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红夕阳■XIYANG HONG

2017年 8月 1日 星期二家 庭3

电话:总编办:2182812 新闻部:3022845、2182867 专刊副刊部:2182835 晨刊部:3025737(热线)、2182122、3025770 记者部:2182809、2182806 摄影部:2182833 网络部:2182129 群工发行部:2182820法 律 顾 问 :马 小 广 告 中 心 :2175666 2175600 15755009999 办 公 室 :3025757 校 对 出 版 部 :3024678 新 闻 研 究 室 :2182830 广 告 许 可 证 :皖 滁 工 商 广 字 002 号 滁 州 彩 色 印 刷 包 装 厂 印 刷

本报地址:滁州市会峰大厦(会峰西路)555号邮 政 编 码 : 239000

■QIN ZI

■JIA FENG□作者:童恩兵家 风

■KANG LI□作者:张帮俊

伉 俪

《秋之白华》讲述了1924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瞿秋白与杨之华两个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斗争生活和传奇爱情。可是,要知道,瞿秋白这段爱情,也经历过曲折,他和杨之华、杨之华丈夫沈剑龙三个之间因为爱情展开奇特的

“谈判”,最终,瞿秋白不仅抱得美人归,而且,还收获了沈剑龙的友谊,堪为佳话。

事实上,瞿秋白一生有两次爱情,第一个爱人王剑虹,是著名作家丁玲的挚友,是一位聪慧的时代女性。1923年两人相识、相爱,不到半年即结合。由于两人都有志于革命,并且都热爱文学,有着诗人的气质和才华,他们婚后的生活充满了诗歌的浪漫和词赋的情趣。遗憾的是,结婚仅7个月,王剑虹就因患肺结核而去世。瞿秋白曾在给丁玲的信中表白说

“自己的心也随剑虹而去”。在爱妻去世不久,瞿秋白又迎来了他的第二段

烟缘,一个名叫杨之华的女人走近了他的生活。杨之华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

士门第小姐,当地出名的美人,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时,她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但是婚后不久,丈夫沈剑龙沉迷于上海灯红酒绿的生活,堕落了。1922年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

缘分让瞿秋白与杨之华在1923年的上海大学相识了。当时,瞿秋白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他风度翩翩、知识渊博,在师生中声望很高,杨之华第一次听瞿秋白的课,就对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杨之华学习努力,又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瞿秋白与她渐渐熟悉起来。瞿秋白还做了她的入党介绍人。

虽然,杨之华感觉到瞿秋白对自己有好感,自己也喜欢他,可是,内心却充满矛盾。她选择回避,跑

回了萧山母亲家。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瞿秋白也苦苦地思索:既

然沈剑龙已经背叛了杨之华,为什么我不能去爱?既然我真心地爱她,为什么不敢表示!于是趁放暑假的机会,瞿秋白大胆来到了萧山杨家。

当时沈剑龙也在杨家。不曾想,沈剑龙竟然和瞿秋白一见如故,对瞿秋白的人品与才华十分尊敬、仰慕。面对复杂的感情问题,他们三人开始了一场奇特的“谈判”:先在杨家谈了两天,然后沈剑龙把瞿秋白、杨之华接到他家去谈,各自推心置腹,互诉衷肠,又谈了两天。最后,瞿秋白又把沈剑龙和杨之华接到常州,再谈。谈判结果是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

1924 年 11 月 7 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瞿、杨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亲临祝贺。从此,瞿秋白和沈剑龙也成了好友,经常书信来往,写诗唱和。

有一次刻图章,瞿秋白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儿子瞿独伊说过:“为了纪念他们的结合,父亲在一枚金别针上亲自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7个字,送给母亲。这一爱情信物,后来伴随母亲度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

曾有人问杨之华,为何瞿秋白牺牲后不再婚,她这样回答:“再没有人比秋白对我更好了。”1955年,经过20年的努力寻找,杨之华终于在福建长汀找到了瞿秋白的骸骨,并运回北京,隆重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了“瞿秋白之墓”的碑铭。杨之华的心得到了安慰。她怀念、铭记着瞿秋白,直到自己生命终了。

