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云端”医生 撑起上万人的一片天dqxmt.dqdaily.com/dqrb/page/1/2020-04-23/7/51341587606495718.… · 揪心“,云端”医生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状态。 “医院里科室停诊那段时间,线上问诊服

撑起上万人的一片天——大庆各医院线上诊疗现状调查

医疗

本报记者 沈艳茹 文/摄

这是来自大庆市卫健委的一份统计数据:2月6日至3月24日,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网上问诊咨询数达到12327人次,电话问诊人次高达68988人次。

为减少医患接触,分流患者,筛查轻症,降低入院就医交叉感染的风险,市卫健委要求我市二级

医院以上医疗机构开通网上问诊平台和电话问诊咨询业务,以最安全的方式,给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在看不见的“云端”,来自我市各医院儿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

科、全科、急诊科等科室的主治医师以上的专家,报名注册网上诊疗,为患者提供免费健康咨询,织起了一张特殊的疫情防护网。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们无论怎样都不会想到,与医生“天各一方”的“云医疗”模式,竟然就发生在自己身上,成为日常。

那么,“云医疗”带给我们的是怎样一种体验?

20202020年年44月月2323日日 星期四星期四

7大庆读本 民生责任编辑:吴金华 执行编辑:王明明 美术编辑:彦玲 审校:姚加明

“儿子6岁,咳嗽一个月了,不发烧,第一周咳嗽严重,有痰,吃头孢克肟、阿奇霉素、小儿速热清口服药,用了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第二周咳嗽症状白天减轻,晚上咳嗽后呕吐,鼻子出血连续4天,吃了阿奇霉素、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顺尔宁,还有百蕊片,第五天换的氨溴索;第三周白天咳嗽明显减轻,晚上咳嗽还是严重,吃的阿奇霉素,氨溴索服6天后换的小儿肺热清口服液;第四周咳嗽明显减轻,停药三天后,感觉有痰,晚上睡觉呼噜……”

一连串出现的药名,会不会让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这是抗疫期间,晨晨妈妈在家给咳嗽的儿子下的药方。

“不敢带孩子去医院,又怕孩子病情严重,万一发烧就麻烦了,就凭着经验在家给他吃药。可是吃了快一个月了,孩子还是没有好利索。”4月13日,记者联系上晨晨妈妈,回忆起那段经历,她说可以用“焦灼”来形容。一边担心抗疫期间孩子就医有风险,一边怕孩子病情加重,只能“多管齐下”。

2月17日,得知油田总医院开通了在线问诊服务,晨晨妈妈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将孩子的病情发布到平台上,“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在慌乱中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救。”

“病程一个月了,抗生素没少吃,就不要吃了,建议接着吃顺尔宁,再做雾化。”在信息发布10分钟后,晨晨妈妈收到了医生的回复,网络对面的医生给出了细致的指导。自从孩子咳嗽以来,这是晨晨妈妈第一次有心安的感觉。

“自己被拯救了!要不是亲身经历,你不会知道这个时候有医生给你吃定心丸有多重要。”晨晨妈妈说,近一个月,全家人都在为儿子的病情担忧,儿子每咳嗽一声,全家人跟着揪心,“云端”医生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状态。

“医院里科室停诊那段时间,线上问诊服务可以说撑起了我们一家人的晴空。”家住让胡路区怡园小区的李越,第一次网上问诊是通过龙南医院的问诊平台,咨询有关怀孕的问题:“想知道我现在怀孕几周,状态是否良好?”这个问题她一连发布了9遍。

“用试纸测出怀孕了。”李越感到很无助。直到得到医生回复,她的心才安稳下来。自此后,网络一端的医生成了一家人的守护神。妈妈牙疼,爸爸眼睛不舒服,爱人拉肚子,在“云端”都得到了答案。

疫情下,像晨晨妈妈、李越这样状态的市民并不鲜见。一边是身体出现的不适,一边是望而却步的医院,平时很容易解决的小病,成了特殊时期里焦灼的负担。各大医院推出的线上问诊服务,就如一场及时雨,冲刷掉了这些人的烦恼。

这是来自大庆市卫健委的一份统计数据:2月6日至3月24日,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网上问诊咨询数达到12327人次。仅一个多月,“云端”医生撑起了万余人,甚至万余个家庭的晴空。

“特别感谢他们,也特别想见见他们,当面说一句谢谢。”李越说,虽然“云医疗”给他们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可她却还是喜欢和医生面对面交流那种踏实的感觉。

那么,在“云端”的背后,是哪些人在默默撑起患者及家属的晴空?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拯救”晨晨妈妈的“云端”医生,她的名字叫吴春燕,油田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2月17日,油田总医院网络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了“专属医生”免费医疗咨询通道以及新冠肺炎咨询服务通道,为普通患者和发热患者提供门诊相关咨询服务。该院挑选了骨干医师、专科护士组成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业在线咨询团队,吴春燕便是其中一个。

“院里通知线上免费答疑的那天,我正在家里休息,怕落下信息,我把消息调成了铃音提醒,就听见铃音一遍接着一遍响。”这名平时在医院里出诊一号难求的专家,10年前就在全国的诊疗网上做过线上诊疗,对这种模式并不陌

生。只不过让吴春燕没有想到的是,开通在线问诊第一天人便这么多。

“宝宝最近总是胀肚,便秘,该怎么办?”“宝宝 22 个月,最近睡觉总是出汗怎么

回事?”“我家孩子出生78天,请问在白天是否需

要穿袜子?”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来,有寥寥几语的,

也有像晨晨妈妈一样病情叙述得比较详细的。“当时儿科并没有停诊,还在接治发热患儿

和急诊患儿,很多家长都不敢在那个时候来医院。”吴春燕说,做了20多年儿科医生的她明白,宝宝哪怕出现一点异常,这些“异常”在医生的眼里哪怕不算什么,家长也是焦急万分的。

