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人生 -...

1
责任编辑 电话 0795-7091077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8 本报讯 记者徐宝金报道: 近日,铜鼓县作家蓝燕飞第二本散文集《逆 光》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 25 万字,收录了作者 2012 年至 2016 年创 作的 50 余篇文章。此书由作家、评论家杨献平先生作序。杨献平称蓝燕飞 是一位被长期忽略了的散文作家,她的散文写作是“异彩和久长的”。 蓝燕飞简介: 铜鼓县古桥人, 1995年开始散文创作,在全国有影响的刊物 发表作品 100 余篇。此前,出版有散文集《暗处的生命》。系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第四届特聘作家,鲁迅文学院江西作家班学员。 铜鼓作家蓝燕飞散文集《逆光》出版 文化 · 传真 本报讯 记者夏侯婷报道: 4 8 日,“风骨魁奇—邹杰艺术作品展” 开展暨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学实训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宜春美术 馆举行。 邹杰( 1923~1993 ),笔名晋夫、俊夫,江西新干人,著名版画家。邹杰上 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从事版画创作,作品以黑白木刻为主,用笔精湛,功 底扎实,生活气息浓厚,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邹杰逐 渐转向以山水花鸟为主的中国画创作,其国画作品用笔老道随性、线墨交 融,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骨和文人情怀。邹杰还在美术教学上成绩显著:在 高安师范从事艺术教育时就与可谷创办“美术小组”,培养了许多优秀版画 人才,如肖小源、张育麟、邹连德、舒战元等;在樟树中学任美术教师期间,又 与柯克在校组织“学生木刻小组”培育版画新苗,创作了一大批少儿版画作 品,使樟树中学“学生木刻小组”闻名省内外。 据悉,此次邹杰艺术作品展共包含了 52 件版画作品和 53 件国画作品, 其中全部版画作品均捐赠给宜春美术馆永久收藏。 “风骨魁奇—邹杰艺术作品展”开展 在“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的樟树,陈杵保因为他的剪纸艺术和作品, 早就是一个名人了。而最近,他又“火”了一把:他创作的《红色江西》系 列剪纸册获’2017 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江西红色旅游商品”金 奖,为宜春此类别唯一金奖作品。 《红色江西》剪纸收藏册共有10幅剪纸作品,每幅均配图文说明, 全长6米,按发生在江西的十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内容有“八 一南昌起义、铜鼓秋收起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永新三湾改编”等。 剪纸用红色宣纸精心剪刻,装裱于高档红星宣纸收藏册中,具有极高的 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近日,记者来到陈杵保的剪纸工作室,了解他一头扎进剪纸这个古 老的民间艺术不回头的人生之路。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人生 生长在乡村的陈杵保,从小就对美术 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 画纸画笔,他就捡树枝在地上学着描飞鸟, 在河边放牛时,用草根蘸河水在岸石上学 着绘游鱼。1980 年,陈杵保考入高安师范 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樟树市一所乡 村小学任教,陈杵保把绘画教学内容与生 活巧妙结合起来,经常带领学生参加乡里 组织的绘画活动。 上世纪 80 年代末的一个寒假,陈杵保 在集镇摆地摊卖春联,看到一个艺人沿街 叫卖用红纸刻成的门笺,他被这一原生态 的民间剪纸艺术深深吸引,于是买了一套 门笺和剪刀红纸,摊开揣摩剪刻,终于制作 成功并贴在自家大门上。开学后,他在美 术课堂上和学生们一道,按照剪纸图案精 雕细刻地进行教学。功夫不负有心人,陈 杵保所在的乡村小学剪纸特色教学传遍了 樟树每一所学校,前来观摩的城乡学校师 生更是络绎不绝。 省级重点中学清江中学,是一所有着 剪纸教学传统的学校,该校为让这一特色 教学更上一层楼,将陈杵保请来任教。一 次,陈杵保在研究美术教材时,意外发现藏 书票设计独特、奥妙无穷,其构图和用色特 别讲究。