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猪年说猪 猪年侃侃猪 - epaper.heyuan.cnepaper.heyuan.cn/resfile/2019-02-05/03/03.pdf · 谜语云:胖子一身毛,贪吃爱 睡觉,全身都是宝,天天造肥料。

谜语云:胖子一身毛,贪吃爱睡觉,全身都是宝,天天造肥料。再有:耳大身肥眼睛小,好吃懒做爱睡觉,模样虽丑浑身宝,生产生活不可少。二则谜面如出一辙,想必看官都猜到了,谜底揭晓是猪。猪年到了,说一说排名十二生肖末尾的猪。猪是人类最密切的朋友,也是为人类贡献最大的家畜之一。贵为六畜之首的猪,憨厚老实,笨拙可爱,人类赋予猪的定义却是好吃贪睡。

我 国 是 农 耕 大 国 ,自 古 至今,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猪,流传着“农家不养猪,好比秀才不读书”的俗语。猪粪是农田的有机肥料,农谚说:养猪不赚钱,肥了一丘田。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古时祭祀用的“三牲”猪、牛、羊,沿用至今,尤其广东盛行烧乳猪祭祖。进入年关,农村流行杀年猪、晒腊肉、灌香肠、腌火腿,大江南北农家忙得不亦乐乎?猪是可怜的动物,为人类献身全部器官。老母猪记吃不记打,只管自己吃吃睡睡,不管主人打打杀杀。猪吃五谷杂粮,长一身肥膘回馈主人。

童年的记忆历历在目,我拎着竹篮,放入镰刀,屁颠屁颠地跟着姐姐去田野里打猪草,去菜园割薯藤,用大铁锅煨猪潲,大人小孩忙得团团转,全家一年的经济收入就指望猪圈里的肉猪了。

华夏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母系氏族就开始养猪,“家”字,宝盖头下面的豕,就是指猪,象形字,意思是房子下面养猪。新时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就是有力的证据。收藏界对艺术精品猪肉石情有独钟,猪肉石是天然玉石,因形态和颜色酷似猪肉而得名,是一种吉祥喜庆的象征,博物馆和收藏家争相收藏。精品猪肉石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令人叹为观止,古董商趋之若鹜,可遇不可求,其中以台北故宫收藏的东坡猪肉石最为著名,价值连城,成为镇馆之宝。观复博物馆馆藏玉猪卧,国家博物馆的青玉猪笼等,均是玉雕艺

术精品。有句调侃自己生活状况不好

的写照: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猪是低档的动物,对主人要求不高,容易饲养,吃糠咽菜能饱就行,猪圈臭烘烘的能睡就行。猪成了骂人的代名词——蠢猪、猪猡,诸如此类。旧社会鄙视男女作风不良,一旦东窗事发,双方均逃脱不了被族人浸猪笼的厄运。时下团队合作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猪与朱同音,蹄与题谐音,唐代考进士流行吃猪蹄,寓意“朱笔提名”。明代皇帝姓朱,是皇朝统治的最后一个汉族国姓,朱字和猪字必须避讳,姓氏,名字,科举考试等等,老百姓遭殃了,非但改姓改名,说话还要注意避讳,以免招惹血光之灾和牢狱之灾。据历史记载,朱厚照生肖属猪,他曾颁发“禁猪令”:禁养猪和禁杀猪。一句金口玉言,一道荒唐圣旨,民间潲水横流,庄稼尽毁。因民怨沸腾,群臣劝谏,延续三个月后匆匆撤销,尴尬收场。

文学作品塑造猪的形象,最成功的当属《西游记》,二师兄猪八戒,法号悟能,唐僧的二徒弟,银河天蓬元帅的化身,好吃胆小,好色无能的代名词。被拍摄成影视作品的《西游记》,尽管版本很多,但是猪八戒这个角色深受观众欢迎,近女色,是个多情种;能力小,是个胆小鬼;嘴巴馋,是个大吃货。优点不多,缺点不少,其貌不扬,人品不差,也算是天底下男人的标配。憨态可掬的小猪,陆陆续续以动画片的形式搬上荧屏,寓教于乐,深受儿童的欢迎。

