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防癆協會 ·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更嚴重甚至產生上肢 麻木、坐骨神經痛,以及肌力衰退。 2. 膝關節滑囊炎: 因為長期站立造成膝關節壓迫引起發炎。

防癆雜誌2009年春季號��

前 言

台灣社會隨著生活水準提升,慢慢的從

勞力密集的產業轉型成智慧密集型工業,許

多傳統型的工廠慢慢外移到大陸去,加上勞

保法規、勞動檢查不斷的進步,所以一般常

見的傳統職業傷害、職業病,像是化工廠毒

物外洩、機器外傷等等已經較少看見。

取而代之的科技產業,因為電腦作業的

普及,勞動者必須長時間坐在電腦螢幕前,

引發「反覆累積型」的職業傷害,成為現代

人最常見的職場疾病。這些症狀包括脖子

無力、肩頸酸痛、頭痛、下背痛等等,有些

人甚至引起備受關注的「過勞死」、慢性疲

勞、退伍軍人症,都算是職業傷害、職業病

的範疇。此外,服務業也成為都會型職業傷

害的受害者,像是計程車或公車司機,也可

能是職業病較可能發生的族群。值得一提的

是,勞委會已邀請相關醫學專家及專科醫學

會訂定一百餘項職業疾病認定基準,勞動者

罹患上述症狀,得否認定為職業病,仍須由

職業醫學等專科醫師依個案事實予以診斷。

  近年來因國家經濟之改善及人民生活水

準之提昇,國民對危害自身健康之因素也日

益關心,政府於民國��年公佈勞工安全衛生

法,以保障勞工之健康安全。醫療團體是屬

於職業團體中之一部份,而在整個醫療團隊

成員中,醫護人員在比例上又佔了大多數,

其在執行工作時,周圍也佈滿了各種健康危

害因子。這些職業危害因子大致可分為生物

性、化學性、及物理性危害因子。其中,生

物性危害因子指血液或呼吸道傳染病等;化

學性危害因子為有機溶劑、化學治療藥劑、

或消毒器械藥劑等化學物質;物理性危害因

子則如熱、噪音、震動等環境因素,以及未

符合人體工學所導致的傷害。

說 明

■ 蔣佳蓉 行政院衛生署胸腔病院實驗診斷科

Page 2: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防癆協會 ·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更嚴重甚至產生上肢 麻木、坐骨神經痛,以及肌力衰退。 2. 膝關節滑囊炎: 因為長期站立造成膝關節壓迫引起發炎。

防癆雜誌2009年春季號 ��

2009年春季號

  生物性的職業傷害中以執行醫護工作時

的針扎事件所潛藏的血液傳染病最常見。醫

護人員大多有被針扎的經驗,其年發生率約

可達�0%-�0%。根據研究,被污染性針頭

扎傷,可能會感染B、C型肝炎、後天免疫

缺乏症候群等各種血液傳染病,因此常造成

醫護人員之恐慌。

至於呼吸道感染方面,近年來結核桿菌

感染再加上多重抗藥性感染群突發報告不斷

的增加,醫療人員被傳染之危險性也就相對

的提高。當然感染結核病之危險性高低,也

和醫療人員對結核病傳播途徑及防治措施之

認知及行為有關,因此,如何增進工作人員

確實遵循結核病感染防治措施,也就相當的

重要。

物理性因子中以須注意人體工學所造

成的下背痛最重要。下背痛的發生率以

��至��歲最高,其中,醫護工作是最常被

報告為易導致下背痛的職業之一,且其年

盛行率約介於��%-�0%之間。由於下背

痛會導致龐大的醫療費用與生產力的損失

,因此,許多國家已著手積極評估下背痛

所造成的傷害成本,並採用一些方法來減

少下背痛的發生。

  另因國內就業人口從事服務業者佔大多

數,其中許多服務行業在工作時都必須長久

站立,像是倉儲人員、專櫃小姐、餐飲人

員、加油站員工、空服人員,都可能因為長

期久站引起後頸酸痛、下背痛、坐骨神經

痛、膝關節發炎、足趾變形、甚至靜脈曲張

等職場健康問題。

  其他行業像是教師、交通警察、護理人

員的工作型態,也很少有空閒坐下來休息。

再加上往返通勤的站立時間,一天往往超過

八小時都是處於站立狀態。這些「久站工作

族群」的職業傷病不僅影響工作效率、生活

品質,也造成身體健康的長期影響。

「久站工作族群職業傷病」的症狀

�. 下背疼痛、頸部酸痛及椎間盤突出:

