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首座玻璃吊桥现身花舞人间customupload.baotounews.com/nepaper/btrb/page/1/2019-08/12/03/... · 斤,约10个成年人的压力。8月1日 正式迎客,游览高峰时期,一天最

◎8 月以来,东河交管大队结合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实际,坚决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路面巡逻管控措施,要求全体民警通讯工具 24 小时畅通,随时做好出警准备,在执勤执法和事故处理过程中,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坚决防止因执法不当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负面舆情,全力保障路面安全畅通。

(通讯员 王金良)

◎暑热高温,包头市东河西水质净化厂工会心系一线职工的身心健康,近期开展了“夏季送清凉”活动。工会组织熬制绿豆汤、下火茶,为广大一线职工送到工作现场,给坚守在一线的职工送去了一份诚挚的关怀,让广大职工倍感亲切,也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西厂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讯员 李佳宇)

社会·民生 03编辑 郭宏庆 美编 王婷 审校 马静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2529183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文/图 记者 郭燕

本报讯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可以体验这个网红项目了。”8月8日,王先生来到石拐区花舞人间景区,专门来走一走落差88米的玻璃吊桥。以前看到朋友在外地走玻璃吊桥的惊险画面,总想自己也尝试一下,但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出远门一直没有实现。“现在好了,找个周末就能玩。”包头首座玻璃吊桥,给了很多游客意外的惊喜。

8月 8日,记者亲身上桥体验。先是坐着云梯被“传送”到玻璃吊桥入口,走过吊桥又顺百米滑道滑下去,有趣又刺激。玻璃吊桥上,恐高的游客一路扶着栏杆仰望蓝天

战战兢兢,胆大的人们则悠悠闲闲低头欣赏花舞人间美景。据介绍,这座玻璃吊桥全长229米,落差88米,采用声、光、魔电一体营造出全新体验效果,是包头首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玻璃吊桥。它有两大亮点,第一大亮点是同步建成的七彩云梯,游客可以不用走步梯,直接通过云梯来到玻璃桥入口,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配合玻璃吊桥建设的云梯;第二大亮点就是玻璃滑道,这也是内蒙古目前唯一一个配合吊桥的玻璃双滑道。

据了解,包头花舞人间景区玻璃吊桥投资2000多万元,2019年4月份破土动工,桥体主要以特种钢材、超硬玻璃为主材料,截至目前

已经全面完工,并且已经通过北京专业机构检测。据介绍,这座吊桥一平方米玻璃可以承受约 800 公斤,约10个成年人的压力。8月1日正式迎客,游览高峰时期,一天最多有5000多人前来“打卡”。

玻璃吊桥的建成,为包头花舞人间景区又增添了不少吸引力。据了解,下一步,包头花舞人间将投资建设占地50亩、面积2万平方米的四季花谷,主要用于周年花卉观光、交易和配套的休闲商业业态。建成后将成为石拐区“新地标”,也将是包头旅游的又一网红“打卡地”。同时将规划建设全自治区最长的环线有轨旅游观光小火车,让游客在美好体验中轻松游览景区。

首座玻璃吊桥现身花舞人间

□记者 张燕青

本报讯 记者从包头博物馆获悉,《奢华的艺术——江阴市博物馆藏宋元明金银器特展》将于8月15日在包头博物馆展出,展览为期一个月。

据了解,江阴市博物馆收藏的宋、元、明时期的金银器大都出土于当地窖藏及墓葬,以首饰和生活器具为主,在工艺上采用了铸造、锤鍱、錾刻、镂雕、累丝等多种技术,许多金银饰器还镶嵌着珍贵的宝石、美玉、翡翠、碧玺等。此次

展出的80余件套金银器,或是清新素雅,或是华丽浓艳,皆具有浓郁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色,代表着宋以后江南地区金银器制作的较高水准,再现了当时人们的富庶生活及生活情趣。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

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金银器究竟在古人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工匠们的巧手又在金银器上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这场包头博物馆与江阴市博物馆联合推出的宋元明金银器特展,或许会为你揭开这些疑惑。

博物馆办新展奢华艺术来袭

联合执法整治乱停车□通讯员 王秀良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停车行为的整治力度,确保辖区良好的交通秩序,北郊公路大队一中队联合青山区执法局,于8月8日至8月9日在辖区乌素图社区开展乱停乱放行为专项治理行动。

