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

1
· · 新模式 新模式 献礼常州第十二次党代会 我看 编辑:周建平版面:侯红燕校对:王瑾 2016 年 9 月 21 日 星期三 T2 我们的 产城融合, 常州打造国内领先示范区 金秋时节,常州处处是丰收的成 绩。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里,“东方碳谷” 崭露头角,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厚度仅 0.35纳米的石墨烯,正丈量着常州这座 创新智造城的新高度。国家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内,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 满载“汽车产业梦”刚刚落户,打造成常 州市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钟楼区的众 创空间里,一颗颗创业的种子已经种下, 在这个政府全力构筑的智慧城市创意文 化平台上生根发芽……常州,作为全省 唯一的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正 在努力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 本报记者 马奔 产城融合,应该发展成 怎样?常州大学副校长、常 州产城融合专项督查专家库 成员芮国强表示,常州产城 融合一直坚持规划先行,顶 层设计颇具优势,智慧城市 建设也取得成效。 下一步,常州将进一步 强化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 制度创新,扎实推进产城融 合各项任务,以科学理念指 导改革实践,以重点突破推 进改革进程,以示范引领带 动整体工作,以强化督查保 障改革成效。让产业发展和 城市建设齐头并进,有效集 聚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 高端要素,实现产、城、人的 深度互动,为发展城市经济、 加快转型升级创造更好条 件,切实提升和改善老百姓 生活质量,真正让产城融合 在常州落地生效。 “全国石墨烯看江苏,江 苏石墨烯看武进。”今年 7 月,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江 苏常州市武进区发布全球首 个石墨烯指数,目前我国石墨 烯产业综合发展实力居全球 首位,而武进已成为我国石墨 烯产业最主要集聚地,“东方 碳谷”崭露头角。武进石墨烯 应用产品多样,应用门类全国 最多,专利申请突破 500 件,在 石墨烯领域取得的“全球第一” 数量已超过 10 个。 在武进绿色建筑博览园 里,有一幢“神奇的小木屋”,由 好家(常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建造,这座小木屋的神奇 之处,不仅在于建筑材料的生 态环保,木屋通体由木材打造, 还在于这幢建筑科技含量高, 全屋墙体都有 5 厘米厚的智能 隔热层,可以使室内夏天温度 降低 8℃,冬天升高 1℃。在武 进绿色建筑博览园内,体现高 科技的神奇小屋比比皆是。据 了解,武进绿建区成立4年来, 已入驻200多家企业,基本完 成了涵盖绿色建筑建材研发、 生产、应用、推广、金融等“全产 业链”整合。 创新智造 推动产业再上新台阶 常州大学副校长: 实现产、城、人深度互动 在钟楼区大仓路65号 的博济·五星制造园内,博 济园区常州负责人苏娟正 在指挥工人装修。她告诉 记者:“这里被分割成了100 至 500 平方米的办公室,我 们负责公共部分装修,内部 由企业自行进行个性化装 修。我们一期的 2.5 万平方 米,已经招商完成了近九 成。已有 74 家企业进场,包 括文化、科技、互联网、智能 制造等行业的企业。”去年 6 月,钟楼区的五星街道与博 济科技园签订“互联网+园 区”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 打造以文化创意、智慧产业 两大主题为主的新型示范 园区,园区占地 70 亩,总建 筑面积 5 万平方米。 在整个常州,这样的创 业载体就像雨后春笋一般 涌现。常州市科技局的相 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常 州全市市级以上众创空间 累计 45 家,其中国家级 2 家 (龙琥、ASK),省级 22 家, 市级21家,累计创业面积 7.28 万平方米,创业项目及 创业企业 800 多个。 搭建平台 新业态入驻众创空间 9 月 13 日上午,北汽(常州) 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揭牌仪式在 常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机电工业园内举行,标志着北 汽集团与常州市政府再次携手 合作的第三个项目落成。北汽 (常州)汽车有限公司目前具备 年产4000辆大中型客车及底 盘,包括 2000 辆新能源客车的 能力,未来将其打造成为常州市 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 今年 5 月,在溧阳,中国电 信天目湖国际数据中心正式投 运,该项目总投资约 5 亿元,以 提供云主机服务为主,是省内 唯一县级五星级云数据机房。 去年底,百度大数据产业园正 式签约落户常州。据介绍,作 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数据资源 企业,这个项目投资高达50亿 元。常州“中国大数据之都”的 序幕也将由此揭开。 自 2014 年起,常州连续 3 年围绕重大项目开展主题活 动。目前,该市汽车制造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计算机数据等 十大产业链愈趋完备。截至今 年上半年,短短两年半时间里, 先后有32个总投资超30亿元 的重大项目新签约落户常州。 重大项目 32 个超 30 亿项目落户 产城融合,常州越来越“强富美高”。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Jan-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产城融合 常州打造国内领先示范区epaper.yzwb.net/images/2016-09/21/CZ10/20160921CZ10_pdf.pdf · 创新智造城的新高度。国家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内,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

