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镇海:善用网络走好群众路线 - epaper.zhxww.netepaper.zhxww.net/resfile/2016-04-27/01/01.pdf · 镇海:善用网络走好群众路线 本报讯(记者钟旭辉 陈巍)

!"#$

年第%&

期 !总第!''&

期"

周一至周五出版 本期(

新闻热线#

86280000

天气# 阴有小雨$下午雨渐止转阴天 风向风力#西北风)*(

级 温度#

+'!

%

+,! 昨日空气质量:良 镇海新闻网#

-../01233345-633478.

2016年4月

农历丙申年三月廿一

中共镇海区委机关报镇海区新闻中心 主办

27星期三

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商贸商务中心的属性,让镇海新城崛起为一座既体现商帮才智文化内涵,又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集商贸商务、教育科研、行政文化、现代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兴城区。

图为新城核心区鸟瞰图。(记者舒适 顾闻 摄)

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活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海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魅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城

镇海飞越飞越

网络问政 政务公开 公众开放

镇海:善用网络走好群众路线

本报讯(记者钟旭辉 陈巍)4月25日晚,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播出镇海区善用网络民意,党员干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新闻。区委副书记、区长魏祖

民在采访中表示,镇海区将通过网络发挥引领舆论的作用,让其成为政府了解民意,推进民生实事的桥梁。

近年来,我区始终把网络当成

收集民意、解疑释惑、广开言路、引

导舆论、为民办事的重要平台,当

成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当成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抓手,并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索和实践。2012年4月,区委书记薛维

海在全省互联网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介绍镇海网络问政问效工作经验,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早在2008年,我区就在全省率先探索网络发言人和网络问政问

效制度,建立了“网上发言”“雄镇论坛”“民声快递”等公开政务、收集民意、为民办事平台。截至目前,年均办理网民投诉建议7000件,办复率在98%以上,被网民称为“24

小时不下班的网上政府”。

从2013年3月起,我区又在全

省率先开展政府常务会议网络直播,并邀请网民代表列席会议,同时接受场外网民的在线提问,目前已举办了29期,近百名网民参加了现场旁听,通过直播互动收到各类

建议1200多条,不少来自基层网民的看法和意见成为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被采纳。

区主要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定期与网民在线交流,引导

社会热点问题。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我区推出了“问政问效直通车”活动,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到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听民声、解难题,截

至目前,解决群众各种民生问题

120多件。

推进“互联网+政务”方面,目前,我区在与民生紧密相关的50多个部门设立了“网络发言人”,开通了“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开设了受理、回应等功能,并建立微社区、

微信箱、微直播等“政务微服务”体系,让网上政府职能拓展到新媒体,极大提高了政务发布的时效性和为民服务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职能部

门自觉接受网民监督,促进民生问题整改。尤其在煤尘整治、“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网民有了更多机会实地监督。

(下转第3版)

叫响“互联网+政务”的镇海探索□本报评论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

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迅速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镇海作为省内最早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和最早建设网络问政问效为民办事平台的地

区,其长期以来的专注服务和扎实探索,再度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是互联网的社会维度范畴,或者说是

“互联网+政务”的重要命题。我

们欣喜地看到,镇海区自2008年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以及2013

年网上直播政府常务会议,毕数

年潜心实践之功,已经做到了三个“第一时间”:第一时间问计于民、第一时间排忧解难、第一时间化解矛盾。

叫响“互联网+政务”的镇

海探索,无疑是遵照总书记指示,践行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鲜明体现。区政府常务会议采取网上晒议题、与网民互动的形式,收到了许多来自群众的金点

子;问政问效直通车节目中,许多群众的诉求尽管办理跨区域、

有难度,仍然得到了有效解决。

叫响“互联网+政务”的镇海探索,既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坚持落实过去那些好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要百尺竿头、更上一层,努力完善、完备协力

共管,精化、细化办事流程,创新、创优服务品牌。一言以概之,群众的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就是网络群众路线走得好不好的评判尺度与标准。

叫响“互联网+政务”的镇海探索,不是一家单位、一个部门的

独管之事,而是所有机关和领导

干部的共同职责。互联网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微博、微信、朋友圈,就是老百姓人际交往、宣泄情绪的一个大出口。网络并不虚拟,背后就是现实