瞿秋白的爱情“谈判”

■QIN ZI□作者:刘亚华

亲 子

“妈妈,你听,这一段写得多好!”女儿拿着小学课本,跑到我身边来,大声地诵读道:“田野里,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棉花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红玛瑙似的高粱点着头,好像在说:

‘丰收的季节真美丽。’这描写,简直神了!”我点点头,问她:“你现在体会到语言的美了吧,

后悔没?”她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原先的她,讨厌朗读,因而老师要求背的课文,极少能按要求完成。我建议她大声地诵读出来,“威逼利诱”也不奏效。甚至,我还偷偷让表姐给她灌输朗读的好处,但她依然选择默读。

前阵子,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节目《朗读者》,这个节目让我大受裨益,我喜欢上了《朗读者》,有心要让孩子也受些熏陶,于是第二期的时候,我便拉着女儿一块儿看。那一期的主题是陪伴,杨乃斌朗读了世纪老人冰心的《不为什么》,他深情朗读着:“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女儿被这些动人的语句吸

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直到节目完毕。“妈妈,他读得真好听,我好感动。”她抱了抱我,

由衷地赞叹道。“当然,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每一个字都美,你读

出来,才知道中国文字有多么美妙!”我希望她能尝试诵读,便鼓励她道:“你也可以

读得那么美!”“真的吗?妈妈!”女儿兴奋起来。“那是肯定的!要不我找到这一篇,你照着读试

试?”我立马就在电脑上找到这篇《不为什么》,并且打印出来。女儿拿到文章后,清了清嗓子,开始跃跃欲试。

第一遍她读得有些拗口,断句也不好,我帮她指出来,第二遍,她读得顺利多了。但是还没有投入感情,我深情地读了一遍,又让她跟着我读,第三遍,女儿已经掺入了情感,比以前朗读得优美多了。我适时地夸奖她,并和她一块儿朗读。没几天的工夫,女儿就爱上了朗读。每天做完作业都要读课文给我听,新课文读完了,她又找出旧课本,一篇一篇地朗读起来。

女儿进步很快,很多课文,朗读几遍就能熟背如流了。她渐渐地感觉到:朗读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家有小小“朗读者”

责编:朱丽丽 邮箱:[email protected]

■JIA SHI□作者:刘 卫

家 事

老兵今年95岁,一直住在乡下。老兵年轻时家境很苦,直到18岁时还在

给村里的富户人家“扛活”。后来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参加过著名的四平保卫战、西南剿匪以及解放华东、华南、海南等战役,再后来老兵和战友们一道,高唱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赴朝参战。抗美援朝胜利后,老兵解甲归田,成为自食其力的农民。

儿时,老兵在村头柳树下发表的一茬又一茬浸满硝烟的故事,使我的童年如春天的菜园,青翠茁壮而绚丽多彩。海南岛的涛声,常让老兵在朗朗的月夜,倚坐在家门口的石碾上,呆呆地陷入回忆;三八线上的枪声,又常常让老兵在洒满晚霞的乡间小路上,踽踽独行,静静地沉入遐想。然而老兵毕竟是老了,那缓慢的步子,微驼的腰板,斑白的鬓发,以及那张温和、挂满笑意的脸,哪一点能让人相信:他,曾经是一位穿行于炮火硝烟中,浴血杀敌的孔武勇士呢?

村里还有两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友,农闲的时候,老兵常爱去走动走动,时常还拎些自家产的鸡蛋、绿色蔬菜什么的。在两位战友家里,他们都成了孩子,盘腿坐在炕上,共同回忆当年的战斗情节,然后忘情地前仰后合地大笑,再然后嘴边聊的,依然是军事话题。聊得兴奋,他们会随心所欲地评价某一场战役甚至褒贬中外战争史上的指挥者!

老兵不好烟酒,生活几近寡淡,没事时常会喊来几个小孩儿,教他们唱一些旧时的军歌。我平生会唱的第一首歌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我对它的熟悉程度,连梦中哼唱都不会跑调、差拍!

