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2019.6.30 4CULTURE文景本版编辑:赵元梓本版美编:李晓婷本版审校:荣志远

    热线电话:(010)51871931E-mail:[email protected]

    4月16日下午,捷克文学报社社长米洛斯拉夫·帕维尔、执行经理雅娜·帕夫洛娃、总编辑彼得·比莱克一行在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捷克语教研组长徐伟珠和光明日报社前驻布拉格记者任鹏的陪同下来义乌站乘坐高铁。笔者有幸见到了捷克文学界的大咖,并与他们进行简短的交谈。

    我向米洛斯拉夫·帕维尔等来宾递上印有我临 《兰亭序》 第 1000 遍和临其他文学作品的书法作品的名片,米洛斯拉夫·帕维尔也送我一张名片。当翻译徐伟珠向他们介绍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一名作家和书法家时,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一下子就拉近了。

    米洛斯拉夫·帕维尔看上去温和而慈祥,挺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宽边眼镜,黄色的翻领汗衫外是一件米色的夹克衫,一条牛仔裤和一双绑带的休闲皮鞋,显得干净利落清爽。雅娜·帕夫洛娃女士苗条的身材、金色的头发,还有灿烂甜美的笑容让人觉得可亲又可爱。总编辑彼得·比莱克先生高高的个子,面容清矍,银发生辉,笑容可掬。

    米洛斯拉夫·帕维尔仔细看了我印在名片上的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向我竖起大拇指,并热情地拥抱我,雅娜·帕夫洛娃女士立即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一难忘的瞬间。接着,我们一起合影留念。

    在中捷两国建交 70 周年之际,光明日报社和捷克文学报社于 4月 9日在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一带一路”与中捷民心相通论坛。帕维尔一行出席论坛后,于 4 月 15 日、16 日来到义乌调研采访。他们走访了义乌国际商贸城等地,又兴致勃勃地来到铁路义乌西站采

    访中欧班列的开行情况。在义乌采访结束后,他们来到义乌站乘坐G1637次列车去往福州。

    难得有机会见到米洛斯拉夫·帕维尔,我想采访他,但由于他们在车站逗留的时间较短,来不及坐下候车就要到站台乘车,因此采访未能成行。

    他们登上高铁列车后和我挥手告别,我发微信给光明日报社的任鹏:

    “任老师好,在车站时间太短,本想采访捷克文学报社社长等贵宾对中国高铁和‘一带一路’的看法与体会。”

    任鹏非常热情地通过微信发给我一张捷克文学报的电子版,并说:“那真有点遗憾了,我刚才找到了去年我们和捷克文学报合作出的专版,介绍中国高铁和中欧班列,捷克语的,给您留个纪念。”

    我打开一看,文字我不认识,但能知道是 2018年 11月的报纸,整版报道了中国高铁和“一带一路”的情况。其中,5幅很大的照片特别醒目,有飞驰的复兴号列车和东风型牵引机车,有高雅舒适的高铁列车内部装饰,还有雄伟的集装箱基地。

    我又发微信给任鹏:“社长这次体验中国高铁,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问问,简短几句。”

    任鹏回复道 :“好的,回头告诉您,我们不在一个车厢。”

    捷克是与我国相隔万里的欧洲国家,人口只有 1000 多万,2006 年被列入发达国家行列。这个小小的国家诞生过卡夫卡、雅洛斯拉夫·哈谢克、米兰·昆德拉、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等文学 巨 匠 。 记 得 20 年 前 , 我 曾 买 过 米兰·昆德拉的 《生活在别处》,也读过

    他的小说 《慢》,因而,对于米兰·昆德拉描写的捷克风貌还有点印象,由此也多了一些亲近感。

    2014年 11月 18日,由义乌西站始发至西班牙马德里的中欧班列正式开行。2015 年 3 月 18 日,我调到义务西站任职,在那里工作了 9个多月,亲历了中欧班列的开行情况。目前,义乌已开通至中亚、西班牙、伊朗、阿富汗、俄罗斯、拉脱维亚、白俄罗斯、英国、捷克 9个方向的国际班列。这有力地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也有利于两国民心的相通。

    4 月 19 日 中 午 , 任 鹏 发 来 微 信 :“斯先生您好,我问了一下帕维尔社长乘坐中国高铁的感受。他说,中国高铁 四 通 八 达 , 极 大 地 方 便 了 民 众 出行。高铁造价很高,一般国家无力承担如此的投入,而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容易实现,这也体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接着,他又发来一条微信:“另外还有一个小插曲:从义乌到武夷山一路风光很美,给代表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雅娜·帕夫洛娃女士提出,希望他们夫妇两人从武夷山回北京也改乘高铁,而不是按原计划乘坐飞机,他 们 愿 意 自 己 付 钱 购 买 高 铁 票 。 后来,由于代表团要求必须整团出行,他 们 才 作 罢 。 这 次 他 们 留 下 些 许 遗憾,等下次再实现。”