中队合理安排勤务,采取不间断和错时巡逻机制,以乌素图社区各大主要道路作为整治区域,加强道路巡逻次数,提高路面见警率,严查各路段机动车辆占用人行道、盲道,不按规定停靠等交通违法行为,不断加大违法停车的管制与查纠处罚力度,迅速开展整治。整治期间,共劝导违停车辆200余辆,处罚违停车辆60余台次,震慑了违法停车行为,有效净化了道路交通环境。

白云矿区表彰“最美环卫职工”

□记者 张婷婷 通讯员 刘彩林 段科本报讯 在我市第 24 个“环卫工人

节”到来之际,8月8日,白云矿区总工会开展“送清凉、送法律、送安全、促和谐”普法宣传暨“最美环卫职工”表彰活动。

活动中表彰了经推荐自荐、网络投票、综合考评评选出的奋战在环卫一线的3名第四届“最美环卫职工”,给予他们每人每天7.5元标准的一年免费早餐奖励。活动中还为环卫工人、城管、沃尔特矿业等企事业单位奋战在高温一线岗位的职工代表们送上了关怀与问候,赠送了白糖、绿豆汤、矿泉水等防暑降温用品以及《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手册。铁花艺术团的演员为职工们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本次“三送一促一表彰”活动鼓舞了一线职工战胜酷暑的志气和干劲,激发了一线职工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和工会组织“娘家人”的温馨温暖。城事集装箱

□记者 郭健

本报讯 夜幕降临,是谁的笛声一起一伏,或抑或扬,由远至近轻轻飘过耳际,漫溢心间。8月2日晚,国际经典金色魔笛音乐会在

包头大剧院小剧场上演,三位演奏艺术家为观众带来了不同凡响的笛子协奏。

长笛是舌尖上的艺术,它如诗、如画,充满艺术的灵性。陈三庆、曲大卫、秦建平作为国内著

名长笛、钢琴演奏家,首次在同一音乐会中聚首。他们的演奏音区贯通,低音饱满、中音圆润、高音清脆,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均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令整场音乐会的节奏时而轻缓舒

适,柔美得像带着花香的春风,时而跳跃灵动,像欢快的精灵撩拨你的情绪。演出结束后,观众张先生感慨道:“听着音乐似乎出了神,一曲终了,依然意犹未尽。”

长笛协奏 轻撩心弦

“医生,我后脖颈这个脓包需要开刀吗?刀口有多大?会留疤吗?”

“医生,我的食指前几天起了个包,这几天包有点化脓,连带着腋下有些酸麻,该怎么办呀?”

8月7日下午四点多,在包医一附院门诊大楼一楼北侧的一间诊室内,刚连续给几位患者处理完伤口的赵丽英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门口就接连来了好几位求诊的患者,这些人所带来的,大多是伤口或造口有关的问题,其中有很多人常年被各种难以愈合的伤口所困扰,还有

很多是平常人常常难以关注到的伤口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可在各种伤口背后,则是患者常年与伤口为伴而带来的“隐痛”,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三年五载,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是三十几年,饱受难以愈合伤口所折磨,堪忧的生活质量往往令人触目惊心。

“我求诊过好多地方,可医生都束手无策,唯一能解决方法也只是截肢了,可自己实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来自鄂尔多斯市的乌女士说,前不久她右手食指起了一个绿

豆大小的“痘痘”。令她没想到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痘痘”不小心被挠破后,食指二三两个关节先后出现了肿胀、破溃、脓肿的一连串的麻烦事,很短时间里伤口越来越大,一直难以愈合,在多家医院求诊后都束手无策,有骨科的医生在检查后无奈地给出了截肢的建议,如果就这样被截肢的话,今后的生活肯定要大为受限,生活质量也很受影响。经人介绍,她找到了包医一附院由赵丽英开设的造口伤口专科门诊。

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顺着脓腔有效对口引流,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皮肤组织下的脓液组织,用专业的敷料给伤口、皮肤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两天时间,乌女士右手食指的伤情已经明显好转。

“真的太神奇了!”乌女士看着自己的伤口一天天好转,心里被截肢所压抑的情形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乌女士不知道的是,从2015年7月正式开设造口伤口专科门诊,四年间,这里每年有4000余名患者,陆续得到有效而妥善的救治。

■ 四年前,她第一个勇吃“螃蟹”

四年前,她第一个将造口伤口专业护理知识带入包头。彼时,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造口、伤口的专业护理,这些不都是专业外科医生该干的活吗?

