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黄山迎客松 - epaper.cqwb.com.cn€¦ · 过黄山迎客松,然而,当离它越来越近,仍 抑制不住心跳加速:它还是我心中最初的 模样吗?近了,近了,当它出现在我的视

重庆创作A08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主编 胡万俊 责编 钟斌 美编 朱艳春制图 朱艳春 责校 罗文宇 朱艳春

公共邮箱 [email protected] / 重庆创作邮箱 [email protected] / 编辑电话 023-63907328

让生活 下来慢

感悟人生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抱歉!我来晚了。最早与它相见,是在中学课本上。但

准确地说,只是我看见了它,它未曾看见我。更精确地说,我也只是看见了它的图像和描绘它的那段文字。

不过,这已足够了。迎客松,一个拟人化的称谓,让一棵普通的松树立刻充满灵性,让一座遥远而陌生的山顿觉亲切,令我心驰神往。一想到远在安徽的黄山上有一棵热情好客的松,一直手搭凉棚或侧身恭迎在等我,就有一阵莫名的激动。所以,何时能上黄山,别让那棵松等得太久、等得太累,是我幼小心灵中的一个小小心愿。

然而,世事难料,几十年过去了,才有机会上黄山,得偿所愿。

人间最美四月天,草木葱茏,

正是游山赏景的好时机。天公作美,登黄山时下起了小雨,将山色草木洗涤一新,淡雅,清新,更加悦目赏心。

坐缆车上山后,便直奔迎客松的方向而去。沿途所见的黄山松,已让人感觉惊异:一是许多松树完全是破石而出,然后又扎根石中,什么叫“咬定青山不放松”,算是有了更加直接真切的感受,其生命之强劲与坚韧,着实令人惊叹。二是不少黄山松不像其他地方的松树笔直挺拔,呈尖顶的塔形状,而是枝桠横斜呈婆娑状。不过,它们并不是向四周对称性地延展,大多是单方向延伸,且各具形态,妙趣横生,像极了

躬身迎客,似乎它们也都是一棵棵迎客的松。

但我心里明白,它们都不是我心仪已久的那棵迎客松,

于 是 ,不顾沿途奇

石异树美景的挽留,加快脚步,朝迎客松所在的地方奔去。我已让它多等了几十年,现在应该分秒必争。

尽管早已通过照片、影像无数次关注过黄山迎客松,然而,当离它越来越近,仍抑制不住心跳加速:它还是我心中最初的模样吗?近了,近了,当它出现在我的视野中,远远望去,它仿佛正手搭凉棚,在把远方的来客张望;走到近前,它似乎在挥手致意,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而在这样的雨天,它伸出的手臂,又像一把撑开的绿伞,为走近身旁的客人遮风挡雨,更是平添了一份关怀备至的呵护,让人有宾至如归的亲切与温暖。嗯,眼前的迎客松,与几十年前在课本上见到的迎客松留存在我心中的印象,几乎毫无二致。几十年,对于人来说,可能已是蹉跎半生,满脸沧桑,而对于一棵年代久远的树而言,则只不过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瞬间,依旧容颜未改。不禁感慨,在世间万物面前,人生何其短暂!

远离同伴,独自扎根石缝中,背靠岩石,侧身恭迎于路旁。站在这棵让我神往已久的迎客松前,才感到它热情付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与孤独。那粗壮的树干,既是其生长年轮的见证,也是其坚韧强劲的彰显,更是独自坚守的写照。

亲眼目睹了真实的黄山迎客松,猛然觉得,本尊与山寨之间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在此之前,见过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迎客松也不计其数,也曾发出过巧夺天工的感叹。可与真正植根大自然,迎接寒来暑往、承受风霜雨雪、吸收天地精华的黄山迎客松相比,它们统统都只不过是一个个的盆景而已。那些特意扭曲的枝干,显得多么矫揉造作;那些精心修剪过的枝叶,更是媚态毕现。

伫立良久,终将离去。待回首张望,它那伸出的手臂又像在挥手道别,迎客松,其实又何尝不是送客松?迎来送往,方显热情有加,礼仪周全,的确是一棵好松!

