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抒怡 跳出 小绍兴 演绎...

1
2019 4 10 9 11 8 …… ,“ ,“ ,“ —— ”, ”, ”。 ”: 20 2 1.5 ,“ 2020 。”“80 20 ”。 20 ,“ ”。 ,“ 566 723 ”。 ”。 200 0571,“ ”“ —— ”、 2018 40 ”: 4 ”。 ”。 ”。 45 8 ”, ”, 2 ”: 》, ”。 2 —— ”, ”,“ + ”, —— ”, ”。 ”。2 ”。 ”。 6 11 24 4 15 5 20 6 200 2018 4 5 :“ 。” ,“ 。” ”。 :“ 。” :“ ?” :“ 。” ”, ”, —— ”, IC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陈抒怡 跳出 小绍兴 演绎 三城记市区“交通不方便”。杨汛桥镇麒麟村党总支 书记陈建庆,干脆把家安在萧山城区,每天 开车20 分钟,“跨市”回村里上班。他说起自

主编:孔令君 责编:陈煜骅 视觉设计:金涛 王晨 2019年 4月 10日 星期三

9

刊 11版荩

段时间,杭绍甬沿线好消息频传。一是杭绍台铁路二期将从绍兴北站引出,接入萧山机场,车行大约 8 分钟就能到达;二是今年计划开工建设杭绍甬高速、杭州中环绍兴段道路,拉近绍兴与杭甬的距离;三是不少老百姓最关心的,杭绍城际铁路建设进程加快,未来从杭州萧山到绍兴柯桥可能只需半小时, 该铁路还将与杭州和绍兴的地铁衔接;另外,今年初,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在宁波以外建设了首个具备行李托运服务的异地航站楼,在绍兴新昌县……

交通网络升级, 发展格局改变,“小绍兴”要融杭联甬接沪。不少人有共识,尤其在杭绍甬同城化中,绍兴的“崛起”势所必然。

不过,“两头拉扯”要真正变为“左右逢源”并不容易。根据今年初浙江省最新发布的大都市区建设部署,绍兴大部分划入杭州都市圈范围。据观察,在今年绍兴市柯桥区“两会”

报告中,“杭”字比“绍”字还要多;而绍兴的新昌、嵊州两地,被宁波都市圈涵盖。有人发现,若从都市区规划地图上看,绍兴似乎被杭甬“拆分”了?

夹在两个乃至多个大城市之间,绍兴要处理好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的发展关系,走出符合绍兴特色的发展之路。其实在长三角,不少“区位优势突出”的中小城市,

都面临与绍兴类似的问题———比如夹在上海与杭州之间的嘉兴,曾经提出“与沪杭同城”,后又成了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

还比如处于南京与上海之间的苏锡常,处于宁波与温州之间的台州,以及处于合肥与南京之间的滁州等地。 虽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它们该如何借力发展、错位竞争,在中心城市的“夹缝”中刷出存在感、吸引人才?处理好这个问题,长三角一体化的内涵将更丰富。

且听绍兴如何唱好一出“三城记”。

“融杭”:借梯登高求发展在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地图上本就

是绍兴“突进”杭州萧山的一只角,杭州绕城高速从镇上穿过, 上下匝口和杨汛桥互通。

不少杭州人开车经过这里,都意识不到路过了绍兴。

从去年至今,镇上人在热议杭绍城际铁路,站台的工地就在镇政府门口,工程机械与轰隆隆的施工声音让当地人很振奋,未来从杨汛桥到萧山,乘车不过 20来分钟。当地一家房地产企业乐开了花,杭州萧山城区房价约每平方米 2万元出头,杨汛桥的新楼盘每平方米“仅售”1.5 万元,该企业工作人员傅莹告诉记者,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买家从杭州来,“今年交房, 装修一下,2020年杭绍城际建成通车,正好入住。”“80后”本地人

傅莹说。开发楼盘的地产企业还赞助并冠名了杭绍越剧票友大赛,效果很不错。

多少年来,柯桥西部的杨汛桥、钱清等乡镇,都与杭州萧山亲近。杨汛桥的老人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 20年代,两地的消防队“水龙”就跨界救火,互保互济。傅莹说,从小到大,走亲戚与购物逛街,都往杭州萧山去,