··新模式新模式献礼常州第十二次党代会

我看新 州常

编辑:周建平 版面:侯红燕 校对:王瑾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T2

红包我们的

产城融合,常州打造国内领先示范区金秋时节,常州处处是丰收的成

绩。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里,“东方碳谷”崭露头角,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厚度仅0.35纳米的石墨烯,正丈量着常州这座创新智造城的新高度。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满载“汽车产业梦”刚刚落户,打造成常州市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钟楼区的众创空间里,一颗颗创业的种子已经种下,在这个政府全力构筑的智慧城市创意文化平台上生根发芽……常州,作为全省唯一的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正在努力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

本报记者 马奔

产城融合,应该发展成怎样?常州大学副校长、常州产城融合专项督查专家库成员芮国强表示,常州产城融合一直坚持规划先行,顶层设计颇具优势,智慧城市建设也取得成效。

下一步,常州将进一步强化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扎实推进产城融合各项任务,以科学理念指导改革实践,以重点突破推进改革进程,以示范引领带动整体工作,以强化督查保障改革成效。让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齐头并进,有效集聚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实现产、城、人的深度互动,为发展城市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创造更好条件,切实提升和改善老百姓生活质量,真正让产城融合在常州落地生效。

“全国石墨烯看江苏,江苏石墨烯看武进。”今年7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发布全球首个石墨烯指数,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综合发展实力居全球首位,而武进已成为我国石墨烯产业最主要集聚地,“东方碳谷”崭露头角。武进石墨烯应用产品多样,应用门类全国最多,专利申请突破500件,在石墨烯领域取得的“全球第一”数量已超过10个。

在武进绿色建筑博览园里,有一幢“神奇的小木屋”,由好家(常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建造,这座小木屋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建筑材料的生态环保,木屋通体由木材打造,还在于这幢建筑科技含量高,全屋墙体都有5厘米厚的智能隔热层,可以使室内夏天温度降低8℃,冬天升高1℃。在武进绿色建筑博览园内,体现高科技的神奇小屋比比皆是。据了解,武进绿建区成立4年来,已入驻200多家企业,基本完成了涵盖绿色建筑建材研发、生产、应用、推广、金融等“全产业链”整合。

创新智造推动产业再上新台阶

常州大学副校长:实现产、城、人深度互动

在钟楼区大仓路65号的博济·五星制造园内,博济园区常州负责人苏娟正在指挥工人装修。她告诉记者:“这里被分割成了100至500平方米的办公室,我们负责公共部分装修,内部由企业自行进行个性化装修。我们一期的2.5万平方米,已经招商完成了近九成。已有74家企业进场,包括文化、科技、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的企业。”去年6月,钟楼区的五星街道与博济科技园签订“互联网+园区”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打造以文化创意、智慧产业两大主题为主的新型示范园区,园区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在整个常州,这样的创业载体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常州市科技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常州全市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累计45家,其中国家级2家(龙琥、ASK),省级22家,市级 21家,累计创业面积7.28万平方米,创业项目及创业企业800多个。

搭建平台新业态入驻众创空间

9月13日上午,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揭牌仪式在常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机电工业园内举行,标志着北汽集团与常州市政府再次携手合作的第三个项目落成。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目前具备年产4000辆大中型客车及底盘,包括2000辆新能源客车的能力,未来将其打造成为常州市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

今年5月,在溧阳,中国电信天目湖国际数据中心正式投运,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以提供云主机服务为主,是省内唯一县级五星级云数据机房。去年底,百度大数据产业园正式签约落户常州。据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数据资源企业,这个项目投资高达50亿元。常州“中国大数据之都”的序幕也将由此揭开。

自2014年起,常州连续3年围绕重大项目开展主题活动。目前,该市汽车制造产业、轨道交通产业、计算机数据等十大产业链愈趋完备。截至今年上半年,短短两年半时间里,先后有32个总投资超30亿元的重大项目新签约落户常州。

重大项目32个超30亿项目落户

产城融合,常州越来越“强富美高”。