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让藏书票和 剪纸融合起来教学的构想,自己在家里反 复试验,将传统的藏书票用剪纸充分表现 出来,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 反复练习。 樟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剪纸艺术 这一特色教学,在城区专门为陈杵保腾出 办公用房和讲座场所,配备三名助手,成立 了“樟树市剪纸艺术研究中心”,他借助中 心平台,通过举办培训班、剪纸展览和剪纸 比赛,在全市培养了 300 多名剪纸创作人 员和剪纸加工艺人,在樟树建起了乡、村两 级民间剪纸组织 16 个。剪纸这一民间传 统艺术成为樟树市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 “名片”。 人生“三级跳” 从乡村小学教师,走上省重点 中学清江中学教坛,再以剪纸艺术 “大家”风范登上全市教学讲坛 陈杵保和他的学生在剪纸艺术教学上越 走越远,成绩斐然。他先后创作出了《双龙戏 珠》《古阁今韵》《中国的药都世界的樟树》《伟 人毛泽东头像》《祝你平安十二生肖》等剪纸 系列作品,先后到香港、韩国、日本等地进行 展览。 作品《古阁今韵》以江南名楼滕王阁为主 题,以高一米、宽两米的巨大篇幅,利用剪纸 艺术特有的精细线条,对滕王阁及周边赣江 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进行写实的刻画。作品 运用民间艺术特有的“ ”字边,作为边框进 行装饰,既有传统剪纸的手法,又具现代剪纸 的魅力。这幅作品于 2005 年参加在香港举 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展,获得“国际艺术金奖” 的殊荣,陈杵保也因此获得“世界杰出华人艺 术家”荣誉称号。 2008 9 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 陈杵保发明夏布剪纸的专题片《老陈成功 记》; 2008 11 月,他获江西省民间艺术界最 高奖—“江西省民间文艺奖”;他主创的 80 米迎奥运剪纸长卷《和谐之旅》被新华社向海 内外发通稿报道,《光明日报》于 2008 7 11 日头版刊登; 2008 12 月,他组织全市剪 纸爱好者参加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 办的《献给改革开放 30 周年江西省民间手工 艺品展》,获“优秀组织工作奖”和“特别奖”; 他创作的系列剪纸《生肖闹月》以宜春市月亮 文化为主题,结合有关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 把月夜中的十二生肖表现得惟妙惟肖、形神 兼备、美感十足,具有很高的欣赏性和收藏价 值。《生肖闹月》剪纸已经成为宜春月亮文化 的宣传使者和月亮文化节的特殊纪念品。他 在全国首创双面屏风剪纸,用金纸进行剪纸 制作,与传统红纸剪纸相比,档次更高、不易 褪色、富丽堂皇。他制作的剪纸头像、剪纸贺 年卡、精装剪纸收藏册、双面剪纸台屏和落地 屏、剪纸镜框、旅游剪纸纪念品等系列产品, 已销往韩国、香港等地。 事业“三级跳” 剪纸声誉从樟树走向全国,从全 国走向世界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作品极富地域特色。陈杵保有感于樟 树市悠久的古文化、灿烂的药文化以及打造“药都、酒乡、盐化 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历时 11 个月,到筑卫城、吴城遗址 和阁皂山写生,到四特酒厂、盐矿等地实地体验,先后四次修 改草稿,终于完成了一幅高一米、宽两米的剪纸巨作。整幅作 品运用超常剪纸技法、跨越时空界限、融剪纸语言和绘画语言 于一体,精剪细刻,以恢弘的气势展示樟树药业圣地阁皂山胜 景、药酒盐三大特色产业、吴城筑卫城古文化遗址、水路陆路 四通八达的锦绣风光,表达了樟树人民打造“三都”、立足新起 点实现新跨越的豪情壮志。这幅剪纸巨作参加了 2006 年由 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荣获一等奖。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作品容纳古今。2016 年,在第 47 届樟 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上,陈杵保以“剪刀下的樟帮药文化” 为主题的樟树剪纸艺术作品,让观展者沉浸在缤纷多彩的艺 术世界里。此次剪纸艺术作品展以长卷《樟帮传奇》系列展为 主,该作品用“原始医药”、“药业摇篮”、“药墟药市”、“炮制技 艺”、“药材汇总”、“药材交流中心”、“名医荟萃”、“樟帮形成”、 “再创辉煌”和“走向世界”十个板块诠释了樟帮药文化的深刻 内涵和独特魅力。 陈杵保剪纸艺术作品贴近生活。作品《锦绣樟树》创作灵 感主要来源于樟树的药文化和乡间民俗,整个作品在构思设 计、创作工艺上也有所突破。