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扶贫新举措 扶贫故事 一封被拒收的扶贫感谢信epaper.xiancn.com/xawb/page/21/2017-07/20/07/2017072007_pdf.pdf · 爱写字的杨书清,把他的这份感动,把他对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彭坤彭坤 视觉编辑视觉编辑贾庆华贾庆华 组版组版彭坤彭坤 校对校对田生智田生智

5

20172017年年77月月2020日日 星期四星期四 www.xiancn.www.xiancn.comcom

一封被拒收的扶贫感谢信长安区183户贫困户与农业园区签订帮扶协议

扶贫故事扶贫新举措

说起教师,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满腹经纶的“文弱书生”,但在户县,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面对危房改造,他们雷厉风行拆改破立;面对群众不解,他们敞开心扉春风化雨。一次次促膝长谈,一次次汗水湿衫,换来贫困群众的一张张满意的笑脸……

危房拆除集中开工

他们不畏三伏酷暑,头顶烈日艳阳,每天以贫困户为中心,从未休过一天假,坚持用心用情做好各自帮扶工作,尤其是针对大多数帮扶对象的住房年久失修、几近危房的最大现实问题,帮扶干部都积极地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对贫困户危房改造的政策支持,使得绝大多数帮扶对象的危房都已经被列入支持改造的范围之内。为发挥群体的带动效果并降低拆建的成本,教育系统的帮扶干部将各自帮扶对象的危房拆除工作集中来开工,成为户县扶贫攻坚战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教育扶贫一个不落

暑假,本应是孩子们的幸福时光,然而有一些孩子却是忧虑重重,“下学期是否可以如期入学,校园时光能否继续”……户县教育局针对幼儿入园、中小学生入学、高中升学,结合市教育局开展的“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给每个学校下达入户调查任务,通过深入细致地了解每户贫困家庭孩子的入学情况,并全面宣传教育扶贫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穷退学,解决了诸多家庭的燃眉之急。

用心用情倾心倾力

教师,看似柔弱的他们,却把真情实爱和师者仁心在帮扶对象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生活上体贴入微,除了每次都向扶贫对象送一些营

养食品和生活用品外,天热了想到为他们买身夏装,头发长了帮他们理发,衣服脏了帮他们洗衣,田里忙了帮他们干农活。精神上关心备至,除了整天不顾酷暑为“穷亲戚”东跑西颠外,陪老人聊聊天,为孩子补补课,为老人过个寿……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一切都那么亲如一家,其根本就在于帮扶干部已经把帮扶对象当亲人。

在爱与责任的激励下,相信贫困一定将离他们越来越远。

流金铄石,考验着每个党员的党性;真情帮扶,折射着每个干部的情怀。户县教育系统的老师们,在这个炎炎的夏日,用心用情用爱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扶贫之歌。

文/图记者苏建华 任娜

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的杨书清怎么也不会想到,到了67岁这个年纪,家里竟会多出一位如女儿般悉心照顾自己的“亲人”。

家住新筑街道陆东村的杨书清,与 90岁高龄的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身患多种老年病,行动不便,身边离不得人,他也就无法外出务工做活,致使家庭经济条件始终不好,日子过得艰难。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招商三局副局长张荣荣成为了杨书清家的扶贫干部。杨书清说,他永远不会忘记张荣荣第一次来家中的时间,“因为从她(张荣荣)来的那天起,我家里可以说一天一变样,这么好的干部分配到我家帮助我脱贫,真是我和我母亲的福分。”

那天是 6月 11日,在张荣荣看来,第一次的造访略显贸然,但杨叔的热情令气氛很快变得融洽,“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杨叔也仅仅比我父亲大一岁,聊了几句后感觉他在心理上接纳了我,和我拉起了家常。”

其实,杨书清原本对于帮扶干部也“摸不清底”,“一开始想着,帮扶干部会不会到咱这儿就是走个形式,但见到张荣荣后我就知道我想

多了,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特别好,人很踏实很细心。”