命理学说猪的属相,人缘很好,财运首屈一指。猪是财富的标志,民间别称“乌金”“黑面郎”

“长喙将军”等等,显得格外亲切,十分贴切,古代先民更有用猪陪葬和陪嫁的习俗。江苏太仓建成猪文化博物馆,记录和展示了猪粮并茂的农耕文明。金猪贺岁,送君一副春联:吉日生财猪拱户,新春纳福鹊登梅。 (陈洪柳)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当时叫野猪。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图形与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期就已有猪的舍饲。现在,猪已是全球最大的肉类食品来源之一。大到酒店的豪华宴席,小到每个家庭的平常餐饮,都少不了猪肉美食。

在汉语词典中,带有“猪”字的词语比比皆是,可是大都意含贬义。比如,“猪卑狗脸”,比喻卑鄙阴险的人;“封豕长蛇”,比喻贪婪凶暴的人;“辽东白豕”,是指少见多怪;“一龙一猪”,意指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牧猪奴戏”,成为赌博的鄙称;“狗猪不食其余”,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人怕出名猪怕壮”,是说人出了名就会招致麻烦,猪长壮了就要被宰掉;“猪脑子”,形容人很笨。猪背了不少黑锅啊!

也有含褒义的。比如,“信及豚鱼”,“豚”,小猪也,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牧豕听经”,比喻人们求学努力。这多少为猪作了些许

“平反”。至于民间春联,都是赞扬猪

的。如“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六畜猪为宝;四时春最新。”

“人开致富路;猪拱发财门。”“义犬良豕报岁华。”“守家夸玉犬;致富赞金猪。”“犬过千秋留胜迹;猪肥万户示丰年。”“人逢盛世情无限;猪拱华门岁有余。”

其实,猪很聪明。经过训练的猪,不但能像狗一样掌握各种技巧动作,比如会跳舞、打鼓、游

泳、直立推小车等,而且猪的训练时间比狗要短。猪还能在 11 公里外、6米深的地下嗅到气味。

至于猪是如何被选入十二生肖的,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上古人在昼夜十二个时辰的启发下,发明了十二个生肖的排序: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而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丑时,已是深夜,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此时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寅时,已近黎明,昼伏夜行的老虎此时最凶猛,古人此时常会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卯时,天刚亮,兔子喜欢出窝活动,故称

“卯兔”;辰时,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午时,尚未被人类驯服的野马,此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 是 放 羊 的 好 时 候 ,故 称“ 未羊”;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欲进窝,故称“酉鸡”;戌时,人们劳碌一天,闩门打算休息了,狗则卧在门前看家护院,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称“戌狗”。夜间 9点到 11 点,属亥时,此时夜深人静,人们已经停止了活动,该安歇睡眠了,但能听到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我有个好友藏有一块黄蜡石,形状酷似猪,要我取名并配诗,我取名为《金猪》,配之七绝一首:

十二生肖排末位,不因座次费精神。身居陋室无私欲,只做人家桌上珍。

(邹晋开)

从前有两只小猪,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相爱着。每天主人送来吃的时候,公猪总是先让母猪吃,等她吃饱 了 再 上 去 吃 母 猪 剩 下 的 东西,每天晚上公猪总是给母猪放哨,他生怕主人乘他们熟睡时把母猪拉出去宰了。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母猪日渐长胖,而公猪则一天天瘦下去。

有一天,公猪突然听见主人在跟屠夫商量,要把长势好的母猪杀了给卖掉,公猪伤心至极。于是从那天开始公猪性情大变,每当主人送吃的来时公猪总抢上去把东西吃得一干二净,每天吃好后便躺下大睡,并且告诉母猪现在换作她来放哨,如果他发现她没放哨的话就再也不理她。渐渐地。日子一天天过去,母猪觉得公猪越来越不在乎她,母猪失望了,而公猪还是若无其事地过

