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时报讯(记者 陈钰月)近日,青海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一种镍多金属矿选矿工艺(专利号:ZL2016 1 1194968.8)”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该项专利于2016 年 12 月 22 日申请,经过 2 年的申报、修正、审查,于 2018年 12月 26日收到发明专利证书。

    据了解,该项专利以“夏日哈木镍钴矿采选项目”为基础,以“夏日哈

    木镍多金属矿选矿试验工艺优化科技项目”为依托,旨在寻求更加优化的选矿工艺流程来支撑后续的选矿厂设计及建设。为攻克“一种镍多金属矿选矿工艺”技术难题,科学掌握研究所需的选矿工艺数据,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夏日哈木镍矿产资源,黄河矿业公司曾委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科研院所多次开展流程试验,并邀请

    业内专家学者对试验报告进行审查。据介绍,本发明工艺较原选矿试

    验工艺流程大幅简化,回收率更高,产品指标更好,药剂消耗更低,大大减少建厂初期投入和后期的管理及运营成本,优势明显。不仅对选矿设计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等的合理确定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是投产后能否顺利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基础。

    时报讯(记者 陈钰月)近日,省工信厅党组、省国资委党委专题传达学习 2018年全省支援帮扶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就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支援帮扶工作的要求,对支援帮扶中加强产业合作作出安排部署。

    接下来,将重点围绕盐湖资源利用、清洁能源开发、高原特色种养业、全域旅游“四张牌”,继续谋划一批与援青省市合作的项目。加大产业合作力度。以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以援青省市为对象,争取落实一批优质项目。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抓紧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四个奔着去”的要求,树立问题导向,协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立足优势资源,加强区域合作,继续扩大西宁开发区、柴达木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与浙江、江苏等省园区在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合作,积极谋划和推进与其他援青省市与各自治州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我省特色资源优势,推介引进援青省市企业和项目,增强产业合作的实效。

    省工信厅支援帮扶产业合作项目

    时报讯(记者 李永兰)2018 年12 月 31 日,“中国体育彩票”2019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青海分站活动在西宁市城北区大墩岭举行。

    当日,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响,来自全省各行业 16 家单位以及各协会、俱乐部的 500 余名户外爱好者一起迎新登高健身。

    “中国体育彩票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已经在全国各地连续开展 22 年。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以‘新年登高健身、远望成就梦想’为主题,带着祝福新年,祈盼健康的美好愿望,让登高成为新年的传统,使登山成为全民健身的习惯。”青海省体育局副局长杨培说,在过去的 2018 年,青海省体育工作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聚焦“四个转变”新思路,着眼生态文明、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主动把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做为引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对体育工作的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悉,新的一年,青海省体育局将奋力推进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战略,大力开展全民健身,以加快实现“四个奔着去”为目标,铸就 2019青海体育事业的辉煌。

    此次活动由青海省体育局、青海省体育总会主办,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政府、青海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承办,青海省体育彩票发行中心、西宁市城北区科技文体旅游局、青海省登山协会协办。

    时报讯(记者 张傲)近日,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汽轮机顺利达到额定转速7676转/分,汽轮机冲转一次成功,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汽轮机冲转成功充分验证了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技术、装备的可行性,为实现电站并网发电和光热发电技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电站采用双储罐结构,以二元硝酸盐作为吸热、储热介质,利用大规模定日镜场收集的太阳能,将熔盐加热并进行储存,再根据电网的调度指令,通过熔盐与水热交换后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实现连续、稳定、可调度的电力输出。电站主要使用新型高精度智能定日镜(单镜20㎡)及控制系统、熔盐吸热器、熔盐储罐、盐-水换热器及配套仪表、阀门等设备,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5%以上。

    近年来,青海省科技厅聚焦新能源领域,组织实施了“熔盐塔式商业化光热发电技术开发机及产业化验证基地建设”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组建了青海省太阳能塔式热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省太阳能热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培育新能源领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发展“新动能”。

    我省发电汽轮机冲转一次成功

    时报讯(记者 陈钰月)第十九届“青洽会”以来,省工信厅深入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及全身经济形势分析会议精神,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把“青洽会”签约项目作为招商引资、调整结构、拉动增长的重要抓手,强化统筹协调和跟踪督办,全力推进签约项目落地。

    从总体情况来看,第十九届“青洽会”290个签约项目已落实 279个,履约率 96.2%;开工 163个、开展前期

    95 个,开工率 63.4%;累计到位资金317.22亿元,资金到位率21.09%。

    从市州及园区看,重点地区、园区共签约各类项目 227个,签约金额1305.23 亿元。截至目前,已落实项目225个,开工项目136个,到位资金261.34亿元,项目履约率99.1%、开工率59.9%、资金到位率20.02%。

    从部门和企业看,省直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属出资企业签约各类项目63项,签约金额198.63亿元。截至目前,

    已落实项目54个,开工项目48个,到位资金55.88亿元,项目履约率85.7%、开工率76.2%、资金到位率28.13%。

    省工信厅将持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措施,协调督促各地、各部门加快项目可研、环评、安评报告编制和选址、备案、核准等工作进度,努力提高项目开工和资金到位率,确保更多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见效,为全省经济稳定增长、提质增效发挥效益。

    时报讯(记者陈钰月)2018年,我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建设任务为16万亩,共涉及21个县(市、区)、33个项目(含财政、国土部门项目各1个),落实总投资4.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78亿元,省级补助资金0.92亿元。全年累计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95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5.9%,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具有显著的节水、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效益。据测算,2018年度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不足0.5提高到0.7以上,年均节水量4474万m3,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227吨,经济作物新增年产值5793万元,土地利用率平均提高3%。高效节水灌溉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减少了漫灌的水肥流失,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从而减缓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项目实施后,节水量除部分用于解决城乡生活用水、支撑地方工业发展外,绝大部分将用于回补地下水、退减河道生态用水,对改善区域气候,构建重要生态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日,西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国省道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要求,在全市设立18处检查点,组织开展夜查行动,严厉整治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时报记者 王悦 摄

    百名登山爱好者别样迎新年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邮箱:[email protected]

    A06西宁记者站主办 电话:0971-6153380责编 / 马正艳 版式 / 吴雨 时报/省内新闻

    青海一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我省推进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

    青海超额完成高效节水灌溉任务

    时报讯(记者 王悦)近日,省民政厅出台《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结合青海实际,提出了我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总体目标,从多个方面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培育重点方面,《实施意见》鼓励各地重点培育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失业人员、农民工、服刑人员或强制戒毒等特定群体提供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

    管理要求方面,《实施意见》明确对社区社会组织采取分类管理:符合法定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由县级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未达到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实施管理;对于规模较小、组织较为松散、活动区间有限的社区社会组织,由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其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

    政策扶持方面,《实施意见》鼓励各地在资金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利用社会服务中心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创投、补贴奖励、活动场地、费用减免等支持,还要发挥“三社联动”优势,加强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另外,《实施意见》要求从党的领导、工作指导、诚信自律建设和组织宣传方面,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

    通过一系列培育扶持措施,力争到2020年,我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初见成效,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 10个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3-5个社区社会组织。再利用5至 10年,使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支持措施更加完备,整体发展更加有序,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

    多项措施促进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