该作品长 3.6 米,高 1.2 米,主要 展现了樟树市药、酒、盐、古、道、闲及樟树市的自然风光,在构 图上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内容丰富,画面宏伟。 陈杵保的剪纸虽然源于民间艺人单纯用剪刀创作,但是 他在创作时较多地使用“刻刀”,使得他的剪纸具有线条精细 流畅、画面布局复杂、装饰性强的鲜明个性。因而他的剪纸题 材广泛,有人物、风景名胜、飞禽走兽等等,画幅也可以无限地 拼接扩大。在剪纸的材质、装裱形式和使用功能上,他也做了 大量的研究探索。他第一个使用手工夏布裱托剪纸,把两种 民间手工艺产品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觉效 果和使用功能。这一装裱方法获得了国家专利。他还运用现 代材料亚克力,让剪纸作品可以安装文化墙,以及将剪纸与灯 具相结合,使剪纸具有实用功能。他的不懈努力,让我们感叹 传统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也让我们感奋众多民间艺术家所 付出的一切努力。 (陈晗 肖龙天 李友元 记者 徐宝金 文/图 技艺“三特色” 作品极富地域特色、容纳古今、贴近生活 文化 · 行者 文化 · 杂谈 黄集伟“一周语文”评黄大器晚成本 周饭文“狗年是所有上班族的本命年” 曰:“此语之妙妙在用梗,它把以狗为词 根的诸多网语(加班狗、单身狗、 IT 狗、 考研狗、创业狗)一勺烩,应景应得不露 声色……当然,这些欣逢本命年的家伙 显然不是‘luck dog’,而是冻成狗、穷 成狗、累成狗的狗……这才开年,狗已然 就成年度汉字?”这么多狗,果然狗年旺 旺旺。我也来叫上两声。 狗是这样一种动物:被人谈论最多, 却非最为人理解,尽管人最喜欢用狗自 比。比如“冻成狗”,宜春人说狗不怕冷, 因为狗不出汗,汗毛孔不通,冷热不进, 并称:弄一张狗皮给小孩垫着睡,多冷的 天都不会受寒。其实狗怕冷,“冻成狗” 并非空穴来风。周密《癸辛杂识续集》记 云: “狗最畏寒,凡卧必以尾掩其鼻,方能 熟睡。或欲其夜警,则剪其尾,鼻寒无所 蔽,则终夕警吠。” 再比如“穷成狗”。大概指“狗改不了 吃屎”,而人再穷,只会吃土,不会吃自己 的便溺。殊不知狗吃屎重点不在“吃”,而 在于“搞卫生”。 “食屎狗”只食新“落地”的 粪便,有两天的旧屎便属“过期”而不食 (它们有辨识的本能),与它们的狼祖先的 饮食习惯一致:在蛮荒时代(公元前若干 年太虚幻),为保持洞穴的“卫生”,领袖 (健康良好)狼会把穴内及穴洞边缘的狼 屎吃掉,因为狼粪落地两天,便会滋生不 利肠胃的寄生虫,进而令狼穴感染、狼群 染病,作为一穴之主的老狼,便只有用这 种方法将之吞下肚,然后在远离洞穴处 “释放”。专家指出,在穴内或穴口大便 的,都是体力不济无法“远行”的弱狼,体 壮的都会远离洞穴解决大小便;这种保持 兽穴卫生以却病的求生绝技,可说是狗远 祖的智慧,这恐怕是用工具搞卫生的人类 对狗的最大误解:狗食狗屎,来自其先祖 的基因遗传,因此,视狗尤其是宠物狗如 己出的狗主,虽多方设法戒除这种“恶 习”,成功比率不高,那即是说,不必肚饿, 一见有新鲜的狗屎,狗儿中十之有二会不 理主人叱喝而食之! 又比如“累成狗”。因为狗胃口不 错,总在找吃。小提琴的定音可以 Good Dog Always Eat (四 弦 从 粗 至 幼依次以 GDAE 定音)记之。英语世界 有这句“启蒙级”的音乐“术语”,说明狗 好吃贪食的特性已广播海外。我以为像 狗那样“屎志不移”是自己的心灵鸡汤, 但不知这暴露出自己有一双“狗眼睛”: 狗眼看人低。宜春人喻势利之人说他长 了一双狗眼睛。狗为什么趋炎附势?因 为它长了一副“狗鼻子”,宜春人常以狗 鼻子喻某人嗅觉灵敏。埃默里大学心理 学教授、神经科学巨擘伯恩斯和他的研 究团队用磁力共振扫描器( MRI scanner )观察十二只不同种类活生生的狗对 不同事物的脑部反应,结果发现它们一 致对气味最敏感,以其嗅觉比人的更尖 锐,这些狗面对来自五种程度不同的气 味,比如对狗的和人的—有来自狗主 及其家人、邻居,以及狗儿从未“闻”过的 陌生人的反应,从 MRI 所见,狗对主人 的气味反应最强烈,次之则为同群的同 类……这与《战国策》中的判断非常接 近: “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 吠非其主也。”传统文化从狗身上发展出 忠诚的概念,忠与不忠,已然进入中国人 的血脉,成为所有人的立身之本,也就特 别欣赏忠犬八公这样的故事:八公每日 与主人上野教授一同去涩谷火车站,傍 晚时再到车站等候主人回家。当上野教 授因病离世,八公仍日日重复着它与主 人过往的行程,风雨不改地等待,直到十 年后八公死亡。大概是:上野教授虽然 离开了,但上野教授的体味还留在涩谷 火车站。时光对人而言是一副良药:能 疗愈伤害、减缓痛楚;而对八公来说,时 光让主人的气味减弱,它与上野教授重 逢的期待渐渐稀薄,直至希望归零,等于 八公呼吸到的是含氧量为零的空气,它 无法嗅了。无嗅觉,毋宁死! 狗只如此敏锐的嗅觉,究竟是否天 性抑或是后天如食物及生活习惯养成, 伯恩斯说“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则大言 不惭地说:狗为什么对主人的气味反应 最强烈,因为它从主人那里得到的食物 最多。当然,主子各色,巴甫洛夫那条狗 的主子是铃声:每次给狗送食物前打开 红灯并按响铃声。