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医生讲堂 小小“免疫力” 大大“防火墙” · 2020. 5. 8. · 后,应及时更换衣物和补充水分,防止着凉。春夏养生 睡眠非常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并适当增

五月份是春夏交替、百花争艳的时节,

天气逐渐炎热、空气潮湿,昼夜温差较大。

因为先前疫情的影响,如今又恰逢“五一”

小长假,很多市民已经按耐不住想要外出

透透气走一走,但是需要提醒市民,我市仍

有新增输入性病例,出行时仍然需要做好

个人防护。本月申城将迎来复学潮,家长

要注意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防病工作。此

外春夏交替,市民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一、学生复学需谨慎本月,申城多学段学生将陆续复学。学生家长需

要注意从“衣、食、住、行、医”上给予孩子关注,多为孩

子备件衣服,教室要求保持通风以免孩子着凉,叮嘱孩

子在室内学习活动时配带好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

生,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增强抵抗力,及时配合学校做

好孩子的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上报,如出现症状及时

带其就医并反馈情况等,此外家长自身防病尤其重要,

避免家庭内的疾病传播。

二、假期外出保安全“五一”小长假不建议到人群密集场所旅游,如要

外出优先选择非公共交通并注意交通安全,如乘坐公

共交通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去人群过于拥

挤的景点,避免去室内通风设施差的场所,不邀约不聚

餐。老年人外出则需要特别留意不要摔跤,出游尽量

穿舒适耐走的运动鞋,衣服以轻便宽松为宜。

三、预防食源性疾病春夏来,胃口开。随着气温升高,人们活动变得活

跃的同时,致病菌们也活跃了起来。食物容易受到污

染,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时有发生。市民应注意

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物须煮熟煮透,不吃生

冷、腐败及变质食物;蔬菜水果冲刷洗净;烹制食物时,

应控制好分量,现做现吃,隔夜食物要回锅加热、煮熟

再食用。

四、防止蚊虫叮咬五月即将进入夏季,蚊虫、苍蝇等开始活跃。市民

家中应提前安装好纱窗、纱门,做好防蚊防蝇准备工

作。若是在小区或是公园看到小容器积水,管理人员

应做好处理,防止蚊虫孳生繁殖,小区内可放置捕蚊虫

装置,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五、增加运动,作息规律春夏之际,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在运动出汗

后,应及时更换衣物和补充水分,防止着凉。春夏养生

睡眠非常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并适当增

加午休,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季 节 养 生

哪些因素造成一些人的“免疫力”较别人更低

1. 免疫缺陷(“免疫力”真的低了)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遗传因素”。这很好理

解,就是个体体内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免疫缺陷。这相

当于从控制室人为关闭了人体这套自带的防火墙。

另外一种,也是更主要的引起免疫缺陷的原因是“非

遗传因素”。一般是指病毒等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使得人

体防火墙——免疫系统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大家熟知的

艾滋病,就是由于HIV病毒导致人体内免疫细胞降低而引

发的免疫缺陷造成的。

2. 有“正常免疫能力”的人免疫力降低了

绝大多数人都有着正常的“免疫力”,但人们的“免疫

力”并不是一直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它会出现波动和

变化。多种因素(比如劳累、熬夜等)会导致人们免疫力出

现短暂的下降,如果刚好在我们“免疫力”比较低的时候接

触了病原体,那么此时罹患疾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3. 个体免疫反应的多样性

人是否因为病原体感染而得病,取决于两个方面:病

原体的致病能力和个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反应的敏感程

度。

当一个病原体对人体的致病能力超强的时候,绝大多

数有正常免疫力的人都会无能为力。比如HIV病毒,在没

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95%以上被HIV病毒感染的人迟早

都会患病。

而面对一些致病能力不那么强的病原体时,人是否

会得病就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敏感程

度了。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反应是不同的,即

有人对这种病原体比较敏感、抵抗能力强,而对另外一种

病原体则抵抗能力一般甚至较弱,而另外一些人则刚好

相反。

如何才能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意味着可以增强

抵抗病原体的能力,所以常被认为是一件好事。但是,对

于一个有正常免疫力的人来说,增强免疫力并不必然是好

事,甚至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增加自身免疫疾

病的发病风险。

从我们前面提到的三种造成“免疫力低”的情况来看:

有“免疫缺陷”的人,无疑需要提高免疫力,而且需要

寻求医生的帮助;

