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校 王志洪 实习生 秦思敏...

1
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主编 赵本春 责编 程果 视觉 尹晶 康碧宏 责校 王志洪 实习生 秦思敏 27 27 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智造”转型 蓝黛传动启动“数字化车间”改造,产品质量、公司效益都大大提高 数字化车间提效又提质 蓝黛传动副总经理郝继铭介绍,公司前几 年主要发展方向为手动变速器及齿轮与轴,主 要为吉利、力帆、众泰等汽车配套。今年,公司 首次成为丰田以及国内某知名汽车的配套厂。 “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我们大力推进数字化 车间建设。”郝继铭说,过去,工厂数以百计的数 控机床都是相互独立的,生产管理都是人工控 制。有时接到一批订单,光制定生产计划就要 花两三天时间。 2017年,蓝黛传动申请获得工信部数字化 车间示范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将45个普通生产 单元改造和升级为智能生产单元,实现了从设 计到制造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 郝继铭说,他们建设数字化车间的核心环 节有三点:一是引进一批先进的智能化制造和 检测设备;二是用物联网将这些设备连在一起; 三是建成了数字化车间MES系统,对这些设备 实施智能化控制。 “有了这套MES系统,就像开车有了导航 系统一样。”郝继铭说,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只要 输入订单数量,立即就会生成时间最快、资源最 省等多种最佳生产计划供选择,过去需要两三 天完成的工作,现在几秒钟就能完成。这套系 统还能实时采集和反馈各个工序的质检结果, 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数据表明,通过数字化车间,该公司产品升 级周期得到缩短,产品不良品率也很大程度降 低。 “无论产品质量还是公司效益都大大提高了, 员工也渐渐开始习惯数字化作业。”郝继铭说。 智博会上布局6块显示屏 在本届智博会上,蓝黛传动将在展位内通 过显示屏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数字化车间以及 MES系统的智能化。 郝继铭介绍称,展出的产品主要包括了投 料看板,而投料看板的功能主要是提示仓库配 送人员,每日需要给各工作中心投送的毛坯品 种、数量、地点。那么这个看板的显示规则则是 对于投料完成的自动隐藏,能够对物料的使用 状况一目了然。 同时,在参展期间还会带来一款生产订单进 度跟踪, “这个系统可让员工更加清楚地了解订单 进度,对于超期未完工的还会有黄色警报。”郝继 铭说,此外,展会期间还将展示生产在制系统,能 够准确了解现场工作中心滞留在制品统计。 除了以上四个系统之外,郝继铭说,设备监 控以及生产线开动率系统都是本届智博会展示 的几大亮点, “我们也诚挚邀请参展企业及观众 前来参观。” 在自动变速器领域继续发力 据了解,蓝黛传动成立于1996年5月,专注 于乘用车变速器齿轮及总成的研发、设计与制 造,目前在产的乘用车变速器齿轮达到600多 种,已成为行业内生产变速器齿轮及总成的规 模企业之一。 郝继铭介绍,蓝黛传动主要产品分三个板 块,一是齿轮传动产品,主要有MT齿轮、AT自 动齿轮和CVT齿轮。二是同步器齿毂、齿套。 三是发动机的正时齿轮。 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出口零部件以及国内 零部件、发动机缸体、变速器总成等客户。目 前,蓝黛传动客户渠道优质,MT (手动变速器) 主要供给力帆、众泰等,变速箱齿轮主要供给万 里扬、伊朗赛帕等,自动变速箱零部件主要供给 吉利和南京邦奇。 在产品研发方面,郝继铭称,蓝黛传动不仅 要在智能制造方面继续发力,同时在现有产品 平台提升六大系列的产品。以六档为主、兼顾 五档,自动变速器重点开发新一代的6AT,在 6AT的基础上,再升级到8AT以及AMT的研 发。逐步在自动变速器领域形成AT和AMT的 “2+1”产品布局。在新能源产品研发方面,将 重点研发二合一、三合一为主的电驱动单元及 48V+P2.5/P3+AMT的混合动力总成。 见习记者 冉长军 智能与创新已成发展基因 亲禾集团始创于1997年,目前,集团涉及 市政路桥工程建设、道桥设计、地产开发、物业 管理、大数据、智慧市政、建筑节能、建筑产业化 (PC) 、建筑新材料、海绵城市、乡村振兴等业务 领域,拥有8大实业板块,15家控股参股公司, 近年来,在“海绵保水砖、智能玻璃、道路CT检 测车”等创新领域大力投入,形成多点开花的良 好发展局面。 “现在很多科技公司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这 是我非常反对的。只有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 东西,这样的创新我觉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 新。创新如果要控制风险,第一个就是方向要 对。我们集团的创新就紧紧围绕着建筑行业的 科技进步的创新。 第二,创新要从技术和资金上来保证。 第三,创新体系要成熟,我们有全球首创、 世界一流、国内一流、本地一流的技术,这对风险 的把控很有利。”亲禾集团董事长邓华如是说。 “保水砖”能维持温度还抑尘 智能VR系统让城市室外路面更美丽。在 首届智博会上,亲禾集团将亮相一款“黑科 技” —VR可视化产品应用深化设计。这不是 一款普通的软件,它可以帮助道路建设者看到产 品应用的场景和确定理想的铺设方案、各类材料 需求量,让地面铺设得更美观,这也将大大提高 工程建设的高效、节能。 “海绵城市”建设,离不开各类基础设施,一 块小小的砖也成了“黑科技”。亲禾集团旗下亲 禾生态科技公司在智博会上亮相的产品,便是 这种“砖”。 “普通的砖,1平方米只能吸收2到3公斤 的水,而我们生产的‘保水砖’却能吸收12公 斤的水。”该公司总工程师王田堂说,“保水砖” 吸收水分后,再缓慢释放出来,能够增加空气 湿度,使其维持在一定温度。经过试验证明, 这种砖能让地表温度降低5℃,而且还能有效 降低灰尘。 此外,该团队研发的生态环氧砖也在悦来 “海绵城市”得到广泛应用。相比普通透水砖, 这种砖透水性更好,还具有净化功能。遇到雨 天,这种砖能够过滤掉有机物,净化水质,而且 其使用寿命达到15年以上。 “目前公司的产品包括生态环氧砖、生态透 水砖、健步弹性砖等,尤其适用于新型海绵城市 的地面铺装建设,目前在重庆的悦来、秀山、万 州、璧山等地得到广泛应用。”王田堂说。 智能调光玻璃运用于“智慧农业” 亲禾集团旗下的禾维科技公司研发出一种 “智能隔热玻璃”,科技含量也很高。 这种玻璃涂了一层智能纳米凝胶,当达到 一定温度时,能够自动雾化,使玻璃表层自动隔 热。这样,在室内不需拉上窗帘,便能使室内温 度降低约10℃。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调光玻璃 不仅可针对不同行业调整纳米凝胶的比例,还 可定制个性颜色。测算显示,这种智能隔热玻 璃与中透光Low—E玻璃相比,还能使空调负 荷降低15%以上。 该产品目前已在悦来海绵城市生态展示中 心、重庆市中央国际商务区、空港新城规划展览 馆、渝北区人民医院、南川南平爱民广场、龙湖 时代天街等公共建筑项目上应用。 同时,该产品在智慧农业方面也有不错的运 用。禾维科技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及云 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将其研发的智能调光玻璃 用于昆明的桃产业体系示范基地的温室大棚上。 云南省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前不久提供 的检测报告显示,盛夏时节这种智能玻璃能使 大棚内的温度下降5.7℃,并能有效控制光强, 光照强度可下降40%以上。比采用普通的温室 大棚更有利于植物生长。 禾维科技负责人透露,智能调光玻璃会“变 色”的关键,就是中间那层纳米凝胶膜,纳米凝 胶膜的主要材料为智能纳米凝胶调光材料,据 称是与石墨烯一样,同属21世纪最具产业潜力 的功能性膜材料。“当环境温度升高、太阳辐射 强度增强时,玻璃由透明逐渐雾化且不透明;当 环境温度降低、太阳辐射弱时,玻璃由不透明逐 渐转为透明,从而起到智能调光遮阳、隔绝热量 的作用。” 禾维科技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的专利查 新结果显示,这种能够随温度变化而变色的智 能隔热玻璃系全球首创。 道路CT车可智能诊断道路病害 亲禾集团另一子公司智千科技则将在智博会 上亮相一款“道路CT检测车”,可诊断道路“病害”。 智千科技长期致力于现代智慧城市的设计 和安全监测,立志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领军 企业。通过整合3D探地雷达技术、机器学习、 工业无人机建模、AR增强现实技术等多项核 心技术,全力打造市政安全监测智慧云系统。 “道路CT检测车”利用安装在出租车、网约 车上的“道路健康盒子”,对道路进行实时监 测。它能通过车辆的细微震动随时收集并反馈 路面行驶状况。同时,利用专业的道路CT检测 车对道路进行全面“体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 人工智能病害模型自动生成道路健康评价报 告,可谓“道路医生”。 “只要车辆一开过这段路面,就可对该路段 的道路情况了如指掌。”智千科技CEO吕刚表 示,利用大数据为道路提供“健康服务”,不仅可 以使出行避免拥堵路段,还可以选择服务水平更 优的路段,从而在选择出行路线时又多了一种 选择。 本报记者 冯锐 近年来,我市传统汽车 企业不断在智能制造方面寻 求突破并取得可喜成绩,重 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 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 表。一直以来,蓝黛传动的 产品深受客户赞誉。 近年来,在大数据智能 化的浪潮下,该企业为继续 探索新技术,开始在智能制造 方面做文章,启动了“数字化 车间”改造,截至今年 7 月已 基本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 作为本届智博会的参展企业, 蓝黛传动将在智博会展场内 安装6块显示屏,实时显示其 “数字化车间”生产状态。 为城市智慧、绿色、安全添彩 亲禾集团在智博会将推出三大新产品:海绵保水砖、智能玻璃、道路CT检测车 本届智博会上,两江新 区入驻企业重庆亲禾投资 (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亲禾 集团)的三大“黑科技”产品 —会“ 呼吸”的道路砖、智 能隔热玻璃、道路CT检测车 将悉数亮相。 智能玻璃自动吸热降温。 道路 CT 检测车可为道路做“体检”。 海绵保水砖—会“呼吸”的道路砖。 蓝黛传动数字化车间。本报记者 邹飞 智能化 新地标 企业 智能化 新地标 企业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Nov-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责校 王志洪 实习生 秦思敏 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智造”转型...同时,该产品在智慧农业方面也有不错的运 用。禾维科技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及云

