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千年瓷都的神奇“窑变” - epaper.jxwmw.cnepaper.jxwmw.cn/resfile/2019-07-03/05/05.pdf · 把个人陶瓷作品首秀放在了三宝蓬艺术中 心。以刻刀为笔,瓷坯上的画作线条刚劲,瓷

专家点评

蹲点手记

5视 线■ 责任编辑 罗云羽 傅晓波 美术编辑 刘济海

2019年7月3日 星期三 JIANGXI DAILY

传承与保护千年陶瓷文化绽放异彩

对于景德镇人而言,陶溪川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名。

从破旧的宇宙瓷厂到“网红”创意街区,短短 7 年间,这片 0.11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经历了从衰落走向振兴的嬗变。

走在陶溪川,斑驳的老厂房、沧桑的老窑炉,凝固着历史的厚重。老厂房保护改造后,建筑风貌依旧,却换了乾坤:曾经的原料车间成了陶艺体验空间,成型车间变为非遗、传统手工的体验地,烧炼车间摇身一变成了美术馆、博物馆和 7000 名年轻人聚集的创业造梦空间……在传承与创新、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古老的陶瓷文化在陶溪川“活化”,从历史走进了当代生活。

“陶溪川干三件事,做手工、设计和艺术。就是围绕景德镇陶瓷文化,做现代化和时尚的活儿。”对于陶溪川的“操盘者”、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刘子力来说,延绵千年、生生不息的陶瓷文化是景德镇的根与魂,传承与保护,既是陶溪川的使命,也是陶溪川的生命力。正如陶溪川这个名字背后的寓意,一陶一瓷,百溪之水,汇聚成川,传承久远。

陶溪川,讲述了百年景德镇故事。而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更深藏在遍布全城的老窑口、老里弄和老街区之中。

在景德镇的繁华闹市区,穿过建国瓷厂的古建筑和明清窑作群,映入眼帘的是8幢形似清代蛋形柴窑的高大拱体建筑。这个由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领衔设计的独特建筑群,是景德镇的文化地标——御窑博物馆。不久后,景德镇悠久深奥的御窑文化将在这里变得通俗易懂、触手可及。

在御窑厂遗址周边,许多窑砖里弄保护性修复工程正在同步建设。窑砖瓦房、青石板路、木雕花窗……这里将成为具有“世界风范、古镇风韵、时代风貌”的陶瓷文化遗产样板区,600年前手工制瓷业者的生活场景将重新复活。

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的光辉,既在有形的陶瓷遗址中闪现,也体现在无形的手工制瓷传统技艺中。两者互为表里,成为这座文化名城特殊而宝贵的财富。

走进景德镇高温色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邓希平的工作室,犹如进入了色彩斑斓的海洋。灯光下,这位被誉为景德镇颜色釉瓷

“女王”创作的颜色釉作品仿若流霞,如梦似幻,折射出绚丽的光彩。50 余年的传承、钻研,她复制出传统颜色釉瓷器品种1000余个,创新了40多种颜色釉。

“一部景德镇陶瓷发展史,就是一部匠心传承史。”景德镇市陶瓷产业发展

局局长方霞云说,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熄的背后,是一代代工匠对于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方霞云以一则“点石成玉”的故事,道出了景德镇匠人匠心。李阳春,景德镇青白瓷技艺传承人,6年前创立成窑陶瓷研究所,

投身手工青白瓷技艺的复兴。整整两年时间,没有出一件合格的作品,瑕疵品一窑一窑地砸。最终在传承古法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与审美,重现了“似玉非玉”的青白瓷之美。

而在被誉为“浓缩版景德镇”的名坊园,聚集了像邓希平、李阳春这样的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600余位,成为全国闻名的手工名窑博物馆、手工制瓷集散地和手工技艺大观园,走出了一条优秀陶瓷历史文化资源“活态”保护传承之路。

传承与保护,在赓续千年陶瓷文脉的同时,景德镇源源不断的创新创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为这座城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创新与融合“陶瓷+”激活古老瓷都“年轻态”

来自浙江的 80 后青年雕塑艺术家陈军,把个人陶瓷作品首秀放在了三宝蓬艺术中心。以刻刀为笔,瓷坯上的画作线条刚劲,瓷板上狂野的马,瓷瓶上浮士绘风格的女人和灵动的芭蕾舞者,经过1300℃的高温窑变,仍保留着强烈的素描感。

这是完全有别于传统艺术陶瓷的表达方式,却与景德镇传承千年的制瓷工艺完美相融。对于陈军而言,这就是景德镇的魅力,

“在这里,每个艺术家的个性化表达都会得到尊重,而不被视为离经叛道。”

对于传统的坚守与创新,看似相克,实则相生。二者的辩证关系在景德镇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青花瓷到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创新基因是景德镇瓷器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的动力源泉。