如此训练了多次后, 一旦铃声响起或红灯一闪,狗便开始分 泌唾液,即使食物没有出现。这很可能 是习惯了看主子脸色行事的我在狗身上 的投射。而伯恩斯得不出相同结论,是 因为他觉得自己靠学术立身,一辈子都 是自己吃自己的。他活得不像条狗。在 一个只讲忠而没有平等概念的社会里, 绝大多数人活得像条狗。以此来咂摸 “狗年是所有上班族的本命年”,的确能 品味出一丝心酸与忐忑。 狗年话狗 吴静男 本报讯 记者夏侯婷报道: 4 28 日,宜春美术馆将举办“碰撞与对话 —广东美术馆藏外国版画作品展”。本次展览共展出 101 件版画精品,作 品均为广东美术馆藏品,以创作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版画作品为主,作 者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希腊、西班牙、瑞典、挪威、芬兰、捷克、新西 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涵盖了丝网 版、麻胶版、木版、纸版、铜版、石版等多种创作形式,其中不乏如西班牙画 家、雕塑家毕加索的《塞莱斯蒂纳之八》(珂罗版)、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 师达利的《丽达的肖像》和日本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柠檬茶》等著名艺术 家创作的作品。 宜春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联合策划举办此次外国版画作品展,旨在通 过外国版画和宜春版画的比照,形成一场强有力的碰撞和对话,这种碰撞和 对话将引发观者产生对中外文化差异、语言和技法差异以及观念和信仰差 异上的思考与探索。本次展览为中外版画提供了一次对话机会,引起人们 对版画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展览时间将从428日持续至610号。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去免费参观。 广东美术馆藏外国版画作品展 将亮相宜春 市民在观看邹杰作品 (夏侯婷 阅读是为了什么?为了金钱、荣 誉、地位?好像都不是。实际上,阅读 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通过书来发现世 界,发现生活,发现人生。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能让人安 静,减少浮躁。心静则目明,内心的平 静会带来思维的深刻。因此,阅读不仅 仅是在倾听作者的故事、作者的独白, 最可贵的是在向作者学习一种生活的 艺术。当我们从浩瀚的文字中认识到 自身既渺小又伟大,那么读书的结果很 可能不是功名利禄,而是更为豁达的心 胸,更加平和的心态,以及一种自我批 评和自我发展的动能。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能开阔眼 界,增强修养。有人说:“读一本好书, 像交了一个益友。”阅读可以增加生命 的宽度,丰富我们的阅历。通过阅读, 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探究历史的真相; 通过阅读,我们分享他人的感受,体味 人间的苦乐;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穿 越历史去和古人对话;一本好书,也可 以指引我们跨越时空预知未来。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亦是一种享 受,它带给我们的是最隽永的乐趣,最 恒久的动力,心灵的和平与精神的慰 藉。当然,做到这些,需要自我改变,也 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氛围。我们需要 更多的图书馆、更多的阅读空间、更便 捷的取阅手段,只有当我们真正体会了 阅读的乐趣,而书籍又唾手可得时,我 们才能做到:书香随身,书香随心。 怎样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呢?最 常见的办法就是天天去读,且边读边记 笔记。慢慢地,你会发现,通过阅读,你 各项水平都有所提高,久而久之,你便 深深地爱上了阅读。 当我们爱上阅读时,这个习惯自然 而然就养成了!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张光茫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Feb-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人生 - epaper.newsyc.comepaper.newsyc.com/ycrb/page/1/2018-04/24/08/2018042408_pdf.pdf · 中学清江中学教坛,再以剪纸艺术 “大家”风范登上全市教学讲坛

