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用對「力」 企業才有競爭力 · 工工作時間和出勤,就可以確保符合法規、增加員 工滿意度和留任機會,提高規劃未來勞動力需求的 能力。這些能力將可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在管理進步的企業中,已捨棄將勞動力管理僅簡單解釋

為【壓縮人工支出】的觀念,而更進一步將勞動力解釋

為【資本】。美國權威市場調查機構 AHR Research 將

勞動力管理 (Workforce Management) 定義為【追蹤員

工工作時間與出勤,並規劃業務營運及任務,透過合理

的調度,使員工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務,提高整體營運

效率,呈現最大化的勞動力價值的一個過程】。

勞動力具有使用價值,透過勞動力管理,企業更容易評

估勞動力的效率及效益,而勞動力管理除可帶來直接財

務效益外,還能充分發揮人員潛力,提高員工滿意度,

降低流動率。

什麼是勞動力管理

景氣熱絡帶來數目可觀的訂單,讓經營團隊

對新一年度的財報獲利數字充滿信心,可

是當成果揭曉時,預期的利潤並未能實

現,甚至相去甚遠。原因何在呢?

缺工、挖角、新法規 不定時炸彈

就業市場熱絡與勞動人口的短缺造成企業人才流動

與缺工不斷,加上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最低工資的

調整與即將到來的勞動三法、這些外在環境與法規

的改變,造成企業聘僱成本攀升與人力供給短絀,

相關用人單位若未能即時協調人力作有效管理與調

派應變,將致產能無法充分發揮、品質不如預期,

使得整體投入成本增加,就會發生勞動力管理的問

題,而最常見的情形有以下三項:

1. 重要職務員工離職,未能迅速遞補合適人選,造

成設備閒置,產能未充分利用。

2. 未能配合訂單與產品需求,配置適當的人力與對

應的技能要求,影響產品品質及生產速度。

3. 未能迅速配合臨時人力調度,即時掌握人員現

況,找出符合職務技能要求及薪資成本相近人

員,造成特定人員過度加班及人事成本過高。

實際上,大多企業典型的獲利模式就是降低成本、

差異化,但受到近年原物料持續上漲、用工短缺和

人力成本上升的因素影響,企業的營運成本呈現不

斷上升的趨勢。企業必須思考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

重新審視有效運用勞動力的新思維,以提升整體生

產力,創造企業未來的競爭優勢。

善用人力資源 加班不等於效率

2009 年,一封小工程師的離職信,震撼台灣某大企

業高層,數千字的陳情書,訴說了基層工程師超時

工作情形,讓高層當機立斷檢討,如今這家企業已

成功降低工時達到一週 50 工時,並在去年創造營收

突破四千億的史上新高紀錄,用實例去證明獲利不

是操出來的,善用人才資源才是根本。

依照過去法則,當成本壓力不斷上升時,員工加班

來提高產能是許多企業的不二法門。但長期大量加

用對「力」企業才有競爭力從需求規劃、人力配置、即時調度、分析回饋 進行優化人力資源管理 讓生產力效能大提升

撰稿:叡揚資訊 企業電子化服務事業處 eHR顧問 沈怡伶

17叡揚e論壇 第63期 2011

Page 2: 用對「力」 企業才有競爭力 · 工工作時間和出勤,就可以確保符合法規、增加員 工滿意度和留任機會,提高規劃未來勞動力需求的 能力。這些能力將可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1

班也威脅著員工的健康和安全,不但造成勞資糾紛,

影響企業形象甚鉅。如要成功應對未來勞動力市場

的變化,必須真正落實「待人之道」。轉個彎!工

作超時不等於效能,企業需要的是提高營運效率而

不是加班文化,所以優化流程、即時控制、符合法

規才是善用勞動力資源之王道。

如要將勞動力管理精髓”The right people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充分發揮,得依需

求規劃、人力配置、即時調度、分析回饋等四步驟

進行,如圖一,說明如下 :

需求規劃依 營 運 計 畫 與 業 績 預 測, 參 考 人 力 配 置 標

準,擬定人力需求計畫,並檢視現有人力的

合理性

• 訂定人力配置標準:參考企業歷史資料、同業標

準,依營業額、來客數等關鍵因素對人力配置的

2

影響,制定人力配置標準。

• 擬定人力需求:依每月的業績預測 ( 如:營業額、

來客數等 ),評估人力成本投入與人員生產力的

合理性,擬定各職務人力需求,如圖二。

• 檢視現有人力狀況:

» 比較預期人力配置及現況人力配置,檢視各

職務人力空缺 / 閒置狀況,做為人力調度或

調整的依據。

» 確認重要職務的人力儲備能量,並與人力資

源政策連結。

人力配置依人力需求,考量法規與個人需求等因素,進

行最適人力配置 ( 排班 )

• 人力配置:排班時,需要考量人員排班偏好、休

假計畫、法令規定等因素。並配合下列:

» 避免同職務群組人員同時休假。

» 即時掌握人員排班狀況:已排班時數、遞延

排休時數、欠還班時數、最近排班時間。

» 找出職務的最適排班人員,或是關連職務的

配合排班人員。

• 檢視配置:檢視人力配置需求與現況人力差異

» 人 ( 能 ) 力不足:依缺少人力的職務重要性,

評估人力不足對企業的影響,並尋找解決的

方法,如:由上層級或是下層級職務頂替、

增加現有人員之工作量或時間、跨店支援或

是外部臨時替代人力等。

» 人 ( 能 ) 力過多:評估人力過多影響程度

圖一:勞動力管理

Right Time�時間需求

Right People�工作技能

Right Place�職位要求

勞動力管理

分析回饋

度調時

置配力人

需求規劃

; 根據 Nucleus Research 調查公司對海外跨國公司的

調查發現,3/4 以上的用戶通過人力資本管理獲得的

投資報酬率在 250% 以上,在所有被調查者中,平均

投資報酬率為 469%。

; 據 AMR Research 對零售業的調查報表:僅僅時間和

出勤與排班的整合一項就可以大幅節省勞動力成本。

勞動力管理使用效益實績

圖二:需求規劃 系統示意圖

叡揚e論壇 第63期 201118

決策 e 話題 | e-Decision

Page 3: 用對「力」 企業才有競爭力 · 工工作時間和出勤,就可以確保符合法規、增加員 工滿意度和留任機會,提高規劃未來勞動力需求的 能力。這些能力將可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3

( 如:閒置人力對人事費用的影響 ),善用閒

置人力進行非例行工作 ( 如:設備保養、安

排教育訓練 ) 或改用較低成本的兼職、臨時

人力以降低人事費用。

• 計算配置成本:透過系統計算排班人員的整體

總人事成本,取代大量的人工抄寫、人工時間,

設計出人性化、公平、合理的系統。成本過高

需進行人力重新配置 ( 重新排班,調換排班人

員 )。比較各店人力配置情形及成本,靈活運用

跨店人力。如圖三。

即時調度掌握人員出勤狀況,衡量現場人力和工作量需

求的變化做出即時處理

• 掌握出勤狀況:結合刷卡時間、請假狀況,即時

了解出勤狀況。

• 臨時人力調整:依現場人力及當天營業額進行臨

時人力調度,如圖四。人力調整需注意下列幾

點:

» 薪資相近度:計算人力配置成本調整差異,

避免造成人力成本浪費。

» 技能符合度:以上層職務接下層職務易造成

人力資源浪費,增加人事成本。以下層職務

接上層職務則會有無法達成原職務工作要求、

品質不佳等問題。

» 人員現況:當月累積上班時數、當月加班時

數、上次值班時間、當月休假時數、員工欠

公司的時數、員工需還公司的時數…等。

4 分析回饋持續調整人力配置標準,分析人員成本結構,

回饋下次需求規劃

• 分析人力配置標準:以實際業績的人力需求計畫

及執行結果,搭配各職務層級的平均用人費用、

平均工時、異常加班等因素,分析各職務人力差

異對業績的影響,不斷修正回饋至人力配置標準。

• 分析經營績效:依各店或區比較人均產值、人均

利潤、人費比、異常加班時數等資訊,與各職務

層級的人數、平均工時、異常加班工時等因素,

分析各職務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 分析執行績效:比較預測、實際的業績與執行

結果,搭配人均產值、人均利潤、人費比等因

素,分析業績或人力配置調整對人均產值、人

費比的影響及差異原因,修正回饋至人力配置

與即時調度。

透過系統活用人力 輕鬆獲利方程式

企業若能提供靈活的排班調度和控制,準確追蹤員

工工作時間和出勤,就可以確保符合法規、增加員

工滿意度和留任機會,提高規劃未來勞動力需求的

能力。這些能力將可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和日益激烈的競爭,

現代企業需透過高效率地分析、管理勞動力,將勞

動力價值發揮最大極限。

圖四:即時調度 系統示意圖

圖三:人力配置 系統示意圖

19叡揚e論壇 第63期 2011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