“免疫系统对某些病原体不敏感”的人,其实并不是免

疫力低下,无需去提高免疫力;

“有正常免疫力,但临时免疫力降低了”的人,这是最

常见的情况,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与其说是需要提高免疫

力,不如说是需要把降低了的免疫力纠正回来。

如何纠正降低了的免疫力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饮食均衡。日常饮食尽量做到粗细搭配、荤素

搭配、酸碱搭配,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

比例适当,保证免疫系统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去同病原体

做斗争。

第二、控制吸烟喝酒。要做到不吸烟,尽量控制酒精

的摄入,一般每日饮酒不超过 15g(相当于 450ml 啤酒/150ml葡萄酒/1两38°的白酒或半两高度白酒)。

第三、要有好的睡眠,不要太劳累。免疫系统会随着

生物钟变化,生物钟紊乱会影响免疫系统,经常熬夜会降

低免疫力。

第四、保持经常锻炼的习惯。适度运动能提高我们的

免疫力,帮助我们抵抗病原体。

第五、不得滥用药物。一方面是因为药物(如抗生素)

减少了免疫系统同病原体做斗争的机会,而免疫系统需要

这样的机会去成长。另一方面,一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

也会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

第六、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不要让自己生活在压

力之中。

2020 / 05 / 08 星期五 责任编辑/且为 06健康 JIANKANG

什么是“免疫力”?通常谈到的“免疫力”是指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我们都有这样的

体会:在流感季节,有些人总是第一波生病、住院,而有些人在整个流感季节都安然无恙。是什么造成了不同人群面对流

感病毒肆虐时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答案便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就是“免疫力”。目前,我们依然没有特效药可

以制伏正在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免疫力”是我们唯一可以倚靠的力量。

小小“免疫力” 大大“防火墙”□上海市同仁医院 陈皓琰

疫情期间,家长和学生应做到以下健康要点,确保孩子

度过健康快乐的学校生活。

家 长

1.每天早晨,家长需在家为孩子自测体温,体温正常、

健康状况良好才可送孩子上学。若孩子出现不适症状,家

长需及时报告班主任,并及时带孩子就医。

2.疫情期间家长需配合学校安排,接送孩子错峰上下

学,若学校对不同年级、班级划定了分散的接送点,请家长

配合学校有序接送。同时家长应佩戴好口罩。

3.疫情防控期间,家长未经许可不得进校,也不要在

校门口停留围观学校的晨检工作,而应配合学校安排,及时

离校,避免人员密集。

4.孩子在校期间,家长需保持手机畅通,以保证在特

殊情况下,学校可以随时联系到您。

5.当孩子出现因病缺课的情况时,家长需配合学校做

好因病缺课缺勤报告及病因追踪工作,如果孩子已经前往

医院就诊,需要向学校提供医疗机构诊断名称和相关诊断

材料;如果孩子没有就诊,则需告知孩子的完整症状,做到

不瞒报不漏报。若孩子因疾病或不适连续多日缺课缺勤,

家长需耐心配合学校做好每日联系工作,每天告知疾病的

诊断、病情变化、症状变化等情况。

6.家长应主动了解学校防控疫情的要求,合理安排出

行和生活。同时,应增进和孩子的沟通,教会孩子正确佩戴

口罩、洗手、“咳嗽礼仪”、外出防护等知识。

7.家长应做好后勤保障,提前储备一定量的防疫物资

(如一次性医用口罩、小瓶的速干免洗手消毒剂和湿巾等);在

家中做到每日定时通风换气;每天观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根据要求如实上报。

学 生

1.每天上学前,学生们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有

不适症状,应立即告诉家长。若因疾病或不适无法上课时,

应联系班主任老师请假,如实、全面地报告缺课缺勤原因,

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2.在校期间,学生应配合学校做好晨检和全日健康巡

查工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报告班主任或任课老师,

及时前往学校隔离室核实症状、相关流行病学史,等候家长

接回或由学校送医。

3.按照学校的规定有序进校、离校、测体温、洗手、上

课、就餐、如厕等。

4.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聚集,同学之间保持

社交距离。

此外,家长和学生应培养均衡营养、充分运动、合理睡

眠等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通过权威途径以及自

学途径及时获取疫情防控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

识。必要时可以积极寻求心理援助,促进情绪稳定,维护心

理健康;不论在校还是在家,都要注意用眼卫生。

返校开学返校开学,,家长和学生要这样做……家长和学生要这样做……□上海疾控

运动健身已成为国民新的生活方式。运动贵在坚持,但急

诊科医生告诫:运动后出现这些症状——大片瘙痒、荨麻疹(俗

称风疹块)、突发乏力,您就不能再坚持!因为您已运动过敏。

这就是“运动过敏”