(作者单位: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

武侠小说里常用“南北通吃”来描写江湖中人的霸气和狠劲,而我这里拽出这个气势汹汹的词作为标题,是为了形容咱家近些年的饮食小变化。

媳妇“芳华”之年北飘,经十多年磨砺,已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妞。虽不忌麻辣,但偶尔也会怀念粗犷豪放的北方菜。为安抚这份舌尖上的乡情,我便从她的怀念之中择“优”录取,以壮大我的家常菜谱。

这“优”虽然不一定掐的就是北方菜系的“尖尖”,但经媳妇舌尖的筛选,倒也颇具特色和挑战。

本是吃货,再经见多识广的儿子媳妇点拨,一般的菜倒也难不倒久经“食”场的我,只要实践、实践、再实践,也便踏上北方美食之旅:葱爆羊肉、红烧羊蝎子、西红柿烧牛腩、猪肉炖粉条、木须肉片等等。虽非手到擒来,却也能照“谱”宣科、略加改造,欣欣然端上餐桌。

红烧羊蝎子,无疑是北方美食之旅之最。作为老厨,当然知道食材对于美食的重要性,于是翻遍生鲜网页,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诗境中选购了一款好评如潮的羊蝎子。

为考验自己的烹饪变通能力,收货第二天便殷殷下厨,用网上的烹饪方法,略加南方料理元素,做了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红烧羊蝎子。其实这方法也没什么特别:用加了葱姜料酒的滚水氽烫去腥;再用冰糖煸炒。煸炒中加入适量老抽、生抽、大料、干辣椒、花椒、山楂等等;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烧一个半小时左右。也可用电压力锅的牛羊肉档焖煮,起锅时撒上香菜便OK。

烹饪方法没什么特别,但色香味却是别具一格。所谓色,除冰糖煸炒上色外,还有烧好的羊蝎子所呈现的那种“熟”和“酥”的色彩,以及上桌时所撒香菜的翠绿点缀;所谓香,是大料、花椒及姜葱蒜等调料在烹饪中与羊肉本身鲜香的融汇,以及羊肉“伴侣”香菜和山楂的去膻增香;所谓味,则更是这道长城北之菜的灵魂,即肉质鲜美、骨髓饱满、汤汁醇厚。菜一上桌,立即得到家人喝彩。堪称半个北京人的媳妇边吃边介绍,好像这是她的家乡菜;阅尽东西方餐桌的儿子则边吃边说:“不错不错,烧得很入味!”大块吃肉,大口吸髓,最后连碗里的肉渣都捞干净;我家先生吃罢抹抹嘴,慢悠悠地道:“人不能故步自封,食物亦然……南北菜系取长补短、博采众家,咱们的餐桌定将美食连连!”

常言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但受见识之限,我有时连猪“跑”也没见过,这时预先做足功课就很有必要。

网络发达的今日,人们的“厨功课”多做在美食链接上,我也不例外。不过,我还有一条捷径可走:但凡网络上说得不甚清楚时,便当面或微信请教曾吃遍东西南北中的儿子媳妇,他们的口舌能描出花来。

第一次做东北菜猪肉炖粉条时,虽翻看几多美食网页,对其中一些细节却始终不得要领,于是从厨房伸出头去问正在客厅看书的儿子:“猪肉炖粉条做好之后,汤汁多还是少?猪肉多还是粉丝多?大概比

例?”儿子的回答言简意赅:“其实就像我们烧红烧肉一样,只是不放辣椒……汤汁的比例跟红烧肉差不多。”有了这先得月的近水楼台,我自然就走上“食”庄大道,首秀

“东北四大炖”的第一炖便大获点赞。随便介绍介绍,东北四大炖的其他三炖为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鲶鱼炖茄子。

不过,我偶也有失手,其中最具挑战的,当数糖醋排骨。

“食”野开阔,媳妇的“南北通吃”点击,自然也点击到东西南北各大菜系都榜上有名的糖醋排骨。其实,随便翻开川渝地区高中低档餐馆的菜谱,都不乏这道菜肴。之所以不想学也不想吃,是因为平日虽喜欢吃糖,但不喜欢吃放糖放得太夸张的菜。

尽管网上下载的糖醋排骨配有调料比例,但临到放糖时我还是软了手:“万一糖放多了不好吃怎么办?”于是还像平日学习江浙厨艺那样,遇糖减一半。不用说,做出来的糖醋排骨既不红也不亮,汤汁稀稀的,好像塌了方;味道则不北不南不东不西,酸在咸味里沉沦,甜在酸味里飘曳。媳妇的点评一矢中的:“糖放少了,就不是糖醋排骨,而是红烧排骨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家人“加糖、加糖、再加糖”的鼓励下,我又摸着石头过河,接连做了好几次糖醋排骨。渐渐地也摸索出我家糖醋排骨的调料比例。而奇迹往往在此刻出现:随着翻炒,那排骨随之琥珀、随之红亮,一股诱人的甜香顷刻弥漫厨房袭入肺腑……我家先生是个川味固守者,吃了这排骨,嘴巴也甜起来:“好吃!好香!”末了还不忘添上一句不知从哪捡来的歪诗:“学厨不保守,美味又可口。”

