有网友们和各方外界力量的支持与鼓励, 但仍然是张老师独自面对。

这种研究的态度值得肯定 , 只是张老师在刚开始面对 “

2

分学生 ” 的问题时, 大可不必根据经验急于判定是自信心的问题。 事实证明, “只要有信心就能学好” 这个判定在 “

2

分学生” 身上没有得到验证。 因此, 教师作研究时, 首先要承认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要进行客观、 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 才好 “对症下药”。 寻找问题症结的途径包括: 听听前任教师的介绍和分析, 了解学生家长, 对学生的作业、 试卷等材料进行分析,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利用专业量表评价, 等等。

“学困生” 的成因非常复杂, 既包括认知能力的缺陷, 也与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学习基础有关。 从张老师描述的整个过程来看, 这个 “

2

分学生” 的认知

能力落后于同年龄学生两个年级水平, 因为他还未掌握一年级

2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 也不会一年级的生字和阅读, 属于典型的阅读困难和数学困难的双科学习困难学生。 而随着年级增高,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数学能力的落后程度将继续加深。 研究表明, 国外约有3%-28%

的学龄儿童存在某种程度和方式的学习困难问题。 而我国的学习困难儿童比例则为

17.4%

。 学习困难是特殊教育研究的新领域。 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而当前绝大部分教师入职前和入职后都没有系统接受过该领域知识的学习, 这使得他们在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时, 更多地只能靠自身实践摸索的经验, 缺乏科学系统的有效方法, 这给教师职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

分学生” 属于边缘智力落后学生, 要想提高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尤其是期望他能够达到正常学生的水平, 是不现实的。 对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 也没有条件获取专业资料学习的张老师而言, 其艰难可想而知。

因此,张老师需要调整目标,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

2

分学生”唯一的标准。事实上,

通过反思,张老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转向。

专业成长从反思中来

在行动研究中, 反思对于教师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 张老师采用了各种方法来提高“

2

分学生”的自信心,也根据“

2

分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 “画数学日记”、“优秀生辅导”

等方法,并针对“

2

分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

但这些反思大多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 即用某种技术方法解决了某个问题。 加拿大学者范·梅南将教师反思划分为

3

种水平。 反思水平最低的是技术理性水平, 处于该水平的教师关注最多的是程序性的、技术的问题,即如何利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在最短时间内使教学获得最大的效果,以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所关注的是“怎么教学”、“面临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的问题。第二种水平的教师能够透过教学行为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 但这种分析往往根据个人的经验,缺乏客观的标准。而只有在反思能够跳出事件本身, 叩问自身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评价观,站在社会的宏观背景下来审视问题和分析教学时, 反思才能达到最高水平,也才最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

在张老师和“

2

分学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困扰他的始终是该生的学习成绩,张老师的喜怒哀乐皆由此生。为此,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中的“好”,到底指的是什么?是不是唯有成绩好才是真的好?

在我看来,“

2

分学生”脸上笑容的增加、学习主动性的增强、与教师的关系更加亲近、敢于表现自己……这些都能说明教师教“好”了学生。张老师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增添职业发展的自信心。

当前, 在过于强调学习成绩的狭隘评价标准的误导下,许多教师在教育“学困生”的过程中,显得急功近利,所写案例也大多套上了虚无缥缈的光环, 在学习成绩提高的结果背后少有细致的过程描述和学生的变化、反复,读来感觉千篇一律、恰似隔靴搔痒。因此,

教师需要不断叩问自身的教育观,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智力多元、成才模式各异,

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多元化。 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会减轻自身的职业压力, 也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被接纳,从内心升出自信来。

从张老师与“

2

分学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方面启示。

第一,“学困生” 的教育是当前教师面临的突出问题, 教师不仅迫切需要吸收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 更需要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理解。

第二, 一线教师作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 因此教师要重视对问题的分析和解读,尤其需要从多个角度、听

取多方意见,避免主观臆断。在对问题进行客观准确的定位之后,再来制订行动计划。在研究过程中,要学会跳出事件本身,站在职业发展的高度来进行反思, 将研究学生与研究自身相结合, 主动寻求专业帮助, 更新专业知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

第三, 教师故事的交流和分享能够给予教师极大的社会支持, 有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张老师通过写博客的方式记录了和“

2

分学生”的交往故事,得到了很多鼓励和支持, 这使得他获得了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通过交流,他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 专业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因此, 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要主动记录与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 走出职业孤岛,

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使自身的职业发展获得不竭动力。

(作者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博士)

“2分学生”: 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

我这样关心2

分的学生, 使他在他的学生时代还有可以留恋的东西, 对于他的成长来说也许还是有一些意义的。

———摘自“儿在成长”(张华东博客)

一个小学生掰着手指学算术。 本报记者 张学军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中的“好”, 到底指的是什么? 是不是唯有成绩好才是真的好? 什么才能说明教师教“好” 了学生?

CFP

供图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