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主编 赵本春 责编 程果

视觉 尹晶 康碧宏

责校 王志洪 实习生 秦思敏

2727

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智造”转型蓝黛传动启动“数字化车间”改造,产品质量、公司效益都大大提高

数字化车间提效又提质

蓝黛传动副总经理郝继铭介绍,公司前几年主要发展方向为手动变速器及齿轮与轴,主要为吉利、力帆、众泰等汽车配套。今年,公司首次成为丰田以及国内某知名汽车的配套厂。

“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我们大力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郝继铭说,过去,工厂数以百计的数控机床都是相互独立的,生产管理都是人工控制。有时接到一批订单,光制定生产计划就要花两三天时间。

2017年,蓝黛传动申请获得工信部数字化车间示范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将45个普通生产单元改造和升级为智能生产单元,实现了从设

计到制造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郝继铭说,他们建设数字化车间的核心环

节有三点:一是引进一批先进的智能化制造和检测设备;二是用物联网将这些设备连在一起;三是建成了数字化车间MES系统,对这些设备实施智能化控制。

“有了这套MES系统,就像开车有了导航系统一样。”郝继铭说,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只要输入订单数量,立即就会生成时间最快、资源最省等多种最佳生产计划供选择,过去需要两三天完成的工作,现在几秒钟就能完成。这套系统还能实时采集和反馈各个工序的质检结果,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数据表明,通过数字化车间,该公司产品升

级周期得到缩短,产品不良品率也很大程度降低。“无论产品质量还是公司效益都大大提高了,员工也渐渐开始习惯数字化作业。”郝继铭说。

智博会上布局6块显示屏

在本届智博会上,蓝黛传动将在展位内通过显示屏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数字化车间以及MES系统的智能化。