    简短的一次相聚,却有着绵长的友谊。是“一带一路”让我们相聚,是中国高铁让我们结缘。我希望有那么一天也能到捷克走一趟,再次感受两国人民心意的相通。

    本文图片由斯多林提供

    近日,作为鲁东大学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由鲁东大学、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办,万松浦书院、张炜文学研究院、山东文学馆承办,山东教育出版社协办的首届“贝壳儿童文学周”系列学术活动在鲁东大学开幕。与此同时,由鲁东大学、万松浦书院、山东文学馆共同举办的贝壳儿童文学奖正式启动。

    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介绍了“鲁大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学校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办学传统,为建设张炜文学研究院、胶东文化研究院、万松浦书院、文学博物馆,努力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做出的不懈努力。他表示,通过举办“贝壳儿童文学周”系列学术活动,推动儿童文学事业更好地发挥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作用,同时希望与会专家关心指导张炜文学研究院建设,对学校文学创作、相关学科建设以及学校的建设多提宝贵意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表示,鲁东大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各个专业都曾培养出大批优秀学子,其深远的文学渊源产生了写入现当代中国文学史的“鲁大作家群”,鲁东大学的昨天、今天都镌刻着时代的光荣。儿童文学是文学的基础和入口,也是整座文学大厦的开关,只有打开这个开关,整座文学的大厦才能变得灯火辉煌。他们今天要做的,就是伸出自己的手指,按向这个开关。这就是他们设立“贝壳儿童文学周”的初衷,也是它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文东指出,儿童文学事业是播种希望、塑造未来的事业。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山东的儿童文学作家们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创作出版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心灵。长期以来,山东省作协一直高度重视儿童文学创作,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本省儿童

    文学作家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鲁东大学作家群已经成为鲁东大学的响亮名片,“三院一馆”建设使得学校文学氛围更浓,文学特色更加鲜明。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携手努力,将“贝壳儿童文学周”办成一次文学的盛会,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将其打造成为山东乃至全国儿童文学的金字品牌,成为广大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工作者和儿童文学出版者永不落幕的嘉年华。

    徐东升向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方卫平颁发了鲁东大学兼职教授聘书,向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鲁博安颁发了万松浦书院的顾问聘书。

    鲁博安说,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和中罗两国建交 70 周年之际,非常高兴能够参加首届“贝壳儿童文学周”系列学术活动。他希望通过这次文学盛会进一步加强学习,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他表示,罗马尼亚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是欧洲的文明古国。他从文字、神话传说、科学发展等方面介绍了罗马尼亚的历史和文化对欧洲的影响。他指出,两国建交以来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文学作品在罗马尼亚广受好评。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深入交流,培养出更多像张炜一样的优秀作家,进一步繁荣两国文化交流。

    首届“贝壳儿童文学周”系列学术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既有专家讲座、又有研讨座谈,既有儿童文学题材的影视观摩、也有走访参观,既涉及儿童文学创作、又包含文学研究和出版,还有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 (BIB) 历届获奖作品展剪彩仪式、近代胶东民间艺术展、鲁东大学

    “三院一馆”参观、王超电影作品系列展映周等活动。

    此次“贝壳儿童文学周”系列学术活动旨在繁荣儿童文学创作,提高儿童文学研究水平,促进儿童文学作品出版,努力打造国内儿童文学研讨交流的高端平台,是一次高层次的儿童文学盛会。

    本文图片由秦彬提供

    绵长的友谊■斯多林

    简短的一次相聚,却有着绵长的友谊。是“一带一

    路”让我们相聚,是中国高铁让我们结缘。我希望有那么

    一天也能到捷克走一趟,再次感受两国人民心意的相通。

    首届“贝壳儿童文学周”系列学术活动在鲁东大学开幕■秦 彬

    斯多林(中)与捷克文学报社来宾合影。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在首届“贝壳儿童文学周”系列学术活动开幕式上发言。

    郑州青台遗址发掘出的“北斗九星”,6月 20日被专家确认为 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这将中国“观象授时”的历史提前了近千年。

    6 月 20 日,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青 台 遗 址 天 文 遗 迹 专 家 鉴 定 研 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 30 多位天文学家、天文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与会。

    在现场考察和认真研讨后,专家们一致认为,青台遗址发现的“北斗九星”标志物大小与天体实际亮度基本一致,为天文遗迹。“北斗九星”与周围祭祀遗迹构成整体,与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斗建”和“冬至祭天”相符,对研究中国早期天文学和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指出,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有“北斗七星”和“北斗九星”之说,在“北斗七星”的基础上增加两星形成“北斗九星”。“北斗九星”遗迹的发现,表明青台先民已具备一定的天文知识,对北斗天体的崇拜可能已形

    成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用以观察节气、祈祷丰收。

    《河图》 记载:“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有专家认为,青台遗址“北斗九星”斗柄西南的一颗星,可能就是与这一记载有关的“景星”。如果“景星”的发现与古文献记载相互验证,将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重要发现。

    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介绍,青台遗址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仰韶文化时期大型环壕聚落,已发现有三重环壕,总面积约 31 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 9个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斗柄向北,九星罐东部有黄土圜丘,周边分布有同时期瓮棺以及不同时期的墓葬、臼类遗存及祭祀坑等相关遗迹。