责任编辑 刘 芳 电话 0795-7091077 E-mail:[email protected]年4月24日 星期二

8 版文 化 第第

本报讯 记者徐宝金报道:近日,铜鼓县作家蓝燕飞第二本散文集《逆光》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5万字,收录了作者2012年至2016年创作的50余篇文章。此书由作家、评论家杨献平先生作序。杨献平称蓝燕飞是一位被长期忽略了的散文作家,她的散文写作是“异彩和久长的”。

蓝燕飞简介:铜鼓县古桥人,1995年开始散文创作,在全国有影响的刊物发表作品100余篇。此前,出版有散文集《暗处的生命》。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第四届特聘作家,鲁迅文学院江西作家班学员。

铜鼓作家蓝燕飞散文集《逆光》出版

文化· 传真

本报讯 记者夏侯婷报道:4月8日,“风骨魁奇——邹杰艺术作品展”开展暨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学实训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宜春美术馆举行。

邹杰(1923~1993),笔名晋夫、俊夫,江西新干人,著名版画家。邹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从事版画创作,作品以黑白木刻为主,用笔精湛,功底扎实,生活气息浓厚,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邹杰逐渐转向以山水花鸟为主的中国画创作,其国画作品用笔老道随性、线墨交融,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骨和文人情怀。邹杰还在美术教学上成绩显著:在高安师范从事艺术教育时就与可谷创办“美术小组”,培养了许多优秀版画人才,如肖小源、张育麟、邹连德、舒战元等;在樟树中学任美术教师期间,又与柯克在校组织“学生木刻小组”培育版画新苗,创作了一大批少儿版画作品,使樟树中学“学生木刻小组”闻名省内外。

据悉,此次邹杰艺术作品展共包含了52件版画作品和53件国画作品,其中全部版画作品均捐赠给宜春美术馆永久收藏。

“风骨魁奇——邹杰艺术作品展”开展

在“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的樟树,陈杵保因为他的剪纸艺术和作品,

早就是一个名人了。而最近,他又“火”了一把:他创作的《红色江西》系

列剪纸册获’2017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江西红色旅游商品”金

奖,为宜春此类别唯一金奖作品。

《红色江西》剪纸收藏册共有10幅剪纸作品,每幅均配图文说明,

全长6米,按发生在江西的十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内容有“八

一南昌起义、铜鼓秋收起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永新三湾改编”等。

剪纸用红色宣纸精心剪刻,装裱于高档红星宣纸收藏册中,具有极高的

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近日,记者来到陈杵保的剪纸工作室,了解他一头扎进剪纸这个古

老的民间艺术不回头的人生之路。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人生

生长在乡村的陈杵保,从小就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画纸画笔,他就捡树枝在地上学着描飞鸟,在河边放牛时,用草根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绘游鱼。1980年,陈杵保考入高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樟树市一所乡村小学任教,陈杵保把绘画教学内容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经常带领学生参加乡里组织的绘画活动。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寒假,陈杵保在集镇摆地摊卖春联,看到一个艺人沿街叫卖用红纸刻成的门笺,他被这一原生态的民间剪纸艺术深深吸引,于是买了一套门笺和剪刀红纸,摊开揣摩剪刻,终于制作成功并贴在自家大门上。开学后,他在美术课堂上和学生们一道,按照剪纸图案精雕细刻地进行教学。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杵保所在的乡村小学剪纸特色教学传遍了樟树每一所学校,前来观摩的城乡学校师生更是络绎不绝。