与杨书清交谈时,他不止一次向记者提到张荣荣的细心,“我原来的手机经常无法使用,她知道后很快就买了一个给我送来,而且还充了不少钱的话费。我爱写字,但没有像样的桌子,过去一直趴在柜子上写,她看到后就联系了一家爱心企业,给我送来了桌椅。我家里做饭是过去那种土灶台,夏天做饭时很热,她不仅给我送来了电磁炉,还隔三差五从单位食堂带些菜和馒头过来。”

一个多月时间里,张荣荣去了杨书清家近20次,尤其是上周,张荣荣联系街办以及村上,给杨书清家进行屋内刷新、房顶加固和厕所翻修工程时,她几乎每天都要来看看。“杨叔家离管委会不远,有时候中午走着走着就过来了,看看装修期间有啥需要解决的,随时遇到问题我好及时处理。”

记者到访期间,杨书清带着记者看他家里的每一处变化:房子更亮了、墙面变白了、厕所更干净了……杨书清说:“我无儿无女,有时候我就在想,即就是我有个女儿,也不会比张荣荣更细心

贴心了吧。”爱写字的杨书清,把他的这份感动,把他对

张荣荣以及党的好政策的感恩之情,写了满满三页纸。“那天杨叔把信交给我时,我看了内容后脑子有一瞬间的发懵,我只是做了该做的,只是在履行永康书记说的‘要跟贫困户结穷亲戚,常走动’的要求。在切实感受到杨叔和奶奶生活的不易后,从一开始的心疼,到后来联想到自己儿时农村生活感同身受搭建起了亲情后,做了对亲人应该做的小事,根本衬不起杨叔的颂扬。”张荣荣说,这封感谢信更像是对她的一种鞭策,也反映了她工作做得还不够。“我已经把杨叔和奶奶当成了亲人,但从杨叔写这封感谢信的行为来看,他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我这么一位亲人,他们还是觉得有人帮了自己就要有所回报。”

张荣荣当时没有收下感谢信,她告诉杨书清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值得这样称赞。然而,朴实而执着的杨书清第二天又让村上干部陪着,悄悄把信件送到了管委会,“张荣荣做得就是好,我就是想感谢党、感谢政府,给我带来了这么好的一位亲人!” 记者闫斌

本报讯(记者高乐 通讯员杨丹)昨日,记者从长安区了解到,近日长安区对有意愿开展产业脱贫的贫困户进行征集,共征集贫困户 183户、426人,与长安 10家农业园区签订帮扶协议,他们以后每年将领到不低于1000元的基本收益。

据了解,现代农业园区是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有效渠道,长安区现代农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市前列,集观光休闲、体验采摘、科研示范为一体的农业园区分布长安沿山各个街道。

为充分发挥园区带动作用,助力精准扶贫深入推进,长安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脱贫帮扶资金,按照每户1万元产业资金标准,注入农业园区,形成产业发展资本,以“政府垫资,农业园区利用资金发展产业,贫困户获得保底收益”的方式,推进园区产业发展,确保帮扶贫困户享受上不封顶,每年每户不低于1000元的基本收益。

为促进园区积极性,长安区在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申报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时,对带动贫困户脱贫能力强、责任感强的扶贫主体优先推荐。目前,政府投资金、园区建产业、贫困户享收益的合力攻坚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在长安区全面推开。

同时,长安区农业部门加快培育带动贫困户脱贫新型职业农民技术队伍,强化农业技术指导部门服务能力,组织技术人员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技术帮扶,让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园区从事生产劳动,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致富,让农业园区成为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脱贫的新平台。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全面小康底线任务,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近年来,市建委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中,深入领会上级有关精神,将“扶智与扶志、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帮扶工作,效果初显。