四年间,她凭借着专业的造口伤口护理知识和技能,让越来越多患者受益,也让专业造口、伤口护理传遍了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也让包医一附院造口伤口门诊成为无数患者的“福音”。

包医一附院造口伤口专科门诊,小门诊看大难题

化“腐朽”为“神奇”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

国际造口治疗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名词。“从最开始的造口护理,到如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溃疡难以愈合的伤口护理等等,再到由失禁所带来的伤口护理难题。作为一名专业的国际造口治疗师,四年间,我见证了一个小科室快速成长的整个过程。”

赵丽英,包医一附院造口伤口专科门诊主任护师,也是专业的国

际造口治疗师、创面治疗师。曾在急诊科、神经内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担任神经内科护士长。2008年,赵丽英开始应用湿性愈合理论结合新型敷料从事伤口护理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4年参加北大医学部造口治疗师学校的学习,并获得了由“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 (WCET) ”颁发的国际造口治疗师(ET)资格证书,主要从事造口伤口失禁的护理工作。

2015年7月,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包医一附院正式成立了全市首家造口伤口门诊,这是为

“造口人”及“慢性伤口”患者开设的一个专业性服务窗口。

“我曾经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大 爷 , 他 骶 尾 部 有 一 个 4CM×2CM,深约 0.3CM 大小的压疮创面,很长时间了难以愈合。”在综合评估老人的身体状况后,赵丽英给予积极的伤口护理,原本早该愈合

的伤口却一直迟迟难以收口,这也让赵丽英大为不解。

在与家属沟通后了解到,为了不产生影响伤口愈合的压力问题,日常老人睡觉主要以侧睡为主。“如果按家属描述的护理方式,应该能排除压力问题。”为了寻找问题根源,赵丽英反复不断地翻看教学视频,突然想到一个细节:“正常人起床下地的连贯动作是起身、转身、迈腿下地;可老大爷处于瘫痪状

态,起床必须由他人扶起,以骶尾部为轴搬动双腿带动转身,那么问题必然是出现在转身这个环节上,导致骶尾部伤口不断挫伤。”在与家属逐一还原起身下地这个动作后,赵丽英一下子找准问题的根源,原来此压疮创面也是由这个常见而又不经意的动作所导致的,而不是通常导致压疮的单纯压力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予以纠正扶持老人的动作,最终老人的伤口很快就愈合了。

■ 寻根源,号准有效治疗的“脉搏”

近年来,随着疾病病谱的变化,人均年龄的寿命增加,各种代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增加,形成各种慢性创面逐年增加。造口、伤口门诊是以病人为中心,为造口、伤口患者提供专业、连续、全程的优质服务。

据赵丽英介绍,包医一附院造口伤口专科门诊的开设,在伤口方面准确评估各类伤口,应用国际先进、全球倡导的伤口湿性愈合理念,根据伤口不同的特点,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使疑难复杂慢性伤口得到科学、及时的诊疗;在造口方面为造口人士提供并搭建沟通的桥梁,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使其重归社会;在失禁方面,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手段,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的认可与好评,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

目前,该专科门诊现有护理人员4名,包括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理师1名,均取得了国际造口治疗师协会 (WCET)资格认证。为了提高专业护理能力,四年间,赵丽英开展造口伤口培训护理交流的足迹,遍布了内蒙古大部分地区。

“让病人活得有尊严”是赵丽英工作以来经常讲的一句话。面对溃烂不堪甚至烂到骨头、冒着脓水的创口,面对充满异味、恶臭的伤口造口患者,具有“国际造口治疗师”资质的她,以内心的坚强克服着难以忍受的视觉和嗅觉冲击,以高超的医疗技术,一次又一次为病人解除了苦不堪言的伤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

有一组数据也见证了包括赵丽英在内的几位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所付出的努力。自专科门诊开设以来,每天就诊患者约40-60余人次(同时兼住院患者的会诊工作),年门诊量近20000 余人次,全年 365 天无休 。2018年9月,还被中国医师协会及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授予“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培育单位”。

■ 用专业,“让病人活得有尊严”

各种专业造口伤口敷料

为患者处置疑难伤口,每一个动作都尽可能“温柔以待”。 一次又一次为病人解除了苦不堪言的伤痛。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