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人生 - epaper.newsyc.comepaper.newsyc.com/ycrb/page/1/2018-04/24/08/2018042408_pdf.pdf · 中学清江中学教坛,再以剪纸艺术 “大家”风范登上全市教学讲坛

责任编辑 刘 芳 电话 0795-7091077 E-mail:[email protected]年4月24日 星期二

8 版文 化 第第

本报讯 记者徐宝金报道:近日,铜鼓县作家蓝燕飞第二本散文集《逆光》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5万字,收录了作者2012年至2016年创作的50余篇文章。此书由作家、评论家杨献平先生作序。杨献平称蓝燕飞是一位被长期忽略了的散文作家,她的散文写作是“异彩和久长的”。

蓝燕飞简介:铜鼓县古桥人,1995年开始散文创作,在全国有影响的刊物发表作品100余篇。此前,出版有散文集《暗处的生命》。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第四届特聘作家,鲁迅文学院江西作家班学员。

铜鼓作家蓝燕飞散文集《逆光》出版

文化· 传真

本报讯 记者夏侯婷报道:4月8日,“风骨魁奇——邹杰艺术作品展”开展暨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学实训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宜春美术馆举行。

邹杰(1923~1993),笔名晋夫、俊夫,江西新干人,著名版画家。邹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从事版画创作,作品以黑白木刻为主,用笔精湛,功底扎实,生活气息浓厚,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邹杰逐渐转向以山水花鸟为主的中国画创作,其国画作品用笔老道随性、线墨交融,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骨和文人情怀。邹杰还在美术教学上成绩显著:在高安师范从事艺术教育时就与可谷创办“美术小组”,培养了许多优秀版画人才,如肖小源、张育麟、邹连德、舒战元等;在樟树中学任美术教师期间,又与柯克在校组织“学生木刻小组”培育版画新苗,创作了一大批少儿版画作品,使樟树中学“学生木刻小组”闻名省内外。

据悉,此次邹杰艺术作品展共包含了52件版画作品和53件国画作品,其中全部版画作品均捐赠给宜春美术馆永久收藏。

“风骨魁奇——邹杰艺术作品展”开展

在“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的樟树,陈杵保因为他的剪纸艺术和作品,

早就是一个名人了。而最近,他又“火”了一把:他创作的《红色江西》系

列剪纸册获’2017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江西红色旅游商品”金

奖,为宜春此类别唯一金奖作品。

《红色江西》剪纸收藏册共有10幅剪纸作品,每幅均配图文说明,

全长6米,按发生在江西的十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内容有“八

一南昌起义、铜鼓秋收起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永新三湾改编”等。

剪纸用红色宣纸精心剪刻,装裱于高档红星宣纸收藏册中,具有极高的

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近日,记者来到陈杵保的剪纸工作室,了解他一头扎进剪纸这个古

老的民间艺术不回头的人生之路。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人生

生长在乡村的陈杵保,从小就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画纸画笔,他就捡树枝在地上学着描飞鸟,在河边放牛时,用草根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绘游鱼。1980年,陈杵保考入高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樟树市一所乡村小学任教,陈杵保把绘画教学内容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经常带领学生参加乡里组织的绘画活动。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寒假,陈杵保在集镇摆地摊卖春联,看到一个艺人沿街叫卖用红纸刻成的门笺,他被这一原生态的民间剪纸艺术深深吸引,于是买了一套门笺和剪刀红纸,摊开揣摩剪刻,终于制作成功并贴在自家大门上。开学后,他在美术课堂上和学生们一道,按照剪纸图案精雕细刻地进行教学。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杵保所在的乡村小学剪纸特色教学传遍了樟树每一所学校,前来观摩的城乡学校师生更是络绎不绝。

省级重点中学清江中学,是一所有着剪纸教学传统的学校,该校为让这一特色教学更上一层楼,将陈杵保请来任教。一次,陈杵保在研究美术教材时,意外发现藏书票设计独特、奥妙无穷,其构图和用色特别讲究。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让藏书票和剪纸融合起来教学的构想,自己在家里反复试验,将传统的藏书票用剪纸充分表现出来,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反复练习。