着安乐的日子。很快一个月过去了,主人

带 着 屠 夫 来 到 猪 圈 ,发 现 一个 月 前 肥 肥 壮 壮 的 母 猪 瘦 得没剩下多少肉,而公猪则肥得毛 色 油 光 发 亮 。 这 时 的 公 猪拼命地奔跑,想引起主人的注意,表明他是头健康的猪。终于屠夫把公猪拖走了,在拖出猪圈的那一刻,公猪朝着母猪笑着说:“以后别吃这么多!”母 猪 伤 心 欲 绝 ,拼 命 地 想 冲出 去 ,但 圈 门 被 主 人 关 上 了 ,隔 着 栅 栏 ,母 猪 看 着 闪 着 泪光的公猪。

那晚,母猪望着主人一家开心地吃着猪肉,母猪伤心地躺倒在以前公猪每天睡的地方,突然她发现墙上有行字:“如果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愿意用生命来证明!”母猪看到这行字肝肠寸断。 (佩奇)

猪为六畜之一,中国人与猪的关系非同一般,人们的肉食大部分来自猪。猪的一身都是宝,供人采用。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猪更是与亿万农民有着不解之缘。人们推举二十种动物为生肖,自然会采用与自己生活最密切的动物来做代表,猪成为生肖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关于猪当上十二生肖之一,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古时有个员外,家财万贯。良田万顷,只是膝下无子。谁知年近花甲之时,却得了一子。阖家欢喜,亲朋共贺。员外更是大张宴席,庆祝后继有人。

宴庆之时,一位相士来到孩子面前,见这孩子宽额大脸,耳阔有轮,天庭饱满,又白又胖便断言这孩子必是大富大贵之人。

这肥胖子福里生、福里长,自小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习文武,不修农事,只是花天酒地,游手好闲,认为命相已定,富贵无比,不必辛苦操劳。哪知这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去世,家道衰落,田产典卖,家仆四散。这胖小子仍然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直到最后饿死在房中。这胖小子死后阴魂不散,到阴曹地府的阎王那里告状,说自己天生福贵之相,不能如此惨淡而亡。阎王将这阴魂带到天上玉帝面前,请玉帝公

断。玉帝召来人间灶神,问及这位一脸富贵相的人怎会饿死房中。灶神便将这胖小子不思学业、不务农事、坐吃山空、挥霍荒淫的行为一一禀告。玉帝一听大怒,令差官听旨,要胖小子听候发落。玉帝道:“你命相虽好,却懒惰成性,今罚你为猪,去吃粗糠。”这段时间恰逢天宫在挑选生肖,这天宫差官把“吃粗糠”听成了“当生肖”。当即把这胖小子带下人间。从此,胖小子成为一头猪,既吃粗糠,又当上了生肖。

另一说是猪靠自己的努力当 上 了 生 肖 。 在 天 宫 排 生 肖那天,玉帝规定了必须在某个时辰到达天宫,取首先到达的十 二 种 动 物 为 生 肖 。 猪 自 知体笨行走慢,便半夜起床赶去排队当生肖。由于路途遥远,障碍也多,猪拼死拼活才爬到南 天 门 ,但 排 生 肖 的 时 辰 已过。但猪苦苦央求,其他六畜也为之求情,最后终于感动了天神,把猪放进南天门,当上了最后一名生肖。这样,马 、牛、羊、鸡、狗、猪“六畜”都成为人间的生肖。

晚上 9—11 时(即“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伴着肥猪的拱槽声入眠,这一时刻便与猪联系 在 一 起 ,称 为“ 亥 猪 ”。

(猪猪侠)

2019 年为农历己亥年,生肖为猪。猪,乃“六畜之首”,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在十二生肖中排在末位。在传统文化中,猪是智慧、热情、权力、聪明、勇猛、幸运、财富的象征,是人类的守护神,是一种吉祥之物,是具有灵性的动物。

在 古 代 ,人 们 把 猪 叫 做“彘”“豚”“豕”等,汉字中的“家”与猪有着直接的渊源。“家”是会意字,最早起源于甲骨文。汉字的“家”字,就是由一个“宀”和一个“豕”字组成,