两地婚嫁习俗与方言都接近,反而是去绍兴市区“交通不方便”。杨汛桥镇麒麟村党总支书记陈建庆,干脆把家安在萧山城区,每天开车 20分钟,“跨市”回村里上班。他说起自己的成长史, 外婆家在一江之隔的萧山,自己从小两头住,并不觉得有分别。从学校毕业后,他开始做布、绣花机等生意,萧山东部与柯桥,连纺织产业都是相通的。城际铁路的消息传来,杨汛桥的厂房租金都随之涨了不少。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总是一体化的“先手棋”。城际铁路之外,杭州中环柯桥段是构建绍兴柯桥到杭州半小时交通圈的重点,建成后,柯桥开车半小时到西湖边将成为现实。与不少长三角的边界地带一样,“跨界”的公交车正开通。去年,绍兴柯桥 566路公交车延伸到杭州萧山区, 全程票价一元;

还有萧山 723路公交车,终点站距离杨汛桥镇不过一桥之隔,成了不少绍兴人去萧山的首选,上下班高峰,车上总是挤满了“跨市上班族”。同样紧挨着杭州的诸暨,正争取开通诸暨站至杭州城站市域列车,加快建设“诸暨融杭高铁新城”。另外,在绍兴柯桥区杨汛桥镇、 钱清镇以及绍兴诸暨的近 200 家企业,已申请了杭州固定电话区号“0571”开头的电话号码。

边界上的故事,少不了千丝万缕的人缘相亲。老百姓心底,总有向“隔壁”更高能级、

更高城市的向往。其实,“融杭”“融沪”等一体化发展,在于借梯登高、借力发展,经济、

民生等各方面发展在边界两头均衡了,一体化便水到渠成———

在绍兴柯桥的杨汛桥、钱清等邻近杭州的乡镇,新产业呼之欲出。今年柯桥区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按照“融杭新城、柯桥副城”的定位,启动钱杨核心区建设,优化空间布局,设立临杭创新园,规划中欧产业园,

谋划临空配套园,主动承接杭州产业、空港经济等外溢项目,培育发展融杭经济、临空经济。此外,报告中还提出要探索在沪杭设立研发“飞地”、建设浙江“千人计划”绍兴产业园钱清分园、 办好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建成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二期、推动树人大学总部搬迁落户等。 据统计,2018

年, 钱清镇已有近 40亿元的高科技项目落户, 包括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减速器制造、 高端环保纳米无水印花设备智造项目等。杨汛桥镇正从杭州引入世纪联华物流配送中心。

“联甬”:融入开放大通道融杭还要联甬,绍兴东边,挨着宁波的

新昌正发力。今年初,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新昌航站楼正式启用。 新昌人与嵊州人都高兴, 以前他们去宁波机场坐飞机, 要提前 4

个小时出发,还要转车。如今买机票、换登机牌、行李托运等,都可以在新昌完成,笃定等车去机场。

新昌县汽运公司总经理吕军波告诉记者,新昌航站楼是新昌融入宁波都市圈的一个前期项目, 待宁波机场三期扩建完成,这条线路肯定会更繁忙。新昌接轨宁波的积极性,从航站楼仅用了半年筹备便投入运营这一点可见一斑。要知道,宁波下辖的象山县,

筹备到宁波机场的航站楼前后花了约一年半时间。

在新昌东部, 紧挨着宁波奉化区的沙溪、新林等乡镇,人们说起宁波更显亲昵。这些年,这一带建了钦寸水库,已向宁波试供水成功,成为宁波的“新水缸”。新昌绝大多数钦寸水库移民都安置到了宁波,成了“新宁波人”。 水库所在地新林乡党委书记王炳兴介绍,当地人已细心地把已淹村庄中的历史文脉、古物件等都搬了上来,在水库附近打造旅游度假村,未来将成为宁波人的“后花园”。沙溪镇党委书记陈科锋说,一条从新昌到宁波奉化的省道上,往宁波去的是农副产品以及大批去当保姆或月嫂的沙溪妇女,