樟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剪纸艺术这一特色教学,在城区专门为陈杵保腾出办公用房和讲座场所,配备三名助手,成立了“樟树市剪纸艺术研究中心”,他借助中心平台,通过举办培训班、剪纸展览和剪纸比赛,在全市培养了 300 多名剪纸创作人员和剪纸加工艺人,在樟树建起了乡、村两级民间剪纸组织 16 个。剪纸这一民间传统艺术成为樟树市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

“名片”。

▲人生“三级跳”——

从乡村小学教师,走上省重点中学清江中学教坛,再以剪纸艺术

“大家”风范登上全市教学讲坛陈杵保和他的学生在剪纸艺术教学上越

走越远,成绩斐然。他先后创作出了《双龙戏珠》《古阁今韵》《中国的药都世界的樟树》《伟人毛泽东头像》《祝你平安十二生肖》等剪纸系列作品,先后到香港、韩国、日本等地进行展览。

作品《古阁今韵》以江南名楼滕王阁为主题,以高一米、宽两米的巨大篇幅,利用剪纸艺术特有的精细线条,对滕王阁及周边赣江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进行写实的刻画。作品

运用民间艺术特有的“遇草”字边,作为边框进行装饰,既有传统剪纸的手法,又具现代剪纸的魅力。这幅作品于 2005 年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展,获得“国际艺术金奖”的殊荣,陈杵保也因此获得“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8 年 9 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陈杵保发明夏布剪纸的专题片《老陈成功记》;2008年11月,他获江西省民间艺术界最高奖——“江西省民间文艺奖”;他主创的80米迎奥运剪纸长卷《和谐之旅》被新华社向海内外发通稿报道,《光明日报》于 2008 年 7 月11 日头版刊登;2008 年 12 月,他组织全市剪纸爱好者参加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江西省民间手工艺品展》,获“优秀组织工作奖”和“特别奖”;他创作的系列剪纸《生肖闹月》以宜春市月亮文化为主题,结合有关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把月夜中的十二生肖表现得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美感十足,具有很高的欣赏性和收藏价值。《生肖闹月》剪纸已经成为宜春月亮文化的宣传使者和月亮文化节的特殊纪念品。他在全国首创双面屏风剪纸,用金纸进行剪纸制作,与传统红纸剪纸相比,档次更高、不易褪色、富丽堂皇。他制作的剪纸头像、剪纸贺年卡、精装剪纸收藏册、双面剪纸台屏和落地屏、剪纸镜框、旅游剪纸纪念品等系列产品,已销往韩国、香港等地。

▲事业“三级跳”——

剪纸声誉从樟树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世界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作品极富地域特色。陈杵保有感于樟树市悠久的古文化、灿烂的药文化以及打造“药都、酒乡、盐化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历时 11 个月,到筑卫城、吴城遗址和阁皂山写生,到四特酒厂、盐矿等地实地体验,先后四次修改草稿,终于完成了一幅高一米、宽两米的剪纸巨作。整幅作品运用超常剪纸技法、跨越时空界限、融剪纸语言和绘画语言于一体,精剪细刻,以恢弘的气势展示樟树药业圣地阁皂山胜景、药酒盐三大特色产业、吴城筑卫城古文化遗址、水路陆路四通八达的锦绣风光,表达了樟树人民打造“三都”、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豪情壮志。这幅剪纸巨作参加了 2006 年由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荣获一等奖。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作品容纳古今。2016年,在第47届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上,陈杵保以“剪刀下的樟帮药文化”为主题的樟树剪纸艺术作品,让观展者沉浸在缤纷多彩的艺术世界里。此次剪纸艺术作品展以长卷《樟帮传奇》系列展为主,该作品用“原始医药”、“药业摇篮”、“药墟药市”、“炮制技艺”、“药材汇总”、“药材交流中心”、“名医荟萃”、“樟帮形成”、

“再创辉煌”和“走向世界”十个板块诠释了樟帮药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陈杵保剪纸艺术作品贴近生活。作品《锦绣樟树》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樟树的药文化和乡间民俗,整个作品在构思设计、创作工艺上也有所突破。该作品长3.6米,高1.2米,主要展现了樟树市药、酒、盐、古、道、闲及樟树市的自然风光,在构图上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内容丰富,画面宏伟。

