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当你不在家时 - ngdsb.hinews.cnngdsb.hinews.cn/resfile/2015-02-11/041/ngdsb20150211041.pdf · 者,你们的父母有多么想念你。 会思念父母么?如果等到再也联系不到他

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责编/胡贝 美编/冉林鑫老来乐 09 让父母宽心,从这里开始!都市生活圈

我爱你,越来越寻常;我想你,越来越淡漠。

爱和想,本来是父母、子女之间情绪的两面,在一起时候能感觉到爱,分开后则是无尽的思念。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新的一代人,思念似乎已经无处容身。

一个证明就是,你感觉有多久没有想过爸爸妈妈了?生活太快了,容不得思念和等待的酝酿,早抓起电话打过去,“妈,在忙啥子呢?”“你吃没有?还没下班啊?”“有点忙,我周末有空就回来,拜拜……”

据说,大部分的父母是等着孩子来电话,他们怕自己鲁莽打过去,会遇到孩子正忙的时

候。他们的思念开始于等待电话的过程中,有时候一天会有一个电话,有时候连续几天都不会有。

爱被伪装成一个问题,比如你吃了没有?最近忙不忙?那么,谁说做饭的前前后后,不是思念的伪装呢?东方父母的含蓄,就在一份糖醋排骨、一碗手擀面的背后,然后招呼你,

“多吃点,别饿着了。”今天,我们做一次父母的菜单,并不是想

看看大家吃了些什么,而是想告诉为人子女者,你们的父母有多么想念你。

会思念父母么?如果等到再也联系不到他们时,会不会太迟,太苦? (成都商报)

当你不在家时他们往往稀饭就咸菜

若你真想孝顺想父母健

康,那就请常回家吃饭吧!

说到这个话题,我突然

想到一件事:老公在大学及

刚毕业那几年,一直以为家

里很有钱,因为他每次回老

家,家里总有吃不完的水果

和零食,啤酒也是一箱一箱

地随便喝,感觉家里从来都

是吃不完喝不完。直到父亲

去世,看到母亲捉襟见肘的

样子,他才明白:原来那时的

阔气全是父母在他们没在家

的时候,提前数月就开始储

备和节省出来的。

当父母一天天变老,也许

意识到已经帮不上我们太多

忙,于是他们把全部的爱浓缩

在一道又一道美味的菜里,于

是盘子重盘子,让我们吃得撑

了又撑。但我们却很少知道,

当我们不在家的时候,他们可

以节省到何种地步!

▼语文课

冬天手脚冰凉怎么办?

老人一到冬天就常常觉得手脚冰凉?送给大家一个小秘方——每天用热姜水泡脚。

切一些生姜片放到脚盆里,再倒入少量热水,把姜片泡一会儿,然后把脚泡进去,等水变温时,再续点热水,如此加入四到五次,泡半个小时,持续一周就有效果。不过提醒大家哦,水温在40多摄氏度就可以了,不然容易烫伤。

保暖内衣老人不适合穿

隆冬季节,保暖内衣又成了市场上争宠的防寒产品,尽管价格不匪,许多子女还是会买上一套孝敬父母。但专家提醒,有些人群并不适合穿保暖内衣。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庄乾竹博士介绍,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保暖内衣多采用复合夹层材料制成,比如,有些是在两层普通棉织物中夹一层蓬松化学纤维或超薄薄膜,通过阻挡皮肤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起到保暖效果。但这种内衣透气性差,出汗后,汗液中的尿素、盐类等会附着在体表,不及时清除会引起皮肤瘙痒,造成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疾病。而且,内衣夹层中的化学纤维还容易产生静电,使皮肤的水分减少、皮屑增多,进而诱发或加剧皮肤瘙痒。尤其是老年人,皮肤功能开始衰退,长期穿保暖内衣,会加重冬季频发的皮肤瘙痒症状。

此外,爱出汗的人、干性皮肤、对化纤制品过敏的人,以及湿疹、皮炎、银屑病患者,都应该慎穿保暖内衣。内热重、易上火的人或有高烧症状的病人,最好也不要穿,以免加重病情。

庄博士指出,时下流行的一些保暖元素,缺乏针对人体所做的具体研究,而传统的纯棉内衣虽然保暖性相对较弱,但对老人、儿童、某些过敏性体质的人群来说,可能更安全。

一次性筷子最多可用4个月

很多老人都很节约,经常会把到餐馆吃饭时用的一次性筷子带回家继续用,其实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质期,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

据了解,一次性筷子隐藏很多危害,在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双氧水漂白,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侵蚀呼吸道黏膜,损害消化功能。另外,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毒等。专家提醒,去餐厅就餐时,最好挑选消毒到位的反复使用型筷子。

当然,家用筷子则最好选择天然材料制成的反复使用型筷子,每过半年最好进行一次更换。

(宗禾)