“宀”表示的是一座房子,“家”就是房子下面养头猪,可谓无猪不成家。古时生产力低下,养猪者表示家境殷实,有肉可食。甲骨文中的“敢”字,表示徒手捉猪之意,因此猪也是衡量人是否勇敢的标尺。

历史上,人们认为家猪、野猪都是一种“灵物”,受到社会的普遍崇拜,因此取名叫猪者屡见不鲜。汉武帝,原名叫“刘彘”,也就是叫“刘猪”。《晋书》记有叫“陈猪”的人,还记有叫

“孔豚”的人,《陈书》记有叫“傅野猪”的人,《魏书》记有叫“薛野猪”的人,《南齐书》记有叫

“张猪儿”的人,《旧唐书》有叫“李猪儿”的人,《金史》记有叫“完颜猪儿”的人。由此可见,在古人看来,猪是聪明、威仪、刚烈、勇猛、繁殖力强的象征。

猪在中国古代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关猪的成语、俗语特别丰富,也特别耐人寻味。狗彘不如、狼奔豕突、泥猪瓦狗、封豕长蛇、一龙一猪、辽东之豕等等,大部分都是贬义词;猪扶不上树、猪大肠扶不起来,猪困长肉人困卖屋、人怕出名猪怕壮、死猪不怕开水烫、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死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等等,不无人生的幽默和智慧的启迪。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所熟知的猪文化中,猪常被作为蠢笨、懒惰、贪婪、胆小、丑陋的代名词。日常生活中最伤自尊的骂语多与猪相关,诸如

“蠢猪”“猪头”“猪猡”“猪脑子”等。在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中,工头把包身工称呼为

“猪猡”表示轻蔑、侮辱。早年海外华工也被洋人侮辱性地称作“猪仔”。《西游记》中,以猪为原型的猪八戒,本领稀松平常,不但喜好女色,而且好吃懒做,形象也颇为不佳。

猪给人的印象,是丑、懒、脏、笨。确实,猪长得不雅观,眼小耳朵阔,头大鼻嘴长,脚短身体胖,臃肿模样怪。“猪鼻子插大葱——出洋相”,表示了人们对刚愎自用的漠视;“猪脑子”,几乎成了现代人傻的代词;“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也成了经常碰到的生活礼遇。因为猪八戒经常犯些小错,有些小毛病,不够理想化,做着普通的事情,过着普通的生活。也许我们对猪的苛刻,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不够满意吧。

猪尽管形象不佳,可不等于它很愚蠢,猪尽管性格不明显,可不等于它没有用处。猪浑身是宝,对人类贡献良多,但却遭到不公正评价不公平待遇。实际上,在《西游记》主要人物中,猪八戒是最受欢迎的角色,得票率远远高于唐僧、孙悟空、沙和尚。猪也并不笨,经现代科学检测,猪是很聪明的动物,只是它与人为善,憨厚老实,默默地在为人类作贡献,从不伤害别人,从不会闹事的缘故,总是受人类的欺负。

在民俗文化中,年画或剪纸“肥猪拱门”,是人们视猪为财富的典型。猪有独立自主的特性,它们用鼻子拱地掘土求食,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不奢望意外的嗟来之食。如果人们像猪一样勤恳老实,就好比猪背驮着聚宝盆创业。在人们看来,

“肥猪拱门”是勤劳致富、丰收吉祥的象征。此时,肥猪俨然成为一个传送福气的使者,所以俗语说:“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

而今,不管怎么说,猪年的猪是幸运的,十二年一轮回,别的生肖,如老鼠等,就不可能如此受人追捧。我们要感恩猪,它牺牲了自己,为千百年的人类繁衍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营养。我们要感谢猪,猪年的猪,成了吉祥物,人们有了好心情,期待在猪年生活更美好!

(张光茫)

猪年说猪 猪年侃侃猪

猪的爱情故事

生肖猪的传说

猪年品味猪文化

○2019/2/5 星期二

○责编/永霞 美编/劭华 校对/银葵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