“运动过敏”是什么表现?4月初,同仁医院急诊科来了一

位30岁左右的小伙,戴着口罩,腼腆地问:“医生,您这过敏能

看吗?我已经吃了一粒开瑞坦。”医生抬眼一看,小伙从口罩边

缘露出的脸上大片潮红,双侧手臂布满明显的丘疹。

“你吃了什么?”

“没有吃东西,我在跑步!跑完就这样了。”

“以前有过吗?”

“有过,有几次跑步完,都有发皮疹。但是,这次特别多,而

且很长时间也不退。另外,我感到胸闷得厉害。”

进一步检查,小伙血压偏低 90/60mmHg,心率加快 110次/分,情况还挺严重。运动过敏!医生立刻做出判断,而且,

已经有了过敏性休克表现。

小伙立即就被送入抢救室,予以抗过敏、补液扩容等治

疗。很快,胸闷、气短症状缓解,皮疹消退。真是来得快、去得

快,太符合过敏性疾病的表现了!若不是小伙及时就医,后果

不堪设想。

揭开“运动过敏”的神秘面纱

“运动过敏”的全称是运动诱发的全身性过敏反应,是一种

只在运动的情况下才出现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在运动的任何阶

段都可以出现症状。“运动过敏”的发病机制,已知的是皮肤肥

大细胞脱颗粒以及血浆组胺和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短暂升高。

部分患者有食物依赖性,也就是说,只在进食后数小时内

进行运动时才出现症状,且大部分患者吃的是特定食物。

触发“运动过敏”的帮凶们

虽然运动是即刻触发因素,但许多患者在伴有以下一种或

多种协同因素的作用下会更易出现症状。这些因素包括:①服

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等;②酒精

性饮料;③女性月经周期的经前期或排卵期;④极端温度(高温

潮湿或寒冷暴露);⑤花粉过敏患者的季节性花粉暴露;⑥感染

或其它疾病。

出现症状仍坚持运动后果很严重

皮温升高、潮红、广泛瘙痒、荨麻疹、突发乏力,只是运动过

敏早期症状。如果,此时你以强大的毅力,决定坚持,那么接下

来有可能:①面部和/或四肢(通常是双手)血管性水肿,又称为

巨大性荨麻疹,是由过敏引起的身体某一部位的局部水肿;②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腹部绞痛和腹泻;③喉水肿(喉部粘膜

充血水肿);④低血压和/或循环衰竭(全身血流量减少,导致重

要的器官缺血缺氧)。

有极少数的过敏性休克患者,会出现支气管痉挛、头痛等,

停止运动也会缓解。但是,既然是过敏性改变,就必须预防过

敏导致的严重后果——休克或猝死。

运动时有异样不适,务必先停下

医生提醒,可怕的是,好多运动过敏患者并不知道有这种

病,有人会克服不适、选择运动;还有人会奔跑着去寻求帮助。

这些都是错误的!

出现上述症状,请不要在意旁人的眼光,切记、切记:停止

运动!症状缓解后,也要给自己提个醒,今后选择运动项目时,

也要慎重,再慎重!

随着新冠疫情的好转,好多人又恢复了体育锻炼。大家在

强身健体的同时,别忘了关注自己的身体异常。如有皮疹、瘙

痒等症状,请立刻停止运动,多饮水,轻症的可自行服用抗过敏

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是,若出现胸闷、气促、头晕等,经休息

不能恢复,就要就近前往医院诊治。

总之:了解自己,量力而行!

出现“这些症状”,小心运动过敏□上海市同仁医院 翟振洲

医 生 讲 堂

春夏交替顺自然个人防护保健康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鲁嘉妮

“本市高三年级、初三年级于4月27日返校开学,各高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可从4月27日起开始安排毕业年级学生返

校。各级各类学校在5月6日前做好其他学段和年级分批返校开学的准备。”本周起,部分“神兽”终于可以“收收骨头”了,

但家长们不免担心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学习,会不会有健康风险?

健 康 百 科

身 边 科 学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