这诗句虽歪,但“不保守”却说到了正点上——只要咱放开厨事的边界,放远厨艺的眼界,东西合璧南北通吃,就一定能调好难调的众口。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搞肥了,源于一句很土的歇后语

“黄狗掉进大粪缸——搞肥了。”当然,现在黄狗已被人们抱在怀里牵在

手里的各式宠物狗所取代,大粪缸更是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

是各种款式的陶瓷全智能或半自动方便器。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变迁吧。

搞肥了,这句话,在当下人们生活中,仍然鲜活地存在着。如抢红包,抢了个“手气最佳”;打麻将,打了个“杠上花”;炒股,遇到了“牛市”;投资,赚了;理财,发了;男娃儿找对象,找了个“白富美”;女娃儿找朋友,找了个“高富帅”;作品获了奖;工作出色立了功,等等,都属搞肥了。

前不久,满六十岁。妻儿说要给我办几桌,我执意不肯。理由很简单,现在生活好了,吃不愁,穿不愁,喝不愁,耍不愁,顿顿像过生,天天搞肥了,要办,等到七十再说。这当然是相对于过去而言的。记得童年过生日,外婆每年都要给我煮个鸡蛋,还边剥壳边重复一句话:“孙儿啊,今年像这鸡蛋一样啊,圆圆的顺顺的,滚就是一年啊!”母亲也总能想着方给我缝件新衣服或裤子,中午或晚上还能让我吃上肉打打牙祭!所以儿时特别盼望过生,因为这一天,真的是搞肥了!

反观现在的生活,岂止是搞肥了?!简直是巨肥,超肥,肥得流油。有的人肥得成了一种病,反而要“减肥”,并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时尚。记得儿时经常做梦盼望能有一碗白米饭吃。因为那年月,天天碗里基本是土豆、红苕、玉米,偶有几粒米也屈指可数。现在吃米随你挑,什么东北大米,泰国香米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了解我的人现在饭桌上绝不劝我吃红苕土豆玉米,实在是因为那些年吃得翻白眼的缘故。

过去能有个水果吃,那也是很稀罕的。记得邻村马大爷家屋前有棵橙子树,我和小伙伴们几乎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去山坡边看看这树橙子,多次商议偷摘。无奈惧怕马大爷家的狗,只好长吞口水,望橙解馋。现在市面的水果,品种花样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想吃什么有什么,吃了南疆吃北疆,吃了东方吃西方,桃杏李,葡萄西瓜哈密瓜,梨柑桔橙,猕猴桃苹果榴莲,核桃莲雾,菠萝……只要你胃口好,从早吃到晚都可以。过去那岁月,能有口红苕酒包谷酒喝,那也是一种奢望。我家无酒,但有醪糟,常偷吃。其实我妈知道,装着不晓得,结果让我练得后来一身好酒量。现在喝酒,啤酒红酒洋酒,想喝什么都成。

我小时候吃肉,那是盼星星盼月亮。现在吃肉,太小儿科了。在重庆光火锅里的肉就五花八门呐!吃鱼吃鸡吃土菜,吃野味吃海鲜吃大餐,吃外国料理吃八大菜系,应有尽有。现在还可足不出户,用微信,外卖随时送到跟前;过去坐个车,根本坐不起。从我老家到县城渠县,坐汽车车票要花七角八分线。七角八分钱当时是一斤猪肉的价钱,谁舍得?所以读高中从县城回趟家只有步行,要走五六个小时才能到家。有时偷偷爬上一辆拉煤车而又没被发现赶下来,要偷乐一星期。但爬车很危险,好几次差点小命被除脱,现在想起都后怕。如今,早已买上了自己的车,轿车开烦了换越野,随心所欲就图个自在高兴。

所以,我们现在的生活,天天像过生,天天搞肥了。不论从国家的实力,经济的繁荣,还是从人民衣食住行生活的幸福美满程度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骄傲的自信的,是自由的潇洒的。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走四方

不论从国家的实力,经济的繁荣,还是从人民衣食住行生活的幸福美满程度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骄傲的自信的,是自由的潇洒的。

搞肥了

陈益

站在这棵让我神往已久的迎客松前,才感到它热情付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与孤独。那粗壮的树干,既是其生长年轮的见证,也是其坚韧强劲的彰显,更是独自坚守的写照。

黄山迎客松刘冲

食为天

只要咱放开厨事的边界,放远厨艺的眼界,东西合璧南北通吃,就一定能调好难调的众口。

南北通吃李北兰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