省级重点中学清江中学,是一所有着剪纸教学传统的学校,该校为让这一特色教学更上一层楼,将陈杵保请来任教。一次,陈杵保在研究美术教材时,意外发现藏书票设计独特、奥妙无穷,其构图和用色特别讲究。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让藏书票和剪纸融合起来教学的构想,自己在家里反复试验,将传统的藏书票用剪纸充分表现出来,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反复练习。

樟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剪纸艺术这一特色教学,在城区专门为陈杵保腾出办公用房和讲座场所,配备三名助手,成立了“樟树市剪纸艺术研究中心”,他借助中心平台,通过举办培训班、剪纸展览和剪纸比赛,在全市培养了 300 多名剪纸创作人员和剪纸加工艺人,在樟树建起了乡、村两级民间剪纸组织 16 个。剪纸这一民间传统艺术成为樟树市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

“名片”。

▲人生“三级跳”——

从乡村小学教师,走上省重点中学清江中学教坛,再以剪纸艺术

“大家”风范登上全市教学讲坛陈杵保和他的学生在剪纸艺术教学上越

走越远,成绩斐然。他先后创作出了《双龙戏珠》《古阁今韵》《中国的药都世界的樟树》《伟人毛泽东头像》《祝你平安十二生肖》等剪纸系列作品,先后到香港、韩国、日本等地进行展览。

作品《古阁今韵》以江南名楼滕王阁为主题,以高一米、宽两米的巨大篇幅,利用剪纸艺术特有的精细线条,对滕王阁及周边赣江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进行写实的刻画。作品

运用民间艺术特有的“遇草”字边,作为边框进行装饰,既有传统剪纸的手法,又具现代剪纸的魅力。这幅作品于 2005 年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展,获得“国际艺术金奖”的殊荣,陈杵保也因此获得“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8 年 9 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陈杵保发明夏布剪纸的专题片《老陈成功记》;2008年11月,他获江西省民间艺术界最高奖——“江西省民间文艺奖”;他主创的80米迎奥运剪纸长卷《和谐之旅》被新华社向海内外发通稿报道,《光明日报》于 2008 年 7 月11 日头版刊登;2008 年 12 月,他组织全市剪纸爱好者参加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江西省民间手工艺品展》,获“优秀组织工作奖”和“特别奖”;他创作的系列剪纸《生肖闹月》以宜春市月亮文化为主题,结合有关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把月夜中的十二生肖表现得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美感十足,具有很高的欣赏性和收藏价值。《生肖闹月》剪纸已经成为宜春月亮文化的宣传使者和月亮文化节的特殊纪念品。他在全国首创双面屏风剪纸,用金纸进行剪纸制作,与传统红纸剪纸相比,档次更高、不易褪色、富丽堂皇。他制作的剪纸头像、剪纸贺年卡、精装剪纸收藏册、双面剪纸台屏和落地屏、剪纸镜框、旅游剪纸纪念品等系列产品,已销往韩国、香港等地。

▲事业“三级跳”——

剪纸声誉从樟树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世界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作品极富地域特色。陈杵保有感于樟树市悠久的古文化、灿烂的药文化以及打造“药都、酒乡、盐化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历时 11 个月,到筑卫城、吴城遗址和阁皂山写生,到四特酒厂、盐矿等地实地体验,先后四次修改草稿,终于完成了一幅高一米、宽两米的剪纸巨作。整幅作品运用超常剪纸技法、跨越时空界限、融剪纸语言和绘画语言于一体,精剪细刻,以恢弘的气势展示樟树药业圣地阁皂山胜景、药酒盐三大特色产业、吴城筑卫城古文化遗址、水路陆路四通八达的锦绣风光,表达了樟树人民打造“三都”、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豪情壮志。这幅剪纸巨作参加了 2006 年由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荣获一等奖。

陈杵保的剪纸艺术作品容纳古今。2016年,在第47届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上,陈杵保以“剪刀下的樟帮药文化”为主题的樟树剪纸艺术作品,让观展者沉浸在缤纷多彩的艺术世界里。此次剪纸艺术作品展以长卷《樟帮传奇》系列展为主,该作品用“原始医药”、“药业摇篮”、“药墟药市”、“炮制技艺”、“药材汇总”、“药材交流中心”、“名医荟萃”、“樟帮形成”、

“再创辉煌”和“走向世界”十个板块诠释了樟帮药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陈杵保剪纸艺术作品贴近生活。作品《锦绣樟树》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樟树的药文化和乡间民俗,整个作品在构思设计、创作工艺上也有所突破。该作品长3.6米,高1.2米,主要展现了樟树市药、酒、盐、古、道、闲及樟树市的自然风光,在构图上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内容丰富,画面宏伟。