陈杵保的剪纸虽然源于民间艺人单纯用剪刀创作,但是他在创作时较多地使用“刻刀”,使得他的剪纸具有线条精细流畅、画面布局复杂、装饰性强的鲜明个性。因而他的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风景名胜、飞禽走兽等等,画幅也可以无限地拼接扩大。在剪纸的材质、装裱形式和使用功能上,他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他第一个使用手工夏布裱托剪纸,把两种民间手工艺产品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这一装裱方法获得了国家专利。他还运用现代材料亚克力,让剪纸作品可以安装文化墙,以及将剪纸与灯具相结合,使剪纸具有实用功能。他的不懈努力,让我们感叹传统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也让我们感奋众多民间艺术家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陈晗 肖龙天 李友元 记者 徐宝金 文/图)

▲技艺“三特色”

作品极富地域特色、容纳古今、贴近生活

文化· 行者

文化· 杂谈

黄集伟“一周语文”评黄大器晚成本周饭文“狗年是所有上班族的本命年”曰:“此语之妙妙在用梗,它把以狗为词根的诸多网语(加班狗、单身狗、IT 狗、考研狗、创业狗)一勺烩,应景应得不露声色……当然,这些欣逢本命年的家伙显然不是‘luck dog’,而是冻成狗、穷成狗、累成狗的狗……这才开年,狗已然就成年度汉字?”这么多狗,果然狗年旺旺旺。我也来叫上两声。

狗是这样一种动物:被人谈论最多,却非最为人理解,尽管人最喜欢用狗自比。比如“冻成狗”,宜春人说狗不怕冷,因为狗不出汗,汗毛孔不通,冷热不进,并称:弄一张狗皮给小孩垫着睡,多冷的天都不会受寒。其实狗怕冷,“冻成狗”并非空穴来风。周密《癸辛杂识续集》记云:“狗最畏寒,凡卧必以尾掩其鼻,方能熟睡。或欲其夜警,则剪其尾,鼻寒无所蔽,则终夕警吠。”

再比如“穷成狗”。大概指“狗改不了吃屎”,而人再穷,只会吃土,不会吃自己的便溺。殊不知狗吃屎重点不在“吃”,而在于“搞卫生”。“食屎狗”只食新“落地”的粪便,有两天的旧屎便属“过期”而不食(它们有辨识的本能),与它们的狼祖先的饮食习惯一致:在蛮荒时代(公元前若干年太虚幻),为保持洞穴的“卫生”,领袖(健康良好)狼会把穴内及穴洞边缘的狼屎吃掉,因为狼粪落地两天,便会滋生不利肠胃的寄生虫,进而令狼穴感染、狼群染病,作为一穴之主的老狼,便只有用这

种方法将之吞下肚,然后在远离洞穴处“释放”。专家指出,在穴内或穴口大便的,都是体力不济无法“远行”的弱狼,体壮的都会远离洞穴解决大小便;这种保持兽穴卫生以却病的求生绝技,可说是狗远祖的智慧,这恐怕是用工具搞卫生的人类对狗的最大误解:狗食狗屎,来自其先祖的基因遗传,因此,视狗尤其是宠物狗如己出的狗主,虽多方设法戒除这种“恶习”,成功比率不高,那即是说,不必肚饿,一见有新鲜的狗屎,狗儿中十之有二会不理主人叱喝而食之!

又比如“累成狗”。因为狗胃口不错 ,总 在 找 吃 。 小 提 琴 的 定 音 可 以Good Dog Always Eat(四弦从粗至幼依次以 GDAE 定音)记之。英语世界有这句“启蒙级”的音乐“术语”,说明狗好吃贪食的特性已广播海外。我以为像狗那样“屎志不移”是自己的心灵鸡汤,但不知这暴露出自己有一双“狗眼睛”:狗眼看人低。宜春人喻势利之人说他长了一双狗眼睛。狗为什么趋炎附势?因为它长了一副“狗鼻子”,宜春人常以狗鼻子喻某人嗅觉灵敏。埃默里大学心理学教授、神经科学巨擘伯恩斯和他的研究团队用磁力共振扫描器(MRI scan⁃ner)观察十二只不同种类活生生的狗对不同事物的脑部反应,结果发现它们一致对气味最敏感,以其嗅觉比人的更尖