“新昌保姆”在宁波颇有点名气。从宁波往新昌来的,则是旅游踏青的宁波人。在省道的交界处, 沙溪镇正计划建一个公交枢纽站,

奉化与新昌的公交车可实现同站换乘,原本新昌到宁波要乘大巴,票价约 45元,若乘公交车,只需 8元。

陈科锋去公交站观察过,上下车的人数不少,多是中老年人,拎着各类土特产。他还记得,宁波奉化电视台专程来沙溪采访他,探究为何奉化人都喜欢到沙溪来买水蜜桃、 笋干等土特产。 明明是宁波奉化水蜜桃名声在外呀?说起这一点,新昌人挺自豪,奉化水蜜桃不少是新昌人种的;打着西湖龙井茶名号的,

不少是产自新昌的大佛龙井; 宁波各大农贸市场的蔬菜,不少是新昌人凌晨时分运去的。

融杭联甬,新昌有基础。数位新昌人都说起,多少年来许多新昌人互相介绍去了宁波北仑港打工,尤其做装卸工居多。在北仑港区,一讲新昌话肯定能遇上老乡。在沙溪镇有剡界岭村, 曾经一半在新昌一半在奉化,如今虽都属新昌,可村中道上,依旧挂着宁波奉化的门牌号码,可见两地渊源之深。

陈科锋建议,边界两头,未来能否借王羲之的足迹,把乡村旅游串联起来。甬绍之间正深化旅游“同城合作”,去年两地旅游部门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职工疗休养市

场, 同时探索全域旅游向两地市民免费开放。

两地还可以联手,共同精心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宁波人也去绍兴推介“旅游夜市”,宁波的南塘老街、老外滩、天一广场等地,

如今也多了不少绍兴人的身影。

绍兴积极联甬,在旅游之外还有更大的雄心。新昌嵊州区域正规划临甬产业园,融入义乌宁波舟山开放大通道;诸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国际专线已开通,可为企业进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货物运输最快 2个多小时从诸暨到达宁波北仑港站。

“接沪”:打造城市标识度融杭联甬之外,绍兴还想跨嘉绍大桥北上。

大桥下的绍兴上虞区,出台《融杭联甬接沪行动计划》,成了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在去年绍兴发展大会上,就有“老法师”指出,在杭甬之外,

绍兴的发展还应该注重上海的带动作用。

“大桥经济”已持续发酵至今。嘉绍大桥公司负责人王樟轩全程参与了大桥建设, 他记得,原先从绍兴上虞沿着沪杭甬高速公路前往嘉兴尖山,需要 2 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上海则更久。如今每年有上千万辆车通过大桥,绍兴与上海、 苏南城市之间, 几乎就是一桥之隔———绍兴正打造滨海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

推进绍兴滨海新区启动区块建设,加强与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的协同,探索设立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绍兴分区,打造湾区经济和城市共同体。

无论是与杭甬唱“双城记”,还是融杭联甬接沪唱“三城记”,“小绍兴”都跳出来了,以更宽广的视野,将绍兴的发展放在周边城市群发展的大背景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应该是长三角各地参与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义。大视野之外,绍兴也在修炼内功。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表示,要依托绍兴“历史+人文”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文化体系、产品创新,着力打造长三角最具标识度的城市。

文化是绍兴最耀眼的标签,古城是文化最大的载体。当下绍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共建文商旅会共同体。一方面,绍兴建设文创大走廊,努力塑造长三角文化共同体。绍兴正与杭州共同举办“南宋文化节”,谋划上海文博会、杭州西博会绍兴分会,开展越剧等戏曲展演特色活动。另一方面,绍兴正按照世界遗产标准保护利用古城,深化古城城市设计, 注重植入产业因子、 市场元素,留住长三角现代化大城市的古城记忆。

有特色才会被需要, 在这样的基础上,绍兴在长三角可以做的事不少———比如参与长三角旅游联盟, 重塑和提升绍兴旅游品牌。还比如打造长三角特色会展城市,绍兴正深化与上海虹桥商务区合作,共同打造长三角会商旅文体联动示范区。其中,绍兴要深挖的品牌故事,不仅是越剧与黄酒,还有公祭大禹陵典礼、

兰亭书法节和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

一顿饭连着民心民意

扬州市政府食堂成了城市新广告

■本报记者 陈抒怡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最有名的扬州城市宣传语之一。清明假期,大批游客涌入扬州。记者在扬州采访,深度体验了“人山人海”。不必说瘦西湖、东关街的人头攒动,也不必说个园、