陈杵保的剪纸虽然源于民间艺人单纯用剪刀创作,但是他在创作时较多地使用“刻刀”,使得他的剪纸具有线条精细流畅、画面布局复杂、装饰性强的鲜明个性。因而他的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风景名胜、飞禽走兽等等,画幅也可以无限地拼接扩大。在剪纸的材质、装裱形式和使用功能上,他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他第一个使用手工夏布裱托剪纸,把两种民间手工艺产品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这一装裱方法获得了国家专利。他还运用现代材料亚克力,让剪纸作品可以安装文化墙,以及将剪纸与灯具相结合,使剪纸具有实用功能。他的不懈努力,让我们感叹传统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也让我们感奋众多民间艺术家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陈晗 肖龙天 李友元 记者 徐宝金 文/图)

▲技艺“三特色”

作品极富地域特色、容纳古今、贴近生活

文化· 行者

文化· 杂谈

黄集伟“一周语文”评黄大器晚成本周饭文“狗年是所有上班族的本命年”曰:“此语之妙妙在用梗,它把以狗为词根的诸多网语(加班狗、单身狗、IT 狗、考研狗、创业狗)一勺烩,应景应得不露声色……当然,这些欣逢本命年的家伙显然不是‘luck dog’,而是冻成狗、穷成狗、累成狗的狗……这才开年,狗已然就成年度汉字?”这么多狗,果然狗年旺旺旺。我也来叫上两声。

狗是这样一种动物:被人谈论最多,却非最为人理解,尽管人最喜欢用狗自比。比如“冻成狗”,宜春人说狗不怕冷,因为狗不出汗,汗毛孔不通,冷热不进,并称:弄一张狗皮给小孩垫着睡,多冷的天都不会受寒。其实狗怕冷,“冻成狗”并非空穴来风。周密《癸辛杂识续集》记云:“狗最畏寒,凡卧必以尾掩其鼻,方能熟睡。或欲其夜警,则剪其尾,鼻寒无所蔽,则终夕警吠。”

再比如“穷成狗”。大概指“狗改不了吃屎”,而人再穷,只会吃土,不会吃自己的便溺。殊不知狗吃屎重点不在“吃”,而在于“搞卫生”。“食屎狗”只食新“落地”的粪便,有两天的旧屎便属“过期”而不食(它们有辨识的本能),与它们的狼祖先的饮食习惯一致:在蛮荒时代(公元前若干年太虚幻),为保持洞穴的“卫生”,领袖(健康良好)狼会把穴内及穴洞边缘的狼屎吃掉,因为狼粪落地两天,便会滋生不利肠胃的寄生虫,进而令狼穴感染、狼群染病,作为一穴之主的老狼,便只有用这

种方法将之吞下肚,然后在远离洞穴处“释放”。专家指出,在穴内或穴口大便的,都是体力不济无法“远行”的弱狼,体壮的都会远离洞穴解决大小便;这种保持兽穴卫生以却病的求生绝技,可说是狗远祖的智慧,这恐怕是用工具搞卫生的人类对狗的最大误解:狗食狗屎,来自其先祖的基因遗传,因此,视狗尤其是宠物狗如己出的狗主,虽多方设法戒除这种“恶习”,成功比率不高,那即是说,不必肚饿,一见有新鲜的狗屎,狗儿中十之有二会不理主人叱喝而食之!

又比如“累成狗”。因为狗胃口不错 ,总 在 找 吃 。 小 提 琴 的 定 音 可 以Good Dog Always Eat(四弦从粗至幼依次以 GDAE 定音)记之。英语世界有这句“启蒙级”的音乐“术语”,说明狗好吃贪食的特性已广播海外。我以为像狗那样“屎志不移”是自己的心灵鸡汤,但不知这暴露出自己有一双“狗眼睛”:狗眼看人低。宜春人喻势利之人说他长了一双狗眼睛。狗为什么趋炎附势?因为它长了一副“狗鼻子”,宜春人常以狗鼻子喻某人嗅觉灵敏。埃默里大学心理学教授、神经科学巨擘伯恩斯和他的研究团队用磁力共振扫描器(MRI scan⁃ner)观察十二只不同种类活生生的狗对不同事物的脑部反应,结果发现它们一致对气味最敏感,以其嗅觉比人的更尖