長久站立造成之累積性傷害(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 CTD)以下背痛最為常

見。初期症狀覺得下背酸痛、頸部酸痛、

肌肉扭筋拉傷,再加上缺乏適當休息,又

需負重搬運,或是突然承受推拉扭轉,緊

急採取不當姿勢,日積月累,造成腰椎、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更嚴重甚至產生上肢

麻木、坐骨神經痛,以及肌力衰退。

2. 膝關節滑囊炎:

因為長期站立造成膝關節壓迫引起發炎。

初期覺得關節腫脹、疼痛,如果缺乏適當

休息,又需屈膝搬運,常造成關節退化變

形,甚至行走困難。

�. 足趾變形:

久站加上鞋子設計不良,造成足趾外翻、

關節變形,足趾長期受壓也會造成表皮角

質增生,產生俗稱的雞眼。

�. 下肢水腫:

因為久站造成下肢血液回流障礙,越站越

嚴重。

�. 靜脈曲張:

因為久站造成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障礙。初

Page 3: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防癆協會 ·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更嚴重甚至產生上肢 麻木、坐骨神經痛,以及肌力衰退。 2. 膝關節滑囊炎: 因為長期站立造成膝關節壓迫引起發炎。

防癆雜誌2009年春季號��

期覺得小腿腫脹,加上缺乏運動與體位變

化,常造成下肢靜脈扭曲暴漲,甚至血管

滲血瘀青,壓迫神經。

�. 頭暈:

因為久站造成頭頸不適。

化學性因子牽涉醫療院所用來消毒滅菌

的所有化學物品。一般器械處理的作業程序

可分為清潔、消毒、滅菌等,且為因應不同

的材質須選擇不同的方法。目前國內大多數

的醫院皆使用氧化乙烯消毒鍋,但環保署已

於��年�月正式將氧化乙烯視為毒性化學物

質且列管,因此其對環境及人體健康之危害

也開始為人所注意。使用氧化乙烯鍋滅菌可

能發生之潛在危險因子為滅菌不當、曝氣不

當、操作錯誤、環境影響及健康危害等。

  暴露於氧化乙烯對人體各系統可能產生

的毒性包括在呼吸道,可能因吸入而造成呼

吸道黏膜刺激、咳嗽、氣管炎,嚴重時可

能造成肺水腫;於消化道上,會產生噁心、

嘔吐、及腹痛等;於神經系統方面,則有痲

痺、多發性神經病變、神經異常、並導致死

亡;在心血管系統方面,可能有心舒期過

長、心律不整、血紅素濃度降低、及淋巴球

過多等;且若不慎接觸眼睛與皮膚,便會造

成刺激或壞死、及結膜炎等。此外,氧化乙

烯亦有致癌性,亦極可能導致染色體異常、

白血病、及胃癌等問題。若懷孕婦女接觸氧

化乙烯,並可能發生自發性流產之問題。

  根據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9�年全國就

業者安全衛生認知調查,就業人員提神飲

料飲用習慣,男性��.�%完全不喝、�0.�%

每星期少於�次,�.9%為每星期�次以上(習

慣飲用提神飲料),女性則分別為9�.�%、

2.�%、�.�%;據此推估全國約有�0萬就業

者有習慣飲用提神飲料。

  習慣飲用提神飲料者中,2�.9%沒有喝

酒精含量0.�%以上提神飲料的習慣,�0.�%

每週飲用酒精含量0.�%以上�-2瓶,20.�%

每週飲用酒精含量0.�%以上�-�瓶,且有

�.�%(推估全國約有��000位就業者)每週飲

用酒精含量0.�%以上�瓶以上。

  習慣飲用酒精含量0.�%以上提神飲料

者(每週至少�瓶),2�.2%飲用時會加其他

酒精性飲料,��.�%會於工作前或工作中飲

用。習慣飲用酒精含量0.�%以上提神飲料

者每年職業傷害發生率(男��%,女2�.�%)