周至县竹峪镇中军岭村,地处秦岭山脉浅山区,村民居住分散。全村分8个村民小组,共356户1553人。贫困户 20户 53人、低保户 12户 20人、五保户 1户 1人。全村耕地面积约 2740亩,主导产业为猕猴桃种植。作为帮扶对口单位,市建委专门召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驻村工作队队长及“第一书记”人选,研究扶贫措施,确定投资项目,明确实施步骤,分析问题、解决困难,从人力、物力上对帮扶村给予最大帮助。

村第一书记周述武介绍,在认真调研摸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按照清洁美丽宜居村庄的标准,市建委帮助中军岭村系统制定了全村道路、排水、亮化、垃圾处理、绿化、街景提升、产业调整等整体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帮扶,使帮扶工作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全体村民对未来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市建委直接投入 64万元资金,建设村内道路 2700米,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驻村帮扶队积极主动和周至县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了解相关政策,协调扶贫项目。周至县财政局拨付 30万元“一事一议”资金,用于村部办公场所建设;协调县水利局和扶贫办拨付 100余万元资金,为全村打 5眼 200米深机井,现已全部顺利出水,解决了人居饮水及农田灌溉问题。

同时,送教上门,“扶智”“造血”。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周至县猕猴桃种植专家教授,结合季节特点开展

“猕猴桃的科学种植和管理”系列讲座,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知识,在田间地头就能现场接受技术指导,受到村民普遍欢迎。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还听说了这样一件事,7月16日下午,贫困户李强周在去县城的路上,捡到一个蓝色小包,打开一看,发现都是现金,李强周思量再三,拨通了帮扶干部的电话。帮扶工作队的同志和李强周一起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并联系上了失主。经过清点,包内除身份证和银行卡外,还有日元60000多元、越南盾20000多元,人民币400多元。失主及家人拿着失而复得的物品,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李强周的手久久没有松开,并拿现金感谢李强周,李强周婉言拒绝。

李强周说:“扶贫工作队的同志平时教育我要自力更生,要努力奋斗,再穷不能穷志气。帮扶干部还帮我和姐姐安排了就业岗位,我非常感激,虽然很缺钱,但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能昧良心占为己有,我相信有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今后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接下来,市建委将以“五个美丽”为标准,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精神,积极主动作为,加大帮扶力度,狠抓精准扶贫,提升“造血”功能,努力将中军岭村建设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记者 赵辉

市建委以“五个美丽”为引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师者仁心显大爱——户县教育系统脱贫攻坚纪实

秦岭深处,树木蓊郁,繁花葱茏,正是放蜂收蜜的好时节。户县景区管理局八里坪村4组低保户代光根就从养蜂中尝到甜头,开始迈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养蜂换来甜日子

2016年3月,代光根检查出患有胃癌,因扩散面积较大,医生建议不手术,保守治疗,长期服药,祸不单行,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91岁,患肺部钙化,大脑萎缩,也需长期服药;儿子代金明40岁,一人在外打工维持生活;两个孙女,一个12岁,一个5岁,小孙女右手先天萎缩,儿媳要照顾两个孩子上学,家里全靠儿子代金明一个人支撑。

代光根原来养了20来箱蜜蜂,有扩大规模的打算,但苦于没有资金。对口帮扶的户县城市管理局干部吴立了解到养蜂是八里坪村的传统产业,不久政府就送来 30只蜂箱,吴立还帮他联系客户。“就算天气影响花期不好,一箱蜜蜂也至少可以挣上 500余元,这样慢慢累积

就可以还清全部债务了。”代光根一算账,蜜蜂带来的“甜蜜日子”仿佛就在眼前。

今年 7月 10日,代光根来到新房子前面的农田,打开蜂箱开始一天的忙碌。自从产业扶贫送来30只蜂箱,他积压心上多年的愁云就逐渐散去,加上已有的20箱,这50箱蜜蜂为他酿出了新生活,换来了甜日子。“去年养了20箱蜜蜂,收了 80多斤蜂蜜,挣了 2500多元。今年这50 箱蜜蜂,预计要收 200 多斤,到时候能卖6000多元。”代光根高兴地说。