何园的摩肩接踵,单单是扬州市区的交通就让人“动弹不得”。2公里的路程,出租车司机开了半个多小时,只得好意提醒“要不你还是下车骑自行车吧”。扬州的朋友告诉记者,欣赏瘦西湖首先要找个烟雨蒙蒙之日,客少、景美,宛如仙境。这话令人神往,但他说错了先后顺序,首先是要“客少”。

小长假人潮汹涌不可避免,但扬州确实是座对外地游客很友善的城市。这从一些细节就能看出,比如在小长假期间,外地市民可以凭身份证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 在节假日增设 6

个临时免费停车场, 向游客免费开放 11个单位内部停车场, 并开设临时免费换乘中心;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东关街、何园等景区之间开通免费直达公交车。还有 24小时城市书房,

记者进去一打听, 游客和扬州市民待遇一样,

都能凭身份证办卡使用。

今年还有一个新变化,在清明节、劳动节、

国庆节三个节假日期间, 扬州市政府西大院、

扬州生活科技学校、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三个单位的内部食堂也对外开放。 记者实地亲测,

菜品价廉物美,4元就能吃到狮子头, 花 15元就能吃到四菜一汤,还能顺道参观市政府和机关食堂,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这一措施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 据统计,5日客人较少,中午和晚上加起来不过 20多人, 但 6日中午一下迎来了 200多位客人。

这并非扬州市政府首次在节假日对外开放,

从 2018年清明小长假起,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

扬州市委市政府大院免费对外地车辆开放。目前,法定假期内,扬州市及主城区多个机关大院均对游客免费开放停车。在旅游最繁忙的季节,

扬州各级政府严阵以待。据媒体报道,扬州广陵区已要求全区各园区、乡镇街道及各单位部门,

放弃 4月和 5月份的假期,全员加班。

吃饭、停车看起来是小事,但与游客的体验满意度直接相关,而由市政府直接参与提供服务又有着别样的意味。有食客点评:“小事情后面可能连着大事情。”

连着的是什么?直接相连的是扬州的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被扬州市定为永久性基本产业,通过这些小事情提高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对促进扬州旅游业的发展大有裨益。有上海游客看了新闻后对记者表示,“又多了一个去扬州的理由。”再进一步,连着的是扬州的营商环境,从小事情做起,折射出的是背后的服务型政府,正如一位食客所说的“这件小事会让外地人觉得,扬州市很开放,之后说不定还能引来投资”。再进一步,连着的还是政府的整体形象,民以食为天,一顿饭连着的也是民心、

民意,政府食堂开放,让市民游客一窥机关大院,有助于建立市民游客与城市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和互信。

这种连接是双向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游客在吃完后询问工作人员应该把盘子收到哪里, 有媒体报道:“每个客人吃得都很干净,

只剩下光光的盘子。”面对扬州释放的善意,游客也在有意识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

当然, 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争议。比如有人提出, 政府出面是否会破坏市场规律,

影响其他饭店的生意;有人提出,食堂菜价廉物美是否与补贴有关;还有人指着记者拍摄的食堂工作人员照片问:“为什么不戴厨师帽和口罩?”

解决争议的办法是直面问题并及时改进。

这一方面,扬州市政府又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季培均面对记者的询问没有回避,而是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都是按成本来的,我们的定位是不与市场争利,而是给大家提供多一种选择。”此外,

在当地媒体拍摄的照片上, 小长假第二天,食堂的工作人员已经戴上了厨师帽。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关于扬州历史文化的宣传语。 现在, 扬州把这些小事情办好、办实,又将成为扬州城市品格的新广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一开始来吃食堂菜的游客不多,

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广告还没打出去。经过清明小长假的“试水”,这一小事情已经取得了

良好的反馈。不过,后续的服务提升还有待观察,不是还有一句话吗———广告好不好,关键看实效。

导读

在杭绍甬同城化中,绍兴的“崛起”是必然要素。不过,“两头拉扯”要真正变为“左右逢源”,并不容易

如何借力发展、错位竞争,在“夹缝”中刷出存在感?处理好这个问题,长三角一体化的内涵将更丰富

跳出“小绍兴”

演绎“三城记”■本报首席记者 孔令君

荨扬州市政府食堂口味如何扫二维码看记者实地体验

连台本戏如同演电视连续剧灯光幻影还有西洋乐器伴奏

南派京剧超出你想象

绍兴的迪荡新城建筑群。 东方 IC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