锐,这些狗面对来自五种程度不同的气味,比如对狗的和人的——有来自狗主及其家人、邻居,以及狗儿从未“闻”过的陌生人的反应,从 MRI 所见,狗对主人的气味反应最强烈,次之则为同群的同类……这与《战国策》中的判断非常接近:“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传统文化从狗身上发展出忠诚的概念,忠与不忠,已然进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所有人的立身之本,也就特别欣赏忠犬八公这样的故事:八公每日与主人上野教授一同去涩谷火车站,傍晚时再到车站等候主人回家。当上野教授因病离世,八公仍日日重复着它与主人过往的行程,风雨不改地等待,直到十年后八公死亡。大概是:上野教授虽然离开了,但上野教授的体味还留在涩谷火车站。时光对人而言是一副良药:能疗愈伤害、减缓痛楚;而对八公来说,时光让主人的气味减弱,它与上野教授重逢的期待渐渐稀薄,直至希望归零,等于八公呼吸到的是含氧量为零的空气,它无法嗅了。无嗅觉,毋宁死!

狗只如此敏锐的嗅觉,究竟是否天性抑或是后天如食物及生活习惯养成,伯恩斯说“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则大言不惭地说:狗为什么对主人的气味反应最强烈,因为它从主人那里得到的食物最多。当然,主子各色,巴甫洛夫那条狗的主子是铃声:每次给狗送食物前打开红灯并按响铃声。如此训练了多次后,一旦铃声响起或红灯一闪,狗便开始分泌唾液,即使食物没有出现。这很可能是习惯了看主子脸色行事的我在狗身上的投射。而伯恩斯得不出相同结论,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靠学术立身,一辈子都是自己吃自己的。他活得不像条狗。在一个只讲忠而没有平等概念的社会里,绝大多数人活得像条狗。以此来咂摸

“狗年是所有上班族的本命年”,的确能品味出一丝心酸与忐忑。

狗年话狗吴静男

本报讯 记者夏侯婷报道:4月28日,宜春美术馆将举办“碰撞与对话——广东美术馆藏外国版画作品展”。本次展览共展出101件版画精品,作品均为广东美术馆藏品,以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版画作品为主,作者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希腊、西班牙、瑞典、挪威、芬兰、捷克、新西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涵盖了丝网版、麻胶版、木版、纸版、铜版、石版等多种创作形式,其中不乏如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毕加索的《塞莱斯蒂纳之八》(珂罗版)、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的《丽达的肖像》和日本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柠檬茶》等著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

宜春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联合策划举办此次外国版画作品展,旨在通过外国版画和宜春版画的比照,形成一场强有力的碰撞和对话,这种碰撞和对话将引发观者产生对中外文化差异、语言和技法差异以及观念和信仰差异上的思考与探索。本次展览为中外版画提供了一次对话机会,引起人们对版画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展览时间将从4月28日持续至6月10号。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去免费参观。

广东美术馆藏外国版画作品展

将亮相宜春

市民在观看邹杰作品 (夏侯婷 摄)

陈杵保

阅读是为了什么?为了金钱、荣誉、地位?好像都不是。实际上,阅读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通过书来发现世界,发现生活,发现人生。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能让人安静,减少浮躁。心静则目明,内心的平静会带来思维的深刻。因此,阅读不仅仅是在倾听作者的故事、作者的独白,最可贵的是在向作者学习一种生活的艺术。当我们从浩瀚的文字中认识到自身既渺小又伟大,那么读书的结果很可能不是功名利禄,而是更为豁达的心胸,更加平和的心态,以及一种自我批评和自我发展的动能。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能开阔眼界,增强修养。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阅读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丰富我们的阅历。通过阅读,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探究历史的真相;通过阅读,我们分享他人的感受,体味人间的苦乐;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穿越历史去和古人对话;一本好书,也可以指引我们跨越时空预知未来。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亦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们的是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心灵的和平与精神的慰藉。当然,做到这些,需要自我改变,也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氛围。我们需要更多的图书馆、更多的阅读空间、更便捷的取阅手段,只有当我们真正体会了阅读的乐趣,而书籍又唾手可得时,我们才能做到:书香随身,书香随心。

怎样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呢?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天天去读,且边读边记笔记。慢慢地,你会发现,通过阅读,你各项水平都有所提高,久而久之,你便深深地爱上了阅读。

当我们爱上阅读时,这个习惯自然而然就养成了!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张光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