多渠道助力脱贫

2016年 3月,镇包村干部和结对帮扶干部动员代光根改造土木房,代光根压根就不敢想。后来亲戚再次伸出援手,加上干部帮忙,代光根一家搬进了新居,但盖房借下的债务,让住上新房的代光根高兴不起来。对口帮扶的户县城市管理局干部吴立多次来到他家,鼓励他树立起脱贫信心,告诉他全市正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大家一起谋划脱贫致富的路子。

为了更好扶贫农户、提高经济收入,县就业局还通过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养殖技术、巢蜜生产技术培训,切实解决技术难题,免费为贫困户指导、培训和服务,保障贫困户在养蜂过程中遇到困难有依靠,遇到疑问有解答,遇到麻烦有帮助,切实促使贫困户在特色产业中受益,不断发展壮大养蜂产业。八里坪地处朱雀森林公园旁边,一到节假日,游人如织,城里人都赶着到山里享受清凉,顺道在农家乐里休闲娱乐,吴立看准了这一商机,打听到县就业局还举办了厨师技能培训,他又鼓励代金明和妻子参加培训,还帮助其申请政府贴息贷款 5万元用于农家乐初期投资建设……一件件一桩桩的实事,代光根一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更是下决心要脱贫。

尝到养蜂“甜头”的代光根信心十足,要从一个“低保户”变成幸福人家,如今马上要开业农家乐了,代光根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我要让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代光根说。记者 王瑞

山里人的甜日子来了一线传真

帮扶求精准

户县东晋村的赵魏兴老人是西安惠安中学校长每世英的帮扶对象,每世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帮助老人解决了危房拆除重建的资金问题和建设方案。图为每世英联系人帮老人拆除旧房。

《将改革进行到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政论专题片令人深受启发。26年来,西安高新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区域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做出了积极贡献。“唯改革者胜,唯创新者

强”。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紧紧围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目标,创新实施“五八八二”战略,启动“三次创业”,生产总值、内外资等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

以上增幅,全面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落实中央改革的

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行政效能革命,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动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科技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创新,促进国家战略落地生根;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促进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力争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科技新城。

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斌

本报讯(记者 康乔娜)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后,市发改委组织全体人员第一时间认真收看,并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

市发改委全体人员认为,要将改革进行到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坚持问

题导向,从老百姓反映最突出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问题入手,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接地气、有人气,更好满足群众诉求。

昨日,在北京出差的市发改委主任陈长春利用工作之余,收看了第二集《引领经济发

展新常态》。他认为,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塑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发改委将继续贯彻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围绕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型产业,增强内生动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陈长春表示,市发改委将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争做“五星级店小二”,推动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各项任务的落实,服务全市经济发展。

市发改委

增强内生动力重塑发展动能

高新区

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不断优化创新生态

(上接第1版)大西安需要大发展,大发展

需要大改革,大改革需要大手笔。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部署要求,持续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先后 46次对改革工作作出批示,44次调研改革工作。今年以来,我市确定了 258项具体改革任务,加大了两个“国字号”创新改革试验、自贸区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效能革命、招商引资、创新创业、户籍制度、人才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动大西安追赶超越步伐。

作为推进改革的专门机构,市委改革办将从三个方面做好下一步工作:一是增强推动改革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准确理

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梳理、整体提速、持续发力的历史时点,认真领会中央改革系列部署要求,扎实做好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二是从更高水平、更宽视野、更深层次,总结梳理、思考研究西安的改革工作,围绕“三个一批”总任务, 突出六大关键领域和环节,落实两个责任主体,抓进度、抓问题、抓督察,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农村“三权”、“放管服”等领域改革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抓好行政效能、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城市治理、生态环境、人才工作等一批自主改革事项,加快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三是强化改革担当,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向中央基准看齐,维护中央权威,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推动改革的动力和举措,推动西安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