    距今约 4200 年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观象台是近年来中国远古时期天文历法研究最重要的发现。青台遗址天文遗迹的发现是中国天文历法研究的又一突破。专家认为,青台“北斗九星”祭祀遗迹有明确的考古学文化和地层关系,它的发现说明中国古代对

    “北斗”天象和“斗柄授时”的观测已非常精确。

    桂 娟 李文哲

    专家确认郑州青台遗址“北斗九星”为5000多年前天文遗迹

    “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主题邮展走进法兰克福

    以“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为主题的邮票展 6月 2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开展。这是继法国巴黎之后,该主题邮展走进欧洲的第二站。

    此次邮展展出了 200多幅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世界各国邮品,邮品图案包括中国艺术家肖像、中国书画作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特色景区等。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副总领事卢奇志说,此次展览利用邮票这一特别的文化载体,展现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增进了中德人民之间的情感,让德国民众发现中国的文化之美、自然之美和民族之美。

    “方寸之间,我们架起了一座 中 国 文 化 走 向 世 界 的 新 桥梁。”书法家温彦国表示,中国艺术家是中华文化的积极建设者和传播者,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邮票既是一种国际通用的

    “语言”,也是一个独特的载体。沈忠浩 逯 阳

    浙江歌舞剧院《生命·舞迹》演出在罗马尼亚再获成功

    中国浙江歌舞剧院 6月 21日晚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布兰德拉剧院演出舞剧 《生命·舞迹》,博得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该剧近日在锡比乌国际戏剧节成功上演后再一次得到罗马尼亚观众的认可。

    当晚,来自20多个国家的驻罗大使及代表以及罗马尼亚多个部委代表和当地市民约 350人观看了演出。

    舞剧 《生命·舞迹》 共分《时光知舞》《自然的线条》《透视的情感》《伟大的梦想》 四大部分。这一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舞剧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演员们或柔美轻盈或刚劲豪放的舞姿深深感染了观众。

    据悉,《生命·舞迹》 被纳入今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 26届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的“中国季”活动。据戏剧节组委会介绍,演出票早就销售一空,剧场500多个座位全部坐满,组委会还在观众区最前排临时增加了两排座椅。 林惠芬

    国家京剧院第二届武戏展演开锣

    国家京剧院第二届武戏展演6月 21日晚开锣,首场演出是京剧折子戏 《借扇》《扈家庄》《夜奔》《雁荡山》。

    此次展演旨在恢复更多优秀武戏剧目,推出武戏人才,促进京剧武戏挖掘继承和研习创新。6月 21日至 27日,3台大戏、10个折子戏、1 台打击乐音乐会,让大家过足武戏瘾。

    据介绍,此次武戏展演剧目中有常演常新的 《三打祝家庄》

    《扈家庄》,也有不太常见于舞台的 《棋盘山》《劫魏营》《杨排风》 以 及 各 有 特 点 的 《借 扇》

    《恶虎村》《青石山》《金翅大鹏》 ……生旦净丑粉墨登场,历史、传奇题材俱全。

    打击乐可谓京剧武戏的灵魂。喜欢京剧的观众朋友大多嘴里都会哼几句“锣鼓经”。这次武戏展演还推出一台打击乐音乐会,首次以整台音乐会的形式把京剧打击乐从幕后搬上舞台,让观众全面领略这门独特艺术的魅力。

    新华社发

    2018年 11月 18日是迪士尼米老鼠动漫形象诞生 90周年的日子。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全球多地的迪士尼乐园举办庆祝活动,为米老鼠庆生。图为 6月 2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迪士尼园区,人们参观庆祝米老鼠动漫形象诞生 90周年的展览。 李 颖 摄

    美国加州迪士尼园区举行庆祝

    米老鼠动漫形象诞生九十周年展览

    “安东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馆”亮相国家典籍博物馆

    由中信出版集团、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安东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馆”,6 月 22 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第八展厅开展。本次展览为全国巡展的首站。

    展览集中展示了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安东尼·布朗的 162 幅原画,其笔下的人气绘本主角首次在中国集体亮相展出:无所不能的我爸爸、爱幻想的“胆小鬼威利”、憨态可掬的“大猩猩”……众多个性鲜明的绘本角色、荒诞幽默的艺术氛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观众一饱眼福。

    展览按照故事主题划分展区,

    设计融入 20 余处创意拍照打卡的艺术场景,打造多媒体影像互动。展览现场提供语音导览讲解,还有妙趣横生和心意十足的文创商店。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讲座、艺术沙龙、插画课堂和工作坊等活动,给前来观展的观众带来更多的美学体验和互动感受。

    安东尼·布朗的作品深受全球读者 喜 爱 。 自 1976 年 发 表 首 部 绘 本

    《穿越魔镜》 以来,已发表 50余部作品,被译为 26 种语言出版。他曾在美国、墨西哥、法国、韩国、意大利、日本等多个国家办过画展。

    展览将持续至 9月 22日。周 玮

    观众在“安东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馆”预展上体验剪影效果。 殷 刚 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