郝继铭介绍称,展出的产品主要包括了投料看板,而投料看板的功能主要是提示仓库配送人员,每日需要给各工作中心投送的毛坯品种、数量、地点。那么这个看板的显示规则则是对于投料完成的自动隐藏,能够对物料的使用状况一目了然。

同时,在参展期间还会带来一款生产订单进度跟踪,“这个系统可让员工更加清楚地了解订单进度,对于超期未完工的还会有黄色警报。”郝继铭说,此外,展会期间还将展示生产在制系统,能够准确了解现场工作中心滞留在制品统计。

除了以上四个系统之外,郝继铭说,设备监控以及生产线开动率系统都是本届智博会展示的几大亮点,“我们也诚挚邀请参展企业及观众前来参观。”

在自动变速器领域继续发力

据了解,蓝黛传动成立于1996年5月,专注于乘用车变速器齿轮及总成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目前在产的乘用车变速器齿轮达到600多种,已成为行业内生产变速器齿轮及总成的规模企业之一。

郝继铭介绍,蓝黛传动主要产品分三个板块,一是齿轮传动产品,主要有MT齿轮、AT自动齿轮和CVT齿轮。二是同步器齿毂、齿套。三是发动机的正时齿轮。

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出口零部件以及国内零部件、发动机缸体、变速器总成等客户。目前,蓝黛传动客户渠道优质,MT(手动变速器)主要供给力帆、众泰等,变速箱齿轮主要供给万里扬、伊朗赛帕等,自动变速箱零部件主要供给吉利和南京邦奇。

在产品研发方面,郝继铭称,蓝黛传动不仅要在智能制造方面继续发力,同时在现有产品平台提升六大系列的产品。以六档为主、兼顾五档,自动变速器重点开发新一代的6AT,在6AT的基础上,再升级到8AT以及AMT的研发。逐步在自动变速器领域形成AT和AMT的

“2+1”产品布局。在新能源产品研发方面,将重点研发二合一、三合一为主的电驱动单元及48V+P2.5/P3+AMT的混合动力总成。

见习记者 冉长军

智能与创新已成发展基因

亲禾集团始创于1997年,目前,集团涉及市政路桥工程建设、道桥设计、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大数据、智慧市政、建筑节能、建筑产业化(PC)、建筑新材料、海绵城市、乡村振兴等业务领域,拥有8大实业板块,15家控股参股公司,近年来,在“海绵保水砖、智能玻璃、道路CT检测车”等创新领域大力投入,形成多点开花的良好发展局面。

“现在很多科技公司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是我非常反对的。只有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东西,这样的创新我觉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新如果要控制风险,第一个就是方向要对。我们集团的创新就紧紧围绕着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的创新。

第二,创新要从技术和资金上来保证。第三,创新体系要成熟,我们有全球首创、

世界一流、国内一流、本地一流的技术,这对风险的把控很有利。”亲禾集团董事长邓华如是说。

“保水砖”能维持温度还抑尘

智能VR系统让城市室外路面更美丽。在首届智博会上,亲禾集团将亮相一款“黑科技”——VR可视化产品应用深化设计。这不是一款普通的软件,它可以帮助道路建设者看到产品应用的场景和确定理想的铺设方案、各类材料

需求量,让地面铺设得更美观,这也将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高效、节能。

“海绵城市”建设,离不开各类基础设施,一块小小的砖也成了“黑科技”。亲禾集团旗下亲禾生态科技公司在智博会上亮相的产品,便是这种“砖”。

“普通的砖,1平方米只能吸收2到3公斤的水,而我们生产的‘保水砖’却能吸收12公斤的水。”该公司总工程师王田堂说,“保水砖”吸收水分后,再缓慢释放出来,能够增加空气湿度,使其维持在一定温度。经过试验证明,这种砖能让地表温度降低5℃,而且还能有效降低灰尘。

此外,该团队研发的生态环氧砖也在悦来“海绵城市”得到广泛应用。相比普通透水砖,这种砖透水性更好,还具有净化功能。遇到雨天,这种砖能够过滤掉有机物,净化水质,而且其使用寿命达到15年以上。