社会的各种呼声和意见,因此也来不得丝毫的虚与委蛇、推诿塞责。换言之,认真和坚持,是创出网上走群众路线“镇海样本”的两大法宝,若要登得再高、走得更

远,必须依靠各个职能部门的和衷共济、正确应对。

林静国来镇调研

创新运营模式 实现高效发展本报讯 (记者徐镇员 张宁)

昨日下午,副市长林静国来我区调研生态建设和农业生产情况。副区长包志安参加。

“这些植物从哪引进?维护怎样?”在宁波植物园,林静国边走边

看,实地参观了松柏园、月季园、梅园等园区在建区块,详细了解科普观光植物区专类园的分布和相关功能介绍,并听取项目工程的建设进度汇报。林静国指出,要按照植

物种植和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安排工程建设进度,积极完善植物养护管理机制,确保植物园建设高标准推进,为镇海区乃至全市市民打造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承包租期多久,种植效益如

何,农机设备如何解决?”在位于宁

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滨海耕地开垦项目现场,林静国向种植户详

细了解种植作物的相关情况。据悉,滨海耕地开垦项目一期

建成耕地1003亩,二期建成986亩。林静国指出,要立足土质实际情况,科学选种种植品种,切实提高经济

效益。在蛟川生态园,听取相关建设

情况汇报后,林静国对生态园的运作现状表示肯定,他指出,要积极拓宽发展思路,创新生态项目的管

理方式,推动项目整体规划、包装、运营,积极导入旅游观光等新内容,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努力减轻运营压力,实现项目高质高效发展。

我区一季度养老服务补贴支出超400万元本报讯(记者计怀斐

通讯员邬晶晶) 记者昨日从区民政部门获悉,今年以来,我区继续加大养老服务补贴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居家养老政府购

买服务补贴标准,一季度养老服务补贴支出超400万元。

今年,我区继续完善补缺型和普惠型相结合的

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标准,购买及优惠补贴分别由413/月、330元/月调

整至465元/月、372元/月。

据统计,今年1—3月,全区养老服务补贴累计支出419.11万元。其中,享受高龄津贴人数7826人,

享受困难老人补贴人数513人,享

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贴人数1006

人,分别发放高龄津贴295.14万元,困难老人补助金15.47万元和养老服务补贴108.5万元,三项合计同比增长2.47%。

家门口享受服务

冠名基金定向帮扶

招宝山﹃店掌柜﹄演绎﹃商居情﹄

本报讯 (记者计怀斐 通讯员沈颖) “获评首

届十大最具魅力招宝人的邱飞、孟现华,成立招宝山街道首个小额冠名资金的清庭雅丽影楼,获得最具魅力志愿者团队的‘吾爱’志愿团队……”这几日,招宝山街道正在整理一份特殊的数据库———招宝好人库。工作人员通过初步的汇总、分类发现有

10%的“好人”来自辖区内的商家店铺。近年来,这群普通的“店掌柜”通过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慈善事业等,在招宝山城区持续演绎着浓浓的“商居情”。

“来镇海好多年,就数这几年最充实,也最快乐

了。”卡斯堡发艺负责人冯庆看着放在店里重要位置的“吾爱义剪”志愿服务队的“金字招牌”颇为自豪。

2013年底,总浦桥社区建立了引导公众参与公益服务的平台“吾爱”,在辖区内各小区开展定时、驻家式的常态服务。辖区商家卡斯堡发艺、嘉和名

剪率先入驻该公益平台,承接老百姓呼声最高的理发服务,在每月最后一个周五,轮流进驻中山、红星、银杏、四方和鼓西小区免费理发。

“考虑到辖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队还公布预约电话,免费上门服务。”总浦桥社区主

任沈东红说。2015年,在“吾爱义剪”的带领下,辖区金戈电器修理店、大光明眼镜店等商家也相继投入到“吾爱”中,为老百姓提供“义修”“义洗”等服务。

除了“吾爱”公益服务平台,招宝山街道各商

家还通过广场服务、签约互助,认购冠名等形式加入到社区公益事业中。

近日,胜利路社区如期收到了润家物业汇入的一笔5000元的专项资金,该笔资金将继续用于社区为老服务中。据社区副主任刘琼蕾介绍,润家物业2012年与社区签订了 《小额冠名慈善基金协议书》,成立“润家家政助老慈