“便秘可以吃点调节菌群的药物帮助消化。”

“出汗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原因是考虑维生素D缺乏……”吴春燕一个接一个问题回答着。然而,有的病情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有时一个问题她与家长要沟通10余次,甚至20多次。

“早晨起床后脸都没来得及洗,就坐在那里一直拿着手机答,等我想起看时间时,已经过了中午吃饭点了。”线上问诊服务开通的第一天,吴春燕一共回答了102个问题,而该院这一天接到的咨询订单是872单,吴春燕一个人的答疑数占到医院总量的八分之一。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孩子的问题牵动着全家人的情绪,你答复了,全家安心了。”当天晚上,吴春燕感觉眼睛酸胀,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脖子疼得厉害,胳膊抬不起来了。

“肩周炎和颈椎病的老毛病都犯了,老毛病了。”4月13日记者采访吴春燕时,她刚刚打了一针封闭针。但近两个月,不出诊的时候,吴春燕还是坚持线上答疑。

“头两天出诊,一个宝贝给我画了一幅画,这是我在‘线上’诊疗过的一个患儿,当时感觉特别温暖。”吴春燕说,在特殊时期,线上问诊解决了不少家庭的困扰,是一种好的诊疗方式。可是孩子的病情变化很快,单纯一问一答,不看到孩子,没有检查,有时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比如一个孩子家长在线上问“孩子喘得很急怎么办”,那她一定是要家长赶紧抱孩子来医院的。

经历一个多月的线上问诊后,吴春燕有些怀念面对面问诊的日子。

“从2月6日网络问诊服务开通以来,我便一直守在这里,相当于网络问诊分诊员吧。”4月13日,记者来到龙南医院网络问诊平台办公室,见到了负责线上答疑的医生——龙南医院骨外科一病区主任医师李恒。

“耳朵一直响了四五周,是怎么回事?”“头部左侧神经跳,一蹦一蹦地疼。”“左小腿浮肿,总疼,吃点啥药?”在问诊平台,记者看到患者留下的问题五

花八门,涉及的科室众多。除了回答本科室的疑问外,李恒每天要将这些问题筛选分类,发送到由院里64个科室200多名专家组成的微信群里。得到答案后,李恒再把答疑内容回复到平台。

对于像咨询“想知道我现在怀孕几周,状态是否良好”的李越这样一个问题发好几遍的患者,李恒会依次把答疑内容回复给对方,“问这么多遍,一定急切得到答案,不挨个回答,怕对方看不见。”

除了网络平台,在这间办公室里,还设有两部24小时问诊热线,当天值班的是普外科主任医师梁世博。

“年纪大一些的患者,不会用网络平台,电话沟通比较直接点。”梁世博说,就像有一个大娘已经到医院排除了患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一天还是要打四五次电话问自己是否有事,直到得到肯定回答,老人才安心。

两个人说起之前工作状态,指了指办公室里的两张床:“晚上就睡这儿,做好随时起来的准备。”

“梁医生接电话都接上瘾了,有一天他刚进手术室,听见手术室里的电话响,火箭一样飞了过去,把大家都看傻了。”李恒说。

“还说我呢,你看他那手指,还淤血呢!他媳妇也在我们医院工作,比他还忙,孩子自己在家上网课,中午他得赶回家送饭。那时小区管得紧,出入都要看证件,他着急回医院,去车里取证件,结果手指被车门夹成那样。”梁世博也

“吐槽”着李恒。两个人的经历听着像是笑话,也是抗疫期

间问诊平台为“云医疗”默默付出的医疗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和有些医院将“在线问诊”联接到外埠问诊平台不一样的是,龙南医院的在线问诊和健康热线咨询体系,由该院信息团队自主研发完成,目前已经为4295人次提供了免费问诊服务。

“从1月23日起,我们就开始加班,借助医院原有的智慧医疗系统,用了一周时间研发完成问诊平台。”据龙南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威介绍,因为是自主研发,所以问诊平台能更直接地了解患者需求,还实现了患者自主上传影像资料的功能。

因为抗疫期间一直工作在医院,避免与家人接触,王威将妻子和5岁的儿子送到了岳母家。回家晚的时候,同住一个楼区的母亲远远地将饭菜放在一楼,走远后王威再取回家一个人吃饭。

“好在努力没有白费,患者受益了。”王威说,在特殊时期,“云医疗”的优势也凸显了出来,即使在院内也在用。

据了解,为网络问诊患者答疑解惑的医院微信专家团队,也承担着院内发热患者会诊的任务。这些专家每天 24小时微信在线,先后

“云会诊”了2000余名患者,救回了20余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无疑,“云医疗”,这种特殊的医疗模式,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云端”医生

焦灼中的“救命稻草”医生一句话让全家人心安

手机答疑累到抬不起胳膊“云端”背后的医生很拼

自主研发问诊平台“云医疗”“云会诊”

助力抗疫

吴春燕收到了特殊的礼物。

王威带领团队自主研发问诊平台王威带领团队自主研发问诊平台。。

李恒对问诊信李恒对问诊信息进行分流息进行分流。。

每个热线每个热线,,梁世博都梁世博都会耐心解答会耐心解答。。

龙南医院问诊平台答疑页面龙南医院问诊平台答疑页面。。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