“目前公司的产品包括生态环氧砖、生态透水砖、健步弹性砖等,尤其适用于新型海绵城市的地面铺装建设,目前在重庆的悦来、秀山、万州、璧山等地得到广泛应用。”王田堂说。

智能调光玻璃运用于“智慧农业”

亲禾集团旗下的禾维科技公司研发出一种“智能隔热玻璃”,科技含量也很高。

这种玻璃涂了一层智能纳米凝胶,当达到

一定温度时,能够自动雾化,使玻璃表层自动隔热。这样,在室内不需拉上窗帘,便能使室内温度降低约10℃。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调光玻璃不仅可针对不同行业调整纳米凝胶的比例,还可定制个性颜色。测算显示,这种智能隔热玻璃与中透光Low—E玻璃相比,还能使空调负荷降低15%以上。

该产品目前已在悦来海绵城市生态展示中心、重庆市中央国际商务区、空港新城规划展览馆、渝北区人民医院、南川南平爱民广场、龙湖时代天街等公共建筑项目上应用。

同时,该产品在智慧农业方面也有不错的运用。禾维科技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将其研发的智能调光玻璃用于昆明的桃产业体系示范基地的温室大棚上。

云南省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前不久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盛夏时节这种智能玻璃能使大棚内的温度下降5.7℃,并能有效控制光强,光照强度可下降40%以上。比采用普通的温室大棚更有利于植物生长。

禾维科技负责人透露,智能调光玻璃会“变色”的关键,就是中间那层纳米凝胶膜,纳米凝胶膜的主要材料为智能纳米凝胶调光材料,据称是与石墨烯一样,同属21世纪最具产业潜力的功能性膜材料。“当环境温度升高、太阳辐射强度增强时,玻璃由透明逐渐雾化且不透明;当环境温度降低、太阳辐射弱时,玻璃由不透明逐

渐转为透明,从而起到智能调光遮阳、隔绝热量的作用。”

禾维科技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的专利查新结果显示,这种能够随温度变化而变色的智能隔热玻璃系全球首创。

道路CT车可智能诊断道路病害

亲禾集团另一子公司智千科技则将在智博会上亮相一款“道路CT检测车”,可诊断道路“病害”。

智千科技长期致力于现代智慧城市的设计和安全监测,立志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领军企业。通过整合3D探地雷达技术、机器学习、工业无人机建模、AR增强现实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全力打造市政安全监测智慧云系统。

“道路CT检测车”利用安装在出租车、网约车上的“道路健康盒子”,对道路进行实时监测。它能通过车辆的细微震动随时收集并反馈路面行驶状况。同时,利用专业的道路CT检测车对道路进行全面“体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病害模型自动生成道路健康评价报告,可谓“道路医生”。

“只要车辆一开过这段路面,就可对该路段的道路情况了如指掌。”智千科技CEO吕刚表示,利用大数据为道路提供“健康服务”,不仅可以使出行避免拥堵路段,还可以选择服务水平更优的路段,从而在选择出行路线时又多了一种选择。 本报记者 冯锐

近年来,我市传统汽车企业不断在智能制造方面寻求突破并取得可喜成绩,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一直以来,蓝黛传动的产品深受客户赞誉。

近年来,在大数据智能化的浪潮下,该企业为继续探索新技术,开始在智能制造方面做文章,启动了“数字化车间”改造,截至今年7月已基本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本届智博会的参展企业,蓝黛传动将在智博会展场内安装6块显示屏,实时显示其“数字化车间”生产状态。

为城市智慧、绿色、安全添彩亲禾集团在智博会将推出三大新产品:海绵保水砖、智能玻璃、道路CT检测车

本届智博会上,两江新区入驻企业重庆亲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亲禾集团)的三大“黑科技”产品——会“呼吸”的道路砖、智能隔热玻璃、道路CT检测车将悉数亮相。

智能玻璃自动吸热降温。 道路CT检测车可为道路做“体检”。海绵保水砖——会“呼吸”的道路砖。

蓝黛传动数字化车间。本报记者 邹飞 摄

智能化新地标企业

智能化新地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