锐,这些狗面对来自五种程度不同的气味,比如对狗的和人的——有来自狗主及其家人、邻居,以及狗儿从未“闻”过的陌生人的反应,从 MRI 所见,狗对主人的气味反应最强烈,次之则为同群的同类……这与《战国策》中的判断非常接近:“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传统文化从狗身上发展出忠诚的概念,忠与不忠,已然进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所有人的立身之本,也就特别欣赏忠犬八公这样的故事:八公每日与主人上野教授一同去涩谷火车站,傍晚时再到车站等候主人回家。当上野教授因病离世,八公仍日日重复着它与主人过往的行程,风雨不改地等待,直到十年后八公死亡。大概是:上野教授虽然离开了,但上野教授的体味还留在涩谷火车站。时光对人而言是一副良药:能疗愈伤害、减缓痛楚;而对八公来说,时光让主人的气味减弱,它与上野教授重逢的期待渐渐稀薄,直至希望归零,等于八公呼吸到的是含氧量为零的空气,它无法嗅了。无嗅觉,毋宁死!

狗只如此敏锐的嗅觉,究竟是否天性抑或是后天如食物及生活习惯养成,伯恩斯说“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则大言不惭地说:狗为什么对主人的气味反应最强烈,因为它从主人那里得到的食物最多。当然,主子各色,巴甫洛夫那条狗的主子是铃声:每次给狗送食物前打开红灯并按响铃声。如此训练了多次后,一旦铃声响起或红灯一闪,狗便开始分泌唾液,即使食物没有出现。这很可能是习惯了看主子脸色行事的我在狗身上的投射。而伯恩斯得不出相同结论,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靠学术立身,一辈子都是自己吃自己的。他活得不像条狗。在一个只讲忠而没有平等概念的社会里,绝大多数人活得像条狗。以此来咂摸

“狗年是所有上班族的本命年”,的确能品味出一丝心酸与忐忑。

狗年话狗吴静男

本报讯 记者夏侯婷报道:4月28日,宜春美术馆将举办“碰撞与对话——广东美术馆藏外国版画作品展”。本次展览共展出101件版画精品,作品均为广东美术馆藏品,以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版画作品为主,作者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希腊、西班牙、瑞典、挪威、芬兰、捷克、新西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涵盖了丝网版、麻胶版、木版、纸版、铜版、石版等多种创作形式,其中不乏如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毕加索的《塞莱斯蒂纳之八》(珂罗版)、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的《丽达的肖像》和日本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柠檬茶》等著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

宜春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联合策划举办此次外国版画作品展,旨在通过外国版画和宜春版画的比照,形成一场强有力的碰撞和对话,这种碰撞和对话将引发观者产生对中外文化差异、语言和技法差异以及观念和信仰差异上的思考与探索。本次展览为中外版画提供了一次对话机会,引起人们对版画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展览时间将从4月28日持续至6月10号。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去免费参观。

广东美术馆藏外国版画作品展

将亮相宜春

市民在观看邹杰作品 (夏侯婷 摄)

陈杵保

阅读是为了什么?为了金钱、荣誉、地位?好像都不是。实际上,阅读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通过书来发现世界,发现生活,发现人生。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能让人安静,减少浮躁。心静则目明,内心的平静会带来思维的深刻。因此,阅读不仅仅是在倾听作者的故事、作者的独白,最可贵的是在向作者学习一种生活的艺术。当我们从浩瀚的文字中认识到自身既渺小又伟大,那么读书的结果很可能不是功名利禄,而是更为豁达的心胸,更加平和的心态,以及一种自我批评和自我发展的动能。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能开阔眼界,增强修养。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阅读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丰富我们的阅历。通过阅读,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探究历史的真相;通过阅读,我们分享他人的感受,体味人间的苦乐;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穿越历史去和古人对话;一本好书,也可以指引我们跨越时空预知未来。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亦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们的是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心灵的和平与精神的慰藉。当然,做到这些,需要自我改变,也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氛围。我们需要更多的图书馆、更多的阅读空间、更便捷的取阅手段,只有当我们真正体会了阅读的乐趣,而书籍又唾手可得时,我们才能做到:书香随身,书香随心。

怎样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呢?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天天去读,且边读边记笔记。慢慢地,你会发现,通过阅读,你各项水平都有所提高,久而久之,你便深深地爱上了阅读。

当我们爱上阅读时,这个习惯自然而然就养成了!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张光茫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