随便的午饭,隆重的晚饭

我:33岁 父亲:63岁,退休干部 母亲:60岁,退休工人

我爸妈为了帮我带女儿,和我们住一起。中午只有二老吃饭,晚上我和老公回家,四人晚餐。

以前不住一起,每周打两三次电话回家,问父母的生活饮食,常常给我说:炖鸡、红烧猪蹄、凉拌牛肉……听得我口水直流。

现在住在一起才发现,爹妈当时肯定谎报了情况,至少是夸大汇报!因为他们不时说漏嘴:“以前就我们两个在家,炒个花生,拍个黄瓜就是一顿,简单得很。”

每次问父母中午吃的啥,听完答案,都忍不住感叹一句:“你们咋吃这么简单哦!”爹妈的理由多得很:

1 、哪儿差了嘛?又有肉又有菜,吃这么匀净。——碰到吃速冻饺子或者前一晚剩菜时,他们就用这个理由。

2 、晚上吃好就行了,两顿都吃好的,我们老年人身体受不了。———当天中午又是稀饭和面条,随便吃的时候,就用这个理由。

3 、哎呀,懒得整,两个人,随便吃点就是了。——为了应付我的询问,不惜把自己说得很懒。

我相信,到了父母这个年龄,自有他们的一套清淡简单的饮食原则,是为着身体健康。但在这个理由之外,我更相信他们的朴素午饭,其实是坚持两个理念:能省则省,最好的要留给孩子吃,不能独食。如果蔬菜价格大涨,他们的午饭都快把新鲜蔬菜给赶走了,不是冰箱里囤积的香肠,就是前一天晚上吃剩的菜。这简直不符合他们老说的健康饮食原则嘛!

尽管现在生活富足,吃喝不愁,但老一辈人曾经的生活经历,把“节省”和“好东西留给娃”两个观念已经刻在了骨子里,成为他们生活很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他们对子女表达爱的重要方式———就怕不能给得更多。

因为工作之故,每年总会有几个月不在家。尽管如此,我依然像以前在外地念大学时一样,天天和妈妈通电话。母女之间,除了生活状态之外,最常聊的就是:今天吃了什么?出门在外,即便自己动手,也做得很简单。而妈妈总不厌其烦地叮嘱我要吃好,少吃外面的东西,告诉我怎么做出简单又营养的菜肴。生性疏懒的我,经常只是听一听,很少真正动手去做。所谓知女莫若母,每次讲到最后,妈妈的结论都是:等你回家再好好给你补一补。

我家向来天天开伙,一直以为无论我在家与否,家里的菜色都一样丰盛。可妈妈说只要我不在家,她煮饭就很没劲,也懒得餐餐动手煮,有时会煮一锅咖哩配饭,或是煮一大锅菜饭,跟爸爸吃上一天。有时则煮两菜一汤,通常简单炒一个青菜,或是我爸爱吃的小白菜、高丽菜、地瓜菜、丝瓜、红烧豆腐等素菜,偶尔卤一锅红烧肉或肉臊,再加上最家常的味磳鲷鱼汤、冬瓜排骨、苦瓜排骨汤或番茄蛋花汤,就是一餐了。

没想到我不在家时,父母竟吃得如此简单。从小到大家里都很少外食,即使在妈妈工

作最忙的时候,她也坚持天天为我们做丰盛的晚餐。

记忆中,我家餐桌至少四菜一汤,餐餐一定有鱼有肉,经常红烧乌鱼、鲈鱼,裹上太白粉煎旗鱼或煎金线鱼,还有我爱吃的三杯鸡杏鲍菇、卤猪脚、糖醋排骨,一定有两样以上的蔬菜,偶尔吃白米饭,更多时候吃较健康的糙米饭或十谷米。妈妈知道我爱吃面食,一个月至少做两次馅饼、锅贴、葱油饼或水饺,总是一手包办,花上几小时也从不嫌麻烦。

妈妈笑说,我在家时她还挺喜欢做饭,每天费尽心思变花样也不累,但只要我一出门,她就想随便做做或和我爸出去简单吃点。一来,两人份的饭不好做,二来,总觉得女儿还在长,需要更多营养才行。我听着不禁笑了出来。也许在父母眼中,不管儿女多少岁,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小孩吧!每每出门在外,我就特别想念妈妈烧的菜,也深刻体会到吃遍山珍海味,最爱的仍是属于妈妈的味道。长大成人后,我也开始锻炼自己的厨艺,希望能做出一顿丰盛的饭菜,让爸妈也感受到从家常菜里飘出的幸福滋味。

一锅菜饭吃一天我:35岁 父亲:73岁,退休银行管理人员 母亲:70岁,退休教师

谁说做饭的前前后后不是思念的伪装呢?

▼不吐不快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