為一般人(男��.2%、女��.�%)的�.�倍。分

析顯示影響職業傷害的主要因素依序為,工

作疲勞、職業、飲用提神飲料、年齡、喝酒

習慣、吸菸習慣。

  國內外的研究皆指出喝酒與職業傷害發

生有關。當血液中酒精含量達0.�%時,人

的動作協調、視覺、言談及平衡會受損,出

現中毒現象。當血液中酒精含量達0.�%時

,神經生理平衡會嚴重受損而且失去意識,

市面上提神飲料林林總總,瞭解其酒精含量

及正確飲用相當重要,為確保自身工作安全

,應盡量避免工作前及工作中飲酒,尤其是

需要高度注意力及平衡力的高架作業、易發

生墜落等之危險作業。

  調查結果發現,過去兩年內,最常見、

對公司影響最大的職業傷害是上下班及值勤

Page 4: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防癆協會 · 頸椎的椎間盤突出。更嚴重甚至產生上肢 麻木、坐骨神經痛,以及肌力衰退。 2. 膝關節滑囊炎: 因為長期站立造成膝關節壓迫引起發炎。

防癆雜誌2009年春季號 ��

2009年春季號

中發生的車禍事故,而且工作環境有化學

品、或日加班時數超過2小時到�小時以上

者越容易發生車禍事故。其他的職業傷害還

有滑倒、跌倒、墜落、夾捲傷害。杜宗禮說

,醫院及生物實驗室及運輸倉儲業易發生滑

倒、跌倒、墜落的傷害事故。而作業速度無

法控制、需搬重物的工作則容易發生夾捲傷

害。身處惱人的噪音環境中,則上述所有工

傷事故都容易發生。

  所謂文明進展至今,產業日新月異。以

往之採礦、勞力密集等產業逐漸被淘汰,而

以往不重視公安衛生之現象,應該已經獲得

大幅度改善。何況世界許多地區國家產業已

經進入資訊服務業,職災保險法之功能似乎

應該退色去位?實則不然。因為有勞動必有

職災,只是性質與樣態不同。產業型態之轉

變,縱然其技術日益創新,原物料等礦業以

及如建築業仍然存在,勞力密集產業逐漸轉

移往開發中國家,特別是原物料原產國之開

發中國家;服務業之發展,勞動型態固然轉

變,但透過勞動方式以及工作場所風險因素

作用,特別是經濟全球化造成之競爭壓力,

勞動以及相因素對人體健康與安全之衝擊影

響也日新月異,而新生產元素常致新職業病

,有待社會各界正視研擬解方。故隨著勞動

型態與產業結構性質之變遷,其重要性非但

未退位,而且適用之領域、範疇與空間也日

漸擴大。

結 語

  綜觀上述,任何的工作環境確實存在許

多職業危害因子。反觀的醫護課程,除最基

本的微生物學外,並無任何針對可能導致職

業傷害的藥劑或人體工學作介紹,對於如何

預防職業傷害的發生,及其處理或因應措施

亦無教導,以致醫護人員一旦畢業後進入臨

床工作的同時,也缺乏了保護自己的能力。

  目前有關職業災害的文獻很少,且絕大

多數為工業傷害的研究,有關醫護人員職業

傷害的文獻極少,僅有數篇有關針扎與下背

痛的研究,且年代皆已久遠,因此,在職場

上如何保護醫護人員及其他勞工人員實為重

要之課題,除了加強醫護人員本身之再教育

課程更應注重勞工職場面之安全。

  由於技術密集產業持續發展,新的化學

物質、技術及大型且複雜的系統不斷的被運

用在工作場所中,這些轉變使得工作的危害

風險因素更為複雜,且難以掌握。如要有效

推動安全衛生工作,則更應考慮到人性化之

規劃,例如:只由生產部門擔負安全衛生工

作是不足的,應建立以人為本的思考模式,

由下而上的人性化管理,由勞雇雙方共同參

與安全衛生工作。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