老兵有很多奖章。赶上阴雨天,就一个人闷在屋里,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来里三层、外三层包着的十几枚奖章,逐一端详,间或闻闻上面残留的硝烟气息;端详久了,便有几滴老泪流过脸颊。这时的老兵发声浩叹,震动了全村!

村中的一位老战友去世了,老兵拖着病歪歪的身子硬去吊孝,老兵的晚辈说腿脚不好,路又远,就不要去了,打个电话也是可以的嘛!老兵眼睛一瞪:“这叫什么话?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战友,我能不送一程?爬也

要爬去!”老兵真就蹒跚着去了老战友的家,不顾众人的诧异目光和窃窃私语,在灵前向老战友的照片,恭恭敬敬地行了个标准的军礼!——立时,全场肃立,鸦雀无声!

离开老战友的家时,老兵紧紧握住老战友遗孀的手,一句话不说,唯两行热泪滚滚而下!末了,老兵从衣兜里掏出带着体温的500元钱,硬是塞到老战友遗孀的手上!——围观的村民对平时生活俭朴得几乎吝啬的老兵的出人意料之举很是惊讶。只有我知道:战友情深,老兵仗义!

逢年过节,晚辈们都来看望老兵。老兵在餐桌上抖动着筷子说:“当年在战场上,我吃糠咽雪啃冰块时,就想到准有幸福的今天!”说罢哈哈大笑,震得饭桌直颤!——这个老兵哟!

老兵名副其实地老了,赶上阴天下雨,身上的枪伤就把老兵折腾得死去活来!但老兵从不吭一声,连片止痛片都不吃!

老兵名副其实地老了,走路身子前倾,步态蹒跚,但当电视里传出炮弹的呼啸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时,老兵令人惊讶地、艰难地挺直了身子,两眼炯炯放光,像打了两道利闪!

老兵名副其实地老了,老了的老兵很难见到老战友的面了。但老兵说:“没啥遗憾的,我敢肯定,我的那些老战友,走时都是笑着的!”能满怀欣慰,笑着离开这个世界,人生夫复何求?!

这位老兵,就是我的亲生父亲。现在,耄耋之年的父亲无奈地拄上了拐杖。每天,他走出家门,站在路边,望着公路上人来人往的一派繁华,父亲翕动着干瘪的双唇,没牙的嘴里哼出的依旧是那铿锵有力的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看着父亲的背影,我突然想起美国二战名将麦克阿瑟说过的一句名言:“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老兵今年九十五钱国宏

妻子的腿走路不方便,不太适合在外面做事。我申请在附近公交车站给她支了个报摊。从那时起,每天清晨,我把那个装满报刊杂志和饮料的小车推到车站,妻子一步一瘸跟着。我帮忙把小遮阳伞撑起,支架竖好,分门别类摆妥各种报刊和饮料,折回去又把女儿送到学校。虽然非常劳累,挣得不多,妻子也算是自食其力了。她精神上觉得很满足。

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只要是对女儿学习有帮助的事,我们从来不吝啬,培优班照上,每天给她零花钱。这一切女儿视为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今年放暑假,老师布置了几道社会实践题。其中有个调查题为“妈妈的职业”,要求同学到妈妈的单位做一天的“跟班”,了解她们的工作状态,敬业精神等,最后写出感想。

时值盛暑,女儿一直猫在空调房里,叫同学来一起做作业、玩游戏。为把这个题目做得真实些,女儿无奈,只好跟着妈妈出摊。

那天,我仍帮母女俩把报摊摆好,女儿早餐吃了三鲜面觉得有点咸,找妈妈要饮料喝。妻子却把水杯往她手里塞,叫她进小吃城找那位胖阿姨要一杯大碗茶。女儿把舌头一伸,说她从来就是买饮料喝,还说出了几个时下最流行的饮品名。女儿极不情愿地打来满满一杯大碗茶,叫妈妈也喝。妻子略微抿了一小口。我这才俯下身对女儿说:“你妈行走不便,附近又没有厕所。虽然天热,她只能忍着。”女儿似乎悟出了什么,抿着嘴没说话。