善基金”,共计25000元,分五年到位,专款专用于社区老年人。“社区的方便扶手、爱心门铃、委托都阿姨手工坊编制的老年围巾、帽

子等都有这笔资金的影子。”刘琼蕾说。2012年,招宝山街道启动小额冠名资金的认捐工作。门槛的降低,让商户参与度越来越高。截至目前,招宝山街道共有21家商户建立了小额冠名基金,每年到位慈善资金约7万元。

“镇海这座厚德之城,曾经在我们创业、发展、扎根过程中给过我们各种帮助和服务,我们也希望尽绵薄之力回报这座温暖的城市。”被辖区居民亲切地称为“揽事哥”的商户刘国华说。2010年起,招宝山街道搭建起商铺和居民之间双向交流平台,配备专门服务于商家的商户专管员,引导商户践行社会责任,赢得居民对商户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构建商居和谐发展的新

局面。“以往的社区服务,对象仅限于居民,但如今把服务对象拓展到辖区商

户,实行双向服务,这样商户反过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互惠互利,形成良好的社区互助氛围。”招宝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该街道10个社区都建有类似“商居情”的互动共建平台,吸引上千商家参与其中,居

民享受各类“商居情”服务十万余次。

企业慷慨回馈 义工无私奉献

骆驼街道打出特色慈善帮扶牌本报讯(记者汪皛 通讯员陆

金妹 李晓燕)近日,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在骆驼街道设立“埃美柯慈善助学基金”,承诺每年资助该街道40名困难在校大学生完成学业。“埃美柯作为骆驼街道慈善留

本冠名基金企业之一,在协议到期后与我们续签。”骆驼街道工作人员说,今年该公司在去年100万元本金的基础上增加捐赠金额,冠名基金规模达到200万元,今后五年,每

年将捐助10万元专项助学。今年,骆驼街道新增慈善留本

冠名基金企业5家,目前总数达到10家。这些企业以存本捐息的方式每年汇3万元至10万元到区慈善捐

赠专户内,年捐赠基金利息额度从

去年的27万元增长到今年的55万

元。“除企业外,今年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慈善捐款正在开展,争取善款捐赠再创新高。”骆驼街道慈善分会负责人说。

2013年,骆驼商会与区慈善总

会签署协议建立“镇海区骆驼商会慈善爱心基金”,这是我区首个以商会名义建立的慈善冠名基金,规模为100万元。“爱心基金”由44家会员企业共同筹款组成,将零散的企

业慈善加以整合。同时,商会根据募集情况,每年捐赠30万元至50万元,充实冠名基金规模。目前,该基金已累计发放善款110余万元。

此外,商会创二代联合会还单

独出资10万元,冠名设立“博爱慈

善基金”,全额资助贫困大学生大学

期间学杂费用,并允诺在他们毕业后,可在创联会下属的三十多家企业中任选一家作为自己的实习与工作单位。

目前,商会共183家会员企业

已向社会捐资超2000万元,用于捐资助学、修筑道路等各项公益事业。

企业冠名基金、慈善爱心基金……这些善款究竟被如何使用?2011年起,骆驼街道慈善分会开展

慈善大病救助,救助对象为街道辖区内患癌症、白血病等重病、已支付总药费10万元以上因病致贫的家庭,街道慈善分会将补助其3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金额。经过五年

时间,大病救助方面共计发放金额

150余万元,救助困难对象1400余

名。同时,助困、助学,也是慈善工作的重要组成。去年,全街道助困135人,支出十余万元,助学83人。

此外,街道还整合义工队伍288人,建立中街巾帼手工坊等两

家慈善扶贫基地。“下步,我们将实现社区慈善义

工队伍全覆盖,让义工主动挖掘困难对象,实现精准救助。”骆驼街道慈善分会负责人说。

核心区新貌

交通便捷 市民广场 高楼林立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