一次在宾馆不小心将咖啡倒在地毯上的不愉快经历,让景德镇名镇天下陶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琦灵感迸发,为景德镇陶瓷拓宽了新的应用领域。历时三年、几千次的试验,他把彩绘、扒花、描金等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和技法,与国内外多元艺术表现形式融为一体,研发出了世界首款具有传统纤维地毯纹理并有陶瓷物理质感的艺术

“瓷毯”,实现了从传统建陶行业向高端文创艺术产业的完美转型。

“创新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催化剂。”欧阳琦说,公司已组建了一个国际设计师团队,开发出了100余款产品,目前已经出口美国和欧盟、东南亚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 6 月 13 日开幕的2019 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欧阳琦带着装饰传统“瑞鹤祥云”纹饰的“名镇瓷毯”参会,成为唯一入选的传统陶瓷企业创新转型文创产品,受到了各界瞩目。

在景德镇东南近郊的三宝国际瓷谷,有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热衷陶瓷艺术的“梦想家”。

“闲云居”创意陶瓷品牌创始人段建平就是其中之一,他4年前“下海”,“希望为景德镇陶瓷产业复兴和陶瓷手工技艺的传承创新做点事情”。

展厅里的产品品类有数百种,既有精美的艺术瓷,也有小巧的茶具旅行套装、卡通陶瓷猪雕塑……这些都是公司一批年轻签约设计师的作品。“陶瓷不仅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在段建平看来,技艺上要传承,设计上符合当代审美,融入时代元素,才能让景德镇陶瓷既传统又时尚。

传承千年陶瓷文化和技艺,打造适应当代人审美需求的产业生态,景德镇用“陶瓷+”理念,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陶瓷文化融合发展,陶瓷新业态蓬勃兴起。

在景德镇陶瓷工业园,一幢古典元素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的建筑引人注目。这是景德镇陶瓷集团旗下的国瓷馆,在这里,游客不仅能目睹国瓷、外交用瓷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陶瓷,还能亲手体验拉坯、塑泥、手绘、上釉烧制等陶瓷制作工序。

2018年7月,由红叶股份、陶瓷进出口、精品陶、国瓷馆等多家公司和单位整合而成的景德镇陶瓷集团,被赋予了打造景德镇陶瓷行业

“航空母舰”的重任。“我们要让红叶陶瓷的‘国瓷’文化充分展现出来,做成中国日用瓷第一品牌。”集团总经理吴浪说,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上,景陶集团正着力提高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水平,加大产品器形、花色、功能性等研发力度,力争走出一条“个性定制+参与体验+陶瓷文化旅游”的升级之路。

走进景德镇陶瓷智造工坊,映入眼帘的是世界最先进的陶瓷自动化生产线,从粉料到压制成型全自动完成,每小时可以生产500件瓷

坯,可以为300余家退城进园的手工作坊和学生创意工作室,提供智能化工业生产服务。刘子力说,未来的陶瓷产品可以实现定制化和智能化,使用虚拟现实辅助设计、3D打印等现代科技,满足年轻人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

2018年,景德镇陶瓷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聚集的文化创意产业实体近 7000 家。通过创新与融合,越来越多贴近生活、贴近当代审美的精巧创意正在瓷都不断涌现,“陶瓷+旅游”“陶瓷+互联网”“陶瓷+创意”等新兴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让景德镇陶瓷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开放与包容以新姿态讲好“中国故事”

China,大写是中国,小写是瓷器。景德镇千年不息的窑火,不仅烧制出了精美无比的瓷器,更铸就了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和载体。

在陶溪川国际工作室,来自土耳其的陶瓷艺术家Zehra,把自己的作品送进窑炉烧制后,脸上写满紧张与期待。这是她此次为期一个半月景德镇之行的心血,“我完全不知道最后烧出来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充满意外与惊喜,这可能就是陶瓷的魅力。”

这是 Zehra 第四次来到景德镇。对于她而言,土耳其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伊兹尼克陶瓷就深受景德镇青花瓷的影响,而如今的景

德镇依旧是全世界陶艺家的“圣地”。这一次,Zehra 创作了钥匙、纽扣等作品。在她理解中,纽扣代表着两种文化、创意的融合,而钥匙则被赋予了打开文化交流之门的意义。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有两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六百多年的御窑史。千年窑火至今不息,源于开放包容的胸襟。

在陶溪川国际工作室,每年吸引上百位国外陶瓷艺术家驻场创作、交流。其中一部分“来了就不想走”,成为扎根景德镇的“洋景漂”。

52岁的英国物理学博士盖博天曾是一家跨国银行的亚洲区高管。6 年前辞职来到景德镇与人合作制瓷,把西方的审美需求和景德镇的制瓷工艺相结合,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商业相结合,经过 4 年研发,烧制出的第一批产品,摆在了伦敦顶级陶瓷专卖店的橱窗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万多名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和陶瓷爱好者,在景德镇创新创业创作,其中有5000多人属于“洋景漂”。景德镇陶瓷文化形成的“磁场效应”,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

千年窑火,万里瓷路。作为世界瓷都的景德镇,从古至今不缺高光华彩,一直在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如今,景德镇又添一种话语体系与世界对话——

