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以爱为杖,翻山越岭 不幸的命运,余萍书写幸福人生2019/07/29  · 运的Lidah Mertua》、《 花儿出嫁了》、《树丛中 追寻愉悦》、《八仙花》

公元2019年7月29日(星期一) 16

以爱为杖,翻山越岭不幸的命运,余萍书写幸福人生

这本以《爱》为名的余萍文集出版于2012年,封面便是相互依偎的余萍与丈夫小玉,脸上都挂着幸 福 的 笑 , 小 玉 轻 揽 着她,她挽着花篮,数朵红的花探出来,就像满满到溢出的爱。文集由余萍精选六十余篇汇集成册,其中有她的大量摄影作品,这个彩色小本,正是她多姿多彩的一生。

梭罗福清公会总主席陈秀娇的序文写道:“在我所认识的梭罗华裔妇女界当中,最令我心仪、佩服、感动和崇敬的人就是余 钰 英 女 士 。 她 身 残 志坚、不畏艰辛、不向困难屈服、不向命运低头,用爱装备了自己、用爱战胜了命运、用爱笑看人生、用爱谱写了生命的诗篇、更用爱赢得了掌声!”

余钰英就是余萍,只有读她的书才能体会到她的奋斗人生和她获得的、给与的爱。因父母之爱、夫君之爱、恩师之爱、挚友之爱、子女之爱……余萍的文笔朴实无华如少女的心事,还是上天给的苦难被她一一击退后,这份单纯是最难能可贵的。

第一辑的“爱”中有

《追忆》、《母爱》、《追思》、《父爱》、《我恋爱了》、《我的家我的天堂》、《天鹅的故事》、《惟女出嫁怎么办》、《 神 秘 的 情 谊 》 、 《 生日》、《情人节》、《早期 教 育 》 、 《 孩 子 和 老公》。余萍最爱莲花,尤其那篇《追忆》中的莲花最美:“把莲花蕾的茎放进有水的盆里,痴痴望着手 中 的 莲 花 蕾 , 心 思 复杂 , 想 留 住 它 , 怕 失 去它,连夜拿笔画它,晚12时画好第一幅;我依依不舍,用心再仔细看它,发现花蕾慢慢开展,更美,凌 晨 2 时 画 成 第 二 幅 ; 画完又发现它更迷人,红棕色的表皮中央吐出了红艳艳的似开非开的花边,我被惊动了,它不是人间凡品!决定再画一幅,3时正我终于画完第三幅。真正一夜,心湖才平静下来,满足了,停笔了。”在《母爱》中写“他们给我穿一双用铁架子又重又不好穿的靴,它能使无力的两脚直立去支身体;还持一双长到手的手杖,它帮我走得稳……每天我就是这样 练 习 走 路 , 哭 了 走 ,走 了 哭 , 看 我 天 天 哭 天

抹 泪 , 妈只 能 从 远方 窥 视 ,心 如 刀绞 … … ”母 亲 狠 心将 因 发 高烧 患 小 儿麻 痹 症 的四 岁 的 余萍 送 到 残疾 院 , 这使 她 形 成坚 忍 的 性格 。 感 谢亲 友 给 我们的爱。

第二辑的“爱生命”中有《男童木偶Pinokoio》、《什么是幸福》、《爱是什么》、《做成衣的文盲母亲》、《对新女性的挑战》、《谈女性的自由》、《明智的抉择》、《买房》、《厨房》、《电动扶梯》、《保持晚年的家庭关系和谐》、《昆虫》。这些文 章 回 答 了 关 于 爱 、 幸福、女性独立、家庭……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辑的“爱生活”中有《参加东区文友协会使我幸福》、《千岛日报 读者 文友 余萍》、《今天

我 哭 了 》 、《 情 人 节 》、 《 别 致 的享 受 》 、 《幸 运 的 人 生路 》 、 《 双刃 刀 》 、 《我 与 癌 症 》、 《 肿 瘤 救了 我 一 命 》、 《 我 的 佣人 》 、 《 万能 的 电 饭锅 》 、 《 快速 烧 制 绿 豆粥》。1988

年天降横祸,余萍一家三口遭遇车祸,她经过手术被摘掉一半脾脏,九死一生。两年之后发现肿瘤,又被余萍战胜。

第四辑的“爱自然”中有《谁偷走我的心》、《 高 雅 》 、 《 爱 是 美 丽的》、《沙漠玫瑰》、《奇妙的草》、《扇子芭蕉树》、《花》、《蛇皮果林 》 、 《 轰 动 梭 罗 市 的Gelombang Cinta》、《走运的Lidah Mertua》、《花儿出嫁了》、《树丛中追寻愉悦》、《八仙花》、《文物保护区》、《卖花与买花》、《多姿多彩的仙人掌》、《卖花的秘密》、《我的莲花畅游世界》、《星期日我又卖花了》、《神奇的葫芦》、《城市森林》、《植树造林》。余萍爱花,就去寻花、画花、拍花、甚至卖花……她总能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因为心中有爱。

余萍还是《文艺集》的主编。《文艺集》收入她的13篇散文都充满了热情。她结婚40周年写的散文《我的坎坷人生》写自己 因 患 小 儿 麻 痹 症 的 缺陷,与世玉恋爱结婚的细节,从被男方父母拒绝到

被热情接待,十分感人。 “最喜欢以文交友,

以文会友,文友遍布爪哇各地。小玉先生生活简单朴素,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华 文 化 的 精 神 和 爱 国 精神,多年一直关注梭罗所有社团的社会活动和学习汉语的热潮,并把这些记录下来,发到报纸上,让更 多 的 人 了 解 中 华 文 化 ,还为不谙汉语爱好写作者的年轻梭罗朋友当翻译。他自己就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爱者和传播者,他每星期四都参与客属书法小组的活动,练写书法。她们夫妇热爱生活,喜欢旅游,如去中国北京、上海等,感受祖籍国的壮丽河山和瑰丽文化。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痴迷,他们还一起报名参加了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的学习,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从程丽的《斯人已去,文章永存——追忆小玉先生》我们也看到了余萍和小玉之间的爱。

命运给的不幸被她全部 按 住 , 研 成 墨 , 装 进笔,画出多彩人生。以爱为杖,翻山越岭,向余萍学习。(黄德雪)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