早上七八点是报摊业务的高峰期。太阳已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把大地的一切烘烤得滚烫滚烫的。妻子让女儿在遮阳伞下站着,帮她发货,向行人找零钱递报刊。见车快到站了,顾客催妻子动作快些,还有乘客干脆在车上喊,叫把某某报送过去。女儿这下反应过来了,敏捷地拿起报代劳。妻子见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上午十点一过,报摊业务开始清淡,但又必须守着。偶尔有过往的路人要份报

或买饮料什么的。烈日当午,地面发烫。妻子叫女儿过去坐在

稍远点的公交车雨棚下的长椅上,她边拿出午餐,几个菜包子和两只卤鸡蛋,边不时打量报摊。女儿见了,心头一热,赶紧跑进小吃城里,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碗凉面和一杯冰镇绿豆汤给妈妈吃。妻子当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下午五六点是下班时间,妻子的报摊又迎来销售小高峰期,当天剩下的报纸按半价出售。一直到傍晚,我出来帮妻子把装满货物的小车推回去。辛苦一天,还请了女儿这个小帮手,为此纯赚了五十三元。看着这些沾着汗水零零碎碎的钞票,女儿的眼圈开始发红。

以后,女儿只要忙完了自己的事,时常赶过去帮妈妈守摊。她有个小小的愿望,换把大一点的遮阳伞,让妈妈多一些遮荫之地。她还想起,应该给妈妈买一条小方巾和一把折叠扇,可以为妈妈揩揩汗,扇扇风,降点温,少受些辛苦。

盛夏报摊“小帮手”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与泥土为伴,用大把的汗水换来子女的衣食住行。他从没有跟我谈过家风或家教的问题,但是他的言行总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当别人讲到家风时,可能会罗列出一大堆褒义词,我想到的是父亲的言传身教。

上个世纪80年代,农村的物质条件比较匮乏,小孩子们除了花生、红薯、萝卜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零食吃。鸡蛋在那个年代也是比较金贵的了,半大的孩子没有谁不喜欢吃鸡蛋的,我也不例外。有一次父亲有次对我说:“你只要会烧稀饭了,就可以自己给自己煮鸡蛋了。”这当然愿意呀。于是我利用两天时间跟姐姐学会了烧稀饭,半罐米加一舀水,坐灶膛下面把水烧开,然后揭开锅盖在灶膛里再添几把草,等稀饭的汤汁少了稠了时即可。虽然不

算复杂的程序但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也不算太简单了。于是6岁的时候起,我便会烧稀饭和煮鸡蛋,而且能恰当地掌握“糖心蛋”火候,以至于后来家里谁想吃“糖心蛋”了,都得来请教我。多年后父亲对我说,让6岁的孩子在灶膛下烧火做饭而且是长期的,或许不太应该。但是他只想让从我小就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

父亲做到了!6岁的我小小的心里是甜蜜的,因为每天可以给自己煮一个鸡蛋,自己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成就感是同龄孩子无法感受到的。父亲没有过多的语言,只用一个实实在在的事情,给儿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家风课。

初三的时候因为贪玩成绩下降的厉害,父亲被班主任请到了学校。在班主任和父亲

的一番教育下,为了早点离开办公室我向他们保证下次成绩一定会进步。可当成绩出来的时候依然和上次一样,父亲知道后没有打骂批评,只是一字一顿的对我说:“男人说的话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就得自己承担责任!”那一晚我独自在书桌前写了二千多字的检讨贴在床头,认真地反省了自己一段时间的不足之处。后来的成绩一直没有让老师和家人失望过,只是那张检讨书一直贴在老家的床头边,时时的鞭策我:男人,必须一言九鼎!不管是学习还是为人处世,答应的事情就必须做到!

如今“家风”一词已被勤劳、简朴等词代替,父亲没有列举一大堆“优美”的词让我去做,而是刻骨铭心的言传身教,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家风”吧。

父亲的“家风”

《执子之手》 侯建平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