6月 5日,全球首个以瓷文化为核心全新原创的全息沉浸式艺术特展“时间的光辉·瓷生物乐园”在北京开展。这个由新华网联合景德镇市政府历时 3 年设计打磨出的全新原创 IP 特展,用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蕴与全息影像、交互技术等前沿技术相融合,勾画出中国陶瓷历时千年的演变,挖掘出瓷文化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未来特展还将走出国门进行全球巡演,成为新时代讲好景德镇陶瓷故事的重要载体。

“千年瓷都景德镇,在文化走出去上有着独特的影响,理应贡献更大的力量。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建设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表示,景德镇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是一座可以与世界对话的城市。要充分用好景德镇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向世界展示景德镇的独特魅力,使景德镇真正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

传承创新,开放包容。景德镇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精美绝伦的中国陶瓷艺术,讲述China和china的精彩故事。

总策划总策划::张天清张天清 执行策划执行策划::桂桂 榕榕

千年瓷都的神奇千年瓷都的神奇““窑变窑变””———解码景德镇传承与创新—解码景德镇传承与创新““基因基因””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桂桂 榕榕 邱西颖邱西颖 郑荣林郑荣林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景德镇瓷器的窑变之美,如灿烂云霞、春花秋云,千百年来让世人叹为观止。窑变,是陶瓷烧制过程中因窑内温度变化,导致瓷器表面釉色发生的自然变化。

“景德镇越来越好玩了,令人心驰神往,让人流连忘返。”进入新时代,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千年瓷都景德镇,正“让诗和远方成为日常”,经历一场神奇的“窑变”——

以陶瓷文化为核,景德镇以其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气魄,吸引了成千上万陶瓷艺术爱好者,形成了独特的“景漂”“景归”现象,使之成为世界感知中国、认识江西文化的新窗口;

以创意创新为翼,陶溪川、三宝国际瓷谷等一批集文化、创意、旅游为一体的新地标,让千年瓷都成为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文化与经济交相辉映的创意之都、活力之城,为做大

“陶瓷+”文章注入了新活力。“山水不墨景如画,窑火无声越

千年。”初夏时节,我们来到“这两年变化很大”的景德镇蹲点采访,解码千年瓷都历久弥新的“基因”。

北京清控人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专务副总裁宿利群:“慢或者不急”是景德镇今天得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只要老的艺术家与匠人们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就能生存,以御窑厂为代表的老建筑能重获新生,让大家能在“桃花源”中生存。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朱乐耕:景德镇是以开放不断吸引外来人才的城市,“景漂”现象为景德镇未

来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要为艺术家提供精神食粮、提供创造力,例如举办国际展览。艺术创作同时也要加强艺术理论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信息中心(创新中心)城市文化品牌总监李昊:景德镇是一座迷人的、常读常新的城市,文化基因永续传承、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和自发的活力带来文化繁荣,是景德镇作为历史文化

名城所呈现出的三大特质。这座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焕发光彩

的千年瓷都,如能以更开放的胸襟去拥抱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那么在信息时代,也同样能屹立于城市舞台的中央。希望通过数字化艺术的介入,能够让景德镇在信息与数字时代让其文化基因实现永续发展和弥久常新,将整个景德镇打造成一个线上线下的信息化平台。

建设中的御窑博物馆建设中的御窑博物馆。。((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正在修坯。 本报记者 徐 铮摄外国友人参观购物外国友人参观购物。。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徐徐 铮铮摄摄陶溪川夜景陶溪川夜景。。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海海 波波摄摄

夜幕徐徐降临,华灯初起,凤凰山下的陶溪川流光溢彩,人流不息,一派青春活力。从老瓷厂到文创街区的蝶变,是景德镇之变的一个缩影。

不仅于陶溪川,从三宝国际瓷谷到御窑厂遗址公园,从三宝蓬艺术中心到名坊园……初夏时节的蹲点采访,历时1个月的补充采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化复兴、城市重塑、产业兴盛的“千年瓷都”。景德镇不再是曾经许多人眼里“不来遗憾,来了伤感”

的城市,而是一个“越来越好玩”“让诗和远方成为日常”的城市。

景德镇之变,源于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充分挖掘陶瓷文化深厚内涵,并不断赋予其新内容、新使命,使其在新时代中焕发新光彩。修复历史文化街区、老厂区、老里弄、老窑址,传承陶瓷文化、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厚重文脉,文化与创意、旅游、设计、电商等“陶瓷+”业态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成功之路。

景德镇之变,源于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推动景德镇陶瓷这张“名片”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3万余名“景漂”,其中包括 5000 余名“洋景漂”在这里扎根,陶瓷、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这里交融,景德镇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兼收并蓄,架起与世界对话的桥梁,给文化发展注入新的能量,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从陶溪川到海纳百川,千年瓷都,窑火正旺。

从陶溪川到海纳百川

相关视频

请扫描二维码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